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文化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文化现象

篇1

    白酒,可以翻译成whitewine吗?中国人也会酿制白葡萄酒,所以,whitewine这个词很好理解。可是,中国人还喜欢喝“白酒”或“烈酒”,正如英语国家的人有whiteliquor或whitelightning一样。餐桌上如何点吃“鸡”?“鸡”给中国人的联想是一只完整的鸡,至少是连着骨头的鸡;殊不知老外们喜欢吃的是“肉”,不是白肉whitemeat或breastmeat就是红肉darkmeat。中国人的“白”还可能是透明的意思,所以“白开水”,“白醋”翻成英语,不能用white,而只能是意译:clearboiledwater,和plainvinegar。而“白银”的英文要么是silver,要么是silverware(银器)。

    常见食品中隐藏的文化差异

    Cookiesandcrackers:中国人对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中国人多数用“饼干”替代所有,当然我们也会有甜饼干sweet和咸味饼干salty之分。但是,俗语arealsmartcookie绝对不可以理解为“卖相好看的饼干”,因为它的含义是“非常聪明的人”。不了解各自的文化习俗,的确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从而使交流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再比如“豆子”,在中国有多种颜色之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等。如果把它们都用相对应的颜色翻译成英语,一定让英语国度的人摸不着头脑,比如,yellowbeans中国人很好理解,但它只可以翻译成soybeans才能实现交流目的。

    词语结构和文化的渊源

    有一位西方的营养学家叫人把他的讲稿翻成中文。他在讲稿中提到,我们应当“Eatthreetimesaday”,他要人们特别关心成长期中的孩子们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回到美国后,他把他的中文讲稿给一位华裔看,不料,这个华裔笑着对他说:“看得出你已经深深地被这次中国行所影响,你看,你甚至和中国人一样,‘一日吃三顿饭’了。”之所以中英文在“吃”字上差距这么大,这也是受各自文化生活习惯的影响。Eating和cooking翻成中文可以是“吃饭”和“煮饭”。同样,breakfast、lunch和dinner在中国就可以说成早饭、午饭和晚饭。另外,中文的“饭”还可以译成food、meal或rice。许多中国的基督教徒甚至认为“吃饭”是上帝规定的,为了认证这点,他们会拿出《新约全书》,指着那行字,念给你听:“Manshallnotlivebybreadalone.”可见,一个“吃饭”,就可引出一串误解。另外,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喜欢问“:吃过了吗”、“吃饱了吗”、“吃饭了吗”,英语国度的人不知道这只是一种问候,他们往往会非常认真地回答:“没吃饭,吃面(汉堡)了。”这里语言的差异多是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如果用Halls的“文化纬度”观点来看,中国文化呈现high-context,而英美国家呈现low-context,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对信息中明确信息符号的依赖不同。High-context文化的人,习惯于根据不同场景对同一符号作出不同的判断,所以,中国人问:喝茶吗?有可能是问:喝水吗?到底是茶还是水,具体场合下说话人都可以区分出来,不需要特别注明,因为中国人对符号依赖小于对场景context的依赖;而英美人则相反,他们高度依赖符号而忽略场景的特殊,所以,在回答“你吃饭了吗”时,他们会准确无误地说:吃(饭、面条、汉堡等)了。语言交际中形成障碍的原因不是语言知识缺乏,恰恰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现象,没有很好地得到认同。而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者似乎也没有充分地认识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课堂讲学,还是课后操练,还是试卷内容,都少见对这些文化元素的重视。所以,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就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课本,全部置于文化的海洋,让学生在感受文化中掌握语言的技巧,掌握语言中的文化特质。

篇2

关键词:语言 物化 《金锁记》

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且,常常是高雅的心理活动。作家提炼或升华生活,人类世俗的物质生活因而成为审美对象。但有的作家似乎更愿意展示、渲染生活中的丑,至少在他们看来创作就是还原生活,所以,写作就是描摹现实世界,不管其美或丑。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作家。

下面是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段话:

(1)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一段话解构了大多数文学作品极力渲染的美好爱情,当然,这也跟小说的内容有关,它聚焦于一个世故男人的男女关系。从修辞上看,“红玫瑰”在得到的时候是“蚊子血”,未得到的时候是“朱砂痣”。“白玫瑰”则分别对应为“明月光”与“饭粘子”。总体而言,这几个喻体都比较世俗,甚至俗到恶心,最高雅的是“明月光”,但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高雅沦落为低俗,精神化为生活中具体的俗物,这就是张爱玲文学语言特有的物化现象。

我们暂且不论小说为什么贬抑爱情,探讨小说在语言上如何物化精神世界。事实上,这只是一例,最有张爱玲特点、最有说服力的小说当推《金锁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语言的物化现象也堪为典型。

《金锁记》讲述了女人曹七巧在金钱、之间的搏斗。综观小说全文,曹七巧始终是一个物化女人。她出生于小商人家庭,深懂钱的好处;因钱与人交易,她来到姜公馆,套上金钱枷锁;她迷恋更沉湎于金钱,她的内心有一个跷跷板,无论偏向哪一方,她的喜怒哀乐莫不与物关联。可以说,曹七巧是一个物质化的女人。她是张爱玲小说系列物化女人,如“白流苏、淳于敦凤、霓喜、梁太太”中的一个,更是最有深度、最鲜活的一个。曹七巧的物化可以从多方面解读,小说语言就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还没有人专门讨论该问题。后文试举数例分析语言物化与人物塑造上的关系。

(2)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是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这是小说开头的一段话,连用了两个比喻,月亮是湿晕、是泪珠,这忧伤的诗意,似乎是七巧悲剧命运的暗示,也为下文的叙述基调做了铺垫。修饰语“陈旧而迷糊”使小说有一种往事依稀的感觉。后文对七巧的一生做了回顾,那个泼辣、放肆、刁蛮、阴毒但又十分可怜的七巧已化为尘土。“铜钱大”不仅指明月亮的大小,还指向月亮的颜色;而铜钱则似乎对应小说名“金锁记”。因此,小说的起始也算俗中有雅,这反映出张爱玲遣词造句十分用心。

且看七巧的正式上场:

(3)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

对七巧衣饰的描写真是花了一番功夫:一是色彩词汇精当,二是色彩前都有具体的物。这些“物”通常是世俗生活中常见的,如“银、葱、雪”等。其次,这种写法符合人物特点。物修饰颜色,颜色修饰七巧的衣服,衣服是七巧的门面。七巧的打扮吻合她的个性,她穿着高档但精干,不肯输给别人。在她所处的物化环境里,她会为个人的物欲与别人、自己斗狠争勇。

七巧是人生的失败者,除了钱财,她所得甚少。强势的七巧从来就不认输,她一直在复仇。战场在家里,女儿、媳妇、儿子都是她任意攻击的对象,就她的能力,她也只能在晚辈头上撒泼。儿女们的幸福是眼里的沙子,她容不下。在这个封建家长的桎梏之下,晚辈的未来就是没有光的所在。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儿女先天缺钙,他们没有青春光鲜的面庞,没有旺盛的生命活力。

(4)她再年青些也不过是一棵较嫩的雪里红——盐腌过的。

这句话描述的是七巧的女儿长安,应该是20岁左右的长安。正是青春好年华的长安,再嫩也是“腌过的雪里红”。这个比喻是张爱玲式的。尘世中必需的生活俗物总是最先进入她的视界,经过大脑发酵,一个鲜活精当的比喻句诞生。将妙龄女子比作腌过的雪里红,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用来形容长安,这个比喻却再恰当不过了。在新旧过渡的时代,少女长安也曾上过学,好学上进,但在七巧的粗涉下,这棵幼苗彻底放弃向上、向外拓展的愿望。她的生命激情与活力被七巧,她似乎不是一个活物,而是腌过的雪里红。作为生命,她生犹如死,所以,在生命的长河中长安没有未来。

媳妇芝寿则被七巧扼杀了。先看新婚之日七巧给芝寿的下马威。新人进门,难免被人评头论足,芝寿嘴唇厚,对应了“嘴唇厚强”的民间说法。当有人把这一点拿出来说事时,七巧有一顿臭骂:

(5)还说呢!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

虽然七巧的人性被扭曲,但她的本性尚在,她护犊,对别人的孩子她极尽民间刁钻泼妇的刻薄、阴毒。芝寿算是坠入了苦海,她就像一个没有所指的语词,她的内涵悉被七巧抽取,她是一个无声的悲剧。芝寿很快就郁闷死了。

(6)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宰了的鸡的脚爪。

张爱玲喜欢世俗化的比喻,但这个比喻未降格,不存在精神现象的贬抑,反而很贴切。芝寿的手像宰了的鸡脚爪:一是明示她就是挨宰的,二是暗示芝寿快死了,三是说明她在家里很郁闷地活着,所以丑怪。

在小说结尾,七巧物化为金与玉。叙述者先是评价临死之前的七巧,指出她戴着黄金枷锁害人性命。其二,小说将镜头对准了七巧手腕上的玉镯子。这里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先后被叠加在一起的画面有: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七巧将腕上的镯子推到腋下;年青时有滚圆的胳膊;婚后手腕上的镯子只能塞进洋手帕;做姑娘时七巧露出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喜欢她的小伙子朝禄、丁玉根、张少泉等。“玉”对应七巧的,年青时她手腕、胳膊雪白、滚圆,玉镯子戴在腕上,有众多的追求者;临死前,玉镯子毫无意义地套在瘦骨嶙峋的手上。从表面看,金与玉,是滚滚红尘中人的最爱,从实质看,七巧一直挣扎在金与玉之间。七巧的物欲与分别化作金锁与玉镯,这既是对人物的极佳概括,也是一种语言物化现象,也只有物化为金锁、玉镯,语言才能准确地评述七巧。

综上,《金锁记》语言的物化有下列几种情形:一是物化语言吻合描述对象——俗人、俗物、俗事,如七巧骂芝寿的语句和小说结尾对七巧生命的暗示性概述;二是受害者形象仿若俗物,如活着的长安恰似腌渍过的雪里红,生命的鲜活被七巧抽取殆尽;三是雅中有俗,如小说的开头似乎很诗意,而且,将七巧悲凄的生命也诗意化了,但“铜钱大”“红黄”等形象与颜色词汇使读者联想到钱财。这些都反映出语言物化在《金锁记》里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形成了特点,是张爱玲小说风格的有机构成要素。

物化语言自身的内涵昭示了小说的世俗化倾向。金、玉、银、铜钱等隐藏着世俗女子七巧的物欲与,它们的在场就是物化女性的自我展示,甚至包括内在隐秘欲望的搏斗也展露无余。因此,从语言角度看,通俗是《金锁记》的风格,推而广之,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

除了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语言物化现象主要事关作家本人的一种价值取向。张爱玲是一个作家,但她是一个世俗的市民作家。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坦承:“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按道理说,她出身名门,父母都貌似清高,不至于拜金。但是,因为张爱玲成长于上海消费主义环境中,再加上张成人后必须自食其力,拜金对她而言是早晚的事情。在现代作家中,张爱玲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堂而皇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拜金,这对从事精神生产且依然背负儒家人格的中国作家来说,是革命性的宣言。显然,张反拨了儒家价值观,她的观念确立在上海消费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新型市民价值观,是拜物的价值观。拜物是语言物化的前提,如果作家志存高远并畅谈阳春白雪,语言就是雅化而非物化了。张爱玲为上海市民讲述俗人俗事,七巧一类人物最符合市民文学消费需求,物化语言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张爱玲的物化语言有一种独特的俗趣。从切实懂得物质对生活的重要到深入地领会世俗生活乐趣,这是轻而易举的一步,张爱玲做到了。张曾说:“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张爱玲是一个融入了都市的市民,都市繁华在她的血液里流淌。因此,张爱玲笔下的世俗生活有滋有味,如《童言无忌》《公寓生活记趣》对吃食的描述,这种趣味全然不同于周作人《故乡的野菜》的淡雅。张沉湎于吃食的俗趣在小说中屡见不鲜,如“雪里红、鸡爪、厚嘴唇切下有一大碟子”等。张的语言状俗物之鲜活,在现代堪称一绝,这皆源于张癖好俗物以及能得俗物之乐趣。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金钱意识与张爱玲的文学世界,编号:Y201119839。)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变这一现象已迫在肩睫。通过对中澳合作高职专业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尽管总体上二年级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受试者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明显,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主要现象,并提出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帅跨文化紊养、调整课程设里与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

一、“失语症”与跨文化交际

2000年10月《光明日报》载文《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其中报道:“由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有着一种共通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危险,但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以下简称《要求>),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及必须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失语症”( aphasia )一词源自希腊语a(not)和phanai ( to speak ),意即“不能说话”,原意指由于大脑损伤使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现象。为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人们展开深人研究,试图了解人类的语言生理机能。现在“失语症”已经突破了医学界限,产生了更多的引申含义,可用来描述生活中形形的语言及理论“遗失”现象,如:“中国文论失语现象”、“汉语失语现象”等。本文所指的中国文化“失语”是中澳合作高职专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表达的现象。

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20世纪?0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

and when)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交际、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如果交流的一方完全放弃他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这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后人不断完善发展交际能力学说,概括起来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二、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市某高校中澳合作高职四个专业的2008级(一年级),2007级(二年级)和2006级(三年级)部分学生中随机进行。他们大多学习了十年以上的英语,人学后一、二年级的英语听说课由澳大利亚外教,授课,专业基础课由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授课,。自第四学期开始的专业课全部由外教授课。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较高、动力较大、投人较多,英语表达能力处于上升期,对其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集中的上课时间保证了问卷的正常发放与回收。

(二)研究目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过于重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而淡化其重要性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本课题试图调查受试者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三)研究的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1)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否欠缺;(2)中国文化知识及英语文化知识是否平衡;(3)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如何。

(四)研究工具

调查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形式进行。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由与他们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词如=校生、补考、减负、户口簿以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共10个组成,要求学生写出英文表述,每个1分。这些词和节日名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征,其名称翻译的准确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英文表达能力。调查利用课外时间随机发放问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独立作答。共发放问卷318份,其中一年级70份(2个班),二年级123份(4个班),三年级125份(4个班)。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测试部分要求用英语闭卷独立完成。最后全部回收且有效。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表1可知,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一些重要节日名称的英语表达对于高职学生难度较大。在六大传统节日的名称英译中仅“春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的正确率超过一了半数。“重阳节”的英译正确率最低,反映了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甚至不知道该节日的存在。从整体看,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其次,出乎意料的是,总体上二年级明显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以及外教的英语听说课训练,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而一年级学生由于是第一学期,在英语词汇和表达方面有待提高;三年级学生由于进人了紧张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虽然也经过了和二年级相同的英语学习阶段,但遗忘的较多。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欠缺,说明“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反映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二年级与一年级相比,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看,所有受试者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交流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交流,从宏观上说,决不是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学习。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时,应该提高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

问卷由对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看法、教材的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及与外教交往时的困难等六个方面的20个选项组成.注重了解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对中西文化的态度。调查表明,三个年级中虽然有32.2%的受试者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但存在着对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39.1%的人认为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是造成与外国朋友交流困难的原因,只有11%的人认为对双方文化了解有助于跨文化交流。问卷还反映受试者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意识,但不能将两种文化平等对待。43%的受试者认为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吸收目的语和本族语的文化知识,34%的人承认缺乏用目的语(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但58%的学生认为英语应按照目的语的语用规则;39.2%的人认为要接受外来语语言与文化就必须尽力减少本族文化的影响;30%的人认为英语教材应体现目的语文化,而只有9.1%的人认为应体现本土文化;37%的人认为英语阅读应以介绍目的语文化为主,7.9%的人认为应以母语文化为主。由此可以看出,认为目的语文化优于本族语文化观点的大有人在。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利于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结合测试和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确实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欠缺。由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目的语文化几乎被看作是文化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文所选内容多从国外报刊,杂志摘录,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气息。学习者平时几乎没有接触有关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介绍,很少有人阅读本国出版的英文书刊,欣赏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讲解西方文化,母语文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旦进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自然出现文化失语现象。

四、对策

(一)改革英语应试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测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反馈,也是对教与学的暗示和“反拨”。重视技能测试的同时加强知识型课程的测试,就会强化知识型课程的教与学。如果把《要求脚和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以下简称《大纲》)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显著不同除去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由“读”是第一位,转变为“听说”第一位,以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明确定义,强调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3项内容,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之外,《要求》还对统一的教学测试做作出了显著修改,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就打破了四、六级考试这一原来的统一考评标准。此举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对四六级统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场讨论的终结,因为其意义并不限于这些统考。统考是一根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必然上行下效。所以,这场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英语教学测试已经走人迷途。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新整理思路,重视对祖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采取措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社会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在英语教学中注人中国文化,教师不但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外语教师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引导他们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培养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态度,以使他们在日后的外事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增设“中国文化”课程,调整教材内容

诚然,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大有裨益。但是,多年来我们在外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使中国文化空白的做法是短见的。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也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又何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呢?有些学生英语知识相当丰富,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外国人交谈,然而,当外国人要他们讲述一些中国文化时,他们却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文化。

教材方面,事实上,我国各类英语教材虽多,但有关中国文化的教材却几乎没有;没有系统地可供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查阅。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浸染”。用英语把中国文化准确地表达出来,竟成为大学生力所不及的事。结果是中国文化的传递随意性大,也不准确。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的一大缺憾。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把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内容包括在内,以填补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空白。

篇4

关键词:文化缺失;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重要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大学英语教师己充分意识到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最新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做了新的界定: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更多关于西方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这一现象说明,大学外语教学己从单纯的教授语言发展到文化的输入,对于英语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很少涉及中国本土文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内容可以说几乎为零,以至于学生看不到有关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从而造成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用英语表述母语文化的失语,这极大地影响到学生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踵而来的便是英语学习进程中的良性循环。因此,仅仅局限于英美文化的学习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不符合大纲中跨文化交际的要求,因为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互动和平等的。

二、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人们只有置身于有关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这种文化所使用的语言。语言学习是一个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认识某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系,并逐步学会使用该民族的语言符号体系接收、产生、传达信息的过程。因此,和文化结合起来的语言学习过程才是生动有趣的,外语学习是对一种新思想文化体系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新文化的魅力理应取代考试的压力,成为学生大量接触语言的动力。然而文化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文化学习的另一个特殊意义是可以使人开阔视野,避免采用母语文化的框架去阐释异邦文化,从而加深文化间的隔阂。可见,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尤为重要。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教材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强调了使用多媒体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与教材配合的立体化的网络课程,拓宽了教学内容,但现行的教材大多偏重语言、语法知识的练习,忽略或偏废语言所携带的文化内涵,这类教材只适合于应试教育。

(二)教学评估因素

大学英语的测试还是以公共外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工具,作为评估学生掌握英语能力水平的一种客观的标尺。在普通本科学校四六级考试的合格证也是学生获取学位证书的通行证。在这样的一种现状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采用初高中的英语学习方法,在有限的课堂上学生偏重于笔头练习,他们很少开口,甚至认为开口说英语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关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学习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记单词,做练习,应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

(三)教师的因素

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应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目前的教师也是在既有的语言学习理论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强调以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和脱离语境的问答为主要方式的。有很多的英语教师对语言的结构及其语法知识非常精通,但是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因此他们也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准确介绍外国文化的能力。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对策

(一)合理的价值取向在新教材中的建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通过得体和有效的沟通在跨文化语境中完成任务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利用文化差异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文化价值取向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所持的态度、看法以及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某种文化价值取向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态度和评价标准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同时结合语言、非语言知识,在不同语境中发展其语言、非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反映文化价值取向的跨文化的情境应该在教材中得以合理体现。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在构建语境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应考虑到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在教材中的比重,即应都有所体现,而不只是体现单一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缺少本族语文化价值取向。二是教材可以更系统地把美国文化的一些现象和事实结合价值观念进行阐释,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现象和事实理解并体验其中的真实价值观。三是教材可适当涉及一些社会问题,如美国老人问题、校园枪击事件以及恐怖事件等,使学生体验到完整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此外,对外语语境也要考虑到选材的国别差异,以满足学习者对国外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体验。

文化是动态发展的,而教材在较长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文化内容的编写还应当注意引导性和延伸性。引导性指的是教材中的内容、练习应该有助于引导学生课后钻研,激发学生的探索潜能,使其通过自身探索学习发展变化着的各种文化从而逐步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延伸性指的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发展和深入。延伸性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这一模式实现。网络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易于变更的优势,将其内容经常更新使教材文化内容更加先进、真实、符合实际。因此,新一代的教材应该配备网络学习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改革考试体系

考试是终结性评估的主要形式,从“个性化”理念出发,各校应朝建立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估体系方向努力,使教学评估从对学生语言水平单一的终结性考核转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培养过程的跟踪、诊断和反馈。

在学生平时的测验和考试中,应加大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力度,设计以英语文化为主题的作业,让学生进行中外文化对比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测试项目可包括所有书面作业(小测验、考试试卷、论文、调查报告、采访录音和研究项目等)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堂发言、角色表演等)。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考试手段,教师还可以运用其他手段来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测试和评估。

(三)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

要做到适宜教师教学,就要求教学形式实用而多样化。目前,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音频还是视频,其目的都是使学生设身处地融入到文化氛围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拘一格、巧妙地使用除多媒体之外的各种手段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文化习得。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能使学生能从书本的内容扩展开来,以小见大,系统地思考文化现象及其内涵。

最后,要做到适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就要求建立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单纯的讲解、单向的灌输转变成多角度的启发,和学生展开双向的交流讨论。学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固然是语言交流功能的的一个方面,但是更需要提高学生表达内容的丰富性,这便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找跨文化交流的共通的桥梁,跨越异域文化理解上的鸿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便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让他们适应这种融合英语文化的交流方式。无论是语言表达、表情姿势,还是谚语比喻、俚语玩笑,都足以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验无形的文化习得的奥妙。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0).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3]韩海燕.走出大学英语教学的非文化误区 [J] .中国高等教育,2007 (19).

[4]李超、刘真爱.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改进 [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2).

[5]杨杰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J].宁波大学学报,2001(2).

篇5

[关键词]乡镇文化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K55.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37-01

引言

今天的乡镇已经越来越富有,农民朋友已经不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民间文化活动是各种文艺和文学的源泉,他们不断的为文化和文艺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为国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动力。根据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我们需要不断发展建设群众文化才能跟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在面对如何让群众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退缩。

1、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

1.1 设施简单、落后

当前在乡镇上,用于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各种设施都是非常老旧的,很多都已经无法使用,这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各个乡镇的经济实力和观念不同,导致了各个乡镇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投入是很不一样的。有的乡镇虽然经济实力强,但观念弱,就会导致相关设施的落后;还有些乡镇对于设施的要求很低,各种器材简单,不能够完成文化活动的开展。

1.2 缺少专职人员

要想在乡镇很好的开展文化活动,良好的师资配备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专业的文化人员必须要配备。他们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在有限的条件下,在国家和地方,他们面临着贫穷的设施,杂项工作,多线程,资金少,收入低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是长期解决,因此,他们倾向于转行。很多乡镇一开始也招聘了很低的专职文化活动人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流失。主要原因一是工作的不_定性,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而且工作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正常工作;二是他们往往被派往比较落后的地方,在这些落后和不发达的地方时间比较长,日子比较苦;三是他们的职称评定往往被忽视,虽然他们已经在基层工作了20年多,他们的职称依然是初级职称,工资待遇低,这是他们不能保持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转行的原因之一。

2、若干建议

2.1 加强现有乡镇化技术

就目前的乡镇化学校办学情况来看,虽然其数量和办学率在逐年降低,但在经历我国近二十年的改革发展后,乡镇成人教育工作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其教育网络基本架构完备,这种教育已经由最初的扫盲工作、知识普及进化成对群众各种技术的培训――实用技术、法制科普技术、人口规模、思想政治、社会文化、学历教育等。各骨干示范性学校相继成立,用逐步摸索积攒起来的经验创建了大量乡镇成人教育的典型模范,这为“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和“农科教结合”做出了许多实质性成果。因此,通过借鉴优秀的骨干示范性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模式,依托于目前的乡镇成人教育网络基础,来提升乡镇化教育的建设是当前的任务。尽力保证每一个乡镇都至少能有一所化技术学校,这种建设不仅是开设了乡镇成人教育课堂,也是对进一步开发乡镇化技术教育的一种探索,把这里作为乡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村级成人教育的更好发展奠基。

2.2 加大对乡镇成人教育投资力度,构建农民教育的经济支撑体系

首先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采取有力措施,严格督察,保障有关农民教育经费制度能够贯彻执行,有效地落到实处是各级政府的本职工作;其次,出资设立乡镇成人教育专项经费也是很有必要的,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科研创新、农业项目资金、农基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及企业募集和个人捐助等资金构成了其主要经费,各地政府机关还应完善相关资金筹集和管理法规,让这种文化技术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再次,要积极运用社会化、产业化的机制,面向社会市场,由各学校增设各式各样的实用技术、文化教育培训,通过收取一定的培训费以用于建设发展学校。除此之外,其税款业务和土地使用均享受社会公益的优待,政府也应加大力度为乡镇化技术教育树立一个公益事业的良好形象;单独账户和严格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确保经费的及时拨用交付,保障其使用的合理性与公开性;财政拨款、集体出资、乡镇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民间资金引进、教育部门奖励补助渠道都可以为乡镇成人教育“招商引资”,这些都是建设乡镇化学校的必要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

2.3 尽快制定地方性制度文件,完善乡镇成人学校的制度保障

尽快制定乡镇成人学校的法制保障制度尤为重要,作为乡镇建设的有力保障,这关系到农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乡镇化技术学校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那时候就已经架构了较为全面的三级网络,配备了相对完善的专职干部教师,及时高效的指导策略、有章可循的运作体制使得乡镇扫盲、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等进程取得喜人的成果。但由于农民教育遇挫,在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出现了人员流失、学校减少、工作停滞等问题。但当时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没有如此重大的损失。究其根本,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国家专属法律的保护,因此才得以健全发展。社会主义乡镇建设,既然作为一门当今的历史性重要任务,农民教育作为乡镇教育建设基础,理所应当得到完善的法规保护。在这个阶段,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水平,各地应立即出台地方性政策,把成人乡镇文化学校的地位性质、权利责任都标示公布出来,其投入运作、监督考评也要制度化透明化,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部门把自身的重任肩负起来,共同为建设努力,才能给乡镇成人教育一个良好发展的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乡镇文化站的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要能和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近些年我国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重视,所以要能在措施的实施上,多样化的展现,这样才能对实际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真正的满足。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的特征及问题,而后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出相关具备可行性的方案,希望有对实际的发展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良娟,王涛.浅谈桥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现状与发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162-164.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言能力 中国文化

1 研究目的

Υ笱в⒂镒ㄒ笛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有效用英语表达出其对中国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让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双向的积极的有内涵的文化交流,进而让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得以改善。

2 研究介绍

学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准确的表达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观点,然而,这种情况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并不常见,从而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不少人常常思索,学了英语的大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学习了解的中国文化知识与国外友人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只能在与之谈论各自国家文化的时候被动的接受他方的文化信息和知识,这也就是人们广泛理解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在最初的医学术语中,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部炎症等,造成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他们觉得大量的国外文化思想的侵入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发展,纷纷表达批判的态度,以及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担忧。那时正值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阶段,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充满好奇和兴趣,却对于本国文化不甚了解,因此渐渐出现了“中国失语症”的现象。南京大学的从教授在2000年最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术语,他在其丰富的教学经历以及生活中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即使有着很高的英语水平的中国青年学者在和西方人的交流交往过程中,也不能恰当合适的用英语表达出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法展示出中国的学者应该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当西方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文化的精髓时,我们的学者们却不能恰当合适的向国外友人介绍传播古老悠久的中国文明,有的甚至是阐述成另外的一种涵义,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内涵丰富而又独特的思想文化术语,这需要我们青年学者们饯行“厚德载物、鉴古知今”等文化品格,并且主动地对外传播、推广中华思想文化。

3 研究设计

3.1 问题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3.2 主体

国内外许多的专家学者们在文章和理论中表达和强调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交流学习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应用语言学Robinson(1985)提出的“文化多面性”的概念,他提出语言和文化教学应该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多面性,也有专家把“文化教学”视作是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维度并且和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技能不可分割,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Claire Kramsch教授也认为文化是语言的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出老师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外,还要适时,适度,适当的教授本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文化教学应该贯穿到外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并加以改进,再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具有的文化差异深层原因,能够适应不同文化,学习交际策略,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质量。上诉都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3.3 研究手段

通过对于成都理工大学6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300个英语专业的学生,300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的问题针对英语的交流,和英语交流中跨国文化的经历以及看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进行了分析。

4 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即使是英语专业中有着高水平英语能力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跨文化交流讲解中国文化,这让我想到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思想,即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因而在教学中培育和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并且适度的增加英语讲解和英语交流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的紧髓介绍给国外友人。

在分析讨论中我们从中发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大学生甚至是众多工作人员都具备着日常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然而,以往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中的严重弊端,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忽略,越来越充分的呈现出来,学生在实际语境以及讲述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的缺乏相应的英语能力,即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在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中还发现,中西文化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比例有所失衡,一方面,超过50%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然而也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他们不能很好的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大纲教材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都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这些因素都是逐渐导致中国学生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直接原因。

由于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这些理论昭示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或人文性,因而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并且引导学生拓宽语言的文化视野,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领悟语言的文化精神,学会从语言现象解读社会、历史与文化,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鼓励和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即只是单方面的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介绍,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的英语负载词及在日常的运用,未能得到相关的重视与安排。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而对于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是成功与他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其交际行为都是“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传播,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共享我们的文化和传播我们的文化。有些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负载词不甚了解,还更因此而闹出笑话,有些学者有着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并有着较强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和西方学者交流时,就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从而不能较好向国外友人传播中国文化,这对于我们中国文化向外走出去有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

5 建议

对于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第一,修订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选入中国优秀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占有比例;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第三,完善考试内容与形式,把中西文化相关知识作为一个部分加入到英语考试中;第四,对大学英语教师制定相关培训方案以提高他们中国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第五,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把中西文化相互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相关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逐渐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Bryam,M.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Bridgend:WBCLtd.

[2]Irving,K.J.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tudents.New Jersey; Prentice-Hall.

[3]Kramsch,C.Language and Cul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and Press.

[4]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5]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篇7

Abstract:The truancy phenomena of college students happen frequently. The situation is so complicated with various reasons. In the Campus cultural vision system ,we should combine the lawful management with moral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ampu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orality eliminates the students from truancy to the maximum extent.

关键词:高校学生 旷课 校园制度文化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Absent System of campus culture

作者简介:张猛(1982― ),男,汉族,山东邹平人,文学硕士,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助教,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下,我们就高校学生旷课的常规现象和一般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校园制度文化视域中,对这一问题进行制度文化层面的探究,提出杜绝学生旷课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学生旷课的常规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也无论是中文类、外语类、艺术类还是理工类,几乎每种课程每个门类都有旷课现象的发生,种类纷繁复杂,究其原因,则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从方式方法上来说,高校学生旷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无理由旷课。二是有由旷课或者说是找理由旷课。三是点卯式旷课,美其名曰来报。四是选择性旷课。”①这种说法已经基本上说清楚了学生旷课的方式。

那么,其原因究竟是如何呢?针对频繁发生的学生旷课现象,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学生工作老师和负责纪律检查的学生干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之久的调查和研究,就高校学生旷课的常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有些旷课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态度不够认真,纪律观念淡薄,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也不把校规校纪放在眼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认为如果没有旷过课,大学生活就是不完整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旷课是大学里的家常便饭,高等学校是讲究独立和自由的,不应该管的太严太死,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学习、自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把学生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定要去听讲。

就这一点,我们认为,1990年代出生的的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寻求刺激,心态太过于浮躁、懒散,渴望追求潇洒的生活。因而,有些同学就会间断性地旷课,还暗暗庆幸自己的幸运,未被任课老师发现从而逃脱了“旷课”之名,逃脱了该得的纪律处罚。这是由90后大学生的自由散漫观念导致的。可是,大学生来学校是来干什么的呢?“你是谁?你来大学干什么?你以后想干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培养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由的精神向度?你的专业技能和学识修养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学校专业设置尤其是社会单位用人的要求呢?当你在大学里的日子渐次减少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了自己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青春年华有可能就此终结了?”在这一系列的提问面前,“自由”和“独立”是没有根基的。逃离了课堂的约束,在课外你自学到了些什么?这也是我们教育管理者必须教会学生思考和面对的。

第二,有些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甚认同,对一些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能力感到怀疑。面对个别老师几年来重复使用的讲义,面对个别教师照本宣科的方式,喜好新鲜、新奇、冒险和刺激的大学生们感到课堂学习枯燥无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师只顾自己讲,学生被动做笔记的不良课堂习性,进而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和热情,让广大学生产生了疲倦感、轻蔑感、厌恶感。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老师所传授的课本知识根本与社会现实无关紧要,或是自己不感兴趣,即使不逃课,也实在是听不进去。与其上课打瞌睡、说小话、看闲书或玩手机,还不如逃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部分学生在面对选修课和必修课时也抱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有些课程,除非是到了学期末,到了要讲考试重点的时候,学生才能勉强打起精神,而平时就缺少兴趣、难以听进了。况且,在管理较为宽松的高校,对于惯于旷课的学生,有些老师也没有完全按照校规校纪来做事,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饶人处且饶人,有时看到缺席学生太多就干脆不点名,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客观上助长了个别学生的嚣张气焰,造成了旷课现象的大量发生。

第三,有些学生比较盲目,旷课的动机不明确,旷课的目的不清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而是跟风上,看到别人旷课自己也跟着旷课。这些学生是比较可悲的,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动机不纯粹,学习动力不强劲,学习方法不科学,他们自以为进入大学之后就可以摆脱了中小学阶段老师高压政策和各种考试压力的约束,可以自我放纵,为所欲为了;于是,他们就像松散的弹簧或断了线的风筝,自以为自由自在、天马行空,完全无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漠视校园管理制度,把大学当做了享受生活的地方,更有甚者抱着“及时行乐,此时不玩,更待何时”的极端消极态度,以学校为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这是很危险的,长此以往,这些同学不但要犯规受罚,更有可能荒废学业,蹉跎岁月,老大无成。

以上几点是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除此以外,学生团体学习氛围不浓厚,班风不正、学风不畅,学生寝室内部有矛盾、舍友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也是造成学生旷课的原因。

二、高校学生旷课的一般对策研究

造成高校学生旷课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因此,我们在探究对策之时,也应该从主观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客观的学生旷课心理等两个方面入手。

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我们以为,学校有关方面应加强校园管理制度建设,切实完善课堂点名制度,把课堂检查点名出勤的情况落到实处,把好课堂关口,从而切实统计好缺席人数和请假人数,不留缺口,不让学生有侥幸心理。任课老师课堂点名和学生干部课堂点名相结合、相对证是很好的方式。学校的教学教学管理制度也有必要进行改革,个别授课教师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讲内容能给学生带来新鲜、奇特的感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能做到了这一点,那无疑会很大地消除部分学生因厌学厌课而造成旷课的事件的发生。“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不合理的课程模式已经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②高等学校推进课程体制改革,授课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显示大学教师的风范、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为人准则也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更是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在学生旷课心理方面,我们以为,某些学生虽然以各种理由为旷课寻找借口,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改变“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消极懒惰心态。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大学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最肯綮的黄金时段,充分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对拓展自己的学识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专业课学习而言,授课老师们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一般来说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除了传授课本上的内容之外,他们往往也会讲述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到的看法,他们在不经意中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成为使学生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加强对关于旷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杜绝学生旷课现象

在分析和研究了高校学生旷课的常规现象和一般对策之后,我们有必要更新思路,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入手,在制度文化的层面上探究如何杜绝学生旷课现象。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受社会、国家政府的支配和学校内部运转的需要而在长期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校园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生活习惯等。”③校园制度文化反映的是学校的监督的原则、控制的程度以及管理的张力,主要有组织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事行政管理制度、生活行为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旷课的检查和处罚属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围,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对杜绝学生旷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改革不符合时展需要的、甚至对学校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的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根据社会实际和学校需要,探索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依法治校是杜绝旷课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广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个别学生的特殊要求,在实施“法治”的同时,注重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建设中的的道德因素,加强道德建设,建立有道德的管理制度体系,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将校园道德融入校园制度之中以增强校园制度的道德性,从而切实加强校园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道德性,实现“管理育人”,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学生旷课。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发展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校园问题的重要方式。杜绝学生旷课现象的发生,有赖于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松林.高校学子旷课现象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成长;相关性

一、研究基本假设

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过程,都要经历一个创业、成长、辉煌、没落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会体现出企业不同发展时期所经历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员工文化等内容,因此也可以说,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就是企业成长过程的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只有管理者的文化观念转变为企业组织的文化观念,进而转化为员工共同遵守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才能说明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组织的思想灵魂,充分跟发挥了其灵魂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精神食粮,现代企业成长与企业文化建设是正相关关系,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是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这一研究假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的是,相对于企业成长来说,企业文化的构建必然的,而保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是根本的工作。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引领企业的健康成长。第二,对企业管理者文化意识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以管理者的文化意识为依据所建立起来的文化价值体系,对管理者的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前提。第三,对企业文化共建性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管理者的文化意识为主导,同时更需要广大员工的共同建设和共同参与,如果没有这种倡导与参与,则无法建立起先进的企业文化,更加无法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共建性要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第四,对企业文化价值观认同性的认识。依托企业家文化自觉地构建企业文化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把企业家的文化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组织的文化价值观,这种认同性要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企业成长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

基于以上假设,笔者选择河南省郑州、开封和周口三个城市的9家民营企业的1000多名职工和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和搜集和整理,兵器额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为验证笔者提出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成长呈正相关关系的基本假设,我们对调查问卷中对企业文化投入、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因素、企业成长与企业文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中应用的数学方法有:相关分析、频次分析。所有分析都是采用SPSSl3.0大型计量经济模型软件包在微机上运行实现的:(1)企业文化投入情况。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与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否成正比关系?从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到,有超过一半的调查人员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在企业文化投入方面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与金钱,也因此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说明,企业文化投入的力度需要进一步持续并且扩大。(2)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资料可以看出,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最大,而员工次之,这也说明在管理者是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管理者是否具有先进的文化意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起着直接的、关键的作用。同时,企业文化是否能够被广大的员工认可和接受,并且将其渗透到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中,是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一个主要因素。(3)民营企业成长与企业文化投入相关性。企业文化体制的创新与经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是否投入大量的经济投入便能够推动企业成长?通过调查结果也可以发现,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与企业文化投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投入对企业成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引领企业持续、健康的成长,而这种先进性的要去,也是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要去。只有不断加强酒店企业文化建设,并且将其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找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才能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探索到适合酒店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途径。(1)加强管理者的文化意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意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等,都会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核心价值体系,确保其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能够树立起先进的文化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形成全体员工认可与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2)增强企业文化的整体认可度。管理者具有的文化意识,是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依托,同时要将这种管理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转化为企业组织的文化价值,形成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这种整体的认可度,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员工对企业文化价值观认同,才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也只有本着被员工认同这一思想,才能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体系,将员工的文化生活与技术素质作为同步培养目标,从而使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有机的结合,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与归属感十分重要。(3)增强企业文化共建的核心理念。理念是指导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体现出一定的共建性,而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这种共同建设、共同遵守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才能得到广大员工的普遍认可,才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建设与发展空间。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应当是一种集体文化,其主要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而与管理者共同努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4)适当增加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与企业成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投入越多,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企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平衡的工程,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矛盾的一个平衡过程。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才能够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环境,能够指导各个部门的员工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同时,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价值也被员工和社会所认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建设促进企业无限的竞争力增长,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的作用日渐凸显,其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成为了管理者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不断的促进与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徐泽君.民营企业成长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2(3)

篇9

1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荣的状况

古代先民在西域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多元宗教信仰在此和谐共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化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古代先民之间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密切相关,这种交流与学习对西域多元文明的兴盛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能够并存共融的原因

2.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空间

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看,西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代中西沟通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系中原与中亚、西欧的交通要道,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文化的结合带。东西方交通网的延伸,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从内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南北疆大漠戈壁之间遍布诸多绿洲,附近地区一些广阔草场,决定了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和诸多城邦国文化在此交融交汇,说明了西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在此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 2 多种族、多民族在此频繁迁徙与定居给多元语言文化学习交流与吸纳提供了良好机会

西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不仅西域本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也引来周边其他民族迁徙至此定居发展。虽然不同民族在此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和谐发展仍是历史主流。多民族在西域频繁的迁徙,民族融合使西域本土语言文化在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整合,形成西域独特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2. 3 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影响深远的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对西域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西域,成为了东西方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出现了不同民族信仰不同或相同宗教、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3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共存共荣现象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古代西域先民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知识信息相对封闭、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文明,这与古代西域先民对各种文明采取一种包容心理,善于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不同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有着必然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英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古代西域先民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现象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3. 1 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类的思维认知在语言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思维,就要创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音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认知和描述客观世界,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与灵魂,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西域各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长期观察、思考,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表述,创造了多元语言文化,并通过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吸纳,从不同文明中吸取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英语学习中语言、文化与思维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加强英语语言、文化与思维训练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3. 2 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全力保存。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思维,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别国的多元文化进行认知、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之进行思考反思,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

3. 3 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篇10

一、各家的体育思想   

1.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儒家思想在体育活动中强调思想以礼、义、仁为核心,在六艺之教中强调礼乐的教育,强调文武并重。孔子主张一种中庸的均衡论,反对过与不及。因此,他求文的同时也求武,要求文武兼备,是治国的根木法则。他所追求的形象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反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孔子思想中,仁,武二者并行不悖。武是行仁的前提,仁是行武的归宿。形神兼备,以体养生。荀子从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人的身体是一切精神活动和形态活动的基础,他说:“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和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天官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就是说要由感觉器官接触相应的物体,才能得到知识。由此,荀子做出“形具而神在”的结论,认为有了身体才产生精神活动。荀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这种唯物主义的身心观是很宝贵的。   

2.道家道法自然的体育思想。道家道法自然,无为无欲。“道法自然”“冲气以为和”“道生一”“‘子静笃”对体育养生学说,对人与自然一体、身心融人自然的整体思想观念,有过很大的影响。其强调道法身心,导引养生。庄子的体育保健养生观强调养生、治身。顺其自然,‘子中为常。以巧斗力,导引养生。庄子谈养神养气之道,庄生晓梦,要动静结合,顺乎自然法则。一方面要静,要顺乎无为;另一方面又要像宇宙运行那样生生不息自然有规律地运动。这种动静结合的养生、养神养气的思想主张,在中国体育思想历史上是别具一格的。   

3.墨家尚力的体育思想。墨子说:“今人固与禽b鹿蜚鸟贞虫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以力可以强身,奋力有助于劳作。墨子进一步地揭不了人类必须通过劳动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原则,重视尚贤举能和军事体育思想,强调形与神、生命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4.兵家技击、攻防的体育思想。《汉书艺文志》把兵家思想分为“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的兵权谋思想家、  “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的兵形势思想家、“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为主的兵阴阳学派学术思想家,强调武艺训练和体育锻炼的兵技巧思想家四类。《孙子兵法》写道:“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于技击战术关系到战争双方的胜败,所以人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设计。这就是兵家思想中透露的体育文化。   

5.医家的养生和体育结合的体育思想。大禹独特的健身方法“禹步”在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i}的《千金翼方禁经上篇》上有所记载,《千金翼方》中对“禹步”有详细的总结和介绍。《黄帝内经堤我国传统医学最为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中记载的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整体运动观是运动养生的尘桌。  

 6.阴阳家阴阳对立统一的体育思想。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是战国后期以齐国人邹衍为代表的学派。阴阳学派把古代流传的“阴阳”与“五行”学说融汇,用来推演和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自然发展变化,预测社会的废兴存亡。以《周易》为例,《周易》的研究重视对人的关注,重视生命的运动与规律。这一点在我国养生思想发展历史上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周易系辞》这样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翁 ,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它认为天地万物动也、静也,人们养生必须结合动与静,这就是《周易》所强调的“动静有常”的思想。《洪范》中的五行说与人的“五福”“六极”充分体现了体育文化养生的思想。   

二、社会尚武思潮与娱乐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动荡征战时期,是文明大繁荣时期,武力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如此一个国家武力、学术思想的强弱就成为决定其存亡的关键因素。尚武思想是推崇武力、强化体魄。尚武意味着对武力的保持和延续,在武装对抗中获得新生,把征服和武力当作一种信仰,这是当时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存在着文物兼治,以文效天下,以武平祸乱。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崇尚武力已成为一种时代风气,武力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境地。尚武思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2.娱乐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人类对体育娱乐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体育起源之初。先秦时期体育娱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个主要成分,在社会进程中,形式不断丰富多样化。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狩猎和采集。在抵抗自然维持生存的状态下,他们走、跑、跳跃、攀登、爬越、掷远,射箭,体育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昌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阔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这就是人类木身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抵御疾病、保健强身的方法。在这个“舞”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自娱和他娱的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