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的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关系学的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
八年磨一剑的陕西教育学院改制成功,成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简称陕师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过了56年的陕西教育学院时代的探索和培育,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贯通,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的办学特色。作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新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坚持“立足陕西,面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办学定位,建成一所以学前教育为重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贯通的高水平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图书馆作为学院文献资源信息中心、学院信息化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承担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繁重任务。其藏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其服务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代表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在改制成功后,学院的教育、中文、数学、生物、历史、外语等六个本科专业的文献保障水平急待加强,图书馆需要在内涵建设方面下大力气。重点工作是制定新的馆藏政策,整合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加强重点专业的文献信息保障水平,提高为用户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深入推进新技术的应用等。目前有契机并较为紧迫的是藏书剔旧工作。
一、陕师院图书馆剔旧工作的必要性
1、经历了评估前的馆藏激增阶段,馆舍空间不堪重负
2009-2011三年间陕师院图书馆新增纸质图书24.8万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到72万册,电子图书32万余册,特藏古籍图书2万余册,外文图书不足5千,征订当年纸质报刊1000余种。全馆各类馆藏累计总量超过104万册,基本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突出特色,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藏书体系。生均图书拥有量由原来的73册提高到110册。随着藏书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馆舍面积远跟不上藏书量的增长,许多重点专业的急需的已经加工完毕的新书无法上架流通,因此藏书剔旧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2、部分图书资料老化陈旧,亟待剔旧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是原陕西教育学院图书馆,后者成立于1978年,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其图书资料有一些是原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原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等学校先后并入时带过来的资料。这些纸质图书老化较为严重,种类庞杂,内容陈旧,许多信息也已经完全过时,严重不适应现在现在教学和研究的需求。过旧的图书占领了大量的空间,严重影响师生的利用效率。
3、当代知识的有效期逐渐缩短,使图书资料寿命缩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信息量猛增,知识的有效期逐渐缩短了。这意味着知识载体——图书信息资料老化的速度加快,使用寿命缩短了,这样馆藏资源就会被内容更新鲜、技术更高新、观点更成熟、方法更先进、阐述更准确的书刊资料所代替。
尤其是现在,老图书馆搬迁,并和新校区综合阅览室资料整合,有剔旧的契机。所以,陕师院图书馆馆藏剔旧正当其时。只有去除利用率低、没有保存价值的文献,节约空间,就能提高现有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也才能更有效率的采购上架新书。
二、剔旧范围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国内外学者对藏书剔除问题的研究集中于藏书剔除的概念、原则、标准、方法等多个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剔除范围的确定和剔除方法的运用。
1、藏书剔除范围的确定标准
七条标准:(1)有关部门明文规定或通知的内容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书刊;(2)不符合本馆方针、任务和不适应本馆需要的藏书;(3)经过长期借阅周转、残破不全且无法再修复的书刊;(4)陈旧过时、内容已被更新的书刊;(5)长期无人问津、很少有人借阅、流通率很低的书刊;(6)复本过多、造成积压的书刊;(7)内容重复的图书资料。这是1991 年中国学者吴慰慈、刘兹恒提出的,此后学者提出的观点都与此观点大同小异。这种观点基本建立在对书刊实际流通的统计的基础上,但缺少对未来书刊流通的预计;对不同资料类型应有不同的剔旧标准。
美国学者斯洛特提出了“核心藏书”和“非核心藏书”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推荐标准”: (1)剔除的目的在于保留核心藏书,因为核心藏书能够满足读者 95%~99% 的需求;(2)应考虑将剔除的图书转入辅助书库或地区中心书库;(3)图书馆应每年进行 1 次全面的剔除;(4)应以今后图书使用的可能性作为剔除标准;(5)各馆所定的滞架时限应满足上述4 条标准并不少于1 年,以达到“自(该日期)以来没流通过的全部图书应予剔除”的目标;(6)应对不同类型的资料建立和应用类似的标准。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藏书剔除标准的表述不尽一致,但并无本质差别。归纳起来,藏书剔除的标准集中在三个方面:内容上不为读者所需;物质形态上已无法使用;数量上超过实际需要。
2、藏书剔旧是一项细致复杂的专业技术性工作,需要可行性的方法
在各国理论研究中,藏书剔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观剔除法,即图书馆员或专门的图书剔除人员根据经验主观判断是否剔除;(2)书龄法,即根据图书的出版日期、版权日期或采购日期判断是否剔除;(3)滞架时限法,即根据藏书在两次流通之间滞留在书架上并未被利用的时间长度判断是否剔除;(4)数学方法,即利用数学统计、公式或模型来确定剔除图书;(5)组合标准法,即采用以上多种方法综合考虑,确定剔除藏书。
在这些方法中,主观剔除法需要配备有经验的专职图书剔除人员,而且整个剔除过程要花费2~3 年的时间,是一种费时、费力的方法。而且在新书出版量极大的今天,即使是资深图书馆员,也无法掌握所有图书的实际情况,所以此方法极不科学。其余的三种客观方法(即书龄法、滞架时限法、数学方法)中,数学方法较难理解和应用,加之较难将数据收集全面,容易被误用。
此外,国外图书馆界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例如,日本的一些图书馆在藏书上架时就确定剔除年限或根据图书的标价来确定是否有入藏价值。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在即将剔除或送到贮存书库的图书里放置书条(时间1 年以上),根据读者的反馈来判断图书是否剔除。当然,在藏书上架时就确定剔除年限或根据图书的标价来确定是否有入藏价值的做法,虽然容易操作、效率较高,但是不够科学。因为藏书的实用价值只有通过使用才能被准确判断;同样,虽然根据读者的反馈来判断图书价值的做法体现了人文关怀,但是读者的意见会给图书剔除工作带来更多的顾虑,使操作标准变得不明确,很难排除部分读者因为对藏书剔除工作怀有抵制情绪而夸大图书价值的情况。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国家图书馆创新工作方式,将 RFID 技术应用于中文图书阅览区剔除工作,按照书龄法(5年)进行藏书剔除工作。其操作原则是:统计每本图书的流通次数,以此为基础,结合图书类别与内容制订剔除标准,对剔除藏书进行复查,不符合剔除标准的图书重新上架。这种的藏书剔除模式更加细致、方便,不仅能够延长图书在架时间,还保证了图书在架率,避免了因大范围整体剔除导致的大量空架,在文献管理和建设工作有了极大的创新。
三、陕师院图书馆的具体做法
1、确定藏书剔旧的宗旨和原则
陕师院图书馆藏书建设必须保障教学科研任务的需求,藏书剔旧原则也必须围绕将全国唯一的“学前教育本科师范院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普通本科院校的终极目标,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主干学科进行重点保障,为“发展普通本科师范教育,做大做强教师职后培训”提供强有力支持。遵循在剔旧的同时不能影响教学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需求,以保障教学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2、剔旧要全面考虑
(1)每个种类学科的图书发展都具有历史继承性,要保证藏书的系统完整性,必须保留各个时期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著作,用以把社会进程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并资后世借鉴;保证藏书有效地反映最新知识和科技成果,摒弃过时、陈旧的内容和学术观点,增强藏书活力和利用率,节约藏书空间,这就是现实科学性。
(2)剔旧不能只根据出版时间、版权日期和采购日期等来决定藏书的剔旧。文献老化的半衰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学科的内容、性质、时代的变更、人类文化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等等。例如,比较稳定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文献半衰期可能要比新兴学科长。对于书龄相同的书,其使用率可能相差很远。因此,在进行图书剔旧时绝对不可以只凭书龄做出剔旧决定,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如内容、使用率等,认真、仔细地进行分类剔旧工作。对于一些早期出版有价值的珍本图书、文献等,则应该给予相应的珍藏和保护。
3、剔旧工作要事先制定好具体的剔旧标准、范围和方法,上报领导批准,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遵循剔旧要保持系统完整性、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等标准,按照保留核心、剔册不剔种、存孤去复和凸显馆藏特色等原则。对复本过多、长期压架的书、书龄内容陈旧、内容重复过多、外观残缺严重、科技知识过于陈旧的图书一般都剔除。把各类学科的经典名著和基本藏书长期保留;各种参考式工具书,如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书目索引,一般长期保留;年鉴、手册等工具书;具有本地、本馆收藏特色的图书,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教材类、园长培训教材、校长培训资料、就业培训类一般不剔旧;对于孤本、善本、原稿和价格昂贵的图书等,一般都请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修整翻新,并且妥善保管,使之得以长期保存。
图书剔旧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种因素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牵制,需要资深馆员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能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藏书结构合理的科学藏书体系,把剔旧工作长期化、制度化,使得图书馆更好、更高效地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面临的问题
首先馆藏发展政策缺失。馆藏发展政策是图书馆系统地确定本馆文献资源长期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规范的纲领性文件,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定位、任务和读者需求,制定相应的有关藏书的收集范围、采访原则、采访标准、采访级别、采访细则、采访计划等基本政策,是有计划地、科学地进行选择、收集、组织、保管、复选、剔除文献等全部的业务工作的基础依据。但国内高校图书馆界,制定馆藏发展政策的寥寥无几,本校图书馆也缺失。
其次,思想观念上的困难。很多人朴素地认为图书馆就是藏书的地方,图书越多越好。不管藏书质量,只求数量。藏书越多就感觉图书馆的地位就高。没有认识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必须新陈代谢,有出有进,才能生命力旺盛。
被服务的主体师生的想法不一致,思想不统一。尤其是各学部研究室的本位主义,一些科研人员总希望自己专业的书刊能保留不愿剔旧。对此我们要解释到位,强调有一定价值的资料都存放密集库,不会就此无法查找。另外,对部分剔旧书籍,有些师生和科室感兴趣可以赠送给他们,让自主收藏,以利于其价值的发挥。
再次,各种评估导向存在问题,片面强调馆藏数量。按评估方案的C级标准(合格指标),图书馆藏书指标为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要求生均图书100册,其他院校要求生均图书80册(体育院校为70册);年进新书量4册(工科、农林、医学和体育院校为3册),均不包含电子图书。合格指标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考察的,它主要是看文献资源的配置是否达到了要求。但从客观上阻碍高校图书馆剔旧的积极性。还有,馆藏剔旧缺乏相应政策支持。馆藏是固定资产,剔除的书籍难以处理,仍然占用图书馆可贵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刘兹恒.图书馆藏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198.
[2]阮冈纳赞著.夏云,杨起全,王先林等译.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3]吴慰慈,董焱编著. 图书馆学概论[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篇2
【摘要】
目的探讨石斛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防治机理,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氨水、乙醇和去氧胆酸钠灌胃法,制成大鼠cag模型。造模后 治疗 组以石斛煎剂治疗5周,观察cd3+、cd4+和cd8+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情况, 计算 cd4+/cd8+比例,并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模型组建模后(治疗前)其cd3+、cd4+阳性率和cd4+/cd8+比例较对照组低(p<0.01)、cd8+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1),治疗组经石斛治疗5周后,其cd3+、cd4+、cd8+阳性率和cd4+/cd8+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石斛可以改善实验cag大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提示其对cag大鼠的免疫功能有提高作用,从而对cag有防治作用。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实验大鼠 石斛 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
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变率较高, 现代 医学除密切随访和手术治疗外,尚无其他较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表明,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显示了其广阔的 发展 前景[1]。本文在建立萎缩性胃炎大鼠病理模型成功的基础上,观察中药石斛对萎缩性胃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石斛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
1 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采用(60±2)d龄,体重(200±10)g,一级质量标准的雌性远交系wistar大鼠,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购回后采用架式笼养,室温为(20±2)℃,湿度50%~60%,光照明暗各12 h交替,单独空调。先在动物室饲养4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石斛治疗组组,分笼喂养,每笼25只。
1.2 药物及试制[2] 氨水, 中国 瓶窑医药化工试制厂产品,批号20060431,现用现配成浓度0.1%氨水;乙醇,纯度>99.5%,宜兴市钮家化工助剂厂产品,批号20060113,现用现配成60%乙醇溶液;去氧胆酸钠,serva公司生产产品,上海化学试制采购供应站进口分装经销,批号2005618,现用现配成20 mmol/l溶液;石斛煎剂,石斛300 g加水2 000 ml于陶瓷皿慢火煎60 min,过滤备用。
2 方法
2.1 造模及处理①对照组:不造模,灌服生理盐水;②模型组和石斛治疗组:用0.1%氨水作为饮用水自由饮用;20mmol的去氧胆酸钠溶液灌胃1次/d,2 ml/次;60%的乙醇空腹灌胃2次/周,2 ml/次。上述3因素共处理16周建立鼠cag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 每只5 ml, 1次/d, 连续5周。实验进行至16周(治疗前)每组取11只大鼠处死;取标本备检,对照组鼠胃病检无明确病态表现,模型组和石斛治疗组鼠胃病检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表示造模成功。模型组停止造模,灌服生理盐水,石斛治疗组也停止造模,每只大鼠灌服石斛水煎剂5 ml/d,连续5周。
2.2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至21周(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按45 mg/kg体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将动物麻醉,摘眼球取血1~2 ml,置于肝素抗凝的试管中,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由浙江杭州联科生物技术工程公司提供,全部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3]。
2.3 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检验。3组资料比较用f检验,两两比较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结果
各组实验大鼠 治疗 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见表1。表1 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略)
4 讨论
研究表明,cag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并与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t细胞分化抗原相应单抗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评估机体免疫状态。t淋巴细胞亚群相对平衡维持着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在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疾病侵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cd3+是与t细胞抗原受体相关联的一种表面抗原,常用于检测成熟t细胞数;cd4+代表辅t细胞,其功能为协助b细胞、单核及巨噬细胞与杀伤性t细胞发挥免疫功能;cd8+代表抑制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t细胞亚群中,cd4+/cd8+的数量和适当的比例是免疫调节的关键。cd4+、cd8+ 彼此相互调节,能表现辅助和抑制的作用,是免疫系统的核心[5,6]。 石斛有健脾益气之功能。动物实验证实,石斛可使气虚证大鼠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增强,血清抗体效价提高,也可使血清igg含量增多,诱导b细胞分化,促进b细胞合成、分泌igm、igg,同时能使大鼠抗体分泌细胞数增多[1]。临床资料表明,石斛能使脾虚证患者减退的免疫功能得以在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全面明显提高,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其原因在于石斛直接促进表现为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提高非特异免疫的nk细胞活性、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同时还能改善消化功能,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石斛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7]。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cag大鼠外周血cd3+,cd4+阳性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1),cd8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表明cag大鼠机体免疫力下降,经石斛治疗后,cd3+、cd4+ 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1),cd8+阳性细胞数目降低(p<0.01),cd4+/cd8+比值上升(p<0.01),表明石斛可以调节实验cag大鼠免疫功能,促进胃粘膜的修复,从而对cag有防治作用。
【 参考 文献 】
篇3
关键词:网格;资源共享;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23-02
Based on Inter-grid Resource Sharing-based Teaching Reform―About Suzhou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ys? tem, the Construction of Some of the Thinking CRP
ZHUANG Cheng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zhou Vocational-CRP system of agricultural build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he integra? tion and sha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the College’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t presen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sland stat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a large number of conditions caused by inadequat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waste in idle state. The grid structure used by the virtual mode of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 massive integration and unified management, the different lo? cations, equipment or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connection, virtual network build out the perfect environment to achieve massive re? source sharing,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This is through grid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 parts in the hospital or even in favor of business units to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ovide a unified interface, greatly increased the level of school-enterprise resource sharing.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r-grid-based resource sharing under the teaching patterns. Platform for students by sharing resources, capacity-building interac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ive teaching role in converting three aspects of inter-grid implemen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umber of 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grid; resource sharing; teaching
2011年10月,苏州农职院正式启动了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CRP的研发和推广。该系统由门户及各个管理子系统构成,涵盖校园管理和教学的各方层面,具有透明、高效、自我驱动的管理特色。系统的建设将实现“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大大推动学校管理机制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这其中包含了教学信息资源的模块,该模块的建设,将能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新型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互联互动,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近年来伴随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院的教学网络资源也在飞速的增长,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学院的CRP系统教学信息资源模块将构建面向服务的分层式结构和相应的寻访机制,为全院师生提供统一化透明化的网格式教学服务。
1校际网格的设计目标
学院网络资源的增长,已经逐渐形成了很多类似的“信息孤岛”。一面是师生对资源的需求,另一面是大量资源无法高效利用。校际网格就是为了化解这个矛盾。因此,校际网格的实现可以使得学院的内部资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多方共享,并将在更大的限度内改变现有校园网的应用现状。
网格是一种将位于不同位置的、具有差异化的信息设备或终端通过各种介质实现互联,从而虚拟的构建出一种更高级别和更加完善的网络环境,借此可以实现海量资源共享的新手段。校际网格的信息和资源供体一般是各个系部,其中也包含有大量的信息群、数据库、工作站、个人电脑、存储设备、数据终端等。受体一般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其中也包括一些通过对外接口访问学院资源的校外用户。
针对学院网络资源众多、差异性大、涵盖面广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面向服务的网格式系统架构及服务访问模型。在这种 网格模型中,把网络中的海量资源处理成服务信息,并即时的转化为为虚拟服务,使得校际网格具有更加晚上的虚拟性和统一的系统接口。在这种模型内,目录服务是要实现的核心技术,它是用于把资源和服务的供体信息给终端的各个受体,供体和受体可以通过面向服务的网格式架构技术所提供的临时虚拟环境,快速而有效的建立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该系统的建成将实现以下目标:1)制式的访问接口:校际网格将提供一个统一化的访问手段;2)高效的访问速度:利用复制在系统中生成若干个副本,以此减少数据访问时间;3)统一的资源命名: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操纵数据,构造出统一化的数据检索环境;4)较高的安全防护:利用防火墙等安全机制保障用户信息和系统数据的安全。
2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改革
1)基于校际网格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交互能力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手段一般都侧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单向的讲解,尽管偶尔会有一些类似于提问、案例分析等的浅层次师生交互,但这种方法在整体上基本上淡化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交互能力的培养,由此带来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缺失。通常学生进行了相应的专业学习后,并不能实际的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应用能力。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获取后续知识和课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各行业的重要需求。
在校际网格的环境下,我们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途径的知识共享和获取渠道。例如在线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其特有的海量资源满足师生的需求,也可以以其特有的交互方式吸引师生的注意。校际网格平台通过整合全校甚至是同行业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虚拟环境,有效的成为第一课堂之外的全天候多媒体第二课堂。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课程设计、资料查询、课后辅导等,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查阅的资源库。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和思考、课程外延知识的查询等,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交互平台。
2)校际网格的资源共享可以满足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
一般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往往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所授知识,而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希望教学的进度更慢一点。这种差异性在整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对各个层次的不同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由于受这种教学模式局限性的限制,如果在课堂之外又缺少相应的吸收和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那么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无法进行吸收消化和巩固。不但会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的丧失,也会成为整个课程和班级的教学的瓶颈。
基于校际网格的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特别注重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通过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通过自行的查阅巩固和延伸课内的知识,特别是在拓展阅读和理解这方面更加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校际网格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加强自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阅一些课程之外的信息和资料,使原有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把理论融合在更多的实用性能力中去。而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通过校际网格重新查阅和理解课内知识,及时的进行消化和吸收,从另一个角度来完善自己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性。
校际网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一个相对而言较完善的学习环境。目前整个教育界所推崇的教学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个性化的教学,这是一种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手段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并且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科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校际网格的资源在设计课程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校际网格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数量级的丰富学习资源。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较高层次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也可以利用校际网格平台所提供的各种校内、校外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进一步的预习和实战训练。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搜索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巩固性的学习,并可利用平台所提供的练习和测试系统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训练,帮助自己形成最基本的知识结构。而且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全自主的安排预习计划、学习过程、复习测验,只有全天候的校际网格才能完全实现这种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网上信息和资源的可能。最终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3)校际网格的实施可以改变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变
基于校际网格的教学模式将把当前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倡的是“教学中教师只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而我们学院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大部分的时候学生都处在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基本没有被调动起来,而且由于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各个层次之间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根本无法兼顾。这种状况不光在我们学院,在整个中国的教育界都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顽疾。这里面既有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模式的固化,也有整个教育界对教育的认知和实施的片面性,从一个侧面也影射出了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浮躁化和片面化……
基于校际网格的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应该是明确的表现出只有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所有一切的教学活动应该而且是必须是围绕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展开,这其中教师的角色只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学的创造者、任务的实施者、结果的评估者。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和网络自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的前期设计可以通过校际网格的海量资源,为每一堂课的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借鉴,这样可以更加好的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进行多方位引导。在这种具有海量资源的平台上,教师可以自由的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在线案例分析、阶段项目式研究,甚至可以通过校际网格的对外接口直接和相应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在线平台教学,类似于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全方位教学手段,将在一定的层面上彻底改变我们原先的教学模式和定势思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确立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也必须要注重教师在整体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是要抛弃原有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更加合理的继承传统模式中的优秀部分,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程中节奏的实际掌控等,只有这样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利用我们的网络资源,以达到整体教学的最优化。因此,基于校际网格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会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由注重“教”变为注重“学”,这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根本上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对教育期望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3总结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学院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校际网格的网络资源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最快的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的“理论不扎实、能力不实用”的状况,达到较快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目的。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动手能力强、企业能立即使用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腾飞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南志涛,刘先华.信息化与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学理论, 2010(11).
[2]蒋文静.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研究[J].成功(教育), 2011(10).
[3]许洋,张迪帆,杨洪敏,郑雪瑶.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4).
篇4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中职市场营销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1 体验式教学的概述
1.1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入、创设或者创造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教学中的内容,从而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1.2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主要吸收了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则是知识意义中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相关知识已经不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主要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一种认知工具。
1.3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依据
(1)培养核心能力的一种发展教育观,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们职业生涯中除了岗位专业以外的一种基本能力,其适用于不同职业岗位的变换,伴随着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其主要立足于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适应人民群众持续发展变化的就业和转岗要求。
1.4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验式教学注重强调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发现、评价和感受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并逐步提高其发展体验式学习的能力。(2)以实践经验为主。体验式教学主要是以实践体验为主,这种教学法对于一些爱好动手操作的学生来讲,更加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参与兴趣能显著提高。(3)反思和体验相结合。体验式教学法将体验和反思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满足学生知识形成的一个规律,尤其适用于一些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4)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师生通过教学中的对话、理解和交往成为合作关系,在一个模拟操作的活动中来共享已有的经验,共同体验着这些新知识的形成。(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有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反之则又为实践服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辅相成。在实践体验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作精神。
2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 便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所需的人才已经从以往的理论研究人才向应用性人才发展,这也就要求在中职院校中,营销专业的教学应该着重从营销能力的培养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掌握基本的营销理论知识,并且还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各种营销问题,真正实现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无缝接轨,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刚好能满足这一需求,通过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营销氛围和营销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掌握营销技能,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成为适应当前社会营销市场的人才。
2.2 符合学科的性质
不管是市场营销学,还是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消费行为学以及品牌策划学等等,均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主要来源于实践且指导于实践。因此,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利用体验式教学,促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真实或者模拟的实践环境中去,促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能对其获得一个新的体会。
2.3 适应学生认知的需求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作为知识的引路人、情感的调动者和技能的培训师。相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其缺乏的不是关于营销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缺乏对营销知识的正确理解以及有效地运用,因此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其创设一定的实践情境,引导学生正确地体会与验证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4 便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的合作、亲身经历和互动交往,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掌握该操作技能,还能利于健康人格和健康情感的形成,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其教学灵活性比较大,教师处理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均是智慧旅程,在潜移默化中也推动了教师的成长。
3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使学生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营销实践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进行处理以后引入到课堂中去,使学生针对案例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来分析和讨论,寻求出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做法被称为案例讨论互动法,学生模拟环境中,在经历一系列的管理和实践后,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校外的实训。在体验式教学中,校外实训主要包括课外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其实训的内容可以是产品的推广宣传、公关、市场调查、广告创意的设计以及促销宣传等,锻炼学生实战营销能力。
篇5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传播学被引入我国,而“传播教育”这个概念大概最早出现在1986年。该年第1期的《国际新闻界》摘译发表了美国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主任理查德•科尔的《美国新闻、大众传播教育的现状》一文。1983年厦门大学广告专业改为传播系,这可能是国内最早以“传播”命名的系科。此后,新成立的新闻类院系大多冠上“传播”二字。据统计,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试办传播学本科专业到2006年4月,5年内全国共有24所院校开设了传播学本科专业。[1]
社会发展为大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传播教育就是在信息经济初现端倪这一大背景下开办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但由于它是个新事物,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传播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关于传播教育的问题,笔者在许多场合发表过看法[2],也为不少同仁所赞成,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不少问题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笔者不揣冒昧,再次申论之,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进一步的讨论。
本文在逻辑结构上,首先从总体上概述传播教育存在的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葛,然后具体分析国内19所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比较准确地描述当前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这直接关系着如何为传播教育定位。我们认为,要给传播教育定位,首先要探求传播的本质,其次是分析社会需求。为此,本文在第二部分采取溯源的方法,探求传播的本质,进而回答传播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并提出传播教育应分为传播素质教育、专业传播教育和学术传播教育三个层次的设想。在对传播素质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进行传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开展之。传播素质教育固然有巨大需求,但如何把这种社会需求转化为大学里的专业教育更是我们传播教育者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在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专业传播教育的问题。笔者认为,传播学术教育不是本科生阶段的任务,也无法在本科阶段开展,具体原因和传播学术教育本文暂时略去不谈。
一、当前传播教育的迷思
1、传播教育概念模糊不清
什么是传播教育?这是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不妨转到问题的另一面,问一问什么不是传播教育?如传播学教育是不是传播教育?新闻教育是不是传播教育?广告、编辑出版、公关等专业的教育是不是传播教育?以及是不是有了建制化的专业才能称之为传播教育?
传播学实是以一种学术研究为目的引入的,并不涉及传播教育的问题。[3]这个初衷一旦与“引入传播学改造新闻学”[4]的思潮结合起来,就更加强化了传播学的学术色彩。当今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传播学类课程,也几乎都把传播学作为一种理论、方法,侧重其学术面向。这类“传播教育”实为“传播学教育”,是本文所区分的传播教育的学术教育层次,把其作为传播本科教育的重点不可取,也不可能。
新闻与传播的纠缠不清直接导致我国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的胶着状态,再加上新闻教育从目标、课程体系和师资方面都相对成熟,它为传播教育提供了一个参考、甚至模仿的典范,因此,传播教育的新闻教育化在所难免。但从国际视野来看,既有传播教育包容、甚至取代新闻教育的现象,也有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绝然分开的情况。
广告、公关教育有较长的历史,教育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备,如果冠以传播之名,这似乎可以给这类以应用为主的领域抹上不少理论色彩,但如果这类教育也划在传播教育的范畴之内,那传播教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诚然,不管是侧重培养公众的沟通能力,还是作为一套理论和方法,应该说“有关传播”的教育早已有之,只是零星散布在文学、艺术、新闻教育之中而已。传播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在中国是2001年以来的事情。问题就出现了,到底何谓传播教育?是“有关传播”的教育,还是传播学的教育?传播教育从何事算起?只有在大学有了建制化的专业才能称之为传播教育吗?更进一步问,相对封闭的系科体制能实现以综合、交叉见长的传播教育之目的吗?
无需经过太复杂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传播教育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这就直接导致了传播教育目标的不定和课程设置的不当。
2、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疑点丛生
我们检索了19个传播学专业(本科)[5]的相关资料,以具体分析当前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设置。
(1)培养目标尚不清晰。比较集中的方向是网络传播(占1/3)和媒介经营管理,影像设计制作、科技传播、国际传播、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等方向均有。有近1/3的传播学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但也不偏向新闻学,课程设置以“××概论”居多。培养目标实际上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问题,目标的混乱说明我们对究竟要通过传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还不清楚。
(2)开设传播学专业的院校以专业院校为主(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工程院校),也有综合性大学。其中,有较长新闻教育历史的学校,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其传播学专业设置在新闻学院。由于它们有新闻学专业,因此在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上有意与新闻学“错位”,目标相对清晰,课程也较能紧密围绕着目标而设置。专业院校的传播学专业多在“人文学院”,它们往往无新闻学专业,传播教育新闻教育化的倾向突出。
(3)技术应用是传播专业的主要取向,职业教育色彩浓厚,尤其是在专业院校中,如农业院校。
(4)开设的有关传播学的课程不能反映出传播学的整体面貌,口语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核心课程很少涉及。
3、关于当前传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纳
(1)传播教育新闻教育化。导致传播教育新闻化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传播学引进的初衷外,至少还有两个:一是师资缺乏,现有师资几乎都以传统新闻学为基本教育和学术背景,缺乏严格的传播学系统训练;二是对传播学理解的简单化,或者说“概论化”、“大众传播学化”。考证一下我们引进的传播学,包括不少译作和本土研究,都有“概论化”的倾向。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口语传播都属于“被忽视的角落”。在“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6]的现实背景下,传播教育的新闻教育化不仅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就业压力,前景并不看好。
(2)传播教育简单技术化。可能正是看到了新闻传播类本科生供大于求的现实,不少传播学专业把目标瞄准了“操作性强”等实用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电视节目摄制、网络媒体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安排课程。于是,网络传播方向成了目前传播学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网络媒体在整个媒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也为这一方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网络编辑被正式认定为一个职业以后,还将继续刺激更多的传播学专业朝此转向。问题是,简单的技术化是否有违大学教育的初衷?它与此类培训公司除了证书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是否还有在大学这个“培养专业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存在的必要?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求解决之道,就会不能解决传播学专业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一旦开始削减或合并专业,就可能不复存在。这种现象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出现。另外,这种取向的教育面临师资和设备的问题。一是就目前传播专业所属的新闻学院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不能保证大量精懂技术的教师;二是过大的投入目前看来还不能得到保证。最后必然导致技术教育也流于简单化。
(3)传播教育泛化。从培养目标和课程来看,不少(1/4)的传播学专业非常泛化,至少看不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缺少明确的方向,课程设计上随意性较大。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传播专业大多归属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这是大多数专业院校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专业的大杂烩。受此直接影响,师资力量不整,甚至出现谁能上什么课就安排什么课的情况。由于概论类课程难度不大,所以大量开设概论类课程。
二、传播教育的定位
上述诸多问题反映出我们对传播本质的不解、误解或曲解。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厘清传播的本质,进而给传播教育以定位。受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简要述之。
1、传播本质探求
(1)传播是沟通。“传播”是从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翻译而来。有学者认为翻译成“传播”是一种误译。“从语言学意义上来说,美国人心目中的‘communication’,也并非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传播’。”[7]因为,我们理解的传播无论如何是双向的沟通,而“传播”一词从词义来解释可能造成单向信息、传而不通的现象。
“传播是沟通”是与“传播是灌输”的观念相对应的。沟通的观念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从沟通到灌输再到沟通。“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出现之初,传播是以沟通为目的的,但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媒介被少数人所掌握,成了他们宣示思想意志、宣传政治观点、传达朝纲政令的工具。”[8]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双向沟通再次成为传播的基本理念。
(2)传播是媒介。媒介是传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没有媒介,传播行为就不会发生。从历史上看,人类的传播境界、传播观念、传播效果直接受媒介技术的影响。“传播科技的进步不仅决定了传播媒介的更新,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导致了传播观念的进化。”[9]与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新媒体传播相对应,传播观念也经历了四次进化――从“地域”观念到“全球观念”、从“贵族观念”到“全民观念”、从“等级观念”到“平等观念”、从“灌输观念”到“沟通观念”。[10]如今,大众传播媒介全面介入了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活动,如何与媒介打交道成了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鲜活课题。
(3)传播是整合。从最初的原始部落到现在繁杂的社会,社会系统进化的路线是从简单到复杂,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整合。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信息论的一般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系统正是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其有目的的运动的,即信息传播是整合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基本机制之一。之所以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11],根本原因在于,传播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就把传播比作“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12]社会学家勒纳则把大众传媒比作社会变革的推进器。不仅如此,勒纳通过对中东现代化的考察还得出如下结论:传播体系的变动,既是整个社会体系变动的结果,又是其变动的原因。他从传播体系的角度,把与口头传播体系、大众传播与口头传播混合的传播体系、以大众传播为主的传播体系相对应的社会分别定义为传统型社会、过渡型社会、现代型社会。[13]勒纳并非“传播决定论”者。他这种分析社会的方法首先把传播体系看成社会变动的结果,又发现传播体系也是社会变动的原因。这就说明传播的基本需求来源于社会的变动,人们有意识地改进传播体系,结果又推动社会的变动。勒纳关注传播体系在整个社会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高度相关,实际上指明了传播的社会整合本质。
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传播是沟通,并不意味着每个具体的传播行为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它取决于传播过程结构的优化,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沟通效果。传播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沟通效果受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小,作为传播主体的人的素质对沟通效果的制约却越来越大。无疑,传播的主体和主题都是人,我们研究传播,就是研究传播的主体――人怎样有效沟通的学问;我们强调传播的本质之一是媒介,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好奇的目光都会聚在媒介上。事实上,受美国实用主义传播研究范式的影响,媒介的确成了大多数传播研究的焦点,甚至一提到传播,首先想到的是媒介、内容、效果等。这就人为地割裂、缩小了传播的内涵。我们认为,传播研究应在“人―媒介(信息)―人”的框架下开展,要看到传播自由沟通和社会整合的功能;要透过物质层面的媒介,超越实用主义,来研究“人”的精神的自由交往活动;要研究传播对人的意义,回到“人”这一传播的主体和主题上来。
2、传播教育的三个层次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传播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是人的基本活动之一。要有效地进行传播活动,人必须具备一种基本素质――传播素质。基于此,我们认为,传播教育的基础应该是素质教育。从作为人的基本素质的层面来看,人人不仅需要具备,而且需要提高自己的传播素质,传播教育要面向社会大众的进行提高传播素质的教育。这是传播教育的基本点,由此向专业教育发展,再深化为学术教育。
根据以上理解,我们对传播教育有如下三个层次的划分:
前两个层面的教育,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都有巨大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传播素质和传播素质教育的概念,并力图把这种教育转化为一门本科专业,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来提高全民的传播素质。
三、关于传播素质教育
1、什么是传播素质?
传播素质可以简单概括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包括表达与接受、容入与共处、组织与协调的能力[14]。传播素质是与生俱来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与提升,它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个体性,既包括先天成分,也有后天养成。所谓传播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开发先天成分,培养后天成分,提升人们参与传播的综合素质。
2、开展传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传播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事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和生活质量的好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播素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强调:一个人的成功,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仅占15%,而他的交往能力却占到了85%。如果将他所说的“交往能力”,加以合理阐释,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传播素质。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开展传播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其一,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传播沟通的巨大需求。在信息化、市场化、一体化的今天,信息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与物流,而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动又反过来源源不断地产出信息流,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因此,不论是组织或个体,对传播沟通均存在极大的需求。传播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向我们提出了驾驭传播方式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对信息高度依赖的现代社会,对传播素质教育的需求自然显得异常迫切。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经纳入到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体系中,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信息技术能力仅是传播沟通素质结构中一个组成部分,传播沟通意识、各种传播方式方法、传播行为最需要的人文素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传播素质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民主政治中的传播沟通、市场经济中的沟通合作与整合营销传播、人际生活中的情感沟通等,都无法离开传播实施者自身的传播素质。因此,传播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与信息社会高度统一的,是信息社会里各种人群最普遍的需求。
其二,适应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变化的需求。在现代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得不较多地与自己的父辈、祖辈打交道,但他们从心理上则倾向于尽可能多地与同辈人、同龄人交往,他们对传播素质教育提出了需求;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正快速增大,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他们的子女顺应现代社会流动性增大的特点,普遍打破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外出就业发展。从进入空巢家庭的50岁开始,到八九十岁的晚年,在这漫长的40年左右的时光中,老年人对传播素质产生了巨大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谋生而工作的中年人往往倍显忙碌。由于受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基本特征的制约,这种忙碌工作的本身,便多是借助传播进行的,如合作传播、营销传播、传播管理等;同时,在忙碌工作之余,他们对以传播沟通为方式的情感生活也必然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传播素质教育同样为中年人所需。此外,由于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原来大杂院式的、左邻右舍亲密接触的光景,已被独门独户的单元楼房、单纯家庭的生活形态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家庭之外的传播沟通的渴求。可见,传播素质教育应对了如上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巨大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传播素质教育的途径
(1)成人传播素质教育。成人传播素质教育,能最直接地服务社会,也能最直接地体现其效果,并能拉动其他各层面传播素质教育的开展。此一层面的传播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编辑出版相应的阅读材料或开设网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概念传播”丛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中小学沟通素质教育。传播素质并不是在大学阶段靠几十个课时可以养成的,也不能等到实践所需时急用现学,而是应该通过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实施,尤其是“从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就应该着手实施。由于“传播”的学理性比较浓郁,因此将传播的精髓――“沟通”抽取出来,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一,既必要又可行。因此,可将课程名称定为《沟通常识》。其“小学版”宜以人际交往礼仪训练为主,“中学版”则宜以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为主。中小学素质教育历来是一个人素质教育的起点,沟通素质的训练,有望改变我国学生及成人传播沟通素质低下的状况。
(3)大学生传播素质教育。由于我国中小学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大学阶段有偏向于专业教育,有限的素质教育则被缩小为人文知识传输。因此多数大学生对与人交往心存恐慌;更有不少大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自我封闭,经受不住些许打击。因此,对他们进行传播素质如“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学”教育实有必要。不仅如此,倘若在体现现代传播精髓的基础上,对包括“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学”在内的其他各种传播意识与能力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门崭新的“传播素质”课,可能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它应该是中小学“沟通常识”课的一个有机延伸,且又自成体系。
四、关于专业传播教育
1、什么是专业传播?
专业传播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高传播技能人才的教育,即把传播素质作为某一专业领域基本素质的教育。它介于公众传播素质教育与传播专业学术教育之间,是其他专业教育与传播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如组织传播、口语传播、营销传播、网络传播、健康传播、对外/国际传播等。与其他两个层次的传播素质教育相比,专业传播教育只适应某些专业。目前我们的广告学专业、公共关系学可以考虑相应地向营销传播、组织传播靠拢,这样不但扩展了原有广告等专业教育的视野,而且可以消除名称上的混乱。
2、专业传播教育的必要性
开展专业传播教育的初衷是将专业教育和传播教育结合起来,提升专业人员的沟通能力。开展专业传播教育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原子化的过程,职业也分越细,结构越来越复杂多样,各个单元之间是高度松散基础上的高度互动,其中必然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作为一个自然人,需要提高基本传播素质;作为一个专业人,需要提高专业传播素质。
比如作为一名记者如果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就无法接近采访对象,即使接近了采访对象,也不太用意把采访向深度开掘,甚至连一些真实的消息也得不到。
再如口语表达能力,包括各种场合的演讲、说明、报告、致辞、谈判,是贯穿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一种活动,我们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清醒时间,是在和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面对面沟通。然而,尽管我们都会说话,也经常说话,却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把话说好;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职场上,沟通不良一直是许多人深感困扰的问题。[14]
污染的加剧、传染病的不时出现以及大量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一下子让国人绷紧了健康的心弦,于是关于健康信息的传播、保健知识的普及成了炙手可热的领域。
另外,狱警和罪犯、医护和病患、警察和试图寻短见的人等之间的“非常沟通”也说明需要把传播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沟通素质,甚至培养专门人才。卫生部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中指出,超过半数的医院职工认为,医患纠纷的最主要起因是沟通不足。[15]
3、专业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首先,传播专业急需为上述基本传播素质教育培养大量师资。师范院校在中小学传播素质教育领域有较大优势,它们可以把“公共传播”作为传播教育的主要方向,为广大中小学培养从事传播素质教育的老师。针对大学生的传播素质教育最好由该校新闻传播学院承担,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必须重视传播素质教育,同时提高自身传播素质。
其次,传播专业亟需为一些特殊行业培养专业传播人才,如公共传播人才、整合营销传播、健康传播人才、与犯罪嫌疑人和企图自杀者的“非常沟通”人才等,并以此为根据,设置相关专业方向。专业传播教育必须打破目前学科壁垒的阻隔,进一步将传播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投入与师资培养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专业传播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不是凭着一腔热情、想办就办的。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检讨和反思的。
目前,境内外的一些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值得借鉴。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的“传播学”专业的课程中有诸多关乎传播素质的课程,如劝说、人际传播、传播与冲突、健康传播、小群体传播、虚拟群体传播 、辩论与推理、辩论实验、传播工业的全球策略、美国媒体与娱乐产业、儿童与媒介、非语言传播、组织中的人类与技术系统、竞选传播、娱乐和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等等。[17]
我国台湾世新大学开设有口语传播系,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表达、思辩、人际互动、文化包容、冲突解决、领导、读/写等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18]其课程包括12个部分,培养人际沟通、领导、表达、决策、思辨、管理、文化包容等才能。开设了一批极具特色的课程,如家庭沟通、亲密关系沟通、危机沟通、冲突调解、政治演讲、团体沟通、健康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族群关系与沟通、两性语言沟通、说服理论、沟通规范与言论自由等。[19]
总之,我们对目前传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一番检讨和思考,并结合社会需求、境内外的经验提出了素质、专业和学术三个层次的传播教育设想。如果我们这样一个设想、探索能够被教育界所认可,那就可以改变目前传播教育的混乱局面;如果我们的传播素质教育设想能够更进一步的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并且对前社会产生一种需要的张力,那么引发的效力将远远突破传播学教育的本身,对我国国民素质教育是一大贡献;如果我们的专业传播设想能够得以实现,那就可以使传播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如果我们的传播学术教育思想能够成立,那就可以大大提高传播学和传播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促进这个学科的顺利发展。
注释:
篇6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精神 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医学院校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多年,对医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现状深有体会和感触,也听到和看到许多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论文和成果,也有许多真知灼见或所谓的良方,但成效甚微。以笔者之见,医学生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不仅仅是医学生的原因和责任,而是有着诸多如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学校及医院环境等众多因素造成的,当然还有医学院校和医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及修养,不仅仅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还需要医学院校和医学生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与我国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与我国的教育制度有关。我国的教育基本上以应试教育为主,小学和中学阶段对人文素质教育相对弱化;在升学率的诱惑下,许多中小学丢弃人文素质教育,强化数理化和外语;学业重负使学生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课外阅读;况且,现有的绝大多数教师本身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意义缺乏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也相对较低,所以教育者本人的人文素质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进入恶性循环。从家庭的角度讲,许多家庭禁止中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这样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封杀,进一步加剧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现状。
除了上述社会大环境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修养的缺失有极大的影响之外,还与我国的医学院校这个小环境有关。
1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观念的原因
(1)现代中国的医学工作者仍然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而忽略了医学的人文要素。医学是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早在100 多年以前,细胞学家魏尔啸就提出了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的观点。从全面的角度看则反映了医学在其关注自然属性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服务对象的社会性、人文性的实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医学也是人学。医学文化既是医学技术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人文文化,有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作用。医学关注人的生命健康,仅有医学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以人文精神作指导的伦理规范、终极关怀去扶植。医学教育既需要传授先进的医疗技术,同时也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关心人、关怀人。医学教育不是加工制造治病的“工具”或“工匠”,而是造就富有情感,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医生”或“艺术家”。救死扶伤是医学使命,医学是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然而现代医学丢失的,却恰恰是这种至为宝贵的人性温暖。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正是此“病”的根源所在。因此重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虽然新的医学模式早已提出,但是生物医学模式对于医学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教师在讲授医学知识时不注意人文知识的渗透,依然强调人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没有真正地把医学作为科学与人的统一体来对待,对医学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性、职业性而忽视人文性,造成了医学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的弊端和缺陷。同时,医学的学习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医学的课程普遍存在课程科目多,学习内容繁杂,导致部分医学生为了能够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或者说不愿抽出部分时间来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的现象。
(3)教师和学生中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师的角度讲,主要是一些教师(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多少意义,认为这与医学没有任何关系,医学水平的提高在于长期与临床的接触与实践,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只是一种摆设或者说兴趣,认为医学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在病房里多实践才能实现。笔者也经常听到有的专业教师反映“你们讲的马列和历史政治课程到底有什么用”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的思想对处在单一的医学院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从医学生的角度讲,他们同样认为政治、法律、历史、品德、文学欣赏、艺术欣赏等课程对医学专业和医学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学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就是解决病患者的生理健康问题,认为“我们是学医的,有必要了解这些吗”,甚至理直气壮地公开提出“我们是来学医的,为什么让我们学这些没用的东西?”
同时,面对现在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的选择是以个人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尺度来录用的,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固然能增加自己对医学的了解和未来医疗实践的能力,但在就业过程中这些都是内在的,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和尺度,因此,为了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医学生普遍认为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学习医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可以等到就业以后再加强学习也不迟的观念。
2 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的原因
(1)目前中国的医学院校大多还是单一的单科性院校,医学类课程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仅仅占到课程总门类的极少部分,况且就是这点课程更多的还是政治类课程,人文类课程极少,而且都是选修课,仅从包头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除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两课”以及民族地区要求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之外,还开设了《公共关系学》、《中国古代文化概述》等少量的人文选修课,其所占学时和学分极少,因而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就打了大大的折扣。
(2)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较而言,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人数少,就一般而言,医学院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事医学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从事人文知识人文素质教育,且大多都是在进行“两课”教学的同时,附带讲授部分人文选修课;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仅有的少部分投资也都取决于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而在医学院校,校领导更多的依然是医学专业出身,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水平明显较低;同时由于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医学生人数的增加,从而使这部分教师忙于自身的教学任务而无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变更教学方法;医学院校引进文科类人才时主要是考虑满足“两课”类课程教学的需要;一些较高层次的人才或者其他门类如社会、艺术等方面的人才出于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一般不会就职于医学院校。
3 实习医院及临床教师的原因
医学生在正式走向社会之前,都有一个在医院或医疗服务机构实习的过程,有的时间在半年左右,有的长达一年。在实习过程中,他们更多的看到了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也体会到了义务工作者的辛苦,以及医患之间切切实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这种矛盾和问题,他们也同他们的指导医师一样,同样感觉到束手无策和无奈,从而只能更多地把自己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上,对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的塑造和提高也就看得很轻。同时,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与医学融为一体的亲情和仁爱,被医学技术所代替。从保健和治疗的客观效果来看,医学的服务质量在一步一步地提高;但对人,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作为正常人的关爱和尊重,在主观上却在一步一步退化,病人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性化、伦理化的服务,但医院却远远跟不上这种变化。为了缓解由此产生的矛盾,越发求助于先进的医疗设备。而实际上,整个医疗过程越是物化或非人化,病人就越不满意。病人越不满意,越要借助于更先进的诊疗设备,更缺乏人性化的关怀和服务,造成恶性循环。所有这些,对还没有完全走进社会、并不完全了解社会的医学生的影响是及其深远和深刻的,因此,实习医院或其他的实习单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和修养的形成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同时,负责指导医学生的临床教师,没有把自己定位在教师的位置,而是更多的以临床医生的身份传授给学生某些诊疗技能,忽略了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教育和指导,他们对病人的冷漠和对病人痛苦的熟视无睹,对年轻的医学生影响极大。
综上所述,医学生存在的人文素质缺失这种现象,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学校及实习医院和带教医师等小环境的原因,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社会这个大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医学院校自身的努力,为我们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利用“两课”的主阵地,全面深入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医生;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使学生把医患关系放在法律视角下审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利用一切师资力量,多方位多角度开设人文选修课,广泛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现阶段我们的实际师资和教学力量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史、哲、音、美、心理学、“两课”等课程为主,主要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同时辅之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
(3)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教学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渠道。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传授医技的渠道,更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可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还应增加相应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4)在临床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临床教学是学生初次接触病人的机会,也是学生第一次体验医生职业的机会,因此,也是医患关系的第一次实践,如果结合临床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定会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各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
参考文献
[1] 杨咏.文化自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价值资源[J].医学与哲学,2009.30(7):65-66.
[2] 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3] 崔新萍,刘西平,汤先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8-9.
[4] 范延红,董辉,王海昌.从医患关系看当代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