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趣味教学法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趣味教学法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法律咨询课程固定社区影响因素教学方式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25-03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作为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提高法律职业技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学学生的实践教学越来越被重视。法律咨询课程的开设便是其中一种。

法律咨询课程在全国很多高校法学专业都有所设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实效。但同其他法学实践教学一样,法律咨询课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操作无统一要求、无统一指引和实效不强等问题。[1]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近几年探索的以固定社区为平台进行法律咨询课程的实践教学,总结经验教训,对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操作进行探索和思考,意图增强法律咨询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意义

法律咨询是法律工作人员利用法律知识对前来询问求助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当事人处理问题的一种法律活动。它不仅包括职业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在事务所或受聘单位对当事人提供的有偿法律解答,还包括其他法律工作者向公众提供的无偿法律咨询[2],高校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主要指后者。

目前,各高校关于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开展广场咨询活动。在广场咨询活动中,师生们走上街头、广场,也邀请律师、法官等法律执业人员一起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二是建立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3][4],主要为在校学生维权提供法律帮助,也接受社会人员的咨询。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开设法律咨询课程以来,也曾尝试过以上两种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宣传了社会主义法制,增强了公民的法治观念,使学生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眼界。但是,经实践发现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就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的设立而言,由于其设立在校园内,不能为社会人员所知悉,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而在校大学生遭遇的法律问题类型比较有限,一般仅包括了兼职纠纷、日常生活消费纠纷等,且在校大学生所遇法律纠纷数量也非常少。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很少能接触到社会上真正存在的形形的复杂法律问题,学生们参与积极性也不高。这种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发挥有限。

2.就广场咨询活动的开展而言,由于其活动场所往往在人流较多、人员身份复杂的广场,其服务的对象身份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有农民工、公司管理者、老年人、旅游者等。这些人咨询的法律问题类型也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涉及劳资纠纷、公司经营管理纠纷、家庭婚姻纠纷、消费纠纷、上访纠纷等。虽说这种方式能满足学生渴求接触真正法律问题的热情,但由于涉及的法律纠纷类型太广,学生在接受咨询前,很难做针对性的准备,在接受咨询时往往不敢或不能独立接待咨询,对指导教师或其他共同咨询的执业人员依赖性比较大。因此,这种方式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限。另外,广场咨询活动往往还受到场地、天气条件、布置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在法律咨询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了以某一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认为该种方式能克服上述两种方式带来的局限和不足,提高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能满足学生们渴求接触真正复杂法律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某一社区为平台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其服务对象是社区形形的居民,他们所咨询的法律问题类型远比在校大学生咨询的法律问题类型要广,不仅包括日常生活消费纠纷,还往往包括婚姻家庭纠纷、劳资纠纷、房屋买卖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他们所咨询的法律问题复杂程度也远远高于在校大学生咨询的法律问题。

通过对社区居民们法律问题咨询解答,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复杂的法律问题。这种方式能满足学生们渴求接触真正复杂法律问题的热情[5],激发学生们在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咨询活动的积极性。

(二)能长期、持续的观察、处理某一群体的法律问题,较快熟悉某类法律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技能

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法律咨询课程所占学分为1学分,在法学专业第7学期开展。如果想通过此门课程的教学开展能熟练处理各类法律咨询问题,这样的目标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以某一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教学,学生们能根据该特定社区情况,就可能遇见的法律问题做些知识准备,能长期、持续的保持对该特定社区法律需求进行观察,不断地反馈和修正法律事务的处理,较快熟悉某类或某几类法律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技能,真正提高法律咨询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影响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教学过程是以某一固定社区为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的、以小组协同合作的方式解答咨询的过程。该教学活动开展能否取得实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和社区的配合程度均有一定影响。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

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自或相互配合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加强对法律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学习。要实现此教学目的,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6][7],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咨询活动中。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的法律咨询课程开展,改变过去实践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帮衬”[8]的局面,由学生独立、自主的充当起解答者的角色。[9]学生在咨询活动中,需要独立的接待当事人,耐心倾听案情,认真做好记录,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具有独立思考或协同工作,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负担职业责任。只有学生独立、自主的参与到咨询活动中,才能真正锻炼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与同伴协同工作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对当前社会现象和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习惯,增强法律职业责任感。

(二)教师的指导作用

法律咨询课程固然重在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推进,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始终不容忽视。[10]教师对咨询课程的指导不仅表现在对全体学生的综合指导,还表现在对个别学生、个案的特别指导;不仅表现在对特定社区的选取和联络,还表现在对该特定社区居民法律需求的观察引导;不仅表现在咨询礼仪和咨询技能的指导,还表现在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三)社区的配合程度

以固定社区为平台的法律咨询课程的开展需要占用社区办公场所,甚至需要社区安排固定人员及时反映问题、沟通解决方案等,因此与该特定社区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南京农业大学法学系在这几年的法律咨询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中,往往选取有较强依法治理意愿的、能提供长期持续开展咨询活动场所的、能安排固定人员沟通咨询工作的社区作为教学平台。实践证明,在配合程度较高的社区,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顺利,教学活动的效果也较好。

三、以固定社区为平台开展法律咨询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咨询项目启动的前期准备

1.联络并选定项目合作社区。在选择合作社区方面,选择法律需求意愿比较强烈、社区人员构成比较多元、能提供基本的固定咨询场所、能指派专门联络人的社区。选定后,与该社区签订协议定期到固定地点开展咨询活动。

2.与社区商定法律咨询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学年教学计划、社区的活动安排,结合学年将经历的法律活动日,与社区商定咨询活动计划。该计划不仅包括定期咨询活动的安排,也包括不定期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和法律节目会演等内容,社区与学校各指派专人保持法律事务的联络。

3.制定学生法律咨询活动实施守则,从制度上明确法律咨询活动的宗旨、接受咨询和解答的礼仪、接受咨询和解答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活动的权利义务。

4.咨询前的培训。咨询前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开展项目社区情况的了解、项目社区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的知识准备、咨询礼仪的了解、咨询解答步骤的了解、根据项目社区特点设计《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见表1)并熟悉表格内容。

(二)咨询的接待与解答

1.根据事先商定的咨询活动计划,每周固定时间派2-3名学生前往社区接受现场咨询,现场咨询要进行记录,对前来咨询的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案情以及解答意见登记至《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对不能现场给予意见的要说明原因并登记,并留下当事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事后给予及时答复。

2.固定咨询时间外的社区居民咨询由社区专门联络人记录后与学生负责人保持电话、网络联系,负责人收到咨询后,将案件分派给接受咨询的学生,受指派处理的学生应当及时回复,并做好《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的记录。

3.咨询解答要求法律术语运用准确,解答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完整填写《社区咨询登记表》。

4.文书或提供法律援助。根据咨询对象要求,可以代其草拟调解书、书、答辩状、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协议、房屋买卖或租赁合同或为其参与的某一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援助或告知其获得援助的途径。草拟的法律文书、提供的法律援助、指明的援助途径均应记录在《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中或者附在《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后。

5.首次接待学生负责制。 为明确学生咨询解答的主体地位,咨询问题的解决由首次接待学生负责到底,该学生负责解答法律问题并指明法律依据,负责将疑难或重要案件提请集体讨论,并及时答复咨询对象,以此确保学生参与法律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6.疑难或重要案件的集体讨论制度。对咨询中遇见的疑难问题或重要案件,由接待学生向指导教师汇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内容由接待学生负责记录在《社区法律咨询疑难、重要案件集体讨论记录表》(见表2)上,讨论结果由接待学生及时回复咨询对象。

(三)法律咨询课程总结、评价

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责任,因此对咨询活动及时总结、客观评价非常重要。

1.每次的法律咨询工作后,认真填写《社区法律咨询登记表》,对于没能当场提供咨询意见的当事人要及时取得联系,对已提供咨询建议的当事人追踪反馈,并及时将追踪信息备注在登记表。

2.每个阶段结束后,学生就咨询中所涉法律问题、法律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鼓励学生对咨询对象作特征化、个性化的分析总结,并总结法律咨询活动心得体会和意见建议。

3.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咨询准备、现场解答等环节表现以及咨询表格登记、咨询总结报告写作、社区工作人员反馈以及服务当事人信息反馈等情况综合、客观评定学生表现,对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蕾.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3(2):99-101.

[2]蒋超,陈如,梁家平.法学教育中引进法律咨询项目的意义及其运行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08(4):51-54.

[3]陈新,黎庆兴.建设高校法律咨询室构建大学生维权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6):67-70.

[4]姚畅.高职院校法律咨询室建设探微[J].高教论坛,2012(4):129-131.

[5]夏利民.法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14-16.

[6]耿强.创新型目标下的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J].中国人才,2012(4):173-174.

[7]王婧,赵丽莉.创新性法学实践教学方案的重构与实施[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2):84-87.

[8]匡旭峰,汪磊,盛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法学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47-148.

篇2

一、何谓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使教学变得有趣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通常指教师通过教学内容联系实例以期培养学生兴趣。高中学子本身有好学好问的求知热情,要积极引导,使学生越学越带劲,并在实际的测验中看到进步,从而形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趣味教学法指的不单单是语言知识,即单词、语法、语音、语调的训练,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往能力。

二、为何要引用趣味教学法

高中学子学习压力大,如果不能以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或者舒缓,容易使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课堂,讨厌老师,讨厌学科,不投入精力学习,导致成绩下滑,从而更加不想学,形成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趣味教学法的引进就显得极其必要。

(一)趣味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力

因为引用趣味教学法的课堂不仅仅单纯地拘囿于课本知识的问答,而是加入许多需要动脑思考,进行联想,结合知识点的活动。如此一来,既能够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又能提高自信心,脑子越用越活,越用越灵,自然而然地喜欢英语学习,增强求知欲。

(二)趣味教学能够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第一手资料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是需要学生通过耳、眼、口、脑结合综合去体会与理解,加深对语言的体会和理解,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加强记忆效果。举例来讲,通过播放视频,电影,做小实验等手段,使学生看到,听到,体验到,从而把知识内化。

(三)趣味教学的另一大特点是创设情境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环境的缺失是一大问题,如果教学形式再枯燥无味,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排斥学习,如此这般怎能提高英语能力呢?幸好在现在的教学课堂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校对硬件的重视与投入,教师可以利用教具、辅具、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立体的视听说三维环, 使学生身临英语习得的语言环境,接受英语知识更加自然,本真且有效率。

三、趣味教学法实例分析

案例一:《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3 Unit 3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 中主要讲的是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和我国的罗兰两大失落的文明。虽然这两者都十分有名,且大家早有耳闻,课文中也有一定的文字描写,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而庞贝古城和罗兰不论是地理还是历史事件都离现实相隔甚远,该如何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观察呢?

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搜索一些介绍这两者的视频资料,在教授Reading时放映,使大家本来只能通过文字进行想象的画面真切地出现在眼前,并且结合课文的内容在观看结束完毕后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如:

What is Luo lan buried beneath?(罗兰被什么所覆盖?)

What is Pompeii buried beneath?(庞贝古城被什么所覆盖?)

How were they discovered?(两者是怎么被发现的?)

Can you give a definition of “Lost civilization?”(你是否可以定义“失落的文明”?)

Who can list other lost civilizations?(能否列出其它失落的文明?)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ose lost civilizations?(从失落的文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简单地寻找段落大意,这种常规方法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更无从谈起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一旦通过画面与声音进行呈现,能够使大家脑海中产生感性认识,从而记忆深刻。

案例二:《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9 Unit 4 Behind Beliefs一文主要是关于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其中涉及大量的习语,背后蕴藏着许多深入的文化知识,但是难免有些晦涩难懂,使学生难以记忆。为了使课堂更有活力,也使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记下那些英语习语,笔者搞了别开生面的习语演讲系列活动。习语演讲活动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习语,也包括大家在日常的阅读和信息搜集中获得的精彩英语习语。在每节课开始前,就会有按照学号逐位排序的学生走上讲台,用粉笔写下他们今天要讲的习语,甚至有比较有创意的同学借用投影,PPT等辅助工具呈现内容,然后通过该习语的背景故事,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与大家分享关于这个习语的体验。

许多同学做的演讲都十分精彩,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朱同学做的关于“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的演讲,他讲的是小时候帮爸爸卖油的故事,笔者也深受感动,这种精神和感动正应了趣味教学法的实质,有效激发了大家学习的斗志。而且这种习语演讲活动还锻炼了大家的当众演讲能力,增强了信心,真是一石二鸟的乐事。

篇3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其原理是教师运用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一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因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心理,因而其被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问题情境的定义及其特征

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启发学生的思维,运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问题的解决角色中,发散思维有效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总结出关于问题情境教学的四大特征:一是启发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类比、反思;二是针对性,教学问题情境中所有问题的设计都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准,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设置难度始终的教学问题,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教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连续性,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序性、层次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以发挥问题情境教学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作用;四是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更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巧设

(一)创设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有目的创设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问题情境,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一方面回顾已学的旧知识,另一方面为解决当前数学问题而引出新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新数学知识的状态中。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可以实现利用旧知识烘托出新知识的教学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回忆已学过的知识点,如此学生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易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创设正迁移、水平迁移的问题情境

数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规律性、相似性,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相似性知识进行规律总结,从而发挥正迁移与水平迁移的学习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相似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就需要创设具有正迁移、水平迁移的问题情境,设计具有相似性知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比较,以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迁移学习效果。

(三)创设实践性、生活性的问题情境

此外,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最初诞生的原因是帮助人类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结合生活实际以创设出具有实践性、生活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于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新知识设计具有生活意义的相关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

(四)创设拓展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公式繁多,难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避免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点,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公式的运用能力,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创设拓展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数学故事、数学家的生平事迹等,这样不仅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如教师在教授“坐标系”(平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数学家迪卡尔发明坐标系的故事,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三、总结

初中数学的知识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操,对于树立学生的数学解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积极意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学生知识水平来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与依据,促进情境教学与教材内容的融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数学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97-02

数学是一门开发思维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不断的解决问题以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数学也可以说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问题教学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问题教学法”并不新,它借助情景环境引出问题,利用现有资料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索问题从而得到答案,得出答案后对这个过程进行总结,还能使答案得到升华。这种教学法能够在为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充当的是“抛砖引玉”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没有问题的引出,就没有接下来的思维活动,也不会有结论。因此,问题是学生们提高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得以成长的原动力。

一、“问题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教学法”对教师的文化要求和技能要求很高,它的中心环节就在于问题情境的构建。为此教师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务必使问题能够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并逐渐接近事物本质。具体引发问题的提问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设限定,当以最贴近情景环境为佳。

(二)引导活动探索。“问题教学法”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环节是由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的,问题与问题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前一个问题为后一个问题做铺垫,后一个问题又是对前一个问题的深化。从而确保每一步都更靠近结论这一终点。

(三)讨论反馈问题。学生的探索活动虽然是独立性的,但教师的督导作用也非常明确。比如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动态,做好学生信息的收集、反馈工作,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制定讨论话题,展开个别辅导,对特殊问题要特别对待,对普遍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尽一切可能让讨论的结果如抽丝剥茧般逐渐接近结论。

(四)反思深化问题。“问题教学法”是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不仅仅是承接关系,它还能从反思中获得新生。如当学生否定一个假设,那么大家一起反思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很快就能提出新的问题。在这种否定、反思、归纳、发现的过程中推进深化问题正是“问题教学法”的魅力所在。让一个个问题组成一张立体的网,也让知识点伴随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编织成为立体网络。通过更深入、更广泛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反思,且让这种持续的反思活动能够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一)将趣味问题引入课堂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一般来说,趣味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的成功率较大。所以教师可以优先选择将趣味问题引入课堂。将新颖别致的趣味性问题引入到课题讨论当中就是一种积极的课堂实践。摒弃枯燥、乏味的硬性分析,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让学习的过程快乐起来,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旧有观感。

如一道农场分马的问题:农场主人死后将 17 匹马遗留给他的孩子们,遗嘱里写着“大儿子分得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归给二儿子,其余给小儿子,他可得到九分之一。”看着这份奇怪的遗嘱,三个儿子实在苦恼,就是不知道怎么分。备选答案:A.大儿子分到 10 匹,二儿子分到 6 匹,小儿子得到 1 匹。B.大儿子得到 8 匹,二儿子得到 6 匹,小儿子得到3匹。C.大儿子得到 9 匹,二儿子得到 6 匹,小儿子得到 2 匹。D.以上都不对。

问题抛出,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读这份遗嘱?其实这道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是最小公倍数。具体解释是这样的:2,3,9 的最小公倍数是 18,然而农场主却只有 17 匹马,所以三个儿子可以这样做:先从邻居家借 1 匹马,这样凑够18匹马后,大儿子得到 18/2匹,即为 9 匹马;二儿子得到 18/3 匹,即为 6 匹马;小儿子得到 18/9 匹,即为 2 匹马,因为有1匹马是从邻居家借来的,所以必须从小儿子的马匹里拿出1匹还给邻居。

其实这是一道有漏洞的问题,学生听了这个解释自然不服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以数学原理作证据,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正是这样一道有趣的分马问}既能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将各种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自主探究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形成。

(二)动手操作加深记忆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说明动手操作确实能够加深大脑的记忆。本人从教多年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定义总是记不住,为了让学生彻底弄明白数学定义,可以将一部分概念用亲身操作的方式来体验,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学模型。在动手的过程中,“问题”始终贯穿其中,这就是“问题教学法”与动手操作的完美结合。

例如在学习计算等腰梯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通过折纸、剪纸的方法将等腰梯形转变成为矩形,而矩形的两边长分别对应梯形中上底和下底的和的一半和高。教师要在每一个步骤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或许现在还没能回答出来,没关系,我们可以接着往下做。通过动手实验,很多问题会得到解决,而学生也能很顺利地推导出等腰梯形的面积 S=(上底+下底)×高÷2。

其实,这种动手操作的实践方法早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就已经被运用,特别是初学数学,教师会运用大量学习教具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正印证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作为高中生,甚至到了大学依然不应放弃这种学习的方法。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它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引起了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重大变革。所以“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也应当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电脑绘制出最直观的图形,并用条件的变化来演示图象变化的全过程。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当中,为了深入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依照由特殊到一般的指导思想,教师可先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数函数图象。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取值,这样才更能满足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由于指数函数 y=ax 中的底数 a>0且 a≠1,所以 a 可分为 01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之下,a 为何值更方便计算?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a=1/2 和 a=2。于是教师利用电脑分别做出指数函数 y=(1/2)x 和y=2x 的图象。然后再让学生列表、找点、连线。但是,做出指数函数 y=(1/2)x 与y=2x 的图象难道就能说明一切问题吗?提出这个问题后,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等学生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再借助电脑演示当 a=1.5,a= 3,a=6,a=10及 a=1/4,a=1/3,a=2/3,a=1/10 时指数函数的图象变化,学生们从动态图中直观地感受到了指数函数底数取值变化时,图象的变化。最后再让学生归纳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学生们很快就能从变化的图象中寻找出当 a>1 和 0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凭空想象,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更能让学生自己寻找并发现数学的美,从而爱上数学。

在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问题教学法”确实能够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知识的探究中学生也学会了交流、合作,学生变成了发现者和探索者,学习也更为积极主动,这也正是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钟焕斌.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18)

[2]谢中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4)

[3]侯曼生.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新课程(中), 2015(3)

[4]秦军颜,彭娟玉.问题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9)

[5]曹伟雄.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6(6)

篇5

论文摘要:概念教学法是目前我国高校哲学原理教 学采用的基本方法,概念教 学法存在三个方面的前提性失误 ,这是哲学原理教学效果差的根本原 因。现 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则是克服概念教学法失误和改善哲学原理教学效果的当然选择。

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法,是指哲学教学从概念定义开始,从概念到概念推演,最多是中间穿插一些例子来说明哲学概念和理论。概念教学法从概念到概念讲解加上一些例子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如下理解:“哲学就是理论的推演,学哲学就是学习概念定义的方法,就是清晰地定义一个一个的概念,学习理论推演的技巧,用生活现实解释哲学理论,把握哲学理论。”这种理解是有道理的因为概念教学法确实是把概念的清晰定义和概念推演作为哲学的学科特征,把概念体系的把握作为哲学学习的目的但这种理解和概念教学法都是错误的。

一、 概念教学法误解了哲学、哲学思维方法及哲学

第一,概念教学法否定了一般的哲学理论产生的过程和结论的区别,在一般的意义上误解了哲学理论的性质,把哲学等同于哲学概念体系,把哲学思维等同于纯概念思维。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概念教学法仅仅看到了作为哲学思维结论的概念体系,没有看到哲学概念体系所解决的哲学问题是从现实生活问题来的 ,没有看到人类正是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具体思维上升到理论思维才逐步形成哲学概念体系的,哲学概念体系形成之前还有更为重要的具体思维过程和理论思维过程。哲学的思维不是一开始就是纯概念思维,而是先从现实生活中社会的重大问题、科学的问题、个人生存的问题的具体思维等开始 ,后来才开始对具体思维的观念前提和预设进行思维,对思维的主体、规则和语言进行思考。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思考必须容纳现实生活的新经验,才能形成新的视域 ,从传统哲学理论中提出有价值的哲学新问题。

哲学思维虽然不是纯概念思维,但哲学思维必须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而且在理论思维阶段主要是通过概念辨析进行思维,所以就要进行必要的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但哲学思维又不是纯粹 的概念思维 ,而是概念思维和经验、哲学传统之间的互动,是为解决现实问题和哲学理论问题而进行的问题思维;哲学概念的提出、区分及概念定义的清晰和概念推演本身都不是 目的,只是为解决现实问题和相关哲学理论问题的需要而展开的。哲学思考是从问题思维到概念辨析,而不是从概念辨析到建构理论体系,如果把概念的定义、清晰性和概念推演当作是哲学的学科特征显然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第二,概念教学法把哲学等同于理论哲学,以理论哲学的范式解读所有的哲学理论,忽视了实践哲学的存在和哲学的实践品格,也仅仅把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的把握当作是哲学教学的目的。概念教学法实质上把哲学思考限定在理论世界之内,进行纯概念的推演,把现实生活归属到抽象的理论世界中,不关心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的解释和解决,而这正是理论哲学的范式特征。所以概念教学法是以理论哲学的范式解读所有的哲学理论包括哲学。哲学是实践哲学而不是理论哲学,是分析说明和解答现实生活的武器,是行动的指南 ,而不是僵死的概念体系。哲学和哲学的教学要有生命力,一定要关注现实生活的问题 ,为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最根本的理论支持。这就应该采用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从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开始谈起,逐步上升到哲学分析,在这种分析中向学生传授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学生领会其哲学精神。

二、哲学教师对哲学教学语言的观念误区

哲学教师把哲学教学语言和哲学理论表述的语言相混淆。哲学理论主流表述方式是概念化的 (虽然有些哲学家采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一般不采取感性形象的方式,哲学教材也采取了概念化的叙述方式,哲学教师把哲学教学的表达方式等同于哲学理论的主流表达方式,把哲学教学的语言等同于哲学理论的主流表述语言,这是采用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的方式讲哲学课的重要原因;概念教学法也与对哲学本性的误解有关 ,它没有看到在抽象的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的背后是感性具奉的现实生活。笔者认为,应该把哲学教学语言和哲学理论表述的语言区别开来,哲学教学的语言不一定要和哲学理论表述的形式相同;即使哲学教学的语言要和哲学理论表达的方式相符合,也Ⅵ以有感性形象和理性抽象两种方式, 为哲学理论的表达有感性形象和理性抽象两种方式,黑格尔的表达方式是哲学的,萨特和加缪的表达方式也是哲学的,所以哲学教学的语言表述包括课堂讲授也可以不采取严格的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使教学语言呆板,使教学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改善哲学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兴趣 、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 素,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能够轻松地学下去,使哲学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必须放弃传统的慨念教学法,采取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使学生在现实生活具体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去学习和领会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背后的精神和德性。

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哲学讲授和引导的基本思路清晰,只要不面面俱到,通过形象的描述、趣味的语言和多变的句式,要传达的不是烦琐的概念体系,而是理论本身的核心——哲学的精神和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 ,完全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大量形象的语言表达和高效的理性抽象提炼的结合,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论思维能力的目的。

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要求哲学原理教师抓主干、略枝叶,在复杂的概念之网的背后抓住哲学理论的核心和精神实质,把握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然后 (自己或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讨论和总结。

三、哲学教师对学生的误解

一是教师认为学生是没有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自学能力的人 不少哲学教师认为,学生是没有哲学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人,每一个哲学概念都要讲,每~个哲学理论都要讲,所以哲学教学就只能由老师作概念定义和概念推演,从头讲到尾,理所当然。实际上,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哲学思维不是先定义概念再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和哲学问题去进行必要的概念定义,所以必须采取其他的符合哲学本性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法。

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是符合哲学本性和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哲学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出发,追问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观念前提,乃至于追问整个时代精神的观念前提,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寻求哲学理论的根据和理由,追寻更好的道理来推进理论的创新和现实的改造,为此,就要不断地和现实、和哲学传统进行对话,在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哲学理论之间进行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更好的批判。伽达默尔说: “根本不存在比开放谈话更高的原则。要预先承认谈语对方的可能权利 ,甚而他们的优势。我认为我们能从一位哲学教授那里所能要求的就只是这种说话的方式。”

哲学教学的开放谈话形式 (对话)符合哲学的本性,更是符合实践哲学本性的,而单纯的 (或主要是)老师讲授是很难体现哲学的批判精冲的,因为老师和学生的感受、思维、知识 、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是有局限的,惟有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能充分展示各 自关心的问题和观点,在不同观点的交流、比较和交锋中,充分地进行质疑、追问、求证、反驳等,才能比单纯的自我批判进行更好的批判,使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哲学思考,理解和学习哲学的批判精神和马克思丰义哲学的彻底批判精神,也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作为平等的人被尊重和自我表达的心理需求,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而且虽然学生对哲学所知甚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可以从具体问题的思考开始上升到哲学思考,不妨碍他们可以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有效的哲学对话和批判,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分组讨论、课堂辩论 (后两种形式包含教师分析总结引导)等形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因为学生是有哲学思维能力的人,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是哲学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轻视。因为概念教学法关心的不是现实问题的解决,而是仅仅用现实生活实例解释哲学概念体系,所以教师用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替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认为只要自己的素材和问题能说明哲学理论就行,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或者认为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不值一谈,太小家子气。实际上,哲学的实践性和批判性要求哲学必须关注生活现实,那么关注大学生的人生现实问题,解答大学生的疑惑就是题中应有之意。大学阶段人生问题和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是大学生而临的必须解决或回答的问题,哲学教学的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可以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如学习、就业失业、校园消费攀比、网聊、恋爱、追星、人生成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问题人手开始分析,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提升到哲学理论层次,再由一种哲学观点到几种哲学观点的比较,自觉地选择哲学,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识发展的规律 ,能把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哲学理论教育的目的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渗透教育。实践证明,讲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是增强哲学原理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有效手段。

三是概念教学法也把学生整体的人格等同于单纯的理性人格,这是教师忽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排斥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概念教学法存在对哲学和哲学、哲学教学语言及哲学教学对象三个方面的观念前提错误,这是哲学原理教学实际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所以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必须放弃概念教学法,采用现实问题哲学分析——对话法。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一、课堂理论教学方法

在课堂理论教学阶段,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资料主要为教材,课堂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探索其理论教学方法时,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实施双向交流,使学生能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就趣味教学法与比较教学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1.趣味教学法

所谓趣味教学法就是指通过生动的语言或者丰富的画面以及相关的实例,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种方法可使知识的讲解更为简单和通俗易懂,更加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下面文章就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理论课的教学为例,就这种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1)趣味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些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时候,面对程序语言中大量的语法规则、符号以及变量等,可能会觉得很枯燥与抽象,对知识很难掌握,甚至还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教学法时,教师首先应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和轻松的学习环境,从以往学生被动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

(2)学习趣味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讲解新语言语法规则之前,可事先利用多媒体软件来向学生演示相关的程序,接着再进行讲解,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3)学习兴趣的诱导。在讲解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应该一环接一环地来提出问题,在进行计算机选择结构程序讲解的时候,教师可诱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关于计算机选择结构程序的定义或者计算机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等,通过学生自主来解决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同时在该环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活跃其课堂气氛。

(4)学习情趣的扩展。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课外阅读资料,利用自己所学理论来指导其阅读。

2.比较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抓住课程的难点与重点,便于学生对要领知识的掌握,增强其学习效率。其做

法为:

(1)使用比较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将概念引出,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2)通过横向比较工作原理、编程方式以及应用场合等各方面的内容,突出该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堂课的内容。

二、实践教学方法

按照高职院校各项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课教学任务,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工作部门进行参观、访问,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这种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教学方法就叫做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践教学实施阶段与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

(1)确定目的。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由于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任务以及不同专业所制订的培养目标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特点,从这些情况出发,明确每次实践教学的目标。

(2)精心选点。为了使实践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在教学之前,应该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以及了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或者单位来实施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实施阶段

待所有准备工作做完后,按照课程的实际教学目的以及课程内容的具体需求,组织学生到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1)让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2)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任务流程以及专业技术等;(3)了解企业工作简况与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尤其是企业计划工作的程序以及内容;(4)让企业部门经理到学校进行专题报告,同时开展相应的座谈会,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3.总结阶段

在实践教学方法结束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同时还应让学生通过书面的形式将实践教学总结写成报告,从而强化其实践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

参考文献:

[1]孙琪,王萌.高职院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0.

[2]马红.“商品学”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2010.

篇7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体育运动 传统教学法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学法方法也是变得五花八门,每种教学方法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开展形式,他们所带来的效果也是尽然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等于是成功了一半,而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新兴的教学方法之一,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1]。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

情景教学法就是指,老师通过给学生布置一定场景,将孩子带到现实世界中来,而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上,通过让他们与真实事物的接触,真正做到景,情,物的高度统一,使的学习更有趣味性。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

(二)特点

第一、体育课中的情景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主题性,它都是以教学任务为中心展开的,紧紧抓住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是学生既不缺乏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更快的学习到东西。

第二、情景教学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创设情景,有很强的意境性。当然,这一教学方法也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以便来更大限度发散思维,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的把情景搬到课堂当中去。

第三、还有就是,这一教学方法使得孩子更加具有激情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对知识的生搬硬套,根本就不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感受,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缺乏相应的激情。就连我国的体育中心马教授都说过“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人的活动的源动力,活动的目标以满足个人的想法、愿望和理想。”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活力,教学的质量才有可能有所提高。

第四、最后一个特点是实效性,体育课中的情景教学,都是根据学生情绪情感和动机等因素,来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经验与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的情感是个课堂内容相联系的。

二、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作为中心的,老师不顾及学生的听课感受容易使学生陷入单调乏味的学习环境之中。这种学习方法容易使得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学校应当适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很好的结合运动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有的放矢的合理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体育课堂教学放置于一种宽松愉快且和谐的环境中[2]。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那种呆板枯燥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联系自己感兴趣的实际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它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势如下:

第一、具体到某项体育运动,比如说在篮球技能的学习中,无论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还是传统教学法,学生的整体运球以及投篮命中率都会有所提高的,不过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班级比不用情景教学法的学生对篮球的热爱以及技术都明显强于运用传统。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堂篮球综合运球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不在只是单纯的讲解枯燥的知识,而是为同学设置很多的事物,充分调动同学学习体育的热情。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讲解知识,一味的灌输,从来都不考虑学生的主管感受,处处以老师作为中心。

三、情景教学法在体育课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体育老师要把握好实施情景教学的时机

第一、在刚开始上课的准备部分运用。因为人尤其是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

很好奇,当给他们新的事物作为道具时,他们心里会很好奇的,也会忍不住模仿事物。作为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或者说是探索欲进行教学,真正的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技能。

第二、在一节体育课的中间部分运用。这样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毕竟学生都学习了半节课了,身心肯定都有些疲劳,通过情景模拟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世界中去。缓解了他们的劳累,同时也加深了对上半节课的印象。

第三、在结束课的时候使用,通常体育课结束后,是学生最累的时候。通过情景模拟,可是很大程度的缓解他们的疲劳。使得他们对体育课不再抱有抵触心理,尤其是女同学。例如,下课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处在一片大草原上面,那里有成群的牛羊,晴空万里。这样的想象很容易缓解心理上的疲劳感的[3]。

(二)使用情景模拟法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等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合不同的情景。

第二、不能将情景模拟,作为教学的一种目的。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工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学到东西的敲门砖。严格要求体育课的课堂纪律是课程良好进行的一个保证,不能说因为情景模拟就忽视课堂纪律。

第三、情景的创设需要教师本身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同时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因为在体育课教学中,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老师的错误可能会放大到每一个学生中去。

结语

情景模拟法在体育课教学中,目前还是处于尝试阶段,不过它的效果是很令师生满意的。通过情景模拟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也健壮了自己的体魄,使自己变得开朗起来,这些都是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功劳。

参考文献:

[1]沈永奇.对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思考[J]. 新课程(中),2011,03:8.

篇8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定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比较常用 ,它一般是指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任务,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完成,最后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价。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法当中,注重创建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景,强调学生要在带着真实的任务去探索和学习。在整个过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索,具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欲望。

这种教学模式,借助设置任务,分解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 进行很好的结合,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看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的现状

2.1课堂的教学任务不明确

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虽然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出现比较多的问题。最典型的问题是教师设置的任务不明确,导致影响到数学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的时候,既涉及到勾股定律的知识,又涉及到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给学生的感觉是课堂的任务不够明确,他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更清晰更计划地去实现目标。

2.2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要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教学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在现在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将自己摆在主体的地位,整堂课以自己为中心。例如,教师虽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仍然亲自去执行任务,而不是在旁边起引导作用。这样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铸就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习惯。

2.3课堂纪律比较松散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还存在课堂纪律比较松散,甚至出现吵闹,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正常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之间会有出现较多的互动和讨论环节,很多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只要布置了任务给学生就行了,不需要管他们。由于这些学生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比较活泼,一旦开始讨论,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纪律,导致整个课堂都比较吵闹,甚至影响到隔壁班级的正常上课。

3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建议

3.1设计课堂的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精髓就是“任务”,所以在运用这种方法,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任务。初中数学课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沉闷和困难的课程,所以要设计比较有实践性的任务,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任务的难度要适合学生,在初中数学中,任务过于简单,会让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没有意思。如果任务难度较大,会让学生感觉难以完成,容易自我打击。所以,任务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基础。设计的任务还要具有综合性,最好能够有新旧知识的融合。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教师如果要讲授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设计相关问题:“为了响应亚运精神,初一班要举办“迎亚运”知识竞赛,并以五羊玩具和亚运笔作为奖品。请问:一个五羊玩具和一支亚运笔的价格分别为多少元?引出相关问题”。

3.2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数学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指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在整个任务的过程中,只能在旁边进行引导,但是不能直接插手学生的任务,更不能代替学生去完成相关的任务。所以教师,要提前设置一些学习情景供学生交流讨论。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强调让学生学会不断反省和不断思考,另外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学会自我矫正和控制,能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在传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直接将学校的平面图作为数学的原始模型,让学生主动地从找地方,能够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的趣味,更具体地理解平面直接坐标系。

3.3加强对完成任务的效果进行评价

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如果不进行评价,是无法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的效果,也无法知道自己在完成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完成任务效果的评价。在效果评价方面,可以采用自评、他评、教师评等方式。一般可以先让学生自评,表达自己在执行任务的付出,以及对自己任务结果的打分,然后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最后让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师在评价和总结中, 尽量要以鼓励的方式进行,对于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当众表扬,希望下次再接再励。对于未能很好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

4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初中的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不注意细节的问题,也会引起负面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好教学的任务,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任务效果的评价,才能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丽丽.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2]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30)

篇9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 高中化学 教学应用

一、情感教学法的含义

情感教学法具有很多的定义,但是在目前的定义中比较准确的一个是:情感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充分对学生的认知因素进行考虑的情况下,将情感因素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发挥,以这样的方式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并且对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进行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法的利用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达到很高的统一程度。情感教学是目前素质教育理念下比较照顾学生情感和心理的重要的教学方式,该方式可以应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情感教学法是为了实现目前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推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有力推动力量。该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主观情感需要进行正确的定位,摆正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角色,从而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确定,以此来保证最高级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的实现。

二、情感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随着“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一直在思考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学模式我是不敢说的,因为教无定法。现在我介绍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希望大家提出意见,让我们更好地提高与进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了解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对知识产生兴趣,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完成有效的情感教学。

1.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史话,或趣味实验,或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即将讲述的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关注课堂,在兴趣活动中自然引出课题。

2.调动学生情感。老师引出所讲的知识后,可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让学生猜测化学反应的结果,猜测所需要讲述的内容,在班里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情感。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并依据学生的猜测进行实验验证或者是理论推测,同时老师可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正确的结论是什么,并通过比较纠正错误一方的错误所在,从而既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正确结果的印象。情感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动机,情感都是集中在学生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建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化学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就要给学生机会去展示,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使他们增加信心。

三、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了解有机物的结构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设置一定的疑问,要求学生进行解答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导入新课后,可通过日常一些基本有机物的提问和举例来对其进行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即将要学的东西。在提问的形式让可以采用情感教学法中的猜字导入,如请学生猜日常我们吃的东西或者是用的东西中哪些是有机物等。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的解答,并且列出本堂课的所有三维教学目标(了解有机物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排列特点,掌握比较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分子的空间结构以及结构式、电子式等)。教学过程中可设置一定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气氛当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一点点呈现给学生,并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再一次与学生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沟通,将学生对有机物的理解提高到一定的层次,而且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有机物知识点的态度和情感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化学作为高中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充斥着很多专业实验。此外它同当前的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联系紧密,而且化学当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社会应用以及实践操作。本文主要基于情感教学法对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情感教学其实就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在考虑外界认知因素的基础之上,将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有效地发挥出来,以切实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情感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的认知因素同情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许阿娟.从情感的特性谈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J].学术论坛.2009(05).

[2]高云虹.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J].教育革新.2010(02).[3]李文跃.浅论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

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旅游英语;角色扮演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1、“任务”的定义

具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教学方法针对性更强,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教学任务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任务”是将知识和技能具体化的过程,任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完成任务之后会有一个反馈评估环节。

2、“任务”的类型

“任务”的分类有多种形式,在具体分类依据的不同的情况下,任务的类型也不同。本文主要根据任务驱动因素来对“任务”进行分类,分别是外力驱动型、成就驱动型以及本能驱动型。顾名思义,本能驱动型任务指的是学生完成任务主要是受到本能的驱使,这种本能包括学生的求知欲、冒险精神、贪玩等。教师把握了学生的特点,通过组织游戏、探险、竞赛等活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本能,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其次,成就驱动型则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来推动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成就驱动型具有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尊重,学习动力十足,学习效率大大增加。外力驱动型是教师灵活巧妙地借助外界力量刺激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任务驱动法的原则

旅游英语教学中实行任务驱动法需要遵循可行性、趣味性、情景性、创造性、协作性、整合性原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真正提升技能。首先,旅游英语教学任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理性分析各方面信息基础上设计任务,确保任务的可行性。任务的可行性的高低关系到任务驱动法的最终效果,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再为学生制定任务目标以及任务的完成时间。其次,任务驱动教学重在“驱动”,而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前提,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兴趣和欲望。趣味性任务能够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维持学生的探究动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实战技能,可以创设一个外宾就餐情境,让学生模拟服务员与外宾沟通。任务驱动法教学还要遵循“情景性”原则,教学情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任务驱动法倘若缺乏了“创造性”则失去了意义,在21世纪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增强任务设计的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教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创造性任务给了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探索未知的世界,也可以采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后,任务驱动法还要遵循“协作性”和“整合性”原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提供更好地旅游服务。

二、任务驱动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科学设计任务

旅游英语教学服务的对象十分明确——旅游活动,因此旅游英语教学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旅游服务。旅游活动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泛,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旅游英语教学重视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明确教学任务是实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第一步。旅游英语教学以教材为基础,结合专业的旅游知识,鼓励学生用英语的方式进行基础的表达和沟通,环节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对班上学生的能力有所了解,设计适应性较强的教学任务,任务难度适中。任务难度太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受挫,任务难度太小,学生的征服欲降低,积极性不足。

2、创设情景

旅游英语教学离不开情境演练,教材知识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造更多情景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情景创设的内容,如今,旅游英语教学情景创设包括多媒体素材环境创设、实训室模拟环境创设、校外实地环境创设这几种。多媒体是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情景创设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课件、PPT、视频等内容,丰富了课堂形式,也让学生对旅游英语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视频、音频是学生接触旅游英语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专门介绍旅游景点的电视节目,播完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促使学生将大脑中的直观形象的信息与教师的理性评价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训室模拟环境有助于学生综合体验导游工作,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强化旅游英语技能。例如,教师为学生模拟一个客房情景,鼓励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灵活应对客房中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模拟场景中,学生要学会用英语和客房人员沟通,包括为客房人员提供服务,解决客房的突发矛盾等。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外实地环境来创设特定情景。通过校外实践,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实地体验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走到了现实生活中来,真实的语境和体验激发学生应用英语的动力,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实战中不断提高。

3、拓宽思路,多样化教学

旅游英语具有较大的跨越性,学生既要掌握实用英语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各地旅游文化有所了解。例如在学习我国著名园林时,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对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园林进行比较。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围绕园林风格展开自由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交流园林知识,最后每一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在明确的教学任务下,学生不受局限,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旅游英语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旅游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代接轨,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场景模拟、案例、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提供一个案例,学生自主分析案例,结合学生的知识和来解决问题。案例的选择要强调新颖和典型,教学案例必须经得起推敲。通过案例教学,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得到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也在不断增强。

三、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师要敢于创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作为一名旅游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把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借助“任务”高效率的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孔晓红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