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政治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政治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全球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基础的,而政治的全球化也正是相对经济全球化而言的,主要是指全球范围内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机制等等,政治全球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到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就现阶段来说,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发展向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政治也朝着日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参与主体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要素,增加了大众参政的水平,而且物质要素、信息、文化等的流通,也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开始趋于统一,并逐渐形成一个无形的世界经济体系,民主化的价值取向进而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世界。国际政治民主化最为直接的根源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正逐步发展为一个网络型的管理组织模式,正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淘汰了更多的非技术人员一样,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发展也使得信息的发展更加透明公开,从而也进一步增加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程度,也就是说,国际政治在新型企业组织的推动下逐渐趋向于民主化。
二、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运作机制逐渐复杂化
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合作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发展中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利益的分配也逐渐向着共生、双赢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要将各国利益进行专业化、综合化的分析和加工,而这也在国际政治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政治运作机制的复杂化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手段逐步过渡到经济、信息、文化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调控。现阶段与信息同样重要的国际政治手段是文化,文化差异如果被一方所利用,就会成为国际政治争端的根源。而且从长远的方向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元素综合在一起会集中影响国际政治的发展,从而构成一段时间之内国际政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竞争趋向于焦点化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的竞争也逐渐趋向于焦点化,其核心体现在政治制度的质量与效率的竞争,所以尽管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环境以及历史发展各有差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每个多家都需要服务与经济的运行的结构,以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现阶段各个多家都在进行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只要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足够稳定,就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际政治竞争的焦点化趋向也越来越明显,其一,国际范围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集中,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其二,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点,比如,在巴以冲突不断的加剧的今天,虽然这一事件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但是其中依然包含了美国、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锚段,除此之外,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也体现在高科技的发展层面,比如,在当下国际上太空开发等问题上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趋势也已经成为国际上各国关注的政治焦点,而且国际政治的焦点化趋势本身也是实际经济酷爱书法占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政治参与主体国际化意识、实际公民意识形成的标志。总之,国际政治的焦点化发展趋势就是实际经济专业化发展在国际政治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其中也蕴含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势力的不同分配。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只有不嗵岣咦约旱淖酆瞎力,才能够在世界政治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四、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行为更加人性化
现阶段,我国际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目的都各有不同,但是每个国家在行动中都会从维护本国家更多的基本权利的角度出发,从而捍卫本国在国际上的人道主义形象。尤其是当今实际已经逐渐从以企业为核心转向以个人为基本立足点,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国家国际政治行为最本质的规定性,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从而使得国际政治的焦点转向了的重新定义从而使得个人的意识得到更好的提升。当然,国际政治的人性化发展还体现在一国国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因为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国家主体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 差别,所以国际上对人性化要求的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产生了很多以人性、人道为口号干涉他国内政的问题,从而出现了人性化问题的根源。但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主体地位平等、相对只有公平的经济环境,而这也影响了国际政治环境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人性化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成为当下国际政治发展的焦点之一。由此可见,当前国际政治发展的人性化趋势是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五、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国际政治开始呈现了多个新的特点,诸如国际政治的民主化、人性化、复杂化等特点都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些发展变化也会逐渐被更多的公民所感受到。
【参考文献】
[1]易文彬.论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几个界限之模糊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4(04):74一76.
篇2
关键词:智能电网 信息化 数字化 自动化 互动化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还是一个初期的基本阶段,很多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还没有明确规定。我国电力研究人员在进行智能电网发展的相关研讨中确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即使未来的中国电网系统成为集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为一体的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稳定可靠的现代电网。以下本文就逐一为大家介绍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
一、 信息化
智能电网信息化是指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和利用。我国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实施开展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早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也仅仅只是用于各种数据的计算和设备监测等方面。自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几乎遍布整个电力系统的工作内容中。近年来,电力信息化更是成为电力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使信息化进一步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经营高度融合。
1、电力信息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存在重复建设;信息孤岛众多,信息集成度低,无法相互协作发挥整合效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生产控制系统通常相互分离,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过多地投入到设备的自动控制、数据信息的收集共享,,却忽视了对信息的整理和挖掘。
2、对于电力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1)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发展规划的指导下, 按照相关的成熟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统一数据编码, 统一制定软件架构标准体系, 统一制定电力业务标准、文档标准和服务标准等相关规范。
(2)整合现有各信息管理平台, 争取尽早实现整个电力大企业的数据一体化、集成应用一体化、电力服务一体化。
(3) 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力生产控制系统有机结合,加强数据深层挖掘研究和应用。
二、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电网对象、结构及状态的定量描述和各类信息的精确高效采集与传输。电力系统数字化概念的提出使电网的运行管理有了一个新的发展。电力系统数字化的具体内容涉及面较广,几乎覆盖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工作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管理以及外部环境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实时描述与再现两个方面的功能。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数字化主要采用电力系统离线仿真软件和数模混合仿真系统。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器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在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厂站侧的数字化进程滞后于调度侧。数字化变电站仍然处于示范阶段, 离实际的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调度侧的高级应用系统缺少集成和统一的标准。对某些元件的数学模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缺少系统以外的重要信息, 如光照、风力、地质运动等。
2、对电力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1) 积极推进厂站侧数字化进程。实现输电元件的测量、保护、控制、通信一体化, 实现对输电元件的数字化监测以及分散式的智能决策;实现发电厂的数字化生产。
(2) 加强调度侧高级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标准化建设。将分散的EMS、电网广域动态监测系统、在线稳定分析预警系统高度集成, 调度人员无需在不同系统和平台间频繁切换, 便可实现对电网综合运行情况的全景监视并获取辅助决策支持。
(3) 加强系统元件数学模型研究,积极与公共服务系统配合,将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较大的外部信息数字化, 并集成到相应的决策分析系统中,为电力系统避免自然灾害导致的大停电提前做好准备。
三、自动化
自动化是指电网控制策略的自动优选、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控和故障状态的自动恢复等。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已经有接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动化技术,由原来的调度自动化、厂站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发展到今天的在数据库、安全防护、电力营销等等,多个层面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尽管如此,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和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仍然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与进步。
1、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的问题
在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制约电力自动化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调度侧各种控制系统或辅助决策系统,种类较多,缺少集成和统一标准;另外, 调度侧仍需人工参与才能实现闭环控制, 缺少智能专家系统支持。配电自动化水平仍较低;各种控制措施以分散、独立控制为主, 缺少彼此间的协调优化。
2、自动化发展的建议
(1) 类似于数字化与信息化中的标准化建设, 统一调度侧各控制系统的功能、接口、数据库等。
(2) 加快智能控制方法的工程化进程,。依靠智能控制方法, 减少人工参与, 实现实时在线的定值修改、策略搜索、在线自动控制等功能。
(3) 借鉴国外在综合自动化方面的经验, 积极发展配电自动化。
四、互动化
互动化是指电源、电网和用户资源的友好互动和协调运行。互动化是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最终目标,是智能电网的本质要求。主要包括发电与电网之间的互动和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这两种形式。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条件,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电力系统互动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电力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点:在发电商竞价上网的过程中,三公 原则的力度还不够大;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相关技术研究相对滞后;用户侧硬件装置和软件配置还不具备与电网互动的智能化条件。
2、关于电力互动化发展的建议
(1) 建立公开、透明的统一电力市场信息平台, 并逐步纳入电网统一信息平台之中。另外, 随着特高压全国联网的实现, 有必要加快全国电力市场的建设进程。
(2) 加快可再生能源并网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的研究, 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并网标准。
(3) 着力开展双向互动营销技术、高级量测技术等研究, 并开展智能电器和智能电表研发。
篇3
中图分类号:D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46-02
自1995年至2005的近十年时间里,中国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继续向前推进,呈现出了较多新的特点,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那么,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呈现出何种特点?在比较研究方面,又呈现出哪些状况?本文通过对发表于国内各类刊物上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现将其整理如下:
一、研究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国内学界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伴随着整个中国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归纳起来,其呈现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大,且方法日益多样化
在十年里,国内学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期间,发表于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的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论文大约有400篇。可见,该领域的研究取得的大量成果。其基本研究态势则表现为,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均有较大突破。就研究的广度来说,则表现为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以往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主要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政治思想的研究上,且在研究的历史阶段上也以先秦时期为主。而这十年研究,则不仅涉及主要思想家或思想著作的政治思想研究,而且还涉及儒、墨、道、法以外的其他思想流派,如兵家、纵横家等的政治思想研究,还涉及先秦以外的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研究,还涉及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概念、范畴、方法的研究,还涉及社会思潮与政治思想专题的研究等等,这些都说明了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就研究的深度来说,则表现为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大。这种研究深度的加大具体体现为,一方面注重对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的发掘,如靳平川的《论韩非的政治思想的逻辑线索》,另一方面则对政治思想做哲学高度的反思和考察,如王楷模、张师伟的《政治思想一般性质的哲学分析》。就研究方法来说,则表现为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在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不仅涉及文献研究法,还涉及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此外,还涉及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
(二)研究体现出的冷静思考与理性反思色彩更加浓厚
由于,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学者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者经受过西方现代科学思维和方法的熏陶与训练,特别是西方哲学的理性思辨方式的锻炼,因而在考虑问题时更加倾向于理性化思考,再加上由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本身的深入发展,学者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显得比以往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冷静,而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或粗略勾勒上。因此,这就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深入发展,也体现出了这一时期研究的鲜明特点。例如,学者张分田的《关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文就体现出了,张分田先生对于民本思想的深入思考和冷静理性反思。在该文中作者就指出:“在治学中,笔者发现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现象,即规范性、制约性、批判性思维很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而相关理论通常都是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规范性很强这个特点正是经过历代统治思想代言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形成、发展并广为扩散的。民本思想便是典型的例证之一。”[1]可见,张分田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进行了冷静而理性的思考。
(三)研究以凸现时代价值为主流
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文章都富含有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当前时代价值与意义的讨论。这些讨论,要么是通过古今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进而来凸现出当前时代价值取向,如徐惠茹的《“以德治国”与传统的礼治》;要么是通过对古代政治思想问题的批判性研究,挖掘出蕴含时代价值的精神与思想资源,进而能够利用那些对当前时代有借鉴意义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如苑秀丽的《“德主刑辅”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影响》。因此,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文章中,以凸现时代价值的研究占有主流地位。
(四)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并重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一方面在整体上以综合研究的形式展开,另一方面在局部上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体现为二者的并重。在综合研究上,既有对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探讨的,如曹德本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也有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体系探讨的,如徐大同的《中西两种不同的政治思想体系》;还有对中国古代政治观进行研究的,如陈远宁的《中国古代政治观的批判总结》等。在专题研究上,既有对民本思想研究的,如王宏玲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考察》;也有对治国方略探讨的,如刘长江的《中国古代治国方略嬗变述论》;还有对法治思想进行研究的,如江伟的《试论中国政治思想中的传统法治观》等。这样,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就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同时得到了展开。
二、比较研究情况
对于比较研究方面来说,它既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体现,同时也是构成整个研究基本状况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对于比较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也有利于认识研究呈现出的基本状况。
(一)比较的正当性问题
这主要是涉及占有主流位置的中西政治思想比较正当性问题。由此,引发了学界对该问题的两类质疑,即:“一是历史向度的价值正当性质疑,二是逻辑向度的方法合理性质疑。”[2]对此,学者任剑涛在其文章《中西政治思想比较的正当性问题》中,对这两类质疑做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他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和逻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中西政治思想比较研究之所以具有自我辩护的理据,是因为这种研究具有理性上自我支持的正当性资源,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实践上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以及这种研究实践展示的未来前景具有的显示人类政治生活新景象的潜力。”[2]180由此,任剑涛对该问题做出了比较有自洽性的说明。同时,他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关于比较的合理定位的见解,即需要两个内部条件和两个外部条件。就内部条件来说具体是:“其一,我们对于中西政治思想的整体结构是否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评价。其二,我们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对于中西政治思想文本进行仔细的解读和分析,进而对于政治思想的历史延续、文本对比和个案研究具有可靠的把握能力。”[2]182而外部条件则是:“一方面是现代的政治理念的认取,另一方面是健康的政治心态的树立。”[2]182这样,他就对中西政治思想比较的正当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完整而有说服力的阐释。
(二)具体比较研究情况
对于近十年来,有关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进行的比较研究情况,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进行梳理。
首先,从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历时性与共时性、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就共时性、横向上的比较情况来说,主要涉及中外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中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有:任剑涛的《中西政治思想中的伦理际遇》、薛丽蓉的《中西方传统民主观比较》、胡健的《中西“启蒙”民主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差异》、黄杨的《中西方传统“德法兼治”的主导倾向及其历史根源——中西方传统“法律”、“道德”的历史差异》、郑慧的《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等;同时,这也涉及相同历史时期政治人物或政治思想的比较,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寿建纲的《亚里士多德与孟轲政治思想比较》、晓林的《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比较》、刘艳琴和席宾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思想》等;此外,这还涉及具有相同或相异政治思想的比较,如陈德正的《管仲与梭伦法治观同一性简论》和《试论管仲与梭伦法治观的差异》、赵玉芝的《简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刘重春的《试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国家思想之区别》等。就历时性、纵向上的比较情况来说,既涉及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等的比较,如张志泽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之比较》,也涉及具有延续性或历史继承性的思想的比较,如汪高鑫的《论董仲舒对墨子政治思想的吸取》、王克奇的《墨子与老子、孔子、韩非关系论》等。
其次,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人物、著作、政治观点或主张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就人物政治思想比较研究来说,涉及孔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较的,如程朝阳、李永伟的《柏拉图、孔子之理想等级社会比较初探——谈“贤人政治”》和孙守春的《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治国主张比较研究》;涉及孟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较的,如王显峰、高剑平的《孟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之比较》;涉及老子与亚里士多德比较的,如林国治的《老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之比较》;涉及墨子与亚里士多德比较的,如林振武的《亚里士多德与墨子政治哲学比较研究》;涉及韩非与马基雅维里比较的,如孙晓春的《韩非与马基雅维里非道德政治观平议》;涉及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比较的,如黄旭东的《中西古代政治意识文明论——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比较》;涉及管仲与梭伦比较的,如李怀国、陈德正的《管仲与梭伦法治观之比较》;涉及卢梭与戴震比较的,如胡建、汪震宇的《中西启蒙“平等”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卢梭的“平等观”与戴震的“理欲之辨”为范本》等。就著作的比较研究来说,有代表性的是白真清的《从和看中西专制主义》。就政治观点或主张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说,有代表性的,如陈开先的《民本与民主——中西文明源头政治理念之比较》、温志强的《论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比较分析》、仲崇盛的《伦理国家与道德城邦——孟子与柏拉图理想政治模式比较》、孙守春的《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政体理论比较研究》、马小红和于敏的《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等等。
参考文献:
篇4
19世纪,受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学说影响,人们对政治学的独立地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了较一致的看法,当时主要以国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与机构、政治理论与原则、政治家的思想行为等为研究对象。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学也产生于20世纪初,是现实国际关系发展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国际关系认识日益加深的产物,相对来说是新学科。传统上,国际政治学属于政治学的范畴,而国际关系学则是国际政治学的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国际关系成为学者们必须密切关注的焦点。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TheDepartmentofInternationalPoliticsattheUniversityofWales),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席(WoodrowWilsonChairofInternationalPolitics),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显然,国际关系学(IR)最初是以国际政治学(InternationalPolitics)的面目出现的,并且被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1949年在巴黎,各国的政治学者共同建立了“国际政治科学协会”(IPSA),协会确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有五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和政治团体、国际政治关系、社会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伴随着一系列特定刊物的出现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和范式。这些刊物包括:《外交》(ForeignAffairs,1922)、《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1947年)、《世界政治》(WorldPolitics,1947年)、《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1963年)、《和平研究杂志》(JournalofPeaceResearch,1964年)等,此外,英美国家都出现了国际关系方面独立的博士教程。20世纪50年代末,以国际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学成为政治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另两个是行政学和比较政治学。在学科史上,“国际关系”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在空间范围上的延展,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由于这种特征,使得“国际关系学”稍微偏离了政治学领域,与政治学的联系不如“国际政治学”与之紧密。但反过来说,国际政治始终都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点,原因在于“国际政治”关系一直以来是各种国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关系。
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不同
(一)学科生成、发展历程(学科史)的不同政治学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中世纪的政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受神学统治。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学最终摆脱神学束缚,恢复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生成是20世纪的事,但这个过程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也有久远的历史。其实,不管是古代的城邦国家还是现代的民族国家,只要有国家,就存在“国际关系”。“如果把古代学者的研究,诸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研究古希腊城邦国家间关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HistoryofthePeloponnesianWar)和中国记述春秋战国历史的典籍《春秋》、《左传》、《论语》、《战国策》等视为某种“国际关系”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国际关系学到20世纪上半叶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
(二)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的不同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它的视角通常会围绕政治关系,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去阐释政治的本质,关注国家、权力、权利等核心概念,关注人类围绕这些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选择,关注对自由、正义、和谐等终极理念的追求;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中央权威,国家间的互动在本质上是无政府的。国际关系的研究不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法律、生态、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其中关注较多的是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其研究对象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对于国际关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还涉及哲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乃至数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表现出十分庞杂的特点,但国际关系整体的运动规律仍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①
(三)研究方法的不同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都经历了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两个阶段。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等;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学界大多数学者沿用政治学或法学的一些方法,注重对国家、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战后六七十年代科学主义盛行时期,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开始利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铸造本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行为主义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等等,统称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上的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复合多样化的特点,更多地具有“科学主义的”倾向,研究的问题与政治学的课题相较更为现实具体,更多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分析的方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政治学学科的资料库。笔者以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对于某一分析课题来说只要是恰切的就可以大胆采用。
三、结语
篇5
“关氏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中国学者的国际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用模式来描述和解释传播现象。目前关于传播的模式已有数十个之多,但很少中国人提出的模式。由于国际传播比较特殊,不能简单的使用一般的传播模式,因而关于国际传播的模式并不多,较重要的有诺沃特尼(EricJ.Novotny)于1981年提出的“跨国信息流动模式”(Novotny1981)、美国美利坚大学著名国际传播学教授莫拉纳(HamidMowlana,曾于1995-2000任“国际媒体与传播研究协会”主席,现为该组织名誉主席)于1986年提出的“国际信息流动模式”等,②其中莫拉纳的“国际信息流动模式”具有代表性(见图2a、图2b)。“关氏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国际传播学研究的崛起并跻身于国际传播研究的前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突出了国际传播的跨国界跨文化特点。国际传播具有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但很少有国际传播模式能将这一特点既简明又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关氏模式”中,两个大方框表示国际传播中有信息交流关系的两个国家或两种文化。与莫拉纳模式相比,关氏模式更突出地揭示了国际传播的这一特点,而且十分简明形象。
3、揭示了影响国际传播的国内外因素:同国内传播相比,国际传播要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如何表现影响国际传播的各因素,是各种国际传播模式面临的一个难题。莫拉纳模式突出了技术因素,并揭示了国际传播机构内部与外部的影响因素,但却忽视了民族文化、国际组织机构和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关氏模式”弥补了莫拉纳模式的这些不足,它突出了政权和文化等国内因素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等国际因素的影响。
4、体现了国际传播的互动和反馈方面。同国内传播和同文化中的传播相比,国际传播的难点在于互动性差,反馈困难。但国际传播中的互动和反馈是存在的,而且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互动和反馈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以前的国际传播模式,包括莫拉纳模式,都忽视了国际传播的互动和反馈方面。“关氏模式”中的双向交流模式,将国际传播的这一方面体现出来。
5、反映了国际传播中的不平衡问题。两国之间的信息流动基本上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关氏模式”中两国之间的双向交流,用粗细不同的箭头表示不同的信息流量,将国际信息流动不平衡问题表现出来。
总之,“关氏模式”更全面更完整地揭示了国际传播现象,有许多创新之处,极有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关氏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氏模式”虽然对以前的模式作了重要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点:
1、忽视了莫拉纳模式所强调的技术因素。国际传播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国际广播;没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国际电视和国际互联网。正因如此,莫拉纳将技术因素最突出的体现出来,将“技术轴”作为构成其国际传播模式的两轴之一,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关氏模式”丢掉了技术这一关键因素,尽管补充许多其它影响因素,但仍有因小失大,舍本求末之嫌。
2、忽视了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高,已上升到与政治同样的高度甚至更高。③这是因为,国际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新的国际传播方式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的出口贸易成为其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跨国传播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角色。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和跨国传媒公司主要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而不是为了政治目的从事国际传播活动的。因此,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的因素异常重要。可是经济因素在“关氏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反映。
3、过高强调了政府的作用。“关氏模式”将政治作为影响国际传播的首要因素,认为国家机关在国际传播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在冷战结束以前或许是正确的,但在冷战后政府在国际传播的作用明显下降。这表现在以下方面:a、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政治广播是冷战时期的主战场,但在东欧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东欧政治广播大大减少了;b、国际电视媒体如CNN、MTV、HBO等主要是商营的,很少受政府操纵,虽然接收国政府可以对其入境进行限制,但随着微型天线和互联网的出现,接收国政府的控制也受到削弱;c、互联网是开放的媒体,政府是无法彻底控制的;d、冷战后东欧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媒体商业化和自由化,对媒体解控,其对外政治宣传也大大减少;e、跨国传媒公司的发展也削弱了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因此可以说,在冷战结束后,国家机关的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大大下降。而“关氏模式”仍将其作为影响国际传播的首要因素,已经有些不符合新的国际传播形势了。
篇6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传播模式 Hamid Mowlana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Guan-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i Yinbo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Arts and Law,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Abstract The paper examines and reviewes the “Guan-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discloses the main values of this model on the one hand; it also points out some defects in it and provides a solution to it.
Key word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 Hamid Mowlana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关世杰教授在其新著《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中,在介绍了著名国际传播学者莫拉纳的“国际信息流动模式”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国际传播模式,即书中所称的“中国国际传播模式”,①我们不妨称其为国际传播的“关氏模式”(见图1)。该模式颇具匠心,十分引人注目和发人深省。
本文拟就该模式进行分析论述。
一、“关氏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关氏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中国学者的国际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用模式来描述和解释传播现象。目前关于传播的模式已有数十个之多,但很少中国人提出的模式。由于国际传播比较特殊,不能简单的使用一般的传播模式,因而关于国际传播的模式并不多,较重要的有诺沃特尼(Eric J. Novotny)于1981年提出的“跨国信息流动模式”(Novotny 1981)、美国美利坚大学著名国际传播学教授莫拉纳(Hamid Mowlana,曾于1995-2000任“国际媒体与传播研究协会”主席,现为该组织名誉主席)于1986年提出的“国际信息流动模式”等,②其中莫拉纳的“国际信息流动模式”具有代表性(见图2a、图2b)。“关氏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国际传播学研究的崛起并跻身于国际传播研究的前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突出了国际传播的跨国界跨文化特点。国际传播具有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但很少有国际传播模式能将这一特点既简明又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关氏模式”中,两个大方框表示国际传播中有信息交流关系的两个国家或两种文化。与莫拉纳模式相比,关氏模式更突出地揭示了国际传播的这一特点,而且十分简明形象。
3、揭示了影响国际传播的国内外因素:同国内传播相比,国际传播要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如何表现影响国际传播的各因素,是各种国际传播模式面临的一个难题。莫拉纳模式突出了技术因素,并揭示了国际传播机构内部与外部的影响因素,但却忽视了民族文化、国际组织机构和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关氏模式”弥补了莫拉纳模式的这些不足,它突出了政权和文化等国内因素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等国际因素的影响。
4、体现了国际传播的互动和反馈方面。同国内传播和同文化中的传播相比,国际传播的难点在于互动性差,反馈困难。但国际传播中的互动和反馈是存在的,而且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互动和反馈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以前的国际传播模式,包括莫拉纳模式,都忽视了国际传播的互动和反馈方面。“关氏模式”中的双向交流模式,将国际传播的这一方面体现出来。
5、反映了国际传播中的不平衡问题。两国之间的信息流动基本上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关氏模式”中两国之间的双向交流,用粗细不同的箭头表示不同的信息流量,将国际信息流动不平衡问题表现出来。
总之,“关氏模式”更全面更完整地揭示了国际传播现象,有许多创新之处,极有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关氏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氏模式”虽然对以前的模式作了重要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点:
1、忽视了莫拉纳模式所强调的技术因素。国际传播的发展,尤其是国际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国际广播;没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国际电视和国际互联网。正因如此,莫拉纳将技术因素最突出的体现出来,将“技术轴”作为构成其国际传播模式的两轴之一,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关氏模式”丢掉了技术这一关键因素,尽管补充许多其它影响因素,但仍有因小失大,舍本求末之嫌。
2、忽视了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高,已上升到与政治同样的高度甚至更高。③这是因为,国际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新的国际传播方式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的出口贸易成为其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跨国传播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角色。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和跨国传媒公司主要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而不是为了政治目的从事国际传播活动的。因此,在全球化时代,经济的因素异常重要。可是经济因素在“关氏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反映。
3、过高强调了政府的作用。“关氏模式”将政治作为影响国际传播的首要因素,认为国家机关在国际传播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在冷战结束以前或许是正确的,但在冷战后政府在国际传播的作用明显下降。这表现在以下方面:a、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政治广播是冷战时期的主战场,但在东欧剧变后,西方国家对东欧政治广播大大减少了;b、国际电视媒体如CNN、MTV、HBO等主要是商营的,很少受政府操纵,虽然接收国政府可以对其入境进行限制,但随着微型天线和互联网的出现,接收国政府的控制也受到削弱;c、互联网是开放的媒体,政府是无法彻底控制的;d、冷战后东欧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媒体商业化和自由化,对媒体解控,其对外政治宣传也大大减少;e、跨国传媒公司的发展也削弱了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因此可以说,在冷战结束后,国家机关的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大大下降。而“关氏模式”仍将其作为影响国际传播的首要因素,已经有些不符合新的国际传播形势了。
三、对“关氏模式”的修改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本人不揣浅陋,拟对“关氏模式”作一点修改建议,请国内外同行批评指正。
建议修改之处为:第一,在影响国际传播的国内因素中增加技术和经济两因素,并将“国家机关”因素改为“政治”因素;第二,在影响国际传播的国内因素的排序中,仍将技术排在第一位,然后依次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新的“关氏模式”如下图(图3):
注释
篇7
很多高三文科生多会认为政治简单,但是在做文综试卷时政治的分数总是不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大部分同学会将其归类为“马虎”,但是一次可以叫马虎。那出现了两次。三次之后你还会这么想吗?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各位同学没有一个好的答题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总结高考政治答题技巧—选择题
高考政治选择题有两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与不定项选择题,再做单项选择题时,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就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读题的认真程度,各位同学在读题是一定要把握注意题中的易混题眼,认真读题。很多同学在看到“错误”“不正确的”这类字眼是很容易会略他们前面的修饰词,或者是将遗漏掉他们中的某个字,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高考政治不定项选择题每道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需要选择,很多同学在做时想要将答案全部选出来,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在做高考政治不定项选择题时我们不一定要将每一道题的全部选项都回答出来,但是一定要做到不选错误的选项,因为这样即使没有将答案全部选出来,也会得到一部分分数,但是切忌不可以将高考政治不定项选择题当做是单选题去做。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主观题
高考政治主观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四种。在高考政治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将题意理解透彻,清楚设问方向与答题要求。在草稿纸或者是脑海中将所涉及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并安排好答题顺序。高考政治填空题没有什么疑问,只需要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专业术语回答出来即可,但是其他几类问题则有一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回答高考政治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时,有可能涉及到材料阅读,我们应仔细阅读材料,将材料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将所对应的知识点在脑海中回忆出来,然后在进行全面具体的回答。在回答图表材料时。要对标题、时间、栏目、内容以及下面的注释进行“全方位”阅读。以保证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在面对那些开放性小题时要根据理论基础进行具有创意性的回答,切忌不可随意叙述,没有根据。
高考政治另一个得分的关键点在于各位同学答题的规范性,试卷给评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同学要尽可能的保证自己试卷的整洁,更合理分配答案的书写方式。在遇到可以用专业术语回答的问题时用专业术语进行回答。
二.高考政治九大大题题型大题技巧1“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3“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4“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5“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
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6“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7“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8“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9“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
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
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 。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
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
篇8
一、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国家为中心
国际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及其分布的学科。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因素(财富)是权力的重要来源,国家力量是国家富裕的必要条件。因此,把政治和经济结合在一起研究的动力,是对权力来源和运用的分析。从本质上看,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的就是权力和财富之间的互动。
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罗伯特吉尔平认为,二者互动的内在机制可以归纳为回答三方面的问题[1]:首先是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其次是经济变化和政治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吉尔平相似,英国学派的苏珊斯特兰奇也对权力的结构作出了解释[2]。她认为,国际社会存在两种权力: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联系性权力是传统权力政治的范畴,结构性权力由安全、生产、金融和知识四种结构组成。这是斯特兰奇对财富与权力转化模式的探索。
早期的IPE代表理论[3]包括: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和依附理论。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复合相互依存理论”[4]通过“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概念,突破了纯粹的经济自由主义领域,把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初步探讨了财富与权力的转化关系。金德尔伯格[5]和吉尔平所主张的霸权稳定论,在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涉及财富与权力的转换关系,但是这种理论作为早期IPE的探索,把经济现象纳入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中,为政治与经济在学科上的统一做出了努力。基欧汉的后霸权合作论引入了国际机制的研究视角,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依附论研究市场经济在国际范围内发生的影响,则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搭建了桥梁。不过,依附论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静态的理论模型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经济地位的变更无法给出合理的答案;同样,这一理论也无法让人信服地理解财富和权力转换的途径和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早期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的理论,主要目的是从政治和经济互动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中仅靠政治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但是,由于传统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早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学的痕迹,落入以国家为中心、由内而外的研究思路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国家视为统一、抽象的变量。政治学研究对象中的国家,是国际政治中处于单元层次的变量[6]。无论是现实主义者或者自由主义者,都以国家利益为分析对象。他们假定,国家中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的成员,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是一致的。因此,在传统政治学的分析方法中,国家是统一的整体。即使是肯尼斯华尔兹本人,也无法要求研究者区分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的不同变量,更不可能继续对国家内部的不同政治层次进行区分,
(2)国家是国内政治经济变革的唯一决定者。传统政治学认为,由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国家间的关系几乎完全由国家自行决定。受到这一思路的影响,学者们更多地把注意力依旧集中在国内政策、条件变化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影响上。
(3)世界经济体系结构基本稳固,一个国家在这个体系中的国际分工决定了它在体系中的位置。各国政府通过刺激需求的政策和福利计划,可以满足本国选民的需求,并促进国内充分就业,同时无须放弃对稳定国际经济所承担的义务。国内经济自主和自由国际经济秩序的准则之间协调一致,是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至少到20世纪60年代末,各国基本上可以部分互不相干地执行国内需求管理政策[7]。
但是,国际关系发展的现实,极大地挑战了这一时期的IPE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互不相干地执行国内需求管理政策的情况受到了挑战。商品、货币和资本频繁的流动,使得国内和国际越来越难以截然分开,社会对政府要求提高,各国政府政策的自主程度开始下降,各国经济的类似性不断增加。“几乎在每一个国家,公众和私人的需求远远比国家满足这些需求的经济能力增长得快”[8]。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本属于各国内部的经济管理事务,越来越被暴露到外部世界面前。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研究范式,越来越受到国际范畴内新出现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挑战。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也逐渐发现,即使是一个国家内部,由于受到外部力量影响的速度不同,在政策立场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开始出现了由外而内的逆转。
二、由外而内的研究路径: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选择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不能忽视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彼得卡赞斯坦( Peter Katzenstein)在《国际关系和国内结构: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9]中认为,国际关系的内部化和国内结构的外部化在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中有同等重要性。而最突出的研究成果当数彼得古勒维奇( Peter Gourevitch) 。他提出的“颠倒的第二种意向”,突破了传统国际政治领域视国家为单一行为体的研究模式,指出了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选择的中介环节,从而奠定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思路由外而内转型的基础。
不过,卡赞斯坦、古勒维奇等的探索直到80年代后期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最终在90年代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主流,并进而影响到国际关系其他领域的研究。如今的国际经济学者认为:“如果不抓住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联系的性质以及这些联系的变化,我们不能理解国家内部的政治”[10]。
国际政治经济学逆向的探索未能立即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基于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尽管IPE的兴起是为了把现实主义抽象掉的经济变量和非国家行为体重新纳入到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中,但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国际关系的研究依然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也不能例外,无论是吉尔平或是斯特兰奇,都是现实主义学者。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学者的注意力,依旧集中在解释财富与权力的转化关系上。霸权稳定论、相互依存理论和依附理论,都以全球市场与民族国家处于紧张状态为前提假设条件。IR{pq|lD=lRl !DpZsP5*6}sPvc:2J66wen ki@vcf6FFB J2H3&G0gh
其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环境出现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二是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全球运输成本的降低,包括通信、贸易金融制度等全球一体化公共产品的建立,使得国际贸易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国际资本市场大幅度扩张,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可能性增强。这些变化,几乎影响了每一个国家的政策选择。有些影响比较明显,比如出现关税同盟,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有些影响虽然不那么明显,但在国内政治领域意义更为重大,如跨国行为体对国内政策的影响,利益群体同盟的瓦解与再结盟等。海伦米尔纳和基欧汉认为,国际化通过三种途径影响了国内政治:塑造新的政策偏好和政治同盟;引发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削弱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控制[11]。
论文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国际与国内来自WWW.66WEN.COM免费
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如何从理论上突破早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国家范式,转而从市场与国家互动的角度来理解当下的国际关系。从大的研究路径而言,由外而内的IPE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以国内结构作为变量,分析不同模式的国内结构对国际力量作出什么样的不同反应;一类以国内行为体的经济立场为变量,分析利益群体的政策偏好,采纳和推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应对国际力量。总的来说,由外而内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包括以下代表理论:
1.“颠倒的第二种设想”[12]
在华尔兹关于战争根源的三种设想中,第二种强调的是国内政治体制差异对国际冲突或合作的“外溢”效果。古勒维奇认为,将这种设想“颠倒”过来,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际体系不是国内政治和结构的结果,而是后者的原因。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首先,把国家内部的属性视为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变量;其次,把国际力量作为国家制订政策的环境因素。
古勒维奇是在分析经济危机对国家内部的政治结构、经济政策的影响时提出这一假设的。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及之后的二战期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大萧条之前,各国都从经典经济学理论出发,通过供给和需求的曲线变动来制订政策。因此,当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时,各国普遍的做法是降低物价,削减成本,减少投资,其结果是工人工资降低,抑制了购买力,并进而引起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在此情况下,各国开始探索不同的经济政策。一直提倡自由贸易的英国开始贬低英镑的价值,对进口设置关税壁垒,提高政府补贴,并对工业提供一定的补助。瑞典、德国和美国也采取了相似的措施,并且他们还开始应用经济学理论探索新的政策,这就是现在为我们所熟悉的——拉动内需和宏观经济调控。
古勒维奇认为,国际经济环境通过中介环节,影响国内政策选择。“国际体系不仅是国内政治和结构的结果,更是后者的原因。经济联系和军事压力限制了包括政治决策、政治形式在内的一系列国内行为。因此,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使得二者必须被视作一个整体而同时研究”[13]。
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古勒维奇的探索并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但是他的假设对后来的政治经济学者提供了这样几点启示: ( 1)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在面对同样的国际经济环境时,有可能作出相同的反应;(2)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具有特定的规律; (3)国内利益群体与国际力量的结合,有可能产生新的政策,突破原有的政治结构。正是在“颠倒的第二种意向”的基础上,奠定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转型的方向。
篇9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 国际工程项目 政治风险
中图分类号:F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58-03
政治风险作为国际工程项目实施中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中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国际工程项目往往投资及规模巨大,风险一旦产生,将给承包企业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因此,研究政治风险的产生及影响,建立政治风险识别和评价模型对国际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和承包商的投标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常见的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评价模型主要有:期望值法、专家经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等。国内许多优秀的学者运用这些理论在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面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而针对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在这里提出一种针对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的方法,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项目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一、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概念及类型
对于政治风险的概念和涵义,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基点有不同的理解。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是指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因国家决策或行为、社会事件或社会条件变化而造成工程承包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国家风险,国际承包工程系统将政治风险分为战争、内乱、政权更迭、国有化没收外资、拒付债务、政府干预等。
从政治风险的作用范围来看,可以把政治风险分为宏观政治风险和微观政治风险两大类。其中宏观政治风险作用于项目所在国家所有的承包企业;而微观政治风险则作用于项目所在国家的某些承包企业;同时,从政治风险所产生的原因上来看,政治风险又可以分为由政府决策和行为引起以及由社会事件和条件变化引起两大类。所以,又可以将政治风险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1)政府宏观政治风险;(2)社会宏观政治风险;(3)政府微观政治风险;(4)社会微观政治风险。
政府宏观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对国家内所有跨国承包项目实行征用、没收、国有化或限制承包企业本金及收益汇回等。社会宏观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权更迭、内乱等。政府微观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府非法解除项目协议或违反合同条款、选择性征用和国有化、实行歧视性扣押或税收等。社会微观政治风险主要包括针对性的恐怖袭击、针对性的罢工、抗议示威等。
(二)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随着现阶段国际形势的相对稳定,战争已是极其偶然的事件,内乱也只在极少数国家出现;而国际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使得东道国公开征收和国有化国际工程项目以及针对承包企业完全的外汇管制等现象不再常见。选择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关键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以政治风险概念界定为基础,剖析造成造成国决策或行为、社会事件或社会条件变化的原因,注重评价效果以及评价效率,选取的评价指标尽量为国家本质内在并且不会随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国际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参照上述原则,建立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表1)。
二、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构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能够将事物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量化,通过运用数学知识科学分析多个因素对评价对象隶属等级关系进行综合性评价,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科学分析工具。国际工程项目主体之间在语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带来了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治风险评价因素的复杂性、评价标准存在的模糊性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非常契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使得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解决政治风险评价信息量大的问题,评价结论可信。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1.根据专家意见针对项目实际结合国际工程项目特点对各个指标进行定量估算,建立评价指标集和评语集以及各指标权重分配模糊向量A,表示如下:
U={u1,u2,…,um};V={v1,v2,…,vn};A={a1,a2,…,am}
其中,m、n分别表示指标项目数和评语等级数,向量A满足■ai=1。
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集U中各影响项目政治风险因素的权重ai(i=1,2,…,m),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专家打分,将各指标按影响程度作两两重要性比较。设评判指标集合为T={t1,t2,…,tn},设判断矩阵aij(aij>0)代表ti对tj的重要性。判断矩阵aij的标度方法选用1~9比例标度法。
(2)使用根法计算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权重值,具体做法如下:
先对上一部种判断矩阵aij中各行元素的乘积,记为Mi=■aij;然后求Mi的n次方根,记为wˉi=■;接着归一化或正规化处理wˉi,处理公式为wi=wˉi■wˉi;最后检验归一化处理后的数值是否满足一致性,若满足则以此作为该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权重值。
3.对每一个影响因素根据评判集中的等级指标进行模糊评价,得到项目政治风险评判矩阵R,表示如下:
4.进行各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模糊向量A与对应的模糊评价矩阵R之间的模糊矩阵合并运算,得到工程项目政治风险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模糊向量B,经归一化处理后得Bˉ,表示如下:
B=A×R={b1,b2,…,bm},Bˉ={bˉ1,bˉ2,…,bˉm}
(二)仿真实验
以某个跨国公司在非洲某国的一个国际工程项目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进行项目的政治风险评价。根据9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就文章提出的指标结合工程所在国家实际进行打分,令评语集为{最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大风险、适中风险、较小风险},量化专家评分后得到一级评价指标权重为:(0.20,0.18,0.21,0.17,0.11,0.13),二级指标权重为:
(0.35,0.33,0.32,0.45,0.55,0.21,0.20,
0.28,0.31,0.30,0.30,0.40,0.50,0.50,
0.60,0.40)。
1.构建二级指标评判矩阵,有:
S=0.25 0.22 0.18 0.25 0.100.30 0.25 0.22 0.12 0.110.20 0.25 0.25 0.15 0.15
2.分别对二级评价指标进模糊变换,有:
R1=W1×S1=(0.35,0.33,0.32)×
0.25 0.22 0.18 0.25 0.100.30 0.25 0.22 0.12 0.110.20 0.25 0.25 0.15 0.15
=(0.25,0.24,0.22,0.18,0.12)
同理,有:
R2=(0.23,0.21,0.24,0.19,0.13)
R3=(0.21,0.23,0.22,0.18,0.14)
R4=(0.21,0.24,0.25,0.16,0.14)
R5=(0.20,0.19,0.26,0.20,0.17)
R6=(0.24,0.21,0.25,0.17,0.13)
于是,有:R=
0.25 0.24 0.22 0.18 0.120.23 0.21 0.24 0.19 0.130.21 0.23 0.22 0.18 0.140.21 0.24 0.25 0.16 0.140.20 0.19 0.26 0.20 0.170.24 0.21 0.25 0.17 0.13
3.进行一级指标模糊综合变换,有:
B=A×R=
(0.20,0.18,0.21,0.17,0.11,0.13)
×0.25 0.24 0.22 0.18 0.120.23 0.21 0.24 0.19 0.130.21 0.23 0.22 0.18 0.140.21 0.24 0.25 0.16 0.140.20 0.19 0.26 0.20 0.170.24 0.21 0.25 0.17 0.13
=(0.22,0.22,0.24,0.18,0.14)
(下转第62页)(上接第59页)
由于■bi=1,其中(i=1,2,3,4,5),故无须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此国际工程项目的政治风险等级为一般。
三、结束语
政治风险是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针对政治风险评价,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方法,运用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有效评价政治风险方面可靠、可行,可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项目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阳.国际承包工程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1(1)
[2] 胡文发.基于BP算法的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级模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4)
[3] 邵军义,董坤晗等.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
[4] 林飞腾,侯渡舟.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模糊层次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5] 朱毅,李吉勤,魏焱等.基于总承包商视角的EPC国际工程风险因素分级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5)
[6] 李寿双,周双庆.国际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应对——以国际直接投资保险制度为例[J].学术论坛,2003(5)
[7] 杨学进.浅析国家政治风险评价对象[J].中国经贸,2001(5)
[8]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08
篇10
【关键词】时事政治 政治教学 特色 应用
政治是一门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所以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就会将一些国际国内发生的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外交等事件引入到授课过程中。
1 时事政治的相关概念
时事政治简称时政,就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际新闻,从国际局势出发纵览全局,概括性比较强,从大局出发的事件。
将时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内国外情形。其次,将时事政治引入教学课堂可以活跃上课气氛,避免枯燥的理论概念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教学重点。最后,将时事政治引入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正式符合现代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的特点
时事政治在不同的学科都会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就政治学科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就有以下几点特点:
2.1时事政治内容广泛
时事政治是当下国际国内发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换句话来说就是时事政治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而且时事政治不限地域,不限国籍,不限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
2.2时事政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时事政治一般都是通过新闻工作人员采集之后加以整理然后呈现出来的,在向公众展示的时候一般都要求这则新闻事件能够公正客观,不需要加入个人的意志和倾向,只是向公众展示这样一个事实,公众可以就自己看到的事实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就是需要将这种客观的事件运用与教学,让学生就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2.3对时事政治解读的政治性
一个新闻事件的产生不管是原因还是结果都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学科。但就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时事政治,则要包含一定的政治课本中所讲述到的内容,否则引入教学课堂的时事政治就失去了它本来应该被使用的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同学讲述一个新闻时间的时候,要适当的引导同学往自己所学政治范围和方面去想。可以允许同学发表其他的意见,但不宜时间过长,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仅就在课堂时间范围内,还是要有一定的政治性的。
2.4有时代性和代表性
新闻事件每天都会发生,有时候,多数新闻事件会反应同一个政治原理,政治老师在选择时事政治用于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反应这个时代特征的。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件更能够为学生所关注和理解,引起学生的广泛反应。
3 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应用策略
3.1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时事政治所具有的特点容易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讨论发表个人意见的氛围中去。因为时事政治本事就只是一个事实,没有任何评论和倾向,就是用来讨论的,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方式是无法将时事政治引入进去的,所以要改变教学方式,给时事政治在教学课堂中的出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发挥它本应该的价值。
3.2提高老师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时事政治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是人们无法预料的,教师虽然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还是要去主动学习,只有自己弄懂明白才能够更好的教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将老套的或者是书本上固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3合理的安排运用时事政治的时机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在政治教学中一个时事政治所包含的政治原理毕竟是一些少数部分,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时事政治在教学课堂中所占用的教学时间。时事政治毕竟只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工具,也就是说时事政治在教学课堂上所占用的时间还是不要过多最好。教师不能主次颠倒了,应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合理的安排时事政治所占用的时间,并把握好节奏。
3.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对于一些可能占用课堂时间比较长不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时事政治,教师可以开展活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将这一新闻事件与学生讨论,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
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将时事政治在课堂上的作用发挥至最大,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峰.中考时政的命题特点[J].学苑教育, 2011, 16(10):30-3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