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进而学习英语语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 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 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 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
2.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 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识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 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2.1 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
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
小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篇2
关键词:语言文化 高职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和人类思维的工具,它传达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确认事实,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的最为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意图通过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比,探寻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以提高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也在明显下降,其英语学习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为了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本文对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测评。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薄弱,水平较差
从成绩上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差,成绩普遍较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相差甚大。大多数成绩集中在40~69分之间。职高生试卷虽然非常简单,但其平均成绩仍然很低,只有42.59分。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学生英语成绩更差,有的只有20~30分,及格率很低。
2.学习被动,态度消极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许多学生是为了逃避英语而选择了非英语专业,结果还要开展英语学习,使他们内心抵触心理严重,学生态度非常消极,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汉语思维负向迁移影响严重
通过教师日常教学总结和期末测验,本文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极易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出现大量的“chinglish”句型,在翻译、作文和日常对话中尤为明显。汉译英中,大部分同学不会调整句式,逐字逐句翻译现象非常普遍,无法应对复杂句型和一些基本的长句。
三、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及表现
上述现象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西语言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现象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教师在中西语言文化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解释,并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的学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言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1.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在语言上多用动词及其短语,叙述呈动态。通过下面的例句及翻译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别
eg: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能睡。
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英汉词汇差异
在词汇构成方面,汉语词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主要是 c=a+b(即词语=种差+属性)形式。如通过“鱼( fish)”这个词语,可以产生更多的词语:鲤鱼( carp)、鳗鱼( eel) 、鲨鱼( shark),鲸鱼(whale)等。而英语则主要是靠转换、合成和缀合三种构词法构成更多的新词(连,2006)。
此外,即便是面对同一个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它的基本语义也有很大差别。如汉语中“狗”具有卑贱的、势力的含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而英语中的“dog”则是褒义词,如“a lucky dog”, “a top dog”等。
3.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句法结构方面,传统汉语句子结构以意合为主,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而英语则重形合,结构严谨,具有明显的形式标记,语义关系极其分明(马,1999)。如:英语中“if
you don’t enter tiger’s lair, how can you get the tiger cub?”必须有完整的关联词语联接,而译成汉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言简意赅,不需要任何连接词。
4.英汉句子类型差异
在句子类型方面,汉语中多用主动句、被动句较多地表现不好的事物或倾向。而英语国家中对个人的隐私比较尊重,在很多句子中都不愿意或不便言明动作的施行者,而又必须有主语出现的情况下,较多的使用被动句。如在汉语中,我们会说“我们热情的欢迎马丽的到来”,而英语则表达为 “mary was given a hearty welcome”.
四、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无论在句法句型以及词语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
1.使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如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和句法类型、时态语态等的对比。
词汇的对比就是在向学生解释英汉两种语言构成的基础上,将英汉的构词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如汉语中的词组构成,和英语中的词缀、曲折和复合词的构成意义和含义等。
语法结构对比就是在汉语和英语句法的对比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掌握英语的句法和汉语句法之间的根本不同。避免出现语序上的混乱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不当,使英汉语的语法符合语法习惯。
时态语态的对比主要是让学生跳出汉语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的局限。明确英语的时态意义和构成。并通过对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对比,指明两种语言之所以出现句子类型差异的原因,使学生知其然,明其所以然。
2.使用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对具体知识情景的讲解,创设出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使学生置身其间,如临其境。教师通过 “情景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语言情景,话题情景,生活情境等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英语情景中去。
语言课堂的主要活动是结构式的口语练习,而且这种练习应该是在设计好的情景下出现。英语语言情景的创设就是为了减少汉语语言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使学生尽快地适应英语表达。
话题情景和生活情景就是在对话和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再现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在每一个不同的话题中感知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将知识学习和情景了解结合起来,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和感知。
3.实施跨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诠释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每个单词在不同语言中的固有的文化意义。如之前本文介绍的汉语的“狗”和英文中的“dog”虽然都指代同一事物,但语义差别极大;类似的还有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以及数量众多的颜色词和习语等(徐,2004)。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的因素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出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积极性差是普遍现象,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以其对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为前提的。因此,本文认为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社会与文化内容进行语言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语法的对比,情景语境的创设,以及西方文化风俗的介绍等,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全面的感知英语,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马秉义.英汉句子结构常式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3.
[3]覃玉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j].柳州师专学报, 2006,9.
[4]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文化 学习风格 调整 同化 变化
一、导言
文化就像一座冰山,大部分在水面下隐藏着,人们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能看到人们的行为方式,能听
到人们的讲话内容,我们可能会理解或误解我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Samovar认为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多维的、复杂的和蔓延的,这些特征结合起来使人们难以给文化下定义。诸多关于文化的定义要么过于宽泛,认为文化就是一切;要么过于局限,认为文化就是歌剧、艺术或芭蕾。基于对多种文化定义的研究,Samovar提出了以下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共享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世代相传,目的在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生存、适应、成长及发展。文化有其外在(如人工制品,风俗习惯)与内在象征(如价值观、态度、信仰、认知、情感、感知风格、意识模式和认识论)。
学习风格被Keefe(1979)定义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以及对学习环境做出的反应和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习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的本质的人类活动,然而任何国家从未停止探讨或发展其自身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回应来自其环境的特定要求。可以理解的是,适合于每一个国家的特定学习环境的持续发展与学习风格随文化环境的变化方式紧密相关,即学习风格与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显而易见,文化对语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今天的中国,外语学习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外语教学仅培养出为数不多的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与之相反,在西方国家很多大学生在第二语言,甚至第三第四语言学习中获取成功,这确实另人感到惊奇,是什么造成如此不同的语言学习效果?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中美语言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文化差异做了对比分析,以更好促进EFL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实现“有效”的外语学习。
二、中国文化与其语言学习风格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深受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影响,人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忠孝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讲,中国社会正常的社会与生活秩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分明的等级结构。并且,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二者在学习者语言学习风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先进理论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传统模式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孩子们被教导要孝顺并服从父母和长者,中国父母,尤其是那些来自传统的大家族喜欢为自己的孩子做出决定或选择。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孩子理所当然地习惯于接受而不是创造具有个性特征的东西。即使他们抓住某个机会完成了某项任务,也很少能得到父母积极肯定的评价或认可。来自父母与长者的严格的规定、原则甚至命令束缚着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感受也被家庭成员所忽视。中国的学校教育如何呢?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学生视教师与教科书为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正式,很难建立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与课堂观察,中国教师习惯于在全班同学前做讲解,通常很少会征求学生的问题或建议,更不想学生对自己的讲解产生质疑。而学生仅是专心听讲,做大量的笔记以接受知识为主。教科书在知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知识的积累以重复记忆为主要手段,很少介入“有意义的学习”。人们通常认定“严师出高徒”,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思想所造就的学生因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被动。中国的学校教育以“机械学习”为特征,学习者大多为信息的存储器,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缺乏应用能力,尤其在语言学习方面,中国的考试制度与排名次的评估体系应对此负责。在一些外籍教师看来,中国学生不喜欢参与课堂活动。许多教师的教学经历表明他们的不情愿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而应归因于中国的教育制度。
中国文化的另一特征是“集体主义”,鼓励团队合作精神与个体谦虚的品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语言学习者喜欢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而不是自己被群体排除在外。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谦虚品质的高度认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喜欢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其他同学,否则会被同学认为是出风头而遭受排挤。
根植于儒家文化、集体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泥土中,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视觉型、分析型、场依存型、审慎型、内向型、具体系列型和谨慎有组织型。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更封闭固执,拒绝接受与他们现存制度相矛盾的或不一致的东西。因此他们学习外语时表现出很低的歧义容忍度。
三、美国文化与其语言学习风格
与中国文化相比,美国主要文化模式包括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追求自由平等。美国人热爱科学与技术,重视进步与变革。美国语言学习者表现得独立而具有竞争力,他们是典型的动手操作型、综合型、场独立型、冲动型、外向型、随意直觉型和自由随意型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表现自己,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新的任务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新的挑战。而平等意识又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甚至不拘小节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继而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得以发展,而这正是“发现学习”的要旨所在。
美国历史,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在其主流文化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原本依附于英国的最初的十三个州在美国宣布独立之前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对美国学习者“独立学习”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美国被称作“大熔炉”,它接受了来自全世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大量移民,因此其文化带有多元的色彩。而当大批移民涌入美国,为了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中生存,他们必须勇敢地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在适应陌生环境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容忍、接受并学会任何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东西直到他们真正融入美国文化成为其中一员。因此,美国人独立而又喜欢接受新思想迎接新的挑战。这些构成了美国文化的特征,美国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也打上其主流文化的烙印。
根植于这种文化土壤,美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其学校教育以内容教学、主题教学、任务教学为特征。教师的任务就是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机会发展其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学习”、“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在美国校园得以鼓励和发展,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展示智慧与能力的机会与平台。美国的家庭教育在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不会无故为孩子做任何事。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父母只是给孩子一些建议或看法而不是命令。美国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学习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外语时,美国学习者表现得更独立于教师,他们只是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建议或评价而不是现成的答案。与中国EFL学习者相比,他们更渴望颇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另外,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也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学习者语言学习风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而推崇集体主义;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崇尚个人主义与实利主义。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已扎根在美国人的内心深处。中国是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大国,而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大国。两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各自主导文化与学习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发展意味着进步、变革、挑战与开放。而这些正是中国语言学习者所欠缺的文化土壤。
四、结论
通过对中美语言学习者学习风格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笔者为导言中提出的问题给予探索性的回答,那就是美国的语言学习者更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点、理念,因此他们在学习新的语言时表现出更高的歧义容忍度。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积极参与使他们更易于融入新的文化当中,而以上所述正是语言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并不是对中国文化与语言学习风格的否定,笔者所要指出的是无论你来自什么文化背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都需要调整或改变根植于文化土壤的学习风格,要尝试去发展或拓展你喜好的学习风格。当你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当中,你会感受到自己学习风格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亦会对你的语言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母语和目的语语言学习风格文化差异的了解,对语言教师与学习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eid,J.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Samovar LarryA.,PorterRichardE.&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Thir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Keefe,J.W.Learning Style:An overview.In J.W.Keefe(ed),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Reston,V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阕道隆.中国文化精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6]R.穆斯曼.美国背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人们的交际行为中,“言语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65%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来传递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形式的不同含义,把它们放置在恰当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达到我们交际的目的。本文拟对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中表现的差异进行研究,探讨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如何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培养这种能力。
一、非言语交际的内涵
对于非言语交际的含义,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美国著名学者萨默瓦(samovar)认为“非言语行为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接收者或输出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的生成,也可以由环境造就”。在本文中,非言语交际指的是一个人不张口说话,不动笔书写的一切行为,它主要伴随在口头交际中,通过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来更真实地表达感情和态度。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非言语交际粗略地分为四大类:(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本文主要对其中一些常见的非言语交际进行研究。
二、中西方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会时不时的伴随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其实也是对交际的一种补充。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1,体态语。非言语交际中最常见的就是体态语的运用。体态语是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下面就手势、面部表情、目光语等等来分析一下这种差异性。
一、手势上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下,人们利用手势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一方面,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伸直,表示“OK”,即同意、赞成;英国人用此表示顺利、不错和许可;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钱,阿拉伯人用其表示深恶痛绝并同时使劲咬牙。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表达“过来”这一意思的时候中国人用手掌伸出,手心向下,指头朝着自己的方向来回伸缩。而在美国人大都是手握成拳伸出,手心向上,食指朝着自己的方向来回伸缩。这对有些中国人、日本人等一些亚洲国家来说,这一动作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行为。当然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的。
二、面部表情上的差异性。面部表情是体态中最能表现出情绪的非言语行为。西方人的表情比东方人变化多,表情丰富,常常有些夸张的表情;而在东方文化中,抑制自己感情的流露被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比如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内敛含蓄是一种谦让,喜怒哀乐常常不形于色。汉民族在贵宾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第安人却以开怀大哭迎接客人的到来。另外,某些场合的笑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通常情况下,微笑和大笑都表示友好、赞同、高兴之意,但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不但不会让西方人感到高兴,反而会引起西方人的质疑。
三、目光接触。不同的文化中眼神的传递也是不同的。人们怎样表示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怎样表达鼓励或拒绝,表示赞美与不满,表示爱慕与厌恶都会用不同的目光来表达。在法国,男子对自己欣赏的女性的凝视是一种公认的文化,看到一位美女一直凝视是一种欣赏的信号;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眼睛是个人存在的关键,他们交流时彼此目光热情地凝视着对方;在英国直接凝视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在瑞典,用目光不停地上下打量对方是一种习惯;在日本,他们的眼睛看的是对方的脖子,不会眼对眼的只是对方;在中国,若有人紧盯着中国人一直看,他们会对这样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不安。
2,环境语。环境语是指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对个人领地、空间距离和时间感上都存在着差异。
一、比如就空间距离来说。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自我空间,这个自我空间的大小与文化和民族有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距离。西方人在交谈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喜欢离得太近;而西班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拉美人在交谈时几乎是紧贴对方。东方人可以忍受着一群人挤在同一辆公交车上并坚持到终点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习惯了彼此间的身体接触;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不太习惯挤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属于自己的小汽车比较多,多数人是开私家车上下班,他们习惯了宽松舒适的空间。
二、时间信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看待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在西方国家,一周始于周日,在中国则始于周一。西方人的日程安排的很紧,而且尽其最大努力去实现,而中国人做事没有安排日程的习惯,或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例如,会议到时不开始,会议到该结束时迟迟不散会,人们同时与几个人谈话,同时办几件事。时间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守时观念也不尽相同。在英国和北美,正式的约会必须准时到达,最多不能超过约定时间5分钟,而在阿拉伯国家迟到15分钟仍属正常范围。
篇5
关键词:语言;谚语;文化;差异
一、前言
胡文仲教授在《语言和文化》一书中说:深层的文化包括:观念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模式,美学观念,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民族哲学。毫无疑问,中西方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及特点。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版)中是这样定义谚语的:用简单固定的话语去表现深刻的道理。同中文一样,英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英语谚语也从不同的语言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英国作家培根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从谚语中得知一二。”(一个民族特有的天赋和智慧出自谚语)。人们经常使用的谚语的形式有:地方谚语,习语,典故。经常被引用的经过提炼的表述通常是人类文化遗产精华还有人类自身经验的总结。
这篇论文打算从宗教思想、文化观念以及道德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寻中英谚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二、宗教思想的不同
宗教信仰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有着确定影响的精神活动。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宗教信仰,无论是中国还西方宗教对文化都有着确定无疑的影响。中国人信奉儒、释、道,英语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汉语谚语经常与佛道有关,例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些谚语反映的是儒家封建等级思想,例如,“小鬼斗不过阎王,胳膊拧不过大腿。”同样还有反映入世观念的谚语:“平安是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反映了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基督教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也可以从英语谚语中看出,许多西方国家拥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例如一些谚语:自助者天助。同样也有一些谚语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观念以及其行为准则,例如,人类是渺小的;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基督教信徒把上帝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神,但是在人类的问题上认为人人平等。《罗马·新约》中说:“上帝创造人类是基于基督教义的”。所有基督教信徒都确信真主的存在,这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同样许多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徒弟和师傅一样好;鲜血是最美的色彩。中英谚语总是反映一定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对中英谚语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民族语言文化有一个更深的理解。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从人们对待上帝的不同态度着手进行分析。
1.西方“人神相分”
耶稣的死以及基督教的诞生是和对上帝的拥护分不开的。上帝对人类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并且是全人类的拯救者。西方国家通过对上帝的产生、基督教义、身体和灵魂、生前与身后进行分离对比分析发现一个强大宗教信仰的形成是和人们对上帝的观念分不开的。上帝不仅创造了人类和世界,而且掌控着世界以及人类的命运,上帝的权威和荣耀经常在谚语中得到反映,例如:
天堂高于一切
上帝种的树,风吹不倒。
在宇宙中人类处于绝对的地位但又相对的渺小,他们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并且只能依赖上帝的救赎。只要一个人进行赎罪的苦行,他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宽容和恩泽。例如谚语:
要不是看在上帝的面上,我早就走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不是上帝,我会有一些不纯洁的思想和一些坏运气,正是有了上帝,这一切才可以避免。
2.中国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文明是氏族宗亲式的文明,并且它和早期的农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年复一年的在空旷无聊的原野上劳作培育了天人合一(天、地、人)的思想。人们对世迁和生命的起起伏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早期的农业文明以及宗亲基础也使人们更倾向于总结经验以发现真理。它们可以是关于世界的、家庭的以及社会伦理的等。佛家相信佛的存在,并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的本性,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佛。道家的神也是被中国人所接受的,他们认为,只要一个人苦心修行,最终也可以成仙的。
因此,中国的很多谚语都是关于人们深奥抽象的命运的,例如: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人们处在真神的控制之下,没有挑战真神或是自身命运的能力。
关于人和神关系的谚语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儒家認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们之所以会犯罪是由于后天的影响和压力所至。只要人们能自我修养并且摒弃心中杂念,是可以获得人生的成功的。所以,有一些谚语:
三、文化观念的不同
1.谚语的起源
谚语主要来自民间,它主要是关于日常生活和工作规律的。它是生活的艺术化。有很多中国谚语就来源于历史典籍,例如,诗歌,传说还有一些历史作品。《论语》一书中有一句著名的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另外,汉语谚语有一部分也来自社会和实践,例如:远亲不如近邻。当然还有一些农谚,例如:只挣时前,不落时后。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圣经》。例如,我们都是亚当的孩子;另外一个主要来源是罗马神话。例如,潘多拉魔盒;爱是盲目的。三是《伊索寓言》。例如,狗仗人势。西方关于人类自身的观点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是和中国不相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谚语中看出。古希腊和罗马的天神都是非常实用友好的,这一文化特色在谚语中体现的十分明显。例如:
没有酒神和谷神,维纳斯瑟瑟发抖。
维纳斯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她梦想与谷神和酒神相伴。也就是说,她既想要爱情和浪漫也要富足的物资。在中世纪,神学在西方占据着统治地位。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人类,人类为上帝服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复兴,西方的很多谚语也多了些注重人类价值的意味。
2.例子分析
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
人类是宇宙的灵魂。
上面提到的两个谚语肯定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统治地位,人类是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物种。
人文主义者尊重人类,反对禁欲主义,并且认为享乐无罪。所以,有很多谚语劝导人们及时享受生命的乐趣。
吃喝享乐死亡。
从这两个谚语可以看出,在西方享受生活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四、不同的道德观念
1.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看两个方面:①孝道观念,在中国,百善孝为先。孝的概念就是做一切对父母有益的事情。西方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孩子不需要事事顺从父母。一些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孩子小时候母亲费心,孩子长大后父亲费心;②妇女问题:在对待妇女这个问题上中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谚语中就可以看出来。对妇女的歧视在很多谚语得到反映,例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头发长,见识短。西方妇女的地位不像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那么低,在西方礼仪中,女士优先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常问媳妇,富贵到手;不尊重妻子的人也不尊重自己。从这些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对待“面子”以及“人言”的不同。
2.例子分析
有很多谚语反映了这一点,例如:
人要脸树要皮,没脸没皮没出息。
上面的谚语表明在中国人们非常关心体面的行为以及礼貌的话语。
但是,西方伦理观念认為,只要不危及社会和其他人也不违反法律,他们是不关心别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试比较:
棍棒可以击打石头,但却不能伤害我。
五、总结
篇6
[关键词]情景喜剧 言语幽默 跨文化差异 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65-02
王新新(197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以特定语言为载体的言语幽默将会反映其语言背后的文化现实。情景喜剧已经成为当今媒体时代的一种主要喜剧形式,其言语幽默效果的传达将会由于跨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受到制约和影响。
一、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情景喜剧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喜剧形式,国外的情景喜剧尤其是美国的情景喜剧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情景喜剧的定义
西方学者Mintz Larry(1985)对于情景喜剧所下的定义一直被沿用:“这是一种半个小时长度以情节为主的电视系列剧,剧中人物一成不变。情景喜剧一般在现场观众面前拍摄完成。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循环式的叙事,出现矛盾,压力、变化的威胁,但是最后矛盾解决,压力消失,一切又恢复到开始时的状态”。中国学者吕晓志(2008)认为:“夸张的罐装笑声、滑稽幽默的角色表演、一成不变的场景设置、简单的故事情节,这一切几乎成了情景喜剧的代名词”。
情景喜剧的幽默主要体现在其个性化的对白和旁白上面。由于情景喜剧密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因此对白多采用生活化的语言,例如流行语、俚语、歇后语以及方言,等等。
(二)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情景喜剧是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轻喜剧,与幽默文学作品相比,其幽默手段更加多样化。我国学者杨斌认为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手段指的是语言符号系统内的幽默手段:包括有声语言、方言和字幕。
言语幽默(verbal humor)指借助、利用语言而形成的幽默,或同语言有关的幽默。西方学者Raphaelson West(1989)将言语幽默分为三种类型:语言类幽默、文化类幽默和普遍意义上的幽默。国内学者董海雅将情景喜剧的言语幽默分为:(1)独立于语言特性之外、具有文化共性的情景或概念类幽默;(2)文字游戏类幽默;(3)文化专属类幽默。
无论哪种分类,各种幽默类型都不是完全独立的,有时也会相互渗透和补充。例如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主要以文字游戏类幽默为主,并辅以美国大众文化中各种节日、文艺作品及知名人士等文化专属类幽默。
二、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差异
在幽默研究领域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幽默不旅行”,从中可以看出跨文化差异对于幽默的传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制约。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当中,作者将选取以下与言语幽默关系较大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言语幽默的语言体系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对于言语幽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不同语言体系当中,即使是统一语言体系内部也会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影响。例如,以东北方言为主的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未必能引起广东人的笑声;而以微妙和尖锐的讽刺为主的英国情景喜剧也不一定符合美国人的口味。
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就是利用语言各要素,比如说语音、文字、词汇以及句式的变异使用而产生的。这种变异使用必须突破语音学、词汇学以及语法等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创造出超出常规的话语。例如,在《老友记》中菲比开玩笑时说的“frienaissance”(友谊复兴)就是根据“renaissance”(文艺复兴)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种利用英语语音和词形的变异来表现言语幽默的方式与英语语言的特性紧密相关。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体系无论是在书写方式,还是在发音以及语法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此类属于英语文字游戏类的言语幽默很难被中国人所接受。
(二)言语幽默的文化认知差异
幽默大多数是建立在共同熟悉的话题或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要求接受者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社会文化知识不仅包括专业性的知识,还包括理解幽默所必备的生活常识性知识。
情景喜剧中取材于大众流行文化的人物、话语和事件等言语幽默体现了各个文化的特质,但是并不一定为其他国家的观众所了解,因此不易存在于其他文化语境当中。这种文化共享知识方面的不对等造成了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在传递中的困难。例如,在《宋飞正传》中,杰瑞在派对上为了结束无聊的对话,跟伊莲对暗号,不停地拍自己的头。对方问他怎么了,杰瑞回答说:“It’s a nervous tic.I’m on L-Dopa.”这句话中所要表达的幽默就是左旋多巴是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药物,如果没有关于左旋多巴的文化共享知识,那么这句话的言语幽默就无法传递。因此,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还是认知层面,国内外观众在文化共享知识方面的不对等是造成言语幽默传递困难的重要因素。
(三)言语幽默的幽默主题差异
由于跨文化差异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幽默主题和传统也呈现一定的差异,从而间接影响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传播和接受。
在西方的情景喜剧中,以性、政治以及种族为主题的笑话比较常见,但是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情景喜剧中,则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友情、爱情和亲情为主题。例如,在著名的美国情景喜剧《三人行》《老友记》和《威尔和格蕾丝》当中就有相当多以性为主题的玩笑;而在中国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和《炊事班的故事》之中则很少出现这样的玩笑,即使偶尔涉及这样的主题,也表现得比较含蓄。因此说,在性这个主题方面,西方表达直率、暴露;而东方则含蓄、回避。这种幽默主题的差异则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性观念,性话题一直是中国文化阵地禁忌,在公共场合很少被人提及;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性观念较为前卫,因此这类幽默主题可以被接受和欣赏。
三、克服跨文化差异因素对言语幽默译制的影响
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必定会对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译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译者应该充当文化之间的协调者,努力克服意义转化过程中不相容的阻碍性因素。
在跨文化差异因素中,语言体系对于情景喜剧的配音译制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方言和外语的翻译方面受到较大的制约。
如采用字幕译制的方式可以保留原音,使观众体会到这种语音变体的效果,因此字幕译制更容易传递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但是,单纯的字幕翻译并不能反映跨文化差异中的各种因素,因此在字幕翻译时应该适当进行简短的注释,使观众对于源文化能够有所了解。
总之,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传递过程也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这个转换过程必然会受到跨文化差异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充分研究并了解跨文化差异对于言语幽默在传递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才能在译制过程中保留其喜剧效果,在另一种语言和文化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arry,Mintz.Situation Comedy[A].In B.G Rose(ed.)TV Genres:A Handbook and Reference Guide[C].Westport:Routledge, 1985.
[2]Raphaelson West,Debra S.On the Feasibility and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Humor[J].Meta,1989.
篇7
关键词:亲属称谓;社会称谓;语言;文化差异
前言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有它所在的文化背景,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现象的背后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在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的研究中,最为明显的是英汉交际用语中的称谓语。在对比英汉称谓语方面,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这些方面都存着迥异差异。是因为宗法制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三个个方面的不同,才产生了如此的大的称谓语差别。最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应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规则,提高交际能力。
一、亲属称谓语比较
中国人的亲属之间称谓非常复杂,而英语国家的人们的亲属称呼要简单的多,比如,英语中“uncle”一词相当于汉语中的“伯父”(父亲的哥哥)、“叔父”(父亲的弟弟)、“舅父”(母亲的兄弟)、“姨父”(母亲的姐妹的丈夫)、“姑父”(父亲的姐妹的丈夫)。中国人复杂的亲属关系,英语国家仅仅用几个词就代替了全部,可见这其中的差异巨大。
而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的特点,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来拉近彼此关系,适用于朋友或者熟人之间。例如,遇到父母的朋友或者同事,可以称呼“叔叔、阿姨”,甚至是“妈妈”等等,同时可以在称谓前面加上此人的姓;遇到年纪大又不熟悉的中老年人,可以称呼“大爷、大妈、大婶、大叔”等等;遇到年纪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可以称呼“大哥、大姐”。英语中并没有这样的情况,本来英语的亲属称谓语就很少,而且在西方人眼里,人都是平等的,亲戚和朋友没有区别,有时候直呼其名,通常也是在姓氏前面加上“Mr、Mrs、Miss”之类的,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拟亲属称谓”这个概念了。英美国家的人来到中国接触到了这个概念,会感到奇怪,认为中国人乱认亲戚;而中国人看来,西方人这种相互称呼的方式似乎是不礼貌的。
二、社会称谓语比较
社会称谓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所用于称呼的用语。主要有尊称、谦称、职业/职位/职务称谓语等等。(1)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因此对于尊称也有众多的类型。用“您”代替“你”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其次,在“老”或者“小”后加上姓氏。一般用于称呼比自己年长或年幼的人,或者上下级之间也可这样运用。而在现代英语里并没有称呼的地位高低之分,“你”不管年龄大小都用“You”,只有在古英语里才出现了类似“您”的“Thou”,而现在也已经消亡了。英语的尊称虽然没有汉语繁琐,但是在男女不同的称谓语方面,对待不知道是否结婚的女性,用“Ms.”以表尊重;称呼已婚女性用“Mrs.”;称呼未婚女性用“Miss.”。而男性则用“Mr.”来称呼,这样的称谓语就比直接称名道姓要更加正式,也显得庄重。(2)谦称,是称谓语中用于表达自己的恭谦之情的词语,与尊称相对。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对对方经常使用尊称,而故意“贬低”自己以达到恭谦的效果。西方人追求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注重人人平等和个人的价值,因此在英语中只有极少数的词语表示恭谦的意思,而且也只出现在书面语中。比如,英语书信最后落款的时候,可以用“Your sincerely”、“Respectfully yours”等等。因此外国人常常不懂得中国人的“抛砖引玉”,往往以为是真的“不行”。中国人和西方人交流时,也往往会觉得他们自大,不懂得谦虚之类的。究其原因,还是英汉谦称的差异决定的。(3)中英社会中,一些职业、职务、职衔的称谓是相同的,但是在数量上,汉语的这类称谓语要比英语的复杂的多,也是由于中国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汉语社会中,大多数职业的名称都能用作称谓语。例如,学生称呼老师可以说“王老师”;同事之间可以称呼某人为“朱会计”等。英语和汉语不同,大多数职业身份是不同称谓语的,比如学生称呼老师可以直接叫姓名,而且英语里并不是用“姓氏+职务”来称呼的。在西方,只有一些很重要的职业或者学历高的人,再者就是政府皇族人员可以用于称呼,比如,Doctor.(医生)可以称为“Dr.Lee”;Professor.(博士)可以称为“Prof.Green”。
三、英汉称谓语所折射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汉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在数量、类型和形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语言的差异的形成原因归根结底还要探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称谓语的不同,强烈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在宗法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古代有一种全民族所共有的制度形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宗法制”。这样,血缘、等级、尊卑这样的字眼就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再者,汉语里的尊称和谦称也是由于古代专制制度过分强调等级观念,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才因此使人们在交往是特别注重使用敬语和谦称。西方国家历来都主张以“个人”为中心,与中国社会以“血缘”为中心的观念明显不同,这都是平等的一种表现。
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引起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而价值观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此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的不同就折射出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汉语称谓语复杂繁多,特别是亲属关系复杂,很大一部分体现出了中国人讲究礼仪,注重人际关系疏离,尊卑有序的精神风貌。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个人主义,他们崇尚自由和平等,在人际交往中没有等级观念,人际间的权利与义务少,因此英语社会称谓形式简单,数量少。
小结
本文首先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根据一定的语言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这前提,提出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然后具体对比分析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的差异,针对这样的不同,总结出称谓语的差异所折射的文化差异分为宗法制度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对于英汉语言差异的文化研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研究,比如中国人和英国人的招呼用语、非语言交际等等,这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2]刘润清、胡壮麟.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3]冯勇.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8).
篇8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小学英语
一、小学英语教学当下形势分析
说英语是现代人基本的生存技能之一,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教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就面临了一些问题,学校里学的太简单,家长花费重金为学生请私人家教,增加了学生负担,花费巨大不说,补习的成果也难见成效;学校里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对英语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学校内英语教师数量有不足以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其实,究其本源还是在于学生从小所处的文化氛围,以及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接受程度上。缩小中西文化之间的落差,让学生们能够接受英语以及西方文化,甚至喜欢上英语,才是我们一线的英语老师需要做的事情。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缩小中西文化差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风俗习惯,造就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习惯。而随着全球化的大潮,全球各地的人汇集于此就形成了各种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不是不能调和,却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制造了种种不便,更为刚步入学堂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形成了很大的障碍。举个例在来说,我们汉语的方块字,虽是象形文字,但为了方便使用和與信息时代接轨,也发明了相应的汉语拼音,它的作用如同英语的音标一样,让人们看见它就知道这个汉字要怎么发音、怎么写,它的功能与英语的音标如出一辙。更让小学生们头疼的是,它的构成也是二十六个英语字母,并且他们的写法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它们的读音、用法、拼写规律不同。这可难倒了不少小学生,在小学生们刚刚开始启蒙的时候常常出现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淆的情况,而他们自己却不自知。这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限,注意力和专注程度都不够,以至于会将老师教过的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弄混,再加上如果没有人积极引导改正错误,就会导致错误在学生的脑海中深化,最后中文和英文都学不好。有些地区,有些学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往往会选择等学生上到小学三年级再为他们开设英语课程,这种方式看起来成功避免了学生将汉语拼音与英语混淆的尴尬局面,实则耽误了三年学生英语启蒙的最佳时期。依本人拙见,小学生学习英语还是要从小抓起,最主要的是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适合英语学习的语境,让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让他们能够自愿的学习英语。那么我们在低年级阶段就应该主要给小学生们进行英语语境和英语语感训练,可以在一到三年级的英语课中为小学生们开设以英语儿歌、英语故事带读、英语经典剧目赏析为内容的英语课程,这些课程目的不在于教授多少英语知识而在于让小学生们在英语环境的交流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但是,想要在小学三年级以下进行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光要学生们具有较好的英语学习基础,还需要我们的英语老师有较强的英语思维和比较开放的教学理念,能够让学生们放心的在玩耍和视听中学习,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了一些常用的英语表达。通过英语儿歌或英语视频学习到的表达法,往往是最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收听音频、练习儿歌将接受到的有益的东西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同时,在儿童大脑发育最活跃的这一阶段,学生们眼、耳、口并用,能够使学生们的大脑皮层更活跃学到更多的东西,让孩子变的更加的聪明。
当学生到了高年级,便可以很简单的将英语与汉语拼音区分开来,那么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一些更加具有理论深度和应用性更强的知识了。例如,当我们教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因为西方人的习惯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介绍自己的姓名一般名在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firstname”而姓在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secondname”,但以中国人的习惯则是姓在前名在后。很多孩子不能够理解这样的文化差异,但是这样约定俗成的规矩则是没有什么理由可言的,我们只能让孩子们熟悉它、习惯他。那么,我们可以从改变学生们的习惯开始,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为自己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字和姓氏,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大家都必须用这个名字来进行交流,包括老师上课提问、自己的作业本上写的姓名都应该是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慢慢接受这种表达和思维方式,相同的情况还有英文日期、地址的写法和一些西方人的行为习惯,老师们都可以用这种行为塑造法让学生们学会去运用这些知识。
三、结语
以上就是本人关于中西文化差异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思考,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方法,如有不妥,还请广大教育工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何琳.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4(15).
[2]高小丽.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校园英语,2014(15).
篇9
关键词:中外语言学;关键词;对比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差异则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看法。词汇是众多语言要素中最能表现语言文化特性的元素。在外语和汉语中会有一些相似的词汇,但是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同的语言又有其独特的含义。
一、数字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感彩
中外语言中有大量的数字词汇,但是民族文化的差异使这些词富有了不同的感彩,最初的数字只是用来计数,但是由于古代人们对宗教和神灵的信仰,给这些词填上了一些神话的色彩。例如:“六”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人们在挑选电话号码等都愿意带上“六”这个数字。而在英语中,“六”不但没有吉利的寓意,还是非常惹人讨厌的词,连带许多与“六”相关的词都大多是贬义词。
二、颜色词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感彩
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了人们对颜色词汇的不同心理反应,颜色的词也具有民族性,不同的词语代表不同的感彩,也诠释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在汉语中代表幸福、喜庆和吉祥的意思。但是在西方的词汇中,红色以及与红色有关的词也大多是贬义词。
三、动物词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感彩
中外语言学中,每个词都有其特殊的定义,即文化伴随意义。宗教习俗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影响着词语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例如:“狗”在西方的语言中独享美誉,他们对狗的迷恋不亚于中国人对龙的崇拜。他们将狗视为知己和忠诚的伙伴,与狗有关的词也大多是褒义词。而中国话对狗的寓意与西方大不相同,人们近年来虽然已经改变对狗的看法,但是总体上对狗的态度还不是很理想。“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词还是显示了贬义词的性质。
中外语言关键词的差异和民族文化的不同使人们在交流时产生许多误解和障碍,我们需要对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才能超越这些差异。民族文化独特性造就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差异和不同的文化面貌。在交流中,认清中西语言中关键词的差异,避开中西关键词的误区,免去不必要的尴尬也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同时,文化适应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一、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
文化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是人类从事物质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文化从一开始就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由人创造,使用,发展和完善,它的产生又使人有了文化、语言的这种功能,确定了其文化属性。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社会文化。
语言系统本身体现文化。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构成的音义结合符号系统。语义是核心,它通过语法和词汇以语音的形式展现。语言符号本身虽不具意义,但它与意义之间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被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接受,用来记录、传播该民族的文化。人们可以从英汉语言的大量谚语中发现民族文化的独特渊源、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语言信息的发送、传递、接收都以文化为背景,因此人的沟通是文化的沟通,人们的交际是文化的交际。
文化是人们十分熟悉而内涵又非常丰富的一个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它作为学术用语始见于Tylor 1865年所写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到现在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研究它时有的人侧重文化集体性,从共享的一面研究不同文化的构成,而认知心理学侧重个人的文化心理研究。Kleinjans将文化概括为三个层面:认知、行为和情感,它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思想、信仰、情感和行为的方式。总之,文化对语言影响深远,下面将具体从词汇、言语、修辞三方面对比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语言与文化差异
(一)词汇与文化
词语、词组、习语、谚语等是每个民族语言、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果,体现了该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整天与雪为伍,在他们的语言中竟有20多个词语描述不同的“雪”。同样美语中有大量的词指代“汽车”,反映了“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的民族特点。汉语中“梅、松、荷、竹”等词语除了简单的字面以外,都含有丰富的文化涵义,没有相应的汉民族文化知识,很难理解它们的联想意义是用于称颂人高尚的品格。因此在学习词语时不仅要掌握字面意义,更要了解内涵意义,包括词义的褒贬。如,a small man并不等于“小人”,因为前者没有色彩,只是从形体上说个头矮,而后者有色彩,它的意义完全不在形体上,而是在品格上,相当于a base or man person,在古代还有a person of low position之意。
VOA节目中有“Words and Their Stories”,讲述了英词语的由来,如 Alexander,取自希腊神话,男子的保护神,Diana 月亮与狩猎女神。中国的成语也有源于历史和传说中的人或事,如削足适履、凿壁偷光、黔驴技穷等,这些词语的背后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外族人理解谚语和俚语时出错最多,如Don’t be a goose.不要当一只笨鹅。“鹅”在汉语文化中象征“珍贵、纯洁和美丽”,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蠢、笨”的象征。所以,词汇的文化含义蕴涵丰富,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对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达成默契,而对外语学习者,词汇的文化意义是难点,不能孤立地学,而要在文化语境中学。
(二)文化与言语
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对特定人说出特定的话,这就是语用中的“得体”,如何做到得体,是语用学的研究目标。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出现语用语言失误(pragma li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 pragmatic failure),前者指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而后者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涉及到哪些话该讲,哪些不该讲。英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lovely weather, isn’t it?”或“hello/good moring”等等,中国人见面寒喧语是“吃饭了吗?”“你要到哪去?”“最近在忙什么?”等等,问者并非真的要探究这些问题,如果将它们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our meal? What are you busy with? 不仅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反而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西方文化除了允许人们随便谈天气,还可以谈论工作,业余爱好,新闻事件等,但有些话题则受限较多,如谈论个人年龄、收入、政治态度、、婚姻等。这方面,不同文化确实存在差异,如英语国家的人较自由、公开地谈论女性的身孕,怀孕的女性本人也可以向异性直言,而在中国就不太适合,尤其是向异性谈论。我们与英美人交流时,要尽量避免语用的失误,对于我们在语言、语法上出现的错误外国人是宽宏大量的,但由于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的差异,造成忌讳有时
难以原谅。所以学习语言时要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进行交际时,要知道什么是符合语言形式规则的,更要知道什么是符合文化约定的,是文化所认可和接受的。 (三)文化与修辞
- 上一篇:对制药工程专业的理解
- 下一篇:精神医学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