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神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精神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服装史课程 艺术精神 教育策略
Abstract: China art spirit is formed with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cloth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nd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costume culture in China for also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in costume, schools and teachers shall depth excavation corresponding artistic spirit resources, guid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 the study and grasp of the basic form of the Chinese clothing and absor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e essence of art. Such already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urse in costume, and help students to design the has depth and culture of the precipitation modern fashion.
Keywords: China art spirit education strategy costume course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服装史是一门多元化的课程,集文化现象和艺术精神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服装总汇课程,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艺术文化积淀和艺术思潮,其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精神的积淀,而服装史的课程更是艺术精神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就以中国服装史课程的起源和形成以及发展、演变作为研究的具体对象,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造型样式的解剖来谈一谈中国服装史的教学。
一、中国服装史课程中的艺术精神探究
艺术精神一直是我国历代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除了是人们为了生存创造的一种物质条件,同时还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精神体现。人们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对世界的客观认识的能力和改造能力的提高 创造了历代的服装文化,而历代的服装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也和那个时代的艺术精神相关联。发展到近现代观念产生变化之后,服装的样式和内容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让学生把握好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神已经是教育学生灵活学习和把握中国服装史的必要环节。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神话巫术礼仪还是后来的图腾崇拜,亦或是周易无不体现着中国五千年以来流传的传统服装艺术精神。从开始的运用绘画、雕塑等理论到整体铺开中国服装的特性的轮廓和细节,实质上已经从超越物质形态发展成了一种精神文化和艺术沉淀。中国人已经学会了发掘和运用自己的意识,从精神内涵的积淀去了解和设计服装的个性以及其厚重的艺术感。
先秦青铜灯台人物服饰汉朝曲裾深衣唐 簪花仕女图
服装艺术的精神是一直流动着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会经常因环境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比如在原始社会时期,服装的主要功能一般体现在表现原始的和理念上。而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为了强化其精神统治和阶级的对立与分化,已经开始将服装作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工具,用以区分贵贱。也同时是在这个时候,服装的花纹、颜色等不同也成为了人们贵贱区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装又经由儒家思想理论的发挥进而演变成了一种维护统治阶级的服装理论体系,成为了封建帝王统治阶级的象征。
二、中国服装史教学的现状与实践运用
自古至今,人类无论是生活史、科技史亦或是文化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服装。服装不单单是描述以前或者现在服装的造型和个性发展,而成为了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所以现在学校开设中国服装史课程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必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人类历史中的一些服装现象和其发展、演变的规律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条件下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细节。为其在以后的影视舞台剧中进行再现和在服装的设计与创新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影视舞台剧中都会运用到中国历代的服装造型,并且有很多服装设计师会利用这些历史上的服装造型设计出具有现代意识和艺术精神的新潮服装。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设计师们就利用了历代的服饰手法做到了中华民族悠久服饰文化的再现。尽显了衣冠王国服饰的华美典范和中华传统艺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然而,也有许多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上生拉硬拽历代的服装式样,造成了许多可笑的失败案例。
中国服装史课程的设置仅仅只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阐述自原始社会至今各个不用历史时期的服装发展状况,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进行逐个章节的讲述,却忽略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朝代之间的联系。虽然服装也在整个艺术大范畴之内,但过于片面,所以仅就教学内容而言,它并没有融入艺术精神的范畴。
总体而言,服装仅就文字记载而言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而其如果想要在当今社会彻底融入到艺术精神的历史范畴中,就应该跨越时间的限制,从历史上包括文化、雕塑、人文背景等方面追溯其发展和变迁的规律。从中找出其发展共性与差异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其教授与学生,让他们能够从中体会到艺术的传承与设计灵感,更好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
三、中国服装史课程中艺术精神的教育与实施方案
理论讲授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准确简练的描绘和陈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启发学生认识知识的意义和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不易性。
在高职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理论讲授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发掘学生的创造和设计潜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继承与发扬和批判性吸收中国服装史上那些优秀传承下来的艺术精神,并在今后的设计中体现出来,从而促进服装设计事业的发展与传承。
服装史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材和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所以教师在教书知识和设定课程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更好的教授学生知识和文化传承。
四、以艺术精神为核心的中国服装史课程建构的意义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的艺术教育考核与评价机制,将艺术精神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评价目标进行系统的考核。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以此规范和加强艺术精神教育。努力鼓励和支持具有艺术精神传承信仰的教师投入到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中,以促使艺术精神传承教育朝专业化方面发展。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办学力度,争取与更多的具有艺术精神传承研究领域的个人或机构合作。
五、小结
随着教育方式的改进和不断的深入,全国范围内创建具有特色教学方式的学校和以精神内涵为发展道路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这也为高职校创建具有特色艺术精神传承的课程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基础。我们将继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知难而进、不怕挫折的进取精神为构建特色的艺术精神传承课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军学;审美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2]罗雪挥;“华服”之变[J];中国新闻周刊;2005-33
[3]张繁荣;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探索[J];流行色;2006-08
篇2
【关键词】医学人文 文学作品 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J
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很强的科技、人文合一的科学。医疗关系的核心是医患关系,其内容是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构成的。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关系可精确检测病位、诊断病情,对症下药,而非技术关系中医者的道德、价值、文化、利益、法律观念亦对疗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思想被认为是最早的医学人文主义纲领。医学人文学倡导、宣扬和维护人文精神,珍视“人”的概念,是医学传统中最为绵长深远的一脉,也是医学的实质和精髓。
《爱丁堡宣言》指出:“应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医生应是保健提供者、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要求医生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就是理解“完整的病人”,而不是一具有问题的躯体,这是Downie于1991年在“Literature and medicine”一文中提出来。Cassell也认为:“医学人文学在理解疾病、生命与病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方面有平衡技术的作用。”
中外医学人文教育丛览
医学人文学的教育模式建构应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融合,任何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当代卫生保健难题。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兴起医学人文主义思潮。70~8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把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40所美国南方医学院校的36所学校课程有所变更,以培养临床医学技能、与病人交流的态度和知识背景为重点。①宾夕法尼亚大学规定从1988年秋季起,学生一旦进入该医学院,就修习一门为期3个学期的必修课《门诊医学概论》,重点是在医院用非专业人员的口吻与病人交谈。迄今美国、德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20%~25%。英国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②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也于2000年1月开始为医学生开设文学与医学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医学生对健康与疾病相关经验和情绪的理解。英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15%左右。法国提倡医学院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的医生。而日本则要求医学生修满60分人文课程学分,以达到“全人”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教育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庄老诸子。这也就表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医生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构筑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人文修养。以贯彻执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契机,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其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九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一文中强调了人文社科学习在高校科研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秋芳发表了“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等文章。虽然我国在人文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医学教育中长期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回归经典阅读,重构医学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是其在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并内化为精神理念的综合表现。大学教育若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就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地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是这样说的:“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博爱思想、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无不体现了人类心灵的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在人文精神的发展及推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何为经典读物,即那些影响过历史和现实、经过时间的筛选,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作品。
在人文精神起源时,古希腊的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和《神谱》等文学作品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描述,展现了人类对自我价值研究的雏形。其中,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是人文精神的绝佳体现。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教导人类,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勇于献身,无惧于严酷的惩罚,也要盗取火种拯救人类。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阐释了人类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探知自我,实现价值的思想。
经过古希腊思想的洗礼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又掀起了一场对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的革新。此时,人文主义精神变成了这场历史运动的核心。这个时期产生了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在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的人文主义基础上,17、18世纪的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人文精神是贯穿于西方文学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是支撑西方文学走向繁荣的脊柱。人文主义的探索影响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引导他们写出了众多具有丰富时代意义的著作。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肯・凯西的《飞跃疯人院》、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拷问医生道德及社会面对传染病、衰老、死亡等的感受。涉医作品中有些是关于医者形象的,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inclair Lewis塑造的Arrowsmith,点燃许多年轻读者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契诃夫的《第六病房》、Richard Selzer的《给年轻医生的信》等由既是医生又是作家所著的作品更能引起医生的共鸣。西方文学作品不仅宣扬了人文精神,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经典力作。
人文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当代中国作家无不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民为贵”,“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尚诗品、文品、人品的统一。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敬畏自然,追怀历史,感悟人生,歌颂英雄、亲情、友情、爱情,充满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重义轻利,珍惜心灵的自由,好学不倦。人们千古传诵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体现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著名的《大医精诚》中提出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即医术要“精”,医道要“诚”。总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教以化之”的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王蒙在“想念真正的文学”中认为,真正的文学,发展人的思维与感受能力,丰富与提升情感,回答人生的种种疑难,激起巨大的精神波澜,满足灵魂的饥渴。读以前与读以后,人生的方向会有所区别。在政府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医疗服务人员通过阅读经典,品味其情境,感悟其内在意蕴美,领会文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人文精神,让文学中的人文因子沉淀于内心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及人文情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重构医学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不失为一项良策。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资助项目“西方经典文学传承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M201510025003)
【注释】
①《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北京:高教出版社,2008年。
篇3
关键词:医学生 医师职业精神 理论与实践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012―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医学的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文化,,经济和社会地位,经历,感情等方面的差异。医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传统之中,医学和人文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宗教等交错在一起,一名好的医务工作者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除了具有广博精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关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职业价值、职业态度在医学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具备医师职业精神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成为一名名医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十分必要。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和途径。
1.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人的一种内在意识,是一种理想信念,敬业与责任,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再通过行为进行表达。
医师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医学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统一。表现在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维护医学的圣洁与荣耀。
2002年由美国内科基金会、ACP 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和签署了该宣言。《医师宣言》为当代医师提出了21世纪医师职业精神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其基本原则包括三点:一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二是患者自主的原则,三是社会公平的原则。医学知识虽然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却都是把治病救人、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这是由医学职业本质所决定的。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基础,是一种态度,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是医师临床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其核心是指医师富于谦逊、正直、责任心和诚实等品质。
2.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意义。
2.1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医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关注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严重失衡,很多医学生主观上也认为专业课比较重要,而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要以人为本,要为病人服务,要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所以医学生要成长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医师职业精神培养。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育高等医学人才的重任。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观愈加深入人心,这一切都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对于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良好的职业技能之外,学生的身心、情感、责任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同样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题。培养学生走上岗位所需要的敬业精神、自我提高、创新精神、良好人际关系等能力,这就是职业精神培养关注的内容。作为以培养未来医护人员为己任的医学院校,必须在医学教育中,围绕专业特色,大力创新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从教育的手段、方法及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彰显专业性,追求实效性,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2.2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以及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病求医”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向合约式医患关系转化。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疾病认识的提高,从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来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职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实社会中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和不断被曝光的有悖医德的人和事,也从反面证明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医师职业精神对于当前医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将职业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品质,物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育出医学生践行国家、社会和职业要求的自觉精神和人生态度。医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加强新形势下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3.新时期培养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3.1加强爱心责任心教育,培育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规范。
医学院校大力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势在必行,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组织针对性强的社会实践,通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良好、友好的心理和人道主义情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多元化的社会变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爱心。通过案例教育,课外实践如志愿者劳动、假期社会调查、跟随教师义诊、以及暑期“三下乡”活动等情景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专业进取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将每次社会实践纳入成绩考核,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而且能激发爱心、责任心。加强对医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意义重大。医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
3.2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帮助医学生明确目标和坚定信念。
在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中,课堂教学环节是基础环节,除了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医学伦理学等针对性较强的学科外,还可以形成多学科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要以教师指导和引导为主,指导和引导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榜样感召、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地感化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怎样做是正确的,注重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能够辨别并自觉实践。同时职业精神培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要为医学生营造浓郁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用医学事业的崇高、用医学先辈和教师的伟大人格、用身边榜样的示范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深化其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医学生一旦牢固树立了医德信念,就能依据自己确定的信念来鉴定自己行为和他人行为的善恶,自觉地依照自己确定的信念去选择行为,所以,确立医德信念是医德教育中的中心环节。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医学实践,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3.3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医学生自主创新和团结协作。
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圣地,从医学生的成长来说,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土壤,医学院校应结合实际,培育有医学特色、催人奋发的校园精神,建设内涵丰厚、“医”色鲜明的校园标志。学校应积极营造博爱、奉献、遵从伦理道德的校园人文氛围。比如每年的护士节,医学院校举行隆重节日庆典活动;学生在第一次进行解剖学课程学习前,都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向那些曾经的生命默哀,感谢他们身后对医学的贡献;建立校史陈列馆,让学生不断地接受着校史的熏陶等。这些都构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与医学文化相关的社团活动,为医学生的探索、创新,提供一片天地,让志同道合的学子们可以在校园里,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和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3.4充分利用实习阶段,延续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完整性。
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教育,它根据医学生所处阶段不同,侧重不同。临床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是医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由学生转变为医师的过度阶段,这个时期,不仅可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理念渗透的最佳阶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接触的人、面对的事都是形形、错综复杂的,学生势必会受到来自不同渠道和负面功利色彩的影响,而现实与理想毕竟还是有一段距离,造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和心态失衡。面对具体的现实问题,学生的思想会随之产生波动,这更需要带教老师的及时引导和沟通,晓之以理,带教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以论坛、微博、QQ群等形式,加强与带教班级实习同学的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医学生的道德困惑,正面导向观点,使医学生在培养科学精神,严谨工作作风的同时,将医生天职是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为道德习惯。通过良好的实习环境和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坚定服务人民的决心,充分利用实习阶段,延续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促进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Project of the ABIM Foundation,ACP-ASIM Foundation,and European Federa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 : A Physician Charter. Ann Intern Med. 2002,136(3):243-246
[2] 钟南山,论医德的内涵[J],中国伦理学杂志,2007(4)
[3] 张轶 黄祖辉,浅析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6月24第3期
作者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
作者简介:
篇4
1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在现今的医学教育过程中,我国的医科院校大多数仍是单独办学[7],很少具有系统性的合用教材,这也导致各大医学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课程和培养方式存在多样化特点,尤其是与医学模式相一致的医学教育模式仍还处于探索阶段,实用的成果很少。这一方面于医学教育模式发展必然滞后于医学模式的发展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相应的教材、相应教育模式的重视仍显不够。而很多医学院校没有将人文精神教育培训纳入核心教育层面,将其边缘化。
1.2社会风气仍是障碍
在医学教育中,仍存在无用化、表面化和知识化的问题。无用化是指与医理医技教育的重视相比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种倾向性认识,认为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么没有实际作用,要么所用不大,因而对之十分轻视;表面化是指在形式上医学教育体系中做到了突出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具体教学中并不重视,使得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知识化是指即使在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也没有更好的教学实质内容与之相呼应的情况下,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便只能更多倾向于人文精神知识的灌输,这样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所能起到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8]。之所以会这样,与整个社会中泛滥的不正风气关系甚大,利益的获得比人文精神素质所能起到的深层次长远作用更为实际,如此社会环境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障碍[9]。
1.3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与其他成熟的学科相比,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师资力量仍旧是一个弱项,一直以来讲授相关课程的教师大多要么是医务人员兼职,要么由单纯的人文教师承担。如果授课教师由人文教师担任,由于他们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所以理论课的授课当中只侧重人文而忽略了临床,无法有机地将人文与医学结合起来,这样以来过于空洞泛泛,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如果授课教师由医务人员兼职担任,尽管能将临床知识穿来,但对人文精神缺乏深层次的提炼,加之大部分医院人员受繁重复杂的临床工作所影响,导致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人文,所以使授课停留于表面。因此受到专业素养所局限,人文授课效果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对于这一点在医学教育中实属无奈,毕竟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专业化程度远远不够。
1.4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全程性[10]
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往往只存在于在校期间,停留在书本之上,隔绝在社会现实之外,变成了一种医学生学习过的课程性、知识性、技术性的素质,而未能贯彻到整个医学教育全程(学医之初、习医之中和实习过程中),这一点最为明显。缺乏全程性的人文精神培养,只能导致在学习过相关课程后,到了具体的医务工作中,所应用的、所努力的、所看重的都与在校期间所学相差甚远,这无疑会更为降低之前所受培养的效果。上述四个方面,想要解决前面三个,达到在良好社会风气之下、以成熟的教育模式、专业的师资队伍来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这不是一时三刻便能实现的,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不断突破和完善之下,方有可能,我们对之不可过于心急。但是对于第四种情况,人文精神培养缺乏全程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医学生即将行医之前的实习过程中的相关培养不足,无论对于其日后的行医生涯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医务事业发展,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做好临床实习生的人文培养,这才是可以尽快见效的最佳出路。
2加强临床医学实习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几点建议
2.1合理制定并落实实习计划,将人文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融合
由于人文课程理论授课与实习开始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所以实习开始时容易忘记先前所学的人文知识。对此,建议采取实习初集中培训和实习中科室分别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在实习之初进入临床科室之前,抽调医院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短期重点集中培训。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人文方面的共性问题,让学生重温先前所学的人文精神理论课程,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为下一步具体实习工作中人文精神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实习生入科后进行实践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此时他们会实实在在地接触到患者,将所学的人文知识转换为所用。另外,各科室面对患不同类型疾病的病人无论在医患沟通还是人文关怀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所以这时候培养的方法、方式及内容又各有区别。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将人文精神的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进行融合,让实习生在真实的医务工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文关怀的方式和方法,并作为实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学生会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将来医疗实践中发挥知识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2言传身教,临床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临床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精神,明确工作的对象不仅是“疾病”,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应站在这样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去看待病人,去感受疾病可能给他带来的痛苦与不安;坚持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患者自主和社会公平的原则,必须尊重病人的自,诚实地对待患者,并使患者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有权对将要接受的治疗做出决定,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相互协商诊治方案,建立医患平等的和谐关系;注重言行的示范作用,在治疗中始终贯穿对患者的尊重、关怀,多与病患进行情感的沟通,体现“医乃仁术”的基本精神,以自身德行修养的种种具体工作中的展现,带动实习生乐于加强和提高其人文关怀的水平。
2.3认知总结,不断填补临床工作中的人文漏洞
医学模式新旧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要提高对人文精神培养的警觉性,在带教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各方面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漏洞,虽然短期内这种漏洞是很难避免,但是经过不断找出漏洞并不断填补的努力下,必然能令临床教师把更完善的学识、技能和德行传承下去。
2.4对症下药,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篇5
关键词 医学 人文素养 回归人文
中图分类号:R326 文献标识码:A
医学人文素养是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提高医务工作者技能水平的前提保证,是当代医学生提高医德水平的重要的教育方式。正如“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拟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培养既有精湛技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已经成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 提高医学人文素养重在自觉、贵在行动、功在“诗”外、难在升华。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已刻不容缓,大力促进医学回归人文是当代医学发展的理性选择、必然选择。如何培育、提高医学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确没有办法开“万能处方”,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如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从认识和态度上开启敬畏医学人文殿堂之门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即把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动――是“我要提高”,而不是“要我提高”,更不是“给谁提高”。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不开启这样的思想认识“闸门”,人文素养就会处于“自生状态”。因为一个事物的重要程度,往往是由它所处的地位作用决定的。对一个事物的重视程度、自觉程度也往往是由认识和态度决定的,现在是到了对医学人文与人文素养给予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分析认为,卫生人员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素质的高低和人才竞争力的强弱;从团队的意义上来看,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队伍形象的好坏和战斗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从事医学事业的人来讲,人文素养也是关乎“定向、定性、定位”的问题。这一点已经被无数医学大师、大医用自己的人生礼赞和生命的强音做了生动的诠释。
医学先哲和白衣天使彰显的以爱心、双手、红十字为背景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部鸿篇巨制,犹如巍巍珠峰须仰视方能见顶。毫不夸张地说,医学、包括医学人文博大精深,正因为如此,如何理解人文素养和任何提高人文素养绝不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医学人文的导师和先生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又一代医学前贤和今天苦战奋斗、拼搏奉献在医疗卫生战线上的“白衣天使”!提高人文素养绝不是简单抽象的定义、概念能够解决的问题,除了其他因素外,还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感悟和发现。
二、从树立精神理念上矗起人生的座右铭
相对于专业技术来讲,人文素养犹如一个“软件系统、软件工程”。尽管从严格地意义上说,任何比喻都可能是蹩脚的,但我们还是要打个比方:如果说人文素养是人的无形资产,那么,它的核心价值部分就是人文精神;如果说人文素养是一座金字塔,它的核心层就是思想、理念、精神。如果我们从人格化的视角看一所大学、一个企业、一所医院的话,那么,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学校校训、医院精神就是它的灵魂。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常说常新的古老的哲学命题,从提高人文素养的角度,需要树立人文理念、需要煅铸人文精神,这是一种狭义的“精神”,犹如人生的座右铭,是立志、是信念、是“灵魂”。澳大利亚墨尔本博士山医院著名心脏病专家林延龄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一位画家朋友为我写过一首诗:‘冠动脉图天地线,余辉苦短悲情牵;仁心华佗降人世,誓把良心还民间。’所以无论我当医生还是培训医生,我都坚持把良心还给老百姓,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理念和目标。”可能有人会问:有没有人生的座右铭与提高人文素养、树立人文精神有关系吗?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既是提高人文素养、煅铸人文精神的一种方法,也是弘扬人文精神、展示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还是积淀人文素养、传承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和精神硕果。
值得注意防止的是,如果让座右铭停留在选择格言警句装点门面或标语口号上面,而不化做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精神情操、人生信条――灵魂,那就是自欺欺人,就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成为笑柄。
三、从长期实践和具体行动中谱写人文素养的华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启了思想认识之门,有了科学的态度,有了正确的理念或座右铭,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人文素养、树立了人文精神。更重要的一环还在于实践锻炼、行为养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文素养、彰显人文精神。
著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曾任医院院长、北京市卫生局局长的孙衍庆行医六十载。他的理念是:“做医生要凭良心做事,道德是第一位的,为病人着想,取得病人的信任是职业对你的要求。”关于如何对待病人的感激,他是这样说的:“其实治病救人本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并不值得夸耀,可对患者来说,确实是关乎性命的大事。治好了病,他们就对医生充满感激。当医生能为病人做多少就做多少,医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给予病人极大的勇气和力量,一点努力都可以挽救病人的一生。要正确对待病人的感激,真正的医生还要敢于为病人担风险。” 他至今仍坚持出门诊,指导疑难手术,被人称为“用一生践行做良医的承诺”。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无数先辈们为医学教育,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树立榜样。“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必须搞好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医学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切实把医学人文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夯实医学人文基础。把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视为医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将来医疗实践中发挥知识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在临床上彰显医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特点和品格。防止出现‘在校该学不学而到临床补’的现象”。
马克思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是否可以这样说:行动一生,实践一生,追求一生,奉献一生,演绎的是伟大生命的“人文纲领”。
四、从爱心和责任上锁定人文精神的坐标
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白衣天使来说,爱心和责任心是点亮职业精神和人生境界的两只火炬,是支撑人文素养“大厦”、树立人文精神“丰碑”的“两根金梁玉柱”。
医务工作者为救死扶伤奉献爱心与责任心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从抗非典一线到汶川救灾现场,从日日夜夜守护在医院、病房那忙碌而疲惫的身影,到玉树救灾前线,可敬的白衣天使就是这样在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诚心、专心、细心、热心――“菩萨心”去呵护生命和健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世间好语书说尽”的世间和书中,唯独把“白衣”和“天使”组合在一起用来赞誉医护人员的原因吧!正如赵美娟教授所说:医学的故事,一开始就是从心灵关爱层面讲起的,一开始就是基于人与人情感交流的需要,一开始就被笼罩在宗教普世情怀的终极关怀里。而我们说医学是“人学”,就在于它的向善、向爱、向美。借用十九世纪英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的名言“人是思想的产物”,我们不妨说“医学是爱的产物。”医生这个行业与众不同,其职责是“处置”生命,医生可以全力挽救生命,也可以轻易毁掉生命,因此责任重大。对生命,我们应怀有敬畏之情、悲悯之心,它比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医生的行医行为。
提高医学人文素养,促进医学回归人文。既是医学本质的要求,又是时展的呼唤。 认真研究与实践医学生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去不断探索、总结、完善。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62
(作者:吴皓达,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冯丽华,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注释: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医德;医学生;人文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传统医德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历经几千年的医学实践,发展,形成了丰富完整、特点鲜明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当下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提供极有助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出现了新的要求和变化,医学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迎来了从传统文化观念向现代思想观念转变的挑战,传统医德对美德伦理的强调极具指导意义,医学生有责任在学习专业科学精神的同时,自觉以中华传统医德律己修身,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儒家文化教导医学生仁者爱人,慎思笃行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之一,医学根植于儒家丰厚文化土壤之上,其历史渊源、学科范式与实践应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儒重医,医尊儒,儒医相通的传统。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所谓“医乃仁术”就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吸纳和阐扬,两者所论述的“仁”是相通的,也是相互印证的[1]。“济世”是儒家人生观的重要思想之一,主张将人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担当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济世为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儒家文化的精髓首先在于“仁”“义”“礼”“智”“信”。“仁”是儒学的最高道德准则,仁者爱人是其核心,因此医乃仁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古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人命之重,贵于千金。”医护人员应该以救人救病为本,以仁爱精神为准则,关爱救治病人;“义”指医生秉承救死扶伤的原则对病人的健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各种危难情况下都能坚守岗位,不放弃任何治愈病患的希望,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礼”指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强调端正医生在与病患沟通,进行诊断治疗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行为规范;“智”是明辨是非善恶,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对于医学生而言,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刻苦钻研,在工作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掌握必需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巧;“信”指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医生要做到对患者以诚相待,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建立和维护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的隐私权[2]。此外,儒家“中庸之道”强调做事应有恰当的标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在医患纠纷、医闹现象被推向风口浪尖的今天而言,更要求医学生学会把握好为人处事的“度”,掌握好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恰当地处理临床工作中的种种关系[3],建立彼此包容、和谐关爱的医患关系。
二、道家文化教导医学生淡泊名利、崇尚道德
道教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民族宗教,以“生道合一,长生久视”为基本信仰,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与中医药文化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道教崇尚医术方药,在修道成仙的宗教实践活动中自觉研习医术,作为自救与救人济世的必要手段,本着“内修金丹、外修道德”的宗教伦理实践要求,认为行医施药是一种济世利人的“上功大德”,自古就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充分反映了道教“尚医”的历史传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无为而无不为”作为道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道家把“无为”和“虚无”作为世界的本原和规律,万物因道而生。孙思邈要求医生和药物工作者“无欲无求”,恬淡宁静,做“苍生大医”,这样才能不为钱财所惑,不为利累,造福病人,为百姓敬重,否则有悖于医德;另外,同道之间要谦虚谨慎,互相尊重,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为名累。这种价值观的树立对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毋庸讳言,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诸如医护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见利忘义的行为。一方面是受社会环境、制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是主要原因。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强调以道治身,不以物累、见素抱朴的主张和思想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医学生崇尚道德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佛教文化教导医学生慈悲为怀、心存大爱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2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传统医德产生深远影响。佛教一贯强调慈悲救度之心和对生命的珍视与尊重,把悲天怜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将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贪欲、恚、愚痴是三大患造成的,病症只是表象,治愈的关键在于消除患者的“业力障碍”,也就是心理致病因素,摈弃日益扩增的欲望、保持善良纯真的本心、勤于敏锐的思考,才能净化身心,治愈病患。在佛教观念中,不论医者的医术高明与否,都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推崇慈悲观,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慈爱的心肠体谅患者,竭尽所能的为患者解除身心痛苦。孙思选将这种伦理观引入医学,提出医生治病应“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于医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学习精良纯熟的医术,更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医德,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对患者怀着一颗同情心、怜悯心,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当前的社会中守住医护人员最后的底线,为患者搭建起温暖的港湾,演绎白衣天使的佳话。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道佛三家伦理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医德规范无不带有它们的思想烙印,传统医德及其伦理思想在培养医生的品行修养,实行治病救人的社会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学、思、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但在提倡弘扬中国传统医德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德所依托的中国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建立在封建社会时期,存在封建伦理糟粕,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比如强调个体道德修养,注重个体自律与自觉,而对外部制度的制约与调节关注不够等。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医德传统,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评价。总之,中华传统医德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对医学生本身的行为、素质有着深刻的伦理限定,医学生有责任更有义务传承传统医德精髓,完成从传统医德到医师职业精神的转变。
作者:李玉荣 何美 单位:蚌埠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68.
篇7
做为一名中国人,要常常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和感动。中医属传统文化,从中医院校走出的学生,首先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什么是传统文化?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就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和相对立的一面。它们总体上代表了不同的时代。中医是传统文化,西医是现代科学。然而,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对立只是相对的,两者之间还有相适应、相协调和相促进的一面。现代化不排斥传统,它需要传统;现代化不剔除传统,它吸收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优秀内容,保存这一世界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中国人民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中医是历史,要会品味;中医是文化,要会观赏;中医是古代科技,要会同时挖掘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中医教育的特殊性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品味历史、观赏文化的神韵、掌握挖掘古代科技双重价值的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其能传承下去。品味观赏文化需要氛围,校园的环境,人文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中医院校必须让一种健康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富于创新的、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医文化风尚占领校园。所以传承中医,重在原汁原味,重在古色古风,重在良师引领。
中医人才品格的塑造
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中医大学生一般处在18~24岁之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身体发育、思想心理素质和职业行为选择方面,都在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由不定型趋向定型的特点。对于他们如何引导和培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高等中医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有利于他们青春期发展内在规律来确定培养素质目标要求和教育内容,使他们健康成长。
人的品格是由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要素组成。而高等中医人才的品格要求,主要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一是要有坚定信念。信念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信仰与追求。它是品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和核心内容。就是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振兴祖国医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二是要有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指中医主体要有科学意识。科学意识要求具备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祖国医药学是一门悠久而又复杂的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只有以科学态度对待,才能很好地继承发掘和创新,也才能充分发挥医药的优势。三是要有高尚医德。社会主义中医道德的基本原则要求跨世纪的高级中医人才必须具备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高尚道德要素。只有这样,才能同情病人、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竭诚为病人服务,当一名人民的好医生。四是要有优化行为。行为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它是指个体品格中外在的可观察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人的行为主要包括仪表、举止、语言和交往等行为。中医大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因此,他们的良好行为,端庄的仪表,都会对病人诊治和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不能忽视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第一,普通基础理论知识。这一模块中包括文、史、哲、经、法、社等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和外语知识,以及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中医药知识。这一模块中包括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药经典著作和中医药临床知识等等。这是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的主干和核心。第三,西医药理论知识。这一模块中包括西医基础理论、西医临床知识和急诊知识等。第四,现代科技知识。这一模块包括新型学科知识和交叉综合学科知识,例如公共关系、医学关系、卫生经济、医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管理学和科学方法论等。
人才能力最重要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品格是能力的导向和支柱。有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品格并不等于就有了相应的能力,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对于现代高等中医人才来说,最主要的是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其一,继承和发展创新能力。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科学的兴起,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这些均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药学要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实现中医现代化,就必须要求中医学生具备继承能力和一定的发展创新能力。继承能力就是要继承发掘传统的中医学术经验和理论;发展创新能力就是要采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发展中医药学。通过继承和发展的结合,使中医的医疗水平有所提高,理论有所创新。其二,基本的操作技能与一定的科研能力。这里的操作能力主要是指临床诊治技能。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来源于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况且,中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这就要求未来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要求中医人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善于总结,积累实践经验,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规律和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未来的现代中医事业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中医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重视和加强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三,具备适应与交流能力。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别在我国,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潮中,在当今的人类医学由“生物模式”向多因素、多属性、多层次的生物、自然、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时期,矛盾多,运动快,这样,就要求现代高等中医人才必须具备较强地适应能力。同时,为了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活动和职业活动需要,就应该拓宽渠道、搜集信息,与各方面建立来往,与病人交流感情,因此,还必须具备交流能力,以在社会活动和医疗卫生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满意的工作成效。
以上素质要求是从总体上来考虑的,具有普通性的意义。同时也应看到,在现代高等中医人才群体中,还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也有各自内在的特殊性和要求,因此,在品格要求、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上应有所区别和侧重。
培养一批真正的中医人才
中医本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中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弘扬民族精神。中医院校的根本职责在于能否真正培养出能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批精英,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需要。
人文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流”人才。有学者强调:跨世纪的一流人才应该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是创造者、发明者,是专门家;在思维科学、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做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情达理,深明大义。
没有中医大家,中医成不了大器。中医精英教育就是要培养智慧型的中医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热爱传统文化,愿为中医事业献身,并且不仅能娴熟地运用中医手段给病人治病,更能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品牌生”。
精英教育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真正的中医精英应是学贯中西,纵横古今,并善于融会贯通的人才。因为当代的中医精英不是古代名医的简单翻版,更不是拒绝现代科学文明的“老古董”。
总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是科学本质的必然表现,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的迫切要求。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是对这一整体的探索、理解和描述,这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本质和共同责任。
科技与文化在更高层次的整合是极其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又有与现代科技精神背离的东西,整合的难度是不容低估的,如何在高层次上整合中医和西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只有在精通中医与西医的基础上,才能谈整合问题。
培养适应医疗市场的人才
从中医院校走出的学生不可能个个是精英,中医教育必须面临市场就业的实际问题,所以中医教育要有与时俱进的市场意识。缺乏市场意识,中医院校将面临生存危机问题。
市场不是不需要中医,而是不需要既治不好病又打着中医招牌的“垃圾生”。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即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有机地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性。所以中医院校既要培养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又能继承独特传统中医文化的人才。要开阔学生视野,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而引导民族文化与时代同行。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但也不能囿于传统、沉湎于传统。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能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管它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
篇8
【关键词】中医药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承;自觉性;路径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凝聚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实践经验、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哲学智慧。它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医药院校学生不仅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还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继承发扬的历史重任。所以在校期间,有必要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教育。
一、中医药院校学生应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理论、本草学、针灸学、病证与治法、养生、医家、医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周易、儒家、道家、太极哲学等文化的融合。[1]传承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不仅传承精湛的医术,还教导学生修身、立品、济世,传承高尚的医道。
所谓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2]先生不仅对文化自觉性做出定义,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性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全盘接受外界影响,也不是简单的固守文化传统,而是始终保持一份自知之明,清醒而自主的认识文化谱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取得自主的文化地位。
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当代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备素质,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键。目前,西方医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已成为医药体系的主导,本文就中医药院校学生应该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概括为三点。
1、主动性
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主动性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基础。具体表现能主动阅读中医药典籍,自觉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厚重浩然。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被世界称誉为中国第一“国粹”。[3]中医药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自觉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是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2、甄别力
中医药文化的甄别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甄别包含两方面,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优胜劣汰。深入研究是优胜劣汰的前提。
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指深入精髓,研究其核心价值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4]具体表现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悬壶济世。
中医药文化的优胜劣汰是指对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思想、人文精神、理论方法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是对经典文献文本进行演绎,承者通过对经典文献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启发,不断实践,有了新的领悟与发现。二是基于师承教育模式,师徒之间相互理解,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观摩体会、临床实践,不断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在不断地互动中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融合创新
目前,一方面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西方医学强势崛起;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可。目前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并同176个国家进行了中医学术交流,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医医疗机构,其总数已超过8万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每年有3成当地人和7成以上华人接受中医药服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接受过针灸、按摩、中草药等中医传统疗法诊治。[5]
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270个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中,“中医”列位第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签,中医药文化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要坚持中医药文化主体地位,增加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克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抵触情绪,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借鉴和融合世界各民族医药文化,博采众长,在时代的背景下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生命及活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中医药文化为世界所知、所用、所爱。
二、当前中医药院校学生欠缺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表现
当前中医院校及学生大都注重中医药理、医术等知识技术层面的学习,忽略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理解,更不用说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对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主动性欠缺
文化理解和认同感的欠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医药院校学生课程繁多,课业繁重,大多数同学了解中医典籍及典故主要靠课堂的教授,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在课后主动阅读;二是很多中医药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成绩限制,无法报考西医相关专业而被迫选择中医药相关专业,缺乏对中医药典籍学习的动力;三是中医药典籍大多晦涩难懂,学生对其缺乏阅读的兴趣,自学难度大,不求甚解。
2、甄别力欠缺
首先,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考生,重理轻文,多数只重视中医药技术的学习,忽略其价值核心和文化内涵;最后,由于条件限制,多采用西方医学教学模式,一名教师授课,50多名学生学习,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师徒之间的互动更不用说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文化融合观念欠缺
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的传承的动力,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我国的医学教育以西方医学为主体,中医药院校授课是较多采用西方医学授课模式教学,学生习惯用西医的思维和视角来审视中医药文化,用西方医学的长处来对比中医药的短处,仅把中医药当作西方医学的补充。二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尤其在“取消中医”论战之后,更是对西方医药文化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认为西方医药仅仅是医疗技术,根本没有文化可言,而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而中医以病人整体为治疗对象,辨证施治,不仅疗效好,对人体伤害小,更是能治病根的绿色医疗。片面狭隘的眼光最终导致的是文化的断灭。三、传承中医药文化,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从温病学说到体质学说,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师古不泥古”,这就是中医药文化能传承两千多年的原因。当代,中医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不仅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更被利用在抗击SARS、H1NI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中。这都是中医药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全面培养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提升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1、师者为先,文理并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医药文化重在师承,更是讲究言传身教和尊师重道,一名缺乏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教师难以教育出具有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学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文理并重,方能成就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中医药院校的各科教师都需博览中医药文化典籍。如要求刚入校的非医药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学习《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典籍,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熟悉其哲学思想、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在教师讲课比赛中,将本专业知识及中医药文化的结合程度也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如在进行西方临床医学教学时,介绍西方“牛痘接种术”是在中国创立的“人痘接种术”的理论之上形成的,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是华佗研制的麻沸散等等。
授课时,教师需将中医药文化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引入《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等中医药经典,介绍董奉、张仲景、华佗等中医药大家悬壶济世之事。如陕西中医学院将体育和中医相结合,开设了选修课程――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其《孙思邈健身法》获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并于2008年8月进一步成功举办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九届传统体育保健运动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里掀起了学习太极、五禽戏、八段锦、长拳的,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将中医药文化及其精髓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课内,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2、精勤不倦,无私奉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云:“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欲博及医源必先精勤不倦。这要求广大师生不仅勤于学习中医药文化,更是要勤于剖其精髓,解其内涵,甘于奉献,用生命诠释内涵。如陕西中医学院将“精诚仁和”的价值核心进一步的演化,对学生提出应在品德、行为、学识、才能方面具备“精、诚、仁、朴”的要求,并以此作为校训。“精”即“精勤不倦”研学问;“诚”即为人诚笃修医道;“仁”即仁心仁术济苍生;“朴”即淳朴质朴济世人。学校入学教育时组织新生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历年来,学生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奉献中实践着当初的誓言。上世纪80年代的大三学生邵小利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她英勇献身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陕中医人。目前,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邵小利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志愿服务及义诊,尽自己微小绵薄之力。老一辈德艺双馨的陕中医人更是淡泊名利,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思想,精勤治学,精研医道,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校充分发挥师承教育模式,设立“导师论坛”、“名师名医讲坛”,举办“分享名人经验、成就中医梦想”系列讲座并邀请邀请“国医大师”张学了题为《对中医人才成长的几点体会》的讲座,学生们深受勉励及启迪。
3、以中为主,和而不同
篇9
【关键词】中医名医思想;传承;现状;发展;时代;结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0-01
时至今日,名医的定义与古代产生巨大的变化,其思想传承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完善。时代的烙印在当今名医――这一学术思想传承的先锋群体身上更加清晰。首先,时展造成名医的成长之路产生变化,多元化培养使得复合型人才成为医生的发展趋势。过往“一生承一师”的模式在如今较为罕见,大多数名医在自身临床能力过硬的前提下,并重科研、教学、宣传甚至行政管理工作,这也使得名医学术思想传承范围更广、人力物力保障体系更健全。此外,社会的需求对名医的影响至关重要。不论是学界内部学术成果得到政府认证、媒体推广的学者,还是立足于临床、疗效上佳的大师,更多的情况是两者结合,他们工作的成果势必满足社会需求,他们学术思想传承的同时势必对中医学整体发展存在着积极地推进作用,方可称为“名医”。最后,名医的内核,学术思想传承的灵魂,仍在于个人的不懈努力。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拥有远大志向、强大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的医生终将护佑一方,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学术思想得以传承。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名医思想传承仍是中医学发展中亟需重视、讨论、完善的工作。现状主要以院校与师承两种教育模式相结合,辅以文献研究、名医工作室等新兴手段。多种传承模式、方法优势互补、不断优化结合效果是目前业内普遍推崇的发展方向。
我们发现,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兴起、发展,有院校教育背景并以之为个人发展之重的医生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比重很大。造成这一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调研对象多为城市医院、门诊部医生,院校教育学位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普及率高。另一方面,院校教育的统一化培养标准、现代化科学理念、基础性理论灌输,大大增加了中医思想传承效率、范围。这些特点与以实践为优势传统师承教育形成有力互补,满足现代医疗体系对医生的多样化需求,奠定了院校教育作为中医人才培养发展道路上一大创举的地位。
西医课程的引入是否对中医思维模式产生冲击,这一问题在访谈中被反复提及,我们认为,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有效缓解患者疾苦是一切医学思想传承、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博采众长,西学中用,是名医思想传承坚持中医本质、顺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
师承教育随着时代洗礼,与自古流流传的小范围、家传模式已有巨大变迁:一方面,现代师承教育起始点有所变化,以研究生阶段导师制度为主,辅以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随师跟诊。学生在院校教育中得到“广度”的视野和基础知识,后期跟师学习中对老师思想、经验进行“深度”挖掘、吸纳,形成个性化特色,大大缩短中医人才培养周期。另一方面,师承教育对临床实践技能的高强度培训,帮助学生满足职业化规范要求,与院校教育优势互补;长时间的直观体验,更有利于老师经验、心得、思维模式等“隐性知识”有效传承。
另外,对于“老师常有所保留,秘而不传”“传承效率偏低,成才速度慢”这些师承教育中仍需完善的问题,呈现出执业年龄越短认同感越强的趋势。据此分析,随着时代前进,拜师学习的真谛收到功利因素影响,师承教育的效率、实用度正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观点是,极少数专家认为,现阶段一线临床医院更像是一部高效运转的大负荷机器,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被看作熟练掌握临床技能的零件,分工明确,效率为重。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投入拜师、跟诊之中。
篇10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医学生 人文科学
早在1995年,就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医学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同时医学又是一门综合了生命科学、化学、理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多门知识的综合类学科。现代医学创新人才应具有医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才能满足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渐渐把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关键性的重要位置,但在具体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仍有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早在1977年美国恩格尔(George L. Engel)就已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 的现代医学模式,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去除患者身体疾病,还要关注患者精神的健康,减轻其心灵的痛苦。这就要求现代医学人才既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与病人、家属和同事协调沟通的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医生与患者、患者生理与心理、人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深入研究社会和个人的需求, 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医学人文倡导对人的关怀,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生不仅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地位和人权,要能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医学院校育人工程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
欧美医学院校在20世纪70年代已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必修内容,已形成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科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我国近年也有部分医学高等学校设立了医学人文学系、研究所或中心,但如何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包括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仍然需要探索。
二、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是一门继承性科学,传承了数千年来先贤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同时医学又是一门发展性科学,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医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发现。因此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类人才,必须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具备勤于思考、敢于发现、勇于开拓的创新素质[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超出已有的知识框架,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同发展[3]。
三、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特点,发生变化较为缓慢,在较长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决定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各种人格特质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们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因此,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养成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善于开拓进取、乐于竞争协作,共享成功的经验与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优良的校园人文和创新文化环境,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J].中A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2):98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