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检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会监督检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内部会计监督系统,是指来自组织内部,覆盖于微观经济管理领域,从组织职能角度或者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的各种监督活动。包括:在会计、审计、法律、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统计管理等方面发挥监督与控制职能。内部会计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详细把握:
1.从会计监督内容上理解,内部会计监督是指由企业管理者、各级职能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以外的机构与人员,对本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的监督检查。例如,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财会部门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行为;有无隐瞒收入和进行不正当利润分配的情况。如果发现值得怀疑的地方,监事会可以用公司的名义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机关等进行严格的复审。
2.从会计监督对象上理解,内部会计监督可以监督和检查企业的劳动分配原则、可以监控组织的统计指挥系统,还可以分析与评价公司的责权对等关系,甚至监督检查组织的各种控制幅度。例如,内部审计机关应当对会计部门报送的工资与福利数据进行严格检查,提请管理当局纠正不当的利益分配措施;还可以对跨国集团的分部会计报表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评估各种分支机构的收益与支出结构和数据,防止不讲整体效益和责任推委的情况发生。此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进一步验证会计部门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评价和检查各级职能部门的责任预算与决算,分析其权利和责任对等情况,防止无效激励措施以及承包方案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局面出现。
3.从会计监督方法上理解,如果财会部门从自发的角度实施这些方法,也完全能够充分发挥对组织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控制作用。会计机构和人员充分利用的监督方法可以划分为几种:即对财务数据进行监督的方法、对物资流动进行监督的方法、对现金流动进行监督的方法、对人力资源流动进行监督的方法、对信息流动进行监督的方法等。例如,会计机构和人员首先应当自发设计一套“钱、财、物”分管制度进行有效监督,可以通过现金预算制度控制企业各种违法支出,还可以借助内部审计部门分析和测评产品成本报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会计机构和人员还可以对材料或物资利用最优定货批量方法进行监督、对物资保管和领用制度,以及信息处理程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督。
4.从监督会计循环程序方面理解,紧紧围绕会计系统的本质功能开展各项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系统管理,包括科学设置各级会计岗位并合理进行会计分工、严格审查会计凭证的填置与复核、有效控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与保管、严密预防实物和现金上的各种违法行为、认真履行财务收支制度控制的专责、审慎监督各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及合理性。例如,财会部门可以通过财产清查手段,对物资保管情况进行控制与监督,还可以对企业重大的投资和筹资决策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分析,对企业正当利润分配和依法纳税数据进行法律咨询或调查。总之,只要会计人员充分利用会计循环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完全能够把一套合理科学的预警体系建立起来。
篇2
一、提升高度,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局对依法理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按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设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依法理财试点工作作为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省财政部门依法理财试点方案》的主题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在全局范围进行依法理财专题讲座以及定期培训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把全局每一位财政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切实开展依法理财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为做好全市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完成好省厅交给我局的任务,奠定思想基础。
二、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有效指导全市依法理财试点工作的开展
按照《*市财政系统依法理财试点工作方案》关于组织领导的安排,成立全市依法理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和具体办事机构,分范围、分重点指导和监督工作落实;尽快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全方位讨论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各项任务,充实调整工作方案,安排筹备财政部可能在我市召开的依法理财现场会议;研究打造依法理财工作体系、制定方案实施细则和依法理财调研计划,协调动员全市财政系统积极开展工作,安排本年度全局依法理财工作任务,制定学习培训规划。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成立由办公室、组织人事处、预算处、监督检查处、条法处组成的局依法理财试点工作督导小组,定期、定向对处室和单位承担的试点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起到全省依法理财试点示范单位的作用。
三、分解任务,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夯实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基础
按照省厅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动员会和方案的要求,重点围绕落实以下六项任务,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一是以转变财政职能、履行财政职责、规范财政管理为重点,依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建立完善依法理财制度体系;二是规范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管理改革,加强非税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和投资评审管理,加快推动农村综合改革;三是以防止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浪费为重点,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督效果;四是以完善执法责任制为重点,建立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核、协调、审议、执行制度和运行机制;五是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人才作用为重点,建立健全竞争上岗、干部轮岗和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奖励规则,调动干部积极性;六是以强化权利内部制约为重点,完善内部会审制度,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切实规范内部管理。
在明确、充实依法理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局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工作职能的特点,围绕以上重点任务,做好落实。先由各单位按照“*市财政局依法理财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见附件1)的内容,制定“*市财政局XX处依法理财试点工作规划”(见附件2),并于2009年5月22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全局方案实施细则,再由领导小组将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各岗位,明确单位、岗位的责任;各单位根据工作分解情况,于每年初制定“*市财政局XX处依法理财试点09年度工作计划”(见附件3),确定具体任务的完成时限和效果;局依法理财试点工作督导小组根据计划汇总情况,研究考核机制,定期开展考核,并将依法理财试点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范围,从而确保各项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篇3
一、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乡镇预算不规范,预算执行不严格。目前乡镇级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区级金库,财政支出由区级财政拨款,多数乡镇连形式上的预算都不编,与一级政权、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的原则相悖。预算执行中没有刚性,与乡镇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频繁发生追加或追减情况,预算调整不规范。多数乡镇财政支出不受预算约束,基本是有钱就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钱都敢花,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执行预算的概念,造成财政决算与预算数据相差悬殊,使人代会批准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财政预算形同虚设。财政预算约束不严格,还表现为预算编制不科学,既不全也不细,操作性不强。乡镇其他收入未完全纳入预算,大量预算外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高。
2.财政决算不真实,账表严重不符。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的数据,不是依据会计账簿所记录的数据填列,而是根据上级财政决算编制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整后填列,部分乡镇在账薄中不设“一般预算收入”账户,只在年终财政决算时根据上级财政机关提供的“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填入决算报表,账上则不进行记录,有些数据是为寻求平衡倒挤出来的,甚至为达到收支平衡,该入账的支出不入账,虚顶资金,或虚增调入收入,或虚列财政支出,造成决算数据不真实。
3.资金安全存隐患,内部控制制度缺失。乡镇对财务收支凭据审批、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资金的监督管理等环节缺乏相应制度,表现在:现金管理混乱,有的库存现金数额过大;有的将单位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当地银行或信用社,形成公款私存;个别乡镇因债务纠纷银行被冻结或担心被法院执行,就将单位资金以存折形式存入银行。或将一些不合理支出长期用白条虚顶现金,借款条长期不入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资产虚构,现金账款不符,甚至形成长期挪用。凭证审核不严,不合规票据入账已成为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的普遍现象,这为一些不合理开支报账打开了方便之门。
4.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乡镇普遍存在往来款项挂账数额过大、时间过长的问题,且有的挂账时间经过了几任领导,有些债权债务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单位人员已无人知晓,有些往来款项账户,本来就记载不清, 日积月累,不少已成为呆死账,无头账,严重影响乡镇资产、负债的真实性。由于政府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导致乡镇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明。尤其是对项目多、资金量大的乡镇,未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大部分支出在经常性科目中核算,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很难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以上问题存在的成因,主要是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有缺陷,没有约束机制,缺乏综合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编制程序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粗糙。财政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忽视专项资金管理。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探讨
1.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要改革目前区乡财政管理体系, 在保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情况下,乡镇政府根据区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具体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乡镇财政所具体负责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执行本级预算。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对政府性收入应全部纳入财政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的完整性,强化,净化财政支出内容,不向非预算单位拨款,杜绝人为调节财政支出行为。强化综合财政预算制度,统一编制内外收支,严格进行决算工作,增强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确保收支平衡。
2.完善各类财政制度,规范财政基础工作。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加强制度约束,认真清理不切实际的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充实和完善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办法,细化有关财务收支管理规定,制定乡镇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收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负债资金收支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往来账项的管理,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各乡镇要进一步重视对往来款项的管理,建立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和清理制度,建立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催收应收款项,拨付应付款项,对呆死坏账进行清理调整,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严防利用往来款项调节财政收支。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应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督范围,切实做好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与审批、拨付、使用。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与管理,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纪律,对报账的原始凭证要严格审核程序,认真执行法定代表人、财务主管、会计人员、经办人员“四方会签”制度,严肃票据管理规定,杜绝不合规发票入账问题的发生。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体制改革,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使得财务管理存在薄弱的环节。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单位普遍都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的进行及管理多是依照管理,缺乏相关的制度条款。对于预算资金管理控制制度不严,随意性比较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单位部门支出资金比较随意,对资金的使用也并没有遵守专款专用的原则。
2.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很多人都会认为财务人员只要能够简单的记账、算账以及报账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很好的业务素质。因此,导致现在单位对财务人员重视度偏弱,忽视对政府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责任心比较差,加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过于陈旧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对财会知识不能够主积极主动探索学习,进而不能够及时发现财务中所存在的问题。
3.领导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思,没有把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一些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近几年来,我国基层政府违法的事件经常发生,多以经济违纪类、失职渎职类为主。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近年来,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方面,各级各部门对基层政府监督检查工作普遍加强,但仍然存在着监督范围小、监督内容不全面、监督周期长等问题。首先是审计的次数较少,不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审计的时间段,任务中,进而制约了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第三是由于审计的随机性较大,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对财务监督不到位,进行的检查大多是很片面,深度不够,不能够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状,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加强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这样,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并且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业务、工作水平。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政府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一是在财务队伍中普及法律知识,强化财会人员的法律责任;二是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四是实现会计电算化;五是加强培训,抓好继续教育;六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意识
首先,要进一步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增加对违法乱纪行为的责任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层政府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程度上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其次,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强化综合治理。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对财政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起各司其职、信息共享、联系畅通、查处及时的工作机制。
4.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机制,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效控制
首先,将预算控制端口前移至预算的编制,从源头上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其次,改革预算控制的方法。对项目支出不仅要控制总额,而且还要细化控制到每一个费用明细,提高经费管理的透明度,使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随时把握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克服经费使用中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各部门必须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开支事业费;最后,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在对预算层层分解执行过程中,明确责任中心,将由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发的责任落实到人。
5.严格经费支出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
第一,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方可报销。第二,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负责签字,财务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予以报销。第三,统筹安排使用各项经费。第四,加强经费开支的事前监督。第五,健全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加大财务管理的力度,更新观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向更科学、更规范、更合理的方面发展,进而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习芳:浅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04.
篇5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会计基础性工作不到位
首先,原始凭证的失真现象频发。在有些事业单位中,填写会计原始凭证存在不合规编制的问题,并未与实际出现的项目内容相符;其次,记账凭证不够规范,特别是一些会计科目名称的规范性较低,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不利影响;再次,原始凭证的填写不完全,一些事业单位在填写原始凭证时常会出现不填、少填或漏掉等问题;最后,账簿书写的规范性不够,表现在刮擦、涂抹、数字书写方面的失误等,给各明细账的核对带来了负面影响。
2.会计督查机制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会计监督检查机制的执行不力是制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瓶颈,由于事业单位的监管部门对各项会计管理制度的落实状况督查不及时、不到位,尤其是对资金的使用、分类监管不够严格,对会计领域的违规行为处罚不够,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愈演愈烈,以致诱发财务犯罪。
3.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
为数不少的事业单位拘泥于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的问题。在单位内部,内控制度的执行意识不强,甚至忽视了内控制度的关键性,导致会计核算相对混乱,一定程度上变得无章可循而流于形式。
二、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对策
1.做好会计基础性工作,着力增强会计核算的质量
各事业单位要紧密依据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内控严格的财务管控制度。尤其对各项财产的审批、现金的专项监管、财务规划的编制、资金的筹集、各项审批权限的划分均要有系统明确的规定。首先,要大力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引领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推进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进程。例如,会计从业者在填写原始凭证时,必须坚持凭证的完整性原则,切忌弄虚作假;在书写账簿及记账凭证时,也要力求规范,保障会计信息的精确无误。其次,事业单位会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财会从业人员绩效考评、晋升、降级等奖惩机制,依照从业者岗位归属的不同明确不同的考评标准,加强对从业者工作行为的约束,以逐步打造高质量的会计核算体系。
2.加大内部控制、外部督查力度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监督主要以查缺防漏为主,如今,内部控制已把风险评估列为主要的控制方略,集中表现在事前控制上,这有助于整体发挥会计从业人员的专长和监督职能,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合规性、真实性,为会计部门决策把好关,以增强会计监督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实施专项监督。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好财会工作,同样离不开审计部门的协助配合。首先,内部审计职能部门要与政府审计部门一道完成预算单位的审计任务,主要包括会计基础性工作的规范程度、财会制度的是否健全以及会计核算的实际流程是否合乎规范。实践表明,只有依靠内外部力量的联动督查,才能全面有效地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周密的指导。其次,事业单位会计部门负责人要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财会法律、规范,并将预算执行状况与晋升、离任的责任相挂钩,加大对财会领域重要法律、规范的宣贯力度。在财会领域法律体系方面的宣传和落实方面,要增强实用性、严谨性和操作性,避免各项法规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始终做到有规可循、照章办事,彻底弥补会计核算领域的法律漏洞。要增强领导的负责人意识,始终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及目前通行的财会管理制度办事,构建完备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将各项财务信息进行及时公开披露。
3.会计的内部控制要进一步强化
会计内部控制是做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必要保障。首先,要规范各项流程,明确岗位职责,以实际工作性质、内容和范围为基准点,实施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预算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之间要建立联动机制,审慎编制规划方案,确保周密精确,避免肆意更改。再次,必须一切从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在不变更会计责任主体、不削弱各部门财务管理职能的前提下,依据新出台的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等政策规范,逐步增强财管职能。
篇6
一、电力企业会计基础的现状问题
(一)管理者思想落后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增长方式已大幅度改变,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的企业管理者依然保留着落后的管理思想,一部分管理者在管理方面严重缺乏创新精神,更有部分管理者并不重视企业会计管理,认为会计管理工作没有必要。这类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会计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企业会计基础管理方面缺乏热情。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式,对会计基础理解不到位,导致管理随意。由于管理意识不强烈,对于员工会计基础的培训工作也就不甚在意,会计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会计基础工作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符合规范的方面,这样就导致会计基础的作用得不到最有效的发挥。
(二)会计工作目标不明确
在县级会计基础工作中,管理者以及管理人员对于该方面的规范化认识不足,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未对工作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会计基础工作开展秩序混乱。除此之外,会计工作的相关规范以及实施办法为最基础的方案,并且在企业的全面管理过程中,考核指标的制定也不甚合理,进而导致电力企业在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方面界限模糊。没有相关规范的约束,会计基础工作就没办法严格遵照制度进行,这将导致会计工作的混乱,容易滋生不法行为,造成职权滥用、贪污受贿等现象。
(三)管理人员权责混乱
为保证县级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企业机制中已经建立起监督检查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督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责任与职权范围划分方面十分模糊,导致监控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再加上,部分员工对于企业内部事务并不重视,视企业利益为虚无,缺乏工作主动性与工作热情,一味听之任之。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权责不明晰,导致企业制度无法完善实施。
二、加强县级电力企业会计基础的优化措施
在县级电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照并落实相关工作规范,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促使企业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达到同一,提高他们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从而使得会计基础工作能够尽可能的发挥效用。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做好宣传以及员工培训工作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要求,可以得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包括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尽可能提高自身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摒弃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意识,同时,企业要抓住时机,加大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开展定期培训活动,持续不断的提高员工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以及财会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监督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核算,可以促进企业财会工作的开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企业会计工作合理有效开展。通过企业不断加强财会工作方面的宣传,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不仅可以促使企业员工更好的了解国家在此方面的法律规范与规章制度,而且更好的掌握行业专业知识,能更好的把握各种工作规范,以保证会计基础的各项工作都符合法律规范。另外,工作人员也要尽可能的掌握会计基础的工作环节与工作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大力宣传以及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可以保障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在规章制度的要求下进行。
(二)完善县级电力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离不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完善企业会计工作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企业工作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的时候,要从企业自身的会计基础状况出发,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县级电力企业实情的规范,以此为根据,做好企业监督检查以及分析工作,找出影响企业效益的弊端,从而建立起符合企业的健全的规章制度。只有企业的规范制度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各个部门,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好企业管理的关键点,以此为根据加强控制,尤其是那些较为容易出状况的工作一定要重点关注;企业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企业工作效率低下且违法违规较为严重的部门,要把会计基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这些部门上来,以提高企业形象与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要在保证发展长远目标的基础上,适当的制定短期目标,并制定出相关监管目标,另外,还要把企业管理的重点以及管理方法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制定出来。
(三)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其管理需要专门人员负责,企业监督监察部门也要认真履行职责。只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管理人员以及监督部门一定要做好会计基础信息的可靠性工作。通过对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规范化管理与检查,可以尽快发现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促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企业管理人员要做到:第一,加大检查力度,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对其进行常规化检查,促使企业制度的完善建设;第二,加大责任监管力度以及责任追究力度,对于违法违规想像要适度加大惩罚力度,以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发挥。
篇7
摘要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资金,资金活动也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本文讨论的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企业应对资金活动加强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下面,就企业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企业资金活动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及如何做好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 资金活动 风险控制 控制措施
一、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意义、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我国财政部于2008 年颁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导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第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第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第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第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资金活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两个方面论述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从资金流入角度看
1、筹资活动中资金内控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企业资金需求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严重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实现筹资活动的高效性;另一方面,筹资方案论证和审批流于形式,以至于筹资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无法及时发现,不利于企业筹资活动顺利开展。
2、经营活动中资金内控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虚列收入现象突出;二是企业仍存在帐外收入、虚设小金库等现象;三是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带来了巨大的坏账风险。
(二)从资金流出角度看
1、投资活动中资金内控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所开展的投资活动不符合自身的需求,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时未考虑到未来收入的匹配性,导致企业未来现金严重失衡;三是对投资活动后续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投资活动后续管理落实不到位;四是企业未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准则开展投资活动,从而给予企业造成潜在风险。
2、经营活动中资金内控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存在着虚列采购和帐外资金现象,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失;二是企业未将审批权限分离开来,以至于企业各部门之间职权不明。
三、资金活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一)筹资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1、筹资方案策划风险。现阶段,国内部分企业对筹资方案的策划重视力度不够,即策划筹资方案未能够考虑到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的流动性,以至于筹资方案虚高或虚低,从而给予企业引发利息及成本大幅度升高的风险。
为解决企业筹资方案策划风险,需要企业着手于下述方面:首先,加大企业财务和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从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其次,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鼓励更多的部门局能够参与到筹资方案策划过程中,以增强筹资方案的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最后,建立数据库,将企业历史研究数据和经济研究数据计入数据库中,为企业策划筹资方案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2、筹资方案论证和审批风险。企业对筹资方案论证的执行力度不足,其审批工作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实施,导致筹资方案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为解决企业筹资方案论证和审批风险,需要企业着手于下述方面:一方面,需要企业各部门均参与到筹资方案论证过程中,增强各部门的宣传,使各部门认识到筹资方案论证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筹资方案论证行列中;另一方面,完善分级审批制度,企业以分级审批制度为依据,严格按照审批制度中审批程序执行筹资方案审批工作。同时,加强对企业筹资方案论证和审批的监督,规避论证和审批过程中薄弱环节。
(二)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1、企业投资活动偏离企业发展需求。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多数投资企业投资时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严重偏离企业发展需求,这种现象将给予企业造成巨大的风险漏洞,不仅不利于企业盈利,而且将使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亏损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一是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明确投资方向和目的;二是加大对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漏洞,之后及时予以处理;三是企业应立于自身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之上开展投资活动,确保企业能够承受住投资带来的经济压力。
2、投资方案论证和审批风险。如筹资方案类同,企业对投资方案论证的执行力度不足,其审批工作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实施,导致投资方案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为解决企业投资方案论证和审批风险,需要企业着手于下述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加大资产保管制度落实力度;二是组织高素质、高质量人员构建项目监督管理团队,实现对投资方案策划和执行的定位跟踪,以确保投资方案高效性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收支工作未能够严格按照实际业务发生原则和分级审批原则予以推行,因此需要企业从下述方面予以解决:首先,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即企业以各部门以往的经营状况为依据,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对资金的需求予以评估,并做好预算编制。同时,企业凭借全面预算体系,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资金合理配置,最大限度上发挥资金使用价值;其次,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批,建立资金审批制度,其中资金审批制度必须对资金审批人员、业务经办作出要求,以规避资金私自挪用现象的发生;最后,注重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资金活动的财务控制制度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能够具体执行的财务内控制度,避免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建议采用以下几点措施来防范会计差错及财务人员舞弊行为。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稽核对证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制。加强会计电算化操作控制。
总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的专门机构,科学确定投融资目标和规划,完善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活动的集中归口管理,明确筹资、投资、营运等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评价资金活动情况,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焦晶莹.从资金活动的风险节点看企业内部控制.会计师.2011(01).
[2]刘帆.基于资金活动内控应用指引的企业现金流管理探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冶金财会.2011(03).
[4]田黎,吴红勇.浅议企业营运资金财务内部控制设计.中国西部科技.2011(21).
[5]郭云刚.XX集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创新策略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篇8
我叫XX,今年43岁,大专文化程度,85年7月参加农行工作。85年7月至91年12月在市分行办公室从事打字员、收发等文秘工作,92年至2*0年先后在计划会计部从事机关财务、综合等工作,2*0年8月任副科级监管员兼搞综合至今。本次我要竞聘选择的岗位是市分行计划会计部副经理一职。
一、主要工作业绩。
我自85年7月参加农行工作以来,在历届行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特别在从事会计工作后,我不断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每年都能积极完成部室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为*农行的业务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一是参与制定了2*1至20*年创三铁单位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上等级的三期规划,组织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上等级工作,并经省分行工作组考核验收文县支行被评为“三铁”单位,有三个县支行被确定为“二级”单位,有四个县支行为“三级”单位,完成了三期规化中的二期目标任务。二是以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为重点,以防范会计操作风险为主要内容,采取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认真开展了各类专项检查和清理工作,使会计核算的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按照《*分行20*年计划财会工作安排意见》,制定下发了《20*年*分行财会监管要点》,突出抓了以“7+3”为主要内容的操作风险易发环节和账户、现金和反洗钱“三项”业务管理情况的监督;在部门的配合下制定了20*年上半年会计自律监管工作方案,着重对重要环节,重要岗位,重要人员,重点账户,印、押、机、证的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自律监管,落实整改,进一步强化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了操作,有效防范了会计风险;处理落实了预警监控系统产生的预警信息,尤其是6-9月份在科室人员一人借调省分行,其他人员抽调下乡等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加班加点,日均处理预警信息达到48条。另外,4-7月份按月对可疑交易远程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存在的问题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各行和营业网点,提出今后工作要求。三是利用现有系统资源,认真开展了非现场监管工作。通过财务报告信息系统对运送中现金、系统内往来资金、诉讼费挂帐等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科目使用不正确、应收利息核算不规范等问题下发26份《非现场监管表》,督促辖属支行限期进行整改,减少了风险隐患,使会计核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展了营业机构会计出纳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对辖属20个网点会计主管临柜办业务,主管专职后缺22个柜员的问题及时向分行进行了反馈,从源头上防范了因人员配备不到位而引发经济案件的发生。四是组织并参与了20*年3月1日至20*年2月28日期间的反洗钱工作专项检查,对存在的44条问题,提出了35条整改意见,下发了9份整改意见书,督促县支行进行了限期整改。五是结合会计规范活动年的开展,在部门其它人员的配合下举办了一期51名财会监管员和会计主管参加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全行财会监管和会计主管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规范化监管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临柜人员掌握熟悉了新系统的操作方法,为数据上收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根据省分行的安排,对委托贷款、委托业务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核查。六是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七是认真开展了专项清理工作。首先,配合科室其他同志重点抓了账务数据清理核对工作,确保了我行账务数据完全符合集中版账务规范要求,如期全面完成了数据清理工作任务。其次,对各营业机构历年来领用的业务印章、联行机具、相关资料,包括近年已撤并机构的业务印章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共清理出各类停用业务印章825枚,联行编押机具及相关资料42个。八是认真搞好统计分析工作,为领导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
二、竞聘本岗位的优势。首先,我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或许是执着追求、情有独钟的缘故,多年的会计工作实践,使我积累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十几年来,我在会计统计、会计风险监管等各项工作中从未出现过差错,并多次受到部室领导和上级行的表扬。其次,我有丰富的会计管理工作经验。我在现有会计岗位上己亲身体验经历了农业银行会计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无论从过去的手工记账,还是到现在的电子化监控,我都能熟知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并能通过监督检查发现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向领导提供可靠的风险防范应对策略。三是我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坚持原则。参加工作几十年来,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全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财务会计制度,无论在检查和在线监测中,只要发现有违规操作现象的,无论是单位或是某一个员工,我都能及时指出,并要求限期进行纠正,在执行制度上从不打折扣,看面子,讲人情。同时,我在本职岗位上能严格要求自己方面,做到了从严自律,洁身自好,没有谋取一己之私。
三、竞聘后的设想。
如果本次竟聘成功,我将配合科长按照以下具体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突出抓好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自律监管,落实监管工作措施,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上等级和会计基础工作创“三铁”活动,突出抓好规范化操作和各项内控管理措施的检查落实。通过开展创“三铁”上等级活动,打造一批会计基础工作真正过硬的营业网点和县级支行。
3、加强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工作。对各行会计事后监督中心运行情况做进一步检查,督促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4、认真落实营业机构委派会计主管的工作职责。把会计主管委派作为强化内控管理,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举措,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委派会计主管认真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好会计监控系统和可疑交易远程监控系统风险预警监督作用。按照省分行制定的两大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好“三项工作制度”,即定期例会,半月简报和考核制度,督促县支行配齐预警人员,落实工作职责,切实发挥风险预警功能。
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管和会计检查。财会自律监管工作的重点是监督检查各县支行监管员、事后监督员职责履行情况,以及会计主管、财会监管员对会计监控系统核查落实情况,在对县支行自律监管情况进行全面的再监督、再检查的同时,采取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和非现场分析,切实发挥第二道防线的监督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格局,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 管理制度 监督 电算化
农村财务是我国财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时刻影响着基层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冀省十余个村委的走访调查,发现这其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是专项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有挪作他用的现象。目前,村级专项资金主要是专用建设资金。专项建设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者用于消费支出,从而挤占了实际建设资金,使得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常有发生,发了各种村级矛盾,影响到村组的正常运转。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缺乏必要的年初预算和年终决算,“有一块钱敢做一百块钱的事儿”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村委负债严重,资金入不敷出,周转不灵。严重降低村委的信誉度。支出项目繁多,零星类支出和招待支出更是杂乱,隐性招待费难以遏制。档案管理不善,缺乏专门的存放地点和专业的保管人员使得以前的账目毁损严重。
三是缺乏民主管理和监督。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人员虽然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人员文化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知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等因素,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有的村落的委员会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大小事儿村书记“一手抓”的现象屡见不鲜。缺乏必要的村务公式栏建设,普通百姓对村里的钱一年是怎么使用的基本无从得知。
四是财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当前,农村财会人员大都是村委或者直接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做到“记录流水账,保存村公章”的层面上。数据的处理的意识几乎没有,从而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极大地影响了村账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两规一化”方案:
一、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
收入管理制度,村级收入年初必须列入预算,报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备案。说明各种收入的来源和预计用途,严禁瞒报收入私设“小金库”,严禁坐支收入款项和白条抵库。
现金管理制度:村级由报帐会计专收、专付、专管,非出纳人员不得管理现金。坚持日清月结的原则,不准坐支现金,不准挪用公款,不准白条抵库。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村级组织不得擅自将集体资金出借给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支出管理制度:1、实行备案制,统一标准的签章。各村必须指定审批人所用印章、凡无备案印章、签名或公章的,会计有权拒绝执行2、分级审批,小额数目可以由村委会或相关负责人决定,数额巨大的必须召开村会以决议3、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添置和招待费用。相关的固定资产要根据重要性的原则恰当购置而业务招待需严格控制,节约使用,切实落实“四进四信”原则。
财务档案管理制度:1、相关票据必须使用经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款凭证,严禁使用自制票据和伪造专用票据。2、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会计负责收据的领购登记、使用、结报、缴旧换新与核销工作,并定期检查监督。3、建立内部收款票据年度审验制度。审查是否出现填写错误和造价行为。
二、推进农村财务公开化规范度
(一)加大村级财务公开力度,接受群众监督
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应当及时,特别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求公开的财务活动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不可敷衍了事。设置专用的财务公开栏,对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二)成立村理财小组,聘用专业顾问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并且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农村财会知识,不得由村社干部及其亲属提任。民主理财小组要有专门的议事规则,定期召开例会,充分履行职责。同时针对农民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村委可以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予以指导。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推行电算化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各村财会人员要由经过严格的选拔不得随意任用,同时有必要的可同时设置资金管理会计,账目审查管理会计和专门负责数据分析并提供决策信息的会计人员。
(二)切实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业务水平。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对村财乡管的有关财会人员和村级报帐员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尽快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并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使管理工作眼睛变亮,透明度增加,提高村级会计核算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作用,抓进度、促平衡,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或人员要重点抓好对制度落实情况、各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王观楚.完善村民自治下村级财务管理机制[J].
[2]2012河北省财政厅.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0).
[3]王静.农村财务管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
篇10
国家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已颁布实施。依法招标采购不仅能够确保EPC项目采购的质量,降低投资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预防项目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采购招投标工作能否规范有序实施,监督是关键,对项目采购、招投标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预防和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已成为当前EPC总包企业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才能做好项目采购监督工作,避免盲目性或流于形式,监督人员必须把握监督对象的运行流程和规律,在规范项目采购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确定监督重点环节,细化监督工作流程,明确关键监控点,实施全流程监控。
1对采购过程全程监督
1.1 开标前的监督检查
1.1.1 供应商选择的监督
供应商的选择是项目采购的重要环节和核心问题,也是采购监督流程中的前沿,是“把不合格品拒之门外”前移到“把不合格供应商拒之门外”的关口。监督的重点包括:是否在本系统合格供应商网络内产生,是否满足至少三家供应商,不足三家时是否有相关的审批手续;本系统合格供应商网络外的是否签订《恪守商业道德协议》,是否进行了供应商风险评估,对评估风险高的供应商是否进行了现场考察等。
1.1.2 技术评审的监督
技术协议规定的是所购设备、材料的性能和标准,是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标的重要依据。技术协议的签订情况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技术要求与供货范围是否明确一致;通用设备材料是否写有品牌或存在技术指定现象;认定技术不合格供应商的理由是否充分,有无人为设置技术壁垒排斥某些供应商的现象等。
1.1.3 采购模式的监督
采购模式直接影响到采购结果的质量、价格。采购模式包括招标、询比价、独家采购、网上采购等,针对不同的设备、材料选用合理的采购模式,是项目采购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重点监督的内容包括:是否按照物资类别的授权范围和额度选择采购模式,是否属于越权采购;是否通过招标或联合谈判确定框架协议采购的供应商和价格;中标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是否不少于两家,是否存在变相独家采购和指定采购;招标方案和评委组成是否符合招标管理规定;评标办法是否充分考虑到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的性价比最高。
1.2 开标过程的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投标供应商法人代表或委托人证件(身份证)、委托书;当众宣布招标评标纪律。
(2)检查投标文件密封及标记情况,检查投标人在确认表上的签字是否齐全。
(3)监督按招标文件规定的顺序逐个开启投标文件并唱标,依次进行,不允许把投标文件开启完了后再开始唱标。检查“投标报价确认表”上签字是否齐全。
(4)确认评委身份,对评标全过程监督,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
1.3 开标后的监督检查
1.3.1 中标情况的监督
中标价是否在费用控制价以内,超出控制价的需相关人员出具超概报告;中标报价是否经过有效的分析比对、确认;中标范围是否与签订的技术协议一致。
1.3.2 合同及过程控制的监督
合同价与中标价是否一致,合同中标人与实际签约人是否一致;供货范围是否与签订的技术协议一致;是否按规定审批和签订合同;检查是否跟踪监督合同履行过程,异常情况有无书面报告和解决方案;是否认真分析、检查合同进度情况,发现问题是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是否按合同约定追究违约供应商的责任;变更合同的审批手续是否规范,有无签订合同变更协议;采购质量目标及责任是否分解落实;对重要设备和关键材料是否制定采购进度控制计划;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预付款和货款,审批手续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监督剩余物资处理的全过程。
1.4 对独家采购的监督
(1)独家采购的主要原因除专有技术、专利产品外,还有项目工期紧,技术条件或等级提高,改造项目与老装置配套等原因,解决独家采购的根本途径,还是发掘和培育新的合格的供应商。
(2)监督的重点:独家采购的理由是否充分,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独家谈判准备是否充分,横向纵向信息的收集,包括一些经验数据(材料吨单价,设备综合吨单价等),还要了解独家采购包含的指定分包商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参与谈判的相关人员组成是否合理等。
1.5 对网上采购的监督
(1)电子商务采购系统的应用,对降低EPC项目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合理的物流体系等方面都产生积极作用。物资采购上网操作,采购过程公开透明,众多供应商在网上报价,供应商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客观上促使报价趋于合理。网上采购各流程环节相互制约,能够有效避免违规违纪行为。
(2)网上采购的突出优点是,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网上采购对采购全程实时监控,规范了采购操作步骤,使每一节点都凸显出来,从源头上预防和限制了暗箱操作。
(3)网上采购的监督原则与网下采购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体的监督细节上还是有所侧重:网上采购开标前要确认是否在技术合格后发的询价文件;是否已告知各参与供应商商务开标的时间,是否留有每个参与供应商的备用联系电话,确保开标现场澄清时联系畅通;如需现场同供应商联系,重要的澄清内容必须要求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开标现场,供评标时进行报价分析。
2把握几项重点,确保规范有序采购
2.1 与项目业主构建和谐关系
EPC总承包商要求具有很高的总承包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设计、施工和采购全权负责,指挥和协调各分包商,处于核心地位。项目业主是投资主体,有权对EPC总承包商项目管理进行监督。在XX扩能改造项目中,业主要求对每个商务标段的中标进行确认,项目采购进行初期,最终确认的中标结果经常被业主方改动,理由也很简单,多是考虑到售后服务的便利或是保证与原有系统的一致性等原因。这主要还是沟通不够或沟通滞后,如果业主的这些想法能在商务开标前都收集到,经评委们讨论商定就更合规。对于业主的特殊要求一定要有书面的材料,内容必须书面化。一字千金,而非一诺千金。能向业主追加费用的一些依据应及时固定下来,获得相应的收益。积极与业主建立和谐关系,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就会得到业主更多更好的支持与配合,合同争执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会变得更加顺利,良好的沟通与相互协作,也是嬴得项目业主后续项目合同的前提和基础。
2.2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寻找、培养和管理适合企业战略需要的供应商已成为采购管理的重要职责。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不仅能够正确调整项目的采购策略,达成项目的采购目标,还可以优化供应商数据库,使供应商不断配合EPC项目的发展策略,建立供应商体系的良性循环。项目采购若只注重谈判、比价、压价,缺乏从关注谈判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从一味压价向建立双赢机制转变,长此以往寻找合作伙伴的路越来越窄。合利则动,背利则滞,双方责权利关系比较平衡,尽量减少苛刻的、单方面的约束性条款,诚信为本,才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和双赢。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要看供应商在招投标、询比价中的一次性表现,也要看以往的考核业绩,两者要充分兼顾,这样才能防范恶性竞争,防范低价劣质,规避采购风险。
2.3 充分利用业务公开信息系统加强监督
业务公开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手段将监督工作融入采购合同等业务管理流程,实现企业对外经营业务数据的集中展示及一站式检索。项目采购是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各项目间同类采购物资数量、金额、单价、日期和结算等公开信息的比对,在巡视中摸索规律,发现疑点,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按照“认识到位、公开到位、监督到位”的要求,规范流程,完善机制。以公开促民主、以公开促清廉、以公开促效益。对项目物资采购的监督最为明显,市场整体控制越来越严格,差价越来越小,违规单位越来越少,违规单子越来越少,有效遏制了业务活动中违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力。
2.4 采购权力相互制衡,实施系统自动纠偏
- 上一篇:创新创业的趋势
- 下一篇:区块链公司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