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范文

时间:2023-12-06 18:0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教育的贡献

篇1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素质教育;启示

中国分类号:G4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历史上经常表现为互为消长的发展形式,“在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认识和情感、科技知识和人文修养以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各执一端的不同观点和主张。”[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明显有各自的优点和偏颇,都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都只是完善教育的一半,只有加强和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沟通,既给学生科学知识,又给学生人文知识;既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人的社会化,为生活生存做准备,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个性化,重视知情意的发展。事实上“人格的教育和为生活作准备二者事实上是不能分离的。没有人格的世界不过是一架无生命的危险的机器,而处在真空中的人格不过是一些幽灵而已”。[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教育就是要求从现实的社会发展和个体自身需要出发,使人最终成为一个多方面健全发展的人。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概念

科学人文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相互对立之后的高度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不断地做出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3]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流,既给学生科学知识,又给学生人文知识;既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4]引导和满足人的两种需求和追求,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有着一定的哲学基础。首先,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要提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发展,又要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其次体现培养人的内在价值,又要体现社会的外在价值。“社会的发展并不必定促进个人的发展,手段价值的实现未必能满足目的价值的需要。因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据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主张教育的个人价值或者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或者外在价值的统一,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实现有机的整合。”[5]

二、对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对素质教育概念理解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相接班人的教育活动。”[6]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7]

(二)对素质教育的重新认识

我国已经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但是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解。其实素质教育不是全方位开课的代名词;不是取消学生作业,少做作业甚至于不做作业;不是仅仅加强音、体、美的艺术教育;不是自由放任的取消考试的教育。素质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开放的,是多元的,充满智慧的教育。它倡导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教育所关心的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8]这些恰恰与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三、科学人文主义对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科学人文主义在教育目的方面,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要成为既重做事又重做人的教育,教人有方向感、有信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将以追求人的终身发展效益,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德育中将表现为理与情的结合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归根结底是真与善的问题,真与善的关系具体化为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关系问题。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在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人类利益。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关注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任;培养人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我国的素质教育只有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内容方面,既重科学知识、也重人文知识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会在理工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的精神,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人文学科教育中有意识的穿插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精神,既能够有效地工作,又能更好地生活的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为人类本身服务的科学知识,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

(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智力因素和非致力因素结合起来,促进人潜能的发挥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不会因重视非智力因素,而忽视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影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形成。也不会因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导致人格的缺失。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把非智力因素引入教学工作,完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得获得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审美的、体格的多方面健全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完美的人格,使人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64

[2]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61

[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26

[4]张娜.杨兆山.简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地位[J].江西教育科研,(2003)12

[5]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95

篇2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博雅教育、近性人文主义和现代科学人文主义等阶段,以人为本的核心渗透了现代教育思想,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二十世纪是人文语言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思想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涌现出大批的人文主义教学法,具体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教育的核心都指向学生的自我实现。

一、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发展

在古希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人。古罗马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文明,在教育上着重于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兴趣原则”、“亲身经历”、“适应个性”和“社会竞争”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维多里诺及荷兰的伊拉斯谟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导博雅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创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提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学生中心理论。

在“人本化教育”逐渐走向极端并受到社会舆论质疑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关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

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以人为本”的核心没有变。目前,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二、 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

1、人文主义与语言教学结合的基础——认知与情感的需求

语言教学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义跟英语教学的关系由来已久”[2]。16世纪著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而且语言风格优美典雅,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的材料。

当代科学研究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知是情感发生的前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肯定。实证研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等人类认知加工过程都受到各种情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约翰·舒曼,情感和认知是可区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戴马西也断言: “我们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机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 所以,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来对待,既要扩展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语言活动中认知与情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对认知结构的科学和心理的研究,现代语言学家积极推动人文思想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产生了不少人文主义教学流派。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流派

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罗杰斯在1969年就于《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与之势[4]。

较明确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出现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开创了听说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外语教学中学生本身因素起着很大作用,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典型的教学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人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虽然他们所提倡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全然不同,但共同点是将学生看成既有智慧又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从80年代起,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90年代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根据教授观点的差异,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又可以分为浪漫人文主义和实用人文主义。

浪漫人文主义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课堂教学应主要关注学生情感,经历和观点。学生要学的东西就在他们自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语法练习,考试和翻译,都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但当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个人经验,学生接触到的语域和语体相当有限,所以这一教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实用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发展和展示创新与合作能力, 学会表现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协调。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还认为,过分强调人文方法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即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技巧的掌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学生最重要的还应发展语言能力、记忆、动机和认知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实践中,人文思想已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许多教学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认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实用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现。

三、人文主义语言教育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过大学英语一直以大班为主,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尤其是全国性的

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这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生需求,尤其是个体发展的需求。这与人文思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外语教学中提倡人文教学势在必行。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语教学的瓶颈,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加强人文性,要注意:

(1)正确理解人文教学法的含义。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课程目标不能取消。人性化与语言教学不是格格不入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个体主观意志的调动下积极地语言习得。

(2)明确外语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观,指导学生意识到个体发展的需求,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恰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Edgar Faure et alLearning to Be [C] Paris: Unes

co, 1972.26。

[2] 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1):58-62。

篇3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人文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增长的发育期,思想随着身体与智力的开化也逐渐清晰、活跃。由于特殊的生理期导致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并且出现叛逆心理。为了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个正确引导,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品德,大部分中学开展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是以教人、育人模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参与。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吸收了外国先进的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了人文教育,这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教师可以及早发现学生心理的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惑,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心学生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名利与荣誉。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与作用

人文主义始于西方,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思想体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人性和人的价值的体现,实现人性的解放、自由与平等,重视人的社会意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而人文教育则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基础上,承认人的核心地位,尊重人的本性,关心人的多元社会需求。通过人文关怀与教育,推动人性差异化、特殊性、独立性的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满足。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体现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育学生涉世做人的原则与道理,仪礼的要求与标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人性的尊重,使其真正了解人生的意义。人文教育不仅是现代思想教育的一种技能,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需求。

二、中学思想道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1.人文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传统的思想道德教学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学习吸收为辅,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死板、机械、被动,而人文教育以学生为主导,将情感融入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得到情感的认同和品德的熏陶,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理解地学习与交流,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人格潜力。思想品德教学课程要向学生灌输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将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中学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师德与师资,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较高程度的文化素养,通过言谈身教的形式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出解答。因此教师首先应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开阔的心胸。其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辨清世间的真假、善恶、美丑,发挥良好的思想导向作用。第三,应该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不断地加强学习,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上,教书育人,更好地培养学生。

3.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强化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打开心扉,形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疏解学生内心压抑的情绪,展现自己的个性,教师要从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疏导,促进学生人格的正确发展。同时还应该改变当前思想道德课程给数理化、语数外等主体教学科目的辅助地位,真正实现技能培养和道德培养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减少重技术轻思想的教学弊端。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从提高学生自我体验的文化蕴涵入手,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沉淀,使学生最终实现自我的思想认知升华。

4.丰富人文教育内容。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应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人性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人文主义教育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与力量的发挥,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身心的健康、多才多艺。人文学科的教育就是包含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社会学科内容的学习,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对学生起到人文素养和内涵的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全面教育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其全面的价值。

总之,人文教育体系是涵养人文精神、心灵疏导、知行统一、提升人性境界和文化内涵的大工程。而中学思想道德教学的人文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培养从适应社会发展入手,树立贡献国家、回报社会、善待自然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游学军.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高香梅.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11期.

篇4

1文艺复兴运动与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

1.1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产生于14世纪至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5世纪末逐步向北欧德国、法国地区传播,16,17世纪中叶开始在西欧的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盛行,尤其在莎士比亚时期达到了巅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各大行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佛罗伦萨的经济和政权均掌握在行会手中,贵族参政权被剥削,广大工人更处于无权地位。在此背景下,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开展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斗一争。

1.2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借助于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个性,反对迷信,提倡自由,反对教会专制,一大批人文主义者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但丁、莎士比亚、皮特拉克等。他们大力抨击教会的封建统治和对人思想的摧残,开启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对西方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对思想文化进行探索,在科学技术、航海运动、印刷技术方而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思想超前、学术研究相对自由。他们十分关注教育问题,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人性方而的重要性。人文主义者以回归欧洲经典文化为口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追求人性的自由,向基督神学发起挑战,极大的撼动了教会的禁欲主义思想和心灵与肉体对立的地位,开启了近代体育思想的先声。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是最早对体育问题进行探索的。弗吉里奥是将人文主义思想运用到教育实践的第一人,他的博雅教育思想是近代较为全而的思想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军事教育和休闲娱乐等。他的《论绅士的风度与自由研究》在欧洲的历史上首次论述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口的、方法和内容,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其教育思想对数世纪以后的欧洲教育与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尔库里亚利斯的《体操术》是体操教师和医生的主要参考书,将体操从医学和人体健康角度进行分析,使之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同时为近代体育的产生做出了不可磨火的贡献。西尔维鸟斯提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修身方法,他的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对人体是十分科学的养生思想,是近代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他的教育和体育思想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其他学者无法相媲关的,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一罗马教皇。人文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各国各地区都涌现了一大批人文主义者,他们各抒己见极大的丰富了人文主义思想和教育,促进了近代体育思想的萌芽。    

2宗教改革运动与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

2.1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首发于德国,继而影响欧洲大陆。它与当时盛行的文艺复兴运动相伴而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运动是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两者相继发生,却在16世纪相伴而行,二者共同构成冲破中世纪枷锁、迈向现代的开端,对当时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宗教改革即是教会内部挑战权威的运动也是一场“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思想认为灵魂获救不需要传教士作为中介,也不用求助于任何人,只要虔信上帝便可获救,给予人信仰方而的充分自由。夸关纽斯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居所,一旦身体坏了,灵魂便不再存在。人的自我意识在宗教改革中逐渐苏醒,观念由灵肉对立向灵肉并重转变,间接地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2.2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    

宗教改革之前是南富北贫,改革之后发生了逆转。对于社会发展,宗教改革意义重大,之于体育思想的发展,宗教改革也影响深远,意义非凡。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西方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先进的改革思想为西方带来了信仰自由和思想解放,而且带来了罗马教廷对体育的接纳和需要,开启了近代体育思想发展的时空之门。宗教改革并非是对基督教统治地位的直接否定,而是为了反对封建神学、教会干预世俗政权、禁欲主义和教皇霸权;要求改革教会陋习、思想解放、教会与国家在职能范围上分开。但是这场运动遭到了罗马教廷的强烈抨击,对基督教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一些“新教”脱离罗马教廷自立门户。新教与旧教在教育方而具有一致性,即注重青少年教育,加强对办学和学习教育的重视。无论在新教还是旧教,体育活动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16世纪的意大利,击剑活动的比赛规则已初步形成;1511年佛罗伦萨出版了欧洲最早的球戏手册。在新教控制下的各地区的体育活动的发展极为迅速,由此推动了西方近代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3启蒙运动与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

3.1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形成了信仰自由人人自由的价值理念。但是它们都没有真正意义上触碰到宗教体制的变革,仍然从思想上屈服于宗教的统治。17世纪末开始于英国、鼎盛于法国、最后波及整个西方的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不仅仅是文艺复兴的继续,而且是比宗教改革更广泛、深入的革命运动,它不仅开启了西方近代社会理性主义的时代,而且给欧洲带来了思想的繁荣,促进了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体系在理性指导下的基本形成。

3.2启蒙运动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    

启蒙运动作为三大水系解放运动之一,虽然开始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却得到了较多哲学家、思想家和研究者的较高评价。关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思斯说“思想革命的顶峰是一个叫启蒙的运动”。启蒙运动涌现出了洛克、孟德斯鸡、卢梭和牛顿等一大批巨匠,他们高举理性精神、鞭挞宗教神学、抨击封建专,不仅制触动了封建专制的统治,而且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北关独立战争和英国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时期涌现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们对体育和教育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对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绅士教育思想在洛克的《教育漫画》中达到了顶峰,它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关德和智力的共同发展是塑造完关绅士的前提,而身体健康又是成为绅士的基本,所以洛克在肯定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体育在绅士教育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者缺一不可。卢梭在批判传统古典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在其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则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自然教育观和自然体育思想。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必须遵循自然和人的本性,而体育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切罪恶都是由虚弱的身体而产生。绅士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思想和理性教育思想并称为近代欧洲三大教育思潮。自然体育伴随着自然教育思想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欧洲各国的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卢梭的以儿童为中心的体育教育在19世纪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儿童体育要符合儿童的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的思想对当时的欧洲国家产生了影响,对今天的儿童的体育教育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启蒙运动对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西方近代体育不仅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缚,而且对整个西方世界文明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全而的影响。

篇5

作为三峡库区的语文教师,在诸多方面都没法和那些名校的教师相比。但只要我们仔细听听、到处看看、随意浏览,便可信手拈来,处处皆散发浓厚的文学气味……这便是锤炼库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优势资源,笔者就在这方面的体会,抛砖引玉……

三峡库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产生过、生活过众多的文人墨客,产生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席之地。在这里,这就是我们库区的语文教师锤炼专业知识,自主成长的乐园。

一、解读三峡人文景观,踏上库区语文教师自我成长之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三峡库区的语文教师,对三峡库区的人文景观耳熟能详,几乎都能道其名。很多人文景点是常去,却不能言,这不能不说是知之甚少……我们教导学生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生在景点,长在景点,教在景点,不知其然和其所以然不能不说是缺憾,因此我要说,锤炼库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从解读三峡人文景观入手,兴趣所致,意趣盎然,其乐无穷。

腾子京说:"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临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雄才巨卿者不成著"。这番宏论将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三峡人文景观比比皆是。船过奉节,顺流而下,遥望瞿塘峡口,但见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这就是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白帝城。三峡库区的语文教师没有去过的人少之又少。白帝城因何得名?有谁建造?为何又有白底托孤之说?有多少文人为其骚客赋诗撰文?你能知道几首与他有关的名篇……?要是库区的语文教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用心去解读白帝城,我们就会知道很多与白帝城有关的掌故,从中体会到家乡的美,领悟迁客骚人的情怀,丰富自己语文教学内容等。当你开始关注身边一个个人文景观的时候,你就已经嗅到它的芳香,当你开始一个个故地重游的时候,你就已经摸到它的脉搏,当你开始一个个解读它的时候,你就已经踏上库区语文教师自我专业成长之路。

二、细读三峡名人文化,推开库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之窗

教师是平凡的,但不能是平庸的;教师是清贫的,但不能是贫乏的;教师是辛勤的,但不能是辛酸的。对于处身条件艰苦的库区语文教师,我只能说,与高尚的人为伍,你将永远不会感到寂寞。这些高尚的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一批又一批曾在三峡景点上叙事抒怀,为三峡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的迁客骚人,只要我们用心去细读他们,就会和他们交心,就会在他们精神的感召下意气盎然,忘我工作……

三峡孕育出的名人有屈原、秦良玉、等二十余位。纷至沓来历史过客有宋玉、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都在三峡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任小艾说,"教师,你的职业、你的学识、你的人品,直接决定你的事业的成败,只有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情怀才能真正理解教育为何重要,才能真正实施人文主义教育。从提高教师的人文思想,到实施人文教育,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品读留名三峡历代名人。在这众多的名人中,作为库区的语文教师,如能择其部分探究。 在细读、探究名人简历的时候,从中领悟迁客骚人的成败,感悟到生活的艰辛和快乐,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处处闪烁人生哲理,教学中处处展现学习语文的充实和愉悦。细读一位历史名人就认识了一个益友。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就悄悄地推开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窗户……

三、研读三峡文化名篇,打开库区语文教师专业基础之门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起点和归宿是人,当然也就无法回避人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走过三峡名人,无不殚精竭虑,苦苦探索,提出了丰富而又异彩纷呈的人生主张,这无疑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作为库区的语文教师品读一位名人就只是认识了一个益友,要读懂他们,和他们交流,就必须要研读他们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同时,夯实我们的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把丰富的知识随手拈来运用于语文教学,引导自己的教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古往今来,不少名家对三峡风土人情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它进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学名篇。如唐代杜甫在夔州白帝城附近的草堂村过着稳定而较优裕的田园生活,前后三个年头共写诗400余首,占一生写诗总数的三分之一。作文库区的语文教师,在研读这些名家名篇时,第一是查阅收集,第二是分类定时定量阅读,第三是精读时,先易后难,从唐宋名家名篇入手。秦牧说过,"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大约只需要坚持两至三年时间,就会练就语文教师扎实文学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能得心应手,课堂也定会魅力四射……

四、品读三峡民俗文化,吹开库区语文教师自主成长之花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欲其收效,欲令学生获得实益,最重要之一点在提高教师之业务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教师写作素养的提高。我们下功夫研读三峡的文化名篇,积淀了浑厚的语文基础知识,就要学以致用,表达和书写身边的人事物,力争闯出一条路来。刘禹锡来到三峡,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他创作了《竹枝词》,使三峡的民俗文化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在文学史上光芒大射,后世传唱不衰。在五十年代就有一位奉节的语文教师写下了:《栓 太 阳》

(一)太阳落坡坡背黄,扯根梭草栓太阳;太阳栓在树叉上,一天变成两天长。

(二)正在好干活,太阳往下梭;赶快搓根索,套住往上拖。

(三)太阳过了河,扯住太阳脚;太阳你转来,我还要干活。

篇6

[关键词]人文教育体系;整体文化观;教育基本精神;全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005-02

人文是重视人的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体系,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推崇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宣扬个性解放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把游戏体育视为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提倡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当时的教育家们就将这种人文思想用于教育革新,进行人文教育的实践,开展了教育上的变革运动。近代以来的多次教育改革和一些大学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都是人文教育思想的体现。这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这种思想对我国今天的教育仍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一、将人文思想融入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人文价值观首先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体现,教育本质上是对人的教育,培养人是根本使命。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以前的师生考试压力加大,教育变成了知识和信息的堆积,人作为工具的功利性思想在教育领域中蔓延;同时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不断扩招,招生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高校教育专业性、职业性、应用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教育被忽略,实用性、专业性在教育中盛行,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成为点缀的口号而无法得到真正实施。人文思想在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将人文思想融入中国教育体系,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而且还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人文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水平应成为中国教育体系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它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重要尺度,决定着我国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

二、人文教育体系的现代属性

教育体系是一个涵盖了各种教育要素的组合体,不但包括各种教育机构,还包括教育管理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人才预测体系、师资培训体系等。所以人文思想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不应是独立和割裂的,它应该贯穿于整体教育体系,形教育体系。

(一)人文教育体系重在体系性和现代性

人文教育体系是一种将人文思想融入中国教育体系的整体文化观,体现在制度、管理、教育活动、人文学科设置和各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中,还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和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所有的教育要素应有机关联并构成体系,它对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现代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养成教育、现代教育的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然而脱离具体的国情谈人文思想,既违背国人的心理逻辑,也使人文教育失去情理的基础。因此我国的人文教育体系是基于我国特定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既选择性地融入欧洲人文思想,也传承了我国古代文明精髓,是中外人文思想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现代复兴。

(二)建设中国人文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我们逐步建成了堪称世界上最全面的教育体系,上小学前有幼儿园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后有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等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中国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使教育既重视人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又使人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从根本上体现了教育的精神实质。这种教育本质特征的形成,不是单纯依靠人文学科设置的改变、仅仅依靠高校人文教育的加强等实现的,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从人接受教育开始延续到社会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需要有人文情怀、商业伦理的劳动者,整个教育体系中融入现代人文思想,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三)人文思想应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基本精神

洛克对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系做过如下论述: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又为科学提供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往往把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分离开来研究,独立审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进行界限划分,阶段性实施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教育,而我们恰巧忘记了各个类别、各个层次教育的灵魂都是关于人的教育,起点是关于人性的教育,应将对人的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人文思想应该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基本教育精神。

三、人文教育体系的社会意义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对人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巨大的。今天,构建我国人文教育体系,使教育重视人性,重视思想和灵魂,重视职业性专业性与人格的统一不仅具有紧迫性,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这离不开人,健康的经济运行环境需要人坚守商业规则和底线。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移到科技进步上来,更重要的是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培养劳动者,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应该是有文化、有素养、有人格的劳动者,他们不仅关心个人,也关心他人及社会的利益,这样的劳动者在经济建设中才能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力军,见利忘义、急功近利不应是经济活动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获利手段,也绝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模式。我国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文思想深入融合到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使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变成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的经济建设新型人才,这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保障。英国教育家埃里克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一个没有人文思想的学生,不配做一个好的技术专家。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然而没有人文思想的“半个人”不能承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创新、责任、和谐、多赢的工作,不能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劳动者。人文教育体系将从本质上营造绿色的经济活动模式、建立和谐有序的经济发展新秩序、形成健康的经济运行规则,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解决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很多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古国,一个曾有着世界上最具人文思想的儒家教育理念和诸子百家古代哲学体系的文明国度,被说成没有信仰,这是一种讽刺和可悲。人的精神支柱、经济活动中的精神动力恰恰是保证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制胜法宝,这种民族精神从何而来?教育应担责。这是一个人文主义教育的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不同社会背景的,随着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发展,我国的人文教育体系应以人为指向,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于构建社会健康风尚,提倡伦理价值的教育,重视理解与和平、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敬重自然等。这种人文教育一定意义上具有哲学或宗教教义的规范作用,在做人做事和从事各类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这些人文思想都起着宗教性的约束作用。构建一个系统性、可持续性的人文教育体系将从长远上和根本上解决人精神空虚的社会问题,也将从民族思想素质的提高方面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改变社会功利主义倾向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面貌

当前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侵蚀着人的灵魂;混淆是非、善恶、美丑,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不乏其人;不讲信用、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金钱成为有些人狂热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良心、道德、人性、人格彻底为利益驱使。系统性地构建中国的人文教育体系将从本质上浸染人的灵魂、塑造完美人格、规范人伦。人文教育体系以系统性的教育思想、制度管理、现代人文理念为方向,以人的灵魂、人格、涵养、伦理等人文思想为教育体系运作主线,从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几个方面来塑造完整人格。体系性的现代人文教育使人从最初接受教育开始,便一以贯之地奉行关注世界、社会、他人、自己的追求,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尊重自己和他人,严守底线,在教育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形环境,最终从根本上和大环境上全面体现国民的人文素养,肃清功利主义的毒害,形成一个清新文明的社会新面貌。

(四)有助于形成传承中华文明、现代的全民人文教育机制

我国的教育体系不仅应该向民众提供知识、专业技术的教育,更要提供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人文思想的教育,使受人文教育体系教育的人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也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贡献。人文教育体系所遵循的人文思想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代人文思想,它既有欧洲人文关于人性教育的复兴,也有对我国古代人文思想精髓的传承,还有对现代人文思想的更新与变革,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中国式融合,它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全民教育机制。这种教育机制重拾大国悠久文明,融入现代人文思想,它有助于解决教育功利性、经济活动功利性,也可以改善国民在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的不文明举止,这种机制符合世界文明进程,具有中国特色。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只重视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遗忘了人文精神,那么这种严重后果将是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无法弥补的。整个教育体系强调人文教育,其实是强调在科学、专业之外,人们还有共同的东西,就是人性的光芒,自尊同时尊重他人和自然。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哪一项不以人文精神为根本立足点?构建我国人文教育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时代的需求属性,它必将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波宏,季正松.深入研究人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全方位高校人文教育体系[J].镇江高专学报,2010(3):1-4.

[2]欧洪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3]王学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1999(3).

[4]王燕,刘爱东.浅谈对现代人文教育思想的认识[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5]张金亭.现代人文教育目标的探讨[J].教育学文摘.2013(12).

[6]浩歌.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篇7

【关键词】人文教育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人的个性基础上的教育,不是将人作为社会工具来进行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具备社会工具的属性,但人又是社会的主人,不应该只为社会建设而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教育中,不能只注重人的片面l展,而要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人文教育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设。

人文教育最早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当时的人文教育指的是培养具有世俗学问的,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和行为能力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这是区别于之前的神职人员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将具有开拓精神的,有礼貌,仪态大方的资产阶级绅士当做培养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后来的人文主义教育认为知识、文化可以促进道德提高,游戏和体育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也提倡人文教育,儒家思想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是从德智体多方面来培养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作为社会人,面对的社会生活问题是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是立身的根本,但强大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生活中的挫折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来面对缓解,而良好的修养可以帮助人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大学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的学习来达到的。只有掌握这些人文知识,才能做到身心协调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才能与人友好相处,遇到挫折不会一蹶不振。

二、我国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建国后到新世纪之前,一直都是作为精英教育存在的。这主要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所限,加上国家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因此在大学教育中,突出的是专业化,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世纪之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但在教育内容上却没有多大的改观,一些高职高专学校,为了保证生源,将就业率当做自己的优势来吸引人,在教学中加强专业化教学,将高等教育当成了学技术。

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将英语相关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连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知识也很少传授。学生主要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技巧,以毕业后的就业率,英语考级为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但不了解英语国家的,也不知道人家的历史文化,触犯了人家忌讳自己尚不知。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交流,如果缺少人文知识,连自己国家传统文化都不了解,怎么能够向外人介绍自己的文化?

人文教育还包括礼仪修养和心理健康,我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在古代,教育主要是教育学子要懂拥有的礼节,《礼记》这部关于礼仪的经典曾经是古代学子的必读科目。在一些文学和历史典籍中,还有大量的关于如何处世的作品,在困境中如何面对,如何善待他人。这些作品都能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中,这样的人文知识所占分量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礼仪都没掌握,这样无论与谁交往,都会有影响的,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目前欧美国家的礼仪比中国更加复杂,如果不了解双方面的礼仪文化,英语知识学得再好,也很难正常与人交流。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来加深人文教育。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学习,像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礼仪,历史典籍,诗词,小说和戏剧,这些都浓缩了中国民族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学习英语文化中的历史,文化,掌握这些之后,就可以通过对比来发现中英文化的异同。

2.确立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跨文化教育目标。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关键还在于办学者的办学目标,高职高专的英语教育,不是为了考级,而是为了加强对外交流,学生选修这个专业之后,就要将这个当做职业去经营,因此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才是培养目标。要达到这要求,就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

做好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有一批具有人文知识修养的教师才能完成,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前提。

3.利用网络工具加强人文教育。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阅读大量中国古典文化,还要掌握英语历史文化。除了阅读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辅助学习,利用视频来进行视听统一的学习,也可以利用英语国家的优秀影视剧来学习这些国家的礼仪和历史文化。

在学习中,不能只顾着在学习,还要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来找出两种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加方便日后的文化交流。

加强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这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必然。

篇8

关键词:奥运理念高校思政方法途径

北京2008奥运会筹办了7年,将13亿人民向世界做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庄严承诺变成一份提交给奥林匹克运动的特殊答卷。7年来,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实践,对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浓缩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之中,既书写了社会发展的宏图雄篇,更化为人们身边的点滴之变,诠释出东方文明古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独特理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一脉相承,回应了当今时展的呼声。

实然性:奥运理念的深度解读

(一)绿色奥运: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人类发展模式的自觉矫正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高歌猛进,“征服”自然的力量空前强大之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却正被撼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困惑不可避免地映射于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参与到成为全球第一盛事,随着场馆建设耗资日增,环境代价难以估量。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都在思考,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奥运是一种战略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智慧。1999年,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提出奥林匹克运动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环境与体育、文化并列,成为奥林匹克面向未来的三大支柱。绿色奥运的理念,深深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蓝图。而此次绿色奥运的内涵是,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科技奥运:奥林匹克精神的不竭动力与奥运史的伴侣

回首百年,科学技术以其惊人的渗透力进入奥运赛场,为“更快、更高、更强”提供不竭动力。一部奥林匹克发展史,科技的身影相伴始终,密不可分。从优质精良的运动装备,到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从精确到毫秒的计时装置,到环保节能的竞赛场馆;从五彩缤纷的开闭幕式,到覆盖全球的赛事直播……科学技术让奥林匹克竞赛更加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在你争我夺的赶超中汲取不断创新的力量。

科技奥运支撑起北京筹办奥运的框架。在智能交通、洁净能源、场馆建设、信息通讯、奥运安全、运动科技等诸多领域,北京奥运会的7年筹办展示着中国的自主创新之旅。奥林匹克盛会让科学技术散发亲和时尚的光彩,在潜移默化间提升科技的魅力,催生着亿万国人的创新意识。它吸引更多民众学习科技知识,接受科学精神,投身创新行列。

(三)人文奥运:奥林匹克运动的进步机与世界潮流的助推器

奥林匹克指出:“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不仅关注个体的人,更关注整体的人,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闪耀人文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走过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相遇,为奥林匹克精神添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人文奥运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奥运是指“奥运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奥运参与人文现象,其核心是“奥运”,其现象是“奥运人文”;“人文奥运”不等于“人文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文现象”才能称之为“人文奥运”,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到奥运的参与文化之中,才能是名符其实的“人文奥运”,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直接形成的“奥运文化现象或景观”才是“人文奥运”。人文奥运构筑起北京筹办奥运的基石。北京奥运会将奥林匹克的人文底蕴深深锲入中国,又通过奥运会的舞台,将中华文明的精髓献给世界。人文奥运着力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各种文化相互了解与尊重,展示悠久的东方文明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新贡献,成为北京奥运会为奥林匹克精神写下的新注脚。

必然性:奥运理念的意义

(一)奥运理念涵盖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三大理念的构想发端于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之时,彰显了中国价值观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交融交汇。申奥成功一年之际,2002年7月,三大理念被郑重写入《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从申办到筹办,从承诺到行动,三大理念既顺应了当今时代进步的潮流,又踏上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节拍,这一切闪耀在筹办奥运会的无数细节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扬。正如《国际奥委会评估报告》所言:“北京奥运将给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在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灵魂,绿色奥运与科技奥运是两翼。三大理念指向“以人为本”的核心,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循着和谐发展的轨迹前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类世界和谐。

(二)奥运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时代相结合的必然选择

奥运会四年一届的周期和主办城市的变换,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现代奥运之旅走到北京,已有22个城市有幸成为东道主。每个东道主都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自己的色彩,贡献了独特的理念。

1948年,二战后的首届奥运会在伦敦举办。不少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国家虽然还没有训练有素的选手,但出于对和平与团结的向往,纷纷应邀前来。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终于能够汇聚在五环旗下交流竞技,奥林匹克的舞台奏响了和平团结的时代强音。从汉城奥运会的“和谐进步”到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永远的朋友”,从悉尼奥运会的“分享奥林匹克精神”到雅典奥运会的“欢迎回家”,这些各具特色的鲜明口号,表达了东道主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奥运会百年之旅,正是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过程。如今,人类已进入“地球村”时代,勃兴于全球的奥林匹克运动,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只有与时俱进,变革创新,奥林匹克运动才能聚集人类文明的精华,浩荡而行。北京奥运会用三大理念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源自东方的活力,成为奥林匹克之舟的新航标,也为尚在种种发展模式中折冲斡旋、时有困扰的人类文明进程扬起一面风帆。

(三)奥运理念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正展开全球化的视野,融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走过百年的奥林匹克运动,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北京成为奥运会东道主,使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对话有了一个极佳的载体。三大理念展现出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发展的趋势,蕴含着应对现代文明发展挑战的探索,更注入了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用奥林匹克的语言,在中华大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舞台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对三大理念的弘扬与实践,使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找到了相通的脉络,两者的结合不仅呈现了世界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也充分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既是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馈赠,也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回报。

(四)奥运理念彰显了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之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际。中国的奥林匹克之路叠加于改革开放的历程,投射出一个民族复兴进取的伟大身影。城乡面貌的巨变,生活水平的改善,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无不与环境、科技、人文的进步息息相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不仅是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契合,更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结历史经验、经过深思熟虑写下的心得。

在这30年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尊重自然、自主创新、以人为本的重要。“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金碗银碗不如科学饭碗”。每一次观念的变化,都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生动写照。没有30年的物质积累,没有30年的思想解放,举办奥运会不过是个梦想,弘扬和践行三大理念更无从谈起。中国在前进道路上所做的思考与抉择,正通过北京奥运会这座舞台,通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现给世人。

绿色奥运不仅是一片绿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当绿色的种子深入民众之心,生态文明的森林便会蓬勃生长。科技奥运不仅让人们惊叹“鸟巢”和“水立方”的雄奇,更增强了全民自主创新意识。人文奥运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对世界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三大理念带来了北京的成长、中国的进步,在实践中提升中国人的生态意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三大理念从无形到有形,使奥林匹克宗旨和精神更全面地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塑造着一个民族昂扬向上的气质,展现着一个国家团结奋进的形象。同时,三大理念的回响不会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而休止,中国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应然性:高校奥运理念教育的方法途径新探

(一)系统教育:奥运理念教育方法的主流

1.积极开展奥运理念“三进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两课”,多年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显性教育模式存在着内容单一、方法简单等问题,需要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填充,而相关奥运教育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以北京2008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开展奥运理念“三进教育”,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都能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对大学生这一重要特殊群体进行奥运理念教育的主流方法。

在奥运会期间,中国奥运健儿不断超越自我,屡破记录,使得中国在近年来的奥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量一直名列前茅,因此《义勇军进行曲》会在奥运赛场频频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也会一次次地高高飘扬,每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心中升腾,这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引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培养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开展以这些内容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大学生积极响应“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号召,结合高校实际开展“绿色校园”、“科技校园”、“人文校园”的创建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环保的意识,献身科技的理想,弘扬人文主义的精神,把他们打造成具有可持续发展思维,蕴涵科技创新能力和充满人文主义气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

2.积极开展奥运理念专题教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目的不是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的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的过程中”。它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追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教育为核心。奥林匹克理念教育就是利用体育竞技运动这一形式,来传播奥林匹克理想、精神、宗旨、格言。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奥运知识演讲征文,开展体育比赛,邀请知名教育家、体育学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对奥运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这些措施都能使大学生们深刻理解奥林匹克的精髓,践行奥林匹克的生活哲学、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日常教育:奥运理念教育方法的有益补充

1.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建立奥运理念教育网站。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使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上的局限,但没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对面的直接真实,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管理制度的约束,这是它的不足之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照搬照抄传统方法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依据网络特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运行体制,创新教育手段和表现形式。充分理解科技奥运的内涵,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建立奥运教育网站,是对大学生进行奥运理念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教育载体而言,它所依托的网络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就教育内容而言,要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就教育过程而言,更加强调平等沟通和疏通引导,这些都给奥运理念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开办主题网站和博客等形式,运用现代媒体强大的功能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奥运教育,使奥运理念真正烙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体现在每一个大学生的行动上。

2.借用学生社团资源成立奥运理念研究组织。学生社团决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构成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才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部和团中央已经明确了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独立、自治、开放、容忍,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秉持理想以及在坚守这些传统理念与作为变革前沿之间保持张力,是我国高校在几个世纪以来展示出来的形象,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特质。学生社团是大学精神的天然承载者。所以说,在一个公民人格不够彰显的社会里做一个负责任的现代公民,在一个压抑个性的社会里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宽容精神,在一个民主不完善的体制下开始我们建设性的民主实践,在一个自由不足的体制下探索并拓展自由,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中学会合作,在一个志同道合的集体中全面地锻炼和发展自己,就是在现代我国大学生社团的真正使命。再加上当今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知识更新快,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所以可以借用学生社团资源,成立各种奥运理念研究组织,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尊重社会公德,崇尚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哲学。这有助于教育青年大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具备完善的审美能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

3.构建“一个理念、两个平台、三层构架、四级教育”的奥运理念日常教育体系。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认识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早已超越了运动本身。奥林匹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从一种新的角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形成友谊、和平、尊重、公平竞争等奥运理念和价值观,完善人格,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大学教育而言,对奥林匹克理念的传承不应该是应景教育,而要触及其精神的“内核”。所以构建“一个理念、两个平台、三层构架、四级教育”的奥运理念日常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一个理念是指以奥运理念传承为理念。北京奥运会之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也许会淡出人们的记忆,但绿色、科技、人文将成为关乎民生的长远课题。以举办奥运为契机,在高校涵养友好和谐的环境意识,弘扬崇尚科学的文明风尚,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两个平台是指有效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对奥运理念进行全面宣传,增强奥运教育的影响力,实现校内外奥运理念教育的“共振”效应,使他们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更深的感悟。三层构架是指学校行政牵头,院系团委组织,学生辅导员落实的三层教育构架。四级教育是根据各个层次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各种奥运教育。具体而言,对大一新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奥运教育,大二学生可以进行日常性的奥运理念教育,对大三学生应对其进行重点强化专题教育,对大四学生可以将奥运教育穿插于职业教育之中进行。此教育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发挥最大教育功能。

综上,新的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而奥林匹克蕴涵的博大精深文化体系与这一要求具有一致性,所以寓教于体,把奥运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通过社会上有利的奥运舆论和氛围来开展高校奥运教育,教育青年大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集体主义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爱国主义的情怀、国际主义精神,增强人文底蕴,提升精神状态,实现自我超越,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未来和谐国际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国宽,王琴.奥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契机[J].职业圈,2007(21)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教育 缺失及路径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人文教育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第一层面是人文主义教育,第二个层面是人文学科的教育,第三个层面是“成人”教育。

人文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自上世纪中叶起,人文、科学分离所带来的威胁已开始渐渐地引起各国警觉,加强人文教育成为各国的共识。上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报告,我国则于199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对中国目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找出如何走出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路子,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二、人文教育的现状

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严格地说,是一部喜忧参半的悲喜剧。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如战争、环境破坏以及人自身危机等巨大的灾难和威胁。“现代科学或现代文明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科学丧失了它的活生生的人的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或人的生活的遗忘。”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对科学在观念上的正确把握和定位,而这有赖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清晰体认、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快捷与便利,也不可避免的被金钱主义、实用主义侵蚀,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架构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任,加强其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相关路径

(一)高校要转变陈旧观念,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高校要认识到人文教育培育的重要性,转变陈旧观念,积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第一,高校要立足于学生长远的、终身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接班人,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站在更高的境界上准确把握自身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只有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里面,大学生才能摆脱那种短浅的成才理念,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脚踏实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身。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他们不仅要具备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较高的科研能力和高尚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个人文化素养,以渊博的知识、美好的品德、坦荡的胸怀、良好的性格去渗透学生的心灵。同时老师要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地理、国学等,不断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舍弃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糟粕,并成功运用在教学中,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吸引力,寓教于乐。

(三)优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外部环境

第一,营造人性化的社会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避免“奢靡之风”的侵蚀,抑制“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深入当代大学生,结合传统媒体,加强正能量的传播,弘扬社会正气,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大学生公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学会自我判断;注重学生政治敏感度的培养,在家、社会、生态等各方利益面前学会判断和取舍;注重学生以人为本素质的培养,继承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宝贵财富。

第二,强化家庭环境的育人功能。家庭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教育对其子女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合理的家庭教育折射出了家长身上的优秀品质,如谦虚、真诚、善良、勤奋、责任感强。因此,要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引导家长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家风环境和和谐的家庭氛围,重视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第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第三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短暂的,只有百余年历史,但在发展中一直以实用教育为主旨。以实用理性主宰的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经济与技术的功利目标却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导致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决定了当今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其工具性的功能,即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其目的,即塑造人的精神方面功能。事实上,掌握人文知识与提高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五、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和“至善”中当包含人文素质教育。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健全身心、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而大学教育尤需高度关注大学生的知识渴望、心理需求、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激励大学生努力建构自己的健全人格和意义世界。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营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校园氛围。恬静的人文治学环境,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丰富的历史文化,多元的知识信息融合汇总在大学之中,构成了大学丰富的人文资源。这种资源,对大学生有着非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这就是大学文化的力量。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个体生命体悟和情感体验。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大学生去关爱人类、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也关爱自己、珍爱生命。

参考文献

[1]钟错;朱春梅;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策略[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2]人文教育不能沦为经济附庸[J];理论与当代;2011年07期

[3]吕瑞桓;化学教学要加强人文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6期

篇10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所以对网络文化的含义的理解亦可谓众说纷纭。基于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结构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1.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人化的自然”,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积和沉淀,是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兴,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人类活动与网络活动交融的结果。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构成了作为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2.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网络关系的法则,它又可以分为作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和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首先,作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形成和调控人类生活中网络个体之间的各种网络关系,是一种程序化、制度化的文化。它基于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确定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网络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如网络伦理和网络法规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网络活动。其次,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是网络个体在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它伴随网络活动中外在的物化技术力量和资源的演化而不断更新。是在信息传递、接收、吸纳和再生的网络活动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网络行为方式。

3.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网络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外化成为网络文化的精神支撑,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它又可以细分为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客观化,如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等,后者是网络文化共同体中人们经过长期的网络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由上可见,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物化基础,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理性分析。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网络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的基础性特征;二是作为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

1.网络文化的基础特征

(1)存在的虚拟性

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物质层面的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里有虚拟的医院、公园、邮局、图书馆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在网络空间里,甚至连网络个体都是“虚拟”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有一幅漫画,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确,在网上除非你告诉别人,否则没有人能知道你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网络中的个体完全是现实中自己的理想化的想象。还有迅速崛起的虚拟现实技术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使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在这里,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把我们已经承认作为实体的现实的东西与我们创造的现实空间连接起来,从而,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2)操作的交互性

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与传统的通讯工具的信息的单向流动方式所不同的是它表现出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

(3)管理的自治性

将分布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台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各种不同的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让这些得以交换各种信息、共享数据的In-ternet网不存在一个中心,根本没有人控制它,也没有一个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它的创造、发展和运营,纯粹是在自愿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没有人控制,也没有人管理,甚至没有计划和目标,从而形成了网络空间独特的“自我管理文化”,由Internet连接着的成千上万的网络,遵循TCP/IP协议并形成了和谐的文化,正是这种和谐的文化使Internet网能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至于失去控制并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

(4)交流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说或做几乎是任何希望的事,与世界各地任何联网的人联络,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网络空间中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声称的:“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可见,文化的开放性在这里得到了最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2.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

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于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新的社会精神正在形成。这些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社会交往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为心灵的沟通;文化共享;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

(1)心灵的沟通

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经济条件的差异、文化层次的高低等,而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些,从而进行相对比较单纯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交流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这种无负担的参与和自身独特个性的充分发挥给参与者带来了心灵的冲击。正因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世界深藏的气质,才能使相距遥远的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得以心平气和地、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往,这就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从而深刻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和未来的生活。

(2)文化共享

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的现实空间所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以信息和知识作为其核心资源。物质资源只能为少数人利用,具有私有和独占性。作为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信息则可以无限使用,并且其价值高低与使用次数与人数呈正相关,而且还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即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再生性。如前所述,正因为没有任何机构来行使对网络空间的管理权,所以人们遵循的共同原则是:所有网的子网可以在彼此免费的情况下获得别人的信息,相应地,每一个网络和计算机也要无偿为网络空间提供资源,从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换言之,没有奉献精神,没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文化。

(3)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

网络文化基础性特征的核心是自由、开放性。它为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可以通过建立个人的主页(HomePage)、电子公告牌(BBS)及新闻组来讨论的问题甚至在MUDS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表现出来。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真正的个人时代已经来临了,我就是我。”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并不以牺牲社会与群体利益为代价。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人们的交往,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即保障个体的独立自由,也保障其他成员各自的独立与自由,从而通过公众的自我管理与公民社会积极自觉的调处,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的相砺相长,人类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必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与发展。

二、网络文化所应对的教育特性

正是基于对网络文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所对应的教育应具有以下特性。

(一)教育的广泛性与平等性

我们知道,具有自由、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即教育应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这种广泛性和平等性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的提升而不断扩大的。因此,要实现教育的广泛性和平等性,就必须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教育体系。

(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息性

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锻炼的能力已经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本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所谓终身教育即是俗话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为社会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教育的全息性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而且还来自家庭、社区、社会等。特别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得信息。因此,需要全息的大教育观,把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我们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高度发展,同时,也需要人文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指导,今天的社会正处于从机械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技术转型时期,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是文化进步的标志。所以网络文化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教育应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整合的教育。从知识体系来看,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学科和人文学科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不能互相替代的功用,同时二者又存在融合互补的关系。二者的整合,有助于克服狭隘的学科局限性。培养学习者具有广阔的视野,帮助学习者建立人类文化的完整图景,使其学会以多维视野观察日益复杂的文化问题。

(四)教育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由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推演出教育应是培养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因为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都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共性更多地体现任务的要求,而个性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比起农业社会来说,虽然人身得到了自由和解放,但由于其受到社会分工的束缚,而且工业社会强调的是标准化、统一化,所以个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为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要求,而且也提供了可能。个性的核心是创新性。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促进社会变化的动力;创新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途径;创新需要合作;创新需要冒险。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又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所以世界各国在对教育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精神保持了一致。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该报告认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新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财富”。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离不开创新,否则也就没有今天的网络文化,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新,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的创新力、都要多的创新型人才。所以,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

(五)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

网络文化要求教育的个性化与创新性,也就会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教育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我们知道,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比较单纯的,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工业社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来讲,它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技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以网络文化为标志的信息社会要求培养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结构的多样性。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教育应由单一的普通教育,发展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同时,教育要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协调发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变革性。最后,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文化的物质层面文化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从而使得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必将会引起教育的变革。它改变了教育某些过去被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原则,改变了教育内容以文字、教材作为惟一载体的状况,改变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变革性。

(六)教育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教育改革会迅速传遍全球。教育的国际性首先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的信息交换、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跨国教育活动和研究活动等方面。其次,教育的国际性还表现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我们说教育的国际性与教育的民族性是不矛盾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特征的教育。教育的国际性并不排除教育的民族性。因为,只有教育的民族性,才有教育的世界性和国际性。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说,为了教育自身和网络文化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进行重大变革。那么如何进行变革呢?笔者认为,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核心,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是关键,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保障。

(一)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我们知道,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上。

1.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把“升迁谋职”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很长时间以来,在众人的心目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核心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升迁谋职”的绝好手段,这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使学校与教师往往基于狭隘的功利目的(高升学率和实际目的),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着力学生的“智”,忽略了以创新性为核心的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智能型残儿”;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自身以一种纯功利的态度对待学习,不去追求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优化,仅把“升迁谋职”作为自己的惟一的学习宿地,这样做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文化要求我们把教育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到关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特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人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类存在来看,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整体,其活动追求的终极目的,都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使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而“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正是网络文化所要求的最高原则。因此,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升迁谋职”的教育价值观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2.网络文化内在的要求把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回顾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到科学主义价值观,再到二者整合的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从哲学意义上讲,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以价值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以工具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的科学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纯粹价值理性的思辨和无为,以及工具理性的失衡和异化。对这一点,海德•格尔曾作了批判:“技术是西方历史上的决定性的命运,它在现时代的至上的能力和虚无主义的发展将执拗于存在的遗忘中的形而上学推到了顶点。因此技术构成了我们时代的最高危险。”而网络文化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从而由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整合的教育价值观。

(二)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核心

教育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之所在。笔者认为,为了改变过去的内容过于陈旧、单一的状况和适应网络文化要求的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基础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的关系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间互相影响,交叉渗透,呈现整体化的高度综合,其结果是撞击融会出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新技术成果几乎都是多学科、多专业综合的产物。尽管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可以从网络文化的物质层面的发展得到体现,新知识、新学科不断产生,老的知识会陈旧过时,但任何一门新的学科,都是在一些最基本的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坚实的基础就等于掌握了学科发展的钥匙,就能适应迅速的变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厚积薄发,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深化专业,又要加强基础,促进二者的衔接与融合。

2.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的关系适应网络文化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应改变过去只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应用而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与应用统一。使学习者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获得综合性能力,如自然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这样,一方面使学习者学有所用,培养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同时,也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促进理论知识向广度与深度的发展。

3.正式教学内容与非正式教学内容的关系网络文化所要求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是独立工作能力强、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人才,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和特长,才能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内容要在基础性的正式教学内容基础上,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条件,一方面开设基础性的正式内容,另一方面设立自修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我需要选学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应该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文化氛围、实践活动、课外讲座等,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培养特长,成为个性丰富、创新性强、做事有主见、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人。还有,要注意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将会在网络空间中充分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建构和发展人类新文化。所以我们没有理由“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当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消极储存物”,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但网络文化更多的正面效果,如网上丰富多彩的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交互式的远程教学为学生自学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等,都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像认识现代社会丑恶现象不能代表社会文化主流一样,相信网络文化的污泥浊水也不会代表网络文化的主流,从而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同时,还要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知识内容,做到“古为今用”。总之,教育内容的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正式性内容与非正式性内容、世界性内容与民族性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网络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是关键

在以知识传播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方法和手段主要依靠讲授和教材,教育方法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种状态越来越不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应是教育愈个性化,愈使教育成为学习的过程,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发展,将会大大扩展教育方法、手段的广度和深度,使之呈现综合化趋势,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中的启发式、辅导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讨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灵活安排教学计划,选修制,视听手段和网络教学、个别化教学等,都是网络文化支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总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化将会使教育过程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习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四)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保障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为三大部分,即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文化的发展,将促使三个部分趋于融合。因为,在完成了基础教育后,有些人可能会继续深造然后再就业,有些人可能先就业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而大多数人可能在工作的同时多次回到学校学习。因此,传统的仅根据学生身份和学习目的规定他们只能到某一类学校去学习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所以应按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构筑现代教育体系。因为,人的一生将在不同阶段有侧重地接受各种教育,而这种教育又将通过不同的机构进行。据此,我们提出终身教育系统的构想。

1.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该系统必须仍是终身教育系统的主干,因为,人的一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的基础,而进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养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是正规学历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学校仍将是进行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教育的理想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当然,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要突破与社会脱离的“象牙之塔“的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终身教育和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新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要改变学科递进、自我完善的封闭状态,把重点放在为学生终身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上。其次,学校教育在完成系统的文化科学教育、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还应扩展自身功能,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等,为社会各方面成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最后,学校教育应同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

2.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企业(行业)教育系统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职工的素质成为企业(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企业(行业)教育已成为企业(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职能,从而形成有别于学校教育系统的独特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企业(行业)和受教育者的要求为导向,灵活多样地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3.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该系统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要目的,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将会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其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