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20801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 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篇2
关键词:句子核心结构 文化差异 翻译
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即语音形态上的差异、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和两种不同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种种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和中英文化积淀所造成的差异。以及翻译上对这些差异的处理。
一、英汉句子核心结构的差异
研究英汉对比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词序都是主谓(宾),但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二者句子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句子的二分结构(NP+VP)是语法的:语法的句子结构注重形式的严谨。主语不可缺少。而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语义的句子结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一句话的意思需要通过语境去意会。主语虽然也重要,但不一定是必有的,常常可以从句子结构中省略。汉语在表示施动者、动作、受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全依赖意合。抓住了这一本质差异,其他差异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例如:A:活干完了吗? B:干完了。
英语译文:A:Have you finished your job?B:Yes,Ihave,
这个五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跟英语的译文比较。有两个不同。一是没有主语,从字面上难以确定是谁,只能根据具体语境去意会;二是汉语的话题――活(指工作),在英语的译文中成了宾语。所以,从这个简单的句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性差异,即汉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话题+说明,英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NP+VP。同样,“艰难之路。唯勇者行”(When the going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也是这个结构。
二、不同文化积淀投影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其翻译上的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对翻译产生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他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生存环境、社会风俗、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的。一个民族语言的成语(idiom)、典故(classical allusion)、谚语(proverb)和惯用法(usage)都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在民族语言上的反映。也可以说,作为惯用表达方式的成语、典故、谚语,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笔者将在以下篇幅中探讨翻译上是如何完成对这种差异上的处理和转换的,
1 英语成语的汉译。含典故的成语中,in the seventhheaven常被误译为“在七重天”,正确的译文应是“高兴极了,非常愉快”。七重天在汉语文化中没有特殊意义,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和嫦娥的月宫都在九重天。在西方,七重天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在最高层。言下之意。人能身居天国,与上帝和天使同住,自然是非常快乐的。这是借喻。不能照字面直译。
其它含典故的成语还有很多,如: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直译,尚未被汉语文化接受,不好理解),致命的弱点,惟一的弱点(意译,准确到位,但典故的形象性荡然无存)。
不含典故的一些成语的翻译:beat about/around thebush,误译:打草惊蛇;正译:旁敲侧击。
go back on one’s words,误译:收回自己说过的话:正译:食言,说话不算数。
gild/paint the lily,误译:锦上添花;正译: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些含典故的成语,如:黄粱美梦(pipe dream),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四面楚歌(bebesieged on all sides;in desperate straits)等都是采取意译。原文的典故荡然无存。一些不含典故的成语可以英译如下:对牛弹琴(D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listener/,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守口如瓶(keep a stilltongue in one’s head*);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stile*);引狼入室(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带*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成语。
3 英语谚语的汉译。英语中有大量的谚语,这里精选几个含借喻或典故的谚语,配上汉译,如:He that sows thewind will reap the whidwind,玩火者必自焚*/,自作者自受: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鹬蚌相争,渔翁得利*;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green,长青的友谊需要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上带*号的汉译都是大致的对等的汉语,其余的采用的是意译。
4 汉语谚语的英译。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Hethat hatht,een bitten by a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Oncebitten,twice shy.*);家家有本难念的经(Every family hasits own hard nut to crack,/Every family has a skekton inthe cupboard*)。
以上带*号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英语谚语,其余的用直译或意译。
成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的经验中和传统文化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和智慧结晶。英、汉的谚语都有这样的特点:用词简炼,比喻生动,寓意隽永。讲究音韵,多平行结构或对仗,语言通俗,便于记忆流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非逻辑的特殊词语和特殊句式及其翻译处理
作为特殊语法现象的英语惯用法常常出现非逻辑的结构。英汉互译在语言逻辑上遇到的困惑突出地反映在这方面。以下。笔者将分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1 英译汉的特殊翻译处理。
a,反说正译法(litotes)例: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nobedy good,(prov,)
误译:凡是坏事,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正译:对人人都有害的事世上少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本句的
含意实际上相当于“Even an ill wind may not blow harm toeverybody,”
b,部分否定法(patrial negafive)例:All that glitters isnot gold,(prov,)
All在这里也是部分否定,相当于“Not all that glittersis gold,”译为:闪光的不都是金子。/闪闪发光物,未必都是金。
c,矛盾修饰法(oxymoron)例:The government’s re-spense to the report has been a deafening silence,
既然是silence(沉默),又怎么会deafening(震耳欲聋)呢?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段――矛盾修饰法,产生一种警醒的。甚至是辛辣讽刺的效果。本句应译为“政府对此报道置之不理,让公众听不到官方的一点反应”。
2 汉译英的特殊翻译处理。
a,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处理。例:在船上可以比在陆地上看到更多的星星(More stars could be observed on boardthe shipt than on the land)。
b,使用形式主语it来帮助构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例1:一般来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南京冷(Normally,itis not so cold in Shanghai as in Nanjing in winter);例2:希望中美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上的往来(Itis hoped that economic exchanges will be expanded betweenChina and the United Srat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mutual benefit)。
c,处于次要信息地位的主语之英译处理。例1: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In fact,due imper-tart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financing in America)。
说明:原旬的主语“美国”是场所,而句中的主要信息是“重视……”。
例2: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Relevant Laws haven’t been prom-lgated in terms of thisarea sofar)。
说明:本句的主要信息是“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原句的主语“国家”处于次要信息地位,而且含义笼统不明确。在译文中可以省略。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2-03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方梦之.2004:186―189)。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
二、英汉谚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地理环境、习俗、宗教、历史等密切相关。作为语言表达特殊形式的英汉谚语,与各自文化密切相关,传达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本国信息,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指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它极大影响一国文化的形成和改变,对各国语言的特点也起决定性作用(包惠南,2001)。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英国为例,它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
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
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
To keep one’s head above,water(奋力图存)
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
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它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
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
hook 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不要班门弄斧)
与英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不同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中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汉谚中“有眼不识泰山”,我们知道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汉谚中用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事物,以此来比喻那些显赫重要的人物。又如:“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在英语中是无法找到相同的谚语的。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枯木逢春、斩草除根、挥金如土、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瑞雪兆丰年等。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国或一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英汉谚语中很多都与习俗有关,其中的形象不管相同与否,涵义却差别很大。
首先,最典型的是中英两国对动物的态度差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尽管现在越来越多人把狗当宠物,但狗的贬义形象却仍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英语国家大多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英语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如: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老狗不乱吠,指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另外,龙在中英语言中有不同的涵义。对中国人而言,龙是神圣的,被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因此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封建帝王自称真龙天子,穿“龙袍”。许多人对子女都“望子成龙”,但如果翻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英语国家的人会觉得不可理解。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邪恶的怪兽,能喷火,有三头六臂。因此在英语言国家中很少含有dragon的谚语。
(三)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等;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等;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梁茂成,1995:36―38)。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 (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英语文化中受宗教影响更深,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文化基本上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有关的谚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像教堂里老鼠一样穷)。这些都带有明显的英语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
(四)历史典故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巨大。谚语好像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历史变迁。英汉两种语言包含大量由历史文化典故形成的谚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与翻译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涵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凯撒征服不列颠,英国历史上,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然存在,从今天的英谚中可以发现历史的痕迹。如当你翻开一本中型英语字典,在Rome(罗马)的词条下就会找到至少三条与“罗马”有关的谚语: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人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及其文化对不列颠的巨大影响。
除了历史,英语谚语的来源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则是出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汉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
汉语谚语同样也有来自历史传说和神话典故的。如来自文学作品的:“三顾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来自历史典故的:“四面楚歌”、“完璧归赵”;来自民间传说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如:“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到”等等。这些具有明显民族特点的词语都与汉文化有紧密的联系,都包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那么,面对中英文化差异,我们怎样才能对英语谚语作最贴切的翻译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t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惠南,2001:163)。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易于说理,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Nit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包惠南,2001:164)。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李红,2001:62―65)。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提供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则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具体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民族色彩很浓,西域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文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言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常见的例子如下: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ears.(隔墙有耳)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
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二)意译法(liberal translation)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heel 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 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 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
4.When Greek meets Greek, and then comes the tug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争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三)等值译法(equivalent translation)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提供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2008:93)。如: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说曹操,曹操到)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liberal translation)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地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What is a workman without his tools?(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丰富和变化的。作为语言固定形式的英汉谚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比较英汉的文化差异不仅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也增进了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两种文化,译者就不能精准地翻译。希望通过本文,译者能对中英谚语有更多了解,也更熟悉两种文化背景和翻译技巧,以期他们在翻译时能时刻意识文化差异,用更完美的译文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2)
4.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5)
5.常晨光.英语习语的人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
6.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
9.李红.从英汉习语看民族文化特征[J].山西大学学报,2001(4)
10.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11.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6)
12.唐亮.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8(4)
1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
1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篇4
一、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社会活动。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也就是说译文要在语言的功能上和原文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和原文对应。王佐良先生也指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要想成功实现广告翻译中源语与译语之间有效的文化互动,译者就必须在了解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上,比较两地文化的异同,使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收到近似等同的感受,在看到广告后产生同样的心理回应。
(一 )尊重广告受众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消费心理
我国一些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商标及其产品有:“康师傅、同仁堂、全聚德 、红豆、太太、红旗、娃哈哈”等,其销量更是可想而知。只要稍加分析便不难看出,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吃了“康师傅”面条会想到健康强壮;看到“同仁堂”会想到药店里仁义满堂。始终如一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礼仪、道德,向往幸福,维护和平。商标“统一”正是反映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我们常见到“乐”、“福”、“祥”的字样,暗示幸福、吉祥、快乐。
C.D.的香水品牌Poison(毒药) 用词大胆,却有较深的文化渊源。据说与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服毒徇情的典故有关。体现出西方女子狂野、奔放的个性,同时也表示女人用了这种香水,就能使男人“中毒”而神魂颠倒,因此在西方倍受青睐。在中国若直译为“毒药”则一定让人无法接受,因此将其转义为“百爱神”,既贴切易懂又迎合了中国人对异性和美好爱情的向往。
三菱汽车公司向美国市场倾销产品时,创制了下列广告:“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并非所有的汽车都有相同的品质)。熟悉美国历史的人一见这则广告,立即会想起《美国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日本广告商将原句中的“men”(人)改为“cars”(汽车)来突出广告描述的目标,将原来的肯定句式改为否定句式,道出了该车的优越性能。这则广告词套用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句,使三菱汽车在美国成功地打开销路。
而三菱公司向我国进行广告宣传时将其广告词改为“古有千里马,今有三菱车”,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古谚,运用对偶这种中国人喜爱的修辞手法,使中国消费者读起来既亲切熟悉又生动形象。
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广告要在短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和原文对等,广告语翻译就不能局限于原始意义上的直译、意译等翻译技巧。如中国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海尔,在国内的广告语是 “海尔,真诚到永远。” 而相应的英文广告翻译则是 “ Haier and Higher”, 虽然该翻译与 “真诚到永远” 的意思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是译者用了一个与海尔发音一样的形容词“Higher”(更高), 这在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传达了企业理念: 更高,更强。如果直译为 “sincere forever”(真诚到永远), 也是一则很好的广告,但译文在英美国家的人看来与产品本身没有联系,也没有特色。
从以上的中英文广告标语中,我们领略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措词,这也提醒我们在广告翻译中应时时注意分析文化内涵的差异。
(二)广告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禁忌
在一种文化中好的东西,到另一文化中可能会因为文化价值取向不同而失去原有的美感价值,触动他国文化。在一个国家有吉祥意义的词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可能就成了凶险的文化内涵。比如, 众所周知的龙这个词,在中国是尊贵的象征而在西方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会导致文化冲突。而老虎在中国是威严和力量的象征,在西方也是有活力的动物之王,我们用“tiger”代替“dragon”, 既传达了原文意思,又避免了不同的民族的文化禁忌。
上海产“白翎”钢笔,其英译为“White Feather”(白羽),在英语国家无人问津,因为白色羽毛象征的是胆小鬼。又如喜鹊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喜鹊叫,喜事到”的说法。但在英语中,magpie常用来比喻喋喋不休,令人讨厌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还意味着死亡。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别注意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形象。
在翻译时应注意的禁忌还有,例如,英国人不喜欢大象、颇喜欢熊猫;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喜欢玫瑰花,忌用;日本人忌讳荷花、狐狸和獾,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在翻译时,有关颜色的广告词也不可忽视:比利时人最忌蓝色,认为蓝色是不吉利的凶兆。如不加注意也会影响到出口商品的销售。
二、广告翻译的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 这就决定它们在语音、词序、修辞等方面具有差异。
(一) 语音差异
广告语言一定要琅琅上口、令人过耳不忘, 这就要充分运用到语言系统中的语音形式。汉语广告和英语广告中就表现出了一些不同的语音文化特征。
谐音是利用汉字一音多义的特征来转换概念。如“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表明只要一吃这口香糖就会让人爱不释口。“食全食美”(酒店广告语),表明该酒店什么都有,而且非常美味。一自行车广告“骑乐无穷”, 真可以使人乐在“骑”中。运用谐音的广告在汉语广告俯拾皆是。
理光复印机的广告 “We lead, others copy. (我们领先,他人仿效), 在这则英文广告中, “copy”既有复印的意思,又有暗示其他品牌不如理光复印机,要仿效的意思,用的是双关。英语广告中也有谐音、同音替换或者双关现象,但是没有汉语广告中那么突出, 那么丰富多彩。
英语广告中的押韵包括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头韵是把首音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尾韵则是把尾音相同或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以形成视觉和听觉的最佳结合,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例如:索尼产品的广告:“Hi-Fi, Hi-Fun, Hi-Fashion, only from Sony”(立体清晰,至高品位,时尚名流,均来自Sony)这则广告模拟音响效果, 根据Hi-fi造新词Hi-Fun, Hi-Fashion,一种特有的节奏感。音调铿锵,琅琅上口,极富诱惑力。
“Sea, sun, sand, seclusion--and Spain”(大海、阳光、沙滩、幽静之地 )这则旅游广告运用头韵处旅游胜地的环境,引人之处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汉语广告通常是押尾韵, 不像英语广告这样普遍存在押头韵的现象。例如 “要想皮肤好, 早晚用大宝”( 大宝护肤品); “人靠衣装,美靠亮妆”(亮妆化妆品)。
(二)词汇差异
汉语的广告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用词的字数方面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式,四字、五字或者七字的对偶句多等陈述句。如“规格齐全”、“品种繁多”、“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品质优良”等,不仅数量多,而且使用频率高。还有人们熟悉的下列电视广告语: “爱生活,爱拉芳”(拉芳化妆品); “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运动鞋); “真情付出,心灵交汇”? (雕牌牙膏)。
而英语广告中常使用词汇变异手段创造新词、怪词,使消费者能在不经意间注意到广告的商品。这样既体现了产品的新、奇、特, 满足了消费者追求新潮的个性心理,又可取得某种修辞效果,引人注目,是推销商品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钓鱼广告 “What can be delisher than fisher?” (有什么比钓鱼更有趣呢?)Delisher 是谐delicious 之音故意杜撰出来的,目的是与后面的fisher造成押韵的效果, 突出钓鱼的乐趣。
汉语运用自身的结构弹性、节律、节奏、音调等优势,大量使用字数相等的对偶句,尽量让广告语言简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前后压韵,既有汉语的语言美感,又便于记忆;而英语广告人则运用了英语拼音文字的特色,大量使用英语的头韵、内韵和尾韵。
三、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
广告语言本身就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性,把一国的广告语言翻译成另一国的广告语言时,由于社会文化、语言、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这种翻译绝非只是一种一一对应的符码转换,而是要在保持深层结构的语义基本对等,功能相似的前提下,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我们常用的广告翻译策略有:
(一)直译策略
直译是指将原文句子表达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按字面直接翻译成目标语, 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包括原文的句式修辞等表现手法。例如:
三星电子:Challenge the Limits(挑战极限)。
卡迪拉克汽车(Cadillac):Standard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标准)。
雀巢咖啡:The taste is great. 味道好极了。这是雀巢咖啡的广告词,也是极为大众化、口语化的。以上两例译者都采用直译,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音译策略
按照发音上的相同或契合来进行翻译。例如,风靡世界的名牌饮料Coca-Cola-可口可乐,既谐音,又符合饮料的产品特征,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使人一睹之下便想开怀畅饮。这样的商标译名已被公认为翻译的典范。
“狗不理”包子的英文翻译为“Go Believe”(相信),找准了中西文化的切入点,“Go Believe”不仅发音上与“狗不理”契合,而且足以让英美人产生值得信赖的美好感觉。
Nike, Puma, Reebok分别翻译为“耐克”,“彪马”和“锐步” 都采取了音译,品牌均为两个字,短小精干,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体现了体育服饰的结实与耐用。
(三)意译策略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通常只取原文的内容而舍弃其形式。这种译法较为自由、灵活,但仍保持原文的基本信息,可使译文比较地道,可接受性较强。
例如,Mosquito Bye Bye Bye(RADAR) “蚊子杀杀杀”。(雷达牌驱虫剂),翻译没有直译 “杀杀杀” 为“ kill, kill, kill”, 而是意译为 “Bye Bye Bye”, 避免了文化心理冲突, 译文暗示在用了该杀蚊剂之后,蚊子没有了,高高兴兴跟蚊子告别。
Can't Beat The Real Thing. 挡不住的诱惑! 这则美国可口可乐的广告,如果直译为“无法打败真正的东西”,效果就差很多。由于两种语言在词义、结构、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广告词往往无法直译,用意译反而更能传神达意。
(四)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策略
这里的音译不是使用汉语拼音,而是指英文商标和中文谐音,且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如“乐凯胶卷-Lucky”(幸运)。
“四通打印机 Stone” (寓意坚如磐石) 。
北京“豆师傅”豆制品的英文商标为“Do-self ” (自己动手制作) 既指大豆产业自家制作的纯天然特征,又与中文谐音。
“Colgate” (高露洁) 的第一个音与原语相似。“露洁”为意译加音义,加强了牙膏能洁白牙齿的信息,现出露齿也不怕的信心,不仅音译靠近,而且也找到了译语文化中有彩头的字词表达,可以看作对品牌的文化翻译。
篇5
1.生存环境的差异。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在历史上很发达;而中国地处洲大陆,土地是人们的生活所依。所以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的表达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
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历史文化的差异。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其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s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谚“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 (别称 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谚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谚“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谚“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谚“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
英语和汉语之间虽有近似的谚语,但两者之间一方是来源于生活,另一方来源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可直接对号入座。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又如,“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类似于汉谚“别占着茅坑不拉屎”,前者来源于《伊索寓言》故事,后者却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再如,英谚“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类似于汉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前者是从实际生活出发,而后者却是来源于历史传说。
3.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集体主义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集体主义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型特征。
篇6
中国重农,西方重商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属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不需要对外贸易,长期“重农抑商”、“重农轻商”,所以,富足安逸的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长久以来大受推崇,倍受青睐。比如,“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十分流行的俗语描绘的是一幅多么令人羡慕的理想生活!相比之下,商品经济和商业向来不被人重视,商人始终不被人看重,经商甚至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汉语习语———“无商不奸”便是有力佐证。而在历史上,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了原始资本的积累极力推崇自由贸易、对外大肆掠夺扩张,实行“炮舰外交”(gunboatdiplomacy),持剑经商,英语谚语———“Tradefol-lowstheflag.”(意思是:在资本主义向外扩张时,其政治军事力量扩展到什么地方,其商业贸易就紧跟其后蜂拥而至)就是最好的诠释;同时,他们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大力发展了资本主义和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因此,英语就有了与汉语完全不同的merchantprince(财富王子)这一美称。
汉语“和气生财”,英语“顾客至上”
篇7
英语句子在建构的过程中借助形式手段,以限定动词为中心,以主谓结构为框架将语义表达纳入句法的形式结构当中,并使用适当的介词以及连接词来表示句子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
汉语句子的结构特征远远不同于英语句子的结构特征,其流水句特征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语气成句,而且在很多艺术性强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列锦句和对偶句。汉语中的字词以一个基本的结构单位存在,具有音形义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特点,而意义上的完整性也就成为汉语句子的关键要素。在汉语当中,一串语词能不能成为一个句子,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串语词是否能表达出完整的意义。句子生成的机理是由已知语义到未知语义的衍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衍生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主观态度和情感的语气贯穿始终,将汉语句子的主体意识发挥到了极致。英语句子的形式建构和汉语句子的语义建构体现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和哲学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二、文化·思维·语言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过来,文化又是语言的根。不同的文化使语言的面貌大相径庭。因此两种语言的不同可以从文化上找到诠释。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人们在思维的方式上必然存在着不同。周光召教授曾经指出:“一种文化的特点更集中地反映在它的思想方式和对待一些人类面临的问题看法态度之中。”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思维离开语言便不能独立存在,语言必须依靠思维为之提供内容。因此思维方式、思维特征的不同注定了语言句子结构模式的不同。英汉语言成句特征的差异反映了汉英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三、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汉英句子特征差异的影响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生活习惯,社会形态,社会变革的历程和方式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的各具特色的语言。特别是文化思维规律和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徐通锵早在1997年就曾指出中、西语言结构基础上的差异是由中西语言的编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西方思维方式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呈焦点视,相反,中国人的思维更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思想,其思维方式呈散点视。中西方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造就了汉英语言相应的“散点视”和“焦点视”造句心理。
英语句子一般总有一定的架构,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饰、限定、补充等附加成分就像主干上的旁支一样,借助各种连接词进行空间构建,形成一种由主干向外扩展的树形层次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主谓结构限制,没有词类的严格区别,句子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层层铺排延展,直到语义或意象完满为止,呈现出散点透视的特点。汉语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往往让对话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明显的连接词来标识语义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中国文法,要从“语像”出发。比较通俗简单的说法就是要抓住中国人的心理。
篇8
关键词: 英汉文化 思维方式 差异
1.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概述
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的载体。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
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想,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英美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2.1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运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大量使用涵义概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泛、曲、隐的感觉。如:英语中有许多加虚化功能的后缀转化为抽象名词。如:fruitfulness,realization,friendship,children,freedom,truth,refusal。而汉民族则习惯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明、直、显、形的感觉,并由此导致英语抽象名词多、而汉语具体名词多的特点。在用词上表现为,汉语除单纯词外的合成词可以运用词素的互相融合(“教”和“师”组合成“教师”)、连接附加成分(“美”加“化”构成“美化”)、以及重叠(“爸爸”“姐姐”)等方式构词。汉语的词形变化比较少,缺乏像英语那样的丰富的词缀虚化手段,从而导致汉语用词倾向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画饼充饥(feed on illusions)。又如:他这一阵子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就是安静不下来。(His mind was in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以上这些句子均体现了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的特征。
2.2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的差异反映在篇章结构上,表现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也就是说,英语段落通常直截了当地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来,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体现了解析式思维。因此,英语中有and,but,or,if,when,where,whereupon,except,while,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行文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自然流动。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了整体式思维。因此就形成了先因后果,客观叙述在前、主观评论在后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为头大尾小,句子的扩展呈现逆线性延伸。
2.3汉民族偏重本体,英民族偏重客体。
“事在人为”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动作、行为和事情必然是由人所做,事物本身不可能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和事情。中国人在观察、描述所发生的事情时以人为中心观察、描述。在表达时往往从人本身出发,要说出事情的实施者。由于汉语是以人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中心,所以汉语习惯用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另外,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的发生、演变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常落在动作的发出者身上,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因此,汉语中多用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一直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所以他们的文化以物为本、以自然为本,形成了以事物本身为观察、分析、研究中心的客体思维模式。以物为中心的思维,造成了英语中的句子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而不用人称作主语来叙述。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并以此作主语,从而使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广泛使用。本、客体思维模式对汉、英语的影响从下列例句中可以窥见一斑。
Pressure of work has somewhat delayed my answer.(由于工作繁重,(我)答复稍迟了些);His entire life was devoted to learning.(他一生致力于学问)。以上英语句子都以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而译成汉语时都以有生命的人作主语。
2.4英民族偏重形式逻辑,汉民族偏重辩证逻辑。
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但也不排除辩证逻辑,但相比之下,汉民族更注重辩证逻辑,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这一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组织篇章都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合,运用各种有形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的严格支配,句子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目了然,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语言简洁,在造句、谋篇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特点,造句连篇时,其间的联接少用或不用形式词,重在意念的发展。汉语的意合特征还表现在句子的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志,在词的形式、顺序上均无固定要求。如:阿Q没有家,(他)住在本社的土古祠里;(他)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家叫他)割麦,(他)便割麦,(人家叫他)撑船便撑船。(《阿Q正传》)不难看出,汉语句子有大量省略的部分,但它并不影响表意,反而体现了句子的精炼、简洁、生动活泼。因此,汉语造句注重的不是空间构架的严谨,而是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而是以意统形,削尽冗繁,辞约义丰。
英国人重形式论证,重分析,崇尚个体思维,语言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上的严谨,非人称主语用得多,被动句用得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语言。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用得多,连词用得少。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讲求平衡与对称。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英国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他又说:“中文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都是一个优点。”由于汉人讲“天人合一”,主体意识很强,所以在语言中使用大量的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如:It’s hard to say.(很难说);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另外,中国人强调主观,因此汉语句子多以人为主语;英国人强调客观,因而英语句子常以物或抽象观念为主语。这也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如:An idea suddenly struck him.(他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His case is really serious,as he is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and continuous convulsion.(病人又发高烧,又抽搐不已,的确很危险)。
3.结语
综上所述,汉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异。汉民族的思维倾向于领悟式形象的整体综合性思维,英语民族则偏重形式逻辑、抽象的个体分析性思维。当然,此处的差异只是就整体而言,并非意味着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处在互为相反的两极,差异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40-4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2).
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17-03
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社会特征。有些科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化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①除了通晓这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外,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在中英文语言交际中也占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民族不同,二者不同的地理文化、历史风俗、生存环境、、及美学观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必然会分别反映在两种语言交际活动中,如听、说、读、写和译等。此外,中英两国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俗经济,政治生活,等,两种语言在理解其语言含义以及对部分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存在。例如,在禁忌语上的不同的表达等。正确认识和理解中英语言间的差异,在跨国语言学习和交际活动的运用中是十分必要的。再次,语言与文化是相互紧密联系,彼此交融的关系,其文化及观念的差异性导致中英文化产生鲜明的“特异性”或个性。文化体现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因此不同文化中鲜明的“特异性”和“个性”,导致呈现出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具体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为语言差异。本文将从英汉语言文字本身以及精神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分析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一、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分析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既是传递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②异域民族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反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中英两国人在对同一事物的思维方法和理解方式上不尽相同。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中英语言交际活动在受不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影响下所导致的在语言使用和理解方面上的差异。
(一)历史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其各自人文及社会发展进程上的差异,积累形成的历史文化也大不相同。在跨国语言交际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因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难题。例如,由于中英生活习惯的不同,英国人有喝下午茶(afternoon tea)的传统习惯,而中国有吃/夜宵(night snack)和广东的“饮早茶”(yum cha)的风俗习惯。再次,如中国的十二生肖,当用英语谈及人出生的属相时,英文表达为“What animal sign were you born under? (你属什么?) I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at. / Mine is the Rat.(我属鼠)。”如果不了解这个历史文化背景而望文生义则会产生误解,就可能会把回答误解“我是老鼠”而不是“我属鼠”。又如中国人的/扫墓/风水/算命/拍马屁/吃醋等;英国人get on the high horse/ lead a cat and dog life/ It rains cats and dogs.等,这些都基于英汉语言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背景。再次,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恰当分析和理解异国的历史典故,也是正确进行跨国语言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很多英语成语典故都出自于希腊古罗马神话或者《圣经》,例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出自希腊古罗马神话,在英语里解释为没有预期到的灾难或祸害的源头。又如中国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如果外国人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人,其成语相关的典故是什么,他们也就很难理解这句成语的深层内涵。由此可见,如果缺乏对一民族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单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会产生歧义或者误解,从而影响跨国语言交际活动的进行。
(二)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各民族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者现象各自采用的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③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黄土文明为主的东方大国,而英国则是个以海洋文明为主岛国。在英语中有许多与海洋和渔业有关的词汇,例如:mi-ss the boat(误船,现这一成语理解为“失去机会”),all at sea(船在海上失去控制,随风漂流,其实际含义为“茫然不知所措”)、get into deep water(陷入深水里,现解释为“陷入困境”)、hook one’s fish(其含义是如愿以偿)、spend money like water(理解为“挥金如土”)等,而中国,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因为常与土地接触、用牛耕作,汉语里有许多与土和牛相关的成语词汇,比如: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卷土重来、吹牛、牛气冲天、牛脾气等。
此外,由于受历史、、价值观念、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各自不同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其中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东西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所产生的成语词汇的意思也大不相同。受历史印象的影响,狗在汉语言文化中里代表着一种贬义的形象。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和词汇大部分都带有贬意,如“狗嘴吐不出象牙”’、“猪狗不如”、“狗腿子”等。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好朋友。英语的成语和词汇有关狗大部分都是没有贬义的并且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例如as a god with two tails (非常开心),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等。
(三)风俗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④不同的民族在称谓、打招呼、告别、称赞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
1.英汉称呼语的差异
英汉在称呼语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即便对同一个概念所指的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在英语里分别用sister和brother来统称姐妹,兄弟;而在汉语,辈分大小都分得很清楚,例如姐姐/妹妹,哥哥/弟弟。汉语文化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用语,既要区分性别,又分长幼次序,如“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或者“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而英语里却一律模糊地统称称为cousin。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西方人对称谓语的使用比较随便。Uncle,aunt等常常会被省略掉来表示亲切,甚至可以对父母长辈直呼其名。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这些事不被允许及赞同的。
再次,社交场合中中英称呼语也大有差异。在汉语文化中,无论是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都习惯把对方的官职加在姓之前来表示尊敬,例如“王院长”,“周主任”等。而在西方国家,Mr、Mrs、Miss这种尊称可以代替对方的官职并用于几乎任何场合,甚至可以直呼对方姓名以示亲切。
2.英汉问候语的差异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也体现在问候语方面。英国人常用How are you doing? / He-y! / How’s everything going? / Nice to m-eet you!等为开始攀谈的话题;或天气也常被用做开始攀谈的话题,如:What a lov-ely weather! / A fine today, isn’t it? /Toda-y’s weather is nice, isn’t it?而在中国,人们常说:你吃了吗?/你上哪去?/结婚了没?/孩子多大了?等。婚姻、年龄、家庭、收入等相关方面也是中国人谈话的主要话题。而在西方国家,这些话题是要尽量回避的。英国人会认为这些中国式的谈话内容是在干涉其私生活,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另外,西方人告别时常说Good bye / See you later/ See you等;而中国人则常说:慢走/走好等。因此,问候语的使用也是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
3.英汉称赞语的差异
英汉中的称赞话语行为有相似之处,称赞语可用于打招呼、表感谢、提建/请求等。在英语和汉语中,称赞语在语言表达方面都有明显的相同的特征,如英语中常用“good”,“beautiful”,“wonderful”, “well done”等;同样地;汉语中常用“好”、“漂亮”等词。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称赞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也表现出各自的差异特征。如中国人在打招呼会说:“你好,你气色很好,圆润了不少,很有福气!”其中“你看上去很好”。(You look nice.)与“圆润了不少,很有福气!”(You look fat,lucky you)。这两句对中国人来说实为礼貌用语;在西方文化中,第一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则不是。中国人有时说“你胖了”,实在称赞对方生活宽裕,或有福气。但对英美文化里尤其是对于评论女性的身材,说她长胖了,便是十分无礼,是忌讳语。
虽然称赞语都是褒扬被称赞者,但汉语和英语中具体话题大有不同。如对方的年龄、工资、婚姻、家庭等等常在汉语文化中被用做称赞话题。反之,如果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each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是侵犯了别人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是隐私,不容侵犯的。
(四)精神物质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在精神方面上的差异主要是指民族思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⑤中国受儒释道和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刻,而西方现代的观念则源自于古希腊文化。不同民族存在思维形式的差异,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必然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吴森教授论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中可以总结出: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中国文化是艺术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⑥如,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强调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西方人认为对语言表达应以事实为依据出发讲话,敢于直接承认事实,是礼貌的表现。而由于中国千百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人的价值取向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和”为贵。这种根深蒂固的礼教文化已成为了中华名族的潜意识。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交际场合,人们自觉地遵守着谦让的礼节,通常采取贬己尊人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个人修养及礼貌。然而,在英美文化中这个观点并不被认同。例如,当受到赞扬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并回答“Thank you. / Thanks.”而中国的回答则是采取“礼貌准则”。通常会用否认或推让的方式来表示自谦。如有人夸你的项链,你会说“一般而已”。而英语国家的人则会回答“Thanks, I like it too!(谢谢,我自己也很喜欢。)”;又如以下的对话“Your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excellent.”西方人会回答“Thank yo-u / Thanks”,来表示对自己英语发音水平的承认并感谢对方;而中国人则会以“过奖了”、“还不行”之类语言作为一种自谦的体现。用“You are over praising me”(过奖)的回答方式,往往会让西方的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在英美文化中没有自谦的习惯,许多中国人到外企去面试时,常常会以自谦的方式去回答问题,结果往往错失良机。
另外,东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也大有不同。由于受《圣经》文化的影响,13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为不祥的数字。“A bak-er’s dozen”常常会被用来代替13。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响,1、3、6、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数字。又因8的谐音为“发”而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五)语言要素的差异
语言和符号是人类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必要媒介,知识的承递也只能通过语言和符号来实现。在中文里第二人称的用词有“你”和“您”,而英文只有“you”来表达“你”或“您”。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人不好意思用“you”来称呼年长尊贵的外国客人,但事实上,在英美文化中“you”已经涵括了中文“您”这个尊称。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其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汉词汇里,有部分词的指代意义和其对应的文化内涵是相同或对应的。如英语的“fox”与汉语的“狐狸”有着对应的文化内涵,都有“狡猾”之意。相反,有些指示意义相同的词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dragon”,汉语的意义是“龙”,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认定为吉祥之物代表至高的权力。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之物。例如汉语成语的望子成龙,用英文直译为“to hope one's son becomes a dragon”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对龙的象征意义上的不同,则会把它理解为相反的意思“望子成凶”。又如,“茶”与“tea”,在英汉文化里对茶的概念完全不同,英国人会把茶与舒适、放松联系起来,如”afternoon-tea”;而中国人会把茶和比较正式的风俗、礼仪联系起来,如“茶话会“、“座谈会”等。另外,有些词的指代意义在英汉文化内涵中只有部分相同。如“family”在汉语中理解为“家人”,是一个家族的概念,其包括上一代甚至上下几代人。但在英语中,“famil-y”专指夫妻及子女的一代人。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背景的层面上对英汉词汇及文学典故进行对比、分析和学习,从中寻求并学习两者间的异同,从而促进更好的英汉文化交际活动。
二、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的交际活动起着显著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于记录文化,表现文化和反映文化。语言文化是反映和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特征的窗口。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要正确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活动,除了学习两国的语言文字和正确看待这些差异外,还必须要通过阅读英文原著书籍、了解英语人文背景、风俗习俗等方面去建立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注 释:
①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②陈珍.东西方异域文化及语言表现[J].青海西宁: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7.
③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⑤黄昕.浅谈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中华,2009.
⑥范金玲,余洪源,莫竹竹,邹蕾,罗涵.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
参考文献:
〔1〕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东北财经大学商务外语学院,2005.
〔2〕韩琴.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
篇10
关键词:英汉体态语 跨文化交际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4-01
英语和汉语因文化差异而有着巨大的差别,比如英语“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译为中文的话,绝不可翻译为“如果可以,我想去某个地方”,因为这句话是英语“上洗手间”的委婉说法,而汉语中表示自谦的话“哪里哪里”也不可以直接翻译为“where where”,这就是跨文化背景下英汉语言存在的差异性。而在交际中,人实则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沟通的,一种是通过语言行为,另一种是通过身体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肢体语言”,又被称为体态语。那么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体态语是否也存在差异性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不仅导致了英汉语的不同,也令体态语存在一些区别。而研究英汉体态语的最大价值即在于可以有效避免人们因这些文化差异性而引发误会,进一步促进国与国之间情感的互通。
一、体态语的概述
体态语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交流手段,是人们通过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来实现表达、交流、说明等目的的方式,起到了辅助语言交流、传递准确信息的作用。可以说,体态语的使用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早于语言。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其更能真实反映人们内心的想法,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往往更注重语言的功能,继而忽略了体态语的作用,殊不知体态语甚至可以表达出人们更多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而且更加真实准确,所以很多时候,体态语被用在了心理学研究和犯罪学研究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体态行为或许表达出截然相反的含义,因此,研究英汉体态语的区别,对深入分析探索东西方文化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英汉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
(一)英汉体态语的个性
“英语国家作为一个个体文化群体,强调个性发展,追求个人的发展自由,体态行为比较张扬。中国作为群体化国家,强调族群意识,追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体态行为相比显得低调、含蓄。”[1]英汉国家的体态语在个性表达上差别巨大。
1.姿势
人的姿态通过身体呈现,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态度等,在英语国家,人们很少下蹲,并认为蹲姿不够雅观,而在中国,随处可以见到呈现蹲姿的人,非常平常。行走时,英语国家的人会抬头挺胸、大摇大摆,而中国人却常常将手臂摇摆尽量控制在身体宽度范围内,感觉非常低调内敛。
2.手势
手势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同时又是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手势体态语非常丰富。在英语国家,人们用食指向上并往回挑动的手势喊人过来,而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手势,代表了挑衅或勾引。
3.目光
英语国家的人在说话时习惯去直视对方的双眼,并坚持认为这是一种礼貌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凝视别人的双眼去倾听别人讲话或自己发表言论时,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诚实、负责,如果目光出现闪躲,则意味心虚。而中国人恰恰相反,十分忌讳长时间的直视对方,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不信任。
4.体触行为
体触行为指的是用身体接触来表达、交流,在问候十分熟识的亲近的亲友时,英语国家的人习惯用拥抱和亲吻脸颊来表现出亲密感,而在中国则很少会在公开场合亲吻脸颊或拥抱,一般通过握手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亲昵。另一方面,英语国家的人非常抵触与陌生人靠得太近甚至出现身体接触,而中国人则认为很正常。
东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下,人的面部表情也能够体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包含了相当多的文化内涵”[2]。学会理解面部表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体态语的功能
1.传递情感功能
无论是英语国家还是中国,体态语的功能都是比较一致的,只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同样表达出内心的喜悦之情,中国人常常“笑不露齿”,而西方人却会开怀大笑。西方人表现出文化的开放性,而中国人表现出文化的内敛性。
2.替代功能
在很多场合,体态语能够替代话语功能。英汉体态语中大部分的替代功能都比较相似,如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赞美,但是也存在着不同,比如中国人伸出舌头是替代缓解尴尬的语言,而美国人却是替代挑衅的语言,所以在交流时应注意和避免。
三、结论
由于西方文化热情奔放、东方文化含蓄内敛,所以造就了英汉体态语在功能和个性表达上的不同,一旦了解这些区别,就能够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尴尬,为东西方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彼此、促进交流起到良好的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数字媒体前景
- 下一篇:网络与新媒体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