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职教育研究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善;信念教育

《国语•晋语》将“善”与“德”相联系,“善,德之建也”,近乎价值观的一种表述;《汉语大字典》对“善”作了23个释义,本文取“善行、善事、善人”之义,即好的行为和品质。笔者所要研究的“善”是一种单一的不可定义的属性名称,是非自然的属性,它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产生,是人类对善与恶的情感体验及行动。“人”作为社会主体,是“善”理念依托的主要对象,在“善”理念教育中学生群体是主要的客体,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理念教育将大幅提高人类文明。就理念的稳定性来说,当“善”的观念成为学生的理念之后,该观念对其行为的正面影响将会趋于稳定。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善”之理念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补充,是年轻学子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善”之理念教育的教育效果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其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一、高职教育中“善”之信念教育现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及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除了提高职业能力之外,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起着标杆性的作用,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善”之教育是高职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由于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应试特性、家庭教育缺失及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善”的观念淡薄。具体表现有:“善”的观念不深入,基本文明素质不高;对他人的苦难缺少“共情”,冷漠、讽刺、落井下石等行为仍然存在;个人主义仍有一席之地,集体主义、为他人服务等思想浅淡;“善”之意识与行动之间仍有差距,有善的自觉意识而无行动表现,如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行为仍存在,表现较为明显的还有不为“善”。

2.高职教育“善”之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尚未有专门“善”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多出自国家要求的两课课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个别章节内容为代表,而对于“善”之信念并无专门的系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职能片面化;教育方式往往忽视社会现实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大多采用灌输和说教式,缺乏实践基础,缺乏因材施教,等等。3.高职教育“善”之教育载体单一目前,高校探索各种教育载体,大方向上基本为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包括学校生活、学生工作、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在“善”之教育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在教育载体上也未进行深入的挖掘,更遑论在第二课堂的应用了。该项教育的载体大都为课堂教学,只有少部分高职院校利用了两课课堂及第二课堂。若要使“善”之教育得到明显的成效,则要深入挖掘及丰富教育的载体。

二、把“善”修炼成一种信念

“善”最初之意为向上提升人,在词义演变过程中,逐渐有了善意、善良之义;善还有对是非对错的明辨之意。此处之“善”,又可认为是“良心”“善意”“善行”等,是愿意为他人奉献时间、金钱和鲜血,甚至帮助自己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自从人类文明伊始,“善”便被世人所公认,继而追求。卢梭曾言,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所以,对善的追求,人类并未停止过,可为何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平低下”“人类文明滑坡”等言论总是盛行,究其原因,无非是敌不过现实的利益。作为“善”的教育,要着眼于如何让“善”成为一种信念。信念,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信念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有了信念的支撑,“善”将更深入人心,并指引人的行动。学生群体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教育的系统教育效果比社会教育更先一步、效果更为突出。因此,在培养学生“善”之信念中,学校教育需发挥主要作用。“善”的形成,部分在于人的本性,人人都有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也有消除他人痛苦的意愿,不同的人其“善”的程度不同而已。对“善”的强化则来源于生活环境,如文化熏陶、艺术追求、都可以在生活中影响一个人的善念,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善”的信念。

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善”之信念教育新体系

古时“善”之教育溶于道德教化,此一项被世人看作道德形成的重要手段,甚至为成熟手段,为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善”的信念教育,应加强其实践教育,将“善”之教育融入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融于实践中,建立一个教育新体系。

1.构建“善”之信念教育新体系架构

在新体系架构过程中,借鉴已有的道德教育中某些体系结构可为“善”之信念教育体系架构增色。首先,体系开端———认识教育。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要区分“善”“恶”,提高“善”的修养,要了解何为善,知道关于善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义务,然后他们才能有所适从。其次,用“善”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对某种行为善或恶的倾向,“我们生来都有对惩恶扬善的道德偏向,认为善良的人应该有善的回报,恶之人应得到一定惩罚”。但,学生仅有道德认识,不足以让其执着于“善”的追求,因此需要强烈的“善”的道德情感作支撑。这种感情的形成与作用的产生,非一般教化所能达到,需要教育者有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再次,树立学生“善”之意志。意志的树立,是“善”之教育产生作用的关键环节,坚强的意志可以指引学生在“善”的实践中克服困难,摈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真正做到为他人、社会奉献自己。教育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善”的修养。最后,确立学生“善”的信念。此环节是“善”之信念教育最后的环节,若将前面三个环节踏实做好,本环节便水到渠成,对学生“善”的信念教育也就有了效果。

2.拓展“善”之信念的教育载体

(1)充分利用选修课程的教育作用。结合思政理论课、军事理论课、语文课等课程,强化学生对“善”的认识教育,开设专门性的“善”的教育课堂。(2)创设“善”的教育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任何人都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的一分子,不可能脱离开与自然的交往、与他人的交往,“善”的教育不可能脱离环境而产生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可利用情景模式创设为“善”的场景;也可利用“善”的案例,激起学生对善恶的评价,利用学生与生俱来对善的偏向之心,指导自身如何修养自我。(3)利用地方文化载体。“善”的教育应结合地方文化历史、事件或者文化传承。“善良的行为其实是我们从自己的文化中习得的”,高职院校可开拓院校所在地的文化因素,引入课堂或将课堂引入文化场所,等等。3.创新“善”之信念的教育方式方法(1)发挥语言的作用。此语言包括教育者的语言艺术,也包括文字语言、视频语言、图文语言等。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舆论扬善,因为个体生存于群体中,语言对“善”的传播不缺路径,关键在于做好语言艺术的诠释。作为教育者,应提升自身语言魅力、善用语言工具。(2)发挥故事的作用。故事不单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案例来激发同情,还可引导我们质疑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行为习惯。通过创设和利用一个个“善”的案例,一方面可活跃课堂,另一方面可提升教育效果。“善”的行为品质不是“教”出来的,也不从“强制”中来,而是从体验中得来。故事的作用能得到发挥,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实践,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故事、创造生活故事,如让学生在社会中寻找“善”的案例,并分享,才能真正有效地促使个体品德的发生与发展。(3)发挥习惯的作用。教育需要持续,在持续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设置一系列教育模板,每个星期设置一个关于“善”的教育主题及实践活动,学生以组为别,以完成任务的模式开展,使学生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徐宗良.道德问题的思与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保罗•布卢姆.善恶之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3].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4]徐宗良.道德问题的思与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校企合作;技术型人才

供给侧本是经济领域的一个词汇,国家经济要想取得快速平稳的发展,供给与需求两侧要保持相对平衡,但目前我国呈现出消费动力充足而市场供给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形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供给侧改革理念提出,旨在通过改变卖方市场提供的产品来提高购买力,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对于学校而言,高职院校输出优秀毕业生是供给侧,社会企业需要人才则是需求侧。两者之间需要保持相对平衡,供给侧与需求侧才不会产生矛盾。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所以必须创新发展,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一、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它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高职人才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创新高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一)解决高职教育生源危机,优化高职教育结构

从2009年至今,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减少。《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招生一直存在严重的生源问题,而高职教育招生问题尤为严重,有些地区的部分高职院校实招人数不到计划人数的一半,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甚至“零投档”。高职院校在招生工作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解燃眉之急,然而这样的举措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受需求侧理念影响,高职教育一味追求提高毕业生的数量,而在其质量上没有一定的保证,使得毕业生未来发展前景不乐观,导致后续的生源问题。与需求侧理念不同,供给侧理念更富前瞻性,强调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优质人才,这样一来高职毕业生的发展前景更加开阔,高职专业更具吸引力,一大批高中毕业生尤其是考虑三本的学生就会产生选择高职院校的倾向。

(二)改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升教学效益

近年来,企业用工荒严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却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受需求侧影响,高职院校强调毕业生数量而忽视其质量,高职教育供给的人才不符合企业招聘的要求,导致供与求之间存在错位,供求链失去了平衡。所以,需要供给侧理念的引导,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真正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的毕业生,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体现优势和价值。毕业生素质符合社会需求,在就业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岗位过剩而人才不足的现象,从而使高职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高效的回报。

(三)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所以高职院校的规模日益扩大,规模迅速扩张之后,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其内涵发展。然而,规模扩大的脚步太快,以至于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投入未能及时跟上,高职教育无论在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方面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坚实后盾,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助力高职教育输出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发展时间来讲,我国高职院校创办的历史相对较短,发展不成熟,职业化特色不鲜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要求术业有专攻,技艺越精越符合社会需求;供给侧改革理念下,人才发展在技艺精良的基础之上还增加了创新要求,这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课程设置模式陈旧,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多年来,高职教育基本沿袭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具,更像是“学制袖珍型本科”。首先,在专业课程设计上过分追求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专业课程偏学术型,课程构成单一;其次,过多的理论化教学,实用性指向不明,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思维。由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没有进行有效的对接,很多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毫无价值,又不具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创新能力,就业时往往达不到企业的人才筛选要求。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完成转型与变革,希望接收的是富有创新意识并且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学生能力单薄,与企业多样化需求不符

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生的能力单一,通常只会一项专业技能,掌握得还不全面,也不愿意在与专业相交叉的技能学习上花精力。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真正满足社会所需,教师、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模式、发展需要没有深入研究。学校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大,供应与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了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素质型人才短缺的现象。在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要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原因主要在于校企合作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反而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校企一体化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展开:一方面,学校可能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对学生的校外实习没有科学系统的安排;另一方面,企业考虑自己实际生产的效益,也没有真正接受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意愿。要想符合供给侧改革理念的要求,学校必须积极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清醒地认识现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的技能,以便进入社会后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教师队伍实践技能欠缺,高职教育缺乏创新平台

现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而很大一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不高,更不用说实际操作技能。一方面,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陈旧、专业性不高,有一些在实际生产中甚至已经被淘汰,但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和书本,接触先进知识体系和技术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教师技术能力不足,一味地组织课堂教学,缺乏实际操作,导致技能学习比较抽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缺乏创新平台,学生即使有优秀的创新思路,也没有平台可以付诸实践,久而久之思想逐渐懈怠。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开拓新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学模式从固定的课堂传授模式转向现场实战模式,否则教学和实践一体化的目标很难达到。

三、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当前社会倾向于具备创新能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高职教育现在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职教育需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调整不合理的教学结构,创新发展途径,以达到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目的。

(一)创新课程建设,使学校教育符合供给侧改革理念

在市场需求导向下,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需要进行调整。首先,要创新课程设置。要充分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所学的课程与社会的行业需要应密切相关,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更新课程配置,并且及时淘汰落后课程,使学生选择的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其次,要改变课程形式。第一,在总体的课程安排上,要根据企业的岗位实际整体设计各专业相应课程,做到与时俱进、全面完善。第二,要改变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重点突出职业本位、能力本位教学。可邀请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企业专业人士兼职开展相关课程,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社会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见识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而挖掘学生深层的潜质。第三,要增加选修课程设置,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各取所需,培养多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第四,要整合课程体系结构。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双证教学相衔接,使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拥有职业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整合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既要保证学习时间不冲突、学习内容不重复,又要保证课程内容整合得科学、有效。

(二)深化校企合作,使人才供给与供给侧改革需求相适应

高职教育要为供给侧改革理念的推行提供适合的高素质人才,但从目前的社会形势看,供给侧远远大于需求侧,人才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要对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培养的方向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准则,所以校企深度合作将是高职教育的最佳模式。校企合作的方式包括很多种,合作内容也涵盖多个层面。第一,可以实施校内办厂,吸引一些小型企业将工厂建在校内,或者与学校共同投资建立工厂,固定工人由职业人员担任,流动工人则为实习学生,这样一来既能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实践机会,又可以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一举两得。第二,学校可以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实践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一方面学校可以享用大型企业的资源设备,不需要额外花费大笔资金投入在设备方面,学生也可以较早接触实际的生产运行模式,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前沿的理论性指导,帮助企业优化发展,这样一来企业和学校之间保持沟通,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第三,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进行授课,为学生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同时以学校的名义,指导教师牵头,为学生提供项目支持,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发挥合作创新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校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完善专业设置,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战略性调整,避免出现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相符的尴尬局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以致用,同时掌握市场就业方向,通过校企合作提早认知企业、认知社会,积累生活和工作经验,在面临就业时不至于感到迷茫和无助。

(三)重塑教师队伍,使学生发展适应供给侧改革创新平台

目前虽然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就学历教育而言,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还是教师授课,所以教师素质是影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情绪不高。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偏低,教师缺乏职业动力,更不用说创新与发展,所以学校需要通过完善的奖励和竞争机制激发教师活力,引导教师的职业发展。其次,教师队伍中缺乏专业化人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专业是今后谋生之根本。因此,必须增加专业教师的比例,保证专业教师的素质,尤其需要兼具专业和技术的教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实行双师制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教师队伍制订培训计划,帮助他们获得技术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以从合作的企业中聘请技术型、专家型“老师傅”兼职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上岗操作进行指导训练,将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企业标准相对接,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按照“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工程师”的层次逐一进行鉴定与考核,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对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强化。只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才能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才能让学生的职业化有一定保证。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首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关键,积极配合学校,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创新机会和平台。例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创新大赛,并且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身价值。为响应国家号召,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深化创新发展理念,开辟创新发展途径,通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改变教育教学模式等措施,紧跟时展的脚步,将潜在的人才红利转化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动力。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职人才培养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必须认真对待,及时转变,尽快让人才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吴国平.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4(24).

[2]梁家峰,张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

[3]武毅英,童顺平.探寻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J].江苏高教,2016(5).

[4]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7).

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人本主义;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0-01

一、引言

研究性学习又名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主体对学习客体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进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态度、方法、成果等多元层面的综合表征。它具有探究性、主体性、合作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符合学习者的智力发展需求。它不但促进了学习方法的转换,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使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本世纪初,研究性学习开始逐渐迁移到高等教育之中。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 Maslow)和罗杰斯(C. R. Rogers)。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具有责任感和主动性,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罗杰斯认为(1988:707)“在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选择和塑造自己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育教学要以人为中心”。罗杰斯非常注重有意义(significant study)的学习,即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知识。此外,在教学中要重视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作用,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激发高层次学习动机,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价值观等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实现自我教育,成为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研究性学习汲取了人本主义的精髓,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倡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倡导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三、研究性学习与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人才和发展技能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两大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推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促使二者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与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

(一)研究性学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型的、过程型的学习,授课方式应是多元型的、开放型的。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不谋而合,“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安桂清,2001:49)。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行为。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由此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带来了学习方法的改变,必将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二)研究性学习符合高职学生特点

2008年的一项心理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较活跃、随和、爽直、情商高,只是坚韧、严谨方面略差。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学生具有外向、乐群、独立、自信的特点,对自己的信念有个完整的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些优点,就会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高职院校的教育是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重在自主。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只有允许有自主发挥空间,才能使个人有发展。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课堂,课堂授课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构建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智力,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适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问题的解决的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Jerome Bruner.The Process of Education\[Z\].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1,(1):49.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评价 专业引导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笔者所在地区的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促进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由此可见,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2016年12月,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总理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其内涵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落实到具体的办学行为中,其首要任务是办好专业,形成专业竞争力。但是专业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需要学校办学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形成既有科学量化标准、又具备实施条件的科学指引,这是建立专业评价引导机制的起因。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评价引导机制研究,就是要合理分析目前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理性思考,分析专业建设观察点的选择和机制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共认可度,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测量性,建立对专业发展促进的反馈机制,从而到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初衷。

二、高职专业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重复情况严重

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为例,根据2016年高职专业集中度统计表,有8个专业的开设学校数在20个以上,分别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其中建筑工程技术有25个学校开设了该专业,会计、市场营销均有24个学校开设了该专业。这些情况说明,为了更容易招生,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近期热门专业的需求,没有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专业规划与布局,导致各校的专业设置重复现象明显,而专业设置的重复度越高,学校之间的招生越激烈,资源分配越紧张,学生就业竞争也越激烈。

2.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相比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特点是职业性、应用型、实践性,所以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明显区别。由此高职教育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要让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校园给学生授课,让校内教师走进企业,学习目前社会上的新技术、新理念;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走进企业学习、开展顶岗实习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目前的情况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够,合作形式流于形式。不少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却也没有很好地开展实施。

3.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匹配度不高

高职教育立足于地方,以符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这就对其专业设置与地区的产业经济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重庆市近年以来提出了打造6+1支柱产业和2+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相P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很大,但是满足这些产业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却没有跟上。不少院校的专业设置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专业设置前瞻性不够强,导致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建设滞后。

三、高职专业评价引导机制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解决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专业建设评价引导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评价引导机制,就是收集专业建设中的各项办学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量化分析,根据分析得来的数据对专业办学水平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这种质量评价应该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专业建设中的办学不足,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根据反馈的问题对学校进行专业改造和调整。开展高职教育专业评价引导要注意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时刻把握住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专业评价引导机制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开展,围绕怎样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价引导。“以能力为本”就是把握住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一线、销售一线、服务一线的,可以从事熟练技术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即学生毕业可以基本满足相关岗位工作的需要。

2.综合性、全面性原则

专业评价引导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第一,专业评价引导离不开社会因素。因为专业设置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设置的,社会上市场需求劳动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纵观社会发展,从早些年电子类专业的稀缺到如今各高职院校开设得如火如荼,正是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变大了。第二,专业评价引导离不开学校因素。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自身各类资源的多少,可以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水平。经费充足的学校实训室建设条件好,各类教学资源充足,对培养学生有很大的优势。此外,学校的各项工作,如招生工作、学生工作、教务工作、就业工作、后勤工作等等围绕学生开展的,而上述这些工作也都影响了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如招生政策的改变会对专业建设有影响,高职院校实施单独招生,可以充分调动学校的自主招生情况,激发专业建设活力,使学校能更自主合理地调动资源进行专业建设。第三,专业评价引导离不开学生因素。每个时代的学生情况都不相同。现如今的学生出生在信息化时代,是数字化原著居民。办学者应该适应现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方式,对支撑专业的课程加以改革,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采用多模式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建设的满意度。

3.持续性原则

专业评价引导需要持续、反复进行,而不是在某段时间进行一次评价就不再开展了,因为评价不是简单的行为,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开展专业评价,需要关注学校以前专业建设的情况,更要关注现在专业建设的情况,根据前后时间节点的对比,找出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指导评价工作,同时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不断修正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专业评价的结果,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专业评价指标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评价的结果只在某个时间段有效。要想获得有价值的评价结果,必须开展持续的评价行为。

四、高职教育专业评价引导机制考察S度

在高职教育大力发展的环境下,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专业建设能力,必须将评价引导机制综合、有效、准确地给予实施,让社会、学校、学生三者共同发力、相互作用,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由此,得出高职教育专业评价的观测维度。

1.专业教学能力

集中表现为专业可支配的资源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满足能力,是进行专业评价引导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可支配的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可用于教学的资源,其中教师资源有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校内外兼课教师,可用于教学资源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专任教师主编教材或自编讲义、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其每项资源可都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对专业教学能力维度进行评价,如专任教师资源可细化为专任教师与本专业在校师生之比、专任教师学年度承担本专业班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量的比例、专任教师学年承担实训教学课时占本专业总实训课时的比例等。一般来说这些比例越高,评价得分越高。

2.专业发展能力

集中表现为专业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主要从专业发展与宏观需求的适应性、专业建设的目标性与规范性、专业资源的成长性等方面进行考察。考察指标有专业是否是与地区区域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专业是否属于学校特色打造的重点专业,专业在校生规模,第一志愿投档率,专业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审核及执行情况,专业每年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项目数,专任教师挂职锻炼、人均科研积分、人均教研积分情况,专业教学团队情况,专业教师高级职称、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等。

3.专业办学绩效

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专业本身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考察指标有专任教师社会服务项目数,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收入,专业在线课程被校外共享数量,专业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应接毕业生获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专业学生年度获奖情况等。

以上三个专业评价引导的维度,分别从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办学绩效入手考察,可形成具体的评价指标,考核的最终结果最大程度体现高职教育专业是否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以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是否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

篇5

【关键字】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迅速猛增,到目前为止,高职在校生大概1000多万名,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48%左右,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醒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学院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在世界各国模式总结起来大部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企业为中心,围绕这个企业组织开展,以学校为辅助的合作模式。主要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第二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中心,围绕学校构建符合企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主要代表是美国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种模式为TAFE校企合作模式,主要代表是澳大利亚合作模式,在行业当中起着带头模范的作用。不管是什么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所有的方向是一致的,都在为我国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在高职院校当中,企业是高校的实际的实验场所和实训基地,企业为高职院校带来了基本的技能培训任务和经验,传授实际的社会各行业的实际技能,可以为学校带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充当着主人翁意识,学校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基础的摇篮,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也既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创新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已经开启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教育大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有过程化还不理想,主要的问题还是合作的比浅薄,不够深入,比如双方管理不到位,权利地位不均衡,激励措施又不够,很难使先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下去。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细节上比如企业应承担的义务、学院享有的权利、参与教学的企业享有的优惠措施等方面则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再一个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管理方案设计不合理,体制也不够健全,没有政府的主导,只是单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协议。没有明确管理流程,比如课程的管理,教师队伍师资的建设管理,专业的长期发展的合作规划,没有长期的打算考虑,只是仅限眼前的短期利益。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很难达成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往往导致校企合作短期的终止,或者频繁的更换企业等。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形式,还不够成熟,还处于磨合的中间级阶段。出了政府的和社会的力量外,还需要针对于不同专业和企业实现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基于此,本课题提出的“1+X”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切实可行发挥了校企合作的重大作用。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意义

高职教育承担着祖国未来的生产、服务和经济发展等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借鉴国外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经验,加强和保障晚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步伐。本文研究的高职教育“1+X”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其中的“1”是第一年在学校培养,“X”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对学生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时间,考核合格直接上岗。“1+x”的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专门针对技能的培养,解决了市场人才技能继续等问题。“1+X”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摈弃以往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丰富了校企合作的中的模式方法,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增添了新的亮点。

3主要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以本学院为例现已完成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下:(1)本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昌硕公司合作的“1+2”的培养计划(即第一年在学校上课,第二和第三年到企业直接上班),且已经形成了实际的培养模式,现在已经运行两年。(2)2012级的网络技术专业和2012级的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和通信公司合作,培养模式为“1+0.5”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上课培养基础知识技能,第二年第一学期专门由企业来上课,期末后考核如果合格直接到公司上班,如果不合格则被退回)。(3)2013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与网讯教育公司合作,合作模式为“1+1”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上课培养,第二年由企业人员和学院人员共培养,第三年直接由公司安排就业。)(4)2016级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与佳腾公司合作,培养模式为“1+1.5”模式(即,第一年在学院上课培养,第二年学院和公司共同培养,第三年的第一学期由企业进行实训,第二学期全部推荐就业)。

4已实现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1)经过“1+x”模式的培养,第一批出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和技术相关,并且工作也比较稳定。能够完全胜任公司给安排的任务。(2)根据现有资源,和合作的企业共同协商了“1+X”教学培养计划,教学建设项目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专业课和实操课部分已经录制了视频(或慕课)。学校和企业已经分配和落实好了各自负责的教学课程建设。(3)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加上学校的规范,共同制定了学院的专业课程标准、课程群建设方案,进一步拉近了社会需要的岗位技能和学校培养技能的距离,是学生就业到上岗达到了零距离。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普遍推广,学生在“厂中校”或“校中厂”中通过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掌握技能。针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需要,学院创新教学管理思路,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调整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建立能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利于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5总结

为了长期有效的体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力量,以后还需要在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考核方式等随社会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迟俊,刘晓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

[2]江奇.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毕佳,宋玲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角,2014年毕佳,宋玲玲.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角,2014年

[4]李晓靖.教改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年

[5]丁红玲,王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

[6]田晓鸿.基于新常态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5年

[7]陈博旺,刘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探究[J].理论广角,2015年

篇6

中高职教育对接,是实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重要途径。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对接存在招生衔接问题、培养目标的对接问题、教学过程和课程的对接问题、实训条件和实训教学的对接问题等等。具体对策为:以明确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作为基础、以构建中高职有效对接课程体系作为关键、以加强通识教育作为特色、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作为保障。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对接

一、我国中高职教育对接现状

当前,中高职教育对接,是实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中职学校办学环境的深刻变化,国家教育部为三校生(中专、职高、技校)的升学制订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这些学校学生的升学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高职院校生源的输送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不同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的具体办学与教学情况,中高职教育对接可以有具体不同的形式。我国中高职对接的试行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先后有北京等10个省市地区开展试点活动,先后出现过五年制、“三二”分段、“三三”分段等形式,目前以“三二分段中高职对接”模式应用较多[1]。所谓“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是指高职院校采用自主考试的形式,从对口合作的中职学校中招收中职优秀毕业生的一种办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一所高职院校某一专业与若干所中职学校的相应专业对口,对三年的中职和二年的高职进行统筹安排,推行五年连贯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为了实现专业的对口合作,中高职学校需要共同讨论研究,共同制定分段学制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等,使中高职的这些专业要素在中职和高职的不同阶段承担相应的职能和任务,彼此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实现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和中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效益[2]。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中高职对接的办学模式,大致有三种基本做法,一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首创的国家确认普教与职教文凭等值的对接模式;二是为了使中职毕业生达到高中阶段的学历标准,由职教机构对中职毕业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安排一些专门的课程补习,实现中高职对接,法国和德国采用该模式;三是推行中等与专科层次职教大纲或课程的一体化,从而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对接,俄罗斯、美国采取该模式[3]。在我国,国家为了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发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顺利对接,正在大力推行五年一贯制或三二分段的中高职对接模式。具体的做法主要有:由高职院校组织单独命题考试,直接向中职毕业生进行“对口招生”,或中职生在中职学习的后期参加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自学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就读,或高职院校为中职生源专门组织的补习,之后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等等。中高职教育对接,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是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对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构建中高职对接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有利于减少实验实训设备等办学资源的重复配置,减少或者避免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设置,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而中高职教育的对接,也能够较好实现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4]。

二、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中职教育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的理念、模式等方面,都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则相对较晚,正在发展的过程中摸索,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对接,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的对接,则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实践和探索还不成熟,因而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衔接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招生考试采用普通高考招生入学考试的模式,采取与普通大学一样的录取方式,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特色,因而使得高职院校录取的新生不能很好凸显职业素质,为学生的职业岗位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为了在高职招生能够考核并录取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考生,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考试较为适合采用“基础文化课+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

2.培养目标的对接问题

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工商企业及物流行业培养管理与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其对学生仓储、搬运、配送服务等技能的培养与实训较为注重,专业教学重心主要围绕学生的就业展开,因此,专业的教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具体职业岗位或单项服务与管理的就业技能实操能力培养的倾向,而忽略了对学生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设置多基于职业面向的岗位群,专业的教育主要满足未来岗位群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比较,可见,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素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对接。

3.教学过程和课程的对接问题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对于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做出规范性的指引。而在实践中,对于中高职课程的对接,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课内容存在着重复现象。由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对中高职教材编写缺乏系统的规划,这就使得中高职教材的编写存在着大量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使得中高职教材的内容重复就不可避免。加上中高职院校缺乏及时沟通协调的高效机制,两类学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造成了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设置。二是公共基础课脱节。由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加上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上采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这就使得升入高职院校的中职学生,很多对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4.实训条件和实训教学的对接问题

由于中高职院校对实训重要性的认识不同,各自所拥有的实训场地资源参差不齐。并且各自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改善实训条件和实训资源。这样,就使得中高职物流教学活动内容框架的对接出现了脱节。

三、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对接策略

1.以明确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作为基础

中高职对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以社会职业领域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了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产生差异,进而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所不同,这样,就必然要求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承担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由此而产生了教育功能的差别。通常,社会对中职要求的职业技能是对应某个特定岗位的单一技能点,是一种比较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社会对高职要求的职业技能是全面工作岗位能力及其相应责任和价值的综合技能面。因此,高职阶段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主要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综合能力。所谓职业综合能力,从内容上来看,是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从性质上来看,是指职业关键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职业综合能力的核心是岗位技能。中高职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策略,就是在明确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的基础上,按照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职业关键能力、行业通用能力、特定岗位能力等课程模块,从行业的岗位实际出发,对应每一项能力区分中高职层次要求,从而找到中高职职业能力对接的侧重点,以此构建中高职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以构建中高职有效对接课程体系作为关键

中高职对接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核心,则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因此,构建中高职有效对接课程体系,应当着重处理好构建的逻辑起点、构建原则和构建方式三方面的基本问题。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使命上的不同,决定了高职与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着学科逻辑上的区别,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综合能力,因此,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构建的是基于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而与普通高校的完全依照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做法相区别。

3.以加强通识教育作为特色

中职学生要升入高职阶段学习,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文化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同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的起点较低,因此,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相对较低,为了能够在以后的高职学习阶段或今后的社会工作中较为得心应手,增强发展后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对口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系列通识教育课程,培养职业关键能力。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以及跨学科等领域选取相关课程学习,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公民意识、基本素质等方面开展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在抓好学生高职阶段专业素质与技能课程学习的同时,鼓励中职学生多选修通识类课程,通过高职通识选修课程与中职阶段已经学过的单项技能和考证课程互换学分的举措,可以使中职学生在高职阶段避免重复学习专业课程,同时促进学生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高职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作为保障

首先,改革招生录取和考试评价制度。中高职对接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有相应的招生考试制度加以有力的支持才能顺利实现。为此,可根据中高职对接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采取五年制高职分段培养和单独招生定向培养方式,并将这些培养方式与中高职衔接专业招生录取工作对接。改革招生考试方式,将过去单一的文化课考试录取方式改为文化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录取方式。其次,推行学分制。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选择所需的课程学习,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无缝对接。第三,制订不同的课程方案。在构建中高职课程对接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入学方式、学习背景和自身能力、特长,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类,根据分类设计相应的课程方案,采用差别学分、以证代考、中高职相关课程学分替换等措施,促使课程教学过程与学习者自身特点的有效对接。

四、结束语

由于中高职教育在能力培养和课程内涵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对接,就是要找准这些具体的差异所在,并且在课程的设置上和能力差异的考量上力求弥补中职阶段相应的不足。依据中高职能力差异和课程内涵差异,找出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与能力衔接的主要“接口”。中高职学生在层次上的差别,决定了中高职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着差别,为了弥补中职学生就读高职后的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应按照就业导向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使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除了补充学生原有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外,还应当具有促进学生的独立处事、沟通协作和人格完善等功能。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对接策略的实施能较好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忠和 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2]蒋新革,王韶清.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2).

篇7

[关键词]高职;微课;教育;广西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61-01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随后,人们探究各种途径以助推高职教育的发展,在2013年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据《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统计,来自全国高职高专组的参赛作品达到5955件,广西全区参与比赛的高校达30多所,其中在高职高专组推荐进入复赛的优秀作品有250多件。 “微课”的探究和实际应用,将会成为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创广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新局面。

1.广西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广西加快发展区域型经济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拓展北部湾工业区的开发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流合作。在教育方面,广西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结合区域地方性发展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把握住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实际操作能力,力图稳着眼于广西现代信息化的建设道路。微课教学,可以在精短的时间内讲明知识重点,以多媒体作为技术支持,受众者通过视频的方式在微课平台中学习和获得知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映射出广西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的学习驱动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偏于动手操作,主动性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低。同时广西整体教育水平整体相对落后,高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相对薄弱。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常规教学模式、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的诉求,学习能得不到锻炼。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高职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具备扎实的基础操作技能,从书本以外获得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然而在现有的广西高职中缺少相应的辅教学资源平台提供自主化的学习探究。

(二)教师缺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广西的高职教师现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内有限的时间不能完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此外,为加快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备理论型和实践型相统一的双向型素质,在实践探索中,要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走出教室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启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其次,广西高职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狭窄单一化,广西位于祖国的西南部,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与其他省份、其他国家院校交流的机会较少,有限的教学交流和研究环境,会阻碍教师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思维开发,限制教师能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传授知识时会局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广度。

(三)学校亟需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为广大师生带来很大的快捷便利,广西区的高职信息化教学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学校对信息化运用的全新意识不足,校园软、硬件资源建设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师资短缺、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信息资源管理保存不完善,信息教学资源平台的维护疏漏等。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创造信息化校园新环境。

2.微课推动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

微课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近些年来信息化不断渗透进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早在1996年,中国的教育学者们就形成了网络远程教学的创新概念,建设“101远程教育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中小学的远程课程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手段把课程精炼在40分钟以内,打开了当时闭塞的教学资源大门。直到2009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正式创办了微课模式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把课程浓缩在10分钟左右,在开放式的网络视频平台播放。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快微课建设的步伐,建设针对中小学的“微课网”、“中国微课创新教育社区”、“微课小灶”等一系列的网站平台, 2013年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第一次走进高校,对广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微课的“精短”提高教学效率

据教育部网站数据统计,目前广西高校共有61所,其中高职专科学校设有39所,占整体高校数量的64%。面对数量过半的庞大高职队伍,为加快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高职学生在校三年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应用到未来就业中去,真实服务于广西各行各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当下高职届关注的核心问题。微课运用短小精悍的特色来设计教学内容,符合高校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可行时间范围,教师专注于一个教学点,把难于理解的理论浓缩成精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解决重点难点,更大化地吸收理解知识。微课能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针对高职学生注重操作的学习特点,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知识作用于实践。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很大的比例。现代高职学生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加之高职学生在校对未来发展就业的迷茫感,使得不少学生终日沉浸于网络游戏世界。微课以网络平台为优势,解决了学生在课下想学习而不知道上网学什么的困扰。可开发高职学生对探索专业课程知识以外的兴趣,师生通过在线观看、本地下载,或者手机在线可以在闲暇上网之余片刻随时随地学习。

(二)微课的“精巧”革新教学形式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为广西的信息化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微课与之相比较,它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不再局限于部分教师的运用,解决了一些教师为比赛而准备的消极备课情况,让教师集体参与到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普遍性适用的特征。微课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手段的新型教学,以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黑板,巧妙运用比如:Flash/Photoshop/Premiere/CorelVideoStudio/Authorware/Frontpage/office等各类软用“图、文、声、像”的表现手法结合课程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景图片中,新物体的出现能够吸引注意力。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转变成生动的图像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易于知识的理解消化。

其次,微课的巧还在于教师可以避免授课知识的重复性,基于微课视频的可重复播放性,教师通过前期精心录制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解析。给学生们布置自学任务,在课下通过课程视频,反复听看,加强对知识的巩固、预习新课程。在课上,学生可带着问题与老师一起开展实际探究,一反教师对学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三)微课的“精致”推动教学发展

微课的得以致用,推动了广西高职教学发展。首先,微课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趣味性的教学形式,信息化的学习平台,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都引导高职学生快乐地学习。其次,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平台加强了同行之间经验交流。以往的学习交流会通过实践考察,比较浪费精力和时间,网络微课平台的体验学习,可方便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启各省市高职教师之间封闭的研究模式,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微课也在同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广西高职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微课教学,通过微课教学、开展微课比赛的形式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多媒体应用的水平,学校也会重视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力度,为数字化校园时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起到互辅的促动效应。

3.微课推动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微课与广西高职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积极表现。要利用好微课达到 “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落实“产、学、研”相融合的目标,微课在发展的道路中,仍需要一边探索一边前行。

(一)微课要走出课堂,作为实践教学特色课程

微课有助于特色实践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广西现展趋势,注重区域性特色,结合高职专业知识,注重对学生指向型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目标。让微课实现高职教学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窗口,它可通过课程录制来让情景重现,一方面解决了设备,实训场地局限性的担忧,另一方面微课视频可展示课上不能实现的实训操作实例,摆脱纸上谈兵的枯燥陈述,丰富课堂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样利于教师真正向“双师型”迈步。

(二)进行网络交互式的探究学习

微课对于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高职学校仍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和资源,所以在发展的道路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微课教学缺乏互动性,笔者认为要加强网络交互式建设,一方面,需完善高职微课教学的网络在线评价系统的建设。学生观看微课后,可以在线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之间也可以在观看微课时为同行提出建议,相互进步。依据交互式的网络平台,在微课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对各专业的需求力度,对课程的喜爱程度有针对性地制作调整。同时,微课教学可以链接全国各大高校的网站平台,与各高校的教师进行互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微课课程的双向监督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微课是辅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布置课后自主学习课程,微课的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地监督学生学习,方便教师统计和分析学生阶段性的学习动向。教师也可接受学生对微课整体的评价和意见,从而更好地为下一步课程设计做准备。

(三)提高微课整体质量水平

在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中就提到要扎实推进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高职学校对微课同样需要加大相关配套硬件设备的建设和系统资源管理。据网上搜索统计表明,在各省可公开的高校网络微课平台还没有正式启动,广西可以开展针对高职教学的微课网站平台,做好微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微课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归档、资源的多级分布式存储,要做好课程整体设计和规划,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带动广西各大高职院校,从课程制作、教学过程、比赛交流、理论研究等方面扩大微课在广西高职教学中的影响力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广西高职教师运用各类教学软件制作的培训考核,转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在教学技能方面要勇于创新,拓宽思维,利用微课平台展现课程的特色和魅力。调动师生参与微课相关制作和竞赛,激发师生对微课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实景图片中大学生注意优先效应的眼动研究》.张雪怡.

篇8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31-0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为广西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与广西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广西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的分析

(一)宏观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很快,尤其是林浆纸产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广西高职院校提供了巨大的需求,高技能型人才成为需求热点。至2010年,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占自治区大专院校全部毕业生的比例为30.61%,未来5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二)微观分析

在广西“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机械制造装备业为主的重点项目共有90项,总投资将近500亿元人民币,具体项目名称如图1所示。

(三)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未来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高新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中。具体的人才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二、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一)专业密度及所在院校分布情况

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分析图2所示的统计数据,结合《2010年广西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一览表》,发现广西高职院校目前大部分专业都能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但仍有少数专业集中在一两所高职院校,如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工程技术、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等东南亚国家小语种等。具体相关专业布点数列于表1与表2。

(二)专业地域分布情况

目前属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圈的城市有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玉林、钦州。广西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3个城市,而钦州只有2所,玉林仅有1所,北海有3所,高职院校的分布较为集中。

三、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

(一)政府方面

1.加强管理与监督。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估机构,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入学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年度考核。对招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相关专业应该进行整改甚至取消,以使高职院校自身有一定的危机感,使其内部形成专业设置评估机制,避免盲目的设置专业和只重视数量而没有质量的弊病。

2.加强行业引导。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及时为高职院校提供国家相关经济发展规划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使高职院校决策层能够及时把握产业与行业发展动向与趋势。鼓励相关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进行校企合作。

3.加大对优势专业的投入。教育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绝大部分是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只占很少的比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区别。而且高职院校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运作良好的校办企业,这也使高职院校无法像本科院校一样有一定的资金来源。因此,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广西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加大对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优势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建设,重点资助港航工程、港口工程、港口经济管理、航运管理、船舶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药、海洋水产、海洋资源、海洋学、林浆纸、物流、会展、矿物加工等专业,帮助广西高职院校充实办学条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完善专业的进退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减少低水平专业招生,对需求不大、水平不高、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效益低下的专业果断地实行关、停、并、转。原则上一次就业率小于55%的专业,限制招生。从2011年开始,对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低于全区平均就业率20个百分点的普通高等学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5.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集中于南宁,北海只有3所、钦州有2所、玉林仅有1所,而防城港和崇左两市至今仍然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因此,在今后专业布局调整中,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五市,尤其是防城港、崇左两市的高职院校的建设,积极筹建北部湾大学,使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五市的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数量、种类比较齐全、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效益较高,形成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结构。

(二)高职院校方面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广西相关高职院校应仔细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导向,结合自身院校具体情况优先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紧缺的港口工程、物流、会展、金属加工等专业。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检验、水产品养殖等专业。工业类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金属加工、建材、汽车、石化等相关专业。商贸类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东盟国家小语种、物流管理、旅游、会展管理、房地产等相关专业。土建类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水利工程、绿色节能建筑等相关专业。

2.因势而变、稳中求新。从经济学角度考量,一个规模较大的区域经济体从建立到具备一定规模与影响力需要3至5年的时间,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正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之中,伴随此过程必将产生新生事物。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因该应势而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导向,及时增设林浆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的新专业与紧缺专业,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合理确定专业名称、内涵和定位,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属于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及面非常广泛、投资巨大。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产生影响的视角为考量,通过大量的调查与数据采集,科学的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属城市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设置的现状,从政府层面与高职院校自身两个方面为考量,提出了一些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与一定的借鉴性。

【参考文献】

[1]黄家庆.北部湾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与广西沿海高等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1(2)

[2]袁华,黄永捷,韦艳玲.北部湾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广西经济与职业教育关系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0(6)

[3]彭定新.高校成人教育服务区域发展人才需求的功能与途径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1年度教改立项项目(JG2011113)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的爱国心、公德心以及权利和义务的意识。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群体,是一线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者的后备军,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加强高职生公民意识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同志的讲话中指出,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高职院校是强调学科的专业性、职业性和技能性,也要重视学生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合作诚信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同时,领悟到民主、团结、协作社等会公德意识,这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范畴之中。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当前社会需要的是技术人才应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校大学生的现状分析:高职大学生群体90%以上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关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较强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和法律意识,但公民义务、公民行为意识相对较弱,学生缺乏公民意识。对社会的关注不多,更缺少对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因而表现为对社会缺乏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

(一)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

据调查,虽然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主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要求中等学校德育工作重视公民教育,但目前在校的高职生接受的公民教育却是十分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接受一系列的理论知识灌输与意识形态的强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身份认同感

我国大众化以前的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非常稀缺的智力资源,是人们羡慕的对象。荣誉感和优越感,再加上比较好的生存状况,促使他们从单纯的知识精英向外延伸,也使他们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并有体现自己公民素质的愿望。然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总体素质下降成为事实,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度也下降,荣誉感优越感逐渐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身份认同感的丢失。加之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们一心为生存而求知,于是缺乏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诉求,也无法将自己优秀公民的意识唤醒。

三、公民教育对高职学生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地位

2007年,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理念。”高职院校应将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以推进公民教育的稳步发展。

(一)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高职学生素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的美德教育,对深化公民教育有重要作用。传统美德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和影响,能使大学生懂得修身、为人、处世、治学等方面的基本道理。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之中,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公民行为及公民能力,形成尊师爱校、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全面建设和谐向上社会的需要。

中国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民主意识。

(2)平等意识。

(3)权利义务意识。

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冯天祥(1961-),男,重庆万州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刘红霞(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编号:DGZY2011a14)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09-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既懂得理论又拥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1]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却面临诸多问题,在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夹缝中求生存,多数学生既没有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不能熟练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

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有偏见,不自觉地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高中、职工技校、职业培训机构联系在一起,认为带有“职业”二字的学校都是垃圾学校。加之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分数很低,基本上是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左右的学生,因此,老百姓错误地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落榜生教育。

(二)专业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是参照本科院校,或者是据阶段性社会需求而定。至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通常是闭门造车或套用其他学校的现有模式。导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前瞻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三)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大多数学生选择专业不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也不管自身的喜好,而是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诸如经济管理、会计等专业,而机械、电子等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只有为数极少的学生报名,且这些专业的学生进校之后仍有部分申请转入文科专业学习。

(四)生源较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收的学生多数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责任心不强,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国家却期望让他们成为各种技术能手;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力量。

(五)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研究包括“教”的研究与“学”的研究,而目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关于教育的研究,对“教”的方式方法讨论很多,对学生“学”的探讨较少,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的问题比“教”的问题还要具体。

二、形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的原因

(一)教育的缺失

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人的思想变得非常现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差,没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斗志,浮躁,贪图享受,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2.我国企业一线的工人干活累,时间长,工资待遇差。而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不愿意到企业一线去工作。企业用工实践告诉我们,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技能,但是他们通常挑三拣四,做事讲条件。所以,许多企业宁愿选择能吃苦耐劳的农民工。

3.中小学教育始终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学习成绩好一切都好的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对教育的评判标准。

4.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严重背离。学校教育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而人们在社会上往往因诚实守信而吃亏。

(二)校企缺少交流与合作

现在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与一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上,高职生到企业实训基本上还停留在参观的层面,企业根本不放心让这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高职院校不清楚社会的需求,企业不了解职业技术院校的实际,二者缺乏沟通与交流。

(三)机制不健全

市场用人机制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从事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约束条件多、工资报酬低,而从事管理的人员工作环境相对优越、时间相对灵活、约束条件相对较少、报酬相对较高,导致高职生不愿从事企业一线技术工作,学不能致用,浪费公共资源。

(四)政策不够合理

目前,技术工人相比科研、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低很多,工作条件要艰苦很多,工作环境要恶劣很多。导致优秀的人才都不去从事技术工作。虽然国家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高考最低控制线录取的杠杠就等于说学习较差的学生只能从事职业技术工作,低人一等。

三、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

要使我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使得一些优秀人才自愿从事职业技术工作而放弃科研管理岗位,像报考公务员一样去考某些技术工种,到那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能被真正重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必将大幅提升,中国的品牌也必将受到世界的尊重。

(一)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职业技术院校与工厂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职业技术院校,国家投资建设成中国职业教育的一本、二本,吸引高分段且热爱技术工作的学生到职业技术院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大量需要技术人员,同时宣传技术人员的待遇得到大量提高,引导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从事技术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展示技术岗位有较高的待遇,让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愿意从事技术工作,同时要使这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与从事科研和管理的人员一样具有升迁、晋职的机会;要与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可以不断补充和更新职业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可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校企双赢而不是目前一厢情愿的局面。

(二)工厂企业要重视一线技术工人,工资报酬尽量倾斜一线技术人员。工厂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由一线技术人员生产的,一线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就应该比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报酬适当提高,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种要使其工资待遇更具吸引力,直到使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愿意到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为止。同时要接受一些具有职业技能的学生充实和改善技术人员的结构,提高效率;要将现有的技术工人送到职业技术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要引进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科研和管理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升级,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要让科研人员参加实际技术操作,在实践中做科研,搞创新与发明,不要纸上谈兵。

(三)合理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各专业的招生人数。[3]要对工厂企业作广泛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具有一定弹性的招生计划,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确定都应该与企业相关部门想衔接,要限制一些市场需求量小、报考人数多的文科专业的人数,对市场需求量大且学习比较困难的工科专业要进行政策性倾斜,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学习这些专业并选择技术类工作岗位。同时要参考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借鉴他们的专业设置,要有一定的弹性和前瞻性,因为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一些专业今天很走俏,但几年后可能变成冷门专业。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只是被动地跟着市场需求走的被动局面,将使职业技术教育永远落后于社会需求,说明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

(四)要选择引导学生学习的措施,鼓励创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思想、方法要鼓励与表扬,对学生的某些错误不宜直接批评但要及时更正这些错误,可以在肯定学生的想法的基础上,间接给出正确结果,要创造对每个同学都有成功的机会,督促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改革,如果不能施行全面变革也可以在局部问题上做一些变化,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给学生以示范和榜样。

(五)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往往教学、实训任务比较重,一些青年教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没有时间作教学研究,过少考虑学生实际,只是消极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有敢于战胜困难的斗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能手参与教学、实践研究,指导青年教师;采用集体备课、说课的方式,让青年教师能快速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使教学有更好的针对性;采用课后交流的方式总结教学的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从小处入手,积累教学成果,撰写教学研究或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采取有经验的老师作示范和青年教师进行公开教学的方式,激励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六)加大职业教育的科研投入。重视职业教育的具体表现就应该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加大职业教育的科研投入,要设立一定重点及专项课题,针对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变目前职业教育落后于企业需求的局面,使职业教育得到健康地、稳步地发展。同时职业教育研究的经费应该考虑到一线的教学研究人员,不能出现像国家科技项目那样只上不下的局面,因为再好的政策与计划都必须靠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落实,一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提高,实施教学改革的计划就成为空谈。

四、结语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要改变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必须加强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必须改善一线技术人员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过长的局面,造成人人羡慕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出现竞争上岗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启迪[J].中国成人教育,2006(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