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制药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制药报告

篇1

关键词 生物制药技术 职业能力 企业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为了更好地推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访谈了30家武汉市生物制药企业,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对生物制药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调研目的、内容及方法

1.1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了解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三到五年对现代生物制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总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作为确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

1.2调研内容

共调研企业30家,其中重点走访21家,问卷调研9家。主要调研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生物制药专业的职业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等方面。

1.3调研方法

通过资料调研、实地走访、发放企业调研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

2调研结果分析

2.1生物制药行业背景分析

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也是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激励下,生物制药产业的迅速崛起,为高职层面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营造了需求环境。《2006年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在未来5到10年市场急需的人才中,生物制药中下游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位列前10名。

生物制药也是湖北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为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创业6年,光谷生物城在全国26个生物产业园区中,综合实力位列第三,2014年上半年,武汉、宜昌等十市实现生物产业产值693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全省生物产业产值。全省医药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4亿元,同比增长33%。

2.2未来3-5年,行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预测

据资料分析,目前全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速度和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制药行业,仅湖北省的生物制药企业就多达1400余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制剂等技术领域,虽然抗体、基因工程等现代制药技术所占比重较小,但发展迅猛,体现着未来制药业的方向。高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业带来了不同的岗位需求,通过调研分析,未来五年,武汉地区生物制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不少于2500人/年,加上自然更新人员,每年需要生物制药专业人员约3500人。

2.3生物制药行业生产岗位人才需求悄然发生变化

在调研结果的分析中,有个现象值得关注: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技术类(23%),质检类(15%)和销售类(11%),在技术类毕业生选择的多是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基因操作、分离纯化等现代生物技术带研发性质的实验员/技术员岗位,而传统制药岗位,如微生物发酵、制剂生产岗位的选择很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生物制药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异军突起,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趋势,因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生物制药行业需要掌握传统微生物发酵 、制剂,生产管理等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是需要具有现代生物工程的制药生产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2.4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期望

生物制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带研发性质的技术类岗位对高职学生青睐有加,企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生物制药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变化决定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结构的内容。

2.4.1企业对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企业认为本专业的学生最需具备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具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

企业认为本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2.4.2企业对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企业认为本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但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有待加强,尤其PCR操作、SDS-PAGE、Western blotting、ELISA等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亟待加强。

企业用人观点归纳: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由于各企业经营方向不同,学生就业岗位不同,而学生能力及素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从事生产、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从事销售工作对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共同的特点是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而学习成绩、专业背景、社会实践相对不重要。

3建议

(1)“普适+定向”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学生素质培养优先;

(2)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作用;

(3)改善实训条件,增加现代生物技术类实训项目。

篇2

 

【关键词】生物制药实验课程整合教学方式考核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医药已发展成为最具前景的支柱产业。全球医药市场的重心正逐步从化学制药转向生物制药,因此,为了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生物制药专门人才成为目前高校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生物制药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应用导向强,要求学生知识、技术、科学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因此,其实验教学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专业核心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以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1],结合现有核心实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对其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思考,为本专业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意见。

 

1生物制药专业核心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本专业核心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设置了调查问卷,通过对2015级、2016级生物制药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分析,表明目前本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验课教学内容我校生物制药专业核心课程共10门,共开设39个实验项目,共计208学时,其中《发酵工程》实验2个,《基因工程》实验3个,《细胞工程》实验3个,《酶工程》实验3个,《生物制药设备》实验5个,《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2个,《生物药物分析》实验4个,《药剂学》实验6个,《药理学》实验7个,《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4个。就以上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而言,其中验证性实验占绝大部分,部分实验内容陈旧,与理论课内容联系不紧密,与现实生物制药产业生产研究脱节,缺乏设计性、综合性大实验;并且由于实验设置时课程间缺乏沟通,基础性实验项目重复率高,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教学时间的浪费;同时,各课程实验项目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难以将整个生物制药的过程融会贯通,形成大的产业格局。

 

1.2实验课教学模式目前依旧采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讲义内容将实验原理、材料、实验步骤等详细写出,由实验教师根据讲义内容进行逐一讲解,相关的实验材料准备及预实验工作由实验教师提前完成,学生只需根据讲义内容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流程即可,整个学习过程几乎不需要思考,没有给学生设置出思考与想象空间,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下一步该做什么、该提前准备什么,实验成果有什么现实用途。学生趋于形式化学习,忽略了实验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真正做到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规划的能力。由于学生只做了实验项目的关键部分,也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实验流程,导致对实验的整体设计一知半解。

 

1.3实验课考核方式目前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单一,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主体,但是实验报告内容单一冗长,抄袭度高,学生过分注重阳性实验结果,认为出现阴性结果就是实验失败,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因此单纯的实验报告难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内容,教师也难以从中知悉学生的真正学习情况,在专业实验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客观、全面、有效的实验考核评价标准。

 

2生物制药专业核心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2.1实验项目创新优化整合在专业整体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上,我们以生物药物的研发为导向,按照生物制药产业实际研发步骤调整现有实验课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整合,有效规划实验课学时,构建了一套实用技能培训式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用技能培训式实验及验证性实验可在大学二年级实验教学中开展,在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学习规范的实验技能,间之以学习《生物制药设备》;综合性、创新性大实验主要在三年级集中开展,借助期间《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等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的授课,构建创新性、综合性大的实验教学项目,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规模化创新性综合性大实验。虽然实验周期较长,但学生可以以理论知识为指导,把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实现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可以深入理解,巩固提高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通过近3年对学生实验课过程的观察,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实验仪器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经过一个假期就会出现例如无菌操作不规范甚至不正确操作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将以下内容以《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培训》课程的形式纳入到整个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2]。在专业所有实验课之前,以2~3人为一个实验小组,集中6~8学时安排以上课程,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室安全意识培训,使其建立整体的实验观念。具体实验内容可以包括移液枪、离心机、高温高压灭菌锅、pH计、电子天平等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药品、培养基的正确配制,危化品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超净工作台的无菌操作,细胞培养相关设备仪器的清洗消毒,废液废品的正确处理等。严格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严格进行技能操作考核,为后续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督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安全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实验室安全和良好的卫生环境。与此匹配,为进一步检验学生对以上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后续实验课程的每一次开展前,进行10 min的技能讨论与汇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综合性、创新性大实验以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为主线,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模块,上游以基因工程实验内容为主体,包括引物的设计、目的基因的获取、表达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克隆转化、筛选鉴定、诱导表达;下游则涵盖了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工艺学、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发酵罐的使用、发酵过程的调控、分离纯化、蛋白检测及鉴定、活性检测及药理、毒理、药代、药效等动物细胞实验[2,3]。具体实验内容拟以重组人干扰素的制备为主线,重新编排实验讲义,将各门核心实验课程有机整合,将整个生物制药过程串联起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整套技术流程,增强学生的连贯性认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以开放实验的形式向全校对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感兴趣的同学开放实验室,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与实验准备的机会,大大提升学生查阅资料、综合分析、构建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能力。

 

验证性实验作为整个实验体系的衔接桥梁而存在,对核心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后,依然可以选择性保留3~4个验证性实验,例如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溶菌酶的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等。综合性大实验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难度也相对较大,而验证性实验相对于综合性实验来说,实验结果比较直观确定,未知影响因素较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术,同时了解实验基本思路建立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成功的实验中树立信心。

 

在整合实验前期,我们做了初步尝试以探索其可行性,由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最终由2014级、2015级、2016级生物制药专业15名学生和5位教师共同参与,以重组人干扰素的制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展实验教学。首先由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整体设计方案,与带教老师讨论修改后确定最后的实验方案。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的整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信息检索与整理归纳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及设计能力。通过不同年级三个批次学生的实践与摸索,重组人干扰素的制备实验项目基本成型,学生认可度高,普遍认为这样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比独立基础性实验项目的教学效果好,参与度高,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度高,得到了系统的实践锻炼。

 

2.2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①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将关键的实验操作以线上视频的形式重复播放[4],在老师巡回指导的同时,方便学生反复学习,掌握要点。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多样化的自媒体方式加强与学生的课内外互动,包括e-教学平台、微课、专业网站、微信群等。③加强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尽可能还原整个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过程,包括相关设备的内部构造以及参数调控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可重复性,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④适当精简实验讲义的内容,只列出实验的关键试剂耗材与实验步骤,在授课过程中学会“放手”,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设计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与主体性。⑤学生实验多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人数限定为2~3人,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位同学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2.3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的实验课考核模式主要以学生提交实验报告为主,报告内容单一,大同小异,难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内容。从考核方式上,我们采用多元化形式,首先对学生的报告内容及格式严格要求,将报告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解释及数据处理、综合讨论分析作为考察评判重点[5],包括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实验现象的规范描述,实验结果的分析等[6],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实验的重点及难点;其次在实验课程结束时开展知识竞赛或实验技能竞赛,作为实验考核的加分点,在提升学生活跃度的同时巩固教学效果。

 

目前,已有多门实验课增加了讨论课环节,由学生自由组合,3~4人为一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集中讨论学习,推选一人介绍专业相关的最新进展或技术,其余学生以书面报告形式完成。调查分析显示,讨论课作为考核方式的一种,学生接受度高,认为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在掌握现有实验技术的同时,可以学习前沿新知识新技术,拓展视野,开放思维。

 

3小结

 

生物制药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实验教学改革举足轻重。针对我校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贴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理念[1],我们对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通过具体实践摸索,以上方法可运用于生物制药专业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以基因工程药物研发为主线,将课程有机结合,建立实用技能培训式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增强专业技术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式主动学习。利用多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对学生加强引导点拨,而不是填鸭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巩固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常常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耐心分析解决问题,明白科学研究不可能每次都是成功的,树立坚强而认真的科学精神。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改进与实施,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更能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健,韩增胜,栗坤.围绕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14):143-144.

 

[2]魏娜.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8,15(1):73-74.

 

[3]郑晟,武国凡,王娟,等“.生物技术制药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CD].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9(1):45-48.

 

[4]李慧玲,程玉鹏,刘莉莉,等.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才智,2012,23:192.

 

[5]姚庆收,张秀丽,秦加阳,等.基于生物制药上、下游技术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01-112.

篇3

关键词:生物制药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成长性评价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主要生产低端的普药品种和仿制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且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出口量的萎缩、融资渠道的缩小导致生物制药企业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成长。因此有必要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做出评价,为政府制定相关方针政策、管理者做出经营决策、投资者投放资金提供一定的指导。鉴于此,本文选取2011年前已经上市的生物制药企业,以2011年为分析期间,尝试为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构建一套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spss统计软件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以及分析其成长性,不仅可以总体上判断我国制药企业的成长状况,也可找出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成长的瓶颈所在,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抛砖引玉。

二、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结合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企业绩效评价标准,本着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原则,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抗风险能力四个方面选取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建立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方法,对其成长性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剔除ST、*ST和数据不全的公司,选取了19家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1年作为分析期,对数据整理后,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并使用excel2007汇总结果。数据来源于RESSET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的财务指标以及上市公司2011年的审计报告。

(三)评价方法或者评价模型

本文针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特征,从成长能力、抗风险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这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采取因子分析法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分析以及评价。

三、实证分析

(一)可行性检验

首先做因子分析前,必须对已经整理的数据进行KMO 检验法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以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经spss16.0统计软件计算得出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如表2,本文的KMO统计量的值为0.501,虽然KOM值偏低,但是仍大于0.5,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条件,且样本分布的球形 Bartlett 卡方统计值为196.963,显著性概率为 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研究中使用的评价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

使用主成分法计算公因子方差、特征值和各因子解释的方差比例及其累计比例,以便提取公共因子。本文依据10个评价指标的关系,选择4个公共因子,从表3的总方差解释表中可以知道,前 4 个因子的初始因子解特征值均大于0.8,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8.282%,基本上能综合反映评价指标的内容,能够全面的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评价。

(三)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命名

利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对其进行因子旋转,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使得提取后的公共因子更接近实际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Y1最高负荷的是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因此将其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Y2最高的两个负荷分别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因此将其命名为营运能力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Y3与现金流动负债比和速动比率的相关性最强,因此将其命名为抗风险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Y4最高负荷是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因此将其命名为成长能力因子。这四个因子与本文所建立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致的。

(四)因子得分及排名

先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从而知道所提取的四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函数:

Y1=0.412X1+0.241X2+0.411X3+0.071X4-0.142X5-0.065X6+0.035X7-0.002X8+0.095X9+0.065X10

Y2=0.107X1-0.222X2+0.041X3+0.145X4+0.062X5-0.043X6+0.113X7+0.091X8+0.484X9+0.456X10

Y3=0.030X1-0.026X2+0.007X3+0.066X4+0.203X5-0.136X6+0.505X7+0.508X8+0.130X9+0.081X10

Y4=-0.067X1-0.019X2-0.101X3+0.441X4+0.588X5+0.362X6+0.077X7+0.136X8+0.091X9+0.045X10

再以前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旋转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之比为权重,得到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即综合得分Y=0.2936Y1+0.2626Y2+0.2449Y3+0.1989Y4。

根据四个公共因子的函数公式和综合评价指标得分函数,运用excel2007就可以算出各个公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结果进行排名。具体排名情况如下页表6。

(五)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6,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与分析。

1.从单个因子进行分析。

第一个公共因子Y1盈利能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双鹭药业,分数高达2.9652,较高的是中牧股份、科华生物和上海莱士,得分都在1.0以上;得分比较低是瑞普生物、海王生物、诚志股份和鲁抗医药。2011年双鹭药业的多个药品被列为医保目录范围内,使其药品的销量大增,营业收入大幅上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91.90%,从而成为了销售商品的获利能力最强和股权投资所获利润最高的一家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因此盈利能力因子得分最高,具有较强的成长性。由于“限抗令”的出台,门诊、医院等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逐渐下降,导致以“抗生素”为主打产品的鲁抗医药销量大幅下跌,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110.53%,获利能力和股东投资回报能力变成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最弱的一家公司,严重影响其成长性。

第二个公共因子Y2营运能力因子得分较高的是中牧股份、海王生物、诚志股份和东宝生物,由此看出这几家公司的总资产和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较快,资产的利用率比较高;得分比较低的是瑞普生物、华兰生物、智飞生物和沃森生物,它们的得分都在-1.0以下,它们对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还需提高,以提升其成长性。

第三个公共因子Y3抗风险能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海普瑞,分数高达3.9103,其次得分在0分以上的有舒泰神、双鹭药业、常山药业和中牧股份,其余14家公司的得分都为负数,得分排在最后的三位是安科生物、沃森生物和瑞普生物。海普瑞在2011年度采购原材料的数量减少和采购价格的下跌,导致应付账款同比下降了90.99%,流动负债也同比下降了56.05%,因此在短期内还债压力减少,流动资金较充裕,抗风险能力增强,尽管海普瑞在其他三个因子的能力不强,但是较强的抗风险因子大大提高了其成长性。虽然沃森生物和瑞普生物相对于2010年的短期偿债能力已经有所提升,但其抗风险能力仍为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中最弱的两家公司。

第四个公共因子Y4成长能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舒泰神,分数达到了3.2819,其次就是常山药业、瑞普生物和双鹭药业。得分比较低的是海普瑞、鲁抗医药、智飞生物和华兰生物。舒泰神在2011年建立了医药产业基地,在建工程项目迅速扩张,总资产增长率高达333.93%,在一定程度提高发展能力。且舒泰神的主打产品“苏肽”自2009年成为医保乙类药物,销量逐步上升,至2011年底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是稳步增长的,因此舒泰神发展能力强,极具成长性。而智飞生物和华兰生物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是负增长,原因是两家公司相关疫苗产品的销量大大下降,导致经营效益变差,成长状况令人担忧。

2.从综合得分进行分析。总体来说,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一般,19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综合得分是大于0,综合得分排名在前四位的是双鹭药业、中牧股份、海普瑞和舒泰神,他们的得分都在0.5分以上;而排名最后的华兰生物、瑞普生物、鲁抗医药、沃森生物和智飞生物,他们的得分都在-0.5分以下。此外,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差异比较大,最高分的双鹭药业与最低分的智飞生物相差1.6742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物制药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大,例如像双鹭药业的产品被医保目录收录后,产品销量大大上升,从而提高其成长性;另一方面是有些生物制药企业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利润来源比较局限,且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不重视研发投入,技术门槛低,在产能不断扩张下,利润就越来越少,成长性也不容乐观。

四、结论

本文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建立成长性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进行成长性的综合评价,得出公共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并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虽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但成长性差异大。

笔者认为要提高生物制药企业的成长性,促进生物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就应出台有利于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的政策,为生物制药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而生物制药企业自身需要改善产品结构,逐渐由单一化的产品结构向多元化的产品结构转变。此外还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门槛,从而扩大国内市场和开拓国外市场。J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综合实训;教学改革

生物制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培养面向一线的现代高素质生物制药产业人才,高职院校提出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高职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创新型人才,因此技能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1]而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是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除了校企合作的实训内容和企业顶岗实训之外,实验室的综合实训项目则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实践教学。本文结合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情况,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依据,对综合实训项目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如何改革和提高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实践技能教学。

一、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扩建和改造,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实验室已经小具规模,其实验仪器和场地能基本满足日常实验教学要求。学院生物制药实验室可以开展基因工程(核酸提取、基因扩增及电泳等)、细胞工程(清洗并消毒灭菌细胞培养器皿、配置细胞培养基、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等)、酶工程(酶的提取纯化及活力测定等)、发酵工程(菌种保藏与复苏技术、微生物发酵工艺技术等)和生化分离(固液分离、层析技术、萃取与浓缩、膜分离、结晶及干燥技术)等实训教学。近几年,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综合实训的要求,实验室新添了几台先进的设备,并实行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改革思路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它培养掌握核心生物技术和药学基本原理,具备综合性和实践性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这类专业技术人才要能够把微生物发酵技术、生化分离与纯化技术、生物活性物质分析检测等多种技术应用到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过程中。[2]为了使这些技术能够更好的连贯起来,在开设生物制药实训教学时,将涉及到的各门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系列联系紧密的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下面以生物制药技术综合实训项目――“细胞色素C的提取纯化及鉴定”为例,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进行改革与探讨。

目前,细胞色素C的生产工艺过程包含着以下环节:生物材料的选取、原材料的处理、细胞色素C的提取纯化及鉴定、干燥制成酶制品。在工艺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多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而考查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符合综合实训项目设计思路。

在综合实训项目开始的前一周,先由教师讲解细胞色素C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过程,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安排各组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然后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通过后再由各组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对本组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分析,并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实验结果。最后由教师对每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开展综合实训项目,学生既能将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转化为实验操作,又能对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有深刻的认识,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改革措施

1、实训教学内容的优化

为了提高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实训技能,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以往实训教学经验,对实训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与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基础实验技能,是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中的重点实验项目进行有机整合,以几个综合实训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评价,这部分内容主要在大一下学期进行。第二部分主要是专业实验技能,是将药用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等课程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几个综合实训项目的形式进行训练和考核,这部分内容主要在大二上学期进行。第三部分主要是综合实验技能,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分离等生物制药专业涉及的综合性专业课程中的综合性大实验,主要在大二下学期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实训内容并不是将各门课程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以几个综合实训项目的形式进行。

2、实训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先把实验内容讲一遍,并强调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学效果很一般。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开始前教师只讲解设计思路,不具体演示实验步骤,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的设计思路,必要时给予启发和引导,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训教学考核机制的完善

对学生实训的考核,首先应注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大实验操作题的比例,并从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提问考核。其次,考核过程中应适当考查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操作工,同时还要具备相对全面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胜任以后的工作。最后,教师要根据考核的反馈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以后的实训教学中加以改进,改善教学效果。

4、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近几年,我校与几家生物制药企业建立了校外定点实训基地,为毕业生和生产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保证毕业生综合实训技能和应用能力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要求达到紧密对接,[4]使学生可以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为将来的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

四、结语

高职教育的综合实践教学成为未来大的发展趋势。[5]通过近几年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因为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较快,对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教学中沉淀经验、总结教训,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摸索。[6]

【参考文献】

[1] 秦钢.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技能与课程体系设置[J].考试周刊,2007(35)13-14.

[2] 邢增威,陈聪,曹智启.高职生物制药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文汇,2012(3)157-158.

[3] 何纯莲,赵冰清,黄浩.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2006.22(1)43-45.

[4] 余斌.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教学效能评价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1)77-79.

[5] 宁波.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5(1)31-32.

[6] 王安平,陈圆,黄亚瑾.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技能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28)188-189.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生物制药工艺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20-02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生物工程技术实践应用的重要分支。课程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工艺原理、下游提取分离技术、生物工程分析、基因工程和免疫学为基础, 研究生物药物生产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制药生产过程优化,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生产药物的一门学科[1]。

1 生物制药工艺学案例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生物制药工艺学内容主要涵括微生物药物、生化药物及生物制品三大类药物的制备工艺。在具体药物生产工艺的学习过程中就是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药物的生产,例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主要从菌种的活化、种子扩大培养、发酵的控制、发酵液的预处理、青霉素的提取纯化精制等方面来分析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学生在以前的基础课中已经掌握了各种工艺控制方法、产物分离技术等理论,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只是听,一方面学生不重视,抓不住重点,觉得老师是重复以前的知识,枯燥无味,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将原来所学的基础理论,具体分析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理论指导实践,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9世纪70年代由哈佛法学院在大学课程中开始使用。它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真实事件和情境的分析、思辨为重点,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该方法主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取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分析和掌握案例的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及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4]。

在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中,结合三大类药物的典型药物生产工艺,建立案例库,在该课程部分章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新课讲授之前,从案例库中选择相关的典型案例交给学生,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并讨论,授课时由学生占主体地位,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带到课堂上讲解分析,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归纳分析总结并引出新课。从而实现由案例具体分析到新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药物在不同案例中具体生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青霉素生产工艺”这一章节时,在教学中先通过讲解认识青霉素这种药物的结构特点,然后以案例库中各个工厂具体青霉素生产工艺为案例,组织学生对各种工艺进行研讨,要求学生从菌种、代谢控制、分离纯化方式以及收率、能耗、环保、安全及关键设备使用等方面对各厂工艺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并从中自行设计最佳工艺。通过应用案例法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内容枯燥、理论和实践缺少联系的弊端,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生物制药工艺学案例教学的课程改革的实施

2.1 精选教学案例

在保证案例选择典型性、时效性的前提下,根据生物制药工艺学中微生物药物、生化药物及生物制品三大类药物的典型药物生产,每类药物选择3~5种,例微生物药物从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两方面考虑,选择谷氨酸、青霉素、链霉素的发酵生产作为典型案例,通过结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校友提供组建案例库,使每种药物各种生产工艺达到5~8个,在进行到此部分内容时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在课程进行到适时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好像亲身立足于企业实际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2.2 精心设计问题

根据案例库中的各种药物生产工艺准备问题。问题设计是案例教学方法中引领学生探究问题、开阔思维的关键因素。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认知心理,具有对专业基础知识应用的指向性。因此,所设计问题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知识的积累情况,每个工艺提出8~10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利于课堂讲解中的引导和开阔学生的思路。

2.3 案例教学的实施

课外讨论小组以4人为一组,指定组长。将相关的案例、问题及要求查阅的参考资料范围提前一周交给组长。要求每个学生根据问题,查阅基础知识及最新研究资料,最后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讲解这类药物的基本特点,然后引出这种药物的生产工艺,分别要求各组根据准备的案例,派一名代表进行具体企业案例的讲解,分析工艺控制点及存在的问题。同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完善,各组之间可互相提问、争论。课堂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案例选择的恰当性、教学引导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教师是否创造了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

教师最后做恰当的点评和总结。教师的总结应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讲解、提出的问题及讨论分析进行总结,关注学生对具体案例中工艺的流程、工艺控制参数的分析是否全面、正确,以便学生从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到正确处理和解决药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通过对具体中案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最后,教师在评价时应对有创新的观点应给予鼓励;同时指出还存在的不足,并适当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在课后写出心得报告。

2.4 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篇6

引言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生物技术药物在全球医药市场比重从2006年开始年年攀升,预计每年以7%的速度快速增加。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我国高校及研究院所中拥有大批科研人才,有充分的潜力发展生物科技,更重要的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获得政策上强有力的扶持。随着“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生物医药被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以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生物医药863计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资本、人才等资源今后将会向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因此,生物制药产业具有诱人的投资前景和巨大的投资潜力,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正确认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进行理性投资,将投资风险最小化是投资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1]。

本文建立生物制药企业价值投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分析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将所得综合因子得分排名与市盈率排名进行对比,寻找最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说明投资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发掘各公司的投资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样本选取

根据最新的行业分类标准,2012年度在沪深股市交易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有27家,再对这些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剔除了最新上市和连续三年亏损的四家,最后得到的样本公司为23家(见表2)。

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2年年度报告,结合财务管理、统计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SPSS19.0和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定量分析。

二、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价值评价

1.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价值评价指标选择

结合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的知识以及参考相关文献[2-6],本文选取了每股收益等15个指标建立评估体系,见表1。

2.因子分析过程

(2)确定公共因子数量

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7]。方差贡献率由各变量对某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加总而来,是表示某个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前五个特征值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9.279%,因此只需要选取前五个公共因子就可以保留原始变量提供的89.279%的信息。

(3)因子得分

为了增强各公共因子和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好地解释公共因子代表的含义,本文以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分析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可知,公共因子F1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剩余收益、营业利润率、本科以上人员比例上有较大的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共因子F2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共因子F3在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成长能力;公共因子F4在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剩余收益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市场表现;公共因子F5在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上有较大载荷量,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8]。

通过计算每一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对应样本的相应因子得分进行加总,因子得分越高其内在价值越大,见表2。

3.因子分析结果

表2的综合得分反映了各公司的内在价值大小,但是内在价值高的公司并不代表投资价值最高。根据价值投资的观点,要选择股票市场中内在价值被低估或者说市价被高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投资目标。各公司每股市价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们要把它用一个能在各公司之间横向比较的指标替代。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9]。

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愿意对每一元净利润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比较公司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市盈率越低,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或每股市价越低,因此投资风险就越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指标只适用于同一行业中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的比较,因为他们的每股收益接近,具有可比性[7]。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生物制药行业,所以适用该指标。

由上表结果可知,按照综合因子得分的排名与市场上表现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排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在上市公司中存在价值被低估或者被高估的股票,也就是说有些上市公司是具有获得超额收益投资价值。由于市盈率排名越高,股票价格越高,存在着价值被高估的可能越大,从而投资风险越大。所以因子得分排名越高即公司内在价值越高、市盈率排名越低即投资风险越小、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因此,公司价值被市场投资者低估的股票有:天坛生物、长春高新、科华生物、双鹭药业、上海莱士、安科生物、千红制药。这些股票按照因子分析结果在2013年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获得高于市场的平均收益。

4.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

上述的结论分析已经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是因为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投资理念差异很大。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分析行业板块的情况,帮助投资者发现投资价值,本文将进一步根据上文研究结果中的因子得分将这23家生物制药公司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得到更多投资分析的有用结论。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测量尺度选用平方欧氏距离,聚类方法为离差平方和法[10],将23家生物制药公司划分为4类,结合各公司多方面能力排名(表3)分析如下。

第一类:该类别囊括了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大部分,一共有15家,这些公司的综合排名位于市场中等或者偏下的位置,且各自在一两个指标上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个别指标表现突出,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如果希望寻找股市中的“黑马”,应该对该类别股票给予密切关注。

第二类:包括3家公司。该类别公司在盈利或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市场表现低于平均水平,偿债不佳,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投资回报的投资者在选择该类股票时需谨慎。

第三类:包括4家公司。该类别公司偿付债务能力具有很大优势,抗风险能力强,容易获得银行投资者和债务持有人的青睐。但是大部分的盈利报酬能力低于医药行业整体水平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继续深化改革和连锁药店规模的逐步扩张,医药流通业的盈利报酬能力应该会有所改善。

第四类:莱茵生物一家。观察分析结果可知,只有莱茵生物市盈率为负值,这是因为2012年度该公司一项投资的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公司新增借款额度较大,其财务费用支出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但该项目部分收益无法确认,造成该年度净利润为负值。由于该公司存在这一特殊情况,其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并不具有可比性,不能因综合排名居于后位而否认该公司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追踪观察该公司动态及投资进展,以寻求合适的投资时机。

这些公司分别具有不同的特色,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从中选择适合的投资对象,构造合理的投资组合。

篇7

【关键词】生物制药;发酵技术;课程改革

发酵技术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生物制药生产和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学生在制药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发酵技术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化教学,结合生产实际,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发酵技术》课程现状

《发酵技术》课程被列为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与设置一直是各院校关注的问题。我院自开设以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较多探索,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知识所占比例颇多,实践技能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讲授内容多以口头描述为主,学生难以理解,缺乏真实感。学生仅仅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却很难结合到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味地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中,教师准备好学习资料,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在考核方式上,内容单一,考核机制不健全,评分时,注重报告结果,无法监督每个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发酵技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内容安排上,我院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反馈、企业调研、专家和教师共同探讨,确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发酵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六个项目,即发酵菌种的选育、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发酵条件的控制、酒精发酵生产、酸乳发酵生产、味精发酵生产。其中,前三个项目为入门项目,后三个项目为主导项目,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首先,通过入门项目,学生熟悉和了解发酵的主要生产环节。然后,围绕企业发酵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发酵工作过程系统化,反复强调总体流程,设计了三个主导项目,使学生巩固训练。在整个的教学环节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组织教学。同时,每个项目完成后,教师都给予总结和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模式。《发酵技术》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较少,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例如,在讲到发酵罐相关发酵设备时,学生只能通过结构图学习其使用方法,不能自己动手操作,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很难理解。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酵技术》课程与岗位生产结合紧密,在教学改革中,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流程划分项目,项目的选择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相关知识与技能融汇在每个项目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问题法、案例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案例法教学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任务,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中将图片、影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导入学习项目,通过图片资源了解工艺设备、工艺标准等,通过动画理解教学难点、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使用校园网,建立精品网络课程,开展网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通过校园网,学生可以学习老师提供的资料和图书馆的期刊资源。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预先了解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信息、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查找生产材料、生产设备、行业标准等,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建立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利用校内药物制剂生产实训室,通过真实的设备、生产工具及材料,进行发酵生产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使学生都能接触到与将来就业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环境的无缝对接。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才能客观评价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程度。考核内容尽量围绕职业资格考试和企业实际要求来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发酵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部分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发酵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小结

总之,我们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几个方面,针对生物制药专业发酵技术课程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了“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突出能力的培养”的教改思路。虽然,发酵技术教学实践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改进和完善,为生物制药行业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的发酵技术人才。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十二五” 高等教育科研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课题编号14Q180)。

作者简介:王海霞(1983-),女,黑龙江,汉族,讲师,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79-03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实践教学。校企“双主体”育人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拟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讨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必须从三方面入手。

(一)实验室建设

加强实验室建设,一是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学软件;二是配备好实验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三是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目前,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拥有各门课程相应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管理严格,能满足本专业全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了药用植物园、生物制药技术仿真实训室,能满足学生校内实训、参观见习的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组织专业教师、施工人员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并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实训基地建设,增强了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性。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力度,企业挂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基地”。由企业投资修建实习生宿舍、多媒体教室、资料室、运动场等设施,改善了学生实习条件。目前,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有衡阳南岳制药厂等10家合作企业,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经统计,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分别为82人、84人、75人,全部到合作企业实习,实习后被企业录用的毕业生分别为60人、63人、67人,录用比例分别占73.2%、75.0%、89.3%。可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

二、整合校企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校企互培

首先是企业为学校培养教师。一是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从实践角度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拓宽知识面;二是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增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其次是学校为企业举办短训班或专业教师到企业做专题讲座,从理论角度阐述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促使企业员工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理论水平。近三年,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师为合作企业举办短训班10期,培训学员1 050人次,开展专题讲座15场,参与员工达到1 800余人次,促进了企业技术专家的成长。企业技术专家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校企科研团队建设

近年来,我校实施了“校企科研团队建设”工程,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近三年,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校企科研团队”实现技术创新6项,申报科研项目10项,完成教改课题9项,62篇,编写教材15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及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校企合作育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一)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教学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五步教学法”。如“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教学过程:一是布置实验,提问设疑。课前布置实验内容并提出问题:实验原理是什么?操作要点有哪些?如何提纯、检验黄连素?可能发生哪些安全事故,如何处置、预防?引导学生预习。二是写出预习报告。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查找资料,写出预习报告。三是分组讨论,解决预习问题。实验课上,学生分组讨论课前问题,教师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解决课前问题。四是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经过预习、讨论,明确实验方法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五是实验讲评,归纳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总结讲评,归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指出实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和预防措施,解答课前问题。

(二)强化参观见习,促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

参观见习是指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旨在促进学生了解行业生产的技能要求、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激发学习积极性。参观前,召开动员会,讲清参观见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注意事项及考核方法;参观过程中,邀请企业技术专家现场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参观结束后,召开总结会,对参观见习作总结讲评,要求学生撰写参观见习报告,总结参观见习的收获和感想。

(三)强化综合实训,帮助学生查找知识技能缺陷

综合实训是指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生产实践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以企业带教教师为主进行指导,旨在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用于实际生产,找出自身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综合实训一般在第四学期6~8月进行,为期3个月。实训过程中,学生在不同岗位进行生产实践,由企业带教教师指导,每周召开一次实训交流会,学生交流实训情况,企业带教教师一一点评,学校带队教师进行全面总结,指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改进措施;实训结束返校后,进行为期一个月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弥补知识技能缺陷。

(四)强化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顶岗实习是指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参与实际生产过程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掌握基本的企业管理知识。顶岗实习一般在第五学期10月至第六学期6月进行,为期9个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教学计划,确定实习内容和进度,制定实习安排表,系统地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生产流程、操作方法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积累实践经验。实习过程中,由企业带教教师指导、管理和考核;学校教师定期检查,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收集有关实践教学的建议。

四、校企协同,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在“双主体”育人过程中,必须校企协同,从四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一)实验教学考核

实验考核由学校教师组织,分四个模块:基本实验理论(占30%),考核学生对仪器操作要点、试剂配制、基本实验操作要点及安全知识等的掌握情况,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占30%),考核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以独立操作方式进行;综合实验能力(占30%),考核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按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教师审阅、独立实验、书写实验报告四个步骤进行;平时实验情况(占10%),考核学生平时实验态度、实验报告书写、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室物品、履行值日生职责等情况,由教师在平时加以考核。考核成绩以5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二)参观见习考核

由学校教师组织,以撰写“参观见习报告”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撰写2 000字左右的参观见习报告,内容包括参观见习内容、主要收获、心得体会等,评选“优秀参观见习报告”,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相应课程总评成绩。

(三)综合实训考核

以撰写“综合实训报告”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撰写2 500字左右的综合实训报告,内容包括实训内容、主要收获、存在问题、努力方向等,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评分。考核成绩以“综合实训”课程成绩计入学习成绩单,存入学生档案。评选“优秀综合实训报告”,由校企双方共同表彰。

(四)顶岗实习考核

由企业带教教师组织,学校教师协助,分五个模块:工作态度(占20%),考核学生劳动纪律、工作积极性和协作精神,以观察、考勤、互评等方式进行;实践能力(占20%),考核学生组织、参加或完成实践工作的能力,以观察、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专业技能(占20%),考核学生完成技术工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以观察、操作考核、技能比武等方式进行;适应能力(占20%),考核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及工作环境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观察、交谈等方式进行;实结(占20%),要求学生撰写3 000字左右的实结,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完成情况、主要收获、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心得体会等。考核成绩以“顶岗实习”课程成绩计入学习成绩单,存入学生档案。评选“优秀实习生”,由校企双方共同表彰。

总之,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只有充分发挥校企两个主体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考核,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18-119.

[2]李艳.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20-21.

[3]曾琦斐.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5(4):59-62.

篇9

据美国政策中心预测,2010年美国太空生物制药收入高达300亿美元。因此,“太空药”的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太空生物制药行业。

空间制药环境优越

作为现代技术中诸多标志性技术之一,空间技术把人类的生产能力延伸到前所无往的浩瀚宇宙中,为太空药物的研发插上了翅膀。载人航天飞行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人们惊奇的发现,经过太空反复优化搭载的生物菌种发生强烈基因突变后,回到地面经过筛选培育,可以制造出地球上难以制造和无法制造的药物,同时,药品有效成分可提高3~5倍,生产效率可提高3个数量级。

如果在太空城的制药厂里,有些棘手的生物工艺难题,就能得到迎刃而解。因为在失重的空间环境中,细胞和小球都不会沉降到容器的底部,因此细胞可以安然地悬浮在培养介质中,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将来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在太空城的制药厂里生产出大量的各种生物制剂,然后向地球出口,以治疗地球人的一些顽症。

失重环境可以解决许多制药难题,如电泳技术的发挥,利用这种方法既可能分离不同组分的混合物,又可以分离细胞和蛋白质,甚至有望从“衰老”的细胞中分离出“年青”的细胞,或者从含有癌细胞的细胞中分离出“健康”的细胞。失重环境的另一项重要应用就是生物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例如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们最感兴趣的电泳技术将在未来太空城的制药厂里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电泳技术就是将质量和电荷的比值不同的粒子在电场中分离的一种方法。

在地面上,电泳技术无用武之地,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地面上的电泳分离过程中,不论多么小的粒子都同时受到电场力和重力的沉淀作用。在电力使细胞或它们的培养介质受热时,将同时发生对流和沉淀作用。如果重力大于电场力,沉淀就起主要作用,反之,对流将起主要作用。但无论沉淀还是对流都会使本来已经分离的组分重新混合,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泳分离的效率。然而,在失重的环境下,上述弊病不复存在了。

“阿波罗―联盟”号飞船在进行联合飞行时曾进行过电泳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失重环境下可以从大约5%的肾细胞中分离出尿激素。据计算,其分离效率要比地球上的高6~10倍,而且质量极好。这种尿激素是溶解血栓或凝血的一种特效药。将来,如果能在太空城中投入批量生产,仅美国一个国家,每年至少可以使5万人免死于凝血症。

航天飞机投入正式使用之后,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工业公司计划在航天飞机携带的空间实验室里进一步进行电泳技术试验。试验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从血浆中分离出激素、酶和蛋白质。美国一位从事空间生物制品研究的专家威斯指出,在空间中利用电泳技术生产血浆蛋白的效率要比地球上的高700倍。

在太空制药厂里制取骨胶原也是大有可为的。这种骨胶原是形成肌腱、神经、皮肤、骨骼和血管的基础。从人体组织中提取或复制的骨胶原,可以作为治疗创伤或烧伤的人造皮肤以及人造角膜或有助于进行心血管和整形手术的其他薄膜。在地球上,这种骨胶原很难生产。

目前美国巴蒂尔实验室正在研究骨胶原的制造工艺。但在地球上,这种骨胶原是很难生产的,特别是在复制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蛋白质纤维容易固着,从而导致骨胶原的凝胶体成为一种质量不均匀的结构。而在空间的失重条件下却很容易制取质量极优的骨胶原。

科学家高度重视太空中存在着微重力、强辐射、高能粒子、交变磁场等多种独特的作用环境,这可以使生物发生一些基因变异。而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是目前药品的主要来源,但有些药物的地面生产能力非常有限,造成价格昂贵,于是利用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的航天搭载技术来生产出更多、性状更好的药物,成为航天技术应用于制药行业的重要课题。专家预言,人类针对脑血栓、冠心病、癌症等重大医学难题的新医学“革命”将会发生在太空。

日本行动迅速

日本科技厅近日宣称,横滨市立大学的一项科研计划已获得政府支持,由该校科学家朴三用领导的研究小组计划从今年7月起,让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内进行蛋白质结晶生成实验,以争取在失重环境下使对流感病毒繁衍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形成高品质结晶,进而以其为对象研制出可治疗各种流感的新药。

日本科学家计划让宇航员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实验,以研制可能对所有流感都有效的“万能流感药”。朴三用说,对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繁殖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名为RNA聚合酶蛋白,对它的高品质结晶进行研究,科学家就能找到抑制这种蛋白质的药物或方法,从而抑制病毒。

甲型H1N1流感和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流感类型都是根据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种类来决定的。由于表面蛋白质频繁发生变异,所以根据不同类型病毒研制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往往对新型流感病毒无效。

对此,朴三用表示,RNA聚合酶蛋白具有不容易发生变异的特性,如果找到能够阻碍这种蛋白质活动的药物,今后无论出现何种类型流感,都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

朴三用对在太空研制“万能流感药”充满信心,因为在太空不会发生溶液的对流和沉淀现象,因此可以获得杂质和缺陷较少的优质结晶。日本媒体认为,或许不久的将来,“宇宙制造”的RNA聚合酶蛋白结晶能够帮助人类远离流感的威胁。

太空生物制药是航天科技与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结合的一门高新技术,将生物制药菌种或细胞送入太空,在地面难以模拟的太空环境下,促进菌种或细胞的生长和变异,取得地面上无法获得的诱变效果,并且在返回地面后进行培育、筛选得到生产性能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或细胞,形成规模化生产。

前景广阔

在地球上由于受重力作用以及微生物、有害气体、尘埃的影响,难以生产出高纯度的药物。太空却是一个无菌、高洁净、微重力的世界,在那里,可以进行一些特效药物的生产和提纯。利用电波法在太空制造同一药物,其纯度比在地面上高10倍以上。有资料表明,在同样设备的情况下,太空制药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地球上30年~60年的产量。目前,急需在太空生产的是激素一类的药物,一旦建成了空间制药厂,就可以将地面上奇缺和难以生产的48种激素移到空间进行批量生产,这将为全世界4000万患者解除病痛。

美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抑制细胞发生癌变的基因P53,这种基因在人体内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而一旦进入太空,其增长速度将是在地球上的5 倍以上。因此,医学家建议,让患者到太空治疗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太空还有利于人类许多疑难顽症的治疗。例如,地球上严重烫伤烧伤的患者植皮后,由于与床接触的部分皮肤血循环不充分,极难治愈。但如果处于失重的状态,患者便能悬浮于空中,为治疗带来极大方便。再如骨折、腰部挫伤等,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不用石膏绑扎便能痊愈。在太空中医治心脏病更为方便,由于血液失重可减少心脏的负担,患者不用医治,仅靠自身的恢复能力就能自然痊愈。

目前,空间站是建立太空医院的理想场所,但这仅是具有试验意义的“太空医院”。而理想的专门化的太空医院是建立在月球上。宇航科学家预测,随着太空越来越多空间站的出现以及月球城市的建成, 建立起具有实际意义的太空医院将不是太遥远的事。从国际上看,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太空制药的前景也日趋明朗,是一个孕育着辉煌和蓬勃生机的朝阳产业。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调查,5年后全球太空生物制药收入将高达3000亿美元。

中国“太空制药”起步

篇10

那是1995年,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进入生物制药领域。得知国内一科研机构从美国引进EPO技术,并培养出了菌株,有意转让这项成果,东阿阿胶与该科研机构签订了协议。这种药品在高难重症上颇有用场,能促进体内红细胞的成熟与分化,可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治疗肾性贫血、肿瘤病人化疗或者放疗导致的贫血。当时这种药很贵,很多患者根本用不起。

时间紧,要求高,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才,公司决定自己培养。当时,33岁的尤金花面对公司的发展,凭着骨子里的闯劲儿,第一个报了名。笔试面试之后,尤金花成为公司生物制药第一代“掌门人”。她依然记得面试时领导说的话:

“公司要投资5000万上马生物制药,你选择了它,就意味着暂时放弃家庭,可一定得想清楚。”当时,尤金花和丈夫一起报名竞聘,两人商量好了,不管选上哪一个,另一个都会全力支持。

一份承诺,一股干劲。尤金花带领公司组织的11名生物技术新兵开始了3年的学习生涯。1995年7月,山东大学,学习基因工程、生物工程基础理论。这是令尤金花最难忘的一年。山大专门为他们12个人制订了教学计划,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结合在一起,1年等于4年。尤金花的压力最大,如果那11个人还有什么依靠的话,她就只能靠自己了。巨大的压力很快让她瘦了15公斤。没有休息日,上课、下课、熄灯后点上蜡烛都是看书,大家都不准回家。提到这一点,尤金花直说自己当时太残忍:“过了半年多,好几个小姑娘就哭鼻子了。后来,他们开始抵触,不和我说话。当时,我心里那个急啊,可我越说他们,他们就越躲着我。他们是还没成熟的孩子,我就想法子哄他们,学习太累时,就领着他们出去吃个饭,或者一起包水饺,调节一下情绪。当时,我月工资只有一二百元,他们更少。有时公司领导送些吃的用的来,大家都很高兴,积极性大了许多,我也有大家一起挑重担的感觉了。”

1996年,他们在华东理工大学进行操作层面系统培训,并学习研究生课程。两年的功课压缩成1年,仍非常紧张。不过,让尤金花欣喜的是,每个人都有了股拼劲儿,有了信心。

1997年,尤金花带领部分技术骨干去合作方,学习工艺操作、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

1998年,在公司领导支持下,尤金花带领一批技术人员组建生物公司。尤金花对第一个即将上市的高科技产品EPO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她知道整个公司甚至股东都在望着自己。进行厂房验收那天正是小年,除夕夜大家是在车间守着设备度过的。试产前,尤金花几夜睡不着觉,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操作细则审了又审,器材和设备查了又查。试产时,她干脆就住在公司,甚至一连几天不出车间,细心培养着工程细胞,就像呵护刚出生的婴儿。

生物制品刚刚生产出来时,虽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全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也检验合格,但大家还是觉得不塌实,尤金花曾想过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当最后的检验报告所有指标都合格,尤金花向老总汇报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生物制药公司实现了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的几个奇迹:GMP认证一次性通过,一次性上罐无污染,一次性通过中检所检验。

1998年试生产,虽然取得成功,但是提取的产品很少,成本太高。东阿阿胶的老总马上派尤金花带领两名技术人员到美国参加针对性培训。

在美国,实验室离驻地很远,尤金花和同伴们3个月里基本上吃住都在实验室,几只装垃圾的大塑料袋一铺就是床,有时做纯化实验,3个人轮流睡觉。由于长时间生活没有规律,3个人都出现了身体不适。培训师非常感动,安排了合同以外的实验项目,并提供了其他参观学习的机会。

海外学习回来,大家日夜兼程投入EPO工艺改进和创新,终于获得成功。该项目被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和山东省十大高新技术项目。专家评价:EPO表达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东阿阿胶迈过生物工程这个坎儿很不容易。国家部委的一位管理人员曾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真是秦始皇蹦到现代来了,搞传统阿胶的怎么搞生物工程药品呢?你们真是干大事的人啊。”

EPO上市后,尤金花又率领她的攻关大军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两个基因工程新药的研发。其中,一个被科技部列为国家863项目,一个被列为国家火炬项目。目前,这两个产品的临床实验已接近尾声。

9月的阳光依旧灼热,透过窗户照了进来,尤金花的脸颊红红的。在她接电话的空当,我才仔细端详了一番坐在对面的讲者:略胖、微黑,神采奕奕,是个爽朗的人。

电话是她儿子打来的。说到孩子,尤金花的愧疚之情难以掩饰。“对家庭、对老人、对孩子,我做得太不够了。去年中秋节,我在家只呆了半小时。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好在家人很理解我,说句心里话,要是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安心工作。”

聊到家庭,尤金花刚才的兴奋劲儿一下了减了许多。毕竟,对于自己扮演的妻子、母亲和女儿的多种角色,她都感到有太多的内疚和遗憾。我欣赏谈工作时的尤金花,因为她的神情很能感染人。所以,我们的话题还是转到生物制药上。

说到现代基因技术,不能不提的是2002年在尤金花带领下搞的阿胶原料―驴皮的DNA指纹图谱鉴别法,这是动物药原料中第一个DNA指纹图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阿胶原料为驴皮。但有些造假者经常使用其他杂皮熬制阿胶,使消费者深受其害。驴皮在刮毛和切割后就难以确定是驴皮还是杂皮,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这个难题交给东阿阿胶。东阿阿胶和青岛海洋大学联合攻关,探索发明了用DNA指纹图谱鉴定驴皮真伪的方法,既快捷又准确,已列入《山东省中药材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尤金花说,刘维志董事长举过一个例子,从韩国来了个经销商,希望做公司产品在韩国的总,他说在韩国是由医生开这样的方子,而开这样方子的医生都是中医,经销商本身也是中医。大量吃阿胶的人都是华人或者是接受华人文化的人,作为保健品,外国人根本就不吃。这么好的东西要想得到世界承认,必须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清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