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篇1

1、词汇的宗教文化内涵

英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其宗教传统源远流长。即使在科学文化十分发达的今天,很多英美人的宗教意识仍相当浓厚,上帝(God)在人的头脑中仍然存在,所以英语中有关上帝的词汇、成语、谚语就特别丰富,例如:Godblessyou(me,mylife,mysoul,etc,)!(天啊!喔唷!)God(Oh,god,mygod,goodgod)!(天啊!啊呀!)Godb less(help,damn)you(him)!愿上帝保佑(帮助,惩罚)你(他)!God for bid!(苍天不容!绝对不行!)God help sthose who help the mselves(自助者天助。),Godknows(天晓得,谁也不知道。),God willing(如果情况许可的话。),Bygod(老天爷作证,确实。)等等,而且这都是英美人的日常用语。

2、反映地理环境差异的词汇

地理环境通常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因此亦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对一个民族或对国家的文化模式、发展和嬗变有着重大影响。大家知道,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在英国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地理文化的缘故,“西风”很难在中国学生的脑海里引起美好的联想。相反,“东风”才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和煦之风。这一文化内涵的差异,与地理位置有关;中国大陆东面临海,从海面上吹拂过来的东风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因此中国人赞扬它,并赋于它美好的文化内涵。在英国,“东风”则是从北冰洋吹来的凛冽刺骨的寒风,而西风恰恰像我们中国的东风。

3、词汇的饮食文化内涵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中国文化的表现,讲英语的国家虽无此说法,但具体的食物名称如breadandbutter(涂黄油的面包),breadandcheese(普通食品、生计)。例如:Wetrytoseekbreadandcheese(orbreadandbutter).(设法谋生即Seek alive li hoodormakealiving)等词语,都是其饮食文化的集中反映。

众所周知,美国有“民族熔炉”之称,所以美国英语汇集了大量外来词语,其饮食方面的词汇有pizza(意大利烘馅饼),hamburger(hamburgersteak)(碎牛肉、牛肉饼、汉堡牛排),turkey(土耳其火鸡),macaroni(空心面、通心面),spa-ghetti(意大利细条实心面),tofu(豆腐beancurd)等,了解了其中一个词,就能洞开美国人生活方式的窗口。Hamburger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来在德国的Hamburger(汉堡市)有一家私人饭店,专营一种夹着烤熟的牛肉饼的面包。后来这个词传入美国并流行于其社会。美国人把面包中间夹上烤牛肉,再放些新鲜蔬菜,如西红柿、葱头和佐料,则称之为Ham-burger。由于制作十分简便,而且味道不错,后来有更多美国人仿效,于是各种各样的“burger”脱颖而出,诸如cheese-burger(夹乳酪的面包),tofuburger(夹豆腐的面包)都悄然而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就不难理解了。

4、反映科技进步内涵的词汇

篇2

【关键词】装饰;纹化;文化;关系研究

无论什么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欲念,这种欲念就是装饰。人类的装饰欲念很早就体现了出来,最初的装饰动机以及装饰意识具有极强的文化性。在对文化最古老的解释当中,文化就是纹化,也就是说纹化演变了文化。纹化体现了装饰,而且是最好的体现方式,无论装饰还是纹化,二者都脱离不了文化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说,装饰现象实际上就是纹化现象。纹化、装饰、文化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发生学方面的关系。

一、装饰和文化

装饰的历史十分悠久,涉及很多的门类。装饰属于人类视觉艺术中一种,在人类的视觉艺术中,装饰艺术不仅手法最丰富,而且形式也最为丰富。装饰是一个艺术用词,涵盖面十分广。装饰理论本来颇为丰富,但是装饰艺术一直在民间流传,理论文字方面较为缺乏,也就导致了装饰理论缺乏,人们对这一领域缺乏充足的认识。装饰一词产生的很早,但是一直到现在对其意思的争论都没有停止过,从来没有一个观念或者说是概念来统一装饰这个词的意义,历来争议颇多,没有大众认同的概念或者说是观念。一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往往不是固定的,而是经常改变的,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那么这个词的意义就有可能不同,有些词每当换时代时,就会又被添上一层新的意思。装饰一词的意义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上的装饰,一种是狭义上装饰。狭义的装饰指不同种类的纹饰以及装饰物等,狭义上的装饰只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非纯粹装饰,一种是纯粹装饰。非纯粹装饰主要包括装饰用的雕刻以及绘画等,纯粹装饰包括装饰用的符号以及纹样等。广义上的装饰指整体意义上的装潢以及装饰。陈之佛先生曾经说过一切美术的基础都是装饰的意义。装饰最原本意义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身体、自己住的建筑物、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中的实用物等的表面实施的美术形式,人类这一行为的目的是一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在远古社会,哲学还没有产生,即便有些远古人类已经产生了哲学,哲学也十分不发达,而这时候发挥原始哲学作用的就是人类的图腾艺术。图腾艺术体现并解析了人类自身以及宇宙万物的性质以及起源,而且这种解析是浪漫式的,这种体现是直观式的,解析的语言是幻想式的。图腾艺术来将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诠释进行了传达。在人类早期的装饰艺术中,装饰艺术不仅是标记和符号,而且还具有图解、讲述故事、记录人类语言、记录人类社会发生的事件等功能。在大部分的早期人类社会中,在尚未产生文字的时候,人类用来记事的手法往往是刻绘的符号。装饰的记事功能随着文字的产生而逐渐褪去,现在的人类基本上已经无法辨认古人装饰艺术所记载的信息。但是在人类现存的出土文物中,能找到很多文物的装饰艺术,发现其中的很多具有记录信息的作用,例如出土的原始陶器,在这些器具上刻画的符号虽然简单,但经过文物学家和文字学家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的信息。装饰艺术具有记录信息的功能,但是叙事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些叙事十分隐讳而含蓄,有些叙事则直截了当,简单明了。有些在叙事时,使用的方式是几何形式,比较抽象,有些在叙事时采用的是意向形象或者具象的方式,很容易辨认。例如在我国甘肃的仰韶文化中,有些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上,就绘有舞蹈的装饰,而这种叙事装饰的表现手法就是意象化。在装饰的艺术涵义中,用来记录信息的功能可以说是其中的一方面,这也是文化的一种手法和常态。

二、文化与纹化

文化是一种统称,包括人类为了克服自身存在的动物原始本性以及为了美化人类所生活的环境,美化人类生活、美化自身外表、美化自身言行等所采取一切手段以及发出的言行等。文化现象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是人类痕迹的系统化产物。纹的字面意思是图纹和纹理,古代人类在美化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时,经常用一些比较美观的动物毛皮(如毛皮有纹理)或者是丝织物。“纹”所包含的的内容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无论太极玄图还是八卦易像,甚至天文地理都属于种纹,纹化最初的涵义也正源于此。纹理的意思经过演化,逐渐成为文化,这就是文化最原本的意义。“化”的原本意义有三种,分别是造化、生成以及改易等,古人经常在服饰表面或者身体、用具以及建筑的表面刻画各种各样的痕迹以及色块和纹饰线条等,这便是纹化发生转义后的意思。文化与纹化,二者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发生关系,纹化演变成为文化。

文化可以说也是人类的表述语言,独立于人类语言之外,纹化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线纹来描画对象。在这一过程中,纹样以及符号等也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纹化这一方式不仅是为了表示装饰和纹样,同时也为表达一定的信息。中国的汉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汉字的开端也是纹,中国汉字虽然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是它既表达一定的含义,同时还具有纹饰一类的功能。从发生学来看,纹样和文字不仅形态上相似,而且二者的思维特性以及构造方式也具有一致性,同时具有继承的关系。中国汉字在金文阶段以及甲骨文阶段,其风格特征就是纹样品质,所以说文字本质上是纹化的一种形态。在人类还没有文字的时期,纹化就是文字的表达形式,在人类有了文字后,纹化则是纹样的表达形式。人类的文化并不是从文字出现后才开始,而是从纹化出现后,人类的文化也就开始了。

纹化有很多种,其中的一种就是图腾。图腾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氏族图腾,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图腾;第二类是性图腾,这是某一性别所独有的图腾;第三类是个人图腾,是某个人所有,而且不传承于下一代。有些时候,图腾也表现为一种文化,如龙图腾就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龙;鹰图腾则代表着美国文化;狼图腾则代表着我国蒙古族的文化。

三、纹化和装饰

纹化和装饰同属于文化的范畴,二者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一致,人类艺术的起源实际上就是装饰艺术。在原始时期,人类尚未经过科学和理性的训练与熏陶,处于幼稚时期,但这时的人类却已经有了造美的能力。当时的人类在塑造美时,并不是完全模仿地写实,而是大多使用意形的方式,塑造一种图案化的纹化,也就是将纹化象形化,纹化包括了古代人类从自然中得到的几何纹,也包括自己抽象出的几何纹。

在原始美术中,岩石壁画的形成就是通过纹样等手法在岩壁上进行绘制或者刻凿,内容包括很多类,例如人类的房舍、图腾以及舞蹈动作、种植、放牧、巫术、以及狩猎等行为。古代人类构造的这些壁画,不仅生动有趣,造型简练而夸张,而且在构图布局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将原始纯真生动得体现了出来。如古代人类在画鱼纹时,将鱼的主要形象如鱼纹、鱼尾、鱼眼、鱼口等进行放大或者简化,同时用线条来描画鱼体的轮廓,刻划细部,鱼体的形象在整体上看则具有了几何化的特点与趋势。如果是画青蛙,那么其长形的身体被纹化后则成为半圆型甚至圆型。如果是画鸟类,那么经过纹化后,则成为剪影形,所有形象被纹化后的曲线都很简洁。在描绘人类时,人类的五官一般用几何的形状来表示,而头部则全是圆形。装饰艺术的产生过程就是,人类首先学会了制造工具,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人类偶然发现一些动作作用到物体上会留下一些痕迹,人类发现了这些痕迹,然后去有意制造这些痕迹,并通过这些痕迹或抽象或具象地来模仿现实中的事物,于是装饰艺术就诞生了。

纹化与文化之间相结合的例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瓷器,瓷器是我国的特色,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发明。在英文词中,China一词的由来边和瓷器名镇景德镇有很大的关系,可见瓷器代表了中国文化。我国的瓷器很多都十分高级,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我国的大部分瓷器的外表都具有很多的装饰花纹,这些装饰花纹一般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涵义。我国的制瓷业到唐朝时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部门,唐朝的瓷器特色并不是瓷器本身,而是瓷器外表的装饰。唐朝瓷器外表的装饰处理,其主流是釉色装饰,而且是素面。刻划的装饰大部分由简洁而流畅的线条组成,而且多画的是荷花、牡丹等,反映了唐朝的牡丹文化。

参考文献:

[1] 孙远志. “装饰”、“文化”和“纹化”间的发生关系[J].艺术百家,2010,05.

[2] 王倩. 临贺故城宗祠的装饰文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

篇3

1 体育与人类学

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带来的是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人类体质的弱化。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突变,直接导致人类的体力不再是唯一的生产力衍生因素,这必将引发体育方式的彻底变革。体育人类学正是要将体质和文化结合,探讨人类学社会的异化导致的体育需求,揭示体育与人类其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确立体育在未来社会的行进方向。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追寻健康的积极方式,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体育人类学,为实施基本关怀提供理论依据。

2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中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2.1文化整体观

时至今日当代社会人类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仍然不断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做为一个动态与变化的整体,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宏观角度来双重观察,做人类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对比分析,从而循序渐进的认识田野工作中较小的区域范围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整体观论是一个辩证的理论,即整体是必不可缺的,同时又与文化是相对的。人类学的哲学理念与各种研究理论方法,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下,对特定的人群得出的认识;为了深入探索理解特殊现象,还要基于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才可实施。

由此可见,体育科学者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者也需要具备文化的整体观理论。

2.2文化适应观

通俗讲适应是指在地球上的生物种群在通过自身变化的同时与周围环境所达成协调,并且繁衍下去的发展过程。人类适应的原则既包括生物性适应还包括文化性适应。人类自身的生物性适应是指人体同周围环境相和谐并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自身体质协调。人类的文化适应能力是通过改变本质生活方式的策略所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和谐。

在人类的文化性适应能力中较为侧重群体层面,并通过参与群体活动来获得社会文化的力量。再以教育教学、创新思维、科技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得社会能够走可持续发展得路线,从而改变环境状态。

不同文化要素之间可以进行跨越式的交流、吸引、融合,旧有的秩序和规则被不断的打破,再重组后吸收了新的文化要素。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在不断地重新定位,以获得在新形式下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存空间,重新构造自身。

2.3文化普同观

所谓普通性或普同论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各个省际区域的人民,无论肤色与民族是否相同,大家都归属于同一物种的后代,因而每个人都是平等相同的。进一步去说,人类在心理的与生物的、社会的与文化的之间共同性特征就是我们民族,我们人类学要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定义。

人类学的普同性从认识论原则上看,人类学一直在强调社会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在考察全人类所共同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行为特征和一些普遍意义的生活方式。从人类学的一种理论想法出发,可以发现文化是被认为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由于人类的需求很多是相似的,所以从另外一种人类学理论角度研究,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有很多人类共同相似性。

2.4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是人类研究文化的一种态度,一切民族文化研究的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不能用高与低之间的等级来划分。衡量文化的方法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每一种文化的存在有具有珍贵的意义和价值。

平时人们经常习惯于把自己所属的群体文化价值和传统观念来对比、衡量、判断并且解释其他社会文化行为的存在,这正是所谓的“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极端表现的状态是“文化沙文主义”,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信仰和习俗永远高于别人的信仰和习俗,并以自己为中心的文化氛围来规范他人的民族文化行为。

民族中心主义的利端有助于强化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弊端在于不可过分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这样不仅容易引起对他民族的否定和排斥情绪,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极端的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无法作价值的评判,但是历史轨迹在前行,社会环境在发展,科技创新在变革,民族文化在延续,我们都应对所有文化都抱有宽容的态度。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该理论所支持的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批评而去赞同或接受某一个人群的所思所为,我们可以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环境、历史和社会中来加以评估和对待。

3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中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

3.1访谈法

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或提问的方式来获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武术派系有其辉煌的历史和贡献价值,但因为年代或历史原因没有专业的人员来记录相关武术使志,从而导致其武术技术失传,或成为没有文字记录的空壳武术。

3.2文物搜集法

历史文物的展现让我们一起重温历史,遐想与回顾的瞬间历史状态由心而生。对研究中国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历史,特别是对远古时期体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作用最为显著。

3.3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俗称田野工作,是指在接受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走访进入某一社区或地域,通过参与观察、居住体验在当地居民家等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调查工作。此法可以运用到针对某个省际地域的武术发展变革研究中,走访调查,深入到这个地区的习武者中,跟踪记录当地习武状态。

3.4谱系调查法

谱系法就是收集相关家谱编辑成系谱表,从而确定亲属形式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方法。谱系分析法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搜集全面的整个世系群,业是田野工作中可以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关键出发点。此法对于研究某一武术门派的历史传承和具有代表成员的发展经历研究有很大帮助。

3.5自传调查法

也称为个人生活史或生命史访谈法,是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探访交谈,将研究的对象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经历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如对某一武术派系关键人物的自传调查研究,可以得知此流派某段时间内的大致发展情况。

3.6定点跟踪调查法

针对某一研究地点在时间上进行纵向跟踪调查研究,一次来了解某一地区各方面的发展与变迁。运用此法尤其是用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变迁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 结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革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发生质的转变,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甚至走向消亡。以人类学的视角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研究影响民族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挖掘民族体育发展的历程,深描民族体育文化的色彩,实现民族体育文化发掘,复原或阐释民族体育文化本质,这正是从人类学视角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潜在价值与优势所在。无论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还是现代社会的民族体育,都是社会历史变革不断发展的产物。

篇4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国外对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产生了很多较为重要的理论,如沃尔夫假说和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这些对我国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鉴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梳理我国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

我国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从词语的涵义方面探讨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国内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的滥觞。继而兴起了多种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也产生了几个流派,如“双向交叉文化语言学派”,“全面认同文化语言学派”和“社会交际文化语言学流派”(束定芳,1996),以及多个学科分支,如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方言语言学等。这些研究证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其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不仅不互相冲突,而且从不同的方面完善了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的定义

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何为语言,何为文化。“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关于语言的定义争议不大,但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国内外有两百多种定义。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

(二)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

上文已提到,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顾嘉祖(1998)曾说:“任何对语言三要素的研究与使用语言的人分离开来,脱离社会文化环境研究语言三要素,我们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包含关系

这是一种较被认同的观点,也是较为折中的观点。王魁京(1993)、束定芳(1996)和杜道明(2008)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说文化是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个大系统的话,那么语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杜道明,2008),“二者的概念有大小之分,有包容与被包容之分。”(杜道明,2008)“作为人类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它是人类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王魁京,1993)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反映与工具关系

还有两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这是语言与文化的反映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束定芳,1996),这是语言与文化的工具关系。但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大家逐渐注意到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刘君涛(2000)指出:“我们不能把语言简单地看成是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可能仅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杜道明(2008)则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够全面,他主张“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这一说法。传统的反映和工具的关系倾向于认为文化重于语言,而刘君涛(2000)和杜道明(2008)则认识到语言也会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语言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决定关系

戴昭铭(1996)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值得采纳。他在《文化语言学导论》中指出:“语言和文化谁产生谁,谁决定谁和谁影响谁,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值得、不必要也不可能求得一言以蔽之的解答。”这就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还有学者是从具体的方面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如王魁京(1993)是从语言的各个平面研究了其与文化的关系,如语音、词汇和语法与文化的关系,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是有指导作用的。戴昭铭(1996)则从文化的各个层面和语言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从思维、哲学、政治、宗教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探讨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

有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注意到了要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认为“学习语言,一方面要学习规范的语言,另一方面要学习正确地运用语言”(王钟华,1991)。进入新世纪,研究者更是从国家的战略高度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指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是随着我国国力增强而带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深入拓展,在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张德鑫,2001)。由此可见,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

上文已经提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不同的文化观,换言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与我们文化本体研究中的文化是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更多地是从交际的角度、实用的角度来研究的。对此,周思源(1992)在《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观念》中较早地作了论述。他认为:“我们建立的文化观念归根结底要服务于教学,以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取舍标准。”如果我们把语言中包含的任何文化知识都毫无遗漏、不加取舍地传授给学生,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处处都是文化,语言教学受到冲击的困境”。对此,张占一(1990)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所谓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和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但是这种分类的问题是内涵不够清晰,其中的“不直接影响”、“直接影响”很多时候是因人而异的,会出现一种文化知识既属于“知识文化”,又属于“交际文化”。周思源(1992)提出学生的五种需求,也就是要从学生的需求来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知识进行取舍和分类,内容比较宽泛,没有提出具体的分类标准。但其后的葛中华(1994)进行了“语言文化”与“超语言文化”的划分,“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考察和研究”。此种分类完善了“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的分类,也就是说这样的划分更为细致,“避免了‘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在外延上前者包容后者、在内涵上也含混不清的情形”(葛中华,1994)。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据此来进行文化大纲、文化教材的编写。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要分阶段来研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不同的。

张占一(1990)、王钟华(1991)和王学松(1993)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在语言教学中要分阶段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基本上认为在初级阶段要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同时文化教学内容为“知识文化”或称为“物质文化”,如“春节、贵姓”等当中包含的礼俗文化,“四合院、紫禁城”等当中包含的建筑文化,“菜系、旗袍”中包含的饮食服饰文化,以及“京剧、唐诗”中包含的文化艺术文化都可以在初级阶段介绍给留学生。在中高级阶段要加大文化的输入,而且输入的是“交际文化”或称为“精神文化”,如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可以在这个阶段介绍给学生,但要注意“适量”,在这个阶段也不能放松语言教学。吴仁甫和徐子亮(1996)从定量、定性的角度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包含基础汉语教学、交际文化教学和知识文化教学,这三种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位置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次之分的。基础汉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它是首要的。”“交际文化教学和知识文化教学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重心应偏向于交际文化教学。”就三者的关系,作者给出了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宝塔,基础汉语是塔基和塔座,交际文化是塔内由下而上的楼梯,而知识文化则是塔尖。”并且进一步提出基础汉语教学是“无中生有”,指在初级阶段要把语言技能方面最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教授给学生;交际文化教学是“雪中送炭”,是指把交际中常用的文化内容讲解给学生。如汉语中有时不直接拒绝某人,而是采用较为含蓄的“拒绝”的代名词:“以后再说吧。”“我们再考虑考虑。”等等,留学生了解了这种交际文化既可以听懂别人“拒绝”的意思,又可以用这些词语委婉地拒绝别人。知识文化教学是“锦上添花”,指把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化介绍给留学生,使他们对中国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本文认为,此项研究将语言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分析得很透彻,但这里沿用了“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分类,在概念的外延上还是有所不清。

这方面最新也是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是李枫(2010)的《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划分》一文,文章中论述了文化因素分阶段处理的必要性、依据、原则和策略,比较完整。但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也发现,不管是以前的成果还是现在的成果,在论述方面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或者说是从大的方面提出一些原则,研究得还不够细致和深入,这可能也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驳杂有关。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大分阶段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力度,将研究引入更深、更细的方向,完善对外汉语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将我国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如包含关系、反映和工具的关系、决定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应该从多角度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应将两者的关系绝对化和单一化。进而梳理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以及汉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发现,这些研究都比较宏观,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要将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细化和量化,为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建民.关于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思考[J].汉语学习,1992,(1).

[2]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3]杜道明.语言与文化关系新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冬之卷.

[4]葛中华.文化考察的新视角:语言文化与超语言文化[J].汉语学习,1994,(3).

[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永恒的跨学科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1998,(4).

[6]季羡林.西方不亮,东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J]. 中国文化研究,1995(冬之卷).

[7]李枫.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划分[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4).

[8]刘君涛.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新认识[J]. 外语研究,2000,(1).

[9]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0]束定芳.语言・文化・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88,(2).

[11]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 外语界,1996,(1).

[12]王魁京.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与第二语言的教学[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6).

[13]王钟华.建立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问题的思考[J]. 世界汉语教学,1991,(1).

[14]王学松.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层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6).

[15]吴仁甫,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位”与“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16]张德鑫.润物细无声――论对外汉语教学与汉学[J]. 语言文字应用,2001,(1).

篇5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语教学文化导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并具有民族性。语言是一种文化,但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也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通常的观点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样,英语的学习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地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学好语言。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研究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英语教学,更会促进国家之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发展。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等都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前人提出的观点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语言是文化的构成部分;(2)语言是反映文化积淀的“活化石”;(3)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也决定文化;(4)文化决定论,即文化作用于语言,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通行的观点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始终是与文化的发展同步的。

笔者认为,语言与文化有着错综复杂,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的同时又促进文化其他部分的发展。反之,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把学习语法与词汇当作是英语学习的全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的知识空洞死板,综合交际能力也差;(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对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对篇章的整体把握;(3)语言能力可能很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与交际技能。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而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与对方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文化行为碰撞。我们要更好地与人交流,就必须先了解这个人以及他所处国家的文化,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交往。同样,对英语的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与人能沟通与交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及课后作业布置中考虑的重要问题,即如何让学生真正地会运用英语,而不是学会“哑巴英语”。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1966年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仅仅学习某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怎样使用那种语言,即必须具备掌握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懂得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正意图,而这种表达方式的主要使用依据则是社会文化背景,即本文要探讨的文化导入中的文化。

文化导入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语言与文化知识、促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的相对稳定的操作性框架,主张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想象,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内部心理表征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阶段性原则。即英语教学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文化导入应接近于学生的语言水平,应与所学外语水平等级标准中的“等级”同步进行。其次,适度性原则。即根据英语教学的需要,在必要的、正确的时间实行文化导入。比如,在英语刚入门的阶段,就进行文化的学习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再次,实用性原则。即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是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兴趣所在,注重导入的方法。

三、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建议

我们已经论证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定义、原则以及要遵循的原则。下面,就如何在英语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应树立与加强文化导入意识

英语教师自身要加强文化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要掌握各阶段语言学习的合理比重,正确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客观地对比英汉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的同时,也客观评价不同文化,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结合教材,合理地进行文化导入

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精读课本中的内容,适当补充课文的背景知识,在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西方国家文化的内容。但应该注意的是,教师所选用的文教资料,在侧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及思考方式等的同时,还需对其进行筛选。选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表述时,应少些个人的选择倾向,而只客观呈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在线直播和可以供下载的可视英语新闻材料、重大国际活动或赛事的英语直播、英语国家电视台的直播节目等。这些具有动态特征的网络资源为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提供了一个采集最新、最鲜活的材料的途径,并与传统的教材形成了动态和静态的优势互补。

4.注重实践,开展各种课堂与课外活动

教师应注重在课堂内营造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如在课堂上用录相或通过讲述描绘相关的文化背景,让学生扮演角色,学习操练在这种背景下的交际能力;或者是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文化实践,即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可以找外国朋友交谈,去英语角会话,或上外籍教师家做客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组织生日晚会,圣诞晚会或野餐等。通过日常的接触和活动,了解什么是圣诞晚会、生日晚会以及在什么场合下讲什么话,做何种反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交际与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方育红.对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

[3]徐巧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华中师范大学,2008.

[4]曹曦颖.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

[5]陈燕.文化语言观与中学外语教学.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1).

篇6

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是含意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徐盛桓在《常规关系与文化教学》一文中提出,常规关系可以分为人类学取向的常规关系和学科性取向的常规关系两大类,并区分出带有时间/空间的印记的常规关系与反映人类共同性的常规关系。

常规关系是含意本体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常规关系原本是新格赖斯语用机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徐盛桓在含意本体论中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1996年他对常规关系作了定义,将其表述为“若事物(或其特征)A一般总是常规性地同事物B(同样或其特征)联系在一起,A和B就结成了常规关系”。徐盛桓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对常规关系进行过论述。他认为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常规关系指的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关系,映射并固定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中。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常规关系是一些社会群体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常规关系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对人认识事物的具体方法的不断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思维范式,成为不自觉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视角、一种图式、一种框架、一种模型(徐盛桓,2002)。

徐盛桓在《常规关系与文化教学》一文中提出,常规关系可以分为人类学取向的常规关系和学科性取向的常规关系两大类,并区分出带有时间、空间的印记的常规关系与反映人类共同性的常规关系。其中人类学取向的常规关系主要是指因为地理环境、历史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化与相应的语言之间的常规关系。文化会因为其地域差异等原因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体现并逐渐固化在语言的使用上,会因为语言的使用而使文化与语言的表达建立起种种常规关系。常规关系的进一步提炼就会形成常规范形。通过常规关系和常规范形,整个社会文化表现为一幅相互联系的世界图景。常规关系主要是指一般语用学意义上的常规关系。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常规关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原文常规关系和译语常规关系,二者相互重合的部分即为反映两种文化共同性的常规关系,而不重合部分是指带有各自文化印记的,富有独特的时间/空间的印记的常规关系。

常规关系与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般要经历理解的阶段和表达的阶段。奈达将翻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析、转换、 重组和检验四个阶段。通过分析阶段来确定原文文本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意义;在转换阶段运用译语思维去转换原语思维;在重组阶段把分析阶段从表层结构转换的深层结构转换成译语的表层结构;检验阶段通过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来检验是否达到原文意义和译文意义的对等(郭建中,2000)。常规关系至少在分析阶段和重组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规关系与常规含义的理解

在分析理解阶段,译者必须从原文文化的背景(认知语境)出发,利用原文形成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与语言表达形成的常规关系,深入发掘原文的意义及其表达功能。徐盛桓在含意本体论的研究中告诉我们:“含意是话语以其叙述的指向性为逻辑中枢并以交际的目的为导向,向着话语的含意性作出映射的结果,表现为利用话语中语言单位的形、音或义来承载的‘言外之意’”。这类“言外之意”往往在原文中表现为话语的不完全表述。译者在对这类不完全表述的话语分析理解时,往往要从话语完全表述的内容出发,从已表述的内容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出发去解读话语。

语言的使用包含着一定的固定的常规关系。作为方法论的常规关系是“事物(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类虚构出的事物)间惯常性地、规约性地建立起来的关系”,常规关系首先以其原有的形式存在于外部世界,同时又通过语言符号系统以信息的形式进入意识,成为认知主体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人类在获得语言能力的同时,也相应地掌握了很多关于事物之间种种常规关系的知识。这些常规关系有些体现出很强的文化特色,带有特殊的时间、空间的印记,成为人们交际和交流的基础。这些打上印记的常规关系因为形成的文化背景、途径和使用的目的的不同,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如何理解这种差异性,共同性的常规关系为其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并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这些差异性所需的认知环境。

在翻译表达阶段,常规关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原文的一些文学语言表达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带有浓厚的原语言文化特色。而在译文中是使用异化方法,保留这种特色,还是使用归化的方法,在译语中寻找相应的表达方式,常规关系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我们选择译文语言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传达准确的意义,因此选择归化的方法为佳。在表达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原文语言时,我们也往往根据常规关系和相应的其他因素作出选择:从上下文的常规关系、译语常规关系在相类似的表达上采用的常规表达,在原语常规关系在原语文化中的常规表达,以及其他因素,如读者等。

“含意运用的能力具体地表现为:在表达时(说、写)建构出适当的显性表述,根据表达的需要使显性表述体现出一定的常规关系,利用这一(些)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来补足、阐释这一显性表述,达到相对完备地表达目的(徐盛桓,1998)”。

常规关系与归化和异化

劳伦斯・韦努蒂将翻译分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两类。归化翻译指的是采用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观,以其为价值判断标准,对原文采取保守的同化方法,使译文符合译语的文化准则、思想意识形态及出版标准,是以译语读者为取向的,从读者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理解原文内容,因此在译文中多采用译语的文化规范。异化指的是在翻译中采用原文本中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与译语的文化价值观不同之处,保留其相异之处,尽量保留原文本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这是从原文本的文化价值观出发,译文中尽可能向原文靠拢。

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一 、引言 

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atherine’s brother married john’s sister.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atherine’s brother 究竟是比katherine 大呢还是小(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小的叫弟弟,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舅表和姨表,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人民生活困苦,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od. ”,二是“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出了家长耶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 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高旭东,吴忠民. 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篇8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缩影,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都会充分反映在语言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同时,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罗常培1989/1996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潘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文化输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ulture Input Research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NG Jingfa, HUANG Dapeng, XIAO Shansh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how to make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avoid cross-cultural conflict is already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e input

1 文化定义

对一种文化的理解要从思想、行为、表象三个层面切入,抓住真、善、美三个主题内容,使用选择排序、表现方式、区别特征三个关键来进行认识。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要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2 跨文化交际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国之间除了经济交流之外,跨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各国文化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国际化的语言,要想深入掌握这一门语言,和欧美发达国家不断地扩大贸易交流,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国际化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信息接触和交流现象,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对于不少人来说,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新的时代特征,已经成为学术界新的研究内容。要想不断地深化跨文化交际活动,就需要我们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高校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以后在开展国际性的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活动的时候,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台阶,才能更好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

因此高校教师在实践英语教学中,一方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不断地在英语教学课堂中给学生创造跨文化教学的语境,不断改进跨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提高和增强跨文化意识。

3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把影响文化交际的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为思维方面,人们之所以能够反映思维的本质,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是由于思维能够对进入大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加工。语言是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中的工具,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肯定会造成语言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因此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通过同样的语言模式表达出来文化内涵肯定有很大差异,从而造成人们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二,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别很大,以语言交流为例,中国人喜欢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比较忌讳正面冲突,这是因为中国人比较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中国在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候一般都是用比较委婉的语气,不愿意直说,深怕说话过于直接会得罪了对方。而西方人则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不愿意浪费时间,喜欢直来直去,直截了当,他们认为这是办事效率高的方式。第三,人际关系造成的文化交际障碍。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而西方社会则更加注重客观事实,没有太多人情的成分。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常常是秉公办事,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第四,社会习俗的不同造成的文化障碍。在我们进行语言教学当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更是在教授和传递一种丰富的跨文化的文化习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当中,思维方式、价值观、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区别都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畅的重要因素。

4 英语跨文化教学

要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语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使他们对目标学习语言的国家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有效地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技能的教授和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语言知识技能和语言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培养是语言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而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语言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我们在语言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把语言综合能力如英语语言的文化知识的培养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比如在英语教学当中我们知道词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在词汇的层面上,所以我们在英语语言的教学当中应该让学生了解那些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此外,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还要向学生讲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说“红色”在中国一般都象征着喜庆的意思,而在英语国家红色除了象征着喜庆的意思,还意味着危险状态。

第二,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上,我们还应该把握“相关原则”, “实用原则”,“平等原则”和“文化本位原则”。

实用和相关原则指的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应该把其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不是去讲解一些离我们现实比较远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诗词的背景知识。在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兴趣。“平等原则”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教学当中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关系,学习另一种文化不是说就是要摈弃自己国家的文化,也不是说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切文化的衡量标准。总而言之跨文化交流就是平等的交流,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文化本位原则”就是说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中不能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盲目崇拜的思想,不能不顾自己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要让学生知道跨文化教学的重点在于立足本国的文化。

5 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在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当中我们应当在立足本国文化的基础之上,学习其它国家的文化习俗,从而避免跨文化交流的冲突。

该文章系2013年赣州市社联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277

参考文献

[1] 斯伯尔斯基(Splosky , B.).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英语教学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同于单纯的研究语言本身仅注重语音、语句之类,而是从社会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方面去研究。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的是语言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学生了解了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学习并掌握一门语言;语言又很好地体现着文化的内涵,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不同的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在语言的学习和教学中,迁移共性、分清差异非常重要。教师在教授语言时,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信息,为学生展示一个广阔的语言文化世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明确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以便更准确地掌握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中英文化偶合与文化差异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1. 文化偶合与语言运用

文化的偶合现象是指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存在着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因素,因此在汉英表达中,也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例如:“同舟共济”的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三思而后行”的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2. 文化差异对中英语言应用的影响

首先,文化意象的差异会导致语义不同,同一事物在英汉语言中有着不同的象征含义。比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龙看作是中华民族高贵与尊荣的象征,很多说法如“龙椅”“龙抬头”都是此意义的表现;而西方人却对“dragon”的看法大相径庭,如果把一个人叫作dragon,则表示他很凶且让人讨厌。再如,英美人爱狗,甚至把狗看作亲人,英语中的“幸运儿”用“a lucky dog”来表示;而汉语中的“狗”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像“走狗”“狗仗人势”等。因此,若把“走狗”译成“a running dog”,英美人会认为它是活泼可爱的狗,而完全体会不到汉语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其次,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是不等值的。汉英语言中很多词汇虽然翻译上经常对应,其实内涵意义却不尽相同。例如,汉语中的“叔叔”在英语中虽然译为“uncle”,但是它却可以代表除叔叔外的很多亲戚,比如舅舅、姑父、姨父等。

再次,不同文化对交际方式也具有影响,不同的文化规范往往导致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例如,中国人和英美人对于称赞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人的回答往往是“哪里,差远了”之类的话,表现出自身的谦虚,不好意思;而美国人受到称赞时会很开心地回答像“Thank you”或“It’s kind of you to say so”之类的话。因此,语言文化的教学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意义

首先,文化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的差异,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障碍的一个原因。

其次,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外国文化中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语言差异等的讲述也使学生增长了很多课外知识。因此,英美文化的导入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再次,文化渗透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把握。我们经常听学生说,做题目时不知为什么选择某选项,就是感觉顺口,这就是语感,正是长期受英语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英语教学中对文化背景的教授极其重要。

四、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努力搜集一些相应的文化知识,把相关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知识渗透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授的每一步,使学生容易联想记忆。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原版电影或教学视频,如《走遍美国》等,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向学生推荐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社会背景接触地道的英语。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后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使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学习相关文化。教师还要善于设计语言环境,创造交际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五、结语

文化环境对语言的运用有着很深的影响,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的教学就尤为重要。因此,英语语言教学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多介绍不同文化下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会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并深刻理解所学语言知识,也会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