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篇1

(一)历史资源

黄山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古今中外文人雅客的青睐古代就有诗云:“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来描绘黄山的仙境,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来表达黄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990年黄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黄山以“震荡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

(二)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

清代曹文值用“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来形容黄山天气可谓绝妙。黄山地处我国东部的季风区,有着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5-16摄氏度,降水多,云雾大,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形成了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由于水热条件充足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2、地质资源

黄山为坚硬的花岗岩经冰川运动和地理风化而成,形成了垂直节理发育的峰林结构,其山体高大雄伟,主峰屹立于江南丘陵之中,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水资源

由于黄山的河流水源主要是以降水作为补给,其典型的季风气候也就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状况,即汛期集中在夏季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加之黄山特殊的山高谷深的特点,应运而生的是黄山著名的“四绝三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三大瀑布,这也为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土壤资源

黄山市中低山地多为黄壤,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有利于茶树,林木,药材的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酸性很大,肥力较差,但水热条件充足,适合油茶,栎松等作物的生长;在河谷地带,由于河流冲击带来大量肥沃土壤,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农业播种生产。

(三)人文资源

黄山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徽州古建筑,徽雕艺术,绘画以及诗词歌赋。徽州古文学,以及黄山画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山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破坏严重

客流量过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商业活动缺乏统筹规划

黄山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商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缺乏种类齐全的商业街,没有发达的商业与旅游业相互协调,难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黄山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举措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出发,进行具体说明。

(一)第一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

1、农产品市场化

结合黄山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重点栽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济作物,如黄山茶叶,贡菊,野生菌类等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下游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价值。

2、进一步开发乡村观光旅游业

即‘农家乐’旅游,把乡村自然风光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

(二)走具有创新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开发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结合黄山自身条件与自然资源,贯彻落实黄山工业无污染化的方针,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工业,如黄山著名的龙头企业——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引进人才,区域合作,中外交流,与时俱进,发展例如聚酯树脂,高级粉末油墨等高科技产业,一定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存,如黄山最大的工业企业永佳有限公司。

(三)重点开发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1、旅游营销方式创新

打通校园,企业,社区宣传渠道,采取旅游宣传途径多样化方式,加强景区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规范化建设,强化黄山旅游城市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2、文旅结合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广‘徽韵’,黄梅戏等特色歌舞演出,使游客领略徽文化的意蕴;深入开发徽文化的旅游产品,如著名的潜口民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西递宏村文化产业建设。

3、统筹区域规划

篇2

在黄山‘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黄山市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十大工程”为载体,以“四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壮大徽州旅游,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无烟工业,做强特色产品”, 面对新的竞争与挑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黄山市贯彻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若干政策》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文件,全面启动安徽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43.11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10%。

一、黄山市的资源状况

黄山市的资源可分为历史自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一)历史资源

黄山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古今中外文人雅客的青睐古代就有诗云:“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来描绘黄山的仙境,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来表达黄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990年黄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黄山以“震荡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

(二)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

清代曹文值用“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来形容黄山天气可谓绝妙。黄山地处我国东部的季风区,有着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5-16摄氏度,降水多,云雾大,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形成了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由于水热条件充足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2、地质资源

黄山为坚硬的花岗岩经冰川运动和地理风化而成,形成了垂直节理发育的峰林结构,其山体高大雄伟,主峰屹立于江南丘陵之中,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水资源

由于黄山的河流水源主要是以降水作为补给,其典型的季风气候也就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状况,即汛期集中在夏季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加之黄山特殊的山高谷深的特点,应运而生的是黄山著名的“四绝三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三大瀑布,这也为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土壤资源

黄山市中低山地多为黄壤,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有利于茶树,林木,药材的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酸性很大,肥力较差,但水热条件充足,适合油茶,栎松等作物的生长;在河谷地带,由于河流冲击带来大量肥沃土壤,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农业播种生产。

(三)人文资源

黄山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徽州古建筑,徽雕艺术,绘画以及诗词歌赋。徽州古文学,以及黄山画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山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破坏严重

客流量过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商业活动缺乏统筹规划

黄山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商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缺乏种类齐全的商业街,没有发达的商业与旅游业相互协调,难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黄山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举措

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出发,进行具体说明。

(一)第一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

1、农产品市场化

结合黄山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重点栽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济作物,如黄山茶叶,贡菊,野生菌类等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下游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价值。

2、进一步开发乡村观光旅游业

即‘农家乐’旅游,把乡村自然风光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

(二)走具有创新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开发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结合黄山自身条件与自然资源,贯彻落实黄山工业无污染化的方针,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工业,如黄山著名的龙头企业――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引进人才,区域合作,中外交流,与时俱进,发展例如聚酯树脂,高级粉末油墨等高科技产业,一定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存,如黄山最大的工业企业永佳有限公司。

(三)重点开发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1、旅游营销方式创新

打通校园,企业,社区宣传渠道,采取旅游宣传途径多样化方式,加强景区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规范化建设,强化黄山旅游城市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2、文旅结合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广‘徽韵’,黄梅戏等特色歌舞演出,使游客领略徽文化的意蕴;深入开发徽文化的旅游产品,如著名的潜口民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西递宏村文化产业建设。

3、统筹区域规划

篇3

内容提要: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研究宏观法律时也要强调法的外部联系。孟德斯鸠有关地理法学思想表明他是从物质原因中去探寻历史的必然性,尽管在具体论述中有许多局限,但这种研究方法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直到今天对我们立法仍有启迪。

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对于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提到的最多的是他的“三权分立”,而对于他在法学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则没有足够重视或进行系统的概括。事实上,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得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采用了新颖的法学研究方法。

一、孟德斯鸠的“地理”说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孟德斯鸠生活的时代,地理学处于古代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过渡阶段。尽管当时地理学的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孟德斯鸠已经有意识地用一些地理学的知识去研究法律。孟德斯鸠的“地理”说主要是指自然地理与法律的关系,集中体现在《论法的精神》一书第三卷的相关论述中。在第三卷中,孟德斯鸠详细论述了法律与气候的关系、法律与土壤的关系。非常有意思的是孟德斯鸠在论述“法的精神”的过程中也论述了法律与一些人文现象的关系。因此,在无意中他将“地理”说完善到了一个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水平。他说,“法律应该同国家已建立或将要建立的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有关系……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式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居民的宗教、、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1]。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包含几十门分支学科的大学科。这些分支学科大致可以概括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二者研究的重点分别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但并不截然分开。因此,笔者所要论述到的地理法学实际上包括了对法律与自然地理关系的论述和法律与人文地理关系的论述。

二、自然地理与法律的关系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的人的行为总是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以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他说,“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2]。气候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法律产生了影响,也即气候通过影响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而影响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在气候寒冷的地区,由于人体外部纤维紧缩,有利于血液回归心脏,所以北方人具有比较充沛的体力和较强的自信心,勇气也较大。他们对一切可以使精神焕发的事情都感兴趣,例如狩猎、旅行、打仗等等。在气候炎热的地区,身体各部分组织相对松弛,神经末梢未充分展开,人们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所以南方人害怕艰苦,追求享受,性格软弱怯懦,对外来的侵扰缺乏抵抗的勇气。东方的气候对人民体质、心理、生活方式上的影响是东方各国宗教、风俗、习惯和法律保持持久不变的原因。此外考察世界法制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气候对法律的影响:热带、温带地区的法律成熟较早,如埃及、中国、印度、古希腊的法律;而寒带或是寒冷地区的法律成熟较晚,如俄罗斯、中国北方游猎民族的法律。这是因为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促进或延缓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智力的发育水平从而影响到了法律的发展水平。气候影响我们的心理、体质和行为,进而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土壤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存在较大的差

异,因而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法律便存在差异了。孟德斯鸠说:“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3]这是因为多山的地区人们的财产不多并且易于保存,因而他们所享有的自由,成为值得他们保卫的唯一的幸福。平原地区通常有肥沃的土壤,有地者便成了最有财富和权力的人,弱者无法同强者对抗,只好向强者屈服。而沿海地区,各种势力都比较均衡,氏族贵族、工商业贵族、占有少数土地的农民易于互相妥协而建立一种比较中庸的政体。

人类社会的法律不仅要受气候、土壤这两种自然因素的制约,法律还要受地理位置、地理面积、资源状况、水文条件、地质地貌、植被、大气环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现象、因素的影响。如雅典城邦领土狭小是其直接民主制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因为人民可以朝出暮归参加公民大会;而这在地理面积广阔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又如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往往影响着法律,沿海且有贸易精神的民族容易形成海商法,在北海、地中海、波罗的海沿岸很早就出现了国际性的海商法;但对于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统治者如果下决心制定一部海商法,那一定会为自己本国的实际所嘲笑。

自然地理与法律的一般关系就体现为,自然地理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法律;不同民族法律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法律一般应适应自然环境,但是当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极为不利的时候,立法者便应考虑通过立法与这种不利进行抗争了。

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人文地理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与“自然”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注重分析各种文化现象,强调解决社会问题,涉及国家政治、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等。孟德斯鸠对于法律与人文地理的相关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经济方式与法律的关系,种族、民族与法律的关系,国家政治状况与法律的关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法律的关系等。

孟德斯鸠说:“一个从事商业与航海的民族比一个只满足于耕种土地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范围要广泛得多。从事农业的民族比那些以畜牧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要多得多。从事畜牧的民族比以狩猎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就更多了。”[4]我们知道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一个社会发展水平越低,社会关系便越简单,因而需要的法律也就越少;一个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关系便越复杂,因而需要的法律就越多。例如,古罗马发达的商业催生了成熟的罗马法,但是这些法律随着商业的萎缩而不断萎缩。早期的日耳曼人以游牧、狩猎为生,仅需要口耳相传的部落习惯就够了,“蛮族国家”建立以后,产生了大量的新的社会关系,对法律的完备化、成文化产生了要求,因此出现了一批“蛮族法典”。可见,法归根到底还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立法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决定该民族的法的发展状况。一个经济落后的民族,法的发展状况肯定不会很景气;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造成法律发展的不平衡,即有的地方实施现代法律,有的地方还在沿袭原始的习惯。

此外,法律还因种族、民族而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进而养成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做事风格。例如法、德民法典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民族性格的差异。“法兰西、德意志两民族的精神特质是导致《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文风差异的根本原因。《法国民法典》简洁清晰、风趣优雅的文风是法国重社交、善言辞民族精神的体现,而德国人好独处、喜冥想的特质则极大地促进了《德国民法典》虽精确却晦涩文风的形成。”[5]在历史上,法律的民族特质便很明显。法律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民族的特质,依据民族的特质进行立法。

总结以上对法律与自然地理、法律与人文地理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地理法学的一般结论:法律绝对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物,它要受各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因各种地理因素而产生差异。此外,通过对地理因素与法律关系的考察,我们还应看到以下两点:其一,从古代到现在,自然地理因素对法律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文地理因素对法律的影响已经占据主导;其二,在历史上各国法律曾因地理因素的差异而风格迥异,而现在各国人文地理因素的趋同使得各国法律相似性越来越明显。

三、地理法学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

中国法的地理学视野也是非常开阔的,在此重点论述两个问题:法律移植问题;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问题。

(一)法律移植问题

最初法律为一定区域的人所接受,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中。随着人们改造能力的提高,自然因素对人们的制约作用变小。而人们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使得很多民族的人文地理中的一些因素趋于相同或相似。在这种背景下,法律移植从不行变为可行。我们在分析中国法律移植问题之前首先看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选择以大陆法系为模式创建自己的法律体系。最初,模仿法国法制定了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典等,史称“旧法典”。但是由于两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政治状况、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别,“旧法典”在实施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日本转而模仿与其政治状况相似的德国,成功地建立起了完整的“六法体系”。

对于中国而言,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器物、技术、经济方式、生活方式之后,便产生了新式法律的要求。如果时间足够长久的话,这种法律是可以在民族内部自发形成的。但现实是,我们的生活已经对这种法律提出了如此迫切的要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考虑那些现成的法律了。中国长达一百年的法律移植工程便一直是在这种要求下进行的。尽管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很多方面都褪去传统的色彩而呈现着很多的西方色彩,但是不可否认中西民族特质的差异还依然存在着。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法律移植的经验教训,我们的法律移植需要坚持这样几点原则:第一,在进行法律移植前应充分考虑两国地理环境的异同;第二,在刑法、诉讼法、以及民商法领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应该大胆移植;第三,涉及较强的伦理色彩的领域,法律的移植应该谨慎,不可追求一蹴而就;第四,法律移植的过程不仅仅是立法移植的过程,还是新的司法制度、法治理念建立的过程。

(二)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问题

少数民族特殊的习俗是由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多年来,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思想、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法观念等意识形态有所变化,但是封闭的自然环境依然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自然经济没有根本的变化,使传统农业社会得以延续的那些基础并未动摇,因此,传统的习惯法观念的深层结构还很坚固,各民族群众对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精神上、心理上、观念上仍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有什么事仍然首先依据习惯法进行。“他们的习俗往往就是他们生活中的法律”。一有纠纷发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习惯法而不是国家制定颁布的成文法。

应当看到,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民间纠纷,稳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团结。同时,一些习惯法也会对社会日趋一体化的法治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消解作用,对国家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同样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应从有利于国家法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出发,认真、慎重地对待和处理国家制定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在处理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两者关系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国家法制统一,坚持国家制定法的权威和尊严,各民族地区和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根据,其他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只不过是宪法的具体化,其内容要严格地遵循宪法的精神和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各民族享有保持或者改革其风俗习惯、习惯法的自由权利,这是宪法在民族问题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权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结合法律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以及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制定了婚姻家庭、选举、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方面等变通补充规定。这些民族自治变通立法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更应该注意的是,国家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必须汲取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合理部分内容,考虑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国家制定法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与民族社会的实际相契合,否则形式的法律与实际的生活产生距离,国家立法的目的终亦无法实现。(3)在司法执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要把国家制定法同少数民族习惯法综合起来考虑,适当参照少数民族习惯法。

篇4

关键词:性别差异;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双重角度看,男生强于逻辑推理,擅长理科。女生擅长表达和记忆,强于文科。而高中地理学科兼具文理科特点,思维差异对地理学习结果产生极大影响,表现为男生学习成绩优于女生。男生和女生对地理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男生对地理的兴趣极高,而女生认为地理是最难的文科综合学科之一。因此,笔者基于男女性别差异,对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实施“因性施教”

由于性别差异的影响,男女学生对不同模块知识的主观感受也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女生认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难度最大,人文地理学习难度低,对人文地理的兴趣高于男生。而男生虽然认为自然地理的难度较高,但是对自然地理的兴趣程度高。根据男女生对不同模块的主观感受不同,教师应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注重自然地理的原理性

自然地理对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女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兴趣较低,教师应做好以下两点教学。一是帮助学生从已知向未知转变,培养女生的地理思维。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直接经验有助于掌握规律性知识,直接经验越丰富,对学生的学习越有利。自然地理知识多为揭示自然和生活现象的知识,学生具有大量直接经验,女生对生活常识也更加关注。教师可抓住女生的直接经验丰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二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理知识,建立心理逻辑。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由于女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差,教师应帮助女生将物理逻辑转化为心理逻辑,女生认为自然地理难度较高的关键也在于女生没有将地理结合物理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讲解“大气”运动时,教师可将图像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大气运动过程,构建大气运动景象。

2.关注人文地理的生活性

一是渗透地域文化,提高男生的感性思维。地域文化经历长期的历史积淀,是地方的独特精神和气质,并渗透于地域内各个方面,直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将地域文化渗透至人文地理教学可丰富男生的情感,使男生结合地域文化事实开展学习,拉近男生与人文地理的距离。

例如,介绍《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时,教师可播放城市的代表歌曲,让学生猜测音乐所属地域,并阐述猜测依据。或者让学生观察自己所住区域古老建筑的特点,分析建筑设计的内在原因。通过对比建筑风格感受文化间的差异,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活动。

二是采用活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和探究,既让学生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例如,讲解《城市内部结构》章节时,笔者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要求小组对城市进行调查,本次活动课以后,男生学习人文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加高涨。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发展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差异的两个主要方面,男女学生学习地理的差异更表现在非智力因素差异,并且在某种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决定了学习地理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需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女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营造教学环境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将苦学变为乐学。

1.培养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中学地理新课标也明确提出“教学应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求,教师也需要分析女生对地理的兴趣点,“由点带面”,扩展女生对地理的兴趣范围。

例如,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地理小知识或小故事,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学生。另外,教师还应结合女生的优势开展教学。例如,女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教师可将地理教学结合古文诗词,吸引女生的兴趣,激发女生的好奇心和联想能力。如,介绍海拔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每上升1000米温度降低6℃)时,教师可结合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介绍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进而造成山上和山下桃花花期不同的地理现象。

2.增强信心

对地理的兴趣不高以及地理成绩较差导致女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低于男生,部分女生甚至出现焦虑症状。因而教师应帮助女生树立信心,发挥女生学习地理的潜能,促使女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良好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首先,教师应多采用鼓励、表扬方式,让学生找到学好地理的信心,或者让女生担任地理课代表,发挥模范榜样的作用,带动其他女生。帮助女生正确分析地理成绩差的因素,将女生的成功归于对地理的理解能力以及努力,将失败的原因归于知识不扎实、努力不够,鼓励女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育平等不仅是学龄、学情差异,还包括性别差异。教师应重视性别差异对学生学习地理以及地理教学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引起对学习地理的心理变化,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性别差异教学。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刻板印象,真正实现公平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星星.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郭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8):65.

篇5

一、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材在描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时指出:“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如图1。

假如某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将产生很大变化,如图2。

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分析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区域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分析区域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土壤等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人文地理环境是由政区、人口、聚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贸易、宗教、科技和文化等要素综合组成,任何要素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其它自然和人文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其重要的制约条件。常见的是不同地理事物区位因素的分析,如聚落、农业、工业、交通线及交通站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如图3。

同时,某种人文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该区域其它自然和人文要素发生改变。例如,城市是聚落的高级形式,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城市发展,城市化过程必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图4。

三、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不同区域,由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与农业、工业、交通、聚落等人文环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一定关联的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的区域,教学中通常采用表格形式对比总结。如地理位置相似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对比,同为岛国的英国和日本对比,同纬度但景观截然不同的长江流域与撒哈拉沙漠对比等。如表1。

不同区域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产业活动中区域联系密切。不同区域,由于资源分布不均,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等,促使其物质、能量、资金和信息,通过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产业活动的区域联系。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如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如图5。

四、地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科学的发展,使得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地理也不例外,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以及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都有一定联系。本文仅以地理与物理学科为例,说明其间联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不再赘述。

自然地理中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很多,如大气运动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等不同力作用下形成的风的大小及风向,可借助物理知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来分析;太阳辐射、热容量的含义、地震波的概念及分类特征、太阳核聚变反应、地球自转与公转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特征等,均可借助物理知识来解释。下面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线速度与角速度为例进行说明。

在讲述地球运动规律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线速度与角速度都是学习的重难点。要想使学生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其含义与规律,教师必须先讲清楚这两个物理概念及特征。

线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弧长。如图6中弧AB。表示为:

线速度?淄=■

角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半径转过的角度。如图6中角度Φ。表示为:

角速度?棕=■

理解这两个物理概念,地球运动的速度规律就显而易见了。

自转

地球是固体球,地球上各点绕同一个自转轴――地轴旋转。自转时,球面上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即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如图7右图)。而纬度不同的地点,对应的自转半径,即当地纬线圈的半径不同(自转半径r=cosΦ×赤道半径R),纬度越高,自转半径越小,转过的纬线弧长越小(如图7左图)。所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地区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公转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开普勒第一定律)。地球公转位置不同,日地距离不同,近日点的日地距离小于远日点的日地距离(如图8)。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单位时间公转的轨道距离和角度,近日点时大于远日点时。所以,近日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大于远日点,即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

篇6

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

1.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且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同学们应抓住人文地理“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把书本由厚变薄,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人文地理考查的核心主题包括人口(增长、迁移、分布、容量)、城市(城市化、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工业、农业(区位选择、地域类型)、商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主要方式、区位选择)等(形散),而其中区位分析与评价是贯穿人文地理始终的灵魂(神聚)。复习中我们可以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主题构建知识网络:

此外,复习中还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位,抓住一条线索将单个知识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链。以“人口数量的变化”为例:

2.,建立思维模型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亦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管试题情境、问题设计千变万化、推陈出新,但答题所用的知识、原理还是教材中的。对于“切入容易深入难”的人文地理而言,建立思维模型是提高思维能力、防止思维偏差的有效策略。以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例:

(1)求同――构建区位因素结构

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多受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和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2)存异――形成区位分析方法

根据区位分析与评价的不同要求,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构建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主导因素分析(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动态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类或某地区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辩证分析(从有利、不利或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两方面分析)、比较分析(找出两者或两地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3)发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模型是经典的、抽象的、简化的形式。因地制宜是区位选择的“魂”,因此区位分析与评价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区域为背景对区位因素进行描述与阐释,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

3.抓住联系,学会综合分析

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多是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人类活动现象,注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归宿,我们在进行人文地理复习时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意识:与自然地理恋爱,与区域地理联姻。

以农业变迁为例: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其水稻种植面积却逐渐减少。长江三角洲作为“鱼米之乡”的区位因素,既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也要考虑劳动力、种植历史等人文条件,而这些自然、人文条件恰恰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组成部分,且相应的自然条件往往都是图中“应有之义”。要从发展变化的视角找出“水稻种植减少”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水稻播种面积减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以上两例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中自然要素、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组织答案的落脚点。

4.以图为本,强化图表技能

图表是地理的特色,尤其是在表达人文地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间变化规律方面更具优势,因此高考试题多以新颖的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所选用的214幅图表中,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图表接近2/3。

在复习中要加强图表技能的训练,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要从“读会图”向“会读图”转变。首先,要根据图名确定图表所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符号、数据中找出“有什么”;其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清图中各要素的特征,明确“怎么样”;最后,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要注重地图信息的叠加和图文转换,提高图表阅读的深度。

以地理统计图为例,解读地理统计图表要正确理解图表所表述的地理信息,判读其表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并以这些显性信息为基础找出隐性规律与变化趋势,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其解读方法、技巧为:抓双重联系(图内信息;图外知识)、重数据分析(定量分析数量特征;定性分析趋势;对比分析找差异)、归纳总结(综合评价得结论)。

5.关注现实,用地理视角看世界

书本是经典的、抽象的,现实是复杂的、具体的。复习中我们要拓展知识来源、活化地理知识,要特别关注与地理相关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及贴近生活的素材,让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世界,在具体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还要将书本中的地理知识、原理还原到实际领域来解决具体问题。

二、人文地理解题指导

人文地理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强,切入容易深入难,答题往往词不达意,甚至离题甚远。不少同学感觉人文地理答准、答全很难。现以两道经典试题为例窥斑见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例1】(2011年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请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解题思路】 第1题,该题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进程,重在考查图表信息的判断与推理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0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乙城市市中心人口密度不断上升,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都逐渐上升。甲城市各地段人口密度与楼高都比乙城市高,且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远,因此甲城市人口规模、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第2题,该题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和楼高统计判断城市功能分区的划分。从楼高和人口密度判断,甲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M处的,N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比周边地区高,为甲城市的卫星城;乙城市P处人口密度与楼高最大,为中心商务区;由1982~2000年人口密度变化可以推断,乙城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卫星城。

【参考答案】 1. D2. B

【规律总结】 统计图的判读,首先要读图名,接着要根据图例弄清图中线、条的含义,把握统计图表达的内容,然后是找出线、条发展变化的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原理对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阐释。

【例2】(2011年江苏单科卷)下图为北非简图,右下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该题以北非区域图、气温和降水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发展、城镇分布和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对信息获取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切忌泛泛而谈,要结合具体区域回答,从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等高线河谷平原;临河灌溉水源;气候图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图文中没有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可不涉及;(2)对“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要特别注意“沿海”的限定条件。思路:等高线沿海多平原;气候图地中海气候(容易漏掉);石油等资源资源开发;临海海运便利。(3)交通布局受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铁路、公路主要连接城镇和矿产地,因此城镇分布和资源开发是影响交通布局的主导因素;在山区铁路多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地形影响选线。

篇7

给自己一个爱上它的理由。老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并且贴切生活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中的日月山河斗转星移,也包括人文地理中的风土人情文化经济。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地理怎么学能学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怎么学能学好一、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

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

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四、中学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方法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

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涉及到时区时差,多画图,多理解,多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的。另外也可以记忆一些顺口溜等,比如记忆亚欧分界线时可以这样来记—“两乌里大黑土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五、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

地理的学习脱离图来说话那是很难走远的,多看大、小地图,注意不同类别的图,河流、山脉、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脑中有图存在的。特别是初中地理离开了图,那知识点基本也就没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图,比如描下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然后根据图填写发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内主要地形区等。

六、我做题实战,是骡子是马,到题目上见。

题目浩如烟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环节所设计的题目,做题当中一定要独立完成,切忌翻书抄袭等,自欺欺人害得还是自己啊!老师讲解完题目后要学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呢?是粗心大意还是真有知识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荆州,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级的错误!真有漏洞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总结整理,比如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那就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类,自然条件又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国家政策、劳动力等,如果答题丢了某一点,要在笔记本上有所体现,后不再犯。

七、自己要经常我做阶段性总结,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试结束后,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总结,分析一下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从而进行调节和完善。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一、直选法

直选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考查识记性知识的试题而言的,这类高考地理试题往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题时根据自身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高考地理选择出正确选项即可。虽然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不少试卷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需用直选法来解答的选择题。

二、图文转换法

图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教材中的不少知识点都是以图的形式呈现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教材中的图表,认真分析图表中隐含的信息,学会分析各种类型图的一般方法。对于教材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结论、原理,可试着将它们转绘成图形,以便记忆和理解,如转绘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某日全球各地昼长的分布图等。在答题时,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图文转换,使题中所给的图(或文)信息朝我们比较熟悉的文(或图)去转换,这将极大地提高高考地理答题效率。

三、排除法

大多数同学在解答高考地理选择题时多采用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高考地理解题时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然后把比较有把握的选项排除,直至最后剩下唯一的选项。找准解题的关键点,根据这个关键点进行排除,不仅可以正确解题,也可大大节约宝贵的考试时间。

高中地理学的好适合报什么专业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在我国,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的内容就是通过城乡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促进城乡人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旺盛势头。

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原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俗点可以理解为就是把地图信息存储到计算机里,制成电子地图,使人们通过计算机迅速查询到目标。比如,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制成城市电子地图,我们在查询公共汽车路线时,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的名称,就可以查询出相关车次,并获取沿途经过的道路和换乘车站等地理信息。

3.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4.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篇8

随着高考改革,地理以综合科形式出现,在高考中所占分值降低,授课时数相应减少,而考查内容又多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开展区域地理复习,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败,所以对区域地理复习方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思考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建立结构模型,使复习有章可循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有很多学生感到知识杂乱无章,翻开书本什么都会懂,合上书本就一片空白。实际上这就是没有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区域地理所包含的内容是有规律的。结合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可以将其归纳总结为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知识结构模型。

区域地理知识结构模型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大要素。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河流、资源等方面;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城市与交通等方面;可持续发展即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求发展方向。每一个区域都可以把其地理知识归纳为这四个方面,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知识模型,可以把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变得有条有理,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从教学方法上看,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区域的内容,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主讲自己小组负责区域的相关内容,其他成员予以补充。通过不断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掌握区域的分析方法。

二、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理解中形成知识网络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学生根据知识结构模型完成教材内容的复习整理后,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出知识联系图(或思维导图)。在联系图中,让学生总结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此方法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日本的知识联系图:

三、重视对比分析,突出区域特征

一个区域的知识体系通过逻辑思维建立,而不同区域的差异则要通过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利用对比分析,概括得出区域地理特征(特别是在自然地理方面),往往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列表对比、观察对比、类比归纳、发散演绎、因果联系等方法去分析问题,并创设良好的探索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比较分析后获得不同区域的典型特征。

四、关注区域中的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篇9

一、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岩石圈、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水循环与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特别是在地球宇宙环境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气的运动、洋流、等值线图等内容尤其需要理解,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原理规律,才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同时,需要多做练习,重视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在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如: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应侧重于记忆,但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多总结、归类,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会运用观点,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反思。

二、注重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学习的根本。“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教学时需要将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1.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

地理离不开地图,学生平时需要多看地图,将知识点与地图结合,并逐一在图中查找、落实,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会有清晰的地图,可以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时将知识点与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二、三十幅地图,基本上每条题目都用到图。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第一步:分类。拿到一幅地图,首先要进行分类,分析判读这是一幅什么图。如:光照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只有对图作出准确的判断,才更易解题。

第二步: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首先看图名,这是一幅什么图,哪个地区的图等;其次看图例,如:比例尺、指向标。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题:从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中,判断气候类型,把曲线设计为降水,柱状设计为气温。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图例,按照平时的惯性思维,把曲线认定为气温,柱状认定为降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看图,这个时候需要仔仔细细地研究图,不漏掉任何信息。

第三步:用图。把跟这幅图相关的知识点在脑中反映出来,结合题目,找到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如,拿到一幅洋流方面的图,脑中就要反映出有关洋流的知识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性质、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地理意义等,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再跟题目相结合,分析解答。

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高考题型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解决选择和综合题的方法有所区别。

(一)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对那些地理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地理选择题尤为重要,因为选择题为考生圈定了一个思考范围和选择范围。

1、肯定法。

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查记忆性知识,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

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就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再看答案是否前后矛盾。这样可以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减少错误。

3、优选法。

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就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4、转换法。

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比其他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5、图示法。

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二)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篇10

(1)关心热爱祖国和家乡;(2)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不难看出,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学科课程,地理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提高其人文素质的重担。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培养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助其具备人文关怀意识,使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二、优化课堂设计,体现人文素养教育

地理教材涉及到地球、宇宙、世界各国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帮助学生获取地理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还要了解国内外的历史、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与主流、相关学科知识与发展、现代科技潮流、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技术、外语、法律法规、交通信息、政治时事、体育运动与竞技比赛、当今流行的文化现象、普遍的经济现象等等。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时,要将这些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不仅能寓教于乐,而且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如学生对历届奥运会的各举办城市充满深厚兴趣,那么备课时,教师可以将各城市的气候、经济、城市职能、在全国的地位等自然及人文特征搜集好,以便在课堂上灵活穿插。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打造富有人文主义特色的地理课堂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国家地理环境的了解与认识,进而激发其爱国热情,使其维护国家利益。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学生唯具有国家观念与爱国的意识才能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现以为例,教师可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来证明台湾属于中国大陆,让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以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进而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需师生间的共同努力,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其赖以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质量,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尊重文化的地域性,树立科学地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