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篇1

英语句子在建构的过程中借助形式手段,以限定动词为中心,以主谓结构为框架将语义表达纳入句法的形式结构当中,并使用适当的介词以及连接词来表示句子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

汉语句子的结构特征远远不同于英语句子的结构特征,其流水句特征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语气成句,而且在很多艺术性强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列锦句和对偶句。汉语中的字词以一个基本的结构单位存在,具有音形义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特点,而意义上的完整性也就成为汉语句子的关键要素。在汉语当中,一串语词能不能成为一个句子,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串语词是否能表达出完整的意义。句子生成的机理是由已知语义到未知语义的衍生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衍生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主观态度和情感的语气贯穿始终,将汉语句子的主体意识发挥到了极致。英语句子的形式建构和汉语句子的语义建构体现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和哲学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二、文化·思维·语言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过来,文化又是语言的根。不同的文化使语言的面貌大相径庭。因此两种语言的不同可以从文化上找到诠释。由于生活环境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人们在思维的方式上必然存在着不同。周光召教授曾经指出:“一种文化的特点更集中地反映在它的思想方式和对待一些人类面临的问题看法态度之中。”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思维离开语言便不能独立存在,语言必须依靠思维为之提供内容。因此思维方式、思维特征的不同注定了语言句子结构模式的不同。英汉语言成句特征的差异反映了汉英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三、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汉英句子特征差异的影响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生活习惯,社会形态,社会变革的历程和方式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的各具特色的语言。特别是文化思维规律和方式起了很大的作用。徐通锵早在1997年就曾指出中、西语言结构基础上的差异是由中西语言的编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西方思维方式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其思维方式呈焦点视,相反,中国人的思维更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思想,其思维方式呈散点视。中西方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造就了汉英语言相应的“散点视”和“焦点视”造句心理。

英语句子一般总有一定的架构,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焦点和出发点,其它修饰、限定、补充等附加成分就像主干上的旁支一样,借助各种连接词进行空间构建,形成一种由主干向外扩展的树形层次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主谓结构限制,没有词类的严格区别,句子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层层铺排延展,直到语义或意象完满为止,呈现出散点透视的特点。汉语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往往让对话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明显的连接词来标识语义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中国文法,要从“语像”出发。比较通俗简单的说法就是要抓住中国人的心理。

篇2

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需求是巨大的,新词层出,然而成语、方言被渐忘。汉字更是一种线条的艺术。从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等大型汉语言文字传播项目可见,汉语言文字与交互设计的学科交叉研究前景广阔。2012年度优秀应用APP《中国古典家具》介绍明了清家具榫卯结构、工艺材料、纹样寓意等内容。它利用360°旋转展示、榫卯炸开、物理感应等交互性操作激发人们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题材以交互手段展现,可以呈现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面貌——高艺术品质、互动性强、易用愉悦的体验感。通过对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应用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字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受现代数字技术的冲击,印刷出版物、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在减弱。运用交互技术的APP应用、交互展示等因形式新颖、传播平台(手机、电脑)普及、内容更新迅速、参与性强等优点吸引了更多中青年用户,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

2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

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分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汉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精确总结了汉语言文字的三个艺术特性。“音美”,指汉字阅读的声音美。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声音和书写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方言文化危机重重。因此我们开展了方言文化的研究和交互设计工作。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交互专业2014年毕业设计作品《方言地图》选取传统官话为素材,摘选八句代表性的日常生活用语和趣味方言小调,进行语音和视觉元素的采集和对比,展现了分布在祖国东西南北中的方言文化。“形美”,指汉字书写的整体线条美。西方人将汉字誉为线条的艺术。汉字造型讲究轮廓方正、结构均衡、比例协调、笔画穿插得当。“书画同源”的特性,将古老文明与生活画卷以汉字的形式被传承下来,例如“羊”字以羊头造型为特征抽象为文字。经过甲骨文、篆书、楷体、至简化后的仿宋体,都保留了羊头上一对犄角的特征,形象鲜明,图文相通。“意美”,指汉字所包含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汉字的音形里所蕴含的信息,通过听视觉传达给受众,在其心理上构成体验从而形成意境。因此,影响汉字意境美有三因素:汉字的音与形、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传播途径和形式。所以,古老汉字通过交互方式传播,以更符合当代受众审美方式,并焕发新的时代魅力。通过对汉字美的特征举例,可发现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价值。视、听、心理三个层面的信息传递,也需要通过信息整合设计法,由表及里地突出中国元素,构建易用愉悦的用户体验。

3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创新设计研究

创新设计研究从立意、选材、风格方面入手,首先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引入用户体验、信息整合、等设计方法整合设计资源,用交互技术手段传播,具体来说:

3.1立意——天人合一

借鉴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成功的设计应该是受众和设计作品相互融合,用户愉快体验的过程。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需做到:准确锁定目标用户,根据用户需求而设计;邀请用户作为设计师参与设计过程;成果展示本身也需要受众参与互动,成为设计的一部分。

3.2选材——深入浅出

设计素材,是设计要表达的内容。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选取设计素材的难点在于面对大数据如何去伪存真地高效梳理信息。其标准是:代表性,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体现中国文化之美;浅显易懂,能够让大众快速理解掌握。例如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通过用信息整合,把古老信息转码为时令设计语言,可收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传播效果。

3.3风格——古为今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相互融合中也要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的形象。从本质上要求必须是具有民族精神、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设计上,可以考虑在视效音效方面传承发扬,形成中式风格,如水墨、剪纸等。但风格的古为今用,并不是照搬临摹,应该以当代审美眼光去粗取精,诉求文化特指和民族神韵的传达。

4设计应用

本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甲骨文》选取甲骨文为题材,运用了体感识别技术创新交互体验。下文从设计背景、形态分析、交互流程、视觉风格四方面简述设计过程及成果。

4.1设计背景分析

甲骨文,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就形象写词法的构图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四类:象物、象事、象意、标示。尤其甲骨文中有不少字是人的形体动作的抽象形态。例如大、伏、交、木、人、北、从、扶、休、走……我们将这些内容与动作捕捉技术结合开展了甲骨文交互展示设计研究。

4.2形态特征分析

甲骨文动作字多为独体字,一般是对一个人物的动作形态的模拟,例如大、交、木、人、走。也有不少是合体字,如从、休、扶,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动作组合的提炼。在设计中,用屏幕人体骨骼线提示和实物人偶模型动作参照的方式,吸引参观者参与交互(见图2)。甲骨文独体字“走”,像人摆动双臂跨步行走。甲骨文合体字“北”,像二人以手相助之行。

4.3交互流程

根据形态分析,我们设计了单个用户和两个用户参与的两种交互场景。参观者的肢体动作通过体感技术识别捕捉,转码为甲骨文、触发相应的视听体验。技术方面,KINECT体感装置在WindowsSDK中提供动作控制,通过代码编写结合成像技术完成一系列指令。整体交互流程,用屏幕和实物人偶模型作指引,提示参观者参与交互。参观者动作被捕捉到与甲骨文匹配,然后出现甲骨文的注释、表达相关意境的水墨动画和诗词。

4.4视觉风格

视觉风格上,动画视效呈现水墨画风格,注释诗词以丹青书写,配以清雅古乐。界面视效古典韵味浓厚,引人入胜。慢慢流动的水墨动画里,一个在耕种的农夫弯腰犁地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字的由来。没有过多注释,更多的是视觉和心灵的体验,这即是以水墨动画形式对甲骨文的字义诠释。

4.5小结

以上内容是基于2014年本院毕业设计展为时间节点的交互设计作品。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展示内容以单人交互为主、双人交互有待深入。画面视觉效果的一致性和精细度要继续完善。期望能吸取经验教训,在设计方法流程和交互体验方面继续课题的研究。

5结论

5.1主要研究观点及成果

经分析研究,形成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成果:分析总结汉语言文字的传播途径和形式已经发生变化,并对其改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以交互产品为主的新传播形式的优势所在和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发展趋势。以汉字的信息传递为主线,分析了汉字从视觉、听觉、心理体验三个方面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得出汉字独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的艺术特征。指出造成汉语言文字展会关注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会展的观展模式由“看”转变到“玩”。汉语言文字成果以展会模式传播时,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重视交互性和体验感。提出汉语言文字传播创新设计的方法流程,以体验设计思想为基础,利用特征举例法,结合发展趋势和时代特点,用整合理论对各要素进行整合分析,最终进行创新设计。5就设计而言,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设计价值,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满足受众的传统文化需求都是当务之急。

5.2后续研究

篇3

【关键词】科学 社会 文化 文字

有一个问题问“冰变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作为一道正式问答题,其答案是“加热,把冰打碎,再加热”。而如果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问题,那么答案可以是“去掉两点水”。

若是再问“冰有几多水?”或者“为何冰是水?”

我想无论自然的应答,还是科学的答案都应该为,“除了两点水,剩下的全是水”、“因为除了两点水,剩下的还是水”。

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军国主义之所以篡改历史、不承认慰安妇问题,欧美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对日本军国主义篡改历史、否认慰安妇问题无动于衷;在时尚方面,世界流行之恶肥好瘦,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尤如冰变水一般简单,其因果关系可以在语言文字上都有反映。

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 也就是his story的意思,讲的是男人的故事。据《圣经-创世纪》记述,上帝先创造了男人(man), 后来觉得单有男人太孤独,就又从男人身上取了根肋骨造了个女人(woman)来陪伴男人,人类(human)虽然有男有女,却往往用man来表示。从语言文字上来解读,在西方的文化里,历史是男人的故事,因此慰安妇不算什么大事,不会写进历史。

在汉字里,史的本意是“记事者”,也就是“史官”。 许慎 在《 说文解字 》中指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引申为代表被史官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可见“历史”一词出现较晚。“历”字加到“史”前是指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使“历史”一词具有了当今的含义。《 说文解字 》“厂部,厂:山石之r,人可居。象形。凡厂之俳源映А:治也。从厂w。止部,s:过也。从止声。” s((lì)从止(足)意,说明与脚有关,意思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s在甲骨文中的书写,上部是两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止),脚趾朝上,脚后根朝下,本义是指农夫察看庄稼长势而巡视庄稼地,脚步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 说文解字 》“日部,眩象也。从日声。”即历书、历法,表示时间的推移是一月月一年年地前进的。日语汉字“s史(れきし)罗马拼音re ki si”,“Us(けいれき)罗马拼音ke i re ki”。广义上讲,历史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是时间和记忆。狭义上讲,历史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国大陆使用简化汉字,眩ㄈ)与s(止)两字简化为一个“历”字,“历史”就变成了用强力使史官闭嘴不记实事,不说真话。从语言文字上解读,东方的历史观是有力者用刀封史官之口后记录下来的事,日本历史否承认慰安妇问题,既有其本身的原因,也有简化汉字所呈现的历史观的原因。

英语里有个短语叫make impossible possible,意思是“一切皆有可能”,至于如何才可使一切成为可能呢?从语言文字上讲,只要去掉“im”两个字母,而心灵鸡汤告诉我们的方法是去掉“I am”,其意思即是想要创造奇迹将不可能之成可能之事就要多一些谦虚谨慎,少一些傲慢自大。

时尚界(Fashion风行)不知有多少人朝思暮梦在思想着如何瘦身(From Fat to Fit),其实说来也简单,FAT变fit不就是把英文字母大写变小写、大字母A改小字母i吗?

《说文解字》叟:老头儿,即年老的男人,用作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人老自然叟。汉字“胖变瘦”原本追求的视觉效果应该是“胖变叟”。人到中年容易胖,此即所谓男人难得老来瘦。偏偏有人为了追求叟的效果整得人都病了。这种带病的“瘦”哪里还是原本想要的“叟”呢!如今想瘦身者多为女子,风行的又是如何保持青春,追求的已经不是“叟”而是“瘦”,不病才怪呢!

语言与文化天生就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对语言具有制约的作用,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 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文字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可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还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少社会现象和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皓.试析文化差异对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J].价值工程. 2011(13).

[2]张龙,陈源源.《汉语大字典・力部》商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曹道.汉字巧解有学问[J].山东教育.2010(Z5).

[4]卫志强,何元建.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近年语言学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6(04).

篇4

摘要:本文从对文学本质的追问出发,在各种对文学定义的尝试中离析出一种“质料”式的描述——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在“文字化”的书写过程中实现记载与传承。并由此以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学的影响关系为例展开对语言文字与文学的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学

一、

文学是什么?在此前很长一段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一种对于文学的普遍解释,即将文学定义为虚构意义上的想象性写作,一种并非在字面意义上追求真实的写作。然而事实上“文学的定义并不在于它的虚构性或想象性,而是因为它以种种特殊的方式运用语言。”这种呼声来自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者。他们认为,对文学的观照应该从文学作品本身的物质实在开始,文学不是传达观念的媒介,不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不是某种超越性真理的体现,它是一种物质事实,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文学不是由事物或感情而是由词语制造的。

这种从“质料”层面展开的分析将文学以切面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毫无疑问,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最早的文学形式“口头文学”便可以佐证。其次,任何艺术都必须依靠一定的媒介而得以存在,语言便是文学得以描形塑像的唯一物质媒介。再者,语言作为一种特定文化思想的集结,是文学活动重要的参与者,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还是读者的阅读都受其影响、规约。那么,语言究竟又是什么?综合五花八门的定义可确定关于语言的某些共同特质。语言是人类的表达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它表达人类对世界的切分与占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系统对世界的切分是不同的。“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本质就在人的认识系统与表述系统的关系之中,文学,甚至哲学、科学等文化领域都是这种认识系统与表达系统的产物。文字作为语言可视的平面符号,使得文学能经历史的淘洗而长存。

二、

由上述讨论可知,中国的语言文字与文学的关系也是如此。从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来看,汉语言的传承离不开汉文字的记录,汉文字的推广离不开汉语言的沟通。两者可谓并肩作战,相互依存,进而形成现在的汉语言文字学。而中国文学是寄生于汉语言文字学的,是汉语言文字的艺术表达。中国的语言文字记载了中国近五千年的文化变迁。缓慢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其最初形成与其它语言一样,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起到相互理解、增进和谐的作用,但又与其它语言有着完全不同之处,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汉文字的拼写结构和会意象形特质是独有的。作为表意的文字,汉字从造字之初经过漫长的演变虽越来越简化,但其原始的象形、会意属性依然存在。和表音文字不同,汉语文字具有向大自然敞开的性质。古老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就有这样的记录“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依类象形,肇于自然”,可见汉字本身就暗含对自然的模仿和感受。这种意义的“在场”使得它具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在文学活动中,作家运用语言描写刻画的世界时就更为亲切和容易了。在中国古代文学乃至文论中,诗人艺术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带有一种跟自然契合融通的气质。

2、中国语言文字结构简洁,但有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现象。汉语有几万个音节,这就造成了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词、同义词、多义词。这就是中国文学尤其的古代文学中“言”“意”之争的重要原由。在中国语言文字的演化过程中,许多字词会接收全新意义的生成。当新的世界信息强行闯入这些词中,词语变得肿胀、饱满、丰富,词语的意义于是从其单一性扩散开来。词语的多义复指,在文本中就如同一块单调的石头被扔进池塘,它所负载的多重意义像波浪般层层漾开。读者在面对这些词语“障碍”时,往往能创造性地从自身的理解为作品注入不一样的内涵。

3、汉语在组织成文章时押韵的运用使得其易记顺口,具有适合吟咏的特点,赋予文学作品以微妙的韵致。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盛大的形式是“诗”,而诗之为诗的重要前提之一则是音韵的和谐。中国的诗不仅讲求语言、义理的高度精炼,而且追寻朗朗上口的“读”感。“诗者,吟咏情性也。”吟咏二字的突出就是对诗的形式的要求。古人吟诗时或狷介豪放或哀戚婉约的气度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高度精确的韵律做依托的。

三、

中国的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很多优点,如在写景状物方面惟妙惟肖,能细致深刻贴切地表达人的各种思想感情,在诗词歌赋中音韵铿锵优美,给人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国文学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1、中国文字成形很早,正是对文字领悟和使用的早慧,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便演进在“氏族颂辞—贵族雅歌—文人诗歌”的主流渠道中”,直到千年之后隋唐大城市的兴起,有了足够庞大的市民阶层,才有了说书、勾栏戏曲以至小说一类大众文学的勃兴对主流文学的扩容。然而,以诗发源的中国文学主体,承袭的则一直是士人文学、文人文学传统,是一种以书写创作为主旨和识文断字为前提的阅读文学、视觉文学、意境文学,而不是像具有史诗传统民族的文学那样,是以表演为旨趣的观赏文学、现场文学、听觉文学。为此,伏尔泰感慨:“看起来,这个国家的文字记载从其产生的最初起,本就与口头语言的形态有所不同,不久就进到了积极地拒绝口头的语汇与语法以保持书面语的纯粹的境地。”

2.汉语言文字的集合是中国文学中的想象性意境形成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文学中的语言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的语言是不同的。文学中的语言是经过选练而后致用的具有超强表现力的语言,它既能描摹所有感性事物,使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同时也能将那些非感性的事物感性化,使之温柔可感。就像康德所说的,能“把看不见的”一切东西“翻译成可以感觉到的东西”。这种语言是具有极强塑造性(造型功能)的具象性语言。“造型”是为能够提供给感觉,而提供给感觉的东西,才有可能同时提供给情感。因此这种语言的“造型”性,同时也是这种语言的情感性。汉语言文字以其独一无二的形式呈现了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结语

关于文学是什么至今仍无定论,事实上理解文学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脑袋——一切现成的理论不但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反而一定都是可以质疑的。但是不管怎样,看到文学与语言文字的关联性是正确无疑的。语言对我们来说不止是思想传播的媒体。它们是隐形外衣,在我们精神领域里把自己隐藏起来并为一切符号性表达提供特定的形式。当这种表达具有超越一般意义时,文学就形成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生活的文化土壤是由汉语言文字所构成的社会权利体系,而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暗含于这个权利的磁场之中。(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英]特雷·伊格尔顿.[M]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2]唐·张彦远[M].书法要记.

[3]南宋·严羽[M].沧浪诗话.

[4]郑小梅.文字与中国诗歌的构型[J].汉字与历史文化.2010-02

篇5

关键词:侗族;语言文字;民族团结;肇兴侗寨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99-02

1 引言

笔者2015年5月前往贵州黔东南州肇兴侗寨进行调研,主题为“民族关键符号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当地的文化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建起了旅游景区吸引外来游客以发展经济,景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特有的符号文化传递给游客,更随着游客传到更远的地方。当地的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相处基本融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播过于简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也仅仅停留在“不同民族之间不发生冲突”的层面,并不能够深入且依据实际创办有特色的民族团结活动。

2 侗语文保护与民族团结创建的问题

2.1 侗族语言保护观念的滞后

笔者经过实地考查发现,在黎平县与肇兴侗寨中,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普通民众,广大侗族同胞对民族语言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都还不足,虽然肇兴侗寨目前还是一个处在初期开发阶段的自然村寨,侗文化保存的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少数民族语言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冲击呈现濒危甚至自然消失状态的大环境下,侗语文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目前肇兴侗寨对侗语文保护的呼声和行动尚未形成自觉行动,没有正确认识到侗族民族语言与现代化发展之间互不可缺、相辅相成的关系。

2.2 侗族语言保护后继人才的缺乏

民族文化消失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继乏人。问卷数据显示:肇兴侗寨的侗乡人平时使用的语言为非侗语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43.9%;其中,在使用非侗语进行日常交流的人数中,使用方言即黎平话的有8人,占34.8%,使用普通话的有7人,占30.4%。这表明侗语的使用在肇兴侗寨已经开始出现比重下降的现象。由于影视文化的冲击、汉字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等原因的影响,学龄期青少年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变,使用普通话的比例将会逐渐升高。而在侗文的使用上,情况更为不乐观。黎平县文体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部的W主任表示:虽然国家民委为侗族创造了文字,但很难普及,所以现在认识侗文,会使用侗文的人是少之又少。根据他提供的《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汇总表》来看,虽然侗语能够以民间音乐、民间戏曲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是却没有与侗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3 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不足

在黎平县侗族人口居多,同时各民族杂居;随着游客、行商的大量涌入以及青壮年外出谋生等因素不断增加,肇兴侗寨也由一个相对封闭的侗乡村寨发展成为日渐开放的民族杂居区。但根据笔者的调查,在促进民族交流、加强民族团结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为。

3 侗语文保护与民族团结相辅相成

3.1 拯救侗语文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

(1)慎用双语教学这把双刃剑。从加强民族间融合、增强国家认同感这一层面上来讲,双语教学将普通话带进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课堂,使他们能顺利适应现代主流社会,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能够同其他民族进行融合,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另一方面,在本民族语言走向濒危时,双语教学就成为了拯救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工具。少数民族学生能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2)普及侗文。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侗文的普及存在很大难度。首先,侗文被创造的历史相对于民族历史太短,侗民在过去的几千年中是可以做到不使用侗文而不影响正常生活的。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性语言更具工具性,大多数人认为侗文没有太大用处。但侗文属于侗族的民族文化,并且在记录中其准确性非常突出,因此政府机关应该结合民间组织和广大民众,采取积极宣传教育,成立专门机构、编写侗文教材等措施保护和传承侗文。

(3)利用现代技术,培养传承人。侗族的民间音乐、民间戏曲等侗语载体,都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光盘、录音带、文学作品等进行保存,也可以创建侗语推广节目、侗文纪录片等。政府也应意识到,无形的文化更应该重点传承,重视侗语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3.2 民族团结促进侗语文的发展

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影响着民族之间语言文字的交流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现实中,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民族关系。要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民族关系。

依据肇兴侗寨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民族团结应该重点以旅游业的发展为载体。作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肇兴侗寨敞开自己的怀抱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文人游客,成为展示侗族文化最直接的窗口。只有真正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够在彼此的交往中促进民族情感的交流,才有机会融入、爱上这个民族,从而实现民族团结。在具体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旅游局应寻求与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积极宣传,完善旅游管理工作,为肇兴侗寨的建设做好总体布局。此外,旅游局可以联合肇兴旅游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结合周边景区开展旅游活动;或者利用网络营销手段,组织诸如“游记征文”、“黔东南最佳旅游路线设计大赛”、“走进侗乡”等等既主推侗乡文化,又可以发动其他民族游客共同参与的活动。旅游业的发展在直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的同时,能够将本民族文化向外渲染推广,是加强民族团结的纽带桥梁。在民族关系日渐融合的情况下,民族语言也更多的被其他民族接触,从而利于语言文字传播和发展。

4 结语

侗语文是维系侗族同胞共同精神纽带的主要文化因素之一,侗族语言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发展语言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或族群的特征。因此,对侗语文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拯救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也是拯救一种文化,更是促进民族间交流的、和谐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戴庆厦.民族心理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2]阳小华.从语言功能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合理性[J].贵州民族研究,2005(3):25.

[3]张 梅.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地区的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周庆生.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篇6

一、诵读语言:不离本体警惕过度拔高

长期以来,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没有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往往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等其他课程。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让学生用理解、感受代替诵读活动,将古诗词教学片面理解为诗词鉴赏课,导致过度的文本讲解分析,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已鲜能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空洞的诗词分析盈斥着古诗词教学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所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认清语文学科到底要教学什么,模糊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甚至学界有学者质疑语言教学是否忽略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其实不然,语言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染。语文教学过程中显性呈现的应该是本体性教学内容,而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应该渗透或包含在本体性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之中。[2]作为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不可能对教学的细节面面俱到,所以虽然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对学生诵读的要求,但是没有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即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

语文教师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地诵读诗词呢?首先,诵读即是要读出语言的节奏,古诗词特别是格律诗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读出来朗朗上口。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节奏,讲清诗词的平仄、节奏点,引导学生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感,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与白话文不同的语音特征,在不断地诵读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提出:“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3]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玩味”,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古人创作诗词有“炼字”的传统,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古诗词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很值得读者推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品读字词句中感受不同字词句的不一样的表达效果。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在表达写作文章要有文采,否则就不能久传。古人作诗词不仅讲求遣词造句,同时也会运用一些修辞,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许多字词句表达的内涵具有天马行空的特征,诗人善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不同于现实的更具特点的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不同意象所表达的不同含义,通过意象的勾连,体会诗词的意境。

二、诵读思维:注重实践摒弃低效聆听

一些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导致对“诵读”理解的偏差,致使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诵读流于形式,这样的诵读只有声音的呈现,缺乏学生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导致“声”“情”脱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十几年来收效甚微,学生学语文随着年级的不断提升,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愈少,存在着学生不思考或即使有思考也不善于、不敢于表达的现象。当然,许多语文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意识,但却没有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案,更严重的是教师自身存在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素质不高的缺陷,也就更谈不上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讲授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科知识,但是许多语文教师过多的讲授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限制,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养成了“听课”的习惯,即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但讨论的效果却不高。所以学生不注重思维或者思维低效来源于语文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实践。教师没有更新角色观念,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致使教师讲授过多,学生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与习惯。诵读教学尤其强调学生的诵读体验,虽然很多教师具有诵读意识,但是理解诵读教学的重点有偏差,若只注重声音表现的技巧,语文课堂就成了诵读表演会。

我们时常提到思维与教学的关系,可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清何为思维,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活动式、体验式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思维与教学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在诵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活动的关系,对于只有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习得的内容要重点讲,而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习得的内容则可以略讲或不讲,语文教师要筛选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悟诗词。其次,积累可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经验素材。教师要要求学生加强诵读积累,背诵一定篇目的古典诗词,并且指导学生对所背诵的古诗词归纳分类,以便于之后学习中经验的提取。再次,诵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品质――再表达、再创作。诵读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而作出不同的演绎。[4]诗人将自己的情志转化为语言文字,读者就要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再创造,同时要把握再创造的“度”,即不可天马行空,加强引导学生产生对文本理解的不同感受,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诵读审美:文质兼美排除空话连篇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语文教学要给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但是教师不敢放手导致强调实践性并且会占据语文课堂较多时间的诵读教学“退居二线”。另外当前的古诗词教学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意境美的感悟,而忽略了诗词的语言美,教师整堂的分析鉴赏课也正是体现了这种诗词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师这种泛泛而谈往往造成学生对古诗词课的刻板印象即认为诗词课即空洞的分析讲解。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仍在继续,不同学者对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教育不可能脱离了考试评价而进行。面临升学压力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考试升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往往是由一张张语文试卷的讲解构成的,但是以考试评价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则弱化了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语文教师往往会忽视古诗词的语言美,正如在教读课文时忽视语言的本体教学,语文教师做的是“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的无用功,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发现、研读语言的习惯,在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时忽视语言教学,没有让学生从诵读语言入手,切身感悟诗词的美。

语文教学应当与美育相结合,古诗词教学更应注重审美,不可忽视学生美的感受与体验,在古诗词诵读中应如何重视学生的审美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语音美,古代文人创作、鉴赏诗词是通过吟诵的方法进行,甚至词在产生之初是谱曲歌唱的,所以不管是吟诵还是歌唱,主要是透过声音表达与感受诗词的内涵,朱光潜先生曾说:“声音节奏是情趣的直接表现,读诗如果只懂语文意义而不讲求声音节奏,对于诗就多少是门外汉。”[5]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声韵母的配合、音调的配合、节奏的落脚点,发现并体验古典诗词的语音美。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字形美,一首优美的诗词由诗人精心筛选的汉字组成,而汉字最初的形体特征就是一幅幅图画,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发现字形美的意识,在诵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表形特征。再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发现诗词的修辞美,以浪漫主义李白的诗为代表善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宏大的意境,“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都不符合写实描写,所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对时空的虚化,而不苛求诗词意境与现实情境的一一对应,才能够感受到诗词所展现的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意境。

四、诵读文化:把握内涵而非流于表面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许多语文教师对诵读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将诵读理解为齐声朗读等情况,没有发挥出诵读应有的功能,忽视学生个体的诵读体验,使得师生都对诵读教学充满怀疑。甚至有不懂语文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对诵读理解有偏差,并且受社会上“国学热”的影响,让学生在学校中穿上传统服装,手捧竖排经书,念起书来摇头摆尾,将文化传承理解为机械复古曲解了诵读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对诵读作出明确的内涵界定,使得语文教育在开展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无所适从,用朗读代替诵读教学。何为诵读?有学者认为诵读是一种读书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反复朗诵阅读,口诵心惟,感悟语言的声音韵律和气势,领会诗文意象画面和境界,加深记忆,培养语感,在身心参与中习得语言,获得美的体验。[6]诵读应当包括朗读、吟诵、背诵等不同的形式。然而社会大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倒逼使得教育的原有生态受到破环,将一些错误观念引入学校,使得学校教育杂揉着社会浮躁之风,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流传至今,得益于其一定的有效性,如何既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同时兼顾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呢?朱熹提出了关于诵读的“朱子读书法”,语文教师应当借鉴其“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染,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化的内涵,而非走形式主义。其次,语文课程具有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但是一定要把握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的特点,不同时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各异,语文教师所设计的古诗词诵读应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不应盲目复古;同时更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切忌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吴忠豪.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研究[J].语文建设,2014(12):1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95.

[4]魏巍巍.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J].语文建设,2012(4):75.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九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207.

篇7

【关键词】网络时代;校园语言;标准化和规范化

1 网络与校园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

在目前看来,我国的网络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就在30年前,网络对于中国人而言还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从1994年我国的第一个商用计算机网络启用开始,我国的网络事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当今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根本没办法离开网络。大部分人使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进行即时通讯的处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不论是十年前随处可见的QQ还是如今的MSN,FACRBOOK以至于刚刚步入流行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从时间、空间、经济上来讲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网络工具”。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这种新的表达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际网络的发展还使得更多的人有了对网络的依赖性,开始习惯于中英文的混搭,开始在网络聊天中使用一些不规范、不准确的语言。

当我们面对网络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文化发展核心的时候,校园文化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他不再是引导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风向标,而成为了被学生嗤之以鼻的“糟粕”,而这样的思想行为和道德理念的直接表现就是学生语言的不规范和标准的不断改变。

很明显,校园文化与网络之间已经开始有了日益紧密的共同发展趋势,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其最好的实证。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它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开放的网络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随之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充实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胜利者;同样也能让我们颓废、堕落,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如何正确理解网络的内涵,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特长的网络环境下把握好分寸,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关键课题。

2 网络的不同运用方式对校园语言的影响及应对

诚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网络有很多的不良影响,伴随着网络在校园中的不断发展壮大,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校园语言开始广泛传播。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一方面满足了大学生立意创新、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需要,方便了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却干扰了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甚至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一些网络流行语中存在很多低级、粗俗的词语,在有损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网络流行语所含有的诸如WBD(王八蛋)、SB (傻逼)、TMD(他妈的)、286(弱智)等词语,不但出现在网络上,有些时候还出现在当前大学生的口头上,极度污染了校园文化,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中所包含的多种信息垃圾也会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改变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生活方式。

面对网络对校园语言的影响,我们更应该改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

1)加强教育引导,促进网络语言规范。面对网络对校园语言、文化的冲击,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亦不能听之任之。首先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自觉使用规范的语言;其次,深入了解研究网络语言的特征和使用,探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引导;最后,引导高校大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促使大学生使用规范的标准的语言文字,领悟传统语言文字的美妙。

2)依托高校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流行语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加以广泛传播,某种程度上也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不够有关。关于校园文化的功能,寿韬在其编著的《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曾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内向功能,即校园文化对于校园人的渗透教育功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习惯,这样大学生就会形成内在的防御力,对网络流行语加以辨别,自觉抵制其不良的方面,促使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健康、积极地发展。

3)优化网络环境,搭建网络教育平台。营造健康、文明的上网氛围有赖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学校管理者不仅要组织专业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把网络规范、网络价值观念及时传递给学生,同时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和文明使用网络的能力;还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社团的作用,提供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和有关当代大学生热点学习和就业的知识,引导在校大学生吸取优秀文化成果,获得当前教育和学习信息,增强他们抵御不健康网络内容的能力。

网络文化已经如东流入海之水――势不可挡,治水之道,堵不如疏。面对网络的不断繁衍生息,我们要做的不是也绝对不可能是限制网络在校园中的发展和应用;只有从根本上教育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弊端,主动规范语言的使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校园语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真正在网络时代的洪流中保障语言的标准和规范。

【参考文献】

[1]武国剑,路艳美.高校校园文化探析[J].科技信息,2007(24).

[2]王嘉卫.论高师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必要性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8):52-53.

[3]张鲁昌.网络语言中另类“飞白”的语用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03):144-146.

[4]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102-106.

[6]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篇8

一、语文素养的实践定位

至今,我已观课约1800多节,从中发现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以下现象:较多注意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但关注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文化不多;较多注意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习实效,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较少。如此种种,是与有关语文素养的实践定位不准确有关的。

1.语文素养不同于语言能力

“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重在功用性。而“素养”指的是人通过长期学习逐渐养成的涵养达到的某一高度,它既有功用性,又有非功用性。从内容上看,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还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位、人文精神等。可见,语文素养的概念比语文能力的概念更具兼容性,更为宽泛。这能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功用之外的功能,丰厚语文教育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水平。

2.语文素养不同于语文素质

两者都是指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但是,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行生成性分析,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了语文学习的持续过程及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的传授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把优秀的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涵养,这种内化是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而语文素质中的“质”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的终结状态。可见,语文素养比语文素质更能揭示语文水平生成特点及原因。

二、语文素养的实践内容

语文素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是学生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修养之一。语文素养的实践内容包括以下基本点:

1.热爱祖国语文

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育上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语文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祖国的语言文化。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汉字、汉语、汉文)的态度;关心汉语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等。

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上课的起立、坐下都用英语,并美其名曰是“双语教学”。其实目前关于小学生学习母语和英语的讨论,提倡的是适当降低英语学习基准,重视和提升母语学习的要求。

2.拥有丰富的语文知识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有一种倾向:师生对话自如,气氛活跃,但缺失语文的本体知识。如教“高兴”一词,只用“高兴”组词、造句,不会说叠词“高高兴兴”;学《司马光》一文,只讲如何救人,不讲“司马”这个复姓;上《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只谈救援的经过,不提“中国国际救援队”“当地时间”等词义。

国家对语文知识有相应的规定,如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的规定、对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规定;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指出,学生应掌握词的基本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以及常见的修辞格等。《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年级的课程、教材之中。

3.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以语言现象为凭借,促进语文能力的生成:(1)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这些语言现象往往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例如课文中的中心词、中心句,体现文章中心的重点段,牵动上下文的过渡句、过渡段等。(2)以带有规律性的新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这种新的语言现象既符合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又可以概括、类化和迁移,学生学了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例如新的句式、段式等。(3)以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言现象为生成点。这种语言现象往往是学生在阅读时最容易激发思维火花的爆点、最感兴趣的疑点和最容易忽略的盲点。教师要选择这些点,让学生充分参与全程训练,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点拨,这样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看,当前要特别关注学生“写”的能力。“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客观标志,对“写”的教学意义特别重大。笔者根据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提出一个改进策略:把“听说”的时间节省下来,把“读”的次数控制住,要把“写”挤进课堂。对学生的“写”要更宽泛地理解,小学语文课上的“写”主要包括五种方式:批注、写字、抄写、听写、写片段。

4.培养语感

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学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主要包括变化感、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语感有两个教学特性:一是强调整体把握,立足于语言环境和语言氛围,二是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和个人的语言修养。小学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感培养打好基础。

如教二年级《黄山奇石》的首句:“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可以进行“闻名中外”“黄山风景区”“我国安徽省南部”三个词组的不同组合训练,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和灵活运用能力。

5.完善健全的人格

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生活情趣等。

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段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快气氛之中,突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现在水资源越来越少,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很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出乎大家的意料。就在全班同学为之瞠目结舌的时候,支老师却对这位提问的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西双版纳这一热带雨林地区,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几分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一次灵动智慧的洗涤。

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践建议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多种因素、各个层次。笔者提出三个基本的实践建议:

(一)加强必要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语言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2)语感的积累。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变化感、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3)语言法则的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4)规范语言的积累。如课文精彩片段的记忆、优秀诗文的诵背等等。

1.多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特别注重学生读书的问题,作了特别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对于课外阅读,课标也格外重视。“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从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看: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为: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平均每学期1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平均每学期25万字),共145万字。加强推荐中国现当代作品的推荐力度,如童话篇目中叶圣陶、张天翼的作品赫然在目;寓言类中国古今寓言成为强力推荐的作品;诗歌散文作品新增加了诗歌的比重,中外童谣、儿童诗歌以及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列入推荐内容……

在阅读评价中增加“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十分关注学生的阅读量和面,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经典阅读也好,大量阅读也好,阅读材料的选择面要广,量要大。可见,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倡导“大量阅读”的新时代!

2.多背诵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丰富语文知识、强化语言规范表达的主要途径。从数量上看,《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在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从原先1-6年级推荐篇目为70篇,新修订的增加到75篇,增加的诗歌分别为: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及陆游的《三衢道中》、朱熹的《观书有感》,删除了李商隐的《乐游原》。从以上篇目分析,诗歌诵读增加了汉乐府和唐宋诗词的分量。从内容来看,背诵的篇目以古诗文居多。修改稿在附录1中明确提出“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可见,增加背诵篇目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语言的习惯,并传承传统文化。

(二)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法则是:“听到的,忘记了;读过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可见,实践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修订稿比原来的实验稿更注重于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积极倡导语言实践的“运用”环节,把“语言运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一种“学用结合”“实践第一”的观点,反映的是“务实增效”的理念。

修订稿在短短407个字的“前言”中四次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增加了新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把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定位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说明两个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新观点:(1)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2)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是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学习重视理解和积累,但学习是为了运用。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也在于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修订稿第一次提出要求:“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并把“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改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可见,“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极其重要的途径。

在此,笔者提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四个层次及主要内容:(1)感知语言。初读课文、认字教学(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认清字形)、了解大意。(2)理解语言。内容理解(情节上的重点难点、思想文化)、形式理解(词法、句法、章法、表达特点等)。(3)巩固语言。专项练习、诵读、复述、背诵、听(默)写。(4)运用语言。概括大意、说话写话、情境操练等。

(三)加强课堂文化的积淀

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说,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知识的、思想、能力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行为。

人文类课文的教学是这样,科普类课文的教学也是如此。人类在创造世界、解释自然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人文性的价值趋向和情感信仰。因此,一些科普类的说明文只要孜孜叩问,同样也会彰显其内在的文化追求。

篇9

摘要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广告中的语言文字是广告的核心。本文既介绍了广告中语言文字,也就是广告文案的文体特征,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其阐释过程是通过成功的广告范例来分析的。

关键词:广告 广告文案 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调查资料表明,广告效果的50-75%来自广告中的语言文字。广告中的语言文字,在广告学中称为广告文案。广告文案就是完成的广告作品的全部的语言文字部分。广告作品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而言,广告文案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本文就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和表征方法,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解析。

二 广告文案的文体特征

广告文案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与文学、公文、新闻都有很大差别。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广告文案中字字为金。成功的广告文案,可以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广告文案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媒介来传播。那么广告文案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

概况地说,广告文案具有独特的、完整的结构,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表现手法,融合叙事、说明、抒情等一般文体,使用易于理解、风格多样的语言文字,是一种以传达广告信息为目的的商用文体。

1 独特的、完整的结构。一般文体的文本仅由标题和正文组成,而广告文案包括标题、副标题、正文、随文(标语,醒题)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内部又有衔接,例如副标题,就是衔接主标题和正文的桥梁。主标题可以在广告概念下海阔天空地发挥,有时会说得令人不知所云,副标题就是让消费者知道这篇广告到底在说些什么。副标题也是标题加上了一个副字而已,不可能把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想要进一步了解,则需要正文,也就是说,各部分的信息不可能杂乱地糅合在一起。它们分别承担传达不同信息的任务。当然上述各部分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正文和副标题就是一部分,口号也可以是正标题。例如:一个广告文案的标题是“一只蚊子”,如果不告知其他相关的信息,仅凭猜测,这则广告的商品可能是杀蚊虫的日用品,或者是清洁用品。事实上,它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广告。

2 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广告文案没有固定的表现方法,成功的广告文案在于使用多种表现方法:有严肃认真的专家的建议;有个人的现身说法;有言语委婉动人的生活小品;甚至有“外星人”的评价;有直截了当的介绍;也有的通过小的故事情节来打动消费者。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是相当丰富的,广告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3 易于理解、风格多样的语言文字。以广告信息的有效传达为主旨的广告文案,易于理解是最基本的要求。使用晦涩的文字,观众连正确的理解都做不到,也就更谈不上购买商品了。即使使用一些诗文,也是因为和产品有密切关系。能欣赏诗文的受众赞其巧妙,而不能欣赏诗文的受众,也能从字面理解所要传达的意思。如某山茶的广告,“吃得下,拉得出,睡得香,做得动,老得慢,好得快”,十八个字道出了人的一生对身体的最大的愿望。几乎所有常人的愿望都是吃得下,消化好,睡得香,干活有精力,衰老得慢,有病好得快。这则广告语简单通俗,大道理融入字里行间,不难理解,受众自然会认同这种商品。

广告文案的文体特征,通过广告与新闻的比较,会更加清晰明了。广告与新闻有很多表面的相同点:首先,真实性是广告和新闻的共同原则。大众传媒是新闻的载体,也是大部分广告的载体。公开性也是广告和新闻共同的特性,但是这些相同点中,又有不同。

(1)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广告的真实性,是指广告所要宣传的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是真实的;而广告信息的传达方式可以是虚构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是夸张的。只要广告中所传达的关于产品的信息是真实的,受众并不会认为上述广告是虚假的。

(2)传播媒介。广告的传播媒介非常广泛,不仅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些大众传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广告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来做有效的传播。比如,公共汽车的车体利用率极高,一车就载多种广告。

(3)受众和诉求对象。新闻要有最广泛的覆盖面,要达到众人皆知的效果;而广告却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的商品有其特定对象群体,不可能一种商品适合所有人。百事可乐是个非常好的例子。他们的目标群是年轻人,从广告文字到人物画面,都符合年轻人心理,业绩也是斐然。

(4)时效性。新闻追求最强的时效性,要抢新闻;广告则不同,新产品做广告,大家熟悉的产品也做广告,一则广告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播出。

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文字特点。新闻中的人物语言,必须是真实的;广告中可以借用专家和名人的表述,语言也相对比较随意,语音语调可以夸张。文体的特色决定了语言的风格,那么广告文案又是如何来打动受众的心,最终达到促销产品的目的?认知语言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问题提供解释。

三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和方法表征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或非客观主义的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是想象的,因为思维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象的结果,这种想象力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意象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思维具有完型的特征,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型结构,而不是抽象符号的机械运算。因此思维不是原子的,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其描写必须参照认知过程。

Ungerer和Schmid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由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经验观认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描写,不局限于逻辑规则和客观的解释,还会对它们的意义提供更丰富更自然的描写,也包括隐喻,这一点和广告文案的写作吻合。如果为一种品牌的小车做广告,只是客观介绍它的构造,恐怕不会是成功的文案。事实上对小车的广告都会提到坐起来舒服,尽显尊贵的身份,这些特征超出客观的描写,是人们经历的部分。有钱的人才会有奔驰,这就是经验。突出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结构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注意观认为,我们用语言表达的实际上只反映了事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些部分。

四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广告文案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教授刘毅志说,“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文案则是创意的结晶”。一则广告中的语言文字,每个字都承担着重任。重任能否顺利完成,还要看能否引起受众的共鸣。下面的一则广告简洁有力,“游承德,皇帝的选择”。不用再多的语言就可以知道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承德的旅游广告语,这则广告的精彩在于“皇帝的选择”。皇帝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一认知模型有着许多相似的认知假设。对中国人而言,几千年的帝制,中国人对皇帝的认知有很多共通,诸如:皇帝掌管着一个国家,他的生活奢侈豪华,他要的东西都是最好的等等。皇帝翻译成英文为“emperor”,先不论其它英语国家,就英国而言,妇孺皆知“emperor”的生活舒适。听到或看到这则广告,人们头脑中的认知模型被激活,人们理解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皇帝都游承德,这个地方肯定个好地方;如果我选择游览承德,那我不就是皇帝了吗?哪个人不愿意感受一下当皇帝的感觉呢?这则广告成功地激发了人的认知模型,使人们认同,然后就付诸行动――游承德。承德络绎不绝的游客,证实了这则广告的成功。所谓的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也就是消费者在看到和听到广告时,他们的认知模型能够被激活。

看下面这则杨梨鹤为台湾味全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某年母亲节做的广告,这则广告是为歌颂有智障孩子的母亲写的。

主标:

多容易的一声“妈妈”,我却漫漫等待奇迹!

副标:

我的孩子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只是阳光一直不曾照在他身上,人们在背后窃窃地唤他……

正文:

同是十月怀胎之苦,我的孩子也曾一寸一寸的长大,却在经历一场命运的劫难后,微笑再也不从他的嘴角漾出,灵魂的双眸,从此空洞茫然。我拥抱他,试图走进他神秘的世界!我呼喊,试图唤醒他沉睡的心灵。这一切仿佛永远静止,却波涛汹涌般冲毁我脆弱的心防。孩子,我凄凄切切地用一生的爱,为你换来一丝的阳光,等待你突然醒来唤我一声“妈妈”……

写这则广告时,如果不注明这是为有智障的孩子的母亲写的,它的主标就够吸引人的了。人们头脑中的典型范畴――正常的儿童喊妈妈,在成长过程中是自然的事,等待是符合人的生长规律的,刚生下来的婴儿肯定不会喊妈妈。但是加上漫漫和奇迹,效果却不同了,这样的妈妈不是典型范畴中的妈妈。如果不继续读副标,这个广告的全意得不到理解。人们对这一非典型范畴也可有不同的认知假设:她的孩子有生理缺陷,她的孩子被人抢走了,由于某些原因她根本就没有孩子。副标给出的信息把后两个假设全部否掉。“人们在背后窃窃地唤他”,根据我们的经验,夸赞一个人不用背后“窃窃”两个字的。夸在当面,贬在背后,是中国人的一贯作风。总之这句话说明她的孩子肯定有生理问题。另一短句“只是阳光一直不曾照在他身上”是一种隐喻的用法。孩子活在世界上就会受到阳光的照射。这里“孩子”就隐喻成需要阳光照射而健康成长的植物,喜光植物缺少阳光,肯定不能茁壮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一定的正常环境,缺少某一因素或者是不正常状况出现,孩子就不健康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间存在着相似点,就可以用一个认知域来映射另一个认知域,效果是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她的孩子”不健康。另外,造成儿童智障的原因有些是不明确的,不可能有定论,这句话恰好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

正标题和副标题紧密相连,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读者有继续读下去的愿望。人脑中有许许多多的意象图式,这些图式是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正常的图式就是妈妈十月怀胎――婴儿出生――孩子呀呀学语-孩子喊妈妈,在这一过程中,妈妈付出的辛劳是无法用数字来说明的。可是正文叙述的图式却不同,两种图式互相冲突,产生巨大的震撼力,歌颂了有智障的儿童的母亲,也激起了人们对母亲的感恩。

这则为“母亲节”做的广告是成功的。一则可以歌颂母亲,同时企业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人们也通过广告认同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产品就值得信赖,广告促销达到了效果。

“龙的传人,用龙卡”是中国建设银行银行卡的广告。龙是中国古代中传说的一种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里关于龙的认知模型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对于国人来说这则广告有着强大的说服力,而对于西方人情况就不同了。龙译成英文“dragon”或者是希腊文,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dragon”是一种妖怪或者指凶恶的女人,其广告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广告策划中,一定要考虑不同的地域、对象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为人的认知模型的形成依赖于文化模型。

五 结语

广告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广告文案是广告的核心,语言文字又是广告文案的体现。认知语言学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因此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会随着各自不断发展而相互促进,但其中深层的探讨,还有待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国全:《新广告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 高志宏、徐智明:《广告文案写作――成功广告文案的诞生》,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

[3] Ungerer.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4] 杨梨鹤:《广告文案传真》,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篇10

汉语言文字内隐着民族的思维脉络,体现着民族的思维逻辑和特征,因此语言文字运用和民族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强调语用能力的训练必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汉语言文字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诗意性、审美性等特征,因此,语用能力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真语文的语用目标,是由语用基本能力、语用思维能力和语用审美能力构成的。

一、语用基本能力

真语文的语用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基本能力。对此,我国许多语文教育家做过透彻的论述,近现代以来的一系列有关语文教育的章程和文件也都有明确的阐释。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训练与培养,是语文课程必须把握的基本目标。叶圣陶曾经反复强调,“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必须一把抓”。随着国际交往活动空间的扩大,现在有些专家强调要拓展汉语文教育的国际视野,又提出了汉语言文字“译”的能力,即加强汉语言文字翻译能力的训练,这也是真语文应该重视的语用目标。

语用能力的训练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真语文实现语用目标的重要法则。语用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用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才会有语用的生成。我们要从这种语文生活观的认识出发,来把握真语文的语用目标。刘国正曾经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它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人们用它来反映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等等。语文的实际运用,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就会黯然失色,‘江郎才尽’。”[1]他还曾经多次强调,语文的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是语文的特性,离开了生活,语用也就没有意义了。语文与生活所具有的血肉一体的关系,决定了语用训练只有同生活相联系,才能使语用教学生动活泼,取得好的成效。否则就会枯燥乏味,劳而寡效。

语用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符合学生语用学习的内在规律。在语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社会性决定了语用训练必须与生活相结合。所谓社会性,包括两层意思。其一,语用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语文课堂、课外生活、家庭和社会活动构成了语用的广阔空间。“凡是有人的地方,都要运用语文。只要运用语文,就给学生以影响。”[2]其二,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离开生活,语文就没有了实际内容。因此,真语文的语用目标要求语用学习不可脱离生活,否则语用学习也就丧失了生活价值。总起来说,这两层意思说明语用与生活相联系的空间有着普遍性,也说明语用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过程有着天然性。二者叠加,语用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也就成为达成语文课程语用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语用思维能力

语用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与语用学习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语用能力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要达成真语文的语用目标,语用教学就必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思维能力的训练作为语用目标构成的重要方面。

思维能力是概括地、间接地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它通过语言(第二信号系统)对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起着调节作用。就思维形态来说,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灵感思维能力、批判和创造思维能力。而语用学习活动则具有发展思维能力的特有条件,实际上,发展思维能力是汉语言文字特点和语用本体的内在规定。在语用教学的过程中,切实把握好语用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关系,会取得二者双赢的教学效益,这是在深入认识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为,汉语言文字具有象形性、情感性、诗意性、审美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联想、想象的天地。汉语言文字又是民族文化的高度体现,潜存着深厚的意蕴和思维空间,凝结着民族丰富的思维创造积淀;以形表意使汉语言文字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可理解性,最能拓展人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利于思维智能与创造力的开发;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一词多性”“一词多义”的表意灵活性,也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立体交叉的语用思维的发展;汉语言文字的结构及其声调变化的丰富多彩,使汉语言艺术(如诗歌)的形式美、含蓄美、音韵美达到顶峰,极易吟咏和诵读,启发思维联想和想象;汉语言文字既具有适于艺术表现的写意特性,又具有极强的理性化和逻辑化特性,有利于多种思维结构的合成。汉语言文字构成的思维创造魅力,在语用学习活动中自然会成为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语用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成语用目标的重要一环。语文课改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加强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才能抓住语用教学的根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了这种语用思维品质,那么,就会以这种语用思维来把握语用的规律,解决语用的问题,从而实现真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

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用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教学的语用本体包含了严密的科学性和鲜明的艺术性,其听、说、读、写的语用目标要求,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因素。紧紧把握语文教育语用本体构成的这一特点,寓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训练于语用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以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的语用学习活动,更有助于实现真语文课程的语用目标。

三、语用审美能力

语用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语用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融铸于一体的。或许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语用教育,应当着力于听、说、读、写等语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什么审美能力,只能造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多元化,顾此失彼,无助于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是对语用审美能力培养的一种偏狭认识,偏颇就在于把语用训练和审美能力培养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其实,语用训练和审美能力培养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同构的,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在开展语用训练的同时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把语用训练和审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叶圣陶早就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悬着的明晰目标”,并且强调说明,学生具有了审美的本领,“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使自己能够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到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事业中。叶圣陶还曾把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鉴赏(审美实践)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3]。这就更加形象地说明,语用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有着不解之缘,审美能力不仅是语文课程所不可忽视的目标之一,而且加强审美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语用教学质量。

语用训练与审美能力培养有着难解难分、血脉相承的特别关系。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是集中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它们不仅是语用教学发现“晶莹的宝石”的丰富矿藏,而且说明审美能力培养和语用训练一样,是语文教育语用本体所决定的不可推脱的分内任务。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其特有的教学本分,而且它和语用训练的关系,更是互为依傍,不可分割。文学文本有着精美的语言运用艺术,展示出美的艺术境界;而美的艺术境界本身,又丰富并加强了语言运用的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抓住精彩传神的关键性字词语句,把学生引入文本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使他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抓住使人心灵颤动的意象、情景和形象,引导学生反转过来深入体味、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技巧,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不言而喻,这种所谓“披文入情”的过程,也就是语用教学和审美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有机统一的过程。这样把语用训练和审美能力培养融于一体的教学,才是高质量而有生命力的。

就普遍的语用教学现象来看,审美能力培养能够深化语用教育,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是不容否认的教学事实。如诗歌中的意境美(《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气势开阔,意境高远);散文中的构思美(《海市》以假衬真,构思奇妙新颖);小说中的形象美(《荷花淀》里的水生夫妇,《普通劳动者》里的将军与小李各具特色);议论文中的说理美(《崇高的理想》逐层论证,说理透辟);说明文中的情趣美(《蝉》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风趣形象)等等。在教学中,从这些不同的审美角度、不同的审美层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从表层性的体味感知到深层性的领悟理解,达到从艺术审美这个更高的层次把握课文,从而深化语用教育,提高语用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总之,语用训练和审美能力培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