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电一体化技术培训

篇1

关键词:办学理念 内涵建设 企业顶岗 企业文化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2013年7月,我参加了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骨干教师(企业顶岗)(湖北黄冈)专业培训班,我们从以下几个模块进行了培训:

模块一高职教育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的趋势;

模块二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模块三机床电气安装、调试、故障诊断及维修

模块四三维造型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机电一体联调

模块五企业顶岗培训,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

一、 机电类专业培训班承办单位简介

机电类专业培训班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承办。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教学单位之一,专业设置齐全,共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含电气自动化技术方向)、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制冷与冷藏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等七个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其中,拥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的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正在建设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了4门省级精品课程,聘请了2名楚天技能名师,获得了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和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机电学院注重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校内实训中心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正在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制冷与冷藏技术两个专业省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其中拥有实训室50余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30间、创新实训室3间、TCL实训室1间。实训中心与深圳市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在校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软件、硬件建设先进、齐全,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校外,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工厂,与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TCL空调器(武汉、中山)有限公司、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专业共建基地,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上海美维、深圳赛意法、格力、美的、正泰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习就业基地,校外实习就业基地达120余家。

二、高职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7月8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熊发涯副校长做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题的报告。报告围绕“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深化校企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科学规范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我对“深化校企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印象最深刻。熊校长从“建立三层合作、四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机制,践行对接“十百千万”的老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深化 “三双”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多元互补”的教学质量共同评价与持续改进新机制四个层面进行了阐述,报告中提到“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促万户致富”让我觉得黄冈职院真正做到了校企合作,很好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为社会服务。

(二)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7月9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夏学文教授做了“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探析”的报告。夏教授首先引入了高职教学存在普遍的问题 ,即“生源数量减少,学生素质较低;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努力的教,学生茫然的玩;教师教了很多,学生学到很少;学生学了专业,就业却是转行”,“讲了不一定清楚,清楚不一定记住,记住不一定理解,理解不一定行动”。 为了让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夏教授从“大学生成才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启示”两份材料中给我们展示了学习情境的构建和任务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夏教授通过实际情景的设置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站位法、辩论法、小组讨论法等,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启发了我的教学思路,对我以后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三、机电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

(一)宇龙机电控制仿真软件的应用

“宇龙机电控制仿真软件的应用”由黄卫庭老师主讲。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一个分布面广、在校生规模大的专业,机电控制中电气线路设计和实践中有各种短路、过载等潜在危险,设备昂贵、更新快等特点。宇龙机电控制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很好解决机电控制中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而引起的各种短路、过载等潜在危险,也不用购买昂贵的设备供学生实训,可有效的降低教学成本,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职业教育应跟随时代的脚步,以信息化带动机电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化,机电专业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黄老师的讲解,我感受到了机电专业职业教育的巨大变化,如果条件允许,在职业教育中推广仿真教学能很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CAD/CAM先进制造技术

CAD/CAM先进制造技术结合了当前先进的3D打印技术进行讲解,充分体现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紧密结合,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件物品剖成极多的薄层,3D打印就是一层一层的把薄层打印出来,上一层覆盖在下一层上,并与之结合在一起,直到物件打印成形。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四、企业顶岗锻炼

(一)按照日程安排,我们来到了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姜部长简单介绍公司概况,生产制造先进技术,全自动数控热敏锻挤压技术,等离子氩弧焊,摩擦焊接,感应淬火,盐浴软氮化,钻深孔和充纳技术。气门制造方面三环在全世界遥遥领先,2007年至今员工人数增加300多人,而产量提高近2倍,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得益于设备的改造。

首先,姜部长带我们参观了工厂,先参观实验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自己学校也有的实验设备,可以测出零件的强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等。然后又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参观了各分厂。

接下来,我们听取了企业技术行家做的报告:三环气门驱动(湖北)也有限公司沈伯利做了设备管理的讲座,包括:运筹、后勤工程、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统计技术、管理逻辑等,从维护体制的发展史、设备管理发展的背景、设备管理的业务、设备管理的困惑、一级二级保养、设备点检等做了具体讲解,总之,设备管理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

气门生产改造技术是三环气门生产中的先进技术,罗总给我们介绍了气门生产中锥面加工的改造。

夏部长介绍了企业生产模式发展方向及设备改造,设备改造主要有机床的部件或动作改造;手动机床的数控改造;数控机床的自动上下料改造;通用机床专机改造。并介绍了三环改造设备配置,设备改造人员配置;机床的组成及MV21改造案例 。

通过学习,我收获颇丰,特别是夏部长介绍的德国真空连线的引进与应用,在短短半年的时间,能够利用15万的成本让德国的真空连线生产线在三环建成并投入使用,让我们都很震撼。

去车间顶岗锻炼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安全操作,很好的完成任务,我们都按规定着装,姜部长把我们分成了3个大组,我分在机械改造车间,通过改造之后的专用机床,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由原来了三个人操作一个工序。变成一个人可以操作两个工序。产品合格率,产量都得到提高。

(二)我们第二站来都了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在这里,我们受到了公司领导的热情接待,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带领我们观看公司纪录片,了解公司文化和公司发展历程,随后带领我们参观了厂区和生产车间,又给我们安排好了顶岗实习岗位。

我们就在装配车间、加工车间、壳体车间不同的岗位上完成了预定的顶岗计划。通过顶岗锻炼,我觉得收获真的很大,不光增长了实践方面的知识,也拓宽了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领域,开拓了视野。

五、结束语

篇2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煤矿机械;应用探讨

现阶段,我国工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新型的工业生产技术也相继运用而生,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出现,不仅完善了传统人工生产的弊端,节约了人工投入成本,也简化了机械设备的运行操作流程,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为方便、更为灵活。同时,通过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煤矿机械也实现了信息化、科技化的使用功能,使其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都能获得良好的提升,为煤矿机械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1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综合运行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炭开采过程中,通常都会运用大型的电牵引采煤机设备来进行开采工作,而这些大型采煤设备在使用时,往往会增加很大的运行功率。所以,在牵引性能方面还是要遵循传统液压牵引技术原则,并在大倾角煤层采挖工作中大力引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电牵引采煤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使其作业难度得到较大的缓解,减轻开采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而使机械设备在实际操作运行中,更为安全、更为灵活。另外,通过运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也帮助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便利的处理途径,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满足了当下煤矿企业的发展需求,也为煤矿机械的广泛运用指引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2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设备提升与运输中的具体应用

在煤矿作业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作业环节就是提升与运输,通过运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不但有效提高了相关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还可以使矿井提升及带式输送机设备得到全面的改进和升级,使之成为信息化、科学化的煤矿机械,从而实现全自动运行与控制目标。由此可见,对煤矿机械设备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对煤矿事业的稳定性发展有着很实际的意义,因为,在现阶段的煤矿采掘运输过程中,最关键的机械设备就是带式输送机,其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及较强的传输运送量,因此,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设备提升与运输中的应用是当前各煤矿企业势在必行的发展手段。

3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运行中的具体应用

一般情况下,煤矿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所以,在实际作业现场,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利用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对每一作业环节中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这样才能使其相关运行参数达到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免发生故障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将煤矿机械设备与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有效融合,可充分运用系统的监测、收集分析及诊断等功能,对煤矿开采作业中存在的一切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管控。然而,在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时,一定要注意其监测质量,使工作人员在任何作业环境中都能灵活的运用。因为自动检测系统主要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使其与系统主机内的数据库相连接,所以,只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就可将煤矿机械设备设定成同步运行模式,并选用专业的数据通信接口,对煤矿开采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和了解,一旦发现煤矿机械设备或地质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提示,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通过专业控制软件就可对系统自动采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实现煤矿机械的一体化操作功能。

4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掘进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在煤矿机械设备掘进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就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应用。而大多数煤矿企业在进行掘进工作时,都会涉及到多种先进的掘金设备,如:隔爆型压扣控制按钮、木质安全型操作箱、隔爆兼木质安全型开关箱、隔爆照明灯、隔爆型掘进机、三相异步动机及GJC4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等设备,因此,这些设备通过与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的有效融合,不尽完善了设备的所有使用性能,使其维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也极大地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开采负担,降低了开采工作的难度,使其在工作时更为便捷、更为轻快。然而,尽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如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多数机电一体化 数控系统的应用模式都十分单一,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使其满足当下采矿技术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技术人员就要对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使之成为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现代化采矿作业机械设备,另外,相关企业还要大力引进国外的开采技术,增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的使用新的控制技术和生产工艺,使一体化数控技术在地质勘察以及矿物选择方面也能很好的发挥优势,最大化提高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效率。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还要注重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研究,提高整体作业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作业素质,并定期开展开采技术培训活动,完善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运行中的操作流程,使该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作业方面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时期的一种科技产物,目前,在我国煤矿开采作业方面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矿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不仅创新出新的开采工艺和开采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煤矿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先进的开采设备,为实现煤矿开采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付克祥 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要遵循以下建设原则:第一,工学结合原则,即按照“工学结合”理念组织资源库素材,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第二,标准化原则,即必须有可依的规范和可参照标准,保证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和互换,便于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有效管理;第三,结构化原则,即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方便操作和使用;第四,科学化原则,即专业教学资源库设计、开发、组织要科学,从根本上保证资源库的建设质量。鉴于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思路是:“调研需求,循证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建设;多元合作,机制保障;开放运营,持续发展”,遵循“设计-制作-集成-应用”的技术路线开发,旨在建成一个内容丰富、实用快捷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2]。基本思路如下:1.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构建出资源库的总体框架。2.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对岗位技能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建设基于职业化、面向岗位任务的课程资源;并搜集包括文本类、图片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等课程中单元及关键知识点对应的素材。3.将搜集和开发的资源,围绕课标进行科学整合,确定资源库结构,设计页面和导航,资源入库,边制作边修改边调整。4.建立资源库推广应用中心,收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资源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予以调整与改进。积极探索建立资源库运营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虚拟工作场所,通过虚拟工作场所开展实训项目,降低开展实训教学的成本。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框架与具体内容

基于学校、企业、社会学习者多方需求,结合共享型教与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就业服务与管理、技术交流推广等功能的实际需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整合企业和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专业建设标准子库”是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标准的指导下,以职业岗位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开发,主要包括:专业介绍、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标准、专业办学条件配置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教字团队信息、专业建设成果等。“课程资源子库”是以《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等7门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以课程项目或学习单元为单位开发课程资源,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方案、课件、授课录像、学习手册、在线测试、工程案例、试题库、课程评价方案、技术资料和参考资料等。“专业基础素材子库”是专业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提供地。主要的素材形式有:文本文件库、图片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按应用类型分类,主要有:机械与电气相关技术标准、产品与零件工程图、工艺文件、作业规范、操作说明书等技术文本;企业生产用的各类机床、刀具、夹具、量具、企业产品与零件、生产场景等图片;企业生产过程、学生实习实训、课程录像等影音视频;各类机械机构和机电设备内部结构、工作过程等动画;企业工作项目案例、企业网站链接;课程习题库、试题库及在线测试系统;数字化教材、各类教学课件、校企合作编写的培训教材。

“虚拟仿真资源子库”由仿真动画集、典型机电—体化产品仿真学习包、编程及仿真软件包、自动线安装调试仿真工厂虚拟场景、机电—体化竞赛虚拟平台等5个特色资源包组成。学习者可在一个仿真平台下,建立机电应用系统搭建、程序编制及调试的虚拟环境,根据要求完成仿真训练,以降低实训成本。“自主学习与专业拓展子库”包括精品课程及相关网站链接、校企合作案例、工学结合教学案例、在线测试平台、科技创新与国际交流等。该模块主要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师备课教学、高职在校学生及毕业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教学录像等多种资源完成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通过虚拟车间、虚拟设备、虚拟实训等资源完成实践阶段的训练,最后通过在线测试平成理论与实践的考核,从而构建“学、练、考”全方位的自主学习与考核体系。“职业培训资源子库”由职业信息、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企业员工专项培训、技能大赛平台四部分组成。“职业信息”包含机电行业、各个职业的全部信息内容,分别按照行业分类和职业分类来对每个职业做具体分析。还包括企业人才求职信息与个人求职信息、就业咨询。“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包含中、高级车铣工、数控车铣床操作工、钳工、维修电工、工艺员与CAD职业资格取证培训和学习资源。“企业员工专项培训”为机电行业企业生产及相关领域在岗从业人员、高职毕业生提高和更新专业技能,为农民工、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提供的专项培训。“技能大赛平台”为全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师生提供专业技能赛事服务,展示比赛场景和参赛选手的风采。“合作企业资源子库”以合作企业为主,通过校企业合作的方式,汇集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标准、典型工程解决方案等,为同业单位在岗员工或其他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更新、专业技能提高提供全面的企业学习资源,此资源库主要由企业培训教程、行业企业标准、企业解决方案和产品技术资料组成。根据机电行业企业的特点和人员培训需求,企业培训教程可以分为两大类:机电设备制造企业、机电设备使用企业等单位的员工技术培训。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生产和应用企业的生产标准、使用标准、操作规范等组成相应行业企业标准集合。以校企合作完成的典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案例和行业领先企业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企业所做的典型解决方案组成企业解决方案,为企业、社会学习者和师生提供实际的企业解决方案,提高学习者的工程应用能力。“职教立交桥资源子库”的建设,有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职教立交桥的构建,有利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本科的衔接贯通,有利于各层次人才的成长和终身学习,有利于加工制造类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主要由职业教育各学习层次的课程标准、衔接课程标准、教学共享课程和机电专业对口单招考试等部分组成。

三、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体会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的体会可概括为“特色、规范、完善、服务”。首先,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体现高职院校和专业特色。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如项目化教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策略与教学的方式方法更注重实用性、互动性和动手性。因此,高职教学资源的设计应围绕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拓展知识,之后将这些知识与行业企业相关知识信息加以融合,形成校企合作、实训实践等课程内容,设计制作出更多普通教学资源库不具备的特色资源。其次,要规范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和要求。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严格制定相应的质量技术标准、归类属性标准、教学资源评价标准以及开发技术标准,规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框架和基本功能,避免教学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资源高度共享。然后,教学资源库内容要不断完善、持续更新。新形势下知识技术的变更,要求教学课程必然紧跟更新步伐。教学资源库要利用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及时获得前沿信息,提高库内教学资源的更新频率。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内教学资源优质、先进,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篇4

青岛市从1991年开始引进德国“双元制”(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的办学模式,平度职教中心作为首批实施“双元制”办学模式的学校,目前实施“双元制”办学的专业已由1991年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6个,这些专业年招生能力也由288人增加到2500多人。用于学生实训的实习基地(企业)和联谊单位达到了近70家。莱西职业教育中心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建立起了与专业配套的酒店、服装厂、汽训中心、实习餐厅、微机培训中心等12个实习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办学路子。莱西市的5所职业学校在食品加工、畜牧兽医、经济动物饲养、园林花卉、建筑装饰与水暖安装、布衣针织等专业加大了与企业、乡镇联合办学的步伐。原胶南市以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半工半读办学为突破口,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实训基地。城阳职业学校与诸多公司如必克箱包公司、变压器集团公司、安普连接器公司、达德印刷公司签订了联办协议。胶州职专与青岛精煅齿轮厂、东方铁塔公司、海尔、海信、海润、澳柯码、大洋等25个单位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定向合作培养既有利于学校专业贴近市场,又可以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充实到教学一线,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上岗,企业也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先遴选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

二、合理设置专业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一方面是围绕市场设专业。近年来,一些职业学校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如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高职与就业并举的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工艺美术、幼儿教育、服装设计与制作、数控技术、车辆驾驶与维修、焊接工艺船舶)、军警、女警、商务韩语等专业,就业安置率一直保持100%;莱西市职业中专形成了食品加工、经济园艺、畜牧兽医、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经济贸易、文秘与幼师、机电一体化类的18个专业,先后为九联集团、万福集团、雀巢公司、海尔集团、大水公司、宏远房地产公司、莱西市建筑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城阳第二职业中专开设计算机、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电器等专业,形成了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2个骨干专业。城阳职业高中开设机电、财会、服装、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发展成为骨干专业。

黄岛区原胶南市、职教中心重点建设数控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化工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实训基地,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汽车制造与维修、船舶制造与维修、物流管理、休闲体育与管理、家政与社区服务、文化艺术等20多个专业。由于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特色、骨干专业逐渐形成。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机电、建筑、财会、服装、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农牧技术工程、果树栽培与果品加工、旅游服务、畜牧兽医等29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果树栽培与果品加工等7个专业被评为青岛市骨干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和农牧技术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崔召校区共设置5个涉农专业。该校投入690万建成的6900多平方米的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包括奶制品、肉制品加工、面点、果品加工等共6个车间,配备了肉制品加工和奶制品加工设备等共120多套。该项目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学校校内实训的设施和教学条件,满足了专业实训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教学质量,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和办学效益。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崔召校区还建有2080平方米的数控实训车间,设有编程室、仿真室等共8个实训教学室和教学区,大型实训加工设备达64台套。黄岛区原胶南市、职教中心的机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是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车工是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机电技术等4个专业是青岛市骨干专业。其他区市的职业学校基本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或骨干专业。

三、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三农”

农村职业学校立足于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以加快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积极推广科技项目、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线,探讨实施了多种有效的服务形式,使学校成为社会一线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开发的示范基地和推广实用科技的辐射基地。平度市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分别培训了电焊工、电子操作工、计算机操作员、保育员、屠宰工、林果、蔬菜加工等工种。平度职业教育中心为促进当地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学校依托畜牧教学养殖实验场,积极组织养殖场专业教师为青岛市农牧专业教师和平度市各镇的畜牧兽医站站长及全市重点养殖专业户,举办了奶牛饲养技术和良种猪养殖技术专题讲座,全市超过80%的奶牛养殖业、生猪养殖人员接受过该校的专业培训,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在全市掀起了一股养殖的热潮。在该校的带动下,平度市奶牛养殖由1998年的3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10000余头,生猪养殖成为胶东半岛重要养殖基地,成为青岛市养殖业中异军突起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当地农民积极引导,仅青贮饲料加工一项,就为当地农民每亩玉米增收150—200元。为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资源增值转换,学校利用果品加工车间、奶制品加工和肉类食品加工车间,积极开展面向果品、奶制品、肉制品加工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在该校果品加工培训中心的示范带动下,平度全市果品加工企业由1998年前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65家,酿造工艺不断提升,品质逐年提高;奶制品和肉制品的品种不断升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平度职业教育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好良种繁育、推广。依托实验实习园地,积极搞好优质作物良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繁育推广作物、蔬菜良种60多个,达190余万公斤。学校先后承担上级科研项目270余项,获国家级奖11项,省市级奖59项,完成科研论文280余篇。其中“卫星搭栽番茄种子实验”获全国生物百项活动金奖。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科技兴农先进学校”“1321科技兴农工程先进学校”“青年科技星火工程培训示范基地”等。

篇5

【关键词】煤矿 机电 管理

一、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电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两种职能:机电管理和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一些地方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2)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一些矿井没有专职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多为兼职。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3)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

(4)设备存在隐患较多。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等。

(5)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一些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相当普遍。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未能按技术要求进行整定、测试、检查,一些仪器仪表老化而且不全,测试手段和方法落后等。

(6)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过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时有发生。设备故障率较高,因电气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几乎年年发生。

(7)机电培训走过场。尽管地方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8)资金不足。地方煤矿受资金制约,普遍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机电职工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致使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二、改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的对策

(1)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矿井领导重视机电管理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2)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授予职权,统一管理。矿井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都要因地制宜、因矿而异,不能采用一个模式,但应相对稳定。对于井型较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矿井,设置机电管理科,负责全矿机电技术、设备管理、机电工作调度,对全矿机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井型小、生产环节简单、设备拥有量少的矿井,机电管理科和机电工区可以合二为一,有利于减人提效。

(3)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地方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

(4)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5)认真落实规章制度。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6)计划管理,综合平衡。计划管理是机电管理的核心。编制机电工作计划,一般应根据机电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进行编制并及时有力地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

(7)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①严格技术文件的审批制度,分级负责,层层把关;②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③做好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资料的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8)突出机电管理重点。①安全可靠性。②井下供电和提升运输2个系统。③操作、维护、修理3个环节。抓好这三方面,矿井的生产秩序也就基本保持正常。

(9)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到位,因人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技术职称评定,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经济待遇等。

篇6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 (c)-0000-00

1 引言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把教学性和生产性柔和在一起,学生通过在这种环境氛围下的工学结合,全面发展和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职业素质。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世界500强富士康科技集团订单培养SMT学员,将资金和设备引进学校建设生产线;与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与运营数控技术实训中心;今年5月又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公司)旗下GE智能平台签订了大学计划合作协议,共建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互惠双赢,组织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并形成一定的模式,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案例,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与生产性训的教学组织。

2 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极探索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柳州奋达有限责任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SMT生产基地、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等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形成各种生产性实训模式。就机电技术专业而言,针对专业所面向职业技术领域的特点,建成了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筑巢引凤型、教学性公司模型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学生通过完整工作过程的生产与实训,职业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2.1 订单培养型

为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拓展服务社会的新渠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7年开始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强强联合,开展“校企互融订单”式人才培养,采用“择优选拔,校企共育,末位淘汰”的方式组建SMT班。。企业将一条与专业技能教学密切关联的价值375万元的SMT生产线及专业设备引进校园,在校内组建生产实训车间,双方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学生经校内生产性实训后,再到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2.2企业赞助型

美国通用电气GE智能平台和我校双方共同投资建设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设备总投资达3120万人民币,其中GE公司捐赠2736万元,学校配套资金384万元。该批设备包含了GE公司目前在市场上使用最成熟、需求最广的一系列自动控制装置,以及系统控制软件:标准的北美PAC培训系统、现场总线和VersaMax单元、PAC Motion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可视化单轴运动控制系统、触摸屏等。,利用这些先进设备,我校引入了GE公司的技术培训项目,按GE公司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展培训,培养自动控制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满足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实训的需要,学生通过培训,不仅了解GE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学习先进工业自动化技术,而且可以考取GE公司的相关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2.3筑巢引凤型

我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车间是广西区重点实训基地,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重点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场。拥有进口西班牙FANUC系统数控加工中心8台,进口西班牙HEIDENHAIN系统数控加工中心3台、国产FANUC系统数控加工中心6台等,设备总资产2500万元左右。为充分利用好这批先进设备,2008年机电学院引进与中外合资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由企业提供相关原材料和技术人员,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和实训。,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他们的角色由学生转变为员工,所从事的实训已经不再是单纯消耗材料的活动,而是讲究投入产出的真实生产活动,他们的责任意识、成本控制意识、质量控制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执行力、个人行为的控制力等综合素质将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在生产产品的同时,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真正实现“学做合一”。

2.4 教学性公司模型

以专业师资为主体,以挂靠实体公司的形式,建成校企一体、教学做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为解决学生学用分离、专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学生顶岗实习等生产性实训的问题,针对工业控制、配电技术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专业有设备、技术条件等优势的实际情况,挂靠南宁智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广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揽了都安永鑫糖业公司混合汁液位PLC变频柜控制系统;永鑫糖厂压榨机自控系统研制;自动控制高效脱硫装置;箱式变电站等项目。工程实施中全部由教师按项目带学生共同完成,学生都在做中学,在工学交替的真实生产性实践中学习,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教师工程能力迅速提高,同时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打造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筑巢引凤型、教学性公司模型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构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职业能力,南宁智控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项目由教师(包括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和学生共同在学院的现代控制技术实训室通过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完成设计和调试,在这一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通过在设备安装车间、SMT生产实训车间的生产性实训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并让学生分批参与南宁智控电气有限公司、南宁广开电气有限公司的现场施工项目,提高同学们工程时实践能力。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是校企长期双赢合作的保障。

3 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组织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渠道。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才能够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1 课程教学与生产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订单培养型模式为例)

把SMT生产实训车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布局,设置了与实践生产企业一致的生产实训岗位,并按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开发专业课程,把生产性实训当作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教学来实施,开设SMT生产流程规划、SMT印刷工艺、SMT焊接工艺、SMT品质管理、印刷机作业编制、印刷机操作与维护、现场印刷缺陷分析及解决、贴片机作业编制、贴片机操作与维护、现场贴片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案、回流焊方案编制、回流焊机操作与维护、现场回流焊缺陷分析及解决等实训项目,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富士康班开设的《SMT生产工艺》、《SMT焊接工艺》等项目课程教学。

3.2 教学组织的安排

SMT班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负责,专业课程和职业素质拓展则主要由富士康集团规划,学校老师和企业派住工程师联合教学。企业先后选派几十位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校园入课堂,每周和学校老师共同给SMT专业班学生授课,给学生讲解实际的生产技术要求,传播企业文化,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培养。

富士康集团SMT技术委员会提供《SMT生产技术》彩印培训教材,针对目前生产性实训开展的现状,双方共同构建专业的生产、教学结合教学与实训体系,共同设计针对生产环节的实训方案,制定了各个岗位的训练重点,将企业的人才使用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引入课程。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实施案例分析、模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企业实践教学,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技能训练方面突出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素养、职业纪律的养成培养,实现人才专门化培养。

学生管理引进企业模式,企业先后派出多位专职管理人员常住校园,与学校一起共同开展教学、考核、评价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进入实训基地的纪律表现、仪容仪表、着装、技能能力评价、生产贡献等管理完全参照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企业参与对学生的考核,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四个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合格以上者才获得相应学分。

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SMT班专门增加了生产性实训课程(每个学期1-3周)。生产性实训期间,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生产线由企业派住领班和工程师严格按企业标准进行管理,专业老师和企业工程师进入生产线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做中学。特别是实行的“三班倒”制度,让学生全面了体验企业生产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让学生在充实、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很好地养成了自我控制、自我安排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岗位技能训练,每位学生要参加生产过程的每个岗位的实习训练,学习所有岗位的技能。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采用“择优选拔,校企共育,末位淘汰”的方式,经过培训,学生表现出“上手快,适应性强”的特点,98%的学生得到了富士康集团提供的就业岗位,完全胜任岗位需要,其表现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4 教学实施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学院逐渐形成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制以及生产与实训的融合,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并在学生培养质量上有明显的效果。

(1)本专业成为广西特色建设专业:特别是SMT自动线生产实训车间获得同行好评,而GE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实训室也走在广西前列。。

(2) 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本专业学生获得2008年全国自动线调试与维护技能大赛三等奖,2011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三等奖,全区大学生创新大赛(机电类)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等。

(3) 促进了学生专业社团服务能力:学生自动化协会长期参与企业合作项目,与企业技术人员现场安装调试设备,得到企业的肯定赞扬。

5 生产性实训模式的思考

生产性实训教学应走科学化的道路,遵循规律,科学定位。高职学院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本质并不是追求生产价值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核心还是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高职院校的生产性实训是真实的生产过程,要求学生具备真正的工作态度、真正的劳动技能、真正的劳动责任,对于实训的高职学生是全方位的锻炼和培养。但从学校的准职业人到企业的职业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就高职生而言,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职业角色能是准职业人,“工”中“学”和“学”中“工”是学生实训最根本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08(6).

篇7

摘要:煤矿;综掘;机电技术;管理

煤矿机械正处在一个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阶段,煤矿机械也正在不断的改革创新更新换代,在煤矿生产开采中,煤矿机械的性能自动化的程度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机械控制部分和性能影响到煤矿机械本身的工作的性能,一些煤矿生产单位在煤矿综掘机上安装了电子控制器,综掘机能根据外界的变化自动改变功率,可见机电技术在煤矿综掘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一、煤矿综掘技术的发展现状

综掘机械化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标志,采煤的设备在煤层地质条件下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国的煤层条件比较复杂,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开掘出大量的煤岩巷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研制开发了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设备,研制出了综采设备,2005年我国有将近90%的煤矿产量是原煤产量,但是使用综掘机械开采的程度却很小,在开采的过程中忽略了煤矿巷道的重要性,近几年,国家为了实现开采和综掘机械的同步,综掘机械化程度也达到了90%,综掘技术的发展使得煤矿工作面不断的拓展,煤矿巷道的掘进是煤矿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综掘机电技术也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的必要条件。

二、煤矿综掘机电技术管理内容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

当前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的提高,煤矿机电技术也要明确管理。每一个煤矿企业都应该有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在机电部门设置了电气技术、电管技术和设备小件的专业化管理技术人员,采掘单位设置机电管理技术人员,机电技术主管通过网络管理机电技术系统,一个机电技术的管理体系应该每月召开技术管理会议,在机电检修和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制定技术措施要求,机电检修工作应当详细记录检修实际情况和检修结果。在完善机电技术系统的同时应当提高煤矿井下条件,建立全面的井下数据库,方便检查和检修大型的煤矿机电设备。

2、煤矿综掘机电技术一体化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它同时结合了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具有根据计算机处理和检测的技术,在煤矿综掘机械方面有着很大的推进和帮助,在煤矿综掘技术飞跃发展的时期,综掘机电技术根据外负荷的变化情况自动改变功率,有效的利用了电动机的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机电技术在综掘机械的运用实现了综掘机械的自动化,简化了操作,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量,同时也把保证了煤矿生产的效率,机电一体化同时也体现在对煤矿综掘的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在线监控,煤矿综掘机在工作时出现了故障,监控系统能准确的指出故障部位,维修人员能及时检修保证机器的工作效率。目前,有些综掘机上装上电子控制器,实现无人操作也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三、加强综掘机电技术的管理

1、加强领导,建立机电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首先,加强煤矿企业机电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责任意识;其次,要建立健全机电管理网络,做到自上而下,从下往上,全员管理,相互监督,相互协调,机电管理,人人有责。

2、注重人才的培养

煤矿综掘机械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控制,煤矿生产管理部门应注重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在全矿范围内培养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根据有利的条件强化各个岗位的职工的培训,制定相关的技术奖项来激励员工不断进取,对员工培训方式采取分工培训,按照煤矿的生产进度情况安排员工的培训进度,每年都对职工进行技术考核,并且认真实施意见,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大对企业研发人员学习和研发的投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学习培训制度,鼓励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更新煤矿企业的产品设备,做好升级换代,努力提升机电技术管理水平。

3、加强综掘队机电技术岗位的管理

根据综掘队的机电技术管理责任制度来落实综掘队的基础管理,做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综掘机电技术主要负责管理职工技术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机电技术的档案和资料进行定期的审查和整理编制,对设备的改造和报废要及时进行登记和上报,其他职工除了做好综掘工作外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记录,对细小零件也要登记,做好存档工作,完善履历,确保煤矿出矿图的准确按时更新,保证实际生产的正常运行。

4、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

最有效的、最人性化的管理就是制度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做好机电管理工作的保证。因此,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运输配件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定期检查检修制度、矿井防爆设备检查员管理制度、矿井停送电管理制度、设备定期检测检验制度、电力调度管理制度、机电运输事故造查报告制度、机电运输干部上岗检查制度、机电运输包机包修制度、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监督奖惩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落实。

5、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对煤矿企业设备的管理是机电管理的重要内容,记录掌握技术性能运行状态,建管设备档案,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配、报废,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煤矿企业结合当地的工作实际,建立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和技术运行体系,健全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调配设备管理人员,积极有效地开展技术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管理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做好自查和定期检查督查工作,确保设备管理精细化,制度管理规范化,技术管理科学化,安全生产高效化。

6高效掘进技术的运用

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悬臂式综掘机,虽然拥有快速掘进系统,但是在开机和掘进效率上比较落后,80年代后美国大多使用的连续采煤机组快速掘进技术,采用多巷道掘进交叉作业,配套连续运煤系统后,掘进速度快,可满足综采工作面的快速推进。我国先进的综掘技术有岩巷高效掘进技术,以钻爆法为主,其中腿式凿岩机配耙斗式或铲斗式装岩机作业线,掘进速度一般为80~100m/月,还有一种是全液压钻车配侧卸装岩机作业线,工作效率很高,机身很小确保重心降低,方便行走保证了工作的稳定和施工质量。

篇8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措施;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TD 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059-01

煤炭能源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要保证煤炭开采和加工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就必然需要高水平的机电技术支撑,然而如何对机电技术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其为煤矿生产的准确、高效提供服务的目标,是煤矿企业广泛关注的内容[1]。机电技术的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体系,包括了对各种机械原理、构造、电子元件等信息的综合性掌控,任何一个管理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生产过程受到影响,甚至遭受损失。

1 实施机电技术管理指导政策

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地位使其专业化管理受到多方重视,无论是直接从事生产研究的技术人员,还是企业的高层管理,都对这项管理有着严格的工作原则。根据机电技术的特点在其技术管理时应当符合一定的指导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完善机电设备的服务水平、运用多种综合性技术管理方法、提高技术管理的超前防范意识等[2]。

首先,应当对机电技术管理进行设备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与开发,这是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中的最基本工作内容,如果机电设备无法提供更加完善与全面的生产服务功能,就会丧失其做为机电设备的意义,最终会逐渐被淘汰。根据当前的管理指导政策机电技术管理需要对其服务功能进行不断的完善、实施严格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设备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其次,多种综合性技术管理方法的运用是机械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要求,在具体的技术管理中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就是即包括对基本机电系统功能稳定的保护,也包括对每一个机电设备元件的测试、控制,还包括整个机电设备功能发挥的整体规范管理,这些不同的管理方法只有建立起与机电设备相同的复杂组成体系之后,才能发挥其有效管理的作用。

再次,应当实时掌握机电部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强超前防范管理,将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预警,并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避免问题的发生。

2 创新机电技术管理的有效路径

2.1 机电设备运行零误差

在整个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保证零误差是一项最为完美的管理控制状态,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生产活动和技术管理等原因,往往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但同时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是能够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有效管理实现的[3]。机电设备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通过电子系统的控制实现所有操作的精准控制,即保证不出现操作误差,然而具体到实际工作中这个误差的产生多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和管理问题造成,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以技术管理力度的加强来控制机电设备的运行。一般来说如果将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从整体性控制入手,先对整个机电设备的整体综合情况有效掌控,是提高设备运行准确性的最直接手段。具体到技术管理工作中,还应当将整体性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整体性管理认识、提高机械风险预警水平,提高风险控制与解决能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等[4]。只要能够促进机电设备运行误差控制或减少的管理方法,都应当加入技术管理系统中有效的落实。

2.2 规范机电技术与操作规程

机电技术是支撑机电设备运行的基础性要素,如果脱离了机电技术的支持必然无法获得有效的机电设备控制和管理效果[5]。在各种机械技术管理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以规范的标准来要求各项操作和管理行为,才能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并不断趋于完善。一般来说需要从两个方面提高技术与操作的规范水平,首先,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操作培训体系,使每一位煤矿职工都能够对机电设备的操作技术、设备职能等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并通过实际操作的体验,逐渐掌握精准、严密、规范的机电技术和操作。其次,建立严格的技术和操作规程,其中应当包括每一项与机电设备操作和管理的标准,对程序的严格规定等,所有煤矿职工对这些操作规程标准都要全面了解并认识,以此约束自身的技术管理和操作行为,为实现机电管理水平的完善提供基础性支持。

2.3 全面提升工作者素质

提高煤矿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要求对每一位煤矿职工进行全面的素质提升培训,这与机电操作技术的培训是不同的,技术培训有着明显的侧重点,而职工素质的全面培训则包括了多个方面。首先,应当培训职工基础的机电理论知识,使突发问题发生时每一位职工都能够做到对问题的准确分析,并及时进行应急操作以减少设备损失与生产损失,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争取到更多时间。其次,要对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予以关注,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培训效果,使职工的综合性素质水平提高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最后,针对煤矿生产的重点对关于某些重点机电设备的专业性知识进行培训,例如对于压风机、矸石山绞车等主要设备的拆卸安装等培训。

2.4 建设管理与运营的一体化

管理和运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于机电设备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是机电技术管理的核心管理机制。目前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与运营尚且处于一种相互单独的存在状态,对于加强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及动态管理工作来说,这种相互状态必然无法有效的促进整体的管理运营水平均衡提高[6]。一体化的管理运营体制就是在当前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中,加入与机械设备的运营相关的管理内容,使整个机电技术管理系统成为综合性强的管理模式。综合性、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运营应当包括完整的管理运营流程,从机电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等方面入手,建立起完整的技术管理流程,然后利于规范的运营制度来保持机电设备的使用、校正、维修等都保持在一体化、智能化的状态中。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已经基本上以一种比较完善的状态在运行,然而每一个具体的管理环节问题的出现还是客观存在的,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更应当结合机电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从设备管理到设备运营控制的完善技术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能够不断完善,并最终实现“零误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亮.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气共采理论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9(5):74-82.

[2] 李俊.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硅谷,2010(3):152.

[3] 胡小华.浅析皖南煤矿低瓦斯矿井瓦斯中毒原因与防治措施[J].安徽地质,2012(1):27-30.

[4] 张红兵.浅析2906综放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J].焦作大学学报,2005(2):65-66.

篇9

[关键词]机电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385-01

由于煤矿年产量的不断提高,工作面的不断拓展,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越来越复杂,这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对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现有的不足,寻求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职工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

由于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低,造成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使煤矿招工问题日益困难,尤其是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由于前几年我国煤炭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断档及“跳槽”转行,导致煤矿高级专业人才的严重缺失。

1.2 煤矿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

按照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矿井应有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小型电器设备、防爆检查等专业化管理小组,并要发挥作用。但有相当多的矿井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大量压缩机电管理人员,专业小组设置不健全。

1.3 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不到位

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是员工不断提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很多煤炭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但是大多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培训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培训方式落后,没能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相结合;二是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不能调动起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培训考核不严格,考试只是流于形式,没能达到检验教学结果的目的。

1.4 超能力生产,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下,煤炭产量迅速增长,为了最求企业的利益,煤矿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没有足够重视机电安全。

2 煤矿机电管理改进的措施

2.1 严格执行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应该按照煤矿标准化标准中规定的,制定所有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制度,尤其是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使用环境,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其效果大不一样。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清理设备周围及设备上的粉尘,保持设备清洁,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月由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对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所管辖的设备责任范围进行检查验收,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奖励,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2.2 加强对职工的业余培训

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对机电设备能起到控制、使用、维护和管理作用,我们要做好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着力从企业长远大局出发,培养一批高级技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采用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内培与外培相结合,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进行强化培训。

2.3 加大对新设备的资金投入

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2.4 加强设备维修管理

推行预防性检修和灵活检修管理理念,实现生产机电一体化。实施预防性检修做到“三统一”:检修计划统一上报、统一准备、统一安排实施。设备检修做到“四结合”,即实行机电设备动态和静态预防性检修责任制相结合,机电设备计划检修和灵活检修相结合,配件现场管理与合理储备相结合,开展故障诊断和状态检测相结合。实现设备的动态监测,强制保养,及时检修。做到当班故障当班处理,“小故障不交班”、“大故障不过夜”,不让设备“带病”运行,使现役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效地降低了机电故障率。

篇10

关键词:电器控制;技术;不足;优化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71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电气控制系统已经从传统模式的电器控制技术向集成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了。不过,就针对目前的电器控制技术来看,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对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性。

1 电气控制技术中的不足

在电气控制技术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以及电气监控存在不足等问题,其中有电气监控不足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效率较低,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

1.1 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效率低

在电气控制技术中电气控制系统作为绝对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电气控制系统当中的不足对电气控制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影响。针对现阶段的电器控制来看,电气系统在设计当中针对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程度不太高。在选择电气控制系统的时候,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较为常用的系统,PCL系统并不适用于电气控制系统,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工厂当中的自动化电气控制与自动化系统当中常有不相符的现象出现。不仅如此,就现在的很多电气控制企业来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设计自动化系统的时候,常会将其自身的直观意识当做是主要依据,在系统开发的平台当中有较大的差异性,造成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实施中成本会相应加大,系统所承担的负担也在持续增加。

1.2 电气监控效率不足

在传统监视系统当中,操作人员不能对电气自动装置的故障报告以及微机机电保护保护装置进行有效监视。操作人员无法将相关的报告信息很好的检索到,所以对装置当中的运行状况较难掌握,信息当中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及时性都难以保证。所以,现阶段这一类的报告信息当中所有的归档以及归纳都应该要人工来进行传递、保存以及操作。一般操作人员在进行工厂的维护时都会在网络监控室当中来值班,这种方式就较难从整体上对工厂当中的电气运行状态有所料及,也比较难实现信息的同步性以及实时分享性。而且每一个单元当中的DCS系统也为与操作人员有及时的沟通,因此操作人员就没法在恶劣的环境中对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掌握,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力以及人力的大量冗余。

2 电气控制技术中的优化措施

上文已经对电气控制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来重点探讨一下关于电气控制技术当中的优化措施。

2.1 系统一体化的强化

一般来说,将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当中的一体化建设进行加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商家与企业当中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种沟通可以有效加强技术合理性,提高应用性,降低系统维护的成本,能将设备的制造与生产往精简化的方向去发展,使电气自动化系统能越发便捷高效。第二个,将科研作为主体,对新型的控制系统进行探索,要对其实用方便性进行加强,在商业的生产领域当中带入配套的基础零部件,以此使电子自动化工程系统当中的系统一体化能快速的实现。

2.2 提高电气控制设备的质量

针对电气控制工程来看,要想技术能有保障,就必须要确定硬件设备的优异性,尤其是现阶段电气控制软件的不断运用,应用的硬件设备材料都非常的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使监视器、开关以及继电器等的质量控制能有所加强,也在使电气工程控制技术有所提高。为了使硬件设备当中的质量有所提升,就必须要适当的应用有效的技术规范。就针对电气工程控制系统当中的规范来说,针对电气工程控制系统当中的硬件来看,首先,必须要对硬件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此确保电气工程的设计基础优良,在此基础之上,准备的安装顺序以及规范,依照相关元件当中的的技术标准来设计线路,安装继电器,要从每一个环节上使电气控制的质量有所保障。

2.3 加强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性

在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以及规划当中,经常会将重点的问题忽略,就是对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不够。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过程当中,操作此设备的工作人员能对安装环节清楚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操作全新的操作系统时操作人员的实际认知能有所增强。在与专业的培训相结合,操作人员会更佳深入的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是因什么原因而依照特定的方式来进行安装以及运行。尤其是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快,也对系统中的制造、维修以及安装人员当中的技术性有了较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重视,要针对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性问题,探讨有效的加强措施。比如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引进新的人才进行新技术的指导,适时对技术知识进行考核,所以企业在对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要使操作人员在操作硬件系统的时候也要将其他相关系统的操作学会。

3 结束语

终上所述,在现阶段的电气控制技术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这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有一定制约,所以相关单位必须要对问题引起重视,积极探讨出有效的优化方法,使我国的电气控制技术能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文杰.当前电气控制技术的不足与优化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243-244.

[2]蒋海兵.试论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展望[J].科技资讯,2014(36):96-97.

[3]郑元明.机电一体化集成装配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0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