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输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篇1

一、所属加油站基本概况和周边环境

1、东加油站位于建设东路墙南村北口,南临焦新公路,西有中集运输四公司、北边是八公司、九公司,东边是预制板厂,现有职工15人,负责人:张凤珍,加油站有地埋式油罐4个,加油机4台,储存汽油、柴油28吨,配备消防水池、消防栓、消防沙坑各一个,灭火器10具,还配备了消防锨、消防桶、消防毯。防雷设施,经市防雷中心检测合格,经省安全评价机构评定为基本安全型加油站。

2、西加油站位于焦博路造店村西,东边是大型水沟,南边是庄稼地,西临八公司煤场,北边是丰收路,该站现有职工15人,负责人:宋发明,有加油机4台,有地埋式油罐5个,存放汽油、柴油量为100吨,配备消防水池1个,消防沙坑2个,消防栓1个,灭火器15具,还配备了消防锨、消防桶、消防毯。防雷设施经市防雷中心检测,检测合格,经省安全评价机构评定为基本安全型加油站。

3、方圆运业有限公司加油站位于市中站区雪莲路方圆公司院内,东边同公司厂区及停车场相接,南边为空地,距家属区约500米,西接西石河距东王封村约2000米,现有职工15人,负责人耿岗,有地理式储油罐4个,最大存量为140立方米,实际存汽油、柴油为6立方米,有加油机2台,消防水池1个,消防沙坑1个,灭火器10具,还配备有消防锨、消防桶、消防毯等消防设施,防雷设施经市防雷中心检测,检测合格,经省安全评价机构评定为基本安全型加油站。

4、加油站发生事故,危险比较大的是汽油,它具有较强的易燃性、挥发性、易爆性,一旦发生火灾及其它事故,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二、总公司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

1、指挥长:陈福岗

2、副指挥长:李志先、秦海生、任松华、张俊国

3、成员:牛中利、刘平、闪成林、田洪建、芦克明、李灿营、蒋淼、许大干

办公室设在保卫处,牛中利担任办公室主任。

4、各基层单位相应成立应急组织,受总公司应急指挥部调动。

三、职责

负责全面指挥和掌握事故的整体局面,组织落实人员灭火,抢险,医疗救护,后勤保障,事故调查和善后安置工作,并负责向上级汇报和接待媒体采访事谊。

四、指挥部设以下专业应急小组

1、灭火行动组,由副总经理张俊国,组织保卫处和各基层

单位消防队参加灭火行动,保卫处并负责现场警卫,防止坏人干扰破坏趁火打劫。

2、医疗救护组:由副总经理李志先负责,组织职工医院进行现场医疗救护。

3、车辆抢险组:由副总经理秦海生负责抢险车辆调配。

4、后勤保障组:由副总经理任松华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五、措施

加油站发生火灾事故后,应立即向消防队报警,同时向总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电话:2624093),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工作,迅速召集有关人员通报情况,并启动专业应急组,开展灭火救缓工作。

六、纪律要求

1、所有应急救援人员接到指令后,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并开展灭火、医疗救护、抢险、后勤保障工作。

篇2

关键词:液化石油 运输 过程 对策

1 在运输液化石油时存在的管理问题

液化石油一旦发生爆炸,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根本没有时间等待我们去挽救,因为液化石油易燃、易爆,而且比重比空气大,不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假如在人流密集度较大的地方,运装液化石油的槽罐车发生了泄漏或者发生了撞击,再加上可能遇见的火源,就很容易让液化石油达到爆炸点,一旦在这时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运输液化石油在所有化学危险品中的安全事故占到了50%,有将近70起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都是由运输液化石油的槽罐车因发生碰撞、泄漏后引起的,从2003年至2005年中,全国就有14个主要城市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在对这些原因进行总结之后,不断加强了对这种安全事故的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1.1 安全防范意识在运输单位与运输人员中仍然非常缺乏。在液化石油运输的整个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相关人员在内,其中主要包括了驾驶员、维护员、装卸人员以及押运人员等等,因此,运输人员是整个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在整个液化石油运输途中,最容易造成石油泄漏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例如有些人员、没有职业素质,更有甚者会疲劳驾驶、违规操作、酒后驾驶等等,要想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就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做好资质审查工作,对其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

1.2 要对运输工具以及车辆的检查落实到位,因为这些必备的工具是液化石油的主要载体。当遇到碰撞或者翻车等严重事故之后,之所以会发生液化石油泄漏,从而引发爆炸的主要原因,是对那些未能满足安全需求的槽罐车以及钢瓶的继续使用。在现如今,液化石油的运输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同时也是最为普遍的安全问题,那就是在运输液化石油过程中,槽罐车会有超载的现象发生,这同样会导致液化石油产生安全隐患。

1.3 监控体制在道路运输中尚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很多化学品都属于异地,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距离长、吨位大等特点。考虑到安全方面,在运输液化石油气体时,通常都会在夜间或者人口以及车辆密度不大的清晨进行,但在这种时间段进行运输工作,便给整体的监管力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8小时制度以外的交通运输,管理力度便会大打折扣,从而减弱了对无证运行、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运输的打击力度。

1.4 不合理的液化石油从业单位设置点。在一般情况下,会在郊区或者人口密度较小的地方设置液化石油装集点,处于便民考虑,则会把加气站设在城市中,这样一来,使用单位便形成了一种零散不一的状态,造成安全事故和增大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石油运输车辆会不停在城市以及人口车辆相对密集的地方来回穿梭,以满足市区对液化石油的配送服务。

2 将应急对策以及安全事故防范充分利用在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

2.1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对其加强管理。首先,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安全操作技能应该在运输人员以及相关单位中不断得到加强。要想在人为上彻底杜绝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的发生,就要通过各种相关培训以及海报宣传,不断提升运输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其次,液化气石油在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当地的市政府机关以及各个安监部门和单位全力监督,并实施法律法规来对其运输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规范,保障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违规和突发现象。在运输前,应该播放新闻通知市民注意有关事项,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多种由于自然因素所带来的破坏,例如台风、雷雨以及高温等等,这些因素都很可能使液化气石油在运输途中产生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应该合理设计好时间,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再者,为了更方面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运行,应该建立好各种应急处理机制,各个部门与企业之间都应该保持良好、有效沟通,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找出事故的发生位置,可以在运输液化气石油槽罐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时刻观察运输车辆的状况。各大企业可以利用当今高科技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对液化气石油槽罐车实行实时监控和保护。液化气石油槽罐车内部应该随车携带各种应急处理以及保护设备,使用HAN防爆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爆炸率,因为这种技术让槽罐车只能燃烧,降低了发生爆炸的危险。最后,要想避免液化气石油运输途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就应该从源头上对液化石油气的集散点以及运输过程做好全面监督和管理,做到跨省、跨区、跨市的三方合作,使得各省以及区域之间相互协作,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逐渐明确。

2.2 一旦遭遇爆炸,液化气石油的应对措施。在液化气石油运输过程中,突况随时可能出现,事故难免会发生,所以再怎样预防,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有效。当事故发生之后,要把伤亡以及损失降至最低,高速、安全、有效地对突况进行处理,必须从实际出发,使用应急方案对其做出有效指导。当事故发生后,消防队、交管队以及政府机关要相互协作,相互协调好自己的职能,一旦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对于出现安全事故的现场,相关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基本情况进行,并对处理的结果进行记录,方便下次同样事故出现之后的处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①在信息报告机制上要逐渐完善,建立一套多渠道、全方位的事故信息报告机制,一旦液化气石油在运输途中发生安全事故,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知道事情经过以及发生原因的市民要及时向电视台或者媒体报告。为了更好的让全民参与进来,并加强预防,市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应该开设专题热线或者建立一个事故处理中心。②各单位以及各部门要落实好自己自身的主要职责,要对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就要做到能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的发生。例如:检测单位在事故发生点能够迅速提出营救措施,预计液化气石油再次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带上各种仪器设备对液化气石油的浓度、影响范围以及数量等做出全面分析;消防队到事发现场之后,则应该迅速展开抢救工作,避免爆炸事故再次发生,从根本上减小事故影响,为了能够多获取抢救时间,控制事态发展,不再让其继续恶化,消防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出事车辆进行全方位补救;专业救援队达到出事现场之后,首先应该做出灭火工作,防止火势继续扩散,及时扑灭原火;为了让未进入事故范围的车辆绕过出事路段,交警以及公安人员到事故发生地之后,要积极参与疏导交通,使用警示性的设备在危险地段做好标记,封锁道路;电视台以及各大媒体应该及时提供相关的救援信息,帮助交警以及公安人员疏导交通,确保信息能够及时等。

2.3 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引发的火灾情况。如果液化石油气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火灾,就很容易产生爆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在运输途中,发现了可能出现火灾的情况,第一步要切断电源,然后把可能发生燃烧的容器从车厢内转移到空旷的地方,并对其进行喷水冷却,使容器自身的温度达到燃点以下。如果同时发生了漏气的情况,要想方设法设置一个隔离区,使周围的气体散尽,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预防液化石油气体通过地下水道以及通风系统进行传播。

3 结语

液化石油虽然自身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可从整体上来讲,它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液化石油。如果在运输液化石油过程中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灾难,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在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来军,肖志杰,张江华.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3:115-118.

篇3

【关键词】IPRAN IP化 QoS 高可靠性 同步

1 前言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发展演进,以语音为主的移动业务朝着语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新型的业务需求和商业模式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IP化进程。移动接入网逐步实现IP化,对基站回传(RAN)采用IP网络技术承载,是业界达成共识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向LTE的过渡中完成移动网络IP化进程也成为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的共同选择,例如欧洲Vodafone、Telefonica、T-Mobile、日本NTT DoCoMo等运营商。

Do A基站引入FE接口已经在国内得到了部分应用,主要采用MSTP网络实现FE接口的统一接入。但由于自身局限性,基于SDH架构的MSTP技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业务全IP化承载的需求,因此已开展移动、视频及宽带等全业务运营的电信运营商逐渐倾向于以新技术实现IPRAN的承载,并进一步扩展形成FMC融合承载的统一解决方案。

目前,主流IPRAN组网技术有MPLS-TP、PBT等PTN技术,也有新型以太网、路由器等技术,新型路由器技术具备同PTN设备类似的电信级OAM、保护机制及同步能力,同时具备三层VPN与三层组播功能,可以更灵活地满足全业务运营环境下的业务承载需求,但缺点是设备的功能增强导致成本增加。

2 IP RAN组网技术分析

目前,BTS上行方向通常采用不同的端口传送移动语音与数据业务,即语音通过E1端口,Do数据业务通过FE端口传送;随着BTS移动语音业务的IP化进程,未来BTS上行方向将通过FE端口统一传送移动语音与数据业务。针对这两种应用场景,IP RAN网络承载可针对语音业务采用端到端的电路仿真方式(PWE3),对于数据业务则采用分段的VPN传送方式,以实现承载业务的可扩展性。

2.1 IP RAN组网方式

IP RAN组网架构与业务需求及地理环境有关,通常分为接入网与骨干网两个层面,其中接入网又分为接入层与汇聚层。电信运营商根据现有网络资源与运营经验,选择的组网设备类型会有所区别,通常来说有三种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

(1)方式一:采用端到端的PTN设备进行环型组网,适用于以移动业务为主,但IP网络资源相对较少的运营商使用。

(2)方式二:接入网采用PTN设备接入BTS,而骨干网采用IP网络统一承载,适用于以移动业务为主,且拥有覆盖广泛的IP网络资源的电信运营商。

(3)方式三:采用端到端的新型路由器进行组网,即接入网采用路由器组网,骨干网采用统一的IP网络承载,适用于FMC环境下的电信运营商实现全业务运营。

2.2 IP RAN组网重点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组网重点在于能否满足业务的承载要求,如端到端的业务传送、电信级OAM和保护机制、高质量承载及灵活方便的可运维网络管理能力等。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端到端的高可靠性保护机制:若采用端到端PTN组网,则接入网与骨干网均通常采用环型组网1:1保护;若接入网采用PTN,骨干网采用路由器组网,或者采用端到端路由器组网方案,则接入网通常采用环型组网1:1保护,而骨干网采用FRR技术实现可靠性保护。

(2)端到端的高质量承载:主要是满足移动、语音等业务的高性能指标,实现业务的差异化服务保障,实现流分类、流量监管、优先级标识映射与反映射,队列调度等机制。

(3)高效的时间与时钟同步技术:要求端到端的RAN网元及网络设备支持1588V2协议。

(4)灵活方便的可视化网管:要求业务配置开通、故障告警、破环自动发现、性能监控及报报表等功能全面,操作维护方便。

(5)可扩展性:需要考虑满足未来LTE环境下的BTS组网要求,如实现基站灵活归属、基站互连等;并适用于与VoIP、政企客户业务的统一承载。

(6)异厂家设备互通:PTN或者路由器设备是否能够实现与思科、上海贝尔、中兴、华为等众多厂家SR设备的对接互通,满足现网应用部署。

在全业务运营和IP化融合承载趋势下,方式一端到端的PTN组网方案由于技术局限性导致承载的业务比较单一,基本上以移动业务为主,不适合多业务综合承载。有全业务运营需求的电信运营商,往往更倾向于采用方式二与方式三:骨干网由优化的IP网络设备组建,接入网则采用高质量、高可靠及具备电信级OAM能力的设备构成,实现移动语音与数据、固网NGN语音、政企VPN等高品质业务的统一接入及可靠承载。

3 全业务运营环境下的IP RAN组网部署方案

在全业务运营环境中,电信运营商往往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因此,方式二与方式三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优先选择,如图2所示。

3.1 组网方案配置部署

目前,BTS上行方向通常是通过不同的端口传送移动语音与数据业务,Do数据业务通过FE端口传送,语音通过E1端口。在这种应用场景下,IP RAN承载方式也不相同,对于FE业务采用分段传送方式,对于E1业务采用端到端的电路仿真方式(PWE3)。

从组网扩展性出发,FE业务采用分段的承载模式,如图3所示,在接入网采用L2VPN传送,接入网出口设备作为BTS的星型汇聚节点;骨干网采用L3VPN传送,接入网与骨干网之间无关联。BTS FE业务接入到接入网后,通过L2VPN到达并终结于接入网出口节点设备,在剥离L2VPN标签后,变为原始FE类型数据接入SR再进入L3VPN,并终结于BSC前置SR设备。

对于E1语音业务,接入网入口节点与BSC侧RT/PTN之间建立端到端的PWE3电路仿真,接入网L2VPN嵌套在骨干网L2VPN之内,称为Overlay组网方式。接入网入口节点与BSC侧路由器/PTN设备之间建立端到端的PWE3电路仿真,接入网L2VPN嵌套在骨干网L2VPN之内,称为Overlay组网方式。

在采用方式二的情况下,接入网的PTN设备主要采用静态配置L2VPN传送通道;在采用方式三的情况下,接入网的路由器主要通过控制层面路由协议ISIS建立L2VPN传送通道。

3.2 端到端的可靠性保护

在FE业务承载模式下,与组网方案相关,端到端的可靠性保护也是采用分段模式;网络中可能出现的节点或链路故障如图5的F1~F9所示。

(1)对于故障点F1~F2,方式二和方式三均在接入网部署1:1 LSP保护和1:1 PW保护机制,对于方式二,PTN设备通过TMP/TMC OAM检测LSP与PW连接的有效性;而对于方式三的路由器,则通常通过硬件BFD检测LSP和PW连接的有效性,FFD或BFD报文周期配置在10ms,以保证接入网实现50ms的保护倒换能力。

(2)对于故障点F3~F5,在接入网与骨干网边界,结合接入网的PW保护倒换技术,SR采用VRRP实现接入网二层设备与骨干网三层设备SR之间的链路与节点故障保护倒换。为提高VRRP保护性能,但又不改变现有网络组网结构,通过骨干网建立SR之间通信的VPLS隧道承载VRPP信令和倒换流量,利用骨干网链路与路由冗余提高VRRP保护健壮性,实现接入网与SR之间的保护机制的低耦合和跨厂家节点设备互通,增强网络灵活性。

(3)对于故障点F6~F7,骨干网建立L3VPN隧道承载移动数据业务,并启用TE FRR实现快速倒换保护,以实现

(4)对于故障点F8~F9,BSC通过主备链路接入BSC侧PTN/RT,BSC侧PTN/RT启用VRRP保护,VRRP信令通过BSC侧PTN/RT之间二层链路传送。

对于E1业务承载方式中的可靠性保护,由于BTS侧PTN/路由器与BSC侧PTN/路由器建立端到端的PWE3,整个保护采用端到端的1:1 LSP保护和1:1 PW保护机制即可满足50ms保护倒换延迟,也就是满足故障点F1~F4的倒换保护能力。

3.3 端到端的高质量承载

整个IP RAN网络全程统一定义移动、视频及宽带各种业务等级及优先级标识,各种业务根据其业务等级实现相应的标识映射与队列调度。入口设备完成802.1P/EXP值的映射与队列调度,中间设备根据EXP值完成业务的队列调度,为语音、视频等高品质业务优先转发保障,从而实现差异化的网络承载。

3.4 时间与时钟同步技术

在BSC目前不支持1588V2的时候,在BSC侧PTN/路由器外挂GPS时钟,并作为时钟源,配置为OC模式;通过骨干网与接入网全网设备部署1588V2协议,采用BC方式实现BTS的时钟与时间同步,整个网络方案设计在时钟同步方面要求满足G.823模板;在时间同步方面要求满足

4 移动语音与数据业务网络加载应用

按照方式二与方式三进行现网模拟实验测试,并加载移动语音与数据业务进行业务测试,验证两种方式的可行性与可运营能力。业务承载能力验证主要包括:IPRAN改造站点每扇区定点1X主被叫测试;DO下行FTP服务器定点下载数据测试;IPRAN改造站点与周围站点的1X主被叫测试验证切换功能。

下面列出了相关KPI指标示意图:

图7为1X忙时关键指标(掉话率、软切换成功率、呼叫建立成功率等)对比(标红线为基站割接到IPRAN承载后日期)。

图8为DO忙时关键指标(掉话率、连接成功率、HRPD会话建立成功率等)对比(标红线为基站割接到IPRAN承载后日期)

通过关键KPI对比可以看出,割接前后BTS业务指标稳定,IP RAN承载组网方式二与方式三均满足BTS业务承载要求。

5 结束语

全业务经营的电信运营商面临移动、视频及宽带业务快速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网络建设和投资的压力。电信运营商应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电信现有广泛覆盖、丰富的网络资源,以IP RAN承载为切入点,构建高可靠、高质量、差异化的全业务综合承载网络,对实现电信业务规模化运营、促进电信业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荣,任磊. 分组传送技术与测试[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 许锐,梅琼. 3G无线接入网接口演进与设计[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龚倩,徐荣. 分组传送网[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邓广安,张优训. PTN在3G接入传输中的组网模式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2009(3):60-64.

[5] 戴利彬. 打造移动IPRAN传送网[J]. 电信网技术,2008(4):18-20.

【作者简介】

易昀:中山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承载与接入网络等。

杨广铭: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网规划、移动承载网总体设计等。

黄卓君:广州中山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电信承载与接入网络等。

篇4

今年以来,我局一直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盘抓紧抓实,特别是在道路交通领域,认真对照“协调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组织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职责,深刻汲取今年福建“4.13”等重特大交通事故教训,与交管大队、交通局等兄弟单位密切配合,“减量控大”,认真做好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一,完善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为加强和规范我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今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区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的通知》,其中对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区公安交管大队)、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区交通运输局)3个专项和部门预案进行了明确和分工。5月份专门印发了应急预案演练三年规划的通知,根据我区实际将上述3个预案分别列入全区第二批(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第三批演练计划(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交通类应急演练工作明确了时间表。

第二,狠抓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排查。4月份根据区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印发了《关于在全区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的紧急通知》,会同交通、住建、商务局等单位,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大型综合体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交通领域,我们与交通局抽调11人成立联合督查组,通过现场“看、问、查”方式,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检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台账、江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双十五”落实情况、疫情防控以及应急预案建立情况等,检查企业39家,其中企业自查并整改隐患21个,工作组排查并整改隐患4个,约谈企业负责人1名。

第三,坚持协同推进严防安全事故发生。针对今年特殊形势,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两会”等敏感时期,都会与交警大队、交通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加强对道路交通运输特别是客运有关企业以及值班值守情况调度检查,确保了上半年全区安全稳定。

为做好下半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我局下一步主要是做好一下3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好一项宣教活动。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和质量万里行”宣传教育活动,配合交警、交通等单位做好道路交通安全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

篇5

关键词: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检查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检查就是对系统的各要素,生产过程中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详细检查,识别所存在的危险性,并提出改正措施,以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围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检查项目,本文梳理企业经营范围及人员从业资格、安全生产基础、从业人员管理、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以及事故报告与处理等方面检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企业安全检查

企业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和危害因素、及时培育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理念与文化、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条例。通常企业安全检查内容可归结为企业经营范围及人员从业资格,安全生产基础,从业人员管理,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理,以及事故报告与处理等6个方面,也就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落实”,如表1所示。

2主要问题

2.1企业经营范围

(1)企业不了解所承运危险货物的类别,造成了超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的范围经营的状况。(2)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以及《道路运输证》先后顺序问题,导致其经营范围不统一。此外,企业还存在未年审(检)的情况。

2.2从业人员从业资格

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不够,取得证件类型不同(例如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职安全管理人员、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和装卸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未进行复训;从业人员离职,造成从业人员数量与企业危险品运输专用车辆数量不匹配。

2.3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生产基础涉及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

2.3.1安全管理机构

(1)企业及分支机构无相关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设立文件;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组成成员不符合要求;有组成成员变更未及时更新。(2)无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相关设立文件;组成成员不符合要求;有组成成员变更未及时更新;未进行公示。

2.3.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建立了责任制度,但是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写导则》(JT/T913-2014)不符,不符合企业实际(岗位职责等);未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岗位成员对岗位不熟悉;未进行定期考核。

2.3.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导则》(JT/T912-2014)不符,不符合企业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不全面;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及装卸管理人员等从业人员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写导则》(JT/T912-201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熟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

2.3.4安全生产会议

企业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和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的频次不够;安全生产会议应付了事,甚至未开;参加安全生产会议的人员不齐;开会内容不符合要求。

2.3.5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各项安全生产档案建立不齐全、不规范、不进行更新,不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4-2014)的要求;档案保存年限不够。

2.4从业人员管理

(1)企业未按照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程序进行从业人员的管理,例如:未建立从业人员信息登记表、未经过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日常监管不到位(包括不参加安全培训、不参加安全例会、违法违章违纪现象严重等)、未帮从业人员办理社会统筹保险等。(2)企业未编制培训计划和长期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或者建立了并未按计划进行实施的;企业对从业人员未开展岗前教育培训,驾驶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岗前教育内容(三级教育内容)、时间不符合要求(或者培训人员不齐全);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分支结构(如有)负责人未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或者证书类型不符合要求或未继续教育;未建立培训档案,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5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

2.5.1设施设备

(1)检查车辆管理台账,证件不全。(2)现场查看通讯工具、标志灯(牌)配备不齐全或失效的,不符合《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的要求;标志牌上的危险货物品种、类别和《道路运输证》不一致。(3)现场查看车辆经常性装备,车辆的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牵引车与被牵引车连接装置、排气火花熄灭装置、罐式车辆防倾覆装置、接地装置、紧急切断装置等有不完好现象。(4)询问驾驶员,对特殊条件下应配备何种装备(防滑链、防滑垫、牵引绳等临时性装备)不了解,或者根本就未配备临时性装备。(5)现场查看随车携带的安全防护、应急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对照安全卡核对车辆配备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不一致。(6)管理人员不了解机动车报废标准,报废标准和流程不符合要求;企业对临近报废车辆(或8年以上)未采取加强控制措施。

2.5.2动态监控管理

(1)企业未对车载终端进行定期检查;车辆车载监控不能正常使用或有长时间不在线、误报警、在途车辆总体在线率低于80%等未能及时处理。(2)企业监控平台不能进行车辆行驶情况的轨迹回放;平台数据库未录入车辆技术档案信息、未录入正确的驾驶员信息,或者录入信息不能实际对应或录入资料不全等。(3)监控人员不能够熟练操作监控平台;未对监控异常情况进行处理。(4)企业未落实监控值班制度,不能够保证车辆在行驶时有人员进行监控;企业未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24h的监控管理。(5)企业未及时对违章行为纠正处理。(6)动态监控管理台账建立不齐全,例如:安装验收记录、检查记录、监控记录、交接班记录、违法违章处理记录,或者填写不规范。

2.5.3停车场管理

(1)企业未制定停车场管理制度,或者建立不规范;未建立停车场管理工作记录(例如:危货车辆停放管理、专用停车区域管理、警示标志管理、相关设备管理、车辆进出登记等。(2)场地租赁合同未满3年、面积不符合要求、场地内有影响危化品停车安全的作业。(3)具有运输剧毒、爆炸和I类包装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企业:未设置专用停车区域(专用停车区域设置危险等警示牌,与其他危货车辆明显区分开,通过场地划线能明显的标示清楚),或者标示不明显。(4)停车场地存在混停现象,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例如,禁止吸烟、禁止烟火。(5)停车场无专人值守、现场查看设施设备,未配备安全设施设备或者配备不符合要求、未建立停车场设施设备台账(包括维护、保养记录)。

2.6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

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演练等内容。(1)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不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1-2014)的要求,且未。应急预案中未明确安监局、公安、医院、消防、行业主管部门等电话号码。企业未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2009]第17号令)要求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且未明确预案的修订频次或未按频次评审。(2)应急预案的培训。企业未进行应急预案和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宣传教育。从业人员不了解应急预案内容或不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响应条件、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3)应急队伍。企业未设立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未明确应急救援人员的相关职责。企业未开展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且训练内容未包含相应的体能或技能;未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考核。(4)应急装备。企业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或者清单和实际配备情况不对应。企业未对应急救援物质及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5)应急演练。企业未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未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未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与总结;应急演练效果评审未对应急预案提出相关意见;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内容不符。

2.7事故报告与处理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不知如何处置和汇报;企业不知该怎么上报,出现瞒报、迟报等现象;事故处理记录不完善,未按照“四不放过”进行事故处理。

3对策建议

(1)对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15年3月9日正式,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结合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确认是否在其经营范围内。所有证照统一;根据当地的要求对证照的年审(检)。(2)按照30台车辆配备1人的标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取得相应《安全资格证》,且定期对其复训;及时聘用从业人员,以保证符合运营条件。(3)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设置有文件或资料;组成成员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若有成员变动,要及时更新发文。(4)成立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有机构设置文件和相关制度;组成成员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若有成员变动,要及时更新发文;对安全管理机构及应急救援体系进行上墙公示。(5)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写导则》(JT/T913-2014)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与各部门各岗位层层签订责任书;从业人员加强岗位责任要求的学习,对照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考核。(6)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2-2014)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根据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标准要求以外的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学习;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执行力的考核。(7)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技术要求》(JT/T912-2014)严格管理,并建立齐全的从业人员管理档案(聘用日常管理解聘),且保存好人员档案。

4结语

篇6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按照会议要求,紧密结合交通系统实际,深入研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软、硬件建设,为依法、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做好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积极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2.年初,由于“蓝牌车”非法营运,引起出租车司机的强烈不满,小部分出租车司机聚集在一起,向交通局表达要整治“蓝牌车”非法营运的诉求,当时事态一度有扩大的趋势。交通局党组针对这一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给出租车司机做好疏导工作,平息事态;另一方面结合群众举报,经过执法人员摸底、调查、取证,确认事实清楚后,开展了打击非法营运“百日行动”,并与市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有效地打击了违法营运“蓝牌车”,保障出租车行业稳定。

(三)做好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

1.做好水上交通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稳定。我局联合海事、安监等职能部门开展2009年水路安全生产联合检查行动,重点打击运输船舶超范围和非法运营行为,及时将有关船舶超载的情况通报海事部门予以处理;督促指导水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水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安全消防设施的检查力度,加强值班和瞭望,保证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并针对不同时期季节性气候的变化加大对船员安全救生演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对我市从事水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船舶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控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整改,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责令停业整顿,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2.加大对交通运输市场突发公共事件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及措施,确保行业稳定。定期召开出租车持牌人、驾驶员和出租车公司代表座谈会,及时掌握出租车市场稳定状况,同时了解驾驶员的想法与诉求,对出租车承包费实行政府定价,并严厉打击“蓝牌车”非法营运,维护了出租车市场稳定。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队伍素质

根据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局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采取以岗代训的办法,通过执行应急任务煅练保障队伍,应急保障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二、下半年应急管理工作目标、打算和措施

认真吸取“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教训,开展对全市所有从事旅客运输营运车辆、船舶和场站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6.5”事件为鉴,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进行演练,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一)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

各旅客运输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旅客的安全防患意识。

(二)加强预案的完善及推演

“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给交通运输行业敲响了警钟,同时对应急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对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要进行推演,尽可能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篇7

为切实做好2019年防汛抗灾工作,按照局《关于做好OO行业防汛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保障安全度汛,现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县OOOO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我县道路运输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为全县道路运输安全度汛提供可靠保障。

二、工作目标

保证道路旅客运输无重大险情,遇超标洪水及时采取应急抢险措施和路线绕行,力争把水毁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防汛抢险物资、车辆储备充足、指挥调度通畅,确保调得出,用得上。

三、防汛领导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公司联系电话:

领导小组对公司全体司乘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防汛防洪安全知识教育,全面掌握行车中避险、抢险的要领和措施,尽量避免地质灾害带来的行车隐患,确保人车安全,同时,加强对公司所有营运车辆的安全检查,禁止隐患车辆上路行驶,保证车辆安全出行。

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单位防汛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县防汛抗旱期间防汛救灾物质紧急运输、灾区群众和财产紧急运送的保障工作。

(二)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局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负责统一下达防汛救灾物质紧急运输保障任务,并组织督查。

(三)负责协调解决防汛救灾物质紧急运输中出现的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局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四)承办县防汛指挥部、局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运输装备、运输人员

(一)应急运力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我公司实际情况,环城公交车辆12台为运输救援车辆。

(二)应急运力调配

由公司所有车辆技术等级必须达到二级,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25万公里)。应急车辆将建立台账、档案,以便准确及时掌握车辆牌照号码、核载座位、技术状况、联系方式(另建台账上报备案)。

(三)运输人员

由驾驶员、乘务员及带队人组成。基本条件是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水平良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应急预案启动后,对承担防汛救灾物资紧急运输车辆出车前要进行全面综合性能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对执行任务的运输人员要进行防汛抗旱知识教育,配齐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双班驾驶员,每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四)其他运输装备

根据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征用或借用其他运输车辆,作为应急运力的补充和他用。

五、应急预案执行规则

(一)加强汛期值班制度

防汛期间,保证通讯畅通,信息反馈及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坚持带班,值班人员必须到岗,不得空岗、漏岗,建立严谨、规范的汛期值班记录表,值班人员接到有关汛情的电话、传真,要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向主管领导汇报,按相关要求进行处置(汛期值班值宿人员名单附后)。

(二)建立汛情报告制度

遇洪水泡车、坠桥、运输中断等一般险情,公司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上报县交通运输局,遇有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以及重大险情,公司15分钟内上报交通运输局及其防汛指挥部。

(三)建立汛情和气象预报制度

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要与气象部门、水务部门建立汛情和气象信息接报与发送制度,做到中期预报及时、短期预报随时、紧急预报及时报送。

(四)加强对重点防汛部位和重点线路的汛前检查

入汛检查、主汛检查、遇到较大险情及时巡查,发现安全渡汛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六、工作程序

(一)接到群众或驾驶员的报告,立即询问和调查清楚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滞留人员、伤亡人数、车辆损毁、险情大小、已采取的措施和急需物品及运输车辆等。

(二)信息报到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三)防汛领导小组将有关情况上报县交通运输局。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安排,同时通知应急抢险队员、应急保障车辆做好准备工作,备好食物、御寒衣物以及药品。

(四)在防汛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应急抢险救援队按照分工开展工作,给所有受困人员发放食物和衣服,将受困人员疏散到救援车辆,协调相关部门设立警示标志,并随时向防汛抢险指挥部汇报进展情况

(五)救援结束后,全面建立和完善防汛抢险相关资料。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和优化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七、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成员及参与应急防汛抢险的相关人员要熟记本预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并保证通信联络通畅,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发地点。

(二)相关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擅自撤离,对不服从指挥、任务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严肃处理。

(三)指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工作和安全规范指挥应急处置,严禁违章、冒险指挥作业,确保防汛现场人员的安全。

(四)坚持随时掌握气象动态,做好突发性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等信息接收防范工作。

篇8

关键词:煤矿调度;皮带机系统;故障排除;应急预案

1 引言

煤矿调度工作是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事故或者系统故障,例如矿井皮带机故障。皮带机是矿井运输的重要机械系统,其系统故障将对整个采煤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当皮带机出现系统故障时,要及时的进行调度并开展应急预案,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在实际的煤炭生产中,皮带机系统故障有多种,本文将针对实际生产中皮带机故障及其调度的应急预案进行分析,为实际煤炭生产过程中调度工作以及皮带机的故障排除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皮带跑偏的故障的调度应急预案

2.1 皮带同侧跑偏应急预案

皮带向同一侧跑偏是皮带跑偏常见的故障,当出现这种故障时,皮带会向同一侧一直跑偏,并在某一位置跑偏明显。如果不及时调整跑偏状态,皮带会一直向偏移一端运行,造成皮带边胶磨损严重或撕刮皮带,跑偏特别严重时,还会发生皮带漏料、皮带拉断或支架拉坏等重大事故。在实际生产中,皮带同侧跑偏的原因有几种,例如机架基础不牢固、长时间工作导致支架扭曲、皮带两侧受力不同等。当发现皮带一直向一侧跑偏时要及时的停机并进行故障排除。首先检查机架及滚筒的安装质量,如果发现机架不稳或者扭曲时要及时的进行校正,如果皮带磨损严重导致两侧受力不均时,要及时的更换皮带等。

2.2 载料运输时跑偏

在实际中,有时皮带空载运行良好,但是载料运输时会发生跑偏,这种皮带跑偏较上一类故障影响更大,特别是在不了解原因时,根本无法进行良好的调度和应急。当出现这种故障不及时排除时,皮带偏移一端运行,会造成皮带边胶磨损严重或撕刮皮带,跑偏特别严重时,还会发生漏料、皮带拉断或支架拉坏等重大事故。实际上,这种皮带跑偏故障的原因非常单一,主要是在前面一条皮带输送机的头部漏斗变形,迎料板掉下或安装位置不当,使输送的物料在皮带上两侧不均而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故障排除过程中,只要将变形漏斗进行校正或者更换,调整应料板的方位就可以很好的进行解决。

2.3 皮带物理力学情况而引起的跑偏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当皮带接头不正、皮带松弛、两边拉力不同等也会导致皮带跑偏,将其统称为皮带物理力学情况而引起的跑偏。这种情况下皮带跑偏主要有三种,第一,接头不正引起的跑偏。由于运输系统的皮带是多根连接而成的,因此,在有些时候当皮带运转到接头时就会跑偏,这主要是由于接头处连接不好而引起的。当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将接头处重新处理,例如去掉接头,重新按照标准进行接正;第二,皮带松弛而引起的跑偏。由于皮带长时间负荷运转,因此皮带很容易松动,当皮带出现松弛时皮带就会向固定不好的一个方向跑偏。出现这样的故障时要立即卸料,并将皮带进行重新调整;第三,皮带两侧拉力不同而造成的跑偏。当平皮带边缘老化或者磨损时,很容易导致皮带两侧受力不均,从而导致皮带跑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的检查皮带的破损情况并及时的进行修补。

3 皮带打滑及损坏的故障的调度应急预案

皮带打滑以及接头断裂也是进行皮带运输机经常遇到的故障,当出现这两个故障时必须及时的停机检查,否则会造成较大的事故。

3.1 皮带打滑的应急预案

皮带打滑在井下煤炭运输时非常常见,并且其故障的影响较为严重。在实际中,皮带打滑主要表现是主动轮运转而皮带在头轮处滑动。当出现打滑故障时,如不及时的排除故障,会导致皮带与头轮之间进行持续摩擦发热,从而引起火灾,同时由于故障的存在还会导致负荷过重而烧坏电机。总结起来,出现皮带打滑的原因主要有载料超负荷、头轮胶皮损坏、皮带与头轮之间有水、皮带长期使用导致摩擦力降低。当出现皮带打滑时,首先停机检查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属于上述四个中的哪一个,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故障排除。在事故调度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故障排除时至少有三人在场,一人看事故开关,一人指挥,一人从侧面往头轮处塞沥青、草袋或破布,禁止站在皮带上处理事故。

3.2 皮带接头断裂的应急预案

皮带接头断裂也是皮带机系统常见的故障类型,当皮带断开时造成皮带机散架,整体煤炭运输等工作就会终止,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总结起来,皮带接头断裂主要是皮带接头的质量不好,或者采用的胶结方法不合适,接头的强度不够,以及胶结接头刮坏未及时处理,或者临时处理不好,直接造成的原因是皮带带负荷启动或者皮带压料、打滑接头断。当出现皮带接头开裂的情况时,必须首先停止皮带机运转,然后检查接头处情况。如果开裂情况并不严重时,可以利用机械的方法进行粘结,而如果开裂较为严重时,则需要将旧接头割掉,重新进行胶结。

4 动力控制系统故障的调度应急预案

皮带机的动力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皮带机电动机和皮带机减速器。这两个部分出现故障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故障排除,那么将会导致整个皮带机系统无法运转,甚至烧坏机器,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4.1 皮带机电动机异常的应急预案

电动机振动过大和电机发热较高是电动机异常的两个主要问题,当出现异常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电机烧坏。振动过大主要是由于轴承损坏、三相电压不平衡、基础不稳固等几个原因;发热较高主要是由于电机负荷过大等原因。当发现电动机出现异常之后,首先要检查电动机是否负荷过大,电压是否正常。另外当振动较大时,则需要检查基础是否稳固等。在日常保养时,要定期对轴承进行加油。

4.2 皮带机减速器异常应急预案

在实际的生产中,当减速器振动大,减速器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大,减速器的高速轴转,而低速轴不转时可以判断皮带机的减速器出现异常。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的进行故障排除,否则会导致减速器损坏,皮带停止运转。在实际中,减速器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部的轴承散架,减高速轴、中速轴、低速轴啮合齿损坏,减速器缺油,减速器的地脚螺栓松动等。皮带减速器运转不平稳时,要及时停机检查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实际的调度应急。

5 结束语

在煤矿调度工作中,机械故障的应急调度对于保证矿井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矿井生产的一部分,皮带机故障就包含多个类型,而每种类型的具体故障表现及其原因都不同。因此,在实际的调度及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抓住故障的重点,从实际出发,进行良好的故障排除,从而保证煤矿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海.皮带机打滑回溜故障的处理[J].港口装卸,2010.

[2]杨立新,刘恩杰.北良港多点犁式卸料皮带机故障分析与处理[J].港口装卸,2009.

篇9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保证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护国家和公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航空安全。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救援民用航空器规定》及《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6-航空器运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2-搜寻与救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事故征候调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等。

1.3适用范围

——民用航空器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执行专机任务发生飞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死亡人员中有国际、国内重要旅客。

——军用航空器与民用航空器发生空中相撞。

——外国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飞行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

——由中国运营人使用的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发生飞行事故,并造成人员死亡。

——民用航空器发生爆炸、空中解体、坠机等,造成重要地面设施巨大损失,并对设施使用、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巨大影响。

1.4工作原则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避免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运转高效。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依靠科学、依法处置。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体系框架

2.1.1应急组织体系

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领导协调指挥机构、执行办事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及力量组成。应急救援领导协调指挥机构为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的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执行办事机构为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队伍及力量包括民用航空器搜寻救援队伍和地方人民政府、民用航空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消防、医疗救护、环境保护队伍及社会力量等。

2.1.2应急预案体系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本预案、国务院相关部门应急预案、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预案、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预案、民用航空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组成。飞行事故发生时,有关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组织应各司其职,按照各自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2组织机构及职责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设在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预案适用范围内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下设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的执行和办事机构。

各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设立地区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所辖范围内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指挥工作。

3应急响应

3.1应急响应分级

按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

3.1.1Ⅰ级应急响应

发生本预案“1.3适用范围”内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为Ⅰ级应急响应。

3.1.2Ⅱ级应急响应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应急响应:

——民用航空器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不正常紧急事件,可能导致重大以上飞行事故发生,或可能对重要地面设施、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

3.1.3Ⅲ级应急响应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应急响应:

——民用航空器发生较大飞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不正常紧急事件,可能导致较大以上飞行事故发生,或可能对地面设施、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较大影响或损失。

3.1.4Ⅳ级应急响应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应急响应:

——民用航空器发生一般飞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不正常紧急事件,可能导致一般以上飞行事故发生,或可能对地面设施、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

3.2应急分级响应

——发生Ⅰ级应急响应事件时,启动本预案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发生Ⅱ级应急响应事件时,启动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急预案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发生Ⅲ级应急响应事件时,启动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应急预案和相关市(地)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发生Ⅳ级应急响应事件时,启动民用运输机场应急预案、民用航空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民用航空地方安全监察办公室应急预案和相关市(地)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

启动本级应急预案时,本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向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必要时申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启动本级应急预案时,相应的下级应急预案应提前或同时启动。

3.3应急响应内容

3.3.1应急响应程序

(1)启动本预案后,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开通与国务院相关部门、事故发生地省级应急指挥机构、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事故发生地所属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应急指挥机构、民用航空器搜救中心等的通信联系,收集相关信息,随时掌握事故进展情况。

——及时报告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

——视情况通知有关成员组成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

——通知相关应急机构随时待命,为地方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建议,协调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提出的支援请求。

——组织有关人员、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召集专家咨询组成员,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

——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

(2)相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接到飞行事故信息后,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启动并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报告。

——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提出请求。

(3)省级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到飞行事故信息后,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启动并实施省级及相关市(地)应急预案,及时向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报告。

——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先期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需要其他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提出请求。

3.3.2信息报告和通报

(1)信息报告。

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接到事故相关信息后,应立即报告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同时通报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在接到事故相关信息后立即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当地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相关信息后应立即报告国务院及安全生产监督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并做好续报工作。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在接到重大以上飞行事故信息后应立即报告国务院及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有关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所在地人民政府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当地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并在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有关事故情况。

发生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相关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提供事故航空器相关资料,民用航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事故前的监督检查有关资料,为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研究救援方案提供依据。

(2)信息通报。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接到事故相关信息后,进行确认汇总,通报国务院相关部门、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及民用航空有关单位,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

3.3.3通信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建立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与应急救援各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系。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落实事故现场信息通信保障工作。

3.3.4现场指挥和协调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负责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统一指挥、协调和作出重大决策。

各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和指挥命令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协同配合,共同实施搜救和紧急处置行动。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由地方人民政府、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和参加现场应急救援主要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或其派出机构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发生。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相关部门、地方应急资源,实施紧急处置行动。

3.3.5航空器搜救

民用航空器搜救包括陆上搜救和海上搜救。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负责统一指导全国范围的搜救民用航空器工作。

民用航空地区管理机构负责拟订陆上使用航空器搜救民用航空器的方案,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搜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

(1)陆上搜救。

省、市(地)、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航空器的搜救工作。

(2)海上搜救。

国家海上搜救部门负责海上搜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

沿海省(区、市)海上搜救机构负责拟订在海上使用船舶、航空器搜救民用航空器的方案,参加海上搜救民用航空器的工作。

民用航空器搜救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执行。

3.3.6现场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民用运输机场应急处置力量进行。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及民用航空其他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增援。

参加现场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下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救援时,应优先将旅客、机组人员及其他机上人员撤离、疏散到安全区域,及时救助机上及地面受伤人员和幸存人员。

及时掌握机上运载的货物及危险品、航空器危险品及周边地面设施危险品的情况,根据现场情况迅速探明危险品状态,并立即采取保护、防护措施,必要时调集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处理。

当飞行事故发生在民用运输机场区域内时,机场应急指挥中心应按有关规定及机场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在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及事故调查的前提下,尽快搬移、清理停留在机场道面上的事故航空器或其残骸,尽早恢复机场的正常运行,避免机场长时间关闭。相关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应根据情况,及时调配与本机场运行有关的航班。机场及相关航空运输企业负责组织、疏导、安置因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滞留机场的旅客,维护机场运行秩序。

3.3.7医疗卫生

事发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上级卫生部门根据需要派出专家和专业防治队伍进行支援。

特殊情况下,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需求,及时协调卫生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医疗救护中心和专科医院,派出有关专家、调用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

现场防疫工作依托事故发生地疾病控制中心,根据事故类型,按照专业规程,进行现场防疫工作。

3.3.8应急人员的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参加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事故调查人员应按有关规定配带具有明显标识的专业防护服装及装备。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采取各种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出事故现场的管理程序。

3.3.9群众的安全防护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事故发生区域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具体情况,明确群众安全防护的必要措施,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的范围、方式、程序并组织实施,协调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防疫与疾病控制。事故发生地公安部门负责现场治安管理。

3.3.10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协调地方政府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根据需要,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3.3.11信息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负责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信息的统一对外。

3.3.12应急终止

(1)应急终止条件。

——事故航空器的搜救工作已经完成。

——机上幸存人员已撤离、疏散。

——伤亡人员已得到妥善救治和处理,重要财产已进行必要保护。

——对事故现场、应急人员和群众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事故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已被消除,并无继发可能。

——事故现场的各种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受影响的民用运输机场已恢复正常运行。

——事故现场及其周边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重要地面设施、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等的影响已降至最小程度。

(2)应急终止程序。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符合应急终止条件,并选择适当终止时机,报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批准应急终止。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向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应急终止通知。

应急工作终止后,及时分析评估本单位(部门)应急救援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4后期处置

4.1善后处置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工作。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民航运输企业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对受害旅客、货主进行赔偿,对地面受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赔偿;通知有关保险机构及时派员赶赴事故现场,按有关航空保险规定办理事故理赔工作。

4.2事故调查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应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有机结合,事故调查的内容包括对应急救援情况的调查。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工作按照《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规定》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的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工作包括:调查组的组成,事故现场调查,技术实验验证,事故原因分析,编写事故调查报告,提出安全预防建议。

事故调查组应掌握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并对现场应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事故调查组到达现场后应听取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情况介绍,与现场应急指挥部协调,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相结合,需要完成的主要调查任务有:现场监管保护,初始证据接收,证人和目击者询问,危险源的探测、排除、监护,现场人员防护等。

4.3应急救援调查报告及评估

在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向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提交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5应急保障

5.1装备保障

各级民用航空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利用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建立和完善专家数据库和民用航空安全信息数据库系统,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检验、鉴定和监测的能力,保障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5.2通信保障

建立和完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指挥的通信保障和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和计算机网络软、硬件设备,确保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各方面的联络畅通、迅速、高效且形式多样。

5.3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5.4技术保障

加强技术支持部门的应急基础建设工作,增加技术投入,研究吸收国际先进经验,随时为处置可能发生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6宣传、培训和演练

6.1宣传

各级民用航空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民航各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职工的防范事故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工作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航空器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正确处置措施,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2培训

各级民用航空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民用航空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和研讨,提高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6.3演练

国家处置飞行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至少每年协调组织一次针对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应急综合演练,加强和完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各级民用航空行政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演练,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各方面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7附则

7.1名词解释

航空器:凡能从空气的反作用而不是从空气对地面的反作用,在大气中获得支承的机器。

机场及其邻近区域:指机场围界以内及距机场基准位置点8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完善,部门职责的变化,以及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7.3奖励与责任追究

7.3.1奖励

在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有关部门、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等应给予奖励:

——由于报告及时,避免了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了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处置措施适当,避免了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了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他在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7.3.2责任追究

——对未及时报告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导致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在对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中,,导致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篇10

1.1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将造成公路交通损毁或受阻,短期内难以抢修恢复,严重遏制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入,及受伤受困灾民的运出。汶川地震救援时,交通运输部的工作组提出的“路水并举,水路先行”抢通战略和“打通水库路,开辟疏运码头”方案,对加快抢通救灾运输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丹江口水库广阔的水域提供了打通水上交通运输线的条件,升船机改造后过坝运输能力将提升至300吨级,若发生地震灾害时也必将成为救援的重要交通生命线。

由于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和地震应急工作的社会复杂性,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很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地震预测预报设施和能力的建设,认真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抢险的经验,结合水库实际,制订、完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使之科学合理有效,并加强与地方的协调配合,做好预案的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