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与动物药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学与动物药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中药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是在18世纪之后以西药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的西药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医学研究者为区别于西方的医学对民间传统医术的重新定位,是对中国传统医疗药物的称呼。中药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的伟大实践,通过前人对草药等药物治疗疾病的药效分析总结的经验,经过代代的相传的医学总结。中药的药物来源一般为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的相关种类,其涵盖范围较为广泛,经现代的科学技术证实,中国的中药技术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2中药学优势分析
中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医术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沉积和实践证明的医学技术。中药的来源广泛,一般为植物、动物和矿物质,药物的来源都是十分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的可再生资源;中药的治疗机理一般以养为主,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药物增强机体器官的功能,通过自身免疫能力对病原进行清除进而达到对疾病的治疗目的,这一机理的优势在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少,可以有效的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和产生其他复发疾病;中药的最佳作用是能够对疾病做到标本兼治,在清除机体的表面疾病症状同时也对疾病的根本病灶做到清除,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再次发生,对疾病做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中医药物对一些疑难杂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优势。
1.3中药学弊端分析
中药在对疾病治疗时,其疗效较慢,一般都为几个疗程以上服用才能见效,治疗期限的延长大大增加了中医药物的成本,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通过喝中药对疾病进行治疗时,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麻烦,干扰了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因为中医药物的具体有效成分有待分析,所以在进行治疗时不能针对具体的疾病发生部位进行治疗,只是通过对身体的全方位的控制,这也是增加治疗时间的原因之一。同时中药在进行煎药的过程也较为繁琐,药物服用味道十分的苦涩,也是许多人不喜欢中药的原因之一。
2西药学的相关分析
2.1西药学的基本概念
西药是在18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随着科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化工业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相继形成的现代西医药学,是在传入中国之后为区别中药而定义的药物名称。其区别于中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从天然产物中提制而成的药物,针对身体的不同病原种类有针对性的合成针对某一种或者几种病毒的药物,有较强的特异性。
2.2西药学的优势分析
西药的产生是有机化学等多种科技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西药在进行疾病治疗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通过分析某种疾病具体的产生原因,然后针对这种原因进行药物制备,其产生的西药只对这一种疾病有治疗效果,治疗的范围较为狭窄,但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药效作用时间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疾病症状进行缓解。同时西药的种类较多,可以在知道某种治病因素后选用具体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西药一般是提纯后的化学药剂,药物的浓度较高,服用的次数明显少于中药。在制作西药时为增加适口性,可以增加甜味剂等添加剂成分,有效的避免了中药的苦味道。西药在携带过程中也明显方便与中药。
2.3西药学的弊端分析
西药的毒副作用是西药在使用时的最大隐患之一,西药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对机体的正常细胞有损害作用,对机体组织和器官也有较大的损伤。所以西药在服用过程中要按照严格的医嘱进行服用,避免因药物使用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西药在使用过程中针对疾病治疗作用较为单一,当多种并发症出现时治疗难度较大,药物会产生拮抗作用,同时西药在进行治疗时只能对治病病毒进行杀灭,对机体的免疫能力没有增强作用反而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经西药治疗后的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对疾病不能够做到根本兼治。西药在治疗使用过程中也会使病毒等致病因素产生抗药性,增加治疗难度,这也是西药的弊端之一。
3中药学与西药学的结合分析
中西药物的分类只是以药物的治疗机理不同和制备的方法不同而界定的,没有国界和地区之分,区分中西只是对药物的名称进行界定。在选用哪种治疗药物进行治疗时要依据具体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选择,也要依据病人的具体身体情况进行分析。现在我国的医学发展形式是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药物制作和对疾病治疗,充分结合二者的优点,避免二者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对疾病的良好治疗效果,增加对药物的利用率,减少毒副作用,使中西医药物完美结合。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是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和重要方向。
4结语
篇2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性基础学科,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免疫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课在免疫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免疫学实验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免疫学实验课不同专业医学生免疫学是医学科学的前沿学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个领域。免疫学知识更新快,技术发展快,涉及学科广,是推动现代生命科学的支柱性学科,并且是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并掌握好免疫学的相关知识,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免疫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课是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免疫学实验课的开展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因此,开展并安排好免疫学实验课,对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现阶段免疫学实验课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免疫学实验。各专业学生均采用统一的实验课教材,缺乏对医学生专业不同的针对性实验课设置,无法很好的调动起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导致了免疫学实验与将来的实际运用严重脱节。因此免疫学教学迫切需要对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实验课方案,以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让各专业医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学实验课调整,可以将实验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课时的1/3用来安排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免疫学实验,使新学者对免疫学的经典理论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实验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2/3的课时根据不同的医学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使不同医学专业的免疫学实验课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各专业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更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针对不同专业的免疫学实验课程设计进行探讨。一、基础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是科研队伍的后备力量,是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因此要尤其重视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本专业的学生特点,免疫学实验课应多设计完整的系统性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或者独立开展一个小的研究课题,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实验的延续性和完整性。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个实验设计,让学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老师进行探讨,选择几个可行性方案,并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来共同解决同一个科学问题。例如,可以设计抗体的制备实验。第一步,选择佐剂开始,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弗氏完全佐剂(CFA),铝剂,蛋白佐剂等;第二步,动物的免疫,可以选择小鼠,大鼠,兔子等实验动物;第三步,血液的采集,可以有尾静脉取血法,眼外眶采备血法;第四步,血清的分离;第五步,抗体的检测,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体的滴度和抗体的亲和力等。最后,让学生比较不同组之间获得的结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抗体的制备原理和特点。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如何将免疫学实验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相关联,对他们而言比单纯掌握一种实验技能更有意义。实验教学中应以具体的临床疾病或相应的动物模型为例开展,不但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疾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超敏反应是临床上的常见免疫系统疾病,可以对本专业学生针对性地设计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的实验。以钥孔血蓝蛋白(KLH)为致敏原,首先皮下免疫刺激机体淋巴细胞产生初次免疫应答,7天后,在小鼠脚掌以KLH冲击免疫,通过测量小鼠脚掌厚度来检测小鼠二次免疫应答引起的超敏反应的强度。以此为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超敏反应原理的理解。三、医学检验专业近年来,医学检验发展迅速,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临床疾病诊断和监测的准确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依赖性。因此,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实验动手能力及对实验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设计临床上最常用到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实验,让学生综合采用ELISA,金标免疫层析法和化学发光法来检测阴性标本和不同数量级的阳性标本。由于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分析实验结果,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的异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同时还了解了各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四、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实验课程的重点应该安排在如何预防疾病方面。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疫苗。因此,疫苗的研发和制备应该在本专业学生免疫学实验课程中占有绝对的分量。可以设计蛋白质疫苗的原核重组表达、纯化与免疫效果分析实验。让学生从引物的设计开始,到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蛋白质诱导表达与纯化,进而免疫实验动物以检测蛋白疫苗的效果。考虑到实验周期长所带来的具体实施上的问题,可以根据课时对实验课方案进行调整,先让学生了解整体的实验线路,再对其中的具体的几个关键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五、药学专业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基因工程制药为主的生物制药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三大类,药学专业学生正是从事生物制药行业的主力军,因此免疫学实验课设置可以将重点放在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方面。实验课是免疫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的免疫学实验课内容相对单一,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区别,达不到因材施教,针对性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设计免疫学实验课内容,不断更新完善实验教学方案,不但可以调动各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排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免疫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峰,曹雪涛.关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子志,2011,27(5):468-470.
[2]罗红,杨光,孙文平,刘辉.改革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三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84-85.
[3]王艳,杨静,冯承恩.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73-274.
篇3
关键词:《蒙药学》;野外实习;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蒙药学》野外实习是指在学生学习《蒙药学》理论基础上蒙药的基本理论、蒙药资源、蒙药采集、药味、药性、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等系统地学习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蒙药学》的重要实践过程,系统结合了《蒙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地位。《蒙药学》野外实习是有利于重点进一步掌握认用药物的资源、药用部位、采集、鉴别、贮藏管理、药味、功效、应用等理论,也是利于掌握采收药物过程中蒙药基本理论规律。研究利用药物的十七性能什样来调整机体内部的三根特性的成分的平衡和协调,所以蒙医学所有课程的基础课《蒙药学》的补修课。
《蒙药学》野外实习是蒙医药的古典著作、蒙医临床,甚至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很多学科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尤其《各论》内学得单药是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种类多,变化大,认用复杂。味、性、性能、功效等的之间相似,但采收是它们之间有很大区别和混杂,所以对认学和教育学生的老师要求高,刚认用药物的学生来说能学习记住是有很大困难。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总结《蒙药学》教学方法交流经验,也提高这门学科的教育质量,发扬《蒙药学》理论和蒙医学临床中蒙药的优点,跟着社会发展规律,培养新一批蒙医药人才为目的写了这论文。
充分认识《蒙药学》野外实习在蒙医学的地位
古到今蒙药本草和蒙医药的典著在有地区内共用蒙药方剂是大概有300余年历史,咱们蒙古地区内部应用也有了100余历史。蒙医学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的民族医学,蒙古民族的自然科学范围内唯一拥有完成地系统医学。蒙药是治疗疾病的工具,也蒙古民族人民的健康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蒙古民族的优秀文化遗物[1]。讲给学生《蒙药学》的科学性和永久丰富经验的优点性在写古代著作里,总结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也讲老一代蒙医及其蒙医药者的经验等的同时,深刻地认识了世界医学发展趋向。这样做也保证了学生正确对待蒙医药,提高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蒙药学》野外实习是以后打好学习蒙药方剂及其临床课程的基础。例如引用蒙药方剂成分中药物的味、性能、功效等配制,必须清楚什么样用药物、代替引用药、采收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能打到成为合格蒙医生的基础。因而学习临床其它课程也有推动作用。掌握蒙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可以能认用药物。学习《蒙药学》野外实习是未来在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的医生,深刻印象更有变成远大理想的学生打好基础,发挥它的重要性,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增加学习爱好和动力。
2.培养学习爱好,激发学习兴趣
《蒙药学》野外实习的过程中稳固地掌握蒙药资源、种类、性能、功效的同时,深刻地认识药物,也应用结合蒙药的理论。例如种类不同药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引用在同一种药材上。石竹科植物瞿麦和石竹的带花地上部分,杜娟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序,玄参科植物疗齿草的全草等植物在蒙医药上用于瞿麦。实习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蒙药的命名。例如形态(扎乃哈莫尔―其其格)、气(珠勒根―胡吉)、产地(哈切.古日古莫)、味(嘎顺淖高)、颜色(希拉毛敦)、功效(特讷格―乌布斯)、部位(毕力格图―娜布其)、产地(北蓝盆花)、传统习惯(阿如拉)等等。仔细地认识了根据药物的外形状和特征的命名药物。例如旋复花、草乌、天仙子等等。还有认用很多种课本上没有药物,引用在蒙医临床上药物的性能、功效。例如荨麻、芯芭、百草霜、问荆、芥子、巴道拉、阿布嘎等等药物[2]。其它还有中医不用只能用在蒙医上的含有蒙医药的特征药物的特点、性能、功效等等药物。例如硬毛棘豆、多叶棘豆、杜鹃花、草乌叶、玉簪花等等药物。通过认识这些药用植物深刻地理解了药用植物的性能、功效,用实际例子介绍蒙医临床方面的成绩和蒙药学的特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蒙医学社会价值观,稳定了学生的观点,远离了强迫性或盲目性学习,激发学习爱好,增加学习力度。
3.充分结合理论和经验、理论和实际
实习过程中采收药材以后,根据《蒙药学》中味、药性、药力、功效等基本内容规律在当地加工,解决了依据《蒙药学》的传统特点而干燥,符合药材的规格,保证药材的质量等等,用药的基本步骤。实习的同时教育重点放在蒙、汉医共同用的当地药材黄芩、黄芪、防风、甘草、麻黄、柴胡、糖芥……等特产药用植物;泡囊草、天仙子、蓝盆花、花锚、肋柱花、多叶棘豆、硬毛棘豆、蓝刺头、北紫堇……等只能用于蒙医临床上药材来源罕见或没有的药用植物;狭叶杜鹃、芥子、荞麦花……等蒙医临床上少用而产量高,未来可以开发利用等药用植物。大概掌握了有100~200种药用植物,系统指导教育这些药物的生长环境、药用部分、采收方法等等[3]。通过野外实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药用植物丰富,自己可以认药应用,未来可以调查资源和研究学科打到基础。甚至野外实习也教育学生们保护自然界环境不可缺少的机会。总得来说掌握认和采收药用植物实习,直接补了理论课的缺陷;扩展了学生知识范围方面,有推进作用。
4.开发利用保护蒙药资源
蒙药资源是指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资源,但是这里只指植物药资源。随着社会发展,用药量迅速增加;随着自然资源缺损和生态平衡失调,依着药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地方时间的变化,有些药用植物缺乏或毁灭的危险[4.5]。所以我们认识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药用植物的重要性。例如草乌、漏芦花、沉香、干姜、肋柱花、甘草等等。药材资源关系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土地、气候、植物普及、补缺损量等等研究范围,有利用时间长、消耗人力和物力大等困难;所以我们根据系统研究这些,才了解资源分布、缺损等基本情况,系统地开发利用蒙药资源,很好保护产量减少,科学计划保护好快要没了药物等,走上发展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的道路,供应日益旺盛蒙医药经济和好质量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分析被选145制剂中有分布于内蒙古的药用植物89种。这些种类有内蒙古甘草、麻黄、桔梗等药物从古代就变药品供应,还用于蒙药制剂中有漏芦花、肋柱花、多叶棘豆、蓝盆花、赤子等药材。其中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只用于蒙医药的药材,供于眼前蒙药经济供应,减轻或不压于生态平衡。现在药材的供应和价格不稳定,有些药材罕见或无而影响蒙药经济利益,也损于人力和物力。这样不珍惜大自然的资源会不利于人类和自然资源的平衡。另外因为无规律地开发和乱采收药物,也损坏了生态环境,例如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中用于稳定沙土植物甘草、麻黄、防风等,无计划采收引起干旱环境快速地变成沙漠化。为了根本上解决减少了罕见或性好药物的资源,例冬虫夏草、贝母、川黄连等药物材在药店上罕见等矛盾,研究保护蒙药资源;有必要开发利用药物必须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少见或罕见药物在原地,保护异地的药物,保护种子,或选择地保护优等种子等等进行适当方法,同时研究发育生物钟子。药物资源是连续发展蒙医药的物质基础,而我们在这方面研究很薄弱,所以需要快速地提高这方面研究。
通过《蒙药学》野外实习我们的蒙医班、蒙药班、药物制剂班学生们充分认识和学到了蒙药的基本理论、资源种类、采收、药物的味能、药性、性能、药效等知识,研究和普及种或培养药材技能,尊重保护中药材优性种子方法,研究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种子,发扬中药和草药的西部开发,打好培养教育新时代人才的基础。我们的故乡广阔,区域气候变化大,植物分布不同,首先地方性植物变为半家化,家化研究;培育种蒙医临床上常用药在我们地区少见或产量少、缺乏等药材;建设可以种、、标准化、质量好、无污染、产量稳定等蒙药材基地和工厂基地,研究选择性培养药物种类、种技能、种规范、质量监督等,是我们提供继续性发展蒙医药的方向指南。
参考文献
罗布桑.蒙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8):17~18
白青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上)[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7
布和巴特尔.论述蒙药基础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2003.2:17~23
篇4
[关键词] 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中医临床药学;应用分析
科学诠释的基础在于哲学理念,哲学、文化等因素对中医药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1-2]。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3]。在《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针对中医药研究,提倡将学术思想的创新作为第一要素,注意引进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并提倡多学科交融[4]。因此,学术思想创新是中医临床药学等学科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看来,多成分药物代谢是发展较快的科研方向,从广义的多成分药物概念出发,中药可被视为多成分药物的一种,中药代谢也自然可被归为多成分药物代谢之中[5]。但作为中医临床工具的中药,其独特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决定了多成分药物代谢面对中医临床药学时需缜密分析,择需而用、据理而施。同时,虽多成分药物代谢SCI收录期刊论文在不断增加,但仍以实验论文为主,且多发表在药物及化学分析类期刊中[6],而有关多成分药物代谢的理论研究较少,学术思想创新和理论探索更难见,且未见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及相关理论与中医临床药学相关的研究。
本课题组按照中药多成分同时显效并代谢的特点,结合中药在中医临床使用的实情,探索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与中医临床药学体系结合应用,尝试阐述中医药的科学性。
1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
多成分药物代谢可以界定为,以多成分中各成分间的转运蛋白及药物代谢酶相互影响作为核心,以多成分同时测定为原则,以多成分环境影响的代谢变化为重点的研究方向。
其学术思想体现为以多成分整体开展,既关注其中单一成分代谢动态,又关注各成分间相互影响的化学过程研究体系。多成分药物代谢是在药物代谢学(drug metabolism)[7]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与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注重药物的动力学特征(药物在体内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注重药物的效应特征(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有明显不同的科学界定。
多成分药物代谢主要研究在多成分共存环境下,各种成分的代谢动态过程及不断变化的多成分组成特点。可将服药前的中药成分复杂配伍,延伸到体内代谢转化过程的动态配伍中。本课题组在科研实践中,采用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技术全程检测多成分代谢过程,分别对多成分在肠代谢、肝代谢及肾代谢的总体多成分组成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成分组成的差异[8]。
单一成分药物代谢与多成分药物代谢是密切相关的研究,单一成分的代谢化学过程和代谢酶机制是多成分药物代谢的基础。多成分药物代谢扩展和深化了酶介导的各单一成分间关系,并在多成分同时测定原则下,总结了不同阶段代谢后的多成分组合配伍关系,本课题组对白芍药材中的多成分代谢研究过程从整体上定性说明了不同代谢阶段会产生代谢后总成分比例变化,不能只关注常见的单一成分[9]。
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对药物代谢学中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探索和理论总结,形成了“时序横向并发、因果纵向关联”的,由序贯代谢(sequential metabolism)、并发代谢(concurrent metabolism)和多重代谢(multiple metabolism)3项基本内容组成的学术思想体系,并在此学术思想指导下,开发了以“消化循环双重灌流、血浆成分富集制备”为核心的关键技术;运用“动态跟踪、全程连续”的多成分即时分析监测手段构建研究方法。该学术思想指导的研究方法课题连续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正在执行中。
2中医临床药学中的多成分药物代谢问题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药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其多成分同时作用是已被公认的科学事实,但中药内含成分从口服进入机体,到发挥疗效经历的吸收、代谢、分布及排泄的各过程中,多种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却研究甚少,已经成为阐述中药成分发挥临床药效的短板问题,亟需有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对此开展系统研究。
同时,中医临床过程中,很多患者都有先期接受化学药物治疗的历史,化学药物的药酶诱导、抑制等作用对后期中医临床过程中的中药疗效产生极大影响,这种化药成分影响中药成分代谢的问题也是中医临床药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另外,中药成分进入机体后,不同成分经过不同代谢后产生的代谢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10]。
因此中医临床药学中的中药代谢问题应着眼于多成分代谢的即时、并行研究,以临床口服中药的“多成分整体动态代谢”和“单成分相互代谢影响”切入,借鉴现代医学临床药学相关的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知识与技术开展工作,将中医临床药学中的中药成分代谢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从而推进中医临床药学的进一步发展。
3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在中医临床药学中的应用分析
3.1中医整体观的学术思想需要多成分药物代谢整体思想的协调 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代谢上是相互联系的,在形态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上是协调一致的,在病理变化上是互为影响的。中医认为人是精、气、神的统一的三位一体的整体[11],并从升降沉浮、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等角度利用中药治疗疾病;西医认为人是细胞、组织、系统的层次性整体,并从分子层面的受体、酶、蛋白等靶点机制寻找治疗疾病的化学分子。
因此,从采用药物治疗疾病角度审视,当多成分药物将多成分代谢性相互作用作为整体考虑时,更接近于中医学的整体理念,并也将分子机制层面的研究方法带入到了中医整体认知的涵盖层面。
3.2中医临床药学中实际用药方式符合多成分药物代谢思想 中医临床药学在中药学的基础上,更加专注于中药临床作用效果及反馈。在临床中药应用中,多依据“君臣佐使”和“七情合和”的原则对中药进行配伍组方来使用,很少用单味药来治疗某一疾病,即便是单味药单独使用,一味药中包含的成分可以达到几十甚至几百种,其中的有效成分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成分组合,是依靠多种成分共同作用产生的疗效作用[12-13]。
另外,中药产生疗效作用的成分可能是中药原药材中并不存在的物质,这些真正有效的成分可能是在某些过程中,通过药物中各种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的,也可能是药物进人体后,经过体内一些代谢过程产生的[14],所以基于中药在临床的使用特点以及本身多成分的特性,提出多成分药物代谢思想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
3.3中医临床药学中代谢的单成分研究积累已丰富,但亟需提升多成分整体研究 化学成分作为药效物质基础是对中药疗效机制阐述的根本[15-16],每种单一的化学成分是在中医宏观整体观念指导下,遣方用药时,产生疗效的微观作用单元。
单一化学成分结构认知,已经在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方面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得到了充分揭示。这些单一化学成分的代谢知识,逐步在医学、化学、药理及药剂等方面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中,不断地丰富积累。但单一化学成分全程代谢,亟需以代谢全程的时序流程顺序(例如消化道腔内代谢、消化道细胞壁代谢和肝内代谢)和空间位点差异(例如肠代谢、肝代谢和肾代谢),进行全程式衔接的内含因果序列代谢分析。进而将这些单一成分作为整体,并关注它们之间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整体表达结果研究更待深入;例如多成分间“代谢-代谢影响”研究,亟需从各成分的代谢过程分析相互间的代谢影响(药酶抑制成分与药酶底物成分的同时服用影响);例如多成分间“代谢-转运影响”研究,亟需从成分的代谢及转运过程分析相互间的影响(肠细胞P-gp诱导成分与CYP450酶及P-gp共同底物成分的同时服用影响)[17-18]。
3.4中医临床药学中的多成分代谢性相互作用问题研究技术和手段可支撑其发展 化学成分跨膜转运机制研究透彻清晰,相关蛋白表达与功能研究进展迅速,跨膜转运控制及信号传导机制研究作为科学前沿,为成分吸收与代谢不断铺平道路;单一化学成分的代谢分子过程和机制阐述日见清晰,相关代谢酶的表达与功能研究不断深化;化学成分代谢的遗传因素日渐彰显,医学治疗中,针对药物代谢酶的个体化遗传差异逐渐明晰;化学成分代谢的病理学影响因素逐渐归纳条理,临床前代谢与临床代谢的衔接比较关系日臻完善;临床代谢试验研究的相关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进步迅速,分析灵敏度,量化准确度、方法重现性等均有提高[18];临床采样的体外试验用的组织活性维持、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及蛋白序列结构分析结合多通道计算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迅速,高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临床药学研究的动物在体试验替代法发展快速,新的在体功能维持设备和方法不断演进,实验动物外科精细手术模型操作成功率大大提升[19];以中医临床疗效为指导的实验动物模型药效与多成分代谢结合的“暴露-反应”研究也进入到多成分并行监测层面[20]。
3.5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为中医临床药学发展提供支撑的可行性 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以药物代谢学科稳定的理论体系、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依托,以成熟的单一化学成分代谢研究的新模型、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前沿探索成果为带动,以化学成分代谢相互作用研究为指导,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前沿,并在不断补充完善,尤其是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已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所重视。
同时,根据中医临床药学的实际情况,笔者的科研团队就多成分药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系统性的切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中药多口服给药的现实,以序贯代谢和多重代谢方法开展多成分代谢研究,针对多成分研究中不同消化道和代谢部位的差异,对多成分的时序并发关联性研究及多重代谢序列及因果量化关联性研究方面,进行针对性优化,完全按照临床用药后的生理路径过程开展连续性探索工作。
4小结与展望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向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临床药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学(重点关注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随着药物代谢学研究的深化,及对药酶基因表达特征的规律认知,群体药代动力学等相关方向也飞速发展,但这些都局限在对单一成分的代谢研究上,未深入到多成分药物(例如中药)代谢研究的代谢过程成分配伍变化层面。
中医临床药学作为中医药学与临床实践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加强中医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21]。研究多成分的中药代谢问题是中医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但其不能只采用单成分药代动力学方法开展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将成分间的相互影响下代谢过程充分考虑,形成符合中药多成分临床用药特色的研究方法。
总之,多成分药物代谢结合中医临床实际,对中药治疗疾病过程中动态的多成分代谢过程开展研究,在中医临床药学领域有别于中医临床药代动力学,并努力为中药临床疗效的现代科学机制阐述提供可靠的证据。当然,“多成分药物代谢”学术思想其本身仍待进一步完善提升,在继续加强理论支撑和技术开发的同时,也需要医药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但依然坚信此方向是研究面向科学大格局,需要方法学创新[22]的直接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盖国忠,张志强,等. 浅谈中医科学诠释的理念、规范与路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 1.
[2] 王永炎,郭蕾,孙岸弢,等. 中医意象诊疗模式诠释[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 22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中医药规财发 [2011]49号)[EB/OL]. [2013-11-18]. http:// satcm. gov. cn/web2010/zhengwugongkai/jihuaguihua/zhuanxiangguihua/2012-06-06/15737. html.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EB/OL]. [2013-11-18]. http:// nsfc. gov. cn/nsfc/cen/xmzn/2013xmzn/index. html.
[5] 贺福元,邓凯文,石继连,等. 中药多成分体系宏观质量表征的数学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 3096.
[6] 刘洋,梁吉春,石任兵,等. SCI收录期刊发表中药代谢研究论文情况分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5): 448.
[7] 曾苏. 药物代谢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21.
[8] 刘洋,石任兵,刘斌,等. 口服丹参饮片煎液大鼠体液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 768.
[9] 潘艳丽,董玲,刘洋,等. 白芍的中药代谢特征谱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9): 798.
[10] 韩旭华,牛欣,杨学智. 方剂药效物质系统与单味药成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5): 289.
[11] 曹森,刘家强,顾佳,等. 关于中医学的整体思想[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 80.
[12] 杜武勋,朱明丹,肖学风,等. 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 692.
[13] 马春涛,雷燕. 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3): 46.
[14] 张琦,张大方.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07,27(2): 54.
[15] 夏厚林,黄立华,曾南,等.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析义[J]. 中药与临床,2011,2(1): 36.
[16] 陈梅,赵鑫,沈舒,等.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概述[J]. 海峡药学,2010,22(3): 11.
[17] 翁小刚,朱晓新,梁日欣,等. 中草药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2): 104.
[18] Tasso Miliotis, Liaqat Ali, Johan E Pal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ly sensitive method using LC-MRM to quantify membrane P-glycoprotein in biological matrices and relationship to transport function[J]. Drug Metab Dispos,2011, 39(12): 2440.
[19] Ingmar Lautenschlger, Heike Dombrowsky, Inéz Frerichs, et al. A model of the isolated perfused rat small intestine[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10, 298(2): G304.
[20] 赵慧辉,隗丽,张凯伦,等. 五味降压方在药效反应时肠吸收多成分暴露特征探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9): 804.
[21] 翟华强,王燕平,王永炎. 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 459.
[22] 王永炎. 中医药科研形势及发展趋势[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7): 705.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 drug metabolism used in clinical pharmacy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Yang1, ZHAI Hua-qiang1*, ZHAO Bao-sheng1, WANG Jing-juan1, DENG Qiao-hong1,
WANG Guo-peng2, ZHANG Lei1, XIANG Jia-mei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 Zhongcai Health(Beijing)Bi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100055, China)
[Abstract] Multicomponent drug metabolism can be defined as a research area that, rather than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s a concerted dynamic metabolic variation of one component in several other compounds circumstance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transport protein and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and the study of the dynamic course of multiple components must be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By the use of multicomponent drug metabolism in the clinical pharmacy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t can become a useful tool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verall dialectical method and the concrete molecular approach.
篇5
1提高教师的临床专业素质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药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还要熟悉临床经常使用的药物,具备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信息时代的今天,临床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要保证临床药理学教学能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临床用药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临床专业素质。教师除通过医学文献、专业杂志、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掌握信息、更新自身知识外;还应定期到临床科室与各科临床医师交流,收集临床病例及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医师和专家共同探讨,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或邀请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到教研室来,讲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用药问题,以便及时掌握临床用药的最新动态。例如,在糖尿病的初次治疗中,传统教科书指出一般应先使用口服降糖药,在胰岛功能不良的状况下才使用胰岛素;而临床中对于年轻糖尿病患者,强调的则是胰岛素的早期强化用药,以尽快控制血糖水平。由此表明,教科书上的用药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只有通过参与临床实践,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药物知识,并针对病情掌握最新的药物用法、用量和用药观念,极大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突出教学特色,精选教学内容临床药学也是一门将药学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但它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研究药物的应用规律,旨在运用客观的科学指标和方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2]。
从其定义来看,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药物评价,对象是健康人或/和患者,而临床药学则是通过药物或设计新的制剂和剂型实现用药个体化,以提高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主要目的,其对象仅是患者;临床药学的大量临床实践可为临床药理学的共性研究提供动力和实践依据,而临床药理学研究所得到的共性、关键性成果对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又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针对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两门学科的差异和共性,对于临床药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就应着重讲授药物的临床评价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药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药物的临床评价,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详细介绍药物临床评价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我国近年来关于药物临床试验的新规定。例如,在讲解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时,可介绍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以具体实例向学生说明,有条件还可开展实验课,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临床实验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结合循证医学的原理,向学生介绍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并进行专题讨论,提高其专业兴趣。由于教材编写相比临床实际用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临床广泛应用的许多药物都未编进教材;而学生很快就要接触临床,迫切需要了解当前临床用药的新情况。因此,对于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面,笔者结合临床所需,精选了如下课堂教学内容:在总论中着重讲解临床药动学与治疗药物监测、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的知识。对各论则选择临床使用频率较多且较复杂的药物,如心血管疾病药物、抗菌药、降糖药、呼吸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以及消化性溃疡用药等,以疾病为中心进行重点讲授,侧重于各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及临床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并对药物相互作用、药源性疾病、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及学科的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介绍,真正起到联系临床医学与基础药物学的桥梁作用,弥补两者的教学空白区域;同时还介绍了有关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提高学生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当然,对于部分未能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可在业余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收集资料,与学生共享、交流,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其知识面。
3以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药学与医学教育相对分离,医学生不懂得怎样合理用药,药学生不懂得为什么用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医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中应以临床疾病的合理用药为中心,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在国内、外医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实际情景中,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3]。
PBL教学法就其实施过程而言,包括“问题设计—自学—小组讨论—集体讨论—总结”等阶段。其中,问题设计和总结阶段的主体都是教师,教师应尽可能根据教学大纲重点要求,将临床实用意义大的历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提前将设计好的问题告知学生,并在学生讨论总结完后做适宜的总结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可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记忆。落实到具体实施上,在课堂上还可结合开展案例教学和临床用药处方分析,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时,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出几个针对临床实际病例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集中讨论各方案的合理性,并逐一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可以对其分析判断做出总结,并介绍临床上针对此类感染病例常用的用药方案。这样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锻炼其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其更能适应临床合理用药的需要。
4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与追踪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考核可为教师提供第一手教学信息,教师可利用考核提供的信息,调整和完善教学工作方法;考核也可督促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其内容和形式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积极性。如何在考核中体现临床药理学“紧密联系临床”这一特色,是提高学生临床用药水平的关键手段之一。在考试题型方面,应降低客观题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分量。例如,适当加入临床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合理选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处方分析,指出合理或不合理用药的依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传统的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则适当的压缩分量。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初步确定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分数权重为40∶60(满分100分)。在考试内容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考试能够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反对“全、偏、繁”,因此笔者按照教研室集体拟定的教学大纲,根据各知识点“了解、熟悉、掌握”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临床常见疾病合理用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考察。
篇6
关键词: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主要任务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以科学研究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2],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3]。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4]。《中药学》以中药理论和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应用等知识为核心,是认识中药、使用中药的课程。《中药学》中药数量多、内容繁杂、关联性差、难记易混、枯燥乏味、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理论性较强。尽管大多数学生能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基于课程的特点,内容难以理解、难记易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所降低,学生不能及时的对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成员就《中药学》教学内容、成绩考核改革进行了尝试[5]。
1教学内容
就课程所需,适当补充相关中医学基础知识,达到便于学生理解中药学知识的程度。就职业需求,将代表性中成药及中药调剂知识融入教学当中。就学时所限,适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进行详细讲解,切忌面面俱到。
1.1增补中医学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原则
因农业院校某些专业(如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动物制药专业)学生没有相关的医学基础,因此每类药物在学习时,应先强调与本类药物相关的疾病及中医理论,在此基础上讲解功效的概念及代表药物,只有这样才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为此,我们教学过程还是按中药学章节顺序来进行授课,只是在授课过程中依据需要穿插相应的中医基础知识。如在讲总论中药性能“四气”时,为了更好理解四气概念,就应补充“阴、阳”;讲“归经”时,为了更好理解药物归经的名称及归经理论的运用,应适当补充“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如在讲各论解表药时,应适当补充“脏腑学说”中有关于“肺”及病因“风”的中医学知识;化痰药适当补充“痰”的中医学知识等。因为课时有限,要求老师在补充相关医学知识时,要深入浅出,语言精简,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就可以了。另外,通过作业的方式及课前提问的手段,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网络及师生交流平台中老师提供的视频等学习资源去学习巩固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利于中药传统功效的理解和应用。
1.2精讲章节概述
由于课时限制,教学内容应该有重点的讲授,不能面面俱到,而精讲章节概述是关键。因为章节概述概括出了该类药物性能功效的共性特点,将章节概述讲精讲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各类药物的普遍规律,再学习每章具体药物时,只须掌握其个性,比较各味药物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了,这样有主有次、有常有变,可以避免重复学习和记忆,省时省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老师授课效果。
1.3精简章节及药味
中药学各论部分共有20余章,涉及500多味中药,如果逐章逐药的讲解,是不可能讲完的,即使勉强讲完,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学生一知半解很难对每一味药有清楚的认识。因此,选择重点章节(如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进行讲解,将重点药物讲透,而消食药、驱虫药、外用药、涌吐药、拔毒化腐生肌药可以不讲。重点章节的药物依据学习要求、临床使用率和后续课程内容衔接等进行精简。清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药味众多,上课时可根据主治病证的不同再将药物人为分成四小组,每小组药物各选择几味药精讲(如治疗温病的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治疗疮痈的鱼腥草、蒲公英、败酱;治疗咽喉肿痛的山豆根、射干、马勃;治疗痢疾的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小组其余药物学生课后自学并归纳总结,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且便于学生的学习。每组药味之间有很多共性,因此为便于学生记忆,要求掌握所谓的“要药”,如蒲公英是治疗乳痈的要药,鱼腥草是治疗肺痈的要药等,这样记住简单的几个字就能将治疗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的个性特征牢记于心。
1.4适当融入代表中成药及中药调剂知识
为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强调中药学知识的日常应用性,针对授课过程中的常见病证,可举荐代表性的常用中成药(只介绍药名),使学有所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后,有些学生会从事中药调剂、中药临方制剂、中药购销、中药营业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将各代表药的药名、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知识与处方应付有机结合,通过实物、案例教学,既可使零散的知识集中化,又可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实践应用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应对能力。
2成绩考核
采取理论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闭卷考试成绩总分10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100分(作业———授课资料查找、PPT制作,占30分,授课情况占30分,阶段测试4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成绩考核的改革,改变了以往学生仅为期末考试集中几天学习的局面;因为有了阶段性考核,学生每学完一阶段都要复习;因为有了直观教学备课授课作业的布置,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凡是平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期末考试都能顺利通过,且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基本一致。
3结语
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够把中医学、中药学、中成药、中药调剂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提升了专业素质,开阔了思维,为毕业上岗打下了坚实基础,符合应用型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罗蕴玲,李乃华,安建业.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学教育工程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学,2014,30(04):41-44.
[2]徐海洪,赵庆凯.从科学技术发展谈职业能力教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35-37.
[3]张欣平.论素质教育的核心———能力教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6):39-40.
[4]张乐平,黄跃雄.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结构及创新战略[J].人才与教育,2006,(05):151-153.
篇7
关键词:五味理论;中药;中医;疑难;功效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都是阐述中药使用功效、作用的基础,是指导中药临床诊疗的核心。在我国中药学药性研究中,五味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也不少。本文针对五味药性理论常见的疑难问题做了深入分析,旨在为同行学习提供指导。
一、 五味理论概述
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最初是根据药物味道的真实性来确定的,后来逐渐的将药物的气味、滋味同药物作用联系,并且形成以药物的气味来解释药物的临床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用药领域的不断深入,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通过药物气味来发现和解释,因此不少工作人员采用了推定气味的方法来进行药物疗效说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药物药味的两种不同解释。一种药味说法是以神农尝百草为代表的药物口尝味道;另外一种说法是药味来源于中医药物功能和药效。五味理论作为我国中医领域一个历史悠久的理念,它在药物临床使用中有着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五味理论能直接反映出部分药物的功效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五味看作是药物的基本属性,事实也是如此。五味理论作为药物功能的阐述基础,其主要包含了“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五种不同味道,在具体的临床诊疗中有着“辛能散、甘能补、苦能泄、酸能涩、淡能渗”的说法。虽然药物的味道与功效之间的联系并非完全相符,但是在古代尚未有先进仪器对药物成分进行观察的前提下却很好的反映出药物的功效和临床目标,因此它对我国中医临床用药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2、五味理论在方剂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医药李林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五味理论由原来的单独的解释、单个药物运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综合的内容。目前,不少医疗工作者已经将五味理论应用到临床配伍当中,并且也创立了很多五味配伍的新方法。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常见的五味理论在方剂中的应用包含了:辛开苦降甘调法 、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法 、 酸甘辛苦合用法、 其它药味运用和配伍法等。
3、五味理论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五味理论是一个同中国传统唯物思想、中医诊疗方法、临床辩证思维相结合的内容,它对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素问》中就有着“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的说法,根据这一理论,后人逐渐将这些药味延伸成为一种全新的药物功能,也就是辛润。五味理论的出现是将五味中的各种药物直接功效进行总结与概括,它是对药物润养效果进行分析的,但由于润养并非一个简单、直接的内容,因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其纳入到临床治疗理论中,并加以研究。
二、中药五味与药物功效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给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发展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也让我国医药学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中药功效的内在依据,其同功效的关联特性表现的十分强烈。甚至说,药味是药物药效的基础也不为过,这是因为多数药物的药味与药性有着统一的辩证关系。五味是对药物功效在某种程度上的归纳,但从味一效关系分析,又常常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往往味一效之间并非能够完关的一一对应,在某些具体药物的药味描述与其功效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尤令初学者感到迷惑不解。故此针对五味理论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予以厘清,以下就一些常见疑惑作以分析阐释。
1药味仅表示其真实滋味与功效作用并无关联
临床上,一些中药在占今文献记述中对药味的标注来自药物本身的真实滋味,从而导致其功效与药味相悖或不具备味一效间的对应关系。属于此种?h形的中药大多为具有特殊功效(专能),或属于驱虫、截疟、麻醉、外用等类。如杀虫药使君子、机子、南瓜子均为味叶之品,而其杀虫效用与叶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蒜解毒消肿、治痢之功与其味辛亦无太大的关系;硫磺的解毒杀虫止痒之功与其酸味亦毫无关系。如许多动物类药材,其所标明味咸多指真实滋味,而与咸味药能软、能下的作用特征多不相关。另如清虚热药物地骨皮,药味属叶淡之品,因其性寒入肺经能清肺降火,味叶则相对公寒之品而言不伤胃气,然其淡味则与功效并无直接联系。
2. 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作用不相关表述时予以忽略
为了使得药味与功效之间的联系性更加紧密,也使五味药性理论更趋于完善,对临床更具实用指导意义,人们有时对某些药物本不具备的药味加以人为规定,以达到味一效尽可能相符合。除此情形之外,还有当药物本身兼具多种实际之滋味,但其中某一味或某儿味与其功效相关性不著,即在药味的描述标明上予以摒弃。例如收涩药五味子,《新修本草》记载:“皮肉叶酸,核中辛公,通体具有咸味。”则此药物真实滋味叶、酸、公、辛、咸具备,五味俱全,其药名即来源于此。但根据其收敛固涩、益气滋阴之功效作用,与其味酸、日一关联密切,所以只标注其药味为此_种,而对于本品真实滋味具备的辛、芳、咸味因与功效作用联系性不显著则忽略不提。
三、五味药性理论的局限性
五味没有属于自身而区别于它的显著特征, 所以某些药物单独只看药味基本相同, 如麻黄、半夏药味均为辛苦, 而其作用迥异。另外, 以真实滋味和功能类推两种不同方法对药味进行规定, 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使得某些药物其药味描述众说纷纭, 令人莫衷一是。再者, 对于某些药味作用特点的归纳与实际情况不十分吻合, 如咸能软坚、泻下,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5中药学6中收载味咸的药物共44种, 其中具软坚散结作用的仅 9种, 具软坚泻下作用的仅 2种。五味所示效用为发散、行气、滋补、缓和、润燥、燥湿、泄降、收敛、固涩、软坚、润下等约 10种, 而药物多达数千, 所以针对药物某一特定具体功效而言, 并无一种特定药味能与其恰好呈对应关系, 味 -效间的规律性似乎难寻, 这也说明五味药性理论尚存在着重大缺陷与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功效已经较好地总结出来的当今时代,可以用药物的功效来指导临床用药,因此五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已有下降的趋势。
四、结束语
总之, 历代医家均强调“药性互参”,“性效结合”,这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探索味――效间的相关性、规律性, 有助于揭示其现代科学意义的本质内涵, 应对传统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的重新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丽,肖永庆,张村. 炮制与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探讨[A]. 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 2010
篇8
【关键词】中药;西药;中医;西医;结合
Try to Discuss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with the TCM Medicine
JIN Shao-hua.Lanshan district No.1 People’s Hospital,Linyi city,Shandong 276002, China
【Abstract】 Clinically the medicine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it is used by the different theorie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CM.But as medicines they have many common characters,so they have something can be transferred.We want to study and transfer the TCM medicine into western medicine,but many difficult things have been faced.For the western medicine,the study has reached the high level of molecule.In clinical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western medicine also has some characters as the TCM medicine,and it can be used according the TCM theory,enhance the curative effects or avoid or release the side effects,maybe it is a shortcut of the combination for the western medicine with the TCM medicine.
【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TCM medicine;Western medical science;TCM medical science;Combination
“中西医结合”的明确提出,至今已逾五十周年,尽管中西医结合早已被视为中国卫生界的三支重要力量之一,但从学术角度讲,中西医结合后的医学,其学科范畴和内涵,却尚处争议中,而作为治疗载体之一的药物,在众多的临床医务者心中,往往仍旧中是中,西是西,或一味追求中药西药化。中药西药化的难度在哪里;西药是否具有中药的某些性能,或西药的应用是否也应参照患者的寒热虚实而有所区别;当遇到某些患者应用某药物无效时,以耐药性等理由的简单解释是否合理。作为一名药学工作者,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悉心观察与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中药西药化,决不仅仅是现在所谓的“提纯”,不是简单的冲剂、口服液、或注射液能概括的。一方面,中药属动物或植物的组织或矿物质,其所含化合物的种类相当多;另一方面,每味中药的中医药学的性能、功效表述又往往为多方面,故其现代科学化的难度很大。就物质基础来讲,尽管从现代化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看,若将一味中药的全部组成的化合物种类和数量研究确定,是可能的,但工作量极大,尤其若涉及多糖类和蛋白质类化合物,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来讲,若将一味中药的中医药学术语所表述的性能和功效,均给予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的表述,其难度之大、工作量之大都超乎想象。尤为重要的是,有些中医药学术语表达,如阴、 阳、气、血、精、神等,如何从现代科学角度理解,尚属探讨的内容,故更增加中药的性能、功效的现代科学表述难度。基于此,即使一些常用中药如人参、丹参、黄芪等,尽管有多方面的现代科学研究,其结果仍与理想的现代科学化有很大差距。可见由现有中药获取现代科学化中药之途径,其艰难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即使中药的各种成分研究已经详尽,若离开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离开了中医的组方原则,中药是否会失去其特性尚值得探讨。
中药西药化有相当大的难度,那么,西药是否能够中药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进而提高疗效或避免、减轻其毒副作用,达到西为中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西药在临床应用时,若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分型规律选择应用,往往会对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从侧面说明某些西药已经表现出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例如氢化可的松,它对肾阳虚患者效果较好,对肾阴虚患者效果不理想,这说明它具有补肾阳的功效。再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但易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等反应,而反应的程度往往与患者的体质状况有很大关系,体质差(多属脾肾阳虚)者反应强,体质好(多属实热证)者反应轻,说明其具备中药苦寒的特性,在清热泻火的同时,易于伤及脾胃阳气,治疗应用时应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再如氨基甙类抗生素,用量过大或患者体质虚弱时,易致肾毒性和听神经损伤,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肾开窍于耳,这和药物的归经理论相通,而在应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若加用健脑益肾的中药,则能明显降低其肾毒性或听神经损伤的概率或风险。这说明西药具有中药的性能。而从另一角度看,不论西药还是中药,它们都是由化合物分子组成,决定着药物的性能和功效。而从这些组成分子的情况来看,不论西药和中药,其共同的特点是都有单体化合物和混合物、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成分结构清楚和不清楚的,这就是西药和中药的物质同一性。既然中药具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示的特性和功效,那么,西药也应具备。西药和中药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用来防治疾病,这是西药中药化的生物活性基础,也是疗效一致性的基础。现代研究表明,尽管中药现代化难度很大,但毕竟是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术语来表示其性能和功效,也可以治疗西医药学术语表达的疾病。所以,同样能用来防治疾病的西药,应完全可以用中医药学术语表示其中药特性和功效,从而按中医药理论使用,这在理论上拥有了西药中药化的可行性。
篇9
保健品运用高科技研制而成,在促进机体自我修复,增强免疫力,抗击致病源,促进康复等方面功不可没。
例如高脂血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目前在全国超重人群超过2亿,大中城市1/3肥胖,高脂血症是肥胖的必然结果,它又是导致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西药采用他汀类、西非罗奇、藻酸双脂钠加以抑制,疗效不明显,对肝脏损害较大,服用两个月就要检查肝功能。而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健品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还有软化血管,溶栓健脑等多方面的功能。
蜂胶用于糖尿病的辅助作用,也已被众多病家认可,同时还可预防各种感染、辅助降脂降粘、改善微循环、软化血管,这些作用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阻止了高血脂,就阻止了动脉硬化,也就等于阻止了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稳定了血糖,也就阻止了心梗、脑梗、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莱纳斯・鲍林在1960年创立了“调整分子营养学”。他认为通过向体内移入正确分子,大多数疾病可以被根除。他说道:“最佳营养学将成为未来的医学。”
例如蛋白质,分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两大类,每种蛋白质中都可能包含数千种的氨基酸,蛋白质缺乏除引起加速衰老、机能失调外,还可引发水肿、脱发、不孕等多种疾病。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不足,可引发上百种与之相关的疾病。
均衡营养对于我们预防疾病和机体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营养学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
西式快餐被称为“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它重热量轻营养,常食用对健康不利。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这样说:“未来的医生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关注人类结构,饮食的保养和疾病的起因和预防。”
消除疾病的起因,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阻止疾病的发展是当今多数保健品的主要作用。今天花100元用于疾病的起因和预防,远于1000元的治疗,更远于10000元的抢救。
以糖尿病一、二、三级预防为例,如果是一级预防,主要是控制危险因子,可使发病率降低35%―60%,如果是二级预防,阻断和延缓病情发展,可减少严重并发症40%―50%;等到进行三级预防的时候,就只能是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减少伤残和死亡了。因此,如果能把更多的工作放在一级、二级预防上,会对慢性疾病的控制产生最根本的影响。
保健品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全面综合了人体生理、病理、营养、生化等多种学科,是对目前西医一枝独秀的有力挑战。副作用和耐药性是西医让出主导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因素,未来医学将是西药、中药、保健品各占优势,形成互补的三足鼎立时代。
西医长期的直线思维,使他们习惯采用药物,以达到“立竿见影”之效。
保健品在疾病的康复中,间接地发挥作用,消除病因、预防和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其主要作用。
中药以辨证观、整体观为基础,以标本同治、消补结合、疗效长远、不良反应少为特点,兼上二者之长,弃上二者之短。
目前,保健品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还未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单将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化学药物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单方面注重外环境的改善(即症状的缓解)来决定保健品的“疗效”也是不科学的。
认清现在所处的社会变革和生活变革时期,尽快适应,积极调整心态和知识结构,为自己的康复制订“最佳方案”是作者撰写本文的初衷。
整体自洽理论是北京宣武医院的中西专家在对刘海若的抢救和康复治疗中,运用鱼腥草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大蒜素和针灸,创造了医学奇迹,从中得到启示,创立了“整体自洽理论”。
该理论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称之为具有科学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最佳诊疗方案”。
整体自洽理论首先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物体,并具有强有力的调节能力以维持生命的内稳定。治疗应该是医生的干预手段与机体内稳态的高度吻合,以形成完整的自相关系统,干预不能破坏正在恢复的内稳机制。医生面对病人时,不是在治病,而是在调节一个有自我恢复能力的特大的组织系统。
然而干预的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化学药物和手术,应在双方不冲突的情况下,中医和(或)保健品针对全身情况,西医针对具体问题,在宏观和微观领域中齐头并进、共同合作。
现代医学不应是分科过细、各自为政、忽略整体,以单纯化学制剂为主要干预手段的医学,而应该由医学、药学、营养学、哲学、社会发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再发展成为一种超越专业的调节科学的新医学。
临床医师也应成为拥有多种学科知识,以多种手段干预调节机体内稳定,以达到人体全面健康的机体调节师。
篇10
11名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有全盲的,有半盲的,有认识汉字的,有对汉字毫无概念,只识别盲文。所幸学校为每位学生配置一台电脑,有读屏软件可帮助学生学习,但只识别word文档。授课教师也配有电脑,可通过红蜘蛛软件给学生传word形式的讲稿、习题。授课完全靠教师语言描述,无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毫无用武之地。给普通学生授课,可授课过程中穿插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但给视障学生授课,讲授起来比较困难,需要反复讲解,授课进度较普通学生慢。只能靠生动的语言,一些传说故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2教学模式的探讨
针对以上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我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11人小班授课的优势,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可提问,师生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习。逐渐形成了集讲授法、比较法和讨论法“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1讲授法
由于中药学涉及的信息量大,学生阅读速度慢,大量的信息主要靠课堂讲授获取。因此,课前为学生准备word文档的讲稿,并为6位学生准备由专业老师转换的盲文讲稿。中药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模块。总论部分主要讲授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定义、发展简史、中药的产地与采收、中药的药性理论、中药的炮制等内容。该部分比较抽象,讲授过程中尽量结合典型药物来讲授。当然,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具体药物,讲授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先知道药名,不必深究具体功效,以免给学生造成中药难学的印象。比如,常列举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药物,如金银花、冬虫夏草、大黄等,让学生感觉中药就在身边,有一种亲切感,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论部分掌握好了,对各论的学习帮助非常大,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重点、难点问题反复与学生交流,使他们真正明白。各论内容非常庞大,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先讲清概述部分,再讲具体药物的顺序。因为概述内容虽少,却是一章的精华所在,是对一章药物共性的总结。知道共性了,学习具体药物只需掌握个性,同中求异,可事半功倍。以解表药为例,概述部分包括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应用、分类和使用注意等内容。含义简明扼要,包括的信息有功效、适应证。要使学生明白为何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归属于解表药,是因为解表为主要功效。如羌活和独活两味药,均可解表、祛风湿。但羌活以解表为主要功效,归属于解表药,独活以祛风湿为主要作用,归属于祛风湿药。当然,也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意识,在治疗表证时固然应重点考虑解表药,但散在在不同章节中的具有解表作用的中药也可选择,完全可打破章节,选择最适合病情需要的药物。如外感风寒湿邪引发的一身上下诸痛,可羌活、独活并用。功效和适应证根据含义可推导,不用刻意记忆。配伍应用,旨在强调根据具体病情,可搭配相应的药物,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病情需要,为今后方剂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分类是根据药性的差异、归经的差异,将中药细化为不同的类别。以解表药为例,解表药都有辛味,但辛温和辛凉之品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辛温可发散风寒,辛凉可发散风热,分别适用于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故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节。使用注意是解表药总的注意事项,由于解表药通过发汗使表邪随汗而解,故如何煎药、服药后的注意事项、发汗的程度、慎用或禁用的人群都有相关要求。掌握好概述部分,再来学习具体药物就了然于胸了。以发散风寒药为例,先学习发散风寒药的特点、功效、适应证等,学习具体药物时已经掌握了第一条功效即发散风寒。当然,课本中具体中药发散风寒功效的表述各不相同,有发汗解表、发汗解肌、解表散寒、祛风解表、发散风寒等。这就要求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同样可以治疗风寒表证,其细微之处何在,如何选用。若外感风寒之重证,可选择发汗之力强的,如麻黄、桂枝;若轻证可选择生姜、苏叶;若外感风寒湿邪,可选择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若选择风寒和风热的通用药可选择荆芥、防风。把解表的功效掌握好后,就要注意同一类药物的区别,此时就要使用比较法。
2.2比较法
比较法应贯彻中药学的整个授课过程。可同一节的药物比较,可不同章节的药物比较,在比较中明晰药物各自的特点,以利于在临床中灵活选择药物,使之更符合复杂的病情需要。以发散风寒药为例,发汗之力强的麻黄和桂枝要在比较中掌握其异同点。如麻黄可开腠理,桂枝可温通经脉,故二者搭配一起,可增强发汗之功,治疗风寒表实证。若营卫不和的风寒表虚证,则桂枝搭配白芍使用,散中有收,调和营卫。除此之外,麻黄尚可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尚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这样,两味药的功效异同点就明确了,至于临床应用根据功效可直接推导。再以具有止呕作用的药物为例,生姜、芦根、半夏均可止呕,分属于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其中生姜为"呕家之圣药",擅长治疗胃寒呕吐;芦根可清肺胃之热,擅长治疗胃热呕吐;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可治疗胃寒或痰饮呕吐。这样就明晰三个止呕药主治不同证型的呕吐。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同样可安胎的药物,各适用于何种证型的胎动不安?在比较之中,还可穿插一些谜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同学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如根据功效、主治病证的不同,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三朵姊妹花,大姐是外科医生,二姐是妇科医生,小妹是眼科医生,她们的名字与职业密切相关,试结合中药中花类药,猜测一下三姐妹的名字?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就将课本中讲过的花类药逐一列举出来,外科医生可治疗疮疡肿毒,很快大家把目光锁定到金银花,又名金花、银花。妇科医生主治经带胎产,女子以血为本,活血化瘀药自然经常使用,最后大家锁定红花。眼科医生主治眼病,肝开窍于目,使用的药物大多入肝经,具有清肝、养肝等作用,可选择。虽然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而且可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结合视障生的特点,无法到本草园实地进行中药学的实践教学,又为了满足学生对认识中药的渴望,我们把中药标本带到课堂,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常见中药材鉴别的小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采用触摸、闻的方式来切身感受一下中药。比如学生通过触摸可大致摸出入药的部位是根、茎、叶还是花,同样是叶片其形状的差异是什么;通过闻气味,可对一些有特殊气味的中药进行比较记忆。比如,点燃血竭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砂仁有浓樟脑气;鱼腥草,鲜品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干品用手搓之或用水润湿亦有鱼腥气味;白藓皮有羊膻气;山豆根有豆腥气等等,通过气味不同可鉴别一些药物,学生非常感兴趣,进而对中药的学习热情大为提高。
2.3讨论法
2012级视障学生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的求知欲特别强。为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我的授课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打断我的授课,提出他们的疑问,使我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授课进度,师生在讨论中教学互长。比如在讲到桑叶的时候,我提到桑树浑身上下都是宝,让同学讨论下桑树有哪些入药部位?其不同入药部位是否作用相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大家集思广益,很快找到桑树的入药部位有叶、枝、果实、根皮。我进一步给学生介绍分别为桑叶、桑枝、桑椹和桑白皮。对于不同的入药部位作用是否相同,学生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我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因为叶、枝、果实和根皮特征相差很大,叶片质地轻清,故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尤其以霜桑叶为妙。枝类的药物大多具有祛风湿的作用。果实其味甘,具有补血之功。根皮具有清泻肺热之功,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天壤之别。进而,我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不同药物的入药部位相同,作用是否相同呢?师生一起列出几种均以叶片入药的中药,从中寻找其共同点。结果发现药用部位相同的药物有很多相同的功效。进而鼓励学生学完中药之后可以把叶类药、花类药、种子类药、果实类药、动物类药等逐一寻找其共同的功效,撰写科研小论文。讲到鹿茸时,我又提到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等三个附药。师生一起讨论为何鹿茸用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入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之功;鹿角用已骨化的角,可作为鹿茸的代用品,但药力薄弱,兼能活血散瘀消肿;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块,功效介于鹿茸和鹿角之间;鹿角霜为鹿角熬膏所存残渣,是四者之中补肾助阳之力最弱的,兼有涩精、止血、敛疮之功?在这种讨论中可加深对药物的理解,有的同学甚至马上联想到桃仁活血之功很强,那吃桃子有没有活血的作用呢?孕妇能多吃桃子吗?红色的药材是不是都有一定的活血之功?玫瑰花必需要红色的入药吗?黄色、白色、黑色也可入药吗?通过讨论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在共同讨论中,逐一解决问题,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要告诫学生,我们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比如,花类的药物大多质地轻清,性善上行,治疗上部的病证。但也有特例:旋复花是沉降的,故有"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的说法。所以,我们既要掌握中药的共性,也不要一概而论,要全面地学习问题。在学知识的同时,也给了学生很多生活中的启示。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也注重了人文关怀,一举两得。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