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侦查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侦查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79-01
一、技术侦查的概述
(一)技术侦查的概念
概念是对事物进行了解最直观的方式,要对事物有一个抽象的了解首先必须从概念入手。但正如前美国首法官所言,人们通常不愿意对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总害怕自己对事物所下概念不够周延。因此,对技术侦查要下一个概念也较为的复杂,各国学者从自己不同研究角度出发也对技术侦查下了不同的定义,结合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技术侦查通常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具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法律的规定,出于侦查犯罪的需要,依照法律实施的不为当事人所知晓的侦查行为。
二、技术侦查的特定
(一)技术侦查的主体是由特定机关进行的
正如在之前的概念中所叙述,技术侦查只能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具有法定侦查权的侦查部门进行的,其他任何的机关不能采取技术侦查。技术侦查措施作为一项较为隐秘的侦查手段,其的采取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侦查犯罪,但是技术侦查措施的采取非常容易对公民的隐私造成侵害,因此,技术侦查措施的采取只能由法定的侦查机关才能进行。
(二)技术侦查必须由法律的授权并严格依照程序进行
如前所述,在实施技术侦查的过程中,对公民隐私所造成的侵害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一旦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就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权力的使用必须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否则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技术侦查就是一项容易被权力机关滥用的权力,因此,在实施技术侦查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办事,不许越雷池一步。
(三)技术侦查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手段较为保密
技术侦查措施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为当事人所知悉的,通常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录音录像技术等技术手段。技术侦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当事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悉的情况,并将其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在进行技术侦查时,其采取的手段较为的保密,不为被侦查人员所知悉。
(四)技术侦查对象的特定性
世界各国都对技术侦查的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日本在1999年颁布的《犯罪侦查通信监听法》中就规定监听的对象为杀人犯罪、犯罪和买卖枪支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也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对象做处了明确的规定,目的在于严格技术侦查措施适用的对象,避免权利的滥用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
三、技术侦查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有组织化、技术化、隐蔽化的犯罪不段涌现,传统的侦查措施难以有效的应对,侦查机关只能借助技术侦查的措施才能够获得犯罪的证据并罪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四、技术侦查在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中的现状与完善
(一)技术侦查在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中的现状
在《新刑事诉讼法》出台之前,尽管在司法实践中有技术侦查手段的运用,但一直没有法律的规定授予检察机关进行技术侦查权力的法律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出台之后在一百四十八条中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就三种犯罪实施技术侦查,即重大贪污、贿赂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这是我国在《刑事诉讼法》中第一次以法律条款的形式赋予检察机关以技术侦查的权力。修正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六十三条进一步规定:“人民检察院立案后,对于涉案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采取其他方法难以收集证据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措施,交有关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进一步对检察机关使用技术侦查做处了限定,即贪污贿赂案件数额必须在十万元以上,或者采取其他方法难以收集证据的才可以进行技术侦查。《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尽管目的是对《刑事诉讼法》进行解释,使之更能够在司法实践中运用,但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该条款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技术侦查的使用范围。
(二)技术侦查在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中的完善
1.明确法律条文含义
尽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图明确在司法实践中何种情况下适用技术侦查,但是它一方面缩小了技术侦查使用的范围;另一方面,其对所谓的重大案件和采用其他方法难以收集证据的案件还是缺乏明确的界定,容易在司法实践中导致权力真空。
篇2
论文关键词 职务犯罪 电子证据 电子数据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
我国关于电子证据的概念最早可见于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于2005年颁布施行的《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第二条规定:“电子证据包括电子数据、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并在之后的《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中加以说明“电子数据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
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于2009年颁布试行的《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将电子证据定义为:“电子证据是指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
而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中,进一步细化了电子证据的范围: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电子证据。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有学者认为:通过上述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将视听资料修改为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样修改的理由是更加全面,使这类证据能够涵盖所有的电子证据。因为视听资料是指能够通过人的视觉、听觉来感知的录音录像材料。它只是电子证据的一种,电子证据还包括其他电子文字、数字等形式的材料。这里规定的电子数据是指除录音录像之外的计算机存储信息,包括磁盘、光盘、移动硬盘存储的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电子信息等。
二、存在的问题及争议
(一)概念的模糊不清
通过我国关于电子证据概念的传承可以看出《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及《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中对于电子证据的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关定义过于笼统、宽泛,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虽然细化了电子证据的含义,但仍涵盖面较小。而关于新刑诉法中电子数据的概念,可以看出学者基本是参照《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内容对电子数据的概念加以解释,但这一解释仍不能很好的涵盖电子证据的范围,因为在现实中,借助于电子介质形式存在的证据十分广泛,如书证、物证均可以以电子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中,并通过电子介质进行存储、传输。此外,以智能手机等新兴科技产品为载体的电子数据是否应纳入电子证据范围,仍有待明确。
(二)规则、措施制定的缺失
正如上述所述,电子证据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容易和其他证据产生交叉,造成界限的模糊。但时至今日仍没有相对应的专门性的证据规则加以规定,明确收集电子证据的具体部门,相关流程及可以采用的收集方法,以及提取相关证据后如何认定和鉴定的问题。且用于确认或排除电子证据可采性的法律规范亦很少。导致电子取证在实际侦查活动中应用极少,且检察机关侦查部门和技术部门缺乏良好有序的协作机制。
(三)侦查手段及技术方法的落后
在实践中,电子证据一般从光盘、U盘、硬盘、手机存储等存储介质中调取,但证据收集保全方式单一,只能采取搜查、扣押等传统证据的收集方式,且手续繁琐,不利于开展查证工作。
此外,大部分侦查人员缺乏电子证据调取能力。以手机取证为例,手机取证应是调取电子证据的重中之重。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一些手机完全可以替代电脑完成相关工作,并且手机具有便捷性和不可替代性,导致其使用更为频繁,且可以通过手机获得的证据种类更为宽泛,不仅包括传统的通话记录和短信,还可以从中获取QQ聊天信息,微博信息,电子邮箱信息,购物信息等记录,且手机的一些软件都具备定位功能,并能较为清晰和准确反映出相关人员的一些生活信息。但大部分侦查人员很难在办案过程中利用手机调取电子证据从而帮助侦破职务犯罪案件。另外在侦查工程中,可能会涉及从一些会计专业软件、固定资产软件中调取证据,但一般情况下,这些数据都会做加密处理,需要寻求厂商的支持和帮助。而例如博客、微博、QQ、网上购物等信息的查询也必须依托于厂商的帮助,但一般的反贪部门缺乏和这些厂商的沟通联系。
三、解决方法及相关建议
(一)明确相关概念
由于电子证据依托于高科技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与其他证据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亦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和关联性,所以应当明确界定电子证据的属性、种类、载体,制定电子证据的具体概念,并对其内容、形式进行细分,例如是否可将存储于计算机中的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归类为电子证据等等。
有学者提出明确电子证据的内涵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重点是从两个层面处理好“哪些证据材料应归为电子证据”这一问题:一是电子证据的生成以电子计算机为必需手段;二是电子证据的收集、审查必须以电子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依托。” 笔者比较同意此观点。
(二)完善配套法规建设
由于电子证据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易变性、科技性、较易复制性,如被相关涉案人员接触,极易更改或毁坏,在复制,提取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变化和出现故障,所以规定提取的具体规范流程,不仅有利于我们获取相关证据,更有利于认定我们侦查行为的性质,既我们调取相关电子数据的行为具体是侦查技术行为还是技术侦查行为,亦有利于维护我们侦查行为的合法性。
综上,“电子证据无论是形式还是证据规则都与传统证据有很大区别,高要求的技术规范贯穿于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保存到出示、审查、判断、认证的各个环节,因此,在立法上赋予其独立的证据地位并创设一套完整的证据规则,才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三)加大侦查人员培训,建立协作机制
第一,电子数据的调取,较为倚重互联网设备和现代化科技设备,但由于侦查工作的特殊性,反贪部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及相关设备较少,造成侦查人员获取信息存在滞后性和闭塞性,应加大配备相关设备。所以若想调取这些信息,首先应大力提升手机取证能力,其次应与手机运营商、软件厂商建立更为广泛深入的查询机制,并根据承载电子数据媒介的不同,分别制定较为详尽的取证流程和规范。所以与相关厂商建立快捷畅通的协作机制非常重要。
篇3
关键词:大数据;侵财犯罪;侦查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03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侵财犯罪屡有发生,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相关学者专家的重点工作,并且侵财犯罪也已经上升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侵犯财产的犯罪,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也不管是总数量上还是个别特例上,其数量和频率都是远超于侵犯人身的犯罪;在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在所有的犯罪案例中财产犯罪这一类就占据了80%以上,可见财产犯罪在是社会中出现的频率之高;当下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处于一种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转型期,刑事犯罪案件是社会中常见的矛盾表现形式,并且保持长期高位运行的状态,对社会发展、民生安全都起到了严重的威胁;这就使得对侵财犯罪发展及侦查策略的研究变得更具现实意义。
1 侵财犯罪的主要特点
随着天网工程、金盾工程等信息化系统工程的建设,公安机关汇聚的数据种类变多,数据规模更大;在这些数据中,不仅包含有常规的数据规格结构,还有一些新兴科技技术采集所得的大量的视频、语音等非结构化数据。然而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数据,如何从中准确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有效的将其运用于实际的侵财犯罪侦查当中,是目前公安机关面临的难题;另外如何实现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关联与融合,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一种例题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图1所示,有利于主动防控、精确打击,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和水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我国钱财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侵财犯罪逐年走高,暴力犯罪降幅明显;近年来侵财犯罪在所有犯罪发案的数量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基本上在80%左右,相比之下侵犯人身、爆炸、纵火、绑架等案件发生率有所降低;2)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侵财案件屡有发生,这一特点的侵财犯罪是指具备犯罪案件的成因中有一些过于敏感的因素、人民群众或者多方媒体平台对案件的关注度极高、案件的发生给公众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慌,对群众的人身安全或心理安全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3)多发财犯罪相对稳定中呈现变量,盗窃案件始终保持刑事发案数量首位,诈骗犯罪呈现快速增长,抢劫案件逐年下降;4)侵财犯罪时间有较为明显的分布规律;发案时间:犯罪事件一般在一些重大活动、节日等,空间分布:地域经济发展对发案数量和类型影响明显;5)地域财犯罪职业化发展态势明显,手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影响,产生的一些心理失衡,加之生活压力较大,容易滋生犯罪心理,并且特定区域、特定手段等非一成不变,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犯罪分子自身的经验不同会有不同的手段和方式;6)作案手段更替迅速,多种方式叠加使用,寄递渠道越来越多被应用于犯罪,利用网络实施侵财犯罪逐年走高,犯罪流程“精细化”实现利益最大化;7)流动性、低龄化成为犯罪主体突出;青少年、流动人口二代犯罪现象突出,由于在一些经济较为发的城市,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 会带着孩子一起留在同一城市,但流动人口的子女大多都疏于家庭的教育,一定程度上难以融入城市,会受到一些不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等因素影响,致使流动人口二代侵财犯罪现象突出。
2 侵财犯罪侦查战略思路的建构与策略
侦查队伍建设实际完成犯罪案件勘破的基础工作,专业化的建设就更是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我国公安机关对于侵财犯罪的侦查队伍建设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力求完善每一环节的侦查细节,为的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环境和趋向以及案件自身的侦查需求。
在进行专业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三个层面的工作细节:强化复合培养,要求侦查队伍中的人员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案件侦查思路, 熟悉侦查流程,善于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案件的侦查;其次强化证据意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一些不法分子做假证提供了机会,这就使得法治环境对取证程序、取证效果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执法人员则需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树立起严格的证据意识,确保诉讼;另外强化专家合力,侵财侦查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内部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组成,也需要适时的引入相关专家或一些富有经验的人员,内部与外部的优秀人员合力建立起更加专业有利的侦查队伍。
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深化侵财犯罪侦查工作机制,高度关注地域财犯罪人管控机制,探索“流动人员”社区矫正机制;提升侵财犯罪侦查多维手段,主要有持续丰富信息碰撞方法、探索延伸新型方法、深度参与视频体系建设、重视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交互运用。
3 大数据背景下侵财犯罪侦查策略之深化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科学技术、云计算、自媒体等多方面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世界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大数据时代,对数据本身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已经成为时下的重点研究课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咋繁复错综的数据中调取出有用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但当出现犯罪案件时,广泛全面的数据可以为公安机关提供更多的侦查入口。
3.1大数据侦查的提出与界定
大数据侦查是在近年来大数据时代逐渐产生的环境下提出的较为新型的概念,是一个概括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进行相关案件的侦查活动的专有名词;大数据侦查与传统概念下的信息化侦查有一定的区别,更强调利用数据整体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还有利用大数据进行案件侦查,必须有强有力的系统平台为支撑。对于大数据侦查进行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围绕侦查工作目标,以现代技术搭建平台为支撑,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智能处理和专业分析开展侦查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之统称。
大数据侦查在侵财犯罪中的应用,为侦查过程及模式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侦查模式变革,由数据到案件的形成,如图2所示;侦查应用核心―依据数据分析提供可量化的预测;思维方式演变―大数据思维,从精确性到相关性。
3.2大数据侦查的发展思考
首先要转变理念做出相关的发展规划,从侦查实践出发,研究发展计划、研究数据需求、明确案件所需的数据信息的采集计划、制作预警指标和数字模型等;拓展整合数据来源,利用现有的网络、无限、微软等现代科技设备和手法,实现多种形式的交互,则会出现更大规模的数据源,使得案件侦查工作可以找到更多的突破口;提升智能处理设备,现有的智能设备虽然能满足于现阶段的使用需求,但相关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力度还是要不断加强,与时俱进,保证大数据的价值不能只在规模庞大层面,要将其上升至“具有较高加工处理能力”上;同时一定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数据固然能节省许多人力和物力,但不代表能完全替代,并且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研究还是要依赖各领域的专家。
4结束语
大数据环境下对侵财犯罪的侦查工作步骤,大多都需要借助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和挖掘算法技术,深度挖掘、构建动态的人员社会关系网络,实现高危人群的团伙活动趋势预测和规律推演,进一步定量分析犯罪团伙内部的关联关系,打击流窜性团伙犯罪,特别是现阶段国际反恐形势严峻,该技术有助于推动全国反恐、维稳等工作的高效开展,促进国家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海量的社会关系数据中高效、快速地完成对人员的多层关系过滤与挖掘。该技术能有效的辅助并提高案件在侦破过程中的效率,极大提高了串并案的破案率。
参考文献:
[1] 钟政.大数据背景下多发财犯罪预警模式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3(3):55-57.
篇4
网络犯罪不仅包括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也包括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由于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主体、手段的专
>> 浅析新刑事诉讼法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与应对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犯罪对刑事法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浅析刑事侦查中的嫌疑对象与犯罪嫌疑人 引入沉默权对刑事侦查程序提出的挑战 计算机网络犯罪侦查技术与应对策略 刑事犯罪侦查的方法研究 浅析“律师介入刑事诉讼”对反贪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刑事审级制度的现实挑战与应对转型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运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新刑诉法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及应对 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应对与作证技巧 关于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的探析 试论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的衔接及配合 洗钱犯罪刑事侦查比较研究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趋势、挑战与对策 网络阅读的挑战与应对 网络舆情的挑战与应对 台湾日治时期刑事侦查与犯罪控制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node=20908。2014年9月15日最后访问。
(5)为区分刑法意义上的管辖问题与刑事侦查意义上的管辖问题,此处使用“刑事实体管辖原则”的概念,从而与下文的“管辖权”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界分。
(6)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5条第2款规定:“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7)与其他犯罪行为相比,网络犯罪属于一种新型犯罪,其侦查机构也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和犯罪、有组织犯罪一样,它们最初都由侦查普通刑事犯罪的部门进行侦查,但随着此种犯罪案件的剧增,再加上其所具有的独特性,专门用来对付该种犯罪的机构应运而生。
(8)获取非内容信息有时对查明真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收件人个人信息、时间、注册地、登陆地、活动情况等信息对于查明案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手机定位等追踪技术的运用也对侦破案件有着重大帮助。
(9) 《公安规定》第256条:“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10)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犯罪也可能是职务犯罪,但《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技术侦查的审批方式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其表述仍然是刑诉法的“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而这种表述的本质仍然属于“内部控制”。
(11)《公安规定》没有相似条款,但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有相关规定,可以借鉴。其263条:“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涉案数额在十万元以上、采取其他方法难以收集证据的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有关机关执行。”
参考文献:
[1]System Security Study Committee, Computer at risk: Safe comput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0.
[2]魏红.论网络犯罪对刑事侦查与证据制度的冲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7-23.
[3]刘守芬,孙晓芳.论网络犯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14-122.
[4]于志刚,于冲.网络犯罪的裁判经验与学理思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5]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于志刚."信息化跨国犯罪"时代与《网络犯罪公约》的中国取舍――兼论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理念重塑和规则重建[J].法学论坛,2013,(2):94-104.
[7]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8]李邦军.论网络犯罪的侦查与防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182-185.
[9]陈永生.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刑事诉讼的挑战与制度应对[J].法律科学,2014,(3):140-153.
[10]陈结淼.关于我国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立法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8,(3):92-99.
[11]潘勤毅.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构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2):168-172.
[12]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13]肖承海,吕泽华.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5,(3):37-39.
[14]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J].中国法学,2002,(1):61-72.
Th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ybercrime
LIU Xiaowei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of Qingdao, Beijing 100871, China)
篇5
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侦查教育模式,即侦查学历教育模式与侦查业务培训模式。这两种不同的侦查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特征,同时也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当前公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些侦查学专家学者、侦查实务部门的领导对美国警察的业务培训模式表示了关注。侦查教育模式的选择关乎公安教育发展的路径,因此,在选择侦查教育模式时,不但要考虑到该种侦查教育模式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
一、侦查学历教育模式
(一)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概念
侦查学历教育模式,是指学习者在该教育模式下,通过一个较长期限的接受侦查知识教育,最终能够获得某种学历或学位的侦查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是一种获取与侦查相关的知识的过程,该学习能够帮助接受教育的人员获得某种层次学历或学位(例如中等专业学历、第二学历、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学士学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侦查学历教育,通常是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列,根据国民教育体系中学历的层次,侦查学历教育可以分为中等专业的侦查学历教育、大学专科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大学本科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与博士研究生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
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里有都存在侦查学历教育模式。
(二)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种类与特征
1、侦查学历教育的种类
(1)中等专业学历(High school degree)。由较初级学校层次高些的教育机构所授予的学历证书,通常其获得者是在接受了12或13年教育后才能获得的学历证书。
(2)第二学历证书(Associate degree),是一种由高等专科学校或大学为那些在该学校(或大学)接受了两年教育的人所授予的学历证书。
(3)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egree)。一种由大学或高等职业学院所颁发的学历证书,通常颁发给那些接受了三年职业教育的人。(在德国称为";Fachhochschule"; degree)
(4)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一种由学院或大学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其获得者是接受了完整大学教育(通常学制为4—5年)的人。
(5)硕士学位。一种由大学授予的学位,其获得者必须是指那些接受了继续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其学制为二至三年(在学士学位教育的基础上)。
(6)博士学位。一种只能由大学才能授予的、层次最高的学历学位;其主要特色在于其较硕士学位的层次要高,其学制为三到四年,其获得方式为学习或作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侦查教育已经形成了以部属与省属警察院校为教育主体的,以大学(含专科、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也有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学历教育体系。
2、侦查学历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学习者接受教育期限、提供教育的主体、学习的后果等方面。
(1)侦查学历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学历教育的期限较长。学历教育的学制通常需要几年时间,如专科学历教育三年、本科学历教育四年,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都是三年。
(2)特征之二,是提供学历教育的主体通常为那些被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的院校或科研机构。我国侦查学历教育就属于我国的国民教育序列,各类部属与省属公安警察院校是开展侦查学历教育的主体学历;另外,在一些地方政法院校中的刑事司法学院、公安学院也提供本科层次的侦查学历教育。
(3)特征之三,是学习者在通过接受教育后能够获得某种学历(学位)。学习者在接受侦查学历教育之后,通常能够获得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相应学历或学位证书。
二、侦查业务培训模式
(一)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概念
侦查业务培训模式,也叫警察培训模式,即以培养在职侦查人员业务能力的侦查教育模式。侦查业务培训,是一种获取侦查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与知识的过程,接受侦查业务培训的人不能获得某种学历或学位证书,但是却可能获得(也可能不能获得)某种形式的证明书。在侦查实践中,侦查业务培训主要有针对初任刑事警察的业务培训、为解决侦查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而举办的专门业务培训,以及以培训高级侦查官员的业务培训等。
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特征。存在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国家或地区的范围也相当广泛。
(二)侦查业务培训模式的种类与特征
1、侦查业务培训的种类
(1)基础培训(Basic training),是指那种为才进入侦查机构的人所提供的入门级培训。该培训内容主要是传授给培训者以基础的侦查知识和侦查操作技能,如某些地区的公安机关所举办的刑事警察资格培训班。
(2)特种培训(SPECIALIZED TRAINING),主要是针对不同侦查业务或侦查工作岗位(经济犯罪侦查、现场勘查、案件侦查、人质谈判、警犬训练与使用等)的特殊培训。
(3)高级管理(指挥)培训(MANAGEMENT TRAINING)。一种为那些担任侦查指挥或管理工作(管理其他侦查人员)的高级警官提供的培训。如刑警支队长、刑警大队长等业务培训班等。 y=vtMBxQ+ez*!'4ZS.)8EE^B"\ "f&7N学前教育论文t 1OPV_NVHgF*Q]LB]u/SfH U-
2、特征:
(1)特征之一,是业务培训的期限通常较短,短到一天或几天、几周,长的也不过一个月、或几个月,通常不会达到一年、两年的期限。
(2)提供培训的主体,通常是侦查机关或侦查机关内部的人事训练部门;担任具体授课业务的,多为有丰富侦查实践经验的侦查专家。
(3)学习的后果。学习者接受侦查业务培训后,并不能获得学历或学位,但可能获得某种形式的结业证书或上岗资格证书。
与侦查学历教育相比,侦查业务培训的主要特点是期限通常较短。
三、两种侦查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应用情况
(一)两种侦查教育模式的比较
侦查学历教育模式与侦查业务培训模式是侦查教育的两种重要模式;但是,侦查学历教育模式与侦查业务培训模式却也有着各自优点与不足之处。
论文两种侦查教育模式之比较来自WWW.66WEN.COM
篇6
论文关键词 人权保障 职务犯罪侦查 侦查理念 侦查模式
一、职务犯罪侦查人权保障程序解读
(一)系统性:人权保障程序在理念指导、原则要求、程序设定三个层次上展开
职务犯罪侦查人权保障程序设定将理念指导、原则要求和程序设计紧密结合。这次修改在职务犯罪侦查及至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明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理念,意味着要在刑事诉讼的整体框架内增加人权保障的价值维度并在刑事诉讼的所有环节坚持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人权保障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程序实现从理念指导、原则要求、程序设定三个层次展开,成为理解职务犯罪侦查人权保障程序的关键所在。
(二)全面性:人权保障程序具有对犯罪嫌疑人的全面保障、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特殊保障和对社会一般人的普遍保障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全面保障。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并将刑事法律援助提前到侦查阶段,确立了辩护律师无障碍会见制度。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强化了对非法取证的侦查监督,规定侦查人员有就证据合法性出庭作证的义务。强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规范、细化逮捕适用条件、完善审查批捕程序、强化适用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着重在保证诉讼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减少对犯罪嫌疑人执行强制措施的强度。重新界定了传唤、拘传持续时间的限制,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增加了应当告知如实供述可以从宽处理、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在拘留逮捕后将被拘留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并在看守所内讯问的有关规定。
2.对其他诉讼参与人人权的特殊保障。规定辩护人、诉讼人认为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建立了辩护人、诉讼人的权利救济通道。规定“禁止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切实保护证人和被害人的人权和合法权益。建立了对证人、鉴定人和被害人的特别保护措施和证人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
3.对社会一般人人权的普遍保障。鉴于职务犯罪侦查初查环节中经常涉及到被调查人信息的分析,很容易侵犯个人隐私权,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主要通过严格技术侦查的审批手续来加强对被调查人信息的保护。
(三)有效性:人权保障程序从权利赋予、权利行使、权利救济三方面构建
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诉讼权利的具体内容,规定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途径和方法,并设定了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时的救济通道,增强了职务犯罪侦查人权保障程序的有效性。
二、职务犯罪侦查中设定人权保障程序的意义
(一)职务犯罪侦查中设定人权保障程序的外在功能
1.有助于提升惩罚职务犯罪水平。职务犯罪侦查的目的不仅是通过侦查程序开启对职务犯罪犯罪嫌疑人的司法程序和根据侦查结果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相应的强制措施,而且也是要通过收集无罪证据保证无罪的人免受司法干预。只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理念并重,才能有效避免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先入为主和主观武断,才能促进收集证据的全面与公正,才能实现准确打击犯罪和公正惩罚犯罪的最终目的。
2.有助于拓展人权实现途径。刑事诉讼领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样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特别是在查明犯罪事实、固定犯罪证据的关键阶段,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超越权限,甚至滥用权力,侵犯诉讼参与人的人权。将人权保障原则纳入刑事诉讼法并用具体程序强力支撑,能保证人权在刑事诉讼领域得以有效保障。
3.有助于强化诉讼监督力度。从对职务犯罪犯罪侦查的监督是“对诉讼过程的监督”的角度来看,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设立人权保障程序,可以为侦查监督提供具体监督标准,进而为侦查监督提供强有力的监督力度。
4.提高文明司法水平。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尊重和保护人权原则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各个环节。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将“有力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民主化和法律化水平”。
(二)职务犯罪侦查中设定人权保障程序的独立价值
1.在程序的参与性方面:强调要维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将犯罪嫌疑人从单纯的侦查客体变为诉讼参与方,建立起职务犯罪侦查阶段双向互动的诉讼格局。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地位的确立、职业责任和工作内容的明确,真正让律师参与进职务犯罪侦查环节,在职务犯罪侦查阶段构建起侦辩双重诉讼结构。
2.在程序的中立性方面: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确立,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的主体、条件、程序和后果,为人权保障程序的中立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3.在程序的及时性方面:明确诉讼参与人人权受到侵犯时的救济方式、救济时限和救济通道,保证侵犯人权问题的快速解决。
4.在程序的可诉性方面: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制定了人权保障程序实现的发现、启动、核查、筛选、裁决、救济环节的各项规定,通过非法证据排除、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等方式实现对侦查行为的可诉化。
三、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人权保障程序遇到的挑战
(一)社会对反腐的期待与现有办案水平存在差距
由于职务犯罪侦查“由人到案”的独特规律,使得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由供到证”的路径依赖。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讯问过程的具体程序规制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确立造成获取口供的难度加大,增加了通过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突破案件的难度,促使侦查机关取证方式必须实现有效转变。
(二)对个别新增法条理解的不一致
这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不得强迫自其罪,是从强化侦查机关具体义务的角度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但并没有明确赋予权利主体也即犯罪嫌疑人相应权利(沉默权)。如何理解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成为如何合法讯问的首要问题。另外,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同修改前的第86条一样确定了职务犯罪侦查初查环节的法律依据。但是,这里规定并没有明确在初查阶段的侦查手段和人权保障,使初查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容易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
(三)现有制度架构的缺失
在非法证据排除环节,仅原则性地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裁判主体的地位,但对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参与人员、证明责任的承担、认定与排除非法证据期限等具体架构没有明确的规定,增加证据失败的风险。
四、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适应性调整与积极性应对
(一)树立科学的侦查理念
1.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随着现代法治的逐步发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防止权利滥用、保护人权,已成为各国公认的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同刑事诉讼目的相一致,职务犯罪侦查也同样存在着双重目的:“有效地进行侦查,为成功地追诉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犯罪嫌疑人和其它相对人的自由和权利”。人权保障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做为目的之一被引入,特别通过人权保障程序在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的确定,使得人权保障不再只是侦查机关提高办案文明程序的自律性规范,而成为独立于有效侦查之外的对侦查机关提出的强制性规范。
2.树立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相结合的理念。“正当法律程序的每一步进步都凝聚了人们对自身价值和权利的理性认识。”程序正义概念的产生和演进都代表着人们对人权概念理解的深入。程序正义本身是实现人保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必要条件。这就意味着“刑事诉讼的进行,不仅应注重真实的发现,而且还应注重发现真实的方法;既要注重通过刑事司法实现的正义,又要注重刑事司法本身的正义。”
(二)制定配套的司法制度
检察机关要结合司法实践,仔细考量容易侵犯人权的环节,制定强制性保障程序和倡导性保障程序,建立面向更高层次人权保障的通道。对照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人权保障程序的基本要求,作好职能对接,确保各项程序都有相应的承载主体。“以所谓‘平常心’对待不立案、撤案、不起诉、判决无罪以及二审和再审改判等程序保障和程序救济的情况。”结合职务犯罪侦查人权保障程序的要求,遵从职务犯罪侦查的客观规律,科学制定侦查工作考核细则。
篇7
关键词 电子取证 职务犯罪 侦查
作者简介:曹文娜,宁夏平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科员。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方式的办公和信息交流方式已经席卷整个世界,人类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犯罪也开始多样化,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以及高科技的电子设备实施犯罪活动,这种现象已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凸显。目前,许多的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财产的犯罪途径就是通过网络空间、电子邮箱、手机等平台实现非法交易活动。这就对检察机关自侦部门的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传统的丰富办案经验,还要懂得去利用专业技术手段搜集这些电子证据,为快速办理案件寻找强有力的突破口。
一、电子证据在自侦工作中的重要性
电子证据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计算机、手机、MP3、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介质中,而电子数据又是以各种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它不能直接被人所感知,只能通过特定的介质平台解码后,再以人们熟悉的方式显示出来,因此从电子介质中提取出来的电子数据并不能称之为直接证据。之前的法律并未将电子证据列入刑事证据的种类,而面对越来越多的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实施犯罪的行为,法学界也对此“电子数据能否成为证据”也产生了诸多争议。直到2012年新刑诉法修改后第48条新增加了“电子证据”这样一种法定刑事证据,电子证据才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法律地位,这使得利用信息化技术办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传统的自侦工作就是依靠侦查人员基本的现场勘查,搜集强有力的犯罪实物证据,这是侦破案件的主攻方向。但是随着犯罪人员反侦查意识的不断强化和反侦查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实物证据的搜集已变得难上加难,同时信息化的社会,网络虚拟空间的日益多元化,使得侦查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成为了普遍的必需品,人们也逐渐开始习惯将所有的信息存储在手机和计算机中。微信、QQ、邮箱是信息沟通的软件平台,但也成为了犯罪利用的工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侦查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电脑、手机等搜集涉嫌犯罪的线索信息,帮助快速找到侦查的切入点。如果犯罪嫌疑人是通过电脑QQ与其他人进行联系,又或者习惯将所有信息都储存在电脑上,那么侦查人员就可以通过获取电脑上的聊天记录以及恢复已删除数据,去搜索相关数据信息。例如,某市检察院曾办理过的一个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其犯罪事实,办案人员在其住处也未搜查到相关线索,案件一时陷入困境。在一次谈话中,犯罪嫌疑人不经意间说起了家里的笔记本电脑,这引起了办案人员的警觉,随后,办案人员在犯罪嫌疑人家中找到了笔记本电脑,并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运用专业技术手段恢复了硬盘上所有的已删除数据资料,这才成功的锁定了犯罪事实,侦破了此案件。
二、电子证据的取证原则
电子证据的取证不同于一般的实物证据,因为电子证据具有无形性、易被破坏性、形式多样性、可复制性等几方面的特征,而实物证据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因此在对电子证据进行取证时,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是现场保护。自侦部门侦查人员在侦查阶段会对犯罪现场进行搜查,提取相关证据。在提取相关电子证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要求,要特别注意对周围物理环境和电子虚拟环境进行保护,包括存储电子数据的设备外观、存放位置、开关机状态、电子数据内部虚拟空间等,同时要使存储证据的电子设备远离磁场、高温、灰尘、潮湿、静电环境。
二是及时固定。及时对提取到的电子数据进行扣押、封存,同时对现场进行拍照、摄像,无法直接提取的应当现场制作复制件的方式固定证据。在提取过程中,应对与案件有关的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备份,并记录备份的时间、地点、数据来源和提取过程,最后应当有两名见证人的签字。电子证据的现场检查,还应当尽量保证检查人员和办案人员相分离,这样可避免办案人员因不懂得技术而造成现场人为性的数据破坏。
二是专业分析。在现场勘验后获取的电子数据,要先经过办案人员进行关联性分析,对案件有帮助的信息再送到专业技术鉴定人员处进行专业分析。鉴定人员全面分析电子证据,包括存储设备的类型、操作系统类型、有无木马病毒感染、用户操作日志等等,应当注意的是所有的检验和分析都是在制作的备份件上进行的,以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三、新形势下电子证据在自侦工作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电子证据的专业性较强,取证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一方面是现有的技术取证人员知识水平较低,有些检察院只是购买了先进的取证设备,但人员素质跟不上要求,还有部分检察院还未开展此项工作,根本未配置电子取证人员。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和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犯罪,使得取证技术越来越复杂化,而如此的技术人才结构配置,根本适应不了新刑诉法修改后对电子证据提出的更高要求;另外一方面自侦部门在许多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仍旧依靠传统的侦查模式:在掌握了一定的犯罪线索后,立即讯问犯罪嫌疑人,再以犯罪嫌疑人口供为线索去搜集其他证据,整个侦查程序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来进行的。这种典型的重口供的侦查模式常常使会侦查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二是电子证据的提取活动不严谨。现有的法律并未对电子取证有一套完整详细的规定,相关的司法部门配套法规也很少,这样就使得在电子证据提取、数据保护、综合数据分析等方面都未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另外,现有的一些规定还都只是对电子证据提取活动中的程序性约束,但是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侦查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存在一些取证方式及取证手段不规范的行为,这会直接导致提取到的电子证据说服力不强,法院认定效果差,从而很可能会使案件无法立案或者被撤案。 三是电子证据取证的难度较大。电子证据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在电子设备载体中,它都是以二进制代码存在的,再经过特定的系统程序和解码程序,才以可视化的方式得以显现。犯罪分子在存储电子数据时,有可能通过多层加密、更改存储格式或者与其他数量较多的文件混杂;或者是人为因素的介入,如故意或无意的删除数据;再或者是重装系统、格式化存储介质等方式损害数据,就连电子设备的关机或重启都有可能导致存储在临时空间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因此,技术人员在取证时,面对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即使具备了丰富的电子取证经验和先进的取证设备,也是有可能出现证据灭失,提取失败的例子。
四是电子证据的证明力不强。现行的法律并未对电子证据的证明力有过多叙述,相关配套的司法解释也很少。目前侦查人员提取的电子证据多数是用来追查犯罪线索,而很少能直接用来作为定案证据。法律只规定了物证和书证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电子证据的无形性、易被修改性、可伪造性的特点,使得它即使被提取出来,还是无法直接作为直接证据来适用的。提取的电子证据还需要专业的鉴定机构去进行分析检验,以证明它的真伪性。另外,从法律层面上而言,专业的鉴定机构应该是独立于侦查机关而存在的第三家机构,但是目前社会上大部分的专业鉴定机构都属于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司法机关,这就很难保证鉴定结果的公信力,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证据在法庭上被认可采用的效力。
四、未来电子证据的发展
一是健全立法,完善法律对电子证据的取证活动的规定。电子证据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我国法律已将电子证据作为一个独立的证据来看待,那么随着未来电子证据的越来越频繁的使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就需要跟上电子证据发展的步伐。首先,目前我国并未在法律中明确电子证据的概念,而电子证据作为信息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它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也都习惯于把以数字化方式存储于磁盘、光盘、存储卡等电子设备中的信息称之为电子数据,因此在未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数据的存储和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复杂多样,立法应对电子证据做一个明确全面的定义;其次,电子证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它的法律地位已获得认可,那么从程序上就要有完善的规范,从电子证据的发现、固定、保全、提取、鉴定以及最后在法庭上出示等一系列流程,都要有一套完善详细的规定;最后,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原则要求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这就提出了电子取证活动都不得侵犯国家、社会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提取的证据能够真实的反映案件本身,而不是伪造或虚假的,但这也并未对电子证据的可靠性和关联程度有一个详细的阐述。因此,有必要在规范中细化电子证据可采性要求,这样法庭在审理涉及电子证据相关案件时,也能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篇8
论文摘要 新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做出了相关规定,确立了其法律地位。技术侦查有其内涵和外延。对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材料应合法使用。对技术侦查措施应当进行监督从而保证通过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的正当性。
论文关键词 技术侦查 正当性 监督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诉法单独设立一节五个条文(即第148-152 条)对技术侦查措施做出了专门规定,明确了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地位,同时也给法律监督机关对侦查监督带来了新的课题。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有监督权,由于技术侦查以往一直披着神秘面纱,更多的是作为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内部的侦查措施,对其规定也很笼统。对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的监督,一直游离在检察机关有效监督之外。新刑诉法让技术侦查措施卸去神秘的面纱,确立了其法律地位,检察机关依法对其进行监督责无旁贷。
一、技术侦查措施概念辨析
(一)技术侦查措施的内涵及外延
对于技术侦查措施,有的观点认为“技术侦查措施是指特定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对法律所规定的某些犯罪案件,经过特定的审批程序,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所实施的各种侦查手段的总称,它包括秘密的和公开的技术侦查手段,如测谎技术、电子监视、网上侦查、模拟画像、警犬使用、通讯工具控制等”。有的观点把“技术侦查措施”等同于“秘密侦查措施”,即侦查机关采取隐瞒身份、目的、手段的方法,在侦查对象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现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乃至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活动。 还有一种观点跟其类似,但是认为“技术侦查措施”是“秘密侦查措施”的一种。
我们认为技术侦查措施就是利用区别于传统的讯问、询问、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查询冻结、鉴定、辨认的侦查手段,更加依赖科技手段对特定犯罪进行侦查的措施,一般表现为秘密侦查的方式,但也可能与传统的侦查措施结合以公开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犯罪类型的出现及跨区域、重大、复杂案件一般既需要依赖传统的侦查措施,又需要结合技术侦查措施,从而抓获犯罪嫌疑人。
(二)技术侦查措施与秘密侦查措施、特殊侦查措施的异同
如前所述,技术侦查措施一般表现为秘密侦查的方式,因为高科技的运用,手机的定位技术、通话监听、网络IP的锁定、电子记录的提取和恢复等,一般都不为犯罪嫌疑人知晓。但是技术侦查又不完全等同于秘密侦查,有的传统侦查措施中,比如勘验检查、扣押、查封冻结也需要借以技术手段得以实现,而这些技术侦查措施就是公开进行的。
秘密侦查措施可能是技术侦查,也可能是传统侦查措施,其特点是“秘密性”、“隐蔽性”。特殊侦查措施是相对于一般侦查措施而言,特殊侦查可能是技术侦查,也可能是隐匿身份侦查或控制下交付等其他特殊的侦查方式。
(三)兼论“隐匿身份侦查”、“诱惑侦查”和“控制下交付”
新刑诉法第151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
“隐匿身份侦查”就是侦查人员隐匿其身份进行侦查。“诱使他人犯罪”的“诱惑侦查”手段可以分为犯意引诱型和机会引诱型,即如果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犯意而引诱其犯罪,是非法的;如果犯罪嫌疑人有犯意,只是对于个案交易的机会提供,是可以进行的。而“控制下交付”原意是指在主管机关知情并由其监控的情况下,允许非法或可疑货物运出、通过或者运入一国或多国领域的做法,其目的在于侦查某项犯罪并查明参与该项犯罪的人员。在司法实践中控制下交付是指侦查人员在发现违禁品后,为将犯罪组织或团伙一网打尽,在执法机关的监控下将违禁品放行。借此发现犯罪组织者和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新兴的特殊侦查手段。
二、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取的证据使用问题
(一)证据需转化为法定形式
新刑诉法第48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并规定了证据的法定形式。第152条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因此,技术侦查措施获得证据材料需要进行转化,转化成为以上刑诉法所规定的证据类型进行使用。
(二)当庭使用和庭外核证
庭审中需要对证据进行质证,大部分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证据和其他证据一样都需要进行公开质证。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三)非法技术侦查措施取得证据的排除
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取证据经过转化作为证据使用之后,同样存在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关于非法技术侦查措施取得的证据,可以参照一般侦查措施取得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非法技术侦查行为所获得的言辞证据,一律予以排除。对于非法实物证据,如侦查机关超越职权进行技术侦查、技术侦查获取的资料不完整、审批手续有瑕疵等,可以根据其违法程度区别对待,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予以排除。 同时,也要注意“技术侦查措施”的特殊性,着重注意其取证的程序合法性,因为一般技术侦查措施取得的实体证据较为可靠,因循合法程序取证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对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活动的监督
(一)监督的主体和方式
1.监督主体。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监所部门、自侦部门均可以成为对公安机关技术侦查实施的监督主体。前三个部门主要是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中进行监督,自侦部门是在其侦查期间公安执行技术侦查同时进行监督。
2.监督方式:(1)提前介入、引导侦查阶段,知悉需要或者已经使用了技术侦查措施,应当及时启动监督,跟踪至侦查终结。(2)在审查逮捕案件或审查起诉案件过程中监督,通知公安机关提供相应的技术侦查措施的文书和证据材料,特别是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证据直接影响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鉴别,公安机关应当提供,若不能提供,由其承担不能指控犯罪的一切不利后果。(3)在审判阶段监督,可以通过延期审理、补充侦查的方式调取相关证据,判别是否需要在庭审中质证还是庭外核证。如果公安机关不能提供证据进行质证、核证,对其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材料不予采信。
(二)监督的内容
1.案件范围严格控制在法律框架内。新刑诉法第148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最新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4条对适用范围进行了细化。
从以上法律规定来看,我国现阶段可以使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案件范围还是较大的,一方面可以有利破案,“技术侦查措施作为现代社会打击犯罪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有效的实体限制和程序控制之下,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所获得的证据应当允许作为证据使用;另一方面可能带来对隐私权的侵犯。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严格依法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范围。
2.涉及到的非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定。谈到对人权的侵犯,除了限定技术侦查措施可以适用的犯罪类型之外,还要对涉及的人员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定。现行规定中未对除了犯罪嫌疑人之外,所能涉及的相关人员如何进行限定。在现行法框架下,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技术侦查措施监督要注意对涉及到的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的保护,更要注意其中涉及到的非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如与案件无关,应当及时删除、销毁。
3.程序性问题进行定期、适时监督。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提请文书、批准程序、期限、延期等可进行定期监督和随案的适时监督。公安机关应当提供程序性证据,与技术侦查获取的实体性证据一并移送审查。
4.侦查人员有无违法犯罪行为监督。公安机关进行技术侦查措施人员主体是否合法,有无违反保密义务、有无诱人犯罪(犯意引诱)、有无借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信息进行不正当交易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等,这些都是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监督的长效机制所应当包含的内容。
(三)监督的后果
篇9
一、命案的含义、分类及特点
命案的侦查与防范能否取得高效取决于对不同类型命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与预测,因此,有必要先行界定命案的基本涵义。
(一)命案的含义
“命案”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在侦查业务领域中,广义上的“命案”是指造成被害人生命终结的所有刑事案件。目前,公安机关在侦破命案实践中所说的“命案”是一个有特定内容的狭义概念。现阶段的“命案”是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以投毒、爆炸、放火为手段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以、绑架、抢劫为目的致人死亡等八类命案。
(二)命案的分类
立足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命案进行若干种划分。其中,对侦查工作具有实际意义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
(1)根据杀人动机、目的的不同,可将命案分为:侵财型、型、复仇型、霸道型、厌弃型、迷信型和其他类型七种。这种分类对确定侦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篇10
【关键词】诱惑侦查 “陷阱抗辩理论” “ 正当程序抗辩理论”
一、概述
诱惑侦查最早应该追溯至法国大革命时期,不过对这一侦查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上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的应该是在美国,而我国关于诱惑侦查的概念是从日本学界直接引入的。目前而言,虽然诱惑侦查在我国立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犯罪案件侦破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了诱惑侦查的手段,而理论界也对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讨论。
诱惑侦查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出现的,它的出现主要是针对一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出现的新型犯罪。这些新型犯罪由于在技术手段、组织性以及隐蔽性等方面都比传统犯罪更具有先进性,传统的侦查手段在他们面前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而诱惑侦查却能较为有力地打击这些犯罪行为。对于诱惑侦查的考量,实际上也就是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进行衡量,既要赋予诱惑侦查在我国的合法地位,保证其在打击犯罪方面的优势能够很好地发挥,又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规制,防止其被滥用而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达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
二、美国对诱惑侦查的规制
美国当局在意识到不受制约的诱惑侦查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后,开始考虑如何对诱惑侦查进行规制,使其既能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一些特定案件的侦破,又不至于继续扩张其自来的危险性。在通过一系列的判例之后,美国逐步形成了“陷阱抗辩理论”和“正当程序抗辩理论”来对诱惑侦查进行制约,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发挥诱惑侦查的优势,将其适用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美国对诱惑侦查的规制理论主要是通过几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判例形成的,他们主要是1932年的“索勒斯违反禁酒法案”、1958年的“谢尔曼提供案”、1973 年的“拉塞尔制造、贩卖案”和1978年的“托戈制造案”。这几个判例使得诱惑侦查的规制理论逐步发展并日趋完善,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则体系。
三、英国对诱惑侦查的规制
诱惑侦查在英国可以说有着相对久远的历史,“在英国,诱惑侦查称得上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侦查方法。”在这长时期的发展之中,虽然诱惑侦查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一些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之中,这就引发了法院对于由于采用诱惑侦查的方法所产生的圈套问题的关注,但也仅仅是一种关注,法院始终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可以抗辩的理由。诱惑侦查在英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被放任、被容忍的对待方式,在英国的司法上,对于诱惑侦查长期表现出一种任意化的倾向。直到出现“R.v.Sang 案”之后,英国的诱惑侦查才逐步走向法律规制的框架之中,而且在制定法以及普通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尽管在英国没有赋予诱惑侦查实体性抗辩的地位,但是无论从制定法还是普通法上,英国都对诱惑侦查规定了明确的救济方法,即法庭可以依据程序正当性的原则来排除侦查人员提供的证据,也可以滥用程序为由来终止整个诉讼活动。可以看出,英国对于采取诱惑侦查方式侦破的案件的规制还是非常严格的。
四、德国对诱惑侦查的规制
在德国的刑事司法领域之中,采取诱惑侦查的方式来侦破案件的频率相对是比较高的,但是诱惑侦查如果使用不当,其本身的一些缺陷就会凸显出来,这时就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对诱惑侦查进行控制,压制缺陷,进而更好地发挥优势。德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在国家法律法规中占得比重较大,而且受到较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惑侦查也是一样,德国主要是以法律明文规定的形式来对诱惑侦查进行规制。
首先是从实体上对诱惑侦查的实施限度、适用的案件范围以及实施的依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其《刑事诉讼法》的第110条中规定,秘密侦查人员只有“在采用其它方式侦查将成效渺茫或者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才准许派遣。”
其次是从程序法的角度对诱惑侦查进行了规制。实体法对诱惑侦查的使用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但是仅仅符合实体法的规定时并不必然会启动诱惑侦查,此时还需要符合程序上的要求。第一是要经过检察院的批准;第二是一种特殊情况,即侦查人员在执行任务期间必须进入一些不允许公众出入的住所或者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嫌疑人派遣侦查人员的,必须要经过法院的批准才能实施;第三则是对形式上的要求,无论是检察院还是法院,在批准派遣侦查人员的时候必须采取书面的形式而且要附上期限。
无论是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德国都对诱惑侦查的实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赋予了诱惑侦查以法律依据,也是诱惑侦查逐步走入法制化的表现。
五、小结
如上所述,诱惑侦查制度在域外各国的运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从而各国有了一系列针对其的规制措施。同时这个制度在西方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没有限制到逐步限制的过程。事到如今诱惑侦查也逐渐被我国的侦查机关所广泛使用,但与国外此种制度的设计相比,我国对此制度的限制规定很不完善,与西方各国相比立法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完善诱惑侦查制度,以弥补其显现诸多不足。防止其被滥用。
参考文献:
[1]吴丹红,孙孝福.论诱惑侦查[J].法商研究,2001.
[2]杨志刚.美国诱惑侦查法理的新近发展及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2005.
[3]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 .
- 上一篇: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
- 下一篇:汉语言文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