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 改革目标认知 反思
经历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教育界已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语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显然这是在对“语文”一词的内涵的全面、透彻的诠释而做出的语文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致力达成的终极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完满达成语文教学改革终极目标,对目标的内涵的深入地理解和正确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从词义上解读,“语”与“文”它们各自有自身特定的内涵。“语”,就是语言。“人类将传递信息内容的工具,称之为语言”,因而“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1】。从这个角度说,学语文就是在学语言,用语言。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之首,提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是遵循这种与之对应的内在逻辑而提出来的。这里的知识,就是对语言的理解认知;这里的能力,也就是运用语言的本领。
然而,语文一词中的“文”,其含义就更为丰厚了。它既是语文教学终极目标得以实现的有一个基本点,又把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为人”的素质的教育置于了一个更高层面来关注。所以,要达成语文教学改革终极目标,我们就更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人文性”因素感知、领悟和承袭。正是如此,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置于更突出的地位。
然而,就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来看,要达到语文教学“两性”的和谐统一的终极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首先要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存在偏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普遍现象;“普遍把语文课的工具性简单化、刻板化、程式化,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2】。完全忘却了即使要求学生从“工具性”层面学习语文,我们也应该明白“生活是感悟的基础,语文天然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的一种工具”【3】。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先导,语文的美感,“人文性”的启迪和激发都将被执教者和学生都严重忽视。其次,“后工业化时代”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各种功利化思想盛行,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各种竞争的残酷从小就烙在学生心里。一切资源为了考试服务,为考试而学,中考、高考取得好成绩才是王道。但是殊不知从学生方面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离,学生一旦沦为应试的机器,那么不仅语文基础知识学不好,更谈不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了。
毋庸置疑,摆脱中学语文教育这样的现实,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语文内含的“人文性”因素上,致力发掘语文自身的文化魅力和彰显语文自身精神陶冶的功能。
语文自身融和着极为丰厚的文化魅力,这已是语文有别于其它学科最大的特征。不要说与自然学科,如物理、化学,以及工程建筑等等学科比是这样,与人文学科领域中的哲学、历史、地理,以及林林总总的社会学科相比较,也是如此。大体而言,语文自身融和的文化之魅力,表现在诸多层次。
首先,它是文化全方位的载体。所谓“全”,那就是它囊括了人作为人的生存和奋斗、理想和梦想、思想和情感,一句话,人的六情七欲,人性的善与恶、人间的美与丑和真与假的方方面面。打开语文课本,迎面扑来的就是这样浓郁幽香的人文气息。作为全方位的文化载体的语文,自然承袭着远比其它学科更厚实的文化信息和浓烈的人文底蕴。
篇2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文性;人文关怀
教育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教师即要传给学生充满科学精神的“业”,更要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更多地教给学生如何求“真”,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求“善”与“美”。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让语文教学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语文教学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
1 欣赏学生爱学生 体现人文关怀
欣赏学生,就得爱学生。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一个班级里,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均应一视同仁,爱的公正,爱的让学生信服。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体的认知活动影响和改变其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能力感。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以鼓励为主,对其点滴成功都应热情赞扬,通过恰当的评价语言肯定其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对待这些中专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业不怎么好,甚至有些人的身上还存在很多陋习,如打架、骂人、偷东西,看起来这一部分人是最不值得爱,但恰恰他们是最需要老师的关爱,只要我们摘下有色眼镜,睁大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因素,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暗示、肯定,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记得笔者在教《手》这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了“我们的双手有哪些功能作用”?有几位同学回答完后,这时站起了一位男生说:我的手可以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他的这一回答,当时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等同学们笑完后,笔者顺势诱导说:“刚才xx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笑声,xx同学能大胆地起来回答问题,而且讲的是真话、大实话,笔者觉得他挺诚实不虚伪。但是如果你确有这一坏习惯,希望你能把你的双手从别人的口袋里收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有一双能干的手,一定会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说完课堂上响起一片掌声。当笔者试着用理解、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时,笔者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感觉到:原来他们是多么需要理解,需要关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下课后这位学生找到笔者说“老师对不起,我只是一句玩笑话,就是想试一试你的为人。谢谢你”。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这位学生上课发言更积极了,并且还带动了其他同学,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应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面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异议、甚至批评,要多宽容、多鼓励、多引导,而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以商量的口气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能告诉老师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与教师”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才会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地伸展童真。把学生从传统的“我教你学”的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形成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氛围。
2 将语文教学课堂生活化 在教学中体现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找到适当的机会,结合一定的环境,给学生朗读,讲解一些与情境一致的古诗词、散文、故事,积极主动拓宽教材内容。例如,春天带学生走出校门到附近的“天香园”,结合春天季节特点和景色让学生朗读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等,让学生一边观赏眼前美景,一边领会诗人是怎样用他们精美的诗句把春天浅黄的嫩芽,盛开的鲜花,展翅高飞的白鹭,鸣声清脆悦耳的黄莺――描绘得生动形象,怎样把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眼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习环境,运用摹拟表演,加强实践开拓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忘却“难”字。例如:在教说明文《蛇岛》一课时,要求学生们阅读完课文后,可以尝试上台摹拟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进行解说“蛇岛”或导游带领旅游团走进“蛇岛”,并用手机为他们拍照,记录下他们“主持节目”的风采。学生摹拟的像模像样,各有千秋。其他学生看得听得津津有味,全班学生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很快记住了蛇岛的产生、发展、演变及蝮蛇的军事药用价值。领悟了蝮蛇独存蛇岛的原因,那就是“适者生存”的人生哲理,知道了“说明”在咱们的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及高。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文中的内容,通过读文看表演,自然不用老师多说了。
在语文教学中分角色朗读,激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按不同角色各有分工,体验人物性格特点,使之真正进入角色。如:在教莫伯桑的《项链》时,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第七部分抽出来,让学生用口语化的形式分别读出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要求把玛蒂尔德终于可以偿还那条项链如释重负的高兴心情,到知道那条项链是假的那种悔恨复杂情感读出来,使同学们明白了玛缔尔德过度地爱慕虚荣所引发的悲剧性命运。通过角色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情感的熏陶。
3 改进评价方式 崇尚人文性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要对语文学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建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迪、点拨,组织评价交流。不要用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根据具体问题,采用分部肯定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体验参与评价交流获取知识后的成功感觉和喜悦心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各述己见,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对学期结束考试进行尝试,利用抽签答题,内容有教材上的,也有现实生活中经常能遇到得一些实际问题,并摹拟求职面试的场景,选出几位学生共同参与打分,最后综合平时表现得出成绩。有趣得是考试结束后与学生聊天时,他们对改革语文考试的形式津津乐道,拍手叫好,都说得到了锻炼。还向我提出了要求,“希望老师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能多开展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
通过以上尝试我明白了什么叫“教学相长”,语文教学与人文的结合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时时注意渗透人文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相信我们的眼睛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参考文献
[1] 《手》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语文教材 2001-5
[2] 《蛇岛》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语文教材2001-5
篇3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教师素质;教育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目前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不能规模上去了,质量下降了,作为承担有成人教育任务的普通高等学校应该重视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成人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学校的声誉、发展密切相关。但实际上许多高校的工作却存在不足,制约了成人教育的质量。而要保证教育质量,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文试从目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一)高校对其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成人教育一般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教师全部来自兼职。即使有些学校有成人专职教师,但目前,大多还处于不完善状态,这些教师以成人教育管理为主,真正从事专门成人教学工作的教师是非常少的。多数普通高校的成人高教规模近几年来不断扩大,但专职教师队伍几无变化,这种状态远不能适应成教发展的需要。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依托于普通高校,成教的教学任务基本上由本校全日制教师兼职完成,但是成教兼职教师更换比较频繁,不能相对稳定,这对提高成教教学质量非常不利。原因主要在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管理机制不利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兼职教师的稳定。普通高校举办成人高教主要是依靠挖掘全日制师资潜力,这样师资管理就形成成教院和校内系(学院)一级共同管理,并以系(学院)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对教师来讲,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调整、成果奖励等待遇以及出路只与科研和全日制教学有关系,而从事成教仅仅只是增加一些经济收入,因此,教师不愿意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成人教育上,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更是如此。
(二)部分承担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师缺乏成教工作思考与研究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有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作为依托,但是应聘教师缺少对成教事业的责任感,也没有关注成人教育的规律,更没有成教的教学经验。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实践相脱节,对教学改革缺乏热情。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只能将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和盘搬到成人教学当中,不能满足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脱节的现象。
(三)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在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学过程中机械化倾向比较明显。以传授知识为唯一任务,过分偏重于书本知识的讲授,不能有效的联系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觉得收效不大,产生应付学习的心理。
(四)管理松懈,缺乏制约机制
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成人教师的教学缺少应有的压力和活力,少数教师教学精力不集中,教学工作不到位,部分教师存在着责任心不强,教学随意性过大等现象,部分教师不能按照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材备课,存在着教学要求和实际讲课内容不符的现象。有些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有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和自行调课现象,个别教师在成人教育的课堂上说一些不负责任或轻视成人教育的语言,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缺乏规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考试走过场现象比较明显。面对诸多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却没有严格、科学的评估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承担成人教育任务的普通高校在管理上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从宏观上、从管理层面建立一支职称、学历、年龄、专业合理的教师队伍,同时应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自觉地在成人教育活动中开展学习、研究、反思,获得专业的自主成长。
(一)通过管理提高素质
1 从政府教育管理层面重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对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有助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性运行政策保证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如把师资队伍中专兼职的比例作以明确规定,在成人教育评估中作为硬性评价指标,建立成人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等。以培训为例:加强对高校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使经费能够落到实处,并在学习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认真作好师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使教师认识到成人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热爱成人教育事业,树立为成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其次,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再次,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使教师能够达到智能统一,智能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培训渠道与方式。国家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的成人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这类机构一方面组织系统的正规培训,即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一定的课外实习,使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组织各种短期的单科培训班或研讨会,提供交流。学校应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建设“老、中、青”学术梯队,实行“传、帮、带”的良好风气,达到培训的目的。改善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的待遇,增强吸引力。如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参加业务培训的时数等方面的要求要有别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教师,专职教师要有别于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保证高校成人教育教师的培训权利。多形式、多渠道、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2 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应提高实效性。承办函授教育的学校应选派高素质的教师主持面授工作,在以往的教学中,有因主讲教师的不负责任和学识水平、教学水平偏低等因素而导致学员不满,课堂纪律差,出勤率低的现象发生。因此,高校在选派教师时,应慎重挑选,从师资质量上把关。只有建立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在普通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成人高教教师队伍。首先要切实提高办学部门对成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彻底纠正把成教当作单纯创收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大多数高校难以从全日制教师中定编、落实一些人作为成教专职教师,可以聘请一些已离、退休而热心于成教事业的老教师建立成教专职教师队伍。实行成教兼职教师聘任制,保证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建立教师教学考评制度,实行激励机制。成立成教院督导室,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听课检查制度。鼓励开展成人教育教学研究。
(二)通过自主发展提高素质
1 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一旦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树立教师专业意识,这是谋求专业发展的动力,很难想象,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把教学当作一种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会获得自身迅速的成长,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做积极的学习者。一个教师要想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做一名有效的学习者是必然选择。作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可以为成为优秀教师储备丰富的知识,为高效地解决问题提供基础。作为一名有效的学习者,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思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变化的世界。
篇4
关键词:母语;迁移;汉语;教学
学习迁移广泛存在于学习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中。任何一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的经验、技能以及自身学习态度的影响。本文旨在结合认知理论分析外国留学生的母语迁移在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认知理论对母语迁移的解释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取决于三个变量:
1.在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有价值的观念可利用,即观念的可利用性
2.新的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原有的系统之间的可以辨别的程度,即观念的可辨别性
3.只有稳定且清晰的观念才会为新知识提供正确的逻辑关系和切入点,即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
二、母语迁移在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语言迁移一般分为三大类:正迁移、负迁移以及零迁移。语言迁移的影响体现在语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文化等多个层面。
1.语音方面的影响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语音的时候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韩国语中没有[f]这个音,相较于欧美的留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学习语音可能更快些,但也更容易犯错,这是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
2.词汇方面的影响
留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会将其母语与汉语对比着来学习,在一些基础的词汇学习中这种方法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但有时就会造成负迁移,用“比”造句时,就有了“我比我爸爸大。”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没有语法错误,但逻辑上不正确。这个同学想表达的意思是他比他父亲健壮,该用英语中的“big”一词,而汉语里的“大”既可以表示在体积、面积、数量等方面超过所比对象,还可以表示程度深等意思,但所比对象有限制。
3.语法方面的影响
“We study Chinese.”是主谓宾结构,汉语中也有此结构即“我们学习汉语。”因此,学生在学习这种结构能对应的句子时,往往很快就能掌握。如果句子结构发生变化,如:“我们非常努力地学习汉语。”英语中则是“We study Chinese very hard.”汉语修饰动词的状语位置与英语不同,汉语初学者有时会将母语的语言习惯迁移到外语学习中来,这样母语就阻碍了外语的学习。
三、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教材编写方面
若想有效地促进正迁移,在教材编写中应尽量做到:
(1)针对性
不同语种的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应该区别不同母语对象而编出符合语言文化心理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教材。
(2)适用性
教材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层次地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
(3)情境性
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为学生到社会中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进行交际做准备。
(4)实用性
教材要考虑收入的语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常用,如果不考虑实用性的话,学生很容易学成“哑巴”汉语。
2.教学方面
为了促进语言知识的正迁移,将课本中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必须要采用适合的方法:
(1)初级阶段要打好基础,精讲多练
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示范要正确而规范。大量机械的练习是必要的,目的是使正确的语法结构等能重复出现。最后安排一些情境练习使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要难易有序,循序渐进
尤其是语法教学,不要把一个语法项目的多种形态和规则一起来教,这样会分散难点。实际上,汉语的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是相通的,都是五种结构。所以,短语、句子的讲解可以参照词汇讲解,这样逐层递进,有条理的讲解,掌握先学的内容再学新的内容。
(3)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造字法入手,给学生讲解造字法以及每种造字法造出的一些有具体形态结构的字,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读音和字义的规律,逐渐形成正确的知识结构。
(4)努力构建与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模拟生活情境去设置教学情境,这将有助于学生受到启发而增加正迁移的机会和尝试。
3.学习方法的指导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学生接受专门的解决问题的技能训练,将可能有助于正迁移的产生。教学中学生一旦学会了阅读技能,就可以利用它习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果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具体教学中,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激发探究欲望;
(3)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引导学生寻找记忆的线索;
(4)有指导地进行“发现”学习,将无意识学习转化为有意识地理解和吸收。
语言有其社会性,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社会交流,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者难免使用母语补充。因而母语迁移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多教授不同的语言认知方法,加强语言学理论的教学。这样无论是语间迁移还是语内迁移,只要从认知角度出发合理运用有关的理论进行教学,就能极大地发挥正迁移的效用,把负迁移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林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篇5
模具设计是一门既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后,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课程实施中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任务选取不合适
选取的任务难易程度不合适。选取任务太难,学生感觉吃力,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取的任务太容易,使学生不易获得应有的知识,不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选取的任务脱离生活,使用性不强,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经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不仅具备模具设计制造必须的理论知识结构,还要具备现代模具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熟练的实践工作经验,否则,容易造成选取的任务实用性不强,讲授照本宣科,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不符合企业的生产流程、步骤、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的图纸成果存在图形表达不完整、尺寸漏标、尺寸标注错误、形位公差标注不合理、技术要求不会表达、装配结构不严密、零件结构工艺性欠佳等问题时,老师也不能及时提出来进行指导,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不能全面提高,因此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套教材尚未开发
传统的模具设计教材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理论知识点的罗列,没有涉及完整模具设计制造的真正流程、步骤等知识,更没有按照模具企业模具设计制造的流程、步骤安排知识顺序,缺乏模具设计中使用较多的模具国家标准、压力机型号选择及校核、文献资料检索查阅、模具设计成果正确表达等相关内容,因此不能满足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要求。
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造成原课程学时数明显不足
按模具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学时总数为40学时,没有实验,只是纯理论讲授时间,涵盖的内容也较多,既有冲裁、弯曲、拉深等多种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知识,又有塑料成型工艺及塑料模具设计知识,还有模具制造基础知识等内容,知识点多、杂,探索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要求学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因此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只是一部分内容,关键是系统应用理论知识完成给定任务的工艺分析、方案拟定、工艺计算、装配图及零件图的设计绘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加工操作、装配等过程,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的锻炼过程系统掌握模具设计制造的完整流程,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每组大方案还要在课堂上讨论,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对理论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因此造成原定学时数明显不足。
5课程设计与理论课学习存在时间上的脱节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在理论课程学完之后进行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给定的具体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计算、方案拟定、模具结构确定、模具零件设计等,是承上启下的必要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模拟训练。但传统的课程设计都是安排在学期末,与理论课学习结束至少间隔1个月时间,很多学生已将部分理论知识遗忘,使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存在断档、脱节,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需要重新复习理论知识,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效果。
6缺乏模具制造实训环节
在实际模具企业,模具设计制造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模具制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模具设计教学大纲中,分配给模具制造部分的时间只有4个学时,只能简单讲解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和模具装配工艺等理论内容,缺乏模具制造实训环节,学生学完之后还是不知道具体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如何编制、如何加工,模具装配工艺如何编制、如何装配等,缺乏模具制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造成与模具实际制造环节的严重脱节。
二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选取真实的、实用的、难易程度合适的任务
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毕业生面向地方企业、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目标定位,模具设计课程的任务选取既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主要知识点为依据,参照教材内容,而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同时还要与冲压模具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任务为参考、来源,做到紧扣实际,面向运用,使任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任务也可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零件中选取,但难易程度需经老师把关。
2增加教师的模具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工作经验
提高教师的模具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工作经验是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可以选聘有模具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担任该课程的主讲老师,或聘任模具企业的设计人员作兼职教师,或组织专业教师到模具企业进行现场参观、考察学习、挂职锻炼或进行模具企业和模具任课老师的校企合作,经常性组织专业课老师和企业设计人员的经验交流,不断提升、增长任课老师的模具企业工作经验,真正了解模具设计制造的流程。同时在教学中,任课老师应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选取的任务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愿望,大幅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实施效果。
3开发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套教材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和创建新型教学体系的关键之一。成立以模具设计专业课老师、大型模具企业知名专家、模具企业设计人员为成员的教材建设队伍,依据模具设计必备的理论知识,按照模具企业模具设计、制造流程、步骤,编写与任务驱动教学法配套的模具设计教材,并增加相关模具标准及标准件选用、压力机型号选择及校核、符合企业要求的实际模具设计过程及实际模具装配图、零件图设计成果展示等内容,以提升教材知识的系统性、指导性、应用性,满足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要求。
4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体措施为:
(1)教学内容的改进
围绕模具设计课程实践性强、重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学生完成给定任务的实际需要,结合模具企业设计、制造模具的具体步骤、流程,调整、改进理论教学内容和顺序,如增加具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知识,模具结构、尺寸确定后增加压力机型号校核内容,增加现代模具设计中较为重要的标准模架及标准件选取知识,将压力机简介及压力机型号选择内容调整到冲压工序力计算之后,增强知识学习目的性和连贯性;将冲压工艺设计部分从最后总结讲解调整穿插到前期及具体设计过程中讲解,针对性强,学生便于理解和应用。
(2)教学模式的改进
为使学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传统的、分散的、纯理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从时间安排上,一改传统的每周4学时、需要10周才能讲授完的纯课堂教学模式,而采用集中4周时间上这一门课程,并将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模具制造实训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改进。4周时间安排为:前2周,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练,完成分配给的设计任务,后2周时间,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的模具制造工艺知识,完成设计图纸的工艺编制、具体加工、装配等实际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改进,使理论讲授学时与课程设计时间有机地柔和、连贯在一起,时间衔接紧凑,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及时得到实际应用,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增加知识连贯性,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有效解决了原来学时数不足的问题;同时学生一气呵成、真刀真枪地完成给定任务的设计工作,亲身经历了一次企业实景训练,增加了成就感,使任务完成具有连续性、完整性,有效克服了课程设计环节与理论教学的脱节问题;后2周时间的工艺编制、具体加工、装配等实际操作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学直观性,又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工艺性优劣问题,及时验证了自己的设计成果,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企业实景训练,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互结合、相互穿插,较好解决了实践性较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模具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采用“以任务为驱动、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浓厚,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任务选择不合适、任课教师本身工程实践能力不高、相配套的课程教材尚未开发、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明显不足、实践环节与理论课学习存在时间上脱节、缺乏模具制造实训环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后,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任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相配套的课程教材,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仁盛,申倚洪.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7(3):100102.
篇6
一、医学教育系统与人文教育子系统
医学是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的学科,医学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部分,因此可以把医学教育这个系统分解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子系统。其中,专业教育子系统是通过教学,进行医学知识的传授和医疗技能的训练,具体又可分为各个专业的教育子系统,目前已有结构完善、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各个专业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培训中;人文教育子系统则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的传授和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但其内容组成、层次结构尚未形成共识。整个医学教育系统由两个子系统及其内部元素组成为一个立体、有层次、网络状的整体。在其之上,还有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等大的系统(见附图)。在医学教育系统中,人文教育子系统相对薄弱,不仅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目标、内容组成没有形成共识,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也不完善。医学作为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虽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中,人文教育仍是“短板”,仍是制约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医患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
二、系统基本特性对做好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1.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目标和手段必须协同推进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存在的重专业、轻人文现象,本质是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子系统不协调。系统的目的性要求,为了实现医学教育系统的目的,内部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系统整体性也要求,为了提高医学教育系统的整体效应,内部各个部分要注意协调。因此,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个部分应该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不能顾此失彼,“单兵突进”。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终究只是实现医学目的的技术方面手段,这种手段使用正确与否、结果好坏,有赖于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忽视了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再好,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是社会期待的。技术使用只有与人文素质紧密协同,才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结果———患者生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另外,教育目标和手段要协同匹配,即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教育和以提升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人文教育,使用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差别。前者可以通过集中传授取得良好收效,而后者则更多地需要习惯的养成,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2.医学人文教育应该贯穿医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和职业过程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时比重不足、教育阶段集中在低年级等问题。同时,忽视医学生毕业后的人文教育和考核,例如在职业准入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对人文知识和能力的测试不如国外合理。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人文教育保持开放性和连续性,因此在医学人文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理念的传授,更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教育时段不仅仅集中在低年级,也要扩大到高年级,尤其是实践实习阶段;不仅在学校内重视,也要扩大到校外,持续到社会实践系统,要贯穿医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和职业过程。尤其要重视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导师对研究生、高年资医生对低年资医生的言传身教作用,并开展继续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如果仅仅依靠在校人文教育的改善,而忽视后续的教育和习得养成,那么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改进医学人文教育应该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医学教育系统之上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大的系统。“存在决定意识”,现实的环境必定影响个人的行为。首先,市场经济因素、多元价值观必定冲击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学教育功利性的增强,使医学教育过多地成为提高谋生能力、改变社会地位的工具。这种过于强调功利性的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强化专业课程,削弱人文课程,导致医学生知识面狭窄,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医生更多地成为治病的“工匠”,而不是救人的“大医”。其次,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教育路线、目标和功能等,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课程设置、课时比重、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等诸多方面。例如有的医学院校将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主要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就是一种受过度政治化影响、片面看待人文教育的做法。系统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在改进医学人文教育时要考虑各种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功利性的影响。学校人文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过度逐利、精神空虚等行为要批判,传统文化精髓要发扬光大,片面看待人文教育的做法要纠正,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考评方式要适时更新。
篇7
[论文摘要] 人文教育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关键的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加强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这条途径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存在着六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前提是大力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此可采取多种措施。
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之相适应,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也一直在进行。在反思的声浪中,有一个声音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中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相对于条块分割、画地为牢,专业细分而视野局狭,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工而轻社科等等问题,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更为令人焦虑的。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在如何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方面探讨不够;二是在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方面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重视和探索不够。本文主要就第二个方面谈一下具体看法和建议。
一、强化人文教育的目的
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在谈具体的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之前,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有人认为:“人文教育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个定义本身有一定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对人文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从这个定义中人们很容易得出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教育这一推论。但在大学中强调人文教育的目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社会、自然、他人与自身的问题,才能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人文知识只有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一个人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只有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才能体现出人文价值,上升不到精神层面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提倡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还要成为人文精神的养习场,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开启心智,开阔境界,使人成为健全的个人。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缺乏精神与道德“底线”而做出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匪夷所思之事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伤熊事件”、“火烧自家房屋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这几起事件的当事人缺少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更为关键的是缺少人文精神,缺少人文关怀。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措施
在中国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的措施有三种:
一是通过开设人文教育类课程,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达精神培养之目的。但如果目前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以考察记忆力为特点的考试模式不加以彻底改变,通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而通过开设大量人文讲座的方式效果会更佳,因为听讲座时,学生卸掉了对“通过”和学分的功利追求。
二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教育。这方面做好了功效甚大。这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是塑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中浓厚的人文氛围就像一个大“气场”,它对身在其中的学生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育作用。
(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大学的主流文化是专业文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课程。从教学内容上,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内容的60%~70%,占绝对优势,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从时间上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所以,人文教育只有进入专业教育这个主阵地,才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大学教育。从世界各国来看,都是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且为了强化人文教育,逐步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比重。
第二,专业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关注点和个人今后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较强的内驱力,在行为过程中,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在大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依靠全体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马毓义教授所说:“倾盆大雨,只能雨过地皮湿,只有经常下毛毛雨,地表才能湿透。”专业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就如同毛毛雨的作用。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
专业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并不需要专业教师另外寻找人文素材,只需直接应用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就可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专业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从表面看,专业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学原理、数学公式,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枯燥的概念和数字后面却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专业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学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规律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的精神,其内容仍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体。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爱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它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时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把专业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是每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内在需要。三是专业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所以解释自然的语言——科学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更是专业的境界,正是丰富的想象力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使自然、艺术和专业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事实上,科学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框架的奇妙想象是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的,将学生引到充满情趣的科学殿堂,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美育。
其次,专业教育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它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及对科学本身的态度。专业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从而完成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学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就是最大的回报。通过专业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专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三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科学信仰,专业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第一,从专业知识延伸。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材,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这些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拓展开来,讲授给学生。如讲授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第二,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相应的人文精神。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布置团队型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第三,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一节课讲下来,课程内容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但教师的学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师的为人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好教师,用认真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为学生做一个榜样。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孟母三迁,是因为她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同样,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培养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不惟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正是在这种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接受了蕴含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养成了活泼、宽容的品行,强化了民主、团结精神,人文随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中。
第五,与学生共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体验、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由此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很多人生的哲理,在感悟中提升其人文素养。
第六,以教师的人本关怀去影响学生。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原料,让学生做学习J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教师的人格影响,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篇8
人文教育课程是指高校开设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实施人文教育的课程。即进行或渗透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人格,使之成为一个良好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
1.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模式———课程群
课程群是指在一个核心课程的统领下,把具有关联性或有一定相同教学内容和目的的课程整合一起组成的群。具体来说,人文教育课程群包括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即在同类别的人文教育课程中,科学合理地设计核心课程和有关课程,把核心课程和有关课程整合一体,组建课程群,构成一个同类别的课程系统。核心课程是指在同类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覆盖关键的知识领域,处于同类课程知识的中心地位,并能够涵盖或由此细化成几个相关课程的课程。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应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课程。相关课程的确定必须围绕核心课程的知识领域,是核心课程知识的拓展和深化的课程,或是核心课程的触类旁通课程。具体来说,就是把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即以思想品德修养、大学语文、历史学、哲学和心理学等为核心课程,开设相关课程,以此组建课程群。
第一,以思想品德修养为核心课程,组建儒家思想与精神、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学生社交礼仪等课程群。思想品德修养课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全人格为主要教学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乎人才的政治方向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乃至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大学生的是非观、美丑观、价值取向等。在大学生选择发展方向和人生道路问题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人格是有益于自己和社会的品格。大学生除了应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全人格,因此,思想品德修养课在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是道德修养类课程的核心课程。儒家思想与精神、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大学生社交和礼仪等相关课程是思想品德修养课程在某一方面的展开和延伸,能够较具体地针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引导,规范其行为,使之能够健康、和谐地与人相处。
第二,以大学语文为核心课程,组建诗歌欣赏、文学名著欣赏、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等课程群。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课程。大学语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文性和审美性,因此,它也是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最有利的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的选文都极具人文色彩。选文充分体现了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文学遗产,包括历史、哲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名家精品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了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每篇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都会给学生理想、人生价值的启迪,高尚情操的陶冶。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其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应是文学类的核心课程。诗歌欣赏、文学名著欣赏、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等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对文学题材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及语文能力的实际需求设置的。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大学语文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也使教学目的的针对性更强;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满足学生爱好,发挥其特长,在较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第三,以历史学为核心课程,组建科学技术史、专业学科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社会发展史等课程群。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历史课程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在人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应是史学类的核心课程。以历史学为统领开设的科学技术史、专业学科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社会发展史等课程,是历史课程内容的专门化,这些课程能较详尽地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生动地讲述历史进程中社会某一领域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有关发展史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这些课程融人文精神与传递专业知识于一体,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以哲学为核心课程,组建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古典哲学、哲学名著导读、伦理学等组成的课程群。
第五,以心理学为核心课程,组建心理与健康、青年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成功学等组成的课程群。
第六,以艺术学为核心课程,组建中外名曲欣赏、绘画书法、影视欣赏、舞蹈表演等组成的课程群等等。课程群模式,明确了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关系及作用。它以核心课程为主干,发挥核心课程的统领作用,避免了课程开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以及同类课程间缺少的关联性,即课程开设的无体系性;明确了学生选课的目的性,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相关课程是核心课程知识的拓展和深入。从本质上讲,人是有差异性的,人文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关课程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其特长,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平台,同时也体现了人文课程的多姿多彩,拓宽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又能从学生所需的知识体系出发来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等等。因此,课程群模式能使人文教育在具体课程的实施中做到体系化、整合化、科学化和个性化,最优化地实施人文教育。
2.人文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性质定位
高等学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是以课程教育为主要形式来实现的。其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包括人文社科类基础必修课(主要涉及:哲学与社会、经济与法律、文学与艺术等方面)和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有大学外语、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等。基础课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不可缺少的。在课程结构体系中,从课程的类型上又可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主要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而开发的课程。基础课程也都是必修课程。由于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在实施人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高校课程体系结构中的性质定位应是基础课中的人文社科类基础必修课。以此为中心的相关课程应为选修课。
3.加大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和学时。针对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比例小的情况,应结合本校课程的实际情况,增加人文教育课程的种类和学时,提高人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没有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门类和学时,人文课程的设置和人文教育的实施是无法进行的。
二、人文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人文教育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文化素养,因而难以像专业教育那样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人文教育如何实施依然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因此,要完教育的目标,需要充分的制度保障。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务管理机构内部建立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组织,成立人文教育课程专家组或督导组,加强对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学时、教学、评估、考核、研究的组织和指导,促进人文教育课程有效开展、实施。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能:
1.制定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
明确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确定人文教育课程的门类、学时、修读方式、考核方法及教学评估。受长期过分偏重专业教育的影响,人文教育课程的考核和评估都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课程的考核和评估工作,确保人文教育课程的实效和教育目标的完成。
2.组建人文教育教学团队
根据人文课程设置的实际需求确定专业教师岗位。成立人文教育教研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优良、熟谙人文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团队为主体,开展人文教育课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活动。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考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学分要求,就会有部分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来学习上述课程,这样,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对部分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因此,要求学生必选上述几门课程,修满一定的学分,计入总学分。这样,既确保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促使学生重视此课程,从而使人文教育收到实效。
4.改革人文教育课程教学形式
篇9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41-02
作者简介:陈涛涌,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课程,是将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与人文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个范例。人文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不断丰富其内心世界和精神力量,这样的人文素质的锻炼和积累,对于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人文教育与相关医学专业教育相挂钩,是强化医科院校学生内心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现代医学院校在建设医学教育体系时,必须加强对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和提升,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对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构建的研究。
一、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原则
1.突出课程设置的重点性原则
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教育目标、该校自身的特点及优势,以及人文教育课程的功能和效用等多项指标为开展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和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来确定人文教育课程的各门主干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的主干课程的选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人文课程的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要重点突出社会人文科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要将与医学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重点课程,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伦理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2.把握课程设置的渐进性原则
人文教育课程,还必须依据不同门类课程的内容、特点来进行有序设置。在制定社会人文教育学科计划时,不能简单地将人文教育课程看作一门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的课程,而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人文科学体系的内容在思想上的渐进性、纵深性。在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中,要根据学科内容的发展顺序以及前后联系等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以及在各个学习阶段的教育目标,在不同学习阶段,根据各阶段的医学专业内容来设置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
3.把握构建人文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原则
现代人文科学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过去那种单一化的学科建设模式,而要勇于打破这种学科之间的界限,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在把握不同学科的内在规律和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各学科在思维观点、学科内容等方面的交叉联系。此外,还要将分散在各学科之外的其它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整体性较强的人文科学教育体系。
4.显性课程设置与内在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重视外在显性的课程设置,还要注重增强人文教育内在意义和价值的挖掘与探索。人文教育涉及到人的素质教育的多方面,人的素质又包括人的情感认知、价值观、世界观、人的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任何单一的素质教育项目都不能代表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全构成,也不能起到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医学院校在加强人文教育的显性课程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内在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将人文教育充分融入到医学院校的日常教育体系之中,营造拥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的校园环境和氛围,维持校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可持续传播和发展。
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根据人文教育构建原则以及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所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可以将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即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部分的内容。而显性课程的设置又可以按其内容划分为小模块,即子模块,不同的子模块所承担的教学功能又各不相同。而按照突出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性原则来细分,要突出人文教育显性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将部分重点子模块设置成必修课,而另一部分内容则可以设置成选修课。针对不同专业的学员,在人文教育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选择上也要灵活处理。
1.人文教育显性课程设置
显性课程是相对隐性课程来说的,它是指列入正式教学计划的学科内容及活动,又称正规课程。而人文教育中的显性课程的设置比起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来说,它还要额外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其人文素质。要兼顾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其自身的学习意愿。人文教育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加强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伦理教学,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及专业伦理修养等目的。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放在本科阶段的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人文基础知识课程设置也要相对靠前,并且要以必修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重视。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人文技能课程则应该放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第五、第六两个学期,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各种医学知识后,加深其对如何合理运用医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而医学伦理课程要最后开设,且课时不宜太多,主要是为学生走上社会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一些医学规范的认识,便于他们今后能够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医疗服务。
2.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设置
隐性课程则是一种非正式的教学课程,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获取情感经验、认识、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学习经验的教学,它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态。它在教学情景中以内在的表现方式为主。它与显性课程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构筑完整的教学框架体系。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的隐性课程设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受与耳濡目染来达成隐性教育的目的。开展隐性教育,主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演讲比赛、学术讲座等形式来实现其教学目标。校园文化对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生的交流技能、语言沟通能力的手段之一。
三、构建人文教育体系的实施建议
要保障构建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除了要加强相关的课程设置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开展人文教育的组织保障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1.加强组织保障
要保证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学校领导以及院系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系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不少高等医学院校以及教育部们都增强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高校人文教育的推进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加强对高校人文教育工作开展的组织保障,是高校人文教育切实开展以及确保人文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重要保障。目前,许多高等医学院校都成立了专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院的各级领导,这就说明加强组织保障,对于各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
2.加强社会实践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对于完善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院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增强其文化底蕴和价值情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人文素养的丰富内涵,提高学习效率。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医学临床实践,只有通过一定的调查实践,才能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健,康玉唐.合并高等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构想[J].医学与社会,2006,(06).
篇10
摘 要 人文教育的产生离不开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机制。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更应该将目光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就读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有着繁重的课业,还面临着家长带来的压力,因此对于学生来讲,不应该仅仅重视学习成绩,更应该对其进行合适的体育教学,使其在一种快乐、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教育的改革重点就是如何在学科和人文教育中做好渗透工作。在本文中论述了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渗透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提出了几点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渗透 策略
一、人文教育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人文教育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对人性的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学生的人格以及教育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文化养成,在自己的感悟中理解和重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文教育可以理解为三种形式,一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二是成人教育,三是人文主义教育。三种形式的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人才。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人为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的主体受到了忽略。这就迫切的需求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人为教育和专业教育,把人文教育完全的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人文教育的价值
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w地位,依据个人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身和心。高职院校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动手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职业思想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不断的锻炼和理解的同时,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个体性。
(三)人文教育的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应当更加注重高职教学的质量,不能一味的带有应急性,注重体育教学和人文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学生身体的素质,陶冶文化情操,发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和就业能力。
二、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一)营造和谐的人文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和理的安排,例如在体育课时老师规定不能穿便装,老师就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自身的榜样带动下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要求下达到一种感情上的交流。老师还可以在授课时将一些自身的人生阅历和人生体验,给学生们提供一种正确、积极向上的人文教育。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感受,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人文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一种最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最好的教育。
(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老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们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由于体育老师大都毕业于体育院校,老师们更加擅长的是和运动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知识,无法很好的掌握人文教育的度。针对老师的这种情况,院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培养老师的理论知识基础,进而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用正确的人文认知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对于社会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三)改善教学结构,完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大都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课程中大都是自由散漫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当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长期下来学生也会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老师能够丢掉旧的教学结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愉快、轻松、吸引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让学生在繁重的课程过后有一个放松的环境,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改善教学结构,完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策略之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必须摒弃原有的教学方法,在保留原有优势的教学方法中进行创新,积极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定开放、互动、自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低等问题,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是势在必行的。渗透人文教育主要依赖的对象就是体育教师,老师应该总结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体育氛围内自主的进行学习。老师应当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体育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繁重的课程下让学生们缓解学习压力,锻炼体能素质,注重的是人性化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提高高职院校的总体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瑶,王爱华.热河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能水平[M].中国成人教育.20 12(12):SG58,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