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工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篇1

关键词:建材产品 检测实验室 安全管理

就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而言,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建材产品的检测质量,而且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然而,在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实践中,存在许多风险源,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就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而提出合理的策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_展,提升管理水平,规避安全风险隐患。

一、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存在许多危险源,因而对安全管理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于样品,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方式不合理,产生不安全因素;存放时,如果不能按照规定存放条件进行,则对样品有损害;制备时,铁屑飞溅等危险情况存在。第二,在建材产品检测时,安装试样可能面临掉落的危险;而在试验操作中,试样异常断裂、飞出等造成的危险也较多。第三,在检测试验结束后,如若对废弃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诸多危险。最后,其它外来危险因素也较多,如噪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外来人员参观现场时发生的触电或机械伤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中,存在许多危险源,更加表明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

二、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安全事故

纵观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中的安全事故,可知,安全性更加令人担忧。首先,在检测工作开展后,关于检测过程的相关资料信息、报告、原始记录等丢失或机密文件泄露,给实验室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其次,在检测工作中,检验结论可能与真实结论有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错误,导致实验失败。究其原因,可能与检测人员操作行为不当、检测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检测环境质量不佳等因素有关。再次,在检测中,建材产品的试件出现损坏、检测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等,甚至在实验中可能发挥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最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检测工作中,可能发生责任事故,即操作人员违反各项规定造成的不同程度的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对社会或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只有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和提高工作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规避安全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高建材产品检测效率。

三、强化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

新时期,建材产品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就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其仍然存在许多危险源和安全事故隐患。对此,有关部门人员更应从全方位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建议,保证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时,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是关键,能够为检测工作有效进行创造良好条件。首先,对检测实验室的布置,应严格按照《检测工作安全管理程序》而执行,以确保检测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仪器设备安全性。其次,对于建材产品的检测中,如果检测工作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则相关人员应指定场所,使检测人员在特定的场所在开展检测试验,并做好有效的隔离措施,降低人员伤亡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再次,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需要用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则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循使用规定和保存管理条例而开展工作,避免其产生危险因素,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最后,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场所,相关部门应为其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而放置在制定区域,同时安装应急装置,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优化检测实验室环境,能够创设良好的检测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建材产品检测的效率。

(二)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要有效开展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而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根据安全管理工作各事项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针对工作者。一是指派专人而全权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检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而使用仪器设备,杜绝违章操作等不良行为;三是要求检测人员在离开检测实验室之前,应确认水电气阀门是否关闭;四是对于化学药品等,应由专人负责。其次,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性作用。例如,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检测工作人员严惩不贷,扣除绩效奖金等。再次,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应明文禁止闲人免进,使一切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检测实验室,规避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最后,完善安全教育制度,针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提高其工作责任心,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负责,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三)对人员加强培训

要加强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首先,在招聘环节把好人才关。对于建材产品检测工作而言,对严谨性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实验室在招聘人才环节,必须注重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尤其对于检测人员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其考核更应严格,保证聘请人才的合格性,为后期检测工作更好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针对初入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活动,使其能够在独自开展工作之前,对建材产品检测工作有一定深入的理解,并根据不同岗位人员而制定专门的岗前培训计划。例如,针对检测人员而言,为其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使其在实践与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工作素养,以提高建材产品的检测效率;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应引导其深入了解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各项管理预案探讨和方案制定,以积累管理经验,增强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最后,对从业时间相对较长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提高其工作技能水平。

(四)加大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如果仍然发生安全事故,则管理人员应作出科学妥善的处理,并加大力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为此,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应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和相关条例,并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严格执行。首先,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启动紧急预案,按照既定的流程而开展救援工作,在抢救伤员的基础上,保护和控制现场,避免波动面积扩大,产生不必要的后患。与此同时,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的负责人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其内容包括安全事故的来龙去脉、控制手段、事故地点和时间,并进行必要的责任分析和提出处理意见,进而提出善后工作内容和防范措施。其次,如果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公安部门应给予法律制裁,发挥管理者的积极作用。最后,善后工作就绪后,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针对安全事故的负责人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意见,并制定完善的防范策略,杜绝此类事故重演。

四、结语

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是必要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坚持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积极从管理问题着手,进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有效的策略,规避安全事故。对此,作者建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优化检测实验室的环境;其次,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再次,对人员加强培训;最后,加大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力度。

参考文献:

[1]陈锋.中国老挝合作建立老挝建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实验室[J].建材发展导向,2017,(04).

[2]王华敏.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设想与初探[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6,(01).

[3]朱治凤.关于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6,(01).

[4]陈绫钢.加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的探[J].北京农业,2015,(32).

[5]李佳.四川省雅安市质检所成立了灾后重建建材产品实验室[J].建材发展导向,2013,(04).

[6]关琦.石油化工矿产品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J].广州化工,2012,(21).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课题;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董建(1976-),女,山东济南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 泰安 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医学院2009年重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4-01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表现得比理论课程学习阶段更有兴趣、积极性更高。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少见,面临的是各种棘手的问题,毕业设计已变成教学中最难管理、教学质量最难控制的一个阶段。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实验是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而实验室,既要承担基础性、辅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服务与管理,也肩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1]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主要是使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实验室的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使毕业设计以新的模式与当前的教学改革接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一、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与就业相冲突

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业高于一切,他们天天忙于寻找工作,难以专心于毕业设计。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的寒假已经找到工作单位,而这些工作单位的性质可能与化工专业内容相差甚远,觉得毕业设计和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联系,自然没有积极性。还有的学生由于考研成绩不够理想,第八学期一开始就到处跑着忙于考研调剂,然后又要准备复试以及公务员考试等各种社会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毕业设计。

2.抄袭现象严重

目前,化工专业毕业设计一般都要求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图纸要用AutoCAD软件绘制,这就为学生复制文档提供了可能。很多毕业设计换汤不换药,基本内容非常相似,因此学生的文献综述、基础理论、实验现象分析以及结果分析大多数都是重复的,参考文献及出处甚至原封不动照搬过来。而且由于很多指导教师多年来总是使用同一批毕业设计题目,因此下一届学生很容易从上届学生那里获得电子版,只需要稍作改动就直接提交。

3.毕业设计所需的经费和仪器设备供给不足

因资金或经费分配问题,现在不少学校的陈旧设备和仪器无法满足大批学生长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的需要,学校机房无法满足人手一台,这无疑导致论文缺乏实践依据,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4.师资力量匮乏,管理制度不严

尽管各高校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收集资料、实验、撰写论文、答辩等都有明确的管理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各项规定形同虚设。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以及助教和缺乏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情况,还有一些担任行政职务的指导教师每日忙于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无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只是走过场。另外,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考勤也往往无法落到实处,经常是教师需要打电话“预约”才能见到学生。

二、结合实验室建设把好选题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2]可见,精心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先决条件。

目前,高校中最好的实验室和仪器基本都用于科研,如果学生能参与其中的科研项目,那么就能在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中进行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这样既保证了设计论文的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反之又会加快科研项目的进度,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为了探索和发展毕业设计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在组织毕业设计选题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选题要达到高校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地解决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在选题时,教师要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和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认真选定。

2.选题应与教学科研、工程生产等实际紧密结合

课题来源力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包括教师承担的各级上级课题基金项目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课题、校内基金课题等。鼓励学生把在实习单位的有关课题和研究带到实验室中继续完成。鼓励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提早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3.课题难度与工作量要与毕业设计的周期相适合

如果单纯地把教师的在研课题分配给学生,可能造成难度和工作量过大,学生在毕业设计既定的周期内无法完成。因此最好把课题分出子课题,根据课题的工作量,按照以中、小型课题为主的原则,兼顾难度和工作量,使学生既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又可经过努力完成。虽然原则上选题应一人一题,但对于稍大一些的课题可以分给若干个学生共同完成,要让每个学生对课题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这种题目更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师在研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并在课题的结题论文中为学生署名。

三、发展新模式,提高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生来说,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影响过程,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虽然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验,也在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综合实验等专业课的学习中多次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但是学生很难有机会将四年中所习得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实验常规知识欠缺,对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仅有粗浅的了解,对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观念淡薄。而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机会。如果把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相结合,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境,真题真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又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鉴于以上思路,化工学院将基础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还有分析测试中心以及AutoCAD机房实验室均面向毕业设计的学生开放,很多精密仪器、大型设备还专门配备了相关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辅助学生进行操作,同时吸收部分学生管理实验室和仪器。结合实验室实际,制订了包含实验课题立项申报登记、实验场地使用、仪器设备与药品的借用、结题等内容的毕业论文实验管理文件,实行以指导教师负主要管理指导责任、实验室负责协助指导并监督管理的制度,且制订相关管理登记表格,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深深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设计一个装置,调试一台设备,看似简单,其实都要求很多知识与能力,不经过实践是无法完成的,很多学生感慨“实验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完成毕业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自己动手从废旧材料中寻找合适的道具自己改造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经费和成本。以前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损坏的问题也不再出现,学生因亲身参与实践而具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爱护仪器设备,为实验室着想,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及仪器设备,服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论文实验结束时,指导教师及实验管理人员要检查仪器设备的归还及完好情况,督促学生填好有关使用情况登记表,检查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及安全状况等。

实践表明,这种把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较好地规范了学生及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实验中的行为,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实验室项目建设更加完善和充实,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高校实验室既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基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质量,不仅是反映高校综合竞争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科技开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校,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深化实验室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更充分开发实验室各项功能,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更有其特殊意义。

针对目前各高校实验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和探讨关于加强实验室工作和深化改革方面的基本思路及其对策。

一、实验室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教学观念落后,过分强调理论的指导性,忽略了实践的能动性。

2实验室重复分散设置,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和仪器设备的闲置以及低效率的利用。

3设备相对陈旧,生均实际占有教学仪器设备值与教育部的标准尚有差距。

4实验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并满足本科人才培养要求。

5实验室缺乏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实验室工作研究,实验室工作改革滞后于学院整体改革。

二、以队伍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1.优化结构,稳定队伍,完善机制,提高整体素质

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要以学院的办学定位出发,根据教学和科研的要求需要,组建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和专业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并通过引进、调整、激励、淘汰等措施,不断更新和优化队伍。

2.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

本着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和利用、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开展教学及科研工作等原则,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实验室功能,合理调整实验室结构和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加强实验室软件建设及实验室开放

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构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更好的适应学分制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管理。

4.加强实验室教学建设

从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出发,以增加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实训项目为重点,努力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增加基础实验项目开出组数,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室改革的几点设想

实验室改革,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1.管理体制改革

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在学院学科整合的基础上,结合学院专业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对专业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合并、调整和重建,提倡学科之间、院系之间协作,做到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依循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各实验教学中心根据相同或相关专业、各层次学生所开设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围绕学分制的培养模式,整合或更新部分实验内容,使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加,构建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和研究创新训练等模块化、开放式教学体系。

实验室开放是实验教学改革重要的一环。要保证实验室开放第一要教师实验人员齐参与,以保证开放实验的指导力量;第二要建立开放基金,保证实验经费;第三设置创新学分,引导学生参与。总之,实验室开放工作时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学校的管理部门、教师、实验室、学生多方面努力,共同采取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立足实验室体制改革,强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力求管理求效益,管理求发展。制定实验室管理工作条例、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实验室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的使用管理、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和实验室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编印实验室主任手册、实验室工作记录本、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手册、仪器设备维修手册、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借用登记本、实验室仪器设备丢失赔偿登记本等。不定期对实验室进行跟踪检查,开展实验室评比活动,表彰先进,总结交流实验室的先进经验,这些将有力的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行、使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做好实验教学规范化工作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实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细化实验教学的相关文件,同时对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质量等,要加大检查力度。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管理文件,不断完善规范化实验教学管理。

四.实验室的建设

篇4

一、“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的构架

2001年石家庄市提出了建设“药都”的目标:计划将本市建成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维生素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的半合成抗生素、生物制药基地与中药现代化基地,形成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药都”。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的要求,针对制药行业一线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在大量需求化学制药生产、运行、管理岗位的同时,围绕制药技术的设备维护岗位和药品营销岗位也成为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增长点。基于上述市场调研结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架构,这种“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按类型由实践和理论两个教学部分组成。

1.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1)基本技能模块。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纪律观念、具有较强自学基础和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通过政治理论与道德修养、军训、体育等实训课程来形成;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课的听说训练、上机实训来形成。(2)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具有基础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操作、分析、设计能力;化工生产设备认知、操作、设计、维护等基本能力;化工生产系统基本参数测量及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识、读企业生产设备图和工艺流程图的基本能力;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零件加工、设备维修及检修的基本能力;药品生产过程关于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化工机械实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训、药物合成实验及药品分析实验来形成。(3)双证书模块。中级分析工证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保养;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工培训来形成。(4)主体核心技能模块。具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实用基本技能、工艺生产控制的基本能力、工业生产认知基本能力。(5)设备维护方向技能。具备常见化工制药机械的有关维护、维修、安全使用等基本能力。(6)医药营销方向技能。具备各种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推销能力等。“一体两翼”所需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生产顶岗实习、工作实习等形成。

2.理论教学体系构成。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一个“主体”:化学制药技术工艺操作控制方面以有机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设备、药事管理等课程为主。“两翼”:设备维护方面以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制药机械和设备维护为主;药品营销方面以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品营销学为主。这种课程体系的架构增强了专业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境育人”教育教学方法

1.校内“实境育人”环境。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原有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训室、有机合成实训室、分析测试实训室、纯化水实训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改造了纯化水实训室,又新上纯水自动化灌装线一套。

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车间内部分为动力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齐全,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循环冷冻水等全部按照制药厂实景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制药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实境教学平台。在车间内不仅可以进行加热、制冷、高压等反应操作,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流体输送、干燥、精馏等操作,并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境教学基地。

为了使实验、实训设备更加贴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院又购置了14个单元的化工仿真车间,在此化工仿真车间学生可以模拟例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常减压蒸馏等操作。仿真车间涉及的仿真软件都具有真实的工业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精选的单元操作内容都是制药工业中最常见的;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仿真车间的建成和使用,在实境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校外“实境育人”环境。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生产规模适度的生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石家庄某制药厂合作,共建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工程实验、毕业设计均可在工厂由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在生产一线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关系,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发展,达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目的。

3.“实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即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对生产企业的体验实习、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实训和双证书培训、进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训与实习、顶岗实习、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进行工作实习或毕业设计。环节中渗透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人文素质的教育。

三、“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1.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学院积累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并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和形成了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我系根据各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系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聘请了6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严谨、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实力雄厚,爱岗敬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8人;院级骨干教师8人。本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中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3.教学质量标准健全。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各教学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还根据学生提前就业所带来的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提前就业学生教学要求”、“学生工作学期教学组织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

四、“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的成效

1.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课程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这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化学制药专业2001级开始策划建立并实施。几届学生下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高就业率。几年来,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基本实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零距离”上岗。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

3.实质性办学。有校内的实训车间作基地,与多家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几家企业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的探索实践。

4.高就业质量。由于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落实双证书。2004年首次开展“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02级60名制药专业学生全部拿到《化学分析中级工》证书,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04级将分析工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学生经过培训,既能拿到证书。

篇5

关键词:安全管理;施工安全;工程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our country'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vigorously developed, of course, engineering safe hidden trouble with increasing also, how well the pro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to reduc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conomic loss and reducing staff casualties incident, i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faces a severe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do well i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work.

Key words: safe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afet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在施工中不造成人身伤亡、资产损失。因此,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不仅包括人身安全,还包括资产安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工程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策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或状态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要减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不断提高,持续改进,为施工项目安全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善管理机制和改善劳工生活和工作环境。施工企业应当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放在安全管理的首要位置。施工企业要提高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系数就得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工作人们职责,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安全管理体系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工作。

二、明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职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安全组织机构是施工企业中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施工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的责任。因此,施工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把责任分到个体员工身上,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完善和修订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学习安全管理工作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肩负起施工安全检测、监督工作,处理施工中的安全违法、违章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处处有人管,层层有人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在明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职责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对于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要努力修订,对于新发现的安全现象,要及时修补内容,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运行提供一个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做好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安全是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安全教育是安全管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施工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因此,企业要对全体职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而且在做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排。对于不同工种的员工进行不同类型的安全教育工作,其中安全教育工作应当包括这几个方面:安全知识、生产安全、安全技能、法制教育等。安全教育工作也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内容安排合理,教育方式丰富多彩,这样才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在新员工进厂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经过严格的安全考核才能进入工作岗位,这样才能让员工具备职业安全意识,从而有效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初进厂员工,安全教育内容应当涵盖:劳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安全知识等方面教育;企业相关安全规章制度教育;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教育、文明施工与安全生产教育;施工不安全因素、危险隐患点教育等等。企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针对特种工,企业要开展特殊的职业安全教育,以便满足特殊工种的员工的安全教育。最后,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只有经常提醒,才能让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一颗警惕的心态,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做好危险识别与防控环节。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防控是做好施工项目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危险识别和防控是一项安全事故前的控制,安全施工只有在事前做好有效地防控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现场电力设施、爆破器使用、材料使用与管理、特殊设备现场作业、有害气体、有辐射器物、施工危险地段等。安全管理机构要准确识别危险源,这样才能有效地制定应对方案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安全管理人员一经确定危险源,就得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来解决,将危险信息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个工作人员,让他们在工作中保持警醒的工作态度,也让员工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

五、完善安全施工的检查与奖罚制度。施工安全的含义是指预知危险和消除危险,两者都要抓。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检查的方式有施工单位或项目部定期组织的安全检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周检查和季度性检查。施工单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安全检查方式和手段。安全检查方式要灵活、多变,针对不同的施工地点和施工环境,采用不同的检查手段,这样才能有效进行检查施工安全工作。实行安全施工奖罚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减少施工企业的损失和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对于管理不当、无视管理规章制度、无视生命安全、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于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继续发扬安全管理工作作风和精神。

总之,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实践性强的综合系统。安全管理的对象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和控制,是典型的动态管理。安全管理的水平与成败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要对安全管理进行认真研究、探索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翁惠芳,安全施工教育,化工高等教育,2000, (4)-68-70

[2]邵建忠,谈企业如何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机械职业教育,2001(12)-28

篇6

1.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范

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业务骨干为副组长、各业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5S现场管理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室《5S现场管理推广工作方案》和《5S现场管理推广工作责任分工表》,以规范、创新和持续改进为原则,结合实际开展以工作环境整理、工作岗位职责描述、工作流程规范、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仪器使用、仪器维护、仪器校准操作规程、员工素养提升为重点的推广工作,并明确各业务室的职责和进度要求。

1.2抓落实,有序推进

第一步是整理。发动全员对自己的办公室、实验室、设备仪器室、仓库等进行整理,对检验科所有的设备仪器进行清理、清洁、维护、校准鉴定。分清要与不要的物品与资料,实施一弃一留,保留对实验、设备正常使用的物件,将不用的杂物清理出工作室,保障检验设备仪器存放的空间,符合设备仪器存放的工作环境。第二步是整顿。将检验设备仪器、物品按规定定位摆放,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做到设备仪器存放符合仪器使用环境要求,有序美观,标识清楚,使用方便。第三步是清扫。将所有工作场所分片包干,由责任人负责对办公与作业场所内的桌椅、文件资料柜、自己使用的工具、仪器设备等进行常规的清扫,对仪器等进行相应的校准与维护,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并改进工作。第四步是清洁。坚持将科室的设备、物品整理、整顿、清扫规范化、常规化,并做到持续改进,达到更好的效果。开展岗位职责描述,制定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图、检验工作标准操作规范、仪器使用(维护、校准)操作规程,使检验工作、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准)日常工作向规范、有序、高效转变。

1.3定期考核评估,促进持续改进

制定中医院检验科《5S现场管理推广评估方案》,明确每月评估的重点、实施评估的方法和评估结果的利用等。确定2014年为“5S现场管理推广年”,年终进行考核评估,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每次考评组织有关科室人员轮流讨论制定细则,并经领导小组核准后作为考评依据。考评中注重现场指导,考评结果以现场反馈和书面通报的方式公布,以促进成效的保持和持续改进。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报告会等方式,增加业务人员对5S现场管理的理解,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广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交流促进平台。

1.4注重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在5S现场管理推广过程中,科室管理人员带头学习5S现场管理的知识,工作率先垂范。定期安排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业务骨干带头讲课,发动科室全体人员,让职工在推广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持续改进和保持良好状态的理念。定期召开总结交流会,人人参与,交流总结5S现场管理推广的体会,共同提高,并推广好的做法,如要求全员在每天下班前或出差前5min,将自己包干区域物品整顿归位;下班、交班时必须保持设备仪器能正常使用,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及时维修;养成常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在日常工作中,人人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按流程操作,形成检验业务工作认真、严谨的好氛围。

2检验科设备仪器5S现场管理成效

2.1检验工作环境变得整洁有序

科室各检验业务室、设备仪器室、各类物资仓库等工作场所开展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使室内井然有序,简洁美观,不存在无用之物和杂物死角,物品摆放定点整齐,标识清晰,一目了然;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及仪器干净整洁,并做到长效保持。医院职工进行的工作满意率调查结果表明,其中的环境满意率达到了96%,比实施5S现场管理前提高了16个百分点。

2.2明确职工岗位职责,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组织业务骨干制定科室的每个业务岗位的职责、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校准)规程、检验操作标准规程,编制成册。组织业务培训,每位业务人员都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掌握个人所在业务岗位、具体业务事项及检验操作规范、设备仪器使用和内务包干管理等工作职责,并制作成个人岗位职责牌签,摆放于醒目位置,时刻提醒自己,业务工作要规范开展,接受公众监督。建立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校准)AB岗制度,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校准)员工AB岗岗位职责、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校准)业务知识知晓率从60.1%提高到了97.0%。仪器使用(维护、校准)AB岗制度的推行,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窘境,保障了科室业务工作及时、有效、规范的开展。

2.3操作规范,提高设备仪器使用的有效率

对科室各项业务检验工作、设备仪器使用管理进行了彻底的梳理,制定工作流程图,编制检验操作标准操作规程、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校准)操作作业指导书800多项。工作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切合实际,规范合理、实用性强、简洁高效,基本上涵盖了全科室全部检验项目的开展、所有的设备仪器使用及管理工作。将工作流程图和技术作业指导书汇编成册作为工具书,发给业务人员或相关人员,并组织定期培训考核。经过检验工作流程梳理与优化,科室的总的设备仪器(台)使用正常率从91%提高到98%,设备仪器的故障频率从每月的8台次下降到每月的2台次。所有设备仪器都经有关部门或单位校准,合格率为100%,有效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参加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及卫生部的结核病、艾滋病参考实验室的室间质量控制活动(能力比对),均取得合格(优秀)成绩。全科室各项检验工作效率有了较大提升,群众及员工对检验科工作的满意率从推广前的85.0%提高到了95.0%。

2.4仪器试剂的浪费得以控制

通过对全科室各种仪器专用试剂的全面整理和整顿后,仪器专用试剂定点放置率从80.5%提升至100%。物品定点放置后,业务人员取用更加便捷,寻找物品所耗时间从每件需10min~30min降低到了每件需1min~5min,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引入颜色识别管理、物资管理软件等先进管理技术技能,建立起实验室仪器试剂的储备动态管理机制。进行物资的有效期管理,优先使用有效期最短标示区域的物资,及时补充和更新物资,最大程度上避免物资过期失效,物资有效使用率从93.0%提高到99.5%,有效解决了仪器专用试剂过期、误用过期试剂、无试剂等问题,有效保障了设备仪器正常使用。

2.5提升业务人员准确使用设备仪器的素养

检验科经过一年的5S现场管理推广应用,随着全科室设备仪器管理的规范精细化程度提高,业务人员的环境整理、设备仪器使用管理、检验专业技术业务能力都在参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中获得到了较好的学习收益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有95.0%的职工已养成了下班前5min对物品(试剂)清理归位、设备仪器维护保养的好习惯。职工能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遵守科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从设备仪器、设备仪器专用试剂的5S现场管理中学会并逐渐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2.6仪器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

医院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医院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科室。加强科室的设备仪器管理,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科永恒的主题。目前医院领导注重检验科的硬件建设,投入了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检验仪器不断推陈出新,其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这些精密、贵重的仪器所提供的准确的检测数据,有力地保证了医院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用好、管理好这些仪器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如何做好检验科仪器的管理工作。医院检验人员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先进的检验设备,其使用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验质量,同时对检验科的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检验科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设备仪器检测的准确率。在目前医院工作量大、检验科设备仪器多而增加人员编制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科室内部设备仪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人员素养,规范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校准),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使检验工作满足临床医疗的需求。

3结论

篇7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萌生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当前,不少高校新校区已暴露出“文化孤岛”的问题。由于新校区大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乏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匮乏,新校区的学生与老校区的教师、学生交流较少。其实,新校区可以充分吸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传统,不断创新,突出特色,丰富内涵。本文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将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要标注在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要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这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

新校区可以建设校史馆,建造纪念雕塑,以学校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命名校园道路、建筑物等。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场所,设置宣传牌,介绍校史校情。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校庆等学校重大活动多在新校区举办,增强新校区师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传承不等于守旧,也不是拿来主义,应当根据新校区的学科和学生特点凸显自己的特色。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纳入学校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战略研究,进行超前的规划布局,创新办学定位。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如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学生特点等,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景观。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将其打造成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校友捐赠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师生参与校史的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

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大师讲座、社团活动等)在多校区同时开展,或在各校区轮流举办,或向新校区倾斜,让不同校区的学生都感受到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新校区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属于本校区的品牌活动,增强新校区的魅力。

精神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师生。如何解决教师下课就走、老生无法传帮带这一问题?完善新校区功能规划、住宿、交通、饮食等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公寓,使往返交通方便,吸引教师在新校区办公、科研和生活。老生融入新校区的校园管理和文化活动,能增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交流互动,如高年级学生兼职辅导员,提倡不同年级学生组队参加比赛等。

加强新老校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新校区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科技园区等地缘优势,进一步开展与社会的合作,创办学生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不同校区同步全覆盖,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应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要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随时深入交流。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师生观念上的差异,使得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学习制度,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必须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

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安保人员的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和使用,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同时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做到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程霞.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浅析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电子教育,2008(2):35-38.

篇8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25-02

一、改革背景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院校工科专业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工程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但当前高校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自觉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发展潜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基础

装备制造业是衢州市第一大产业,“十二五”期间,衢州市将打造“浙江省特种装备及重要零部件生产基地”。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办学多年来,坚持“融入地方、对接产业、借力名校、应用为先”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拓展了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空间。与红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签订了“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就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联合技术攻关等开展全方位合作。

1.融入地方,对接产业,订单培养。办学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拓展了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空间。红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伊始就与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立了长期产学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

2.借力名校,应用为先,力求卓越。我校与红五环集团在积累了十年订单式校企合作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创新了“红五环-2+1+1”订单式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办学模式,即前2学年在本校学习,1学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对口专业的知识提升与强化学习,1学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011年4月,启动了新一届“红五环卓越工程师班”,从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选拔了20名学生,组成“红五环卓越工程师班”。2012年8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2012年9月,该班赴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流体机械学科专业方向的强化学习和培训。

3.共建研发中心,推动地方经济建设。2010年与浙江省衢州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空气动力机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红五环集团合作共建“矿山风动机械研发基地”,积极推动企业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合作申报国家首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通过参与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工程,有力推进带动产业整体水平提升、产品结构的细分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衢州市装备制造业向具有专业分工合作、规模经济效益、高产品附加值的地区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4.共享企业资源,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校企合作,共建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具备高校所需要的如下条件,第一,企业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企业通过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能够为“红五环”班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改进的建议,而且能够参与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和推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得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能够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第二,企业拥有许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关键技术。这些先进的生产装备和制造关键技术,是高校所不具备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将使得高校的学生有机会了解、熟悉和掌握企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第三,企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这些工程领域的专家与高校专业教师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能够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发挥很大的作用;第四,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涉及生产、研发、技术、市场、创新、管理等许多方面,“真刀真枪”地训练和培养学生,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企业的真实环境;第五,企业提供完整的先进企业文化的学习氛围。“天路行”、“军乐队”是红五环集团的文化名片,也是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学生融入企业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创造了学生向企业员工直接学习的机会,潜移默化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的建设采用“中心+基地”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为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建设的主要举措包括:管理机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心”及实践基地的装备建设、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教学方案及教学方法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

1.实践管理体系建设。成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总体负责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行主任委员负责制,中心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3人(有企业代表)。“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学校负责确定中心建设发展目标和教学管理要求。在建设经费投入方面,学校对“中心”实行计划单列,经费投入足额到位,确保“中心”的正常平稳运行。中心主任委员作为第一负责人,主管中心的全面工作和发展规划,校内副主任委员负责日常教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基础建设及技术保障等工作,企业副主任委员负责企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工作安排等。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人员、仪器设备、实验设施、实践教学用房、教学安排等方面实行集中管理和调配,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将“中心”的建设坚持与优势专业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制定更加完备的“中心”与实践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

2.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在已有实践条件建设基础上,按照现代工程训练的建设要求,完成校内新建与扩建实训室的建设。重点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特种加工技术中心、工程创新实践中心、金工实训中心等4个专业能力训练中心。不断完善和改进如典型产品无纸化加工综合训练、液压单体支柱柔性装配训练、空压机部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密切联系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训练项目。

3.实践教学方案建设。通过与红五环集团的合作,确定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设计学生在校内及校外实践环节,为学生定制实践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践环节组合进行学习。突出专业个性和特长的形成和培养,提高工程应用技能,了解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实用性,更具有个性,使人才培养更贴近需求。

4.实践教学手段建设。利用校内中心创建与机械生产模拟的工程实验环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创建并应用基于CDIO教育思想的“引导、训练、评价”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提供的产品生产素材案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融合,实施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在岗位环节,设计并应用“现场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对于毕业设计环节,研究并完善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选题和设计。

5.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以工程实践能力强、科研创新水平高、团队协作精神强、结构梯队合理为标准,组建一支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院骨干教师、高级实验员、合作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及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实践教学队伍。为学校和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安排年轻教师参与基地规划与建设,锻炼和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

6.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与所合作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策划,合作编写系列化工程实践教材,工程实践教材应反映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应能兼顾常规教学及企业培训的需要。及时编写有针对性的讲义,及时汇总整理出版,应用于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开展数字化教材建设,力争创造出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

7.实践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中心的管理信息平台,购置实践教学平台管理系统。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扩展教学资源的范围,增添网上虚拟实验、设备管理和学生网上实验预约、论坛等基本功能,“中心”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相应网站,与校内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互动链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教学效果。

本项目首先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实施。由于本项目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上预期会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01).

[2]李国.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模式改革新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6,(05).

[3]隋志纯,谷岩.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5).

[4]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

[5]姜宝成,黄怡珉,陈浮,谭羽非,谈和平.依托学科知识,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

[6]王国平.他方为中心:地方工科院校的生存发展之道[J].江苏高教,2005,(06).

[7]龚猷蓁.关于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18).

篇9

即将成为过去的*年,是我们*药业公司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面临着抢抓机遇加快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建设,推动GMP认证和千方百计确保公司外部市场产品需求两大中心工作任务。一方面,国家对未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实施的停产措施,迫使我们抓紧时间完成公司GMP认证所需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软件的配套完善。另一方面,公司外部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也对我们的药品生产、质量保障和服务水平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动力。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从强化公司内部管理上入手,以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依托,以突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核心,以科技项目申报为着力点,在强化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一年来,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任务:

第一,在保运转,保市场供应的思想指导下。一年来,我们及时向市场供应益心酮片771件,圆满地保障了公司外部市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取山楂叶总黄酮425公斤。

第二,是在国家土地政策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先后办理了公司现址临近振兴街的2.9亩土地和公司原租用的38.2亩土地的征用手续,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彻底解决了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悬而未决的用地问题,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公司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开创性地运用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模式引进资金,使*综合楼破土动工,一层已接近封顶,公司筹备近三年的*花园建设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第四,是在公司中药现代化工程建设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解玉武经理临危受命,采取积极的合作与协作方式,顺利完成了工程主体车间封顶的年内工作目标。

第五,是通过县、市及省科技主管部门,成功将我公司的大孔树脂吸附法生产山楂叶总黄酮项目申报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从而使我公司成为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单位,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第六,是克服了资料欠缺、没有科目先列等一系列困难,多方收集资料,成功申报了*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绛县道地药材连翘GAP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回15万元的项目资金,并为公司的良性发展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我们还成功地将公司的大孔树脂吸附法生产山楂叶总黄酮项目申报了*省专利推广资助项目,成功地将绛县道地药材连翘GAP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了运城市科技局技术开发项目。

值得说明的是,这些成绩是在公司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资金极度短缺的条件下取得的。这些成绩中饱含了我们*药业一班人艰辛的心血汗水,是我们*药业公司全体员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晶。

为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管理是无止境的,企业管理的效益也是无止境的。一年来,面对公司的生产处于基本停顿的现状,我们越是加大了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力度。通过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员工队伍的凝聚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管理等方面的专项检查。通过不间断的检查评比,使广大员工提高有标准,改进有尺度,规范有参照。同时,我们还针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实际实施了限期整改责任追究制,即将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存在问题岗位的负责人进行通报,并限定整改期限。到期如果整改不到位,就追究该岗位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着重突出绩效管理这一核心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强化规范意识,使员工充分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工作程序的控制;通过强化质量意识,使员工充分注意每一个操作细节和操作步骤的规范;通过强化效率意识,使员工充分注意每一项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的优化。通过实施绩效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员工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实施经济指标分解,推动目标责任落实。

年初,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我们对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按照各科室的职能进行了分解,并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随后,又对分解到各科室的指标与任务按照具体的岗位职责进行了再分解。在指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按照优化、可行、明晰、对等的原则,一切用指标衡量,用数据说话。真正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在考核中,我们不问过程条件,不讲主观客观,只看指标与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奖惩上,我们不搞情绪照顾,不搞因人论事,做到了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奖优罚劣、奖罚分明,充分调动起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通过实施经济指标量化分解、严细考核和奖惩兑现,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得公司的各部门的责任目标均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提高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保障外部市场供应。

一年来,随着公司生产的停顿,公司的市场生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各药品零售部门提高了药品的进入门槛,非GMP认证企业的药品不得进入;另一方面,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药品销售模式的管理,有些以往曾经行之有效的销售模式受到了限制。所有这些问题,都对公司的药品市场营销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实际,公司提出了一切围绕市场需求,一切服从市场需要,一切服务市场发展的经营思路。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与公司药品质量相关的反馈信息,公司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进行相关的检验复查,并迅速将结果反馈至市场。通过与市场的沟通,使得市场逐步由认可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为公司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司一班人十分重视对公司外部市场的保障工作。每当外部市场发回需要产品的传真,公司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发货。一年来,公司从未因资金短缺而延误外部市场所需产品的发送工作,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

四、拓宽融资渠道,全力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一年来,公司一班人不等不靠,积极与各级金融部门联系沟通,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

年初,针对各级金融部门继续实行的银根紧缩的政策,以解玉武经理为核心的公司一班人创造性地采取了渐进式的融资模式。一方面,我们积极通过相关渠道了解金融部门投资支持项目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融资渠道疏通工作;另一方面,则是想方设法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动态融资;第三,是进一步拓展公司的融资渠道,坚持从操作性和可行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在融资过程中,解玉武经理能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公司的融资策略,特别是在融资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创造性地与各金融管理部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使得公司的融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通过我们行之有效的融资工作,一年来,共为公司中药现代化工程和*花园工程筹集资金近百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公司重点工程的进展,保证了公司经营管理正常有序的进行。

五、创新项目申报思维,推动公司事业发展。

二00四年,经与市、县科技局反复接触,确定将公司实施的中药现代化工程申报*省星火计划项目,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被推荐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在与省、市、县科技主管部门的交往过程中,公司掌握了更多项目申报的科目和途径。在此基础上,公司及时调整以往被动的项目申报思路,创造性地利用公司的网络资源等优势,积极寻求项目申报科目和申报渠道。

年初,公司的大孔树脂吸附法生产山楂叶总黄酮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以此为契机,公司进一步提出了紧紧围绕中药现代化项目,以扩大产品覆盖范围,增加产品科技含量、纵深产品加工水平为核心的项目申报原则。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项目申报指导思想。

三月份,公司从网络上了解到,*省科技厅准备实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道地药材GMP基地建设”。在一无技术资料,二无相关项目信息,三无项目申报渠道的条件下,公司积极与市、县科技局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得到了市、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我们充分利用公司的网络优势,积极查询资料,多方调查研究,最终使公司的项目申报资料以充足的优势获得省科技厅专家组的认可,被省科技厅破格批准为*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绛县道地药材连翘GAP基地建设项目。十月份,在我们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下,该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的考察,获得了较高的赞誉。

一年来,我们还将大孔树脂吸附法生产山楂叶总黄酮项目申报了*省专利推广资助项目,并被立项;绛县道地药材连翘GAP基地项目申报运城市技术开发项目,并已被批准实施。

在项目申报的同时,我们还在延伸公司产品链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经与浙江工大春江生物工程公司朱承伟教授联系,获得了绛县连翘种质资源的第一手材料,查明我县野生连翘连翘苷含量是国家药典标准的3.6倍。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朱教授反复协商与沟通,研制了适宜于我公司连翘生产所需的提取工艺,并试制了连翘烘干设备,使公司的连翘提取走出了实验室,进入了工业化中试阶段。

一年来,通过项目申报,我们不仅得到了公司事业发展所需的宝贵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项目申报的进行,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为公司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年来,我们还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完成了学习诚心和细化管理等相关管理基础理论,挖换公司用水管道管沟310米,以及公司办公楼楼顶防水100平方米、收购山楂叶近10吨的工作任务。根据公司需要完成了不同含量黄酮配制方案的试验等相关工作。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在新的一年里,公司将面临中药现代化工程建设、通过GMP认证和*花园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我们面临的困难也将更多。

在新的一年里,围绕强化管理和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将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是要进一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GMP认证全面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通过岗位责任制的有效实施,确保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同步提高。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工作中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反馈力度,采取多种机动灵活的管理监督检查方法和措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效。同时,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真正将公司的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上来。

其次,是要根据公司事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工作。要在*年实施员工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在员工队伍中开展系统的规章制度、GMP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和切合实际的教育培训内容,真正将公司的各项管理知识和各专业岗位的业务技能灌输到员工的心目当中,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标准。为公司顺利通过GMP认证奠定坚实的人员素质基础。

第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市场的意识,提高市场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好公司市场开拓的后勤。

第四,是要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公司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工程实施的需要,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大融资工作的力度,保障公司基本运营资金的需要。

篇10

作为教育部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我们肩负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重任。针对未来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如何使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具有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无缝对接产业需求,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明确办学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首先,明确软件学院的办学定位,尤其要强调软件学院与传统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区别,探索出适合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软件学院办学理念的开放性,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社会所需的软件人才。其次,按照工程教育的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CDIO(Conceiue、Design、Im-plement、Operate),积极探索和深化工程教育,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结合计算机学科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2建立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能力培养为核心、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1)将社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融合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促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软件工程毕业生核心竞争能力和我校毕业生就业率。

2)开展与软件产业联合的课程建设,使课程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与业界能更好地对接。同时使毕业生能直接达到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增强就业能力。

3)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充分训练,提升毕业生面向社会的就业竞争能力。

4)体现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设计。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课程设计要跟上软件发展的市场需求,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和教学,更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突出能力培养和实践型课程,调整课程内容,使其充分反映软件产业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加强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开设体现最新软件思想与软件前沿技术的选修课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首先,建立学院专职教师的培训、交流、深造及到软件产业一线学习交流的常规机制,以了解行业需求,丰富教学经验。学院相继出台并启动了“青年教师国际化工程”、“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计划”,为教师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其次,对新报到的青年教师,均安排到学院的实验中心工作一年,参与新实验开发,接受工程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工程素质。第三,支持、鼓励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到国有大型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第四,开设企业课程。聘请公司、企业具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承担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方案

研究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工程设计为导向,形成创新性的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软件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4.1产学研结合的实训管理机制

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实训资源,借用软件外包形式,建立较为完整的实训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诸方面的能力,成为高素质的软件工程师,增强就业竞争力。

4.2软件工程本科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合作,面向国家重点行业或应用软件,如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数字电视、大型数据库系统、大型主机系统等,构造符合软件企业研发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训基地。为本科生提供学习软件工程化开发、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体验企业管理模式的校内实训基地。

5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鼓励教师使用国外最新优秀英文原版教材,使学生更快地接触最新技术,学到最新知识。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英文水平,使学生学到国外最新技术,与国际软件产业发展同步,及时了解国际最新的软件思想和开发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应用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每年将邀请2~3名国外优秀教师,利用休假到校进行集中式授课;吸收国外本科生到校学习,做好交换生工作;通过与印度VIT合作,建立国际软件人才实训基地

7面向产业需求,探索新的办学机制

针对电子科技大学与SYBASE公司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建立产学战略合作的背景,我院作为电子科技大学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单位,先后在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与SYBASE公司开展了企业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教师培训、创新实验项目、技术专题讲座等工作。其宗旨就是通过产学合作,培养符合产业需求、掌握产业主流数据库技术与产品、具备数据库专业开发能力的软件人才。

8按照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编程实习、软件基础开发训练、企业课程、企业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工程实践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学院的科研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技术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拓展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

9拓展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成立学生创新中心,设立创新基金,使学生尽早参加科研项目开发,逐步让学生了解、掌握科研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0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进一步加大软件工程专业的经费投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学生到国内外企业的实习、实训经费投入,加大聘请外教和企业教师到校上课的力度,引进国外课程体系,不断改善目前的办学条件。

11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沟通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倾听学生对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一种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有利于教师学术发展、人才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小组,制定相应的职责,各行其职,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将“体制”和“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规范、严格、精细”的思路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成果

2010年《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获得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微软、IBM、英特尔共建精品课程5门,四川省精品课程7门;培育“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