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篇1

周一下午第2节是六年级15班的体育课。按照惯例,我们首先做了准备活动,接着我宣布课的内容:重点学练排球自颠球……接下来开始分发排球(本班学生数52人,软排球30只,如果跟往常一样人手1只是不够的)。我先让前两排的男生每人领1只球,领完就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始练习,接着我安排女生每3人领1只排球,这时候有一个女生脸上很气愤的样子,眼里露出“仇恨”之光,嘴里开始嘀咕:“老师总偏向男生。”我解释道因为球不够人手1只,下次我们会交换的。”那女孩还是不依不饶继续抱怨……我忙于让学生分组和分发排球,就没再理会那女孩。

我开始巡回检查并指导学生练习颠球的技术动作,大约5分钟左右,我观察到有3名女生气呼呼地坐在篮球架底座上,我意识到可能是因为分球的原因闹情绪。我走上前询问:“怎么不活动?”一生答没有球。”我说怎么可能?刚才明明发给你们的,一定是你们自己没有保管好球。”生:“被男生抢走了。”我看看大纸箱,里面还躺着2个球,心里很不高兴:“这不是有球吗?”生:“都是破球……”我听着火已经上来了:“不想打破球就去跑步吧!”那学生拔腿就跑,几乎是狂奔着跑完一圈,然后还是不肯动,站在那儿僵着表示抗议。接下来我再也没理会她。等下课,集中总结时,我指出遇到器材不够时会轮流优先……我的话没说完,那女孩就粗暴地喊出来:“每次都男生先,老师就会柿子挑软的捏……”看样子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打断她:“你有什么问题下课后留下来解决吧!”

学生都走了,就剩下我俩,我说:“我们应该有谦让、包容之心……”我才开始说一句她又粗暴地打断,歇斯底里地喊出来:“我在家里是老大,还有两个小的,我在家处处谦让,怎么没有谦让、包容之心呢?……”当她说到这里,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说教”,方法不对。可能她心里有很多委屈,我应该先倾听,让她充分地表达。生:“你就是重男轻女,总是不管我们女生,每次活动都先安排男生;你总是让男生蹲下,而我们站着;有几个男生总是干扰我们做游戏’我们告诉你,你从来也不处理他们;每次总是男生先拿篮球,剩下都是没气的球,凭什么都是我们拿去打气?你总是看男生打篮球,你就不管女生;体育课总是上很幼稚的内容,这样的体育课我也不想上,下次我让家长写假条不上体育课了。”我问她你说完了吗?”生说完了。”我:“没想到我的课让你那么不舒服,我想我一定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生那当然!”我老师让你感到不公,你感到非常生气是吗?”生是的。”我我真为你这样不开心感到难过。我可以说说我的想法吗?”生好。”我听到你这样评价,我有些不舒服,我们可能有些误会。我每天都要上好几节课,我尽最大努力想把课上好,为了让你们尽兴、高效,我今年申请了好多器材,你应该感受到了。

    之前我们羽毛球、篮球都做到了人手1只,所以我觉得先后不那么重要,我还要求按次序拿不允许随意换;我们班有几个男生攻击力较强,为了大家的安全,我的眼睛必须随时看到他们,可能会让你误解我对男生好;游戏更多组织男生,是因为女生没有老师在也能组织很好,而男生暂时还不能放手;你觉得我们学习的篮球技术、排球技术你学得怎么样?这些都是有深度的,需要长期练习;我今天4节课,现在嗓子每讲一句话都很疼,我现在已经跟你聊了20多分钟,我很重视你的感受,希望你在以后的体育课中能开心。如果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我们是不是都能相互理解,也不那么生气了呢?”学生显然渐渐平静下,已不像之前那样激动,不再反驳我。我继续问:“关于怎样公平的对待男女生,你给我出出主意吗?怎么做才可以让你在体育课上感觉好起来呢?现在正上夕会课,你先去上课吧!方便的时候我们再聊聊怎么样?”生默许,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不当,有些不安,回教室去了。

二、心理学分析

这个孩子是6年级女生,从她的表现看刚刚进人青春期,认识问题不客观、偏激,开始尝试自己的力量,挑战教师权威。对于这个时期学生的不当行为不能上升到品行问题,应当看作这只是青春期少年常见行为。

从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分析,孩子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妹,她的行为映射出她的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她原有的独生子女独享父母爱的情形被打破,经常被强制要求忍让与包容,而这又不是她自愿的,这次分球事件刚好触发了她长期积压的情绪’于是爆发出来。这也说明老师的上课风格、师生关系让她有发泄情绪的安全感。

她的情绪来自于她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而非客观事实,因此有必要和这个孩子、父母进行针对性的沟通’打开女孩的心结。

教师处理问题符合心理学路径:先倾听,然后共情,通过有效沟通连结感情建立关系,再询问学生解决方法,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时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给出建议,让学生自己做出决定(下一次沟通再做)。

篇2

关键词:交往理论 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理论基础

前言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六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离课程改革所期待的和学生所期望的还有些距离。就拿师生关系为例,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教育焦点,这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也是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重建要有实践层面的经验,更要有相关的教育理论作基础。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与其他学科的师生关系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拟从剖析体育教学中传统师生关系的现状和理论基础入手,批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然后以此为背景,推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交往理论,分析交往理论作为新型师生关系理论基础的理由,最后展望以交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内涵。

1 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和其理论基础的剖析

1.1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

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注重课堂的组织纪律和体育技能的传授,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控制者,又是管理者和评价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被管理、被控制和被评价者,师生间仅仅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授”与“受”的关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普遍注重强调体育知识、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授受、掌握,以及生理效果,而轻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心理感受体验和人际交往的功能。在这种师生关系背景中,体育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要求学生服从自己,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摧残了他们的自信心,师生间缺乏交往与对话,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

1.2传统体育教学师生关系理论基础的剖析

这就是我们传统思维中的对象性的师生关系,长期存在着命令与服从、“主―客”的单一主体模式,这种对立、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哲学根源是我们以往的教育主客体理论一直没有摆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个哲学第一原理的局限。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传统体育教学理论把体育教学过程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不论是主体与客体,还是主导与主体、双主体等观点,都没有脱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这种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培养”、“塑造”的客体;教师通过“教”,学生通过“学”而建立关系,但这“只是某种行为的发出者,学生获得的不是精神的拓展,而只是知识的掌握”。[1]教师决定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学生成为被控制、纵、被压抑的对象;教师是知识的“传声筒”,而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

2 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交往理论的内涵

2.1对交往理论的理解

如果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主客体之分,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就难以用主客体的概念来说明,因为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那么,怎样理解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活动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道:“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前一个方面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后一个方面则表现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于尔根・哈贝马斯指出:“研究交往问题,在哲学层面,必须从相互关系入手……”[2]“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所以不能称为相互关系。”[3]叶澜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已隐含了教育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交往双方、内容、媒体),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他人的身心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则转化为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成了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4]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创造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性或主体间性。在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手段――目的”的关系或者“主体――客体”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以教材、教具等客体为中介的互相交流、互相对话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由于师生关系是师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师生交往的结果,所以,研究体育教学中的交往,进而上升为对交往理论的研究,是寻找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重视研究体育教学中的交往问题,不仅可以拓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认识和把握体育教学活动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2交往理论作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理由

把交往理论作为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因为它的一些特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交往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交往理论认为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操作工”――体育教师加工的“物件”,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从而,客体――作为育人媒体的体育课程内容(如运动技术、体育知识等)就不再是体育教育活动的终点,而是教育活动发自主体,再回到主体的一个中介环节,作为主体的人成了真正的目的,而不是任人捏塑的泥土或石膏。“在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5]如果离开了交往,学生失去了活动的主体性和个性,成为被制造的机器和训练的动物,教学也就变得死板和沉闷,于是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交往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理论强调师生间良性的、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使体育教育过程成为师生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达到共享知识、精神、智慧和意义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活动还是一种对话和理解活动。师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互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双方的精神世界在对话和理解中接受洗礼和启迪,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3 体育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基于对交往理论的理解,结合体育教育的室外开放式教学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换位思考,互相尊重信任,同甘共苦,共同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在实践中,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应该会体验到平等与民主、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与鞭策、鼓舞与感化、指导与建议,形成自信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篇3

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①四号文件中,五次提到“核心素养”(其中四次是“核心素养体系”),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究竟何为“核心素养”?

2002年3月,欧盟委员会在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首次用“Key Competencies(核心素养)”代替“New Basic Skills”,并指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12年)这些素质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该定义的文本至今基本没有变化。”②

我国台湾地区在2014年11月28日颁布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发展的主轴,界定的“核心素养”为“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③

显然,台湾地区的“核心素养”概念是借鉴欧盟研究成果,但更加精练。区别在于台湾地区用“能力”取代了“技能”,究其原因如下。

一是欧盟核心素养的最初来源有三个:第一个是传统的“读、写、算”基本能力(Basic Skills);第二个是2000年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会议上提出的“新基本能力”(New Basic Skills);第三个来源是负责核心素养研究的工作组在前两者基础上的扩充。①但“Skills”一词在历经2003年6月、2003年11月和2006年12月三次调整后,呈递减趋势,终于在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推荐的核心素养2006年版本中消失。②

二是“ability”经常与“skill”同义,但ability的程度浅,含义又最广。任何时候如果不能决定该用“skill”还是“ability”,就用“ability”。③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同属于“大中华文化圈”,同宗同源,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也极具相似性,故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

有学者借鉴2003年已提出的“语文素养”“政治素养”和“地理素养”,结合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素养”概念: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④

首先,“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映”,⑤“人们的感觉、知觉、情绪、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即意识”,⑥因此,广义的意识作为“思维着的精神”,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应当理解为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上位概念。

其次,历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一般说来,关于历史的记录和阐释,也称为历史”;历史也“指历史学科”。⑦所以上文的“历史素养”也可理解为“历史学科素养”,鉴于该学者的行文仍是以中学历史学科为阐释对象,且目前我国的中学教学实践,仍实行分科教学,“素养”前冠以“中学历史学科”则显得更清晰、更有针对性。

另有学者从历史学科专业的角度提出:

史学素养,具体分为时空意识、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融合意识与分层意识等六个方面。⑧

首先,“史学,亦称‘历史学’。概述史学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史学概论,研究史学本身之发展的史学史,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依据出土文物研究古代社会的考古学,以及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科技史等专门史类,均包括在史学范围之内”。⑨而中学历史课程设置无疑要根据中学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赋予其宏大的“史学”体系,难免有“载不动”之感。

其次,该学者关于“史学素养”的提法源自“中学历史学科素养”,该文之摘要即指出“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整合意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⑩此处显示其对“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表述尚未系统化。时隔一年,该学者提出其比较成熟的上述“史学素养”为“六大意识”概念表述,但仍在“史学素养”前面冠以“中学历史课程”限定语,???恰恰说明此“历史素养”即“中学历史学科素养”。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哲学范畴。就现行高中课程来看,学生接触到“哲学”课程要在高中阶段学习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必修模块之后,到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的第四个必修模块“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课的终结课程。但中学生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学习历史课程,等接触到“意识”概念时,大多数中学生都已把历史必修课程学习完,所以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归纳为“六大意识”,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免过于抽象,甚至产生困惑。

亦有学者基于时展和课程改革大背景,着眼于史学思想与方法,揭示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在于:

培养学生基于“求真”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批判意识和包容意识,以及建立在这些意识之上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①

上述学者讨论的无论是“历史素养”“史学素养”,还是“育人价值”,实际上都是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深入探讨学科培养目标,鉴于目前我国历史课程不仅在中学,还在大学里开设,近年国际上又通常将“培养目标”界定为“素养”,故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笔者认为更具针对性。

提及我国的高中课标,很容易仅想到2003年由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课标”),而忽略了教育有独到发展之上海、香港、台湾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虽然这些课标在名称上与“实验课标”有所不同,但其职能却是相同的。

“实验课标”是中国大陆除上海外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现行高中历史课标,在其“前言”和“课程目标”中四次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溶解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中,而“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②这注定“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指导性的、总体的目标架构,可以不考虑具体性、操作性,但这对操作历史课堂的中学教师而言,无疑会有虚高而空泛,甚至无所适从的感觉。

“沪版课标”(2004试行稿),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列出三大段:③第一段强调的是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第二段强调的是能力,第三段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该课标虽然在颁布时间上晚于国家高中课标,但其“课程目标”没有沿用国家课标之“三维目标”架构,与核心素养默契地高度统一起来。

基于对国家历史课标和“沪版课标”(2004试行稿)借鉴和改进,上海市“从具体化、操作性的角度,对(课程)目标内容做了相应细化,以便于师生在历史教学中能更为有的放矢地把握与实践”④编写说明。将历史课程目标分成“思想意识”和“实践能力”两个一级目标,而将三维目标作为二级目标概括在“实践能力”之下并逐个细化。但“历史意识”是获得历史知识、训练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内化于学生本体的心理品质,厘清“能力”的概念外延、将“思想意识”蕴含于三维目标实现的实践过程之中,仍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阐述中学历史学科的素养。

“港版课标”对高中(当地称中四至中六――作者注)学生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分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三个方面十五条,⑤本质上也是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规定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台版课标”则列出了五大目标和四大核心能力:①

一、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识重要的历史知识。

(二)培养学生具备搜集资料,探讨历史问题,进而提升其历史思维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

(四)认识世界重要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尊重各种文化的开阔胸襟。

(五)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充实其生活内涵。

二、核心能力

经由历史教学,期望能培养学生具备下列核心能力:

(一)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

1.能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

2.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

(二)理解历史的能力。

1.能就历史文本,掌握其内容与历史意义。

2.能设身处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3.能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

(三)解释历史的能力。

1.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

2.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

3.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四)运用史料的能力。

1.能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的工作。

2.能辨别史料作为解释证据的适切性。

3.能应用史料,借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书写自己的历史叙述。

“台版课标”的学科素养就“目标”而言,第一条是关于历史知识的要求,第二条是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第三至五条是关于态度的要求,巧妙地呼应了课程总纲中关于“核心素养”之知识、能力和态度要求,进而结合中国传统历史学的特点突出并归纳出四大核心能力。

综合几个版本课标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参考学者关于“素养”与“核心素养”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②笔者试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

在明确“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基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试着对历史核心知识、思维能力和态度进行梳理和概括。

(一)“核心知识”

“历史是一种很客观而有系统的叙述人类在过去所有的行动的记录”;“历史的三原素――‘人’与‘时间’及‘空间’则缺一不可”;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由此可见,“核心历史知识”应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三大知识构成了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呈现的历史特征和相关研究史料;又因“哲学……是彻底了解一时代一民族的历史的必不可缺乏的知识”,“研究一时代一民族之历史而不研究其哲学,则如‘画龙不点睛’”,⑤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有什么样的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故“核心历史知识”还应包括“史观知识”。

1.时间知识

“台版课标”突出强调“时间知识”,甚至将“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作为第一条核心能力列出;“《标准(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①上海高考历史科的测量目标中的第一个是“时空意识: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地点;运用有关时间、空间的各项技能”,②可见,对历史时序的掌握不仅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测量的目标,掌握时间知识是学习好历史科的最基本要求。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年与20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2.空间知识

近代史学家中不乏强调空间知识于历史之重要性者:“世界上范围最大的学问莫过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了!我们人类的知识,不是概括在‘时间’‘空间’二者里头么?‘上下古今’,历史就是完整的一个时间总计,‘中外四方’,地理就是完整的一个空间统计。”③“历史与地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极端地说,说地理是造成历史的主要原因,也未尝不可”。④“历史离了地理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很显明的真理”。⑤

当代研究者亦渐趋认同地理知识之于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如上文刘俊利先生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概括由“五大意识”增加“时空意识”而成为“六大意识”;上海高考历史科的测量目标在2012年及之前,仅将“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作为“历史技能”下的一个二级目标,而在2013年及之后的测量目标中,其则与时间共同构成一个一级目标――“时空意识”。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地理知识大致包括:

(1)地图常识(古代地图的惯例,现代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地图上的方向等)。

(2)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大洋,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世界政区等。

(3)中国的自然地理(京杭大运河贯通的五大河流、五大淡水湖、“五岳”、南方与北方等)。

(4)中国疆界的历史沿革。

(5)中国的政区。

3.人物知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人物知识”不在于能罗列出多少中外历史人物,而在于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历史上的“人”“人物”。主要包括: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有卓越的作用和影响。

(2)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主导的决定要素,生产力是生产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权利和人民的利益、愿望是衡量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

4.史观知识

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史观知识”,主要包括:

(1)唯物史观的含义、诞生的标志。

(2)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的关系。

(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核心能力”

有学者将初高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分设,“初中阶段要训练的历史思维意识有重证据意识、历史想象力和时序性思维意识”。“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目标可以分为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①

另有学者认为,“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和历史学科能力是一致的。……对历史学科能力有很多种描述和分法,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应该是:准确描述与区分历史史实的能力和进行历史思维与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的能力”。②

结合上文所述,笔者认为仅须将上文所列“台版课标”四大“核心能力”中的“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改为“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与其他三项共同构成“历史核心能力”即可。

(三)“核心态度”

“历史素养所要求的能力,是在塑造对待历史的态度”,③那么中学生通过“长期的历史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有哪些呢?

仔细推敲学者们对意识的界定,大致可以将其认定为“实验课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态度(或品质):对自身的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对历史或事实“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篇4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化是指新生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知识、掌握经验、扮演角色、获得规范、适应生活、形成行为和自我的过程,其结果是使大学生进一步成为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大学新生的继续社会化是指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为了适应新环境,顺利学习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这一过程将会贯穿整个大学历程。

大学新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校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客服孤独、焦虑、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继续社会化,对他们在高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新生继续社会化的特点

大学新生进入新的校园环境,生活方式出现了质的区别。独立、交往、自我管理都要求他们适应、计划未来生活,导致大学新生的继续社会化具有如下特点:

(一)环境的断裂和重组。

大学新生进入不同以往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人社会,原有的环境断裂,新环境在重组,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大学新生面临着时空分离和时空重组。

在现代社会,时间与空间被无限延伸,不断重组为一个又一个新时空环境,导致社会不断发生重组。对大学新生来说,离开原先的环境,也意味着社会化进入新阶段,需要进行继续社会化,以掌握大学教育制度、体系、技能和规则,这也预示着其社会化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位移,需要在新的时空结构中进行继续社会化,塑造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新的时空结构。

(二)继续社会化的能动性与主动性。

大学新生在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其又处于塑造自我的重要阶段,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独立思考的基础和品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有选择的接受社会规范、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形成自我。

(三)继续社会化的实践性。

大学教育应试特征弱化,更加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励,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必然途径和选择。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会是继续社会化在现代化变迁中的特殊要求,有利于大学新生处理和协调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三、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推进大学新生继续社会化

(一)大学课程建设。

教学课程是大学新生进行继续社会化的一个良好方式。在推进大学新生的继续社会化的方面意义突出。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等因素,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开展通识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以学科及学生特征开展多元教学形式。

(二)大学社会实践。

制定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手册,指导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积极拓展课程见习形式,与大学生自愿服务行动、“三下乡”、科技创新等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大学新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力地推动大学新生的社会化。

(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大学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点开展讨论;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开辟校外第二课堂,加深学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以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四)校园文化建设。

篇5

摘 要:刚刚步入高中校园的学子,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应对高中物理知识的严密性、抽象性的准备,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方法和思维去学习高中物理,出现了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学习成效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着重探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物理衔接

物理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慧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理性剖析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衔接问题,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一、引趣式教学,提升物理的可接受性

高中物理教材中,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将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化处理,忽略其中的次要因素,只研究影响物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构建物理模型。教师应将抽象化的物理知识进行形象化转变,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采用直观性教W模式,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构建一个有归属感的教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解决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弹力”相关知识时,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教学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弹力为例)

师:同学们!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弹力,例如课件中这些例子,弹簧弯曲、橡皮筋拉伸都能产生弹力,你是怎么知道弹力的存在的呢?(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生1:因为橡皮筋被拉伸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来自橡皮筋收缩时的牵引力。

生2:挤压弹簧,松开手,它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

师:说得很好,那么怎么证明两个物体相互碰撞之间存在弹力呢?(此时,课堂安静下来)

师:那我们继续看课件。

将两个学生玩激光笔的视频片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学生利用激光笔照射不锈钢餐具,将光电反射到墙壁上定为点A,另外一个同学挤压这个餐具,发现光点位置移动,变为点B。此时,学生议论纷纷,课堂充分活跃起来。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优势,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课堂,利用图像、声音等教学素材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物理的可接受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学生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相关难题,构建物理模型,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物理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宗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理论的教授,也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化吸收,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培养物理思维。物理教师应当采用优质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概念、类比、概括等思维方法对物理现象理性加工,探寻物理规律,剖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例如,在教学物理中理想化模型“质点”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目的地将抽象方法教授给学生。

师: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我们研究过一些列车运动问题,其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物理现象,我们应当采用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便于我们进行研究。大家知道怎样去研究列车的运动规律吗?

生:列车那么大,又在运动,研究起来太麻烦。

师:没错,我们在研究这类问题时,想要从列车上去研究显然不能实现,这时我们可以把列车看作一个质点,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起来,列车运动过程中,我们忽略列车自身的长度,因为这对于整个运动过程可以看作一个次要因素,将运动过程看作质点在运动,简化问题,这就是理想化模型的妙用。(学生听后恍然大悟)

教师继续深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质点的意义。

师:大家结合身边的实例,能不能说出哪些类似列车的运动?(课堂活跃起来)

生1:站在教学楼上,向远处抛出一个沙袋,测量沙袋的落地时间。

生2:将教室中的桌子,从最后一排移动到第一排,测量移动的距离。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化处理,将初中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利用理想化模型轻松解决,帮学生构建了物理理想化知识模型,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总之,物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巧妙分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学生实现复杂物理知识的内化吸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负面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95-02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心理学开始独立于运动心理学而单独存在。作为心理学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体育心理学是一项致力于研究在体育活动条件之下人们心理现象发展与发生规律的一门专业学科,它是我国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其承担着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与技术、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与学生体质等多项任务。尤其是对于专业体育院校而言,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更离不开体育心理学的辅助与支持,体育教学同体育心理学之间的有效整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与体育技能。本文将对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不断强化心理学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1]。

一、在体育教学当中引入体育心理学的具体作用探析

体育心理学同体育教学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与支持的,二者缺一不可。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引入体育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大致如下:

首先,从内心活动层面来看。如前所述,在长期对体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表明,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将自身置于特定的体育情境状态之下,因而会产生许多错缩复杂与丰富多彩的心理状态,这些产生的心理状态同体育活动之间具有双重影响性。我们知道,内心活动的关键在于表现一个人的内在与精神修养,也正因为如此,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提高人们内心活动模式以及需求已然成为了体育教学环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所在。其次,转变学生负面心理特征。当前,我国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当中,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全面发展能力的有效遵循,来达到全面提高与开发学生自身潜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我们知道,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效果好坏与教育质量的高低会对学生运动能力以及身心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力等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综合因素也相对更为重视。也正因为如此,必须对体育心理学加以重视,充分遵循学生心理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与运动技能。

总的来讲,对于学生心理层面而言,体育活动具有对抗、宣泄负面情绪之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体育心理学当中的规律与原理实现教学,有助于减轻焦虑心理以及压力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体育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之一,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参考依据。

二、体育心理学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分析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于体育教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应如何对其进行应用,笔者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消除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过程当中的恐惧与胆怯心理。一般来讲,当学生自我认为自身技术能力与体能水平与所需要求相差较大之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恐惧与胆怯心理。当然,体育学习也是如此。而对于体育学习而言,一旦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当中产生这种现象,进而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助感”。其对个人影响大致为呼吸与心率的不断加快,脸色苍白与血压升高,并伴随冷汗现象产生,破坏原有自身的动力定型。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会影响他们自身的行为以及反应。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的“应激”能力,使之可以控制自我情绪,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展开适应性训练,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2]。

第二,提高学生自我集中力。我们知道,注意是心理层面上对一定对象的集中与指向,一般来讲,注意可分为有意后、有意与无意注意三种。在对注意进行提高之时,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升华至有意后注意。在进行授课之时,也就是说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体育兴趣来对教学进行组织,教师可实行手势、眼神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注意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尚未集中自身注意力的学生来讲,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比如轻松幽默的调侃、眼神的发挥等方式,都可以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不影响到其他学生学习上的注意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从无意上升为有意后注意。通常来讲,这种注意是一种无形当中所形成的默契,这种注意力可有效提学生注意力,进而保证课堂的高效性与趣味性。

第三,利用多种心理教育形式来不断调整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当中的动作错误与偏差。体育教学同其他科目的教学一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同样需要一些辅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比如教学小结、下节预告、批评与表达等手段,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启发性、阶段性的信息反馈。具体而言,教师可在下课之前,根据课堂学生动作情况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对他们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加以评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动作进行指导与分析,让学生能够明确动作目标,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进而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对他们的技能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分别给予批评与表扬,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所做动作加以调整与评定,并在课堂结束之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预告,从而有效保证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的连接度[3]。

三、结束语

在当前体育心理学对于其相关教学的促进与提高作用已经早被人们所证实,但从实践层面来看,怎样更好发挥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体育心理学自身的价值,还仍是一项有待发展与完善的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仍存在巨大落差。也正是因为如此,只有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加深对体育教学的掌握力度,从而有效了解体育教学规律以及其教学特点,无数实践表明,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尝试,体育教学才能同体育心理学的发展相适应,二者才能更好整合,也只有如此,才能发展与总结出一套兼具实践性与科学性的体育教学之法,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与教学过程当中,广大业内人士还要加强对其探索,只有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所得的经验才是最科学与系统的,也才能切实服务于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振兴,潘书波.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2]祝大鹏,李爱玲.近20年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5-9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7).

篇7

心理学考研学硕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研究范围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与言语,动作,情绪情感与动机、意识,个性倾向性与能力、气质、性格等及其有关生物学基础,方向: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人类学习与教育,方向: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咨询、幼儿认知发展、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学习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工业、社会、医学、运动和军事等领域的心理学问题;方向: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心理过程,群体与大众心理,司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体育教学心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校2007年进行的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培养目标与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的培养目标相符合,该培养目标的特点是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充分显示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课程体系的比较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科课程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课程,删除了无实际意义的学校体育卫生学。

(二)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的最大特色是在学科课程部分,该部分缩短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课程的学时数。虽然这些课程的学时数缩短,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并没降低,相反在专业课中强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专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方案的培养目标符合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上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为以后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便于学生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新方案在基础运动技术和技能开设的基础上,开设专项课程,学生在掌握其他技能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充分体现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提高我校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二)建议

虽然新课程设置与我校以往课程设置比较有较大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

1.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

篇9

摘 要 在十几年的学校体育业余训练中发现,影响特长生训练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特长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不高造成的,本文根据特长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论证了需要、动机、兴趣和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些激发特长生训练兴趣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学校体育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兴趣 培养 特长生 训练

一、分析其原因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封建社会对其影响根深蒂固,在其漫长的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严重影响着现代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从而导致许多特长生应有的训练时间被家长剥夺同时向特长生传授这方面的思想,使特长生在训练时不思进取,赞同了家长的意见,完不成训练任务时缺乏应有的耻辱感。

(二)特长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由于特长生自身的体育训练意识淡漠,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主动参与训练的想法.

(三)教师因素

教师因素主要有业务水平不高、训练方法陈旧、不科学、不新颖,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特长生没有吸引力。

二、如何让特长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一句话,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一)兴趣与体育训练之间的相互关系

那何谓兴趣?如何让特长生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呢?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这个心理学的观点,不难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就是学生参与或从事体育(或某一项)学习和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的基础是需要,需要的表现是动机。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培养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在特长生训练中,学生主动参加训练的动机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反过来由学习和锻炼产生的成功体验,又能激起学生训练上的兴趣。即,兴趣对特长生的训练起促进作用(见表1)。

表1 美国拉扎勒斯[A .L .Lazarus]研究了兴趣对体育的促进作用

组别 平均每人晨跑圈数 平均每人锻炼时间(每天)

兴趣组 3.1 1.4小时

普通组 1.9 0.8小时

差距 1.2 0.6小时

(二)实际训练中如何运用多种手段激发特长生的兴趣

1.明确训练的意义和作用,端正训练的态度。在训练开始时就要讲清训练的价值,把训练同增强特长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特长生认识到通过训练能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情景,“启发式”训练。“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特长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特长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特长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说,针对特长生跑步时大腿抬不起来和后折叠不充分的动作,我就利用动物世界“豹奔跑”的特点,让他们注意观察豹奔跑的动作,首先培养特长生在意识上的动作表象,然后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强化练习。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特长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训练自然有成效了。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激起特长生的动机。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特长生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比如,在学习中受到强化的特长生得到了好分数,受到家长的认可,将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在训练时,对特长生做的好的地方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从而激起特长生的动机。

4.利用竞赛方法,激起特长生的兴趣。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特长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特长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特长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女生的互动赛,“百米”达标赛,“跳远”挑战赛和“万米”精英赛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特长生的兴趣。

5.体育评价作用,激起特长生兴趣。制订体育评价表,把特长生一个阶段的训练情况和训练成绩都详细记录下来,让特长生明白这一段时间自己的训练情况,知道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进步了多少,以实际成绩激起特长生兴趣。

三、结束语

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特长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采用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根据特长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体育训练原则,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为特长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特长生就一定对体育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投入到体育训练中来。

参考文献:

篇10

(一)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核心,对现代教育心理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人性的可变性作为教育基础。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尽管在人性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强调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并一致认为后天教育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我国古代哲学教育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知情意行。孔子、孟子对德育与智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在教授智慧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智育发展,其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强调的知情易行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

作为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精神与灵魂同时具备植物性、动物性、理性三种特性,而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增强人的理性,进而表现为智慧,最终节制植物性与动物性。其次,注重人格的教育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自然原则、习惯原则以及启智原则,并将0~21岁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年龄层次不同,其教育策略也有所侧重。柏拉图则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理性、意志与情感三个部分,而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灵魂能够被感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柏拉图还将体育训练与智慧养成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在发展学生智育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体能素养的培养。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性包括原始性、社会性、道德性三个方面,通过教育,人的原始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克制,而道德性则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扬。他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以爱为中心,使学生在爱与关怀中成长、发展,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并强调知、行、意的均衡发展。他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园丁与花木,教师要给予学生精心的培养,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行为能够符合道德规范。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心理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在实施教育活动时,要重点发展学生的德育,力求达到自由、善意、完美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注重程序发展,严格按照明显、联合、系统以及方法流程实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能够促进子女健全人格的发展。要尊重自由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大胆的创造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得到智慧。同时注重团体游戏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感觉、知觉发展,这是学生认识环境、培养美感的重要途径。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实现了崛起,其不仅摒弃了传统的哲学教育观点,而且将心理学建构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该科学在发展初期,主要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基于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哲学教育学逐渐走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科学,其主要受以下两种学习理论的影响。1援行为学习论。行为主义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其强调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遵循实验取向,加强客观观察与测量。在这一理论支持下,心理学家构建了动物学习实验模型,如桑代克建立的猫开门取食的实验以及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这两个试验均可成为条件作用。之后行为主义将这两种动物学理念总结成为完整的理念核心,并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学校教学中。191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更是成为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2援认知学习论。20世纪60年代,以桑代克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使美国对自身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反思,认为在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教学有所欠缺,并认为这是导致美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因素,自此认知心理学兴起,并逐渐替代了行为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处于刺激条件与反应之间,是一个不能够直接观察的认知过程。之后,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以人为受试代替动物行为研究,与行为学习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教育心理学的桥梁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科学化发展中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很大程度上与教育现代化、教育西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谓教育科学化,主要是指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论方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改革,继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心理学思想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注重对社会的考察,关注教育的内在需求,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学制,对于西方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促进教育科学化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限制

与教室情境有所不同,心理实验室情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学生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参与实验的对象,其学习是经过简化的,而事实上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科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不同,然而其学习态度与观点则是一致的。另外,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心理学家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个体学习特征的分析构建学习理论,而教师教学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有既定的教材、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安排合理化的教学流程。

(三)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尽管心理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直接应用较为困难,然而其对于教学科学化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科的教学设计往往会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予以教学,这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理论更加倾向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衔接,其理论价值更多的是教育心理学层面。因此,要想将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就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探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完成学习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过渡。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内容系统化

纵观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方面,相对分散,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最终将会走上融合发展。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我国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吸收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学说,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这对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由注重学到注重教的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发展特点与性格特点,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增强教学效果。

(二)研究取向多元化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演变与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取向,首先为建构主义取向,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化设计,丰富教学模式,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强调在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施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再次为社会认知取向,指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班级及学校效能,增强社会认知。另外还包括认知主义取向,强调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这些取向逐渐成为研究的潮流趋势。

(三)研究目的教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