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地理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地理这门课程是云南省高中文科必修课程,在高考中以文科综合的形式测试,占有100分的分值。地理这门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其中自然地理知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然地理环境由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组成,掌握好各个地区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概况,高考地理就成功了一大半,本文将从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题型和所占分值以及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如何复习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等方面分析其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的重要性。
一、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
通过对云南省近五年文科综合测试真题的分析发现:2011年云南省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出现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相关考题,2012年云南的高考文综中出现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相关考题,2013年至2015年云南省的高考文综中均出现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关考题,由此可见,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为100%。
二、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题型
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型均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2011年考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012年考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013年至2015年均考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由此可见,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均为云南省高考必考考点。
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所占分值
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在2011年云南省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所占分值为50分,其中选择题为16分,非选择题为34分,在2012年所占分值为48分,其中选择题为12分,非选择题为34分,在2013年所占分值为62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42分,在2014年所占分值为52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32分,在2015年所占分值为48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28分,由此可见,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地理中所占分值均为50分左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高考备考过程中如何复习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
地理这个学科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科目,在每年高考中所涉及的考点纷繁复杂,如果不对高考考点进行仔细的分析提炼,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就会抓不住重点,变得很被动。所以如何复习好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十分关键。
(一)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
高中地理课程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有三本教材,选修有三本教材。其中必修一主要是地球概论和自然地理概况方面的内容,必修二主要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必修三主要是区域地理方面的内容。选修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以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点从必修一和必修三以及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考点,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它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逐步让学生意识到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重要性。
(二)以大洲为单位分析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世界共由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七个大洲组成,每个大洲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可以大洲为单位,先掌握每个大洲的地形、气候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概况。以亚洲为例,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有11种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每一种气候对应相应的典型植被和土壤,河流呈放射状向四方分流。
(三)以地形单元为单位分析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每个大洲都由高原、山地、平原等众多地形单元组成,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地理非选择题都会考某个具体的地形单元,分析每个地形单元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概况,有助于考生更好的掌握每个地形单元,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以云南省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第37题第(1)题为例,要求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知道宁夏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四)以国家为单位分析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个复习掌握肯定不现实,所以考生必须首先分析近几年高考考题,找出常考国家,再以国家为单位,分析每个常考国家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以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第43题为例,要求判断美国甲、乙两地自然灾害的种类,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要素。
综上所述,无论从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出现的题型还是所占分值来看,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在云南省近五年的高考地理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复习备考策略,因此,每个文科考生都应熟练掌握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复习备考策略,以便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材研究发展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一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7
篇2
野外实习的改革既要强调自然地理基础学习,又要体现不同培养方向对自然地理的应用的需求,针对一专业下具有多个培养方向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具有两个层次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第一层次为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基础实习,第二层次为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第一层次为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第二层次为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与部门自然地理课程紧密结合,是课内实践的延伸;综合的野外实习以研究性实习为目标,与各培养方向紧密结合;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注重基础,以验证性、探究性为主,研究性野外实习以应用性课题为导向,注重研究过程;部门自然地理实习侧重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分布规律,实习过程要求具备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而研究性学习侧重当地当前的社会经济需求,围绕着跟自然地理条件相关的问题展开,通常涉及人地关系系统的多个自然地理要素,因此需要综合调查;部门自然地理实习范围比较大,以实习路线和实习区域为主;但研究性自然地理实习注重研究和问题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通常在点上深入研究,钦州是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前沿临海的城市,临海工业的大发展提出许多问题都跟自然地理相关,如结合当前海岸带开发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海岸带自然地理研究性实习。
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在部门野外实习基础上的提升,是在学生具备自然地理基础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应用为目标的综合实习,一般在部门自然野外实习完成后实施。整个实习过程包括选题、野外自然地理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报告写作等环节。研究性野外实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过程发挥指导作用;研究性自然地理野外以学习小组为实习组织单位。从实习题目的选题、方法和技术路线制订、数据的收集和调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论文写作和成果总结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指导。首先由教师引导或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跟本专业在自然地理科学应用相关的课题,比如地理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可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岸侵蚀与海岸线变化;红树林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生态旅游规划等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需要通过野外自然地理综合调查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题目的数据需要野外实习过程获取。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制订的技术方法进行自然地理调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野外调查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遥感调查法和资料收集法,不同培养方向的学生可根据各自特长有所侧重,鼓励不同培养方向学生进行合作。这个过程的完成关键在于学生的部门自然地理基础是否牢固,可见第一层次的野外实习对于第二层次的研究性野外实习具有决定作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要进行监控和指导,及时答疑。野外调查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和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是野外实习的重要环节,可在校内或野外完成。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最后形成野外调查的结论。传统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方式一般是在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实习的感性认识对实习区域的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完成野外调查报告或综合实习报告,而研究性实习在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结束后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和完成小型研究性课题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充分考虑个人在整个实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在小组中的组织、合作、交流能力,综合评价每个学生在资料查询、野外调查能力,数据整理和以及论文写作和报告总结的能力。成绩由小组评定和指导老师评定两部分综合。
研究性的野外实习模式是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需求提出的。通过对研究性实习模式及目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在传统部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提升,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和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培养应用性的人才有重要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教学的实施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篇3
二、考点层析
考点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图释考点】(图1、图2)
【疑难突破】
1. “链接”自然地理环境的纽带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实现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植物叶绿素依靠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考点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释考点】(图3)
【疑难突破】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发生变化,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相关联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要素的演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1.森林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森林能影响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补给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形成;加快岩石风化和沉积岩形成;维持生物多样性。森林发生变化,其生态功能将发生深刻影响,“地球之肺”的称谓可以增加人类对森林生态意义的理解。如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后, 流水侵蚀更加严重,使黄土高原逐渐呈现出现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 土壤更容易遭受侵蚀,肥力下降; 植被稀少使得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当地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由于降水减少,当地的河、湖水量也减少。
2.湿地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湿地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地球之肾”是其形象称谓。如洞庭湖湿地面积减少后,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航道断行现象时有发生 ,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生态多样性被破坏 ,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 ,空气质量变差等。
3.气候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天气变化、水源条件、外力作用表现、土壤状况、生物生存等,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如全球变暖,造成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旱涝灾害加剧;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等。
考点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图释考点】(图4)
【疑难突破】
1. 雪线及影响因素
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山地长年永久积雪区的下界,即为雪线。雪线以上,为常年积雪区;雪线以下,为季节性积雪区;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①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②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越多,雪线海拔越低;③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④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
2.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由地形、地质构造、岩性、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造成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差异,叫非地带性。其表现为: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由于南纬56°~65°的地区是广阔的海洋,陆地面积很少,导致南半球大陆上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受地形影响的自然带,如南美洲南段西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安第斯山脉影响,西风下沉增温减湿,形成温带草原带。③制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如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直抵海岸,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的约束。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如我国新疆盆地内荒漠中呈斑块状分布的绿洲,就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
三、图像突破
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解读
【图型解读】(图5)
【判读方法】
*根据风向及陆地剖面长度确定该地为盛行风影响下的一个狭窄陆地。
*根据地形剖面及变化,确定从①到③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高程变化越来越高。
*植被变化情况由单一森林演变成西部为狭窄的森林分布区、中部被山地分割、东部为草原,再到中部山地进一步升高,而东部草原变成草原荒漠。
*科学理解为:森林分布地区由于中部不断抬升为山地,使森林退缩至西部,而东部成为雨影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使植被演化为草原荒漠,体现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要素以至于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整体性特征。
2. “理想大陆自然带”解读
【图型解读】(图6)
【判读方法】
*首先明确“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是将欧亚非大陆整合在一起,并参考南美洲大陆进行修正,所以该分布模式适用于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
*读懂纬度地带性: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主要由热量决定,水分也是重要保障,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完整。
*读懂经度地带性: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主要由水分决定,热量也是重要保障,在中纬度表现完整。
*读懂非地带性:自然带的演替表现,既不符合经度地带性,又不符合纬度地带性,如图中的热带雨林带在东部沿海沿海岸线延伸,是洋流影响的结果。
四、思维建模
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2015年北京卷)从太白山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第(1)题。
(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狼为肉食性动物,过度猎狼,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形成新的平衡。过度猎狼,也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
答案:D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①获取信息:关键是强调过度猎狼,理解一个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联想其它因素变化,体现整体性特征;②知识应用:自然地理环境由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种基本自然地理要素构成;任何要素在自然环境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任何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其它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2)以例建模(图7)。
2.自然带垂直地带性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2015年山东卷)图8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题。
(2)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解析:文字材料中提供我国某山地北坡, 再根据其基带为暖温荒漠带,可以确定其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由于是荒漠带,可以确定位于我国新疆。进一步结合垂直坐标,该山地基带海拔高度1 000米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再结合山体海拔6 000余米,可以得出昆仑山的答案。
答案:C
【以例得法】
篇4
一、引言
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点,镌刻着代表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等的深深烙印。对地名的研究已经很多,但针对山东省的地名研究还没有。通过对山东省乡镇地名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对乡镇地名形成的影响,进而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得出山东省乡镇地名的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
二、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古为齐鲁之地,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位于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势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紧邻韩国和日本,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三、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据统计,山东省乡镇地名的自然地理要素共有7种,分别是:地形、水文、植物、动物、资源、天文、气象。6种语源类型的数量差距很大,最多的是地形和水文,分别约占总数的39.1%和34.5%;最少的资源,只占总数的1.4%。
(一)地名与地形
地形,就是指高山、丘陵、盆地等地面起伏状况。中国地势差距悬殊,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大致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因此中国地名以地形命名的颇多,例如:山西,这里的山就是太行山,因其在太行山的西边而得名。山东省各个地级市均有地形地名的存在,但数量多少不一,从图1看地形地名在临沂市最多58个,在聊城最少,只有2个。
(二)地名与水文
水文,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支流、小溪等等。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黑龙江省是一个典型的水文名称。山东省乡乡镇地名中的水文要素和地形要素有相同的特点:在各个市都有分布,同样在临沂市最多36个,莱芜市最少3个。
(三)地名与植物、动物
植物、动物作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地名中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气候变化多样,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动植物经常附加在地形、水文、建筑等地理要素上,来表示地名。例如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马头崖乡、如费县的竹园乡。山东省乡镇地名中的动植物地理要素的数量不算多,大约只有地形和水文的1/4。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市乡镇的动植物要素地名的数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临沂市的最多,20个,滨州市和莱芜市的最少,只有1个。
(四)地名与资源
无独有偶,资源也是地形和水文的附加产品。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矿产等。我国的地名中以资源命名的很少,并且很隐晦,山东只有不到10个,例如: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就因这里盛产东阿阿胶而得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山东省乡镇地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着很深的关系。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临沂市地形和水文地名最多,说明这里的地势较高,分布山川河流,自然也成为了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所以此地的植物地名和动物地名也是最多的。
山东省一个乡镇地名中可能包含了一种或者几种地理环境要素;同一种地理环境要素又存在于不同的乡镇地名中。
篇5
诚然,区域地理的关键点就是区域。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后,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而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则是学生在掌握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将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应用于某个具体区域的过程。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到区域地理,是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区域还是当今世界上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承载点,是地理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点和联系点,也是文科综合命题的切入点。因此,加大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力度是高考地理复习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描述区域地理特征;另一个是比较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所以,我们要根据命题方向,掌握正确的复习策略。
1.熟练掌握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是基础,要想在解答区域地理试题的时候取得高分,同学们就必须熟练掌握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如果同学们没有熟练掌握经纬线的知识,就不可能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所在的位置,即不能进行准确的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空间定位不准确,接下来的描述区域地理分布特征和比较区域地理特征也就不能准确进行了。如在比较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与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气候的异同时,如果同学们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哪个国家,也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哪个国家,那么这道题就无从答起。
2.建立空间概念,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世界上区域有大小之分,我们在考试前不可能全部记住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实际情况是,我们对高考将要考查哪一个区域是未知的,要想利用掌握世界上所有区域的特征来应对高考的方法是不现实的。所以,同学们应该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区域空间定位是分析和描述区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正确解答区域地理试题。
在复习中应该加强对空间分布的训练。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主要有:①在复习中要以世界政区图为基础,熟练掌握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主要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同时还要掌握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主要地区中重要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范围。②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经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30°N纬线、60°N纬线、30°S纬线和0°经线、90°E经线、120°E经线、150°E经线、120°W经线、75°W经线等经过的大洲、大洋和国家。③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和地形轮廓特征推断。④根据重要的地理事物(世界某一重要河流、山脉等)确定。⑤根据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联系确定。在复习时要经常读图、填图、绘图,力争做到“心中有图”。
3.构建区域地理模型,掌握解答区域地理试题的思路
命题者命制区域地理试题的基本思路是“空间特征描述+区域地图+地理特征考查+地理原因分析等”,相应地,同学们应该在学习或者复习中构建这样的模型:“空间定位+要素提取+原理联想+逻辑推理+综合运用”。
4.加强综合比较,把握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
综合比较是把不同地区或国家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比,发现被比较对象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把握每一个被比较对象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等。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相似事物中找差异
北美洲和欧洲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但这两大洲该气候的成因是否相同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但是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分布的纬度要高;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要狭窄,呈狭长状分布。主要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影响的纬度范围远大于北太平洋暖流对北美影响的纬度范围。欧洲中纬地区平原占优势,有利于西风的深入;北美洲西部有平行于海岸的高大山系,西风难以深入大陆内部。
篇6
首先针对考点要求制定基础知识纲要,把考点和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复习目标更加明确,有的放矢。学案的第一部分将考点和知识点有机结合。
第一部分:考点和知识点有机结合
高一学习的知识,部分学生已经全部或部分遗忘,要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遗忘的知识拾回来,就要使复习做到高效,学案就好比一盏灯为学生指明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效率。
对于“考点”,学生只能从2011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了解,而且比较模糊。现在把考点具体到每一章节,甚至是每一个知识点,学生就更加清楚明了,并按照要求对相应知识进行掌握,比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一: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由 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聚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 等过程,进行着 ,形成一个 的整体。
2.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
案例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由此可见,第一部分主要由考点和知识点的结合及相应的案例分析组成。考点和知识点使得复习目标明确,而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正符合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
案例的分析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而练习可以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因此,学案的第二部分采用历届测试真题。
第二部分:历届测试真题
学案中把历届的真题选出来放在相应的知识点后面,这一部分设置两块内容:一是真题赏析,比如下题。
真题赏析:2009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真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做题的首要环节就是要仔细认真地审题、读图。读图是做题的关键,第一读图名。图名中有两组关键词――我国南方、山丘,这两组关键词要求学生想到我国南方降水量多,山丘地形起伏大。第二读图例――林地和梯田。第三读图内容,这三幅图反映的是该地的变化过程――林地逐渐减少,梯田逐渐增多。
之所以设置“真题赏析”这一部分,就是想通过真题赏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读图、如何找寻关键词,进而从显性信息中找到隐形信息等。
二是真题演练(主要由历年的相关真题组成)。真题演练的主要作用有:第一,真题演练使学生能够迅速地体验题目中的知识点,从而使知识得到内化。这一点正好与“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不谋而合。第二,真题演练不仅检验学生自己复习的情况,而且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篇7
【关键词】淮安市;行政村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32-02
一、引言
地名留存着人们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到认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国对地名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东汉初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均记载了大量的地名,并对部分地名做了语源解释。现代史为乐的《中国地名考证文集》、贾文毓等主编的《中国地名词源》等也都对地名有关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地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寻早期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挥地名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虽然对地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地理学角度做统计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从淮安市的整体概况出发,分析淮安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揭示地名命名规律,以期对地名学的研究有积极作用。
二、淮安市基本概况
三、淮安市行政村名的分类与统计
淮安市行政村名共1229个,其中自然类行政村名有684个。自然类语源类型可分为地形、水文、方位、天文等14类。由图1可以看出,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地形类、水文类和方位类行政村名较多,共占自然类行政村名的63.45%。由于每个行政村的命名是由多种方式构成的,因此在分类统计时有重复计算的,但是这不影响分析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分析。
四、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的空间分布
(一)地形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地形因素命名的行政村有141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20.61%。由图2可知,在淮安市,以“山”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地形类命名中最多,但只约占15.60%,以“峰”“谷”“岭”“洲”“窝”和“涯”命名的较少。说明淮安市山区丘陵面积较小,平原面积较大,地形较平坦,缺乏高大山岭。由图3可知,以地形因素命名行政村的最多的地区是盱眙县,最少的是清河区和清浦区。说明盱眙县山地丘陵较多,其余各地区地处平原,地势起伏小。
这与淮安市的地形条件大体相吻合。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而清河区、清浦区地处平原北部腹地,无山。
(二)水文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水文因素命名的行政村有146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21.35%。由图4可知,在淮安市,以“河”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水文类命名中最多,约占39.04%,以“洪”“湖”“淮”和“湾”命名的较多,以其他水文因素命名较少。说明淮安市内河流众多,湖泊密集,并且由于山地丘陵面积小,地势平坦无法形成太多泉水、溪水。由图5可知,以水文因素命名行政村的最多的地区是淮阴区,最少的是清河区。说明淮阴区内的河流、湖泊最多。从整体上看,淮安市各地区以水文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分布较均匀,因为所统计的清河区和清浦区的行政村名较少,所以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名也相对较少。
这与淮安市的水文条件大体相一致。淮安市内河渠密布,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湖泊面积占11.39%,是典型的“平原水乡”。所以淮安市行政村的命名受水文要素的影响很大。
(三)方位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方位因素命名的行政村最多,有147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21.49%。以“东”“西”“南”“北”命名的行政村在所有方位类命名中较多,而以方位因素命名行政村的最多的地区是淮安区、涟水县和淮阴区。方位主要表现出该地相对于某一特定地物的空间相对位置或基于该地的自然空间布局。例如,盱眙县的西湖村是由位于湖泊的西面而得名;淮阴区的城南村是由地处市区南部而得名。方位类地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又以简单浅显的命名方式为人们所熟知。
(四)其他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在淮安市自然类行政村名中,以其他自然类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共有250个,约占所有自然类行政村名的36.55%。其中以植物类、动物类、颜色类和形态类命名的行政村较多。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所以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颜色类行政村名多以“黄”“金”和“红”命名。形态类行政村名多反映出该行政村的形状大小。天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和距离因素对行政村的命名影响较小。
五、结论
淮安市行政村名的分布与淮安市山地丘陵、河流湖泊的分布有较高的契合度,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通过对淮安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一方面揭示了淮安市对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为当地政府地名更改或对其他地方地名命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淮安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参考文献:
[1]崔乃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1-3卷)[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篇8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自然地理学;建设思路;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K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28-04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创新机制、保障体系和改革措施的建设和实施,将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来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筛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利用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必将极大地促进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多种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系为对象,探索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西北大学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学科交叉型强、知识结构配置合理、人员储备丰富的自然地理学教学队伍,并于2013年被列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结合我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在深入分析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实现途径。
一、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团队是团队的一种具体方向定位,是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群体,就其具体概念而言,目前尚无公认定论。刘宝存[2]等从团队的定义出发将其引申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目标,为完成具体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马廷奇[3]等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方面将其定义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建立起来的为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集合体”;以上两种定义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学团队要拥有共同的目标,并由相互承担相应责任的教师个体组成。
对于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其内涵在于自然地理学本身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专业自身的素质要求注重地域特色,强调多学科联合的理念基础。自然地理学以相互联系的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研究来揭示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转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故对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教师团体而言,就需要拥有土壤学、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人才个体的互补和整合。因此,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除了具有团队的目标性、成员的互补性等共性外,还应该包括团队成员的创新性、合作性以及团队发展的持续性等个性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团队成员间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形成极具创新思维的团队,保证团队建设的持续性。自然地理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各领域教师通过关注专业间和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有利于发掘科研新思维和突破点,并通过建立多种学习平台,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多数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学设施、实验器材等硬件建设上,而对教研室建设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最终造成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困境
很长时间以来,高校赋予教学个体高限度的教学自主性,导致自然地理学在实际地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考评制度常以个人科研绩效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自然地理学教师管理中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定上。在这种科研导向的考评制度下,严重削弱了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热情,导致教师减少了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对教师个体而言更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明显不足
教研室是开展自然地理学教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要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集体探究或教学经验交流。然而受高校连续扩招政策的影响,各学科师资队伍本就紧张的状况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变得日渐繁重。教学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教研室日常的教学探究和交流活动很难正常开展。
(三)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师缺乏合作精神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另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若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对团队缺乏社会认同感,就无法开展更深层次的协作。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偏少,相互信任和支持也相对较少,对于团队内部出现的矛盾很难正确解决,缺乏团队凝聚力。教学团队内部的鼓励不够,没有一个可以知识共享的氛围。成员在开会进行集体讨论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无法集思广益,无法进行思想碰撞,创新就更无从谈起。
三、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地理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多要素的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及其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当前,随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传统清晰的学科界限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的概念、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得到不同应用,科学在原来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融合的趋势,使得现代科学已然变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4]。因此,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研究内容也开始由原来分散的个体和单一的学科研究向以一定规模的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向转变,亦即从“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这一发展方向的转变,使得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教师团体间的密切合作。而教学团队这一组织的建立,为教师之间开展紧密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现行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需要。教研室作为高校目前最主要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本科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日渐加快,使得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在校学生人数也急剧飙升。这一变化给教学工作和教研室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带来很大冲击,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管理和培养、教学工作量安排等方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这种状况就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开展必要的改革工作。
3.教师个体局限性的驱使。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本科自然地理学教学工作本身内容繁杂、任务繁重。然而众多教师很长时期内都依赖个人能力的发挥来开展各项教学任务,个体能力的大小和个人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事实上,随着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日益综合化以及各项信息技术的引入,个人不可能掌握和精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知识和技术,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亟须借助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来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众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教学水平评估的促进下,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科与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步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工作[5]。而教学团队建设正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高效的教学团队建设,来优化自然地理学课程系统与教学内容,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当前高校教研室在发挥实际效用中存在着沟通不畅、科研活动分散、“重科研轻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科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学术水平。以教研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分析其硬件实力和人才状况,在有效利用教研室硬件设施的同时整合教学人员,打造出一支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背景、专业特长等相对合理、技能互补的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6]。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以此为依据,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实现自然地理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深入发展,学科综合性不断加强,而学生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过程,这就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发展思想、科研思维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促使教师个人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地提升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加速建设。
四、构建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高校教学团队是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精于合作的教师梯队为主体,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任务为建设平台,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以团队荣誉为己任的合作精神、分享决策权,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集合体,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学组织的创新,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团队的构建应当在遵循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团队合作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能力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最终实现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
(一)加强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建设理论认为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因为目标总是通过人员具体去实现,所以人员的构成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7]。教学团队实质上是由教师组成的一个群体组织,师资队伍建设决定了团队的现实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具体包括团队带头人的甄选、团队规模的确定、团队结构优化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维,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来担当,从而带领团队不断向前发展。此外,要严格控制团队规模,一个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成员人数应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追求最适宜的团队规模,以便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力争优化团队结构,根据专业特点,对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优化组合,坚持发挥老教师“传、带、帮”的作用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凝聚一批优秀的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梯队。团队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应逐步建立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梯队,既可以保证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也为团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继学术力量的支撑。为加快培养青年教师,需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了不断提高团队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对在岗教师有计划地分批选送进一步深造。此外,还应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考核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导师负责制、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制度。通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价指导、学生成绩分析评价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团队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先后有7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研修,使团队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二)创建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是对人才资源、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配置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团队规范来加以协调。为达到规范约束和引导团队成员的行为取向、业绩目标,调控内外资源的目的,必须在组织纪律、资源配置、岗位责任、绩效标准、奖惩约定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团队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与监督机制。我们在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过程中,探索实行了团队带头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即团队组织应该分为双层架构:(1)课程群团队,即由自然地理学核心专业课程群构成总体的大团队,由团队带头人总体负责,主要负责团队的队伍建设、课程群总体教学模式设计、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辅助教学的实验室及校外基地的建设等;(2)核心课程团队,在大团队的基础上,下设包括生态类、资源类、水文类、环境类以及全球变化学等核心课程各自独立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由每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来负责和承担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研讨、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团队运行和管理则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具体划分:课程群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和课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由两层团队(课程群团队和核心课程团队)分别根据工作内容和范围组织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校外基地的联系以及征求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等由学院行政办公室及教学秘书承担。与此同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分别汇报一年的课程群团队建设的工作情况和课程建设的情况及相关问题,并通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
(三)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教学没有科研作支撑,就不能增强学问,就不能培养创新人才[5]。科学研究是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知识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开阔知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与研究。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为本科生全面接受科研训练提供了系统保障,学生通过接触学科前沿,激发了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实践及教学经验,我们倡导建设一种“宝塔型项目研发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将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的成果和学科领域问题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规定由“1个教师(科研人员)+几个研究生+多个本科生”构成宝塔型的项目研发小组,通过该模式,实现了“获得一个成果,造就数个人才,带动一批学生”的科研教学双丰收的目的。团队教师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促进教学科研相长,并注重将科研经历融汇于课堂教学,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工作中。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专门为本课程群设计了学科研究教学板块,开设了《全球变化》、《现代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前沿问题》等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热点的课程,同时以邀请专家讲座、开设课程教学与学术论坛等形式提高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前沿性和国际性。团队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团队成员先后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项目10余项,指导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省级奖励2次。这种产、学、研的实践模式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所学技术也能不断更新。
(四)建设与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对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检验团队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等意义重大,是教学团队能否有序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时要把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共同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且更加注重团队整体的绩效而非单纯关注个人的职责及表现。如在教学质量方面,可以考虑只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不是针对单个成员进行考核,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统一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这样以团队绩效为依据来评价个体成员,有助于强化团队内部关系的融合性,调动教师协同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教师和团队教学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模式进行动态化革新,要从原来强调甄别、选拔、奖惩功能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向突出诊断、激励与调控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转变。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对原有考评标准进行修改补充,使之符合教学团队的实际发展情况,防止其过高或过低,导致考评结果失去其真正的意义。此外,可以考虑借助非本教学团队的人员进入考核层,例如考核主管部门可以抽调与该教学团队学科、专业、课程对口的教师组成专门的考评机构,从学科、专业、课程等角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避免在自我考评过程中出现对团队自身的问题认识不足或业绩评估过高等弊端,真正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起到促进团队工作始终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救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8.
[5]陈晓琳.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篇9
思维导图也称脑图(Mind Map)它是由号称“大脑先生”的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帮助学习者像局外人一样看见头脑里“思想的地图”,将学习者的思维过程通过图画的方式再现出来。它不仅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学习者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而且,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
现代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人脑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从外界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当需要时再进行提取并做出相应反应。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通常只有5―9个信息组块,为了增大工作记忆容量,应该把散乱的信息组成信息块。另外,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知识的表征都必须符合语言编码和非语言编码的“双编码”二重性。信息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用语义编码,也可以用形象编码。凡是能进行“双编码”的信息都容易保持,因此,“双编码”是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采用文字结合图形的方式,通过联想和连线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使知识的获取、存储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
由于思维导图符合大脑的思维特点,为形象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使学习者处于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中,使各个知识点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激发出灵感,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利用思维导图既能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又有利于理清层次。因此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归纳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复习中很有用途。
二、建立思维导图,提高自然地理复习效率
自然地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各种自然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头绪繁多,逻辑性强,涉及的空间联系多变、抽象性强,历来是高中地理复习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在自然地理的复习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采取“烫剩饭”方式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重新讲解一遍,而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地理知识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并把知识间的联系纳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要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线索、脉络,明晰前后知识点的联结、融合,从微观上把握每个主要知识点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层次,以解决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例如,在复习“气候”一课可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揭示了与气候有关的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也揭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该思维导图,对知识梳理整合、削枝强干、化繁为简,高度浓缩和概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这有助于学生在理解和感悟的层次上整体把握有关气候的知识体系,这样,该思维导图一旦被学生掌握,必能转化为再生性知识和策略性工具,并在各种情景中对储备的知识顺利地进行迁移。
三、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1)从一张自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从中心开始,使你的思维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自然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例如,在谈到东南亚海啸时,可通过想象建构思维导图。
(2)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次类推。因为人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如果把分支连接起来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许多相关的知识。
篇10
地理是一个偏理的学科,对很多人来说都很头疼,是个难啃的硬骨头,知识点复杂,答题没有思路,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
首先是通读教材,包括小字部分,然后分段略读、精读,对教材重点内容如概念、定义等,要求做到读、划(在下面用色笔画线)并行,以加深印象,为运用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基础。对其中优美的文字,如地理景观描述,亦可领读、朗读。课本中精美的插图照片,可当作美术作品欣赏,要充分利用美学的感染力,来引起学生自学地理教材的兴趣。最后分析和总结出段落大意,动手列出章节知识结构。与读、划教材同步进行的,则是配合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描图”的练习,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具体的地理轮廓形象,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增强地理记忆能力,学好地理课打下基础。(动手)结合起来的方法。这样,手脑结合,地理知识和绘图技能结合,而达到地理概念清楚,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明确,并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每学一课(章、节)就让学生把课本有关地图描绘下来(应描地图教师事先选好),描图纸要用单页薄纸,并作为课堂作业,检查评分。描图要求轮廓清楚,位置正确,书写规范。所描项目须经教师选定,描图过程(包括描图前和描图后)要引导学生对所描地图进行反复思考,要思维其地理位置特征、轮廓形象、方位距离、面积大小、地形分布、生产布局等等;也可以联系不同的大洲、大洋、国家地区进行对比思维,还可以把课本中有关文字论述和听描绘的地图本身结合思维,把部分专题地图如山河分布图、气候类型图、交通城市图等归纳成综合性地图来思维,也就是把所描地图,同整个教材串连起来,形象具体,顺理成章,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思维描图”的关键是思维(包括想象),而不是“依样画葫芦”的描图。如果学生不思维,而单纯描图,则单调乏味。只有边想(思维)边描,使想像中的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与联系同地图结合,则兴趣盎然。“思维描图”需教师培养引导,为增强说服力,可在同一学生身上搞些数据,对比“思维描图”与“单一描图”的不同效果。
“思维描图”具有紧扣教材,简单易行的优点,不论教学设备的好坏,师资水平的高低,学生成绩的优劣,皆可推广应用。“思维描图”不仅使地理概念清楚,地图知识牢固,还能避免“地名搬家”的现象发生。
第二步是填、写结合——“地理事物镶嵌法”。
学生在读、划教材,思维描图的基础上,已初步掌握了教材内容和地图知识,这样,可以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以及有规律分布这一特点,填、写结合,采用“地理事物镶嵌教学”。所谓地理事物镶嵌法,就是配合教材内容,取空白地图一张(学生自绘),就像幼儿的“积木盘”一样,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气候类型、自然带、交通城市等,让学生像摆积木似的,按位置、比例分别“镶嵌”到空白地图上,填(图例)写(注记)结合,把众多的地理事物,综合归纳为一图,形象具体,印象深刻。
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的教材(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不同的章节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密切结合,启发学生按步思维,找出不同地理事物的各自规律、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掌握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把中学三个层次(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高中地理)六册地理教材综合在一起,达到学生对地理课本越学越薄,越读越少,概念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第三步,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
通过读(课文)、描(思维描图)、划(概念、定义)、写(知识结构、地名)、填(地图)等一系列的自学活动,动手动脑,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已初步掌握了地理的“双基”内容。下一步就应通过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规律,以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如虽处同一纬度,由于海陆、洋流、地形的不同,气候类型产生差异,气候、土壤、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关系,地理环境(主要指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对立统一关系,等等,使学生具备审答地理问题,评价地理事物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怎么提高文综成绩1.政治
文综政治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学会思考。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政治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自然会不知不觉得提高了。
2.历史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中,最好把每个时期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你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3.地理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三部分,其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所以学好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在自然地理中重要的部分是地球运动和气候,它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但是又关系到所有地理知识的。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方法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成因、规律及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一定不要只机械地重复一遍初中地理课本,而应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并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结合高考训练要求进行复习整理。鄙人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区域地理复习的简单方法与思路,供同仁们参考,便于学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推出区域地理复习模式,便于全体学生复习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
二、人文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高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第三、每个区域考纲要求重点不一样,操作时应有侧重。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每个区域往往有一两个重点。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东南亚位置,特别是板块中的位置,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是重点。又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点。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区域地理重点。完成这一点,应由教师主导操作。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概述复习为辅,国家地理知识重点。例如东亚概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做一两句介绍。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第二、季风气候显著。但日本是东亚地理复习的重点。
第四、在区域地理总结时,注意区域地理知识的类比和综合。
例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有好几个区域都有三地形区,北美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南美和它相似。澳大利亚也有三大地形区,也是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只是山地在东面。其实,俄罗斯也存在着三大地形区,印度存在着三大地形区。又如,东亚的季风和南亚的季风成因也可以进行类比等。通过类比和对比,便于学生巩固掌握。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往往能揭示许多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的综合等等。
日本为大纲规定的八个专节之一,我们用前面介绍的复习思路与方法指导日本地理特征的复习。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