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与工程力学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力学与工程力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力学与工程力学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杨陵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1144

国内刊号:61-1404/T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2

关键词:《水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96-02

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双语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4]。我院于2011年起开展校级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其中,对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水力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突破,是在教学实践中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水的客观运动规律,以及水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力学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给排水、水文环境、机械、动力、动能、化工、石油等领域,也是本校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建设项目增多,任务繁重,而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却十分紧缺;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责任层面来说,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此,在本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开展相关的研究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本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具体阐述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实施情况与体会。

1 《水力学》双语教学前的准备

双语教学不同于纯外语教学,不再是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纯外语教学把外语当作一门课程,把语言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教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是非常必要的。《水力学》课程通常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课,在此之前有部分同学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甚至英语六级考试,这部分同学无论是听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农业院校的工科同学来说,英语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有部分没有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在词汇量、听力等方面非常受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笔者对我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3个方面,一是当前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情况;二是学生学英语的主要渠道和时间保证情况;三是对《水力学》双语教学的中英文学时分配比例的建议和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预测。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50%以上的同学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同学们学英语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背单词、看外文电影为主,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h左右,对双语教学的期望是30%英文,70%中文,普遍认为听力是双语课程教学中的最大困难。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为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水力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专业词汇表,便于同学们在课程教学前进行预习,以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材料。

教学前的英语水平摸底工作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2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

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课程教学前需考虑的重要内容。经过广泛调研和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我们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学》双语教材。该套教材比较适合于初次接触《水力学》双语教学的学生学习,中英文并重,先用英语阐述,后面紧跟汉语内容,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适应双语学习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主要考虑《水力学》课程内容比较多,基础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基础部分的内容和大学物理的衔接比较紧密,学生对课程内容比较熟悉,而进展到课程教学的中后部分内容时,学生比较陌生,许多概念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新,应用双语教学,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定上,我们初选以前4部分章节作为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组织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十分必要。《水力学》课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演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用英文推算公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精心制作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多媒体课件非常必要,特别是在基本概念的讲述中,适当穿插某些概念的趣味性应用或者是比较知名的历史事件的介绍,辅以图片或视频资料,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可帮助学生加快适应双语教学。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补充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参与的科研实例,使学生学习掌握的水力学专业知识不仅仅停留于书本。比如在教学中穿插介绍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的科研项目,通过学生们自己用英文介绍,教师辅以说明,激发同学们学习水力学的兴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 《水力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语言能力。在《水力学》双语教学中,根据本专业与课程要求,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采用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要衡量基础知识的接受程度,又要反映能力的提高程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水力学》课程考试中,采用了闭卷考试(占70%)与课堂考核(占30%)相结合的办法。闭卷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考核为主;课堂考核着重考察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堂发言为主,这样学生就必须在认真学好水力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英语交流水平,避免出现学生消极对待双语教学的现象。

4 体会与建议

抓住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笔者进行了《水力学》双语教学实施方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下。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经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加以引导,充分重视双语教学专业创建工作,创造和完善双语教育环境,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加强对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教学指导,减少双语教学的盲目性。其次,提升师资水平。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因此,要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组织到其他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教师之间要开展相互听课、相互督促和相互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尽早让他们接触专业英语词汇,这些都是促进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加强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学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采用枯燥的教学模式。本来学生接受工科知识就觉得难,而加入英语后更增加难度。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最好能在课堂教学中辅以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视频、图片等以及实际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李娜,栗海燕.高校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23:159.

篇3

关键词:水电;工程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张伟(1978-),男,甘肃静宁人,华能碌曲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馆员,工程师。(甘肃?碌曲?747200)王景龙(1972-),男,甘肃永靖人,华能文县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师。(甘肃?文县?746400)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22-02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水电开发迅猛,2010年8月,全国投产装机容量超过了2亿kW。随着水电项目投资的加快,对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水电工程档案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是企业档案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完整、准确、系统[1]做好水电工程档案,实现档案能够对水电项目真实有效记载,不仅是档案服务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规避诸多风险的要求,也是工程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维护各方权益的需要,更是积累社会发展成果财富的需要。

一、工程档案的概念及水电项目工程档案的特点

工程档案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成投产及项目后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真实历史记录,又称基建工程档案或项目档案。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是基建工程档案的重要构成和分支,除具有工程档案的一般特性外,因其工程建设的长周期性、严格的建设程序性、多学科跨专业性,决定了水电工程档案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等特性,具有综合性强、形成周期差异大、形成时机性强、文书与科技档案相互渗透等特点。[2]水电工程档案在档案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水电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水电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完成的单项验收工作之一。

二、水电工程档案的九大板块及其基本内容

水电项目工程档案基本上分为项目专项评价档案、设计成果档案、招标投标及合同档案、移民征地档案、建安工程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程财务档案、往来文件以及其他档案九大板块。熟悉各板块构成内容是管好水电工程档案的前提。

1.项目专项评价档案

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前期和后期主要进行环保、水保、工业卫生、消防、地质灾害、占压矿藏、并网审查、取水、地震、安全评估及部分项目竣工单项验收,按照项目属地原则逐级上报和下批文件。上述专项报告和审批文件是项目合法性资料,须完整归档。

2.设计成果档案

项目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报告及按项目规模审批权限的报批文件;施工图、设计变更、专业模型试验、地质、地形和地貌测绘报告等设计基础成果资料。

3.招投标、合同档案

招投标档案是对从招标公告开始到中标通知发出整个招标活动过程的反映,主要由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评标组织机构、评标办法、会议制度、会议记录、澄清函、评标报告等组成。按照规定,投标文件一般只归档已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对于未中标者的投标文件在项目竣工三年后自行销毁。为全面反映招投标过程,应将未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附于开标记录后进行永久归档。

合同档案包括合同会签单、谈判纪要,补充协议及合同变更文件。非法人代表签署的,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

4.移民征地档案

移民征地档案主要有移民规划、勘测、勘验报告、报批文件、土地丈量、公告、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土地使用证等。土地丈量表、合同协议、补偿费发放表需写明土地自然地理位置、土地“四至”,并按省、县、乡、村、社行政机构分别造册,三者应相互对应,形成有效闭环,便于档案检索利用。

移民档案记录了移民工作的全过程,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凭据[3],是水电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

5.建筑安装工程档案

建筑安装工程是水电工程档案的重点,直接反映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监理、阶段验收、竣工图等内容。

(1)质量管理文件。工程质量文件是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主体,案卷数量约占项目档案的80%左右,归档需经施工、质量监督、监理三方对文件齐全、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会审。主要有三部分:

基础部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包括技术负责人、三检人员名单及资质的质量控制机构;测量成果;施工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其监理人批复等资料。

原材料、建筑成果检测检验——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包括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工地复检材料并报监理人审批后使用)、成品(半成品)现场检测检验及其横向检验;取芯试验报告。

过程控制部分——分项质量验收、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单项)工程移交申请及鉴定书。分项验收是质量控制最底层环节,以土建砼工程为例,主要由基础面或施工缝处理、模板、钢筋、止水(伸缩缝、埋件)、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组成。过程控制资料按照从高到低的层次顺序关系依次为:过程控制资料—单项工程评定资料—单位工程评定资料—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分项工程评定资料。

(2)进度控制文件。项目开工申请及开工令、依据合同文件编制的总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进度分析资料及计划调整资料,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专题会议纪要。以上资料均需监理人审查批准。

篇4

关键词:实习教学模式;生产实习;检修实习;毕业实习

作者简介:刘忠(1978-),男,湖北汉川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邹淑云(1979-),女,福建漳州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235)、长沙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53-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化石燃料供应的日趋紧张,我国提出了“优先开发水电”的能源开发主张,一大批水电站项目不断上马,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以下简称“水动方向”)人才需求旺盛。从2008级水动方向学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在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若干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实习环节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实习内容与水电厂工作安排的一致、实习经费与现场实习时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实习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水电企业对水动人才的需求,全面地提高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学校在水电行业的知名度,必须重新审视我校水动方向的实习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进行大胆改革和实践。

一、传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实习教学模式的不足

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够在水电厂、科研院所和水电装备制造业从事运行、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除较为系统地开设专业理论课程外,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开设了如表1所示的四次专业实习。

表1 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实习安排

序号 实习名称 内容 时间安排 地点

1 生产实习 了解并掌握水电生成过程及其涉及到的水、机、电、控系统及其设备(含结构和功能) 第五学期(11月),2周 水电厂

2 检修实习 了解并掌握水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相关的工艺过程 第六学期(4或5月),2周 水电厂

3 仿真实习 通过水电机组仿真系统的模拟操作了解并掌握水电厂内的控制、操作、调节,及水电厂事故、故障时的分析与处理 第七学期(11月),2周 水电厂

4 毕业实习 跟班实习,了解水电厂工作制度和流程,为今后进入水电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第八学期(2或3月),3周 水电厂

从表1可以看到,大三和大四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次专业实习,本应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从2008级水动学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来看,结果却不太理想,离预期目标还相距较远。经水动方向专业课教师多次分析讨论并召集学生座谈,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实习内容设置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进行第五学期的生产实习时,学生仅仅学习了一部分专业基础课,诸如“水轮机原理”、“水轮机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和“水电站自动化”等主干专业课的内容还未开始。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使花费2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学生们也是不可能达到实习预期目的的。这一实习环节只能是给学生增加若干水电生产过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若干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习时间设置与水电厂工作安排的同步性问题

第六学期检修实习的安排照搬了火电集控方向的实习模式,安排在每年的4月至5月。火电厂多在这个时段安排机组检修,而水电厂几乎没有安排机组设备检修的。因为这个时段正值丰水期,是各水电厂全力生产增加效益的黄金时段。学生们在这个时段是无法看到水电厂机电设备内部结构和连接形式的。通过学校投资添置有关专业设备、建设水动方向检修实验室,再结合枯水季节去水电厂进行检修实习,不失为一条建设之路。

3.实习场地的随机性和仿真条件的缺失性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长沙理工大学水动方向的校外实习只有为数不多相对固定的水电厂。这给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不便,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水动方向学生的迷茫。而且,随机联系的水电厂不一定配备有专门接待实习的工作人员,在水电厂实习的人员安排和工作衔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应该改变实习场地随机性的局面,由学校学院出面联系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水电厂并挂牌为实习基地,能够实现学校和水电企业的共赢。[1]

仿真实习在水电厂进行也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水电厂虽有计算机监控系统,但是由于生产特点和工作制度的制约,学生们是无法在系统上操作体验的。而且,水电厂现场不可能出现一系列多变或复杂的运行状态,要想模拟、仿真水电厂事故、故障状态及其处理也是不现实的。校内建设水动仿真实验室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加之每次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水电厂现场的时间很短,与现场工程师交流沟通不够,感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后续实习环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实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水动方向专业课教师和分管教学的领导通过梳理水动方向各实习环节中的实习目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结合校内、外实习场所的现有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优化。

1.调整“生产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建立水动方向多媒体资料库,改原来的“长时间在某一水电厂了解水电生产过程、认识水电生产系统及其设备”为“多媒体观看+到不同机型水电厂参观”的形式,以增长学生见识,增强专业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

2.调整“检修实习”的形式和时间

通过联系社会资源,低价购买一些水电厂报废的水电机组设备,与之前购置的水轮机模型试验系统共同组建水动检修实验室。改原来单一的“水电厂检修现场实习”为“校内检修实验室+水电厂检修现场双重实习”,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根据教学整理安排,将检修时间调整到每年11~12月份。

3.增加“仿真实习”的内容和形式

通过添置水动方向运行仿真软件建设“仿真实验室”,改原来单一的“只能观看,不能操作”的“水电厂中控室仿真实习”为“水电厂中控室观看交流+校内仿真实验室操作”,使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运行操作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异常运行工况的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4.调整“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

允许并鼓励学生结合就业开展分散实习。[2]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只能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实习,但存在实习经费少、实习单位联系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很多已经签约的学生,单位需要他们尽快去实习,以便较快较好地熟悉未来的工作;暂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很多已经联系了工作单位,需要留在家乡单位实习。鉴于此,学校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开展毕业实习。在分散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有机结合,在毕业实习时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外,还要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实习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并将学生本人和实习单位现场专家的交流意见与看法在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报告中予以体现。

5.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是将过去基本上由学校单一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科研单位、实习单位和学校联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的一种全新的全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是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整合和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双向互补,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还能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新形式,是以学校和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共同利益作为结合点,实行双向合作的一个途径。[4]目前长沙理工大学已与凤滩水电厂、江垭水电站、皂市水电站、洪江水电厂等省内水电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以现场工程师为主要指导教师,由学校与现场工程师共同提出对学生的实习要求,学生实践结束后回学校答辩,以检查能力培养的结果。电力企业可以结合人才需求情况择优提前录用。

三、结语

实践证明,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水动方向实习教学模式,坚持校企联合,多形式多途径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水电企业对水动方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定元,潘红忠.高校工科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162-163.

[2]蒋军,师国平.航运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改论坛,2011,(3):64-65.

[3]翟东海,化国瑞,张暇,等.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篇5

【摘要】在本文中,就目前我国独立学院中的给排水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为例,探讨了在给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情况,尤其是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素质教育欠缺、就业困难、实践能力差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给排水;独立学院;素质教育;就业;实践能力

中国分类号:H319.1

我院的给排水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专业知识学习内容广泛,涉及城市市政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工业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等领域。毕业生就业方向有市政供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咨询、环境保护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

1 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培养模式不适应时代潮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排水工程的相关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三本独立院校中的给排水工程都是按照较为成旧的教学培养模式在进行培养,跟不上技术潮流,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术在社会实际应用中都是已经被淘汰或者正趋于被淘汰的状态。社会需求对我国的给排水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各大独立院校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展。

1.2专业知识涉及内容相对狭窄

在近几年来,新闻不断的曝出“黑井水”、“无鱼生存的死海”“癌症村”等由于污水排放问题导致的重大水污染事故。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于该方面的教学需求,而对“水”、“水工业”方面的相关人才需求较大,且该方面所涉及的内容除了传统的给排水工程专业的知识还涉及到水资源、水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所需要的实践工期更长[2]。

2给排水工程专业教学与改革的相关措施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问题,我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旨在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并积极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方向。

2.1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具体的操作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从传统的全程授课改为对学生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最为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去探究相关的知识和应用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考[3]。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案规划的时候,对于课程的安排的上面,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只是注重工程型的专业教学。

2.2拓宽学生就业方向

我院在拓宽学生就业方向上,主要在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上增加了相关的水污染和污水排放方面的课程,其具体表现在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上增加了化学、流体力学、水处理生物学、力学以及土建工程的相关的基础课程。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必修课学习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补充学习,增加了一系列以水的循环路线为主要的课程设置路线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这些新的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于给水排水工程的知识学习,还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能够与时俱进,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2.3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我院在学生的教学实践上面下了极大的功夫,不仅为学生们配备了完善的实验教学器材,同时为同学们安排了充足的实验课程。该课程的安排方向主要是从课程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三个方向。在实习中,实习课程从最初浅显的认识实习到投入到实际的生产工作单位进行参观了解相关的生产实习、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的教学实习以及在毕业设计时的全面的毕业实习[4]。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现阶段的给排水工程在实际的生产工作单位的设计流程,要求学生们在自由时间里先利用计算机对相关工程进行设计优化并使用CAD绘制优化后的设计图纸打印出图,并根据图纸进行相关的审核,尽可能的为学生争取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的机会,使得设计能够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得到调试机会并根据其不足不断的改进。这一经历对于很对学生在毕业后投入工作也是极为有用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

3总结

我院自初次开办给排水工程专业便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今迎来了一批大学毕业生,这不仅是本专业的首届大学毕业生,更是对给排水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次工程验收。据相关统计,本专业首届毕业生在毕业时不仅全部合格毕业获得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还获得了测量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在95%以上。

参考文献

[1] 李定龙. 给排水工程学科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J]. 化工高等教育. 2004(01)

[2] 董斌. 新建本科院校城市水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 学园. 2014(02)

篇6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脱硫及除尘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前有不少环保企业人才缺乏,而且求贤若渴。但它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去向无外乎有三种: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需要解决污染问题的工矿企业以及真正吃“环保饭”的环保公司。从当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真正能进入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毕的竟是少数。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影响,这些单位在人事编制和指标控制等方面存在着重重障碍。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定位,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公司、环境监测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或部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保项目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等基础性、技术性工作。

从形势上看,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到环保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单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环境与安全类,其中环境与安全类共7个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与安全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40位。

环境工程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必备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篇7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水利工程 灭螺法

[中图分类号] R532.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23-1

血防又称为血吸虫病防治,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在实践经验中,发展了许多防治血吸虫病的方法,其中水利血防工程逐渐发展为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手段。

1血吸虫病的概括及防治历史

血吸虫病作为一种重大传染病,其传染载体是钉螺,也是唯一的载体。而血吸虫病传播的媒介则是水质,血吸虫寄生于钉螺中,通过钉螺进入水质中,将尾蚴排到水中,而含有尾蚴的水与人体或动物接触后,人或动物就会感染血吸虫病,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很多员工因为接触了被感染的水质后,而染上了血吸虫病,因此如何保护这些前线的职工成为重大的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从消灭和控制钉螺的方向阻碍血吸虫病的传播成为防治的新手段。水利血防工程应运而生,其主要手段包括通过江湖治理、堤防工程、涵闸改建、渠系建设、人畜饮水和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改善钉螺生存环境,防止钉螺孳生扩散,从而达到改善疫区水环境状况、有效控制血吸虫病蔓延的目的。

2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危害

血吸虫病在我国12个省处蔓延,其中多数为了长江流域以南的省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血吸虫病在我国逐渐得到控制,但是形式仍然很严峻。血吸虫病容易引起区域内大量居民死亡,并且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摧残,十分痛苦。据统计,目前全国流行血吸虫病的所有县市中,约300个县已达到血吸虫病阻碍标准。广东、上海、广西、浙江和福建五个省已经多年未出现血吸虫病。但是仍有将近79个县市血吸虫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3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的防治作用

血吸虫病的唯一媒介是钉螺,如果在水利工程上结合灭螺法就可以从源头上根除血吸虫病,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史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消灭了钉螺,血吸虫病也就无从传播了。研究血吸虫的生长规律可以看出,钉螺是水陆两栖型的淡水螺,以陆生为主,灭螺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状况,彻底消灭钉螺,消灭钉螺的重点区域应该是钉螺繁殖较多,人畜与水接触较多的地方,通过改变生存环境而使钉螺无法生存。根据钉螺的寄生状况分析,在钉螺中成功寄生之后,钉螺往往会繁殖出成千上万条尾蚴,这些尾蚴再进入水质中,后果不堪设想。由此看出,在血吸虫并传播中,钉螺所起的作用甚至远甚于血吸虫本身,因此,在水利建设中结合灭螺法彻底消灭钉螺是根除血吸虫病的最好方法。

4水利工程结合灭螺的主要方法

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灭螺法,这些方法都较为有效的消灭了钉螺,而阻碍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其中主要的方法如下:

4.1填土灭螺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提防加固的手段,将池塘或洼地填平或抬高,使其最高处远远高于无螺线,并且具有一定的坡度,使其利于排水。在填土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防加固,选择没有钉螺赋存于其中的土壤进行填埋池塘或洼地,采用机械填土碾压方法,也可以将钉螺大量聚集的池塘、洼地表层挖开,将有钉螺的土壤堆放于池塘或洼地底部,然后再利用机械填土碾压方法将没有钉螺的土壤覆盖其上。填土之后,可以再喷洒灭螺药物,起到更好的消灭钉螺的效果。在钉螺密集区,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通过疏通河道,加高加固圩堤,在岸堤上江有钉螺的土壤加盖厚度较高的无螺土。填土灭螺法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水房工程灭螺法,成本低,见效快。

4.2降水灭螺法

在河流岸堤常常有钉螺密集,利用开闸排水降低水位之后,在平均水位线位置,挖沟将有钉螺的土壤全部埋入其中,用无钉螺的土壤覆盖之后,再喷洒灭螺药物,此法可根绝钉螺的存活。其次可以在建设提防设施时,建筑防螺带,通过隔绝钉螺与外界交流传播的途径,抬高防螺带的最高顶部之后,可以喷洒灭螺的药物,之后要保持防螺带常年干燥,从生长环境上彻底杜绝钉螺的复生。

4.3沟渠改造

钉螺密集生长区域包括沟渠,并且沟渠的排水频率较高,钉螺的扩散更为快捷,沟渠又常常处于人群高度集聚的区域,因此血吸虫病传染的危险性更大。应该对土质沟渠进行彻底改造,釜底抽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将旧沟渠彻底掩埋,再开发新沟渠,将钉螺密集的旧沟渠彻底填埋。此法的工程量较大,但是也是一种可以彻底杜绝血吸虫病传染的方法。

4.4渠道硬化法

通过渠道向外扩散钉螺容易造成血吸虫病大范围传播的危险,因此应该从渠道周边的潮湿环境入手,血吸虫和钉螺在潮湿的环境都非常容易繁殖,因此破坏钉螺繁殖所需要的潮湿土质,对渠道边坡面进行硬化处理,破坏钉螺孳生的环境,达到防止钉螺孳生、扩散的目的。

4.5抬高或降低洲滩

顾名思义,抬高洲摊法就是将有钉螺聚集的洲摊抬高,使其最顶部高于最高无螺高程线以上,而降低洲摊则是通过挖土或疏通水流的方法将有钉螺集聚的洲摊降低至当地最低无螺高程线以下,通过抬高或者降低洲摊的高度来创造出钉螺无法生存的环境。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在消灭洲摊外部的钉螺时,也能消灭塘壁内的钉螺,达到洲摊抬降与学习虫防治良好结合的效果。

5小结

血吸虫病防治是造福百姓和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利用水利工程灭螺法防治血吸虫病的传播,在实践经验中取得不俗的效果。但是同样有些方面的问题要注意:其一,要做到统筹兼顾,在实际操作中腰吸收各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灭螺工作,水利部门的规划,血防部门的措施要提前做好调整结合工作,将血防的要求融入水利工程的各个细节中,做到紧密相扣,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其二,要因地适宜,选取最有效的水利工程灭螺方法,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采取同样的灭螺法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土质情况、钉螺数量以及当地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在不同的地区采用相对应的水利工程治理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血吸虫病防治是一项不容懈怠的重要工作,做好水利工程与血防科学结合,从源头上杜绝血吸虫病。

参考文献

[1]乔鑫位.黄荣宗.吴欢强.水利血防工程措施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篇8

关键词:工程力学;工程建设;实践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091

在我国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基础理论性研究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工程建设技术研究最为基础与核心的技术理论,力学知识特别是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的应用,为我国的工程技术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因此我们结合当前工程建设的实践技术,以及工程力学的应用理论,开展了工程力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1 工程力学在当前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工程力学是力学知识在工程建设中最为常用与基础的学科知识,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我国的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人员,结合工程建设中的力学应用特征,将工程力学知识在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利用进行了系统化研究。目前就实践应用而言,工程力学知识在以下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高层与超高层工程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开展,各类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建设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中。而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施工与使用过程中,工程力学的应用对于工程安全与质量保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2)能源工程。能源工程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决定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在能源工程应用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电力、石油、风力,甚至是核能工程建设中,工程力学知识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核电厂工程施工中,工程力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电厂反应堆外壳的稳定性与坚固性,进而很好地提高了核电厂工程安全性。(3)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在我国电力与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工程力学也得到了有效应用。其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就广泛的应用了水工力W、通航水力学、河流动力学问题、岩基力学等各类力学与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确保这一伟大工程的顺利完成。(4)国防工程。在我国的国防工程建设中,无论是武器基地、机场等国防基础建设,还是各类导弹、飞机、舰船等武器研究建设中,工程力学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力学与工程力学知识基础探究,将会为我国各类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开展的基础。

2 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工程力学内容

工程力学是一门历史悠久、构成复杂的力学学科,其所包含的副学科理论对在工程建设中可以起到不同的技术支持作用。

(1)土力学与岩体力学。土力学与岩体力学是工程力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基础学科。在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两门学科主要应用于工程地基、钻探、地下开挖以及地下交通等各类工程的应用中。如在当前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深基坑挖掘与支护过程中,土力学公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不同土质力学特点,进行计算,进而确定挖掘与支护方案,确保深基坑稳定性。而在地下挖掘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下岩体结构特征,进行其力学特征分析,提高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避免塌方、渗漏等事故的出现。特别是在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很好的结合土力学与岩体力学工程,在地下交通隧道、车站以及地下配套设施工程施工中,发挥其技术支持作用。

(2)连续体力学到理性力学的发展。连续体力学是研究工程中各结构物理力学特点的力学理论,如建筑中梁结构刚度与强度;柱结构力学稳定性;建筑各结构变形问题产生和力学的关系等,都是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连续体力学研究的推进,这一学科中各类结构模型与公式都出现了不自然的问题,影响了其技术理论作用。因此物理力学研究者以现代数学为基础,在上世纪中页提出了理性力学观点,并将其与连续体力学进行结合,提出了理性连续体力学的新体系。这一体系对于建筑结构整体以及各结构间力学特性与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3)固体力学研究的发展。

固体力学是工程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力学知识体系。其主要组成包括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以及断裂力学等基础学科。其中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为基础的建筑力学,是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工程力学内容。如在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中,材料力学的研究可以确保施工材料韧性、抗压强度、稳定性等数据符合建筑设计方案与实际使用要求,进而保证建筑施工与使用的质量。而结构力学则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力学原理确保建筑结构稳定安全。弹性力学则是在材料弹性基础上,为建筑的抗震、抗压性能提供保障。

(4)计算力学理论的提出与应用。计算力学是建立在计算机计算技术与工程力学基础上的一门力学学科。其主要包括了基础计算力学与工程计算力学两个分支。其中后者是对于工程建设起到了主要的技术理论支持作用。其构架包括了建筑力学、离散化技术、数值分析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离散化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检测以及优化的技术手段。

(5)其他工程力学学科简述。随着力学研究以及工程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工程力学中还产生了一些其他的学科理论,如静力学与动力学、可靠性力学、概率有限元法等分支理论,都在工程技术研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如在静力学与动力学研究中,我们形成了静结构力学与动结构力学概念,进而为建筑结构稳定研究提供了新的力学理论基础。

(6)工程力学实验室研究。工程力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理论学科,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与实验室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材料力学实验室研究,可以验证建筑材料是否达到建筑技术要求,进而确保建筑材料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基于新时期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如何深化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要求,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水利职教集团为依托,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稳定校外实习资源,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建立仿真实训,能够取得较好实训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并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新时期我国将着力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建设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服务新时期水利事业,培养面向水利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1]水利工程专业应进一步加强实训教学改革,使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现存问题

高职水利工程专业是以培养掌握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能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能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为核心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水利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由于水利工程的季节性、复杂性、建筑物材料多样性以及水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并且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最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2]给实训教学带来很多问题。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社会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条件的概念淡化,而目前我国没有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向学校提供实习条件的义务。因此企业对接待在校大学生实习普遍持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担心实习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管理以及出现人身、设备等方面安全事故及生产技术等秘密外泄。[3]其次,校内实训场所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场景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需求。另外,学校实训指导教师相对短缺,水利工程专业建设过程复杂,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与管理隐患,使校外实训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地参观,实训效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但是,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社会和企业却未能够给学校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和积累工作经验的条件,学生毕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深化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也符合新时期水利行业发展的要求。

1.校外实训改革

由于新时期水利建设将要着重解决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新农村供水安全等,涉及水利、农业、国土资源、市政等多个部门和行业,校外实训只是学校一头热的状况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在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下,通过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外实习有稳定资源和更多实训场地,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训能力。例如2005年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2008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水利院校与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合作,分别成立了水利水电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成员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的水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参与层次为“共享”、“共建”、“双赢”的长效互动机制。从而使学生的校外实训得到更好的保障,为学生在企事业单位的对口岗位提供更多的锻炼实训平台,避免了以往实训工地少学生人数多效果差的状况,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企业进行各种水利工程实训和顶岗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和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毕业生就业率。

2.校内实训改革

由于加强河流治理以及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而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型式不重复”的特点,使学生到校外现场实习出现许多“盲点”,如看不到工程全部和一些施工过程、地下轮廓、多种水流现象及各种工程型式。而一些水工建筑物运行关键时间与学生到校外实习时间形成“时间差”,比如溢洪道泄洪和水闸蓄放水、泵站提水等是根据水利防洪除害兴利的要求运行的。水利工程的校内实训教学改革正是为了弥补工程现场实习的不足,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1)计算机虚拟仿真模拟实训教学。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是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程场景进行教学实训,使学生不到现场就能了解复杂的水流运动形态、水工建筑物运行模式,是一种多通道综合作用的实训教学方法。特别是三维虚拟仿真实训可以仿真再现工作流程和程序,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4]如基于工程爆破施工的特殊性,采用开发模拟软件,根据爆破的基本原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参数设计,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模拟各种爆破。另外仿真能够再现工作重点、难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例如水库除险加固实训中溢洪道的加固,根据来水情况进行溢洪道泄洪过程仿真,通过比较模拟的不同来水方案,使学生掌握选用溢洪道堰顶高程、消能建筑物型式方案的方法,有效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同时虚拟仿真实训能够紧贴生产实际,比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高边坡支护模拟实训、河流演变模拟实训、溃坝模拟实训、喷灌、微灌等技术模拟实训等,使实训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已经具备了“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仿真模型实训教学。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物类型各异、地点分散,施工过程不可再现,建设周期长、学生现场实习看不到施工过程而且很难动手,同时水利工程的许多运行管理也不允许学生等外来人员实际操作。因此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按照“真实、可动、可测、综合”的实训标准,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建成栩栩如生的仿真水工建筑物模型,如模拟水利枢纽、施工导截流、水闸或泵站的运行管理和农田水利工程中渠系建筑物涵洞、虹吸管、渡槽的布置实训以及渗流观测、泄流能力观测、水文测验、水力发电等实训项目。并且与专业实训内容相关的系列课程实施现场开放性教学,学生实训时可以逐项重复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

3.校外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的实习场地有限,学生数量过多时容易造成拥挤,实习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此,依托水利水电职教集团的平台,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训方式,将实习的学生以实习小组的形式分散到多个企业,根据企业的生产场地大小安排相应数量的学生去实习,并由企业兼职教师与实训教师共同指导,可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

另外,水利工程大多是秋冬季开工,这时期生产单位急需大量的技术人员,为此,实训教学计划灵活性调整,与企业需求相匹配,使教学服务于生产。[5]比如在第1、3、5学期的寒假前两周开始,至寒假后两周至三周结束,这期间正是冬修水利工程,可以安排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小型渠道施工、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等实训教学环节,而第2、4学期的暑假可安排防洪除涝、水泵站运行管理、灌区管理等实训教学。通过这样的调整,既巩固和夯实学生对刚刚学习完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满足了生产单位的用人要求,产生社会效益,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双赢目的。

4.“双师型”教师培养改革

水利工程专业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水利水电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理论扎实、教学出色、技能精湛的“双师型”。为此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水利水电职教集团的知名企业、生产部门进行专项培训或生产锻炼,教师参与相关水电企业的科技研发项目,跟踪最新技术发展,了解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实际情况,同时聘请合作企业的水利水电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讲授“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案例教学,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为直接、有效。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专业教师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有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基本条件。新时期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综上所述,通过依托水利行业的支持,深化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条件,营造仿真实训场所模拟水利工程职业环境,运用现代技术虚拟仿真,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较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建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1):33-35.

[2]张玉福,等.高职水利类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5):18-20.

[3]林海涛,唐忠锋,凌新龙[J].广西轻工业,2009,(9):187-188.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培养方案;专业素质

作者简介:乔娟(1979-),女,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土木水电学部,讲师;张立仁(1979-),男,陕西宜君人,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土木水电学部,讲师,工程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54-02

2004年2月,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高校独立学院,并于200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大专生,至今已有八届,为水电行业输送了近700名专业技术人才。但随着水电行业的发展及其对专业技术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及改革,以实现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水利、水电部门从事勘测、施工等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结合社会需求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本着注重综合素质、强化操作技能的主旨已历经了3次大的改革,现对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历次改革的原因、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一系列总结,并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几个突显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

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总的培养规格要求为通过学习英语、计算机、数学、力学、水电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受到工程勘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后,应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具有中小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施工的基本技能;具有测绘、制图、运算、工程概预算的基本技能等。本专业培养方案由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及课外学分模块组成,2005级至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对比情况见表1。

1.2.5+0.5培养模式

本专业最早的2005级及2006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同,均为2.5+0.5培养模式,即标准学制3年,校内教学为2.5年,校外实习为0.5年,课程设置参考的为本校相应专业本科的教学安排,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大学语文;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钢筋砼结构,其中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力学课程均配有8学时的实验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包括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水力学、工程概预算、施工机械;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测量实习、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钢筋砼结构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实习及毕业实习,其中毕业实习共18学时,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完成。

2.2+1培养模式

由前两届在校生的教学及学习效果反馈及调查表明,因独立学院专科生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差,2.5+0.5的专业培养模式又为直接参照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而确定的,没有与学生自身的素质科学地相关联,相对重理论而轻实践,不能理想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即不能够很好地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故2+1培养模式相应而生。

2+1培养模式即校内教学为2年,校外实习为1年,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与之前的培养方案相比改进之处为:

(1)在通识教育模块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由12个学分压缩为10个学分,删除了部分与高中教学雷同的内容;根据实际教学及学习效果删除了大学语文课程;模块中增设了4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2)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将工程地质课程与土力学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去除了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删除了水利工程概论课程,其中部分需交待给新生的教学内容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完成;新增了AUTOCAD电子绘图课程,使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与行业发展相适应。[1]

(3)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删除了施工水力学、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而将此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影射在施工技术、监理概论与实务两门课程中。

(4)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新增了各1.5个学分的AUTOCAD考证技能实训及工程测量考证技能实训,且考核成绩以参加国家相应的证书考试成绩为准,这样既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学生专业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这一改革从学生的综合考评、就业率、实习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成效明显;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在第五学期新增了12个学时的施工实习,旨在强化工程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实习带动就业。[1,2]

3.2+0.5+0.5培养模式

本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科专业的2+1培养模式共执行了4年,即2007级至2010级四个年级,从四个年级的实际教学及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专业技能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但由实习单位及之前各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也可知,实际工程不仅要求大专生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及文件编写能力等[1-5],故自2011级开始本专业的培养模式改为2+0.5+0.5培养模式。

2+0.5+0.5培养模式即校内教学为2年,校内毕业设计为0.5年,校外实习为0.5年。与2+1培养模式相比,通识教育模块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均未变动,主要区别为:

(1)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取消了监理概论与实务课程,因该专业以往各届毕业学的就业岗位分布几乎无涉足监理行业的,故将此部分学分移至实践教学环节。

(2)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取消了专业关联性较小的金工实习,增设了坝工课程设计及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通过设计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及灵活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内容,强化初步设计能力。

另外,该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原第五学期的施工实习改为校内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行业相关各种规范、手册及参考资料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作思路及方法,综合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绘图技巧、文件编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自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其专业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实践检验,2+0.5+0.5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我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最合理、最有效的一套培养模式,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除了与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有关以外,还与其在现实教学工作中能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相关。目前该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需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现今高校学生的舞弊手段越来越“高明”,渠道越来越多,在作业、课程设计报告、实习报告、考试中均存在普遍的抄袭现象,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校的教务部门、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必须联合起来,严肃考风,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由该专业学生实习单位及就业单位的反馈信息可知,因水电行业相对为艰苦行业,工作及生活环境一般比较简易、单调,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部分同学在工作中表现出极其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及奉献精神,不能很好地遵守用人单位的纪律要求,责任感及使命感低下,因此在该专业学生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注意其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培养。[1,4,5]

另外,为了使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行业相关的专题报告,并为学生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当然这些也要求专业教师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应注意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训环节较多,故建立起一批专业对口、特点鲜明、合作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对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是针对某些课程的实践环节而设置,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也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最好能使整个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关联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兼顾已建工程,同时也要兼顾在建工程,故除与水电开发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要与行业相关的设计、监理、施工类的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应签订合作协议,规范操作。[1]

要鼓励广大同学在校期间获取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这里所指的专业资格证书除了本专业要求必须获取的AUTOCAD绘图员、测量员证书外,还包括监理员、施工员、造价员等。考取各类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可以使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学习,也可以让同学们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与理解,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指明方向,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个别资格证书的培训及考试费用较高,故也应提醒学生不要盲目跟风,应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点选择。[1]

三、结语

独立学院本质是民办性质的,系三本院校,在招生层次上既有本科专业也有专科专业,在办学上如何能将专科专业办出特色,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抗衡,关系着独立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前景良好,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一定要与时俱进地修订培养方案,并注意落实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狠抓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仁,乔娟,姜袁.独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11):163-165.

[2],钱波,褚晓锐.基于就业导向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2):126-131.

[3]郑丹,许光祥.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