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

篇1

 

一、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教学背景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教育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是学习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而自然地理因其空间性强,抽象性强,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知识属性的不同: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具有基础性、推理性、空间性、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等特点。从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二、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具体分类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地理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授高中自然地理知识部分时,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知识的学习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学习。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地球表层的构成主要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土壤圈组成,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按照自然地理知识的结构和属性不同,可将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主要分为:自然地理感性知识和自然地理理性知识。高中自然地理感性知识(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和高中自然地理理性知识(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以下分别对这几类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三、高中自然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品质,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不同学者发表不同看法。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并强调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尽可能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自然地理感性知识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自然地理感性知识主要包括名称知识、分布知识、景观知识、数据知识四类知识,由于类型比较多,为了深入研究,突出重点,下面以高中自然地理景观知识和数据知识为例,研究高中自然地理感性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1.高中自然地理景观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1)直观演示精美景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信息传播理论认为:人类视角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占获得知识总比率的83%,可见视角表象对地理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常见的地理视觉表象有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形、地理表格、地理视频等。

 

(2)生动语言描述景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景观知识,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观看图片,更要注重让学生自己描述景观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景观形成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描述岩浆岩中的玄武岩与花岗岩的异同,并描述各自特点。

 

2.高中自然地理数据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计算数据获得真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对高中自然地理数据知识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各类数据所隐含的深层的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计算极昼极夜范围、两地的相对高度、地方时和日期、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南北温差等。

 

(三)高中自然地理理性知识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自然地理理性知识主要包括概念知识、特征知识、规律知识和成因知识。由于类型比较多,为了凸显重点,深入研究。下面主要以高中自然地理概念知识和规律知识为例研究高中自然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高中自然地理概念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1)绘制简图理解概念,养成运用地图习惯。信息传播理论认为,人类视觉感官获得知识的比率占获得知识总比率的83﹪。可见视觉表象对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常见的地理视觉表象中,地理简图是一种重要的描述地理概念的方式。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绘制地理简图如等值线图、光照图、区域图等对地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2)利用歧义举证反例,反复练习强化概念。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强化”理论,它认为在学完一个知识后要通过反复练习加以强化,以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新知识。在学完地理概念后教师要举出正反例,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个概念,强化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

 

2.高中自然地理规律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1)清晰推导地理过程,理解规律来龙去脉。新教材在呈现地理规律时比旧教材更加注重规律的形成过程,新课改也提倡清晰推导地理过程,让学生明白地理过程的来龙去脉。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设计,可以将讲解与图示相结合来解释地理规律。实践证明,重视规律的过程形成会对规律掌握的更加牢固。

 

(2)图文结合分析规律,养成图文结合习惯。“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张图”。不仅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在地理学习时也要时刻记住将图文结合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地理规律知识时,学生要从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方式里解脱出来,自觉拿出纸和笔画图或观察PPT或教材上的地理图象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及成因。这有利于理解地理原理及原因,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图文结合习惯。

 

(3)联系生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采用富有吸引力的情景,可以引起学生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富有悬念性的语言,描述各种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尤其是对地理学家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四、结语

 

笔者主要针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分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于自然地理感性知识,主要对自然地理景观知识和数据知识提出了教学策略,对于自然地理理性知识,主要对自然地理概念知识和规律知识提出了教学建议,即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法、生动语言描述法、野外实践考察法、、动手计算法、观察图像法、比较分析法、运用口诀法等来引导学生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感性知识;可以采用图文结合法、比较异同法、举证反例法、建立概念图法、清晰推理法、模拟实验法、模型演示法、联系生活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观察图像法、引导发现法、野外观测法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高中自然地理理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篇2

关键词: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对于很多的高中文科生来说,地理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十分枯燥、乏味且十分困难的,困难不是体现在对于知识的不理解,而是表现在对整个的知识结构缺乏一个很好的串联,每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不会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就容易导致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会忽视对人文地理环境知识的整体把握,知识掌握不牢固,希望通过更大范围内的研究和推广,可以逐渐改善目前这种状况。

一、人文地理环境的概念

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各种人文现象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同时还包括了人类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结构等。在分析人文地理环境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仅仅只有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了对于人类现象的研究,人文地理环境讲究的是空间以及地方对于整个地理环境演变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研究人文地理环境时需要考虑到特定地点、特点地域、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人文特色以及相对应的人文活动,还要分析这些人文活动是如何形成的,与周围的地理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同时还要关注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人文地理环境所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了对某个区域进行分析和对某个空间进行特定分析,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效的补充,除了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引发自然现象的人和事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性,简而言之,人文地理环境指的是在地球表面活动的人类所居住的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人类活动,同时还包括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文地理环境的不断转变也就是人类社会化的不断转变,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部,人文地理环境的规模会因为该区域的多样性而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比如说:位于海峡西岸的经济区所代表的一种经济文化结构就是一种中原文化的代表,从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到产业、人口、文化以及社会政治等,整个经济发展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不是别人可以效仿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水文地理环境特点。那么,与这种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比,整体性又是体现在哪里呢?

1、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尽管说,不同地域之间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变,所具有的气候特点也是不尽相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所具有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关联的,就好比我们经常提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比较常见于亚欧大陆的副热带东部,具体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部、台湾中北部、日本群岛南端、朝鲜半岛南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海洋之间热力差别十分明显,在夏季来临的时候,亚欧大陆气压较低,就会促使高压向西北方向前进,从北太副高方向所扩散出来的东南带季风就会给当地带来十分丰沛的雨水。从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给亚欧大陆带来丰沛雨水的季风气候不是在该地域自然形成的,是与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相互作用之后,在气压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的,两个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的相互碰撞才导致了该种气候的形成和扩散,如果两个地域之间不会这样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这么美好的气候条件。

2、人类活动的相互串联

除了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串联可以表现出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外,人类互动的相互联系也足以说明人文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的。就拿上面提到的海峡西岸的经济结构来说,虽然说它所代表的结构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各自具有各自的特色,但是从海峡西岸和东岸之间资源的相互补充、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经济市场、人力资源、文化科技交流、资本的互相转移等角度上说,海峡西岸和海峡东岸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很好的整体性,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生存,与此同时,两个不同地区之间还在追求着各自的特点,以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也就是类似于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共存。从不同地区的服饰、家族、宗教以及传统习俗的角度上说,这些人文特点之间也是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可以从另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的,需要进行二者之间的相互比较,才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文地理环境所具有的整体性,高中地理学习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但其实不然,抓住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间的区别,再对每个地理环境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和相互串联的地方,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掌握,不仅可以发现其中所具有的特点,,还可以增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兴趣,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需要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才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三、总结

地理环境包含了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地理环境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的了解,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利于自己学习效果,还有利于今后对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在这其中,就需要注意加强对人文地理环境的掌握,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要想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就必须搞清楚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整体性,只有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了把握,才可以从小的方面的,更加细致的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将知识要点掌握的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浅谈[J];新课程(教师版);2006(06):365-367

[2]詹爱军;用矛盾分析法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J];教育革新;2010(06):254-256

篇3

一、图式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且不易遗忘。高中地理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既有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又有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人文地理知识,还要掌握区域的空间定位等。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把图式理念运用在地理知识的识记上,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例如:关于河流的知识我们可以构建以下图式:

通过以上图式,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关于“河流”的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更深入了解,也有利于学生的识记。

2.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图式并不是对知识点简单的叠加,而是按一定规律组成的知识体系,其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图式中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矿产资源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会影响该地的植被类型、土壤性状、河流水文特征等,而植被覆盖率、河流湖泊等也会反过来影响气候,利用图式就可以清晰地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关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构建图式(右图):

在构建图式的基础上,可再结合一些具体实例来理解,如可以结合课本上的一些案例,如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中案例1的“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案例2的“黄土高原的形成”。通过结合这些案例进行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3.有利于学生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图式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图式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所建立的图式也是不同的。随着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深入,不同阶段所构建的图式也是不同的。在认知过程中,图式随着认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变化使图式的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完善。而如果在学到与某一图式有关的新知识时,就能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从而使已有的图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样既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也有利于联系和巩固旧知识。例如以上关于河流的图式中,河流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但随着认知的变化,我们了解到水文特征还包括水能状况、凌汛等,这时就可以把这几个特征也纳入河流的图式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河流旧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4.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图式构建是一个对地理知识重新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在图式构建过程中,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掌握到位,特别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具体由哪些要素构成,并思考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把这些相互联系的要素整合到一个图式中。这将使地理学习由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探究、求证,而学生也能在图式构建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运用图式理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结合图式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点的讲解要到位。图式是对知识的重组,因此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较高。重组相当于对知识的再整合,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要到位,既要掌握各个知识点,又要理清知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再以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如果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话,那所构建的图式就会是错误的,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谈不上利用图式促进学习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讲解到位是正确构建图式的前提。

2.教师要把图式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式,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图式,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向学生灌输图式理念。如果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图式,就能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图式来掌握和理解知识。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既可以运用课本中的图式,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构建图式。只有教师把图式构建、分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接受图式理念,进而达到让学生运用图式来提高地理学习的目的。

篇4

一、试题的突出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去年高考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比重很大,如第1、2、6、7、8、9、10、11、12、36(1)(2)(3)、39(3)题,分值达70,是比较少见的。这充分体现了高考也立足双基的特征,因为自然地理是中学地理中最基础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扎实地掌握。

2.显示时代性实用性特征。这组试题中的第3、4、5题是关于生态工业园产业链的问题,第36(3)(4)题的农业与气象灾害的关联,第39(4)题地形气候条件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第9~11题花期早晚这一自然现象的地理分析。以上试题反映了高考地理对时展和现实社会的关注,引领了地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能力考查更突出。如第1、2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根据等高线计算坡度、根据比例尺计算规定区域的面积的能力;第3、4、5题以工业流程图的形式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循环经济中各环节的相互联系从而判断工业门类,并据工业门类确定其分布地域,知识点转换巧妙,能力要求较高。第6、7、8题以看似简单的日照变式图来考查地球运动中晨昏线、日出、日落、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地球运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展开空间想象,进行图像转换,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第36题考查微观地图的区域定位、年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分析及区域气温、降水特征的阐述,农业与气象灾害关联性分析。这些问题较深、专业性较强,对能力的考查突出。

二、对今后高三地理教学的启示

1.研读《考试说明》,依纲据本,重视双基,突出主干知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总是选择反映学科研究的相关素材,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所以强调“双基”、突出主干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原则。为此,高三复习应重点抓住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如地图知识、地球运动中的时间和日期计算、日照图的判读,大气环境中的天气与气候、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陆地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河流、水资源、地下水,海洋环境中的海水性质、洋流与环境、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业等)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合理规划,区域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可持续发展等。

篇5

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的发展。比较重要的有:社会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基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趋向:与中学其它 课程综合、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路重新定向、在注重人文地理的同时突出地球科学、逐步信息化 。这几个趋向既是有各自特点的独立发展方向,又是相互联系、融合在一起的。

一、融合在综合课中的地理知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动态。课程综合化主要是解决中学特别 是初中阶段课程划分过细、过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缺乏综合掌握和利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问题 。现有的综合方式多种多样,基本上是按大的科学分类,把中学的课程分为综合理科(也有称自然科学或科学 的)和社会科。综合理科包括分科时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中的地学部分;社会科则包括历史、政治 、社会常识、地理等内容(或只包括历史和地理)。

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也有把原有的地理课和历史课合并为社会课,原有的物理、生物、 化学课合并为科学课来作为学校课程选择之一的设想。此外,北京市和广东省的综合课方案还纳入到高中课程 改革方案之中。

由于我国综合课还处在实验阶段,内容的综合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其中的地理知识往往带有明显的分科 课程痕迹,即地理类知识集中安排,其结构与分科地理课程基本相同。这在社会科的综合中更为明显。

上海市的综合课与浙江省不同的地方在于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融合性更强,它并不是全部集中在一册书 或一个年级中,而是分散在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初三安排了地球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特征的 。

综合课程的发展给地理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中学课程淡化学科概念,会使地理知识与其它 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其结果是中学的课程将更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地理教 育的研究将更多地针对地理内容学习本身以及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试图建立更完善的地 理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综合化的结果是实现了文、理科各自内部的综合而强化了文、理之间的分化。现 行中学课程中的学科分化现象很严重,但地理课程的实质却是综合的。其一、地理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的基础知 识,并为这些基础知识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场所。其二,地理课程综合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比较 理想的状态是在初中文、理科内部分别综合的背景下,单独保留地理课,使学生有一个综合利用所学文理科知 识和进一步学习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的领域。然而,地理课如果想承担起这样一个独特的角色,必须进行课程结 构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地理学科体系,建立一种以地理思想为中心的,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课程结构。

二、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

地理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是既有重合又有区别。从广义的环境教育概念看,有关人类生存环境特别是自然 环境的知识,大部分都已含在现有的地理课程之中,因此,地理教育实际就是环境教育。从狭义的环境教育概 念看,环境教育主要是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教育,而传统的地理课内容以环境为组成、要素本身的特点及其演 变为主,如构成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变化。此外,地理课程中的行政区划知识等许多内容也不属于狭义的 环境教育内容。但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地理课程,这一点为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认可。中学地理 课近几年的变化也反映了地理教育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 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 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 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 架”的(韦志榕,1997)。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 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 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 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同上)。编者认为这样的“教 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 当。

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 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程平,1996):“可持续发展 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贾国江,1997)。

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向使我们意识到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发展的环境化,使地理课程与环境教育之间潜在的或隐性的联系越来越加明朗和突出。地理课与环 境教育本来就有内在联系,在某些方面难以划分界限。有人从中学课程范式的角度论述中学地理课程与环境教 育的关系:“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有一些不同的传统或范型,其中之一是人与环境的传统,这个 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而衍生的。不少国家包括中国的中学地理 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都反映这种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范型。”(李子建,1996)。从国家高中实验大纲和现行 大纲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新大纲的突出特点是将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朗化,也是地理学科 内容结构以环境教育为核心的重新组合和转化。

2.作为上一个问题的必然结果,中学地理课传统的地理科学体系将被打破。当前意义上的环境教育是以环 境问题为中心的,而目前中学地理课程则是以地理学科体系为中心的。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地理教育的内容融 合起来,会生成新的课程结构。即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地理背景与当地最重要的地理或环境问题融合在一起, 类似一种区域研究的结构。

3.地理课程环境化的过程中,地理内容选择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地理性”将会有所改变。过去人们强调地 理性,是因为地理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很容易将属于其它学科的内容吸收进来。“地理性”的提出,对 于保证地理课程内容的学科特性和精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地理性”是个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 当地理课程趋向于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时,再来过分强调“地理性”,将无法真正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 ,例如:当我们进行能源问题学习时,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能源的概念、能源的种类、能源的特点、能源的分布 和使用数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内容),而缺乏必要的能源生产的知识,如核电站的内部结构怎样,它是如何 工作的,核能使用中的社会性和心理性问题、核能污染是如何防治的等,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能源问题并对它产 生兴趣。所以,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而不是“地理性”。 总之,地理教育的环境趋向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必然反映,也将使学生对区域地理、部门 地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更有学习兴趣。

三、“地球”课程的设立与地理课程的分化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准备在高中阶段开设“地球”课程,同时仍保留地理课,后者将以人 文地理为主。我国在中学还没有开设过“地球”课。当今人类社会出现的大量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也使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仅仅让学生懂得分子、原子、物理过程、化 学过程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懂得地球本身的一些知识,地理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美国正在进行 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实验。

“地球”课程的设立在我国虽然刚刚处于设想阶段,但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地理课程的分 化模式。

首先,高中开设“地理”课,实际上是将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分化出来(虽然“地球”课 程不同于自然地理),高中地理课将以人文经济内容为主。

其次,现在的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自然地理内容很少,可以将区域内容大幅度减少。增加学习 自然地理的时间。加强自然地理内容学习至少有下几点好处:一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对理解环境 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为高中学习“地球”课做些准备;三是给那些不准备上高中的学生一些基本的认识自 然环境的知识和科学方法。

第三,适当加强一下小学高年级的社会课程中的地理部分,把一些简单的区域地理知识放在小学高年级, 其实,现在小学社会课中的内容许多与初中有重复,初中地理课只是在小学社会课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和系统。

四、地理课程的信息化趋向

在面向21世纪所作的地理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地理教育界应为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地理课程开发及早做出适当的思考。

1.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功能日益显现。关于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独特功能 到底是什么,其实一直不甚明了。传统的认识是掌握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地理技能等,似乎在 一般知识和能力前面加上“地理”就是地理教育的特殊功能。也有的在这些功能上又进行了提炼,就有了“空 间想象能力”等特殊地理能力的提法。这些提法也有一定道理,但仅仅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地理课 程能力培养的特点还远远不够。到底什么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呢?传 统地理学是一门发现、记录、描述、解释(含定性、定量)和寻找规律的学问,它帮助人们不断扩大对世界和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并运用在发现和研究中形成的地理思想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现代地理学增强了理 论体系的建设、现代技术的应用和与经济发展更为直接的联系,形成了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不论地理 学如何发展,它都是建立在大量地理信息基础之上的。把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与学校地理课程联系起来, 可以认为,获取、处理、使用和评价地理信息的能力应作为现代地理课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这个特 点的逐渐显现是和社会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直接相关的。

2.大众媒体的发展将分散部分中学地理教育的功能。传统地理课程中的不少内容属于地理常识,例如:地 名、地理事物的分布、常见的地理现象等,以这些内容为主体的地理课程(以初中为主)体系,与现代地理学 的内容相距甚远,对地理学研究工作者来说,中学地理课程似乎过于陈旧;对一般人来说,又会以为地理学就 是如此。这里面的矛盾在于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地理学自身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是培养科学家;也不可能承担 起培养科学家的重任。所以,地理课程内容是否与现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一致,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开设的 课程是否是学生发展需要的。在信息量不是很大、信息技术不很发达的时代,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理 常识,如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各个国家的分布、特点都要通过地理课程一一传授给学生,否则,学生很可能 无处去获得这些知识。现在或未来不太远的社会中,信息量如此之大,由学校地理课程传授给学生的地理知识 只能是现有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且很可能若干年后这些知识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大众媒体的发展也扩大了 学生课外知识面。当学生需要知道某个国家的位置时,只要查查地图就可轻易找到,地图册或大量图书、报刊 杂志、光盘和网络中都可以获得有关一个国家的地理情况,这样获取的信息不仅符合学生的需要,而且可能比 从地理课上获得的丰富和有趣的多。学校地理课程将集中精力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 他们科学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科 学并树立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34

高中是学生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很多课程相较于初中不仅知识面更加广阔,知识的难度也有所加深,高中地理更是如此。初中地理的文科性质明显,只要学生肯下工夫,多背课本知识,多画几遍地区示意图,弄明白山脉、河流、峡谷等名称,学生的地理成绩便不会很差。高中地理则不是这样,它不仅对更多表层知识有了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某一问题的深层原因需要学生们弄明白。例如洋流、季风的运动规律,初中只要学生浅显地知道各洋流、季风的名称即可,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理解洋流、季风的运动规律,以及其运动带来的影响。从这个例子便可看出,高中地理的理科性质增强,需要学生运用理性逻辑思维,推理解答地理问题,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这对文科生来说,学习地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文科生的思维逻辑已经有定式化倾向,很难短时间转变;另一方面,高中地理的理论性强,课堂枯燥,教师“照本宣科”很难令学生领会真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效率呢?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保证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转变授课理念,坚持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要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教师讲课本,学生记笔记”的满堂灌模式,而是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引导角色,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步步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理解问题,找到正确答案,以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改变教师直接“授之以鱼”的方式,转而“授之以渔”。

以前满堂灌的授课方法中,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因此也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互动中,使得教师很累,学生很乏,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自己受重视的程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在新的授课理论引导下,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课堂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对知识的广度及深度自然会有更高层次的挖掘探索。

二、重视模具使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高中地理的知识拓展性强,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语句的背诵,对知识的理解性要求更高。由于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加上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得课堂氛围较为低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对于高中的地理知识,利用相关的模具进行讲解,能将课本上的文字说明表达的更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更方便,更到位。

地理模具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有效直观地展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域名称等,且有助于学生对地球的整体把握,尤其对于讲解各个国家、大陆、大洋甚至各大板块运动都有良好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多需要理解掌握的是地理成因等问题,例如沉积作用、流水作用、地壳变动等,这些都需要加强理解理论知识,若是简单讲解课本,恐怕会枯燥无味,学生理解不够透彻,若是利用相关的地理模具,例如流水作用演示装置、断层褶皱演示器等,结合课本进行讲解,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更因为对教学器具的使用,增加学生上课的新鲜感,活跃课堂气氛,继而提高课堂质量。

三、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因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有高考的升学压力,使得课堂授课以高考内容为主,出现“考什么、学什么”的功利课堂。可是,对于很多学科来说,一味地学习高考知识,与社会生活脱节,一方面加大了学习的压力,使学生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而言;另一方面,使所学知识成为了“形而上”的阳春白雪,所学知识不“接地气”,使学生感到学到的东西没有用处,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距离感,对课堂产生排斥。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时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在生活用得到的,而不是仅仅为了高考这最终目的而学习。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有用之处,能够体现出自己掌握知识的骄傲与自豪感,这自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生活中各个地域、地形的具体名称,就是自然地理,如今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手机APP所使用的GPS就是利用自然地理做出的重要成果。如今旅游业旺盛,某个地区的特定人文景观、美食、节日等都是人文地理所包含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点名其包含的地理知识,加强课本与生活联系,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质量,同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上来,提高课堂效率。

四、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温故而知新

《论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常常进行回顾复习,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在学习了新知识后返回来温习旧知识,从旧知识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学会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专门的地理错题本,记录自己所遇到的地理难题、错题及典型题目。其实,所有人都一样,若是开始做错一道题,即便当时老师讲明白了,自己弄懂了,可是过几天,若是再碰到这种题,甚至是这道题的原题,依然会犯第一次做该题时的错误,甚至错的方式都一模一样。这就凸显了建立“地理错题本”的重要性,若是遇到了错题,要及时地改正,在真正弄明白之后,将原题抄到错题本上,并在题目下方将解题思路写清楚,能想到几种解题方法就写几种方法,按序号标注清楚。同时,在旁边用红笔标明自己错误的方法及错误原因,防止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篇7

1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性

1.1区域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学阶段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都是在区域地理知识学习中逐步完成的。高中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的案例也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另外,从地理学科的特点来看,无论是地理的综合性、地域性还是地理的实践性,都必须以区域地理作为基础,高中地理原理的应用也是建立在对具体区域地理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不论从体现地理学科特征还是解决地理现实问题,区域地理的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缩点,在地理学科占有重要地位。

1.2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

教育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通常情况下,高考试题的组成是以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来作为素材或背景材料的,其中,世界地理主要用经纬线来限定区域范围或使用小比例尺的大区域图给出区域范围,中国地理则主要提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重点问题,然后让考生运用高中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说明,纯粹的“就区域考区域”的题目已不存在了。这种类型的题目比重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不仅出现在综合题,而且在选择题中也经常碰到。考生若不能根据试题中给出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题目也就无法作答,一切都无从谈起。正如一些专家所谈“文综高考的陷井在地理,地理高考的陷井在区域”、“得区域者得天下”,很显然,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1.3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现状令人担忧。

中学阶段区域地理部分的内容很多,从教材本身特点来看内容简单、枯燥乏味,老师讲解若照本宣科,是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许乡学生学过之后都记不清、理不透,翻开书懂而离开课本就忘,做练习时边看题目边找地图的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初中阶段完成,师生普遍都不重视,老师没能认真教,学生没能认真学,结果导致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普遍非常薄弱。另外,从七年级到高三时间间隔太久,一些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淡忘。综上所述,学生这种知识现状,无形中给高三区域地理的复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如何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果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已学过的初中课本, 也不是简单的冷饭重炒,而应该是对旧知识进行深化加工、整合升华,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同时还要注意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1了解知识系统,理清知识结构。

区域地理知识系统一般是从总论到分论。研究区域地理往往从自然条件到人类活动, 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则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交通、人口、城市等几个方面,因此区域地理每一章节的知识系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知识结构是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复习时一般要先了解区域地理的 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它们的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结构示意图表。绘制知识结构示意图表时可把各组咸要素列在方框内,然后根据各要素间的因果、主次、并列、包含关系,用符号把它们联系起来。这种做法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了解,为区域地理进一步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注重空间分布,狠抓区域定位。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联想、拓宽思路、建立联系、形成网络。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关键一步。区域定位归纳起来有三种方法:①经纬线定位法,利用经纬进行定位是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在区域地理复习时,要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绘主要的经纬线,并在填绘的过程中着重记忆主要经纬线穿过或其附近的地理事物。利用主要经纬线构成的经纬线网络,就可以对地理事物进行粗略的定位。②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不可能也没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识记一些主要经纬线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相对位置进行定位。③典型特征定位法,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海陆轮廊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湖泊、人文建筑等。

2.3加强思维训练,建立心理地图。

准确的区域定位无疑是解题的先决条件,如何才能准确定位,关键是要让每位学生建立起心理地图。心理地图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即使是地图不在眼前也可以凭借心理地图进行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地图需要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需要平时的积累,不可急于求成。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传授给学生一些识图、记图的基本方法和诀窍,并运用一些典型例题加强空间思维训练;一方面可让学生自行练习,利用各个区域的经纬网空白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工农业分布图等进行专题训练、覆盖训练、拆分训练。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各种心理地图。

2.4对比区域差异,掌握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复习区域地理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所以能否准确把握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及其与其他区域间的差异是复习区域地理成败的关键,而学会使用比较法是学结区域地理特征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例如,在复习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时,可指导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其他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传统工业区,英格羔中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京滓唐工业区等,而后横向比较这些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或不利的区位因素、主要工业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过比较分析,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特征以及与其他工业区的区域差异,而且让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5关注社会热点,加强学科联系。

篇8

关键词: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P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46-02

一、引言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各种常见的大气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掌握常用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气候统计资料的分析方法,为学生将来的中学地理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学好该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而且对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十分有必要对气象学气候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根据专业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其所面对的是开放的复杂地球表层巨系统,包括了自然、人文、区域的综合内容,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贯通。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气象学与气候学应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地域性。《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门类多,知识信息量大。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物理机制较强的学科,学科空间概念很强,公式很多,相对抽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文理兼招的特点,有些学生数理基础较差,对公式的理解相对吃力,教学内容的设置、组织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理解能力。鉴于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因此教学内容还应与中学基础教育接轨。

教学内容还要根据要求和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连接起来,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到地理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国内外形势发展,比如一些当前热点研究话题,如气候变化问题、极端天气事件、海洋酸沉降问题等,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

《气象学与气候学》授课内容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内容复杂,而课程的教学时数有限,须重新进行删减、增设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一方面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也是教师备好课以及组织好教学活动的前提。

1.重新架构教材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是一个大气科学这个学科的“浓缩版本”。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是气象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运动以及大气水分等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天气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气团、锋和各主要天气系统;第三部分是气候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气候成因、气候带和气候型以及气候变迁。各模块之间比较松散、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以当前气候学研究的主题――气候系统及其变化作为主线,将上述知识点贯穿起来,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为:(1)气候系统;(2)气候系统的热力学过程;(3)气候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①绪论,②气候系统的热力过程,③大气动力学特征,④大气中水分,⑤主要的天气系统,⑥气候系统主要过程,⑦气候的分布规律,⑧气候变化,等。按照上述结构,将原先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的各知识点内容编排进去。学生在对气候系统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水分的迁移转化,天气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来认识气候系统的各个主要过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等,考察气候的分布和变化。重新编排后各章节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气候系统的框架内,从整体和部分角度认知,对学生后续的自然地理学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增加关于乡土方面的知识。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关心当地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对当气候条件与资源的进行考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点,也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的知识分散在个章节中进行,如利用《安徽资源环境》等教材,介绍气候类型时适当选用安徽典型地区实例;讲解气候变化时介绍安徽省气候变化特点;介绍气象灾害时,增加安徽省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措施(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有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地增加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乡土情感的培养。

3.穿插相关地学热点研究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成果不断涌现。因而要根据地理科学与气候学的学科新近发展和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科学研究动态,重点是地球表层系统过程相关内容,立足于大气圈,强调和其他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新内容,如海洋酸沉降、碳循环、空气污染等,增加全球变暖及其适应对策方面的知识,结合IPCC AR5报告,介绍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新的研究结果,并对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不少教材中舍去,近年来具体的研究方法和代用指标的发展很快,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读研究生后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学习。鉴于此部分内容较多,不能一一具体阐释,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代用指标研究案例进行讲解,如黄土、冰芯、树轮等指标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与学生后续《地理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有效衔接起来。

四、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观测科学,教材中用来分析图表的资料多来自实际器测结果。鉴于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实习,实验的内容在实验室及气象观测场地进行,实习内容一般选择在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中进行。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气象观测和气候资料统计整理的技能,进一步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在地理、环境、生态、资源等学科中的应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三种设计方案:首先,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项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内容涵盖仪器构造原理、安装、观测方法、使用范围等。教师首先对这些知识进行室内讲解,此外,目前互联网上相关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提供气象观测设备的生产厂家主页通常会有详尽的产品性能、原理、构成方面的介绍。根据课程进度适当安排学生到气象观测场地现场参观,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学会借助仪器进行分析、处理,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从而得出实习成果。对高师院校学生而言,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他们指导今后的中学教学的一些课外活动。其次,扎实的地理要素统计分析等能力是每一名高师专业地理科学的学生应该具备技能。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所获取的数据的分析、统计、考察和判别的能力。实习数据来源不仅包括学生实测的数据,还包括网络上的相关数据。目前气象资料共享的科技资源平台较多,权威的数据来源如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通过对这些平台提供气候、气象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和使用,进行对比分析和鉴别,掌握均值、总量、频率、极值、变率等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各类气象参量的理解。

最后,虽然从事此课程学习的学生一般不会从事气象预报业务,但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判读和理解也十分重要,如锋面、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等云图的实习。除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外,以课堂实习和课后练习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各种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的认识。

五、小结

教学实践中,我校《气象学和气候学》总课时共68学时,理论教学课时约60学时,实践教学课时约8学时,根据理论课时进度,适当安排实践环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或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整体上对自然地理过程,特别是气候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相应的学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钮志红,袁理丁.专业基础课与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篇9

一方水土一方鸟

理论上鸟类可以到达地球上任何地方,然而大部分鸟类,尤其是陆地鸟类,分布是有局限性的。不同纬度地带和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的鸟类在种类和数量上有很大的不同。南美洲有300多种蜂鸟,而栖息地条件相似的非洲却一种也没有。红腹锦鸡、马鸡只分布于中国,吐绶鸡仅见于北美洲。英国和日本相距11000公里,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相距仅400公里,但英国和日本的鸟类组成却比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的鸟类组成更相似。

上述鸟类分布现象涉及自然环境的植被结构特征,气温、降水、海拔等自然因素,以及鸟类扩散历史、重大地质事件影响等诸多因素。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将这句话改成“一方水土养一方鸟”,进而分析中国的自然环境对鸟类区系的形成和影响也是恰当的。

鸟种构成的历史成因还难解释

鸟类区系是指某个空间区域鸟类物种的组成及其历史成因。研究鸟类区系不仅要调查统计研究该空间现有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还要探讨其历史成因以及地质事件对鸟类区系形成的影响。自从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许多研究动物区系的学者,常会用大陆漂移的观点分析某个大陆动物区系形成的历史及变迁。

然而运用大陆漂移的观点研究鸟类区系组成的历史成因,却困难重重,主要原因就是鸟类极难形成化石,缺少确凿的证据。分析地质事件和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也普遍存在证据不足的缺陷,只能从理论上进行推测。例如,探讨鸟类迁徙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带,第四纪冰川南扩,迫使鸟类向南方迁移,待夏季冰川退却,鸟类重返北方栖息地,久而久之,形成迁徙习性。第二种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南方热带森林,种群大量繁殖后迫使部分个体向北方扩散,冰川再次来临时返回南方越冬,因而形成迁徙习性。第三种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南方,由于大陆板块自南向北漂移,许多鸟类被带到北方,它们返回南方故乡的种种尝试,最终形成迁徙行为。三种假说,其中第二种观点更符合现代生态学思想,似乎更为合理。

纵观中国地质史上鸟类区系的演变,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中国大陆在第三纪后期,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异不明显。当时的中国北方有广阔的草原和森林草原,草原动物丰富,北方和南方的动物物种相似度很高,同属三趾马动物区系,区系成分包括了当时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大部分物种。在这个地质时期,学者只在中国北方找到鸵鸟化石,因此很难描述当时的鸟类区系组成。第四纪初期,中国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面开始剧烈上升,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大面积的高原,促使亚洲大陆中心荒漠化,中国的自然环境也开始发生明显的区域差异,同时第四纪整个更新世期间,气候发生了多次有节奏的波动,冰川反复扩张和退缩,气候带也发生南北移动,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方许多大型兽类灭绝,如曾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鬣狗和鸵鸟灭绝。随后,动物及其区系组成逐渐变得与现代相似。

青藏高原、干旱大西北、东部季风区:影响中国鸟类分布的三大区域

从自然环境来看,中国可以分为3个大的自然地理区域。西南地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海拔高、气候寒冷、缺氧是这个区域的重要特点,在自然地理区划上被称为青藏高寒区。在青藏高原的北面,是干旱的大西北,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内蒙古,这片区域在自然地理区划中被称为蒙新干旱区,它是欧亚内陆荒漠草原的东端,由于干旱和贫瘠,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30%的土地,仅能供养中国5%的人口。中国其余的地方,都属于东部季风区,这一区域受太平洋东南季风滋润,夏天南北温差小,雨热同季,冬季南温北寒,温差很大,适合人类居住和农耕。这一区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5%,却养育着中国95%的人口。3个自然地理区域以各自的环境特点影响或制约鸟类的分布。

中国的鸟类区系就分属古北界和东洋界

学者依据世界范围脊椎动物的现代分布,划分为6个动物地理界,分别称为古北界、新北界、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和澳洲界。在界的范围内有一系列特有科和个别的目。界的界线,往往是大陆的边界,或者是巨大的山脉或沙漠等形成的自然屏障,在长期的地质年代中对动物分布有明显的影响。缺乏上述条件的地方,动物区系则呈广泛的过渡性。中国大陆动物地理区系分属于古北和东洋两界,两界的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脉部分最为明显,其他部分则不明显,争议较多。这条分界线向东进入横断山地区,横断山地区整体上倾向于东洋界,但在海拔较高地带,有不少古北种沿山脊向南伸展,河谷则有不少热带种类向北分布,两界动物成分混杂并呈垂直变化,两界之间的分界线很难确定,学术著作中常以虚线表示。继续向东则以秦岭、淮河为两界分界线,由于中国东部地理阻隔对鸟类而言并不强烈,东部地区的鸟类区系成分也表现出广泛的过渡性。在两大动物地理界下,学者将中国划分为7个I级地理区,分别是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横断山区、华南区,前4区属古北界,后3区属东洋界。

分析7个I级动物地理区鸟类的组成与分布,我们还是能梳理出鸟类的一些分布规律。在中国广泛分布的留鸟并不多,仅有麻雀、喜鹊、雕、红隼等。迁徙几乎遍及全国的候鸟较多,例如豆雁、赤麻鸭、大杜鹃、白腰草鹬、雀鹰、燕隼、戴胜、白、家燕等。而大多数鸟类,它们的分布还是限于一个或几个动物地理区内。

中国鸟类地理区细分: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横断山区、华南区

下面对7个I级动物地理区的鸟类组成做个简略描述。

东北区包括东北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东部张广才岭、老爷岭和长白山,西部的松花江和辽河平原。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暖湿润,森林类型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属于北方高纬度泰加林的南缘地带。森林鸟类代表性种类有细嘴松鸡、花尾榛鸡、斑翅山鹑、星鸦、松鸦、灰喜鹊、黑啄木鸟、戴菊、普通、小太平鸟、柳雷鸟、牛头伯劳、沙、灰椋鸟、金翅雀等。在该区域繁殖的夏候鸟种类较多,栖息于西伯利亚地区的雪也会在此越冬。

华北区北邻蒙新区和东北区,南抵秦岭-淮河,西起西倾山,东至黄海和渤海,包括西部黄土高原、北部冀热山地以及东部黄淮平原。属暖温带气候,冬寒夏热,降雨分布不均匀。该区域开发历史悠久,森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多局限于山地。森林代表性鸟类有褐马鸡、长尾雉、勺鸡、红嘴蓝鹊、山鸦、灰喜鹊、山噪鹛等种类,居民点和农耕区以大杜鹃、翠鸟、麻雀、家燕、金腰燕、雨燕、红尾伯劳、科鸟类、乌鸦、喜鹊为主。沿中国东部海岸迁徙的候鸟,使该区的鸟类物种组成更为复杂化。

蒙新区包括亚洲中部地区,在中国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北段和华北区以北的广大草原、荒漠和高原均属该区。气候为大陆性气候,干旱缺水。在山区有一定面积的寒温带针叶林。动物区系主要由中亚成分组成。特有鸟类有大鸨、毛腿沙鸡,优势种和常见种有云雀、角百灵、蒙古百灵、灰头、黄胸、麦鸡、沙鸡、地鸦、雪雀、大鸨、沙等鸟类分布于全境。毗邻青藏区的范围有暗腹雪鸡、雪鸽、棕头鸥分布。绿洲区以麻雀、黑胸麻雀、沙雀、紫翅椋鸟、地鸦和各种斑鸠为主。森林环境中则有旋木雀、攀雀。在新疆境内,有一些亚洲中部地区的特有鸟类栖息。

青藏区由青海、和四川西北部构成,东为横断山北端,南为喜马拉雅山,北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围绕,青藏区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属长冬无夏的高寒类型。植被为高山草甸、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鸟类主要由高地型成分构成。特有鸟类有高山兀鹫、雪鸡、沙鸡、藏雀、雪雀、岭雀,森林鸟类以藏马鸡、蓝马鸡、高原山鹑、雪鹑为代表,荒漠代表性鸟类有雪鸡、雪鸽、多种雪雀、红嘴山鸦、黄嘴山鸦,夏季在此繁殖的鸟类有高山兀鹫、黑颈鹤、赤麻鸭、棕头鸥、鸬鹚等鸟类。该区青海藏南亚区东部山地的高山针叶林,栖息有血雉、角雉、马鸡、雉鹑、灰腹噪鹛、多种朱雀等。

西南区包括四川西部、昌都地区东部,北起青海、甘肃南缘,南抵云南北部,该区为横断山区。横断山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构成,称为横断山系更准确。境内布满高山峡谷,地形起伏很大,自然条件垂直差异显著。云南民谣“一山有四季,几里不同天”便是对这种垂直变化的形象诠释。血雉、虹雉、灰胸薮鹛是该区域鸟类的典型代表,画眉科和雉科鸟类在该区域种类繁多。画眉科的噪鹛、雀鹛、钩嘴鹛在该区域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种群数量大。横断山区一直被学者认为是物种的保存的避难所和进化中心。特殊的地形和自然环境,导致该区鸟类区系成分南北混杂,北方鸟类沿高海拔地带向南扩张,而南方热带种类则沿河谷向北延伸。大紫胸鹦鹉是鹦鹉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种,在西南区向北可达四川西部丹巴一带。

华中区包括四川盆地及其以东的长江流域,境内地形复杂,北起秦岭,南至西江上游,除四川盆地以外,主要为山地和高原,东部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并包括东南沿海丘陵北部的平原丘陵。南界自福州向西南沿戴云山经南岭南侧、广西大瑶山至云南西双版纳北缘,北界自秦岭、伏牛山、大别山一线向东,大致沿淮河流域南部,止于长江以北的通扬运河一线。气候属于中、北亚热带。森林鸟类代表种类有红腹锦鸡、灰胸竹鸡、大拟啄木鸟、画眉、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

华南区包括云南和两广的南部,福建省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该区大陆部分北部属南亚热带,南部属热带,植物生长茂盛。因长期开发耕种,该区域形成热带森林-林灌草地-农田景观格局。森林保存在局部地区,森林鸟类多以果实、花蜜为主食,鹦鹉、鹎、鹛类、太阳鸟、啄花鸟为特有,鸟类代表种类有中华鹧鸪、白鹇、原鸡、绿孔雀、多种绿鸠、白颊山鹧鸪、竹啄木鸟等种类。滇南山地多为典型的热带鸟类,如绯胸鹦鹉、黑顶蛙嘴夜鹰、多种犀鸟和绿鸠、鹎类、阔嘴鸟、织布鸟和绿孔雀等。

海南岛亚区属热带气候,东部为热带季雨林,西部为稀树草原。鸟类代表种类有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盘尾树鹊、褐冠鹃隼、淡紫?等种类。

台湾亚区包括台湾及附近小岛,植被为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海南岛分布的鹦鹉、阔嘴鸟、太阳鸟不见于台湾,八色鸫、啄花鸟、卷尾、鹛类、拟啄木鸟、佛法僧等科的种类在该岛的种类也有限。台湾与大陆隔离时间较长,鸟类演化出不少特有种,例如蓝鹇、黑长尾雉、台湾蓝鹊、玉山噪鹛等共计14种,从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向南迁徙的鸟类,许多种类从台湾经过或停留,增加了台湾鸟类物种的多样性。而与台湾面积相似的海南岛,仅有2个特有鸟种。南海诸岛鸟类调查较少,已经记录的有100多种鸟类,多为迁徙停歇。在岛上繁殖的主要是一些海鸟,最常见的种类为红脚鲣鸟、褐鲣鸟、乌燕鸥、白顶燕鸥、白腹军舰鸟。

鸟类的地理分布既有规律也有变化

动物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的发展与区域性动物学考察研究成果密切关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从事中国鸟类研究和调查的人很少。鸟类飞行能力很强,能轻松逾越其他动物难以逾越的地理阻隔,加上很多鸟类具有迁徙习性,因此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中虽然也使用了鸟类资料,但更多的还是运用兽类分布资料进行分析。随着将来区域鸟类调查资料的进一步丰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或将做出新的调整。

篇10

关键词:地理综合题;解题思路;答题技巧

纵观近几年的福建高考地理综合题型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特征描述类综合题、地理事象判断类综合题、原因分析类综合题、比较类综合题、对策措施类综合题、辩证评价类综合题、意义作用类综合题。

一、特征描述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这类综合题,常以“描述……状况”“说明……特点”等出现。最常见的,如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这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和主要地形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描述。再比如,2013年的福建文综高考题37题的第(1)问描述M城气候特征。这要从降水、气温、年较差等方面作答。解答特征描述类综合题,要平时善于积累,把握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表现,为正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奠定良好基础。在答题时,要建立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表达。具体思路:1.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2.确定区域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3.解读题目中的图文信息;4.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要注意的是,描述时要注意组织和梳理语言,把握关键词,做到准确并简洁的描述。

二、地理事象判断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这类综合题,常以“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出现。这类题目要搞清楚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或者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等。解答这类综合题,主要思路是“找依据”。对于“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题,主要依据有三方面:1.基本的原理和规律,如“低压控制的天气状况”。2.图中的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信息。如依据各类信息确定山脉及河流名称等。3.基本的方法:如,如何判断风的方向等。对于“怎么样,是否合理”类型的综合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也是要找依据,从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来分析。

三、原因分析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这类综合题比较常见,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作为载体,以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来设问,常见的设问有“分析……的原因”。如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卷的第37题第(3)问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及第(4)问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等。

解答原因分析类综合题,有一些技巧:地理原因有自然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基本上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入手;而人为因素则从人口、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工农业等方面分析。因此,考生要弄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理解“因”和“果”的关系。

四、比较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这类综合题也是比较常见,一般是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设问方式常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异同点),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这类综合题解题要注意一些细节:1.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2.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3.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等。

五、对策措施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这类综合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建议”“措施”“发展方向”等,常见的问题如环境问题、灾害的治理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一些地区的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对于这类综合题,解答时要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文原因,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解决措施。需注意的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不易改变,因此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来寻找措施。此外,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应该涵盖工程、技术、生物、管理措施等。答题时应尽量全面,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六、辩证评价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这类综合题一般以“影响”“分析……的利弊”“评价”等关键词出现,常有评价……工程带来的影响(要包括利和弊),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城市区位及工农业布局合理与否等。

辩证评价类综合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评价某种事物或现象,包含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作答时要注意:从有利和不利来论述;多角度分析利弊。另外一种是给出限定条件,如“与……相比,评价优点或不足”“从……进行评价”。这种要注意抓住限定词,只评价一个方面,缩小了答题范围。

七、意义作用类综合题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意义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意义、作用及积极影响划等号。近些年来,开放性的意义类综合题有增加的趋势,基本形式是针对某种地理事物来设问,如“运用某种知识或原理,分析……的意义”“说明……的意义”等。

这类题型的解答思路,要注意两点:1.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意义,需从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如气候、地貌、土壤、交通等)来组织答案,对某要素的影响有则说,没有就不提。2.人文地理事物的意义,要从宏观来把握,按照试题的要求,回答时尽量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