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特色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文化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菜名;汉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文化内涵;典故;思想;传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34-04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菜不仅色香味俱全,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同时,中国菜名也极具文化特色,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为菜品命名,使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在享受别具特色的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菜名简介
基于汉语言的丰富性,中国的菜名也可谓五花八门,形式丰富多彩,如果粗略归类一下,可以分为写意和写实两种。
写意的菜名按照其不同命名角度又可分为两种:一类菜名追求形美、音美、色美和意美,菜品与菜名相得益彰,赋予其美好的寓意,给人以听觉、视觉和味觉全方位的满足感。代表菜名如“瑞气吉祥”(是全只甲鱼或鳘鱼炖甲鱼,因甲鱼寿命较长故称“吉祥”)、“状元及第煲”(原料有元贝、虾仁、生肠、水发蹄筋等,取元、蹄(第)之音和龙、发之意),这些菜名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而如“踏雪寻梅”(这道汤以鲫鱼和螃蟹为原料熬制,汤汁雪白,汤底衬着点点嫣红的蟹膏,犹如宝玉踏雪寻梅,口感鲜香,营养价值极高)、“彩云飞凤”(即云腿炒鸽片)等这类菜名则更注重传达诗意与美感。另一类菜名是以相关的地名、人名来命名,或包含一定的历史典故。这类菜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烹调方法或地域特色,让人食其菜而思其人念其地也。如“西湖醋鱼”“沔阳三蒸”“东坡肉”“麻婆豆腐”“佛跳墙”等。
写实的菜名则相对简单。此类多为家常菜,菜名大多数以菜品原材料或加上菜品的烹饪方式直接命名,虽少了文雅的艺术气息与文化内涵,但很具实用性。如我们常吃的“萝卜羊肉”“番茄炒蛋”“烧茄子”“醋溜土豆丝”等等。
二、汉语言修辞手法在中国菜名中的运用
(一)修辞手法运用于菜名中达到的效果
汉语的修辞手法是多样化的,在我们的语言表述和文学创作中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形象生动、言简义丰等效果,同样,在菜名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也会使菜品更具吸引力,引发人们品尝的欲望。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 给人以全方位的联想。一道菜大致要经过点菜、做菜、上菜、品菜四道程序,同时也是听觉、视觉、味觉的完美结合。看菜单点菜名可以说是第一道程序,如果菜名富有美感,使人心里愉悦,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道菜才能完成它的餐桌使命。例如:“红嘴绿鹦哥”其实是清炒菠菜,“花好月圆”是“虾仁炒鸡蛋”,这样富有诗意与美感的菜名就比以简单食材命名的写实菜名更具吸引力。
2. 使人产生心理距离之美,回味无穷。在菜名中运用某些修辞手法可以产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和“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使食客不仅品尝到菜品的美味,而且赏其型、悦其色、知其故事,与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品味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其意蕴不可谓不悠远。如“燕草如碧丝”让人充满了对曼妙春色的向往;而“佛跳墙”则使“坛子煨菜”不仅平添高雅,更融入了有趣的故事与传说。
(二)多种修辞手法在菜名中的运用
1. 用典。用典就是在说话或写作中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已达到言简义丰或委婉含蓄的效果。中国菜名中颇多用典,其中的代表之一是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很多人都从字面上理解“狗不理”,觉得比较矛盾,如果这包子连狗都不理,不爱吃,那它还怎么被人们追捧呢?其实,它的起源是因为店主高贵友的绰号。据传,高贵友小名叫“狗仔”,其幼时脾气极为倔强,倔起来的时候就是家里他最喜欢的小狗来逗他,他都不理睬。所以,街坊邻居们就取笑他,送给他一个“狗不理”的绰号。后来,高贵友苦学厨艺,他制作的包子选料讲究,技艺独到,每个包子十八个褶,形似含苞白菊,味道极其鲜美,不仅深受当地食客的赞扬与青睐,更是名扬全国与海外。
另外,“过桥米线”的美好传说、“回锅肉”的经典做法、“叫花鸡”和“富贵鸡”的缘分相撞,等等,也都涉及许多典故,富有文化内涵。
2. 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通常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比较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的,而菜名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我认为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增添美感,增添特有的情味。例如,把豆芽叫作“龙须”,用“白玉”比喻豆腐,将鸡爪称作“凤爪”,把蛋花美称为“芙蓉”等,而用“春苗吐艳”“银牙盖被”来命名“清炒豆苗”和“豆芽炒蛋”这两道菜,是不是让你感觉既形象又美丽呢?
3. 谐音双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现象,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双关,指有意识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时兼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意思,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菜名中使用的一般是谐音双关。
使用谐音双关取的菜名,不仅有不同于一般菜名的高雅性,而且将菜肴的内容、命名者的寓意蕴含其中,给食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用“绝代双骄”命名青辣椒炒红椒,用“年年有余”称呼红烧鱼,给清炒鲜蘑菇冠以“绿野仙姑”之名,是不是既别具风情又富有内涵呢?
4. 委婉。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或为了避讳而用之。例如,般若汤――佛家代替酒的说法;凤爪――鸡爪;口条――猪舌之类。
5. 夸张。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或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菜名中运用夸张可以使菜品含义更饱满,充满吸引力和好奇心。例如,千张――豆腐皮的一种,表现其层数之多;什锦――多种原料的组合,从数量和形象两方面夸张。
6.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比作人,使它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使用拟人手法的菜名富有形象感和联想感,新奇引人。例如,悄悄话――猪耳朵与猪舌拼盘,群英荟萃――各种萝卜的拼盘,子龙脱袍――传统湘菜中的炒鳝鱼。
7. 叠音。叠音,古代又叫“重言”或“复字”,叠音词语在朗读上富有音乐的节奏感与韵律美,在内容上使词语的意义更加突出,增强了对事物的形象描绘。例如:棒棒鸡、渣渣肉、担担鸡、么么喳喳珍珠糖水等。用这些叠音词来具体描绘菜品的特点,读来朗朗上口,既制造了一种特有的音响效果,又使菜名活泼而富有活力。
三、中国菜名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内涵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而中国菜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中可以说有文化名城,有才子佳人,有流传千古的典故,有人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等等,处处体现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一)菜名传达的美好寓意及特定愿望
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趋吉心理,在许多场合都喜欢讨口彩,表达自己渴望健康、幸福、平安、合合美美等美好愿望。这种文化特点也渗透到饮食文化中,从菜名中体现出来。例如,在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视的年夜饭上,“年年有余(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瑞雪丰年”――鸡蛋、银杏、西兰花、白玉菇、腰果素炒,“五谷丰登”――五谷素炒,“锦上添花”――什锦拼盘,“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玉米蒸糕等等,都传达出了中国人希望生活富裕、企盼美好生活的心愿。同样,在婚宴上,人们也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菜名,如:奶汤鱼丸一般被命名为“鱼水相依”,红枣桂圆莲子羹一般称为“早生贵子”,莲子红豆沙叫做“百年好合”,等等,其用意就是为了寄托对新婚佳偶的美好祝福,同时烘托婚礼的喜庆气氛。
还有一些菜品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人们在当时情境下的特定愿望,有的流传下来,有的则成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符号象征。
例如,“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一道传统名菜,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三国时期,周瑜设假招亲之计想诱骗刘备到东吴,然后将其软禁。不料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刘备招亲弄假成真,留下了一段“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谈。刘备带着孙夫人回到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至今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成为象征吉祥如意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
时期,在重庆等地的菜馆中出现了一道名为“轰炸东京”的菜,它是在刚刚油炸出锅的锅巴上,浇上烧滚海参或者虾仁的汤,二者相遇,会发出的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象征东京遭到了炸弹的轰炸。当时许多人到菜馆点这道菜,来表达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
(二)菜名中体现的中国儒道佛文化
中国菜名中除了体现广大百姓的普遍心态,还渗透了儒道佛的思想文化。
作为中国“圣人之家”的孔府是儒家的代表传承,孔府菜作为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很多菜名包含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例如,“孔府一品锅”的命名源于孔氏后代承袭衍圣公,在明、清两代封爵为“当朝一品”官衔;而“带子上朝”“怀抱鲤”都是菜品一大一小放在同一个餐具中,寓言孔家辈辈为官、代代上朝。
佛教素食与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由寺庙到凡俗的发展过程。近年来由于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佛教素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成为我国饮食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许多菜名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如罗汉果、戒香条、般若菜、南海藏珍等,其制作方法和风味也别具一格。
发源于我国本土的道教,其饮食文化更是以养生长生为目的,注重“春温补,夏生津,秋滋阴,冬滋补”的养生理念,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将食谱内容进行变更,从而使每道菜都更具药食调理与养生的效果,其菜名也多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如,“阴阳鱼”“乾坤蛋”“五行归一统”“三清至尊会”等等,道教文化韵味十足。
(三)菜名中包含的地名、人名等人文特征
1. 包含地名的菜名通常以菜品的发源地或成名地来命名,突出其地域色彩。如道口烧鸡、德州扒鸡、北京烤鸭、无锡排骨、扬州炒饭、西湖醋鱼、东江酿豆腐、大理沙锅鱼、镇江肴肉等,这些菜品无疑也成为当地宣传扬名的一张名片。人们到了一个地方,除了观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北京烤鸭”“西湖醋鱼”等更是为世界人民知晓和喜爱,成为这些城市的一张代表名片。
2. 中国菜名中包含的人物既有才子佳人,如:东坡肉、貂蝉豆腐(又名汉宫藏娇)、宫爆鸡丁、贵妃鸡等;又有凡夫俗子,如:叫花鸡、麻婆豆腐、宋嫂鱼羹等。此类包含人名的菜名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名人效应的产物,一方面常常借助皇帝大人龙颜大悦的“东风”。例如,“狗不理”包子。据说,当年为了巴结慈禧太后,特地送“狗不理”包子给慈禧品尝,慈禧吃后颇为喜爱,派人专程去天津买包子。于是,“狗不理”包子的名声由津门传遍全国。
(四)菜名中包含的典故
中国菜名中包含的典故颇多,既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词牌曲牌、诗词歌赋。例如,“哪吒童鸡”“鲤鱼跳龙门”“群龙抢珠”“佛跳墙”不乏神话玄幻色彩;而“鸿门宴”“桃园三结义”“霸王别姬”则与历史人物息息相关;“过桥米线”象征了平民夫妻朴实无华的爱情;“草船借箭”演绎了诸葛亮的超群智慧;“鱼圆传奇”则体现了君王的残暴……而人们由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形象演绎出来的“韭菜炒两个鸡蛋”“切成长条的蛋白”“煮好的几方白豆腐”“浮着几片蛋壳的清汤”这四道所谓菜品,大概只能让我们叹服中国厨师的机智与无限想象力啦!
四、中国菜名在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中国菜名与汉语言修辞手法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同时,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在为菜品命名时就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前人的传统,力求使达意传情尽可能适切、圆满,使菜名与菜品相得益彰。
1. 避免盲目追求雅、贵、华。菜名要符合菜品本身的材质和特点,即遵循得体性、有效性和平衡性原则。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达效果。例如,在网友们吐槽的菜名中,用“波黑战争”命名菠菜炒木耳,把“海带炖猪蹄”起名叫“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是不是联想太丰富啊?
2. 力求同感联觉的完美效果。同感联觉就是使菜名在听觉、视觉、味觉还有意味上都能相互连结,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这几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某个方面过重,否则也会影响食客对这道菜的印象。例如,被网友称为最奇葩的菜名之一的“哆来咪”,据说它原来的名字很普通,叫蟹粉虾仁。有一次,明星张曼玉来吃饭,问起这道菜的原料组合,大厨介绍说是一两蟹黄、二两蟹粉加三两虾仁。不知道张曼玉怎么一下子就联想到了音符,建议改名叫“哆来咪”,于是菜名就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如果我们看到这道菜,还真不知道蟹粉虾仁怎么能和“哆来咪”搭上关系。
3. 注意语法语义的正确性。有时候人们在为菜品命名时,可能为了突出效果会忽略这一点,但如果作为国际传播的话,强调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该让准确的中国语言文化在其他国家流传。
结语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彻底脱离关系,正因为两者在各个领域的结合才会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出现。“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渊源,“饮食文化”也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一道菜的“头牌”的菜名自然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字面上看,这么多菜名各有千秋,或用典、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不管是最初的想法还是刻意的改动,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所体现的汉语言特色都与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成为汉语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菜品的名称与其内容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一道菜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也希望众商家在宣传菜品的过程中,能够恰当运用汉语修辞,正确挖掘文化内涵,把中华饮食文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谭汝为.中华菜肴命名艺术谈[J].修辞学习,2002,(2).
[2]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3]周仁平.试论汉语菜肴命名中的修辞运筹与修辞造词[D].成都:四川大学,2005.
[4]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陆嫁祥.修辞与文化的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
[6]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7]谢琼.中国菜名的社会文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7).
篇2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外汉语教学虽是语言教学,但与中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文化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应有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文化异彩纷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发展历史使各地区对外汉语教学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如何以地域文化丰富和充实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反映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很多地区对外汉语教学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辽宁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在以满族文化为主体,兼具融合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清文化孕育下,辽宁地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艺术形式,而这也使辽沈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近现代的辽宁又先后受到俄罗斯文化、日本文化的冲击,辽沈地域文化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的要素。同时,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文明深刻地影响到辽宁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盛京文化、骑射文化、工业文化……正是多元的地域文化,为辽宁对外汉语教学拓展了更为丰富、更具特色的教学内容。辽宁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可以将以清文化品牌为主的多元文化作为自己独特的旗帜和文化名片。
笔者认为,在汉语应用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传统中华文化与辽沈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发掘辽沈地域文化优势特色,探求切实可行的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着服务国际汉语教育和辽沈地域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发挥大学社会职能的精神,围绕语言与文化传播开展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旨在发挥语言与文化传播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为汉语国际推广和国际汉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国家“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探索。着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型的研究平台,从地域文化传播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入手,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地域文化资源选定的原则与标准;地域文化传播与语言习得结合的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不仅有助于汉语国际推广、传统文化传播,而且便于我们对自身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有助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一,结合辽沈地区的文化、历史、社会情况,系统研究适合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辽沈地域文化内容。
这方面的研究以地域特色为本,以学生参与程度为标准,从古迹遗址、文化人物、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方面,确定代表性的辽沈地域文化内容。选取有价值的文化点及其蕴涵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作为授课内容,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华和根基。
第二,以“中国传统情景文化教室”建设为主体,通过与留学生自学区、生活区的结合,在校园里打造一个辽沈特色地域文化示范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方式设置琴棋书画、民俗百态等文化场景,展示中华文化精华,反映中国人生活。让学生在学校内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三,以“生活体验”为主体,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入辽沈地域普通百姓的生活,让留学生真实体验本地区各种特色文化。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为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开展学习,达到思想共鸣,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相关文化教育内容,我们将在文化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这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到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为学习者创设丰富的实践体验的情境,帮助和指导他们建构自己的经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教学内容也更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这种更直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文化知识更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这种教学方式辅之以课堂学习与专题讲座,将构成一个全景式、多维度的文化体验教学。
四、课程内容的更新
从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来看,有关文化知识的课程在种类与数量上明显不足。一方面文化课程内容庞杂,往往以中华文化的总体为依托,不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另一方面文化课程种类单一,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对文化的真实参与体验。
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来华留学生往往较长时间居住于某个城市或区域,他们的汉语学习与该地区的文化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域文化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和突破口。因此,从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以精读、口读、听力主要的课程体系。从辽沈地域文化特点出发,以辽沈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开设更具多样性与实用性的文化课程,如民间艺术类课程、习俗文化类课程、传统戏曲类课程。在这些文化知识课程中,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文化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以知识、信息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感知特定领域的中国文化。
这种直观、明确地将文化信息传递表达出来的课程形式将是对外汉语文化类课程设置趋势。通过各类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的完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个层面的中国文化,增强高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效果。
五、特色教材的编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就是文化教学中的可用之“器”。关于教材编写,笔者认为应与语言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牢记文化教学是为了保证语言教学更加有效顺利地开展,不可本末倒置。初、中级阶段不单独编写文化教学的课本,主要以辅助语言教学的形式出现,高级阶段可编写单独的文化教材。在编写时可结合地域特色,以民俗文化为主线,选取辽沈地区具有代表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结合语言教学,编写反映辽沈地域文化特色的汉语学习教材。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真正融合,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辽沈地域文化的精华和根基,提高文化素养,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六、特色教师的培养
在发掘辽沈地域文化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培训,丰富和完善其知识结构及文化素养,并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其地域文化专长,促进其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应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把一些辽宁民间艺人或某方面专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通过定期授课、现场指导、专题讲座等形式,将辽宁优秀地域文化直接传授给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更要使其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成为沟通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使者和桥梁,从而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我国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以辽沈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通过体验式文化课的学习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适应性,提高跨文化背景下各国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的认知能力。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以辽沈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课程体系也是如此,笔者在此愿意与学界各位同仁探讨,以期不断完善这一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重庆华岩寺;文化;保护;思考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19-02
一、重庆华岩寺的文化特色
通过对华岩寺的走访,发现该寺佛教文化活动非常多,该寺有佛道融合、斋食文化、塔苑祭祖、塔苑祭祖以及庙园合一等特色。除了佛教活动和上述特色之外,该寺还组织佛学院的学生成立重庆市华岩寺足球队,这种情况在寺庙当中是非常少见的,说明了寺庙也在与时俱进,体现了精神与身体建设的双修。
佛教与道教从文化和建筑上相互融合,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宗教融合的体现,目前在寺庙里面看到的建筑塑像有道济和财神等。在中国这种佛教、道教塑像同时贡奉的情况很多,如成都金华寺就是佛道融合之表现,寺庙里除了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还贡奉着牛王、马王、三圣、关帝、文昌、药王、川主等道教、本地神灵等塑像[1]。重庆的老君洞也是如此,该洞以前曾是佛教寺庙广化寺,后改为老君洞。同样,里面也是存在佛道同时贡奉的情况,特别是明代的石岩刻画中充分体现了佛道融合之景象,如观音救八难、文王访贤、伯牙抚琴、娥皇、女英访大舜等[2]。
另外,斋食也尤为特别,首先是建有710平方米斋堂,面积比起其他寺庙来说相当之大了;其次,它是重庆地区最大的高档别致的素食餐厅,聘请名师名厨进行烹调,他们结合各种素食特点,以川菜为本,做出了养生、绿色、环保的食谱。特别出名的菜式有牛蒡三丝、发财豆腐、麻香茄子、龙飞凤舞、凉拌海藻、罗汉斋、麻油(小面)酥锅巴等。其他寺庙通常就只有豆花饭之类的简单素食,斋堂也简陋,是没有办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七佛塔苑是华岩寺的又一特色,传统入葬方式是入土为安,而印度佛教僧侣通常是建塔而葬,传入中国之后也不例外。寺庙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但埋葬方式却没有改变,这也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体现。的传入也使得中国人的传统入葬方式产生了改变。华岩寺有古塔四座,分别是开山祖师圣可和尚、心月大和尚、际云大和尚和宏亮老和尚塔,这些塔都是石质覆钵式塔。华岩寺也是在重庆帅先修建佛塔存放信徒和其他市民石灰龛的地方,它修建此塔苑时也有着一定的讲究,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塔苑与接引殿中间的弥勒佛相对,目的是让弥勒佛带领这些亡魂通过往生殿而到达极乐世界。
寺庙属于清修之地,除了佛教的节日外,平时非常清静。近年来华岩寺与华岩风景区结合在一起,门票收入可以用于保护寺庙的建筑及设施,从而也带动了附近的经济。中国是三大园林体系中的一派,四川园林又在中国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中国园林主要把天人合一的观念运用其中,华岩寺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巧妙地加以改造,因山就势,充分采用当地生态资源。采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整个山水园林中水、山、石等自然景色与亭、楼、阁等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创造出园林寺庙的景色,它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山水园林寺庙。
二、重庆华岩寺建筑风格略述
在历史的岁月中,中国是个有包容的国家,在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建筑艺术形式的传入,我们没有拿来主义,而是融合了这些国家的建筑文化艺术。佛塔和佛寺本是印度建筑,东汉时就传入我国,很快就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在继承的同时,也改变了它原来的风貌,具有自己独具的特性。如佛塔就有了楼阁式、反翘飞檐等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风格。本来印度是没有寺庙的,到了中国就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形式。除此之外,华岩寺还加上山水园林,充分体现了寺庙与中国园林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绝大多数佛教寺庙建筑风格几乎一致,佛殿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结构、空间、装饰三个方面,都是由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及配殿等组成,以中轴线把这些建筑排列开来。这些都源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及模式,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因地制宜,采用当时达官贵人的居所为宣传佛教的场所,因此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佛教的建筑风格及模式。华岩寺建寺就与中国传统的中轴线的方式扯不上关系,这是由于重庆的地理特点等原因,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最早是以洞建寺,靠山靠水的地理位置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进行选址的方式。除华岩寺外,重庆涂山寺刚开始也是如此[3]。华岩寺由于重庆的独特的地理条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佛教寺庙的建筑模式,没有采用中轴式的方式,利用仅有的平地修建寺庙,从而自成一体地形成独特的寺庙与山水园林的结合,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风格没有变仍然为其保留,如典型的歇山、悬山屋顶,木构架建筑,反翘的屋脊和屋脊上的仙人、龙、凤、狻猊等装饰等。
三、重庆华岩寺的保护意义及措施
(一)华岩古寺的保护意义
当今社会,古代建筑还剩多少,长期生活在刚筋混凝土的水泥盒子里,是否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沉闷和缺乏生气。仅存的古代建筑遗留给我们带来的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为今人带来的历史震撼,那只有历史来见证和评判。反思生存空间的同时,保护好古代建筑有利于我们生存空间的丰富性,我们能看到古代文物就能看到古代人们精湛的技艺,我们作为这些先民的后人应该感到自豪。
重庆历史悠久,从巴渝文化到陪都文化,上下三千多年,曾是中国最早的开埠内陆通商口岸,陪都时期各种工业商业转站于此,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种种生机。佛教传入本地,带来了新宗教文化,华岩古寺内所有馆藏经文、书籍见证巴渝文化的历史变迁,它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保护历史文物,有助于我们城市国家的历史文化沉淀。
然而,华岩寺在华岩风景区内,寺庙与旅游结合有利有弊。利是带动了经济,弊是带来了污染,景区内的湖泊到处是游客随意丢弃的垃圾;古建建筑用材上的弊病如白蚁,危害非常大,特别是对木头柱子的侵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和维护。
(二)对华岩古寺的保护的建议及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这需要政府和有关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在课堂内外进行教育,从小树立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前不久在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神庙里就有人写了“XXX到此一游”等中国式旅游恶习方式,很大程度反应中国对这方面的教育问题。面对成年人,增加公益广告慢慢影响渗透。作为宗教神的人、传播者的僧侣和信徒,同时是寺庙的实际居住者的他们,意识也需要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对僧侣、信徒进行文物保护知识和法律意识的培训。
其次,要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这需要从经费和思想意识上面提高。然而经费的筹措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情况采用自筹、国家拨款、社会捐助等方式进行,而大多数寺庙是以社会捐助为主,长期以来各大寺庙都有大篇幅的石刻用于留刻捐助人的名字,这笔资金多用于建寺初期。建寺中期利用平时的香油钱来维持僧侣信徒平时的伙食开销及寺院清洁维护等费用,对于需要大量资金保护古建却有心无力,这还需要自筹和国家拨款。国家拨款是有限的,当地政府的支持也不能满足文物和寺庙自身建设和保护;自筹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出路之一,华寺岩就与当地华岩风景区联合开发,成为重庆旅游景点。成为旅游景点之后知名度大大提高,影响力也有所增加,这使得国家和政府更加重视对华岩寺的保护,也使得各界知名人士对该寺的关注,集聚人气的同时也给寺庙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捐助,因此各种筹资方式都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共同合作也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最后,政府对华岩寺的保护过程所起到的作用。九龙坡区是重庆的老城区,目前正在火热的开发中,重点文物的保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先后制订和编制了华岩寺片区的规划和方案,组织各种佛教文化节的同时,改善此地区的周边环境,治理了华岩湖及沿街门面,旅游经济的收入也着实刺激了政府的积极性。政府对文物的展出、出租等事项的管理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制订出相关规章制度,并把每条制度落到实处,才能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作者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华岩古寺的建筑风格的多元性,如佛道融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该寺在圣可、觉初、心月法师的一路带领下,沉淀了华岩古寺的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67届方丈道坚法师积极与社会接触,开展和尚足球队等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并在生活实践中传扬佛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志(第二卷)[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特色课间操文化;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187-02
一、特色课间操概念
特色课间操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在当今的学校体育中,将大众认知和感觉作为基点,对主体的个性、灵魂、气质及精神进行挖掘,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的一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的体育属性之和,并配合学校特色及需求,孕育新的大课间的概念。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结合学校体育特色或者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再者将地方文化或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糅合的一种新型课间操。
二、特色课间操的文化内涵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特色课间操是在广播体操编排原理的基础上创编出来的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结合。传统的广播体操编排原理主要是根据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健身防病的知识和经验,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实用价值。特色课间操则是从现实流行运动元素中提取的,具有鲜明特点和创新的一种运动。它所孕育的文化是一种在原始基础上的创新,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且对于中小学生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课间操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更新和丰富,并逐渐形成特色课间操文化,且广播体操的形式跟特色运动项目的组合表现,也突出了课间操新颖独特之处。
(二)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课间操的创编同学科文化、道德文化和校园特色文化等相结合,反映的是整个校园风貌和校园精神。因此特色课间操文化必然包含了学校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作为创编视角的选取点,将体育和校园文化二者结合起来更能彰显整个校园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是作为宣传自己的一个窗口。正是各个学科、文化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当今课间操朝着特色创新的方向发展前进,课间操与体育的交融渗透,促进了课间操吸收多学科的内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课间操。这种多元文化与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得课间操更具文化特色,特色课间操文化本身也将变得更加饱满。
(三)体育与艺术相结合
特色课间操以操为主,以舞为点缀,充分发挥其优势,力求具有一定观赏价值,激发中小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达到身心愉悦的锻炼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身体本身、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将操与舞巧妙融会贯通,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介于体育活动与艺术活动中间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关注,借助艺术的平台将特色课间操进行有效推广,进而使得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与此同时,体育与舞蹈的融合使得体育的发展更加完善,且体育的注入也使得舞蹈的创造内容更丰富,二者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三、特色课间操文化定义
基于特色课间操文化内涵的概括,可以将特色课间操文化定义为特色课间操文化是在传统课间操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将学科文化、道德文化、校园特色文化和艺术等相结合形成的特色文化,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也是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
四、课间操文化发展现状
课间操的发展形势固然影响着其文化本身的发展,课间操发展历史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然而近年来,它在各大、中、小学校园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却呈现衰落迹象。就课间操本身来看,主要表现为:学校重视力度不够,活动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间操内容单调,音乐陈旧。所有学生统一做一套操,没有按年级划分不同种类的操,且音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变化,学生在完成大课间操时没有激情;对于人数较多,场所条件有限的学校而言,完成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操很受影响,特别是在队列队形变化时,更是达不到应有的活动效果。这些一系列因素不仅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间操的内容、形式得不到更新,其相对应的文化也得不到更新,文化的内涵也得不到充实,自然而然课间操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位置,并且慢慢失去了开展课间操的真实意义。因此就当前发展形势来看课间操的开展形式及内容已不能满足于新的思想教育要求,创新现有课间资源是课间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课间操文化发展新思考
半个世纪以来,广播操得以生存和延续,除了具有政策导向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机能的功效价值是无可厚非的。当前的课间操的内容及形式正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创新课间操内容、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是课间操文化得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特色课间操形成的根源所在。内容上整合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创编出了一系列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并配以不同的音乐进行创新;形式上按照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结构甚至季节变化等等创新出一系列种类繁多的课间操进而丰富课间操文化内涵;时间上可以相对延长课间操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时间中去熟悉动作,体会动作的生理作用,且时间延长不仅能保证学生做操的效率,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总之要不断创新课间操内容及形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在阳光体育下锻炼的快乐。
六、特色课间操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一)明确特色课间操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活动的组织形式,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富有人文气息的课间活动
从文化、生活和课程的角度将特色课间操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特色课间操文化,为特色课间操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借助学校平台、当地特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结合提炼,极大地丰富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完成好大课间操的创编工作。特色课间操可以依据学校体育特色,创编出不同群体喜好的成套动作,让大家都来运动。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项课间操进行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进而对学生体质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创编出新品
创编大课间操在内容上要反映出时代要求,要不断钻研创造出新品,使大课间操的活动内容、形式得到更新、替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得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及时的补充与更新,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为特色课间操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四)实施立体的、协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配套工程
文化的、生活的、课程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发展的大舞台,它所涉及到的项目应具有创新性、艺术性。特色课间操创作出一系列的融校园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各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项目等。学生通过特色课间操的学习与运动,并根据自身的喜好,以个体或者社团的方式去创作其他项目的成套健身动作,并配上自己喜爱的音乐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其他人,进而使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五)做好课间操文化宣传工作
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课间操的重要性,重视课间操在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且校领导及体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形式将特色课间操进行一定的宣传跟展示,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不同年级或者不同学校间的特色课间操比赛,引起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借此形式为特色课间操在当地乃至在全国大中小学的传播提供一个展现的舞台,让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与发展。
(六)以学生兴趣为基点,加强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认识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然特色课间操学习的主体也是学生,且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理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其文化传播的广度,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重视程度;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编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特色课间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理解且动作更容易掌握;最后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加大课间操的推广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特色课间操的运动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刘智丽.特色课间操[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5.
[2]朴明华.对新时期创编中学大课间操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3).
[3]刁亚芳.推动阳光体育———创新校园大课间活动[J].文理导航(上旬),2010.
[4]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5.
篇5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教学改革
1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的
1.1提高学生旅游专题设计的专业综合能力
首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立足地域文化,植根教学课程,精炼教学内容,区别于大而泛的设计主题,开创地方院校特色教学理论,储备专业知识。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体系,在教学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地域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因子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并运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中,对充实专业理论结构,丰富专业视野,将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现实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依据本地特色,结合专业知识,开创和挖掘旅游专题设计元素。其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将地域文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支持,不仅丰富了旅游专题设计的文化专属性,而且在对地方民俗民艺以及其他地域文化挖掘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模仿、操作,有利于探寻和总结出更好的设计元素。一方面,在无意识的模拟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地域文化基因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创新。再次,提高综合研究能力。旅游专题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设计学、营销学、民俗学、美术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综合学科,需要运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挖掘,提升旅游专题设计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
1.2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理论教学体系。将产品设计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符号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理论教学体系,以地域文化为具体的文化研究依托,结合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构建完善的课程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成果。其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打造创建旅游产品设计体验中心或者创新实验室,收集保存典型的地方民俗、自然风光、旅游工艺品,便于实践教学操作。二是开发旅游产品制作实践基地并与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民艺制作中心合作,学习相关技艺技能,拓宽设计视野。三是将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专业知识相结合,植根于地域文化,更好地研发和设计创新性的旅游产品。
1.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地域文化优势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倾听该学科领域的名人讲座,观看该领域的最新设计研发成果,采用VR等新型科技成果互动教学,运用讲座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互动法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以课堂为创新实践基地,以政产学研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向导,灵活运用课堂组织教学,突出地域文化优势。
2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来合理安排和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按部就班,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生搬硬套。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旅游产品概述、现有旅游纪念品分析、旅游产品专题设计案例分析、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旅游产品专题设计与制作。前四个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讲授,在“现有旅游纪念品分析”这一主题教学中,将地域性旅游产品分析和之后的旅游产品调研报告相结合,形成呼应式教学思路。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这一主题教学中,将地域文化应用于旅游产品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作为贯穿这一主题教学的重点解析内容,便于更好地实现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旅游产品专题设计与制作这一课程内容主要是实训。调整后的实训课时比例占较大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实训课任务的安排下进行教学,这种课程设计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当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动性对地域文化进行调研分析,并总结出分析报告,得出分析结果,从而牢牢把握地域文化和课堂之间的联系。学生不再停留于“网络调研”这个虚拟平台中,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地走进市场,观察、总结出第一手资料作为设计主题定位的依据。学生对相应地域文化主题的挖掘和理解透露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实效性,通过对实际主题进行设计与制作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本课程。
2.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传统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将主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以赛促学等教学模式和相应的教学内容结合。根据当下的教学内容和外界的直观联系,在讲解地域性旅游产品分析和旅游产品调研报告这一块内容时,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主动选取相应的地域文化元素作为教学项目调研分析主题,在检验教学成果时,采用项目式教学,接受教师指定的主题来进行相应的调研分析,目的在于将相应地域文化主题的内容和分析报告研究到位。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或手段,运用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基于地域文化的教学将文化属性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归入旅游产品设计教学中,对文化元素、文化基因进行研究和挖掘,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试验出最佳的文化植入设计方法,打造城市旅游名片自己独特的属性,使其具备市场辨识度,吸引广大旅游爱好者和消费者。理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和项目教学,立足市场,突出地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产品。作为城市名片,打造旅游品牌。在传统教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模式处于一种被引导、被灌输的状态。当下学生在具体主题教学过程中,做市场调研的态度充分反映了上述情况:调研结果不真实,调研数据不准确,调研论据老旧,基本上都是在网上搜集已被证明的陈旧的不具备时效性的论据调查数据。因为传统课堂封闭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一旦离开网络,离开电脑,学生的惯性思维就被切断,无法跳出现有传统课题教学的局限。因此,这一情况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当下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教师个人教学魅力,将旅游专题设计教学课堂营造成轻松、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
2.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第一,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目前,高校注重的教学是课下教学的互动性,出现了新的学习模式,如慕课和翻转课堂、微课等网络课程,以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手段,将教学过程中的声、音、色、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本身存在特殊性、依附性,要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学习主动权移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时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第二,灵活运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关于旅游产品的学术研究较为丰富,有不少关于旅游产品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但是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下,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国际大环境接轨的教学思路,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思想,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真正的教学延续,促使学生在学习接触本门课程时能够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吸收新鲜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灵活运用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学约束力,通过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以及方案设计、方案制作和期末综合材料几个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给予客观评价是对本门课程教学效果最有价值的反馈。将院校所在地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内容,相应的调研报告、设计方案所展现出来的对文化基因的提炼和表现便成了评价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因此,要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评价考察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4灵活运用教师教学的个人魅力
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是一个无比重要的角色: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引路人。因此,教师在传授此门课程的过程中,个人的学识、见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从目前学生上课的普遍情况来看,学生对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是难以买单的,而案例教学、主题教学、项目教学的嵌入式教学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这些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或者相关主题的教学科研经历,或者相关的其他经历,以利于在教学中调节教学氛围,带动教学效果。再者,教师个人的学术涵养、人生阅历对教学效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学校相关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教师个人知识结构的提高、经验的积累提供平台和机会,让教师有时间、有机会走出去学习新的知识,探究本门学科的新动态。尤其是对旅游产品教学设计课程来说,地域文化的固有性和设计领域的动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新的设计动态,了解国家国际旅游行业的动态,关注旅游产品消费趋势,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3结语
地域文化的固有性和人们审美认知的动态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旅游专题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剖析和解读,必须紧抓当下人们的消费观、审美观。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和开发具备地域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引导人们的消费和审美,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感和心灵上的归属感以及文化上的认同感,促使旅游专题设计突出地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卫平.轻型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简论——基于邵阳学院特色发展实践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2]…徐鸿炫.试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3]…王晖.文化旅游开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4]…史铁杰,余妍霞.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5(2).
篇6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素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有“沂蒙泉乡”之美称,这里群泉争辉,灿若明珠,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铜井十八泉。有诗赞曰:“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除了有名的金波、玉液、大河、响鼓、竹泉、温泉六大名泉,因泉立村,村泉相依的还有龙泉、马泉、辉泉、南泉、曹家泉、两泉,等等,铜井泉出如筛,山河为之生色,人民受其惠泽。目前,积极打造魅力铜井,荣获中国最美村镇、山东逍遥游示范基地,铜井镇被定名为“沂蒙泉乡”来作为品牌来打造。结合泉乡文化,以沂蒙泉乡本土“泉”的特色,以“泉乡泉水”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以泉乡文化为特色的农村学校,提高教师的本土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内涵、有品位、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一、具有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注重对镇域泉乡泉水文化和学校本色等两方面的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将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基于乡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成书系统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采用了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
1.关于沂蒙泉乡品牌资源。其一,以沂蒙泉乡的历史底蕴为内容,开发出“泉乡史话”单元。沂南县志载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铜井镇亦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沂蒙泉乡”的品牌特色而闻名于世。此单元收录的文章,将用不同体裁,从不同方面来描述泉乡繁荣、历史变迁及风土人情。其二,以铜井名人、名人与铜井为题材设计“名人泉乡”单元。铜井人杰地灵,以泉著称。有不少名人雅士留恋此地,引发了对铜井由衷的赞美。本主题单元用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从中让他们感受到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欣赏到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领略到雄伟、壮丽的八角墓……其三,以“泉乡泉韵”为主线,开发泉乡“泉”的文化。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正是这山山水水,一村一石,为诸多的文人骚客提供了素材,写出了优美的诗篇。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正是有了这甘美的泉水,才使得铜井人生活得滋润、幸福。让学生走进铜井,走近铜井的泉水,和他们的心灵相约,一起聆听她那优美的乐章,可以从中启迪他们的心灵。
2.关于学校资源。其一,将学校的本色进行充分挖掘,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学校发展、变迁、风貌为内容,开发相应的“本色校园”单元。其二,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单元——“书香杏坛”。其三,针对丰富的学校师生资源,开发体现生生、师生之情的“师生依依”单元。实践证明,教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特色,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和师生的真正融合,从中让他们充分了解课程、了解本土特色。
二、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应用影响及创新
1.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基于镇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在目标定位问题上,结合镇域内泉乡文化的大背景,开发《泉乡杏坛》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关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各自互补,填补了镇域校本课程的空白。其内容主要立足镇域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根据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都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从而达到以校本课程辅助国家课程实现育人的目的。
2.校本课程形式体系上的创新。校本课程《泉乡杏坛》纳入学校课程表,确定开设各年级课程的名称和开设时间,编写校本教材《泉乡杏坛》,做到人手一册。在教材编写体系上,编辑出版低中高三册:低年级开设拼音版,中高年级开设普通版,每册共分四个单元,其中低段22篇,中段20篇,高段20篇,然后按四个单元共装订出一本综合样本。其内容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泉乡—校园—社区—自然”为主线,分层逐步渗透和实施主题教育,充分展示区域性、生活性、活动性、层次性、渐进性等编排特点。
3.校本课程应用评价形式上的创新。调查发现,建立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评价多元化,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实现协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具体日常考核与评估由专人负责,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分,每学期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最后以评语的形式体现在《素质报告书》中。同时,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加强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态度,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而对学生研修的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则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笔者认为,要在学习活动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体系上的创新。学校确定了一系列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题目、研究编写校本课程、探究新课程改革下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同时调整、完善课程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实验,对校本课程实施综合评价体系策略研究,并研究确立实施推广的方案及校本课程指导用书材料的编写。在编写组织实施过程中,以“课例研讨”明晰开发内容,以实践活动拓展研究主题,以“实践应用、改进补充、形成系列”的思路,逐步完善教材的开发工作,促使学生、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总结、反思,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探索、确立并比较、完善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使之趋于完整而又合理、具体并行之有效。
5.校本课程研究对学校核心文化的影响。借助沂蒙泉乡的品牌优势和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校本课程《泉乡杏坛》为依托,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泉乡文化氛围,同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生态校园成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新型农村生态学校,在校园文化上力争旧貌换新颜,建立了以泉乡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楼文化长廊,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潜移默化地受到泉乡文化的熏陶,达到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放眼望去:“树泉乡形象,创杏坛品牌”;近处着眼,墙壁上点缀着一些精致的“铜井三泉”的诗句,在“红花绿叶”的簇拥下格外引人注目。“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玉液奇泉何所从,暗河一现闪明眸”、“秦时幽境汉时村,有凤来仪说到今”、“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垂柳碧波映山哨,香山湖畔乐垂钓”——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徜徉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品味着这些真诚而富有人文思想的诗句,学生定会为铜井小学塑造泉乡校园文化的绚丽多彩而陶醉。学校在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时,专家评审团对有关本课题与形成的“泉乡”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施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赏。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还只是外在的表象,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让这“泉乡校园文化和经典管理文化”嵌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才是根本。如校徽(周中亮设计)、校训、校歌(李克风、张清华词,李克风、张志刚曲)、教师之歌(周中亮词,贺俊福、周中亮曲)等都依托校本课程研究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与实施。可以说,以基于镇域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为依托,开展“打造泉乡校园文化”的实践,逐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也正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内在动力。当然,在这期间,笔者也有许多困惑和迷茫,比如:教师现有的能力是否能达到课改要求的标准?自编的教材其科学性、系统性到底如何?校本课程的评价如何能突出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如何进一步研究、确立实施推广的方案及校本课程指导用书材料的编写研究,等等,这一切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篇7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饮食文化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从自然、历史、人文等多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常州饮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剖析了“食在常州”的饮食文化特色与内涵,对大力发展和弘扬常州餐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饮食文化;常州 ; 特色内涵
引 言
饮食文化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江苏省在2014年以2120.3亿元的餐饮收入位居全国第三位,这也是江苏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三。但是,目前江苏仍只能算是餐饮大省,而算不上餐饮强省,因为江苏省的餐饮业整体上仍处于小、散、弱的状况,餐饮企业集聚性不是很强,连锁餐饮企业的数量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高,截至2013年,江苏仅有6家企业进入全国餐饮百强。
常州作为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近年来餐饮业发展迅速,高档餐饮、大众餐饮、快餐等多种餐饮形式并存,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或沪宁线上知名度较高的餐饮企业,如丽华快餐、大娘水饺、福记、紫缘、长兴楼等,“食在常州”成为常州的一张特色名片。作为旅游构成要素之一,常州餐饮如何在日渐兴起的旅游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影响常州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常州饮食文化特色与内涵,打造餐饮品牌,推广常州美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食在常州”的饮食文化特点
1.1 高端与大众并举性
常州餐饮市场,既有高端的高星级酒店和高档的社会餐饮,亦有遍布大街小巷,富有老常州味道的大众餐饮。许多高星级饭店立足本帮菜的传统特色并不断创新,加上良好的就餐环境、服务质量和适中的价格水平,带动了整个星级饭店的餐饮消费,焕发蓬勃的市场活力。常州高档社会餐饮做得比较好的有长兴楼、福记、紫缘,它们在菜品、服务、硬件方面有着良好的口碑,是常州高端餐饮行业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端于大众消费市场的常州中式快餐“大娘水饺”、“丽华快餐”,不仅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2009年,常州市旅游部门创建美食街区活动,制定出《常州美食街区创建标准》,确定首批常州旅游美食街区,这些美食街区涵盖了各种档次、风格、口味的的菜式,满足了当地老百姓和外地食客的不同消费需求。
1.2 创新和传承的融合性
创新是吴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吴文化之所以保持着无限生机和活力,在于不懈追求,不停地吸纳、充实、改革、出新,常州饮食文化亦表现出很强的创新性。在常州的饮食业市场上,餐饮名店每个月都要推出10多道甚至几十道新菜,更新迅速。对于一些传统菜式,常州人不断进行着改良。传承性体现在对吴地饮食文化的一脉相承上。2011年以来,适应现在老百姓口味的变化,常州迎桂馒头店等几家百年餐饮老店,都在继承发扬常州菜传统项目的基础上,推出了其他大众消费菜品。在清咸丰年间就有的常州大麻糕,已有140年的历史,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其中有一种椒盐大麻糕,是按传统配方“咸馅蘸糖”生产的,现在还添加了些松仁、瓜子仁、桂花,口味更好。
1.3 兼收并蓄的复合性
吴地文化能够兼收并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常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常州饮食文化也表现出一种包容兼收的区域性复合文化的特性。在常州餐饮市场上具体表现为,以苏菜为主,四大菜系风味流派,异彩纷呈;高档饭店、百年老店、特色餐厅、名特小吃遍布大街小巷;西式烧烤、牛扒匹萨、日韩料理等异国风味层出不穷。各种菜系、外来餐饮争奇斗艳的的壮观局面。常州菜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将外来饮食文化与本地特色巧妙融合,形成许多极具地方风味的名菜名点。
2 “食在常州”的饮食文化内涵
2.1 饮食结构合理,膳食平衡
常州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稻米品质优良,加上充足的货源,大米无可厚非成为常州人的主食。从古到今,常州人饮食结构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主食稻米。2013年在“唱响常州菜”的评比活动中,以网络投票的方式评出的市民最喜爱的名点名小吃30道中,有很多是以大米为原料的,如创意常州咸泡饭、乌米饭糕团、糍团、重阳糕等。常州水域发达,自古就盛产水产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为常州“羹鱼”的饮食结构提供了素材。各式的水产品、不同的风味的水产品不但是餐饮名店的招牌菜肴,也在寻常百姓的餐桌频繁出现。“唱响常州菜”活动中,市民评出最喜爱的50道常州菜,其中以鱼为原料的有满堂红蒸太湖白鱼、八味龙虾、五香爆鱼、长豇豆河豚、天目湖牌砂锅鱼头等。
2.2 烹饪丰富多样,制作精细
常州菜擅长煨、笃、炒、爆、炖、蒸、烧煮等烹饪技法,把食材原有滋味提炼出来。如用蹄子肉白煨,就称‘白笃蹄髈’。常州菜讲究火候恰当,菜品脆、香、嫩,咸、鲜适宜。我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结合。按地理位置划分,常州菜属于苏锡菜,苏锡菜是中国名菜之一的苏菜的一个地方风味。苏锡菜包括苏州、无锡一带,西到常州,东至上海、松江、嘉定、昆山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但实际上,我们很难把常州菜划归到江苏菜的某一个风味之中,由于常州菜制作精细,味道清淡,不像大多南方菜系那样香甜,有中庸平和之意,有人把它归在金陵、苏锡风味之间。
2.3 食材选择讲究,注重营养
中国人很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当下,注重营养保健、重视卫生已经成为常州饮食观的重要特征。常州的保健膳食,根据老、中、青年龄的殊异,采取四季互补之法,保健膳食融现代营养学和传统烹饪工艺于一体,科学配方,既收健身之功,又得治疗之效。常州保健膳食主要分为四大系列:长寿抗衰膳食、益智健脑膳食、健肤美容膳食、防癌抗癌膳食。保健膳食的名菜有长春不老球、鸡脑豆腐、鱼头浓汤、珍珠皮冻、花果粉盅和芝麻鱼排等,这些都体现常州人注重饮食保健的理念。
2.4 饮食习俗传承,经久不衰
江苏在历史上是南北割据的过渡区,南北风俗在这里相互渗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常州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食俗文化。过年时常州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做元宵、团子、蒸馒头、蒸糕。 如今常州一些乡下人家,仍然保持着过年做“人口团子”的习惯,“人口团子”,为常州独有。据说明朝时,汤和镇守常州,他酗酒如命,乱杀无辜。他的副将便想到做染上点红色的人头形状的团子,冒充人头献上,蒙混过关。后来,“人口团子”寓意保护人口平安而得名,并演变成一种节日食俗。除此以外还有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常州也有自己的独特食俗,反映出中华民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发达的地方经济,悠久的饮食文化为常州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常州饮食文化的内涵特征,加强“食在常州”的形象推广,对于促进常州城市旅游,提升民生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食在常州”的餐饮文化传承与创新
历年多年发展,“食在常州”已经初步品牌效应,但是与“食在广州”相比,常州饮食文化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常州饮食文化的传统优势,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常州饮食文化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意义重大。
3.1 政府主导,行业引领
近年来,常州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使常州成为华东及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常州市在推广常州旅游形象的同时,把常州饮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早在世博会期间,常州市政府和行业协会便组成专门的常州菜肴推广队伍深入上海开展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另外,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加强,全市定期举办协会成员菜品交流活动,成立常州菜研究院,联合专业化院校、行业专家共同开展研讨活动,加强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挖掘常州菜中的精品与特色,评选了一大批常州本地和外来游客喜欢的名菜名点,有些菜点还形成了产业化生产、销售的良好局面。
3.2 企业重视,强化品质
客观来说,“食在常州”的品牌效应,不仅因为常州菜口感适应性感,菜肴的性价比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常州餐饮企业高度重视菜品的质量、服务,为餐饮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消费体验,尤其是常州的餐饮服务令人叹服。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常州餐饮应在此基础上深化顾客体验,揣摩消费心理,提供更加令人满意的菜品、环境、服务,让常州餐饮的优质品牌形象深入百姓和外地游客心中,让他们成为常州饮食文化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餐饮服务质量监督部门应强化监督,加强品质管控,保证出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常州餐饮的美誉度。
3.3 注重营销,打造品牌
若与“食在广州”相比,常州的饮食文化无论是传播范围还是影响力都有待于加强,而注重营销,强化品牌是其中重要一环。除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常州的饮食文化意义深远。从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应加强旅游网站的建设和推广,及时向外界宣传推送饮食文化信息;企业应加强自身网站、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建设,充分利用团购等新的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餐饮从业人员应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形式积极宣传常州及自身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通过政府、企业、从业者、行业协会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努力和推广,“食在常州”的品牌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大。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发达的地方经济,悠久的饮食文化为常州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常州饮食文化的内涵特征,加强“食在常州”的形象推广,对于促进常州城市旅游,提升民生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迟双明.中华名著·史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蔡晓梅,赖正均. 旅游者对广州饮食文化景观形象感知的实证研究[J]. 人文地理,2007(01):63-66.
篇8
一、“绿美教育”大课程体系的建立
对于“绿美教育”的“美丽课程”创设,学校主要有两大方略:一是整体规划学校课程,构建“美丽课程”模式;二是系统开发特色课程,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基于“绿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致力于“美丽课程”的创生,即通过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优美的校园h境作为隐形课程,开发完善校本特色课程,使学校的课程绽放生命的美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有积极旺盛的生命力和“美丽”品质的“绿美少年”。学校文化是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潜能。因此,学校着重挖掘挂绿历史传说的文化精髓,在传承中演绎办学特色。
“绿美教育”要“为孩子的美丽人生奠基”,当学校富有“绿”的意蕴,“美”的风韵的时候,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绿美教育”活动的开展,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学习体验、生活实践、个性发展更加丰富多彩,为以后人生奠定基础。
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演绎和丰富“绿美教育”的内涵,将其统整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办学思想、经营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将德、智、体、美、心五育融汇为以“绿美教育”为统领,以“美丽”品质培育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多元素质协调发展为价值观,以“绿美课程”为主体,关注课程的熏陶教育作用,开设拓展、发展、实践型的校本课程,融合传统文化、社区探究、体能锻炼、艺术技艺等选修课程,通过知识性活动、体验性活动、社团性活动的教育途径,让“绿美教育”之花盛开。
二、特色课程的建设思路
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为工作部门的特色工作组,充分听取了教职员工的意见,挖掘了“挂绿文化”的精髓,把何仙姑与挂绿荔枝的美丽传说和2002年挂绿广场的挂绿美丽拍卖传奇定位为“挂绿缘”,由学校综合实践科组负责开发这门课程。同时,学校把何仙姑的善良品质和挂绿荔枝的外形美、味道美定位为“挂绿美”,由学校的艺术科组负责开发这门课程。同时,还把学校现有的挂绿文化长廊和挂绿书法碑林、挂绿荔枝树等特色环境,定位为“挂绿丰”。学校围绕“为孩子的美丽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在挂绿园里,我们携手,带着孩子走向美丽高雅的人生境界”的课程目标,更加明晰了“美丽课程”的建设宗旨。在目标的指引下,教学部门编写出了一整套学校课程建设方案,方案经全体教师多次讨论修改后获得通过,并付诸了实施。
学校不断探究挂绿文化美的精髓,将艺术美与道德美的教育相结合,成为建设绿美校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在教育学生懂得文明礼仪、知恩图报、增长知识、收获智慧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对美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美是学校的特质,也是“挂绿人”的特质。美能使人产生由衷的赞叹,人类因美而温暖和精彩,世界因美而丰富和灿烂。学校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挂绿学子”从内在到外表,从认知到行为都在演绎着学校文化美的传奇。
三、特色课程的体系和架构
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清晰的体系和架构,这也是学校实施“美丽课程”的保障。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组织各个学科组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挂绿文化的三大领域,即挂绿缘、挂绿美、挂绿丰,提出了学科组要构建特色“美丽课程”,还要明晰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的组建方法。聚集集体智慧,学校确定了课程体系和架构,在此指引下,根据学校的师资水平确定学科课程的分工并安排上课时间,特别是艺术学科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外聘艺术专家授课,使艺术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和开花。“美丽课程”架构如一棵绿意盎然的挂绿树:“挂绿文化”就是挂绿树的根,树的主干就是绿美教育,在绿美教育这个大主干的生长延伸下,产生了五大枝桠,即基础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一课程理念的要义在于 “美丽课程”犹如挂绿树,师生都可以在挂绿文化的土壤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枝干和叶脉,相互融合促进,共同为挂绿树的生长贡献力量。
“美丽课程”的实施,不但是对国家基础课程的补充,更给了学生成长的机会与平台,使他们变得更自信了、更多才多艺了、更有气质了。学生的修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也是学校特色的彰显。学校组织学科教师编写了“美丽课程”,其编写源自教师们的教学过程以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几年下来,编写的校本教材有《剪纸》《艺美》《绿美》《绿美少年好习惯》等。校本课程的编写,使课程更加系统化,教师上课更有据可依,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系统有效,从而使课程素养更好地在学生身上得到了落实。
四、实践中出课程成果
篇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逐渐消亡和濒危的困境,保护不同种族、群体、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图书馆有责任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将其纳入到图书馆职能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性的文献资料也将以其多元价值不断丰富和充实图书馆馆藏,形成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料体系,并进而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革新,拓宽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
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个新词频频出现在我国的各类媒体上,引起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关注。2003年第三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此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二、图书馆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根据本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及其主要读者群的需要,在收藏文献资料过程中有意识选择并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优势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保持活力,保持竞争性,就要建设具有权威性、地域性、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色文献资源,使之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起到该领域信息资源体系的保障作用。
优化馆藏结构,加快特色文献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要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建立起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同时开展特色信息服务和实现特色地方资源管理,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图书馆最显著的特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馆藏
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非遗保护工程。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意见》对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事业单位做了很清晰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管所在当地“非物”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责无旁贷,各有重点;文化馆重在收集,图书馆重在收藏,博物馆则重在展示。因此,图书馆参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图书馆传统收藏的一个新课题。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将有效拓展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为此,图书馆必须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文化遗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关注人类文化现实和生活实际;应该坚持从民间汲取营养、从书斋式服务走向民间社会,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形式的知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采集;以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空间和文化环境理性反思现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低水平重复现象,从而实现图书馆与广大基层群众、作者的直接交流。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学的知识内涵、增强了图书馆学研究活力,而且有效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层次、增强了图书馆的竞争力。
四、图书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的举措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图书馆馆藏建设,以形成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针对目前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本文认为,还需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
首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充实现代图书馆的数字馆藏。数字图书馆依托高科技的数字化通讯技术,为文化和知识的传承提供全新的载体、机制和可能性,也为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图书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配以照片、文字等其他资料,整合成一个资源丰富的、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提供给读者。地方文献数字化后,人们也可以方便地从文字、照片中看到那些消失了的或濒临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散落于民间,流传于广大群众中,可以说民间性、群众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从此角度讲,要想从根本上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依靠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需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改变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仅依赖于政府的做法,通过各地志愿普查员开展普查工作,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这样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和普及,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助于将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引向深人。
再次,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法律保护以及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建立;同时,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另外,还应结合实际.尽快制定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制度,在技能传授、生活补贴、设备更新等方面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必要的资助,鼓励他们带徒传艺。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制度上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的创造活力。
篇10
【关键词】温泉;天水;民俗文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民俗旅游已经是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主要目的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
天水市作为甘肃省致命的旅游城市之一,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除此之外还有麦积山石窟,也是属于天水市地方特色资源,世纪已经比较成熟的旅游资源。
近些年,人们养生健康的旅游意识越来越强烈,温泉旅游逐渐成为民俗旅游的新兴力量。温泉文化早在“神农”时代就已经出现,封建社会的历朝代的帝王对于温泉都情有独钟。据史料记载,温泉发现于唐朝的初年,距今大概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明代宁远州刺史汤伊安曾在温泉修建一座“致爽亭”,以备达官贵人游乐观景之用;清代温泉都建有汤泉寺,设有男、女浴室,十分兴旺。温泉,古稀“汤泉”。温泉是因地下溶岩的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矿泉。泉水清澈透底,无色无臭,水温67度左右,酸碱度为7.4,泉水比重为1.006,属于高温弱碱性食盐矿泉。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铵、硫、镁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元素氡和镭。泉水可口服、冲洗和浸浴。对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皮肤病和慢性妇科病以及外科手术后恢复,均有显著的疗效。健康人沐浴温泉,可以爽身担神,解除疲劳。
例如华清池温泉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6000年前就为姜寨先民所利用。周、秦、汉、唐以来,历代帝王均在此修建汤池沐浴,使其逐渐成为皇家御用温泉,朝中大臣能在此沐浴也是一种恩赐。现华清池院内夕佳楼处有一温泉古源,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由此可见华清池温泉利用之早。
全国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温泉资源,甘肃境内通渭、天水都有温泉资源,而天水温泉分布的更为广泛一些,在武山、清水、街亭均有分布。本文重点分析天水温泉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为天水温泉旅游快速发展寻求路径。
一、天水温泉资源的优势
1.文化悠久,武山温泉疗养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疗养院,始建于1954年,曾为636名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提供康复疗养服务,位于宁远古镇,历史悠久。清水温泉度假村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海拔1420米,1957年建院,原名为清水工人温泉疗养院。街亭温泉疗养院位于街亭古镇4公里的温泉峡口,位于街亭古镇4公里的温泉峡口,而街亭因是三国的古战场遗址而誉满华夏的。
2.交通方便,天水每处温泉均离市区不远,在天水火车站乘车,基本都是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因此在天水市可当天往返。
3.周边旅游景点丰富,街亭温泉南临万龛千宝麦积山,北依杜甫草堂,西迎石门奇峰,东眺伏羲始祖卦台山。三处温泉以世界闻名的麦积山石窟为中心分布。武山温泉附近还有万象山、水帘洞等旅游景点。
4.天水市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旅游资源,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世界性的旅游品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专门来参加此项活动。
二、天水温泉的劣势
1.知名度不高,温泉资源分布都距麦积山距离不远,但是麦积山举世闻名,周围的景点却没有一处让游客可以慕名而来的。现在去度假村的基本还是天水本地游客,或者是甘肃本省的游客。
2.设施不完善,武山温泉、街亭温泉、清水温泉都是近两年内才完善了洗浴、住宿、餐饮等系列休闲娱乐设施,而早在完善设施之前,这几处温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水质浑浊不堪,换衣间客房简陋破旧,没有就餐地点,没有停车场,没有直达车等问题,温泉度假村更像是一个老式“澡堂子”,一个池子大家泡。而2010年,南方一些有温泉资源的地区早已将温泉资源最大限度开发成为度假村,一个度假村有100多个风格不同的汤池,整个度假村碧草繁花,更像一个公园。
3.收费不透明,到目前为止,去温泉度假的,大部分采取自驾的形式,没去过的人,对于景区的门票、住宿、餐费标准都一无所知,甚至没有地方可以查询,因此造成了游客的担忧,可能会减少游客的数量。
三、应对的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借助麦积山、伏羲文化旅游节这样已经知名的旅游品牌,可以在麦积山景区道路沿线广告宣传,也可以在伏羲文化节期间制作专门的宣传片或者是彩页,来宣传温泉度假村。
2.从2012年起,温泉度假村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在硬件的设施完善上有非常大的改观,但是,改变不能只从表面着手,更重要的在于服务人员的准也技术、综合素质等。
3.可以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团购网站上做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通过优惠让大家先切身体验和了解,再通过口碑相传,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在“途牛”、“去哪儿”等旅游网站上有专门的介绍和旅游观光线路。与旅行社联合做专线旅游。
综上所述,天水的温泉旅游,完全可以成为继伏羲祭祖文化、麦积山艺术文化旅游之后的又一民俗旅游支柱,除了吸引不同地方的游客前来休闲旅游还可以带动天水本地丝毯、制陶、辣椒等特具民俗特色产品的外销数量,不仅销往全国,更能够出口。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论
- 下一篇: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