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文,顾名思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的核心是人,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2]。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领域中的体现,核心是以人为本[3-4]。医学人文精神的涵义可理解为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关照。对于医学院校来说,人文精神教育应与医学理论和技术教育同步。
2口腔医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人文精神教育未能与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的步伐同步,医学领域同样如此。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于现代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未能重视学生的人文课程渗透,对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素质缺乏严格考核,甚至没有专门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团队。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已具备严格的标准和激励制度来选拔优秀带教教师,医学人文课程贯穿医学本科教育和医学教育的整个阶段。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变革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关注躯体疾病,也要综合生物、心理和社会3个因素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口腔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口腔医学的教育方式同样需要不断变革与创新。然而,我国一些口腔专业教师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关怀技巧的训练,同时在我国部分院校,存在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脱节,强化了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理念[5]。此外,教师配置方式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合格的带教教师易对学生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随着医学发展,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新的指导思想对未来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6]。这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3人文精神培养的改革模式探索
篇2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 不可分割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008-01
人文精神提倡把人的地位、尊严、价值、权利及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加以关怀。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人文关怀、人文思想和人文行为,具体体现为对生命和健康的长远关爱,用心去帮助人、抚慰人。因此加强医生的人文内涵,激发医生人文精神的展现是临床医疗实践的迫切要求。在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医学人文精神与临床医学都不可分割。因此,在科学和医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精神应当尽可能多地回归临床。
1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传统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学被称为“仁术”,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等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开宗明义地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在非典危机中、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仍闪耀着骄人的光芒。当代中国医务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奏响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时代最强音。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一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这里当然也包含着人体与情志、人体脏器与情志之间的关系。情志,即“七情”、“五志”。古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喜、怒、悲、忧、恐,叫作五志。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改变可能使人发病,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详细记载。
2 医学人文精神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的应有之义
临床医学的目的和对象具有人文取向性,因此,临床医学将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哲学的精神思维、文学的心灵情感、经济学的利益权衡、法学的权利维护和伦理学的道德培养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医学的对象是人。因此,这就决定了医生不但要了解疾病,了解健康,了解患病的人,了解和认识社会,而且要做到正确了解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医学社会性、艺术性、知识性的体现,更是完整地把握疾病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至善论这种医学的异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专科化消解了整体性的人,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充分地显示出医学已开始出现新的转向,即从在生物学因素方面探寻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倾向,向立体化、网络化、多维度地审视健康和疾病问题转向。医学界涌动着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强调医学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只是对疾病的治疗,而且更需要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照料。
3 临床医学要切实重视和彰显医学人文精神
3.1 人文医学指导治疗。为了真正使治疗达到“好”的要求,就要在“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作为临床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因此,尽管在临床上不以训练哲学家为目的,但要求医生把握理性思维,掌握认识医学发展的规律、特征的方法,让医生自觉地按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研究和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临床上不以培训伦理学家为方向,但要使医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牢固地树立尊重人、关怀人的意识,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并努力工作;临床上也不以培养经济学家为宗旨,但要求医生掌握卫生经济的理论和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医疗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益问题,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临床上不以造就法学家为目的,但要医生应有权利观念和维权意识,依法行医,尊重病人的基本人格权和身份权,并维护自己的权利;临床上不以心理学家为指向,但要医生掌握心理分析、心理治疗的方法,使医生将心身疾病的防治作为自己的职责;临床上不以练就社会活动家为目的,但要医生善于沟通和交流,并掌握社会预防的方法,通过社会干预、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人们群众的健康水平。
3.2 切实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是学习先进文化,树立先进理念。作为临床医学重要载体和平台的医院,应切实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之中,应把医务人员学习、掌握生命伦理学、医学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技能训练和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普及并深化人文知识,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医务人员要通过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素养,切实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从而树立以德为本、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理念。
二是管理者要起好表率示范作用。医院管理者除自身应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成为医院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的模范实践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及措施办法中,在服务全院的工作中处处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样既可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凸现和弘扬医学人文精神。
三是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营造浓厚的为病人的人性化服务氛围。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病人在知情权、参与权、隐私权及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和满足这些要求,就是要让患者在就医诊疗的全过程中,都能感触到尊重、关爱、公平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孙思邈.大医精诚?千金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2
[2] 卡斯蒂格略尼.世界医学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5
参考文献
[1] 贺红梅.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109-110
[2] 易玫馨.心理护理在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3):194-195
[3] 花红.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96-97
[4] 赵玉华.手术室如何做好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54-155
篇3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136-02
1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自1998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之后,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对医学生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至今已走过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设置多样化、随意化,课程量不足,实效性有待提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医学生未来职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框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根据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对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确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计划,制订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
2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还要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要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构建医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课程。
第二,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他们的共同做法就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新道路模式的尝试,分别设计了社会学理论及人的价值、医学公关学、医学法律问题等课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
第三,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开始逐渐地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如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就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了考核中。
第四,师资队伍的搭建应该多管齐下,根据不同层次课程的需要,或是通过引进人文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或是采取措施提高现有师资的水平,如有计划选送一批教师到文科大学进修或鼓励教师报考跨专业的文科研究生,或连续开办一些文、史、艺等专题研修讲习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或是加强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通过中短期去国内综合院校的进修或国外大学的研修,增强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在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之间搭建一座相互沟通、学习的桥梁,形成有效的师资融合机制,
3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人类社会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使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客观上也决定着医学生人文素质结构需要日臻丰富完善。适应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要求,医学生必须充实完善人文素质结构,具体内容是: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树立高尚的医德情操,有为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浓厚的医学人文精神。对病人施以理解、关怀和体贴,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以及音乐、美术等多方面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一定的人文技能。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
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中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医学人才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精神内化,造就一批专业技术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充分认同的复合性医学人才。由此出发,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作为未实现课程整合的、内部相对独立的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人文基础系统、交叉学科系统、操作技能系统。第一层面是人文基础系统,涵盖了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如文、史、哲、艺等人文基础课程。正如《意见》所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一层面是使学生宽领域地掌握人文知识,全方位地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层面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系统,主要包括: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对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第三层面是操作技能系统,包括与学生实践操作、临床体验、医患沟通技巧、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医学人文技能课程。上述三个层面子系统课程群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着培养医学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功能。
为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建议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作为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意见,对上述三个子系统的课程群分别列出具体课程目录,纳入教学计划。并建议将第一、第三两个层面子系统课程作为选修课,每门课1学分(18学时);将第二个层面子系统课程作为必修课,每门课2学分(36学时)。同时,还应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以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也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同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大纲中有目的地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深化这些课程的文化层次。
在国外,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的报告中称,在21世纪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把培养医学生的胜任力作为塑造医生未来职业素质的目标。第三代改革,是建立在对医生应当具有的素质认识的变化基础上的。Epstein和Hundert(2002)定义的医师胜任力,共包括以下7个方面:习惯和明智地使用沟通、知识、技术性技能、临床推理、情感、价值观和反思于日常实践。《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IIME,2001),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作为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可见,作为医学生除了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有情感、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这些人文素质要求,正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
在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已有专家建议,在执行本科教育标准的前提下,确定通识教育的时间为 1 年,纯医学教育的时间为 4年。如果学制出现大的调整,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必将随之调整和改变,现在的探索也会为将来积累必要的经验。此外,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其中的必要的基础和重要的环节,恰当的教学方式、课堂之外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校园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等,同样是决定医学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开阔视野,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关注如何发挥隐形课程的人文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建立医学人文教育大课程的概念,将显性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聂素滨,金祥雷,于双成发达国家医学人文学科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
[2]阎光才20世纪大学普通教育思想回顾与评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9):7-9
篇4
1 医学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个体通过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等的学习,在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或层次,它更多的是将人文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体的认知、思维、人格,稳定成个体的内在品质;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将人文素养等同于人文精神。夏娟认为,人文素养是人在品质和态度方面应有的基础条件,相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潜在的稳定性。
人文素养不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人文教育,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综合功能水平,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本质特征。
2 内化
2.1 内化概念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建构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或交错进行,即向外的同化建构、向内的顺应建构,两个方向上的建构都是个体将外来刺激在内部转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内化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方式,它们使个体在认知上与外界的思想观点趋向一致,由此形成的新图式和原有图式相互缠绕、相互关联、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个体的认知水平与外来刺激相平衡的和谐共处,构成个体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认知架构。
2.2 内化过程
从过程的发生、发展、终结上来分析,内化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外来刺激或外来事物,是指独立于或不被包含于个体的原有图式、对个体原有图式来讲是外源性的刺激或事物,只有当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外来刺激或外来事物作用于个体时,整个过程才会启动,外来刺激是过程发生的条件与基础。二是比对或匹配,个体在受到外来刺激作用时,闪现出原有图式并以其为标尺,对外来刺激进行功能性的相关处理,但外来刺激并非全部符合个体的原有图式,比对或匹配的结果促使下一阶段的发生。三是接纳或更新,个体为了稳定自身的认知架构,当外来刺激符合自身原有图式时,就会按原有图式归类将其接纳;当外来刺激与原有图式相差太远,甚至完全无法匹配时,就会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最终将外来刺激归化到自身的认知架构里去。
2.3 内化条件
内化的启动首先要有外来刺激。外来刺激要在数量上多次、反复、频繁,量变引起质变。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教育的系统化、长期化与主动化。外来刺激要在形式上注重多样,花样百出,不能单一,提高外来刺激发挥作用的实效性。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变化与更新,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外来刺激要在内容上贴近个体的原有图式,缩短个体对外来刺激的认可过程。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选择,什么内容是学生已经熟知的,什么内容是学生想了解的,什么方式是学生易于接收的,依据教育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外来刺激要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不要形式主义,能切实发挥作用。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以理论为指导,注意实践的形式,向实践寻要教育效果。
其次要有比对。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主动性,个体要积极行动,主动调适自身的图式,提高内化的效率。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主动积极地对教授内容进行反应,缩短内化过程的时间长度。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工作效率,当外来刺激促使个体做出反应时,个体要能够快速准确地用已有的图式,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分类、定位、加工等功能性处理。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迅速对所学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能够掌控自身的原有图式,随时调配外来刺激需要的图式。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对已记忆的知识,在外界需要时能够准确重现与提取。
第三要有接纳或更新。在内化的最终完成阶段,个体要有接纳的意愿,外来刺激可以归人原有图式时,个体要能够接纳,不能认为自身的是完美的,外界的是人侵式的、野蛮的,故意排斥,出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现象;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有自我完善意识,自己并非十全十美,推动自己乐于接收外界教育内容。要有更新的能力,当需要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时,个体要有能力进行调整或创建,从而提升个体的认知层次,提高适应外界的能力,不能出现无力调整或无从创建的现象。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当新学习的人文知识、思想、方法与自己已有的相冲突时,就需要医学生勇于革新旧的人文知识、思想、方法。
3 通过内化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借鉴内化进程的具体阶段和所需要的条件,在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创设不同的条件,促发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内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医学人文教育要系统化、长期化,积极主动,注重形式但不依赖形式,侧重于实践。对医学生而言,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现有知识架构,注意吸收自己没有的知识;其次在医学生的自身意识方面,要有革新的自觉和自我调整知识结构的意识以适应外界变化。
3.1 医学人文教育
3.1.1医学人文教育要系统化、长期化,不断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既包含基础层面的也包含高级层面的,基础层面的主要有人文学科教育即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方法技能教育即人文实践教育,高级层面的主要有人文思想教育即文化理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即精神文明教育,当然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不外于此。
医学人文公共知识教育课要系统的安排和设置。要坚持先基础后高级,先易后难,在横向上增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在纵向上延续体系的序贯性,对低年级学生先开展基础简单的人文知识授业和人文方法技能的传道,打下一定基础后,再对高年级学生安排如何建立人文思想和提高人文精神层次等高级层面的讲授。
医学人文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时刻营造向上的医学人文氛围。“经年檐雨穿磐石,数砖畦泥垒燕窝”,耳濡口染的影响,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化渠道,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曾说过,所有的学校环境都在无声地对师生发表演说,而师生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如此医学生才可以不间断地获取传授的人文知识,才有机会完善或更新自己的医学人文思想,才有可能升华自己的人文品格和精神境界。
在育人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与医学课程的整合,共同组建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公共的人文必修课程外,增设与医学和人文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近几年我校围绕医学已陆续开设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原理与政策、医学人文导论、医学史等课程,围绕人文已开设了让爱为生命护航、科学思维方法、医学生读论语、婚姻爱情伦理学、文学欣赏、医患沟通学、礼仪与沟通等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已相继开设了周易导读、孔子的智慧、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中国传统道德概论等课程。通过人文课程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内心精神境界。
3.1.2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懒惰,要积极行动。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等靠,要主动创造条件和寻找时机,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从各方各面见缝插针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
学校在2013年创办了大爱讲堂,开讲至今已到了第十四期,2015年则创办了济医青年论坛和申建了孔子学堂,积极邀请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来学校讲授和医学相关的人文知识,帮助医学生养成高尚的医德,既为医学生带来了与学校老师教授所不同的汲养,也为医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宽松的个性条件和空间。
学校不间断地进行人文景观建设,医学大家们的画像或格言挂在走廊、大厅、电梯口等地方,医学大家们的雕像立在大厅里,医学人文雕塑树在绿地上,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充分挖掘育人资源。从外界对医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医学生迫于外部压力的“威胁”,变压力为动力,推动他们将相关人文教育内容进行转化,存留在自身的认知架构里,达到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3.1.3医学人文教育要注重形式,但不依赖形式。
在形式上,医学人文教育不能过于单一,会让人疲惫产生“免疫力”,会起不到教育作用、达不到教育效果;要注重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新的形式会让人更易于接收形式下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我校近十年来,不断创新医学人文教育形式,每年必举办的合唱节、文艺演出等,吸引了部分有艺术细胞的医学生;每年必举办的专题辩论赛、主题演讲赛,为部分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医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每年必举办的春季运动会、专项体育比赛等,培养了部分医学生的参与与集体意识;每年必举办的专家讲座、读书沙龙、诗会等,提高了部分医学生的文化品位。
学校虽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医学人文教育活动,但并未禁锢于讲堂、论坛等形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医学人文需求,有针对性地以具体形式开展,吸引不同喜好的医学生参与,打一大医学人文教育范围,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效果。
3.1.4 医学人文教育要以贴近实际、结合理论、侧重实践为标准,精心选择内容。
以实践的形式去体验生活、去认识事物,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医学生习得人文知识、领悟人文思想和掌握人文方法,有助于医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内化为医学人文素养。
结合医学专业,学校团委组织医学生参加爱心志愿行、卫生宣传、春蕾助教等活动,让医学生加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结合专业技能,学校组织医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在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中,两个团队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中,四个团队分获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竟赛总决赛中,我校代表队获二等奖。在参赛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培养了医学生对工作的负责精神。
3.2 医学生
3 .2.1 医学生要强化对自身已有知识的掌控能力,提高知识匹配效率。
医学生作为自身知识框架的主人,要清楚自身知识框架的具体组成,提高对其的控制能力,按需调配,有序运作。医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这样才能将接收到的内容迅速、精确地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匹配。匹配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功能性处理—是直接定位到某个知识点上进行留存,还是需要为其创建位置才能将其纳人,最终使医学生在认知层面发生知识结构的变化。只有匹配高效精准,医学人文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3.2.2 医学生要能动地应对新知识。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医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被加工、被改造的消极对象,不能一味地被动接收;教育者要调动医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对教授内容踊跃地做出反应,增强传授者与医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缩短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内化时长。
3.2.3 医学生要有自我完善意识,接纳新物修补自身缺憾。
在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时,医学生要正视自己,要认识到不同的存在环境对个体形成异于他人观念的促使作用,而异与同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要有自身并不完美的意识,无论是在某方面还是在知识框架上,都不能认为自己的是完全的和完美的。对于外来的医学人文知识理论,医学生要有接纳的意愿,为修补自己知识框架的不足或缺失提供原料,而不能出现“阻抗”现象—还未开始学习就排斥或回避要学习的内容,认为当下的学习内容是自己不需要的,或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是有害的甚至是有侵人性的。
3.2.4 医学生要有自我革新意识,改变既有知识架构,适应外界新环境。
篇5
1.1人性的内涵与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人性,一是指人的性格;二是指人的属性。前者指人对人、物、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后者指人所具有的性质和本性。关于人的性质或本性,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一曰性善,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二曰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自私、贪婪、欺诈和残暴等;三曰无善恶,人既不性善也不性恶,人性是可塑的,是后天培养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四曰或善或恶,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即世上既没有绝对善的人,也没有绝对恶的人,而是善恶、是非兼具,但人通过修身可以去恶兴善。事实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是人性变化的前提或基础,不管人性善、性恶,但抑恶扬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对善的追求,人类才能得以繁衍、发展和进步。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场域中,即便承认上述人性假设,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求善的,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恶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性既善又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抑恶扬善。不管他们对人性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认为教育对人性有重要影响。从教育的本质看,其要义为“善”的影响,或使人向善。[2]应从生成论的人性假设出发,张扬人性中的善,使人性中的善从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抑制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恶性矫正到理想的善行上来,引导人的善性自觉,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我国古语“苟不教,性乃迁”,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巨大作用。西方近现代教育也有类似的思想,如,康德深刻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是教育的产物。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3]从上述论说我们可以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善性的生成,成就人的“圆满人性”。
1.2医学人性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最富有人性的职业。医学人性是人性中的善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人性的要求,认识、理解、关爱人,从人的自然本能方面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在社会关系方面公正、平等地给人以关爱;从人的精神方面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为人施以终极关怀。我国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之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强调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仁慈之心、仁义之心的仁者情怀;要求不仅要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与方法,更要以同情、慰籍、关爱等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予病人情感关照。正如大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对医学人性的精辟诠释。前已述及,教育对塑造人性有巨大作用,然而,教育又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野,二者在人性教化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科学的功能在于探寻自然规律、发现客观真理,科学教育使人达理、求真、重利,它虽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却忽视人的精神。而人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关注心灵、陶冶情怀,人文教育使人通情、求善、尚美,它虽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但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正是由于科学的实用和人文的虚空,科学压倒了人文。长期以来,医学界也出现了“技术至善论”,高等医学教育也遭到技术主义的深度控制,出现了“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医学教育更多地关注先进诊疗技术的传授,忽视人的精神理念与个性的培养。于是,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职业技能训练。事实已经表明,忽视了医学所蕴涵的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必然造成医生人文精神的式微和人性的淡漠。当下医学技术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人们对医学进步的回应却是“做的越好感受越坏”———专科化消解人的整体性,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殊不知,医务“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性工作,还充满了对社会的理解、对人性的认识、对人尊严的尊重和对人生活目的的终极关怀”。[4]如果医学技术不以人文精神为其进行价值定向,它不仅不能造福于人类,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应重视学会“如何做事”的医学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学会“如何做人”的医学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趣,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4]它通过对医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熏染与浸润和人文情怀的培育,对医学生的态度、观念、精神进行教化,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归训,塑造和提升医学人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应该一只眼盯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和先进诊疗技术;另一只眼关注医学活动中的正义、公正、义务、美德、仁慈、责任、同情等,培育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感知、对痛苦的倾听与理解、对病人权利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用医学人文教育消解医学过度的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抵御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与侵害,重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之间的平衡。为此,《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通过“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的协调发展,使得“专家”不只是流于“专技”,而由“专技进乎道”,重塑医学的德性与灵魂。
2医学人文教育的进路: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资源
如上所论,提升医学人性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建医学生内心崇高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法则,使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医术与医德并进,这既是医学教育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在这一点上,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医学人性、提升医学的人性自觉,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和深入研究。为了避免目前医学人文教育边缘化和外在化的倾向,医学人文教育应深入医学、置身医学,与医学融为一体,使医学人文教育真正成为医学的人文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将不再是附加于医学的,而是医学自己的。
2.1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课程,使医学生的医技充满人性关怀
医学不仅是关乎人的科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这就决定医学人文不仅涉及人文学科,也包括社会科学,这些学科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医学专业的学制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精湛的医学技术,又提升医学人文素养。笔者认为,以医学为核心对上述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台北医学院开设“医学与艺术”课程,包括:“美”的概念在中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中的逻辑概念,美学范畴系统中之“美”“丑”“崇高”“悲剧”及“喜剧”,艺术、音乐、文学创作与医学的关系,天才之悲剧,莎士比亚作品内的医学,红楼梦里的疾病及影响,三寸金莲———从妇女的足痛到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屈原创作的源泉———抑郁症,曹操的头痛与他的性格,李白之死,杜甫的创作心理,贝多芬的耳聋,严复的气喘病与返本复古,宏通的心灵世界等共16讲[5]。试图以医学为主线,用伦理、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方法探寻人性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崇高,涵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如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等,以病人和社会为主线,将医学伦理、卫生政策、医患沟通、行为医学、预防医学、文化多样性等内容整合起来,开设“医生、病人与社会”跨学科课程,其目标在于发展同病人相关的技能,并在医疗实践中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6]这种打破原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的方法、概念审视所学专业,达到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的作用。鉴于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师资等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开设这样高度综合的课程有较大的难度,可开设适度交叉、综合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学文学等。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讨论,使医学生了解生命、死亡,健康、疾病,快乐、疼痛,治疗、康复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理解医学和卫生保健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和道德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维护尊严的人文情怀,唤起他们对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执守,形成惠民济世、兼善天下道德人格。
2.2充分挖掘医学内涵的人文元素,“以医载道”,使医学生医术与医德共生共进
篇6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患沟通
近年来,医患双方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医患矛盾在局部地区显得突出。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也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而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构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医患双方共达双赢已迫在眉睫。
1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
医学人文精神,就是救治在疾病中挣扎饱受躯体疾患和精神痛楚折磨的病人,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当一位病人呈现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时,就不仅只是作为疾病载体的人体,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医务工作者注重对其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2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自文艺复兴运动后开始了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的研究,17 世纪的生理学、18 世纪的病理学、19 世纪的细菌学、20 世纪的药物治疗都是受机械论思想影响,医学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也使医务人员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以生物的观点解释疾病,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说明;每一种疾病都必须并且也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上找到形态或化学变化,都可以确定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找到特殊的治疗手段。从而造成了医务人员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以及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逐渐失落或淡化。
3找回人文精神的迫切性
医学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其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
值得重视的是,在医生与病人之间,价值取向往往不一样。目前,一些医生对于医疗技术的认识,存在以医学科学价值观念取代其他价值观念,包括社会价值观念的情况。这也正是医学与社会、伦理、文化传统产生一些磨擦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提倡找回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而逐渐失落的医学人文精神,就是要把它与医学科学精神结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解决医学领域中的问题,增加医患之间的理解与配合,使各项医疗技术的作用发挥出人们最满意的效果。
4树医学人文精神 促和谐医患关系
医学不仅仅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生物体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进行治疗,要达到这一目标,医学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树立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强调继承人类文明,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精髓,把人的尊严、价值、权利、自由和发展作为首要关怀的当代人文精神,将人文关怀贯穿于管理、医疗、护理、服务和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
4.1提升文化内涵,树立服务理念: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改变以往“病人来医院是看病,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始终把病人的满意作为衡量医疗工作质量的尺度,要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从就医环境、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方便病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以诚信服务,赢得患者的信任,增强社会的诚信度。医院应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之中,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明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等重要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统一。
4.2强化管理,表率示范:管理者是单位的一面旗帜。管理者除自身应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修养,通过领导者自身的表率和示范,成为医院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的模范实践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及措施办法中应处处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样可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将抓好人文精神培养作为医院战略性发展的超前思维。
4.3内强素质,提高质量:医疗质量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质量第一,确保医疗安全,是每个医患所共同追求的。建立质量管理考评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医院要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符合实际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套考评体系应结合个别质量控制、科室质量控制、院级质量控制及综合质量控制来制定,并把全程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个体控制和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和科间控制相结合,最后精心组织考评工作,确保考评不流于形式。
4.4促进沟通,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相对强势的医务人员应该主动倾听患者的每一句话,用语言和行动安慰病人,同时对患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篇7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医学道德素养;良好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56-02
在中国,医患关系这一最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推动之下变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由于涉及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每每出现医患纠纷,讨论都会异常激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应对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和持续增长的利益诉求,从根本上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医学界应该把努力的重点放在医学生医德培养以及医务人员医德素养的继续教育方面。如何加强医学生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无疑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学人文教育的逐步加强,会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自觉提升自身医德素养,以为患者提供高水平人性化的医疗为己任,在重建令多方满意的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内涵着一种人性的温度[1]。医学的这种独特属性加之其实践对象和研究对象一致,都指向有生命的人,医学以人为研究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2]。因而没有任何一门科学技术像医学那样需要人文与之同生共荣,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其从业人员的技术与道德高度协调一致。然而,当前的医学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类是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各类生命伦理争议,诸如器官移植问题、人类辅助生殖问题、基因增强技术等等。另一类是如何使临床医学更加人性化的问题,例如: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应坚持“患者第一”的原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患者的利益置于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损害患者权益;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同情、关心、体贴患者,不滥用药物、不滥施辅助检查、不滥施手术;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践行知情同意、尊重自主等医学伦理原则以及医学伦理基本规范,自觉遵纪守法。
上述这两类现实存在的医学问题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进程中急需克服的的顽疾。现阶段,由生命科学技术应用以及临床医学工作缺乏关爱这两类原因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的缓解,涉医暴力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在如此复杂的执业环境中,要改变不良的医患关系,就要在变革体制的同时,恢复和强化医学的人文传统。那么更加有理由相信,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助于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降低涉医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医务工作者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建设不仅是医学道德的本质规定性,更是当前时代的需要。因此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是当下医学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该职业群体医学人文素养的根本途径。
医学道德因素在医学科学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与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医学教育的落脚点已经逐步放在改进与加强医学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与此同时,医学教育领域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不能使医学人文沦为空想和口号,医学人文要进入医学并与之一同寻找二者的共鸣点,医学人文教育应该把实现人性化医疗作为终极目标,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展现对患者、对患者生命的关爱[3]。
对此,医学人文教育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要达成的目标共有3点。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处理医学人文与医学技术的关系。这点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对现行的医学科学技术引发的各类生命伦理问题要有深入的理解,本着患者利益第一的基本要求,运用医学伦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对由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风险及收益进行综合评估。坚持这一过程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形成对生命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正确认识,对于突发或者全新的医学问题潜在的风险能够具备预判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处理医学技术所引发问题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点是认真处理好医学与医学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对此,医务工作者应做到灵活应对医学伦理困境,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伦理道德难题要学会结合政策法规、科学事实以及医学伦理理论原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棘手的伦理困境迎难而上能够促使医务工作者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勇于承担风险的主人翁精神。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必然伴随改革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在日常工作中全面塑造其伦理敏感性。第三点是全面处理好医学与医学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即要求医务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认同和接受不同人群观点的多样性,增進对于各个阶层、各种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尊重。在践行医学伦理学三大生命理论的同时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并于工作中体现出对患者生命的充分尊重。此外,医务工作者还应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尽一切努力,甚至冒着某种风险为患者解除病痛,增进健康,并为此提供尽可能最优、尽可能周全、尽可能最低成本的服务,即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由此可以明确“正确处理医学人文与医学技术的关系”“认真处理好医学与医学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全面处理好医学与医学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所阐述的内容是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医学研究的主体,更是医学实践的对象,在具体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实现对人生命的全面尊重和抚慰、提供人性化医疗体现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的高低,在医疗实践中,人性化医疗没有特殊的、具体的、程式化的标准。它以医务工作者的仁爱之心为起点,广泛存在于医务工作者主动和积极的努力中,并以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强烈责任感贯穿表现于医疗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人性化医疗是医学人文的最高要求,任何具体的衡量标准都是对最高要求的束缚,因此,能够为患者提供何种层次的人性化医疗完全取决于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素养的高低。著名的医疗剧《心术》对医患双方基本共识的形成影响很大,此剧认为医生有三重境界:一是治病救人,即医好患者的病。二是人文关怀,即在医好患者病的基础上,像亲人一样对待他们。三是进入患者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医务工作者要认真理解和内化“三重境界”的要求,全面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努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高水准、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
此外,需要医学教育界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对于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落实,要注意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语境,也就是说提高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养离不开现代伦理思想的浇灌,更离不开中国传统医德的滋养。“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医德的精髓所在,时至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医乃仁术”包含丰富而又深刻的理论内涵,可以深度挖掘的空间非常大。为了更好地明晰“医乃仁术”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就必须先要全面剖析什么是“仁”。仁是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要义,儒家传统认为仁是“全德”之称,是“五常”之首,是包罗众德的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从字源学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涉及的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仁者应该尊重、同情、爱护、帮助他人,时时以己推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仁者爱人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3]。
结合对“仁”的理解,“医乃仁术”应该指向的是助人摆脱疾病苦痛困扰的仁慈之术,是爱人、救人之术,“医乃仁术”是对至高医学道德最简明的诠释。“医乃仁术”阐明了医学应该包括“仁”与“术”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要实现“爱人”的目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人文道德素养,同时还应熟练运用医学技能,对于医学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在“仁”与“术”的关系上,“仁”为“术”的前提,“术”必须以“仁”为宗旨和归宿,当然,“仁”的实现,必须以“术”为手段,“仁”与“术”共同铸就了医学的完整性。此外,“医乃仁术”还界定了正当医学行为的范畴。医学只有在“仁术”的意义中才是医学,才是医家应当追求的,出离“仁术”范围的医术,不能称之为医学,对此医家应着力避免。“医乃仁术”的命题时刻提醒医家,医学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忽视人,不能脱离人。医学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其服务对象是人,以“活人为心”是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4]。
“医乃仁术”不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要求,更是现代伦理思想的极致追求。医务工作者要在科学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对医疗评价标准全面化的多重挑战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在医疗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找准定位,必然需要将“仁心”“仁术”“仁性”融汇内化到自己的灵魂中,以极高的医学人文素养为患者、家属乃至社会提供人性化医疗,使之体会到来自医务工作者发自内心的仁爱和关怀,重建令多方滿意的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戴晓晖等
[参考文献]
[1] 郭照江.医学伦理学新编[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2] 陆洁冰,文秋林.伴随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前进—杜治政医学人文思想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2):24-26,30.
篇8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06-02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以追求医学新技术为目标,忽视了患者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弱化了医学生人格操守的培养。强调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基础医学教育中去,使人文精神在医学生的临床实践中得以实现,把患者的需求列入自己的责任范围,即“以患者为中心”。所以,加强人文精神建设是医学院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应该得到医学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
1 积极创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环境
从管理层面而言,医学院校应设立一定的人文医学教育组织机构,统筹规划人文教育。这里就包括将基金设立、机构设置、教师配备、学时分布纳入整个基础医学教育的规划之中。在教师层面,应加强专业教师人文方面的修养,人文教学时可以根据专业教学上内容的不同加以实施,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应该加强联系和合作,在与病人交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使人文素养、职业品德在他们身上加以渗透。所以,专业课教师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此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共同创造现代医学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良好局面。
2 构建合理的人文教育知识结构
课程结构上,医学人文学科的界定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所有高等教育层面都要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这里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医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向来选择相应的课程,这可以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提供保证。二是应该与现代医学相关、并能够直接服务于医疗实践之中,其中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医学心理学等学科,而其核心课程是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医学法学,下面对其分别加以简单介绍。
1)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已经涉及现代医学的诸多前沿学科,这些技术应用于临床,如何能达成最符合人类利益的共识,为社会所包容和接受,是备受关注的内容。医学伦理学可以引导医学生借助哲学知识和哲学思维去思考和认知上述问题,并需要作出适当的价值判断及价值选择。医学伦理学在培养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博大宽容的人文关怀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方面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医学沟通学。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在现代医学实践中,80%的医疗纠纷是由非医学技术因素引起,医患沟通不良是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状况,建议基础医学开设医学沟通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沟通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为将来步入临床获得完整的病史资料、做出正确的诊疗措施、获得患者的信任、规避医疗纠纷奠定基础。
3)医学法学。医学法学在专业课程的渗透使学生在校期间对医疗活动的权限上要具有明确的理解,以便在出现各种各样的医疗纠纷时能够从容而科学地应对,借以维护自身权益,也是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 丰富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切身感受
采取“课堂实践、社会实践、临床实践”等多种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广大医学生在了解社会、临床和生命的基础之上,去感悟社会对医生的重视度、感悟临床对患者的重要性、感悟患者生命之宝贵,去领会医学人文的核心精神之所在。
课堂实践方面,可以介绍名家著作,由学生主讲,学生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丰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体会到只有精诚双修、德才双馨才能够成为济世大医的“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文精神之内涵。由于教学内容达到了有的放矢,既有学生的参与,又有教师的指导,既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沟通方面的能力,又提高了其他医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以达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
社会实践方面,可适当组织医学生旁听有关医疗纠纷方面的案件,达到事后讨论和分析、深化认识的目的,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分析案件,着重指出医学生的人文情怀素质在具体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及时指出医学生在人文情怀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临床实践方面,医学人文的载体是医疗实践,医学人文精神只有在具体的病人身上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人性、理解病人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医疗实践,而医疗实践也能够提高医学生对病人权益的认知。如当前有的医院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新药的治疗。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才能够深刻理解相关原则,明确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社会交往及性生活史等情况都应该是患者的个人隐私,应该得到一定的保护。带教医师的言传身教也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带教医师本身的人文素质要首先过硬。
有人说过,医患关系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要等待制度上的完善,而首先应该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希望提高人文素养从医学生抓起,有医学人文护航,建立真正体现出节制、谨慎、可持续、公平、公正的未来医学。
篇9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活动最终培养出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人才。2011年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医学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丰富人文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明确高等医学教育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一定实践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应结合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5]。救死扶伤、诚实守信、关爱病人、敬畏生命应该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儒家丰富的人文思想涵盖了所有这些人文精神,并且对医学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教育意义。首先,医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儒家强调“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儒家主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不孤,必有邻”,告知人们立身树德的重要性;在诚信方面,儒家提出“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平等思想方面,儒家主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它方面,儒家思想主张“义”、“礼”、“智”,在医患沟通、依法行医、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指导思想。可见,儒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2构建人文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核心环节。把儒家人文思想整合到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去,就要把握好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的各个环节。1)要把儒家思想融入到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中去。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济宁医学院根植于孔孟之乡,沐浴时代新风,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理念,把培养富有“仁爱”思想的德艺双磬医学人才为己任,提出“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的教育理念,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全过程,60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德医”双馨的医学人才,涌现出了如“医坛红烛”王春祥、近期备受关注的“最美乡村医生”张波等一大批优秀校友。2)要把握好儒家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人文课程的设置要正确处理好与医学专业课程的关系,医学院校应以医学专业课程为核心,人文课程的安排和组织不能冲淡医学教育的主题,在教学安排上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二是创新性原则。要正确处理好儒家人文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不断赋予儒家传统文化时代内容。三是协调性原则。人文课程设置要正确处理好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专家建议在设立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基础上,创设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和医学心理学6个二级学科。将儒家优秀人文思想贯穿于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3)要抓好儒家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过程。
把儒家人文思想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具体应根据高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和大纲,主要从公共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加以组织和实施。①公共人文课程。设置社交艺术、公共关系学、中国传统道德概论、医学人文学导论、孔子的智慧、让爱为生命护航等,这些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儒家优秀人文思想渗透到这些科目当中去,培养学生逐渐从人文角度了解医学、走近医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②医学基础课。开设相关课程有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等,主要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基本素养,在社会人文环境下研究和学习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避免进入“见病不见人”的误区,深刻理解医学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价值。③医学专业课。针对高年级医学生开设,如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学、健康评估、中医学、面试礼仪等,开设见习和实习等实践学科,让学生全面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人文课程要教授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心理、人际、沟通等知识和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需求,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平。④实践课程。实现儒家人文潜移默化的进入医学生的头脑,内化为行动意识,还要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和载体,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学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举措,依托地处孔孟文化聚集区的区位优势,在曲阜“三孔”、邹城“三孟”、孔子研究院等地开辟了儒家文化教学实践基地。同时,学校开设“大爱讲堂”,定期聘请儒学大师、专家和学者来学校开展人文知识讲座,收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设施,营造儒家人文教育氛围,在图书馆设立“仁学阁”、制作论语道旗和文化名人名言标牌,取校训和儒家圣贤命名桥梁道路等,如明德桥、孔子路,使学生身处学校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
3注重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篇10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现状 现实意义 改革启示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
二、培养人文精神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人文课程教学时数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达到20.0%~25.0%,英国、日本也占到10.0%~15.0%。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教学时数大约占到总教学时数的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中国的医学生接受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修、基本原理概论等都是基于理论学习,却也占据了人文精神在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项针对我国10所护理院校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开设人文课程最少的仅有6门,仅占教学时数的6.2%,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人文必修课程。对医学生缺乏人文社科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1]可见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情况更是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相比,我国医学教育的师资水平依旧比较落后。殷小平曾以“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师人文素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仅占25.3%,认为‘一般’的学生占55.2%,‘不满意’的学生占19.5%。”此外,在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作者指出:“学生们反映,即使是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许多也是徒有虚名,教室并未讲出有吸引力的内容。”“学生们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73.9%)、交互式(61.2%)和小组讨论(44.2%)。事实上,枯燥的理论不仅很难将鲜活的人文精神点燃,而且必然促使医学最终对医学精神本身的背离和异化。”时代与生命的对医学生的要求是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略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之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能收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少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更是带着这个行业在社会中有着高收入的功利色彩。“救死扶伤”这四个字后面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他们在踏入这个业甚至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所强调的学习内容。专业知识是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伦理实践,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相辅相成,让病人感受到来自医者的温暖与关怀。可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滞后,“医者仁心”的传统道德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目前社会上医疗逐渐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紧张,人们对医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医患纠纷屡见不鲜,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如医疗条件有限,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等,但其最根本原因是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一组组震惊人们眼球的数字,一个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都是对我国医学教育敲起了警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呵护、关怀。
四、人文精神对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启示
首当其冲,是要调整人文精神的课程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主要是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建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味。第二层面是使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珍视人喝生命。第三层面是融人文精神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掘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人文力量对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把这种提升带到今后的实践中,把握医学这一生命科学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只讨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不够的,需要让它作用于我们的信念,在医疗实践中得以实现。因而各医学院校应该发动各项可利用资源,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投身与课后的实践中,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培养出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精神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摆脱医学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人类赋予的神圣使命,二者的融通才是现代医学发展之未来。期待着医学发展的历程会进一步朝向人类寻求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朝向人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思想、尊重灵魂、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