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地理系统,是由气候、土壤、植被、地貌、水文等要素组成的。土壤等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被改变,在发生变化,气候的变化,地貌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的流失污染等。
关键词:气候;大气污染;臭氧层;地貌;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物种灭绝;森林破环;水污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人类开始不断的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开垦荒地,砍伐树木。开垦矿藏,自然地理环境也因此而不断的随着人类的开发掠夺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1 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以人为因素对大气的影响为例。
1.1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
1.2臭氧层的破坏
南极臭氧空洞的出现,使科学家开始关注臭氧层,与此同时科学家的目光也开始瞄向了工业突飞猛进的人类。最后的的结论证明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而这些物质都是人类生活中排放入大气的。
2 人为因素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住宅用地的不断扩大,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从而使人们开始考虑进一步的向地球要资源,进一步的不断开垦,扩张。大肆的开垦荒地,大肆的砍伐树木,使大量的山头变成了秃顶,使大量的森林变成了平地,是大量的草地变成了平地。但与此同时,水土流失也随之疯狂而来,使大量的肥沃土地随着雨水而流走。
3 人为因素对水文的影响。
人类对水体的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的不断进步与扩大,水成了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备资源,但与之而来的是水体污染的不断加深与恶化,以中国的水污染为例:
纵观水污染的发展至今水污染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点:(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过度开采,矿山污水。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4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人口迅猛增加,人类对地球影响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湿地被开垦,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生物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的破坏和压缩,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
5 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5.1 人为因素对土壤的污染
5.1.1 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污染土壤。
5.1.2 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5.1.3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施用化肥固然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如果不合理的使用,同样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5.1.4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一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 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5.1.5 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随着固体废物越来越多,对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
6 结论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植被的破环,大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生物物种的消失,土壤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不断加深,无不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为了社会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类的活动应更加的去考虑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为自然人类的共存走一条可持续和谐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378-401
[2]刘蔚.《辉煌历程中国保护臭氧层十年行》[N]。载《中国环境报》,。2001年9月13日
[3] 徐建华,胡建信,张剑波; 中国ODS的排放及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 [J];中国环境科学; 2003年04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80页..《中国政府白皮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篇2
关键词:水利施工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宝贵最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在自然状态分布中不均衡不尽人心意。人类想出种种办法,调控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水量、水能、水用的调节、转化和分配,为我所用,兴利除害,防止洪涝旱情灾害,服务农业灌溉、人畜饮用,转化水能为生产生活所需的电能、动能、机械能等,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如修建堤坝、溢洪道、水闸、水库、围堰、引流口、隧道、引流导流渠、渡漕、筏道、鱼道等等。水利施工就是兴修这些水利工程的施工 。
一、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概述
水利工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这取决于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考量是否全面科学,是否做出了正确的评估和预防。因而,探究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是水利施工必须要做且很有价值的一项工作,也是评价水利施工价值的重要依据。
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可分为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内容。因为社会文明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水利施工往往都是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水利施工所涉地域的自然地理景观、社会历史文化遗迹等附着于自然地理,并且对当地居民和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而且,水利施工带来的移民问题,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所以,本文所谈“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考量。
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历时50多年的调查、勘测、评估、论证,说明了环境因素在施工前考量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而大型水利工程往往牵涉到移民问题、施工工程与居民产生的利益纠纷问题,就更为复杂。水利施工环境因素考量不周会导致恶果,如美国波特兰最早的水利工程马莫特水坝,最终被炸掉为鲑鱼让路等。
二、水利施工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 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1.水利施工前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水利施工前,需要考量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至少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水文。水利施工所取、所经、所在、所需地域的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分布等水文状况直接关系到水利施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这应该是水利施工环境因素考量的首要因素。对这些水文情况在历史和现时上的常态和极值,变化规律,包括施工后的变化和影响,都需要综合考量。
(2)气候。水利施工所涉地域的气温、雨量、气压、风等气候因素都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和施工的手段、材料、技术、条件,施工人员的适应性。对它们的考量同水文考量。
(3)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本不属于同一范畴,但紧密相关,共同对地球上的工程施工产生最基本的影响,把它们放在一起考量,是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最核心的内容。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中、地下施工,都是在地质地貌上的施工。地貌除了五种常态类型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以外,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不同的地貌有着不同的地质构造,也伴生有不同的地质灾害。常见的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海啸、地热害等。不同的地质地貌也对施工的设备、材料、技术、人员素质要求不同。水利施工必须考察所涉地域的所有地貌类型、所占面积、地质构造、常见易发的地质灾害等,以便施工前做好相应的设备、技术、人员的准备和调配,尽可能避开易发地质灾害地段施工,并制定好预案以应对突况。
(4)土壤。土壤对水利施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水利施工对土壤却有一定的影响。小则土壤的耕作层受到影响,大则影响到土壤的母质因素、造成土壤污染。不过一般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限。最重要的影响是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的水资源分布,或者造成水土流失,使局部地区出现石漠化、沙漠化、沼泽化。
(5)生物。水利施工直接影响所涉区域的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而水利施工改变了水资源分布,造成气候、地貌、土壤的变化,对这些区域的陆生生物、禽类、人类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小觑。特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可影响到整个流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气候,生物种群的生存、生活和迁移、分布、数量。对他们的考量,事关人类的生存生活,不可不慎。
从上图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所以,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不能够只是单因素的考察勘测评估,一定要进行综合考量。
2.水利施工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考量。水利施工总是需要交通运输通道,并伴随大量的机械设备的工作,土石方的挖掘、运输、弃置,施工人员生活、工作产生的各种垃圾。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着施工的难度、进度、土石方量,设备、材料、技术、人员的装备调配,全面影响着水利施工;一方面水利施工又会对所涉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环境造成影响。此间重在考量施工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施工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使用哪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及其管理;在施工中如何控制和采取恰当的施工手段、方式降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突发地理环境造成影响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需要哪些环保设备、措施和手段;有无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开挖的土石方如何处置;噪声的控制等诸多内容。
这里面值得借鉴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开挖的土石方,选择合适的沟谷区域、废弃河道,倾倒填埋成平整地块(注意同时修建排灌工程),用于补偿施工所占用的耕地,既减弱了施工带来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修复了存在灾害隐患的自然地质、地貌,又平衡或增加了耕地,利国利民。
3.施工后的自然地理环境考量。水利施工结束后,势必会对所涉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的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影响都需要加以考量,为以后的施工积累经验,避免教训。同时给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化解纠纷,调和矛盾,价值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通常包含以下的考量内容:
水资源调配、转化的数值、范围,受益人群和受益区域,可测算的经济价值、能评估的社会效益,水利工程对所涉区域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的影响范围、数量、程度、频率;对所涉区域的生物种群的利害,生存、生活、迁移等的影响程度;对于所占耕地能给予的补偿数量等等。
三、水利施工的社会环境因素考量
水利施工所涉区域的社会环境,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利施工涉及到在对当地著名的自然地理景观、历史文化古迹产生影响时,这时候就得更加慎重。不过关于这一点,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借鉴。其移民搬迁经验、历史文化古迹遗迹的就地保护与整体搬迁等做法可以直接套用。比较难办的一点,就是所涉地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堪舆信徒,会拿水利施工影响到一地“风水宝地”来阻挠施工,对此要考量清楚,有足够准备,否则也会使水利施工受到严重的影响。
而水利施工结束后,对因水利施工而移民的移民生活、生存状况的考量,更是关系到国家政府、施工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的大事,这也是不得不提水利施工的社会环境考量的最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颜宏亮,于雪峰.水利工程施工[M].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9.09.01
[2] 木梅.炸掉百年大坝为鱼让路[N].羊城晚报.2011.04.29.
[3] 新罗.自然地理学[M].齐鲁书社.2009.09.
篇3
作为地理、文化、历史相关的研究问题,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直是重要的课题内容。狭义地理环境指的是自然地理环境,而广义的概念中也包括人文地理环境,文化的形成与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文化;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较具保守和封闭性的文化。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探讨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与文化发展相互作用,带动了人文和社会发展。本文将对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作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理环境;自然;文化发展;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不会间断
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同时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文化发展。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范围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是连续不断的,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在历史变化的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国历史上一些草原地带退化为草原,就对人类行为产生了影响,“榆林三迁”就是与这一事件相关的历史文化实践,并在此之下形成了地域性的民间文化。
由此看来,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比如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动植物情况等,都会对此地域的人文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种因素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即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作用力有些在增强,有些又在削弱。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多自然因素都在失去决定性影响的地位,而一些劳动资源因素,却随着时间推移发挥出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依赖性很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很重,而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这些自然性的因素依赖性正在逐渐减弱,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自始至终不会间断。
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2)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3、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二、地理环境中的复杂系统以及对文化类型、层次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不言而喻。人类依靠地理环境进行生活和生产,也是以地理环境为依托,文化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1.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在一个复杂系统内的
地理环境中包含着众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很多要素,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让整个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地理环境的变化。而文化发展也是如此,文化发展的构成要素很多,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文化的变化,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且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变化会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影响和变化,同时人类文化的变迁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以气候为例,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河中,气候是地理环境中变化最为活跃的,气候对人类社会以及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冲击性的,如果一个地区连续5年以上发生干旱,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游牧民族的迁徙,人类食物出现危机,甚至出F社会动荡。而在第四季冰川期时,全球气候变暖,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适宜人类生存,这才让人类得以快速生存繁衍,同时文化也获得了繁荣。而有些地区沙漠化的出现和扩大,让很多古老文化也就此淹没。可见地理环境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不同类型、层次的文化影响不同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它具有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种类型,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事物有所不同,文化是复杂且综合的,是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诞生并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构成要素越来越丰富,包括语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风俗文化以及艺术文化等,且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地理环境对于各个层次的文化影响都是不同的,并且如前文所提到的,有些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力在减弱,有些则在加强。在相同的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影响的力度也是不尽相同的,通常说来,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物质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则相对较弱,在特定地理区域下形成的民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文化,自然地理环境表现出的影响力更强,对于学术、语言等方面的文化影响力较弱。
三、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的影响是多种途径的
通常,地理环境通过生产方式这一中介作用于人类文化,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多种途径的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地区人们的性格和思维也产生了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生活在山区的人,多稳重少言,坚忍刚直,形成像大山一样的性格;居住在水边的人,多活泼善言,灵活敏捷,具有水一样的气质。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于人的生存,不用同气候作斗争,使人们性格变得软弱;恶劣的气候使人们经受锻炼,性格变得坚强。
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就了文化发展的区域性
篇4
一、地理逻辑存在于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化的过程中
一般地说,对地理现象(事物)的研究总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进行归因,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核心地理思想之一。在地理思想和地理逻辑的共同制约之下,形成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地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描述方式是:事件的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原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解决的措施等。这一方法是地理逻辑的体现,也是学习掌握地理事物、解决地理问题的一个方法和思维模式。掌握了它,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体现地理能力。比如关于沙尘暴问题归纳如下:
这个模式体现的是有关沙尘暴的一般地理原理,包含了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地理逻辑。
二、地理逻辑的形成要把握时间性和空间性
地理现象(事物)的发生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某一地理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产生的变化,涉及到地区和时间等不同的影响因素,同时影响因子的不断变化也导致了地理现象(事物)的不断变化。因此,只有把握了时间性和空间性,才能形成正确的地理逻辑。
比如对“台风”这一地理现象的掌握、推理就要抓住发生在夏季和热带洋面这两点。台风生成的重要条件是“洋面温度至少高于22℃,一般在27℃以上,形成初期洋面无持续性大风”;由此而进行的逻辑推理是: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地区,在高温的夏季容易出现,会带来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形成后随着大气环流移动;由于低纬地区的夏季风或信风都为偏东风,因此大陆的东岸容易受台风的影响;当台风登陆以后,由于得不到暖湿空气的补充而势力减弱、直致消失……。
三、地理逻辑是高考命题人组题的基本思路
比如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__________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___平原。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_____次。
篇5
关键词:性别差异;地理教学;因性施教;农村高中;策略
【分类号】G633.55
1 高中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
地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地球表幼匀灰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1]。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1.1 综合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了人文和自然两大类。高中地理必修部分分为三大模块: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的知识,主要是地球运动、大气环境、地表形态等自然方面的内容;必修主要是人口、城市、交通等人文方面的内容;必修三主要涉及区域地理的知识,实际上就是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要求高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兼备文理科思维,要学会全面地宏观地辩证地看待问题,能够从地理要素的整体性上去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例如,地理与物理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会经常用到许多物理概念,像温度、比热容等,许多地理现象需要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像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等;地理与化学的关系:地球地表形态的变化原因、环境的治理等;地理与历史的关系:我们常讲,史地不分家,像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的的一些内容都与历史有关;地理与政治的关系:像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民族和宗教等问题都是清晰的政治问题;地理与数学的关系:像绘制判读各种等值线,计算比例尺、地方时、太阳高度等问题,都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地理与语文的联系:讲述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引用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2]。如讲到季风的时候,可以引用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玉门关在非季风区。在讲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来加以说明[3]。等等。总之,地理学科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
1.2 地域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科的地域性特点在“区域地理”部分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区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地位显著,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讨问题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对策,体现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它不仅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同时也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总之,地理学科是一门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正是由于地理课程的复杂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才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学习形态,只有根据地理学科的特征,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性别差异与高中地理教学
2.1 学生性别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也可以分为:智力因素性别差异和非智力性别差异两方面,下面就这两个方面来做介绍。
2.1.1学生性别差异
(1)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的智力虽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却存在着差异。男生智力差异较为悬殊,女生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衡。同时,男女两性的智力因素具有不同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言语等方面的差异。
(2)非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的变化和发展要影响到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情感、兴趣、性格、毅力、意志、成就归因等方面的心理差异。
2.1.2学生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男女学生性别差异的原因与男女学生的遗传基因,生理构造等先天因素有很大关系;同样,后天因素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后天的教育对男女学生差异的影响更大。
(l)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遗传上确实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是由于受性染色体遗传特性、大脑两半球偏侧专门化发展差异特性以及性激素的影响,男女表现出较明显的先天差异:女孩子们有较好的交际能力而男生们则有较强的空间能力。女生在感情调节和感官反应方面和男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女孩接受的感官信息比男孩多,所以她们比男生容易控制冲动行为,而男孩则很多会从身体上表现自然的攻击行为,同时,女孩也具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她们比较依赖言语交际,而男生则要弱很多等等。
虽然两性性别差异起于遗传,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后天因素对两性差异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研究了两性遗传上的差异之后我们发现男女两性遗传上的差异相对于后天的影响是很小的,后天因素才是两性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2)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性别期待与未来发展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现象。家庭教育的刻板化对于男女生的培养方式如果不同,会对他们日后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对孩子性别差异的影响是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这段时间的孩子正处于智力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养成与成长阶段,因此学校及老师所实施的教育会影响他们性别差异的后天形成。
(4)社会环境因素
在现代社会里仍受到传统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性别问题依然常严重。如,社会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心理差异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有关性别角色的准则,使他们进行性别角色归类,并以此来约束要求自己,从而形成显著的两性差异。
综上,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这种差异与先天遗传的某些因素、后天两性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而最关键还是教育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进行正确的性别差异研究与教学是极为必要。
3 基于学生性别差异的农村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大致清楚并认识到了地理学习上男女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特点。那么,基于这些差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农村高中地理教学呢?笔者认为,针对男女高中地理学习上的差异性,我们有必要在学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农村高中地理教W策略研究,从而找出适合男女学生各自的地理教学方法,进而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高中地理。
3.1地理教师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
调查发现,很多地理教师都承认男女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性别差异,这证明了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性。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地理教师对男女学生的地理学习上的性别差异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有些甚至是不科学的。地理教师中的很多人依然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不能很好地认识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还有很多教师尽管认识到男女学生的差异性,但是却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关注到性别差异,依然采取没有性别差异的教学。这些问题都体现出,高中地理教师的性别差异观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此,我们要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性别差异教学,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很重要。
3.2实施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因性施教”
通过课程内容和课程编排上的性别化以及高中地理教师观念的改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真正在课堂中尝试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因性施教”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因性施教”指的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性别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和策略的地理教学。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做到以下几点:1、联系学生实际,将性别差异引入地理教学目标设计;2、实施有针对性的两性补充教学,弥补男女学生地理学习上各自的不足;3、依据学生地理学习上的性别差异,实施有差异性的地理学习策略指导。
4结语
高中男女学生在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基于性别差异基础上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加以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这种差异给男生和女生各自心理和发展带来的弊端。因此,很有必要对如何基于因性施教进行农村高中地理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袁立坤.基于地域特色的河北省山区村镇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初中地理 兴趣 地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81-01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学好地理不能像其它文科来学!地理有一定的理科成分!比如时差的推算就运用到数学!比如到后面的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可以说地理应该是文理综合的一们学科。下面就如何学习好初中地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地图在地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利用地图学地理很方便,比如学习经纬度南北极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知识。看地图,背各个地方的地名,地形,水系,地理位置。记住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城市,地形区。要在脑中植入地图概念,能回忆出地图轮廓和各个地方的大致位置就可以了。买本地图册。推荐《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图文并茂,内容新,质量好,可以在卓越或当当上订购。还有立体的地球仪,可以让自己建立立体的思维方法,地理的知识是立体的;平面的行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带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交通图等等;会看地图就已经学会30%~50%的地理知识。多看地图―― 书面知识与地图结合可以强化记忆,反复可以增强记忆,当形成习惯后,知识也就立体化了。学好地理,首先就要熟悉地图,我们可以把看地图当成一个游戏,和一个同学在世界地图上相互寻找相关地点,这样不仅能在学习之余可以放松,还可以慢慢的掌握和熟悉地图。这样就可以慢慢的去适应别的类型的地图,一定要带着一种兴趣,因为看地图兴趣很重要。地理最重要的是分析一些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这是要背的,不过总的来说就是那几条。比如说农业的区位因素:看到这一类型的题目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轮廓:(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3)相关的技术条件。然后我们在细分,像自然条件里包括,土壤,地形,气候等,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地区往上套,社会经济条件也是,技术条件也是,慢慢的细分,慢慢的往上套。工业区位因素也是如此,主要的还是背那几个条条框框。
2 思想上面提高重视、多背、多记、深入理解
初中地理比较简单,要想学好应当做到如下几点:(1)思想上要重视,不要认为这是副科,放松自己,重视了,才能下到真功夫;(2)首先要死记硬背,将知识点、地理特征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记多了,才能灵活运用,达到从“死记”到“活用”的境界。例如江河湖海,从国家的西部背到东部,发源地在哪里,流经多少地方,从哪里入海,所谓有头有尾,背熟了,自然是胸有成竹。这就与学好学透距离不远啦!掌握地理要素――如气候的要素是:位置、温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资源、经济水平(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位置”是地理要素当中最为主要的,是核心。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个要素会起主导作用,位置则是永远不可以忽视的因素,会看地图,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识。
3 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文科、理科的学习方法会不一样;同是文科,英语和历史、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做到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同学思维敏捷,但坚持性差,这类同学应该使用“交替学习法”,该玩时就去玩,如果强迫自己坐在那里,也未见学得进去;但是该学时就要全神贯注,尽量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同学思维速度比较慢,但坚持性较好,这类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耐力”优势。反应快但不准确的同学要尽可能地细心,细致但思路狭窄的同学应尽量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想学好地理不能向学历史和政治这样的文科来学!地理有一定的理科成分!比如他的时差的推算就运用到数学!比如到后面的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可以说地理应该是文理综合的一们学科想学好地理,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应该背的!比如说中国的地势特征,东高西低呈阶梯状,背了一些基本的,应该在脑子建立一个模型.特别是学地质和气候的时候,什么地质对应什么气候等。如你脑子能够按照书上说的建立一个模型地理学起来是很简单的。
4 上课认真听讲
地理原理是需要去理解的,如果课上不认真听讲,指望课下去随便背背课本上的内容就能提高地理成绩,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让自己真正的理解,地理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保障。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总之,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5 掌握好自然地理很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并且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自然地理比较好学,听一下就可以拉。人文的就要背拉。不过可以用自然地理推出一些来,再背,再加常识基本上可以拉。个人觉得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好学。人文地理只要记住地理的要素即可,回答问题的时候围绕要素展开就可以拿到分。例如,自然要素:水,土壤,地形,大气,生物等。农业区位因素:水,土壤,气候,劳动力,政治,交通等。工业区位因素:水,土地,劳动力,政策,市场,能源,原料,交通等。
综上所述,学们只要做好以上常规和掌握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并在中学地理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够学有成效。注重和加强地理学习中地图的使用,才能使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篇7
中学地理学习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虽然学习地理没有一个公共的最佳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供同学们参照,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中学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影响。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这一部份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图解法等等,都可以依据基本的思维进行指导。
4.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种能力要求采用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1.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本部分教材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区位、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等三个。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如区位,教材上说“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问自己:“该事物的位置”是指什么位置?是自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理位置?还是兼而有之?设想,农业的发展能离开自然地理条件或是经济条件吗?
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本部分教材中需要思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哪个具体区位因素决定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必要性?哪些区位因素则决定了这种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哪些区位因素是动态可变的?这种可变性是否是有条件的?对这些题进行思考,尽可能的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中寻找答案。然后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问自己。如蔬菜基地的区位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国家与交通不发达的国家是否有不同?为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些不能找到答案,就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听讲。
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你的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你的学习就会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就会变得有意思,兴趣就会越来越大,逐渐的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复习效果也就更好,这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2.怎样听课。经过充分的预习,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一节课45分钟中,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
篇8
高三文科部分学生地理考试中不知道农业答题知识点,导致地理农业题目大量失分。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农业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8.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9.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10.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篇9
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特征之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重要体现。把握这一特征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两个:第一,可以从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等五大要素中选取一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进而把握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准确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明确各要素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过程及意义、功能和影响,熟练分析地理环境中某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的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变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正是由于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才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由于气候干旱,使得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并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分布
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及其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的标志是植被,而植被类型与分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照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2)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得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广阔,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从而使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依次更替。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如下图所示),但并不完全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情况下,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地区,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北坡。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和山体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的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丰富。
(4)山地自然带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的高度不同,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
(5)判断雪线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以下),地球上各地区雪线分布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如下:
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而雪线分布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
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的保存,雪线偏高,而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以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为例,该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如下图所示。
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表现及案例分析
(1)表现。
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呈现非地带性。非地带性并不是说无规律,与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相比较而言,其自然带的分布没有呈现“地带性”的更替,故称“非地带性”。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中,各自然因素对自然带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缺失”: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则是温带荒漠带。
篇10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高中地理教育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对一个人学习成绩的贡献率为 23%,而非智力因素贡献率为 54%,其他因素为3%。人的学习不仅需要智力因素,更需要一个人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是国民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应承担着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任。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在培养高中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独特的学科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自然科学语言的情感功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以科学家探寻自然奥秘为榜样,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以大自然的无穷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下面谈谈我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第一、转变观念,教师首先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
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从来都是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学生,这样我们教师自己对学生的看法就有了一个固定模式——朽木不可雕。而现代教育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通过因材施教都能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关键在于教师要以改变对待学生的观念和做法,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学习成绩不好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适当的教法,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教师自已要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已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因材施教。
第二、榜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其智能的发展是有强化和推动作用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有目的地用榜样的范例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例如讲一讲徐霞客、郦道元、李四光、弗雷德里克·威廉·比奇、威廉·冯·比拉等古今中外著名地理家的事迹及成才的故事,指出他们之所以能登上自然科学的高峰,是因为他们具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为科学献身精神。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这种品质,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
第三、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结合教材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地理史或有趣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和求知欲。注意编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例如在教学天气系统时跟学生讲讲火烧葫芦峪与气旋的古代故事:三国后期,诸葛亮率兵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魏军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认为此劫难逃,抱头痛哭等死。不料天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以为命不该绝,有天神相助。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公作美,恰恰是诸葛亮自己放的这一场火造成的。大火使该地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上升运动,气压降低,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导致倾盆大雨。其实,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的道理,否则,他可能会用别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诸如还有海湾战争与自然带、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借东风与季风等等与地理有关的故事。这样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四、情感教育,唤起学生学好地理的热情
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感状态下接受学习任务,从事学习活动。积极健康的情感(如喜欢、愉快、满意、高兴等)能激励学生上进,推动着学生积极自觉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字里行间充满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类文明的崇尚,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平的主题。教材中的情感色彩会直接影响学生,激起情感上的波澜。培养学生关爱地球,关爱人类文明,共创和谐世界的情感!
第五、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这给地理的学习带来了障碍。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教具和学具,在完成操作过程中将直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例如我在教学地轴、经线、纬线、时间等概念时,尽管用了学校现有的地球仪进行教学,但仍然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混淆不清,于是我就和学生一起用铁丝做成几个大小不同的圈和几个大小相同的圈,然后用绳子和一根直的木棍与这些圈扎成地球仪的框架,再用剪成的几片透明的薄膜(两端尖中间略鼓)粘在框架上,就成了一个简易的透明的地球仪。这样几个大小不同的圈就成了纬线圈了,几个大小相同的圈就成了经线圈,直的木棍就成了地轴,透明的薄膜就成了地球仪的表面。用它来演示地球上时间变化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
第六、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要学生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加强地理学法指导,主要采取以下做法: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拿到地图又如何学习、怎样与课本联系等等。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前后联系、纵横向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
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就是说教学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但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科学选取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和素质。
高中地理教学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有效策略及方法实践研究,需做大量的实践,有待同仁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07月.
[2]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