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文化传承

篇1

关键词 《中华汉英大词典》 汉英词典 新词 翻译

一、 引言

从马礼逊的《华英字典》(1815―1823年)到2015年出版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以下简称《中华》),汉英词典的编纂足足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辞书编纂领域无论在编纂手段还是在编辑方式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剪刀加糨糊为主导的传统编纂方式已逐渐让步于由计算机辅助的现代编纂方式。双语词典的编纂目的也同时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最初的汉英字典(如马礼逊的《华英字典》和麦都思的《英汉字典》)旨在昭显《康熙字典》中所有汉字的用法,作为中华文化和文字的传承工具,完全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所设计。民国期间出版的汉英词典(如张鹏云的《汉英大辞典》、陆费执和严独鹤合著的《中华汉英大辞典》等)则以简洁实用为特点,一般不设置任何例证。当代大中型汉英词典结合了前两代词典的特色,不仅力求立目广泛,而且均设有丰富的例证,然而它们一般都未能起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的面世无疑将改变这一局面。这部以“古今兼收”“义项精当全面”“例证博征广引”等为特色的词典,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语言的忠实记载等方面不遗余力,因而已成为汉英词典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

二、 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般的语文词典难以捕捉。20世纪的大多数汉英词典通常只是通过为数不多的文化局限词来体现。《中华》则与众不同,它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首先,编者收录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习俗等有关的词汇。光从百科类属标注中就能看出这部词典对此类词汇收录的重视程度。像“Chin[1]”(中国的)、“Chin Astron”(中国古代天文学)、“Chin Med”(中医/药)、“Chin Myth”(中国神话)、“Confucian”(儒家)、“Daoism”(道教)、“M Arts”(武术)等标注都被用来标示中国特有词汇,如“八会穴”“八体(书)”“八言”“背躬”“比肩兽”“辟谷”“唱工”“沉香”“猴拳”“猴枣”等。标注有此类标签的词条的数量详见表1:

其次,词典中设置了成千上万条摘自中国经典名著的书证。对于警句、箴言、妙语等经典例证,编者用加以标注。例如,在“合”字条下,加有此标注的书证多达六条,它们分别是摘自《庄子》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引自《孙子兵法》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和“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出自《周易》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来自《战国策》的“一可以合十,十可以合百”及白居易笔下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未加标注的经典书证在词典中也是俯拾即是,如“讳”字条下的“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礼记》)、“惠”字条下的“安民则惠”(《尚书》)、“昏”字条下的“彼若昏暴,民将归汝”(《资治通鉴》)、“恒”字条下的“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畿”字条下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经》)、“疆界”条下的“平生喜登高,醉眼无疆界”(陆游《雨中登安福寺塔》)等。

最后,《中华》所收文化局限词的数量要远胜之前出版的大中型汉英词典一筹。像“八仙桌”“八宝鸭”“八卦”“卦辞”“猴年”“大头娃娃”“拨浪鼓”“饺子”“花鼓戏”“红羊劫”等词语均被收录其中。在许多文化局限词条目中,编者经常花较长篇幅对词条加以解释。例如,编者将“百家衣”直译为“hundredfamiliesclothing”,并给其配以注解“made of patches contributed by many households, considered lucky, worn by children or by Buddhist or Daoist monks and nuns”。又如,在“二十四节气”条下,编者不仅设置了非常详细的解释,而且还把全部节气一一列出,从而体现出词义的完整性及全面的文化信息。与此同时,《中华》也收录了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专有名词条目,如“茶经”“赤脚大仙”“关公”“猴王”“后汉书”“红楼梦”等。大量收录文言语、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能体现出这部词典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例如,在成语“淮阳多病”条下,编者在提供译名(即“to be obsessed with diseases”)后还对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做了说明“from the story of Ji An(汲黯) in the Han Dynasty, who claimed to be ill and refused to assume the position of prefect of Huaiyang”。

三、 语言的记载

作为记载语言文字的工具,词典应尽可能地通过客观实录的方式体现词汇的现状和发展。21世纪以来,汉语词汇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每年涌现的各类新词、新义和新用法成百上千。忠实记载这些新词汇无疑会大大提高词典的“查得率”,这一直是该书主编陆谷孙先生所大力提倡的。尽管陆谷孙先生同时还提倡“有保留的描写主义”(即在描写语言实际用法为主的同时,绝不纯客观地“有闻必录”,而是奉行取舍必经汰选的方式),但这并未影响编者们对汉语中的各类常用新词的记载。与计算机、手机和网络相关的词汇显然在新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像播客(podcast)、博客(blog; weblog)、大数据(big data)、低头族(phubbers)、点赞(to push the “like” button; to give the thumbs up)、恶意软件(malware)、建群(to set up a group)、快速响应码(quick response code; QR code)等词语均出现在《中华》中。最近几年流行开来的其他许多汉语新词热词也被一一收录,如煲电话粥(to have a marathon telephone conversation)、爆表(to break a race record; to exceed the upper limit)、呆萌(silly and cute; adorkable)、代驾(rentadriver; dialadriver)、低腰裤(hipsters; hiphuggers)、东东(thing, stuff)、电子烟(electronic cigarette; ecigarette)、潘浚diaosi, loser, nonperson, underdog)、高级黑(last word in being negative)、给力(boosting; stimulating; cool; awesome)、广场舞(openair public dancing)、灰天鹅(grey swan)、快闪族(flash mob),等等。

《中华》的编写者在记载汉语新词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在词条或例证的译名中体现英语新词汇的用法。例如,在新词“空气末日”条下,编者用英语中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两个拼合词(airpocalypse和airmaggedon[2])碛胫对应,而“空气末日”一词想必最初也是由airpocalypse翻译过来的。又如,在“矫情”表示“pretentious”的义项下,编者设置的例证是“当地铁上其他人都在低头玩手机时,正儿八经地看书难免会觉得有几分矫情when all else is phubbing on the tube, reading a serious book may seem somewhat pretentious”,其中所用的phubbing就是英语中的典型新词,2012年才首现于澳洲英语之中。其他出现在词典中的英语新词包括“比画”条下的air quotes(空气引号,手指引号)、“博客”条下的blogosphere(博客圈)、“超级”条下的supergrass(超级线人)和hypermiling(超级惜油)、“电子”条下的wearable(可穿戴的电子产品)、“恶意”条下的cybersquatting(恶意抢注)、“解聘”条下的golden handshake(一大笔解聘金)、“快节奏”条下的dotcommer(网上从业人员)等等。

《中华》还有针对性地收录了不少港澳台地区的典型用语。据不完全统计,上册标注有“nonM”(即nonMainland[非大陆])的词条数量接近1000条,其中香港和台湾两地的特有词汇都在400条以上,请看表2。

许多异名同实的词语在这部词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各个条目下均设有互见,如来自香港的“超士多”(superstore same as 超市)、“凤姐”(unlicensed prostitute same as 私)、“好友”(bull same as 多头)、“果占”(jam same as 果酱)和 “快劳”(file same as 档案),源于台湾的“白饭”(amphetamine same as 安非他命)、“拜票”(to canvass for votes; to solicit support in voting same as 拉票)、“冰店”(cold drink〔s〕 or ice cream parlour same as 冷饮店)、“地主国”(host country same as 东道国)和“电晶体”(transistor same as 晶体管)。

就方言词汇而言,《中华》力图改变之前的汉英词典中方言词汇缺乏的局面,尽可能多地收录汉语各大方言区中的常用词语。编者在标注“dial”(dialect之略)的同时有时又更一步将该方言确切的使用区域加以说明,如“拔兰地(Cantonese)”“备不住〈dial〉(Beijing)”“波友〈dial〉(Cantonese)”“不稀得〈dial〉(N. China)”“城肚里〈dial〉(Hakka)”“快当〈dial〉(Beijing, Sichuan)”“刮三〈dial〉(Wu)”“掼跤〈dial〉(Wu)”“欢实〈dial〉(N. China)”“快里马撒〈dial〉(Shaanxi)”等。与《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相比,《中华》无论在方言词汇的数量还是在词条微观结构处理方面都要高出一筹。试以“忽悠”为例。《中华》收录四个义项,分别为动词义“to waver; to sway; to totter”和“to dupe; to cajole; to hornswoggle; to deceive; to trap”、副词义“suddenly”和名词义“swindler; cheater; fraud”。而《汉英大词典》只有一个义项“to flicker”,《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也只收录两个义项,分别为“to rock; sway; flicker”“to cheat; take sb. in; pull a fast one on sb.”及“flicker; sway”“sweettalk; play tricks on”。

四、 地道的译名

地道的译名显然能为一部汉英词典增色,这一点也正是广大汉英词典编纂者竭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就《中华》而言,编者设法尽量在译入语中找到等义的表达,从而尽最大可能实现词目和例证的“等值翻译”。例如,《中华》收录了同类词典均未收录的新词“霸王餐”,并为其提供“eat’n’run meal, dine’n’dash meal, dine ’n’ ditch, chew and screw”等多个译名,而这些词语都是非常地道的俚语表达。地道的翻译在《中华》成语、俗语、谚语等条目中随处可见。例如,在“进退维谷”条中,编者除了提供最为常见的in a dilemma之外还提供了两个英语习语――“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和“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用英语中地道的习语来对应翻译的类似做法,还体现在“熬头”条例证中的“there i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藏锋敛锷”条的“to keep an ace up ones sleeve; to hide ones light under a bushel”、“凤毛麟角”条例证中的“like gold dust”、“家徒四壁”条的“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劫富济贫”条的“to play Robin Hood”、“金子”条例证中的“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锦上添花”条例证中的“frosting on the cake”、“哭夜的孩子多吃奶”条的“the squeaky wheels gets the oil”、“夸夸其谈”条例证中的“a bag of wind”、“快刀斩乱麻”条的“to cut the Gordian knot”,“宽猛相济”条例证中的“carrotandstick”,等等。

关于等值翻译,陆谷孙先生在序言中还专门做出说明:“编者们常在追求等值的同时以‘超越等值’(beyond equivalence)自勉,也就是尽量在译入语释文中扩大语词的文化适用阈,使词条的对译,除去犹如穿上紧身衣的严格技术之外,只要有可能,还有一点涵化(acculturation)或本人称之为文化漾溢的作用。”这种超越等值的译文更多涉及译入语中语言技巧的灵活使用,通常让人看后顿觉耳目一新。例如,在“传统媒体”条下,编者设置的例证为“事件已从互联网的小声议论放大而成传统媒体的新闻”,而在翻译该例时编者并没有用traditional media来与词头对应,而是创造了构词方式与internet相仿的反义词outernet一词,译作“the incident has been blown up from the Internet whispers to outernet stories”。类似的创造性译法还包括“货比三家”条的“买东西前先在网上货比三家hagoole before you buy”(hagoole系一比价网站的活用)、“电邮”条的“炫耀电邮优势a blatant act of eupmanship”(eupmanship为electronic mail和oneupmanship〔胜人一筹〕的拼合)、“粉丝”条的“追星粉丝a stalker fan or a Stan”(Stan顾名思义是stalker fan的缩合)、“含沙射影”条的“这是那个与他有特殊关系的心怀不满的女人在含沙射影,既是暗示又是侮辱its a hintsult by a dissatisfied significant other―a cross between a hint and an insult”(hintsult为hint和insult的拼合)、“敬酒”条的“转圈敬酒的习俗the practice of tablehopping and toastrotating”(tablehopping系仿造barhop、bedhop等词而成)等。

在文化局限词的翻译方面,《中华》通常采用字面直译加注解的方式来提供对应词。这样的方式一则让读者容易理解,再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中的词汇,从而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请看表3。

五、 超越之困

力求创新,实现超越,一直是词典编纂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中华》的编者们在收词、翻译等方面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超越,但囿于多种因素,传统汉英词典中固有的一些问题还难以克服。这主要涉及~典的收词、词目和例证的翻译及词典的参见系统。

1. 收词问题

词语漏收是汉英词典最容易被诟病的一个问题。在《中华》中,像白咖啡(white coffee)、长板(long board)、畅聊(chat freely)、垂直市场(vertical market)、打脸(be embarrassed or ridiculed)、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电臀舞(twerk)、公益旅行(voluntourism)、鬼城(ghost town)、季后赛(playoffs)、基金经理(fund manager)、京巴犬(Pekingese)、剧透(spoiler alert)、卡布奇诺(cappuccino)等词语均付之阙如。专有名词的收录同样也存在漏收现象,如收录了金狮奖(Grand Prix, Gold Lion Award)和金熊奖(Golden Bear Award),却遗漏了金棕榈奖(Palme dOr; Golden Palm)。《中华》偶尔也漏收了一些旧词新义。例如,在“低碳”条下,编者只设置了一个义项(即low carbon),却遗漏了时下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缩略用法(lowcarb,即低碳水化合物)。其他被遗漏的新义包括“彩蛋”(painted eggshell)的“Easter egg”之义、“干爹”(adoptive father)用作“sugar daddy”的用法、“恐龙”(dinosaur)源自网络的词义“an ugly woman”等。此外,词典中偶尔也出现立目欠严谨的现象。例如,“伙伴加对手”显然在汉语中并不常用,之所以能立目是因为它是由英语新词frenemy(亦作frienemy)直译而成。同理,“肛藏”的用法在汉语中也并不多见,它是由英文俚语keister翻译过来的。

2. 翻译问题

总体而言,《中华》在词目的翻译和例证的翻译方面基本上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准,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有些翻译显得不太贴切或不大合适。例如,金融术语“环比”的译名是“link relative ratio”,而这一译名相对而言不是常用词语,若要表示“环比增长”,人们通常会使用诸如 “on a monthonmonth basis”或“on a quarteronquarter basis”的结构,由此与“同比”(on a yearonyear basis)形成对比。类似需做出改进的词条还包括“春白菊gowan; oxeye daisy; marguerite; Leucanthemum vulgare”(因gowan主要用于苏格兰英语,故建议删除)、“花样游泳synchronized swimming; water ballet”(后者表示“水上芭蕾舞”,故应删除)、“黑木耳black edible tree fungus; Auricularia auricular”(建议使用cloud ear取代第一个译名)、“花钱阔气spend money plenteously / conspicuously”(建议使用更为地道的splurge)、“虎头蛇尾to start with a bang and end with a fizzle”(建议使用更为常用的to start with a bang and end with a whimper)、“黄金搭档golden partners”(不如dream ticket来得地道),等等。其次,在科技名词的译名规范方面,《中华》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例如,在“假果”条下,编者提供了四个译名――false fruit、spurious fruit、accessory fruit和pseudocarp,而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结果,与“假果”对应的英译应为false fruit,accessory fruit的译名则是“附果”[4] 。同样需要改进译名的科技术语见表4。

最后,由于英语是一门充斥着多义词和多义表达式的语言,因而汉语中的一些词语翻译成英语时通常有多个相对比较贴切的对应词。在《中华》中,这种一词多译的现象不胜枚举。然而,在这样的词条中编者有时会遗漏更为地道或常用的用法。例如,编者将“过期”译作“to be past the time limit; to be overdue”,这样的译名虽然也站得住脚,但不如“expire”或“pass the sellby date”地道。同理,表5中的词语若能增添更为贴切的译名就会锦上添花。

3. 参见问题

《中华》用see, see also和same as作为标注设置了参见系统,但是很多词条只设置了单向参见,互见的条目相对较少。在同义、相关甚至反义的条目中,编者有时还未建立任何参见。如表6所列成对词语均需设置互见。

六、 结语

《中华》自上卷出版以来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各界的好评。这部迄今为止收词最为完备、解释最为详尽的汉英词典,正凭借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汉语语言的忠实记载,构建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该词典的编写者们正在紧密鼓地开展下卷的编纂工作,相信他们定能继续恪守陆谷孙先生所提倡的设计原则,广收新词新义,兼顾中华传统文化词汇、港澳台词语及方言用语,力求提高翻译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实现词目和例证翻译的“超越等值”,并能针对上卷在收词、翻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词典内容,从而推出一部倍受读者青睐和推崇的创新型词典。

附 注

[1]该标注与“Archit”(建筑)、“Cal”(日历)、“Ling”(语言学)、“Music”(音乐)、“Opera”(戏剧)等词连用,表示某个学科的用语。

[2]较之前者,airmaggedon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尚未被《维基词典》收录。

[3]该词和之后的其他词语均为香港和澳门两地通常的词语。

[4]spurious fruit和pseudocarp并未经过审定,但由于后者与false fruit系同义词,因而也可用作“假果”的对应词。

参考文献

1. 杜瑞清.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 黄春宇.好词典的第一要素是查得率高.文汇报,20150327.

3. 陆谷孙主编.中华汉英大词典(上).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 潘绍忠主编.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4.

5. 吴光华主编.汉英大词典(第三版).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康巴地区语言文化;教学创新;发展文学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203-02

1 康巴地区语言文化的现状

1.1 康巴的界定

在传统藏族的地理概念中,我国整个藏族居住的区域被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卫藏”、“安多”和“康”。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康”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理界限,根据清代文献记载和传统习惯,“康”泛指鲁共拉山以东,大渡河以西,巴颜喀喇山以南,高黎贡山以北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主要包括今四川省的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一部,的昌都地区,青海省的玉树州和云南省的迪庆州等地方。清朝末年,清政府拟在康区建省,因康地在四川盆地以西,故于“康”字前加了个“西”字,命名为西康省。习惯上,常将“康”区称为“康巴地区”或“康巴藏区”(简称“康藏”)。

1.2 康巴的民族文化

“康巴”一词,在藏语中的本义为“康人”,泛指居住在康巴地区范围内的藏族。康巴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此长期居住,互帮互助,和谐相处,形成了以藏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文化的多元文化――康巴文化。藏族文化与汉文化、蒙古文化、纳西文化、彝文化、羌文化和回文化等众多民族文化聚集于此,组合了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在一个民族地区内包含着如此之多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世界上都可算极为罕见。更难得的是各种文化在这里互不干涉,各民族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维持本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民族之间彼此尊重,并行互容。这些使康巴地区成为藏区和全国文化多元和谐共存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同时也造就了康巴人的开放意识和宽容理念。

1.3 康巴的语言

语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进行交流,而语言的学习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另外就是学生在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语言学习,这一类的语言学习偏重于方言的学习。

在语言方面,康巴地区除通行藏语康方言――德格话(在部分纯牧区流行的安多方言)外,各地还有许多被称为“地脚话”的语言。如在大渡河、雅砻江河谷内就有着嘉绒、木雅、固羌、里汝、尔苏、扎巴、尔龚、曲域等与藏语三大方言迥异的几种特殊语言或方言,形成了一个个“语言孤岛”,并有着不同的特殊习俗。现代习惯上常以“康巴”作为“康区”或“康巴藏区”的简称,从而衍生成为民族地域概念。“今天我们从语言角度看,藏族分为三大方言区,即卫藏方言区,主要指以拉萨为中心的卫藏地区;安多方言区,分布在甘青和川西北阿坝州等地,其中包括甘孜州的丹巴和色达等地;康方言区,主要分布在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青海的玉树、云南的迪庆州等地。这些地区加起来就是我们说的康巴或康藏地区,或西康地区。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藏族就是康巴人”。

2 引导康巴地区的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要强化基础教育和发展文学

2.1基础教育

2.1.1 康巴的语言教育现状

从整体上来说,西部地区各个省域的文盲率很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加速普及各类教育,尤其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增加广大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吸收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机会是当务之急。康巴地区作为祖国腹地与青藏高原各省的过渡地域,教育形式依然严峻。

康巴地区的教学实行双语教学模式,共分为三种:一是各科以藏文为主,增设一门汉语文课,称为一类教学模式;二是各科以汉语文为主,增设一门藏语文课,称为二类教学模式;三是全部学科都以汉语文为主,称为三类教学模式。一类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边远的农村牧区,二类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半农半牧的县,三类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其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城(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采用二类教学模式的学校最多,占全州学校总体的90%以上。由此可见,汉语文在藏族民族地区的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但是,教育设施不完善的情况急需改善,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制定,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促进以职业技术及部分高等院校为主体的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西部地区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虽然康巴地区有甘孜州唯一的一所高等校校――康定民族师专,但是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贫乏也严重的影响着康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2.1.2 主要表现的问题

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三大问题之一的上学难问题,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有所缓解,相反,它仍是康巴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特别在某些经济开始起飞的地区,却产生了经济繁荣与教育荒芜的背反现象。产生这种困惑和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首先是金钱观念和“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经济困难,尽管大部分地区的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供孩子上学的费用远比解决温饱问题的费用要高得多;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不力,在乡村,教育经费短缺,国家要求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两免”容易,一“补”难。个别地市教育资源的优化就表现为大办实验小学、重点中学,使义务教育市场化,为了收费,校中校,公有民办,民办名校等纷纷出现,而这些学校收费高,效益好,导致了公办学校、基层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大部分普通人的孩子只能望名校兴叹。基层普通学校面临困境,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由于教育资源一边倒,由此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校和学校的两极分化;农村教育的荒芜,康巴地区和全国一样,农村城市化在加快,但大部分人口还居住在农村。许多农村的孩子进城没有好的学校就读,留在农村又不愿读书。

2.1.3 解决办法

鉴于上面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康巴政府需要做到坚持转变思想,以文化为重,以教育为重,认真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要求康巴地区政府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康巴地区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同时努力做好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使义务教育真正体现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和公平性,义务教育就是强制性教育,凡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国家、社会、家长、儿童必须普遍遵守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各级政府要聚焦留守儿童,保证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聚焦进城农民工子女,让他们都能公平地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政治文化待遇。使农村的儿童与城市的儿童首先实现平等和谐。康巴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切实落实国家制定的“两免一补”政策。通过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保证地方随经济的发展实现教育经费的逐步增长。

2.2 发展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是康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康巴文化对康巴地区的语言文化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很欣喜地了解到康巴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在新时期要弘扬新的民族语言文化,主要是民族方言文化,在国家的义务教育阶段,康巴地区除了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所要求的现有课程以外,还可以有以下举措来发展康巴地区的语言文化。

2.2.1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网络时代挑战民族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了一场革命,因特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跨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因特网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打破国界、区界、族界的过程中,英语建立起了“中心语言”的垄断权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种族、国籍、区域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地球村的概念日渐形成。而合理利用因特网传承和保护康巴地区的语言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某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发扬、传播,将经受更严峻的考验。语音聊天室对语言的传播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使qq、msn等聊天软件都已经具备群发功能。一群人可以随意聊天、畅所欲言,并且能通过共建聊天室进行语言交流。与此同时,新浪、呱呱等一批语音聊天室的各种功能逐渐完备,软件技术水平极高,不同地区国家的人们可以在同一聊天区域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这种类型的语音聊天室对聚居地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同胞,是比较理想的母语交流工具。这种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母语沟通方式,必将催生出大量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言,极大地丰富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

2.2.2 网络宣传的影响力

迄今为止,一些少数民族中较早接触网络的青年人,几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些论坛和文化网站。这些日臻成熟的网站团结了一大批本民族同胞,成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进行交流的园地。康巴地区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例子,利用各种特色论坛或是培养有民族特色的歌手或文化名人,借以来唤起人们对康巴地区璀璨文化的了解,从而使本族的语言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李绍明,任新建.康巴学简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林俊华.试论康巴文化的多元性[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动画产业;原创性;传承创新

传统文化传承与动漫创意产业是当今社会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发展动漫产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传承的问题。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弘扬传统民间美术、保护文化艺术遗产是我国发展动画产业的重要前提和创意基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源泉,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优秀文化既要传承,也要作为文化产品进行创意和开发,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动画产业上,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大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进行创意和创新,不丢失传统的优秀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艺术渗透到动画创意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了民间艺术传承与动漫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文化现象,以及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与动画产业发展上的原创性与民族性问题,强调和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遗产在中国动画影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树立本民族的艺术表现风格和创作观念

近几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动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创意产业融合,更是以惊人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不可否认,技术为艺术创意提供了最好的服务,动画片的制作由原来的手绘转变为三维电脑制作,由此引发了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与期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艺术创作的规律,技术发明的应用及两者间的关系是相对不变的,因为动画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艺术创意。动画片是动漫产业的主体,它是一门集策划、文学、美术、音乐、影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当前,在我国动漫产业中以模仿国外动漫为荣,创作平庸,画面粗糙,定位不对,毫无创意和文化内涵,甚至是某些国外片的翻版,也因此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十分低,市场状态非常严峻。由此看来,文化传承与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的。如果违背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就会出现曲折,因为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要协调进行的,只有坚持本民族文化遗产与创作观念,才能实现动漫创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动画片创作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观念上是同时汲取了纯绘画的精致艺术及通俗文化的漫画卡通而成,很多动画题材多来自本国民间故事、神话、童话,这种包含前卫精神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两极特性,一直都是动画吸引人的地方。在英国偶类动画《小鸡快跑》、黏土动画《神奇海盗团》中,其角色形体自然逼真,构思细致,画面纯美,表情动作也相当丰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日本动画片在本民族题材上的创作做得很到位,这也使它在国际动画领域里能够独树一帜。动画片《千与千寻》是从日本民俗与神话传说中汲取养分,把神仙鬼怪的活动场所变成了影片的舞台,营造出一个极具东方色彩并充满日本风情的

神秘世界,带有鲜明的日本本民族的特点。[1]在动画片中具有鲜明的本民族风格及精湛的动画片制作艺术技巧,是形成日本动画艺术风格的关键。而在好莱坞影片中,随处闪现着的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创新氛围。一部美国史,就是各民族的融合史,是不同思想交汇、冲撞和取长补短的历史,也给动画片的创新提供了土壤。在题材创作上,《狮子王》中可以找到英国喜剧《哈姆雷特》的影子,在《功夫熊猫》中能看着中国的国宝熊猫被搬上银幕。这些动画片是美国人在挖掘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典范,美国影视文化产业之所以发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创新,创新使它的影片在全世界一下子占领市场,占据霸主地位,影响了全世界的好几代人。[2]

二、中国传统动画片中创新的途径

动画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影视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动画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然而,中国动画片多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没有在世界动画片市场形成产品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究其根源,一是国内大众对动画片的认知度仍不高,被视为少儿玩意儿。它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具有振兴本土文化的社会效益尚未被确认,甚至或被视为幼稚。二是在动画创作中刻意营造出的“孩子腔”不免脱离现实,让人觉得假。三是国内大多数动画片要么是“寓教于乐”“主题先行”的产物,要么则要看投资者的脸色,“钱”成了影片的上帝。四是现在国内动画影片缺少创新和文化底蕴,题材创作构思上缺少想象力,这样的作品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国内许多动画片,从框架到创意,从人物造型到场景构成,往往拿山寨别人当家常便饭。有些动画片甚至从国外动画影片里稍改动几笔便挪为己用,有些影片虽非“小抄”却粗制滥造。片面追求产业化、商业利润和模仿国外动画片而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化因素,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艺术价值,糟蹋了刚刚发展起来的动画创意文化产业。其后果是很严重的,因此要警惕在发展动画创意文化产业上背离文化传承的现象。

中国动画片发展最根本还是在于文化的输出,打造本土自主文化品牌是动画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中国动画片发展历程中,中国动画的知名度也是由传统民族文化题材的创作打响的,《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葫芦娃》等片中角色是动画片对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最佳诠释,其人物形象通过刀刻、剪、撕的语言,塑造出一个个轮廓刚劲有力、形式感强、整体效果特别突出的鲜活形象。《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吸收了漫画、戏剧脸谱、民间版画、年画的精髓,线条、色彩上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木刻的特点。[3]《小蝌蚪找妈妈》是由中国动画大师钱家骏创作的动画片,角色来自于我国著名大师齐白石的写意花鸟形象,运用中国传统国画中的墨底晕染方法绘制创作的,影片成功地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古典美学意境,这部动画影片在国际动画界引起的巨大震动,证明了中国民族动画片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现在国产动画片在挖掘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对接,传播中华文明价值理念方面有待提高。比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创作的动漫影片《花木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把她塑造成好莱坞语境中的“女英雄”推向全球,当世界认识“花木兰”时,这本属于东方文化资源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传播西方文化观念的使者。借鉴中国传统元素拍摄的《花木兰》《功夫熊猫》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魅力,但通过外国的演绎,其本质是美国个性淋漓尽致的呈现,把中国元素安了一颗“美国心”,再回过来影响中国的观众,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就被无形地吞噬了。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依托各种手段,呈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展现独有的中国人文风采。

三、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将本土表现语言融入时代感创作中 国产动画片要突围,必须鼓励有特色的原创作品,应汲取本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盘活”原有的动画资源。我们应该提倡中国动画的本土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动画元素,充分利用那些具有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文化品位较高,而又适合动画艺术表现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大量的动画作品中有机地植入中国元素,从而体现出中国核心精神和主流价值观。文化传承可以转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生产要素,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和一条文化经济规律。因此,发展中国动画创意产业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动画创意产业,创意很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当成熟的表现形式,很多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乃至国粹,是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独特魅力的瑰宝。比如中国杂技、武术、戏曲、民俗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人文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可供挖掘、弘扬的方面目不暇接,在动画影片创作上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品牌,提高原创动画编剧、策划水平,提升我国动画产品文化内涵,形成核心竞争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更可尝试发掘利用文物遗存、民间传说等文化资源优势,将中国传统文学名著改编成动画片故事脚本进行创作,这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国动画片创作上,可利用的传统造型艺术样式有很多,缤纷多姿的中国传统艺术展示了人们的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可以借鉴用于居室环境装饰的国画、年画、农民画、剪纸以及服饰的花样、绣品;游艺娱乐活动中的木偶、皮影、泥塑玩具;宅居的各种亭桥牌楼、砖木石雕等艺术造型语言形式;从中国龙、凤、麒麟等祥禽瑞兽中汲取传统文化元素,继承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审美文化和民间艺术传统,从而丰富动画片创作的题材、形式、色彩和造型语言,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在动画创作中,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借鉴的元素不胜枚举,这需要我们要更多地接触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门类,本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寻找传统文化中切合点,将动画创意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通过传统文化内涵来提升动画片的价值,利用中国文化的强辐射力来拓展现代动画产业的市场。通过精心创意设计,推陈出新,展现我们民族自己的原创动画影片。中国动画片必然会走出低谷,成为老少皆宜的娱乐需求。

四、结 语

动画片集文学、艺术、科技于一体,动画产业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性的文化实力,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显著标志。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着多民族创造的辉煌文化。这是一笔宝贵文化资源,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中国新兴的动画创意产业来说,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动画产品出击国际市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走向全球,才可生产出中国特色的原创动画作品,锻造出世界一流的中国动画文化娱乐企业。动画创意产业继承传统文化,关键是在传承中创新,并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话语权。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如果一味缠绵于不合时宜的旧习和保守,则注定是一种不幸和灾难;但如果丢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则是一种耻辱,开拓创新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本土动画片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邹勇,胡晓琳.以动画明星分析影视动画中个性角色的塑造[J].美术大观,2010(09).

[2] 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协同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价值较高的民族文化逐渐流失,不仅影响到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建设,而且给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带来不便。因此,基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高校需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协同建设,进而维护高校图书馆的稳定发展。

1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民族语言方面,民族语言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地域性的流失以及年龄段层面的流失。在地域性的流失方面,例如,以往蒙古族人民主要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蒙古族人民都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不再用蒙古语进行沟通。在年龄段的层面的流失中,50岁左右及以下的蒙古族民族人民大都通过汉语进行交流,很多蒙古族民族人民都逐渐对本民族的语言感到陌生,致使民族语言文化逐渐流失。在民族服饰方面,民族传统服饰的制作是蒙古族妇女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作形式、样式的不同,每款服饰所反映出的民族风俗、信仰、历史信息也存在差异,而这些民族传统服饰则较好保留了相应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蒙古族文化与外界文化互相融合,很多蒙古族民族人民开始用各种现代服饰替代传统的民族服饰,致使身着蒙古装的人越来越少,民族服饰文化逐渐流失。所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蒙古族的民族文化逐渐流失,给蒙古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快对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促进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与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协同建设,这不仅能保护蒙古族的各种历史文化,而且能促进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开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蒙古族人口大都居住在,在总蒙古族人口中占比70.2%。的蒙古文化具有多样性、历史性、典型性、丰富性。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1957年内蒙古大学的创建则为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准备了条件。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对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有着关键作用,这也能够促进学校在本学科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相应的蒙古部以及专门阅览室,能够对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维护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部在收集到各类蒙古学特色文献资源后,以种类、外表、载体等元素为依据存在多个地方,包括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阅览室、蒙古文图书阅览室、蒙古学古籍文献展览室、汉文古典阅览室等不同的阅览室。至今蒙古图书阅览室已馆藏12000多种60000多册蒙古文化图书文献,蒙古文学文献信息中心馆藏3万多册不同语种的蒙古学现代文献。蒙古文古籍文献展览室馆藏1500多种蒙古文古籍文献,而且在相应的数字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注重发挥优势,遵循教学科研与办馆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与各类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图书馆进行合作,对蒙古学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了完善,确了保蒙古学文献信息馆藏的完整性。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主要对自建设以及整合网络信息的方式进行了应用,建设了多类蒙古学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蒙古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蒙古文图书书目数据库、中国蒙古文学信息整合数据库等。该图书馆收录了12种以蒙古学主要用蒙文出版的期刊杂志,建立了相应的中国蒙文期刊网,为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交流准备了条件。

3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协同建设的方法分析

3.1通过多种方式完善馆藏图书文献结构

内蒙古大学以图书馆蒙古民族特色馆藏文献为基础,加强了对蒙古民族经济、蒙古民族文化等学科的建设,取得了较多成果。蒙学特色馆藏文献作为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关键内容,对蒙古民族各种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蒙古科研教学工作的关键基础,所以图书馆须通过多种方式对蒙古民族馆藏图书文献结构体系进行完善。蒙古学图书文献采集是蒙古学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条件,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主要对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了应用,能够确保采购成本以及采购效率的同时有效处理蒙古学文献的采集问题。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经费对蒙古学特色图书文献进行采购,较好满足了蒙古学教学科研的需求。

3.2促进馆藏资源的信息化

推动关馆藏资源的信息化是更好储存和传承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通过对网络上蒙古学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评估、筛选以及加工、收集,建立了相应的中国蒙古学信息网,能够较好促进蒙古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整合。该网站具有丰富的信息量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且检索也较为便利。由于世界范围内研究蒙古学的机构较多,所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须实时掌握国内外蒙古学研究机构的动态情况,通过网络丰富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层次性的文化服务,这样才能更好达到蒙古学馆藏建设效果。

4结语

在对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进行协同建设时,高校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针对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调整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方式,通过馆藏资源共享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目的,这样才能更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协同建设。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特色馆藏的建设进行紧密联系,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越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32~35.

[2]陈瑜.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108~109.

篇5

引言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

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中国的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西方的文化及其生活方式、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下,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该如何创新。这既是亘古未有的挑战,也是文化推广的重要机会。随着带有民俗艺术文化符号的图案与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中,并获得了国内外广泛承认。本文通过阐述马嵬驿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民俗文化产生的特殊的根源,将民俗艺术价值与现代审美价值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马嵬驿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与现代审美的传承性,以现代创新设计手法,使民俗文化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使民俗文化得以体现并且传承。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

篇6

【关键词】 城市风貌 文化传承 文化演绎 空间塑造

1. 项目背景

1.1 宝鸡市简介

宝鸡市地处关东平原西部,是中西部区域的中心城市。宝鸡古称程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曾是中华文明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源地,素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的美称,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1.2 项目的特征

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位于宝鸡市中心城区,毗邻渭河,与石鼓山公园和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同是天台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定位是集旅游服务、商业、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具有浓郁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项目占地47.7公顷,荫香河纵贯其中,国道312横贯整个地块,片区以公共设施与商业建筑为主,围绕石鼓山形成宝鸡市的商业休闲中心。

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项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遗迹”开发,而是在缺乏现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情况下,将无形的周秦文化具象化,将商业与文化加以融合,创造能够体验历史文化感的旅游文化休闲场所,激发市民与游人对城市主体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宝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演绎。

2. 规划理念——城市风貌视角下的规划设计

“风貌”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风格和面貌,风采相貌或景象。城市风貌体现了城市文化,“风”是城市文化的内涵,“貌”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大到城市范围的规划,小到城市街区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城市风貌和文化对其影响。

由此可见,石鼓山东片区规划已经不能仅仅着眼于对片区及其周边环境的分析与研究,还应在对城市文化与城市风貌特征深入理解的前提下,剖析城市文化传统之风与城市空间形态之貌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即能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能够体现时代性的城市空间格局。这其中包括城市之风对片区对文化定位与功能定位确定,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物化。

1.3 项目特征与文化的匹配

1.3.1. 项目特征——对文化的探求

宝鸡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遗产,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三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北首领遗址、出土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青铜器、陈仓石鼓等文物古迹无不彰显出深厚的历史积淀。但是,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宝鸡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清晰定位。伴随着文化旅游产业兴起,宝鸡逐渐开始利用这些宝贵历史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城市定位于合理的建设,导致整个城市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导文化。

通过对宝鸡市各个历史时期城市主体文化和影响程度的研究,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提取出能够代表宝鸡市所独有的,并且符合当前城市发展背景的个性特色,然后将这种经过提炼的文化作为片区文化定位。

从宝鸡市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博大精深的周秦文化在宝鸡这片土地上起源与发展,作为礼乐文化的肇兴之地,《周礼》《周易》等著作奠定了中华文化基础。通过对宝鸡各个时期主体文化的梳理,发现宝鸡的主体文化特征较为清晰,无论是文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历史遗存的数量来看,均以周秦礼乐文化为尊。

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是以周秦文化为片区文化定位,突出周礼文化氛围并以礼乐文化来立意立景,使市民在感受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同时能够增强对宝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片区规划的概念设计融入了周秦文化的代表《诗经》作为整个设计的重要概念。将《诗经》中的各个名篇进行提取、演绎、进而将其融入到空间设计中,以“风、雅、颂”作为设计的精神蓝本,在空间设计中将其作为串联各个功能片区的重要线索,以求在精神与文化层面上给人以历史与文化的体悟。

1.3.2. 功能定位——丰富活动的植入

宝鸡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但多数遗迹多以旅游开发为主,这些观光景点功能单一、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市民参与性较弱,空间品质有待提高,造成了宝贵历史遗存的浪费。城市中尚未形成定位明确、功能复合、文化氛围较高的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文化中心。

场所精神应当不仅仅是传统历史与场所的再现,还应当注重对城市深厚历史积淀与丰富传统文化的承载。因此整个片区注重对丰富多样的活动提供展示、参与、交流与体验的空间。片区在结合石鼓文化园与青铜器博物馆文化展览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集旅游度假、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文化展示青铜器销售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文化中心。

1.4 空间塑造——文化的物化

所谓文化的物化,就是指通过规划与建筑设计手段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生动的表达出来。通过建筑空间、景观环境的营造,使人置身其中时能够通过视觉、触觉等体验方法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感受。

由于周秦文化距今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对城市面貌的影响只能通过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与若干历史遗迹与文物的间接影响,城市面貌缺乏传统文化支撑,传统文化的物化仅仅由若干仿古建筑体现,缺乏对整体风格的考量,导致整个城市建筑风格混杂、空间格局混乱,充斥着粗制滥造的“假古董”。

因此,项目在设计伊始就注重对文化的物化,对宝鸡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分类、筛选、提取和再加工,并将其应用到方案中,使其不仅仅是仿古建筑群落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对石鼓山整个东片区空间、建筑、环境的精心设计,重现2000多年前宝鸡地区灿烂的周秦文化。使置身于其中的游人通过空间环境产生对宝鸡传统文化的共鸣,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后的空间环境产生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文化主导下的空间塑造

石鼓文化园作为整个石鼓山的重要片区,是对城市传统空间格局中地标塑造的演绎与发展,对梳理宝鸡市的历史文脉,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改善城市文化空间格局,重塑城市的精神象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1.4.1. 功能布局

规划中将商业片区分为三个功能定位迥异的分片区,分别融入了《诗经》中“风、雅、颂”的传统文化思想。其中区主要文化定位为“风”,即土风、风谣,歌颂了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可以引申为对世俗文化的体验,该片区定位为宝鸡传统民俗风格的商业步行街,目的就是给现代人们提供一处体验古代市井民俗生活的场所。曲折的传统街巷空间成为主要空间塑造方式,建筑风格偏向于传统民居,简朴而富有生活氛围。

规划将古玩售卖为主要功能的B片区定位为“雅”, “雅”在《诗经》中主要反映精英文化与贵族阶层的生活,使游人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代商业空间中的升华。空间风格以内向的封闭式的院落空间为主,体现中国传统士大夫乐于归隐的生活志趣。建筑形式精致而大气。

石鼓山顶的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对诗经中“颂”的诠释的场所,“颂”片区是对帝王与贵族的歌颂,注重塑造能够体现周秦皇家威严的中轴线空间。整个空间环境大气磅礴、庄严肃穆。

三个片区结合形成了对“风、雅、颂”的全面的诠释,通过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梳理、演绎,将其与各个地块的功能片区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统一却各有特色的功能布局。

1.4.2. 平面布局

中国传统空间多由“街巷”与“院落”两种元素组成,因此若要形成既具传统空间尺度,又使人、街道与建筑院落形成良好的关系的规划布局,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与空间尺度下的“街巷”与“院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推敲,寻找适合特定功能与特定场所的街巷尺度与建筑肌理。

1. 空间实体的图底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注重围合,不同建筑组合成的院落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内向性空间,院落之间通过拼接、组合形成建筑组群。规划以传统关中民居作为基本母题,根据不同片区的对功能的要求变型与组合,形成具有独特空间与丰富功能的片区。利用蜿蜒曲折的街巷将片区串联在一起,形成多变的空间与适宜的尺度(图表3.1)。(1)滨水区建筑群:地处荫香河两岸,是整个片区中景观最为优越的地段,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堤岸与河道的关系,注重滨河景观对建筑的影响。将建筑沿河布置,构建曲折有致带状空间,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荫香河景观,形成近水、亲水的环境。(2)民俗商业片区:主要定位为传统民俗风格的商业步行街,体现了宝鸡的世俗文化,在规划中采用了传统关中建筑院落布局形式,通过若干个独立院落的组合形成具有关色的建筑群落。(3)综合商业片区:主要功能是大型商业,因此建筑体量较大,满足对功能的要求。同时在片区中心设置大型广场,广场周边设置半地下商业,与周边大型商业相结合。

2. 街巷空间的塑造

街巷是片区内部空间相互连接的最主要元素,也是传统市井生活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在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构成中,街巷作为能够承载传统历史风貌的线性空间对于整个片区的空间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宝鸡东片区的街道设计,无论是空间感的营造还是材质的运用都保留了当地传统街道实用朴素的风格特点。街道顺应地形起伏的变化,形成立面上的高低变化,更增加了街巷空间变化的多样性。在大小变化,高低变化的过程中,日常行走在街道中的人,体验到的空间开合与明暗的变化,形成了片区内部空间的序列景观。这些体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了片区的标识性和识别性。

1.4.3. 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形象设计方面,通过对宝鸡传统地域文脉的挖掘与提炼,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建筑形象与符号。将这些形象与符号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整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前提下,大胆利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从传统建筑中折射出现代建筑的精髓,使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尺度、风格与材料与传统建筑形式取得和谐的关系。

整个片区虽然是由不同院落拼接、组合形成的建筑组群,但是方案中采用8.4*8.4m的标准柱网,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群体内部进行灵活自由的划分,在整个片区外部形象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了内部空间的自由分割。自由的空间划分成为了整个片区实现其复合功能的前提。主要建筑群组类型分为内廊式商业街、独立式商业与地下大型商业三种模式(图表3.2、图表3.3)。

4. 小结

城市规划中对文化的传承与演绎不应该是人为的臆想,而是基于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确保历史文脉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前提下,保护物质和非物质的载体,使历史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各种要素的共生共存,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演绎。

参考文献

[1] 谢煜林.徽州古村落中的外部空间环境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 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乡村生态建设

豫西泛指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有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这两个地级市。豫西地区地形较豫东和豫中来说较复杂,多山和丘陵,主要有嵩山、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等多个山峰,这些山峰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在诸多山地地形中也形成了窑洞这种独居特色的豫西传统民居。[1]豫西传统民居是豫西人民在世代生存中积攒的文化财产,是豫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同时是豫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豫西传统民居富含了深刻的建筑内涵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现代社会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

2013年农业部了美丽乡村的意见书,要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指出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2]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落实好农业部发出的相关意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恬淡的和谐乡村环境。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乡村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

2 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仅仅从房屋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地区都缺乏对农村房屋的整体规划,大多是对城市房屋的模仿,随意拆迁和改造传统民居,造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凋零和遗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我国传统民居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与新时期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的共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建筑类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习俗等精神文化,也是区域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传统民居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民居浓重的人文关怀,表现了中原人民宽广的胸怀和文化内涵。河南分布的民居建筑较多,这些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分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豫西的建筑就属于土构形态,主要形式是窑洞(见图1),窑洞的建造是与大地最大程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度较好且廉价住所,同时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貌,是建筑与大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3]豫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地区,最典型的是陕县庙上村的坑院。该村的坑院历史年代悠久,最长达400年以上,一些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度假村。坑院的主要特征为向地下深挖,横向开凿,与我国传统建筑“堪天道,舆地道”的理念的相符合。具有远望只能看见树影,而看不到人家,走进才发现村庄在地平线以下的特点。河南省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居,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会越来越突现出来。[4]

3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经济的建设,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依撑,文化建设也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豫西传统民居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3.2 传承传统民居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对生态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是豫西人民与自然长期相处中获得的,也是豫西乡村建筑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豫西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增加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多元化新农村建设要求。

3.3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导致了很多村庄都是空心的,或者留下的都是孤老寡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加大了我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困难,而且加速了传统特色的民居和技艺的流失,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时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能够唤起在外的人民的共鸣,促进人民的回归,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4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对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豫西传统民居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是几百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也是豫西人民几百年来文化特色的彰显,是经过豫西人民几百年与自然相处得来的经验。从此可以看出,豫西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而来的,也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中而得以保存的。因此,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需求相符合的地方,可以将优秀的文化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建设思路,采取多种共同发展的措施,建立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体系。[5]自然、纯真是乡村的最大特点,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绿水下撒欢的牛羊都是乡村最亮丽的风景。乡村生态系统处于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乡村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完善和更新而具有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的能力。乡村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和谐、宜居的自然环境。

4.2 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保存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是豫西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表现出不同的风俗风情和人文面貌。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区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和发展,营造了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态建设人文环境。因此,打造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对于美丽农村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像豫西传统民居中窑洞这样的建筑,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拥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就拿豫西陕县庙上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村落来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语言特点、服饰特点等,都蕴含了庙上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因此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埋藏的、深刻的文化价值,积极吸收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传统民居特色是不同的,既是独特的也是多样的。例如豫西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特色价值,不同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他们都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与特色。[6]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因为他们得以传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所蕴含的古老的生态原理,是人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第三,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的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毕竟是在过去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是过去社会的体现,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既注重传统民居特色文化内涵的引用,也要注重时代精神和内涵的注入,使建设出的乡村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相适应。例如豫西传统民居中对于庙上村坑院文化发展,错落里共有87座坑院建筑,其中有5座历史超过了400年,陕县政府将这5座坑院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赋予了这个村落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能够实现古老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

4.3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既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现代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传承传统民居文化。不同地域的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例如,陕县庙上村将历史最悠久的坑院开发为旅游度假村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特点所制定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要建设乡村文明。在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发展乡村绿色有机食品。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5 结语

文章对美丽乡村的概念、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以及美丽乡村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做了深刻的分析。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牢牢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并注入现代的生态文化理念,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营造和谐、美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我国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2] 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a01):86-87.

[3]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4] 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42(7):4-5.

[5] 海继平.探讨建设美丽乡村聚落与传统文化生态的传承关系[C].中国建筑学会年会,2013.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少数民族文化 教育传承

当前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和完善,新媒体市场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我国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这种以民族传统文化著称的国家的文化传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因此对于教育事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来说,应当抓好信息技术这一机遇,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传承。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影响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教育事业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枷锁,当学生在学习相关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近距离的体验其中的内涵,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其次,信息技术使得教育更加规范化和模式化,民族文化的教育追求的是“原生态”,即在进行民族文化的讲解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内涵是当前民族文化课程讲解的主要问题。例如壮族的铜鼓以及华山崖壁画、苗族的医药文化、侗族的鼓楼式建筑等,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没有现代化信息科技的辅助下是很难实现“原生态”教学的。换句话说,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二、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

前面我们对现代化教育手段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可以看出,通过现代化技术教育有效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所起到的影响。

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提升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使的互联网能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技术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其共享性是非常高的,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差别,在进行信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打破地域上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连接,就能够实现信息传播。而这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很少真正接触甚至了解到相关民族文化的实际形态,教师只能通过书本上一些简单的概述加上教师查阅相关书籍所得出来的一些信息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这样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根据少数民族的相关问题上网搜索,在网络上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以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展示的,而这种动态化的传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特性,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责任心等,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2 .多媒体技术的革新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

前面我们已经简单的分析了当前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建设,学校在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一项现代化技术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会开展相应的多媒体课程,即学生们到特定的多媒体教室中学习相关知识,每一个学生手中都会有一台计算机或者一个屏幕,当学生在学习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教师在讲堂上所展示的图片视频等来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上的限制,将传统较为抽象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转化为图片等形式具象化的内容,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有文字少数民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具体案例――以藏族文化为例

藏族人民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常年交通以及通讯事业都是非常落后的,而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以及手机逐渐得到了普及,并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藏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篇9

[关键词]民间工艺文化;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与实验

中图分类号:J5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29-01

引言:民间工艺制作与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瑰宝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文化内涵和熟练掌握民间工艺制作技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精致美观,极具审美价值的乡土工艺品,从而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

1 民间工艺文化传承的困境

1.1 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不宜乐观

从民间工艺发展现状看,我国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当前,由于中西方交流更为频繁,人们很容易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而对本民族的传统工艺弃之如敝屣,这就使得民间工艺要想生存下去更是难上加难。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多元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有了质的转变,许多年轻人对民族民间工艺丧失了兴趣,导致民间工艺技能衰败。同时,上一代的老手艺人几乎已经故去,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去学习这种传统工艺,这样的情况会使得传统工艺更加快速的走向灭亡。

1.2 民间工艺的传承方式逐渐淘汰

由于传统观念的思想束缚,传统技艺在进行传承时会遇到诸多阻碍,比如传男不传女的封建思想、学习技艺之前要进行诸多考核等,这些都造成了传统技艺传承困难。师徒制是传统工艺在进行传承时用到的主要方式,但就当前来看,这种传承方式显然不能被大多数年轻人所接受,因此造成其在传承过程中遭遇到困难。

2 民间工艺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实验研究

2.1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民间乡土工艺制作开发,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种教学创新,通过利用周末和晚间自习时间,由指导老师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民间乡土工艺制作课,把身边常见的平常之物甚至是废弃之物变成巧夺天工的工艺作品。这样的教学活动制作门类丰富,形式多样,对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全面修养形成多面性的知识结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通过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创新、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

2.2 合理的教材编写

所选编的民间工艺教学内容要适应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与他们生活更加贴近的民间工艺素材,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做到工艺制作的材料易找、技术易学、效果易出。力求开发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俯首皆拾的材料进行加工创造。立足于本地域很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作为教学的内容,教学中有条件的可以把学校附近的老艺人请进课堂,给学生展示绝技,老师也才有学习请教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启示性又给学生留有想象空间的民间工艺内容。在关注某些技巧传授的同时,更要关注民间工艺本身所体现的民族心理、民族追求、民族价值观念等这些内涵精神。在实际编撰中,做到因地制宜的筛选、开发、利用,就一定能编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教材来,在通识课程中,发挥素质教育的特殊作用。

2.3 加强指导实践

聘请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实践,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时间不长,并且在最初的教育中并没有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课程,是近些年才开始推广开来的。因此,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工艺美术的教育可谓是短板。为了解决这个短板,不影响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聘请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亲自授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他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弥补“短板效应”所带来的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

2.4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学校可开设相关的实地考察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如果仅仅通过课上老师单纯地去讲述,或者通过视频播放去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流程及形成的原因、历史、文化等,很难提升学生对此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某种民间文化的认识也会仅仅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范围内。通过学生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形成自己对于某种民间艺术全方位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高度、审美观,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氛围。

3 民间工艺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设计来源于生活,民间文化艺术是连接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民间艺术以最朴素和最原始的方式产生,又在实践中形成传统的形式,贴近民众生活并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地启发性,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视觉语言。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较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保存在博物馆中,已经失去了植根于民、用之于民的鲜活生命力。文化传承重在教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对民间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教育引导学生通过现代设计手段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设计灵感,而且也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传统工艺向现代设计转换,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特色,标志着艺术设计教育已真正进入新时代,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结语

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将民间工艺文化纳入艺术设计教育之中,通过结合大W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教材的编写、加强指导实践、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等措施,拓展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及创新教育开辟新的路径,更好地弘扬民间文化,发挥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晓敏.高校教育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为例[J].大舞台,2015,(10):100-101.

[2] 张斯亮,屈子涵.构建民间工艺的教育传承体系――基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发展的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5,(06):38-39.

篇10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与创新机制

Abstract The so-called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baton of vertical handover process in a community of members of society.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rder to retain, continue down, the need to choos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ritag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path of shallow exploration.

Keywords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民族文化指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文化的总和。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本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做交接棒似的纵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传承机制,使本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保持其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1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概述

1.1 基本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本民族的语言主要用于其内部间的交流。从当前职业教育来看,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我国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双语授课。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来说,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充分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以武陵山区为例,其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如侗族大歌、芦笙、土家织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但这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武陵山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文化却正在日趋一致,部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在民族文化中语言是最为核心的,但目前一些青少年已经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以武陵山区为例,在一项针对本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显示,在其父母一代,民族相融的情况已经比较深入了,其本民族的家庭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去,到了学生这一代,民族融合的情况更加明显,更加深入,更加普遍,尤其是对一些城镇家庭来说尤为如此。可见,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汉族化的现象正日益加深。

1.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当前最有效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上的浅薄,大多数的人只是片面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习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的地方,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作用、意义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延续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使其更好地延续下去,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条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根据本民族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并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需要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样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点的工艺进行,以使学生对本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人文理念、文化特性、地理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所以就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而言,其承担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很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二是要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作为一种职业,不断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进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2.1 文化冲击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基本在当地范围内传承,几乎很少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即便有他民族一定同化,也有益于民族文化本身l展。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文化产品的自由流动、扩展,以及文化价值的不断碰撞,逐渐威胁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大多在特定的民族间延续与流传,且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空间,民族、国家的边界正逐渐消解。当前民族文化传承的空间及其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给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挑战。

2.2 文化冲突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愈发明显,尤其是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冲突越发激烈,使少数民族的归属感、忠诚心受到了挑战。通常来讲,在教育事业中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排斥与接纳两种选择。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弱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时不易接纳外来文化,因而常选择排斥;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开放,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强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容易接纳外来文化。

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3.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入手,创新职业教育形式

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比如:我国对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习俗进行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职业教育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进行优化创新,让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中加入一些民族风俗、民族特有的工艺以及民族的舞蹈艺术等,把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武陵山区的某一民族的传统服装、节日以及风俗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把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和同学讲解自己喜欢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武陵山区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也对武陵山区长期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视,更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进校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艺人和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最清楚,也最了解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要想更有效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就可以把这些民族艺人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聘请到学校作为讲师,给学生讲解民族文化。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学校教师和这些民族艺人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一些关于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时,就可以让学校内部的教师在知道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3.3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培养,提高传承民族文化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要想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需求,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更加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共同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让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世代相传,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具体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言传,还可以身教。

3.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存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强化后继传承人的培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手艺、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为内容,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文化、风俗以及习惯,自觉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且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口传身教”的传承模式,要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5 加强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行业间配合

职业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渠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以及行业间的配合。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把传承民族文化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让行业间进行协作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落到实处,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顺利进行下去。此外,职业教育要加强相关民族文化专业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发挥出校内现有的财力、物力作用,对校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肖丽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 李丽敏.全纳教育理念下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4-188.

[5] 杨建忠.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J].黑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6] 黎卫.论高职教育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