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言文化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语言文化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语言文化的定义

篇1

本文作者:李长安工作单位:盐城工学院

英语中的culture源自拉丁语cultura,具有多种含义,如耕种、训练、驯化、栽培、加工等,但其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对作为自然之物的土地进行耕作,改良和开发等。后来文化一词在使用中被人们引申并出现了转义。最早的当属古罗马思想家Cecerro所说的culturamentis(耕耘智慧)。使之有了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的意义。18世纪末,德国学者赫尔德(Herder)开始使用文化一词的现代用法。从19世纪中叶起,人类学家的文化概念不仅包括了习俗、工艺和技巧,还具有了和平和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宗教、科学和技术等内容。文化作为学术用语,最早见于英国人Taylor在1865年所著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一书。1871年他又在《原始文化》中做了系统的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活动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文化学家Kroeber等人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一书,在归纳自Taylor之后西方出现的160余种文化定义后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文化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并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傅铿,1990)应该说该定义的完整性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认可,此后,无论是文化学还是人类学著作中给出的“文化”定义大都在此框架之内。[3]我国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人们在关注和参与文化问题的讨论中又对文化定义给予了多种界说,其中引人注目和提法新颖的是文化“人化”说。(刘守华,1992;丁恒杰,1994)其理论依据是:无论是社会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包括其成果),都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体现,即“人化”的结果。“人化”的概念不仅包括人化自然的过程,同时也包括自然“化人”或被人化的过程,“人化”即“人的文化”。

当代语言学家多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认为研究语言离不开对社会文化现象的考察。文化性也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词的文化内涵所呈现的文化背景知识,具体体现在其背景意义、伴随意义、联想意义和情感意义等各方面。它们是词语中最具有“民族性”的要素。由于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心理状态等存在差异,使得每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及概括的方法等不尽相同,从而也决定了词语意义的民族性要素。形成所谓的“语言的世界图景”。[4]拿词汇意义来说,它的形成无不受到民族传统、以及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的制约。按照Saussuer的观点,词义是“被命名的事物或概念与名称本身的关系”(索绪尔,1980),而这种关系的形成无不浸透着人对现实的感受及经验。词的多义性就在于它是世界的象征符号,体现着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识。词义的社会性表现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则体现为民族性,所以词义的民族性,实质上就是社会性的一种具体表现,社会群体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也必然在词义的约定上显现出来。某种语言的词义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特定社会制度、经济形态、政治气候、时代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均会对词义的形成施加影响,使其具有社会性。如:龙(dragon)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里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把自己称作“真龙天子”。时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联想。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在我们审视作为文化的基础和能指符号的语言时,除了要认清语言的实践功能,还必须看到文化对语言的生成、发展及运用中巨大的影响。所以,语言与文化的关心是一种相互“交织”、“纠缠”的“共变关系”。在这种共变关系中,作为语言创造的动力和表达内容,文化理所当然地起着主导作用,影响并制约着语言的发展,从而是语言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篇2

关键词:新词语 汉语言 来源 丰富

在我们日常的交流过程中,都是将不同的词语汇成不同的语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事物不断出现,新的思想、新的概念也层出不穷,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为其赋予新的定义和名称,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新兴词汇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言的使用范畴,同时对于汉语言功用的多样化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词语的出现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对新词语的来源进行分析

(一)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新词语的不断出现

对这些年出现的新词汇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由于科技发展出现的新词汇,其词义范围的扩大,也在生活中被广泛的使用,比如“把好脉搏、找准焦点”等,这些词汇都来源于科技方面,但是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也赋予其更加幽默有趣的含义,对于语言色彩的丰富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在行业渗透的过程中,大量新词语衍生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确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愈加频繁,所以大多数词汇也被运用于其他行业的交流过程中,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这些词语受到人们广泛的使用。

(三)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新词语的不断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而且科技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国家对于文化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并对此提出了相关方针和政策,这些措施对于新词语的产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的新兴词语,并且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和传播,这些新兴词语都被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价值和定义,比如“最美老师”“中国梦”等,为这些传统的词汇赋予了新的定义,其中渗透着积极的精神和能量。

二、浅谈新词语对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

(一)对于外来词语以及本土的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收

随着汉语言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新词语都添加了外来词语以及本土的方言的成分,这些外来语以及方言极大拓展了汉语言的范畴。所以在一些场合中就会出现一些本土词汇被外来词汇以及本土方言所代替的状况,这些外来词语都是经过不断的音译、意译被广泛的使用于新词语的产生过程中。比如“卷铺盖走人”“被老板炒鱿鱼”等词汇,这些都是将本土方言广泛的运用于新词汇的创新过程中,而且随着外国文化的冲击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相信会有更多的新词语产生。

(二)新词语中对于汉语言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添加

新词汇的出现都是在老词汇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定义,再次过程中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意义,对于汉语言的使用范畴也进行了扩大。比如对于“族”这一词语的定义,本来就是对民族、家族等的定义,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月光族、裸婚一族”等新兴词汇,还有我国的发展战略,就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些都是在原有的词语定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同时为其赋予更加丰富的定义。

(三)新词语的不断规范

汉语言的发展局势就是汉语言的使用规范化,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新词语丰富和发展的汉语言这一作用进行了肯定,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些新词语在其产生过程中为我们的使用以及发展会带来消极的作用与影响。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在新兴词汇中,对于部分词汇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而且概念比较模糊,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会,不能正确表达其真正的含义。所以对于新词语,我们要采取较为正确的思维进行看待,在新词语出现的伊始阶段,对其定义以及使用范畴进行积极的规范引导,这样才能发挥新词语的真正作用,达到丰富与发展汉语言的真正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篇3

十年来,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的路径,将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 “语文味”的概念不断明晰,“语文味”研究也显现出大众化和草根化的倾向。这一植根于教学实践土壤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概念,最终成为了考量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尺度,成为支撑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指导语文教学方向的重要指针。值此《语文味教学法》专著问世之际,本刊特撷取其中的重要章节连载三期,以饕读者。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37-05

一、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此处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在语言形式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老名词,但就内涵而言,是一个新名词。先看国内外两本最权威的教育辞典的情况。查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发现收录有“教学语言”词条。该辞典把“教学语言”解释为:“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语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而瑞典著名教育学者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当代教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套书共10卷,收录词目45000余条,由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位学者撰写,其中没有“教学语言”词条,但收录有与之关系密切的“教与学的语言模式”词条,指出它“当前集中研究语言怎样使教学清楚明白的方式”。

我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论著作,发现它们对教学语言的定义和以上定义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国内外教育学术界都是把教学语言看成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从教育语用学角度对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和定义的。

我们知道,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但为何又有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些理论术语呢?

以建筑语言为例。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了一套丛书,《建筑模式语言》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内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这里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可见,用人类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间关系的精确性、规范性或经典性,这乃是建筑语言概念由来的初因所在。

根据建筑语言的这一定义可知,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民族的建筑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语言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由此可见,所谓建筑语言,即是对基于不同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之上的建筑模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语言模式,大而言之包括“词汇”(建筑材料)和“句式”(建筑形式、风格等)等方面。

再以电影语言为例。电影本来也不是一种语言,但却像是一种语言,由于它像语言,因此电影理论家、电影评论家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就是说还存在文字和说话之外的交流语言。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所谓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常用电影语言有:拉镜头、空镜头、跟镜头、合成镜头、声画对列、声画同步、同期录音、先期录音、替身、性格演员、闪回、全景、实景、外景、特写、推镜头等等。由此可知,美学角度的艺术语言概念,其内涵包含材料(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建构方式方法与模式(类似于语言中的句法),当然也包括作品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

著名修辞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艺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其他诸如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都在广泛使用诸如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样的概念,对它们的研究也很热门。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教学理论领域,也需要一个与传统教学语言内涵不同,而与上述建筑语言等概念内涵近似的一个概念――即新的教学语言概念。我们认为,和建筑语言等概念一样,应该把这个新的教学语言概念赋予一种属于教育美学或教学美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初步规定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显然,上述关于教学语言的内涵规定,和传统的教学语言概念内涵有很大不同,或者说,传统的教学语言,只是本章所说的教学语言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还是不太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可以看成是“教学模式语言”的简称,但又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概念的内涵都有关系,还与教学技术媒介有关,或者说是这些方面的综合。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某一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和其他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技术媒介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能经常发现这些不同。但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对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艺术语言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领域,赋予“教学语言”这一概念以新的美学内涵,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教授在《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体现出艺术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所谓的‘衰年变法’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如果说,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认证,那么,对一位教学理论家或优秀教师而言,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教学艺术语言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工作,体现出教学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历史性呼唤。

哈代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呼唤与被呼唤的很难应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竭尽绵薄之力,勉力去做一个这种呼唤的应答者。基于此,本文尝试中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以就教于学界。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内涵

过去十几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语文味,从2001年笔者评课时随机讲出这个词语为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逐渐学术化、概念化,再到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将其理论化(体系化),进而将理论变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化),再到反复实践(行动化),最后提炼形成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这正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目前,语文味理论在再理论化过程即提出人文语文教学观之后,需要一个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统一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笔者个人已研究、实践多年的,一种相对个性相对微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抽象概括成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共性与宏观性较强的“普遍模式”―― 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

做好这个抽象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语文味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经过对多年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核心词汇”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目前,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1.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2.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3.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4.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关键句式”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定义,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1.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

2.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3.语文味教学法,能让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即让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

4.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要通过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来创造。

5.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真、善、美、乐相统一。

6.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师生达到共同发展的教学。语文味教学法,是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语文味教学宗旨包含在语文味定义中,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7.语文味教学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是基础,渗透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核心和关键。

8.语文味教学法,主张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9.语文味教学法,既是语文教师将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又是学生乐学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10.语文味教学法,必然要受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在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语文味教学的艺术语言,是真正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并熟练进行语文味教学艺术传达的前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 192-193.

[2]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译本)(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748.

[3] 参见“百度・百科”:《建筑模式语言》词条。

[4] 参见“百度知道”:《现代建筑语言与古典建筑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5] 参阅“百度・百科”“电影语言”词条。

[6]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5).

[7] 程少堂. 呼唤“文人语文”――“文人语文”放谈[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2).

篇4

关键字:语用学;语义学;语境;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99-01

语用学和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它们都对意义进行研究,区别在于侧重点的不同。其中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科,研究说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听话人对说话人说出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翻译研究是探讨翻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语用学来研究英汉互译的过程。语用学常被人比作是几十年前语义学家的废纸篓,语义学家把传统语义学无法理解的现象都扔进了这个废纸篓。语言学家Frege认为逻辑语义学首先关心的是和真实值有关的那些意义范畴,他认为只有思想才能具有真实性[1]~[2]。

一、语用学的定义

语用学有许多种定义,不同的定义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下面给出了几个典型的语用学定义:

1.1972年Stalnaker给出了“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acts and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performed.”的定义。

2.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和交流的学科。

这些定义给了我们语用学一个直观的概念。大多数定义的重点在于上下文和含义。

二、语用学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清楚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多的去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学原则。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才能实现英汉等效的相互转换。因此,语用学能够很好的应用于英汉互译过程,一个翻译者如何能够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言合适的解释清楚一条信息,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语用学研究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助于我们进行各种翻译实践。

三、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英汉互译

下面就不同的几个方面简要介绍语用学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1.语用学在指示语方面的研究。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用简单的语言来定义指示语,就是指一些具体的指示性单词、指人、指物、指示时间和位置,这些都是对某些语言片段的解释。如一些人称代词的使用,见下表所示:

I(me,my,myself,mine)

you(your,yourself,yours)

he(him,his,himself)

she(her,herself,hers)

it(its,itself)

We(us,our,ourselves,ours)

You(your,yourself,yours)

They(them,their,themselves,theirs)

举例1:汉语中的“咱们”通常被用作“inclusive we”,就是包括我和你,例如,“您安心养病吧!等您病好了,咱们一起去西山玩。”而下面的这句话中“我们”却是“exclusive we”例如:“您安心养病吧!我们过几天再来看您。”而下面这句话中的“我们”确实包括了对方:“我们一起去打乒乓球好吗?”。“咱们”和“我们”在英语中没有直观的反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使用“Let’s”和“Let us”来简单表示。

其他还有类似演讲用语、社会用语等也应该在充分考虑语言上下文的语用方面来进行合理的英汉互译。

2.隐喻的语用学研究。传统修辞学将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比喻的一种。隐喻由三个因素构成:“彼类食物”、“此类事物”和两者之间的联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现象。语用学在隐喻方面的研究旨在对其隐喻意义进行解释,从话语的字面意思去推导出会话的含义。因此从语用学视角研究隐喻,能更准确的进行理解和翻译。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

举例2:(1)We were on the same boat. 从字面的意思来看直译为“我们同乘一条船”,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曾经历过患难与共的局面。

一般来说,对本族语者来说,凭借对话语和文化语境的了解,能准确地从几种可能的意义中确定其中一种恰当、准确地意义;而对非本族语者来说,由于缺乏对对象国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要准确理解语境意义并非易事,尤其是由于会话过程中话题的不断变化而造成无法确立其语境意义。准确理解隐喻还要依靠一定的语境。

举例3:Freud lives here. 我们可以理解为Freud曾在此居住,也可以理解为隐喻,指Freud的学术思想精神在此一度盛行。

3.御用等效理论在实用文体中的翻译。语用翻译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新的理论模式,是译者运用语用学原理指导其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等效的翻译。语用语言等效翻译根据语境推导出话语的言外之意,即说话者的语用含义。下面就语用等效翻译在社交用语中的使用。

举例4:文明游览依次排队。翻译为 Please be a decent visitor and queue one by one.

在翻译公示语时首先要考虑准确表达文字信息,然后充分体会读者的接受能力和价值标准,恰当的传达文化信息。

当然,语用学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和英汉互译结合的方面,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语用学翻译建议我们要对语境的上下文有很好的理解。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对比语用分析和尝试着去表达最初的原意。翻译应该和语用自身相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语用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指导翻译实践。但是由于翻译自身的复杂性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语用学介入翻译还需要在理论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维吾尔成语;文化; 内涵

引言 成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对成语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词汇内部的结构规律和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

语言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法分割的关系。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则语言是一种结构与表达形式。有些词语从字里面难以理解其含义,还必须懂得来龙去脉,懂得其典故的渊博。作为一种语言的展现形式,维吾尔成语有成一格的结构系统,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维吾尔成语体现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反映了广泛多样的民俗生活。其成语表现着维吾尔人们从史以来的民族风俗及维吾尔族人民具有的勇于直前,敢于尝试,友善好客的优良特点。维吾尔语成语是现代维吾尔语熟语中表现最生动、最富有意趣的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有不少学者对维吾尔语成语进行了研究。

维吾尔成语所说的“turaqliq ibariler ”就是指汉语里的成语,在“辞海”里被定义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有些成语从字面难以理解其含义,还必须懂得来龙去脉,懂得其典故和渊博.如:“n lge teng bolmaq ”,意思是说一人辛辛苦苦做完整套事情,结果却是一片空,什么都得不到,白忙活一场的意思。此成语来源于数学微分中的导数等于零的概念。而有些词从字面上则容易理解。

如:“ishek bolup ot yimigen,it bolup poq yimigen ”,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为了完成某件事去赴汤蹈火,吃尽苦头的意思。

1. 维吾尔成语的文化内涵 就维吾尔成语来说其数量相当多,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维吾尔成语文化内涵的关系。

1.1 要生存就得从事生产活动。维吾尔成语中有不少同生产,产品以及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事物有关联。如:

“ gshni krsitip pke satmaq”翻译成汉语是“挂羊头,卖狗肉”,意思是嘴上说的漂亮,可在私底下做不良的事情,对人不够诚实。

“soyghan piyazdek ”翻译成汉语是“赤条条”,“一贫如洗”。意思是裸的,非常穷。

“derex on yilda yitiler,adem yüz yilda ”翻译成汉语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诸子集成”曾有这么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计者,计划,计谋也。树者,种者,培养也。意思就是说一年的计划最好是种谷子,十年的计划最好是种树;一生的计划,最好莫过于培养人才。意思是说其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这多指培养人才培养之难而言的。

1.2 维吾尔族历史生活中发生的不少事情也都在成语中反映出来的。如:“mertni meydanda sina ”翻译成汉语是“战场试勇士”(“烈火识真金”)。在以前维吾尔人们认为勇敢的,敢于尝试的汉子就在维吾尔传统的摔跤来进行拼搏。一个勇士代表着一个村的荣耀,村与村之间会常常举行此活动。两个汉子之间若有矛盾也会用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gsh sining ,ustixan mining ”翻译成汉语是“严加管教”。维吾尔旧时在家长授予宗教师学校时会说类似的话,意思是“我给孩子的是生命,可给予血液的是你们”。

“laydin yasalghan komizek sugha qüshse saq qalmas ”翻译成汉语是“泥巴做的缸子经不住水泡”。这成语反映着维吾尔陶瓷技术,意思是用阴谋,经不住真理的考验。

1.3 自古以来,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发展同宗教都有着亲密的联系。就拿维吾尔的伊斯兰教来说,伊斯兰教对中国特别是新疆的一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不能例外。如:

“pirige bqip murt bolur,saqalgha bqip burut ”翻译成汉语是“看教主再做信徒,看胡子在留唇须”。这就表明了伊斯兰教的教主,信徒关系。意思是说教师如何,他教出来的徒子也会如此。领导如何,他手下的也会类似这个概念。

“sheytan weswesige salmaq ”翻译成汉语是“受魔鬼的诱惑”。而“ sheytan”是指古兰经里的一个负面人物。他常常诱惑人,让人犯错。意思是,以某种欲望犯下错误,走不正之路。

2. 成语的作用 成语在本名族文化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维吾尔族历史悠久,语言发达,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炼铸了大量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哲理深奥的熟语。这些熟语不仅言简意赅,含蓄幽默,而且形象生动,包含了维吾尔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透射出维吾尔人社会变迁的踪迹。正是有了这些大量的熟语,维吾尔成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对成语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词汇内部的结构规律和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维吾尔语成语是维吾尔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维吾尔族人民喜用的语言材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维吾尔先民原始信仰的特征和文化意义进行思辩性探讨和理智性分析,指出其具有的现实理论特征和时代意义,尽可能地弥补学术界对此问题认识上的不足。

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因而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成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是流传民间的形象,是通俗的语句。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的同时,又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容。而此文对成语的不同定义出发,用举例指出的方式对成语的内涵,成语与文化的联系,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了较深的研究。语言是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指导人们行为的符号体系,语言为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材料,而成语是语言里头经典的经典,因此维吾尔成语在维吾尔民族文化结构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篇6

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体或者交易者之间的交往都带着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跨文化交际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十分显著,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是交际语言因素,包括词义、语序和句法结构三方面。词义方面,英语词语对上下文语境依赖性较大,含义相对广泛,词义受上下文限制,而汉语词语对上下文语境限制较小,含义较窄,相对具体、固定、严谨。如“10cans to acarton”和“Can we ship the goods in tin?”中can既可以是名词“罐子”,也可用作情态动词表示“能够”。语序方面,由于英汉语表达语序大不相同,翻译时要注意调整。如aver-ag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的翻译应为“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句法方面,英语句法结构较严谨,汉语则相对松散,主要表现在主语和谓语的使用。英语句中主语一般不可缺,谓语动词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中文则相对灵活,主语可省。如“Evidently some mistakes were made andthe goods have been wrongly delivered.”可省略主语译为主动句“很明显,出了差错,发错了货。”

其次是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地域和宗教习俗差异方面。英国西临大西洋,西风从大西洋吹来,温暖和煦,因此英国有Zephyr(西风)汽车,而中国西面接壤陆地,东面临海,西风只能带来寒冷,东风才温暖,故而“东风汽车”成就中国一汽;英国是个岛国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因此spend money like water就成了“挥金如土”。此外宗教对中西方影响都很深远,如上帝用6天创世,第7天休息,“7-up”七喜成了众所周知的饮料品牌;但由于宗教形象差异性较大,龙在东方人眼中是膜顶朝拜之物,《圣经》却将撒旦描述为agreat dragon,因此亚洲的“四小龙”译成了“fourtigers”。

最后是思维方式因素。中国人习惯螺旋形地展开叙述,喜欢用宽泛和模糊语来陈述传达信息,如“可能,基本上,有关部门,适当的”等模糊词语用来表达“可以感觉到,但不能解释的话”,让听众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便于说话者有更多机会纠正错误;西方人则是习惯线性思维,喜欢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商务翻译活动中明确双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把握尺度,翻译才会有效。如用“The jobis difficult,and we have made great certain efforts”谈论某个项目成果时,“certain efforts”为一模糊词,若要表明“工作已经产生一些影响”则应译为“we have made positive ef-forts”,国外合作伙伴就明白“哦,工作有效”。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文化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培养应从词法和语法两方面进行。词法能力的提高首先从中英商务词汇积累开始,尤其是一词多义的词汇和相关专业术语,即普通商务词汇和专业商务词汇的积累。译者应广泛阅读各类型的中英文商务材料,如商务报刊、商务杂志、商务简报、商务合同等,积极参加商务活动,获得一手资料,实践中积累丰富词汇;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汉语文化功底,以提高运用准确词汇进行翻译的能力。汉语文化功底的培养应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入手,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修养,还要学习商务礼仪,掌握各类中文商务文体写作以及商务谈判和商务报告等商务活动中的典型词汇、句型和文本,提高商务素养;最后要学习掌握商务翻译常用技巧,如直译、意译、音译和增译等,结合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灵活掌握常用被动句、无主句和虚拟语气等句式的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效率。

语法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二者关系,译者对语法的准确掌握有助于提高翻译准确性。语法能力的培养应充分融入各门英语课程学习中,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对学习资料进行语法句法研究,以提高翻译准确性。翻译实践中要重视培养句法能力,准确分析语序和句法结构,充分理解语句内涵。如“Unless the terms or context ofthis contract otherwise provide,this contract shall be inter-preted in accordance with Schedule A,and each of theterms used herein shall have the meaning ascribed to it inSchedule A(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or Schedule B(Special Terms)as the case may be.”首先分析句法结构,找出句子主干“contract shall be interpreted...and eachshall have the meaning...”其核心意思便一目了然,“合同应根据...解释,每一条款定义见...”,接着根据核心意思自问“合同根据什么解释?什么条款?定义在哪?”再次进行分析,就会找到“in accordance with Schedule A”,“usedherein”,“in Schedule A(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orSchedule B(Special Terms)”,可具体为“合同应根据(条款A)的解释,(此处所用)每一条款定义见(条款A)或(条款B)”,最后结合上下文,将as the case may be译为“以适使用者为准”,整段翻译为“合同应根据条款A的解释,此处所用每一条款定义见条款A(定义和解释)或条款B(特别条款),以适使用者为准”。

(二)社会文化能力培养

中国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更注重学习语言知识,忽略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译者要平衡文化和语言二者的重要性,避免重语言轻文化的倾向,培养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双方都会从各自文化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忽视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为促进交流的圆满成功,译者在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掌握相关文化背景基础上,要利用增减灵活转化来提高处理文化信息的能力。如“饭菜不好,请多包涵”可译为“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we are able to prepare,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再如翻译时添加文字补充说明外国人不熟悉的名称和中国历史事件,例如-cultural revolution((1966~1976)),秦始皇Qin Shi Huang(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帮助对方理解相关背景,更好地沟通交流。肢体语言是生活口语交际的补充,是使用最广泛和最丰富的表达方式,同一肢体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含义不同,呈现的意义大不相同。如英语国家中说话时人们彼此凝视和目光交流意味着诚实;而在中国谈话时盯着对方眼睛带来傲慢,咄咄逼人的感觉,让人觉得粗鲁和不礼貌。因此,译者需观察学习肢体语言,掌握肢体语言相关知识,促进沟通交流。跨文化交际不是盲目追崇对方,而是尊重不同文化价值和习惯,促进文化融合,促进相互理解。在商业活动中,若不妥善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会造成摩擦和冲突,甚至影响企业合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遵循这一国际通用规则,尊重文化差异,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

(三)思维能力培养

译者由于易受母语思维影响,翻译时习惯性套用本族语思维方式,否定翻译能比较典型地反映中西方思维差异。如将中文“我认为他不同意这项条款”译为“I think hedoesn’t agree with this clause”,译者没能正确把握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用中式思维对译“我认为”为“I think”,应将否定放在句首,进行全部否定而非部分否定,“I don’t thinkhe agrees with this clause.”才是正确翻译。再如英译中“You can’t be too careful to handle in transit due to thegoods is fragile”应为“鉴于商品易碎,在搬运过程中,越小心越好。”而不是“鉴于商品易碎,在搬运过程中,不能太小心”。

译者要克服固定思维模式缺点,应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首先比较英汉语思维方式,认识其共性和差异性,并在翻译、写作和口语中注意差异特征。其次阅读英文原版材料,如政治报告、科技论文的文献等,培养英语的思维习惯。还要多听、多模仿简洁、地道、典型的英语国家著名演讲材料。多听和多读有助于自我训练,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在翻译时可以模仿此类句子和表达相关,逐步意识并分辨中英表达与思维习惯的差异,潜移默化接受并使用英语思维方式,最后通过实践进行举一反三,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如“我们的价格是按照成本加运费报的,所以保险请你们自己办理。”译文可有以下几种:“Since our price is based on CFR,you have to takecare of the insurance”;“Our price is quoted on CFR basis,and consequently,the insurance is to be covered by yourselves”;“Since our price i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FR,the insurance premium shall be on your account”.这几个译文都传达相同的意义,翻译时要逻辑思维清晰,灵活改变句子结构但不改变句子原意,勇于实践才能在商务翻译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中英文;委婉语;异同

一、委婉语的定义

汉语中委婉语的定义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另一种说法是: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

首先,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用一种迂回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第二,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或人民心理:如考虑到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问题等。这里所说的委婉语用语与修辞中的委婉格不完全相同。它更是一种语义手段,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方式,委婉与其说是修辞的一种手段,不如说是目的。

英语中委婉语(euphemism)的定义也是一般分两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的说法)。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所谓传统委婉语亦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像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所谓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话、溢美之词,与禁忌语并无关系。英、美人(尤其是当代美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为了避免刺激,或是为了争取合作,有时会采用夸饰的手法,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以美言相称。

二、中英文委婉语的异同

首先,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委婉语以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活跃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日常交际、信息交流以及书面表达中。委婉语可以说是人们交际过程中的一种“剂”。它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集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中英两种语言在委婉语的使用上有着共同的交际目的,那就是尽可能采取比较含蓄模糊、语义笼统的词语表达人们不愿明说、不想直言的话语,以有效地调剂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避免粗俗失礼和尴尬难堪。共同的文化根源和应用领域,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社会都存在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各民族语言中均有反映。语言禁忌和其他一般不宜使用的词语一样,与委婉语有着必然的联系。禁忌的异同直接决定着委婉语使用的异同。中英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存在,可想而知,它们在语言禁忌方面有着各自的国别特色和民族形式。但是,仍然有些领域的禁忌是在两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这些就是中英委婉语的共同使用领域。

其次,构成方式的不同。英语委婉语有独特的构词手段:(1)缩略法。如:用WC代替water closet(厕所),用ladies代替ladies'room(女厕所),甚至有些原本就是委婉语的也一再省略,如B.O.代替body odour(狐臭)。(2)重音转移。Laboratory(实验室)的重音后移是个典型的例子。原来重读在第一个音节,同lavatory(厕所)的读音相近,为了避免不愉快的联想,就把重读后移一个音节。(3))字母拼写。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所以可以使用字母拼写来代替直白地将单词发出,以达到婉转地传达意思的目的。(4)借助时态英语中常通过过去时态来委婉表达,这是因为人们把现在与表达现在的事物和思想等同起来,而使用过去时则模糊了时间,以此来表示婉转、客气。如果提个要求,一般不说I want to(我想要),I wonder(我想知道),而I was wondering则可以使语气更委婉一些。

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有:(1)拆字法。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 (2)歇后语法。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3)换字法。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4)符号替换法。例如:“X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5)反义法。所谓反义就是指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例如:中国的四川仪陇客家人因忌讳醋字,于是把“醋”说成“甜子”。

总之,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具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倍受人们喜爱。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委婉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也就更加重要了。伴随着国际交流的常态化,委婉语的运用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给国际交流带来更多便利。

参考文献:

[1]杨鹏飞.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2).

篇8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商务英语 语用学 能力培养

一、语用学理论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可被定义为研究语言应用及语言交流的学问。也就是说,它是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的语境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同时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人际交流的社会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流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语用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现状

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还是商务英语语用发展的必经阶段。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准确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礼貌称呼等社会语言,并在交流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想,自然得体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培养的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很难借助母语中的语言规则、思维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甚至经常用语失误,给对方造成困惑或是引起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甚微,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当语言用于交际情景中时,语言注定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

1.语言是一系列的符号,常常被认为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所在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使对话双方能够在贸易往来的协商中尽快达成共识,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促进贸易往来。

2.在英语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使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再不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多会发生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之间。因此,在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贸易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商务用语规范和人文风俗,加快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步伐。

3.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做到对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复杂文化社会的灵活性,适应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1)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以基础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商务课程和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在模块构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2)以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教学特色。运用现代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商贸往来活动。

(3)逐渐壮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和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双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知识修养和综合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人才充实队伍,定期请企业优秀人员授课,讲解基本的企业文化和必要的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分派教师去企业参观和实践,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在不断巩固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在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跨文化交流的商贸活动中分析各国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规范的差异而在交谈中产生误解,同时研究商务英语的语用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中话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迎娣.语用学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A].读与写杂志,2010,(05).

篇9

    动物具有显着的特征,英汉语言中对这些特性看法总体相同,因此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大多数动物词或词组含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通常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动物词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部分动物词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使用和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翻译是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注重研究源语与的语之间的异同以及言内关系,从而实现源语和源语最大程度的的对等,这是翻译的重点。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英汉动物词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须考虑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关健词:汉语;英语;动物;翻译;文化

    Abstract

    Animals have obvious characters which are the same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eyes ,so most of animal words or phrases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sense both to Chinese and English ,but to some animal word different culture context has different association and different connotations .Sometimes ,some kind of animal which has the same concept sense while it’s culture connotation is different or even completely adverse. Animal words have obvious national culture characters ,some part of them have colorful senses ,so when you are using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or doing translation ,you should notice the word’s different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avoided being equivocal .Translation is unique kind of language using ,pay great attention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t and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original language and aiming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maximal equivalent between them ,as it the most important in translation .Language is a reflection of social life ,is a part of social culture . Animal words as a part of social culture ,when doing translation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e influence and restriction.

    Key words : Chinese  English  Animal   Translation  Culture

    一、文化与翻译

    1.1什么是文化

    近二十年来,“文化”一词在翻译领域中民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什么是文化?一般说来,有广义和狭义文化两种说法。广义论者认为:文化是个无所不包的大范围,大概念,既有属于物质领域的,也有属于意识领域的。现代文化学之父,美国着名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定义文化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即包括显型式样,以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1](p41)美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五类:Ecology(生态学);Material Culture (物质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ations Culture(宗教文化);和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这五类显然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两个领域。所以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两个主要的因素也分别来自意识形态方面的思维差异与两国截然不同的物质因素的影响。

    狭义论者认为文化只指精神文明,这是中外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正如英国学者泰勒给文化上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国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这一定义下的文化显然包括了艺术、传统、习惯、社会习俗、道德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总和。虽然以上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以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1](p41)

    1.2什么是翻译

    所谓翻译,即是用一种语言传递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比较与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对比交融。文化以语言为载体,语言以文化为管轨,而翻译即是实现跨文化的传递。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跟文化紧密相联。[2](p56)由于文化的不同,特别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巨大差异,语言的内涵和表达方法也截然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在途中遇到熟人通常会用“吃了吗?”或“上哪儿去?”来打招呼,而这种方式却会让美国人感到难以理解,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私人问题。因此文化不仅决定着人们说话的方式也决定着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从这个角度说,翻译是两种语言呈递的过程,更是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事实上,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一个合格的译者应该在掌握两种语言的同时也要掌握两种文化,并且全面考虑到源语和的语间的不同文化涵义。[3](p118-119)

    1.3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的影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文化的差异性是由所从事的物质生活方式以及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不同,文化起源不,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与特征也各不相同,特别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均有很大的差异。正因为如此,美国人提出“天才的普希金为名誉而牺牲是否值得?”的疑问,而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谦虚美德也不甚理解,这便是文化渊源。要使译文达到“信”或“忠实”则要求译者能准确的理解原文,前提是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4](p40)

    同一文化框架下的语言个体因生活环境,成长历程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对一定事物或概念有着见仁见智,各不相同的心理倾向,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因人而异的内涵意义,而不同的文化群体社会或国家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对相同事物或概念意义,我们称之为词的文化内涵,即“文化附加义”是除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以外的各种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文化所赋予的文化含义。 [5](p12)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都面临着江、河、湖、海等大自然的挑战,都目睹着日出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或多或少拥有共同的感受。在人类生活的客观环境的相似性和人类生活的客观环境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的基础上,英汉动物词在两种语言中就会发现语义重叠现象,即词对应关系,动物具有显着特征,英汉民族对这些特性看法总体相同,且用这些特性来描述或比喻人或物的某些特殊品质及性格,因此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只要语言的使用是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来使用动物名称,大多数词含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6](p35)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以会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听联想并赋予不同文化内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完全相同,机时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5](p121)

篇10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文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88-02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单位都由音义结合组成。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正是这种任意性,才使得人们能够用有限数量的音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来表达和反映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感情。语言系统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使得它具有无限的灵活性,能够不断改变和调整自身结构,以便适应外界交际环境的变化。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的定义

从广义上说,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 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有时也特指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相区别。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传统、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三、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行为,这种行为要通过不同民族语言文字的转化得以实现。所以说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不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仅仅掌握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能保证翻译者能深入、灵活、有效和得体地表达思想。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入语这两种语言,还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使译文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或完成相类似的文化功能。翻译研究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的,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中五彩斑斓或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在对比语言研究时不能只停留在纯语言方面的对比研究,而要要植根于对比文化研究的土壤之中。

(一)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在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一直在向弱小的民族国家渗透,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达的欧洲国家的人们为了十项与世界的交流和接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已经在当前显示出而且仍将继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与全球化之于文化的影响一样,它非但不可能使不同的民族文化趋于相同,反而会加速文化多元化的步伐,因而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便成了当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前沿学科理论课题。如法国学者和理论家Jacques Derrida、英国学者Susan Bassett和Theo Hermans 以及美国学者J. Hills Miller、Homi Bhabha、Andre Lefebvre等均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全球化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就应该将语言当做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而考察翻译则正是将语言学的经验研究和文化学的人文阐释及翻译文本的个案分析结合起来的有效尝试,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对翻译学这一新兴的尚不成熟的边缘学科的理论建构。翻译既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因此对翻译的研究也应该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将其置于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对其他学科的普遍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这样我们对翻译这一术语的既定含义就有了新的理解:从仅限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形式上的转换和内涵上的能动性阐释和再现),因此翻译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时更是如此。在这方面看来,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所提出的“翻译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而他们将翻译看做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铺平了道路。

(二)文化研究的发展

文化研究崛起于英国的文学研究界,其标志是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但是若追溯其更早的渊源,则可从F.R.利维斯的精英文化研究那里发现因子,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如果沿用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所描述的狭义的“翻译研究”之定义,那么翻译研究则起源于1976年的比利时鲁汶会议。这样看来,文化研究早于翻译研究,在方法论上较之翻译研究更为成熟就是理所当然了,因此早期的翻译研究理论家呼吁一种“文化转向”就有着某种理论和方法论的导向作用。此时我们所讨论的“文化研究”,并不是那些写在书里高雅精致的文化产品――文学,而是当今仍在进行着的活生生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我们的社区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时尚和影视文化甚至互联网文化和网络写作等等,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无法回避的影响的文化现象。这样,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非精英学术话语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反体制性”和“批判性”。当年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合著的专题研究文集《文化建构:文学翻译研究集》第八章《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中曾颇有见地地指出,总之,文化研究已经走出了英语的起始阶段,朝向日益加强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并且发现了一种比较的层面,对于我们所称之的“跨文化分析”十分必要。翻译研究也摆脱了一种文化的人类学概念……逐步走向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概念。就方法论而言,文化研究放弃了那种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相对立的说教式阶段,越来越紧密地关注文本生产中的霸权关系问题。

几乎所有的翻译者都试图接近原文的意义,所有的翻译理论家都试图发展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并且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发现,要想进入“忠实”的境地确实是难之又难,甚至是不可能办到得,因为由于众多的原因,源语中的意义是不可能在目标语中得到绝对忠实的表达得,任何忠实都只能是相对的,其中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远远要比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复杂,由于文化因素的作用,内在于原作中的不可译性就显得更为突出,有时甚至是两种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协调,甚至做出了必要的牺牲,以便发现一些相对可译的因素,最终完成翻译的过程。因此有些翻译研究者便力图发现某种折中的办法来解决“忠实”或“对应”的问题。美国翻译学者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应”概念。他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译者“旨在完成表达的自然性,并试图将接受者与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想关联的行为模式联系起来”。显然,在奈达看来,由于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因素所使然,完全的对应是不可能达到的,同时也没有必要去追求对应,因此他便试图发现一种相对确当的方法来再现源语中的意义,而表达在目标语中的意义实际上达到的正是这种“动态对应”的效果。

而瓦尔特・本雅明以及后来的德里达则在这方面走的更远,他们更注重译者的主题阐释作用,也即更重视文化的因素。本雅明和德里达解构了所谓的“忠实”,解构了所谓的文化本真性。德里达指出“任何翻译的策略都不可能决定性地依附于一种文本效果、主题、文化话语、意识形态或制度。这样的依附性在译者出自其中的文化和政治情景中是偶然的。这些字面直译的策略实际上在翻译史上始终被用于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今天的全球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人们最需要的应当是理解异域文化的微妙含义,以便和来自那些文化传统的人们进行更为友好地交流。从这些可以看出,对原作文化精神的再现已经成为一种最高境界的“忠实”,因为每一代的翻译者都试图接近这一理想。所以,翻译应该是从简单的纯语言字面意义上的解释过渡到文化层面上的意义阐释和再现。这种文化并不局限于文字文化,同时也包括视觉文化。纯语言文字的翻译之功能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机器翻译来取代,而文化层面的意义阐释和再现则只能由人来完成,因为只有人才能最为恰当地把握文化的微妙含义并加以确切的表达。

四、总结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而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十分复杂,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处理起来也无定规可循。不过,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即翻译者熟练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及其对两种文化的理解程度。舍此,翻译是无法实现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由于翻译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关注文化的差异;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文化,并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实现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2002),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Hisen-Yi,YANG(1978),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3]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