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设计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空间设计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BIM技术;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前言
BIM技术在如今建设行业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其主要是以三维建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通过将其应用到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中,能够及时的了解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情况,结合施工进度中存在着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免影响到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良好完成,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中的主要依据
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中,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在前期形成可视化的进度信息、可视化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可视化的施工过程模拟,在建设过程中可将工程变更结果及风险事件结果进行模拟。在工程施工中,利用BIM技术可以使全体参建人员很快了解进度的重要节点;同时进度通过实体模型对应表示,有利于发现施工差距,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调整;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到进度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的多个方面,主要表现为进度管理的可视化功能、监控功能、记录功能、进度状态报告功能和计划的调整预测功能,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策划可视化功能、辅助施工总平面管理功能、辅助环境保护功能、辅助防火保安功能[1]。可见,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中,是具有可靠的技术依据的,能够显著的提高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水平,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
2 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过程分析
2.1 建立BIM信息平台
在应用BIM技术进行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过程中,首选需要建立一个BIM信息平台。为保证项目信息在实施阶段能够在各参建主体之间顺畅地传递,并为各管理职能部门所调用,需要建立项目集成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建设项目为管理基本对象,构建协同管控的业务处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的协同管理[2]。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进而通过BIM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改善施工进度,实现施工模拟,从而节省施工中在过程与管理环节上投入的时间与资金,进而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良好控制和管理,确保建设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整个建设行业的发展。
2.2 利用BIM技术编制进度计划
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编制过程中,可以应用BIM技术。主要就是利用其4D模型编制计划,利用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相关软件产生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应首先用WBS的分解模式将项目目标进行分解,判断并输入工期的估值,创建时间列表并按大纲的形式将其组织起来,给各个任务配置资源,决定这些任务之间的关系并指定日期,然后检查项目计划图是否符合要求,进而形成4D模型以直观展示施工进程[3]。通过利用BIM技术编制进度计划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加直观对施工进度进行预测,把握关键的施工进度节点,能够更为有效的保障施工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按照预先编制好的施工进度进行实施,能够显著的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水平。
2.3 建立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流程
在建立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流程方面,应该以总进度计划为目标,与各分包商共同制定二级进度计划,最后,与各施工班组制定周进度计划。所有的各级进度计划,最终输入到基于 BIM 技术的施工进度软件中去。在输入各级进度计划之后,施工过程中应重点监控进度执行情况,协助计算机完成进度的动态控制。当系统采集的进度执行情况与计划情况不一致的时候,系统首先会自动检查计划进度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时计划有误,将会自动停止任务、并提示返回修正进度计划,通过合理的应用BIM技术,能够使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更加规范和合理,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良好进行。
2.4 对施工进度信息的收集,进行跟踪检查
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的过程主要是收集项目进展信息资料的过程。项目施工各有关控制部门和控制人员,应当视控制内容和控制目的的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实施跟踪检查。不同部门的实施情况等相关内容应及时在BIM信息模型上,然后由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管理人员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施工进度情况,如果施工进度按照预定的计划实施,那么说明施工进度不存在着问题,如果施工进度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及时的分析原因,并且制定管理策略,确保对施工进度的良好控制,实现良好的施工进度控制效果[4]。
3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BIM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BIM技术,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应用效果,避免应用中的失误。其次,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进行日常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面,施工进度的控制人员需要对这一部分的工作内容进行重点的重视,通过收集、处理以及分析信息,能够了解施工的进度情况,以便进行良好的组织和控制,顺利的完成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工作[5]。再次,做好施工进度控制的风险评估工作,尤其是需要对BIM技术的应用状况进行评估,避免造成工作中的失误,影响到施工进度控制的水平。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BIM技术应用到建设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中有其较为显著的优势,能够显著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水平,确保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将BIM技术合理的应用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果,进而促进整个建设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树捷,王宇,王智慧,张雪友.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02).
[2] 张泳, 胡进安,何铁城,杜建国,李禾禾,罗艳东,何宇迪,张楠.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概念框架[J]. 价值工程. 2012(08).
[3] 徐奇升,苏振民,王先华.基于BIM的精益建造关键技术集成实现与优势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7) .
篇2
关键词:定位模块;整流叶片;装配及钻孔
1 概述
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类型繁多,各型别之间存在着大量结构类似,加工过程相仿的叶片零件,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制约了叶片型号研制周期,现场工装的存放、维护和管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工装产品向低成本,高生产效率,可调整柔性设计和制造发展。带摇臂的整流叶片组件,结构紧凑,叶片长度较短,在叶片组件装配及钻孔工艺中,我厂通常是采用分体加工两个零件的装配孔,然后在装配夹具上进行装配,保证装配后尺寸和技术条件,这样工艺流程方法简单,加工方便,但每个零件上孔位置精度要求高,需要多套工装保证,成本高。通过工艺专家研究后,决定改进工艺方法,组合装配后加工孔和去除孔上毛刺,并装配销子一套工装完成。保证质量和加工进度。
2 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精度分析
带摇臂的整流叶片两端轴颈,长分别为29mm和10.5mm。一端安装板上,长轴上有衬套,长轴外端装有摇臂,用销轴连接,销轴孔工艺要求位置度ф0.32mm,轴向到定位面尺寸为14.6±0.05,与叶片截面有夹角,公差为±7′,钻孔到定位面距离为18.5mm。
3 夹具总体结构方案
设计制造一个集零件装配、钻孔、打磨孔毛刺于一体的工装夹具,保证装配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工装夹具结构采用插销翻转180°式结构,工装夹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由叶身角向定位、叶片轴颈定位和压紧、摇臂角向定位组成。第二个部分是分度旋转机构、叶片组件后轴颈辅助定位压紧机构、钻模板结构组件。第三个部分是可移动摆放弹簧弹起支撑销,并可锁紧的辅助支撑座。这三个部分分别按照模块设计,在使用中可换、可拆卸。在第一个部分模块和第二个部分模块联结部分,用一个圆柱销和一个菱形销定位连接,并用3个螺钉锁紧,组合后保证设计要求。在第二个部分模块钻模板结构设计上,采用铰链翻转结构设计,并用T型螺钉压紧,方便叶片安装、拆卸和180°翻转。此结构设计解决了不拆卸叶片组件就可打磨孔反方向孔内毛刺,又可满足在工装夹具上定位组装、钻孔、销子装配,同时可通过工装夹具模块的换装进行类似系列叶片组件装配加工,并满足工艺要求。
3.1 第一个部分V型定位块设计
定位块结构影响叶片在夹具中所处的加工位置,决定整个夹具的布局和大小,由于受空间限制,V型定位块在设计时,让它起到定位叶片中心作用,又起到叶片轴向的定位,还要定位摇臂的角向定位,把三个定位块集中到一个定位块上,节省了空间,又能保证叶片定位块定位稳定和工艺性要求。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3.2 第一个部分叶片的角度方向定位结构设计
由于叶片中心用V型块和滑动套定位,叶片自由度只能绕叶片中心旋转,在控制旋转设计时,不能采用固定式定位,因叶片公差的限制和过定位的制约,使叶片安装费事,并造成加工超差,综合考虑下,采用弹簧浮动结构,自适辅助定位作用,即能在叶片盆向一截面玄向相切,起到叶片角向定位作用,不能破坏原有定位基准,作用到零件上的力尽量要小,考虑叶片成本,我们现阶段选用弹簧弹力,把辅助支撑块顶起,再把支撑块锁紧,与叶片零件形成刚性连接,由于此夹具空间所限,具体结构如图2。
3.3 第二个部分分度和本体模块设计
叶片组合钻孔后,孔的出口处有毛刺,在原不翻转夹具上受空间限制,不能去除毛刺,只能在装配销子后下边打磨,易划伤叶片,造成质量问题。现把夹具旋转180°,把钻孔的出口处旋到上面,便于用绞刀或手工去除毛刺,分度结构,本体模块设计,为便于加工同系列类似产品设计,降低成本,减少重复设计相同的分度结构和钻模板结构设计,结构采用一个圆柱销,一个菱形销定位本体,并用三个螺栓压紧,实现可换的目的,本体承载叶片角向定位、叶片前轴颈中心定位、叶片组件轴向定位,摇臂角向定位等夹具组件。通过本体的更换,可加工同系列类似产品的孔加工和装配,实现模块设计功能。具体结构如图3。
4 结束语
通过设计的专用夹具加工我厂带摇臂整流叶片销孔,并装配后,质量满足工艺要求,减少返修率30%,基本上降低工装制造成本,缩短了其他级叶片工装设计制造周期,工装达到设计研究目的。为今后设计类似叶片钻孔和装配工装模块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透平机械现代化制造技术丛书》编委会.叶片制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网络学习空间的合理设计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的难点和关键。本文结合所在区域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基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同类型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功能的日益强大,人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成为大势所趋。为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改革,“十二五”期间,国家把建设好“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1]。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内涵,引起各方关注,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合理设计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前提和基础。“两平台”则是承载“三通”的最重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下的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在地方层面,不少省市也正在建设区域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下的实名制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是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由于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面向基础教育的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有的将其等同于高校远程教育学院学生空间的设计;有的将其等同于课程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有的则将其等同于社交平台的设计,等等。究竟如何设计学生学习空间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平台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结合所在区域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广州数字教育城”学生学习空间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基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学生学习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二、概念界定
(一)网络学习空间
从现有文献看,对网络学习空间已有不少研究,但暂时没有权威统一的界定。本文采用百度知道的描述:网络学习空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与学学习环境,能够为师生个人提供知识管理与自主学习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互动、教研协作与沟通交流服务,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学管理与考核服务。根据上述描述,可以把网络学习空间分为个人学习空间和组织空间。个人学习空间主要包括教师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和家长空间,组织空间主要包括学校空间和机构空间。
(二)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依据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的理念,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为某一区域(省或市)基础教育提供信息化资源服务的公共平台。
(三)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
在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开设的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它是由组织机构提供,由学生个人控制的实名制的个性化学习中心。
三、设计目标
(一)资源汇聚与共享,促进各类资源尤其是区域特色资源的高效应用
经过多年的资源建设,很多省市通过购买、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富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和应用系统。以往由于这些资源和应用系统分散在不同平台,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师生搜索应用不方便,严重影响了应用效益和效果;此外,资源的建而不用,评而不用,缺乏更新和流动性,也成为困扰资源应用的一个常见难题。因此,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资源应用平台,使师生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后便能方便、高效地应用各类资源和应用系统,使师生乐意在平台上进行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设计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基本目标。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个性化学习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主旨之一,是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而关注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倡导学习者主动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调整、控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是当今教与学改革趋势。因此,区别于传统资源网站只提供共性资源的设计,着力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和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促进个性化学习是区域学生学习空间设计的关键目标。
(三)形成学习交互网络,促进学生与他人立体、多维交流合作。
连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创建连接和发展网络,知识存在于这个网状结构中,设计合理的网络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支持学习者基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支持学习者建立网络连接,通过不断优化内外网络,促进个体学习发展[2]。通过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空间的交互网络,使学生学习交流方式多样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学习交互对象多层次化(教师、家长、同伴、媒体资源等),从而使学生与他人形成立体、多维的交流或合作,这是学生学习空间设计的重要目标。
四、设计原则
(一)开放性与安全性兼顾
网络是把双刃剑。基础教育的学生基本是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心强、自制力、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使得网络在开拓学生新视野,提供学生学习的新渠道,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网络学习空间设计既要让学生接触到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扩充人际交流范围,同时又要重视学生上网安全性的保障。
(二)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环境共融
正式学习是以课程、任务等形式展开,由外界发起和组织的教学活动,非正式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3]。正式学习是基础教育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形式,不仅存在于课堂内,也常常延伸至课堂外(如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同时,非正式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可忽视的一种学习形式。由此,作为一种支持学生混合式(线上线下结合)学习过程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就既要支持正式学习的课内外学习的衔接,又要支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参加虚拟社群活动、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获取帮助等非正式学习。
(三)信息数据互联和互通
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连接多种资源库、应用系统、交流工具、知识管理工具,要使其成为一个使用方便、组合有序、服务个性的有机整体,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主要体现在:一是平台内部应用系统间数据互联,方便师生利用不同应用系统开展教与学以及进行知识管理;二是教育宽带网与教育移动网的数据互通,方便师生以不同终端访问空间;三是教师空间、家长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的信息互通,使他们之间的互动顺畅;四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学校平台、省域平台或国家平台的对接互联,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统一性和个性化相结合
统一性是指学习空间所基于的区域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应是一个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部署,从门户、应用和数据三个层面上进行整合的集中处理平台,这是数据共享、高效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个性化是指平台能根据学生身份提供特定信息资源和数据,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五、设计方法和案例
(一)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学生学习空间建设基于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因此,笔者在讨论学习空间的设计时,必然要涉及到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它是实现设计目标和贯彻设计原则的基础。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在设计上通过建立一种能够支持可灵活重组的面向服务架构的数字教育开放服务接口定义,整合本区域现有的学生应用系统,并通过可伸缩、可定制、可扩展的教学服务接口,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应用系统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发展和评价提供良好的、不断完善的数字化环境与支持服务。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总体结构包括基础环境层、基础管理层和应用服务层。基础环境层包括网络环境(教育宽带网和教育移动网)、硬件环境(支撑整个平台运行的硬件设备)和应用支撑环境(操作系统及安全机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安全机制)。基础管理层由三部分组成:安全认证中心通过不同层次的环境中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构建一个可信任的、安全的应用环境;共享数据中心承载着各种教育关键业务的数据,另外,还对外提供统一的、标准的访问中心数据库表和视图的访问接口服务,便于其他机构和系统内部数据调用;基础管理中心实现基于教育大网络环境下各种教育信息化业务的有效管理。应用服务层主要是通过统一应用门户,为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家长等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统一应用门户是信息应用集成的战略和技术框架。它能有效地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缝隙,通过信息聚合功能,使各类用户能自由地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统一应用门户服务不仅能完成门户站点本身的所有功能,而且能根据具体建设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的接入;对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整合,统一控制用户对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访问,为用户提供集成的访问入口,并根据用户身份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特定信息资源和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结构和功能设计
在学生学习空间里,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不同,但学习的发生基本上是通过学生主动与信息资源进行交互、与他人进行网上互动来达成的。因此,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结构和功能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有效方便的资源应用服务、协作交流服务、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和个人知识管理服务,才能实现设计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种服务和学习空间的功能模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对多关系,即一种服务往往需要多种功能模块来实现,某个功能模块往往又可以支持多种服务。例如,协助交流服务既可以通过群组实现,也可以通过博客、频道等实现,博客既支持协作交流服务,又支持知识管理服务等。下面结合“广州数字教育城”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来论述四种服务的具体功能设计。
1.资源应用服务
资源应用服务是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多样化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及应用系统,使学生通过与资源、应用系统的交互来进行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及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本区域特色资源库(例如同步学习资源包、教学微视频库)、课程学习应用系统(例如课程导学系统、个性化作业系统、学业监测系统、理科探究学习平台、语音学习系统)、活动类学习应用系统(例如青少年网络夏令营活动系统)、学习工具应用系统(例如学习笔记本工具、思维图工具、学习调查工具)、学生在协助交流活动中产生的生成性学习资源以及其它各级资源平台(学校、省或国家)提供的资源。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资源和应用系统的个性化需求,学习空间设置以下功能:①资源搜索功能。学生能通过搜索引擎快速地获取站内资源。②资源和应用系统个性化定制功能。一是学生能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和应用系统模块在空间里呈现,屏蔽掉一些不需要的资源和应用系统;二是利用个性定制和应用系统重要数据提取(porlet)相结合的方法,随时、快捷了解感兴趣的应用系统中重要数据的变化。③信息和资源的个性化推送功能。一是依据学段、年级等对学生进行分类推送系统信息和资源的功能;二是在资源库系统和应用系统内部设置信息和资源的推送功能,如在教学微视频资源库内设置资源推荐功能,在课程导学系统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推送不同的学习方案,在个性化作业系统内设置根据学生作业反馈推荐不同的学习资源功能,等等。
2.协作交流服务
在学习空间里,学生的人际交流对象除了线下日常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和家长外,还有来自同级、同校以及其他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助学者,他们之间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形成不同的线上学习共同体。社交网络服务(SNS)应用系统以个人数据为基础,具备良好的构架和很好的包容性。利用SNS系统提供的高效、易用的消息分发功能,以及微博群组、博客、频道、学吧、微信等应用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维人际交流和协作的需要,形成各种学习共同体,突破学习交流的时空限制,扩大学习交流的人际范围。因此,协作交流模块的设计采用SNS应用系统,结合个人应用定制功能,学生可以个性化地选择其中的一些社交功能模块来与学习伙伴、教师进行交流和协作。
3.个人信息管理服务
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功能的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建立、查询、修改个人信息数据的入口,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绩效相关信息使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学生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信息、关系信息、偏好信息、学业信息、绩效信息和作品集信息等[4]。
4.个人知识管理服务
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有利于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5]。知识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过程,其核心内容主要有知识的积累(获取和存储)、共享、应用与创造四部分[6]。因此,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管理工具,支持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下表列出了学生学习空间功能设计对知识管理支持的对应关系。
六、结语
本文仅就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进行了讨论,但这不意味着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设计是一个孤立的空间设计。学生学习空间和教师学习空间、家长空间之间,师生学习空间和组织空间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基于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类空间设计是一个整体规划。同时,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何一茹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DB/OL].2012.[2015-08-12].
[2]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
[3]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4]CELTS-11学习者模型标准[DB/OL].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2012.[2015-08-12]..
篇4
环境心理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需要的。环境即为“周围的状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川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的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的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工作。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下,人们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上班族每天处在办公空间的时间已经多于在居住空间的时间,办公空间成为上班族的第一环境,这就要求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所以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上,很多企业都要求设计者的方案充满人性化的元素。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受到了崇尚以人为本、个性张扬思想的诱发,也受到了企业民主化管理模式的催化。办公空间顾名思义是人们用于办公的场所。其空间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因此,从室内设计的角度分析,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应根据办公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的情况,来合理地划分布置空间,还要考虑灯光、色彩、噪音、材料等是否适当,努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空间尺度与形状一一秋序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性化设计不断挑战办公空间的传统设计。对于办公空间而言,它的人性化设计应该延伸到工作者使用的各个角落,“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贯穿设计的整个过程。空间尺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房间的功能使用要求来确定的。人作为使用者,其使用需要和心理感受决定着办公建筑的空间尺度。工作者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于集中精力和独立思考。不同形状的空间,往往给人不同的感受,在空间选择上必须把功能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要求统一起来考虑,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已经为这些考虑提供了可行性。巧妙地利用各种空间形状的特点,可以有意识地将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在空间的面积以及形状确定之后,办公空间的布局要展现一种秩序感。这是办公空间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利用玻璃、镜面、空间流通、隔扇、镂空的隔墙等方法来联系室内空间,通过家具、陈设、绿化布局来点缀与分隔空间,借助天花板和地面的高低错落,各种维护面的引导和延伸,台阶、室内绿化的层次和夹层悬空的穿插来分隔空间,这些方法彼此呼应,达到较为理想的艺术效果。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希望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假如在一个空间中从一个区域往外看的时候能觉察到其他人的活动,将给人精神上的自由感。这说明人类的交往活动是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矛盾统一,应该科学处理环境的开放程度与私密程度的关系。在小空间的处理上,最好部分敞开.以便与大空间取得联系。凡是人感到舒适的空间基本有两个要求:首先是一个较小的、封闭的空间,可以作为人的依靠;其次人可以通过它开放的部分看到另一个较大的空间。r21例如,目前在办公空间设计上常用的错开式空间布局、景观式空间布局、工作站式空间布局等都体现了共享空间、个人空间与小集体组合空间并存的设计理念。按功能、机构的特点划分,利用家具、隔断等进行适当分隔,这种办公空间适应整体合作与个体创意的工作模式,适宜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的需要,充分体现了设计中的人性化原则。
2.色彩的运用一一和谐感
色彩除了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在目前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往往只注重对空间尺度及建筑材料进行选择设计,而忽略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合理选用适宜的颜色是设计当中首要的问题。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不同。而色彩本身是一种形象艺术的浓缩语言。实践告诉我们:人体对色彩具有温度的感觉。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颜色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条件反射感受和联想。比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和太阳给人的温暖感,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使人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暖色系给人温暖感,可使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从而使人产生兴奋的感觉;而冷色系给人凉暗感,可使血压降低,脉搏减缓,在心理上起镇定的作用,其中蓝色深沉,紫色稳定;而绿色对人心理不产生任何刺激作用,使人总感到舒畅亲切。有实验结果证明:绿色在人的视野中约占25%时,心理情绪最为舒畅。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凸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传统的办公空间中常常使用灰色调,目的是使企业保持一种中庸形象。而现在为了展现公司的个性,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思维,现代企业更喜欢使用一些鲜艳明亮的纯色。不同原色配合能更多地提供醒目的色彩搭配,企业结合自己的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方案,甚至作为Cl计划中的一部分。办公空间色彩的配置一般依照“大跳跃、小和谐”的原则。’31大跳跃指办公室之间的色彩变化,但每间办公室的门窗、桌椅、地板甚至办公用品的摆放都要保持自己的整体和谐,体现小和谐的原则。办公空间色彩的设计应该满足功能要求和空间要求,充分体现与空间功能性格特点相协调的特点。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不宜过于单调,实验证明单一纯度较高的颜色,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但是如果色彩搭配得不和谐,色彩的失衡也会加重人的疲劳,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办公空间环境色还是应该以低纯色为宜。
3.灯光设计一一舒适感
人性化的光环境照明将传统的整体照明改变为一般照明(背景照明)与局部照明(工作面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局部照明的控制将成为设计中种重点。传统意义上的照明方式是根据工作人员的平均满意程度来设计的;这种类似于“平均分配”的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工作人员个体对光照舒适度的要求。在新的照明设计中,一般照明仅提供整个环境所需的最低照度水平,例如交通空间所需的照度要求。局部照明采用可调光灯具,每个人可以通过遥控器调节局部光环境,这样大大满足了个体对光照舒适度的要求。光的色调设计也将由完全的冷色光办公改变为冷色光中加人一些暖光源。根据调查表明,在完全的冷光源下办公,人员会产生一些不适感。通过冷暖光源的共同使用,可以创造出一个类似自然光的环境。适度的装饰照明对调节工作人员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起到有利的作用。另外,通过灯光的变化与环境的结合设计可以限定出不同的功能空间,同时光还表现出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例如,在休息空间和会议空间中设置一些装饰照明,可以丰富空间的内涵,增加空间的艺术性。
4.声音环境设计一一轻松感
声音环境也是环境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人处在工作状态时,总是希望自己所在空间是安静的。所谓安静,是追求声音环境的舒适化。『41目前,办公空间声环境的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确保安静免受打扰的工作环境,二是创造快乐的音乐环境。由于办公空间大量使用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和空调,会形成噪音,所以办公空间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到隔音性能。办公室要有良好的隔音设施,空调和其他设备也要考虑装上良好的消音设备,特别是用于讨论公司内部商业机密的会议室必须保持一定的隔音性能。从噪音控制范围来看,正常的噪音控制水平为42-48分贝。过低分贝值造成声环境死区,会使人感觉到紧胀压抑,同时为了避免职员之间的低声谈话被其他人听见,所以办公环境需要配合人工混响发声,在开放式的办公空间,可以通过扩大敞开办公的面积来形成没有空白声音的混响背景。在空间上要求平均每人的工作面积为10平方米,相临两个人的座位距离不少于2.5平方米。151创造办公空间的音乐环境可以采取提供描写大自然的背景音乐,甚至午休期间可以提供瑜咖冥想的减压音乐,使工作人员放松身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材料的使用同样体现人性化的原则。现代化的办公空间环境设计不再将重点放在昂贵的镶嵌和华丽的大理石饰面上,而更多地重视利用材料塑造人性化场景的作用。这样场景布置的造价相对低廉,但却能营造出良好空间效果,也较容易更新。一些天然环保的材料,如青石、卵石、砂子,甚至是草坪都可以引人到办公空间的场景设计中。现代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搭配将产生一种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相互协调和相互映衬的人性化特色。开放的视野、自然的视觉引人,采用一些透明、半透明的玻璃隔断以及大面积落地窗户,使得工作者在办公室一样能够享受到户外的自然美景。在辅助空间的设计上,作为辅助空间的咖啡厅、休息厅和餐厅是员工工作场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辅助空间将给工作人员带来一个轻松、休闲的环境,有利于他们减缓工作压力,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电脑在办公楼的任一处地方上网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辅助空间的功能发生一些动态的变化。所以,在辅助空间的设计上,比如灯光亮度的调节等方面给以人性化的保障,形成全新的动态办公的新概念。在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上,不得不考虑高科技下产生出来的诸多设备。使用标准产品的数量将会极大减少,符合特殊需要的、灵活可变的家具产品将不断出现。办公桌椅已不仅仅具有其名称上的功能。比如新型的办公椅根据工作人员的背部状态可自动调节靠背的弧度,而文件柜将采用一种更易于查取、分类的馅饼状网架式结构。多功能的办公家具,以及移动方便、可任意拆分组合的积木式家具将成为一种趋势。一个组合式的会议桌将会比一整张的大会议桌更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尤其是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积木式家具分开的时候可以作为单独独立的洽谈桌椅或办公桌椅,合起来时又能成为一个大的会议桌,使空间的划分更具灵活性。另外,家具可设计一些供使用者自已装饰、更新的部件,就如同手机彩壳一般可以随意更换,这样的家具更能满足一些特殊行业(如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工作人员个性化的需求。
篇5
关键词:环境 设计 需求
高校校园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孕育学术思想的场所,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校园是无声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品格和行为。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在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体现大学生的行为活动特点,使学生在接受高深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1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学生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大约是18~25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躯体形态生长发育速度放慢,体格机能素质和适应能力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心理发展上,迅速趋向成熟但还未达到真正的成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1.1 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 大学生群体处于青年期的阶段,是个体由不成熟的儿童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过渡阶段。这种过渡性会使青年处于幼稚性与成熟性、依赖性与独立性、情绪性与理智性、盲目性与自觉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之中。[1]由于这一阶段的跨度较大、变化迅速,我们很难将青年期作为一个整体阶段来理解。青年期阶段的大学生兼具了儿童期晚期和成年期早期的一些特点。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阶段相比,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与中学生相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自我意识是一种完整的心理结构,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多种形式。[2]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独立意识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显著提高,在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思考的对象不再局限于自我,而是更多的与社会问题相联系。另外,由于进入大学,活动领域大大拓宽,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些都是大学生即将步入“成人世界”的重要标志。
1.2 大学生的行为特点 作为传播知识之地,高校校园中主要的行为活动是为满足知识的传播、传递、创新等采取行动的过程,是师生日常生活中的教与学活动的集合。活动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而相同的人类心理欲望产生相同的行为,由于大学生们所处的年龄相近、主要目的和日常生活规律相近的原因,其行为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①规律性: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和研究科学文化知识,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主旋律的。学校有一致的作息时间表,大学生上课、休息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极具规律性。有些同学甚至每天严格按照三点一线的活动路线往返。②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富有规律性的学习及生活内容之外,还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及文娱体育活动,广泛接触各种社交。同时由于大学生各种专业活动及社交活动的开展,与所在城市各种文化、体育设施也有广泛的联系。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社会的接触必将更加密切,校园活动也更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校园活动的多样性也要求着校园环境的丰富性。③交往性:技术的革新、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而大学生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状况也决定了他们渴望交往的特性。因而校园空间环境要考虑促进大学生彼此间相互接近,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交往,为他们创造合适的条件。④集体与独立性:在高校的校园环境中,由于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学生年龄特点等原因,集体活动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学校组织的清晨集体会操、运动会、升旗仪式等,再例如以系、班为单位组织的活动,共青团、学生会以及各级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已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把握自己而不受他人支配。他们需要一个独自思考、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另外,除了课堂上的集体学习,大学生自学与独立钻研的比重不断增加。漫步在清晨的校园中,我们可以经常遇到独自一人手托书本朗朗而读的一位位莘莘学子。
2 高校校园环境其他使用人群分析
在我们进行高校校园环境空间设计时,除了需考虑使用主体——大学生的空间需求之外,还要兼顾校园中其他使用人群的需求。在高校校园环境中使用人群还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员工家属、外来人员等等。他们与大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同样应当体现。例如,在教职工家属区设置老年活动角、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为外来人员设置短暂逗留的区域等等。
3 高校校园环境人性化需求
高校校园环境人性化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要在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满足“校园人”的各种需求。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条件方面的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重要追求。[3]高校校园环境在满足广大师生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使校园环境更加全方位的贴近“校园人”的实际生活所需。
3.1 舒适感与归属感的需求 舒适感包括物理与生理两方面,从广义上来讲,内容是相当宽泛的,本文中是指人对环境体验后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校园环境空间的形象是具体的,通过色、形、声等物质材料构成,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绿化、贴切的设施等许多实用和审美因素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校园人生活在其中充满舒适感。归属感是指体验者对自己在某一环境中自身资格和地位的确认,和他对这一团体的依赖感。归属感是由人的寻求安全庇护的本能决定的,是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人共有的特殊感觉。文化上、社会上、心理上的向心与趋同可以唤起体验者归属感的产生。在高校校园环境中,与同学交流的点点滴滴、一切熟悉的景物都给大学生以安慰,使他们摆脱束缚,得到足够的认同与鼓励,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3.2 公共性与领域性的需求 大学生渴望交流的愿望体现在环境设计中即是对校园环境交往空间的需求,换句话说,也就是公共性的需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人总是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和发展的,大学生也不例外。除了公共交往的需求,人都有独立的一面和据为己有的欲望,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领域。人需要自我认知、自我评判、自我呈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对空间的需求表现为私密性和领域感。总体而言,领域性指的是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当领域受到侵犯时,领域拥有者常会保卫它。[4]例如,大学生们为了在图书馆或阅览室占有一个位置,便在书桌上放些书或者笔记本。
3.3 审美、文化的需求 古人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生活中,“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美”的享受。美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发展而不断变化,人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变化。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对美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是有一定差别的。在高校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审美、文化需求,给他们营造一种高层次美的、富有文化气息的空间环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知识修养,增进文化积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美”作为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在于,在这样的环境里,它能潜移默化地更新学生们的观念,改善他们的素质。
4 结语
作为一种载体,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有效塑造高校的良好形象,还能对校园人的学习及其它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和形成完美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让高校校园环境真正成为人性化场所,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划分、限定、围合等物质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场所感、方向感、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篇6
【关键词】智慧教学;实验中心;体系研究
一、引言
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即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提高相互交流、信息处理能力的速度,促进社会发展。随后“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多种理念相继提出,这激发了我们对基于高新技术发展及网络普及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发展的遐想――高校智慧实验教学中心。智慧实验教学中心的理念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灵活舒适的学习环境,高效智能的管理模式以及人性绿色的服务理念。
二、高校智慧实验教学中心概念
1.智慧实验教学中心的提出
智慧实验教学中心是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心概念的发展。它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结合心理学与人体工程学,对中心与教学、科研、管理甚至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互联与集成,基于深度的技术发展与分析,为学校工作提供更公平的资料共享、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更智能的管理模式以及更人性的服务理念。
2.智慧实验教学中心的特征
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系统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
拥有丰富的访问渠道和手段。全校的广大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通讯设备访问资源平台。
来自全球的信息源。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舒适、低碳、灵活的学习环境。基于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结合低碳环保理念的设置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智慧实验教学中心的具体模型
由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它的构建将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支撑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完善的智慧化运行环境,具体包括:
1.虚拟资源平台
这是一个资源广泛传播高校利用的虚拟资源共享平台,即所谓的虚拟馆藏。在美国,学生在校内图书馆登陆,可以直接访问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库,查阅到需要的各种文献资料。在我国,北京市海淀农业图书馆设在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内,开创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实现了馆际互借的服务功能,发挥了图书馆为学生服务的职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此系统不但有公共的联合目录,也有共同购买的咨询资料库、期刊检索资料库、全文期刊资料库供各馆使用。中心的运行机构有专人管理,互借资料有专车送或用传真方式传递。如果读者愿意,也可以亲自前往其他图书馆,用个人的借书证借阅。
虚拟资源平台面是向全体高校大学生,提供各类的信息服务,如信息检索、权限管理、计费管理、智慧化交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等的一个联合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各馆书目均可任意检索,全文数字资料统一,便于学生进行选择阅读,同时还推出咨询服务、讨论社区以及个性发展服务:组建专业高水平的咨询服务的队伍及时解答学生的各类检索问题,设置虚拟社区讨论模块便于使志同道合的学生就感兴趣的话题各抒己见,提供一个与出版商直接对接的专栏推荐一些在此平台上发表且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文章,为有想法有兴趣有能力的未来作家提供机会。
2.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是基于Internet环境下将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行为统一的虚拟教学平台。从功能上,系统主要分为5个模块。
知识维护主要提供一个指导性的、自适应的、开放的、可操作的知识库框架和服务设施,其他教学资源均由它来组织管理。这样有利于将核心的教学领域知识分解为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形成网络结构。既便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方便教师将教学领域的知识有序地输入知识库。
教学测评主要用于出题、评卷、试卷分析以及提供教学建议的“虚拟考场”。其中包括:题库根据老师设定的考核目标、考核题型、及题目的难度系数自动生成试卷,系统根据考生的答卷内容自动生成成绩,并且通过智能化运算程序分析出考生个人的试卷答题情况,为教学效果评估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阅卷的负担,也减少了作弊行为的发生。
教师备课主要用于辅助教师进行计划教学和编制教案。主要功能有:结合教学相关领域知识库和学生群体特性,结合已有的教学资源自动生成教学策略,便于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案。另外,系统自动连通素材库,必要情况下能够更快速更准确的找到目标素材,并且与多媒体教学软件接口,使得能在多种多媒体软件下运行。
自主学习辅助学生进行自学活动。首先,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和性格测试结果智能化制定个性化课程学习,同时系统内包含来自全球的课程资源可供学生自行选择。然后,学生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及其他智能产品如手机、ipad等进行远程旁听来自全球的课程同步教学。根据所学课程以及授课老师要求结合教学测评模块进行课程考核,若通过则可以获得相应的成绩,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交流互助用于课程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学术上的讨论。一方面,可以是邮件的形式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组成讨论角,用远程通讯设备组建讨论群。不论语音或是文字形式的讨论,系统都会自动生成文字或是图表形式同步记录,便于用户对讨论过程的内容进行提炼。
3.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管理改变了以往由人工操作带来的繁琐、高失误率、低效率等现象,实现了实验教学的全方位系统的管理体系。实验中心管理由系统维护、教室管理、学生管理、培养方案、实验课程管理、实验项目管理等模块构成。
系统维护有利于实验中心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在每天晚上机房关闭之前的某一特定时间自动清理计算机内非基本设置外的数据然后恢复到系统初始化状态下工作。
教室管理实现了对全校教室信息统一管理,能够随时掌握各教室的使用情况。另外我们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网上360度教室实景观看。便于学生们寻找自习室提供了便捷,同时也不打扰老师上课。
学生管理结合安卓操作系统的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可以对学生进行授权,学生通过设定用户注册信息登陆校园内可利用的任何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身份认证在实验中心进行资料查询、课程的讨论以及教室、座位的预订和退订、还可以利用身份认证进行考勤识别。
实验课程管理、实验项目管理主要为排课、科研过程中减轻了大量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绿色”服务
绿色人文环境和绿色实验中心是高校实验中心的发展趋势,一种新型的教育环境所营造的绿色文化。绿色实验中心营造出一种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有助于提高师生学习和研究效率的幽雅环境。“以人为本”的思想应该贯彻到实验中心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备建设中。
实验中心在室内空间结构上应该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则。一方面应重视“室内空间设计将对使用者心理产生影响”这一因素;另一方面使空间得以高效率利用,从而满足学习与学术的研究等多方面问题。为此在设备摆放的空间位置,桌椅的形态、尺度材质等问题上应该根据使用者的高矮胖瘦,生活习惯,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等问题来调试。结合人体工程学知识设计可调节的桌椅以满足每一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不使用时可将桌椅折叠收入墙内,节省空间;在选择桌椅材料时,应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原则,可选择如纤维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或其它可回收材料制成的桌椅,使使用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最大满足;室内采用智能化测试控制,根据当日的阳光、湿度、温度将室内调节到最适宜学习的环境。节能监控也是“绿色”服务的一项重点项目,计算机等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未被登陆或使用则关闭机器;积极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使用节能设备对实验中心建设进行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建立实验中心室内定位信息服务平台。鉴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在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智能手机的Wi-Fi室内定位的功能,从而提供实验中心内定位服务和查询服务。用户可以发起位置信息服务,通过定位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周边自习教室、会议室、实验室、机房等基础设施的固定位置,及其使用情况。同时可以结合现今成熟的XSL的预订系统,直接用手机客户端预订教室甚至是座位。同时信息服务平台后台也将主动发起位置信息服务,实时更新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同时也可在固定资产上贴上有源电子标签,后台就可以主动获取到这些固定资产是否被移动等信息,便于实验中心的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与移动设备的普及程度普遍提升。智能手机与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为其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验中心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开发正是发挥了移动设备即时移动等先进特性,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元、便捷、实用的服务。客户端应涵盖传统实验中心网页中的内容,同时包含实验中心室内定位信息服务平台等内容,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客户端应设计选课导航系统,首先,该系统可以使学生更方便的进行选课;其次,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选课程,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选择,提高选课效率;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定制自己专业所需,兴趣所在的个性化课表。
四、结语
在我国资源常常分布不均,降低学生接受教育公平性,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日趋严重。为了使教育更为公平,资源更高效的利用,结合现今科技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提出智慧实验中心的概念。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平台、网络通信技术等营造一个拥有更大资源利用率,更舒适的学习环境,更无障碍的学习方式的“绿色”智慧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Baker , Shirley 1 The future of re source of re source sharing1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1 1995(21) : 1 - 2
[2]Crawford Walt & Gorman Michael Future libraries : dreams ,madness & reality1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1995
[3]闭应洲,陈宁江,吕皖丽,冯志新. 基于校园网的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61-64
[4]王妍,孙德兵.高校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6:105-108
[5]刘海宁,施浩.基于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实现实验室管理系统[J].硅谷,2012,06:23-24
[6]谢和鹏.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12
篇7
关键词:设计; 生活; 行为; 无意识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117-02
Art Design and Life, Art Design Influence on the Living Habits of Audiences
SU Ya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Design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when people of product, easy to use, fast, beautiful, will notice that habits will change because the use of these designs, whether discovery is designed well in advance of the designer behind the habitual behavior?Artic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nd behavior and reflection, through case stud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nd behavior.
Key words :design; life; behavior; the unconscious
Internet :.cn
“行为”是主体的活动或对环境的反应,行为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集体”和“组织”。①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而行为是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所以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②。
既然人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那么工具对于人的影响就必然的存在。在早期人类阶段,智人还没有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只能通过发现物体的其他用途来“发现”工具,例如长树枝可以当棍子使用,干草可以垫在身子下面使休息更舒适。当人类的第一件工具被制造出来时,随之而来的行为改变也就发生了。因为任何工具的制造与产生都带有目的性,而由于有明确的目的性,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举动,例如当人类发明的石刀,就会出现用刀切割的动作形态,而在石刀出现之前,是没有任何“人”能理解切割这个姿势所包含的意义和结果的。正如钻木取火的出现才使得人的行为中大量的出现双手合十迅速摩擦的姿势,因为这是一种符号信息,但凡有钻木取火经验的原始人看到这个动作,就会知道对方是在做什么,而在钻木取火出现之前,有人能理解这一系列动作的含义么。
智人时期的“设计”,根本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至现在,设计或者设计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所使用的任何人造物都是经过设计的,是工程师与设计师共同完成的一种行为载体,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些物品而大多数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设计活动不仅设计了我们所使用的人造物,同时也设计了我们的行为。
那么,如何理解“行为设计”?在本文中,笔者所涉及到的“行为设计”是指设计师在构思一件产品时就已经设想好与之相关的使用行为与方式,即大众如何使用产品。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话发明之前,人类普遍的肢体活动中,没有手持听筒这个姿势,因为不会有人长时间的拿一个物体放在自己的脸旁,但是自从贝尔的电话成功后,人们就接受了这种行为在生活中出现,因为这种行为利于我们通过打电话沟通。当这种行为在人们的生活中稀松平常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行为其实也是设计产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何使用产品,是设计师所提前构思设计好的,通过对产品的修改或改变就可以控制人的肢体行为,而且人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这种预先设定好的指令。我们继续以电话为例子,早期的电话都是手摇式,这就规定了人在使用电话时需要先摇几圈,才能联系到接线员。之后随着电话的发展,人的行为也开始变化,拨盘电话的出现改变了手摇式电话复杂的操作方式,人们打电话的形态由手摇变为了拨盘,而按键电话的出现使打电话又从拨盘变成了点击,人们一直接受这种设计师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随着产品的普及而变的习以为常,当十几年前,我们的聚会是以聊天喝茶打牌为主时,谁也不会想到如今的聚会许多人会在现场默默的玩弄自己的手机。设计师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人的行为之所以会随着产品的改变而变化是因为人的认知是不断变化的,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讲“意识处于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意识流,它有以下重要的特性:意识都是个人的,意识是经常变化着的,每一个人的意识都是连续不断的,意识决定于注意和习惯。”③
然而大众群体并非只是单纯的设计受众,因为他们能给设计人员以反馈来改变设计人员的设计作品。如果在一个分配的体制下,受众只能得到什么就使用什么,他们的行为习惯受制于产品的设计,而在市场体制下,如果人们觉得某个东西不好用,不喜欢,从而造成这种产品的销售量低迷,就会影响这种产品的改变,这就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形式。设计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人们也在影响着设计的形式。举一个近十几年的例子。
鼠标,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简称,分有线和无线两种。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鼠标无论是机械鼠还是光电鼠,他的使用方式基本是一样的,这种姿势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可以在使用鼠标时注意下自己的行为,当我们打完字,一直手准备去握鼠标时,我们的手已经提前摆好了姿势,然后把手放下去,握住鼠标,这是一个连贯的动作,我们有时不会注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长时间的运用鼠标工作,从而引发了一种新的疾病――“鼠标手”,也就是“腕管综合症”,它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以及手部的血管,在腕管处受到压迫从而引发的症状。④15这是设计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之后产生的一种现代病,而随着“鼠标手”问题的日渐突出,一些商家和设计师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这也正是大众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随之产生了一种新的鼠标――垂直竖握式鼠标。
垂直鼠标:HE独创了垂直鼠标这一概念。所谓的“垂直”就是指使用者在使用鼠标时,手掌是与桌面接近垂直状态。普通的鼠标在使用的过程中,手腕就要背屈成一定角度,掌侧与桌面接触挤压,使得腕管处压力增大。由于长时间机械式反复的挤压摩擦,就使得通往手腕的神经和血管受到损伤④19。而垂直鼠标的手型姿势避免手臂的翻转缓解对手腕和腕隧道的压力。
在使用这种鼠标之前,笔者并没有注意到产品设计对行为习惯的影响,但是,当笔者使用新的鼠标进行工作时,笔者的习惯还是停留在普通鼠标的使用习惯上,所以当笔者输入完文字去拿鼠标时,笔者的手势还是平放微曲,但是这次笔者的手却没能扣住鼠标,而是将垂直鼠标打翻在地,因为新的竖握式鼠标的使用方式与普通鼠标不同,正是这个打翻的鼠标,使笔者开始思考设计与人的行为关系。
当笔者思考这些问题时,便开始寻找一些资料或者有哪些设计师在研究这些课题,而最让人沉思的应该就是深泽直人和他的无意识设计。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了一种叫做无意识设计的设计理念,又称为“直觉设计”,意为: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深泽直人是将可供性这一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设计理论。
深泽直人为一个公司设计雨伞存放处,他没有简单的采用传统的伞架,而是在地板上均匀的打了一些孔洞,成矩阵排列。当解释其构思时,他说与其让伞平淡无奇的放在那里,不如设置一个装置,来引导进入公司的人的行为,这比较有意思。当人进入公司后,把伞插入孔洞之中,伞就直挺挺的立在那里,好像魔术一般,随着人员的增多,伞的数量也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景观,非常有趣也很吸引人,并且人们也乐于参与这个设计。
笔者认为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是从人的行为习惯入手,以意识行为作为切入点来设计,而如今成功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采用设计中带有行为影响的因素或者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行为习惯,就像乔布斯所说的“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而类似的观点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到过,福特就曾说:“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这样的想法令人激动不已,而且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从“无意识”出发,还是从“有意识”出发,我们都能设计出很棒的产品,而从哪一方面入手就看设计师各自的抉择。我们已经知道了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那么苹果的“有意识”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是苹果手势语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交流信息已经随着新的科技和设计变的日益国际化,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的手势语言,无论在其笔记本还是手机等的产品中,这种手势语言是通用的,以至于很多别的公司的产品也在用这种手势语言。比如在苹果手机中的放大功能,我们习惯性的用拇指与食指在欲放大的区域点击,然后拇指食指分开,做了一个剥开的动作,于是图片或者信息就被放大了。这个动作在许多别的虚拟的应用中都会运用,如HTC的手机等也在用这种手势语言。而这种手势语言正是乔布斯所说的“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手势语言是苹果的一部分并且是他的产品优势,而且苹果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在2007年已经申请了该项专利,而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其他手机厂商面临侵权风险。为什么会如此关注产品的手势语言,因为手势语言和产品是一体的,它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思考设计时,不仅可以从结果思考,从问题思考也可以从人的行为思考。这就提供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就如垂直鼠标的出现正是从人的行为习惯出发而设计的,他试图通过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来减少鼠标对腕管的危害,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到许多看问题的方式,重新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是否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得以改良。也许新的设计就存在于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
注释:
① 王钫.人类行为学影响下的公共空间设计[N].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8(4).
② 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13.
③ 邵志芳.认知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4.
④ 王永军.鼠标手和颈椎病[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好用型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9 .
[2] 朱锷.消解设计的界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 上一篇: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总结
-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