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

篇1

一、内地会计师事务所获准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背景和意义

推动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是深化内地与香港会计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以下简称H股企业)特别是A+H股企业,由于同时在内地与香港上市,根据两地上市规则和监管要求, 需要分别按照内地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两套财务报表,由两地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两地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加重了H股企业的上市成本,也不利于两地会计行业的发展 .随着内地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与香港等效,取消H股“双重审计”、推动内地符合资格的事务所直接从事H股审计的市场环境逐渐成熟。2007年12月6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会计审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明确提出要 “尽快研究解决两地在对方上市的企业,以其当地的会计准则编制并由当地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当地审计准则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获对方上市地监管机构接纳”。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成本,使更多更好的内地企业在港融资,促进香港资本市场更加繁荣,而且有利于两地会计行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赢。

经过内地与香港的共同努力,2009年8月,两地签署《关于内地与香港在对方上市的公司可选择以本地会计准则编制并由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报表的建议架构》(以下简称《建议架构》),确立了H股企业可以选择按内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由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目标,并规定了推荐认可、后续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将来香港企业在内地上市,同样可以选择以香港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聘用符合条件的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

根据《建议架构》,财政部、证监会是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审核推荐机构,应当制定一套客观和透明的认可要求,用以对申请事务所进行评估,并择优审核推荐。为此,2009年11月9日,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联合印发了《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试点工作方案》(财会便[2009]79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规定了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申报条件 、申请材料和工作程序等。《试点方案》已载于财政部和证监会网站。《试点方案》印发后,共有16家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申请。经严格审核、综合评议,审核推荐委员会择优确定了向香港有关方面推荐的12家内地会计师事务所。

二、获准从事H股审计业务的12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产生过程。

财政部、证监会高度重视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则,确保审核推荐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一)组织领导。财政部、证监会成立“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审核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请参加H股企业审计业务试点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推荐。委员会由财政部会计司和监督检查局、证监会会计部、中注协相关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会计司),同时成立联合工作组。

(二)严格审核。《试点方案》规定的申报截止时间为2009年11月30日。在截止时间前,审核推荐委员会办公室共收到16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申请材料。之后,联合工作组对事务所提交的书面申请材料按照《试点方案》进行了集中审核,并于2009年12月11日将相关申请材料在财政部、证监会网站上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地考察。初审结束后,联合工作组结合公示情况启动了实地核查工作,赴北京、上海、重庆、杭州、深圳、成都、长沙等地对提出申请的16家事务所总所及其9家分所进行了实地考察。联合工作组通过查阅工作底稿、核对相关账目、核实文件原件、约谈有关人员等,对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内部管理,国际业务开展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核查,并重点关注了事务所2009年度合并情况。之后,对每家事务所形成了独立的核查报告。

(四)综合评议。为保证审核推荐工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联合工作组根据《试点方案》和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能力要求设计了综合评议评分表,用以对申请事务所进行综合评议和择优选取。随后,委员会全体委员本着对申请事务所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实地核查报告为基础,独立地对每家事务所进行了评议打分,综合平均后形成各事务所的最终得分。

(五)上报审定。审核推荐委员会根据事务所得分排序结果拟订了推荐名单,报财政部、证监会领导审定,并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香港证监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财务汇报局、香港会计师公会就落实《建议架构》及相关安排达成共识后,予以公布。

篇2

一、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工作

(一)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村级组织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开设银行账户、统一凭证账簿、规范财务流程,并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全面核算反映经济活动和社区管理的财务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开单独记账核算的,可根据情况分别开设基本账户。要在县级或县级以上范围内统一制定会计凭证、票据和账簿,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有条件的地方,要抓紧构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规范村级会计委托。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必须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确保财务审批权以及经济活动监督权由村级组织行使。机构要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操作流程,强化内部监控,落实责任追究。要以村级组织为独立会计核算主体,分设银行账户;要加强档案管理,以村级组织为单位,单独整理,归类造册,妥善保存。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村级组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独立自主能力。

二、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监督机制

(一)落实村级民主理财。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保证农民群众对集体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级组织发生各项财务活动、制定各项财务计划以及重大财务事项决策都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实行民主理财。民主理财人员要按照规定程序产生,具备财会、管理知识,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和撤换。民主理财人员应根据业务量按月或按季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对重要财务事项要随时发生、随时理财。

(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村级组织的财务计划、各项收支、各项资产资源以及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等内容要全面公开;土地征用补偿费、直接补贴给农民的“四补贴”资金等要逐项逐笔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拨付到村使用的财政资金要全程公开。村级组织要定期在固定设置的公开栏进行财务公开,也可通过电视、网络、电子触摸屏等形式进行公开。要探索建立财务公开定期抽查制度,及时纠正和堵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漏洞。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公开难、监督难等问题,不断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公开方式。

(三)规范村级民主评议。与村级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包括财务主管、村会计(含报账员,以下统称村级财会人员)、民主理财负责人等,都应当接受集体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对其履职情况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组织,村务监督机构主持,每年至少一次。民主评议要按照规定程序开展,民主评议的结果要严肃运用。

三、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一)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负责对农村集体财务、村干部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有关乡村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以及对有关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县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内设专门的审计科室,组织对村级财务会计工作开展审计。各省级农业部门要尽快制定统一标准的农村审计文书,切实规范农村审计程序。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做好日常财务收支、预决算、收益分配等定期审计的基础上,开展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资产和资源、农民负担、村级债权债务等专项审计,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审计。

(二)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力度。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审计监督,其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在审计中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和资金,要责成责任人如数退赔;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及村干部违规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农业部门要联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研究建立审计查处事项的问题移交、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论一经核实要立即移交,确保审计处理结果的落实。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指定具体人员并明确工作职责。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业务上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要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资质认定、招录和解聘工作,由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作出规定并组织实施,审计证由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

四、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

(一)全面加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的专业财会队伍是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确保村级财会人员具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经考核合格后聘任上岗,如无违反财经法纪行为应尽量保持稳定,不宜随村干部换届选举而变动。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地方,村级财会人员必须在中心登记备案以接受监督和考核。村级财会人员应享有稳定的补贴和待遇保障,各地可参照享受财政补贴的村干部标准确定。

(二)切实加强乡镇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乡镇,要尊重历史和现实,保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具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财会专业知识,熟悉财经法纪,具备从事财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并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的村,要加大对其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继续加大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管理力度。要建立完善财会人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组织做好对村级财会人员、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等(统称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登记备案、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

五、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篇3

【关键词】审计监督;经济建设;服务

最近几年来,我国各级审计部门在政府及上级组织的科学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十”精神及政府各项工作报告的要求,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在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率、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一、坚持改革探索,推动审计工作创新

1.大力推行非现场审计模式

目前非现场审计已经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中央银行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非现场审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处理和传递方式基础上,通过全面、连续、实时地监测审计对象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依据预定的程序来分析、评价和监测审计对象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风险状况的一种审计方法。非现场审计不但能够发现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各类人为操作的欺诈、贪污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建设非现场审计对于审计工作的范围与深度都有质的提升,这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建设,只有将内审工作信息系统中各类子系统进行准确的权限设置和数据交互传递,同时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内审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程式化,并建立起审计数据库,才能真正达到上述功能,加强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的水平,降低审计成本,从而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效。

2.加快建设审计监督信息系统安全平台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硬件设备的更新、软件系统的升级、网络环境的变动都要求安全平台作出相应调整。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注重“人”“法”“技”的有机融合,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出台,很难使审计信息系统安全走上正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将信息系统安全中重要的因素参与信息活动的“人”和信息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技术设备”有效地结合起来,责任到人,确保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加强审计监督信息安全的宣传培训工作,让全体审计监督人员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知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二、改进审计监察工作机制,提高审计监督效益

目前审计监督工作的成效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存在着平级管理的体制缺陷。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审计监察工作要首先重置审计监察部门的隶属关系。做好权责分立,使原来的企业生产经营领导层同审计部门并立,处于同级关系,避免出现管理实施者与对象的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导致监督失效的情况。改进审计监督工作的工作机制除了首先要改变审计监督工作受企业领导管理的隶属关系外,还要加强内外监督,保证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审计监督工作的成效与审计工作本身是否做到合理合据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审计监督工作本身同样需要一个监督主体,从而实现真正的权利制衡。

三、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促进企业经营活动规范化

确保审计监督工作的成效还必须注意工作本身是否能够切实结合企业运作实际。因此审计监督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建立内部审计、内部会计制度、内部控制激励机制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得监督工作能够细致全面地筛查企业运作管理中的隐患和问题,建立起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其次要严格执行审计监督工作的职责要求,将审计监督工作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证两条主线同时开展工作。做好职责分配、考核以及追究,真正形成贴合企业实际层级清晰的内控机制。

四、突出重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新形势下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应当注意主次、层级和急缓。确保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廉政管控体系,就要尤其注重重点环节的关键岗位、流程的监督工作,以及对于企业“三重一大”工作的考评追究工作。以各关键环节为工作子项目,加强制度防控,加强预防,最大限度减少关键环节中的各类违规违章隐患,从而建立起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监督体系,保证企业管理的切实有效。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能力强基础

对于审计监督来说,部门人员是审计监督工作的真正实施者,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审计监督工作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审计监察队伍建设。首先要改变原来的“兼职”现象,审计监察队伍中应当都是全职人员,保证监督工作不存在监督人员与被监督人员身份重叠的现象。其次,审计监察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自己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的意识,加强自身廉政作风建设,同时结合企业运作实际,提高金融、财会等专业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工作措施,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

总之,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需要我们改进审计监察工作机制,提高审计监督效益,突出重点,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能力强基础,同时坚持改革探索,推动审计工作创新。

参考文献:

篇4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 100多万元。

篇5

加强财政审计监督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工作。

一、抓宣传,增认识

1.抓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通过召开会议、组织培训、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邀请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广泛、深入、细致、持久地向社会宣传财政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审计监督的重点、程序、方法和经验。通过宣传要创造一个自觉、协调、文明、高效的审计监督工作环境,既增强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也可以消除彼此误会,增进了解,以取得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协作,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各企业单位、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领导要自觉树立财政审计监督的意识,要讲政治、讲大局,要支持、配合审计监督,使其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便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效益。

3.审计监督部门要对被审计监督部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针对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纠错防弊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加强经营管理的措施,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抓规范,改方法,尽快使财政审计监督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

1.抓规范。

一是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统一的财政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以便正确而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彻底改变财政审计监督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

二是要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资金从申报、拨付到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同深化改革与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密切的重点项目,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监督,将财政资金的日常管理与专项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管理之中有监督,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管理。

三是制定一套科学完整、先进合理的审计监督业务技术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其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监督的范围、时间、程序、方法、考核标准、评价原则等。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必须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的发展,必须符合实际且简便易行,必须在审计监督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

2.改方法。要采用高科技、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还可以采取抓住一个侧面或项目审深、审细、审透的方法。改进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决算审计的方法,积极探索围绕国家宏观经济目标而实施的积极财政决策的审计方法。

三、抓管理,重落实,运用现代化手段强化财政审计监督

1.要建立健全财政审计监督指标体系,量化财政审计监督对象,直至与被审计单位联网,及时考核和评价财政审计监督工作。在制定财政审计监督指标时,要从制止和纠正违法违纪问题发生、参与财政收支管理以及达到的效果等方面来量化财政审计监督工作。

2.要运用现代化手段来武装财政审计监督人员,积极开发财政审计监督的实用软件,最大限度地扩大财政审计监督的计算机监控范围,将财政审计监督机构的计算机与财政业务部门、国库、征收机关等实现联网,以便及时发现财政运行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努力提高财政审计监督的效率。

3.必须加强财政审计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年终突击性审查向全年日常性审查转变,由侧重于企业财务收支向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转变,由常规性的三项审查向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重点审查转变。只有这样,财政审计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才能更全面充分地得到发挥。

四、抓培训,严考核,尽快提高审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1.要迅速扭转目前财政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监督人员青黄不接且素质较低的被动局面,建设一支忠诚党的审计监督事业、熟悉国家方针政策、懂经营管理和法律知识、精通会计和审计业务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要采取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聘用人员相结合的办法组成,以专职人员为主。审计监督人员应由有关部门统一组织考试或考核,合格后发给审计监督资格证书,持证从事财政审计监督工作。

2.要把培养审计监督人员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尽快提高审计监督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其在审计监督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制度办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不弄虚作假、谋取私利、、违法乱纪。同时吸收新鲜血液,不断纯洁、壮大审计监督队伍,为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服务。

五、抓整顿,重治理,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1.审计监督机关要协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配备合格的财会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把财政资金真正管好用好。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国家有明确规定,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而自筹资金,则应置于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要明确政府同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和资金上缴的办法,并且将自筹资金纳入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和核算。这样做既有利于加强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也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2.各被审计单位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账簿,正确运用会计科目,认真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及时记账和对账。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制度,合理开支费用,正确计算成本,依据定期结账结果编制会计报表,切实做到证证相符、证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这些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却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核心。

3.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尽快把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轨道,可成立会计监督的统一协调组织,使审计、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监督形成一个统一体,若发现被审计单位故意造假,税务部门不得售予税票、发票,工商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或不予年检,银行不予贷款,财政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其会计资料进行抽查审核等。只有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一个审计监督的完整体系,才能使会计信息造假没有可乘之机,真正提高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六、抓典型,严法纪,彻底纠正审计监督中处罚不严的错误行为

1.国家有关宏观调控部门,要根据近年来进行财政审计监督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改革开放、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迅速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统一的法规制度,以便进行审计监督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于财政审计监督中查出的混淆资金性质、化预算内资金为预算外“小金库”、以及胡支乱用的问题,对于个别单位的领导、以物谋私、公款私存、贪污受贿、损失浪费、挤占成本、截留税利、营私舞弊等问题,要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既要坚决处罚违纪违法的单位,又要严厉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搞下不为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打击财政收支管理中存在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真正发挥财政审计监督的作用。

3.必须加强审计监督机关自身的廉政建设,端正审计监督人员的思想和作风,保证他们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不,不弄虚作假,不搞任何形式的不正之风。

篇6

一、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一)财会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

当前汽车制造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失真,并且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企业、客户财产损失的问题频频发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财会基础工作不到位,会计核算方式不科学。按照有关规定,会计核算工作应当由专业的会计人员担任,可现实情况却是一人兼两职,会计和出纳,工作职责和内容交叉混乱,工作上极易出现纰漏。另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对现代企业会计业务规范操作不熟悉,存在很多不规范的业务操作,如原始凭证和报表项目填写内容不完整;会计科目记录混淆;财务报表涂写、修改现象存在;打白条;一些负责人漏盖章现象;处理会计账务不及时等等。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缺失

我国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缺少一定的认识,重视程度也不够,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制度条款严重缺失,执行力度较弱,后期监督管理也没有到位,难以及时有效地处理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错误。

(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

我国国有企业的一大弊端就是法人治

理结构不完善,这就直接导致会计内控制度执行困难。近些年来,我国国有汽半制造企业进行了几轮的结构重组改革,但是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仍旧不合理。很多企业产权过于集中和单一;股东大会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董事会过于专权独断,缺少民主,监理会没有有效行使监督职能;财务部门的监督权较为有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严重失衡,难以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

(四)内部审计及监督机制不健全

国内很多汽车制造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后期审计监督保障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致使会计核算是否科学严谨,财务奖惩制度是否健全,会计人员是否存在腐败舞弊行为等都无人监管。从外部监督来看,专项检查多,日常监督少,很多问题难以暴露出来,弱化了企业外部监督的功能。

二、汽车制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优化措施

(一)规范财务工作流程,落实内部稽核工作

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规范财务的工作流程,健全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大大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国有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资本市场有效运作、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财会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预算、控制、核算等工作。企业财会人员要定岗定责,分工明确,其中出纳和会计定期轮岗,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各司其职,如实做好记账、报账、核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工作。其次是规范财务工作流程,所有原始凭据、账簿、审批报表都有统一的标准模板,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变更,原始凭据必须有经办入员和财务主管人员的共同签字才允许记录入账。最后是进行会计核算时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要求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要保证会计指标口径的一致性,这样才能确保账面清楚。

内部稽核作为财务工作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是对原始票据、凭证进行审查、复核,如填写项目是否完整、规范,应附的旁证材料是否齐全,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等。内部稽核的目的就是审查监督,找出会计核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这是一种自我审核、自我防范的手段。

(二)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

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更好地帮助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新时期,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化,那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就要与时俱进,既要顺应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又要符合本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该制度规定了财务工作流程的规范标准、岗位职责、会计审计核算、内部稽核、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等具体内容。该制度严格规范了财务工作流程,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是完善财务人员责任追宄机制。强化财务人员岗位责任管理,财会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负责到底,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对于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坚决处理,绝不姑息纵容。\

三是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审计制度。审计监督是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监督审计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内容复杂,因此首先要做好组织机构的建设,其次是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把关,最后是制定相关制度。

(三)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结构控制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切实有效的保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先决条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严格设定董事会的工作流程,设立民主监督,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二是引入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三是推行多元化的股权结构,积极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股独大”现象的发生,而且股东之间可以相互牵制,防止一方实力过大而造成企业决策的独断。

四是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的独立性,不得有交叉越权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审计监督力度,确保财务内控机制的落实

适当的审计监督可以促使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汽车制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对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在内部监督方面,责任到人,财会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负责到底,做到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对于出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坚决处理,绝不姑息纵容。

其次在外部监督方面,接受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追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鼓励社会媒体对企业进行监督,对违法违纪事件给予曝光,发挥好舆论监督的功能。

最后是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审计制度。成立专门、独立的审计小组,严格规范审计程序和环节,认真审核企业的年度预算报表、经费收支明细表、经费审批流程单、会计报表等,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建议。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审计监督;完善体系探讨;财务信息

[DOI]10.13939/ki.zgsc.2015.40.138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政府有关部门在对财政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审计监督其实是保证我国民生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可协调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为了维持我国的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对于审计的监督体系就应该注重,从而完善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1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

随着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目前为止我国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财政审计监督方面的专业素质不够,从而导致我国在审计方面制度不够健全。工作人员是国家的公务员,自然而然要更加重视自身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人员在心理上对工作难免会疏忽懈怠,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有的时候在进行审计的时候还会聊天,最终导致财务审计出现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不能很快识别各经济组织的大量违规、违纪现象,也就无法得出公正、准确的审计结论,相应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使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许多的工作都需要用到计算机,而审计监察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该工作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而现在的政府的审计监督部门的一些人员由于其年龄比较大,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不是非常娴熟,因此,在工作的时候,难免会降低工作效率。

1.2 审计监督体系不够透明

其实在政府部门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中,透明度是导致审计监督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在审计检查的过程中不够透明,导致许多官员以及工作人员趁虚而入,发生许多违法乱纪的行为。比如在2011年的审计报告中,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触目惊心的违法乱纪的行为,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审计监督管理体系的透明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现阶段,我国的审计监察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许多的账目不能够公开透明,这样的话就会使某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最终使得我们整个国家的财政资金受到威胁,威胁我国的经济社会健康地运行。

1.3 审计监督职能弱化管理机制不够

在现在许多的财务审计方面,监督机制的管理不够强大。除此之外,还有的工作人员为了一己之利而在进行审计监察的时候“”,丧失了作为监督人员的职业素质,收受贿赂,做假账,在审计监察的时候,放掉一些有问题的财务账目。这是违法的行为不仅对于个人来说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社会国家来说更是一项巨大的损失。更有甚者,一些相关职员利用自己的职权牟得私利,不顾及国家的利益,所以出现真实情况掩盖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的审计监察体系中,监管者没有掌管国家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监管分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如果在事前和事中监督这两个环节之中任意一个环节都出现错误的话,亦或是监督力度不够,都会导致国家财务的基本情况的不真实,从而也会导致监管的机制出现问题,使得审计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除此之外,仅仅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方案还不够,还需要可实行性。在我国,有的地方政府正是由于没有与实际相结合来考虑问题,将问题理想化,结果使得审计监督的制度不能够与实际的财务资金管理相适应,导致财务信息不够准确真实。而监督管理还需要以一定的有效的手段来执行,而在这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有些地方政府没有相应的手段来执行监督管理,没有硬约束、硬程序,有章难循,有章不循,致使管理想硬也硬不起来。

2 对审计监督体系完善的探讨

2.1 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政府审计部门应该多引进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养成的同时,一定要树立执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监察体系,否则出现问题为时已晚。要加强思想建设,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倡把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讲质量作为其生存的目标,将创新发展作为其努力的方向。坚持落实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除此之外,政府审计部门可以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邀请一些财务审计监督方面的专家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对财务审计监察的概念更加清晰,还可以在单位的内部进行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加强工作人员的联系,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协调,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解决审计监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团队来使审计监察体系更加完善。在监督管理的方面,还可以多创新出新的管理技术,在现在的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支持国家财务审计监督。所以,相关部门可以引进一些计算机人才,还应该大力培养原来的公司职员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加强对政府审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2.2 增加审计监督的透明度

政府部门的财务审计的透明度是导致许多的违法行为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大政府部门的财务审计检查过程中的透明度,从而减少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一般我国政府的审计主要的领导部门是该地方的政府以及上级审计机关。所以,为了增加审计的透明度,审计机关应该及时的公开出审计结果,及时地向群众反映审计的结果,增强审计的时效性。这样的话,间接地使人民群众也参与到了监督过程中,成为了第三方监督者,起到关键的作用。政府以及审计机关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公开方法,比如以新闻媒体的方式或者新闻会来向公众公开,使人民群众迅速了解到政府财务的流动方向。而为了增强结果的透明度,这两个部门将行政型的体制转变为立法型的体制,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权威性。

2.3 加强资金流动方向的把控

审计机关应该积极探讨财务审计监督的各种有效形式从而来防止地方的财务信息不完善的问题的再次出现。可以在部门的内部成立一个监督小组,对财务审计部门的统计进行一定的监督,也可以推行一些审计制度,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的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有效监督财务处的资金管理状况。审计部门也应该在高级官员之间选择一定的成员来加入到这个内部监督小组中去,从而保证监督的有效进行和有力的实施,防止在一些内部监督小组的成员之中出现为了自己或者所在部门的利益而减弱对财务处的审计监督力度,或者出现贪污受贿而降低管理,又或者是因为没有一定的权利来管财务处践行干扰或者制止……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将内审与外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审计部门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杜绝财务信息失真现象。审计部门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对财务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可以建立起一个财务资金管理平台,财务部将地方或者中央的资金财务流动以及使用情况的信息输入到这个系统中,然后内部的监管小组将对这个系统里的信息进行审计监督,这样既减少了信息的传递时间,又大大升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3 结 论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财政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为了使我国在综合国力上也就是经济上取得足够的优势,就一定要加强审计体制的完善,同时一个国家只有把握好资金的流动状况,完善财务的审计监察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滞后,会计管理力度不够。我国《会计法》第5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按照《会计法》规定,乡镇财政部门应负责各行政村会计管理工作。但近几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由各乡镇农经站管理,乡镇农经站不是专门的会计管理机构,较为普遍的存在着执法力不够、专业知识性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管理上的弱化。

2、会计基础工作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一是原始凭证记录不全,白条入帐现象严重。一些行政村的票据中存在着大量无经办人、无证明人、无审批人的白条,有的根本没有几张正式单据,大量的公款和税款都从这些白条上流失。二是帐务处理不规范。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三是会计档案保管不善。一些行政村不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会计资料不进行移交,谁管的帐谁带回家,造成会计资料严重受损、丢失,甚至人地销毁。

3、财会法制观念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经纪律松弛。首先,一些行政村干部和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财会法规、财经纪律了解甚少,不按财会法规、财经纪律办事,不按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其次,财经纪律松弛,财务管理混乱表现突出。一是私设“小金库”,搞帐外帐。一些行政村利用虚假单据入帐,套取公款,或收入不进帐等私设小金库,搞帐外循环。二是大吃大喝,乱发补助,支出无标准。一些行政村干部利用公款,大肆吃喝,据我们调查,吃喝送礼一般占行政村支出的30%左右,有的超过50%以上,有的行政村巧立名目乱发奖金补助,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三是会计、出纳职责不清。一些行政村只有会计没有出纳,村干部人人都能收钱、管钱、用钱,造成帐款分管不清,不利于互相监督制约。

4、审计监督力度不够,帐务透明度不高。一些乡镇审计监督不够,没有形成规范的审计监督制约机制,有的乡镇对审计出的问题处理不坚决。有的行政村帐务不公开、不透明,群众不了解本村的财务状况,无法进行理财和监督。

二、细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农民增收

1、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程序

(1)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众多问题。中国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只要钱用的合适,用的过程、手续、流程都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思路也导致在农村财务的使用方面出现众多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如报账随意、票据使用不规范、财务使用情况不公开、资金账户混乱等,这对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极为不利。

(2)规范村级财务工作流程须坚持“六统一”原则。一是统一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统一审核。实行村财务主管、村民主理财小组、乡镇经管站三级审核模式,否则不能入账。三是统一记账。由财务中心做好各村资金管理、电算化记账和核算工作。四是统一公开。统一规定财务公开的方式、内容和时间,统一制作财务公开榜和财务公开明细表,确保财务公开及时、透明,避免因为村民不清楚村里资金去向引起的问题。五是统一审计。由乡镇经管站按照相关规定,对村级财务当月发生业务和村干部离任交接等进行审计。六是统一建档。各村财务会计资料由乡镇经管站进行归档、保管,并按规定年限存放。通过以上措施,杜绝凭证不规范、公款私存、白条抵库、贪占挪用公款现象的发生,确保村级资金安全。

2、创新镇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改革,规范集体资产处置。首先,要摸清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明晰镇级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理顺产权关系,实现镇级财政与集体经济的分账管理。同时,要区分集体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完善镇级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健全镇级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其次,要推行镇级集体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确保镇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维护社会稳定原则,加强撤制村队资产清理核销、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确认、产权界定、资产量化处置等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规范集体资产处置,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合法权益,确保撤制村队资产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扎实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抓紧清理化解村级债务。首先,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扎实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力争各试点村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收支预决算制,提高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水平,做好财务审计监督和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有新突破。其次,要围绕确保村级组织债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村级债务报告制度,深化区、镇、村三级动态监控机制,实施季度跟踪统计制度,加强债务动态监测,坚持锁定旧债、制止新债。二是因地制宜完善债务化解措施,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和基本农田保护地区,区、镇两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债务包袱重、期限长、渊源深、化解难度高的村,加强审计监督,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建立债务清偿机制,力争通过“置换”等办法一次性解决历史债务。三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增收节支,提高债务化解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针对村干部素质不高及财务管理未达到系统化、制度化的现状,要加强教育培训。要真正落实村民自治权,组织学习有关“村帐制”的财经纪律、财务制度以及农村政策法规等,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让村干部自己有效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自我监督。

篇9

关键词:股份制公司 会计 内部控制 关键点

股份制公司是一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需求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股份制公司是一种以集股经营的方式组成的企业组织,因此对于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化大生产,股份制公司也能很好地适应。在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上,股份制公司和过去的企业不同,采用的是分权经营,有效地防止了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企业内部纠纷问题,很大程度地强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份制公司发挥的经济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诞生并发展壮大,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改革的进程。

在国家的产权政策扶持下,股份制公司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了国家的产权机制的不断完善,两者共同作用着推动我国经济的制度和环境不断变好。然而,股份制公司是随着新兴的股份制经济出现的,在西方已经发展得很不错的股份制公司,在中国来说还处于成长期中,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就是其中之一。

一、股份制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一)财务信息

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并非是凭空操作的,公司的一切财务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股份制公司的会计队伍是依靠这些财务信息和数据来进行会计内部控制的。

然而当前在我国的很多股份制公司中,都存在着人为性质的财务信息的失真情况。公司中的某些管理层人员,为了私人目的而进行财务信息的造假或恶意隐瞒,例如挪用公款,或者经营不善导致计划外的亏损和超支,或者非法经营获得的大量不合法收入等等,这些财务情况,经手人并不希望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知道,于是在账目上进行造假,导致财务信息失真或缺失,公司的会计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信息,无法做出最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最终只会为公司带来各种负面影响,百害而无一利。

(二)信息沟通机制

对于股份制公司来说,信息的透明度是极为重要的。而其中需要透明信息有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和公告信息。有效的信息透明度能够为股份制公司赢得更高的信任值。

但实际上,许多的股份制公司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不完善,一方面是股份制公司本身并不重视信息沟通机制的建设,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之后并没有完善相关事宜,或者只是形式上地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却并没有投入实用,只是虚有其表,使得信息沟通机制没有办法科学有效地发挥作用,公司本身对其建设投资也不足;另一方面,股份制公司并没有跟随着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市场的变化同步更新公司持有的内部信息系统,公司目前运用的信息系统和所持有的信息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大电商时代的市场环境,同时,公司并没有将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内部的信息系统中,导致公司对于信息沟通工作的进行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而且信息沟通不流畅,沟通层次多而杂,信息传达更新不及时,从各种方面来讲都大大拖累了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

(三)会计内控措施

股份制公司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辅助公司不断发展并且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然而,这套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却并没有完善的内控措施配套实施,使得公司在落实会计内控制度的时候,零落片面不得其法,无法科学地开展内控工作。此外,我国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控更多地只是完善了内控理论,但在实际操作上却缺乏可行性和指导性,向下实行时员工也不甚理解,操作起来经常有认知上的分歧。再有,公司内部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导致股份制公司不能深入地准确地对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在国家对与股份制公司不断加重监管力度的今天,为了应付国家的审查,公司常常做出掩饰内部会计内控失宜、财务状况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却是为股份制公司本身埋下了隐患,一旦东窗事发将是极大的损害。

(四)会计内控监督机制

股份制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是一种自我评价行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企业组织,都需要有完整完善的内部审计对公司的运营状况和会计内控进行监督,才能保证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得到有力而切实的执行。

当前,我国的许多股份制公司都并不具备相当的监督意识,会计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许多股份职公司采取的多是部门兼容多职的方法,将监督和审计的工作交给同一部门进行,权责不分明,导致在监督工作和绩效考评等等工作上存在了许多漏洞,会计内控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同时,公司并没有将会计内控监督机制与公司员工的绩效考核、公司实际绩效考核相挂钩,在实际监察工作中难度加大。集团式股份制公司中的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监控也只将重点放在了财务方面的监察,忽略了子公司的会计内控监督机制的情况。

二、加强控制股份制公司会计内控关键点的措施

(一)建立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信息质量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信息质量控制机制,由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来进行控制,由证券监管部门来进行监督,由财会队伍来进行核实。三者三位一体,作为会计内部信息质量控制机制的最大实行主体,三者之间互相制约又相互扶持,共同发挥保证会计内部信息质量的职能。而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几乎贯穿于公司每一个部门,也就是实行会计内部信息质量控制,需要公司上下的配合。另外,要全面保证会计内部信息的质量,就要将股份公司的财会两个部门分开设立,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两者之间分离,由不同的管理人进行管理,避免职务相冲或重叠。同时会计部门的财会人员直属于公司董事会,对于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要求有权利拒绝,以此来杜绝管理人员的徇私行为。

(二)强化股份制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

我国本身就明文规定要求股份制公司对外公开公司信息,以保证公司的信息透明。而且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也要求股份公司要适当的进行信息披露。进一步加强股份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有利于国家监管部门对股份公司的监控,也有利于国家设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减少股份公司各种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股份公司的管理人员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会计内控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目前只是流于形式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都没有成形的明确的会计内控意识,而实际执行工作中也缺乏相应的会计内控措施,员工对会计内控认识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无法付诸实行。

因此要提高公司上下全面的会计内控意识,规范化、程序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控制工作,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操作,杜绝管理人员的舞弊徇私行为。同时要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为会计内部控制的实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司环境。加强对公司监事会的管理,强化股份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调整股份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使董事会独立化;进一步改革完善股份公司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有效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监管,增强股份制公司资产重组的可行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四)加强股份制公司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加强股份制公司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利处是双向的,不仅加强了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对股份制公司的信息需求。在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对其进行监督行为,有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自我评价,加强内部审计的力度,优化外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水平。但在加强股份制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之前,要先提高内部审计监督的地位。股份制公司应该将审计部门的地位拔高,使其处在公司其他部门之上,才能更好地让其他部门接受内部的审计监督工作,保证了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相对的权威性和与其他部门分离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结果足够的客观公正。同时,股份制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不再局限于寻找和防止公司内的现象,而是更全面地对公司整体进行审计监督。

三、总结

掌控住股份制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的几大关键点,解决好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推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股份制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的股份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伦.浅谈内部会计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

[2]刘晓峰.浅议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9).

篇10

(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环境要求,高校财务如何适应高校的超前发展、如何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务管理、如何在多渠道筹集资金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已经成为每个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信息与成本核算不透明、财务预算不切实际、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不适应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堵塞管理漏洞。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公开化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51-02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简介:史峰源(1992-),男,河北冀州人,本科,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许延明(1969-),女,山东蓬莱人,硕士,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 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校财会的工作重心基本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于注重核算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这种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是造成当前高校财会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经费基本来源于政府拨款,高校财会主要是“核算型”、“报账型”。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财务任务就是把钱用好,导致高校缺乏应用“经营型”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土壤。通常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效益最大化”,而高校财务管理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收拨、分配和使用资金上。人们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都很模糊,造成了财务管理目标不明,水平不高。

2. 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呈现出办学形式多元化、规模扩大化、筹资多渠道化、经济业务复杂化、内部控制要求严密化的局面,对财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一些学校内部在财务开支、创收分配、会计核算等方面的财经政策和制度上不能协调一致、政出多门。

另外,一些院校对校内各单位会计机构管理不到位。造成学校一级财务部门难以掌握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且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院校财务运行和管理状况,会计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财务人员素质跟不上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高校会计在整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过程中有着反映和控制的功能,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使高校单一靠财政资金进行扩张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高校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就需要财务人员在融资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高校主要是靠举债来适应扩招需要和扩大建设规模,一旦资金链断裂,势必陷入财务困境,财务状况恶化。还有一些高校在进行产业投资时,缺乏财务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这一切都与高校财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财务管理观念保守、对新的财务管理要求不适应、对新的财经制度执行教条化有直接关系,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深入。此外,高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更新较慢、专业水平较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企业实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与账面数字相差较大。

2. 财务信息与成本核算不透明

在部分高校中,信息不透明、传递不通畅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易导致一些问题的滋生,如管理层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基层单位、教职工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更不能有效地发挥民主监督职能。

3. 预算管理不科学

高校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两张皮”。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无论是编制时间还是编制范围都不一致。一是编制时间不协调,部门预算一般在预算年度的前一年10 月份开始编制,经过两上两下的预算流程,经过人大会议审批,一般到预算年度的3 月份才下达。而此时高校的许多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校内预算已经开始执行,因此作为全面预算的部门预算难以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且缺乏预算的严肃性、约束力。而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是当年学校财务部门于2 月开始编制,最后在4 月前经过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到校内各部门。从范围上看,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是学校的“大”预算,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专项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等,预算的编制要求精细化、具体化;而学校内部综合预算只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中可支配的部分,预算编制较粗,属于学校二级单位的很多预算收入均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

4. 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不适应

高校推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不尽人意。由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使得政府采购中心实际操作很困难, 费时费力, 造成资本运作不合理, 无法满足学校工作的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当前政府集中采购成本比原来的学校独立采购成本高。当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学校资金收支活动处于财政监督之下, 学校在克服和减少支出的随机性的同时, 经费使用权受到了限制。

5.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是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寻找着相应的效益评价方式,主要从规范指南,目标范围等多方面着手。然而,部分高校在涉及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规章办法中只提及到“绩效评价”,并没有从绩效审计的角度进行考虑。二是由于领导层的忽视,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开展的绩效审计也大打折扣。三是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弱化。有些高校的审计部门隶属于纪检部门,过于密切的行政关系很难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缺乏独立性,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就很难发挥,陷入形同虚设的困境。

三、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首先是财会队伍必须通过继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化知识体系,转变重核算、轻管理的观念。在科研实践中,准确地把握事业发展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并要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高校应在分析外部环境、校情及财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根据变化的环境, 及时对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管理体制和新经济业务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2. 财务信息公开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财务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高校资金的来源已由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变为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补充的筹资方式。教育经费的紧张局面得到了缓解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各地区和部门要加快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的步伐,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建立财务信息长效公开机制、创新公开方法、扩大公开范围,将财务信息公开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提高学校的财务透明度。

3.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院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强化预算管理,一是要加强预算的参与机制,预算管理必须得到校领导的支持,然后让各职能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经过多方讨论,经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形成正式预算;二是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强化预算约束力,克服学校预算约束不强、内容不实和执行不力的情况;三是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无论是一般公用经费还是人员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四是遵循“量入为出、积极稳妥、量力而行, 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 采取民主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尽早准备。

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日常资金运作的基本控制手段,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止高校收入流失,资金转移、有效监督费用支出的关键。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职能与性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其相应权力;严格规定相关办事流程与操作规程,确定相应的追究责任制度,包括责任查处措施与奖惩方法,将责任、权力与利益相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权有所属、责有所归与利有所得,从而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5. 强化审计监督,堵塞管理漏洞

科学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财务审计,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使一切资金流动和价值转移都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中。另外,还应该加强外部审计控制,外部控制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堵塞管理上的漏洞。

参考文献:

[1] 徐肖成.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财会月刊,2013(3):57.

[2] 曾秋根.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分析[J]. 财会月刊,2012(1):56.

[3] 陈国碧.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 自然杂志,2013(2):54.

[4] 陈汉文. 高校财务管理[J]. 会计研究,20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