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的联系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与文化的联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篇1

文化因素是文化所含诸要素的统称,在语言系统之外,又和语言系统不可分割。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语音,词汇语法以外的一切“人化”要素的总和。文化因素主要包含心理的、社会的、交际的等方面。包括民族文化语义,语言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由于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难免产生或多或少的误解,那么语言教学中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语言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当我们用外语交际时,不仅仅是传输一些语言信息。只知道交流的技巧,正确的发音,甚至有海量的词汇也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各种背景文化知识,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越丰富,在交流时就越得心应手。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获得的语言信息,导致目的语的文化现象同母语文化混淆不清,也倾向于自己已知的文化模式,结果产生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休克”。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模式,排除母语的干扰,真正融入到目的语文化中去,这才能掌握好所学语言。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导致交际失败

由于“三观”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时会因为对其他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交际失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招呼打招呼是交流的第一步,打招呼之后就可以继续往下交流。然而平常的打招呼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也是不同的。社会语言学家观点认为,打招呼所用的词汇和行为方式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象征着等级和亲疏。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和西方大不相同,我们讲究的长幼有序,有别。长辈及上级必须尊称,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西方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宣言自由平等,很多时候对长辈直呼其名,这让很多中国人大惑不解。

2、礼貌和谦逊西方人常挂在嘴上的话是:“Thanks;Excuseme;Sorry”等。这不是他们比中国人更加礼貌,而是他们日常交流的模式。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谦逊有礼,可我们却认为外国人说太多谢谢和对不起了,同学之间借支笔,同事之间传个话,甚至一家人也是说个不停。中国人并不这么做,一家人,朋友为什么那么客气,弄得像外人一样。帮了别人忙,人家说谢谢,我们回答说“这是应该的”,翻成英文就是:“It’smyduty.”这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我们想表达的是我很乐意。(Mypleasure.)

3、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主要包括身势语和手势语,指那些肢体动作,身体接触,目光注视,面部表情等在内的非语言的信号。虽然没有说话,可是身势语在人际交流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非语言交际在整个交际中所占比例高达80%。一般来说,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说话时更注意目光的交流和接触,他们认为,在交流中,如果目光没有交流,表示心不在焉或者不耐烦,是没有礼貌的表现。而中国人却需要避免太直接的目光接触来显示谦卑。

三、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渗透

1、正确认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并驾齐驱,相互促进。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保证语言教学完成的同时能够让文化因素渗透到学生的语言能力中去。把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结合起来,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在语言教授中可以找到几个切入点,如:从词汇的丰富文化内涵教授语言,西方有很多关于狗的褒义词,例如:“Loveme,lovemydog;Everydoghasit’sday.”等,而在汉语里就大相径庭,“狼心狗肺;狗腿子;好狗不挡道”等。有意识把语言知识和社会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注意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和语言的得体性。

2、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和语言的文化因素的融合文化因素可以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流得以实现。如同样是叫人过来自己身边,中国人的手势是手掌向下,通过手指的弯曲发出信号;那西方人则是手掌向上,通过食指弯曲发出信号,可是这样的手势在中国人眼里是的信号,尤其是女性这么做。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交流就会不顺畅,出现交际失败。

3、注意文化理解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在文化因素的导入中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认知能力等,切勿着急,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了解到理解,再到熟练运用,逐渐渗透文化因素到学生的认知系统里去。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到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在较高阶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内涵达到比较深刻的理解。

结语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怎样在化学实验中,有效地开发学生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怎样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思维,乃是当前化学实验课面临的新课题。以下谈一点笔者看法,不妥之处,恳请指教。

一、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实验素质

化学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都是在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安排得恰到好处。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实验教材,吃透实验目的,把握实验实质,使每一个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素质有所提高。

1.1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做到细微周到

化学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会潜移默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准备好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师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先到实验室,同实验员一起认真准备,同时虚心听取实验员的意见及建议。从仪器、药品到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都要考虑得细微周到,点滴不漏。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和反常现象,要心中有数,课前排除。实验前,要认真预做一遍乃至多遍。从实验物品的摆放艺术、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操作规范程序都要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1.2演示实验操作要规范化,行为要准确化

课堂上演示实验要规范化。每一个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在讲台上摆放要整齐有序,给学生美观大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切忌满台仪器药品,杂乱无章。做实验时,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谨认真,规范准确。从药品的使用,仪器的安装,气体的制备及检验,要环环紧扣,顺理成章。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要做好。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尽在学生的观察之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一种新鲜感、美观感,使他们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新的求知欲。同时,为以后的学生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金属钠和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实验,教师要先剪好铝箔,穿好针孔;再切好钠块,包好钠块;试管要预先装满水倒立在水中,然后提起试管靠近水面,将包有钠块的铝箔放在试管口下,收集氢气。尔后用拇指赌住试管口,提出水面,做验证实验。整个实验要熟练有序,轻车熟路,使学生看后,受益匪浅,观察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3演示实验要多采用启发式,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

演示实验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实验,要结合实验内容,扩展实验的外延,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使其通过实验观察——信息输入——思维分析,获取实验新知识,提高化学素质。

每个演示实验无须从头至尾由教师全部做完。也可开始设置疑点,创设实验情境,采用点拨提问法、师生共做法、学生演示法,促使学生积极观察、思维。提问也应分类型,多提问不同类型的学生,使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思维都得到发展。如铜和浓硫酸反应,让学生先预习实验、提出问题。很快优等生提出SO2有毒、污染环境,有害同学健康,不能排放教室。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变开口式实验为密封式实验。中等生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过程及机理,并指出反应后颜色的变化。差等生实验后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搞清了反应过程。整个实验气氛热烈。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多做点拨,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师要深深懂得,采用启发式演示实验,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同时要捕捉学生实验中的闪光点,一旦发现,及时诱导,使整个实验氛围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在学生实验中,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实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及时安排的,意在通过实验,巩固基本理论、概念,对新学知识产生新的飞跃,增加学生手脑并用能力。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巩固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实验前,组织学生认真预习

实验前,要认真组织学生预习,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及方法、实验仪器及实验原理。要布置一定的实验预习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看书。通过预习,使学生把要我学自觉地变成我会学、我爱学、我想学。也可以在习题中设置疑点,使学生学有压力,有动力。也可按实验小组,布置不同的实验讨论题,促使学生多角度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通过预习,初步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如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操作技巧、仪器装置等。

2.2实验课上精讲10分钟,开发学生智能

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课。一节实验课,就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技巧的全过程。有些实验,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备好课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要细致认真,开拓创新。既要完成实验内容,又要兼顾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有难度的实验,可设法化解实验,降低难度。对优等生,要求对原有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备实验课,最好到实验室,亲自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了解实验的全过程。

实验的讲解,要精讲,宜简不宜繁,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板书应清楚精炼,写清注意事项及实验改动。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既有章可循,又不妨智力开发。如酚醛树脂的制取实验,提出两种实验方案:一种以浓Hcl作催化剂;另一种以浓NH3·H2O作催化剂。让不同的实验小组同时做,结果发现树脂颜色截然不同,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可因势利导,讲清树脂结构不同,从而解开学生知识上的迷雾。设置疑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思维催化剂、兴奋剂。通过实验,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理解的深度,拓宽知识面,达到复习巩固提高之目的。

2.3实验课要因人施教,单人指导,提高学生素质

篇3

10085831(2017)05003011

一、研究问题

集群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对创新类型有不同的偏好。一些集群企业会更多地倾向于突破性创新,而另一些集群企业则相对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关于什么样的企业会更具有突破性创新倾向的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已有学者从企业规模、环境动态性和高管年龄等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过研究。如苏敬勤和崔淼从企业规模的角度发现大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倾向相对小企业要低,特别是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情形下小企业更具有突破性创新倾向[1]。Koberg, Detienne和Heppard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环境动态性会提升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倾向[2]。龚艳萍和梁俊则从高层管理者的年龄角度发现那些管理者平均年龄较小的企业越具有突破性创新倾向[3]。

事实上,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文化与企业创新倾向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hakrabarti曾对美国和日本等国1953-1973年20年间的500个创新项目进行过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美国的突破性创新项目占了25%,而日本只有7%[4]。一些研究创新管理的学者尝试着从文化的角度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他们认为美国是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日本则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个体主义文化更容易激发突破性创新,而集体主义文化更容易激发渐进性创新[5]。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从嵌入性理论的角度看,是不是就意味着嵌入个体主义文化的集群企业更倾向于突破性创新,而嵌入集体主义文化的集群企业则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呢?这个问题的结论如何,在此暂且不论,但至少上述研究为本文从文化嵌入角度解释集群企业创新倾向提供了经验支持。

然而,从嵌入内容看,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只是文化内容的经典四维度之一。也就是说,除了上述这一维度(集体主义/个体主义)之外,文化嵌入还包括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等三个经典维度的具体文化。因此,要探索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关系就需要分别对上述各个具体维度的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倾向有何影响及如何影响等问题作出讨论。这也是以往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相关研究中没有得到很好回应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展的一项经验性研究,以期从嵌入性理论角度回答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

二、文献述评

(一)文化嵌入性问题研究回顾

说到嵌入性问题的研究,不得不提的一个重量级人物及其代表作,那就是Granovetter于1985年所著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这可谓是嵌入性问题研究的奠基之作。从这本著作中可以看到,嵌入性问题最早谈论的只是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的问题。之后,吸引了很多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嵌入性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Zukin和Dimaggio[6]、Halinen等[7]、赵蓓[8]和Hess[9]等。Zukin和Dimaggio的研究提出了结构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和政治嵌入四种嵌入类型[6];Halinen等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嵌入、政治嵌入、市场嵌入、技术嵌入、时间和空间嵌入等嵌入类型[7];赵蓓的研究提出了经济嵌入、体制嵌入和社会嵌入三种嵌入类型[8];Hess的研究则提出了社会嵌入、网络嵌入和地区嵌入[9]。通过上述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得以下三点基本认知:第一,嵌入性的具体类型众说纷纭,目前仍无比较统一的认识。甚至,有些类型划分的逻辑并不是非常清晰易懂。因此,嵌入性的类型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很有意义并值得期待的工作。第二,嵌入类型的划分均以嵌入对象为基础进行区分。虽然以上学者们对嵌入性类型的划分多寡不一,命名有异,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都是以嵌入对象为依据进行划分,并根据所嵌入的具体对象进行命名。第三,Zukin和Dimaggio最早正式提出文化嵌入的概念。事实上,Granovetter早年也曾经意识到文化嵌入问题,但他未能将其概念化,直到Zukin 和Dimaggio的研究才正式提出了文化嵌入的概念。从此,文化嵌入作为一个构念进入了相关学者的视野,为近些年来的实证性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文化嵌入最初被界定为共同的价值观对经济战略和目标的影响[3]。Cooke和Schienstock将这一概念引入到集群企业的研究后指出文化嵌入可理解为集群企业对区域文化的融入和适应,并受其约束和规制[10]。事实上,对于集群企业的文化嵌入性研究来说,需要明确三个问题,即“谁”(嵌入主体)“多大程度上”(嵌入程度)嵌入于“什么样的文化”(嵌入客体)。首先,需要明确嵌入主体是什么,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和企业。就本文而言,嵌入主体就是集群企业。其次,需要明确嵌入客体,即嵌入“什么样的文化”。这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从嵌入文化的层次看,可以是区域文化、区域产业文化和集群企业文化三个不同层次的文化[11],但更多的学者将文化锁定在区域层次上,例见Cooke和Schienstock[10]、James[12]、魏江和向永胜[13]、魏江和郑小勇[14]等学者的相关论述。二是?那度胛幕?的内容上看,在国家和区域层次上,嵌入文化的内容有比较经典的四维度内容,即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女性主义)、不确定性规避[15]。在产业层次上,文化内容可从Hofstede提出的过程导向vs结果导向、教会vs专业、松的vs紧的、规范的vs实用主义四个维度[16]来看。在企业层次上,有时间和时间视野、动机(内在驱动vs外在驱动)、稳定性、对工作的看法、独立vs合作、对控制的看法、内部导向vs外部导向、理性的基础八个维度的文化内容[12]。最后,需要明确嵌入程度的问题,即文化嵌入实际上内含了“程度”的概念,分析文化嵌入所产生的效应需要从嵌入程度的角度去解释。综合以上三问的结果,本文将集群企业的文化嵌入定义为区域文化对集群企业战略、目标和行为的影响程度。该界定虽然简单,但已然明确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即明确了嵌入的主体是集群企业,嵌入的客体是文化(其中嵌入的层次是区域,嵌入的文化内容是Hofstede所提出的四维度文化),并且强调了嵌入程度的概念,突出其连续性变量的特点。

(二)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文献回顾

近年?恚?一些学者利用“文化嵌入”的概念来探索文化传统、规范、价值观和信仰等对区域内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但是,至目前为止此类研究仍然非常有限,以至于我们对文化嵌入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回顾现有文献,本文发现文化嵌入既有利于企业创新也阻碍着创业创新,两者的关系是混合的。一方面,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有积极的一面,即文化嵌入有利于集群企业创新。此观点的基本逻辑是:文化嵌入使集群企业建立起基于地域的本地情感信任,这种本地情感信任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地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使知识和信息可以比较充分地流动从而起到促进集群企业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认为文化嵌入某种程度上束缚了集群企业创新。此观点的基本逻辑是“过度嵌入”的逻辑。可以从以下两条作用路径来理解上述逻辑:其一,区域文化的嵌入对集群企业的行为起到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企业行为更多地走向一致性或相似性。因此,如果文化嵌入过度将极端地束缚“异常”行为的出现,从而不利于突破性创新。其二,另一种类似的“过度嵌入”逻辑是文化嵌入过度导致知识搜索和技术路径锁定,使集群企业习惯于在集群内部搜索知识,或者缺乏意识或者排斥超本地的外部知识获取,其结果是异质性知识匮乏,突破性创新困难。两种过度嵌入的逻辑虽然有细微的差异,但都旨在强调文化嵌入可能会阻碍集群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从而对创新表现出负面影响。

本文认为要从上述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的混合关系中突围出来,需要辅之以下两个方面的深化研究才行。其一,细化文化嵌入的内容维度而后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区域文化所含内容丰富多样,不同文化内容的嵌入对创新的影响不同。因此,如果在不对文化内容加以区分的情形下讨论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复杂,两者关系也会因此呈现出混合不清的结果。而如果把概念层面上复杂的关系细化到内容维度层次上来讨论,相对来讲更加具体和明确。其二,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创新的理解。文献回顾的第二个启示在于告诉我们最好能将创新进行细分后再讨论,而不是笼统地在创新概念层次上讨论。由于创新的程度和类型具有多样性,从而使文化嵌入与不同意义上的创新有着不同的关系。这也需要将创新进行细分再分别予以讨论,譬如将创新分成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而后再具体探讨文化嵌入对渐进性创新及突破性创新的不同影响,或许这样两者的关系会更加明确。

三、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关系

(一)个体主义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

个体主义文化是与集体主义文化相对的一个概念。集体主义强调的是统一和协调[17-18],因此嵌入在这种文化中的集群企业更注重与其他企业的一致性,而不鼓励标新立异。在集群企业内部和各团队里也通常不鼓励比较“另类”的不同意见。也就是说,嵌入于集体主义文化较深的集群企业更倾向于以“求同”方式“存异”,具体到创新问题上就体现为倾向于采取渐进式而非突破式。而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则不同,它更注重个体的主动性和个人成就[19]。因此嵌入于个体主义文化的集群企业则有更强的突出自我的表现欲望,更倾向于鼓励具有较大差异性和新颖性的新思想和新主张。具体到创新而言,就越具有突破性的特点。因此,从上述理解看,个体主义文化嵌入越明显的集群企业往往越倾向于突破性创新,反之则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杨建君和盛锁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他们发现美国更倾向于突破性创新而日本则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5]。造成美国和日本这样两种迥异创新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美国是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而日本则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因此,越是典型的美国企业,嵌入的个体主义文化就越深,就越倾向于突破性创新。相应地,越是典型的日本企业,嵌入的集体主义文化就越深,就越倾向于渐进性创新。由上同理可推,对于集群企业而言,个体主义文化嵌入越明显将越可能从事突破性创新。由此可得假设H1。

H1:个体主义文化嵌入越明显的集群企业越倾向于突破性创新。

(二)权力距离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

根据Napier和Ferris的研究,权力距离实际上代表了上级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20]。这种心理距离大小会对企业创新倾向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两者的关系。其一,权力距离大将不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已有研究表明权力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员工创造性思想的提出[21-22]。这一点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权力距离越大,创造性思想产出的可能性越低,从数量上看就越少;二是权力距离还会影响创造性思想的新颖性程度,权力距离越大创造性思想的新颖性程度相对就越低。而突破性创新所代表的都是新颖性程度高的创新,这与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是不匹配的。因此,从这一点上讲,权力距离大的集群企业一般更有可能从事渐进性创新而非突破性创新。其二,权力距离大不利于知识分享。权力距离文化嵌入明显的企业中,员工建言行为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23],并且在权力距离显著的文化氛围中,管理者也不太关注员工的多样性思想[24]。企业内跨层级的非正式沟通相对匮乏。我们知道就多样化思想的产生而言,跨层级的非正式沟通是极其重要的,而这种多样化思想对于创新来说又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新颖程度高和风险性大的突破性创新而言更是如此。由此也可看出权力距离大的集群企业实际上也不利于突破性创新,而往往更有可能从事渐进性创新;反之,则越可能出现突破性创新。综上,本文提出假设H2。

H2:权力距离文化嵌入越明显的集群企业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

(三)男性主义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

Shane的研究表明男性特征明显的文化更有利于创新[25]。这是由于男性主义特征的文化属于阳刚文化,充斥着刚毅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而创新就意味着挑战,突破性创新更是如此。因为突破性创新具有风险性更强和不确定性更高等特点,更需要人们这种不服输的韧性和不从众的挑战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男性主义文化特别有利于突破性创新。此外,男性文化属性还表示了社会价值以自信和物质主义来刻画的程度[26]。因此,与男性主义文化相关联的特征往往是自信、果断、魄力等,相对于女性主义文化更加具有进取性,显得相对比较激进。而激进性文化特征通常与突破性创新相关联[27]。因此,本文推定男性主义文化嵌入显著的集群企业将更倾向于突破性创新。而女性主义文化嵌入则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由此可得假设H3。

H3:男性主义文化嵌入越明显的集群企?I越倾向于突破性创新。

(四)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人们对于风险或模糊性的容忍度。一般而言,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容忍度低并且采取回避态度的文化称之谓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Mueller和Thomas研究表明不确定性规避特征明显的文化中,个体往往缺乏创新性[28]。他们更愿意从事程序化的工作,开展相对熟悉的活动。因为程序化的工作和熟悉的活动具有很高的确定性,而非程序化的工作或者崭新的活动往往伴随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创新显然属于新颖性活动的范畴,自然就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尤其是突破性创新的新颖性程度更高,不确定性更强,更不符合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个体的行为偏好。因此,从这个层面看,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不利于集群企业创新。这种文化嵌入强的集群企业相对就更加不会倾向于从事不确定性强的突破性创新了。同时,王佳强的研究还表明不确定性规避与个体对风险承担性和先行性均成反向关系[29]。也就是说,不确定性规避越强,个体越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承担风险开展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越不愿意采取突破性创新的策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也会促使集群企业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而不是突破性创新。综合以上两层理解可知,高度嵌入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集群企业其突破性创新倾向就低,而更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4。

H4: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越强的集群企业越倾向于渐进性创新。

四、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影响机理

(一)战略意图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

集群企业的战略意图与所嵌入的区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集群企业文化嵌入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认知,进而影响集群企业的战略意图。在以往文献中,战略意图一般指的是企业战略进取心[30]。也就是说,战略意图明显的企业往往表现出更高的雄心和进取心,并因此更敢于承担创新和创业风险。从创业管理文献可知,进取心(aggressive)和敢于承担风险(risk taking)是创业导向的本质属性。因此,简单地讲,战略意图越明显的企业其创业导向也越显著。而创业导向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甚密。已有研究表明,越具有创业导向特征的企业越倾向于从事突破性创新活动[31]。由上可推,战略意图越明显的集群企业将越倾向于选择突破性创新。同时,进取心强的企业都希望实现更高的绩效和更大的发展。为取得异乎寻常或超常规的发展,这些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更要敢闯敢拼。而这些特征正是实施突破性创新所需要的条件。突破性创新由于具有时间长、风险高和收益高等特点,所以,一方面需要企业有强烈的发展欲望和较强的冒险精神,另一方面,突破性创新一旦取得成功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和长足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家的“雄心”。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战略意图显著的集群企业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突破性创新。而战略意图较弱的集群企业而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由此可得假设H5。

H5:战略意图越明显的集群企业越倾向于突破性创新,战略意图越弱的集群企业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

(二)个体主义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战略意图

产业集群内部有着丰富的组织间网络关系,每一个集群企业都是这些不同关系网络中的成员。集体主义文化嵌入深的集群企业往往会很注重这种既有网络关系的维护,重视现有网络关系成员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依赖于网络关系对个体的帮助和保护[19]。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个体集群企业“突围”的雄心与斗志。而个体主义文化嵌入程度深的集群企业则更强调个体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相信个体的努力和奋斗在“成功”道路上和自我抱负实现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因此,个体主义文化嵌入特征明显的集群企业不仅重视个体集群企业的自我表现,而且其“突围”的欲望和超越竞争对手做强个体企业的“野心”也更加明显。由此本文假设H6,并综合H1、H5和H6提出假设H7。

H6:个体主义文化嵌入程度越深的集群企业其战略意图越明显。

H7:战略意图对个体主义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突破性创新倾向的关系具有中介性作用。

(三)权力距离文化嵌入与战略意图

Hofstede把权力距离看作是组织内个体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15]。权力距离显著的文化中,个体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所以,权力距离文化嵌入明显的集群企业,相对来说更乐于接受个体企业在集群产业分工和网络关系中位置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群企业的战略进取性和改变现状的雄心,也即削弱了其战略意图。此外,从集群企业内部看,权力距离还会导致组织惰性[24]。权力距离文化嵌入明显的集群企业内,上下级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达成了一种潜在的共识,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对管理者形成的威胁较小,而管理者本身也乐于接受这样一种现状,从而对变革的意愿也不强烈。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的惰性越来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不断超越自我和竞争对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削弱了其战略意图。由以上两点认识可知,权力距离文化嵌入会削弱集群企业的战略意图。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8,并综合H2、H5和H8可得假设H9。

H8:权力距离文化嵌入越深的集群企业其战略意图越弱。

H9:战略意图对权力距离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渐进性创新倾向的关系具有中介性作用。

(四)男性主义文化嵌入与战略意图

根据Hofstede[15]对于男性主义(MAS)的描述可看出这种文化相对于女性主义更具有“进攻性”和“争强好胜”的特点。嵌入于这种文化中的集群企业在战略上相应地具有更强的扩张欲望和制胜于市场的冲力。这与强势的战略意图特征不谋而合。因此,本文认为男性主义文化嵌入程度越深,集群企业的战略意图也越明显。也就是说,男性主义文化嵌入与本文所讲的集群企业战略意图呈正向关系。由此本文假设H10,并综合H3、H5和H10可得假设H11。

H10:男性主义文化嵌入越明显的集群企业其战略意图越强。

H11:战略意图对男性主义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突破性创新倾向的关系具有中介性作用。

(五)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与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的内涵主要是进取心、雄心、制胜心和市场领导等[32]。从这个意义上讲,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的个体其战略意图更强。因为在高不确定性规避嵌入的企业中,习惯于按既定方式去发展企业,实现企业目标,强调结构和严密控制,从而使企业家的雄心和才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约束。而在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的企业中,组织控制机制相对就没那么严密,企业家才能和主观能动性更能够得到发挥[33],它们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相应地,此时其战略意图也就越具进取性。从这一点上讲,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越深的集群企业其战略意图越弱。同时,战略意图的基础是战略姿态[34]。因此,具有进取性的战略意图意味着要有前瞻性和风险承担性的战略姿态。这与深度嵌入在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中的个体的行动意愿是相背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也会导向其战略意图减弱。综上,本文提出假设H12,并联合假设H4、H5和H12可得假设H13。

H12: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导致集群企业战略意图减弱。

H13:战略意图对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渐进性创新倾向的关系具有中介性作用。

五、实证分析

(一)变量测量

文化嵌入截至目前仍然是个极具新颖性的构念。从现有相关实证研究看,从文化内容角度对文化嵌入变量进行基础测量指标设计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做法。如魏江和郑小勇对文化嵌入的测量就是以冒险精神、长期导向、情感信任、合作精神、开放程度和成就欲望六个文化内容维度为核心所进行的指标设计[14];向永胜对文化嵌入的测量也是从区域文化内容的角度以冒险精神、情感信任、合作精神、成就欲望和长期导向五个内容维度来测量文化嵌入[13];张敏和张一力[35]对文化嵌入的测量则直接引用和参照了魏江和向永胜[36]的研究以及魏江和郑小勇[14]的测量设计。由于本文是从Hofstede的经典四维度所进行的理论构建,不能简单套用上述文化内容维度来测量。况且,Hofstede对四维度文化内容的测量有非常详实且广为学者所认可的指标体系,因此本文直接引用Hofstede[37]的研究以个体主义、权力距离、男性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等文化内容维度作为文化嵌入的测量,中文语境下的指标描述主要参考了郑小勇[38]研究中所使用的指标表述形式。虽然,所用的具体维度和指标有所不同,但测量的逻辑和思路与现有实证研究是完全一致的。战略意图的测量主要依据Mariadoss,Johson和Martin[39]的指标设计,在中文语境下的指标描述参考了邬爱其[40]研究中所使用的指标表述。创新倾向采用语义区分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共分3个题项。在形式上,左侧为渐进性创新倾向,右侧为突破性创新倾向。由此,从左到右形成一个连续谱。由受访集群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连续谱上打勾,以此来测量集群企业的创新倾向。然后在数据处理时,从左到右对其进行由低向高赋值。得分低表示越倾向于渐进性创新,得分高则表示越倾向于突破性创新。控制变量参照潘松挺和郑亚莉[41]的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

(二)数据与样本

本文主要通过现场调研、电子邮件和委托调研等方式,以温州和绍兴等地集群企业为对象,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采集工作。累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87份,回收率6233%。回收率较之以往以邮件或在线方式为主所进行的调研高,主要原因在于培训现场所发放问卷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从而使总体回收率显得比较高。其中,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7447%。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对于测量信度的检验,本文主要采用?炔恳恢滦韵凳?(Cronbach α)和组合信度(CR)两项技术手段。从计算结果看,一致性系数最低值为0744,组合信度最低值为0887 9,均在070以上,表明变量测量具有良好的信度。在效度检验方面主要对其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进行了检验。从计算结果看,变量最小因子载荷为0643,均达到了可接受水平,表明变量测量具有聚合效度。通过比较,各变量AVE值均大于相关变量相关系数的平方,表明变量测量具有显著的区分效度。

(四)实证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看,个体主义文化嵌入、权力距离文化嵌入、男性主义文化嵌入和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等与战略意图及创新倾向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初步说明了本文所提模型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回归分析:主效应及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本文以文化嵌入为自变量,以战略意图为因变量,检验了文化嵌入与战略意图的关系,具体如表3中的模型1和模型2。结果表明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形下,个体主义、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等文化嵌入均对集群企业的战略意图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个体主义和男性主义等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战略意图有积极的正向影响(β=0360, P

最后,以文化嵌入为自变量,以创新倾向为因变量,检验了文化嵌入与创新倾向的关系及战略意图的中介效应,具体如表4所示。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表明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形下,个体主义、权力距离、男性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等文化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倾向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个体主义和男性主义对创新倾向的影响是正向的(β=0361,P

3结构方程构建:整体关系检验

为更进一步检验模型的整体关系,本文借助AMOS等工具,应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整体模型进行了检验。从表5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程度可清晰看到个体主义和男性主义文化嵌入对战略意图和创新倾向的正向影响(验证假设H6、H10、H1和H3),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嵌入对战略意图和创新倾向的反向影响(验证假设H8、H12、H2和H4),以及战略意图对创新倾向的正向影响(验证假设H5)等。结构方程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显示:χ2=474950,χ2/df=1786,NFI=0814,IFI=0909,TLI=09=896,CFI=0907,RMSEA=0073。从各项主要拟合指标显示的结果看,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说明整体模型拟合度较好,战略意图对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中介效应得到了验证,从而再次验证了相关假设H7、H9、H11和H13。为更为直观地呈现文化嵌入、战略意图和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整体关系,本文将AMOS直接输出的结构方程模型(图1)也一并予以呈现。

六、结论与展望

篇4

成语中国虎文化联系

一、成语与文化的联系

1.成语的价值与意义

汉语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之所在。成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应用语言进行交际,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现象经引用或反复加工,便逐渐趋于定型,凝结为成语而流传下来。“一定的民族语言都会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其文化传统密切关联。”“成语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认识的结晶“是汉语中历久不变的钻石”,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2.成语与虎文化间的关系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虎文化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人们敬虎,爱虎,并通过成语这一语言形式,将其承载,传播,使虎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永葆活力。虎文化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只是一个门类,但就是这种常见的动物,在与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怀结合之后,便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物质能量,这是令人惊叹不已的。虎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至今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故事传说、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留着一些崇拜虎的遗迹,如在彝族信仰中,母虎、公虎和幼虎都是推动地球运转,使太阳发光,创造人类的巨灵。“虎”字在《说文解字》中描述为“山兽之君。从虍(虎文也。凡虎之属皆从虍),虎足象人足。凡虎之属皆从虎。”如虓:虎鸣也。一曰师子。从虎九声。虩:《易》:“履虎尾虩虩。”恐惧。一曰蝇虎也。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力量以及勇猛。下面让我们从词汇层面,通过对含有“虎”字成语的分析,来展现中国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二、虎字成语的文化内涵

1.“虎”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

长期以来,“虎”一直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它的形象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如我们所熟知的成语: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后汉书·班超传》“燕颔虎颈,飞而食肉。”虎步龙行/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出处:《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此中的虎无不是指代着帝王将相或是英雄豪杰,体现着强大和权威,以及我民族对于权威的认同和敬畏。

2.“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

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虎师、虎威、虎步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如龙精虎猛(释义: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龙骧虎步(释义: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3.“虎”代指危险凶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释义: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踞龙盘(释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蟠。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三、联系文化研究成语

联系文化来研究成语,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上,“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文化有无时无刻地不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离开了文化的虎字成语,就像一张挂起来的虎皮一样,空有其表,虽然让人敬畏,崇拜的精神已经不在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一是可以使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成语,抓住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二是可以帮助学习和研究汉语的外国人,从文化的角度掌握中国成语,扫除学习汉语的文化障碍,有利于东西方沟通交流。

四、结论

虎文化是我们民族灵魂中的一部分,我们敬虎,爱虎,更将它与我们语言中的奇葩——“成语”巧妙融为一体,使成语成为虎文化的一个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使它们在中华千年文明中源远流长,不断丰富。我们在研究成语与中国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将二者紧密联系,通过成语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通过文化从内涵上真正理解成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志超.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吴积才.中国虎文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3]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

[4]陈残云.山谷风烟.人民出版社,1979.

篇5

语言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语言的文化背景,也就脱离了语言的土壤,我们很难掌握一门语言。中法两种文化在社会行为、思维方式、交际风格和非语言交际行为上均存在差异,这些都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法语带来困难。即使对于相同的词汇、称呼或手势,在理解上法国人与中国人就存在差异。体现在法语教学中,教师在输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 是时展的需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在对外交流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是社会发展对新时期外语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新的目标。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因此在具备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文化交际的意识。

2 文化与语言的密切联系: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新时期外语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将法语作为交流的工具,能在特定的语境中,依据相应的主题和双方的身份、环境等讲出符合语境的话。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不可分离,语言是文化传递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离的部分,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同时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体现语言的文化、理解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它的文化背景,通过语言了解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语言传授者也必然是一名文化传授者。

3 符合法语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但传统法语教学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听、说、读、写”技能。单一的书面教材模式,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只能透过书本按部就班学习有限的单词和语法,忽视了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很好的掌握语言的单词和语法系统,但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做不到语言符合语境。并且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也会受到制约,不能全面发展。在法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外语思维,达到活用语言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法文化差异,不断提高其外语文化修养,使语言和文化达到融会统一。

法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法语教学中,语言教学是中心任务,语言、文化和交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法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当今国际合作广泛深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不同文化,增强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开阔视野,培养灵活的、适合于多种社会文化环境的交际能力已成为法语教学的目标。

1 不断提高法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自身修养:外语教师在文化交际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作为法语教师,首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跨文化意识传授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中法文化差异,不断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敏感性和实用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并且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随着中法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扩大,法语教师也应当不断进修,与时俱进,不断观察,总结两国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培训,从整体上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

2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文化差异,明确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主题,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提供和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使语言架构在文化的背景之上。当今的语言教学,教师不只是单纯的语言传输者,而应当是语言背景文化的导人者,在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并能恰当的运用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的提高。

3 结合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重视:在法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文化教学策略,比如:词义挖掘法、习语对比法、翻译对比法等,并配合口头演示、小组讨论、即兴演讲、实训项目等任务驱动型课堂活动,在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外,还应当给学生充足的语言交际机会、时间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等为学生创设文化语言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法国文化,提高文化的敏感度,帮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不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思维方式: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中法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其外语思维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学习时,学生首先遇到的难题往往就是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

结语

篇6

关键词: 思维 语言 比喻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必须依赖于思维方式,当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时,会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评价、综合等心理加工,通过对信息的加工来获取外界信息的意义。而语言是信息加工的重要载体。思维与语言有着内在联系。

二、思维与语言

(一)思维对语言起主导作用

1.思维是先于语言产生的。人类的有声语言并不是同人类一起产生出来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达到完全成熟的形态的。思维的起点和最初的思维一样,从劳动中来,因为劳动“不仅引起自然物的形式的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他的目的”,这一有目的、有意识的过程是全部思维产生的基础。初级的思维主要是对直接刺激的反射,通过相互间神态、手势、面部表情或无规律的叫喊的交流传达相应信息。古人类学研究表明,类人猿从学会直立行走以后,脑和声带就发达起来。出于劳动协作、猎取食物和防御危险的需要,它们就免不了互相联系与合作,由原来跟动物般简单的叫喊,逐渐发出了类似于孩童学语一样的“咿咿呀呀”等各种长短不一的声音。恩格斯指出:“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这种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由此可见,人类的语言是由于思维的需要而产生的。有声语言是在动物界的交际能力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物演变和文化选择逐步发生的。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随着思维的深入发展而得到诞生并随之发展。

2.思维对语言起主导作用,语言是思维内容的形式,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有序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中,不断地自己构成自己,也不断促成语言的发展和构成。陈志良先生在《思维的建构和反思》中认为,思维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行为思维阶段。是由动物行为转化而来的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行为中,相对于现代的概念思维,它只能称是一种潜在的思维,几乎可以等同于劳动行为本身。第二个阶段是行为思维向概念思维过度的阶段,这中间包括了我向思维、借喻思维、图腾、巫术、神话思维、潜概念思维。第三个阶段就是概念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中,我向思维和借喻思维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不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且这种作为其他思维方式的衍生基础的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也仍然影响着如今人类的精神世界和语言系统。书中所谓的我向思维的根本特点是以“我”为重心,并从“我”推及他物直至整个世界。如中国的“天圆地方”直接导源于人,因为人的头是圆的,脚是方的。我向思维是由我及我周围的环境通过借喻法推及他物和整个世界。语言学家拉法格在研究抽象思维产生时,发现了这两者的重要性。他说:“借喻是抽象思维借以钻入人脑的主要方法之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总是从自身出发来考量世界和周围环境。如确定山的位置有“山脚”、“山腰”、“山头”,而不会用“山根”、“山叶”等。因此我向思维和借喻是先民认识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生活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在大量的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创作中存在。因此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的语言,也相应地通过各种范畴和相互间的联系体现出来。

(二)比喻思维

思维方式是按一定方法、结构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运行方式,若按创造技巧分类,还有夸张思维、思维等,但不置可否的是,比喻思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对于任意两个事物,我们都有可能发现它们之间共享了某些特征而有相似之处。如书本与砖头可以说是相似的,因为它们共享了“立方体”的特征。有了相似关系,就有了比喻形成的基础。先民们开始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时,就渐渐地通过寻找相似关系认识世界和自身,出于我向思维的限制,他们总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但由于他们对世界认识仍很粗浅,所以会将他物与自身直接认同,如原始部落的初民会将天上的某颗星星认作生活中某个具体的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直接认同思维并不能算作比喻思维的萌芽,但正因为有了这种联系,比喻思维的星星之火才能繁生。但随着对世界认识的深入,这种直接认同会逐渐转变为“假设认同”,在语言上产生了各种比喻、拟人等修辞现象。语言学家拉法格举例说:“在原始的借喻里说;洞口、火舌,因为口表现为一个窟窿,而舌有长的形式。”对于语言学家拉法格提出的、陈志良先生采纳的“借喻思维”,在他们的著作中并没有得到精确的定义。粗略理解为在扩大和引申过程中,由“我”推及他物,我们认为,这和比喻思维的根据共享特征的相似而形成比喻联系其实是一样的。西方学者普遍采用了“隐喻思维”,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地将比喻和隐喻的关系下一个定论,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帮助说明了比喻思维的存在和重要性。认知心理学认为,隐喻表现为存在于人大脑中的隐喻概念体系,是隐喻思维的认知成果;它以人大脑内的智能体系为基础,利用已经掌握和贮存的信息对认知对象的本质及规律性进行概念化和一体化认识。由此可见,比喻思维的内部运作和与语言的互动制约联系。

随着比喻思维和我向思维的发展,渐渐形成了相似性原则、拟人化原则等,逐渐衍生发展出更为高级的思维和推理方式,形成了更精密的系统化的思维体系。人类的思维方式就是比喻化的。随着思维和语言发展成熟,通过其他各种思维推理方式,如类比、联想等,在任意两个事物中找到相似之处,就可以建立起一种“以此喻彼”的联系。《思想起源论》中谈到,在许多野蛮人的语言中没有表现硬、圆、热等抽象概念词,不说硬的,而说“像石头”;不说圆的,而说“像月亮”;不说热的,而说“像太阳”。渐渐地,等在长期劳动之后这些品质才会分离抽象化出来。人类在认识世界初期,都是使用具象化的比喻思维的方式来思考和交流。乔治・拉科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等学者以英语为例,从基本概念的思维法出发认为,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根本而言,具有比喻的性质。例子如下:

(1)Ideas are people.

He is the father of modern psychology.

Look at what his ideas have spawned.

Those ideas died of in the Middle Age.

His ideas will live on for ever.

Whose brainchild was that?

(2)Ideas are plants.

That’s a budding theory.

She has a fertile imagination.

Here’s an idea that I’d like to plant in your mind.

三、结语

因此比喻作为人类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形式,具有强大的词句生成功能,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衔接的关键作用。具备比喻意识不仅可以帮助认知表面文化现象,理解与母语相反或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而且能理性分析取得对对方文化特征的认知,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融入语境,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理解语境。

参考文献:

[1]拉法格.思想起源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

[2]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 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曙中.英汉修辞跨文化研究[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4]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日本语言 语言禁忌 委婉表达 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32-01

前言:

语言是社会生活约定俗成,逐渐沉积下来的产物。不同语言衬托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离不开本国民族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掌握一种语言,就需要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学以致用。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曾经指出,研究一门语言,其文化背景是不能脱离的,否则很难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所以,在日本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语言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日本语言是高级语言,日本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隐含性、暧昧性以及非逻辑性表达方式,另外,日本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因素,为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必须了解日本语言的独有风格和日本语言的文化思想源泉。

1.日常生活中日本语言禁忌表现

1.1日本语言中的称呼禁忌

日本有句谚语叫做“名示体”。在古代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灵魂附在自己的名字上,造成各自的人格有所差异,如果说出主人的名字,其灵魂就会脱离人体扩散到大气中,被恶魔带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与自身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命运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为了保护所敬畏的人,人们不会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与此同时,古代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一生中会出现很多次改名现象,从出生、成人到死分别都有幼名、成人名以及戒名。

日本语言的称呼禁忌一般表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由于日本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下级和晚辈不能直呼上级和长辈的名讳。在日本,明仁是日本天皇的名字,天皇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毁灭的,日本名族不能直呼天皇的名称。在日本当代社会中,也听不到“明仁”两字。日本人的这种语言禁忌始终存在于人们对天皇的尊重当中,甚至还存在于日本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在日本,年长的女性,也不能直呼其丈夫的名字。他们往往去掉姓氏互相称呼。

1.2日本生活中的禁忌

在古代,人们不知道幼儿是怎么生育的,因此,人们潜移默化的认为,这是神的力量在起作用,日本人称其为“产神”,他们认为产神具有保护婴儿与伤害婴儿的两方面性质。正因为当事科学不发达,婴儿出生后死亡率高,因此,在婴儿出生的过程中,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存在很多禁忌。日本人在产妇面前忌讳说有关“死”的字眼,中国人也是。在日本,也有为老人祝寿的风俗,他们也不希望将老人与“风烛残年”、“体弱”、“年迈”等词语联系起来,因此,这些词语就成为祝寿的禁忌语言。在中国,年轻人人给老人祝寿时,也很忌讳说“死”、“没了”、“完了”等词语,因为“钟”与“终”是谐音,因此给老人送礼物时禁忌送钟。

2.日本语言中的委婉表达

2.1 委婉表达语言的由来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委婉表达都存在于其中。英语中“euphemism(委婉表达)”意思是“好听的一句话”,源于希腊语言文化。在中国,“委婉表达”的意思是指“声音婉转而动听,态度真诚”的意思。日语语言中“委婉表达”的意思是“将一种语言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在日本人之间的日常会话以及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中非常多。在日本,人们为了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者建议,又不想违背他人的意图或者好意,日本人不会公然与别人发生碰撞,他们往往不直接拒绝,而是用最间接的方法,拐弯抹角的进行委婉而含蓄的拒绝他人。在日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拒绝语言,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2.2 委婉表达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2.2.1 日本民族重视集体协调

在日本,委婉表达一词离不开他们长期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形态。日本人重视集体协调,他们往往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所处自然地理与生产方式决定的。日本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国家,许多日本研究者将这种地理因素叫做“自然地理的锁国”。日本政府曾经公布锁国令,除中国和朝鲜以外,使日本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17世纪到8世纪末,日本与外部世界长期隔绝,使日本内部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风格。日本是一个以农耕、渔业为主的国家。

而且,日本人吃的大米,产于占国土总面积70%的山地,为使处在地势较高的农户与处于地势较低处的农户之间不产生用水问题上的矛盾,日本政府规定,在山地种植大米必须拥有集体观念。这种生产理念使得日本人民养成注重集体利益和站在他们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

2.2.2 日本民族重视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

日本人很重视“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观念,为寻求集体利益的内部协调,日本民族与外界始终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他们更加注重委婉表达,措辞含蓄。日本政府在宪法中制定了“以和为贵”的道德祖训。“村”是日本人民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个小范围群体。如果有人脱离这个组织,就要受到其他人的耻笑;严重者将要受到一种制裁。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很重视周围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人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往往不以自己的思想观念来看待问题。

日本语言的具体表现就是委婉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与语言的内在联系,在日本语言文化交际中,将委婉表达使用得当,在不违背别人意愿的基础上又满足自己的观念,已经成为日本语言的一种趋势。所以,在日本社会生活中,委婉表达的探讨以及使用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有助于日本语言教学和研究。

结论:

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的共同心理,日本人的优良传统文化和思想渊源成就了日本独具一格的语言体系。然而,伴随着日本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出现了新的语言文化,但是,在日本,传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以及由于注重集体意识而来的语言特色,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日本语言起着指导作用,永远不会被其它文化影响所磨灭。

参考文献:

[1]苑崇利.对日语口语表述文化特征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

[2]吴侃.日本语语法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中西方的人们处在不同的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就会使我们对同一世界产生不同的认识。在描述周围的世界和生活时,由于生活经验和世界观等因素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也影响着语言,因此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克服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翻译的文章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理解,是翻译能否准确表达出原文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人们对于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喜好。因此,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文章,翻译者往往就会根据自己积累的文化经验和养成思维习惯进行联想。例如,当中国人一提到“狗”(dog),就会常和“走狗、的、、猪狗不如、狗仗人势”这类贬义色彩的词联系到一起;而在西方,人们会把“dog”看作是一个中性词,而且这个词还主要含有褒义含义。他们会把狗看成是最忠诚的朋友,因此有很多涉及到“dog”这个词的翻译方法也都是褒义的,比方说像“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或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如“topdog”(优胜者)。再比如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着“威严、权威”,而在西方文化和思维习惯中,“龙”则是“邪恶”“魔鬼”的象征;“牛”这个动物,中国人会把它看成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鲁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这句诗词里,我们就能看出“牛”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

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他们会把它与“恐吓、愚弄别人、令人讨厌的人”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提到狐狸(fox)就通常会把它与“阴险、狡猾的人”联系起来,而在英语里恰恰相反,fox通常会指那些“聪明、机灵的人”。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思维习惯下的人们在相同的词汇理解上竟然会产生如此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如果生般硬套地进行翻译的话,一定会使译文费解。可见,思维习惯不同,对词义的错误理解会严重影响译文的准确性。

解决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翻译方法

我们常常把翻译称为是人类沟通桥梁,既然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都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那么翻译者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并最准确翻译出原文中的文化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具体的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就会涉及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跨文化翻译中经常使用的两种主要翻译方法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归化翻译法指翻译者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去表现外来的作品,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不管什么样的语言都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和相通性,这样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翻译的主要方法就是翻译者在领会原文中的主要思想的提前下,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语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用比较好理解的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换一个方式理解归化法就是将原文中有浓郁特色和特征的地方在翻译成目的语时用“入乡随俗”的方法转换成目的语。简单的理解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用归化法的弊端是其翻译的文章少了许多原汁原味的原语风格和文化色彩,过多偏向目的语风格和文化的转化,会使读者在阅读时少了领略异国风情的权利;这种翻译法的长处是译文尽量接近读者,读起来更加通顺,而且还会给读者带来亲切感,更易于接受。

相对归化翻译而言,异化翻译则刚好相反。异化翻译会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尽量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味道。翻译者力求最大限度的将原文的表达方式用目的语所表述出来,让读者通过他的译文能够了解该国的社会生活,人文知识和异国的风土人情。换句话说就是异化翻译在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思维方式等特征的前提下,讲原文的内容用目的语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原文。同意,异化法也存着着相应的弊端。异化的翻译一再的强调适应原文,这样一来就会破坏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译文读起来有时似乎显得不通顺或是有悖于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总结

篇9

关键词:关联性思维 汉语 整体性 形象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催生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但一个民族主流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其后文化的形态和风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方式必然会对它产生显著的影响。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在其语言上得以体现。比较中西语言(西方语言以英语为例),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它们影响的痕迹。

一、汉语的整体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整体性,追求整体的和谐;而西方则注重个体性,强调个体的存在价值和作用,追求个体的差异。中国人在考察事物时,总是习惯于把事物放在一个系统中,致力于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如,中国人常常把天、地、人、事,把伦理、心理等放在同一框架内来考察。有时候把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整体联系和共性看得比事物本身还重要,认为个别事物只有放在整体联系之中考察才能寻找到事物的本质。中国人不仅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重视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为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征天然浑成地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它们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我,难以廓清其中的界线。只有把部分放在整体之中才能完整地把握其本质。在表述一个地方时,中国人习惯于先说整体,再说具体。我们说地址时,往往先说国家,再依次说城市、地区、街道。而英语则相反,英语先说街道,然后说城市,接着说地区,最后说国家。中国人喜欢把事物分类,先对事物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寻求部分的特征;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比较强调个体的独立作用,然后从个体出发,再去探究整体,或者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存在着什么整体。

英语比较注重严格的形式,比如,句子要求主谓兼备,而且主谓还要一致,动词的时态必须与时间标志词保持一致。句子之间相连要有很多显在的连接手段,比如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等等。这充分反映了英美民族思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特征。

受关联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和相关的,没有绝对对立的事物,看似对立的事物却常常是互相依存的,共同构成了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也是思维整体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受这种思维的影响,有与无、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黑与白、得与失、美与丑、利与害、先与后、高与低、长与短、生与死、动与静、曲与直等等,这些看似对立的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另外,中国人喜欢整体对称,喜欢对偶和排比。在汉语中,有时甚至看似相反的事物都成双成对出现,如:张三李四、东家长西家短、是非曲直、彻头彻尾、吃喝玩乐、青红皂白等等。

在汉语中,每个字、每个词都经由关联关系构成了一个意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意义具有丰富性和模糊性。对于有些词,甚至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用简单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概括它的含义。因此,在对中国语言文学的阐释中,逻辑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直觉、顿悟成了常见的方式。正如古人所言:“得鱼而忘荃、得兔而忘蹄、得意而忘言”。语言一旦进入人的理解中,就完全摆脱了其工具性的一面。因此,荃、蹄与言等都成了可以被抛却的东西,而它们所指向的鱼、兔、意才具有意义。

二、汉语的形象性

中国古人的关联性思维同时也是一种形象思维。中国人一般不擅长抽象说理和逻辑推理,往往以形象为中介进行思维。在思考过程中,重视感性和直觉的作用。正如郝大维和安乐哲所说:“关联性语言就是过程语言,是唯一使我们接近‘一切皆流’之直接感觉的语言。比喻和意象语言植根于关联性之中。”“专注于象,重视产生联想的具体性,是中国语言的常见特点。”这从汉字中可以窥见一斑。中国许多汉字都是一种象形文字,文字本身是由一些表示事物具体形象的图形演变而来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关于汉字的发明有这样精彩的论述:“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

人们在关注象形性文字时,往往借助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比喻、借代等手段追索出它们所表达的意义,甚至其中有些意义是相对抽象的,借助具体形象能使这些相对抽象的意义变得直观可感。如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比喻人做事三心二意、用“水融”比喻融为一体、不可分离的状态,用“土崩瓦解”形容分崩离析的颓势。再如“道”字,原指人行走的道路。《易经》里多次出现“道”,也都是指具体的道路。《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道,所行道也。一达之谓道。《毛传》每云,行,道也;道者人之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申为道理。”由上可见,“道”原意指人所行走的道路,后引申为道理。道路不断被人走,形成共同的轨迹,成为一种共识,即成为“道理”、“规律”等,以至于成为老子、庄子心目中的宇宙规律。由此可见,“道”一词的词义的形成经历了从有形到无形,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这种过程不是随意的迁移或扩展,而是以关联性作为纽带。

从语言来看,西方人比较重视抽象和逻辑,重规则和秩序;汉语比较重感性和形象,与英语相比,显得要随意得多。有人把汉语和英语的这种特点分别命名为“意合”和“形合”,是有道理的。英语的句子往往有严格的形式约束,其构成凭借的是句子的成分和词语的形态功能,语句结构严谨,每句话必须有主语和谓语动词,而且主谓之间在时态和数量上要保持一致。而汉语则缺乏严格的形式约束,其结构往往依赖直觉和感性。因此汉语的意义往往超越语言形式,这可能是中国古代鲜有语言学专著的原因。因此,中国著名学者辜鸿铭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语言特征上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通约性。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许多核心概念,比如“天”、“道”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

语言是思想的中介,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正如著名华裔学者成中英所说:“思维与语言是表现原始生活经验的两种方式。中国语言决定了中国思维,而中国思维又反过来决定中国语言;掌握了中国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中国思维,反之亦然。因此要改变中国思维就必须改变中国语言,要改变中国语言则必须改变中国思维。”因此,要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必须从研究思维方式入手,而研究一个民族的语言也有利于更深入地认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说,从思维方式入手研究汉语,为我们认识汉语乃至中国文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笔者希望本文能起抛砖引玉之效,引来更多的学者探寻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赋予民族文化以更强劲的生命力和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美]郝大维,安乐哲. 施忠连等译.期望中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150-151.

[2][汉]许慎, [宋]徐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314.

篇10

一、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通过语言,人类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反过来,文化也促进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同一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只有对西方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真正灵活运用英语。如今是21世纪,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承担着文化渗透方面的重任。只有将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满足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只有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才能达到进行国际化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不同的单词对于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内涵很有可能不同。例如“red”这个词,红色在中国人眼中代表着喜庆,象征着吉祥。而对于英美人士来说,“red”除了可以表示积极的内涵之外,还可以表示“亏损”或者“处于危险状态”。如果缺乏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就会造成理解和沟通的南辕北辙,造成交流的失败。由此可见,进行文化渗透、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

1.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国际视野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将了解和区分中西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作为跨文化学习的前提。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语言的差异。很多不同的文化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文字和语言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对于中西方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来进行理解。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丰富和扩展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国际视野,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文化的基础和来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就必须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会将各个国家之间的生活习惯联系起来,使其避免用孤立的观点去理解和审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比如在教学牛津版英语9B Unit 4中的英语习语并要求学生进行翻译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教学内容的活动,如进行“英语习语对对碰”游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游戏开始之前,学生可以开始相关的准备工作,积极利用自己的英语字典等工具书对英语习语进行查阅和记录:“sofa lizar”意思为“不爱参加社会聚会的人”,“through thick and thin”的意思是“同甘共苦,历经艰辛”,“blow one’s own trumpet”的意思则为“自吹自擂”。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生活习惯的不同,都会在生活中有所体现。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积极联系实际和通过特定语言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即使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和美国,文化也是不尽相同的。美国人较英国人更加开放和夸张,英国人则比较绅士,这些文化现象在平常的生活和交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要想对跨文化的语言进行科学而准确的理解和表达,就必须正确认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