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综述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医药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医药综述

篇1

【摘要】 药品常规检验中微生物学检查最为重要,只有进行方法学验证才能保障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对目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中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的限度检查标准,为建立有效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规范管理。以防止药品安全监管失控现象。

【关键词】药品;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问题及建议

几乎所有药品在应用于临床前都要进行安全性检查,一般分为“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检查方式就是微生物检查验证试验。检查项目包括:酵母菌数、细菌数、控制菌、霉菌数检查。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为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验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是否无菌的检查方法称之为无菌检查法。检查项目包括:厌氧菌、需氧菌以及真菌检查。自1980年颁布《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以来方法基本成熟,1995年颁布的《中国药典》又提升为国家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最明显的是标准中的可操作性不够、不统一、不集中等问题。

一、目前的现状分析

1、检查验证试验来源: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进行此项工作,其中冷门产品、老产品更是没有进行此项检查,药品检验所抽查时也找不到相应的检验方法。有的畅销产品、新产品正在试验中,但也无法提供此项检验的方法。有的企业已经完成检验但以技术保密为由而不愿意提供给药品检验所,担心如按此方法检验产品不合格给自己找麻烦。这样使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很难正常实施监督的权力。

2、检查验证方法的执行:“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这是《药品管理法》中的规定。未经微生物限度检查合格不得销售或者使用。但是实际上只要药品微生物学检查项目合格,也不论是否经过方法学检验都可以进入市场而且也不影响销售。因此,为了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必须完善药品质量保障体系,严把生产企业源头,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必须进行监督抽查,加强规范管理。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是执法机构,是执行法定质量标准的职权部门,而不是在抽验过程中探索建立新方法。

3、检查验证方法的权威性:生产企业的实验室和药品监督检验所的检验肯定有一定的不同,而且98号文件中也指出“同一个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因原料来源不同,工艺改变或不同实验室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比如无菌检验法中需要用黑曲霉为对照,因为黑曲霉有很大的毒性,必须用专业的净化工作台或者实验室,只有达到一定实验条件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微生物限度检查容易受试验条件的影响,其别是对药品中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尤为突出。“当供试品有抑菌活性时,应消除供试液的抑菌活性后,再依法检查。”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对所检的药品中每种药品的抑菌或者抗菌程度都不清楚。生产企业大部分并不委托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进行检查验证,而且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验证明生产企业也不认可;生产企业给提供的检验方法,基层药品监督检验所也不认可。当前,很大一部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缺乏权威性。

4、建立检查验证方法困难:由于微生物培养周期长、微生物限制检验方法工作复杂,必须经过多次的试验,这就使得部分抽查工作很难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全国各地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名称不同规格的药品、不同名称的药品、同规格不同辅料、原料、生产工艺的药品,全都建立或者审核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这一工作量是巨大的。对于一线的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日常工作量更是繁多,而且从时间、经费和人力上都无法正常进行科学研究。

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建议

1、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过渡时期方法:在统一检验方法未出台前,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行业方法或者自己制订的内控方法对生产的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者“无菌检查”,对于未经验证的,不予以出厂销售或者使用。各级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对抽查的药品在未统一之前仍可使用原方法进行检验。

2、尽快统一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为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各生产企业都要用“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的方法。98号文件指出“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特别是中成药,因原料来源、工艺、辅料的不同,药品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抑菌特性”,而且随着药品的成分或者原检验条件改变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统一。对于同一种药品,可能存在多种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各个方法之间在试验相对误差、检验方法科学性、检验系统的适应性、检验方法重视性、试剂、检验仪器设备的简便易得性、经济节约性等各方面都有差异。国家可以在征求生产企业和监督机构意见后,再依据现在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科学、可信、准确、可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并提交给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按照品种、原料、辅料、剂型等分类报上,由国家指定的部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整理出合理的验证方法并公布。

3、药品微生物限度缺项检验:药品监督工作中不能因为难以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而对规定检验的项目进行缺项检验。

4、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增加经费:“微生物限度检验”或者“无菌检验”的方法比正常检验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各地负责机构应追加相应的检验试验经费。

参考文献:

[1]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5(09)

[2]单亚.《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及有关规则的讨论[J].安 徽医药,2006(03)

[3]田颂九,丁丽霞,田洁.国内外药典中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简述 [J].中国药学杂志,2007(01)

篇2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资本结构;影响力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

现有研究中,张云霞(2008)以中国电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的结论是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中国电子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有显著差异。陈秀平(2011)应用Panel Data模型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I.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资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会面临不同资金需求规模,因此具有较高的资本结构;成熟期的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为融资提供了渠道,债务比率降低;衰退企业在原有业务收缩的情况下,会寻找新的产品或市场,一方面收缩的业绩使得企业难以通过权益市场获得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累积的资产和声誉使得债务融资成为可能,衰退企业相对成长企业拥有较高的资本结构。II.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力不同。对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其自身资产规模限制,银行会更注重该企业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以确定信贷的风险据此我们提出第二点假设。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设计

(1)数据来源与选择。为排除行业差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选取生物医药这一特定行业,选取2007年以前在沪深两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数据异常、相关数据缺失、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样本,最终获得95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上市公司2007~2011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作为划分的依据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最终获得44家成长期企业,40家成熟期企业和11家衰退期企业。(2)变量选择与检验模型。基于现有研究,企业的成长能力、担保价值、盈利能力和公司规模对资本结构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公司资本结构、总资产增长率、资产有形性、总资产利润率、公司规模和生命周期等变量构建了计量模型。

三、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与非参数检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成长期的企业表现出较好的成长能力和较大的公司规模,成熟期的企业则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衰退期的企业表现出较高的担保价值。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为0.011,中值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5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K-W检验的结果说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本结构。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说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资本结构与成熟期企业资本结构有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成熟企业与衰退企业之间并不明显,成长企业与衰退企业在融资结构上有较大的相似性。(2)回归结果分析。对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对于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影响;担保价值和成长能力对企业的负债水平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资本结构的性质,本文分别对三个阶段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对于成长期的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能否获得债务融资影响最大;而到了成熟期,这种影响力逐渐下降,公司规模的影响力逐渐上升;对于衰退期的企业,模型的拟合度并不高,本文所列举的影响因素不足以解释该类企业的资本结构。

四、结论

本文以近五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作为依据,将我国医药行业95家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检验和回归之后得出以下结论:(1)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确实拥有不同的资本结构:成长企业的负债水平最高,衰退企业次之,成熟企业负债水平最低。其中,成熟企业与衰退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并不明显。(2)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来说,资本结构与总资产增长率与资产有形性关系并不显著,更多地受盈利能力和公司规模的影响。(3)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的影响力不同。对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盈利能力对其资本结构影响最大;而成熟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多的受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等综合因素影响;而本文所引入的影响因素并不能解释衰退企业的资本结构,可能是经营现金流的减少、债务软约束的存在以及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等其他因素导致了衰退企业的高负债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生物医药专业 考试改革 生物化学必修课程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具备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人才[1],这样的创新型人才是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适应新时期特点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加强知识构成、思维构成、能力构成和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而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2]。但审视当今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模式,普遍仍保持着传统的单一知识评价模式,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加以反思,并对其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一、目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考试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理论知识是素质的一部分,若考试仅限制在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范围之内,就无法达到全面测评个人综合素质的目的。

2.考试方式缺乏多样性,难以准确评价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的课程考核采取以总结性考试为主(即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尺),区分和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的高低,其他如检测性、形成性等考试类型在教学过程中很少采用,而且教学过程中的平时考核成绩在课程考试的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课程考试偏重于闭卷笔试。闭卷笔试这种考试形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试卷所涵盖的内容有限,考核的知识面较窄,考查点代表性有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得到反应。考试题型局限性更加明显,受标准化考试方式的影响,填空、选择、简答、释词客观性题目偏多,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证明题、应用题等主观性试题偏少。这种考试形式束缚了人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扼制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锻炼[3]。

3.考试管理落后,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体制。

目前各高校有关课程考试管理随意性较大,即使制定了一些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由于诸多原因执行力度亦差,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在多数情况下是“教什么、考什么与怎么考”都由任课教师说了算,教研室、院系、职能部门很少过问,更不用说“考教分离,考改分离”的有效实施。而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机制来评价考试管理工作的优劣[4]。

二、改革考试制度,促进生物医药专业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

实践证明,为了把考试真正变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途径之一,就必须对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我作为高校生物化学必修课的专职教师已从教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长期的思考,针对生物化学必修课考试改革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灵活考试内容,注重能力考查。

生物化学是一门生物医药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与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问题,与医药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代生物化学主要涉及以下三大块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3)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随着生物化学研究成果对人体各种代谢过程、代谢调控机制、细胞间信号转导及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深入阐明,人们有可能准确了解各种相应代谢障碍相关疾病、遗传性疾病发病机制,开发治疗药物、研究诊断、治疗的新方法。以往传统单一的生物化学考核模式仅侧重于对书本所涉及的三大块内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局限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们提倡改革考试内容,不仅要考课堂讲授的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应用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要紧扣专业特点,密切联系生物医药学科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考查他们在新药研发方面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考查他们如何应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手段对疾病(尤其是肿瘤、遗传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提出治疗新方法、新思路等;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考查他们在天然活性产物的提取、制备方面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基本技术。这样的考试内容的改革,不仅能强化重点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更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考核方式多样化,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考试方式由形式单一、时间固定、题型简单向着考试形式多样化、时间灵活化、题型丰富化的方向发展。考试方法应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实现多样化,如闭卷、开卷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等等。既着重考核学生思维方法、考思路、考见解等,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和水平[5]。我认为,生物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四大模块:(1)闭卷考试。闭卷考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理解记忆程度和书面表达能力,其缺点是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的现象,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检测。根据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必须理解掌握,我们对这部分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可以采用闭卷笔试的考核形式,可以安排在期中与期末两次进行,便于学生分阶段复习巩固和提高。(2)开卷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长时间积累许多专业知识和信息,但这种考试形式如果引导不恰当,就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学生对课程认真钻研程度不够,等等。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教学大纲,分析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将课程中基本原理部分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开卷考试带来的弊病,使学生深入地钻研知识,深入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及创造实践的能力。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门前沿学科,因此,我们设置开卷考试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去了解学科研究的某些前沿资讯,鼓励学生写一些科学前沿综述性论文。(3)实践考核。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6]。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具有开展实验的基本能力,而且能具备从事某些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验操作考核方式中,采取现场随机抽签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回答相关的问题。同时,将实验课出勤率、完成课堂实验内容和课堂表现也作为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更能够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实验教材,掌握基本原理,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这样既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又有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4)课题设计及完成。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课程开始时,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向学生公布课程设计的方向和要求,供学生参考。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与收集。在课程结束考试时,学生可以带着准备的资料,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题目。这种考试方法是将考试贯穿于课程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突出了教学与考试的互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生物化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是这门课程考查的核心。在此项考核中,我们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课题项目申请书、立项答辩、实验方案讨论及课题项目完成情况来综合评定学生在此项考核方式中的成绩。多数情况下,学生关心的是课程考试的结果,而不是课程内容的总结与提高。因此,将平时考核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加强对平时学习的考查,用教学全程考核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7]。我认为,以上四种方式的有机组合既是知识与能力考查的统一,又是理论与实践考核的完美结合。根据各项考核方式的侧重点和目的要求,建议按4(闭卷)∶1(开卷)∶2(实践考核)∶3(课题设计及完成)的分值比例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3.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试管理评价体系。

首先,要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考试模式的改革,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考试模式;研究和制定高校考评体系和考试标准。对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形式加以规范,科学制定各门课程的考试办法。其次,积极做好试题库建设,真正做到“考教分离、考改分离”。最后,正确评价考试结果。通过考试结果的分析,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考试改革促进校内教学的改革,真正做到以考试为指挥棒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不断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使之真正起到“以考带教、以考促学”的作用,只有这样,高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邓锦琳,钟安永,胡常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中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究与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2):90-94.

[2]郑天虹.深化大学考试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2,(1):32-34.

[3]仇静莉,许海元.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2):76-79.

[4]杨克丰.医学院校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232.

[5]李磬.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考试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40-241.

篇4

关键词:膜;分离;制药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用纯水、饮用蒸流水、生物、环保、化工等领域,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膜分离技术具有在常温下进行、无化学变化、选择性好、无相态变化、适应性强、能耗低等特点。由发酵法生产的微生物药物的分离和纯化正面临着含量低、易失活、收率低等问题,膜分离过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膜分离技术在抗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1.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工艺,膜分离具有简化工艺流程、产品质量高、操作简单、能耗低、收率高、环保、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1.2 分离原理

根据截留组分的不同,可以将膜过程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渗透蒸发、渗析、电渗析、气体分离等。用于发酵液后处理的膜技术主要是超滤,其次是纳滤、微滤、反渗透以及液膜分离等。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抗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分离纯化主要应用超滤膜。

1.2.1 微滤膜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分离截留直径0.01~10?滋m以上的粒子。液固分离等方面,常作超滤的预处理过程,如发酵液中的菌体、细胞、不溶物等。

1.2.2 超滤膜属于非对称多孔膜,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孔径在2~50nm。超滤膜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超滤膜常用于处理发酵液可以截留病毒、蛋白质、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

1.2.3 反渗透的分离基本原理是溶解扩散学说,主要应用于水处理和热敏感性物质的浓缩,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生物医药、生物发酵、医药行业工艺用水、制剂用水、注射用水、无菌无热源纯水等。

1.2.4 纳滤膜平均孔径2nm左右,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处理发酵液时截留组分可小到抗生素,合成药、染料、双糖等,具有对小分子有机物有较高的截留性等特点。

1.3 膜分离技术在抗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微生物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B一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以及氨基酸和酶类微生物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李春艳、方富林等采用Ultra-flo超滤系统提纯未经任何预处理的头孢菌素 C发酵液,过滤收率由原工艺的 78%提高到 83.8%[1]。梁万秋、何建勇等比较连续板式超滤与间歇板式超滤在头孢菌素C发酵液过滤提纯中的效果,结果连续板式超滤适应头孢菌素C的过滤分离及与后续提取工艺的整合[2]。冯建立,许振良,王学军等采用自制的三种中空纤维超滤膜(U F-1、U F-2和U F-3)对红霉素发酵液去除乳化现象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超滤法可达到去除乳化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萃取的收率和质量[3]。张治国,王世展等采用蓬莱反渗透设备厂生产的NFB系列板式反渗透装置已成功地应用于济宁抗生素厂的链霉素生产中,收率明显提高,能耗和物耗大幅度降低[4]。叶榕等采用超滤-纳滤集成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的薄膜蒸发法提纯浓缩卡那霉素树脂解吸液,实验结果表明浓缩倍数、浓缩收率、损失率、平均膜通量等指标均优化[5]。

2 分离纯化的方式方法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膜分离纯化微生物药物的方式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2.1 分离方式

对于纳滤,可以将萃取液用疏水性纳滤膜处理进行浓缩或用亲水性纳滤膜对未经萃取的抗生素发酵滤液进行浓缩,减少萃取剂的用量。

2.2 多层液膜分离

例如红霉素在水/油乳状液滴中的渗透,乳状液滴中一旦形成的浓团,会使分离性能降低。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料液和乳状液应分别为分散相和连续相进行分离。

2.3 组合分离

抗生素发酵液的分离有时候需要多个膜分离操作。通常先采用微滤或超滤,去除盐和水,再采用纳滤浓缩。

2.3.1 超滤和纳滤膜组合分离。何旭敏等用超滤膜处理6-APA的钾盐,经反应罐中裂解后,再经纳滤膜浓缩,裂解率为97.5%[6]。

2.3.2 超滤和反渗透膜组合分离。李十中等先用截留分子量5万的超滤膜处理土霉素结晶母液,除去母液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物质,得到土霉素的纯度82.9%[7]。

2.3.3 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结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结合,在不同程上吸取了膜分离和传统分离方法的优点而避免了两者原有的缺点。李十中等利用超滤/萃取法提取青霉素G、红霉素和麦迪霉素,发现新工艺收率高,静置分层快,不需要离心分离或活性炭脱色。

结束语

目前的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制药应用研究非常活跃,广泛用于生物发酵液过滤除菌及下游分离纯化精制、结晶母液回收、氨基酸发酵液过滤澄清及精制、生物蛋白、多肽、酶制剂等酵液过滤澄清及精制等。膜分离技术突出的优点和其广阔的潜在市场使膜分离技术将在微生物制药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艳,方富林,何旭敏,夏海平,蓝伟光.超滤法提纯头孢菌素C的应用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1,3-30.

[2]梁万秋,何建勇,陈晓强.连续板式超滤系统在头孢菌素C发酵液过滤提纯中的应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12).

[3]冯建立,许振良,王学军,杨志和.超滤去除红霉素发酵液乳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3,25.

[4]张治国,王世展,姜作禹,景玉钧,林永斌,褚庆国.板式反渗透装置在链霉素生产工艺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1994,12.

[5]叶榕,李春艳.超滤-纳滤集成技术提纯浓缩卡那霉素[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9,30.

篇5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主体功能区;战略;民族地区

[基金项目]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金项目(2011KYA09)

[作者简介] 黄燎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广西 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49-0004

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考虑到空间发展秩序和开发结构。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计算生产总值结构,优选分区临界点,实施分区发展,分区战略任务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可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综述

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分别在经济结构和主体功能区两个方面进行,在研究经济结构时论及产业布局,在研究主体功能区时提及空间结构,但都没有研究两者的关系,至今,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相关文献很少。

二、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特征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下简称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如下特征:

(一)全局性

主体功能区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观全局,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效益。主体功能区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基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1]。主体功能区战略贯穿于规划期的各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同时,注意解决好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问题。

(二)方向性

主体功能区战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利益,体现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效益,体现社会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三)针对性

主体功能区战略针对地区空间的开发秩序和开发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因地制宜,确定战略目的,有针对性地配置空间开发秩序和优化结构的资源,遵守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结构规律,扬长避短,实现目的。

(四)预见性

主体功能区战略运用调查资料, 通过计算、分析和预测战略环境、复杂因素及其可能的变化,把握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时代特征,明确现实的和潜在的困难,判明面临威胁的性质、方向和程度,科学预测战略的时机、样式、方向、规模、进程和结局,为制定、调整和实施战略提供客观依据。

(五)谋略性

主体功能区战略深谋远虑,科学决策,以德为先,以智取胜。

三、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结构

(一)战略目的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的是优化空间开发秩序和开发结构,维护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效益的提高,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二)战略方针

主体功能区战略方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时间,采取不同内容的战略方针,以确定主体功能、调整结构为战略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

(三)战略力量

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地区综合实力为后盾,以地区人力资源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基础为支柱。

(四)战略措施

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和规律,采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

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因素

政治对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决定战略的性质和目的,赋予其任务和要求。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调注重政治,充分考虑现实的政治情况、政治目的和政策要求。

(二)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的强弱,对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规模、持续时间、活动方式及其结局有重大影响,对能否完成主体功能区战略任务,达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目的,起直接的作用。管理思想先进与否,对能否制定和实行正确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取得战略的胜利至关重要。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需运用人本管理思想,正确估计实施所遇到的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增强人力资源力量,为完成战略任务创造条件。

(三)经济因素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能推动战略的发展,经济制约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和战略规模的选择与确定。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必须协调经济利益矛盾与冲突,战略所追求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或获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或生态利益。

(四)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与新式装备, 使主体功能区战略发生的方式、 规模、强度、过程、阶 段、持续时间和结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了战略思想、战略方式方法、战略手段和战略理论的发展变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更新生产装备,为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提供可靠的物质条件,以适应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需求。

(五)地理因素

地理位置、幅员、人口、资源、交通等状况影响主体功能区战略力量的强弱及效能的发挥。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象、水文和周边的地理环境,对人力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生产装备发展方向、区域建设、战略形式、战略行动、战略指挥和战略思想都有重大的影响。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调重视地理因素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特点,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力求使战略与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相宜。

五、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从空间上限定区域的功能,使土地等重要资源配置产生变化,通过突出主体功能,限制次要功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包括以下内容:

(一)战略方针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战略方针是以科学发展为纲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任务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战略任务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促进市场经济体系完善,改善民生,保持“山青水秀生态美”优势,建设美丽广西。根据富民强桂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划分主体功能区。

(三)主体功能区类型

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

1.优化开发区

优化开发区优化的主体功能是集中力量发展第二产业,按照经济效益高、就业人数多、环境保护好的理念,对第二产业进行优化。基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净资产收益率结构,资产的获利能力结构实现。

2. 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重点提高第二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基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净资产收益率结构,资产的获利能力结构实现。

3. 限制开发区的功能是提供农产品,限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基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净资产收益率结构,资产的获利能力结构实现。

4. 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禁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限制自然资源开采。限制不生态、不环保的部分第一产业的发展,这样的区域基本属于自然保护区了,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结构如何调整?发展环保技术、发展旅游业。

(四)主体功能区划分

判别一个县域属于什么类型的开发区,可供选择的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三次产业比重、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财政收入占全区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旅游业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但是,多指标划分会带来主次不分的问题,根据上述主体功能区的特征,以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依据划分功能区,通过计算分析,初步确定各县域所属的功能区,然后,考虑到历史原因和现实的状况,提出最终分区建议。

为了得到划分功能区的分界点,计算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行数据绘成图1,计算比重行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计算极差的0.618倍、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0.618倍,平均值与最小值之差的0.618倍。将上述点计算结果按大到小排序并且绘成图2。

图中,最大值为0.63,平均值为0.37,极差的0.618倍为0.32,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的0.618倍为0.16,平均值与最小值之差的0.618倍为0.16,最小值为0.11.将这一计算结果由大到小排列,分别确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各县市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归入相应区间,同时考虑三次产业比重,确定主体功能区类型,如下表1。

(五)分区战略

1.优化开发区

列入本功能区的各县市在持续发展现有工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净资产收益率高,资产获利能力强,就业人数多,低碳环保的项目,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重点做强做大净资产收益率高,利润总额大的行业,并且因地制宜,在以下行业中寻找本地没有发展的行业,作为可能的经济增长点,这些行业包括: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建设经济资源协调的科学发展之区,建设人民安全保障之区。

2.重点开发区

列入本功能区的各县市在持续发展现有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净资产收益率高,利润总额大的行业,并且因地制宜,在以下行业中寻找本地没有发展的行业及其对应的服务业,作为可能的经济增长点,这些行业包括: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和贸易服务业。有计划地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

3.限制开发区

列入本功能区的各县市在持续发展现有农业和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净资产收益率高、利润总额大的行业,并且因地制宜,发展以下行业及其对应的服务业,作为可能的经济增长点。这些行业包括:旅游、生态环保、生物、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养生长寿健康和贸易服务业。建设生态屏障坚实的优质环境之区、自然人文融合的和谐人居之区。

4.禁止开发区

列入本功能区的各县市在持续发展现有旅游业、生态环保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本地没有的服务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养生长寿健康和贸易服务业,建设生态产业发达的生态经济之区。

广西民族地区素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著称,发展旅游业这一“无烟工业”是普适于各功能区各县市的重要战略。

建议各县市要高度重视研究本县市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以上建议分区,结合实际,制定或调整本县市的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富民强桂新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结 论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考量到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通过计算生产总值结构,特别是以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依据划分功能区,采用优选法确定分区临界点,将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区域主体功能融为分区战略,针对性强,支柱行业和新兴行业主体功能突显,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参考。

进行主体功能分区时,以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依据,但是,单一的指标可能无法反映区域全面的情况,所作的分区战略仍有待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还有一些方面没有阐述,比如,实施力量组织和制度保障等,这些都有待作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G].国发〔2010〕46号,2012.12.21.

篇6

 

关键词: 食用菌液体培养;发展状况;优势;应用前景

    食用菌液体培养又称深层发酵或液体发酵。主要原理是在发酵罐或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以增加培养基中溶氧含量,提供食用菌菌丝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加以搅拌或振荡,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等,使菌体在液体深处繁殖发育,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代谢产物。目前,国外的食用菌深层发酵研究主要是获取风味物质(食品)和特殊代谢产物(医药、饲料),国内研究则集中在液体菌种的生产及提取代谢产物等[1,2]。本文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液体培养技术生产食用菌菌种的优势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加以介绍。

    1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发展状况

    1.1食用菌液体培养法的起源与发展

    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7年美国的汉姆非特(humfeld h)首先提出了液体培养法生产蘑菇菌丝体。1948~1954年他们选出了适合液体培养的蘑菇菌株。1953年美国人布洛克博士(s.s.block)用废柑汁深层培养出了野生蘑菇。1958年沙克斯(szuecs j)第1个在发酵罐内培养出羊肚菌菌丝球。日本的杉森恒武等于1977年用1%的有机酸和0.5%的酵母膏组成液体培养基,取得大量香菇菌丝体。从此,食用菌的培植开始从农业生产跨入了工业生产的领域。

    1.2我国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

    我国是在1958年开始研究蘑菇、侧耳深层发酵。到1963年,已经能进行羊肚菌的工业化商品生产。从此,食用菌产品的获得开始由简单的农业种植而转入工业发酵生产。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已能大规模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食用菌,主要研究单位有四川抗生素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上海新型发酵厂等。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菌的生产,如灵芝、蜜环菌、银耳芽孢等菌类[3]。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香菇、冬虫夏草、猴头、黑木耳等食用菌的液体发酵。20世纪90年代,由于发现食用菌多糖有抗癌活性,使得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菌类(如云芝、灰树花等)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针对这些菌类的深层发酵培养技术的研究也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对食用菌液体发酵的报道很多,而在利用液体菌种直接用来生产食用菌子实体方面,国内只有少量的报道[4]。如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李玉珍等研究了侧耳液体菌种在不同培养料上的性状表现,重庆师专的朱健勇等进行了液体发酵菌种生产金针菇子实体的试验,得到了菌丝生活力强、接种面大、发菌速度快的一些结果。但是这些试验一般也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液体深层发酵的设备投入大、风险高,一般个体生产户不愿投入;接种技术不过关,在接种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污染;菌种不易保存,发酵以后必须马上投入使用等,因而造成了液体菌种生产子实体技术一直未能推广应用。

    2液体培养技术制备食用菌菌种的优势

    2.1生产周期短

    制备液体菌种一般只要5~7d,周期短,速度快。而培养1瓶固体栽培菌种需要30d左右,仅发菌时间就比固体菌种减少了1/2以上。此外,用液体菌种作为母种或原种来扩大培养原种或栽培种时,也要比采用固体菌种快得多。一般液体种要比固体种提前成熟10~20d。因为液体菌种有流动性,各个菌丝球和菌丝片断可以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芽,发育点多,内外上下一起长,6~12h菌丝萌发,15~20d可长满栽培袋,大多数品种10多天就可出菇。

  2.2菌龄一致

    由于固体菌种是靠接种块上的菌丝体蔓延长成的,这样不仅培养菌种的速度慢,而且处在菌种瓶(袋)上部和下部的菌丝体菌龄差异较大,一般要差20~30d,往往当下部菌丝体刚长到瓶(袋)底时,处在接种处的上部菌丝体就接近老化。而液体菌种则生长发育均匀一致,菌龄整齐,液体发酵5~7d时的菌丝体正值旺盛生长期,接种后萌发快,菌丝活力强,发育健壮。用其拌料栽培,其菌丝生长速度较

一致,现蕾及出菇时间一致,便于管理、采收与加工。

    2.3接种简便

    流质状态的液体菌种还便于接种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适合食用菌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并且液体菌种萌发速度超过了杂菌滋长速度,杂菌几乎没有滋生的机会,因此克服了杂菌污染的技术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2.4降低成本

    采用三角瓶或发酵罐生产液体菌种,产量高,原料便宜,成本不到固体菌种的1/3。同时,由于其生产周期短,不使用菌种瓶,可省去装瓶、挑弃污染瓶、接种、挖瓶等繁杂工艺,节省了劳力、电耗和空间。

    2.5效益显着

    液体菌种的生产厂房面积小,生产效率高,易进行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产品易于提取和精制[5],使得质量与产量明显高于传统的生产方式,经济效益显着。

    2.6液体菌种是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液体菌种代替固体菌种在生产上是可行的,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为食用菌的工业化、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液体菌种具有不便运输、保存等限制因素,可利用液体菌种作原种,扩繁成固体栽培种,可明显缩短制种周期。这样既克服液体菌种的缺点,又能发挥其优势,虽然这样不能充分体现液体菌种的先进性,但这一途径比较适合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国情。现在一些大型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正成为液体菌种推广的示范基地。例如山东九发的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线,北京天吉龙食用菌公司的白灵菇生产线,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的“天厨一号”纯白金针菇生产工厂。这些现代化的食用菌工厂,既是液体菌种的使用者,同时又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必将会在生产实践中推动液体菌种生产使用技术的不断发展。

    3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3.1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液体发酵食用菌菌丝体的营养成分,无论是蛋白质、氨基酸,还是维生素的含量,都类似于子实体。目前食用菌液态发酵正在大量研究开发中,由于用工业化液体发酵来生产食用菌蛋白质,要比饲养家禽或家畜来获取蛋白质的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因此,食用菌的深层发酵在食品工业方面将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将有望成为21世纪人类所需的主要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3.2生物医药产业上的应用

    食用菌在深层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多糖、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甾醇、酶、核酸、维生素、具抗生素作用的多种化合物以及植物激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别具有对心血管、肝脏、神经系统、肾等人体器官的防病治病作用以及抗癌、消炎、抗衰老、抗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6,7]。目前,许多液体发酵的食用菌菌丝体可用于制药,对于那些在人工栽培条件下不易形成子实体或者其菌丝体与子实体含相类似有效成分的覃菌,可以利用发酵产物代替子实体。现在,我国市场上供应的食用真菌药物,如蜜环片、灵芝菌片、宁心宝胶囊等均已采用液体发酵菌丝体制造。

    3.3其他行业上应用

    液体发酵形成的菌丝体以及含有多种代谢产物的发酵液,是上等的饲料,一般作为蛋白质原料加入到饲料中,具有易吸收、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将是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生物学、蕈菌学、发酵工艺学和工程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特别是发酵产物分离技术的发展,食用菌液体发酵技术在食品和医药等行业上的应用将更广泛、前景更宽阔。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在制备食用菌菌种上的突出优势使其将成为我国食用菌生产工厂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并将促使我国的食用菌发展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郭树凡,张慧丽.香菇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5, 24(1):38-41.

    [2] 李萍萍,王稳,陈娟.金针菇菌种液体培养环境因子优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7(1):154-156.

  &n

bsp; [3] 程显好,刘林德,董洪新,等.蜜环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药材,2007,30(5):509-512.

    [4] 张玉蓉,王宏勋,尹艳丽.板栗壳对三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的影响[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5(3):14-17.

    [5] 邹学忠,范玉峰,苏延.赴日本食用菌技术交流考察报告[j].辽宁林业科技,2000,3:30-34.

    [6] 赵永勋.食药用菌液体发酵的现状和展望[j].农业技术,2004,24(3):111-114.

篇7

[关键词]3D打印,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建筑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71-01

0引言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指依据计算机三维模型数据,采用与减式制造技术相反的逐层叠加方式,利用金属、塑料或其它材料逐层打印来制作物体的过程,也被称作叠加成型技术或快速原型技术。3D打印技术自1984年问世以来便广受关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推动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掌握和应用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将是未来国家间竞争的重要体现和地位分水岭。目前,发达国家正在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美国、日本和德国占据了3D打印市场的主导,尤其是美国占据了全球近40%的比重。我国的3D打印技术起步较晚,然而,近年来其在国内的应用市场日趋升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2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人民币,到2013年达到了20亿,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100亿,从而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场。

3D打印技术引发了制造业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已在航空航天、医疗、建筑等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为尖端技术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1 航空航天领域

航空航天尖端领域是3D打印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美国麻省理工Technology Review中指出,高性能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的突破是3D打印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它将成为航空结构轻量化、高效低成本化的革命性途径。美国增材制造路线图将航空航天列为推动3D打印发展的第一工业目标行业,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联盟2014年资助的15个项目中60%与航空航天直接相关;欧盟Horizon 2020 计划给增材制造带来发展新机遇;英国政府2014年资助考文垂大学6000万英镑,建设开发航空部件的国家增材制造中心;德国建立了直接制造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结构轻量化方面的应用;法国增材制造协会致力于增材制造技术标准的研究;瑞士的洛桑理工学院以及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均成立了增材制造研究中心;西班牙也启动了一项发展增材制造的专项,研究内容包括增材制造共性技术、材料、技术交流及商业模式等四方面内容;我国在《国家增材制造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 年)中提出到2016 年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

在众多研究计划支持下,航空航天用3D打印金属构件取得了重要进展。美国AeroMet公司于2000年9 月完成了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机翼结构件,并于2001年为波音公司制造了次承力钛合金结构件;2013年,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采用SLM技术制造了J-2X火箭发动机的排气孔盖,另外,美国军方已经利用3D 技术成功试制出导弹弹出式点火器模型,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国从2000 年开始钛合金等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一直受到政府主要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打印的钛合金零件的抗疲劳性能比锻件高32%~53%,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该团队制造的某战机钛合金主承力构件加强框投影面积达5.02m2,通过了装机评审,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并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该成果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 生物医学领域

随着生物制造概念的提出和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应用方面是快速构建医学模型以利于术前模拟,提高手术成功率,美国儿童医院曾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患者的心脏模型。

第二个应用方面是利用3D打印的优势来调节材料的密度,通过改变孔隙率和微孔大小,制造适应细胞生长的活性骨骼。Jiankang等人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钛合金半膝关节和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骼,组装后得到了临床表现良好的复合半膝关节假体;国内的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制造出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骨骼。

第三个应用方面是制造生物器官。美国南卡罗来纳医药大学采用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了三维肾脏血管;Mannoor等人[13]打印出的仿生耳能实现听觉;清华大学成功制造出了具有自然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组织器官;西安交通大学采用天然基质生物材料成功研发了打印立体肝组织的仿生设计和制造技术。

第四个应用方面是个性化控制细胞分布,精确打印牙齿生物支架。美国Stratasys公司和德国Envisiontec公司的都生产出了专门用于牙科应用的3D 打印机;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制造出了可摘除的钛合金义齿支架;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成功研制出了人牙髓细胞共混物,并成功进行了打印实验。

第五个方面是3D精准扫描建立3D数据模型实现整形美容。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牛耳细胞在3D打印机中打印出人造耳朵,可以用于先天畸形儿童的器官移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成功研发出能打印出皮肤的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英国口腔外科医生Andrew Dawood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恢复了肿瘤患者的说话和吞咽能力以及面部特征;我国上海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利用 3DP工艺,打印头颅三维模型及缺损的下颌骨模型,成功为23位患者进行了修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

3 建筑领域

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建筑设计阶段制作建筑模型;二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利用3D打印技术建造实际建筑结构。

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使用3D打印机将计算机中的设计三维模型直接打印为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环保、低成本等优点,可以用于制作精美的建筑模型。目前3D SYSTEM公司能以石膏粉为原料打印彩色建筑模型。

在工程施工阶段,3D打印技术用于快速打印建筑结构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应用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D型工艺(D-Shape)、轮廓工艺(Contour Crafting)和混凝土打印(Concrete Printing)。D型工艺由意大利发明家恩里克・迪尼发明,通过打印机底部的喷嘴,喷射出镁质黏合物,在黏合物上喷撒砂子可逐渐铸成石质固体,通过一层层黏合物和砂子的结合,最终形成石质建筑物;建造完毕后建筑体的质地类似于大理石,比混凝土的强度更高,并且不需要内置铁管进行加固。“轮廓工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教授比洛克・霍什内维斯提出的,轮廓工艺的材料(混凝土)由喷嘴根据设计图在指定地点中挤出后,由喷嘴两侧的刮刀进行外型修整,凝固后可形成建筑结构外墙。混凝土打印由英国拉夫堡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出,使用喷嘴挤压出混凝土通过层叠法建造构件。

4 结论

许多高尖精技术领域的需求推动了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这些领域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3D打印技术,解决现存的技术难题,实现打印产品规模化生产是3D打印技术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F2792-12a. Standard Terminology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S]. ASTM ,

2012.

篇8

 

关键词:食用菌液体培养;发展状况;优势;应用前景

 

食用菌液体培养又称深层发酵或液体发酵。主要原理是在发酵罐或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以增加培养基中溶氧含量,提供食用菌菌丝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加以搅拌或振荡,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等,使菌体在液体深处繁殖发育,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代谢产物。目前,国外的食用菌深层发酵研究主要是获取风味物质(食品)和特殊代谢产物(医药、饲料),国内研究则集中在液体菌种的生产及提取代谢产物等[1,2]。本文对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液体培养技术生产食用菌菌种的优势及其在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加以介绍。 

 

1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发展状况 

 

1.1食用菌液体培养法的起源与发展 

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7年美国的汉姆非特(Humfeld H)首先提出了液体培养法生产蘑菇菌丝体。1948~1954年他们选出了适合液体培养的蘑菇菌株。1953年美国人布洛克博士(S.S.Block)用废柑汁深层培养出了野生蘑菇。1958年沙克斯(Szuecs J)第1个在发酵罐内培养出羊肚菌菌丝球。日本的杉森恒武等于1977年用1%的有机酸和0.5%的酵母膏组成液体培养基,取得大量香菇菌丝体。从此,食用菌的培植开始从农业生产跨入了工业生产的领域。 

1.2我国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发展 

我国是在1958年开始研究蘑菇、侧耳深层发酵。到1963年,已经能进行羊肚菌的工业化商品生产。从此,食用菌产品的获得开始由简单的农业种植而转入工业发酵生产。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已能大规模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食用菌,主要研究单位有四川抗生素研究所、三明真菌研究所、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上海新型发酵厂等。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菌的生产,如灵芝、蜜环菌、银耳芽孢等菌类[3]。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香菇、冬虫夏草、猴头、黑木耳等食用菌的液体发酵。20世纪90年代,由于发现食用菌多糖有抗癌活性,使得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菌类(如云芝、灰树花等)引起了更多的关注,针对这些菌类的深层发酵培养技术的研究也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对食用菌液体发酵的报道很多,而在利用液体菌种直接用来生产食用菌子实体方面,国内只有少量的报道[4]。如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李玉珍等研究了侧耳液体菌种在不同培养料上的性状表现,重庆师专的朱健勇等进行了液体发酵菌种生产金针菇子实体的试验,得到了菌丝生活力强、接种面大、发菌速度快的一些结果。但是这些试验一般也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液体深层发酵的设备投入大、风险高,一般个体生产户不愿投入;接种技术不过关,在接种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污染;菌种不易保存,发酵以后必须马上投入使用等,因而造成了液体菌种生产子实体技术一直未能推广应用。 

 

2液体培养技术制备食用菌菌种的优势 

 

2.1生产周期短 

制备液体菌种一般只要5~7d,周期短,速度快。而培养1瓶固体栽培菌种需要30d左右,仅发菌时间就比固体菌种减少了1/2以上。此外,用液体菌种作为母种或原种来扩大培养原种或栽培种时,也要比采用固体菌种快得多。一般液体种要比固体种提前成熟10~20d。因为液体菌种有流动性,各个菌丝球和菌丝片断可以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芽,发育点多,内外上下一起长,6~12h菌丝萌发,15~20d可长满栽培袋,大多数品种10多天就可出菇。 

2.2菌龄一致 

由于固体菌种是靠接种块上的菌丝体蔓延长成的,这样不仅培养菌种的速度慢,而且处在菌种瓶(袋)上部和下部的菌丝体菌龄差异较大,一般要差20~30d,往往当下部菌丝体刚长到瓶(袋)底时,处在接种处的上部菌丝体就接近老化。而液体菌种则生长发育均匀一致,菌龄整齐,液体发酵5~7d时的菌丝体正值旺盛生长期,接种后萌发快,菌丝活力强,发育健壮。用其拌料栽培,其菌丝生长速度较一致,现蕾及出菇时间一致,便于管理、采收与加工。 

2.3接种简便 

流质状态的液体菌种还便于接种工作的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适合食用菌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并且液体菌种萌发速度超过了杂菌滋长速度,杂菌几乎没有滋生的机会,因此克服了杂菌污染的技术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2.4降低成本 

采用三角瓶或发酵罐生产液体菌种,产量高,原料便宜,成本不到固体菌种的1/3。同时,由于其生产周期短,不使用菌种瓶,可省去装瓶、挑弃污染瓶、接种、挖瓶等繁杂工艺,节省了劳力、电耗和空间。 

2.5效益显著 

液体菌种的生产厂房面积小,生产效率高,易进行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稳定,产品易于提取和精制[5],使得质量与产量明显高于传统的生产方式,经济效益显著。 

2.6液体菌种是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液体菌种代替固体菌种在生产上是可行的,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为食用菌的工业化、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液体菌种具有不便运输、保存等限制因素,可利用液体菌种作原种,扩繁成固体栽培种,可明显缩短制种周期。这样既克服液体菌种的缺点,又能发挥其优势,虽然这样不能充分体现液体菌种的先进性,但这一途径比较适合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国情。现在一些大型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正成为液体菌种推广的示范基地。例如山东九发的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线,北京天吉龙食用菌公司的白灵菇生产线,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的“天厨一号”纯白金针菇生产工厂。这些现代化的食用菌工厂,既是液体菌种的使用者,同时又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必将会在生产实践中推动液体菌种生产使用技术的不断发展。

3食用菌液体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可行性

课题来源:江苏省常州工学院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常州低碳城市构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N105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趋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成为共识。低碳发展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与此同时,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将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列为其重点发展项目。

常州市“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指标量虽然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但由于化工、钢铁、水泥、光电晶硅等高能产业的扩产增量、新批项目的增排量,节能减排的形势仍显严峻。同时,2009年常州成为中国首批11个低碳行动试点城市之一,未来常州市将重点向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方向发展。

二、低碳城市的提出源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提出源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到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关注。随着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不断向前推进,世界各国对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也在不断地加强。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提出的,该国政府在其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出并使用了这一概念,同时“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英国发表的白皮书中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以及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出发,英国政府提出了截至2020年英国CO2的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排放量水平的基础上下降20%,截止到2050年其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的排放水平下降60%,英国通过对预期CO2的排放量总体目标的控制,以期以更少污染获取更多经济产出,并以此建立一个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低碳城市”是指一种在保证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助于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人们需要不断地转变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等。在“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其核心是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指导,不断地向公众推广低碳理念,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和产品,不断地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

三、常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可行性

(一)政策可行性

1、建议常州市率先成为江苏省乃至中国低碳城市。有三个基本方面的考虑:一是寻求发展的方向,就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二是寻求发展的方式,城市清洁发展机制的推行;三是寻求发展的方法,实现城市的碳中和技术,使碳源在本城市的范围内达到基本平衡。

2、建议常州市向创立低碳经济的碳平衡交易模式和碳基金制度方向努力,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碳源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碳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收益手段,利用各类企业碳源碳汇的拥有量的不平衡,通过有效的交换形式,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和交易程序,使生态服务从无偿走向有偿,达到世界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碳源的节能者从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都要形成这样一个数量。

3、在发展模式上,建议常州市以产业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方面,即制度建设上创立一套新办法;第二,在科技能力方面,科技整体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提升研发水平和创新水平;第三,要进一步融入到现代服务业的高端,进入到制高点。

4、在政策导向上,国家已经制定了低碳优化导向目标,制定更加严格的低碳控制标准,制定达到世界水平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增长方式上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低碳经济约束性指标,在能源、石油、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当中逐渐强制推行低碳经济技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建议常州市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研究

(1)单项排碳基准路线抽样调查。对常州现有产业进行单项减排测量,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找出行业减排技术可能性和潜力。

(2)对不同生产方式、生长方式排碳的多目标排序分层。对不同生产方式和生长方式的产业的排碳进行量算,以数据为依据来进行产业的分层排序,建立减排数量的评价体系。

(3)用城市能源-产业-岗位-关联因子群组合低碳发展创新总体集成。发展低碳经济要综合考虑能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等相关因子,在因子关联程度上进行分析集成。

(4)城市规划CDM项目设计与潜力估算。采取《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核实技术,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

常州市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及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

(二)产业基础可行性。常州处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两大都市中间,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近年来,常州突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优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五大产业的规模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得到显现,并日益成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2008年常州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97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9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和22.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接近60%。其中,大部分重点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超过50%企业的产品归属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目前,常州已制定了“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力争到2011年,五大产业产值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千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五大产业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家。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1、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常州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企业,输变电产品制造业规模名列全国第一,并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轨道交通车辆与部件制造基地,工程机械与车辆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常州装备制造业形成了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和车辆、新型农业机械、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等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特色和优势。2009年常州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98.7亿美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

2、电子信息产业。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近15年来以年增长25%的速度飞速发展。目前已有企业1,500余家,主要产品有以DVD、音响、车载AV及导航系统、EVD、液晶电视为代表的数字视听产品;以讯响器、液晶显示器、二极管、电感器、电容器、通讯继电器、微电机为代表的新型元器件;以笔记本电脑、中西文终端、显示器为代表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以集团电话、无线电接收机、数据集中器、通讯机柜为代表的通信产品。其中,17只产品在国内同行中居领先地位。全市15户已上市公司中,电子行业占8户。2008年常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4亿元(不含光伏产业),比上年增长15.7%,占五大产业总产值11.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6.4%。软件业55.2亿元,软件占电子信息总产值的16.5%,电子信息主营业务收入32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利税总额2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利润总额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7.2%。目前,常州市已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337家。2008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10亿~30亿元的1家,5亿~10亿元的6家,1亿~5亿元的33家。2009年1~5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48.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3%,其中软件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11%。

3、新能源产业。常州大力发展光伏和风能产业,积极发展核能装备、生物质能和光热产业,2009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29亿美元。目前,常州拥有规模以上光伏企业30余家,风力发电部件制造企业10余家。预计2011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将超过73亿美元。

4、新材料产业。常州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新材料产业产值132.8亿美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预计到2011年,常州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176亿美元。

5、生物医药产业。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是常州另一个发展较快的行业,2009年常州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3.8亿美元,预计2011年实现产值44亿美元。2010年1月,总投资7,613万美元的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奠基,重点发展创新医药、诊断试剂、医学工程和医药研发外包15家孵化企业。目前已有15家孵化企业正式入驻,预计在今后实现孵化企业200家、毕业企业50家、从业高端人才1,000名、年营业收入14.6亿美元。

这些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常州市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开展的节能技改工作为节能减排工作做了表率和技术储备。

(三)技术可行性。中国首个以低碳科技创新为己任的科研基地――江苏省低碳示范区于2010年10月31日在常州武进高新区启动。该低碳示范区位于太湖西岸,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按照建设节能体系规划,低碳示范区具体分为零碳区、微碳区和低碳区三个部分,最终形成“一心六轴”,集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为一体的开发形式。

作为示范区的重中之重,位于低碳应用示范区内的低碳科技创新基地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建设为低碳制造业发展提供全面支撑的现代低碳服务业体系,包括:创业创新、研发孵化、规划设计、检验检测、展示交易、低碳金融、信息资讯、教育培训、系统集成等。目前启动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466亩,建筑规模为35.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低碳科技展示中心、低碳研发集聚中心、低碳科技企业加速器、低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省武进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低碳生活配套中心工程建设等六大工程。五年内江苏省低碳示范区将力争实现“七个一千”,即实现减排1,000万吨CO2;打造千亿元低碳产业规模;引进1,000家符合低碳产业重点发展要求的各类制造业、服务业和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1,000名各类高端低碳人才;在西太湖东岸规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低碳建筑;围绕低碳产业发展有效投入超1,000亿元;引进1,000项低碳新技术。

在启动仪式上,已有ZE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EPGB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低碳示范区联合研究中心、甘肃自然能源研究院华东分院、常州光宝LED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湖荡河网生物生态试验研究中心、格林保尔――南京大学光伏研发基地、江苏(新誉)风电装备技术研究院等20个创新平台或研发机构入驻。江苏省低碳示范区的建立将为常州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带来一定的技术支持。

四、常州市低碳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常州市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是可行的,并且事实上常州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各个方面也已经着手进行,但是由于常州市的低碳经济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将城市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紧密结合,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常州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切实提升常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制定中长期规划,明确低碳发展路径。从目前来看,常州市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散在各个行业,但是发展程度不深,由于认识的局限性,有的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起步,有的产业则还处在观望状态。因此,应该以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契机,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尽早规划出低碳经济在常州市的发展路线图,确立今后各个行业在各个发展阶段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指导今后常州市低碳经济的高效发展,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发展才能有的放矢。

(二)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就三次产业来说,第二产业中的机械、化工、制造等产业是耗能大户,被形象地称为“三高产业”,如果不能在这些高耗能产业中推行低碳经济技术,从而降低他们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势必会影响全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在“三高”企业中推行低碳技术,帮助他们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对于实在无法改造的企业,建议将其有序淘汰。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在运行当中不会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被认为是低碳产业,因此应该大力发展。

(三)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构建节能低碳社区。建筑节能是低碳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很多新建楼盘不同程度地使用低碳节能技术,成为开发商对外包装的亮点。但是具体来说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低碳建筑,它的能耗包括哪些项目,能耗值应该是多少,这在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常州市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然后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另外,早期的既有建筑,由于建造时技术的局限性,能耗损失十分严重,常州市也应积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加快对既有建筑进行包括墙体、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节能改造。

(四)大力宣传碳金融,建立激励机制。碳金融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有点陌生,人们对它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碳排放权交易,至于它交易的场所,国外已经很发达了,但是目前在国内则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碳金融涉及到的交易方式,我国目前以CDM项目为主,但它又因为存在开发周期长、风险因素多,收入不确定等问题,使得很多金融机构持观望态度。因此提出建议:首先,应该加强宣传,使企业认识CDM项目蕴含的巨大利益,使金融机构了解碳金融的交易规则和操作模式;其次,应该建立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识CDM的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并想办法规避风险;再次,应该构建激励机制,通过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活动。

(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倡导低碳出行方式。2009年常州新增汽车上牌6.8万辆,同比增加23.6%,新增私家车5.7万辆,同比增加30.4%,每月汽车上牌量均突破5,000辆,而2010年1~6月份汽车上牌量平均每月达到7,347辆。这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道路更加拥挤,其次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增加,据监测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影响常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该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作为自己的主要出行方式。与此同时,应该建立低碳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首先是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其次是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设立自行车专用道,同时完善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系统。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倡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构建低碳城市,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媒体应该大力宣传,使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人心,倡导大家低碳消费,从而形成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低碳消费方面,应该倡导市民选购节能家用电器,如节能灯以及能效标识二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鼓励市民选购小排量车,甚至电动汽车。在生活方式方面,应该倡导市民按照国家标准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合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通过大力宣传,使市民自觉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10.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篇10

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剖析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重点和措施建议,对于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6103

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国际背景及概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推动世界各国培养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网络等产业,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振兴、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是指伴随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以及新需求的产生、拉动而出现,对一国竞争力或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新行业。

主要发达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各有侧重,但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产业。如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低碳为主,英国同时关注数字产业,日本侧重能源和环境产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其他几个新兴经济体中,巴西把生物燃料、生物柴油作为重点,印度提出要发展信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2.1全国环境

我国从2009年初开始探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并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从资源环境看,我国具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3万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收集32万份农作物物种资源,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所需的锰、铁、钒等原材料丰富,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从政策环境看,从中央各部委到各地政府,都纷纷出台了一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意见,确定了我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到2020年力争达到15%”,明确了在国家规划、市场需求、行业改革、对外合作、创业投资、融资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及在产业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扶持。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已较为扎实,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在生物产业方面,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肝细胞等生命前沿领域具有一定研究水平;新能源产业和体系较为完善,光伏电池产业居世界第一,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25%;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

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6万亿元,占GDP比重为6.4%,比2008年提高了0.54个百分点。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构成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支柱产业,2010年增加值分别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64.2%和19.7%。其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规模最突出,其增加值占全部份额的27.7%。

2.2新疆环境

首先,新疆资源丰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风能、太阳能资源和石油储量全国第二,天然气储量全国第一,金属和特色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提供基础保障;新疆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农牧业基地及矿产资源开发建设,输变电设备、农牧机械、采油设备、采矿设备和工程机械等产品市场需求增大,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供广阔市场;新疆中药材资源丰富、多语种软件需求旺盛,为发展生物、信息产业也创造了条件。

其次,新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趋于完善。2011年6月,出台了《新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7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信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制定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引进、扩大内外开放合作、实施政府采购扶持、落实税后优惠政策等7个方面27条政策措施。

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目前,新疆共有20个基地、10个产业链、30个重点骨干企业和54个重点培育企业,已形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两大产业集群,在化工、有色、非金属、建材等领域,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材料产业群,并有435项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列入自治区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库。2011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疆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40%;到2015年,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增加值7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0年产值达到6100亿元,增加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乌鲁木齐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已初步显现,电子新材料产业汇集了一批中小科技型企业,集中了全疆九成以上光电子新材料和光伏发电装备高端企业。到2015年,乌鲁木齐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1200亿元,增加值达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到2400亿元,增加值达700亿元。

3开发区(头屯河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想

3.1基本现状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规划管理面积480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注册企业4000余家,是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行政区、兵地融合发展区、经济合作区五种体系格局和新疆软件园、新疆留学人员创业园、新疆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产业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园区,作为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已形成“产业,四大基地”和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相互支撑的“三四四七”产业格局。

2011年开发区(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48.1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2%,其中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0.2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9.5%和41.4%。截至目前,开发区(头屯河区)有20个项目纳入自治区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库,有28个项目纳入乌鲁木齐市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名单,占全市102个项目的27.5%。

开发区(头屯河区)现代制造业的快速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装备制造业聚集了以机械研究院、一拖集团、北元-泰瑞为代表的农牧和畜牧机械生产企业,以新能泰开、华德利为代表的输变电装备生产企业,以鸿达重工、三一西北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以东风汽车、天山汽车、陕汽集团、上海大众、中国重汽为代表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企业,以及以渤海装备为代表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新能源产业形成以金风科技为龙头的风电产业集群,汇集了以嘉盛阳光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及配套生产企业,以绿色使者为代表的干空气能制冷设备生产企业。新材料产业形成有色金属为代表的金属新材料产业,以中石油管业、科艺达为代表的玻璃钢及木塑复合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建成以德安、福克油品、孚德等企业为代表的节水、节能及再循环利用项目。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以维吾尔药业、国药集团、西部加斯特和生命红等企业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保健功能型食品产业;信息产业依托新疆软件园及中国电信、立昂电信等企业,将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促进软件信息及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前软件园入园企业26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

3.2存在的问题

一是宏观层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初步发展阶段,发展模式、配套机制等诸方面还不成熟,还存在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市场环境不够完善,技术标准不够规范,涉及安全、质量、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

二是规划层面,缺乏战略性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具体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尚不够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指导、服务支持、考核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三是技术层面,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仅有25家,技术创新能力仍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少,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够强,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延伸能力有待加强。

四是规模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还不够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2011年产值上亿元企业仅有9家,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中品牌影响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企业普遍综合能力较弱。

五是产业组织层面,产业发展不均衡,新能源产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5%,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产业规模较小,增加值均不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空白;配套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层次偏低,产品价值链低端,竞争优势不明显。

六是体制机制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尚未全面系统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工作、政策支持、风险投资机制、考核制度以及服务体系等尚不完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和技术骨干缺乏。

3.3措施建议

(1)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作为区域纲领性文件,明确产业战略目标,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制定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做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部署中远期产业。

(2)立足比较优势和现实条件,明确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和民族特色医药,重点建设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牧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汽车装备制造基地等龙头项目基地及新疆软件园等专业园区。

(3)强化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强化产业引领,加快培育与其相关联的配套中小企业,建立梯队型企业群体。选择具有技术优势和成长潜力的初创型企业,推进其与行业领军企业配套协作。筛选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上市。

(4)加强政策引导,培育支持环境。组织实施行动计划和重点示范工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等引导激励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和项目,在项目申报立项、土地供给、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完善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体系,建立多元化错层次融资体系。

(5)加强组织协调,完善要素市场。成立专项小组,负责政策研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建立专项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重点基地等建设进度的督查落实。

(6)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实现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网络,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信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乌鲁木齐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Z],2012.

[2]汪海粟,胡立君,石军伟,王玉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2,(04).

[3]王欢.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