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篇1

关键词:在线课程;网络思维;视频拍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31-03

在线课程正在国内各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建设的在线课程总数已超过2000门,课程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达6000多门次,大约有1800所学校在平台上选用或定制课程,高校在校生和终身学习者选课超过3500万人次,有230多万人次在校生获得在线课程学分。

在线课程就是应用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开放的一种课程形式,在线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程,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但又区别于视频课程。在线课程是以课程的知识要点为单元进行课程的视频拍摄,教师所拍摄的课程视频不是视频讲课,而是教师以一种视频方式进行的学习引导,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力推进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还刚刚起步,对在线课程的认知不足,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观还根深蒂固,目前在线课程类型主要还是通识课程一枝独秀,如何使各种类型的课程百花齐放还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在线课程的视频拍摄如何克服传统视频课程的习惯思维,以“知识点”为主线,形成风格鲜明的学习引导,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是在线课程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常州大学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在线课程建设的视频拍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

一、在线课程的本质特征与建设模式

(一)在线课程的本质特征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线课程是课程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物,与传统的课程一样,在线课程要为教育服务,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爱因斯坦说过,“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意思是说,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一旦需要它们,也是很容易从书中查到(特别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知识爆炸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如果在线课程建设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既吃力(浪费)又无价值。

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考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了,他们还会剩下什么,这一问题是实现课程改革的前提。为了摆脱传统课程知识传授的模式,在线课程的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让学生抛开教科书和听课笔记的束缚,忘记那些为考试而背的细节(具体的知识),留下完全渗透到学生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留下的应该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综合能力。如果学生通过一门在线课程的学习,他们形成了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的学习、思考、研究习惯和爱好,这就是教育所需要的课程与教学、这就是在线课程的本质特征。

(二)在线课程的建设模式

目前在线课程主要分为三类[1]:一是区域性开放在线课程(LOOC,Local Open Online Course),具有区域性(地方性)、自我导向的学习、资格认证的特点。二是小型在线开放课程(SOOC,Small Open Online Course),具有选择学习者、针对性强的学习支持服务、小规模效应的特点。三是大型开放在线课程(BOOC,Big Open Online Course),具有规模控制、课程内容针对性强、互动和交流良好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学习对象、课程平台、学习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在线课程类别。但无论是哪种在线课程类别,都应遵循在线课程的本质特征,其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在线课程的建设模式

由图1 可见,首先,在线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正确梳理课程的内容,形成课程的逻辑框架,并将课程碎片化,形成逻辑相关的知识点体系。课程的碎片化主要是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等的分析、分解与设计,将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碎片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再经过简化抽取形成课程的知识点。课程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课程视频、PPT课件、文本资料、虚拟仿真实验、参考文献、单元讨论、单元自测等方式呈现,供学生学习选择。

其次,是学生的学习选择,在线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方便选择的学习方式,这是在线课程具有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在线课程的建设要在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思考、自测、评价等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选择。

再次,在线课程要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需求,便于自学。可以根据某一具体问题,设计课程自主选择适合的知识点,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团队意识。

最后,在线课程要利于时、空分离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探究方法、体验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够为学生某种技能的形成,提供1+1>2的聚合学习支撑。

二、在线课程建设的网络思维

在线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发生不断创新与变化,互联网是在线课程的呈现平台,是实现在线课程教育目标的路径,网络思维对在线课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线课程建设的网络思维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通过视频、音频、PPT、文本、交互、讨论、虚拟、情景仿真等方式与手段系统展现课程建设的思维,具有超越距离、时间与网络化的特点,突出了以用户为中心、学生为本的知识分享与交流、是非中心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线课程建设的网络思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视野的思维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以在线课程为代表的教育资源可以突破学校、区域,乃至国家的界限,实现自由流动,拓展了传统的教学时空,使学习者的学习更方便。在线课程建设必须以大视野的思维,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特质,合理使用网络、各种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在线课程的时、空特色,促进课程教与学的内容、方法及管理方式的有效变革。

大视野的思维要体现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地点上的随心所欲,能够随意安排学习进度,选择优秀教师与资源,具有充分的答疑时间与无限交流,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的反馈。

(二)开放性的思维

在线课程的对象已经超越传统的某些专业学生,而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对象,他们可能是学生、工人、农民,也可能是公务员等。这些变化形成了在线课程的开放性,因此必须以开放性思维去设计课程,使课程的内容、交流、考核等有效地适应社会的开放性。

(三)多媒体的思维

多媒体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质,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整体思维、用户思维与内容思维。在线识课程的建设要立足于多媒体思维,运用板书、PPT、视频、动漫、文本、模拟仿真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多角度地表达课程的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的表达要鲜明、活泼,具有多媒体特色,使学习者感受到多维度的体验,增强对课程学习的效果。

(四)“网络一代”的思维

伴随数字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0”后被称为中国的“网络一代”,他们是在线课程的主要对象。对于“网络一代”,互联网、学校与家庭等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同等的,他们的思维与学习方式普遍基于网络思维,具有行为自评、思想表达自由、信息意识较强、专注力持续短、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质[2]。因此在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必须考虑“网络一代”的思维,并在课程中加以体现,如在线课程的讲课视频不能太长,视频要具有多媒体的特色,这样才能使课程更加完善。

三、在线课程建设的视频拍摄

课程视频是在线课程的核心部分,如何进行在线课程的视频拍摄是建设好课程的重要环节,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的讲课教师,其视频的拍摄也千差万别。一般来说,在线课程视频的拍摄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在线课程视频的拍摄过程

由图2可知,在线课程视频拍摄主要有5个环节,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第一,在线课程拍摄前的准备。要以图1的在线课程建设模式为指导,在课程的拍摄前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形成课程的知识要点体系,针对每一知识要点撰写拍摄脚本、制作讲课PPT、设计拍摄场景等。

第二,视频形式的选择。常用的在线课程拍摄的视频形式主要有课堂实录、电脑录屏、虚拟演播室、情景再现等,要根据课程的特点与表达要求选择合适的视频形式,以达到课程视频效果最佳。

第三,视频脚本的设计。视频脚本是课程拍摄的依据,做好脚本设计是拍摄的重要环节。要结合课程知识要点,应用影像思维,从情景的感知、情景的深入、情境的再现设计课程视频制作的情景。课程视频制作必须将表达、传递的对象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听化,以画框(画面)的形态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在其情景化(在线课程拍摄现场的真实情景与在线课程传播的虚拟情景)的感染下,领悟在线课程的指向性,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3]。

第四,拍摄问题的处理。在拍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如视频中教师的呈现比例、教师的景别、教师的位置、教师的体态语等问题,要特别正确处理教师图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三者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课程视频的拍摄比较完善。

第五,视频制作的原则。课程拍摄完需要通过后期的视频制作才能最终完成课程视频,视频的制作主要是通过剪辑、编排、音效等制作手段,使课程视频突出知识要点、有效地展现教学的逻辑结构,便于视频的学习。

最后,课程资源的设计。在线课程建设的视频拍摄除了课程视频外,还有配套的相关课程资源,如讲课文本、PPT、问题案例、习题测验、讨论等,这些资源如何表达、呈现,要围绕讲课视频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设计与拍摄,并通过课程视频的后期制作与配套的课程资源共同构成在线课程学习系统。

在线课程对传统的教学是巨大的冲击,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方式、传播途径、课程对象、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线课程突破了时空、校园、国界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此背景下,如何应用网络思维,以学习者为中心,我们在优化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体现、课程视频的形式、课程资源的配套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对在线课程要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与理念的束缚,形成以知识点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发挥在线课程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其次,基于网络思维的在线课程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短小,在线课程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精悍,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问题、突出主题。流媒体格式,是以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播放,保证可流畅地在线学习。情景化,情景是在线课程内容的载体,在线课程制作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指向性,在线课程制作中必须保证其显著的指向性,其指向性包括内容的指向性、学习者的指向性与情景环境的指向性。

篇2

麦克卢汉是何许人?在当今的IT数字时代,他被奉为媒介传播的先知。

约40年前,麦克卢汉横空出世,以天才的思想,独自孵化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媒介信息理论。这理论被后人广为引用。麦氏还前瞻性地提出了以下概念:冷热媒体、地球村等等,现在已经耳熟能详。

历史上曾有两次世界范围的麦克卢汉热。第一次发生是在上世纪60年代,第二次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升温,一直持续到现在。麦克卢汉,以他超人的才华,无可争议地奠定了大众传媒的理论基础。

等到人们安然地坐在信息社会的椅子上,享受着网上冲浪带来的乐趣时,数字革命大潮已经汹涌地冲进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大门,新媒体已然悄悄地走出了麦克卢汉的视野。

新媒体的特征

方兴东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精英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大众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个人媒体时代,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生产和消费界限模糊。个人媒介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是个人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博弈,是真正的P2P(Peer to Peer)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本身不仅仅解放了消费者,同时也会解放传播者和生产者,而且不仅仅革新了传播的生产方式,也会革新传播的消费方式。方兴东指出,现在,博客是真正的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就是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传播。

旧媒体的困境

在某种意义上,一种新产生的媒体会弥补旧有媒体的不足。大众媒体的出现弥补了精英媒体缺少受众的不足,从而蓬勃发展;现在,以互联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又弥补了大众媒体缺乏交流的不足,掀起了网络化、数字化的潮流。

在新媒体的发展潮流中,作为新媒体代表的网络门户,不但没有在众望所归的期待中继续开拓,跳出传统理论的窠臼,反而逐渐回归于传统传播理论的框架中。门户网站风光不再,面临困境。从纳斯达克市场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2004年8月,以网络游戏为主的盛大公司已经超越新浪,10月,以搜索引擎为主的Google也全面超越雅虎。同时,国外资本购并国内网站势头加剧,对elong、卓越等连续出手,掀起了新一轮的购并大潮,这一次,门户网站被排除在外。

旧门户网站面临着生存还是毁灭的困境。方兴东指出,门户网站处于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认清数字时代的本质特征,不适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数字时代的本质特征,是用双向交流方式实现个人化,满足个体差异的交流需要。我们可以想象,在数字化以后的时代里,将会有更加方便的媒体来满足个人选择、加强交互。个人媒体的主流化,为保守的旧网站鸣响了丧钟,也为有活力的新网站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二代门户浮现

博客(Blog)是新媒体的代表,正在重新定义互联网。第一代门户以 “信息共享”为特征,信息的和采用属于网站编辑,而以“个人为中心” 的博客的兴起,标志着第二代门户出现。方兴东认为,一个完整的博客门户有三个层面,一是以内容筛选为主的内容传播;二是深度沟通,让博客群体形成社区,个人可以为博客,几个人也可以为博客,包括社会网络等各种功能可以形成新的交流方式;三是企业博客,让博客在企业里成为主流的应用,这是目前不少企业正在大力推广和开发的东西。作为第二代门户代表的博客中国将带来全新体验的“个人传播、深度沟通和全息商务”。这一切,也正是第二代互联网门户的核心所在。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昭示新媒体的方向

从网络商业化到网络社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过去十年是互联网的商业化阶段,未来十年是互联网的社会化阶段。互联网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人网络化。越来越多的“个人”将成为互联网的主体:他们不仅仅是消费者和用户,也是更主动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建设者。

从个人软件到社会软件发展来看,互联网应用模式大改变,以“人机对话为主”到“人与人对话”为主,对今后互联网业、软件业、电信业和硬件业等都将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从有线互联到无线互联技术来看,以满足个人需求,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互联为核心理念的移动互联网,这两三年以来,已经从概念启蒙和模式摸索,逐渐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市场。

从窄带互联走向宽带互联的趋势来看,网络带宽的增加将刺激媒体更快速的发展,从现在图文为主的阶段发展到多媒体为主的阶段。当下全球宽带用户大约1亿户,已经突破临界点,开始吸引主流消费者群体,从初始阶段步入快速成长期,近几年年增长率都将保持在50%。个人应用的带宽条件成熟了。

另外,从传播变革的进程来看,个人媒体的革命将成为必然。手抄文字图画,对口头传播是第一次传播革命,印刷媒体的诞生产生了第二次传播革命,广播电视的发明及应用掀起了第三次传播革命,对应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第四次传播革命为世界互联网的出现。前两次革命,为农业时期社会贡献了精英媒介,信息的传播为少数人享有。第三次革命产生于发达的工业社会,出现了大众媒介,信息开始传播给大众。第四次革命产生于信息社会,互联网革命性在哪里?就在于贡献了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走向个人。

方兴东说,所谓个人媒体,不是全新的事物,而是早在传统媒体中潜伏,一直处于边缘。除了博客,还包括一些新的形式以及人们熟悉的论坛、讨论组、用户个人出版、协同出版、P2P系统和XML协同等。个人媒介满足了“人人都有信息的愿望,人人都希望能够自己去选择信息”的基本欲望。

我们知道,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的媒体,个人媒体将根本性地改变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把人类带入高度信息文明的社会。

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就是信息。

篇3

关键词:网络互动;新闻网站

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介的代表,互动性一直被认为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麦奎尔指出:“(新媒介)如果要与传统媒体比较的话,那么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互动性。”可见互动性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具有标明身份的作用。目前,商业网站正在逐步加强各自网站的交互性能,加强用户体验的舒适性,使信息更有效地扩散传播。同时,非营利性网站也逐渐融入WEB2.0理念,开始注重信息传播的效果。本文旨对现在地方新闻网站的交互性程度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提升新闻网站的交互性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交互性

关于“交互性”,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内,也有不同层面的理解。在语言学中,“交互”有三种意思,分别是:交替,更替;交叉错综;互相。目前许多学者,对“交互”的定义往往局限于“互相”和“交替”,例如,梅瑞尔•莫里斯和克里斯廷•欧甘认为,交互性是传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种双向沟通体统。孟威给出的“交互”定义是:网络交互是指信息传递的两端的行为主体(个人或组织)、借助于网络符号及其意义实现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信息交流过程和方式。

在这里,笔者要重点强调的是“交叉错综”这个意思,这关涉“信息传递的两端的行为主体”的理解。我们认为互动过程存在三种主体交互关系:当网民利用网站功能,获取有用信息时,互动双方为寻找信息的人和以数据库为代表的机器,这是人机交互层次上的互动;当网民借助网络工具,实现即时沟通、信息评论等功能时,互动双方为信息的者和信息接受者,且互动双方身份不断转化,形成传授双方、受众之间、组织内部等多层次互动,这种互动是最复杂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人人交互层次上的互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递模式为机机交互层次上的互动,交互双方主体为智能化的机器,这种互动形式尚处于概念化阶段。

以商业网站为例对“交互性”做一简单阐释。新浪首页为用户提供新闻资讯、信息搜索、天气查询等服务,用户通过这些功能获得相应信息这就是人机层面的互动。这属于互联网最浅层次的交互,所有网站都具备这个层次的交互性能,但是不同网站在交互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大差别。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买家要对买家进行评价,其他买家参考评价决定是否购买商品,卖家、买家、其他买家之间以商品信息为纽带,展开了交叉错综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交叉错综的交流与互动才是互联网络互动的本质特性。

我们探讨新闻网站的交互性,就是指新闻通过网站传播出去的信息的接受程度,即人们通过新闻网站能得到什么信息,并作出怎样的反馈,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交流程度。

二、新闻网站交互现状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1月19日第27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目前中国网络新闻网站主要有中央新闻网站、部委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综合门户新闻网站等。这些网站的网络新闻都以互联网为载体呈现以下特点:

对新闻网站而言,网站最直接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于宣传网站自身,扩大影响力,二是利用网络功能服务本地网民。除此之外,新闻网站还应该承担着导向功能和沟通功能。就目前的地方新闻网站来看,交互性存在一定的欠缺。

1、从传受双方看,互动性不够。

互动是网络的本质特征。从传播者的角度看,网络传播者中心地位逐步淡化。真正的“交互性”新闻网站,在每篇文章之后,都鼓励读者加注评论文字。读者在评论区写读后感,发表在文章之后,或是将读后感集中放在另一网页上,在原文结束的地方加上链接。但是从新闻网站的现状来看,类似的评论大都需要注册后,登陆发言,这样的一个环节,就大大降低的网民互动的积极性,新闻评论往往有感而发,如果每篇文章需要登录后评论的话,就是为互动设置了障碍,这个不等同于论坛,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需要统计用户数量。新闻评论更需要简化这个过程,让网民的读后感受能随时发表。更何况类似评论经常审批滞后,让用户的体验得不到完整感。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而不是通过技术来设置障碍,这样就让人感觉不到互动的愉悦。

2、从交互关系来看,多为人机交互。

目前新闻网站的受众与网站间存在的互动,大都是人机交互层面的互动。除了论坛、博客和微博,网站提供的新闻浏览和查询、提交服务,基本都为简单的人机交互互动,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真正的交互性新闻网站,会允许读者的意见与专家的评论并列刊出。某专家的评论,就可以邀请网友提出自己的意见。新闻页面的专家评论栏,也应该包含读者对这篇文章的评论统计(例如有30%读者评为四星级),好让网民把专家的评论与读者的评论,作一比较,实现跟高层次的交互关系。

3、从交互层次来看,建立关系层面的互动不足。

按照受众的卷入程度,网站的交互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息层次、兴趣培养层次、建立关系层次。信息层次指网站信息,用户通过浏览、搜索等方式访问网站信息。这是互联网的初级交互性。兴趣培养层次指网站考虑用户的特征和需求,提供满足其特征或需求的信息。建立关系层次是网络交互的最高层次,指网站综合运用各种Web交互性技术,使网站受众可以通过数据库搜索、发送邮件、网上实时交谈、网络论坛等方式,使用户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来。交互层次不同,利用的技术也就存在差异。信息层次的交互,要求有基本的网页制作技术和网站宣传手段;培养兴趣层次,要求在网站建设中有效地进行用户调查与网站经营效果分析,合理设计网站内容;建立关系层次,不仅要求利用数据库、电子邮件与BBS,还要求受访用户的追踪调查,用户的访问习惯,并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将WEB2.0的观念和技术在新闻网站交互设计上充分体现。#p#分页标题#e#

三、新闻网站交互发展的建议

1、提高硬件和软件,加强网站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站人员的培训。

网络确实是个依赖技术,烧钱的行业。从我们在新闻网站建设上的投入来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打开站点页面的响应速度大大慢于商业网站,许多本地用户打开网站的页面经常要花很长时间,更何况外地用户。网站响应速度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体验经济》一书认为,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因其用户参与性、交互性、定制性等本质,与体验经济的特征有着高度的契合。网络中的体验经济体现在社区、SNS、网络游戏、IPTV等各种服务中,而所有这些服务的实现都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另外,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新观念和新技术日新月异,这对网站的管理和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网站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定期定期培训,学习最新的网络观念和技术,充分运用到网站发展建设中来。

2、通过网站互动建设,打造创新型网络文化。

加强新闻网站互动功能的建设,引入商业网站中知识分享的模式,发展具有特色的知识创造和分享平台。网站系统可以尝试引入SNS模式,建立一个完全由用户主导的内容生产系统,形成知识的裂变传播。以内容分享为线索,新闻网站互动机制还可以形成网状的人机关系,起到交流和沟通的作用。网络文化是网民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学习活动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现代化传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习创新能力和意识方面,网络文化提供的优越的文化环境,是别的文化环境无法比拟的。通过网站互动建设,将WEB2.0的平等、共享、个性等网络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融入到新的网络文化中来。

3、互动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提升新闻网站导向功能和沟通功能。

网站互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实现信息的共享。这使得信息下行传播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发生改变,上行传播将变得原来越容易。同时,这也将会使网站的管理模式逐步由“金字塔”型向“网络化”过渡。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把金字塔式的管理制度向网络式结构转变,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十大趋势之一,传统管理者也隐身成网络中的一员。但是,新闻网站毕竟是地方政府门户网站,起着舆论的导向作用,作为网站的管理者现实中还是掌握着信息源和网站管理的主导权,所以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信息采集、制作、和规则制定方面下功夫,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观念,加强网站的导向功能和沟通功能,为网民提供正确的引导。

篇4

关键字:传统美术;数字美术;信息技术;数字化

进入2l世纪之后,传统美术的各种表达形式无论得到了什么样的丰富和改造,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它们的地位都将发生变化。与传统美术相比,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数字美术正逐步走向前台,这些新的美术形式正朝主流形式转化。它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传统美术不同的特性,是人们对美术的创作规律及其相关理念都发生了某些改变。但是,传统美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从其本质而言并不是技艺技巧等外在因素所能彻底改变的。数字美术在创作过程中也不可违背传统美术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百科全书的说法,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尝试用油溶解颜料,使之成为油画技术。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此后,绘画经历了许多革新和改造,但直到数字绘画出现之前,还没有出现过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飞跃和突变。

最早用计算机绘画的人通常被认为是K.Alsleben和W.Fetter,1960年他们在德国所进行的实际上绘画的探索颇受世人注目。但用数字计算机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却是五年以后的事情。1965年不同国家的好几位艺术家分别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数字绘画作品,他们是Frieder Nake和Georg Nees(在德国),A.Michael Noll,K.C.Knowhon,B.JuLesz和其他人(在美国)。自此以后,数字绘画便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得了“升级与更新”。

虽然数字美术是一种形态尚不确定的新型艺术,但它一直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和壮大。目前,就其表现形式、内在特征和载体与传播模式而言,数字美术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作品

传统美术的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美术作品的数字化与新形态的呈现。在数字技术最早介入艺术领域时,人们关注的仅仅是其对既有艺术形态下的各类作品,经数字化处理后,传统美术作品可作为多媒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并在呈现环节演化为平面媒体方式或作为电子图像、数字动画、电脑视音频出现。这种数字化的美术作品仅仅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优化处理产物。数字美术应有的许多重要属性,如交互性、多元化特征,均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当前美术领域中针对数字美术研究的一个误区是将传统美术的数字化等同于整个数字美术。事实上,数字化的传统美术,不过是传统美术向数字美术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数字美术的概念绝非传统美术所能涵盖的,数字美术的精髓只有在其更高级的形态中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数字技术创作的美术作品

主要是指借助数字技术按照传统美术创作规律创作的艺术作品。使其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潜质,亦即这些艺术形态下的创作过程中的局部或全体能够较好的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其创作行为可以由人机交互系统辅助实现,其作品可以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呈现,因此,这些美术形态中很快产生了基于计算机辅助处理的分支。这些分支代表了初级形态下的数字美术——借助数字技术所提供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将美术创作和多媒体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在计算机创作平台上完成或部分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创作过程具备和传统美术形态的可类比性和创新突破性。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触及形态的数字美术本质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美术,因为数字技术在局部的介入并不能充分带来交互性和大众化属性上的提升,真正的数字美术的事先必须以数字技术的全面介入为基础。

三、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

基于数字平台创作和传播的美术作品是数字艺术的基本形态,主要表现为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基于数字平台传播的美术作品。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其生产、传播与消费将主要依赖于数字技术的介入,美术家在独立的数字美术创作平台上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并在数字传播平台上完成传播过程。

由于传统美术作品的各类表现形式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性,就如人类发明了颜料、画笔和纸张之后,尽管绘画艺术诞生了基于这些新工具的分支——纸上绘画,且绘画艺术的早期形态——岩画开始走入低谷,但它并未完全没落和消失。数字技术的完全介入将拓展传统美术的创作空间,而不会导致传统艺术形态的彻底消亡。

这种类型的数字美术作品将体现出其本质特征,如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美术作品是以人机交互为特色的多媒体系统的形式出现的。在这个级别形态上,美术作品一般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型系统实现其交流与互动的。特别是随着现金3G网络的普及,利用手机为传播媒介开发的各类数字美术作品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四、基于宽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艺术作品

篇5

关键词 媒介异化;媒介人化;拟态环境,异化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004-02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网络媒介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但是,人们在利用媒介科技的同时,不知不觉又成为了被媒介所控制和改造的对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媒介异化,网络媒介异化现象影响了媒介的生态平衡,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 网络媒介异化及其本质

1.1 媒介异化的定义

“异化”指的是“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劳动分为两类,即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他认为,在对象化劳动中,人的劳动成果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确证;与此相反,人在异化劳动中产生的劳动成果则是在否定和消解着人的本质力量。

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认为,媒介的“单面语言”起到了压抑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减弱了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媒介营造的虚拟环境成为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新的异化力量,一方面使人类主体失去了批判精神和对深度模式的追问;另一方面,媒介在“异化”他者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自我异化”。

结合“异化”在哲学语境里的内涵,可以将媒介异化定义为:人类运用大众媒介传播技术影响、产生的对象物,在被主体过度使用之后,不仅不能对实践主体和媒介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相反会成为束缚和消解实践主体和媒介自身的力量。

1.2 “拟态环境”下媒介异化的特征

“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媒介异化的本质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对于与媒介之间关系的不确定产生了主体与工具角色的颠倒;另一方面,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异化。

2 网络媒介异化的成因

数字媒介异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既有整体性变化,也有局部性的变异;其产生也具有多方面的因素,既包括外界的社会因素,也有媒介自身和受众自身的因素。

2.1 消费社会中的媒介结构

波德里亚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关于消费社会的观点,他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规律已经取代了传统社会的自然生态理论。网络媒介异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追逐经济利益,内在原因是媒介的结构性缺陷:如媒介素质、媒介功能的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介产品与受众都被当做商品进行市场化买卖。一方面当前我国缺乏对网络媒介环境的有效制约;另一方面,媒体从业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为迎合受众“猎奇心理”而制造“媒介奇观”:如网络推手“秦火火”所散布的“张海迪是德国籍”“中国铁道部对事故赔偿内外有别,天价赔偿外国人”等一系列网络谣言。

2.2 拟态环境下公众的思维惰性

面对信息的爆炸性增长趋势,受众的思维惰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思维惰性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大脑只接收刺激信号而不进行加工处理;二是大脑只对固有信号重复加工处理并沿袭原先的暗示1。在网络时代,受众不可避免的会被网络呈现的“议题”、微博营造的“舆论”,社交网络打造的“人际关系”所影响和引导,对网络媒介的过分依赖让受众身处于由网络媒介创造的虚拟环境之中。

2.3 媒介科技的异化本性

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科技的发展没有使人摆脱自然的强制性而获得身心的解放,却向相反方向转化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由于科技的异化本性,它并不能使人获得超越自然的自由状态,大众媒介传播科技也不例外,科技的发展给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诱惑力,受众逐渐习惯依赖媒体提供的一切来决定自己的现实行为,又进一步为媒介异化提供了社会需求基础,这似乎成了没有终止的循环。

3 从媒介异化到“媒介人化”

“人化”,特指的是“人性化”这一概念。无论大众传播媒介在科技的推动下如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根本目的。马克思认为,“对人性的理解如果以人这一特殊物种的某一方面的特性来规定人性,或物性或神性或理性,都只能是对人性的一种抽象,不可能获得现实的真实的人性。” 2他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媒介人化”即媒介的人性化、人文化,媒介始终以人的发展为其存在宗旨,始终以服务于人的思维深度、个性自由、知识维度、社会正义为主要目标。

媒介异化是人类不合理使用媒介产品的产物,对于这一现象的治理,应当从媒介生产者、媒介环境、媒介使用者三方面入手:

其一,加强媒体行业的道德自律。媒体行业的自律是媒介环境得以保障的决定因素,针对媒介环境人文精神缺乏这一现象,应加强媒体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其二,注重媒介行业的规范建设。可通过制定针对于传播秩序的法律法规、采用技术手段建立分级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对媒体审查的力度等方面对媒介环境进行引导和调控;其三,实现受众主体地位的复归。受众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产品的生产,因此要重视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帮助受众理性的认识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媒介,这是解决媒介异化问题的关键,亦是难度最大的一环。

“媒介人化”是对媒介异化的纠正,复归了媒介服务于人类利益的存在价值,也复归了媒介所有行为的标准:媒介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媒介利益的最大化。媒介传播科技的发展具有历史发展的不可抗逆性,只有在“媒介人化”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运用媒介传播科技,而不是使其转化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周宪.视觉文化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那么,微传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可能是每一个参与和关注微博的人最关心的话题。早在2006年,我在《论新媒介即关系》一文中就提出了新媒体的关系性本质,如今微博传播则给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明。我认为,微传播的本质就是“公共关系性”,“微传播即公关”。这同样是一个大胆的预言,这既是对“新媒介即关系”的热烈证明和发展完善,也是对“媒介即讯息”的划时代挑战,下面主要从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四个哲学维度进行简要阐述。

第一,从认识论来看,“你所关注的人,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正如Facebook首席运营官范纳塔所说,“如果把今天的互联网想象成一个镜头,那在镜头之下的,就是你所熟悉和信任的、拥有自己独立想法的个人。透过镜头就能够看到整个世界,就是这个平台所具备的能力和潜在价值”。“在微博上,建立一个基于真实身份的在线信息,建立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档案,和别的用户通过同‘个关联进行通信”,“浏览所有关联并加入系统内其他用户所建立的关联”,这样,通过每个人的“六度关系空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各自的关系网相互串联起来。在这个镜头之下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我一世界之间有你,在你一世界之间有我。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人是关系的居间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第二,从本体论来看,所谓“微传播即公关”并不是简单地指各类主体在微博上开展的公关活动,如微公益、微访谈、微营销、微外交、微事件、微报道、微征婚等,这些都是微博传播的表象和具体应用。究其实质,微传播的本质则是“公共关系性”,即在个人、社区、地域、社会和国际五个层面,全面实现公开化、透明化、网络化。微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如“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也正是公共关系诞生之初所秉持的理念。在微博世界,人们所有的关系都暴露在一个公开的、透明的公共空间里,使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而这正是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你只有一个身份,因为“今天这个世界的透明度将不会再允许一个人拥有双重身份”,你要用真实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跨时空接触,公开承认自己是谁并在所有朋友面前表里如一。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地扩大自我认同的边界,不断地实现着“个体我一社会我一生态我”的提升和超越,主动和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篇7

关键词 群众 文化工作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做好群众的文化工作,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许多地方忽略群众文化工作,只是强调加强经济建设,群众文化素质比较低,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具体分析了加强群众文化工作、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措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能够更好地提高群众文化修养,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一、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现在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下边具体分析了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文明的进步,广大人们群众的综合素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提高群众文化建设,这是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重视群众的文化工作,提高群众的文化道德修养,这是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不断强调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提高群众文化水平。通过提高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群众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断加大措施来提高群众文化建设。但是,许多地方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侧重加强经济建设,使得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长期被搁置,这些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地方精神文化建设,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措施,以此能够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高群众文化修养。

1、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首先,要抓住各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把地区性的文化特点与文化宣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会让群众感到陌生,易于接受。群众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关部门可以将先进思想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群众文化活动新形势、新意境,让广大人们群众充满兴趣,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新思想、新文化。比如,现在西方思想冲击比较严重,大多数年轻人都已经忘记了我国一些传统节日,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联欢、举办文化展等形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增加群众传统文化思想意识。

2、发展地区广场文化。文化广场是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极大地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要加大财政投资,修建广场文化,为群众精神娱乐提供场所。群众可以空闲时间集聚在不同的文化广场,可以通过下围棋、戏剧、健身等方式来放松自己,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结识不同人群,学习一些娱乐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有利于群众文化建设。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修养,文化广场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地方性投资主要投向经济建设,同时还要加大文化建设投资,注重群众的文化建设。

3、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环境或者方式,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空间。我们不能单纯认为群众文化只是广场文化,只是中老年人文化,还包括学生、商人等。因此,我们必须扩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比如,在校园中,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综合型学生。在企业中,在发展企业经济之外,还要树立企业自身文化,加强员工文化建设。总之,我们不能将群众文化局限于一种形式,要多方位、全面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提高群众整体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人才。

4、做好文化宣传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媒体等快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利用网络、媒体等形式来宣传文化,一些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等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使广大人们群众受到影响,无形中提高群众文化建设。各地区要做好网络、媒体文化宣传工作,一些先进文化或者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让群众能够及时的了解。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文化建设,侧重宣传积极、健康的文化思想,对于网上出现不健康文化传播的现象,给予严厉的惩处,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意识。

三、总结

群众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提高群众文化修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我国先进文化建设,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甘河镇政府文化体育广播中心)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篇9

网络新闻侵权的行为方式

1.网页网站侵权,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万维网技术的出现,它使多媒体的数字化传输成为可能,那么,万维网的网页(网站)是否受产权保护呢?对于一个网页来说,一般都是由文字、图画、录音、活动影像等多媒体的元素构成,如果抄袭他人的网页,很可能构成侵权。因为网页可以作为“汇编作品”而受著作权的保护,只要该网页内容的选择或编排具有独创性,而抄袭导致被抄袭者的网页与抄袭者的相似即可。司法实践中,抄袭网页还可能被控为不正当竞争。如果抄袭者与被抄袭者构成同业竞争,抄袭又导致两个网站相混淆,由此误导公众或消费者,抄袭者的行为就构成不正当竞争。

2.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将非数字化的作品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一般认为并没有产生新作品,而只是改变了作品的载体方式。在网络上使用作品的数字化权应运而生。而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指的正是侵犯数字化权,据此,将现实世界的作品,包括文字、影视、音乐等数字化后上载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就得尊重原著作权人的权利。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包括默示同意),将其作品数字化后“上载”到网上,就构成侵权。我国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明确将此种行为定性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网络上载相对应,将网络上创作的作品下载,并以非电子化的方式出版、发行、传播等行为,在未经权利人许可,又不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时,就极易构成侵权,因为网络创作受著作权保护,所以出版社、图书音像公司如未经授权将该作品下载并出版发行,就侵权了。有必要指出,无论上载还是下载,都要求行为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3.网络转载侵权,世界范围内认可数字化权属于作者是原则。报刊、出版社无权擅自在数字化媒体上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已发表的单个作品。因此,那些仅享有印刷出版专有权的出版社并不能染指电子图书的出版。网络媒体根据其“专有出版权’指控出版社印刷出版有关作品的案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在我国有个例外,即报刊转载的“强制许可”:已在报刊上登载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刊社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转载,但应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4.网络链接侵权,随着网络链接价值的日益凸现,相关侵权事件也接踵而来,不过,一般认为普通链接提供的是链接通道服务,设链者如同引路人,其服务器只存储了包含链接对象网址的超文本标记语言指令组成的文档,既没有复制也未传播被链接的内容,因此并不侵权。网络链接侵权一般指间接(帮助)侵权,即提供链接通道的服务者在知道链接指向的是侵权作品时,有义务及时停止链接通道服务以“抑制侵权”。否则构成帮助侵权。这一点我国《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规定得很清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而实践中,网络侵权方式当然远不止上述分析,例如,通过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或在BBS上发表不当言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情屡见不鲜了。

网络新闻侵权的本质特征

1.网络侵权必须以网络为媒介,或是与网络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网络侵权不同于传统的侵权行为的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

2.网络侵权的广泛性。由于网络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实时性和管理的非中心化等特点,它打破了疆域的界限,导致侵权主体非常广泛,在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能上网的地方,使用网络的法人、自然人及非法人组织,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客体实施侵权行为,其次,侵权客体也极为广泛。某一特定的侵权主体可以对全球的使用网络的法人、自然人及非法人组织实施侵权行为。如网络黑客向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可以对全球上网的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再次,侵权空间极为广泛。侵权的空间可以随着网络空间的延伸而扩散。

3.另外由于网络侵权在地域上的广泛性,导致管辖权的复杂性。在网络侵权中,地域对基于网络这一媒介而进行的侵权行为,让传统的管辖制度发生很大的改变,法院对网络侵权的管辖权规则面临诸多的困境,法域的学说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4.网络侵权行为的技术性特征。与传统的侵权行为不同,网络侵权具有相当的技术性色彩,侵权行为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也正是这些技术性门槛才使网络侵权行为呈现出相对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的特殊性。

5.网络侵权的隐蔽性,网络侵权存在于虚拟空间中,一方面,受害人往往很难发现侵权行为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网络技术的利用或侵权行为人借助虚拟身份的掩饰,往往很难发现侵权行为人。由此,诉讼中受害人也难以举证证明。

6.侵权结果的非人身性。因网络侵权人与被侵害人几乎不谋面,相互没有身体上直接接触,导致网络在侵害人身权时,只会成对被害人精神上、隐私权上、名誉权上、知识产权上等的侵害,及该侵权行为可能导致财产上的损失,但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侵害。

篇10

探讨媒介融合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媒介自出现之日起,就不断交融、聚合,相互激励、竞争,共同发展、进步。媒介从上古时期的非语言媒介发展到语言媒介,从实物媒介发展到符号媒介,从纸质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后者超越前者,但又包容前者;前者孕育出后者,但又独立于后者。两者一直构成发展又并存的关系。媒介教育也在其中担任和谐共荣的角色。

“融合”一词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媒体间的整合”正是这一时期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整合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传统媒体在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时的竞争压力。

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介入、整合新兴媒体是其必然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敏锐的大众传媒的弄潮者就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媒介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开始进人互联网行业,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许多报纸都开始开设网络版,或者干脆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电视台也开始把部分视频节目上网,广播的在线节目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激发了与媒介相关的企业强烈的赢利欲望。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媒体整合浪潮的形成。“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词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众传媒的从业者频频提及。

作为媒介融合的早期形态,不同媒体的整合已经发生并正在进行,即便如此,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媒体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压力所引致的融合并非媒介融合的本质,归根结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力量。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

要对“数字技术”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很困难的,但是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却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兼容、共享、开放”,具体而言,不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以“0”和“1”的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并通过不同的传输平台传播,而受众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来接收。终端可以是收音机、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手机、PDA等。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介内容的存储和共享提供了可能,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上泾渭分明的媒体之间的界限。在数字技术时代,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样一种数字格式来存储,从而最终都成为数字传媒。它表现为,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以往只有单一服务的网络(如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可以不同程度地承担其他网络的职责;一直局限于特定业务的媒介组织也开始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尝试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以广播为例,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广播开始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由单向传输转为交互传播,由区域业务转为全国乃至全球业务。

数字技术的出现,所打破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从大的平台来看,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1”、“0”符号进行传输,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允许语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这实际上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电信、广电、信息三大领域,也就使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

社会的媒介化肇始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介的出现,但媒介化的突飞猛进则自电视普及之后开始。电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并大大增强了媒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即便如此,在新的媒介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是有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才实现了相较于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跨越。

相比于Web1.0而言,Web2.0以个人应用为核心线索,互联网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提供网络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构造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其应用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的兴起,使得媒介受众的“碎片化”开始发端,传统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或者报纸专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新闻来源。在美国,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电视台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更多的博客将与媒介紧密结合在一起。

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但仅仅通过媒介营造的虚拟空间来构造媒介化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媒介化社会从其本质上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媒介化社会构建对现代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无论教育者、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面临巨大的改变。媒介消解教育者的权威,媒介决定知识的存在状态,媒介解放教育对象的被动性,媒介进一步决定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英语与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正是媒介社会的必然选择。但这只是媒介的基础内容。如何进一步了解媒介特征、如何有效使用媒介、如何使用媒介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导课程。

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建议,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来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具体来讲。媒体教

育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 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2 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 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 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

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这十大目标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以下是这十大目标的具体内容:1 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2 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3 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4 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5 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因素;6 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7 使学生能够对媒体讯息进行评述、解疑、分析和评估;8 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9 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讯息加以选择;10 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用LenMas-terman的一句话概括,便是“批判性的自主”――学生一遇到信息,便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和分析。

我国的媒介教育,首先是科学媒介传播观念的教育,包括媒介信息观、媒介组织观和媒介生态观的培养。其次是正确的受众观的培养,包括理解受众概念、了解分析受众行为、思考不同媒介接触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及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最后是培养负有责任的传播行为,包括传播行为的树立、媒介信息制作方法的获得、学习媒介信息传播途径及方法、学习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传播行为。

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媒介教育课程,包括媒介教育学科内涵、课程实质、学习目标、课程及相关课程大纲、媒介教育的教学、教学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大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丰富和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