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自然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的自然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降水;气候;岩石;传统建筑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过渡地带、高山峡谷纵列分布,北有岷山、南有龙门山、西有邛崃山诸山脉,中间有长江支流岷江穿过,因而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总体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气温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地区年平均气温11.2℃,7月平均温度20.9℃,年最低气温-11.6℃,最高气温32℃。因为地处高山峡谷,所以该地多风、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为了适应这一气温特点,茂县的传统建筑就必须墙体很厚,传统建筑墙体一般在0.5米到1米之间,多为土石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窗户较小,多呈矩形,上下距离1米,左右大约0.3米,而且窗户较少,从外形结构上看十分封闭。
二、降水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年降水量490.7毫米,平均蒸发量1375.7毫米。蒸发量明显高于降水量,虽然当地有长江支流岷江穿过,但是仍属于较干旱地区。正因为干旱,当地的传统建筑多为平顶,而且房屋顶部总体而言四周高,中间低,并在房屋的其中一角留有一个缺口便于房顶排水,同时也便于雨水的收集。
三、自然资源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地地形是其主要的地貌形态,所以,该地多岩石,岩层主要以夹沙灰、黑色页岩、砂板岩、火成岩等构成。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是土石构成,以石头作为砖,用泥土为黏合剂,利用山上的木料作为支撑,将石头整齐排列,最终形成一栋栋高大建筑。
四、地质活动对当地传统建筑的影响
茂县地处龙门山地震带,是全国地震活跃地区之一。当地人为了减少地震对建筑带来的损失,所以,在修建时所有的建筑在结构上都选择了上小下大这一形式,以便在地震中虽然有部分石头松脱,但是上层石块可以用自身重力将松脱石块压住避免垮塌,同时上小下大这一形式在地震时可以使所有石块向中心收拢,相互支撑,避免垮塌。
篇2
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位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南端。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2°13′、 西经 58 °57′。位于南极圈外,因此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极昼极夜:
极昼极夜,地球两极地区的自然现象,所谓极昼,就是太阳永不落,天空总是亮的,这种现象也叫白夜;所谓极夜,就是与极昼相反,太阳总不出来,天空总是黑的。在南极洲的高纬度地区,那里没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没有一天24小时的昼夜更替。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发生在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以内和南极圈南纬66度34分以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 地理学科 快乐教学 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往往对于学习效率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是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方式。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不仅是学习本身的需要,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然而,就是这样一门意义重大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起来却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给地理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阻滞。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寻求快乐,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乐学,利用快乐教学法提升地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一、扎实的基本功是快乐教学的前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水平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首先就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这样,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做到底气十足,胸有成竹,才能够轻松地驾驭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更加自由地发挥。
二、利用趣味化的导入先声夺人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地理课上,教师要注意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作为导入,从而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做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选修部分《浩瀚的宇宙》时,就从学生熟悉的民间传说“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入手,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言:“牛郎和织女只有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才能够见一面,然而,在牛郎和织女之间隔着一条银河,于是善良的喜鹊就利用搭鹊桥的方式让牛郎和织女见面。牛郎和织女真的能够见面吗?牛郎星和织女星我们用肉眼观看仿佛并没有多远的距离,但事实上,即使牛郎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给织女打电话,织女也要在几万年以后才能够听到牛郎的声音!”通过这种有趣的导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就被点燃了。有了有趣的开端,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
三、注意地理知识的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地理。诚然,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包含着各类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学科是一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学科。相较于课本上理论化、文字化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每个人身边的活生生的地理知识往往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教学的触角深入学生的生活和亲身体验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把教材上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学会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在我国冬天的时候全国各地气温差异很大,而到了夏天全国各个地区却是普遍的高温?在我国建造房屋的时候一般会把门窗开向什么方向?为什么人们在冬天的时候喜欢穿一些深色系的衣服,而到了夏季则会更多地选择浅色系的衣服?这种生活中每个学生都会遇见的问题,如果能够把它们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从地理科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会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加亲近感,另一方面,在把地理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学有所用”。这种把地理知识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学好地理的愿望,感觉到学习地理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项探究生活奥秘的有趣活动。
四、注意挖掘地理学科内容的“奇特性”
我们常常用“神奇”这个词语形容大自然,的确,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在涉及地理学科知识时,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中学生往往具有更加浓烈的好奇心,喜欢猎奇。为此,我们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注意挖掘地理学科内容中的一些具有“其特性”的地理规律和现象,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如,由于地转偏向力所形成的各种奇异现象,存在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无风带,每年都会按时报到的“信风”,等等,这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在好奇心的引领下会不知不觉地投入思考和探究活动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不会再把它当成是完成任务,而是一种满足好奇心的快乐的过程。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工具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相比,多媒体工具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原本文字化的东西能够转变成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因此,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可以使得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为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引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讲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生动地展示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震撼的场面及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由于采用的是图片加视频资料的方式,学生对这些自然灾害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激发了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孜孜以求的目标,因为一旦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有效的挖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深挖地理学科资源,努力提升地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推进快乐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上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戴卫帮.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J].教师,2011,(17).
篇4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一、1、价值
2、(1)可再生;更新;
(2)非可再生
3、保护;培育;珍惜;节约
二、1、总量丰富;人口众多;低
2、1/2;2/5;1/3
3、仍在下降
轻松尝试•应用
12345
ABDAB
智能演练•升级
1D8B
2B9D
3D10D
4C11C
5C12D
6D13D
7C
14、答案:①-d②-a③-b④-c
15、答案:(1)铁矿(矿产);森林
(2)A;D
(3)水污染、水浪费、水资源不足等。(任答两项)
16、答案:(1)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使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塑料购物袋,使用纸袋、竹篮或布袋购物;
对于各种资源要节约利用、循环使用,提高利用率;
垃圾要分类回收、处理等。
(答出两点,意思合理印可)
(3)少一份碳,多一份氧;
追求低碳,还我蓝天;
少一个塑料袋,尽情享受大自然;
少一个塑料袋,多一份健康。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一、1、草地;城乡建设用地
2、丰富;人口众多
3、因地制宜;城乡建设
4、难以利用;后备耕地
二、1、湿润;水田;旱地;山区
2、干旱;半干旱
三、1、耕地面积
2、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2)基本农田;
(3)人工草场;
(4)防护林
轻松尝试•应用
1B4C
2B5B
3C6A
智能演练•升级
1A8B
2B9D
3B10C
4D11D
5C12B
6D13A
7D
14、答案:(1)水田;旱地;草地;林地;沙漠
(2)秦岭~淮河一线;0;800
(3)400耕地;林地;草地
(4)平原和盆地;山地
15、答案:(1)7;21
(2)增长;减少
(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4)湿润;半湿润;山区;干旱;半干旱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一、1、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2、河流径流量
3、南丰北缺;华北;西北
4、夏秋;冬春
5、答案:(1)×;
(2)√;
(3)√
二、1、兴修水库
2、华北;跨流域调水;天津;太原
3、1/4;浪费
4、水污染
5、节水
轻松尝试•应用
12345
CCDCC
智能演练•升级
1B8A
2B9B
3C10C
4A11A
5A12B
6B13A
7D
14、答案:(1)分布不均匀,南丰北缺
(2)长江;华北;西北
(3)京杭运河;淮河;黄河
(4)三峡丹江口;石家庄
(5)上;西北
(6)山东;黄河以北
(7)利用京杭运河调水,工程量小;调水量大;
易受污染,水质较差;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
15、答案:(1)夏秋多、冬春少;南丰北缺
(或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或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地少水多;地多水少;不合理
(3)跨流域调水;长江;华北;西北
(4)节约用水
16、答案:(1)学校装节水龙头和节水器皿;
大扫除时将水龙头关紧;
擦完玻璃的水用来冲厕所;
不打水枪,不扔塑料水袋
篇5
【关键词】地理;灾害;教育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的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的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涵盖了主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那么,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呢?本人认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1.1 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1.2 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 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2.1 防灾减灾思想: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2.2 灾害的危害程度: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
篇6
任教初一、二地理业已一个学期,由,在教学中能得心应手,也还存在着不如人意之处,今在此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层楼。一、 期初制定计划及落实情况
一、 按照《地理教学课标》的要求,本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至期考前,初二一期地理教学任务已圆满完成。
二、 在教学中自认为取得的一点经验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事件纷繁复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考起来难。为避免陷入此局面,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性是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上地理知识,这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趣味性则是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行,比如在上课时结合内容穿插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或者如在每阶段讲完之后举行一次地理知识竞赛等等;学习地理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可以在讲述地理的同时结合自然现象来分析,既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考能力。
三、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怎么学好地理,本人也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教学中只好要求学生多背死记,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能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
篇7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多学科元素;整合
一、如诗如画的语文元素与美术学科有机整合
语文是祖国悠久文化的传承手段,语文课文中的文章、诗歌具有如诗如画的境界之美,将语文所独具的如诗如画融入美术的教学中,与美术那优美的线条、勾勒的生活情境渲染、忽隐忽现的点与线、或明或暗的视觉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完美的语言文字进行描述,凸显艺术之美。在我们的美术学习中融入语文精华,凸显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空间思维的数学元素与美术学科有机整合
我们的美术教学并非是单一的艺术教学,它绝不是单独孤立所存在的。在我们的数学教材里,针对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艺术能力。尤其是数学当中的立体图形内容更是美术教学的合作伙伴。因为它完全可以强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数学当中的立体思维效果格外关注,充分展现数学学科所拥有的独具特色。可以说,数学当中的几何图形的学习,百分百可以为小学的美术学习增添无限的生命动力。
三、陶冶意境的音乐元素与美术学科有机整合
音乐与美术是一对双胞胎,是不可分割的结合体。因为我们知道,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二者相辅相成,音乐是相对的流动,美术则是相对的静止。为此,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这门艺术,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同时,去激励学生创新。
篇8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强调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学校的教学课堂都要以生活为背景,这样的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情趣,否则就是死寂一片。这就要求学校的课程要以现在的社会环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地理时能感到更亲切,而不是厌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运用实例:利用旅游中自拍的照片与见闻播报天气情况,开心农场游戏体验(农业种植的产出与投入)等。
2.借助乡土地理,丰富地理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大自然是学生美育的重要源泉。”我们现在的德育的基础内容都是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美好赞美之类的,在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花草树木、风霜雪雨等都能帮助我们强身健体。自然现象变幻莫测,让人找不到规律,这就是训练思维、观察能力等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学生身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泉一空气都是学习地理的极好资源。学生最初的地理认知便是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与接触,以乡土地理中的环境资源为基础,进行地理学习与能力训练,是让新知识快速构建的有效方法。课堂运用实例:本地土特产及形成原因(土特产品种,上市时间及生长需要条件,农业生产活动);本地房屋建筑、服饰文化(乡土自然及人文环境)、旅游景点类型观赏(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形成);本地博物馆、科技馆等的参观(了解自然、人文、科技文化)等。
3.鼓励学以致用,实现地理目标
篇9
【关键词】诱思探究教学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地理教学中全面应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深入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结合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教学实施的几个基本环节,即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识小节、迁移延伸反馈达标,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总结归纳如下:
1.灵活创设情境
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基本构成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块。对自然地理模块的内容,可以多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出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是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地转偏向力的偏移规律时,很多同学对于北半球向右偏,水槽里的水逆时针旋转,都较容易理解接受。但对于赤道上不偏转,南半球向左偏,就显得生疏。我选择了一个实验视频,是在非洲肯尼亚赤道分界线上做的实验,演示不同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学生印象较为深刻。
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运动,可以利用生活里最熟悉的烧开的沸水来类比引入新课堂。由于空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学生很难理解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导致同一平面上的气压高低差异,我就拿手代替地面,用一个粉笔盒放在手上,当粉笔盒离开手掌,我的手受到的压力减小……通过形象的比喻,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上升气流导致近地面低压,下沉气流近地面高压这个知识点。理解这个热力环流为后面的三圈环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北半球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中,学生不明白地球高空在哪里?如右图所示,在赤道上和极点上分别画出4个人站在地面上,再用虚线画出地球的高空,这样画空气上升和下沉箭头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学习“气象灾害”这节课内容时候,可以利用我国常见的台风现象引入新课。对于这些课堂情境,老师应当长期积累经典的例子,可以在最近发生的时事性较强的事件进行挑选,比如,近期发生在什么地方的地震、台风,既增强了时效性,使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灾害频发性的特点。最后,还可以补充一些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内部的力量,岩浆活动,我截选了《BBC——地球的力量:火山爆发》中部分火山喷发的精彩镜头,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调动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积极性。地球表面的形态这部分内容,可以展示一些平常出去游玩积累的照片素材,比如,褶皱山,断层山,峡谷,溶洞,沙丘等等,使学生知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把地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
人文地理模块的内容,以人类现实生产生活的材料为背景,导入要研究的案例内容。例如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一节课时,请同学们欣赏长城葡萄酒的经典广告,运用距离学生生活最近的情境来引入新课,增强地理学科兴趣和真实性。“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生初接触这类地理名词术语,由于生疏而制造了学习的屏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位选择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分析现实案例的活动,个人购物地点的选择,小区内的便利店和大型仓储式超市比如麦德龙,等等。例如学习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我就选择了肯德基、麦当劳的选址探究和万达广场的区位分析这两个例子,拉近了所学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究的兴趣,进而扩展到各类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
区域地理模块,可以利用区域的经济活动、自然现象为背景材料,情境导入所举案例尽可能典型贴切,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容易感觉到的事件。如“伊拉克战争”导入学习“西亚和北非”;创设“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情境,导入东北地区的学习。
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本着以下几个原则来筛选:典型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地理性原则。
2.自主探究点的确立
以学生易理解、易记忆的知识点为探究点。这些知识点的层次较低,通过学生个体“观察——思维”就能实现。但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七个动——动眼、动耳、动脑、动情、动口、动手、动笔”,主动获得知识,变“传授”为“探索”,突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过程。
自然地理中以自然现象的表述为主:如人类认识的宇宙、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以及各节的现象表述部分。人文地理中以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现象,各种地理事物的介绍为探究点,如农业的投入产出要素、工业的发展历史、乡村聚落的形成等等。区域地理中各种现象的介绍、对世界各地风土民情的介绍、对物产的介绍等等。在实施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设立问题,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后,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展示学习成果。
3.合作探究点的确立:
以学生个体不易理解的问题独立完成的知识点为主。一节课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两个。通过学生的合作研究、讨论、绘图、查阅手头资料等手段才能完成。自然地理中多以地理原理,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理规律的形成和地理过程的发生等知识内容为探究点。例如地理原理中的大气保温作用、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系统的形成、水循环原理和过程图等等。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除了主要发挥学生之间思维和技能的互补性之外,还应该注意教师必须给学生探究提供一点的指导或帮助,而不是完全放任给学生去操作。通过学生相互的讨论研究,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思维的锻炼。
4.迁移延伸的应用
知识的延伸迁移是知识实现它的应用价值,它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巩固知识的同时实现知识的迁移问题,实现迁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知识提出扩展的问题,诱导学生把问题朝向深层次发展。二是通过练习应用所学的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层次。扩展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学生的社会阅历。
5.课堂小结
每节课的内容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整合归纳,以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让学生自己发言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避免教师走在学生前面,替代学生的活动而急忙把个人的结果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这样将会降低了课堂的效益而不是提高。要通过学生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知识网络的构建能力。
[小结]学习了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我尝试着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本着实用的原则,我列举大量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希望能和同行们探讨交流。特别是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被认为是高中阶段较难的内容,学生高一初次接触这门学科,如何突破知识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就成了本学期的首要任务。
诱思探究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相互帮助,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习过程始终遵循“观察——思维——迁移”的心理过程,行为上表现为“探索——研究——运用”,也可以对以上环节交替运用进行教学活动,以实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学习境界。
参考文献
[1]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新;初中地理
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因此,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决定了信息技术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如何整合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
现状与问题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已有多年实践,与传统教学相比,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决定在地理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效显著。但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利用的不合理上,没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机融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程式化使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迫于教育信息化的压力,在地理课堂“被迫”使用信息技术,导致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使用形同虚设,白底黑字的课件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板书的数字化版本,虽然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但是往往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这种使用得不偿失。还有一些课件,虽然图文结合,设计精美,但也只是电子版的教科书,课件呈现的内容课本上都有,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2)随意性使用信息技术:如果我们将教师形式化使用信息技术视为“没有使用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中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中“处处使用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凡是能用信息技术支撑的地方一定会用,没有考虑是否需要用及如何用,这就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沾边就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的使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甚至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偏离教学内容,效果适得其反。另一种情况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点,准确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限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不足及地理学科信息资源的匮乏,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整合上。
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无论是“不用”还是“滥用”,其根本原因多是教师没有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出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在地理课堂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佳。这就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地理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方面考虑,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创新地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创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创新地理教学条件。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仅想出好的教学方式是不足的,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条件作为支持环境。创设学习地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合地理资源,解决地理学科中的疑难点;设计地理学科学习平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设置有效的交流平台,供学生之间知识经验共享所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地理教学条件,使教师致力于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专注于技术使用,才能真正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起始章节。本节涉及的自然现象是我们日常就可以观察到的,但知识点本身抽象,难度大。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季节变化、五带划分等现象,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在本节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读图能力也是学习地理的必备能力,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抽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弱,由现象分析其中原因和原理的能力较弱。但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并且本节内容涉及的昼夜交替、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学生亲身经历过,为教学顺利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地展示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高度与昼夜时间长短对地面获得的热量的多少等,并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能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能够演示说明昼夜交替的形成以及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读图能力,逐渐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观察地理现象,从地理现象入手,掌握现象背后深层的地理规律和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地球自转基本特征、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初步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能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难点:能够演示说明昼夜交替的形成以及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原因。
教学策略
(1)利用学科工具提供自主探究环境。对于地球自转这样宏观的、无法直观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利用三维仿真交互软件,构成自主探究环境,使学生可以多视角、多维度的观察。同时利用交互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演示地球的运动,加深知识的理解,打破传统教具条件的限制。
(2)利用虚拟仿真动画支撑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地球自转周期、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等知识点,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体验,但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很难将平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归纳梳理并形成理性认识。利用虚拟仿真动画针对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还原和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分析这一过程时,逐渐提高抽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知识理解。
(3)教师、学生之间分组交流、相互评价,掌握学习方法,加深知识理解,培养合作精神。在分组合作探究环节提供的各种教具学具中,既包括传统的地球仪,也有计算机三维仿真工具,构成多样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对各种工具进行比较,进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生不会选择学习方法的问题。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日出”视频,太阳的东升西落,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太阳为什么是东升西落、是日在转还是地在转。接着教师播放太阳系运动动画(如图1),这是太阳系行星的运动,学生可以看到宇宙中的所有星球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地球也不例外。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入手引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地心说和日心说并利用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动画,引导学生联想到地球的运动。
信息技术整合点:“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视频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过渡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Flash软件模拟太阳系行星运动,使用PPT播放动画,真实再现各行星的运动轨迹、位置关系,宏观展现学生在传统学习环境中不可见的现象,使抽象知识内容具体化。
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如图2)。学生认真观察动画后,描述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教师总结:地球自己在旋转我们称为自转,围绕太阳的旋转称为公转。启发学生思考:自转对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们有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引出这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地球的自转。
设计意图: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特征形成感性认识,畅所欲言描述观察到的地球运动的特征,讲解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地球的自转。
信息技术整合点:学生对地球的运动很陌生,如果教师只是以文字概念或以图片形式讲解,学生对这块知识的理解抽象,不容易掌握,利用Flas技术,可以形象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及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通过简短的动画展示,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分组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提出学生这节课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①地球自转的中心和方向。利用手边工具演示地球的自转。②地球自转的周期。③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这次探究任务。四人一组,确定一学生为本次学习的组长。组长对本组人员进行分工。填写学案上的分工表。
设计意图:明确探究问题,并将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职务,在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信息技术整合点:这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的新模式,观看素材和动画时学生共用一台电脑,不同成员分工明确,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教师指导每个小组打开电脑桌面上名为“地球自转”的文件夹,请微机操作员打开里面的各种素材,打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演示平台(如图3),学生可以观看预存好的场景,还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场景播放。学生可以利用这个软件进行观察,也可利用教材、图册、地球仪等常见工具,在15分钟内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分组进行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认为适合的学具,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配合学案导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需要的学具和方法,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整合点:用Flash软件播放地球自转动画,自转时间实时更新,学生对地球自转周期有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学习平台,平台教学功能强大,分为演示区和条件选择区,学生通过简单的鼠标滑动可调节演示区图像的大小。条件选择区分为“状态”、“动画控制”、“视角位置”、“视角目标”、“知识点”五个栏目。在状态栏,学生可以选择从“晨昏线”、“赤道方向”、“从北极看”、“从南极看”四个不同角度观看。在“动画控制”中,学生可以输入不同的地球自转速度进行观看,视角可以选择俯视、仰视、平视。学生借助平台可以观察地球,作为拓展知识,还可以观看太阳。“知识点”栏目设置了众多相关知识选项,学生可以按需选择,加深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保障。与教材联系起来去启发思考地理规律和成因,学生会感到深刻、亲切,有利于地理表象、概念的形成和思想情感的转变。
4.小组汇报,加深理解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2分钟时间内,按照任务书的要求逐项进行自我检查。学生完善探究过程和结论,准备分享。教师提出分享要求:①分享三个问题中的一个;②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语言简练;③汇报的形式任选,如口述、表演、模拟……;④时间不超过3分钟。每组在汇报的同时,其他组同学认真倾听,并有一名代表做出诤友式的评价,即说出一点欣赏,提出一点建议。
设计意图:完成表格,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自检。通过分组汇报交流,学生在对知识加深理解的同时,锻炼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设置诤友式评价环节,让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评价其他小组的汇报,对正确及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和赞赏,对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信息技术整合点:一名学生在汇报问题时,其他学生利用教材、地球仪、动画、交互软件对汇报内容进行实时监测,给出评价和补充。不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同一个知识点的深度有差异,在听同学汇报时,结合软件工具操作的便利性,学生可以补充、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在传统学习环境下,只有部分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讨论的情况,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真正的参与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默契,利用各种软件、工具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在设计这节课时,做了符合课程标准的调整,着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地理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学习条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科学态度,积累地理经验的有效工具,实现对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点 评
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地球的基本状况是在宇宙中不停地运动,因此“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在这堂课中不但起到了“情境激趣、突破重难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本课内容及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 下一篇:新媒体和网络营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