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

篇1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by widely the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supervisory work may use for referenc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enhances the student supervisory work the level. This article mainly acts according to own working practice, the discussio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supervisory work application.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Key wor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University student supervisory work

人力资源管理是说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的组织目标、提高效率,借助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选拔、考核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活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与开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也需要选拔和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主要根据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 学生干部的选拔与任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大难题,经常会听到从事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教师抱怨,总是觉得自己带的学生素质太差,只能从瘸子里面挑将军,勉强任命几个班干部,他们的工作不能令自己满意,也不能带领班级学生一起进步,还可能会出现班干部自己逃课的情况,不能树立起威信。这样的班干部形同虚设,辅导员必须事事操心,效率也低。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如何选拔和建立一支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我们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撑。

1. 用人要先知人。要用好人,首先要知人,而知人是比较难的,因为一些人常常掩饰自己真实的一面。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了解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通过谈话、调查、教育观察等,再进行比较分析,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2. 用人之长。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无不可用之人,只有用不好之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用得好就会对集体发挥作用。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与劣势,遵循因材施教的选择,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促使学生能发挥出自身长处。

二、差等生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任何员工都自发的努力成为一个好员工,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说,任何学生都自发地努力成为一个好学生。抱着这种观点,我们就会发现,平时让我们伤透脑筋的学生,也有很多可爱之处,他们希望能像好学生那样被人理解,被人关爱。一些学生之所以会犯错误,可能存在难言之隐,或者是我们的管理存在问题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在环境适当的情况下,工作是人们获得满足的重要源泉,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自我控制与自我指导,不需要外界的监督或惩罚,一般条件下,一般的人能够学生接受责任,还有的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高校中的差等生,在考试中是最为活跃的舞弊分子,尽管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制度,如果考试作弊,将要受到纪律处分或者开除学籍,但是学生还是会作弊,以致一些学生的档案有了不良记录。学生为什么会舞弊,还屡禁不止?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试卷太难,也可能因为复习时间太短,只有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学生、差等生等给予关注,关键在于思考差等生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改变,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让学生知道,动力决定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说,明确的目标可以增加工作的绩效,如果困难的目标被接受,那要比设定容易实现的目标时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在企业里面,每个员工都设立了自己的努力方向,都有确定的目标。学生管理工作同样如此,也存在着目标与动力的关系问题,学生的目标越明确,学习的动力就越强。刚刚进入大学,学生会感觉迷茫,如果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规划一个大学目标,学生就会朝目标努力,毕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的学生入学后,辅导员让学生写出自己即将毕业时的简历,有的学生写的是英语六级,政治面貌是党员等,这些学生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毕业时,写英语六级的学生过了六级,口语非常流利,应聘到外企工作;写的政治面貌是党员的学生,毕业时成了一名预备党员。这就是说,学生如果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就会在学习生活中时刻激励自己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除了经验之外,学生管理工作者还有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技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更多的先进管理理论的应用必定会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昊,人力资源管理教程.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小学管理工作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1传统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缺点

1.1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小学采取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尚未得到转变,管理模式僵化,没有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在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和推行方面,缀跬耆或者大部分依靠上级文件,规章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对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束缚。学校制度建设多半由管理者负责,教师和学生没有参与的权利,只需要依照规章制度办事即可。

在管理理念上,学校的管理者通常认为教师和学生都仅需要完成各自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教学,也即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需要好好学习,不需要考虑其他的事情。一旦偏离了这个方向,出现了其他意外情况,特别是产生了成绩下滑的现象,学生就将面对来自学校、家长甚至社会舆论的压力。

由于教师管理模式僵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对教师主要以学生的成绩水平进行评价,制约主观能动性,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为了追求学生的整体分数而加大给学生布置的课业量,陷入恶性循环,使教师管理模式愈发僵化。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成绩评价模式使得学校与家长只关注成绩,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来追求成绩的提升,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积极性带来严重打击,而且传统管理模式较为排斥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多样化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对小学教育的期待。

1.2学校管理缺少民主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当中,小学管理的权利一直归于校长所有。校长可以指示日常的工作安排和具体的发展方向,可以对学校管理进行任何程度的调整。权利过于集中使得对于学校的管理成为一个人的管理,完全扼杀了学生和教师的好的管理建议。

在管理中过于重视硬件管理,注重先进教学设备或教学仪器的配备,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分散了投入在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虽然教学设备确实能产生一定积极作用,但整体性价比偏低,小学生缺乏全面的教育,更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未必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及时进行更新,不利于小学的教学管理健康发展。

1.3教师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缺失,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教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既与学校的管理层领导进行对接,又直接面对小学生的教学活动,是师生教学管理活动的主体。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承担的是“课堂中心”的位置,教师通常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考试结果,更加关注成绩好的孩子,在课堂授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无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比如走神、睡觉、传递小纸条等,忽视它们的消极影响,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2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与发展人,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使人树立起自主意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将“以人为本”与管理工作相结合,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将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题和核心,对管理理念、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进行合理设计,围绕师生服务开展所有教育管理活动。任何一项制度和措施的制订,都需要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需要,利用并开发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潜能,尊重人权,体现人性,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用科学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3教师自身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管理当中,应当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将新的教学模式运用至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当中。

3.1以生为本,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师需要具备主动的教学管理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小学生由于尚未成年,对社会认知不够,还没有形成全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将对学生的了解和关心作为第一位,尽量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学生,师生之间真正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改革都对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因材施教。在教学管理制度中,可以对教师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并注重对比和验收。此外,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2以师为本,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篇3

摘 要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工作最终要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及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方式和良好习惯,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它都无从谈起,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的督导检查。健全的体育工作档案是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有力保障环节之一,也是检查了解评判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情况所必须的历史记录凭证。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工作 档案管理

一、学校档案管理与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一)学校档案

学校各项工作自身应固有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记载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对学校查考的重要历史凭证依据,是学校发展的宝贵参考资料。

(二)学校档案管理

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的学校档案资料详细真实客观的记载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可以清楚地反映学校历史发展的足迹,是认识把握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凭证。完备的学校档案资料可在对学校工作检查了解评估中以真实原始凭证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有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依据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把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有价值的体育活动及工作情况以不同的记载形式存留保管,学校体育工作档案是记录学校体育各方面具体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凭证,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借鉴。

二、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目标任务

(一)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内容

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框架及《学院体育工作条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大致划分如下几方面进行档案的接收集等管理工作,在每个层面基础上可在细划分。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管理及上级有关体育工作文件档案;

2.学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档案;

3.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档案;

4.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档案;

5.学校体育相关教学文件档案;

6.学校体育群体活动情况档案;

7.学校体育课余体育训练情况档案;

8.学校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档案;

9.学校体育教科研、学术交流、竞赛等情况档案;

10.其它相关情况档案。

(二)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人才,这也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体育档案管理工作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重要环节,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就是以不同的记载形式把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一切有价值的体育工作及活动进行原始记录保存和管理建立建全完整严谨的体育工作档案,否则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落实就没有说服力。

2.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任务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与体育工作档案管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宏观总目标下的微观任务具体落实的环节。任务完成过程大致有以下3个环节构成:任务的确立—完成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中众多不同任务下人们付出劳动使所确立任务得以完成这一过程中以不同记载方式存留下的有价值的印迹凭证即为档案,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文件可视为文字印迹,体育竞赛成绩及获奖证书奖牌等可视为实物印迹等……,总之可以记录凭证体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劳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印迹即为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任务。体育管理工作层面多项目杂的特点也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任务的多层面项目杂的特性。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就是由这些多层面项目杂的任务完成来保障的,最终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不断增强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学校中相关部们及主管领导对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有偏差,轻视体育档案的管理工作,对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下的力度重视的程度远远大于对体育工作档案的管理,从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职责范围及硬件建设上都和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实际相差有一定距离,严重挫伤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够健全规范

一些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具体体育部室没有专门相关的管理人员来作体育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且不能熟知有关我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及档案管理相关知识又不熟悉体育工作,如此一来体育工作档案的收集管理就会出现遗漏不规范混杂无序,从而使体育工作档案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不是随意一个人就可承担的,就如教师上岗必须有资格证,医生行医须有行医执照,现实中兼职做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人员不在少数,但缺乏档案管理知识,体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经验和理论素养,对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严肃性、重要性、创新性认识淡薄,在这种层面上进行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就有可能会使体育工作及活动中有价值的体育工作档案不能及时收集归档管理,使一些有价值体育工作档案缺失造成永久缺憾。

四、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以上所述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其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但最首要的应是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肤浅所致,依本人实际工作中的感触深感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大致总结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篇4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实行授权式管理,了解其工作满意度,以进一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将血液净化中心全体护理人员分为质控管理组、设备资产组、急救管理组、院感管理组、优质护理组、安全管理组、培训带教组、专业技术组,并对其进行授权式管理前后调查,进而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授权管理后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授权前,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行授权式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丰富护理内涵建设。

关键词 授权管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60

授权管理是指为使下级或部属得以开展或完成某项工作或使命,在一段时间赋予其特定权力的过程。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及医疗体制保障的完善,透析患者逐年增加,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护人员承受着大量的工作压力,过高的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1]。如何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规避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一直是困扰我科发展的一项工作。我科从2013年1月起对全科护理人员实行授权式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同时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护理人员30名,均为执业护理人员,其中年龄40~50岁4名,30~39岁16名,29~20岁10名。学历:本科10名,大专17名,中专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12名,护士9名。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血液净化中心全体护理人员试行为期1年的授权式管理工作。

1.2方法

1.2.1血液净化中心授权管理模式建立“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的三级质控体系[2],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特点及透析室实际情况,共分为8组,包括质控管理组、设备资产组、急救管理组、院感管理组、优质护理组、安全管理组、培训带教组、专业技术组。每组设组长1名,由10年以上资深护理人员担任,其余为组员,每组4~5名人员,全科护理人员可兼报2~3个小组。

1.2.2授权运作方法(1)护士长最大程度授权于各组,签订相关协议并充分信任各组成员。(2)各管理组明确职责,以周为单位开展日常工作,利用晨会时间沟通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质控管理组主要负责科室成本核算,护理文件书写及奖金核算等;设备资产组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等;急救管理组负责日常抢救器材的检查及保养;院感管理组负责水质质控,配合医院院感科质控表的检查等;优质护理组负责患者的意见本,工休座谈会等;安全管理组负责核心制度的落实,不良事件上报及分析;专业技术组负责血浆置换,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等特殊专科技术培训;培训带教组负责分层分级护理人员业务学习,进修带教工作。(4)管理范围之内各自互相沟通,协调工作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护士长,启动应急预案。(5)护士长进行相关内容提问,每月根据职责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记录于个人考核档案,结果纳入个人绩效核算。

1.3观察指标(1)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研究,此量表已成为国际上最通用的标准化满意度测量工具之一。此量表共有20个条目,内容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3个维度[3],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5分为很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不确定,2分为不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总分20~100分,将各条目得分相加即为总体满意度,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该问卷的Cronbach′s α值为0.85~0.91。(2)由我科结合江苏省血液净化中心相关条例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设20个条目,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很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以不记名形式发放,无法自我完成者由患者口述,调查人员代为填写。实施授权前后各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授权管理前后30名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比较(表1)

2.2实施授权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评价比较(表2)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可能在几十秒内发生变化,甚至死亡;并且患者循环往复,每周透析治疗2~3次,历经陌生-熟悉-厌烦过程,透析室的护士必须熟悉他们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而授权管理模式是一个持续循环过程,通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进入下一个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改进护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动态变化,对每位患者采取更贴心服务,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授权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说明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血液净化中心。

3.1有利于护理人员之间沟通,缓解压力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高强度、高风险的科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往往身心疲惫,不愿与人交流。而实施授权管理后,需要同事彼此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合作,增加了交流的机会。相关研究表明[1],人际关系发展越好,在工作中自然可以相互帮助和鼓励,有助于缓解工作所产生的压力。

3.2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满意是对医院的最高评价,也是医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准则和标志,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满意[4]。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如我科优质护理组会定期完成患者意见本、公休座谈会,每月对患者进行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并整改,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定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讲座,为患者补充透析相关知识,加强患者的自我维护,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表2显示,实施授权管理后我科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上升,使护患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充分展现出和谐、安宁的透析护理环境。

3.3有利于提高护士成就感Ping等[5]对美国医院职工的授权和满意度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授权能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护士长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分配相关工作,使每位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来。实施授权管理前,人人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己任,整体观念薄弱,而实施授权管理后,每位护理人员都可以在可控范围内发挥自主权,运用独立思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科室管理也由之前的护士长一人独立统筹管理变成人人质控,护理人员对科室的日常工作、发展规划、绩效分配等具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表决权,受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工作热情也明显增加。

3.4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目前重医轻护现象普遍存在,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发展尚不够重视,实行授权管理后,给护士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学以致用的机会,满足了护士对新业务、新技术的需求,也为年轻护理人员的快速成长搭建了一个坚固平台;另一方面,由于科室管理的需要,护理人员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我科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我,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全能的血液透析护理队伍。实施授权管理后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6],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秀红,王英蓉.深圳市血液透析护士健康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65-467.

[2]曹芬,肖金华.浅谈授权护士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6):3682-3636.

[3]刘俐,谢徐萍,钟晨曦,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9):16-18.

[4]胡瑞霞,李丽梅.授权管理对血液净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7-10.

[5]Ping H,Suzanne K,Murmann B,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ployee empowement,employee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and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in a U.S.hospitality organization[J].J Foodservice Business Research,2010,13(1):36-50.

[6]胡秀英,陈茜,刘祚燕,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3):2183-2185.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办学效益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school-runningand the thinking of solving them by means of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ing and working in hotel management major us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Key word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 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the benefits of school running

一、观念先行,开门办学,从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1996年,我院旅游经贸系开设了酒店管理高职专业,学制三年,作为新办专业,师资不足,实习、实验设施设备缺乏,办学思路不清,人才培养目标不明,就业出路不畅。面对困境,坚持“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行为决定作为”的工作指导思想,就地突围、跳出封闭办学的传统教学观念,走出校门,面向市场,积极寻找新的办法。

二、立足区域经济,整合各种资源,主动与行业和企业全方位接触,寻求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过去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注重学院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于是教学过程安排基本就是理论学习、教学实习、就业三步走,往往闭门造车,使得教学环节和就业环节存在脱节、实习环节和就业单位要求脱节,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学单位进行调整,就容易造成就业效果不好,实习、就业资源单一的局面。

三、大力调整教学计划,全面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为了与社会、用人部门实现零距离对话,在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成立了由专家和学院专业带头人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分会,聘请了酒店行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4人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举办专业教师研讨会,根据行业和市场的需要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四、全面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促使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酒店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以下几个新举措:

(一)“双纲指导”是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

(二)“双师执教”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任教。切实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队伍,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作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三)“双课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现场教学,应用符合执教规律的启发式、讲座式、讨论式、实习式和指导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四)“双向考核”是指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相结合制度。

(五)“双证”是指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应充分利用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技能考核与鉴定,同时在现有工种技能考核的基础上提高技能考核的平台。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师生们的共同体会:

(1)加深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体会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责任心明显增强,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25名酒店专业的同学在实习期间亲身参与了酒店由四星级升五星级全过程,对此感受很深;

(3)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验证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在酒店实习的学生每月实习补贴650―1000元;(同时加班费及奖金另计)

(4)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学生实习结束后公司董事长均明确表示愿意立即与同学们签约,全部聘用他们,并且没有试用期,但同学们选择了回校进一步学习提高,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5)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产学研结合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界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体系 ,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

篇6

1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好该门课程,首先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回答重点建设的原因,这是做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比较,具有其他管理所没有的公共性的特点和属性。什么是“公共性”,这不仅是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与伦理的判断。所谓的事实判断,就是根据事实标准,如效率、技术、资金和执行力等作出的判断。所谓的伦理判断,就是根据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世界观等作出的判断。与事实判断典型的客观性相比,伦理判断具有典型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既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体现事实判断的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公共管理价值属性的要求。

1.2保证公共管理合理性的需要

公共管理广义上的合法性,不仅在于与法律一致,即狭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也在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政府合法性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合约,具有自然递减的特性。”[1]

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依法管理,而且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当今社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比前者更加重要。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理念等符合社会的期待,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公共管理伦理是社会期待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文本化最集中的的体现,缺乏公共管理伦理的课程,或对课程建设不够重视,有可能使公共管理人才即未来的公共管理主体不顾社会的期待,甚至一定程度上把公共管理异化为企业管理,降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最终损害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1.3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需要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而社会期待是一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是一定环境下主观判断的产物。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随之提高,实际上是对公共管理主体伦理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共管理主体的理念、方式等还停留在以前的期待上,必然会出现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从而降低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所以,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紧密结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体现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定公共管理环境下主观对客观的产物,公共管理伦理价值、准则与规范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

1.4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在客观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公共性。具体到某一政策环境下的公共问题,是否是需要公共管理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不同的公共性选择意味着公共性的偏离,甚至是背离,违背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最大限度避免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背离,体现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公共管理的主体进行公共伦理的培养。在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伦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2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2.1课程建设主体学科综合性不够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授课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直接决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跨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学,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学。课程的交叉性无疑要求讲授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要具备有关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背景,这也是建设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在目前的公共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主体学科背景综合性不够的问题,笔者为了弥补有关伦理学知识基础的不足,曾听过几个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课程,都暴露出跨学科不够的问题。缺乏伦理学基础的教师,把该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公共管理学;相反,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该门课程当成了伦理学。缺乏学科背景,即使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必然是浅层次或表面的结合,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满足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建设精品课程。

2.2科研与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术水平的反映。”[2]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也就无法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和其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对相应的科研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

否则,缺乏科研基础,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然有限,会导致照本宣科的局面,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搞好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承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师很少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3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总体上属于哲学的范畴,内容具有抽象性与生涩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课程内容应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但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学生难以领会理论,而且也降低课程的实践价值,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4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

根据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满足实践性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有讲授,而且应有案例讨论;在考试中,不仅有知识识记的内容,而且应有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但据调查,绝大多数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即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知识识记的考试方法。

3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在充分领会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中现存问题,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索。

3.1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主体,决定课程建设的成败。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后,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师资建设,安排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进修哲学或伦理学课程,哲学(伦理学)背景的教师进修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笔者为了弥补伦理学基础的不足,安排时间到人文学院跟班听课,通过与伦理学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老师反映,进修、听课等方式避免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脱离的现象,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使公共管理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而不是公共管理学或伦理学。当然,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指望讲授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影响课程的建设,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教师的选拔上,应首先把好入门关,把跨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基础作为选拔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授课教师学科背景问题。

3.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是衡量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前提在于结合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申请相关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课程领域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体现课程内容先进性。以科学性与先进性为例,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时,申报了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不断查询最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融进教学内容之中,大大加深了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明显增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内容建设中,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强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并始终保持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先进性、科学性,实现校级课程内容建设的目标,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3.3案例教学兼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公共管理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适合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案例讨论是课堂唯一的选择。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的内容时,这几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城管部门管理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管部门是依据法律履行职责,那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其原因,在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管理中的伦理,具体体现在无视弱势的基本尊严、粗暴执法与缺乏同情心与人性关怀等。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公共管理需要伦理。在结合案例时,务必辅之以讨论方式,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先讲解案例、再分析案例,最后总结案例机械模式的境况,降低案例讨论分析的效果。

3.4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一份只重视知识识记的考试试卷,只会让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所以,精品课程建设成效还有赖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考察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运用公共伦理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是开设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宗旨和目的所在。据此,公共管理伦理学考察的重点应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识记。笔者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考试中,除适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外,把案例分析能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把上课讨论发言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挥棒,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能力。

4结束语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加剧,矛盾凸显,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暴露使得现代政府在作为政治组织的同时还必须作为经济组织承担起管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职能。传统的以政治学和行政学为理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难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公共管理学界出现了一股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思潮,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主张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来提升政府绩效,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作为一种政府改革实践,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现实,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正在于此。而改革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进一步划分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角色,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公共管理的现代化。[1]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显然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

一般来说,“新公共管理”不仅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在改革实践中,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一种弥补传统行政模式缺陷的新的理论范式。无论以哪一种形式存在,“新公共管理”都是经济理性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和传播,是公共管理部门依托经济理性对传统体制进行的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改造。[2]

作为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引入“企业化政府”的概念,即在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对公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政府的权力分散与下放、公共业务的合同外包、政府的绩效考核和评估等。[3]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包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员工参与决策与管理过程、放松管制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的利用、顾客服务、使用者付费、合同外包、取消垄断性管制规定等主要内容。[4]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新公共管理”以现代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不仅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等。休斯认为,经济学,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融合到新公共管理中,取代了官僚组织中高层人员信奉的传统公共行政观念。[5]

总之,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新公共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还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当今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可以借鉴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背景下,经济学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凸显。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首先,经济学通常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学生习惯于把经济学当成类似高等数学、英语等的公共基础课,而没有认识到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联及其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经济学具有理论抽象、图形多且复杂、数学知识运用频繁等特点,对于文科生占大多数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对经济学的惧怕多于兴趣。在这种心理下,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感到既混乱又茫然,根本搞不清楚经济学究竟要研究什么和解决什么,更不要谈经济理性的培养。最后,由于经济学教学内容多,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目标,合理地定位对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6]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考查经济学课程的定位。

1.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学科建设的影响

英国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先驱,以1979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上台为标志,其改革主题曾被有关学者概括为:私有化、分权化、竞争机制、企业精神、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对工会力量的限制。[7]这场改革给20世纪20年代已经诞生的公共行政学科带来了很大冲击,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学课程为主的传统组合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的需要,英国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转向以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随着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取代公共行政学科,成为培养未来政府公务员的基础学科。

2.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官僚制弊端的分析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官僚制的存在使政府组织的供给具有垄断特性,造成政府面临组织机构规模的不断膨胀和效率愈发低下的困境,解决出路就是打破政府垄断,引入市场、准市场机制,通过服务签约外包的方式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竞争,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委托理论被用于分析政治家和下级官僚之间的科层关系,作为委托人的政治家和作为人的官僚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性,人有可能为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委托人利益,而政治家为监督双方利益上的不一致则需付出更多的成本,为此,需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官僚组织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模式将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应引入市场机制将公共产品和服务转由非官僚组织承担,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经济学还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基于市场的公共政策设计。

综上,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新公共管理”实践开创了思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又催生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形成。因此,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经济学应该定位在经济理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习上,这样的课程定位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基于以上认识,为实现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目标,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借鉴国内外大学应用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现尝试提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1.设计体现“公共管理”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

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增加和删减处理,从而突出“公共管理”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产品的供给、公有资源的管理、税制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述各经济理论的同时,加大对政府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的分析,从而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对于较难的理论模型及数学推导部分则可以进行简单化处理。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调整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政府公共政策,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法,实现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教师的引导主要通过讲解要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归纳问题、设计练习等来实现,学生的互动参与主要是通过自读自学、问题质疑、展开讨论、答题写作、迁移创造等形式完成。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经济学理论分成基本理论和由基本理论推演而来的扩展理论两类。以弹性理论为例,需求的价格弹性部分属于基本理论,教师需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需求的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等,则属于扩展理论,教师完全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或学生自学方式进行。

3.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辅导课环节

在不增加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课程总学时的基础上,在每一章结束时,增加两学时辅导课,用于课程重点、难点、习题的讲解及案例讨论。利用辅导课,教师就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投资、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进出口等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案例讨论是辅导课环节的重要内容,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案例,学生采用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4.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

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考核采用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综合评定,平时考核包括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读书报告(经济学领域的名著)的撰写等项内容。在各种考核形式权重的设置方面,要增加平时考核的权重。建立多手段的综合考核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5.建立突出“公共管理”的特色的实用性的案例库

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融贯通以及实际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目前,各类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很多案例,但较少涉及公共管理部门。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经济学而言,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和专业背景,多采用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

篇8

一、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以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1]。大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又相互支持的,必须统筹、协调起来。公共管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需要重视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加强基础、培养素质、发展个性、突出创新”的方针,强化实验教学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实验课程体系、实验项目改革为突破口实行实验教学改革,整体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实验教学考核考试办法,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其理念主要体现为:

1.强化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公共管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应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及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即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2.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性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接受社会的挑选,作为培养学生的学校,必须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生放在教学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整体优化和改革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3.以系统论为指导,实施实验教学整体优化。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应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多个子系统。要改变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从属地位,单独设置若干门实验课,形成与理论体系相平行的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要相互协调、整合与优化,达到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

大学的课程,可以定义为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计划。人才培养是由一个课程的总体来完成的[2]。分析美国的综合素质教育、英国的宽厚基础理论教育、欧洲大陆的专业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共同的特征是着重学术素养教育。在课程结构和形式上,注重文理、通专、自由选修与限定选修要求的结合。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和核心课程计划强调人文与科学、伦理思辨与务实求证的有机统一,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中,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耶鲁大学的自由教育培养模式与分修制注重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基础性,注重基本技能(写作、外语运用、数学方法)的训练,体现其通才教育传统和通中有专的特点[3]。

我国本科与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归属于管理学门类,授予管理学学位。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管理学门类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可授管理学或法学学士学位)、公共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编制的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含如下二级学科(即专业):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按照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要求,本着综合各专业学科特色、发挥交叉优势的目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不同实验类型对所有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内容(项目)进行模块化分类,我们将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设计型实验模块三个层次(可参见图1)。基础实验模块是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运用一些常见技术工具及软件,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实验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实现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型实验模块:利用各专业软件,通过模拟实际办公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上至思想观念转变,下至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手段等设计的系统工程[4]。在实践中,应通过充分分析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多种课程的特点及课程间的关联关系,提炼出能够利用现代实验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课程,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实验的系统性、课程之间和实验内容的连贯性,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积极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公共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主线,构建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支撑融合、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单独记学分。精心设计实验课程,注重实验课程与科研、社会应用实践相联系,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结合。

根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创新实验和科研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社会调查、实习、科技活动和竞赛等社会应用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采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引进虚拟实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多元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编写、使用、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教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开放实验室,给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较早参与科研工作,提高动手能力,萌生创新意识,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大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建立和完善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导师制,即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愿从事来自实验教学改革和科研的创新性研究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研究、总结和报告,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程训练。教学功能旨在强化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及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重在探究与创新。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参与学校、省(市、区)、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毕业班学生必须进入实验室或社会相关行业从事毕业论文的研究,培养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内容摘要:公共管理学科是在不断克服“身份危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100多年的公共管理发展史使其呈现出学术繁荣与多元格局,这与公共管理思想流派的争锋有很大关系。本文从不同思想流派着手分析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明晰了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流派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篇10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实证领域;规范性研究;技能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64-03

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内容框架是围绕着企业决策行为展开的。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也逐步引入开设了这门课程,目的是将企业管理决策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培养学生在“公域”内理性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目前,国内多数管理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为企业决策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和案例选择都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如果直接沿用这些“企业版”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困惑和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管理经济学仅仅是微观经济学在公共领域的一个“翻版”,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要廓清误解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就需要回到这门课程教学的“原点”――厘清这门课程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明确这门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位置。只有在澄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言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分析工具和决策技术与公共管理实践的对接。否则,这门课程就易于孤立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之外,弱化了其存在的意义。

一、承继与分野: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关系的定位

厘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理解管理经济学、搞好课程教学的一把“钥匙”。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弄清楚这个问题相当于从总体上把握管理经济学的脉络。从教学内容上看,管理经济学涵盖需求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这些知识板块与微观经济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透过内容架构,对两门课程的目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焦点和分析工具进行检视,就会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在两门课程中均属于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比较这两门课程在涉及这个问题上的耦合区和分歧点。下页图1中实线部分是属于微观经济学中涉及需求理论的知识内容,虚线部分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图中可以看到,同微观经济学一样,管理经济学也承继了新古典主义方法论,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以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来刻画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焦点都是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均采用了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但是,微观经济学的终极目的是诠释和细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以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要件。而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决策服务的,所以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以后,就需要运用回归技术,利用既往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拟合出经验性的需求曲线,以此作为预测和决策的依据。正如管理经济学学者曼斯菲尔德指出的:管理经济学试图把纯理论分析问题和日常决策联系起来,前者为经济理论家兴趣所在,而后者则是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

此外,两门课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也是迥异的。在下页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市场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怎么运行的问题,属于实证领域(解决“为什么”、“是什么”两个问题);管理经济学则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方法以“告诉”企业和公共部门“应该”怎样决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管理经济学要采用了线性规划、博弈论等等这些数学工具了。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在基本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并且,管理经济学“借用”了微观经济学很多分析方法。两者的根本分野之处是课程目的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上,其他的差异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具体到教学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在管理经济学知识内容正式讲授之前,选择某个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示方法,与微观经济学进行对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对管理经济学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减少对教材中大量数学内容的“恐惧感”。

二、技能型教育: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合理定位

在不同学科背景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合理的定位对于公共管理“视野”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定位合理既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以公共管理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史为例来观察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定位。20世纪20年代,公共行政学科已经在英国诞生,其课程设置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目标是培养行政官员。1979年撒切尔内阁发起“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个运动触发了英国公共部门管理范式的转变。政府开始要求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例如重视公共服务的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重视成本核算等等;要求公务员更像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的公共管理者,而不是行政官员。这一需求的转变导致英国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发生嬗变,传统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课程组合开始转向以经营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标志着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逐步形成。由此可见,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定位应当是为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提供管理、决策方面的技能性教育。更进一步讲,管理经济为公共管理学科“贡献”的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试举例如下。

例1,根据需求理论,我们知道商品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因素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但是经济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通常设定为线性形式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方便,这样的需求函数是无法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如果公共部门要对香烟征税就需要知道香烟的价格弹性,以此做出征税决策;公共电力部门制订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就需要预测出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这些都离不开需求函数的经验估计。管理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既有数据拟合出需求曲线,这具体地涉及到数据采集(消费者调查或者市场试验)、模型设定、数据拟合、模型识别、模型检验、残差分析、参数的经济学解释等知识点。经过这样的程序就能得到比较可靠的需求曲线供决策参考使用。当然,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于成本函数的估计。

例2,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公共责任机制,以绩效评估强化公共部门对公众和国家权利机关的双重责任。管理经济学中的线性规划技术正是进行绩效评价、优化资源的强有力工具。这个工具帮助管理者怎样以最佳的方式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分配有限的资源,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绩效。1985年荷兰的Rijkswaterstatt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了全国水管理政策,年均节省开支1 500万美元;1989年San Francisco警署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巡逻时间表来安排警员工作,年均节省开支1 100万美元。可见,对于具体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线性规划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无论从公共部门管理的的实际需求、学科的形成史,还是课程的自身特色来讲,管理经济学都应该定位在技能性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教育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当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这样的课程定位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技能性教育的定位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精讲理论性内容和用于理论推导的技能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微观经济学中相对应的部分,突出“实用性”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方法、线性规划技术。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已经成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主流性的管理工具,这应当引起中国公共管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三、特色化与实用性:案例选择的两个基点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界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管理经济学而言,案例教学使学生象征性地步入特定决策者位置,体会、熟悉乃至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对象、程序和方法。某种意义上讲,案例教学法是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案例示范”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即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也能够使学生积累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诉诸的经验。目前,在各类管理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案例,但是其中大多数以企业部门决策为对象,即使涉及到公共部门,也不完全是以公共部门的管理决策作为分析对象。例如,涉及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时,多数教材均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及政府管制问题上,以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作为案例来研究企业行为以及政府管制行为。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和这种案例更多地属于政府管制经济学或者公共政策分析的范畴,与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公共部门管理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鉴于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是技能型教育,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突出案例的“公共管理”的特色以及实用性。具体地讲,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特色,多采用相对应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例如,讲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经济变量时,“企业版”管理经济学可以采用企业销售量的预测来作为案例,在财经类高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中,就应该采用诸如预算支出或税收收入这样的财量的预测作为案例。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时间序列预测法,又体会了财政部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实用性是案例选择的另外一个基点,这个基点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可操作性,学生在未来管理实践中可以“复制”从案例中学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例如最优化技术这部分教学中,照搬微观经济学的案例,以既定量货币在衣服和实物之间如何最优配置作为案例,显然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如果选择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最优规模如何决定作为案例,则更贴近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者平时重视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教材,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第一要务,目前国内有关公共部门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技术来进行管理的案例尚不多见,已有的案例比较粗糙。笔者认为在把握特色化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案例,国外案例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而且对中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例如预算管理改革,也具有借鉴示范意义。

四、结语

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著作的出版标志管理经济学的诞生。今天的管理经济学已经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决策学等学科的精粹,发展成为一门对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具有基本方法论意义的学科,涵盖了管理决策中几乎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正方兴未艾,其成效既取决管理思想的变革,也有赖于管理方法上的“量变”。有鉴于此,改进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各专业中的教学方法,突出技能教学,编写精当的案例,必将培养出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埃德温・曼斯费尔德.管理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17.

[3]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公共管理科学,2006,(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