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形成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污染形成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污染形成的原因

篇1

关键词: 利弊;玻璃幕墙;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玻璃幕墙光污染产生原因

1.1 光污染

光污染是不恰当的自然光反射或者不合理的人工光照导致的违背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或有损于生理和心理健康,或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包括眩光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以及紫外线污染、红外线污染和视觉污染等。光污染已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的又一大环境问题。

1.2 玻璃幕墙光污染

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属于眩光污染。太阳光近似看作平行光,当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也是平行光。平行光只沿一个方向传播,在该方向上光强较强,看起来非常耀眼,形成反射眩光。玻璃幕墙大多由一块块高反射率的玻璃构成,表面光滑,对太阳光进行镜面反射而形成的眩光射入人眼就会使人看不清东西,射向地面就会使地面的光照度增大,形成光污染。

2 玻璃幕墙光污染的危害性

2.1易导致交通事故

矗立在马路两边的一幢幢用玻璃幕墙装饰的高楼大厦,就像一块几十米宽、上百米高的巨大镜子,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对车辆和红绿灯进行反射。它所反射阳光的能力强,有时比太阳光本身还要强烈。在日光较强时,其反射系数超过 75%,有时甚至达到90%,比传统的青砖灰瓦和草坪的反射力要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此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高速行驶的汽车内后,造成人突发性暂时失明和视力错觉,使司机在瞬间头晕目眩,视野遮挡,玻璃幕墙的光反射危害了行人和司机的视觉功能,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2 影响居住环境

目前,我国建筑用装饰玻璃,虽然有的采用了镀膜处理技术,但即便如此,其反光率也较高,少则在30%左右,高的可达80%以上(比利时已生产出反射率仅为5%镀膜玻璃)。尤其是当前大量使用的热反射镀膜玻璃,反射率更高,其反射光比阳光照射还要强烈。在晴空下玻璃幕墙把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向远近的一些地方,破坏了周围原始生态环境。特别是那些建在居民小区的玻璃幕墙,夏日将阳光反射到居室中,刺目的强烈光线破坏了室内原有的气氛,还会造成周围楼的背阴面变成了阳面,使房屋两面夹击,室温增高 (可使室温升高4℃~6℃),这样在长时间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干扰。一些居住在高大玻璃幕墙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他们纷纷诉苦说,白天都要挂厚厚的窗帘,否则谁也受不了强光、强热的反射。

2.3 存在火灾隐患

有些玻璃幕墙潜伏着火灾隐患。尤其是那些凹型建筑设计的楼房,玻璃幕墙形成了一面大型聚光镜,其焦点处的高温足以引燃那里的易燃材料和物品。1987 年,德国柏林曾发生过因玻璃幕墙聚焦而引起的火灾事故。即使不发生火灾,那些经常被照射的室内家电和家具也容易老化,使使用寿命缩短。目前,我国虽然尚未有类似的报告,但谁也不敢担保以后不会发生。

2.4对人身心造成重大伤害

有些玻璃幕墙含有一定有害污染物质,挥发和释放后可直接构成对人体的危害。例如,茶色玻璃的合成成分中含有金属钴,它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容易使人受到放射性污染。它随太阳光反射到人体上,时间一长,可诱发眼部疾患、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等疾病。人们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中,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和诱发心动过速、心脑血管等疾病,有心血管病的人还可引起猝死。强烈的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诱发皮肤癌。

3 玻璃幕墙的优点

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玻璃幕墙能够有效的运用的现代化建筑中,确实存在其不少的优点:如可以较好的体现建筑艺术特色,突出建筑立体感;材料单一,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维护维修较为方便; 墙体自重轻,有效降低建筑物总造价;除此之外,还可有效适应旧建筑外墙翻新的设计要求。如:

( 1) 调节室内光线。玻璃所具备的透明性,可以让自然光有效的摄入室内,给室内创造出明亮的环境,使室内光纤充足,白天可减少或不需要室内人工的照明,有效实现节能目的。

( 2) 降低室内热能,实现保温隔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吸热玻璃吸收红外线以后,有效减少20%-30% 太阳能的入射量,以此来降低室内热量,达到保温隔热性能。

4 防治措施

4.1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当前,要想解决安全隐患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让城市大型玻璃幕墙在规范和限制中慢慢发展。质量是决定玻璃幕墙发展的关键和前提,这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为确保玻璃幕墙的工程质量,一定要加强建设部门的监管力度,明确玻璃幕墙的管理范围、管理主体、开启面积必须在 30%以内,将城市建筑玻璃幕墙的管理纳入到建设部门长效管理机制之中,鼓励用户使用自然风实现降温等。其次,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安装,以此来确保玻璃幕墙的安全与质量。工程设计施工中,切忌使用一些不合规格的材料。第三,打造专业施工队伍,同时加强玻璃幕墙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

3.2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针对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笔者以为,不同城市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解决措施,一些特殊城市的特殊地带应严禁使用玻璃幕墙,一些城市可适当控制玻璃幕墙的使用比率。除此之外,人们可通过玻璃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来控制其可见光反射率。

而光污染作为一种潜在的危害,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提高人们的重视力度。同时,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不能像其他污染一样通过有效的转化、分解或稀释等来减轻或消除,因此,玻璃幕墙光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②提高人们对玻璃幕墙的正确认识;③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控制;④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及其设计水平。

5 结 论

综上所述,环境除了要美观,同时还需要安全。现代化的玻璃幕墙需要发展,但人的生存环境及安全更需要密切保护,只有二者之间和谐发展才是最为理想和科学的解决办法。玻璃幕墙只要使用得当,在带来建筑的通透性和现代感的同时,把光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城市的形象品味和人们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侯盛楠,刘双双,韩庆. 浅析我国住宅建筑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J].河南建材,2010( 6) :82 -83.

篇2

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 流星雨的形成,一般是由彗星分裂出的碎片形成的流星群体。这些流星群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中。与大气相互摩擦燃烧后,便形成了如同下雨般流星雨的景观。

2021最后一场大流星雨 2021年的最后一场规模较大的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下周二,也就是14日,将达到其流星数量峰值,预计每小时流星数量最多可达150颗,感兴趣的朋友可能要熬夜观测了。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北京时间12月14日15点左右,今年的双子座流星雨将达到它流星数量峰值,预计每小时天顶流星数量最多可达150颗。对于我国境内的观测者来说,14日天黑后是适宜观测这次流星雨的时间,前半夜观测可能会受到月光的影响,但是后半夜月落后到天亮前,月光影响明显减弱,是观测的最佳时机。

双子座流星雨的活跃期从12月4日起一直持续到12月20日,它与每年1月的象限仪流星雨及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是3200号小行星——法厄同,双子座流星雨是目前已知的第二个不是由彗星造成的流星雨。另外,该流星雨有三大特点:一是颜色偏白;二是流星体速度较慢;三是亮流星多,时常还有火流星出现。因此,双子座流星雨是非常适合摄影爱好者拍摄星空画面的精彩天象。普通观测者只需要仰望星空,用肉眼即可欣赏到流星划过夜空的美景。

流星雨多久出来一次

几乎每天都会有流星划过地球。很多人看不到流星的原因是因为光的污染,光污染会极大地影响流星雨的观测数量,城市灯光及街灯的亮度比很多黯淡流星的亮度都要大,大树和高耸的建筑物也会影响到流星雨的观测数量。

所以,去一个光污染小、能够看到宽广天空的地方,就能更好地欣赏流星雨。其次,12月中旬夜间的气候条件极为寒冷,但如果你计划外出观看流星雨,请务必多穿一些衣服。强烈建议带一个保温杯,在寒冷夜里,配上一杯热饮真的非常过瘾,可可、茶、咖啡也不错。

流星雨有什么预兆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流星还被给予了人的灵魂的含义,更有如果见到流星雨,是一件极为浪漫和惬意的事情,所以在这样观念中,无数热恋中男女,或者对爱情有着美好憧憬的年轻人们,都会期待和爱人一起看见流星雨。

篇3

Darkness reigned at night until 200 years ago, when English inventors discovered how to make electrified carbon glow. The invention of the light bulb loosened the grip of darkness, gradually illuminating our world after sundown. Now, bright billboards, stadiums, parking lots, roadways and buildings cast a collective glow into our atmosphere, and offer enough ambient1) light to make land visible from space at night.

But with all of our modern technology allowing us brighter evenings, we pay a price: Artificially lit nights change our environment in many ways, including disrupting ecological dynamics and obscuring the landscape.

Living in around-the-clock2) light can harm our health, too: Scientists are associating artificial illumination at night with breast cancer. Diminishing dark skies also means cultural loss―constellations are a part of our heritage, and astronomers depend on darkened skies to study our universe. In a practical sense, light pollution wastes energy―and fossil fuels―as well as money, including taxpayers’ money.

Like global warming, light pollution extends to the far reaches of the globe and affects us all. And, as with our attempts to slow climate change, uniform efforts to illuminate more wisely are a gargantuan3) undertaking, and one of low priority in many regions. Still, scientists and advocates around the world are wising up4) to light pollution and figuring out how to solve this global quandary5). With a problem as amorphous6) as light pollution, can our global village find a way to protect dark skies?

黑暗一度统治着夜晚,直到两百年前,英国发明家才发现了用碳丝通电发光的方法。灯泡的发明打破了黑暗的笼罩,逐渐照亮日落之后的世界。如今,灯光明亮的广告牌、体育场、停车场、公路和建筑物一齐将光束照向大气层,这样的地面照明足以让人在夜间从太空看到陆地。

虽然种种现代科技赋予了我们更为明亮的夜晚,但我们也付出了代价:人工照亮的夜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诸多改变,包括生态系统动态受到破坏和景致遭到掩盖。

生活在日夜不断的明亮环境中也会损害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夜间人工照明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不断减少的漆黑夜空也是一种文化损失―星座是人类遗产的一部分,而天文学家们要靠漆黑的夜空来研究宇宙。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光污染不仅浪费钱,包括纳税人的钱,还消耗能源及矿物燃料。

与全球变暖类似,光污染在全球波及的范围很广,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如同我们为了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一样,为了更明智地照明而齐心协力地付诸行动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且在许多地方都不受重视。尽管如此,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倡导者正意识到光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努力寻找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的办法。对于光污染这种难以界定的问题,我们的地球村能否找到应对之策,留住黑夜?

How Light Is Wasted光是如何浪费的

Satellite maps of the world at night reveal continents outlined in white, with clearly defined, glaring metropolises. Much of Europe, the eastern US and eastern Asia appear thick with lights. “What you’re seeing is light directed upwards, which is foolish because the whole point of light is to help us get around,” says Peter Strasser, technical director at the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 (IDA),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non-profit that keeps tabs on7) light intensity. In contrast, wide swathes8) of Africa and Australia emit nearly no light.

From ground level, city streets are often bright enough for newspapers to be read after midnight. But in regions such as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in Wyoming, night brings a rare pitch darkness; lift your eyes and that darkness makes for9) optimal stargazing10).

地球的夜间卫星图显示,陆地呈现出亮白的轮廓,灯光璀璨的大都市清晰可辨。欧洲大部、美国东部和亚洲东部的光亮显得尤为密集。“你看到的都是向上射的灯光,这样做很愚蠢,因为灯光的全部意义在于方便我们四处走动。”密切关注灯光强度问题的最大的国际性非营利组织国际黑暗天空协会的技术总监彼得・斯特拉瑟说。而相比之下,非洲和澳大利亚所在的大片地区几乎不见一丝光亮。

从地面来看,午夜时分城市街道的灯光亮度常常足以用来阅读报纸。但在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这样的一些地区,夜幕带来少见的漆黑,你可举目仰望,这样的黑夜最适合观星。

Most Live in Darkness大多数人浑然不觉

Some two-thirds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and 99 percent of the continental US and European Union live in areas where the night sky is considered polluted by light, according to a 2001 study by Italian astronomist Pierantonio Cinzano of the University of Padova. Much like urban river pollution, light pollution’s sources are hard to pinpoint. Millions of light bulbs contribute to a region’s atmospheric aura.

帕多瓦大学的意大利天文学家皮耶兰托尼奥・沁扎诺于200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本土和欧盟99%的人口、全球大约2/3的人口所生活地区的夜空都被认为受到了光污染。光污染的源头难以明确,这一点和城市里的河流污染很像。某一地区上空的光芒是由亿万个灯泡形成的。

We light up roads and walkways at night to make our living spaces safer and to advertise our businesses. But too much light escapes to the sky, say dark-sky advocates. The worst culprits11) are poorly directed and poorly designed streetlights, such as the antique-style acorn lights that direct more light upward than downward. “It makes no sense to light up the undersides of airplanes when you’re trying to light up the street,” says Strasser. Other problem sources are powerful security and stadiums lights, floodlights12) that illuminate historic buildings and the far-reaching lights of shopping centers.

为了营造更安全的生活空间和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我们照亮夜间的马路和人行道。但倡导黑夜的人士表示,有太多的光都跑到了天上。最可恶的元凶是那些指向有问题、设计很糟糕的街灯,比如老式橡果状街灯,这种灯将更多的光投向天空而非地面。“你的目的是要用灯照亮街道,结果却照亮了飞机底部,这毫无意义。”斯特拉瑟说。其他污染源还包括高亮度的安全照明和体育场用灯,还有用于历史建筑照明的泛光灯以及照明范围很广的购物中心灯。

The Damage of Artificial Light人造光的危害

Scientists who study light pollution say that in addition to wasting resources, excess artificial light harms wildlife―and us. Living things have evolved to take cues from light. Most famously, beachside lights attract newly hatched sea turtles―which by nature travel towards the moon over the water―to our inland human illuminations. Likewise, bright building lights disorient migrating birds, which then crash into the sides of buildings.

Brighter nights alter ecosystems in ways we’re still learning about, too. Light pollution in urban areas reduces algal13) consumption by zooplankton14) at night, because zooplankton need darkness to move about and consume surface algae,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Marianne Moore, associate professor at Wellesley College in Massachusetts. This suppression could contribute to algae blooms15), known to worsen water quality.

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表示,除了浪费资源之外,过量的人造光还会危害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生物几经进化,会从光中汲取信号。最广为人知的是,新孵化出的海龟依照天性本应在水里朝着月亮游,而海边的灯光却吸引着它们游向内陆的人工照明设施。同样,建筑物里明亮的灯光也会使候鸟迷失方向,从而撞到建筑墙面上。

更亮的夜晚也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改变,这些改变我们目前仍在研究。美国马萨诸塞州卫斯理学院副教授玛丽安・摩尔的一项研究表明,城市的光污染会减少浮游生物在夜间对水藻的捕食,因为浮游生物需要在黑暗中才能四处活动和捕食水面藻类。光污染抑制了浮游生物对水藻的捕食,这可能引发水华,我们都知道,水华会造成水质的恶化。

Breast Cancer Links光污染与乳腺癌

The hazy glow of light pollution harms humans too, by disrupting our circadian16) systems. “That’s how we evolved: by light and dark,” says Dr. Richard Stevens, a professor and cancer epidemiologist17) at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 “We are designed for 12 hours of dark and 12 hours of light.” Our ancestors used fire, and then gas lights, which only produced dim light that would be extinguished by bedtime. Now, Stevens says, many of us are living in light throughout the night.

Our bodies produce a hormone in total darkness, melatonin18), which helps to regulate the immune system and fight disease. In 2009, Stevens led an ecological study in Israel that reveale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nighttime light levels and incidences of breast cancer. Women living in the brightest areas (defined by the ability to read outdoors at midnight) had a 73 percen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than those living in the darkest areas. Psychologically, intrusive lighting can cause poor sleep and annoyance. Light pollution also alters our dark-sky heritage on a global scale, to the point that many urban dwellers have never seen the Milky Way. Even sub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losing starry nights.

光污染那耀眼的光芒也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扰乱人们的生理节律系统。“我们就是这样进化的:遵从昼夜节律,”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的教授兼癌症流行病学家理查德・史蒂文斯博士说,“我们人体天生就符合12小时黑夜、12小时白昼的节律。”我们的祖先曾经用火照明,后来又用煤气灯,它们只是带来些昏暗的光亮,睡前就会熄灭。而如今,史蒂文斯说,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彻夜通明的灯火中。

我们的身体会在完全漆黑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叫做“褪黑素”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抵御疾病。2009年,史蒂文斯在以色列主持开展了一项生态学研究。研究显示,夜晚的灯光强度和乳腺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生活在最明亮地区(以午夜能在户外阅读为标准)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比那些生活在最黑暗地区的女性高出7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刺眼的光会导致睡眠不佳、情绪烦躁。光污染还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我们天空黑暗的传统,以至于很多城市的居民从未见过银河,甚至连郊区和乡村也渐渐失去了群星璀璨的夜空。

Rising Crime Fears关于犯罪率上升的担忧

Talk of dimming our light pollution makes some uneasy, since we rely on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People are protective of light due to safety concerns and fear of crime,” says Emma Marrington, rural policy campaigner for the Campaign to Protect Rural England, so sometimes the mention of reducing light can raise criticism. However, an improperly lit home can actually aid criminals: Bright lights create sharp, contrasting shadows or glare where intruders can hide. Lighting can also help criminals see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spotlight potential targets or escape routes. Illuminated areas can also attract social activity, especially among young people, creating opportunity for crime.

Dark-sky advocates say that smarter lighting practices will diminish light pollution and increase safety: Outdoor security lights should operate on motion sensors at a lower wattage, and only illuminate areas that need to be lit. Streetlights should be shielded to diffuse glare from the bulb and should only cast light downwards. Signs and advertisements should be lit from the top down rather than bottom up. Stadium and sports lights should be directed down, not up or out. For little-used walkways, short lights with red bulbs can shed light on paths; once eyes adjust to the dark, seeing is easy. Says Marrington: “We believe that this problem [light pollution] can be solved with the right amount and type of lighting, where it is needed and when it is needed.”

一说要减少光污染,就会有人惴惴不安,因为我们夜晚要依靠人造灯光。英格兰乡村保护运动的乡村政策倡议人士艾玛・马林顿说:“人们爱护灯光是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害怕犯罪行为。”所以,有时关于减少照明的提议会招致非议。但实际上,住宅照明不当反而有助于犯罪分子得逞:明亮的灯光会产生反差强烈的阴影或强光,给闯入者提供藏身之地。灯光还有助于犯罪分子在作案时看清自己的行动,锁定潜在的作案目标或逃跑路线。灯光明亮的区域也是受人青睐的社交活动场所,对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这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倡导黑夜的人士表示,更合理的照明措施将减少光污染,提高安全性。户外安全照明应使用配备运动传感器的低瓦数灯具,并且只照亮需要照明的区域。街灯应加装防护罩,使灯光漫射并且只向地面投射光亮。标识牌和广告牌应从顶部往下而非底部往上照明。体育场和运动场的照明方向也应朝下,而非朝上或朝外。对于极少使用的人行道,光线较短的红色灯泡就能照亮道路。眼睛一旦适应了黑暗,看清物体并不困难。马林顿说:“我们认为,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采取适当强度和类型的照明能够解决(光污染)这个问题。”

1. ambient [??mbi?nt] adj. (声音、光线等)四周的,环绕的

2. around-the-clock:日夜不断的

3. gargantuan [括?(r)??ntju?n] adj. 巨大的

4. wise up:意识到;想通;看透

5. quandary [?kw?nd?ri] n. 无所适从的窘境;左右为难的境地

6. amorphous [??m??(r)f?s] adj. 无明确方向(或目标)的

7. keep tabs on:密切注意……的动态

8. swathe [swe??] n. (与两旁区域有所区别的)长条地带

9. make for:有利于

10. stargazing [?st?(r)?e?z??] n. 天体观察

11. culprit [?k?lpr?t] n. 引起问题(或麻烦)的原因

12. floodlight [?fl?d?la?t] n. 泛光灯

13. algal [??l?l] adj. 藻类的

14. zooplankton [?z?????pl??kt?n] n. [总称]浮游生物

15. algae bloom: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水华的频繁出现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威胁水中生物的生存,同时影响饮用水源和水产品安全。

16. circadian [s??(r)?ke?di?n] adj. [生]昼夜节律的,(24小时)生理节奏的

篇4

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

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九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1、调查内容:

(1)在自己家庭的生活区,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2)调查本市一家有影响的高能耗企业,了解对大气保护的措施。

(3)走访当地政府部门,收集行政机关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情况。

2、查找资料:

(1)通过因特网或学校图书馆,了解当今世界对大气环保的研究和治理情况。

(2)总结大气污染的种类。

(3)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原因。

3、研究内容:

(1)化石燃料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2)我国治理“酸雨”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

(3)展望新能源。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环境保护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2、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通过学生各组的发言,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3、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粉尘、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x)成为我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如1998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45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90万吨。我国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

光化学烟雾也经常有报道。

全球现大气异常现象如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等,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学者所重视。

4、酸雨形成的原因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

教师提供环保素材的有关信息。

(1)图片

(2)录象:有关酸雨的几段录像。

5、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1)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方法。

(2)全体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参考方法:

(1)提高燃料标准。

(2)开发新能源。

(3)研究煤和燃油的脱硫和脱氮技术。

(4)推广天然气,减少煤炭和燃油的使用。

(5)加大治理污染企业,如对环保增加投入和搬迁的力度。

(6)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7)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

(8)鼓励低耗产品和环保产品的开发。

三、课堂教学总体评价。

1、对教学内容评价。

2、对学生课堂及课前的活动评价。

3、教师自我评价。

篇5

1.1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其中噪音是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A),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1.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建设部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1月至11月,

到位。有关部门沟通不力,事故处理不当,造成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956起、死亡1125人,很多同类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05%和19.2%。但进入11月以来,全国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就发生了6起、死亡2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50%和69.2%。根据事故致因,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90%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2.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3.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1.3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1.4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总体上讲是逐年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以至产生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工程质量。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1.质量保证内页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2.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3.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4.暖卫工程存在的问题等等。

2、如何克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

2.1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

2.2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权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2.3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多管齐下

管理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怪圈,要注意多管齐下,要技术、经济、组织三者齐头并进。还要注意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要仅仅以包代管,更不要管理紧紧地依靠在包工头手里。还有特别要注意安全观路问题,每每我们都会看到因为安全管理疏漏而导致的悲剧。

2.4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篇6

错乱的“上岗铃声”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们拥有美化环境的景观效应,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的生态效应,还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有一定作用。然而夜晚的灯光却对它们造成了伤害,减小了城市植被原有的功能。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源泉,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充足的光照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前提。越来越多的城市照明延长了白天的时间。这种“延长的白昼”使市区的植物成为阳光和人工照明共同的“宠儿”,比起乡村的植物,它们仿佛得到了额外的“关照”似乎它们应该更加茁壮地成长,但所有的植物只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保持在体积和数量两个方面的成长,就算是本身所必须的条件,逾量也会带来危害――过多的照明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反而是一种威胁。

植物和其他生物一样,日长夜息,具有明显的生长周期性,具体表现是植物按体内生物钟的节律活动。早上,植物的叶片有节奏地上举而在夜晚下降或折迭起来。这种节奏可以通过在暗期用光照来重新调整。城市的花草树木被夜间室外的灯光照射,叶片内存在的大量光敏感细胞酶感受着这一信号,光线的变化是它们轮班上岗的铃声,眩目的强光照射打乱了植物正常的工作节奏,原来晚上进行的呼吸作用也受到干扰,植物其他生理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长此以往,一些对光敏感的植物的叶或茎会发黄枯萎,甚至死亡。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开花具有显著的影响。有的植物要在光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时才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这类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如牛蒡、紫菀、凤仙花等。有的在光照时间少于一定数值时才开花,否则就只能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这类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如牵牛、苍耳、菊类等。由于开花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不是很强,城市夜间照明可以起到近似太阳光的作用。有实验证明,人为延长光照时间,使长日照植物提前获得了一个足够长的光照时间,可以使其提前开花;而短日照植物则由于光照时间的延长,导致开花时间明显延迟。开花的提前和延迟都是不合时令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在叶片和根还没有生长到保证果实成熟有足够的营养供应的状态以前,开花对植物都是不利的;开花季节太晚又会使果实和种子在冬季来临之前不能发育完全,这对植物也明显不利。

植物本身具有“抗逆性”,以便在环境恶劣时通过各种生化和生理机制作出反应,克服、避免或抵消危害。这是植物长期对不良环境适应的结果,是植物的本性,比如植物的抗寒性。但是,即使抗寒性很强的植物,在未进行过抗寒锻炼之前,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还是很弱的。例如,针叶树的抗寒性很强,在冬季可以忍耐-30℃~-40℃的严寒,而在夏季若处于人为的-8℃以下便会死亡。在进行抗冻锻炼时需要在降低温度的条件下生长或度过一个时期,通常冷处理的时间长短和寒冷程度决定植物所获得抗性的大小。植物在其发育的这一阶段如果经历了较长期的高温,就会失去抗性。非自然的光源发出的热会让植物有所感应,带来错误的信息,它们会以为现在天气还很暖和,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这样植物未经过冷处理,缺少了抗冻锻炼,一旦有寒潮突降,植物会因此遭受冻伤或寒害。另外,埋在土里的射灯因发热而使土地水分大量蒸发,这会造成植物缺水,还大大增加了绿地对水分的需要,引起水资源的浪费。我们也可以想象,在这种灼热的温度下植物很难茁壮成长。

城市照明亮度的增大必然以灯光设施的增多为前提。许多城市为了突出灯光的美化效果,在安装灯具时采用了缠绕树枝的方法。这无疑使得树木无法正常生长;更有甚者,用铁丝将灯具捆绑在树上,我们都知道树皮是树木供养能量的主要渠道,作用好比人的血管,水分及各种营养物质需要通过它来传导。如果人为地用铁丝捆绑会使得树皮受到损伤。如果受到的损伤很深,受创面积很广,就会严重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树木可能会因此而死去。

拨乱了的“生物钟”

城市的动物与人类生活在一起,虽然有益有害,却也彼此平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愈发增加,在闲暇之时,倾听小鸟清脆的鸣声,捕捉小虫的低吟浅唱,这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份轻松与快乐,然而,黑夜过度光照却给它们带来了伤害。

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类似时钟的机制,用于调节动物行为和生理变化的节律。动物的各种节律是通过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的适应而形成的。这种节律行为主要受内部因素控制,但也受外界周期变动的环境因素所影响。就像人可以调拨钟表一样,外界环境因素也可以调整动物的生物钟。大多数动物晚上很安静,不喜欢强光照射,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夜间照明产生的天空光、逸散光和反射光往往充当了生物钟调节的环境因素,人为地改变了它们的作息时间,打乱了动物昼夜生活的节律,使之不能正常入睡和休息。如果说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对正常昼夜环境的一种适应,那么当环境被人为地改变后,这些动物就变得相对的不适应。

除了可见光外,照明器发射出的辐射能量对动物的生长也有影响。例如,动物吸收照明辐射能量后,不仅体内温度发生变化。而且体内细胞的电场也会发生变化。有实验证明,把金鱼放入磁场中,磁场强度越强,金鱼就越不想吃鱼饵。由此可见,对于长期生活在灯光周围的动物来说,灯光的辐射能量会给它们带来一定的危害。

动物对于环境刺激(如光)有显著的趋近或避开的反应,这是一种先天性的适应行为,称为趋性。对于城市中的大多数昆虫和一些鸟类来说,它们都具有趋光性。室外夜间的灯光可吸引大量的昆虫和鸟类。比如在害虫的产卵期,大量害虫聚集在照明区域,虫卵很快就会变成幼虫和成虫,进而引起虫害,在北京望京地区某小区发生的蝗虫害就是一例。对于益虫和鸟类,值得注意的是,夜间过亮的室外照明会使不少益虫和益鸟直接扑向灯光而丧命,德国法兰克福游乐场的霓虹灯每晚都要烤死数万只有益昆虫。如果一个城市拥有数万甚至数十万只或组室外照明灯,害虫增多益虫减少,长此以往,该地区生态平衡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美国杜森市夏夜蚊虫多的原因之一就和该市上千组霓虹灯“杀害”了无数食蚊虫的益鸟和益虫有关。另外,灯光照射还使得昆虫和鸟类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栖息地。强光还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正常的繁殖过程。

许多依靠昆虫受粉的植物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城市中,动物们过得或许并不快乐。

自古以来,鸟类和昆虫就被看成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们最喜爱的动物。在孩提时代,人们就知道从蝈蝈的叫声中寻找乐趣、就能熟知“精卫填海”的美丽故事,人类对鸟和昆虫的好感由此可见。可以想象,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大都市,奔波一天的人们乘着傍晚的余辉休息时,悦耳的鸟鸣、有节奏的虫叫会感染他们的思绪,陶冶他们的情操,放松他们的神经。但由于城市环境的“过分人工化”,这里生活的鸟类与乡村和自然森林里的鸟有很多不同,它们被视为“城市化的鸟”。比如,过度的人工照明造成“延长的白昼”打乱了鸟类和昆虫的活动规律,甚至会给它们带来死亡。光污染尤其危害夜间活动的动物,如猫头鹰、刺猬及一些昆虫,对迁徙动物的危害也很大。国外有人对鸟的鸣叫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乡村或森林中鸟的鸣叫声比城市中的鸟鸣更欢快而且更早(指早晨),前者接个早晨的活动都比较积极而活跃,后者则显得消极而懒惰。经过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城市夜间过度照明是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引鸟进城”的先例国外早已有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自己花大力气引来的鸟群生活得并不快乐,而且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城市里亮如白昼的夜晚使它们极难适应,它们无法遵循正常的活动规律,变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无法辨别同伴发出的求偶鸣叫,甚至减少了这种鸣叫,鸟类不能保证正常的繁殖活动,因此鸟的数量减少也就不难理解了。人们真的应该反省――既然把我们的朋友请进来,为什么不让它们好好地生活呢?

浪费能源的“不夜城”

目前我国电力生产2/3为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3/4来自燃煤。按每生产1度电产生1100克CO2、9克SO2计算,每年要排放7千万~9千万吨CO2和60万~70万吨SO2。

然而当今世界,不少城市的夜景照明,特别是那些“不夜城”的夜景照明把光像泼水一样洒在建筑物的墙上、地面上或树木上。这不仅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浪费惊人,而且发电产生的CO2和NOx等废弃物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严重的污染。可见,过多的城市照明也间接地加重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在气候方面,城市气温通常比郊区要高几度。这除了大量混凝土覆盖地面、楼群密集、空调的大量使用之外,就是照明设备排放的热量助长了城市的温升。当大量室外照明开放时,客观上提高了地面气流的上升速度。各种热源对气流加热,并促进了大气中CO2、NOx的结合,混合空气上升到空中,产生气云和“温室效应”,最后导致城市气候异常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过度照明的背后也间接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就在人们对相对有形的污染关注的同时,我们是否看到了“光”这一无形的污染也在悄悄地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也许我们的认识和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们不能离开光而生活,可是过量的光也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专家称光污染“可能成为21世纪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夜间室外照明,特别是建筑物的夜景照明产生的干扰光,有的直射到人的眼睛造成眩光,有的通过窗户射入室内,把房间照得很亮。而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和室内装修多采用镜面、瓷砖和白粉墙,它们的反射系数很大,加上城市中的夜景灯光采用人工光源而非全光谱照射,这些原因在客观上加剧了室外过度照明带来的光污染的危害程度,严重地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打乱人的生物钟节律,危害人体健康。光污染还会对人的视网膜和虹膜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如德国巴伐剥亚市环保研究机构对200位市民进行调查,其中有1/3的人抱怨晚间睡眠受到室外灯光特别是过亮的霓虹灯的干扰,有2/5的人反映不能入睡,而且感到头昏、眼花、耳鸣、咳嗽乃至引起哮喘。有研究表明,夜晚强烈的灯光照射还会扰乱人体正常激素的形成而影响人的健康,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危险,被人们视为又一致癌污染。因此,光污染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造成交通安全的隐患

对于陆地交通来说,适度的道路照明能够增加人们的安全感,放松人们的神经,提高交通安全。但是过度或者不适当的道路照明则会产生干扰光,引起人们眼部不适,影响行人和司机的视觉与情绪,降低司售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旅客正常的视觉活动也会造成影响。特别是其中的眩光,它会给汽车或火车司机的视觉带来干扰,使其在识辩路标、路障及周围环境状况时产成误差:此外就是干扰为交通运输作业提供视觉信息的信号灯、灯塔和灯光标志等的正常工作,降低其工作效能。

对海上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干扰海上航行人员对航标或灯塔的光信号的识别。严重时会导致航行人员将航标灯周围的港湾设施灯光、桥梁灯光、建筑物灯光或海岸线上的景观照明灯光误认为航标信号灯。

篇7

关键词:cc;问题;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overview,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施工常见问题

1、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

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现象。尤其是政府督导的形象工程以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工程,存在着很多政府监管不力的地方,虚假招标、指定下的暗箱操作现象。

2、安全技术有待提高。

建筑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近年来,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增多,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出现,都使施工难度、危险性增大。如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奥运会场馆工程、上海卢浦大桥等,安全技术亟待提高。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

3、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建筑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4、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二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其中噪音是建筑施1 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据统计,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声占5% ,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瞬间值超过90dB(A),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达到80dB(A),可见施工噪音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施工中电弧焊或闪光对接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强烈的反光和电弧会刺伤眼睛,引起视觉紊乱,甚至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这些也是施工现场引起火灾的重要来源。

5、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随着工程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一个项目中多个工种、多个分包商同时交叉施工,这对安全生产管理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近年来发展的大批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其素质良莠不齐,许多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偷工减料、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又隶属不同企业,给总包单位安全管理造成极大难度,很难实现对安全生产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应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诚信体系和不良记录,把企业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全部纳入,与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二、建筑施工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规范制度,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

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 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并认真 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 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将安全工作的违章情况、评估评价与招投标挂钩;对于“三类人员”不到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按相应规定扣减商务标书分数;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酌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处分。

2、规范建筑市场。

从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等多个环节加以把关。通过 整顿规范建筑市场 ,将市场行为严重不规范和不符合质量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企业彻底清出建筑市场,形成一个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使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完善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法律、信息、 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六大体系,以形成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3、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技术。

要不断加大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人防护资金的投入,为生产中的关键安全设施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系统,争取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要认真坚持“三同时”“五同时”原则,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让每―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其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其二, 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

5、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 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

三、结束语

建筑施工及其安全等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采取积极有效对策,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范;措施

一、房屋建筑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1.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在房屋的建筑施工中,居民反应最强烈和常见的问题就是噪音污染。在环境噪声源中,建筑施工噪音污染的危害是最严重的,它已经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而光污染是近年来才提出的问题,城市建设中的光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表面釉面砖、磨光大理石、涂料,特别是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形成的反光,不仅会刺伤眼睛,还会造成视觉紊乱,甚至会引起交通事故,另外,它也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引起火灾事故的罪魁祸首。

2.房屋建筑中的安全隐患。房屋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在最近几年,房屋建筑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据有关统计分析,九成左右的伤亡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八成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民工、临时工身上。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3.房屋建筑中管理方法不当。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的三方面关系中,在传统上比较侧重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设备的维修方面是主要的问题,投入的精力也很大,而其设备的全过程却很少注意。所以,这种传统的设备把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划分到不同的领域,这种管理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不稳妥、不科学的。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4.房屋建筑中的质量偏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从总体上来说是不断提高的,但也有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含量及素质偏低、质量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懂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导致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产生一些房屋质量的通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其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质量保证内页资料方面、砌体结构、地面工程、暖卫工程存在的问题等。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范措施

1.提倡绿色施工。对于工程施工来说,绿色施工已经不是一种新颖的思维途径了,房屋建筑施工时,噪音、施工扰民、材料的损耗等各种问题都会出现,这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引起了重视。而“绿色方式”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它是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的,实施绿色房屋建设,是为了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减少房屋建筑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良好房屋建筑必经的途经。在可持续发展中,绿色施工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譬如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等。绿色施工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尊保护地环境,尽量减少场地干扰,也要根据气候施工,注重能源与资源的节约,降低环境污染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

2.建立健全的房屋建设安全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就要从安全权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着手。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中央政府的监督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和行政政策的制定,并到各级政府和安监机构加以落实。在中央政府的政策精神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地方情况进一步细化和监督;在有需要的时候,通过采取一定行为和制定更为详尽的各种条例、标准、规程以确保监督效果。从企业等微观方面来说,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

3.在施工安全监管中,注重监理人员发挥的作用。第一,加强监理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在施工安全的监理责任难以明确的情况下,监理工程师能否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理队伍自身素质的高低。合格的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为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贡献绵薄之力是义不容辞的,这是工作内容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施工安全是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对于监理工程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好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有经验的专门人才,在施工安全方面,才能充分发挥的预控作用。因此,监理队伍自身的建设必须加强,塑造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素质监理人员,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加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主体的安全意识强烈,其职员也会严重认真的对待问题。在施工安全中,要使得监理工程师发挥真正的作用,首先必须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为此,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制衡机制和手段,让企业外部形成能迫使施工企业自我校正其不良行为的环境和机制。一方面要使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施工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严禁施工企业的违法成本,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罚,不能姑息手软,否则一旦酿成事故就追悔莫及了,所以,趁为酿成祸患之前,要做好防御工作,坚决不放过不良行为。

4.加强质量监督,做好验收工作。建筑的目的是希望用的放心,看的舒心。要适当提高质量通病的易发部分工程的造价,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出发,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还是比较低的,安全投入出现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中肆意压价,甚至将发包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合理的费用支出是应该赞同的,但是利益的趋使,强求施工单位进行不合理的工期要求。所以对这些由于造价较低而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杜绝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加强各监理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项目监理机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备监理人员,督促现场监理人员认真履行各自监理职责。加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提升施工现场监理质量。所以,在严格的监管制度下,“豆腐渣”工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就会销声匿迹。在验收的过程中,验收单位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篇9

首先,户外广告作为一种景观实体,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户外广告作为现代景观系统中城市商业景观的代表,其形式上已超越了传统二维广告牌的形态,成为了一种空间上的视觉艺术,其内容也随着广告主的更换而不断变化,这使得户外广告成为城市景观系统中最为活跃的成员。

其次,户外广告作为景观元素,具有标志性特征。凯文•林奇把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1]户外广告由于其多样化的特性以及其信息传播的需要往往成为吸引注意的视觉中心,所起到的标志性作用使人们对所处的场所有了新的认识。

近几年,我国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影像密集,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谁污染了公共空间》一文,对户外广告提出了批判。当然,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城市建设很少把户外广告列入规划中来,户外广告业亟须整合等。从广告设计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设计者景观意识的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了与环境的协调

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缺少对户外广告的规划,户外广告往往是后期添加到建筑或其他景观上的,如在建筑的立面或顶部安置广告牌,屡屡出现破坏建筑造型和结构的现象。孤立的添加式设计导致了户外广告与周围其他景观在形态、色彩及材质上的不协调。

(二)削减了城市形象特色

每个城市的景观应当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景观。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里,由于户外广告表现形式大同小异、缺乏个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形象的识别性。

(三)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混乱的建筑楼顶广告似乎“扯破”了城市的天空,优美的天际线荡然无存。另外,户外广告不适宜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视觉信息过多过滥等也造成了景观秩序的混乱,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视觉负担。

(四)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景观

为了商业街户外广告亮化,不惜砍伐道路两旁的树木,破坏城市的绿化;广告牌遮挡建筑物内的采光;在居住区设置夜间发光的户外广告造成光污染等,这些行为都将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户外广告设计中景观意识的体现

户外广告的发展显示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地影响城市景观,形成了对城市景观的再创造,这二次创造的结果建立在专业人员有意识设计的基础上。

(一)整体性意识

“如果有人敲你的房门,你打开门让他进来,恰巧一阵风也随之吹入,回荡在房内,吹动了窗帘,同时引起更多的飘动,视觉很像这件事,得到的视觉效果经常要比预想的多。”卡伦在《城市景观艺术》一书中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孤立的个体,人们在与某一户外广告产生视觉接触的时候,同时接受的是目视范围内所有景观的整体感觉和意象,每一个户外广告个体的表现牵动的是整个视觉链上所有要素,表现为在户外广告各视觉要素设计上,其具体方案应建立在实地环境的考察基础上。形态要素设计应参照包括户外广告所依附的媒体的形态、所处空间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形态等,例如巴黎街头建筑物上的Benetton广告,采用旗帜的形式,垂直于建筑立面,既保留了原建筑的完整性,又使得画面富于动感变化效果(图1)①。

[6]黑川雅之.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王超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摘要:户外广告不仅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而且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户外广告发展中出现的破环城市景观的状况,本文提出户外广告设计应具有景观意识,具体表现为整体性意识、个性化意识和场所意识三个方面。景观意识下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的途径应是对环境中的一切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和开发,适时适地借用景观,发挥视觉设计在空间中的能动作用。

篇10

关键词:城市绿化;配置;园林植物;运用

Abstract: in the empha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today, groundcover plants become urban landscape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s application value also more and more be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urban landscape plant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existent problems, and set up the correct from urban greening concept and deepen the city management,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o o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Configuration; Garden plants; use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城市园林绿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不足之外,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下面就园林绿化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作出相应措施;

1 不遵守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1.1“断臂”、“斩首”现象目前,城市植物绿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断臂”、“斩首”的现象,一是在行道树的运用上,这一现象尤为严重,二是乡土植物进城,本来是好事,因没有驯化,只好进行外科手术,如:中南地区的椤木石楠、木荷等。经常能看到一些新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都被严重的“斩首”操作,使这些树木在持续相当时间养护后依然出现大量死亡或存活部分生长缓慢等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在移栽过程中适当修剪是必要的,但为了运输方便、减少成本等,初栽时就大量截枝、断头,绝对是违背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的,有些树木正是因为被大量的去枝、断根,导致后期生长缓慢、枝叶难以恢复、绿化遮荫效果延缓甚至直接影响成活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所以,在绿化施工过程中不单应考虑短期效果,更应该最大限度地爱护树木。

1.2 盲目移栽大树目前城市的绿化建设速度日益加快,特别在领导意识下、政绩的驱动下,即建就有效果,追求速成效果。设计者在设计图纸效果之初,想达到的景观效果可能就是树木正常状态下几十年才能达到的效果。由此,一些盲目移栽大树现象严重发生,从而给城市里的居民丢失了观赏一棵树不同生长阶段的机会;此外,大树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也会出现行间距过小,树木之间相互拥挤的现象。此时即使想移栽,也可能会出现不易移栽或无地移栽的局面,造成浪费。同时树冠的损失不容小视,如:胸径80cm的樟树十几米冠,只好修剪成三至四米的冠才能移植成活。

1.3 光污染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实不单是我们人类存在光污染问题,植物也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光污染,最明显的表现为城市管理者刻意设置的大功率聚光灯或彩灯,其实这种人为的加光既直接形成了强光对植物的胁迫作用,干扰了植物正常的昼夜生长发育规律,还直接妨碍了生活在花草树木上鸟类、昆虫的正常栖息和休眠。我们应遵循植物的正常生理特征,尽量减少人工强光对树木花草的不当干预,延长植物的生长寿命。在城市亮化及绿化过程中应注意和谐,既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的亮化,又尽可能减少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1.4城市绿化结构单一和生态问题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为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特别像前几年一些城市兴起的草坪热等现象都是对这一问题不重视的结果。关于植物结构单一与生态问题,主要的解决方式还是依靠植物配置和生物多样性。

2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丰富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提供了广阔天地。园林树种的合理选择,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营造的景观审美价值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2.1 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应遵循3个原则,一是树种的生态习性必须与种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即适地适树的原则;二是树种形成的林分应长期稳定,即稳定性的原则;三是经济有利、现实可行,即可行性的原则。一般来说,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支撑,外加已经驯化成熟的引入树种,例如:在湖南株洲地区使用的园林乡土树木樟树、杜英、桂花等,以及已经驯化成熟广玉兰等。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首先最能体现地方风格,抗灾难性气候的能力强,种苗易购易成活。根据植树地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与该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有利于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形成一定园林景观效果。

2.2 遵循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目前城市绿化在生物多样性上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因为现在城市的园林景观多为人工建造,很多设计者在植物选择上都比较相同,往往会出现一个时期内所选择的植物有大同小异的现象。这样既损害了景观的可观赏性,又增添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度。从植物选择方面来讲,多种树种的综合利用能使植物在色彩、功能方面都更富有多样性。在欧洲许多城市,每当季节转换时,植物叶色变换,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姿的色彩。而在我国植物色彩普遍比较单一,缺乏色彩的多样性,使人视觉乏味。植物功能多样性也是园林绿化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也容易遭受病虫害的袭击,如:在湖南株洲地区2008年3、4月份就发生大规模的樟树螨虫(红蜘蛛)虫害。增加植物种类能提高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养护成本与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危害。同时植物的多样性也能带来其它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环境多样性等数不胜数的好处。

2.3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绿地性质进行选择 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如杜鹃、茶花等喜酸性树种,适于pH值5.5~6.6、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壤,而黄杨、夹竹桃等喜碱性树种,适于pH值7.5~8.5、含钙质较多的土壤。另外,根据绿地使用目的,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宜的树种。如烈士陵园,应选择常绿树种,如松柏类;幼儿园绿化,应尽量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而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等地,则应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等。植物在不同场合的选择也有许多差别。总体来说,乔、灌木结合的丛(群)植群落在园林布局中应用比较广泛,是应用园林植物取得较好场景效果的主要类型。合理地选择能发挥多种植物多方面美的素质,通过对比、变化及统一构景等,能体现植物群落的群体美。

3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更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促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3.1季相变化 在城市景观中,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出不一样的风光。季节性的景观体现在植物上,即植物的季相变化。城市园林的季节景观变化,将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变化,给人的精神生活带来深层次的乐趣。大多数植物是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营造植物季相景观可反映一个地方的季节特色。当然,植物的季相景观也受地方季节变化的制约,如北方一年四季季节变化明显,植物的季相变化也突出,而南方就难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也就不是十分明显。四季景致分明,常绿树和落叶树、秋色叶树的灵活运用,以及观花、观叶、观干树种的协调搭配,都可以使植物景观更加绚丽,效果更加丰富。

3.2 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植,也有孤植。在设计中也应尽量遵循和参考自然界植物的本来生长面貌,形成多变的自然园林景观。由此,园林植物配置就有了孤植、片植、群植、混植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能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3考虑植物特性,遵从“互惠共生”原理 植物之间经过长期演化,形成共生、寄生、拮抗等不同的关系。在植物配置中,应掌握植物的这些特性。如地衣就是真菌从藻类身上获得养料的共生体;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桃树和茶树就不宜种在~起。因此,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3.4植物配置与环境协调统一 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植物是周围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合理地配置植物,才能使景观更加形象、更加协调,与自然更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