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学课件

篇1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

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门,比2012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 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主体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尽管就考试而言,学生表现尚可,然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思想的理解与应用并不理想。据此本文拟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政治辨别能力较差

宏观经济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表现在假设体系、数学模型与图形推导具有高度一致性。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数学模型与图形推导掌握较差,对于假设理论体系背后的经济思想理解也较为零散。即使通过死记硬背,能够正确把考试题目做对,但是并不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思想。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是对人类自身经济生活的思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其假设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难以与现实生活直接挂钩。宏观经济学每一条规律都具有悖论性质,即单个个体完全有可能不按照这一规律行为。这对一些社会阅历较为简单、对自身经济生存现状缺乏真正理解的学生来说,会有相当多的困惑和不解。此外,教材本身意识形态判断力往往不足,宏观经济学的教材体系与经济学有一定的差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观点,如剩余价值、异化劳动、阶级等在宏观经济学现有教材中都没有得到体现。其重要原因是我国西方经济学引入课堂的时间较晚,对充分就业、供需分析、劳动力市场等概念和工具的理解和消化不足。由于缺乏这一分析,增加了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困难。

2、教学手段有限,课时缺乏保障

由于宏观经济学的抽象性,教师很容易陷入“填鸭式”的灌输,其表现是课堂上全面讲授概念、原理和方法,而不关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多,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内与课外时间,课时安排上学校往往不能保证。最终导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学生只能将精力用于记录和背诵,用于做题目,而很少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对待现实问题依然会凭感觉回答,而不会用于经济学经典的问题分析方法。

3、案例教学不足,考核方式单一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我国学校案例教学法总体上尚处在初步引入阶段,与国外高校有着较大的差距。案例分析往往是混杂于教学的课件里面,案例教学课件往往也较为缺乏。目前学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卷面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情况的标准。期末考试仅仅是考察记忆和考前突击能力,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学生平时不太注重积累,考前死记硬背,然后作业抄抄了事。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需要花更多精力关注学生考试问题,因此往往又把大量时间用于讲解练习题,使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宏观经济思想的本质。

二、提升宏观经济学效果的建议

1、加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

本科生所学习的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看似浅显,然而只有教师的理解水平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深入浅出,使得学生掌握起来较为轻松。因此,作为教师本人,不能只是简单地背课本,对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意义要有更为广泛的涉猎,对经济中正在发生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要有所研究。除了教师自身拓展之外,为促进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尝试组建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组织教师经常进行座谈,就宏观经济学中各流派对经济问题的看法、西方经济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讨,拓展知识面,使得问题的研究和理解不断走向深入,以提升教学队伍整体的素质。

2、突出学生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以往经济教育背景,与我国的国情差异很大,其特定的概念体系与数学模型让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将所学与实际生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经济学“填鸭式”教学中最大的弊端是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培养独立思考习惯,提升不了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通过个人或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方法,以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为对象,将经济理论以更加生动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使用经济指标和经济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与解决各类经济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其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3、改进考核方式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其考核应改变单一的考试考核方式,转向采取多元化考核。根据以上分析,宏观经济学应以经济思想介绍、案例等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为辅。因此在采用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同时,平时应丰富考核方式。考试考核中减少计算题的比重,而增加学生应用知识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经典案例分析的比重,平时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小论文等也应增加比重。

参考文献

[1]张新艳.《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外资,2012,275(10):260.

篇3

1.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体育技能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

目前,很多体育院系存在着重视体育技能课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的情况,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重点、教研活动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偏重,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和课时的设置来看,理论课的比例都是偏低的。理论课教学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有全局的、战略的眼光看到理论课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才有广阔的出路,体育院系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2教材不适用

体育经济学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更多的是作为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在不管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还是体育技术相关专业所采用的教科书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师水平和管理水平,想通过自学掌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过深,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试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困难,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保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陷入困境。

1.3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

进行体育经济学教学不但需要熟悉体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知识的交叉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体育科学知识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使体育活动更加符合经济原则。多数从事体育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原本都是传统体育专业出身,只是由于后来教学的需要才半路出家,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这门课程的宏观把握。这样在体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运用中,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模糊糊,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再加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使教与学根本达不到要求。

1.4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体育院系理论课教学理念滞后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体育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技能学习多于理论学习,体育学科的理论课教师往往由术科教师转换居多,受自身理论知识素质的限制,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坚持死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题讲授,学生一字不落的被动接受。即便教师采用课件教学,也只是把教学内容精简的罗列展示给学生,并没有起到提供视觉印象和更多知识信息的作用。教师整堂课一讲到底,课件一放到底,教与学没有互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了。

2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理论学科。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以一些体育经济案例为纽带,充分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抓住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悦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创设一个优良而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专业教学人才

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得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比较单薄的体育院系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必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样培养战略来充实壮大教学对伍,积极引进一流体育院校体育经济或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有其他高校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称职的教师。并对现有的教师,可以把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院校进行深造学习。

2.3重视教材建设

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经济学教材选用不同于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专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接受能力,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评选,既要选出真正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教师顺手、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的前沿性。必须用发展的理念看待教学需要,应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单位教学的教材,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教学层次合理的基础上,教师可考虑把一些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地方体育经济学特色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放入教材中。

2.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引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把世界体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引入课堂,用“球星为什么不自己修剪草坪”来讲解机会成本,再让学生深入讨论各种选择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用“为什么NBA超级巨星的年薪都在2000万美金左右”来讲解特殊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弹性,学生可以进一步讨论社会中各行业劳动力的差别。类如,“球场各个位置票价为什么不同”、“2011年底NBA为什么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摆”等现实案例都可以引入课堂,学习源于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好的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此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做好教学设计。目前,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终正确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却并非易事,未经设计随心所欲地使用教学媒体,会让大量的或杂乱无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体现,钝化学生原来就很脆弱的认识能力。从本质上说应用现代技术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能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软件和媒体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征,而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材料和工具。

2.6增加课时数

体育经济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中作为选修课出现,一般开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总课时为28—34学时,据调查很多教师难以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过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被教育部连续亮就业黄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就业多元化是必由之路。加大选修课的课时量是增加学生内在素质,实现多元化就业的手段之一,体育院系应该尝试增加体育经济学的课时量,让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将来在激烈的就业中能有一席之地。

3.结语

篇4

论文摘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应认识到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思路;为此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是关键,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是前提,科学研究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是保障,摸索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是发展方向,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重点。

论文关键词:创新;高职;经济学基础;效果

培养“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三支人才队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得重点。《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法案中占有重要作用,但国内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模式虽然经过多次重大改造,但还存在着若干问题:(1)高职与大学本科之间,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层次梯度不清晰,即各层次教学体系之间缺乏明确分工;(2)课时少,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空间少;(3)师资队伍科研工作薄弱,长期缺乏动态调整,不利于知识的更新;(4)很多学校单纯重视专业课,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陈旧;(5)教师国内外交流机会少,对世界前沿经济学教学发展水平和动态了解不够。为此经济学教学改革应体现我国的国情、充分论证当今时代的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三大发展趋势,经济学教学活动必须走出校院、跨越教材,面向社会实践、面向时代与未来;必须面对我国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大胆开拓、进行创新。

一、育人思路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动力

深入进行人才需求分析,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育人思路创新的突破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承担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学要围绕国家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努力培育高尚人文精神、严谨经济素养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他们在人格、文化、技能等多方面的完整性追求,使他们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为此,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育人思路创新就必须首先认真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从“教”到“学”同时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首先要充分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人才需求,要深入分析国家以及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育人思路创新应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推进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做到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的难点

规划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需要,开展分层教学,避免与专业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雷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改革中,要增加文献阅读、学术论文、专题报告等,激励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脱颖而出。制定措施使教学内容、方法、技术与经济实践的要求相适应,加大应用内容的比重,增强时代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实效,应将原有“课堂理论学习”为主,改为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院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环节的研究和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框架,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逐渐创造条件,实施规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力,从中收到最为切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创新、教材更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重点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及时吸收前沿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使经济理论、方法、技术与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要跟踪国际上最新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应将原版教材作为参考书推荐给学生。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造,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现代内容,突出教学的时代感和应用性。一些经济学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博弈论、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应当被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们注意用现代经济学的最新进展重新审视、组织和讲授,并且在教学要求上针对高职生降低深度,大大缩短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周期。其次,为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建立不同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师就近轮换上课制度,这样有利于教师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研究新领域,从而可优化基础课教学。第三,教材编写、课程标准的修订应始终处于动态的更新与调整过程中,教材编写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典型案例,反映了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了经济学的学科价值。第四,在教学管理中,尽管学校和各系对教师十分放手、使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但是各系每隔一段时期都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教师教学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督考核。

四、师资队伍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改的基础

要办好高职学院最基本的是要建设一支强大、实力雄厚且具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着眼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梯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对话与合作,推动现有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化升级,稳步使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资水平与国际接轨。要鼓励聘请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学者定期到学院做专题报告,并使之制度化,以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五、教育手段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条件

(一)积极开展CAI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和建设,改善经济学教学条件和环境。利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课外复习、模拟考试、综合训练等,也可以进行课程预习,随时了解和掌握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处理,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条件与资源,利用网上的仿真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直观性。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网络资源,尽快建设电脑化、网络化以及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对于部分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通过学生上网查找和分析相关问题的方式来开拓经济学的教学途径,加强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安排上机时间课程,利用网上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实行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强化课后练习与实践,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后巩固提高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多接触社会生产实践,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缩短就业的社会适应周期,增强社会综合适应能力。设立了校内、校外动态实践教学基地,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调查和分析。例如,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建造经济学实验室、校内超市、学生餐厅,校外教学基地可以与一些商场、城市周边村、乡等,为使校外实践基地保持稳定可以协商签订实践教学协议书。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教师的教学课件、教案,参考案例,方便学生的学习。

(四)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多方位、多触角、多层面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生产和理论研究中的先进经验和学术思想。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化和拓展。这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对学习绩效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反馈。

六、加强教学方法创新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关键

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首先,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高职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其次,目前的经济学基础可以西方经济学为主线,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第三,在理论介绍时大都以假设为条件,高职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第四,该课程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寻找经济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七、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改突破口

篇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基本的经济法律意识是经济类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经济人才是教师的职责。为提高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分析该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

    “经济法概论”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养出现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实际用途,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学习较少,学识基础薄弱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多,但教学学时较少,因此在各高校,“经济法概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基础弱,听不懂,无法融入课堂里,这样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颠倒,必然无法令人满意。

    (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

    如今,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是知识具有依赖性,学生学习只懂皮毛,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思维狭窄,不会产生创设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讲授经济法律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层次感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是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偏多,而且繁杂深奥,大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参考价值,而且较为陈旧,无法做到立足实际,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如《劳动合同法》等章节更新缓慢,无法做到对现有问题进行实际分析,且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层次感。

    (四)传统的考核结果束缚学生的学习潜能

    目前我们高校的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试,这导致学生还要遵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展开,让分数来作为测评师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传统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高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调整课时设置

    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奠定法律基础。在初步明确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进行差别对待。经济学专业建议先开设《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此基础上设置《经济法概论》,两者课时合计60课时,中间10课时实现实训;非经济学(非法学)专业可直接开设《经济法概论》,但要保证48课时以上,中间有8课时以上实现实训。

    (二)重点必须突出,逻辑必须清晰

    经济法教学内容繁多,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应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取舍课程内容,形成自己的专业需要,如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就应注重市场管理法等的学习;学会计专业的,就应注重税法、金融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俱进,比如将新出现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立法及时的融入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思考热点,开拓学生的思路。

    (三)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开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知识充实进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参加一些学生法学社团,也可以与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实习观摩基地。另外,强化案例教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得多样,可以进行讲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课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案例的选择应重视符合“三实”(实战、实用、实务)带动“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要求,尤其要重视一个“实”字,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有实际作用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及探究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常见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种: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

    1.列举案例法

    是指在授课中,教师为了更具体形象的阐述重点难点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讲评案例法

    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学重点而对一案例进行深入的解剖与分析,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理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使用电化教学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

    3.讨论案例法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某一主要章节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有针对性和难度的案例,并且人们大都对这个案例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的。案例要有详细的情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小组讨论,大班讨论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最后要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经济法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对于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可以出题进行统一考察。通过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理论,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课堂的教师不要固守传统的法律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从不同方面做工作,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琴。浅谈经济法概论中的案例教学[J].文教资料,2005,(2)。

    [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3)。

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 经济学教学

当今形势要求必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职业学院经济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现代化的案例,贯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学到扎实的课程知识,还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教材选取陈旧

目前不少院校选取的教材还是中国人大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经济学基础》,但是这本教材的内容抽象陈旧,案例较少,所需课时多,一般职业院校给予的教学课时只有54课时,导致教学任务紧张,教师不能拓展太多知识讲解。

(二)教学方法落后

不少职业院校采取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教师课堂传授的方式,本身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内容相对较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自然就导致课堂中的氛围不好,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加上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学习不主动,缺乏毅力,遇见难题就会放弃,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不少职业院校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有不少教师疲于新媒体备课,还是采取黑板板书的方式,教学手段不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不够。

(四)实践教学不足

经济学的教学需要学生更多的能联系实际理解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中遇见的经济现象,解决生活中遇见的经济难题。但是由于职业院校财力不足,在学生实践教学中投入经费较少,甚至有的单位不接受学生实习,这就必然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跟实际结合,更谈不上解决难题了。

(五)考核制度单一

绝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成绩考核的时候还是采取期中或期末测验,学生为了能应付考试获得学分,临时抱佛脚,往往都应付了事,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有的老师就是加入有平时成绩的考核,也是所占份额很少。

(六)教师团队合作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自己胃桑没有发挥教学团队的力量,尤其很多新老师在接到教学任务之后,对于学生特点把握不够,对教材及课件也不熟悉,更谈不上总结课程重难点,以及因材施教。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

(一)精简教学内容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除了要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知识以外,更多的应该侧重于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所以教学内容中除了要讲解常用的知识点以外,应该侧重于实际生活所遇见问题的讲解。

(二)丰富教学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针对教学方法的落后,建议老师展开多样式教学,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并在课堂上注意跟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可以采取提问式、考察式教学。如今微课等新型教学方法逐步普及,老师也可以通过对一些知识点用微课的方式讲解,吸引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建立课程网络教学,加强课堂互动,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学到知识。

(三)强化实践教学

职业院校都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都有校企合作单位,经济学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建议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通过教学实地考察,了解经济的运行模式,甚至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了解消费以及生产过程中如何决策与选择。

(四)完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课程本身的建设,一个是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本身的建设应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来针对性的修改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的多样式学习方式提供,如引入行动导向学教学,完成小组课题或课程论文,增加学习的灵活性。教学团队的建设主要是团队中的教师要充分合作,根据学生特点来研讨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老带新,老教师多谈经验,新教师结合自己所长,引入新案例知识,大家一起探讨更有利于教学的方案。

(五)提高学生商业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商业意识引导和创业意识引导,不仅融入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还从学生后期就业关注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进而加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总结

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不仅需要将理论讲解清楚,还需要联系大量的实际问题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决策问题。我们应该本着学生兴趣学习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际生活中遇见的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如学生如何合理开支生活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韦世雷.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J].高教研究,2012,(5):113.

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M);施瓦茨(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Clark(1985)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Smith,1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10]徐晟:基于灰色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8):849

篇8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翻转课堂;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78-03

翻转课堂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地区最热门的教育改革理念。这种理念认为通过合理开发技术,可以为学校范围外很多学习活动创造空间和时间,实现更深刻、更个性化的教学。尽管细节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根本上说翻转课堂主要是颠覆学习任务的时间。教师再也不像传统观念上的“讲台上的圣人”,滔滔不绝地在教室前面演说,而是将他们的演说转换成视频、幻灯片或音频课程让学生在家或其他地方通过连接互联网的数字设备观看。由于学生学习活动在课外完成,课内时间教师则可用于开展更个性化的学习或实验,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用翻转课堂支持者的说法,教师只需在旁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对学习负责即可,他们表示翻转课堂方式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教学成效。但是,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不怀疑。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对大量没有足够技术资源的学生或学校是否真的可行,是否真的能发挥课堂外教师、学生的热情和聪明才干并超越传统课堂教学的高度,是否真的比传统教学更有成效,是否能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教育经济学是以人类基本的教育行为为研究领域提示经济规律的理论,它运用调查和观察等方式对人们在进行教育经济决策时的需要、动机和态度等进行研究[1]。笔者从教育经济学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翻转课堂进行分析。

一、翻转课堂成功实施的前提假设

翻转课堂要想在中国成功实施,必然依赖于以下假设的成立。

首先,现实教学的需要。翻转课堂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高中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两名化学教师解决缺课学生的补课问题。其次,教师主动愿意实施翻转课堂。愿意付出比平常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践教学领域这一新模式。再次,学生普遍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生在无人督促且连接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使用数字终端认真地自主学习。最后,家长乐意接受这种新鲜的教学模式。

在中国已经运行多年的现有教学管理以及考核体制下,对学生的出勤都有严格的要求,缺课学生耽误学习的情况极其少有,从教学需要上来看,对实施翻转课堂并不迫切。尽管义务教育阶段禁止选拔性升学考试,但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考等隐形考核指标要求下,中国的基础教育教师每天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与练习试卷,撰写各种教学总结、教学日志,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教学公开课、示范课,加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等,即使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要想做出一番成绩,也不敢说驾轻就熟、弹指一挥间般容易。要在短期内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并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微课并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教师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结果分析,“教学目标分解不清晰,学习者分析不足,微视频摄制技术不规范”[2]等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希望所有教师全民做微课是不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后果就是真正优秀的微课资源可能被淹没在数字垃圾海洋中。在没有教育管理者的授意和对学校及教师的考核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大量经得起推敲和考证的成功实验数据,教师是不会贸然用这种陌生的教学模式来做试验的。在优质教学资源仍然紧缺的今天,家长们总是举全家之力将孩子送到自己能够负担的最好的学校学习,希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并在将来能有所作为。多年来,家长眼中的学习就是由教师主导的。试想家长看见孩子在家自学,孩子偶尔还会偏离教学资源在网上漫游,并且得知这是教师的安排,家长们该有多惊讶。他们理解不了翻转课堂的课前在线学习,不能容忍自己支付了学费而教师让孩子在家自学、上课仅仅是讨论互动等活动,会误以为教师和学校不负责任。最后是学校硬件设备(如教学管理服务器、交换机等)和在线教学管理软件平台,在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这个看似最容易解决的软硬件经费问题也会变成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从教育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任何国家的教育资源总量相对于其巨大的社会需求来说都是有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它也是一个教育资源的投入、利用和教育产品的产出过程。这个过程尽管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劳动能力,和其他劳动过程一样,都是体力和脑力消耗的过程,教育过程也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即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问题[3]。因此,在教育经济学视角下,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导致翻转课堂怎么“翻转”过来还得怎么“翻转”回去。

二、翻转课堂的易用性和公平性

教师将教学内容转换成教学视频让学生作为“家庭作业”在家观看,这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家庭作业,你会怎么做?你在哪里去接受培训?你的技术工具从何而来?你哪来这么多时间?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是翻转课堂两个引人注目的支持者。2006年,作为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教师,他们合作实施了翻转教学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成功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他们拥有了一份新职业,就是在研讨会或“翻转课堂网络”①上宣扬他们的翻转教学方法和理念。2012年他们出版了一本书叫作《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萨姆斯在该书中说技术和时间不应该成为翻转课堂的主要障碍,他和伯格曼翻转他们的第一堂课仅使用了他们两台糟糕的电脑,另外在软件上花费了50美元;有很多简单且免费的程序可以帮助人们创建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材料,除了一个智能手机外不需要任何东西;他鼓励与合作的同事伙伴共同承担相应的开支费用。其实,翻转课堂的实施并非这么容易,仅仅是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和开发就会让教师们望而却步。一般情况下就连参加教学竞赛的普通PPT课件都是由学校教育技术或计算机中心的专业教师来完成的,更别说微视频的设计开发了。实施翻转课堂其实是向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完成教学工作的难度。教师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实际上就是增加了教师的“生产成本”。那么这种投入是否让教师个人收益增加呢?显然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薪酬制度来补偿实施翻转课堂教师的额外劳动[4]。虽然不能说教师是完全为了个人利益而从教,但教师额外劳动的付出理当以一定价值来体现。因此,要想实施翻转课堂并不容易,它的易用性并不容易体现。

那翻转课堂的另一方――学生呢?翻转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都具备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的假设。翻转课堂的支持者反驳说这并不需要最新式的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教师只需付出一点点代价,将教学内容刻录低技术含量的DVD光盘发给学生回家观看,或者白天在校时提供相应条件让有需要的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内容即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或学校,学生家庭还是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物质技术条件,但翻转课堂的实施不是仅仅针对这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而言,这显然不公平。

三、翻转课堂的适用学科领域

在翻转课堂引入中国后,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领域仿佛遍地开花,好像什么课程都突然变得需要“翻转”了,什么课程都能“翻转”而且都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事实果真如此吗?全校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翻转教学吗?翻转教学对所有学科都有同样的促进效果吗?也许翻转课堂的支持者会肯定地说“是的”。他们会引用由美国常春藤盟校赞助的培养数学天才的可汗学院为例,他们通过YouTube网站至少提供了3 500段教学微视频。但是有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仅对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STEM)学科领域的教学才有积极的影响(Herreid &Schiller, 2013)[5]。在此,显然不包括所有学科。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理科知识点相对明确,概念、公式、实验、例题等知识容易拆解,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互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外中学教学层面,有少量案例研究表明,由于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9年级数学不及格率下降了多达31%,科学不及格率下降了22%[6]。还有一项实证研究,美国研究者对23名处于不及格边缘的学生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在家参与在线学习的参与率从75%提高到100%,与控制对照组学生相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的及格率也提高了11% [7]。还有案例是在物理课上,教师准备了16段关于磁场的教学视频并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这种新教学法反应积极,他们表示很喜欢观看这类教学视频,并且能够自由回放进行学习;69%的学生表示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他们能从教师那里及时地得到所需的帮助;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互动时间向同伴学习是有价值的[8]。

上述研究只是少数学校的案例,至今仍没有能证实翻转课堂教学绩效的广泛的实证数据。斯坦福研究机构(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对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使用可汗学院教学材料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小范围研究,他们发现数学学习掉队的学生不管是通过教学视频的翻转课堂还是接受小组教学都取得了同样好的成绩。“翻转课堂网络”对558名教师进行了调查,有65%的教师表示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一书的作者之一伯格曼现在在凯尼尔沃思约瑟夫西尔斯学校担任技术顾问,他也承认有说服力的数据来之不易,但他认为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最终将消除外界的所有质疑。

四、翻转课堂的本意回归

随着翻转课堂追随者的增多,对翻转课堂的问责和评估呼声也越来越高,翻转课堂实践者所得出的结论将可能变得有问题。伯格曼并没有将翻转课堂描述为教学法的变革,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新方式,是利用旧思想的新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变得更具有创新性,使用各种方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当翻转课堂引入中国后,部分教育者对其本意和实际价值显然存在误判。

翻转课堂的兴起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当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不满,以及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变革的渴望和积极探索。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教育是教育,不是为了体现某个理念而存在的[9]。这种源自欧美的舶来品和PBL(基于问题的学习)、专题学习网站、Moodle网络课程等曾被寄予改革中国教育现状厚望的名词,在没有大量实证数据支持及成熟操作模式下,翻转课堂不可能撑起人们寄望它来改变中国教育现状的美好愿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只是依靠纯粹理论的推演,而是要经过实证检验才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具有的科学特质和基本属性[10]。翻转课堂究竟适用于哪些学科,如何实施才能真正促进教学绩效的提高,以及实施过程中具体教学情景的把握、学习指导的撰写、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任务的分解与递进、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效果的测评与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等各个具体教学环节都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索、论证、优化。

五、结语

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消耗大量的教育资源,而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其办学资源都是有限的。在当今注重绩效的年代,如果没有大量实证数据来证实翻转课堂的教学绩效,教育主管部门及管理者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全面推行一项前景不太明朗的教学变革。从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它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正是如此,翻转课堂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董天鹅.教育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思考[J].教育与管理,2013(1):61-62.

[2]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3]王开琳.从教育经济学的几个角度分析网络公开课[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2).

[4]黄光宇.教育经济学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原因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5-68.

[5]C. F.Herreid, N. A.Schiller. Case study:Case studies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3,42(5):62-67.

[6]Green, G.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school approach: Clinton-

dale High School [EB/OL]. [2014-04-08].http://2012.blccon-

/documents/flipped-classroom-school-approach.pdf,2012.

[7]S.Flumerfelt, G.Green. Using lean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for at risk students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13,16(1):356-366.

[8]E.Brunseil, M.Horejsi. Science 2.0: A flipped classroom in action [J]. Science Teacher, 2013,80(2):8-8.

篇9

[关键词]专业双语课 专业能力 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88-03

教育部201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对高等学校开设双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自此以后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文件要求,陆续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各种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以适应高等教育新的形势。虽然十几年过去了,很多高校也为了适应专业双语课程的开展将教师送到国外去培训,但是专业双语课程开展的效果依然有待改进,水平也参差不齐,此外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因此,本文主要在总结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专业双语课的学生开展了问卷和访谈调研,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一些专业双语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平衡的建议,以提高高校专业双语课的教学效果。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目前关于双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年龄段的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开展上,这跟国外实际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关系(Steven S.Martinez,1982;Müzeyyen Sevin?s,F.Lemis ?inkol,2009;Victor Moin,Anna Breitkopf,Mila Schwartz,2011)。另外,在一些非英语国家,有些教育学者主要针对本科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方法等进行问卷调研(Melor Md Yunus,Gan Ek Hern,2011)。

(二)国内研究

国内,从研究领域范围看,基本上均侧重在专业和课程两个角度上,有些是研究某一个专业如何从整体上规划双语教学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徐磊,2010),而且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与经济(龙凤,2013;徐磊,2010;张春洁,2013)、金融(崔蕊,2012;程皓,2008)、旅游管理(项萌等,2010)与会计学(杨夏,2012)等相对少数的几个专业上;有些则主要针对某一课程的双语教学如何展开的问题进行研究(阎志军,2011)。此外,还有少数综合性的双语教学研究(陈冬纯,2005)。

国内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双语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刘添才,2009)、双语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周志霞,2012)以及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或双语教学改进模式(阎志军,2011)等方面。

(三)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的共性问题上,结合课堂实践教学的个性分析比较少,尤其是经济理论课的双语教学研究;结合目前高考降低对英语测试的要求背景下的研究较少;多侧重于如何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的方法研究上。而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做到两项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双语教学中有一定的侧重,从而做到学生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平衡,提高专业双语教学的质量。

二、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基于问卷和访谈调研结果的分析

(一)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为了更好地了解专业双语教学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找到专业双语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改进专业双语教学的方法,平衡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双语教学的质量,笔者与同事对开设专业双语课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部分大三和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计发放42份,回收有效问卷41份。在有效问卷中,按照年级分,大三学生19人,大四学生22人;按照英语水平基础分,其中28人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3人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按照双语课的学习经历分,其中25人曾经接受过双语教学,16人不曾接触过双语教学;按照课程来看,主要涉及“劳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2.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经过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在高校中实践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专业双语教学的作用均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专业双语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专业双语教学的师资的认可程度均有所提高,但是显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二)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经验

专业双语教学获得认可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约6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约2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一定必要,有15%的学生认为无必要。

其次,目前学生对专业双语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尚可。在41位调查的对象中,只有3位学生对目前的专业双语教学内容完全不能理解,占总数的7%;有19位学生对目前的专业双语教学内容可以完全理解,约占总数的46%;另外有18位学生(约占总数的44%)对于目前的专业双语教学内容难以完全理解,但是他们认为只要做好预习和复习还是可以做到理解和接受的。

再次,专业双语课程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有很大帮助。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双语教学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是对于在专业双语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平衡问题,有30位学生(约占总数的73%)认为专业理论课程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只有8人认为专业双语课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最后,目前专业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基本获得了认可。共计39人,即约95%的学生对目前专业双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水平和专业水平表示了认可。

(三)专业双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专业双语教学获得了一定认可,但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的必要性和目的认识不够、教材难度过大、全英文课件令学生难以理解等方面。

虽然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多数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但是有41%的学生认为针对专业理论课程开设双语教学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在访谈调研中也得到了证实,访谈中有学生几次提到了关于双语教学的课程选择问题,认为对地理课、文化课或其他与生活相关的实用性强的简单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更为合适。对于专业理论课,专业双语教学中学生既要理解相对深奥的专业知识,又要克服语言理解的难关,因而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较大压力。

针对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有将近5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目前的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并不清楚。学生对于专业双语课程的选择比较被动,近一半的学生(共20人)选择专业双语课的主要原因是该课程本身就是专业必修课,不得不选;有29%的学生选择专业双语课程是因为从众心理,大家选,所以自己也跟着一起选了;只有约27%的学生(共11人)选择专业双语课程是出于喜欢或者是想提高自己的双语学习能力。

对于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难易程度,虽然多数学生觉得目前的双语教材难易适中,但是还是有18人(约44%的学生)觉得自己在英文教材的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共有18人认为教材的选择问题是目前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对于专业双语教学的课件,虽然有18人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适应全英文的课件,但是依然有14人(约34%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全英文的课件,尤其是在课后单独复习的时候。

(四)访谈调研的结果分析

在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一致的,比如对于专业双语教学的课件、教材的选择以及专业双语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平衡问题。由于访谈调研在问题的细节分析上显出了一定的优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解决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关于专业双语课程开设的时间选择,很多学生在访谈中建议专业双语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即在有英语课的学期开设,因为在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打下了一定的英文知识基础,英文学习的环境也比较好,如果到大三或大四阶段才开设,很多学生几乎忘记英语知识了,那么语言能力的退化必然造成专业双语课程学习的困难。

三、专业双语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平衡的建议

在对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的结果以及在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实践,就如何在专业双语教学中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以及平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改进专业双语教学的质量,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明确专业双语教学的目的,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1.完善专业双语教学设置计划

在专业双语教学设置计划中把握好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及课程开设的时间两个方面。首先,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开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可以利用双语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直接接触一些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宽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面,为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也可以利用原有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专业学习。

其次,在专业双语课程的时间选择上,尽可能将第一门专业双语课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这样不会因为开设过早而导致没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困难,也不会由于开设过晚而失去英文学习的最佳环境和时机。

2.激励教师开展专业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首先,因为专业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除了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在课程的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较大,倘若没有一个相对较好的教师激励机制,就很难提高专业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高校应适当提高专业双语教学的课时系数或者提高专业双语教学的单课时课酬等。

其次,通过系统的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体系来激励教师开展专业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跟其他行业一样,一套良好的培训制度对于现代职工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有时候甚至比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的激励作用更大,有利于保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二)优化专业双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平衡

1.重视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择除了难易适中之外,应该注意两点:其一,尽可能选择国外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主流教材,以保持跟国外教学的同步性以及实现一些教学资料的共享性;其二,尽可能选择国内出版社已经引进使用的原版教材,这一方面可以节约学生的书籍成本,另一方面,一般这样的教材会有对应的中文教材,可以方便部分学生在专业双语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克服语言学习的困难和障碍,在课外更好地独立理解专业知识。

2.在课件中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

为了突出及更好地把握专业双语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点,双语课件的制作除了达到精美和丰富的要求之外,还应该在加强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补充最新的案例和数据。由于专业双语课教材的更新相对比较慢,因此教材中的一些数据和案例往往只具有典型性而不具备时新性,需要在课件中加以补充。此外,专业双语课程的课件可以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双语的注释,以便学生更准确理解专业知识。

3.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专业语言能力的锻炼

虽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双语教学能力是专业双语教学的重点,但是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不能忽视的,可以通过语言能力的加强来提升学生对于专业能力锻炼的兴趣。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其一,通过课堂的提问环节或者案例讨论和数据分析的环节,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二,课外提高学生阅读相关外文文献资料的要求,比如采取分小组的方式,每周安排一个小组就某一专业知识的相关外文文献进行梳理和分享。

4.丰富考试方式,平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

改革传统的书面考试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以平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比如,可采取口试的方式,以平衡学生的两种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项萌,伍进.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双语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10(9).

[2] 阎志军.《世界经济》课程双语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 陈冬纯.论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双语”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4] 龙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教纵横,2013(3).

[5] 徐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0(5).

[6] 程皓.国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比较优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7] 刘添才.高校专业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 Victor Moin,Anna Breitkopf,Mila Schwartz,eachers’ views on organizational and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o early bilingu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in Germany and Israel,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Volume 27,Issue 6,August 2011,Pages 1008-1018.

[9] Melor Md Yunus,Gan Ek Hern,Malaysian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n bilingual education,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Volume 15,2011,Pages 2618-2622.

篇10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政教育职业化属性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内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强调人的重要性,而在技校政治教育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更是当前学校所极为提倡的。并且教师还要对学生有全面了解,从而将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原理更好地运用到技校的教学当中,这也会让技校的政治教育在其属性上得到更好的定位。

一、对于技工院校和学生的特性进行客观的认识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这个人才不断涌现的时期,有限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也让技术性人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技校的政治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并体现出其教育的属性,在回答还有解决学生在思想上的误区和疑惑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进而成为优秀的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让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得到增强,成为市场经济的强者;对于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把握市场规则;对于时事政治新闻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在该方面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应时展的潮流,并对于自我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和及时的调整。从而成为拥有高素质,并能够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初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当然,不可忽略的是对于刚入学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成绩大多数都是不理想的,并且考不上普通的高中。所以这些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被动性。而为此技校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世界观还有价值观进行改善。当然首当其冲的必须是政治思想教育,在教学中融入实际生活,让学生的人生观更为科学,并拥有自信。在进行专业技师实践中,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这也为以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职业化属性进行立足,让政治思想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当前在技校的政治教育中其处境也极为尴尬,而大多数学校都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手段,也就是单纯用试卷对学生政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因此,转变政治思想课程的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符合学生的客观情况,以学生为根本,为培养全面发展型的技术人才发挥政治思想课程作用。当前对于多媒体技术也有着很多的运用,可以通过视频播放、课件的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主动学习当中去,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个角色。而这种教学也彻底摆脱了教师的一味教学,不管学生是否接受的现象。学生也会对技校的政治教育充满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也告别了之前形式上的教学方法,这种新理念更需要教师对于传统的政治教学心理进行转变,从而让教学更好的走入学生的内心。

1.加强职业道德常识教育,这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对岗位就业有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而教师也应让职业理想渗透到政治课当中,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理想。对学生进行服务和创新理念上的意识教育,并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专业。例如,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更需要多一些的案例分析,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过于空洞,让学生调整对酒店服务业的消极认识,并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来学习这一行业,从而热爱这一行业。

2.对于非经济类的专业学生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环境。让这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科的学生不会产生距离感,教师在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要让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并利用市场调查还有资料收集,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来让学生更为充分的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让学生拥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法律体制,而教师对此应针对学生这一工作岗位的特点,并以身边的案例进行教学讲解,从而来普及基础的法律法规。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当中能够更加的遵守法律法规,并拥有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权利,在经营过程中做到合法,并努力做一名合法公民。

4.对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政治教学环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熟悉的生活环境,从而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在学习政治教育上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摆脱枯燥的政治概念,能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政治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更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空间,让学生能够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通过辩论来让事情的本质更好地挖掘出来。

三、经常进行反思教育,让技工院校课程改革得到全面推动

反思是一个自我检验、自我思考,从而得到经验和收获的过程。对于反思的内容则包括课堂教学有没有做到自然并充满个性的充分展示,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拥有创新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吸收知识的精华,更能够对知识中所包含的重要信息进行加工,让学科的知识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构建。而在课堂上还要看能否把教学在职业化中的特点进行突出展现,让知识进行运用,与专业技术进行结合。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情境的营造并提出极为有价值的问题等。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还有自我总结,才能更为有效的推动技校政治课程改革的进行。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政治教学在转型上要职业化特性更为显著的表现出来,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职业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脱节这个问题不仅要意识到,更要进行很好地处理并解决。让以德育人不再成为口号,能够真正的有所实践。当然这个任务也是极为曲折和艰难的。在改革的道理上,还需要教师进行努力,并拥有创新思想,让技校政治课程更为职业化的特点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项亚红.职高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中等职业教育,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