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电行业现状

篇1

【关键词】机电安装,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自动化机器设备被广泛运行到企业之中,机电安装工程也随之应运而生。机电安装工程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复杂,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涵盖了电气照明、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消防、监控防盗,停车场一卡通、门禁系统、网络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各类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活动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以及工程后期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最终是以实现建筑物的整体系统功能为目标。因此机电安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与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整体功能。以下,笔者就机电安装工程现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进行探讨。

一、机电安装行业的特点

1.1、学科跨度大和专业门类多,既涉及到电气照明等传统机电设备的安装,同时还有微电子技术技术等高精尖科技设备的安装,还涉及到摄像头等新型机电产品的安装,一方面要求具备各类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求管理经验丰富。1.2、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更新快。1.3、安装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对机电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吊装技术、装配与检测技术、现场制作技术等。1.4、时间跨度大,要合理安排各作业面的工期,把握好时间见缝插针并及时施工,同时还得保证施工质量。

二、机电安装行业作用与地位

随着石油化工,铁路、港口、水利、轻重工业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日益繁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机电安装行业早已从“大建筑”之中发展到“大安装”的行业范畴,即是将制造业、公用事业、特种行业以及高级民用建筑提供的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装备和器材,按照特定的施工技术组成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的有效系统,从而完成向现实使用价值转化的主体。

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建筑产品使用功能相应地扩大,这对机电安装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工程只有按照规范要求,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安装工艺,对各项系统与装置进行安装与调试,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形成生产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水电工程、城市燃气、智能网络、污水处理、供热工程、智能建筑、高速电梯等等大量地体现在城市化建设进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体育场馆以及各类高级民用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所占的位置逐年增加,在部分大型工程项目中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40%以上,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办公等对机电安装工程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工程量相对越来越大,其专业技术随之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机电安装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显。

三、目前机电安装行业面临的困难

3.1、机电安装行业无章可循。据统计,上海市场有200—400家机电安装公司,其中合格的大约只有50-100家,活跃在全国的机电安装队伍有2000多家,全球机电安装队伍超过8000家。一个正规的机电安装公司要上马,不含流动资金,仅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工具和机械使用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等支出,其至少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一个中小机电安装公司难以承担这么庞大的开支,这些中小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有一个具体的准则来规避不正当的市场行为,这就是目前机电安装领域最最缺乏的。

3.2、设计和安装技术落后。机电安装从设计到安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机电的安装必须与建筑条件相匹配,这很考究设计的功夫。随着竞争的加剧,机电安装市场的无序状态日趋突出,不仅机电安装验收缺乏统一标准,而且系统设计更是无一致规范。常常在机电安装设计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第一、设计人员无法提供机电安装的详细图,在设计时忽略计算和考虑设备的实际能效问题,给机器的正常运转留下隐患;第二、安装人员技术素质差,安装队伍中缺乏执有专业安装上岗证书的人员;第三、安装过程中没有给用户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没有根据品牌机的性能进行合理安装;第四、安装体系缺乏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安装方案与建筑或厂房的系统不匹配。

3.3、机电安装总承包有发展,但还不够理想。在我国建筑市场上,长期来“以土建为总承包,安装工程从属于土建”的传统作法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建设部87号令所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及“资质等级标准”所确认的总承包序列中,机电安装工程首次进入总承包行列。其初,机电安装的业内人士一度曾寄以莫大的希望,但事与愿违,多年来,虽然有一些单位实现了机电安装总承包,但总的情况还不够理想。在建筑市场运行中,就有那么一些项目业主自觉或不自觉地混淆了工程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的概念,于是,原本处在同一层面上的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与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的“兄弟”关系,被曲解为“父子”关系,以致一些房建工程与机电工程分别招标投标的项目在招(投)标结束后,房建企业与机电安装企业居然成为总分包关系。

3.4、劳资矛盾日益凸显。从事机电安装行业的作业人员中,多数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民工问题将成为机电安装行业中涉及面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民工除了缺乏必要的施工技术外,在劳资待遇上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再加上当今建筑业效益低微,据统计资料反映: 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已经呈明显的下滑趋势,绝大多数企业只有不到1%的利润。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利润则更低,以2003年为例,全国27家省字号建筑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0.6%左右;而全国建筑企业的综合费率绝大部分在5%以上;加之企业所承受的税外收费约为10~20种,费用“居高不下”。于是,如何保障劳动人员的切身利益,则将成为机电安装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机电安装行业的发展

作为我国工程建设行列中的机电安装行业,将在应对现代化建设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形势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对机电安装行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4.1、应实施行业发展的新战略。机电安装行业要想突破现有格局,取得更好的成绩,首要对行业协会进行完善,使机电安装队伍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规范自己的施工程序,同时善于结合国际先进的安装技术,从而保证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其次,使“建设第一流的、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机电安装队伍”这个思想成为每个企业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着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并推广行业规范方式,认真把好机电安装企业的入门关,坚决摒弃无资质、无实力以及无诚意的公司。最后,让机电安装总承包名存实存,从根本上杜绝杜决因层层分包而导致行业利润稀释的状况,避免不正当竞争的出现。

4.2、加快人事改革。在确保机电安装行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企业人事改革是机电安装行业战略目标实现之根本,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内部劳务市场,引入相应的合同劳工制度,激活劳动力要素。实施竞聘上岗,定时绩效考核,淘汰弱者和人浮于事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能确保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其次,全面落实责任承包制,避免负责人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最后,处理好“三农”问题,建立建全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叶卫军.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J].机电信息,2011年6月

[2] .薛标.安装起重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 建设部87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1年4月

篇2

关键词:电线电缆;现状分析;发展前景

一、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现状分析

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我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品种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由于电线电缆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因此行业的生产厂家众多,产品多集中在技术含量偏低的产品,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

电线电缆是典型的“料重工轻”行业,原材料的价格往往占总成本的70%—80%,除受国内、外市场缩水的影响,铜价大幅波动也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困难。企业数量的泛滥带来了行业秩序的混乱,价格战依然是众多中小企业的法宝,质量风险加大,由于缺乏研发能力,只能在低端产品上做文章。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尚待提高。

二、电力电缆主要产品特征

电力电缆类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如架空绝缘电缆,或几蕊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如二蕊以上架空绝缘电缆,或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产品主要用在发、配、输、变、供电线路中的强电电能传输,通过的电流大(几十安至几千安)、电压高(220V至500KV及以上)。

三、电力电缆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1、1KV及以下低压电力电缆尽管仍旧以PVC电缆为主,但是低压交联电缆逐步取代PVC电缆的趋势将有所加强,温水交联电缆应用量将会增加。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将有所发展。

2、6—35KV中压电力电缆仍是交联电缆占统治地位,预制式电缆附件得到更广泛应用。

3、110—220KV级交联电缆应用量将超过充油电缆,需要完善附件成套供应能力。充油电缆国内应用量减少,应增加充油电缆出口数量。

4、超导电缆研究应起步。对基本结构、工艺制作、性能测试及超导连接进行研究,争取制作出样品。

四、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产能分布概况

目前,中国电线电缆产业竞争十分激烈。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为3399家,更小规模的企业则更多。私人控股企业占有重要地位,私人控股企业占据了全行业62.3%的工业总产值。外资企业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广东、浙江、江苏是我国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三个省份,此三省份总数量超过了全国总数的50%。除此三个省份外,上海、河北、山东、辽宁省电线电缆企业数量也比较多。电线电缆企业在华东地区最为集中,企业数量超过全行业企业总数的一半,中南地区内的电线电缆企业也比较集中,达到27%,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占10%、6%、4%、和2%。我国电线电缆企业仍然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全球化、市场化的洗礼,才能出现一批具有规模的、市场竞争力的百强企业。

五、线缆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市场缩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应尽快科学制定应对策略,积极谋求新突破。首先,企业要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进行电线电缆产品结构与市场策略调整;其次,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促进理性竞争;第三,加大国内电线电缆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第四,提高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第五,进一步提高电线电缆产品差异化竞争,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线缆新产品。

另外,企业要在品牌运作和管理及服务上下功夫,有系统、有步骤的进行品牌运作与品牌管理。线缆企业每年在品牌上都应该花一定的精力、财力、人力,不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市场营销上,不论是对经销商的管理,还是直接对市场操作上,都需要把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品牌,科学、系统、务实地植入到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切实在线缆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篇3

摘要: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对于俄罗斯来说,由于其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银行部门的外债较高,使得俄罗斯银行业受到的影响似乎更大。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灾难,而每一场灾难的背后,又蕴藏着发展的机会。本文主要论述有关金融危机后,俄罗斯银行业的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关键词:金融危机俄罗斯银行业

俄罗斯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市场真正开始发展,始于1991年发放私有化凭证(privatization voucher)以及随之进行的公司股票交易之后。1992年俄罗斯银行业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一级银行制度(国家银行、建设银行、外贸银行、劳动储金局等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国家单一银行体制)向两级银行体制迅速过渡,并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俄罗斯金融市场。俄罗斯的货币市场、证券市场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

一、银行业现状

俄罗斯现代银行体系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建立以来,经历了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时期,也走过了趋之若鹜的投机和暴利时期,其间经过了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洗礼。1999 年以来俄罗斯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俄银行部门也开始恢复和发展。经过银行体制改革和银行重组,俄罗斯银行体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趋势。

截止2010年底,俄罗斯信贷机构的数量达到1178家,资本金中有外资参股的226家(100%外资控股的有82家),银行体系总资产16.3万亿卢布(其中自有资本4.7万亿卢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6636亿美元(按当年月平均汇率30.4这算),银行部门外债余额4485亿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989亿美元,全年银行业盈利5374亿卢布。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 Service)于2010年10月将俄罗斯银行系统的评级从“负面”上调成“稳定”,表明银行的流动性和经营环境改善,俄罗斯银行行业正从金融危机中走出。

二、银行业特点

(一)银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银行数量下降

总体来看,伴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俄中央银行风险控制的不断加强,银行系统的整合重组趋势明显,市场机制的作用显现。尤其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国有银行比重稳定增长,到2006年超过了40%,到2000年年初,前5家最大的国有银行在银行总资产所占的份额达到了52.1%。目前,俄罗斯银行国有化重现所表现出的明显特点便是集中度继续加强,国有银行尤其是三大国有银行(储蓄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占主导地位。2007年归属于俄罗斯20家最大银行的资产达到63.7%,到2008年9月末,归属于俄罗斯20家最大银行的资产达到64.7%,而到2010年11月,前五大银行资产占到银行总资产的47.8%,前20大银行占到银行总资产的68.5。它们占有居民存款的70%、公司贷款的70%、居民贷款存量的64%。政府控制的银行占据了近一半的国内贷款市场。其中,储蓄银行是最大的银行,拥有最广泛的分支网络,占所有居民存款的40~50%。

另外,从银行数量上看,1999年,俄罗斯信贷机构有2481家,而到2010年下降到1178家,下降幅度超过50%,这对于银行业实现规模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必可少的。

(二)银行业私有化进程缓慢

俄罗斯银行国有化的重现与其他转型国家的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其他国家,国有所有权一直下降直到趋于稳定。而俄罗斯政府从商业银行的撤出是不稳定的而且范围有限。在2000~2008年之间,银行系统也在不断发展,这期间俄罗斯的银行部门一直没有进行重大的私有化改革。直到今天,政府重新成为市场参与者的主导力量,核心银行仍有待私有化。中东欧国家银行私有化的战略是向私人所有权、竞争和经济自由为基础的市场体系转型,俄罗斯的私有化走上了与其他中东欧国家不同的道路。

(三)外资参股或控股银行体系的现状不断加强

俄罗斯外资银行的进入几乎是与其银行体系商业化的过程同步进行的。《俄罗斯联邦银行及银行活动法》为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所有制形式银行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联邦法律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新建合资银行或参股俄罗斯银行,也可以在俄罗斯境内建立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俄罗斯主要根据外资银行法定资本规模的不同,颁布不同的银行业务许可证,目前大多数外资银行可以全面经营俄罗斯的银行业务。从数量上看,99年不足5%,而目前已经超过20%。到2009年6月,俄罗斯有228家外资参股银行,其中81家是外资独资银行,外资控股超过50%的有25家,同时外资已经参与到俄罗斯最大的20家银行中,10家最大的银行中2家是外资所有。从资产上看,到2009年4月1日,信贷机构总法定资本中外资股份达到31.19%,而2009年1月1日为28.49%。从资产比例看,2007年,外资资产在俄罗斯银行业的比例达到17.2%,比2006年提高5.1个百分点,而到2008年9月末,外资资产在俄罗斯银行业的比例则进一步上升到19.2%。

(四)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不够密切

1998年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出现稳定的良好态势,各部门生产增长,通货膨胀得以控制,卢布汇率稳定,居民收入增加。近几年里,俄罗斯GDP增长迅速,超过同期发达国家。但所有这些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尤其是石油资源。由于近几年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大幅上升,对于石油储备丰富的俄罗斯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然而,从长期看,由于固定资本的低投入、机器设备的老化等将会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显然,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发达的银行体系。但从过去和现状看,俄罗斯银行体系难以承担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发展生产是最常用的融资手段,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分别在60%-100%和4%-7%的水平上。但在俄罗斯,银行体系发放的总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却要低得多。2010年,俄罗斯银行体系贷款余额18.1万亿卢布,占GDP比重仅为40.8%,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37%。说明俄罗斯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低。

俄罗斯商业银行贷款的部门结构也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以前,商业银行最热衷于把贷款发放给出口部门的企业,近年来没有改变。1997年,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和邮电部门中出口企业拥有贷款和债务总额的比重为38%,2007年上升为44%。这意味着俄罗斯银行部门不但没有促使经济结构的调整,反而使原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僵化。

(五)银行业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俄罗斯银行业区域分布十分集中,分布不合理,重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而其中的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地区又是主要的集中地,拥有超过一半的银行;乌拉尔山脉地区、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西北部银行很少。从而造成了金融资源分配畸形,由此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也是俄罗斯地区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也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尽管不同部门的贷款比例或规模与成熟的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银行贷出资产的质量及回收率很高,即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俄银行贷款的不良资产率仍很低,而且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金融危机后对俄银行业的展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银行业借贷利率上升、资本流动性骤减。从08年第二季度开始,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纷纷走高,俄罗斯银行业也陷入困境,外债总额过大、短期外债所占比例过高成为俄罗斯银行业发展的软肋。到2008 年10 月,俄罗斯银行和企业外债总额达到5 100亿美元,其中2 100亿美元(约合5.5 万亿卢布)要到2009 年底前还清,超过银行体系总资本的20%、贷款总额的1/3。尽管俄银行数量很多, 1995年有2 500 多家, 1998 年金融危机后淘汰了一大批,到2008 年1 月1 日还剩下1 136 家,但银行实力不强。从2003-2007 年5 年,银行体系资产规模增长了5.3 倍,银行资本增长了4.9 倍。尽管增速很快,但银行部门的总规模并不大。到2008 年11 月1 日银行系统总资本金额为1 088 亿美元,占GDP 的8.1%, 总资产量为8 245 亿美元,占GDP 的61.4% 。俄罗斯2007 年的GDP 约为中国的39%,但银行系统的资产只相当于中国的11.3%。

金融危机后,俄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银行监管的力度,更注重将本国银行做大做强,以此来应对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据统计,仅2009年一年之内,俄罗斯就有44家银行彻底失去经营资格,还有3家银行主动宣布破产,另有12家银行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其他8家银行融资吞并。而自今年1月1日起,俄罗斯已有4家银行倒闭,其中3家银行被其他大银行收购。

另外,银行部门的各项指标明显恶化,银行体系的资产及对私人贷款出现负增长;自有资本的增长率自2007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他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2008年以来,为抵制通胀,俄罗斯央行四次提高再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导致俄贷款利率高出国际利率平均水平近30%。因此,俄罗斯商业银行和企业大举外债,出现了国外融资困难、商业银行之间惜贷的窘境。面对严峻形势,俄罗斯政府从2008 年9 月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拯救金融体系的措施。

2008年11 月,普京签署了《恢复金融和其他经济部门局势的行动计划》。根据此项计划,出台一揽子法案,涉及完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基础设施,扩大内需,保护劳动市场和对居民的社会支持。俄政府划定了具体的优先救助领域,将对其提供国家订货、信贷利率补贴、限制进口、获取银行贷款等救助措施。通过储蓄银行、外经银行和地方项目向中小企业扩大贷款,向高新技术设备的购买提供补贴贷款,以优惠措施支持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部门,支持建筑业、能源部门、原料部门和零售企业。杜绝资金外流,特别是从国家支持的部门外流。国家将收购俄罗斯企业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每一场危机的到来,都会给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破坏的另一面,便是危机带来的机遇。此次金融危机给俄罗斯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机遇,就是建立俄罗斯区域性金融中心。2008 年9 月 5 日,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国际银行论坛上,俄地区银行协会主席阿克萨科夫提出了《2020 年前俄罗斯金融市场发展构想》。《2020 年前俄罗斯金融市场发展构想》提出,到2020年俄罗斯银行资产占GDP 的210% -230%;银行资本占GDP 的25%- 27%;外国投资者资产占GDP 的60%-90%;对自然人信贷占资产的30%-35%;对小企业信贷占资产的15%- 20%;抵押贷款占GDP 的40%。

参考文献:

[1]庄起善、窦菲菲.俄罗斯银行业改革与发展(1988-2007):动荡、危机到稳定[J].俄罗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58-65

篇4

关键词: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004-02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信息网络,以此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企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实现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顺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让电力行业更好地应对市场中的各种挑战。

1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大部分电力集团和供电公司都建立了信息网络,开发了OA、GIS、ERP和人资等应用系统。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以高速电力通信网络为基础,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各大电力企业的国家电力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电力行业也开始普及各种电力信息安全装配。电力通信网络综合运用了各种现代化传输手段,例如光纤等进行信息传输。电力行业利用电力通信网等传输通道和信息接入技术,综合网络语音和视频传输等通信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的连通和资源

共享。

2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是指信息传输中出现“信息孤岛”,信息与信息在功能上没有关联和互助,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和互换,信息应用与业务流程脱节。在电力行业不断深化变革的过程中,可能有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之前的应用不匹配或者更高级的应用程序与之前的应用程序不兼容等情况,进而产生“信息孤岛”。电力行业普遍存在信息难以整合和数据交换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编码系统。由于电力行业本身的复杂性和应用面较广,导致电力行业各信息系统间缺乏很好的连贯性。

2.2 电力行业信息建设体制不健全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要求很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现在很多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比较精简,信息化专业人才配备更少,在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隐患。信息化建设中也没有健全的配套设施,无法实现现行管理制度和相应配套设施的衔接。电力系统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改革,在电力行业在软件应用自动化上已有了较快发展,可以满足电力行业各环节的要求,但在信息系统软件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市场上现有的很多软件虽然比较成熟和优秀,但这些产品没有根据电力企业的需求来分析和设计,也无法满足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2.3 电力行业管理模式阻碍信息化发展

由于电力行业垄断的特殊性,管理者普遍存在重视安全生产、忽视企业管理的思想,导致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分割、分散。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电力行业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建设是其必要途径,而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管理模式革新作支撑。现在电力行业管理革新还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推行难度很大。电力行业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实施信息化建设既不能发挥电力信息系统应有的作用,更不能完全实现信息化建设。

3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对策

3.1 完善信息化管理设备

对电力行业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将信息化管理软件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功能更加全面化,以此来构建出完善的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对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进行优化,主要从软件优化与硬件优化两个方面展开。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对相关软件进行细致化,将软件细分为相应的子模块,同时保证这些子模块的相互联系,在维持系统一体化的同时让其功能得以延展,使其功能更加全面。

3.2 制定信息标准化规范

制定信息标准化规范是电力行业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规范的电力信息标准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很多“信息孤岛”,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人员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没有重视最基本的信息标准化,在技术平台和信息编码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化的要求和着眼点不同,可能有不同的信息化标准。这就需要电力行业应用统一的信息化组织架构和数据中心,以保证标准化、一致性的关键信息覆盖企业的各个组织和部门,将企业管理者、电力员工和业务操作连成一个整体。

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认真制定企业整体规划,从最基层业务开始进行调整和优化,整合信息资源以实现信息化建设中的系统集成,信息标准化可以有效保证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的贯彻实施。

3.3 推进电力行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

电力行业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革新可以促进电力行业信息化的进程。一直以来电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实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原始动力。在现有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电力部门在传统运营模式下很难从根本上推进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电力行业结合市场化的要求,注重管理体制创新,推进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为实现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电力行业在大力推动体制变革、加快电力行业市场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推行精细化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完善企业的工作流程,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4 注重信息安全和运维体系建设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积和项目组合,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运行的各个领域,企业也应该更加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在建设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同时,也要构建强壮的IT运行管理体系,找到信息化的准确定位和恰当切入点,改变以前静态的被动式运维管理,运用动态的主动式运维管理,最大限度降低信息技术运维的风险。

信息化建设会随着基础环境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建设策略。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还处在改革时期,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先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各种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因素,重点支持核心业务,然后根据科学合理的规划稳步推进建设进程。

4 结语

在新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力行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保证电力事业和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实现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电力部门应尽快适应并投身到信息化建设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寻找良好的对策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完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体制,真正实现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玲.电力信息化工作任重道远―中国电机工程

学会理事长陆延昌的讲话[J].电力信息化,2010,2

(10):45-46.

[2] 王宏伟.电力行业信息化、集团化、整合化特征凸现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6(2):58-59.

[3] 倪吉祥.加强信息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电力―

200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致辞[J].电力信息化,

2011,8(12):25-27.

篇5

【关键词】风力发电 授信

一、浙江省风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两个带状区域,地处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浙江省就位于其中之一的“沿海及岛屿丰富带”。浙江的风能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一般夏半年的风速较小,冬半年风速较大,同时呈现由陆地、沿海至近海依次递增的规律。

浙江陆地部分以低山和丘陵为主,风能资源相对匮乏,有效风速小时数一般在2000小时以下,除了高山顶和峡谷等局部特殊地形导致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外,其余地区的风能开发潜力较低。

杭州湾西部、杭州湾沿岸、大陆海岸带以及近岸大岛属于沿海风能带。该区域有效风速小时数介于5000~6000小时之间,属风能资源较丰富区。但是该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能够用作风力发电的场地较少。

浙江近海和离大陆较远的海岛是近海风能区,是浙江风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在6000~7000左右,其中舟山群岛海域的风资源最为丰富此外,浙江近海区域的水深不足15米,海底地貌较为平坦坚实,能够满足风电项目建设的地理条件。

二、浙江省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浙江省《“十二五”及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风资源较好、建设条件成熟的陆上风电建设,有序开发海上风电。到2015年全省累计风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2020年累计风电装机容量350万千瓦,到2030年累计风电装机容量700万千瓦以上”。

建设方面,2015年底全省风电累计核准容量245万千瓦,累计在建容量141万千瓦,全省建成投产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7%,发电量16.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2%。2016年19个风电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风电建设在浙江地区发展如火如荼。

运营发面,近几年浙江省风电利用小时数稳中有升,2013年1950小时,2014年达到2202小时,2015年利用小时数下降为1887小时,但是与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728小时相比,仍有较大优势。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内没有出现一例弃风限电项目,整体风电行业运行良好。

三、浙江省风电行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大力发展风电是国家和浙江省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需求,浙江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电网结构坚强,电力市场巨大,已投风电全部并网消纳,国家也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风电发展拟予以更多支持。但是随着国家风电产业政策的调整,省内后续大量风电项目的陆续并网发电,浙江省风电行业发展也不可避免面临着一些风险因素。

(一)国家对风电行业扶持政策转变的风险

风电属于新能源,自身盈利能力较弱,国家扶持政策对行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期国家对风电行业有电量全额收购、电价分摊、财政扶持、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50%即征即退等众多扶持政策。但是整个风电行业正在由高增长向低速增长转移,特别是在连续两年下调上网标杆电价、社会整体用电量下降、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风电行业的政策已经悄然有所变化,从开发建设向高效利用转移,控制规模,调低补贴成为必然趋势。

(二)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的风险

与光伏设备有较清晰的成本下降预期不同,风电机组短时间内暂无突破性技术发展,尤其是核心部件,因此占整个风电项目成本大头的风机购置成本下降空间较小。继2014年陆上风电标杆电价降低0.02元/kWh后,2015年底发改委继续下调2016年陆上风电标杆电价0.01~0.02元/kWh,并同时明确2018年标杆电价继续下调0.02~0.03元/kWh,随着行业标杆电价的不断下调,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呈可预期下降趋势,有相当一部分风电项目可能不再具有开发价值。

(三)省内风电行业投资成本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风险

与三北地区相比,浙江陆上风电主要建设在丘陵山顶和峡谷等局部特殊地区,山地风电场道路绝大部分需要新建,道路投资占整个工程投资的比重较大。还有风机运输方面成本也较高,为保证建设过程中的风机安全运输,风电场一般会将风机塔筒分为四段,一台机组的大件数多为10~11件,如此多的大件设备,加上几万方混凝土以及集电线路、升压站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运输工作组织十分复杂且建设难度较大,因此浙江省内风电行业投资成本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海上风电,浙江地区还易受台风侵袭,后续维护成本也比其他地区高出一大截。

(四)省内风电行业受资源和政策约束较为突出的风险

浙江省原本土地资源就稀缺,随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逐年趋紧,一些地区由于规划调整和新建项目启动,延缓甚至取消了少数风电场的建设。而海上风电建设因为涉及军事、海洋渔业、航道、围垦、港口等多个部门、多方面问题,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较陆上风电更多,推进进度更是大大低于预期。如国电舟山普陀6#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展近2年时间。未来风电项目环评、用地审批将更加规范,手续办理进度也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或将面临传统能源行业激烈竞争的风险

随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在项目布局、电力市场空间、输电通道利用等方面与传统化石能源的矛盾冲突不断增加,L电行业突出表现为“弃风限电”现象。导致“弃风限电”情况发生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从两位数增速进入中高速增长时代,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电力产能已经过剩,这也意味着发电市场竞争日趋加剧,未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市场矛盾会更加突出,毕竟可再生能源的价格成本还是要远远高于煤电。

四、风力发电项目银行主要风险审查点和授信策略

(一)风力发电项目主要风险审查点

1.应重点关注项目建设前期的合规性风险。风电项目建设较为复杂,涉及部门众多,银行在授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项目前期批复的合法合规性。如在土地上,要关注占用土地是否涉及基本农田,是否需取得当地土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如在选址上,风场应该避开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应取得省环保局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表)项目申请报告;如在电力系统接入,和/或接入系统设计及审查文件,应取得项目所在地电网公司同意拟建风电场并网的承诺等;此外项目还需要取得省发改委主管部门的核准等等。这些固定资产投资要件(项目核准证、土地批复(预审批)、环评批复、可研报告)的取得,可以避免风电项目在后续转让、运营、抵(质)押中的合规操作风险。

2.应重点关注项目经济可行性风险。判断风电项目能否盈利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风电场单位千瓦造价、风电场年等效上网小时数。

对于风电场单位千瓦造价,银行应通过纵向与前期项目对比,横向与区域内同时建设的其他项目对比,评价其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其中还应重点关注项目设备选择、设备投资、单机容量、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维护费用。调查分析项目所选用设备的生产厂家是否为行业领先的实力企业,相应设备在已投产同类项目运行情况,评估实际维护费用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

对于风电场年等效上网小时数,银行应重点考察可研报告中的项目测风数据,数据取得的时间长度,与区域内类似相比,审核项目测风数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核实测风数据的真实性。根据电监会相关调查,目前我国风电场经营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风能资源评估存在偏差,风电发电小时数普遍低于预测设计值。

3.应重点关注风电接入和市场消纳风险。国际上一般认为,电网中风电比例不超过5%,最高不超过10%。调峰容量不足,会造成电网的不稳定。全国范围内,尤其三北地区,风电项目实际运行中一直存在并网难情况,这里面涉及电价机制、电网规划、布局、接入等多方面问题。主要原因是风电开发与电网发展规划不协调,风电场建设快于电网配套工程建设,造成部分风电场不能及时并网或并网后输出能力受限,这个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收益。浙江省内尚未出现此类情况,但是这是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到后期必须关注的内容,因此银行授信时应重点关注是否须取得电网公司出具同意接入电网意见的函,电网公司是否根据开发建设方案中项目核准时间和投产时间,落实电网接入和消纳市场。确保风电项目建设与配套电网同步投产和运行。

4.应重点关注项目电价结算、补贴是否滞后的风险。风电电费结算分两部分:一是按照火电上网标杆电价结算部分,一般是本月结算上月风电上网电费,结算较为及时。二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再按照新能源上网电价与火电的差价予以补贴,该基金来源为国家财政专项拨款和依法向电力用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等。浙江省内目前的补贴收入取得的时间^为及时,一般与标杆电价结算部分相差不超过半个月,主要因为浙江省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供给占比较低,从电力用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远低于与实际新能源补贴资金需求。这也是诸多电力巨头加大在浙江风电行业投资的原因,但是随着风电上网容量在电网中比重的增加,后续补贴是否能够足额、及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了。毕竟如果今后出现补贴迟发欠发现象,将直接导致一些风电企业现金流难以覆盖银行贷款本息。

(二)银行授信策略

1.严格准入标准,做好客户、项目的选择。客户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五大电力集团全资或投资控股的企业;省级国有重点大型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的成员企业;对于风电机组制造商从事电站建设的,可以优先选择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时以上的上市企业支持。

项目选择方面优先选择区域上风能资源丰富且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的风电项目,选择列入省和国家重点发展规划的风电项目、额外享受项目所在地地方风电电价补贴政策的项目。陆上风电建议选择装机规模不低于30MW,年平均发电小时不低于1900小时(含)的项目;海上风电建议选择装机规模不低于150MW,年平均发电小时不低于3000小时(含)的项目。

2.设定合理可控的授信方案。风电项目授信中最好要求提供股东保证、抵(质)押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对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担保条件,如取得股东提供的安慰函等。

篇6

关键词:低压电器;工艺装备;现状;发展方向

对于低压电器行业来说,在我国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企业的发展、工艺装备的发展还是关键技术的发展,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体系,有利于低压电器行业在我国实现良好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阶段,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第三代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研发,在20世纪末期这些工艺装备已经开始被推广、使用,成为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中重要的使用工具。文章对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低压电器行业历经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经效仿苏联的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制造,对我国低压配电系统的需求有了初步的认识。在1960年到1975年之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联合各个行业和企业共同研制了我国第一代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主要包括DW10、DZ10等系列产品为主的系列产品,总共包含了400多个系列,充分满足了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在1975年到1990年之间,对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工艺装备进行了改革,使工艺装备的性能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90年之后,为了跟上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上海电科所主动承担起了第三代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研发,而且还研制了一些新型的电器,比如控制和保护开关电器、模数化终端电器以及低压电涌保护器等,共同组成了我国第三代低压电器行业中的工艺装备[1]。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上海电科所提出了研发第四代低压电器的意见,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在2005年与多个低压电器企业联合进行了第四代低压电器的研制。因此,低压电器的发展促进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对于现代新型的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来说,总的水平和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而且有一部分甚至已经超过国际水平,站在了国际的巅峰。

2 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方向

要想实现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入手:

首先,实现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智能化、可通信和网络化。在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第三代和第四代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实现其智能化、可通信和网络化,另外不仅要和现场中的多种总线相连接,还要和工业以太网相连接。如果一些地方安装通信电缆比较费力,或者是网络扩展有具体的需求,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在积极实现低压电器的网络化和可通信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开发智能化的、与低压电器控制系统相配合的工艺装备,从而规范各种装备的标准、种类等,促进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持续发展。

其次,加大经济型低压电器工艺装备的研发。对于低压电器行业经济型工艺装备的研发来说,不仅是为了满足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所提出的节能需求,也是随着第一代、第二代工艺装备被相继淘汰后一些中端和低端市场的需求,更是为了满足外企对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需求。如果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考虑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不应该只在第一代、第二代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对于第三代和第四代也应该进行重新的研发,从而创造出经济型的低压电器工艺装备[2]。

再次,对于第一代低压电气工艺装备进行全面的更新,第二代工艺装备也要慢慢的淘汰,实现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创新和改进,积极做好第三代工艺装备二次研发工作。通过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共同努力,基本上能够在5年的时间内完成上面的目标,促使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最后,当第四代低压电器工艺装备进入市场之后,要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第四代工艺装备的完善和革新,使其成为第四代半产品。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探索第五代低压电器的研发方法,制定明确的目标,实现低压电器行业的持续发展。

3 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涉及的关键技术

3.1 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智能化技术

在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过程中,微处理器的使用使低压电器工艺装备变得更具智能化。而现场总线技术的使用促进了低压电器可通信、网络化的发展,使低压电器工艺装备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另外,今后所研发的低压电器工艺装备将具有更加完善和具体的功能,实现低压电器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于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智能化技术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对于低压电器中的智能化断路器来说,不仅具有比较先进的保护功能,还具有控制电网质量、管理能量的功能,主要包括功率因数的检测和控制,进而确保低压电器的用电安全;其次,在低压电器行业中,交流接触器使用的是智能电磁系统来进行操作,能够将接触器的分闸和合闸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减少碰撞,延长电器的使用时间,另外它还具有保护多种电动机的功能,主要包括接地保护、断相保护等;最后,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智能化技术的体现还包括工艺装备的智能型控制以及保护开关电器等,它不仅具有一般的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还能实现各种功能的扩展,比如故障记录、功能测定以及通信功能等。

3.2 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现代测试技术

在现代的社会中,低压电器行业的电弧数学模型还不够成熟,所以开断电话仿真技术还没有得到实际的使用,要想对电弧数学模型进行完善,可以将振荡回路当作短路试验的电源,进而对不同情况下电弧进入灭弧室的现象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使用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能够节约能量,确保试验样机不被损坏;其次,方便对样机试验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低压断路器的使用成本。目前,现代测试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记录电弧进入灭弧室的实际情况,为灭弧系统的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第二,要详细记录交流接触器拍摄的电流击穿情况,从而提高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3]。

3.3 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通信技术

在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中应用微处理器和现场总线技术,不仅能够使低压电器成为网络型的电器,实现双向通信的功能,还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和控制。目前,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已经初步实现了低压电器工艺装备的双向通信,之后的工作重点将放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使各种低压电器都能和国家上的现场总线连接在一起,重视系统的开放功能,实现低压电器行业的实时连接;其次,重点研究低压电器和以太网的连接技术,从而提高低压电器系统的传输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正在面临非常广阔的空间,市场环境对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另外,再加上关键技术的使用,更是促进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脚步,如果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及时掌握发展机遇,那么低压电器行业工艺装备的发展一定会前景无限好。

参考文献

[1]商小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篇7

关键词 科技馆;主页;数字科技馆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74-03

在互联网时代,观众可以从网上快速获取直接和准确的信息。科技馆的主页为公众提供了提前了解科技馆的渠道和平台,因此,各国科技馆主页的主要功能一致,旨在吸引公众关注科技馆并为他们提供及时准确的场馆资讯。例如,科技馆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科技馆的地址和到达方式、科技馆的开放时间、活动信息、票务信息、生活服务等。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平台,是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展览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1。各国科技馆的功能是通过科学展品和科学活动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使其了解科学、参与科学并热爱科学。因此,科技馆主页的基础功能是充分展示科技馆展品的特点和功能,宣传科技馆的新闻和热点活动。科技馆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也是经济、科技、社会和综合国力的标志2。虽然各地科技馆普及科学的整体目标和功能一致,但是各个科技馆展品和活动的内容、方式和安排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主页的设计可以充分展示实体馆的个性特点。科技馆主页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通过探索引导、活动预热、群体分类、信息收集、信息互动、信息拓展、参观前、中、后相关信息汇聚成专题资源包等服务方式来为公众提供在线体验3,尤其注重结合公众在实体馆的体验内容从而进行信息的延伸和拓展,与实体馆进行良性互动。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实体馆的特色,从而增加公众体验科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这体现了科技馆主页不可或缺的功能。

1 主页的主要功能是对科技馆的介绍

1.1 关于科技馆基本情况的介绍。

主页对科技馆主要情况的介绍包括:科技馆地址、行车路线、联系方式、运营时间、馆展信息、购票方式和价格等一系列基本信息。科技馆主页面向全世界观众展示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和特色特点,是实体馆的宣传和服务窗口。因此,科技馆的主页不仅需要充分体现出本国科技馆的特点,同时要面向全球吸引观众参访。

1)网页对科技馆发展历史的介绍。虽然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仅五年,但是中国科技馆从创建初期至今已有56年历史。中国科技馆的主页以历史的维度向观众展示中国科技馆自筹备阶段开始,一期、二期工程和新馆的演变和发展。从主页的介绍信息中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新馆建成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普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对增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坐落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也会对国内科技馆的建设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加拿大科技馆起源于1951年,主页除了对科技馆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还刊登了加拿大科技馆的专家撰写的《加拿大科技馆历史和发展》一书,该书分为三个章节:起源、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科技馆以及1967―1981年期间科技馆的发展,均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观众可以免费下载阅读。与中国科技馆的主页建设相似,加拿大科技馆主页对其历史的介绍分为历史沿革、国际影响力、科技馆新馆的发展情况、科技馆发展里程碑等多个方面,为观众详细地展示了加拿大科技馆落成至今的历史和发展变化。

2)网页提供多语言版本界面。多语言网页,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以多种语言(而不是单种语言)为观众提供信息服务,让使用不同语言的观众都能够从主页中获得易于理解、内容相同的信息。中国科技馆的主页多语种区域配有10种不同国家的语言选项,分别是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韩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多语言网页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各国观众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中国科技馆是面向世界的科技馆,致力于吸引世界

观众。

法国发现宫总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其中常设展览1.4万平方米、临时展览0.14万平方米。发现宫创建于1937年,旨在向观众介绍科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创造,以引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深入探索。作为世界科技馆发展的领头羊,发现宫的主页界面只有法语一种语言。语言的障碍让世界其他国家的观众无法通过网络了解其主要内容,也阻碍了他国游客对发现宫的关注及热爱。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馆网络平台是实体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语言问题而导致观众在前期无法深入了解发现宫,从而降低了其世界影响力。

1.2 关于科技馆服务项目的介绍

1)为残障人士提供周到的服务介绍。加州科学中心的网站为残障观众开辟了特殊的服务板块。针对盲人、聋哑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介绍,其中包括:

为残障人士参观提供预约陪同服务;

为残障人士的工作犬入馆提供服务;

IMAX影院为残障人士观影提供特殊语言服务;

为残障人士提供停车、轮椅租用、残疾人洗手间服务。

2)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服务。加拿大共有1000多座各类博物馆,据统计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多达2000多万人次,其中一半是青少年。随着新媒体环境的不断发展,网络科普的板块设计模式更加趋于人性化并逐渐分散发展。加拿大科学世界文化馆的主页中“参观指南”板块不仅为参观人群提供指南,同时针对家长和教育者还开辟了单独的服务板块。例如,针对家长开设“生日聚会”。科学文化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科学主题的生日聚会。针对教育者开设的分年龄层儿童科学培训计划。从幼儿园孩童和1-10年级学生进行分类开设不同的培训计划,并专门组织教师开展科学活动。除此之外,其网页的科学教育板块还将接受科学教育的人群分为青少年、家长和儿童、教育者。

3)按照日历顺序为观众提供参馆信息。伦敦科学博物馆主页按照日历的顺序清晰直观地向观众提供每天、每周,甚至是每月馆中活动的信息,并配以详细的图片和介绍文字。以2014年9月19日的活动为例,点击日历9月19日,网页显示出当天展出的16个科学展品或项目。每一项均配有详细介绍、图片和说明,标明其在场馆内的展出的地点、时间、适合参加活动观众的年龄段、是否免费的相关信息。针对某些需要收费预约的项目,点击项目介绍的“预约”图标可以进入个人定制参观的界面。该界面可以自动统筹观众所选的预约项目,并计算出优化的参观线路和时间。在网上付费的区域,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多个项目放入“购物车”统一付费。观众通过主页就可以对博物馆每天的活动、开放时间和服务了如指掌并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参馆路线。

2 主页的基础功能是展示科技馆的特点

2.1 对科技馆展品的展示

日本科学未来馆的主页为常设馆和特别展览分别设立了专门的栏目。其中常设展专栏以楼层划分将每层的常设展品在网页上予以呈现,配有图片和说明。点击各楼层,网页会跳转至各个楼层展区的主界面。各楼层的主界面中均配有一张楼层整体的分布图,并根据楼层分布图所显示的展品逐一进行介绍和说明。日本科学未来馆主页特别展览专栏不仅介绍了目前正在展出的活动信息,还将往年的特别展览的情况介绍也放在网站上方便观众了解。

2.2 对科技馆教育功能的展示

美国探索科学馆是全球非正规教育的领军者,其宗旨是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创造力。探索馆通过开展非正规科学教育改变人们对科学的认知方式,创造创新性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和专业教师。探索宫主页的四大板块分别是参观、探索、合作与教育。显而易见,探索科技馆主页对其教育功能的展示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主页的教育板块分为五个

部分:

针对科学教育者的项目;

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的项目;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的项目;

针对社区居民的项目;

终身学习的项目;

设计和开发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工具的项目。

2.3 主页的定制功能科技馆

加拿大农业与食品科技馆主页的教育板块包括大量与农业和食品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工作站信息。科技馆作为农业工作基地为不同年龄的儿童创造农业教育的氛围,主页页面提供了根据观众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选择搜索引擎,其中包括:

进行科学教育的地点选择;

受教育儿童年龄段选择;

教育课程的选择。

通过定制功能,观众可以在线上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科学教育“产品”。大部分科技馆的展品和活动所面向的群体较广,没有根据观众需求进行分类和设计。加拿大农业与食品科技馆主页所提供的科学教育定制功能,不仅针对受教育的年龄层和课程进行分类选择,还将开展科学教育地点的选择拓展到科技馆之外的地方,包括:家庭、学校和网络在线。其主页的定制功能将科技馆的教育活动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从馆内拓展至馆外,使科技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延伸和拓展,此定制功能的运用在国际科技馆主页的构建中是较为新颖的。

3 中国数字科技馆主页面的首要功能是全面展示其所含栏目

数字科技馆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发挥数字媒体的特点,将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功能通过网络予以展示。数字科技馆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是科普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实体馆教育功能的补充和拓展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以激发公众科学兴趣、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己任,面向全体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搭建一个网络科普园地。在中国数字科技馆这个平台上,公众能够增长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激发创意灵感,了解科技动态,分享丰富的科普资源。由于中国数字科技馆所包含的栏目和内容十分丰富,其主页面的首要功能是全面展示其所包含的各个栏目。如表所示,中国数字科技馆的主页展示了其包含的30个栏目,并在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对重点栏目予以介绍,吸引观众点击子页面,参与数字科技馆的教育活动。

4 结论

科技馆主页作为科技馆的官方网站,代表了科技馆的网络形象。与此同时,主页作为科技馆与网民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除了充分发挥其快捷、直观、互动的网络效应作用,同时兼顾吸引网民的眼球的功能。因此,科技馆网站的功能包括:科技馆品牌形象的展示,服务公众的手段,科学教育产品的推广渠道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主页都需要随之更新建设。科技馆是一个国际或地区科技实力的展示平台,更应该重视其网络主页的构建和功能。

参考文献

[1]许黎辉.谈科技馆的功能及建设理念[J].民营科技,2010(2).

[2]胥彦玲,何丹,吴晨生.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科普研究,2010(1).

篇8

【摘要】家电行业是我国竞争最为激烈。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通过近30年的迅速发展,家电行业己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电行业进行有效地绩效评价,不仅可以客观地了解家电行业的发展现状。预测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可以帮助家电行业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关键词】家电行业 现状 发展趋势

一、世界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1.家电行业概要

世界家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西欧,全球83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家电类产品由于体积庞大以及区域贸易壁垒的缘故,就地生产多而出口规模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由日本以及欧洲厂商占据;韩国以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新兴工业国家生产一些成熟期的产品;中国则成为世界各大家电厂家降低成本和抢占市场的焦点。在世界范围内,家电厂商呈现美、欧、日、韩四足鼎立的态势。

2.世界家电发展历程

世界家电行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发展照明业开始,逐步生产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等,直至开始建立电信系统;第二阶段从1945年开始,家电类产品开始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第三阶段从70年代开始,小家电开始进入消费者家庭,一些具有个性化、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二、家电行业的特性分析

从行业结构上看,全球家电行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家电厂商一般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家电行业是一个高资本投入的行业,由于投入高,白色家电行业的新进入者减少;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家电行业的竞争逐步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大型家电厂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以及市场的战略部署,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跨国集团之间的较量;最后,国际范围内家电行业的资产重组步伐日益加快。

从产销结构上看,全球家电行业的特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家电行业由过去的产能不足发展到过度生产;产品由量的提升发展到质的提升;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以及副品牌;由完全自行生产发展到由其他企业代为生产;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联盟;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发展到营销导向。

三、中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1.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用电器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加之受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家电业销售虽然保持了较高增速,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行业经济效益增长速度呈现下滑态势。

2.行业成本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家用电器制造业成本增长过快压力较大,成本增幅超过收入增幅是导致家电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3.行业资产结构有所调整

受需求影响,家电产品的资产结构出现明显的改变,传统家电产品由于市场逐渐饱和而缺少投资扩张的动力,新兴家电产品及市场需求开始加快放大的家电产品的投资增长速度则明显较快。

4.高端市场成为盈利亮点

国内的激烈竞争,已经使家电、通信、IT行业演变成微利行业,中低端产品的成本无法下降,价格又持续下跌,定位中低端市场的许多企业都出现了无可避免的亏损现象。相对的,高端市场有着高额利润空间,可保证企业的盈利以及研发等再生产投入。

四、影响家电业效益增长的因素分析

1、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家电行业的成本压力

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和基础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度上升,使得全国能源、钢铁、铜、铝、化工等行业产品的价格出现持续的上升势头,这些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都将转嫁到下游产品生产上。家电行业频频爆发的价格战导致能源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难以通过产品价格的提升来转嫁给消费者,行业狭窄的利润空间在高成本和低价格的双重挤压下不断恶化,尤其是定位中低端市场的许多企业都出现了无可避免的亏损现象。

2、住房、教育、医疗的支出挤占了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

由于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的转型期,当前明显成为重要消费流向的领域有: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消费,这些都已经开始超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而当前预期收入减少因素的影响以及住房分配制度、医疗制度与各项福利制度的改革也导致居民储蓄倾向增强,已成为社会资金分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家用电器的更新消费需求。

五、家行业发展趋势

1、家电产品出口形势严峻。欧盟25国开始启动的《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已经生效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对我国家电等十几类轻工产品出口造成新的壁垒,使企业发展及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家电产品尽管出口形势表现良好,但依然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出口市场的扩大存在较大困难。

2、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家电行业增长提供持续性的需求支撑。我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出现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速度提高直接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提高以及家装市场的发展,将为家用电器产品提供稳定的需求扩张基础,这些因素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长期支撑。

3、村家电市场会有所升温。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这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家用电器将是农民收入增加后重要的消费支出领域,农村家电市场将会逐渐升温,未来家电产品在一二级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向三四级市场渗透成为可能。

4、家电产品技术升级趋势将加快。价格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已经促进了家电企业不断增强技术研发,以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和产品技术结构的日益升级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家电产品结构的技术升级趋势将不断加快,为行业保持稳定的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内陆地区 风电行业 发展现状 信贷风险管控

一、引言

按照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我国风能资源区被划分为四类,其中,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中部省份均位于第四类风资源区,即低风速地区。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业界普遍认为该类地区的风资源较差,山地众多,运输困难,开发难度高于前三类地区。但是从目前来看,受国家政策支持、风电设备性能提高等因素影响,低风速地区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向好。

二、内陆低风速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第一,国家鼓励充分开发和利用内陆低风速风能资源。2011年,国家能源局通知,提出了分散式风能资源开发的主要思路。由于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位于用电负荷中心附近,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电网并在当地消纳,无需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从而使得低风速地区成为了分散式风电开发的主要区域。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以南方和中东部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鼓励充分开发和利用内陆风能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风电场,提升清洁能源在当地电力消费中的比重。2014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了陆上风电上网电价调整结果,将前三类风能资源区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分钱,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0.49元、0.52元和0.56元,而第四类资源区(低风速地区)标杆上网电价维持现行每千瓦时0.61元不变,电价优势明显。

第二,风电设备性能的不断改进为低风速地区的风力发电提供了技术保障。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国内大叶片机组发展非常快,技术已较成熟,风轮直径增大后,风机能在更低的风速下运行,风电利用效能也将相应提高。大叶片机组的成功投产,使得三、四类风能资源区的风电开发成为可能,低风速分散式开发已成为风电行业新一轮投资重点。从湖北省风力发电实际情况来看,境内低风速风电场建设近几年发展迅速,风电设备装机容量从2010年开始大幅提升,2013、2014年得到跨越式发展,2015、2016年更是得到飞跃式增长。

三、主要信贷风险特征

从目前来看,内陆低风速地区电价高、发电设备技术成熟、享有限电保护政策,如能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发电量,该类地区的风电项目是可以保持盈利的。其主要信贷风险有:

第一,国家政策风险。风电行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如实施上网电价保护、强制并网和购电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显著提升了风电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需持续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项目建成风险。风电项目建设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约占总投资的85%,资金投入量较大。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到位不及时,投资超支时无追加投资能力等可能造成项目无法建成或无法按期完工风险。

第三,自然条件风险。风电行业对天气条件存在较大的依性,气候变化导致的风力资源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极端天气对风机设备、风场设施的破坏,会严重削弱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运营能力,对借款人的经营业绩和还款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第四,市场风险。随着行业的发展,风电行业市场风险主要是高速发展的风电装机和发电能力与电力送出和消纳能力的矛盾,即项目并网风险。当市场用电需求小于发电供应能力时,风电企业可能遭遇“限电”风险,同时,由于风能资源不能存储,风电企业还会因风能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弃风”。

第五,信贷准入风险。内陆第四类风能资源区,多为风速6~8米/秒之间的低风速风场,风力密度多为2级,风资源相对欠缺;风电场规模不大,单机容量多为2000千瓦左右,年发电1800小时左右,难以与“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大型风电场相比。如不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该区域的大部分项目可能不符合既有的信贷准入标准。

四、信贷风险管控措施

鉴于国家行业政策变化以及内陆低风速地区风电行业特点,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行业信贷政策,在适当降低低风速地区客户(项目)的准入底线的同时,加强对优质客户(项目)的选择,完善贷款担保措施,以达到强化风险管控的目的。

(一)行业信贷政策可选用的主要标准

1.客户准入底线。借款人或投资人以电力生产为主业;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元,净资产不低于1.5亿元;具有一个及以上已完工并网运行的5万千万及以上发电站,且在安装调试运行中未出现过较大工程质量问题,具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2.项目准入底线。项目距离接入电网现有变电站较近;项目电压接入等级在110千伏以下的配电变压器;使用第四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所在省份上年度弃风率不超过8%;风力密度等级不低于2级(以上条件需同时满足)。

(二)风险管控措施

1.在客户选择上,优先选择资金实力强,具有风电行业投资经验的中央和省级国有大型电力生产企业、国内五大电力集团控股的风电企业。同时,落实项目资产和权益抵(质)押手续,完备电网公司上网承诺、发电合同或协议等资料,强化账户监管和资金回笼,切实加强风险缓释措施,落实好第二还款来源。

2.在项目选择上,优先选择电网接入条件好、靠近电力负荷中心的风电场。项目所在区域内应有多个风电场资源,能够共用进场道路、升压站等设施;项目所在省份上年度弃风率低于1%,有风电上网电价财政补贴政策;以及与电网企业签订了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的风电项目。

五、结语

目前中部内陆低风速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重点区域,风电项目属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也符合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政府对低风速地区风电上网电价及行业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能新能【2011】374号).

篇10

关键词:电商平台;服装产业;婚纱晚礼服;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269-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DBC new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in Dress Industry

CAI Wei-shan1, FENG Jian-wen1, SHEN Hua2

(1.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n 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China;2. Chaozhou Jinzhao Technology Co.Ltd, Chaozhou 521011,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more personalized demand for clothes from today's consumers,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networking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in clothing industry is on nee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rarely involved in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of designers and producers, this paper proposed a CDBC new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for the clothing industry.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based on CDBC model is a unified platform, which integrates personnel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purchase, production and sale, and offers more 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and refined service for factories, designers and consumer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latform’s system function, design architecture etc. Finally, the paper would come up with the method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design of the platform by taking a wedding dress enterprise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dress industry; Wedding dress;

服装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已经发展为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为一体,同时包含科学、技术、艺术、创新的综合性体系。目前服装产业的电商年销售额已轻松突破百亿元大关,更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服装电商将净增千亿元市场。

电子商务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是协调、整合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目前多数电商平台是B2B、B2C、C2C[1],这些类型的电商平台的参与方主要是商家和消费者,而设计师和生产方却很少参与到这个网络平台上。现如今公众对Internet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知识获得,而是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方向发展,比如说:网站的个性化引导、用户购物体验、网站的易操作、网站功能的可配置等要求[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长、销售生产联系的多样化、销售方与生产方的联系紧密化,服装的生产与销售的网络化将逐渐成为主流。

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市场规模及产品利润,建立一个连接定制、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平台,从而促进服装产业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成为必要。本文基于服装产业在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产业供应链交互的需要,研发一个面向服装产业的CDBC(Consumer消费者、Designer设计师、Business平台方、Customer顾客)新型电商平台。该平台融合了消费者、设计师、平台方、顾客四类主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本文将讨论平台建设的系统功能、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等。

1 系统功能

面向服装产业的CDBC新型电商平台包括电商交易客户端(简称C2B)、创意设计制样系统(简称D2B)、设计师资源库(简称D2D)、生产外包ERP系统(简称ERP)四大功能子平台。整个平台共面向四类用户:

1)消费者(Consumer):消费者将发起个性化、多样化定制需求。

2)设计师(Designer):设计师将通过众包方式完成设计环节。

3)平台方(Business):平台方商务部门将以分包统筹完成整体商务运营。

4)顾客(Customer):更多顾客将享受到富有设计感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如图1所示,整个CDBC新型电商平台的运作可以分为12个流程:1)消费者通过平台提交自己的需求;2)平台方成立相应的项目,并将项目上线;3)设计师通过众包的方式申请项目;4)设计师在获审批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服装,并将设计图初稿提交平台;5)平台方与设计师通过平台针对设计意图和制样的工艺进行沟通;6)设计师确认设计图终稿;7)消费者在平台上确认设计图后预付款;8)平台方填写投产单,并以外包的形式下单投产;9)外包工厂完成服装生产;10)平台方将成品图上传系统;11)消费者查看成品结果后付余款;12)其他顾客可以自由浏览和购买现有的成品作品。

如图1的四个功能子平台的设计说明如下:

1)电商交易客户端(C2B)

C2B[3]的特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参与设计与生产、消费者主导等。C2B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然后生产企业再进行定制化生产。因此,电商交易客户端主要是面向消费者,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服务,同时也为其他顾客提供浏览和购买成品等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已经和移动互联网息息相关,为满足移动电商行业的发展,电商交易客户端包括Web平台与APP平台两套系统。

2)创意设计制样系统(D2B)

创意设计制样系统主要实现一个社会化的制样分包运作功能。该系统的线上部分为设计师提供一个交互式沟通模块,以便设计师能够在线上与平台方的设计助理或设计助理高效沟通设计意图和制样的工艺要求。线下部分将逐步建立高效快捷、技术出众的实物制样中心,将以战略合作协议方式构建该中心,其运作方式类似于社会化的分包模式。

3)设计师资源库(D2D)

设计师资源库的建立是为了协助社会化设计众包的运作。众包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公司或者个人可以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将任务外包给大众网络来完成世界各地的人只需要通过网络登录这些众包平台即可接受和完成这些任务[4]。通过设计众包的形式,设计师可以通过线上合作、线下组队等多种方式高效完成单独难以应对的项目。同时也与各类威客网站、设计师论坛等建立资源共享广告互换,为设计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提供一个更多样化的服务平台。

4)生产外包ERP系统(ERP)

生产外包ERP系统建立的目的是实现一个高效紧密的生产外包体系,其功能是完成产品的外包管理和生产流程控制。

2 系统设计

CDBC新型电商平台采用Web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以MySQL数据库为数据交换和共享基础,以Web Service[5]为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以和Java为服务应用开发平台。其中Web平台的服务端采用C#语言开发,客户端使用Html和Jquery、CSS等脚本语言编写;而APP平台的服务端采用Java语言开发,客户端使用Java、Html5、Jquery、Css等语言编写。系统结构设有基础层、数据层、业务服务层、表示层,同时业务调度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贯穿于各层面中,保障整个系统安全、平稳、有效地运行。具体的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1)基础层是硬件与软件基础资源部分,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设施、系统软件等,为整个平台的运行提供运行基础。

2)数据层包括三类数据:MySQL数据库、APP服务数据和XML等其他文件类型数据。整个平台主要的数据管理统一使用MySQL数据库,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易维护性。MySQL是多用户、多线程关联、开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能充分利用CPU资源,也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基本可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于数据库的所有需求。

3)业务服务层采用面向服务的方法和技术为表示层的所有应用提供统一的业务服务接口,包括定制管理、订单管理、设计管理、制样管理、项目管理、投产管理、外包管理、人员管理等服务接口。业务服务层的引入,使得系统的业务逻辑的维护简单化,也使得各子平台的开发与维护相互独立。业务服务都是通过接口的形式开发给表示层,这就为今后的扩展提供了可能。例如可以在接口不变的前提下,替换现有的一些业务流程处理方式。

4)表示层是面向用户的层次,为各类用户提供各个子平台系统的可视化界面,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或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访问各个子平台的应用服务。

3 CDBC平台的实际应用

本文设计的CDBC新型电商平台,已经成功应用于某婚纱晚礼服企业的电子营销,下文简单介绍和演示其中电商交易客户端和创意设计制样系统两个子平台。

电商交易客户端包括PC端与移动端两套系统,其功能模块包括会员中心、会员定制管理、会员订单管理、产品浏览、品牌故事、设计师推介、企业快线等。图3为某婚纱晚礼服企业的电商交易PC客户端。

消费者先在电商交易客户端上提交自己的礼服定制需求,系统自动将定制订单发送到后台系统处理;在设计师针对定制需求提交设计稿后,消费者可以在客户端查看设计效果并预付定制定金;经过后台平台方的确认处理和合作工厂的生产完成后,成品礼服在消费者付完余款后邮寄给消费者。此外成品礼服在获得消费者同意情况下还可以挂在客户端的产品浏览模块,给顾客浏览和购买。

创意设计制样系统为服装设计师与平台方提供一个交互平台,交互沟通的内容包括服装设计意图、制样的工艺要求、设计稿等。其功能模块包括定制需求查询、设计方案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与制样沟通、用户中心,图4为实现的效果。

设计师在该平台上选择感兴趣的消费者的定制项目,然后经过设计众包完成设计,并与平台方协商制样工艺、项目分红分配等细节问题。在整个项目完成后,设计师就可以领取项目的分红和设计费。

4 结束语

虽然该CDBC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实现并应用,但要运行在大型商业上,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拓展,最终把该平台真正应用到商业上。但该平台的研发,既完成对传统服装行业生产与销售的继承与发展,又是一个全新的一体化的交流平台和交易途径,推进服装产业生产与销售网络化发展,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更好地进行营销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娄策群, 刘英.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现状及利用策略[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14): 131-135.

[2] 阚毅. B2C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控制工程, 2013(S1).

[3] 戴国良. C2B电子商务的概念、商业模型与演进路径[J]. 商业时代, 2013(17):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