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概述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书籍设计;课程改革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发展,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新媒体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传统印刷媒体的更是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书、手机出版、多媒体书籍等先进数字形式的书籍逐渐涌现。传统设置书籍设计课程已经无法符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市场的各种需要,并且设计教育也要受到市场的严格检验,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对书籍设计课程的加以改革显得十分重要。

1特征分析

1.1传播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媒体,新媒体具备交互、共生的特点,新媒体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给传统领域的技术与理念带来改革的机遇。新媒体时代的“新”充分的体现出技术、形式、理念方面的创新。它有效地转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单向的传播方式,促使大众自主接受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并能降低信息的门槛,促使人人都能接受与信息。同时,传播、受众、媒介的碎片化都能成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传播明显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书籍设计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出现很大的变化,以符合碎片化社会接受信息的群众浅阅读的学习习惯[1]。

1.2书籍特征

受到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和碎片化特征的严重影响,书籍设计呈现出融合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特征。书籍设计在传统图形、文字、色彩等世界设计的基础上,注入全新的交互性、技术性、艺术性相融合等实施设计需求,日渐突显出跨学科与跨媒体的实际特点。电子杂志属于新媒体时代数据最典型的象征,其与传统媒体高质量图形、网络媒体丰富、互动性较强的优点,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于一身,促使内容更加生动。

2设置书籍设计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2.1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设置书籍设计课程通常都聚集在封面与版式设计,以及通过提高书籍印刷工艺附加工艺等相关方面。学校开设课程的基本目标大多都是偏重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一般采取概念书的设计形式,培养学生转换书籍艺术形式能够成为表现思想的艺术作品。此种培训方式不仅能弥补学生受到条件限制对材料的缺乏认识,并能启发学生对于书籍主题思想的创新体现。书籍设计课程属于极其重要的环节,主要以介绍书籍封面、开本、封底、扉页、页面板式等,直到书籍的印刷材料、设计工艺,同样是当前书籍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在,在此基础中,理解书籍的文字、内容和设计版式属于重点[2]。

2.2问题分析

在实际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虽然书籍设计概念在解脱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等都具有良好的成效,但是设计概念数据的相关经验通常在具体书籍设计中很难直接受到应用,导致学校的教学与具体使用存在严重的脱节。当前书籍的设计主要聚集在传统纸制媒介书籍层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设计和技术牵涉甚少,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基本的书籍设计课程并非牵涉新媒体书籍的相关设计。虽然新媒体书籍在办事设计与书籍的整体设计方面与传统书籍相比较具体一定的联系,但是两者在应用软件与设计方面过于偏重,尤其是在交互设计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致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对新媒体书籍设计通常都难以适从。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书籍设计课程的深化改课显得十分急迫[3]。

3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3.1明确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降低了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信息的门槛,使得书籍设计日益显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创作题材比较广阔。因此,教师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在选择书籍题材方面也突显出个性的特点,可将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链分成采集与创新产品内容阶段、集成与制作产品内容阶段、输送与分发产品内容、经营与分销产品内容阶段、终端呈现产品内容阶段。以上的每个阶段价值的实现都会由各种企业机构进行承担。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每个阶段的价值链,以此才能真正的设计与掌握书籍整体的完整流程,明确艺术、技术、商业传播相结合的培养人才的模式[4]。1)传统书籍与新媒体书籍内容设计并重。在以往出版行业中,自成规模的三条产业线就是书、报、刊,产品的具体形态与效益存在明显的差异,数字出版在极大限度上,融入书、报、刊的形态当中,并且成为传统出版全新的增长点。同时,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层面上建立新媒体,通常信息主要是以声音、文字、图像等多媒体的复合形式加以体现,极具较高的科技含量,不仅能跨时空、跨媒体的传播信息,还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互动性等方面的特点,它在实际的书籍设计教学中,形成最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虽然新媒体书籍对于传统的书籍具体很大的冲击,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因技术方法、读者习惯等原因,传统书籍并非轻易就能被取代,则是与新媒体设计共同发展与进步。因此,在书籍设计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对新媒体书籍设计教学加以重视,但也不能舍弃传统的书籍设计方式,应确保两者并重。2)传统书籍与新媒体书籍的设计方面存在的不同关联。在新媒体时代下,编辑书籍的风格与熟悉印刷版的风格截然不同,传统印刷版杂志所使用的是现行的表现方式。而新媒体电子杂志使用的则是非线性的表现方式。非线性表现方式主要通过超文本链接才得以实现。此种链接实现了阅读次序的跳跃式转变。在创新手段方面,传统书籍主要使用的是版式设计各印刷工艺,突显了书籍的艺术性与特色性;新媒体书籍则是以链接的形式实现人和书籍的交互,并且将动画、声音、书籍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共同渲染气氛,以此来满足良好的艺术效果。实现声音、动画、视频、交互方面的设计必定为电子杂志的设计供应大量的素材和较大的发挥空间。3)重视在书籍设计上使用新技术。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将传统书籍设计教育“凭空捏造”的状况彻底转变,对书籍设计方面的培训不会限制在虚拟课程的设计方面,则是可以利用网络追寻书籍设计招标的项目,或是将学生设计出的作品在网上公开加以交流,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设计方面的兴趣。在逐渐改善电子杂志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深度的基础上,形成集视频短片、动画、背景音乐等多种效果于一体的数字媒体。新媒体的边界逐渐发生着变化,进而呈现出媒介相融合的局势,新旧媒体相互渗透。当前,有种全新的技术被广泛的使用至书籍设计流程中,新媒体书籍和印刷书籍不会存在显著的范围,已经实现三维动画和印刷媒介紧密结合,以此来促使人们不再苦苦挣扎在新旧媒体孰优孰劣辩论之中。

4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门学科、专业的发展都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技术在已成为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书籍的设计形式、传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书籍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也存在着很大的转变。教师在进行书籍设计教学中不可停滞不前,而是应该重视传播方式的转变与技术的发展,在确保技术技能教学和培训的基础前提下,加以重视技术的发展。艺术教师更应当加以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教育者,促进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恩.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趋势探讨——以中央美院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5(1):85-86.

[2]张智铭.从“图案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10.

[3]张阳.新媒介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思变与创新[J].设计,2015(24):140-141.

篇2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与应用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系统地设计书籍并不断改进设计创新和设计水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此课程的鉴赏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并对书籍装帧的工艺制作与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实践教学在设计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会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把实践作为重点,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在讲授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书籍设计的基本方法、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应用、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概念书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前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设计工艺制作方面的难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国内外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浓厚的兴趣是“创意”、“创新”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设计意识、理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和纸张材料市场,结合案例和市场进行讲解,用直观形象的感受,汲取不同的设计营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可以设置“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设计原理,艺术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创作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到院图书馆和本课程图书资料室阅览,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工艺和制作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现场“一对一”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搬到校内相关实训中心或印刷厂进行,在现场请印刷厂的师傅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书籍设计要通过印刷和制作的环节来完成,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通过一系列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和制作流程。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其应用面涉及印刷、电子媒体等,所以实践领域广泛。同时其效果也会直接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材料、印刷工艺、制作流程等,同时让学生与著作者沟通。通过市场调查、交流等实践环节,学生具备了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同时对出版、印刷有基本了解,增强了设计的适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辅以课外科研训练,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总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按需求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课堂讨论法,针对理论讲授和课题展开讨论,探讨设计方案,推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了解学生创作思路,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发挥个体特点形成创作差异。

四、书籍装帧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设计题目,模拟设计系列书籍一套、概念书籍一本、书籍招贴一份。可以结合部分真实的书籍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涉及到具体制作书籍的过程,明确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及构成原理,学会从原稿处理到书籍出版的编辑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我们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书籍设计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历史和现状,仔细研究实践个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作者:张重天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三联书店,2006.

篇3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院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中的编译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指导思想与内容、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学习计算机软件的重要课程。从实际工作需要来看,仅靠教学计划安排的课内实验时间是不够的,课内的实验是侧重于对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涉及并运用多个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进行一些综合性的设计练习,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广大同学对编译过程有更好的掌握,提高运用编译技术和有关形式语言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对编译过程及涉及到的编译技术进行系统的实践训练。

编译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编译器设计的思想,加深对编译技术和应用程序的理解,针对编译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编程,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同时强调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在开设此课时,虽然开设了实验课及相应的课程设计,但只是对编译理论中的某些算法单纯地实现,缺少或根本没有实际背景,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在现行的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从编译技术本身的角度来思考的,为的只是让学生掌握编译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学生易感觉太抽象;

(2) 重理论轻实践,将语法技巧理论的讲解作为主要部分,与实际工程联系少,缺乏活力,学生易产生“学而无用”的思想;

(3) 与实际工程鸿沟大,学生易产生惧怕思想。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工程应用实际,我们提出了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的思路。

2编译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第一个编译程序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多数早期的编译工作是将算术公式翻译成机器代码,奠定了对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FORTRAN等一批高级语言,相应的一批编译系统开发成功。随着编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编译程序需求的不断增长,20世纪50年代末有人开始研究编译程序的自动生成工具,提出并研制编译程序的编译程序。它的功能是以任一语言的词法规则、语法规则和语义解释出发,自动产生该语言的编译程序。目前很多自动生成工具已广泛使用,如词法分析程序的生成系统LEX,语法分析程序的生成系统YACC等。20世纪60年代起,不断有人使用自展技术来构造编译程序。自展的主要特征是用被编译的语言来书写该语言自身的编译程序。1971年,PASCAL的编译程序用自展技术生成后,其影响就越来越大[1][2]。编译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编译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随着并行技术和并行语言的发展,处理并行语言的并行编译技术,将串行程序转换成并行程序的自动并行编译技术也正在深入研究之中。另外嵌入式应用迅速增长的需求,推动了交叉编译技术的发展,还有系统芯片设计方法和关键EDA技术的研究,也带动了专用语言VHDL等及其编译技术的不断深化。

3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指导思想与内容

编译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是工程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组织实施好课程设计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技术层面的提升,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高职高专相比,又应该有更宽、更深一些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培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编译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以及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

课程设计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编译技术课程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编译技术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参与课程设计,首先就要开始参与课程设计的选题,以教师确定的指导为前提,强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明确自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从领会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到理解课程设计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因此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必须让学生唱主角,消除学生们的依赖心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多途径接触社会实际提出题目,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结合课程理论进行可行性分析讨论,筛选出适合于课程设计的题目。这样的课题结合了社会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了编译技术课程理论,结合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设计中将获得的充分的激发和保护,既不会因课题枯燥无味而淡漠,也不会因难度较大而畏缩不前。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内容如表2所示。

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的特点是以编译技术理论与编译实验为基础,结合实际工程和科研的需要,由学生提出合乎自己实际能力的课程设计的课题,并尽力发挥其创造力,向工程方向扩展。

4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施实方案

4.1设计内容具有开创性和实用性

就设计内容而言,让学生们感到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有相当的兴趣,许多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地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打破了以往学生总是为最后的成绩而做实验的被动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在向学生布置任务时就有意识地将实际科研中需要完成的一些内容落实下去,使学生的工作成果得以充分的利用,就这一点来说,可以认为课程设计的内容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时间上,依据可扩展式课程设计实际,专门时间为1个星期,之后根据设计扩展的情况,延长2~3个星期,甚至还可以之后扩展为毕业设计。

4.2设计小组采取优化组合的方法

在设计前,将全班学生按平时主干课程的成绩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然后每一个小组中三个人刚好可以按不同等级各分配一人,以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工作,小组中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设计思想完成同一任务,在最后整体连接时,可选择各组中较好的程序。这样既保证了最后的程序质量,同时又使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探讨,取长补短,效果较好。

4.3选用合适的激励机制

为把编译技术课程设计做好,我们选用了以下激励机制:其一是合理的成绩分布,让真正做出了东西的人得到较高的成绩;其二是引入竞赛机制,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其三是以适当的资金进行资助,以达到其实用的目的。

5可扩展式课程设计评价体系

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通过过程的监控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原则上多种方式并举,如下所述。

5.1形成式考核

与传统考核模式的区别在于:形成式考核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考核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考核的内容除知识点外,还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是对学生的全方位的考察,是一种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5.2答辩形式进行考核

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上面。实践证明,通过答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通过答辩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能较为准确与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3软件系统评价方式进行考核

对于工程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能开发出一套能满足实际需要的、规范的软件系统,最好的考核方式就是评价学生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因为这类作品不是能在1~2小时内能完成的。这种考核方式可大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不少学生的软件系统几乎达到了实用产品的程度。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

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结合以上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以知识考核为中心转向以能力考核为中心,以一纸报告为评价标准转变为以过程评价为标准。从整体设计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编程能力是可开发的,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定会使课程设计变得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观的教学效果。

6结束语

通过编译技术课程设计的实践,我们总结出的经验是:编译技术课程设计要具有可扩展性,向工程方向扩展,要尽量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思想,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经过教学实践证明,编译技术课程设计的改革是圆满成功的,是指导教师、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认真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够将编译技术课程的设计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胡燕京,李彩霞,周子琛,罗海宁. 编译技术研究与逆向工程实践[J]. 现代电子技术,2007,(16):99-102.

[2] 张红霞,王宝库,陈郭成. 编译方法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J]. 东北大学学报,2000,(2):117-118.

The Extensible Curriculum Design Reform for Compiler Technology

TANG Shi-xi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YanCheng, China)

篇4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美学、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专业设计课程之外,史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各个艺术设计类院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开设,旨在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发展的脉络和各种重要的艺术设计现象,提高学生设计史论知识与修养,吸取历史文化精华,对提升设计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毕业时仍理论知识匮乏,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更有甚者很多设计专业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也普遍比较薄弱,这个现象的根源就是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的脱节。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史论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是一个紧迫且必须的问题,对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水平有重大意义。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史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局限,课程重要性被忽视

艺术设计专业平时偏重于对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长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弊端,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史论课程没有实际用途,把理论看作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2.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难度大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常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差。而史论课程往往需要学生查阅多种文献、了解各种背景知识,融古贯今,因而对学生综合知识的水平和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要求更高,也导致学生容易敬而远之,缺乏学习的自信心。

3.僵化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

传统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的演进发展开展教学,教师采用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使学生面对的是概念和原理式强制记忆,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再者,史论课程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强调讨论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几乎不可能开展。

4. 史论课程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单一

史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科交叉、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才能胜任,但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要么是只懂文化的理论型教师,要么是擅长设计的实践型教师,这样的教师交出来的学生自然无法体会到史论课和设计的紧密关系。

5.史论课程的考试制度死板,考核效果不佳

传统的史论课程考试方法一般都是出试题进行闭卷笔试,教师先勾画重点然后让学生去背,学生极少有自己独自思考的观点。这样的考试结果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结果,考验的也只是学生的记忆,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1.明确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画家需要研究历史文化与绘画观念和技术的关系,目的是探寻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绘画的创作。设计师要研究的是历史文化如何决定物品的设计,物品如何通过设计表达时代的文化精神。只有学习了历史,才能够学会“传承”,才能使自己的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底蕴”;不了解历史,也就不可能“超越”。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讨论式、研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设计展览等,使之形成生动的多元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同时现在有些电视栏目如《鉴宝》等也属于探讨艺术设计理论的范畴,教师应善于发现,善于利用。

3.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

学校尤其是大学,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分配教材章节,让学生预先自学,再通过PPT课件或其他解说方式,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二次解读,把课堂大胆交给学生主导,教师则是从旁起到提问、解惑、纠正、引导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训练。当然,要实现这样学生主导、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只有小班上课才有利于开展。

4.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要解决现有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必须要求教师跨学科掌握相关知识。设计专业教师应加强理论素养,理论教师要学习专业设计知识,从而使教师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历史元素结合到当前的设计来讲。

5.采用灵活的考试制度

考试应强化理论和设计实践的结合,重点转为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可以专题研究或论文为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就史论课程的相关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以幻灯演示或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空间。

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规划;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道路绿化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还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生态学原理,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创造出安全、舒适、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

一、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即贯彻以乔木为主体,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营造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有限的绿地空间内,最大限度塑造优美的道路景观。

2、安全、可识别性原则

中央分车带的绿化应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同时考虑防眩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

3、文脉延续性原则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植物景观中,使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这样的植物景观已成为一种符号和标志,其功能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而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荡然无存,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

4、协调性原则

协调道路绿化与交通组织,即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行车视线要求。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应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引导行车视线。同时要利用道路绿地的隔离、屏挡、通透、范围等交通组织功能设计绿地。

5、服务性原则

城市道路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即道路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的行为规律和需求,同时植物群落块面的大小根据车速有机合理地布置,以满足功能和景观上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点

1、隔离带绿化设计

隔离带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的中间;或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宽度因道路的宽度不同而各异。隔离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和行人的视线。一般低于1.5m宽的隔离带只种植低矮的灌木和草坪,如修剪整齐的绿篱等。随着宽度的增加,隔离带植物配植形式多种多样,既可规则式,也可自然式。自然式的植物配植则极为丰富,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色彩、线条将常绿树、落叶树、花灌木、花卉和草坪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以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无论何种植物配植形式,都需要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2、行道树绿化设计

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的绿带称为行道树绿带,种植行道树的主要目的是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庇荫,多用于人行道较宽、行人不多或绿带有隔离防护设施的路段。行道树下可以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以减少土壤,形成连续不断的绿化带,从而提高防护功能,加强绿化景观效果。当行道树绿带只能种植行道树时,行道树之间的路面应采用透气性材料铺装,以利于渗水通气、改善土壤条件、保证行道树生长。为使树冠有一定的分布空间,同时便于消防、急救等车辆的穿行,行道树的种植株距应不小于4m。为了利于行道树的栽植、养护管理,以及树木根系的均衡分布,防止倒伏,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距离应大于0.75m。为了不影响行人行走,行道树的干高应大于3.5m。

3、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

(1)交叉路口

为保证行车安全,在道路交叉口必须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使司机能看到对面及左右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和停车时间,而不至于发生事故。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之为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能有阻碍视线的物体,植物的高度不得超过小轿车司机的视高(0.65-0.70m),因此宜选种低矮灌木和丛生花草。

(2)交通岛绿化

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组织,引导行车方向、维护交通安全。一般交通岛绿地应设计成封闭式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的合理种植,可以强化交通岛外缘的线形,对诱导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雪天、雾天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弥补交通标识的不足。交通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驾乘人员视线可以通过交通岛边缘,诱导行车方向。

4、边坡支护生态设计

边坡支护的主要作用是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在城市道路绿化中,边坡支护在生态设计时要根据城市地质条件和周边的环境,在保证周边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绿化设计。在过去传统的土工合成材料基础上,生态型的边坡支护设计主要是将岩土工程学、生物学和肥料学等有效的运用到一起,来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创造安全和环保的技术支持。

5、道路两侧绿化

道路两侧绿化是指道路至规划红线之间的绿化带,由于宽度不一,植物配置也各异,而且与沿路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物密切相关,有的建筑物要求绿化衬托,有的建筑要求绿化保护,因此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结合建筑群的平、立面组合关系以及造型、色彩等因素进行规划设计,在整体上保持绿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统一。

6、步行街道绿地设计

步行街两侧均为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多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消遣的场所,平常人流量很大,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对绿化植物的强烈干扰和绿化的功能性。植物种植、街道种植、街道铺装要和环境、建筑相协调,使功能性与艺术性协调一致,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植物种植要精心选择种类,特别要注意其形态、色彩,宜选择枝叶繁茂、无毒无刺无异味、叶色花色美丽、株形叶形花形优美的植物。乔木要冠大荫浓、挺拔雄伟、花期长。栽培形式多采用规则式,植物株形整齐,与街道环境相协调。在街心可适当布置花坛、雕塑,街道可铺设装饰性花纹图案,以增加街景的趣味,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结束语

总之,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道路的绿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花园式的城市必然对道路的绿化要求非常高,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和艺术手法,创造出富有姿态美、意境美的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必须完成的使命。作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工作者需要通过巧妙合理的规划设计,在配置城市绿化道路时必须遵循适应本土气候原则、注重经济价值原则、与城市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甘辛娇.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及施工[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2,(6).

篇6

关键词:空间艺术;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27-01

电视摄像是个时间艺术[1],其实更加强调的是动态,整个人物的运动形态。当然也需要摄影基础。既然是时间艺术,就是一个综合体,在成品应用上,电视摄像不但要考虑摄影,还需要故事结构、剪切、音乐等等来辅助才能成为作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摄像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摄像教学模式很单一,仍处在那种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从摄像教育的结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从教育者本身看来是过多的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对实践学习有了些忽视。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摄像实践学习的检测和评价,也要注重评价内容和方式。

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的结构设置是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的中介,教学内容与效果是通过教学设置来控制的[5]。教学内容与效果也就是理论与实践、艺术的共同体现。

一、技术实践的培养

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摄像技术和技巧,而且更要掌握摄像艺术,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真正正掌握电视摄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让学生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和使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掌握常见的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摄像技术和摄像艺术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电视摄像是从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的。

(一)摄像操作技术的学习

摄像就是使用摄像机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

摄像的操作学习包括下面俩个方面。学习摄录设备的现代性和复杂性:摄像艺术中出现任何一个新成就,往往离不开技术设备更新,比如减震器的应用,摇控升降机使用,低照度条件下可以拍夜景,这些现代摄录设备保证了创作质量。学习摄像应首先从掌握先进的摄像技术开始。摄像是一个具有纪录性工作:在选择距离、角度、摄像机位、运动、光线和色彩上没有构思(想法),没有构思就没有艺术,所以要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技术。

(二)摄像课程的数字化

摄像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摄像课程的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摄像创作理论及技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摄像创作能力,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首先创设数字化教学资源[3]。为了提高摄像课程对技术实践的培养,实施数字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数字化教学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在多媒体设备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他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文本、课件等。这对摄像课程的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因为摄像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数字化。

摄像课程内容里主要是介绍如何利用镜头焦距、光圈大小、拍摄距离、拍摄角度、光线实现景物的合理布局与色彩搭配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图像处理Photoshop软件、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非线性编辑后期加工进行创作,这是数字化教学与实践的共同结合。现今数字化教育基本已经普及,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有实现数字化教学,但是为了提高摄影课程的效率,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让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大,在没有机会满足让学生亲自实践的时候至少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让他们在视觉上首先有个足够的了解。

二、摄像艺术的培养

摄像是一门操作更是一门艺术,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艺术决不应该和现实一样和自然毫无二致,是不能体现艺术的”(日导演 岩奇昶)。电视摄像从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创造具有视觉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屏幕形象是摄像艺术对摄像师基本要求。

摄像是连续影象,记录一段时间内每一个时刻。影视是视听艺术,她不仅仅是要够人观看,还要有吸引人的效果。摄像师对人物布局、画面构图、光线明暗、色彩配置、摄像机调度再有任何不满意,完成后不能修改,影视是遗憾的艺术就在于此。创作过程的一次性,要求摄像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思维,判断的果断,善于临场发挥,同时要做好开拍之前的准备工作。电视摄像不是机械地一成不变的记录下对象的影像,摄师对被摄对象的选择,对光线、色彩的处理,对角度确定等等都有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参与就不成其摄像艺术了。所以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摄像课程的教育时,对艺术性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是固定的,而人是活,所以教会方法后还要教会学生活学活用,这样即节约了教的时间,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的时间。

三、实践与艺术的结合

摄像的实践与艺术是俩个不可分割的俩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彼此补充,使摄像效果达到更高的境界。艺术来源于对实践的升华,而实践则能创造更多的艺术。

提高学生的摄像技术,就要求对知识首先有个熟悉的了解,熟练的操作。多观察、多思、多实践、多尝试。在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相互讨论、相互评价、学生摄像作品竞赛、摄像操作竞赛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兴趣与积极性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俩个老师,学生就会去主动学习理论,主要实践,主动思考,从而达到素质教学的目的,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高职高专的课程教育只是一个基础的教育,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教一门课程。所以技术实践与艺术的结合这样的要求对于课程要求来说就有点高了,一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教这么多的东西,所以就要在讲课的时候只能讲授理论的东西,而更多的是要学生自己去亲身体会和感受。

四、总结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清楚的明白实践与艺术的基础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实践与艺术都离不开理论的积累。但是理论的积累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摄像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摄像部分适当加入实践环节,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拍摄原理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知识点用到实践中来是本门摄像课程所需要考虑的重点,主要是要加强对学生上机具体操作的实践的指导。摄像的艺术性要求学生在于多实践,多积累理论。

摄像这门学科除涉及到理论的同时外又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技能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使理论更艺术的表现出来,因此它的评价体系既涉及理论方面的考察评价,也涉及到实践方面的考察评价,还涉及到艺术方面的考察,范围面广。本文在摄像课程实践技能的评价方面提出的评价建议旨在使评价理论、影像技能实践以及艺术性三者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孔大鹏.论电视摄像的技巧与原则[J]. 现代视听,76.

[2]李建英,王丽影,周哲等.摄影摄像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探析[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0,2:61-62.

[3]官宏云,王立霞.摄影摄像课程教学数字化的实践及研究[EB/OL]. 2008-01-10.

篇7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建设与改革 教学内容

一、引言

电子技术是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覆盖面广,每届接近1500名学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开发、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鉴于此,该课程被我校列为重点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在本课程中的先进经验,对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以及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为了适应这方面的变化,从课程设置总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适时把一些新内容、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做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把握基础与应用、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处理。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院教师提出研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建议,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授课,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目前我院全体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讲授效果。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对于大多数课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作优秀的电子课件费时费力,目前许多学校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佳作不多,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许多课件只使用一种媒体,不运用颜色的效果,字太小,看不清,没有动态感,一幅画面只有一个动作,这样的课件就不会有好效果。讲稿式的课件会引起负面教学效果,使教师忽视课程内容的细节,淡化学科以及教学对象的个性,过分增加课堂容量,造成学生走马观花。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必须运用文字、公式、动画、图片、视频图像、语音等多种媒体。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应具有分段分层展现的功能,有动态感,具有启发性、参与性等特点,根据讲课需要随时可以调出前面的电路图、公式,这样的课件有时一幅画面会有上百个动作。课件的使用必须是讲解,而不是读屏幕,要特别注意控制播放速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注意教学规律。优秀的课件配合正确地使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我院教师完成的“立体化的交叉互动的电子技术课件”综合采用了PPT课件、动画演示与电子电路仿真、课堂互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100%多媒体授课,既保留了黑板式教学的所有优点,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各种优势。最为突出的特色是努力挖掘技术基础课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搜集整理了有关创造性思维、创新设计、激励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文字性、实物性、图片性、动画性、视频性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便利条件展现给学生,向学生展示出科技的魅力,体现出科技走进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四、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为此,已建立起包括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和课外科技活动、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其次,在实验中强调能力培养,压缩验证性的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反映和顺应现代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全面引入EDA技术,强化“模”“数”混合训练。在课程设计环节上,强调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应用到解决实际设计中。(1)要求学生将课题采取理论分析,得到基本的设计思路;(2)用Multism仿真软件对电路仿真、验证可行性,选定器件参数;(3)制作、调试实际电路,培养学生使用仪器、调试电路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协会”和“科技协会”,目前这两个协会拥有会员350名学生,协会组织会员深入到实验室开展科技活动,每周集中组织活动一次,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电子的兴趣与热爱,自己动手制作“小”的电子产品,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这基础上,申报了学校和省级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和“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性竞赛,帮助其掌握知识,激发其学习欲望,培养其创新能力,已取得显著成果。

五、完善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管理

学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对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及考试、考核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正常上课时间外,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每周安排两次辅导、答疑时间,且每次答疑时间不得少于2h;对作业的批改,除正常的评判外,必须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打上合适的分数(采用5分制),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又避免了老师可能出现的马虎行为;对学生考核,不仅要考核其理论水平,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核。对于理论考核,学院已精心编制了20套完善的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定标准。成绩考核办法采用制。即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而实验技能的考核由四个部分组成:出勤、预习、操作、实验报告,其中出勤、预习占1/3,实验操作占1/3,实验报告占1/3,每次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采用5分制),平时成绩采用加权平均的办法登陆;最后在期末还要进行考试,考试由操作或笔试组成。这样,既重视平时实验技能的考核,又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有效地避免了高分低能的情况。

六、结束语

我院的电子技术课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采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及积极开展与电子技术课程紧密结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电子竞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制作了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授课率达到100%;建立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电子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今后,将进一步引进和开发先进的软件平台,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水平,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淑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全方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明[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2):10-13.

[2]吴志荣.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及实践[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2004.

篇8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单片机;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的今天,微机与单片机技术已在仪器仪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家用电器、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学好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课程对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要求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精神下,如何既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微机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包括原理、接口技术、与时共进的最新设计技术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有力贯彻实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计划,这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院校的本科教学来说极为重要。

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的现状分析和建设改革内容

1.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教学的主要特点

(1)它的概念多,专有名词多,内容抽象,理论课上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适应。因此,会感觉入门较难。

(2)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中常用的语言,指令丰富且需要掌握每条指令的操作数据来源和目的,在计算机内部运行的过程中占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单纯地讲授,即使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学生也难于理解,一般学生更觉得枯燥无味。

(3)它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各部分知识衔接紧密,一环扣一环,假如没有掌握好寄存器与存储器的关系指令的运行就无法理解,学生将失去学习兴趣,之后的程序阅读也会更加困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图多,应用程序举例多,包括各种芯片内部结构图,工作时序图,硬件连接图和应用程序流程图和源程序图。如果上课仍是传统地对照课本讲解,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限制授课内容。带来一系列的教与学的矛盾,在今天普遍压缩课时的情况下,这样的矛盾尤显突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无法细致理解芯片的原理和程序的运行。

(5)由于理论课上教学效果有限,在实验课上教师不得不为学生精心编写实验讲义,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如,中断与定时器的使用、显示与键盘的扩展等。这些实验虽有部分设计性内容,但也是相对孤立的一小部分,再者讲义上附有参考程序,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地敲入程序,而教师疲于检查实验进度,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运行和分析实验运行及结果,不管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加深对指令和程序的理解,所以,学生的自主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收效不大。

(6)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和实验成绩相结合,闭卷考试的客观性较强,该课程本身又是概念抽象,硬件难于理解,软件难于设计。时间一定与答案唯一的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考查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

2.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计划的不合理,课时少,内容多,如何既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微机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又要重点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使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不能同步,很难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而实践技术如果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很难具有厚积薄发的潜能。

(2)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课教师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内容的讲解常常是“空”而“虚”,并且难以被学生消化和吸收。实验课教师则经常重复一些机械动作,实验内容多是简单验证理论结果,很少能引发学生对理论本身更深层的思考。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欠佳,教学效率不高。

(3)教学设计不合理。从教学大纲到对应用课程的教学活动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内部结构和软件编程,仅着眼于微机和单片机本身,没有考虑多学科“必需、够用”知识与技术的有机融合,也没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更缺乏综合应用的实战

锻炼。

(4)教材的设计不合理。内容编排基本上都是按学科体系组织。一般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软件、轻硬件,偏重系统内部微观分析,忽视如何应用的问题,甚至一个完整的供借鉴、模仿的应用系统实例都没有提供,不适合用于高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5)教学模式运用不当。对该门理论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许多教师进行应用教学时,仍按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的模式完成教学活动,脱离硬件、实际应用去讲系统组成、指令、编程、系统调试、故障处理等,学生普遍感到该门课程抽象、枯燥、难学,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虽“学过”,但未“学会”,仍然不会应用,更谈不上熟练应用的高技能层次。

(6)实验设备的老化,特别是单片机实验室是2003年本科进住松山湖时统一购买的设备和系统,实验操作平台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教学的需要,很多实验不仅仅用汇编语言编写,C51语言程序是发展的一种趋势,实验操作平台不能运行C51,而用KeilC51编译的结果不能在实验箱上运行,而且实验设备老化已经很严重。现在又没有建立Proteus仿真实验室。

3.具体改革的内容

(1)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根据课程合二为一后的课时少,内容多,既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微机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包括原理、接口技术、与时共进的最新设计技术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有力贯彻实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计划,配合我校开展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修改并制订适合于地方型二本院校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2)在教材上进行改革,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本课程中能用的国内外的同类教材中,只有北京邮电大学徐惠民主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合二为一来讲,但存在以下问题:徐惠民教材理论性很强,编写质量高,非常适合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等重点大学教学,不太适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的一般大学的教学。目前地方院校电子、通信、控制、电气等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单片机的设计开发已被企业视为毕业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在目前教学学时大量压缩的情况下,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为学科基础课和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作为实践动手要求很高的专业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在学时安排上势必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两门课程存在衔接关系,所以,很难保证不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和遗漏教学,既造成资源浪费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院校的本科教学来说,编写满足这种要求的教材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3)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入了兴趣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为教学法、实物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问题,找到切入点。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小型应用案例,融理论知识于实践之中。课程教学采取多媒体课件与黑板、粉笔并重的方法,多媒体教学重点在提高教学信息量,如电路、表格等演示,黑板、粉笔书写教学重点和教学疑难点。

讲练结合,通过实践教学来验证技术原理和学会设计方法,每个内容都配有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时设置的变化,引起结果的变化,从而理解其应用功能。除完成常规的在实验室要求的单片机实验教学外和用Keil C51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还有一些学习版,学生不但能快速入门,激发兴趣,还可以自己在宿舍进行实验练习,充分扩展了学生的时间与空间,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单片机的应用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逐步建立起网络课程网站,网站上不仅挂有教学大纲、习题及解答、参考文献等理论教学资料,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单片机实践开发应用的资料,在网站里你可以找到单片机常用到的工具,实现各种功能的单片机程序载,包括学习板的所有技术资料。每次的作业在网站上公布,学生不但可以在网络课程网站做作业、考试模拟题,而且可以在网站上把不会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和老师解答,还可以建立兴趣小组进行学习。

(5)项目组成员规划并建设适合于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教材的同时,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以及部分应用实例。

二、实践的具体改革方法和采取的措施

1.每节课根据所讲内容都讲解一个小实例,在课堂上用Keil C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演示结果,课后根据实例布置一个学生在自己电脑上可以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运行的小实验,大部分可以在学习版上下载运行,并根据实验布置相应的思考题和具体要求。学生可以用仿真软件单步运行理解各寄存器和存储器以及程序运行的原理,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章根据内容老师设计一个具体应用的实例,老师先提出要

求,给出部分参考资料,学生通过查资料,编写程序,用Keil C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运行,并进行修改自己设计的内容,以达到符合要求的目的,可以单独做,也可以分小组进行。

2.在课程设计环节,老师先提前几周把课程设计题目和具体要求安排给学生,学生在查找资料、弄懂原理的基础上,先用Keil C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运行,运行无误达到具体要求后,再焊接做出实物,最后进行实物演示、答辩和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3.项目组成员规划并建设适合于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以及部分应用实例。

三、结论

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得出如下结论:

1.用Keil C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老师在课堂上演示讲解的内容,学生也能在自己电脑上通过运行实例加深理解学习和复习知识点。

2.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内容的“空”和“虚”问题,用仿真软件对理论和原理进行仿真或验证,使学生很直观地去理解理论,

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懂,并会应用。将实验内容有机地穿插于各有关教学内容中,遵循“理论—实践—理论”和“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利用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新方法,使单片机的一般概念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述。

3.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己学习,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实验组织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又可增强教学过程的能动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建立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性研究学习、实践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平台。

5.通过此课程的教学,探索出适合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产

学研”的结合模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篇9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5-1275-02

Study and Practice on Course Reform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U Bin,TAN Yong

(The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Department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408100, China)

Abstract: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n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t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project. From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mode, course system, teaching fashion, we discuss fully how to carry on the reform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project. Pointing out that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course deeply, catching the key problem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insis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 are the guarantee for getting the anticipated achieve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project reform.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reform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1 引言

随着国家专业目录的调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的范围不断拓宽,已经成为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和电子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继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单片机原理等课程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一般由指导教师给出所要设计的部件或整机的性能参数,由学生自己设计和调试电路,设计过程实质上是研制小型电子产品的过程,是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是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平台。通过该课程,可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改革教学模式,更新内容体系

2.1 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子产品及其实现又具有多样性,因而它除了应达到一般专业课课程设计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基于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为此,课题组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层进循环互动式”教学模式,构筑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层进循环互动式”教学模式将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基础理论教学、选题及方案论证、电路设计、印刷版设计与制作、组装与调试和总结报告撰写。“层进”即学生在每一个设计环节通过指导老师认定达到该环节的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设计工作,如果未达到要求,则继续进行本环节的设计。“循环互动”指在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以进度报告的形式进行探讨,学生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指导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层进循环互动式”教学转变了以往单纯的教师讲学,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体验,提升了合作与分享的个性品质,培养了研究之风和团队意识。

2.2 内容体系更新

课题组在更新内容体系方面,倡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

1) 课程内容体系的出发点

课题组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作为课程内容体系的出发点。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思路是:强基础,宽视野,勤动手,培养创新意识、思维与能力。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理念,同时又勇于探索创新、敢于面对探索压力的指导教师。在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团队人员不断进行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达成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共识:知识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2) 课程内容体系的目标

课题组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实践是工程最本质、最重要的属性,高等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必须加强实践,重视实践教学在工程能力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在实践方面,必须培养学生选择设计方案和器件能力、分析电路的能力、电路设计及调试能力。改革现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的教学现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工程实际,修订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3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1) 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2) 注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以设计报告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方式。4) 由教师指定实验题目,实验室规定元器件的综合课程设计缺乏完整的过程训练,也缺乏一个全面的基本技能、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学生只重视设计报告的撰写,抄袭严重;不重视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选题,限制了学生的思路。这种教学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束缚了学生的能力、才能的充分发挥,为此,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体系进行了以下改革。

3.1 修订培养方案

由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与少数相关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学生会因为自身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使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所以课题组对培养方案中的开课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课程的课时进行了调整,减少了理论授课的课时,增加实践课时。

3.2 改革设计选题

改革教师指定设计题目的弊端,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命题分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题。第一层次,基础型。教师布置题目后,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经过分析和综合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设计内容。第二层次,提高型。设计内容由几部分组成,主要部分由教师给出原理框图。第三层次,综合型。其题目来自工程实际,难度大。它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经历从查找资料开始,到设计方案的确定、选择器件、安装调试、查找故障等电子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实践发现:能完成这部分综合型设计题目的学生大约15%左右,这部分学生可以集中起来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

3.3 改革设计手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前的做法是根据电路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设计初始方案,确定原理框图,计算各元件参数,画出电路图,然后进入实验室搭接线路,先接好各单元电路,然后进行整体调试、调整参数。这种方法不利于规模较大的电子系统设计,容易损坏器件,设计调试周期长,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课题组要求在进行电路设计时尽可能进行仿真,充分利用学校的EDA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的资源。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电子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减少了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损坏,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4 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设计报告定成绩,抄袭情况屡禁不绝,不重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改革单纯以设计报告为依据评价课程设计成绩的现状,实行课程设计全程考核机制,即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每个环节,导师都对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每个环节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设计报告成绩作为卷面成绩,电子作品成绩作为实验成绩。电子作品成绩和设计报告成绩对不同层次的课题,用难度系数加以区分。

4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改革知识的单向传输教学方式,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改变过去管得死,教得细的做法,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上,既要循循善诱,又不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设计和完成设计。为此,课题组为课程配备了三名指导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课题组长根据设计要求,组织本组各成员模拟工程设计方法与步骤进行实际课题的设计,协同完成设计任务。

5 结语

创新是建立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改革,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得到加强,良好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课程的改革应紧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题,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人内在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通过这次改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在2008年参加的市级和国家级设计大赛中夺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德嘉.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理工高教研究, 2004(8): 115-116.

[2] 黄建宇, 于广新, 阮维国. 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5): 35-36.

[3] 吕惠芳.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探索[J]. 常熟高专学报[J], 2004(2): 106-107.

[4] 赵宏音, 肖明, 张亚琴, 朱明光, 高笃顺, 陈岚峰, 赵子夫.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4(3): 198-199.

篇10

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是整个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置的教学课程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直接关系到我们本科教育是否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美术设计人才。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着不断的结构、课程之间衔接关系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其中在现行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一些可以通过调整从而使其更加完善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的设计类课程基本上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实践课程与院系两级选修课,课程板块的设置是按照课程性质来归类划分的,从类型学上来说是非常严谨与科学,也易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搭配与协调,但是在教学目的的解决上相对欠缺了。我们认为要从解决被教育者的需求入手,有的放矢,将学生的理论要求、技能基础、设计能力分为几个或多个目的点,按照目的点来组合课程,形成组合集中高质量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2.在现行的类型教学板块中,每个类型课程板块中又单列、并列或具有逻辑顺序罗列的课程单元,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因为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课程执行者有较大的自主性,在课程的自由度满足的同时也比较容易出现教学内容相互关系不够紧密,所指向性比较模糊等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是具有更新思维的被教育者,需要通过设置更紧密的课程体系来更好地解决我们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与目标。

3.对于单列的课程,因为时间序列的原因,许多课程是先后排列,对于一种技能或者知识点来说就会被打断或分散(一种技能或知识点\面往往需要几个单独课程的支撑),这需要学习自主性非常强的学生才能自己上下贯通与连接,对于其他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具体分析了以上的问题与现状后,可以将某些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将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设计课、实践课程等几个大板块中选择一些可以相互组合与并行的单门课程进行合并授课。

实践也证明,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反馈的情况与教学检查中所反映出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上均有所提高,并且教师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组合式”课程改革研究

“组合式”课程改革是指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以一定的、科学的规律进行组合与合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新的 “组合式” 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改变以往的单门课程的固有模式,根据学生能力要求,发现更合理的课程内容安排、课程程序设计,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组合式”教学研究法中,我们的具体研究内容是:组合课程在教学中,每个组合课程单元都有专门的执行大纲与讲义配合,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组合的类型优势:

1.组合课程执行中的类型

(1)项目组合式:课程组合可以围绕同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贯穿于几个支撑课程中,让课程内容之间无缝连接,环环相扣;(2)多种媒介组合式:在组合课程中,我们也强调在学生的专业创意等的表现上通过不同的课程形式来表达,通过不同的媒介材料与手段课程的组合,使学生在表达时有更为广阔的思路与空间,如将手绘表达课与PS电脑软件课结合;测绘制图课与计算机CAD课程相结合等。

2.组合课程的选择原则与依据

(1)可以组合的单门课程之间必须是在教学内容、解决学生某个项目能力方面有并列关系或者逻辑关系的才能达到组合的条件,在组合时,要求教师依据科学的方式将两门或多门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与发挥。组合课程组合后并不是一成不变,在有需要的教学情况下也可另外组合成为新的课程系列。(2)科学选择组合课程执行中的类型,组合课程在教学中,每个组合课程单元都有专门的执行大纲与讲义配合,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组合的类型优势,比如项目组合式、多种媒介组合式等。(3)注重组合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并及时灵活调整组合课程执行中,往往比单门课程有更多的教学时间,所以要求担任教学的一名教师或多名教师共同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察或者小展览、座谈的形式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检查,发现在组合中出现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好、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4)加强组合课程的总结验收与回顾,每个组合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对教学进行验收:小型展览、专题汇报、座谈等形式,要求学生对组合课程中的知识或者技能的掌握应该是1+1>2的效果。

“组合式”课程改革解决的问题:

1.专业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现行的多类型课程板块教学方式下,各个课程的设置是以反映课程本身特点与性质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上往往是分散的,指向性较弱,而组合式课程将几个相关联的、或是具有承上启下顺序的单元课程进行综合与连接,环环相扣,逻辑性非常强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的非常明确,而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也易于明确目标,得到好的学习效果。

2.单元课程执行的控制难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