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更好的传承非遗

篇1

【关键词】 非遗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一、博物馆服务的发展进程

博物馆是人类尊重历史、珍视艺术和崇尚科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服务于西方上流社会。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进入“博物馆繁荣”时代,国际博物馆领域确立了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宗旨。从此,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拓展并趋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支持所在地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英国的博物馆将管理的根本目标定位为“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服务宗旨。

我国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承载着向国民弘扬传统文明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物质遗产”相对而称的专业术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以广泛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非遗保护设施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1]

非遗博物馆,除了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的工作,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在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大前提下,为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内容及新趋势

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矛盾,对于博物馆而言应积极保留大量的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代性并向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如何让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使之不成为仅仅留在“纸上名录”,如何让“纸上的名录”真正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珍宝”仍然是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2]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记忆”的主体是观众,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引导观众构建权威的、有条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展品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创造力”指的是新时期博物馆应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策划出符合现代民众喜爱的展览。

因此,新时期非遗博物馆的服务就应兼顾“记忆”和“创造力”两个方面,所谓“记忆”在非遗博物馆的语境中指的是非遗馆所占有的能给观众传递非遗历史文化的资源,包括非遗展品、传承人等。“创造力”是指利用非遗博物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理念巧妙融汇,改变以往传统的古板的说教展示形式,让观众在游乐、观赏中全方位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努力达到探索传播、宣传、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让非遗文明的种子真正植入观众的心中,并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引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时期的非遗保护应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因为两者虽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应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和全球化视野,以文化主体认同和更好地持续性活态传承为原则并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四、提升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途径

非遗博物馆作楣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除了明确自身职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让服务尽善尽美。

1、培养不同类型的服务人才

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馆服务人才时就应将服务意识作为考核和培训的前提。

非遗博物馆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的差别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陈列研究人才,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非遗的“权威记忆”保存并加以研究,将非遗财富通过书本、资料等形式传播,服务民众。第二类是展览策划型人才,也就是能将文中所提的“记忆”加以“创造力”的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资深的非遗知识外,还能将其用附有创造力并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类便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这是非遗博物馆中最庞大的群体,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馆、安保人员,应在上岗前对各自的职责明确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博物馆服务安全、有效、优质,让群众满意。第四类为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作为“特殊观众群”,他们除了给非遗博物馆提供各方面资源的帮助,还可以从观众的视角对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献计献策。

2、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非遗博物馆应当合理支配政府财政投入,努力改进陈列展览的设施,从而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还应完善观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如设立咨询台、寄存处、游客服务中心等,考虑到某些游览区的路线复杂,可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导览图,除了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外,还将博物馆景点和公共设施标注其中。为了让观众更全面了解非遗,可在非遗馆区内建立非遗传习教室和传承人工作室,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观众的观赏、传习提供良好的场所。

3、满足观众参观要求

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参观诉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遗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参观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宣传和服务方式。如非遗博物馆可在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非遗展览、互动活动,如为未成年人开办主题夏令营,以及各项非遗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学习非遗文化。而对于老年群体,非遗博物馆可针对他们喜爱传统曲艺的特点安排免费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白话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非遗曲艺的同时,重乩夏暇┑纳活和文化。根据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的特点,安排民俗体验和技艺参观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感受传统地域风俗。

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还应积极将传承人和非遗技艺请出去。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以及公共文化场所,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非遗文化。

4、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

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主体除了观众,还有非遗传承人群体。如何让他们不为了生存被迫转行安守祖辈传下的“手工遗产”是保护非遗的关键问题。非遗博物馆应利用作为公众平台的优势,帮助非遗传承人改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再为生计担忧,将传统技艺更好的展现给喜爱它的观众。

考虑到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遗博物馆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并整合媒体、高校等各种平台和社会力量帮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等活动,同时,利用自身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商业及社会活动,活动所得均归传承人所有,尽量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解决经费困难,让非遗传承人安心传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拓展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非遗博物馆官方网站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非遗的一个新型窗口。将非遗博物馆的公开展览活动信息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让民众参与、监督非遗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并为非遗博物馆的服务提升献计献策,对非遗馆的发展起到公众监督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新兴的媒体互动方式,因为它对博物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到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活动之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弊”在于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网站的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质疑及时诚恳解答,消除群众心中的困惑,将某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并维护好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6、征询建议提升服务质量

非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在调研工作中,应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他们对服务质量、展览满意度进行打分,这样既可以促进非遗博物馆用优质的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又可以保留和扩展博物馆参观群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融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评价标准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才是赢得观众赞誉的不二法则。

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就是努力使非遗博物馆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之间相处和谐,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让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非遗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及“记忆”与“创造力”结合的服务方式,为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贴近百姓的优质服务必将引导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龙.中国文物报.2012-6-11.

[2] 喻,廖君.中国文物报.2012-6-12.

篇2

现在分析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恐怕还为时尚早,惟一可以说的便是:这意味着中国向国际有了一份承诺、对这门古老的艺术多了一份责任。至于最后京剧能否壮大,能否复兴,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希望这份“国际合同”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

在申遗成为一种热潮之时,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直接和GDP划上了等号。是崇洋的心态作祟,被国际上承认了才当成了宝。京剧是文化项目不是为了拉动GDP。入选“非遗”的最大意义不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是修复文化生态。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更科学、更好地去保护“非遗”,而不是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去打造。不要因为拿非物质文化遗产赚钱而最终毁了这些珍贵的遗产。如果还是参照一些项目的病态发展之路,非遗的名号也只不过是个彩头罢了。

京剧入选非遗对传承有很大帮助,但京剧演员被边缘化已经不容回避,各种断档让剧目生态被严重破坏。京剧比之前入选“非遗”的昆曲不同,更具草根文化的特质。这与社会文化的变化特别是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异有关。民族文化生态的状况不是太好,特别是在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初进入了非常艰难的状态,京剧从业者跳槽、出国、改行的现象很多、京剧演员早就被市场边缘化了。不仅演员断档,就连剧目、观众都面临这一问题。喜欢京剧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观众少更是一个棘手问题。培养年轻观众还需要很多工作,包括教育和社会的扶持。京剧入选“非遗”不可能一步登天地改变现状,如果从业者能够静下心来、不再浮躁功利,京剧的传承之路还是光明的。

老戏园子的逐渐湮灭,恐怕有两大主因:一是在历次的改造或转型中,丧失了原来戏楼的职能,变为硬件不突出、业务类型不鲜明的“三合一剧院”(意思是放电影、舞台表演、唱戏);更为重要的是,戏曲市场的极度萎缩也使戏园子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就像一个整体布尘的老纺机缺少了持续转动的源头动力。硬件建设必须上去。如果京剧能像相声一样回到戏园子、回到那个本应属于他的舞台上,也许事情会有所转机。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建筑群、遗址。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人们意识到那些“无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定。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我国先后于1985年和2004年批准了这两个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为《非遗法》)颁布施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实践的深入,对非遗本身及非遗传承规律的认识还在深化中,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在探索拓展中,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充实完善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非遗的“本质”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的这段定义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是“世代相传”,强调这种文化遗产是现在还在延续的,而不是已经失传或被时代舍弃的。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时,要求重点说明:“当前该非遗项目对其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意义”。

二是“互动”和“不断地被再创造”,强调非遗是能动的实践。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跟什么“互动”?跟自然和历史的变迁互动,跟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互动。什么是“再创造”?是在传承实践中不断形成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非遗将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发展。

三是“认同感”和“持续感”。强调非遗的传承实践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仍在奔涌,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里要注意到:多样性和创造力,不仅指过去形成的遗产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也是指现在与今后的传承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

非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公约》和《非遗法》在定义非遗时,都用了一个关键词:“视为”。《公约》的表述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非遗法》的表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这两个“视为”,指出了非遗的价值认定主体,即:某种文化现象或表现形式是不是某个民族或社区、群体及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认同。缠足不能被认为是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已被抛弃、没有任何当代价值意义的历史旧习,也因为它是强加给持有者的,从来就没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认同。

非遗保护的“根本”

中国剪纸技艺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非遗项目。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活动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是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中国的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历史上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剪纸题材和样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创造力。同样,今天和明天的剪纸出现哪些新的题材和样式,也将继续反映广大剪纸传承人和爱好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根据《公约》和《非遗法》,保护(safeguarding)措施主要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传播、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弘扬和振兴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完整保护链条,体现了保护措施和保护效果的深化。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主要从六点加以判断。

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

第二,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

第三,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

第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

第五,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

第六,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工业化、城镇化条件下的非遗保护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政府要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要切实防止和纠正不尊重文化遗产、轻视社区文化传统、损害传承人群权利的行为。对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严重困y的项目,应及时组织记录其核心内容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到技艺,以利其他传承人学习借鉴和研究,或在适当环境下实现复兴。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在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量迁出原居民,人为切断非遗传承人群与当地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联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和当代实践能力,扩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努力扩大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习人群。

用大历史观看待挑战

传统知识和技艺同样是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逐步积累增长的。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一代代传承群体和个人或潜心钻研体悟,或与人切磋互鉴,或外出游历取经,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参悟要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一种知识或技艺从甲地流传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并增加新的元素,再流传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这过程中新的技艺、作品、风格、流派和门类不断涌现。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蔚为大观。只要传统还在发展,就不能人为规定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知识和形态是传统的终点。

再从中外文化关系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看,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员和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变化较小、人员流动较少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缓慢;在社会变迁剧烈、文化交流深入、贸易活动频繁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明显。而开历史先河的重大文化发展创新,往往出现在变化的时代。因此,看待非遗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有大的历史观。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文化史上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不尊重遗产、不注重保护遗产、歪曲遗产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做法,会导致遗产遭到损失和破坏;禁锢和扼制遗产持有者的创造性表达权利,也会窒息文化传统的生命力,错失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机遇。

如何用“一个”带动“一片”?

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遗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点正是帮助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基本要求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强基础,是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地人知当地文化;强化对所持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拓眼界,是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和社会需求变化,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增学养,是丰富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参训学员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一些学员回去后又自己办班,把学习所得让其他传承人分享;有的则办起了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参与高校普遍认为,研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关于传承人群的学习与传承创新,有四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非遗的传承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并不因为是传承人就不需要学习,更不是承担了传承的义务就必须放弃学习新知识的权利。虽然现实情况是不少传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承人群的自身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将主要由受过学历教育的人群来承担。将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视为与现代教育不相容,是对非遗保护的误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特别鼓励”:“在高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促进开展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活动。”

第二,保持非遗项目的传统特色与传承人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是对立关系。剪纸、年画、泥塑、面花等传统手工艺术,其表现往往有较强的象征性。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材料、色彩、构图、造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不是要改变他们的艺术表达习惯,而是帮助他们加深对所持项目技艺特点的理解,提高对材料、色彩和图案、结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门知识,就多一份技艺精进的可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片发展的天地。很多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都有过在大学学习和参加高水平培训的经历。

第三,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有的剪纸艺人剪一头牛很像,剪一匹马就不像,是因为他看的牛多,见的马少,也没有专门学过画马,欲求其真而不得。有的农村妇女照猫剪虎,不是这位妇女喜欢用猫去表现虎,而是她受种种条件所限,没有机会看到真虎。我们不能为了照猫剪虎的“原汁原味”而不让她看到真虎,也不能为了这“原汁原味”要求她的女儿、孙女,都只能照着猫剪虎。去年底到北京一家服装企业研习的一批湘西绣娘,看到竟然有这么多颜色的线可用,都很有感触。有的绣娘说:现在大红大绿的颜色也是受材料的影响,因为当地农村只能买到很少几种线,想绣什么颜色也做不了。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各地时,传承人群能不能获取新知识和信息来丰富自己,提高技艺,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更高水平的传承?国家要不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答案是肯定的。

第四,创造性表达是每个持有者和传承人的权利,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则取决于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有的当时不接受,过一段时间又被接受;有的当时接受甚至流传开来,过一段时间又被摒弃;有的被认为脱离了原来的传统,但又被更大范围的社区和人群所认同,成槲幕多样性之树长出的新枝。这是文化传统的大众选择和历史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不可或缺的学术研究

篇4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门类繁多技艺精湛,当前社会重视公众参与的大好形式下众多传统工艺有了积极的变化。从政策立法到资金保障,传承保护到活动宣传等系列举措中,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焕发了新的时代气息,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苏州;传统;工艺美术;苏扇

苏州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种类丰富多彩。基本涵盖了国家确定的11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大类。特别是苏州刺绣、檀香扇等的制作在国内首屈一指,苏州玉雕技艺精湛、声誉日隆,剧装戏具占到国内市场的近50%,苏作红木家具作为原产地知名商标,苏州已发展为全国三大红木家具产品生产销售中心之一。苏扇中“如意”檀香扇为百年老字号,江苏著名品牌。但是,在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传统工艺美术遇到了极大挑战,尤其是那些以手工为劳作的工艺美术其生存境地举步维艰。如何使得传统工艺美术在技艺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出困境,在新时代下焕发新姿,这需要依托政府牵头下多方配合。本文以苏扇为例作出探究。苏扇是苏州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一个典型项目,百年来,苏扇制作技艺堪称精湛,令人赞叹,尤其是苏州檀香扇的“四花技艺”更是令人折服,它历经了几度兴衰沉浮,在政府重视、行业引领、工作参与下,苏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依托以下方面:

1 政策保障,健全法规,立法保护

苏扇早已于2006年作为苏州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选我国国家级非遗目录,这对苏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来说是一种评价,更是公众对苏扇的热爱,苏扇肩负着人们的期望。但普遍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都不乐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此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6月,文化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值此,苏州政府多次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较快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紧接着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制定地方法规的层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传承保护、人才培养、鼓励创新、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2014年1月起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 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引领,提升品质

为了促进这些非遗项目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苏州市文广新局每年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三分之二用于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及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传承资助和补助。此外,在国家和省每年拨付的非遗专项资金中也都有一定经费用于对工艺美术类项目的扶持。政府的转型升级专项中的平台建设资金也向其重点服务和倾斜。2013年度苏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别提出《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凡工艺产业领域的产品设计、检测、展示等类别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单列上报。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加强工艺美术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企业、工作室、个体经营户和知名艺人、知名教育授艺者加入协会。凡组成工艺美术产业的各门类,有条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分会或专委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政府职能委托、转移的试点,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协会地位。

3 搭建平台,积极展示,扩大影响

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当地政府及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研发、展示、销售、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搭建那些代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水准的分门类展销平台。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创新创业所需的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知识产权等知识,以及从事现代产业运作的管理、资金运作等能力的问题,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对接,从而为全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苏扇积极参与参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等,努力扩大苏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 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人才

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大专业技艺人才、产品创新创作人才和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注重对现有初、中、高级从业技艺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参评,以不断培养壮大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苏扇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江苏省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师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苏扇人才队伍。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解决工艺美术类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地方职业院校和苏扇项目,以设立课程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传承人才。苏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伟中和省级传承人陈琴等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家和苏州工艺美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吴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之间培训合作、建立传承基地。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爱好者和后继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5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高度重视包括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在内的版权产业发展。2012年,市知识产权局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中国工艺文化城创建苏州市“正版正货”示范单位,投入引导资金实施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项目。充分发挥工艺美术版权服务平台等作用,积极引导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自我保护,重视原版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工作,将不断鼓励和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和从业人员注重创新发展,不断开发新品种,研究新技艺,提高工艺美术产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和附加值。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苏扇由原来的代加工转为自己的品牌,“如意”牌檀香扇获得了百年老字号的称号、江苏省著名商标。

当前是社会繁荣文化产业兴起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如何在新时代下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生长土壤,培植更好的经济环境,打造更好的传承沿袭平台,这是苏扇保护与传承的历史命题,也是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2004 (4)

[2]邢伟中.关于苏州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东吴学术,2013(3).

[3]祝贺.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6).

篇5

摘 要: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的日益重视,高校也积极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建设了很多相关的课程,为非遗研究与传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课程表述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内容,但其课程构建的大原则是应该大体统一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原则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我们需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正确判断非物质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建设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体会、交流与实践,使大学生了解、认识和传承文化,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为中华文明的完整性、连续性、丰富性构建新的发展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

1、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被各全世界视为人类的重要文化财富,一方面代表了民族的思想和灵魂,一反面体现了民族智慧的发源。非遗是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从单纯的文化意义上是不分地域和种族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南方海岛还是北方草原,它们都是高校课程内容设置应该涉猎的。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文化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在完全抛弃现有文明的基础上凭空创造出来,而是以既有的文化为依据,以现有的条件为前提进行创造。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是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要从它的先驱那里继承一定的材料为前提和出发点。这种“文化适应”就如同“语言适应”,好比中国人自然而然的适应汉语一样,人还是更适应自己生长生活的地域文化。所以我们在构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内容时,就要坚持“文化传承”的前提,将非遗内容与“大文化”内容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并进行对照学习,达到在文化结构、文化语言智力结构方面的探索。基于文化的适应,提出因地制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原则,也就是提倡将非遗研究内容与高校所在地的文化结合起来,比如赣南师范学院就开设了《客家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课程,发挥教学的最大功效;做到因地而制宜,并坚持不懈的把“宜”进行下去,也就能达到真正的“实效”,在“宜”和“地”之间产生辨正的效果,这是对“因地制宜”的一种诠释。所以,“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是课程建设的大原则,同时它也是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大原则。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非遗课程建设研究中应该重视如何使其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这是其最根本的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传承的根本原则之一。只有踏踏实实的把文化传承工作贯彻到底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推动文化发展的效果,才能把非遗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而不是培养技能型艺术人才。可以说,普及是我们在高校中实施非遗教育并使其产生效果的第一前提。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作为个体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接受也有着很大差别,这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在基础教育理论看来,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是有本质差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造性的,而创造也就意味着参与,参与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操作性的,操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口传心授。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存在也等同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如何协调普及性学习与提高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也是我们制定教学设置的一个重点原则。

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篇6

【关键词】伽师县;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维吾尔族在长期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蕴涵维吾尔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维系民族生存、维护民族团结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剧烈冲击和影响下,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濒临消失和灭绝的危险,并且,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成为我们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重要话题。

一、伽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伽师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一块绿洲,隶属于喀什地区,维吾尔语称“排依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之意”。伽师县共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个,其中,维吾尔族“棉纺织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还有,“红柳藤编”和“土陶烧制技艺”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近年来伽师县为了抢救和保护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会通过“文化遗产日”和“节庆旅游”的方式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保护与传承问题。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和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现在实行的保护政策对非遗本身的关注、保护和支持上,目前只能解决暂时的生计问题,却不能为此提供更为长远的发展动力与适合的生存空间。保护与传承问题正面临着许多困境,发展问题更是无从之谈。

二、伽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记忆。深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时代久远、形式老旧、内容单一等诸多因素和生存的压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着消亡、遗失的危险。本人对伽师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一)政府重视程度与参与度不高。通过对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实地考察,该乡手工艺培训中心建成于2013年7月,占地15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基本以红柳藤编、地毯编织、刺绣为一体的手工艺培训中心,是该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的所在地。政府尽管成立了专门保护非遗的机构,但由于专业人员不到位以及资金不能及时跟进等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保护工作未能及时完成,并出现工作上的断层,未能形成长期的保护机制。

(二)资金投入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够做得更好。由于投入资金与收获很难持平,无论是社会机构还是政府机构,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和关注都比较少,因此,种种原因的存在,正在制约着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国家每年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是,这些很难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

(三)传承人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信息交往与沟通的活动形式,是一种交流和传达文化信息符号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是靠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若掌握这种技艺的人死去了,那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会永久消失。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传承人也选择放弃并转变维系生活的生计方式,从而满足生活保障,因此,更多的人选择放弃。

三、伽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一)提升政府重视与参与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进行的重要工作,伽师县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需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和措施,并制定长远目标和实施计划,同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指导下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政府还应当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利用媒介大力宣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充分发挥学校和地方文化建设部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加大资金的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经济基础为保障的,增加伽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费投入,从某种角度能表明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价值的认同和信心,这也是保证伽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能够设立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资金,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潜力,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伽师县可以通过为非遗提供培训,建立专业化的保护队伍,通过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来进行专业化培训之外,还要通过技能培训考核来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因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重要介质,所以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尤为重要。我们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元素,是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与核心。因此,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传承人的保护并经济上予以资助,解决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并充分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传承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夏宁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

[2] 李玲.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J].大众文艺,2012(10).

[3]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贵州省,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保存了大量原生态的非物资文化。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这些变化正在不断的消失,而这个时候,时代赋予我们非常紧迫的历史任务,那就是保护和抢救那些处于生存困境和濒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原理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可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大类。马克思称之为艺术生产的包括:人类创造、传播艺术的实践活动,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

艺术生产”这一概念首先是马克思在1857年9月《〈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 “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2]。为了论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马克思在《导言》运用了较大的篇幅。

二、我国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礼仪与节庆和民俗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和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联的文化空间”。[3]我国现阶段已逐渐建立了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参与者

1.首先是政府,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的保护体系,这就要求政府在其中摆正位置,如何才能保证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摆脱以政府投入为主要资源的保护模式。由于中国的政府是个“大政府”,所以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时候总会有优先考虑的问题。前段时间,由师姐介绍,有幸见到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皮纸传承人”刘世阳师傅,在和他的聊天中得知了现在他所面临的一些尴尬。由于,当地人看到了皮纸生产的经济价值,所以为了最求高额的利润人们开始抛弃了皮纸原有的生产工序,使用化学试剂来发酵纸浆,这样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对当地的环境带来了重大的污染,政府迫于无奈,就关闭了当地数十个皮纸作坊。我们不能站在保护遗产的角度去过多的指责政府这种行为的过失与否,这也正式我们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迫使刘师傅这种坚持传统制作方法的手工作坊也被迫令寻生机。

现在还有一种声音是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使政府成为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角,然而从消费和生产的关系这个层面来看,最大的并且唯一的“非遗”产品消费者却成了现在的政府,这种既是组织者同时又是消费者的角色。也违背了的经济学理论,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最终保护也是不利的。所以,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位置还要进一步探讨。

2.在开展“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产业的合理的开发是一种主流观点。当我们注意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时,我们不能说选择产业化方法进行“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是错的,这只能说是艺术生产规律和符合“合理利用”方针的。由于,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性,所以在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阻力,在和刘师傅聊天的过程中,我曾试图问刘师傅表达了对皮纸的兴趣,有机会想要学习一下,结果被刘师傅婉言谢绝了。我知道他这是家传的手艺,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但是刘师傅的儿子似乎对皮纸的兴趣不是很大,这也让刘师傅颇有担心。如何打破这种封闭的传统观念、使这种传统真正传到既喜欢又能发展的人手中,这也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仅凭传统的手艺而不改进生产技术制作方式,也是很难进行非物资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开发。但是,仅仅是为了最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改进,反而又丢失了这种文化本身的意义,如果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那我们保护的目的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如何在其产业化开发的问题上找到突破口、既有效的保护了文化遗产,又能使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稍有不慎,部分“非遗”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这就要求各方面参与人员必须同时具备敏锐的市场经济头脑和保护“非遗”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开发项目前要做到足够调研和论证,避免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在我国手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每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辉煌的历程,它的价值和作用也为那个时代认同和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当下的时代,它们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1. 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在某些地区、某些民族,由于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使得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出来的,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智慧的凝聚,更是在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在我们这一血脉当中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取向等,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积极意义显著。

2.艺术审美功能的价值、

“美作为价值,有事物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事物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两个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美的呈现是和创造它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他们的美的意识的集中体现。通过各种各样的美的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们带来数不尽的美的享受,各式各类“非遗”项目围绕在我们身边,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也使得我们的心灵得到抚慰。

3.文化传承功能的价值、

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隐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华丽的外衣下,内涵之丰厚、传承之绵延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软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名片与标志性符号。在2006年,国家公布的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名录中包括苗族服饰、国粹京剧艺术、蜡染、蒙古族长调民歌、杨柳青木版年画、少林功夫梁祝传说、等,这些是民族瑰宝、艺术结晶都是我们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保护以及传承它们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脸谱和传承民族的基因。

三、 结语

尽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开发和保护方式正确,就一定能够更好的进行保护。在开展保护工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不断成熟与完善给保护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因地制宜开展保护,要尊重其特殊性。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这种方式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与时俱进、代代相传。(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10,(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8

一、主题发言——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致辞中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师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愿意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讲话中认为:强烈的人为性文化因素使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将之与封建落后迷信等同视之,在过往的历史上钉上封条。作为实现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时候丢弃旧药方,在音乐教育的权威规范体系中为传统悠久的多元民间音乐、大众音乐生活开辟“去遗产化”和“去边缘化”的空间了。

在主题发言环节,五位教授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论述。樊祖荫认为: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为建设和发展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其总的培养目标。包括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等均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田联韬从具体的实例切入,将自己多年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落脚到音乐学分析角度进行展开。萧梅以《再谈二十世纪的两本书》作为隐喻,探讨如何通过对“两本书”的反思,来考虑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界,探索突围与共建的问题。张欢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实例,探讨音乐教育体系化的重建与双重乐感文化内涵及实践内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内容和文化土壤构成的关系,“植入式”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解决音乐教育者该有的思维框架。谢嘉幸以实施“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唱工程”为实践,探索在当下诸多的音乐文化已经失传,许多孩子再也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母语的背景下,他继“让每一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之后,又提出“教每一个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力求通过教唱,恢复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此项目以广西为试点,包括开展调查、师资培训、编写教材、建立网络平台与资源库以及提供咨询材料等五项内容。

二、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位老师针对此环节,从实际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郁正民对于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现行政策,实施强基固本措施与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艺术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和出台“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政策”(特别是非地区的聚居地政策)等。他还提出要提倡“自助餐”式、多学科交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以及要打破班级制,提倡“导师制”培养的制度。徐寒梅结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办学实例,分析在现存音乐教育体制一贯制带来的教学内容西化、少数民族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和技艺缺失、本土与外来音乐的>中突、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弱视等情况下,如何走出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误区的问题。和云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以及多年的实践出发,对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实事求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想法。金铁红认为萨满教与萨满调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体现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嘉雍群培从藏传佛教的古籍中挖掘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苏娟对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从如何建立符合本省师资培训机制,如何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如何开发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李槐子提出“高等音乐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究竟该承担什么”的问题。

三、少数民铗音乐教学方泫探讨

杨民康结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的经历,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作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科方向,应该按照学历层次的不同而分学习阶段与教学层次;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和分析技能的学习,逐步开设研究方法论研讨课及专题讨论课。张应华针对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提出三对悖论:一是教育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同一性”和后现代“差异性”的悖论;二是多元文化教育理想与“文化代际传播”之“封闭性”的悖论;三是行动策略“差异化”诉求和“同一性”实际操作的悖论。尹媛对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歌唱声腔系统的教学进行了关注,通过田野调查,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传承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蓝雪霏提出高校如何介入到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工程,对于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增加培养指标、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生源、加强师资培训、实施资源整合等办法。王华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做具体论述。黄凌飞以拉祜族葫芦笙舞“体化”传承作为切入点,提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种东方音乐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生态是否能给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来建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经验”?陈蔚以“山花儿”校园传承之路,探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要并举研究。尚建科认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建构,关键在于突破现代性音乐教育体制下普遍主义的音乐“语法”规范、本质主义的审美理性法则以及科学主义的技术规训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多样性的符号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所指内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最终形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文化建构模式。孙凡探讨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播问题。以其自身的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实践对象,在对相关师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有目的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系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五、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模式探讨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

 

绪论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和保护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必要规定。所以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论文参考网。如何结合时展的要求、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对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行一些探讨。

一、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一)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

六盘水地处贵州西南部,在改革开放前因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工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市境内各民族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持,同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又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使市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丰富。各民族都保存着自身较为浓郁的文化特色,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在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中发现,各文化元素均有着鲜明的特色。

(二)六盘水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情况

从2002年始,六盘水市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比如,六枝特区在陇脚乡中学、落别民族中学、梭戛乡陇戛小学等80余所中小学相继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的传承人,其中,陇脚乡中学以陇脚“凉都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开园为契机,把布依族的挑花刺绣、铜鼓舞引入课堂,培养了120余名铜鼓舞队员,该校学生组成的铜鼓舞队在2006年全省布依歌节上亮相,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赏,还应邀参加国际旅游论坛和黄果树瀑布节的表演。盘县先后在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苗族刺绣、芦笙演技班;在羊场乡中学开设布依族木叶、唢呐吹奏班;在坪地乡、淤泥乡民族中学开设彝族达体舞表演班,提升了各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文化自觉性。钟山区以月照民族乡马坝小学、汪家寨镇新华小学、德坞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大湾镇大箐小学为主要基地,制定规划,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几个问题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一般是通过民间艺人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延续传统文化的作用,但因其局限性,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因为种种原因而失传,这在世界历史中不难找到佐证。最典型的是玛雅文化的失传,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典型的师带徒的精英文化所致,其人口最高峰时达1400万人的民族文化竟然只掌握在区区800多人的大脑里,当这些人因为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而集体被杀掉之后,就使得整个民族失去了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是世界各民族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中断?究其根源,与老子提出的“学在民间”不无关系,“学在民间”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断。由此可见,广泛而非精英式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将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途径。论文参考网。作为保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更多的优秀而流传不是很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改变以师带徒的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那将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于无形,学校教育正好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这一困境。六盘水市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1、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重大转变,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自信心,各居住民族的文化正在被周边的强势文化所吞噬,从而失掉文化的多元色彩。让民众都能够很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些什么样的东西,而且能够对它有一个鉴别。有了这样的了解以后,我们才会真正地认同它。有了认同,才会去尊重它,然后才会有一个自信。这种认同是要建立在一种自觉的基础之上,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论文参考网。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学校是将学生从家庭引向社会的桥梁。它作为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灌输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专门场所,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并通过较为正规严格的系统培养,确立社会成员对某种文化和政治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认同,发展社会成员较为清晰的、完整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认同取向,形成社会成员较为稳固的身份认同意识。

在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中心小学,就将彝族搭体舞引进了学校,在引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掘搭体舞的文化内涵,针对舞蹈特点,编写了教学方案和教材,使其内容更科学、更丰富、更适合学生特点,先期是进行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彝族自身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文化氛围的培养,使之形成了文化自信,克服那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在后期推广为全校体育运动项目时很快就得到了学生承认,并成为后来学校课间操内容及学校运动会的必选项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全县的一个重要体育比赛项目。

2、引进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其本真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时候,常常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意识有选择地将那些适合旅游的项目加以加工后引进校园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切合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开发和旅游的发展本就存在着矛盾:迎合了旅游常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我们在大力发展民俗民间旅游、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过程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存在:那就是通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将其提升将其美化。于是,在教习的过程中,就常常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的东西。

现在有很多已经进了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其本质来说是已经失去了其本质的东西了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是要经过一定的演变,但是,这就比如一个由四条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四边形,无论它通过什么样的演化,只要它还是四条直线相互连接组成的图形,那就可以肯定地说它还是四边形,如果它已经演化成了脱离本来的或者直接就已经是直线或者那线条已经变成了弯的围成了一个圈,那可以肯定是说这已经不是四边形而是其它的什么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其传承中,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氛围、文化基因都蕴含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背离了其本来的文化性质,就会使之变成另外的东西。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校引进了山歌进了校园,为了使这音乐更动听更具有旋律,于是校方从高校请来了一个专业美声的教授来教学生练嗓子,不难想像,教出来的这些优秀的学生唱出来的这个山歌跟民间流传的山歌对比是多强烈,一旦这样的山歌流传出去,必然会出现“真可惜,他们的歌词没有变,但山歌的意义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的评价。另外更为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派生出“伪民俗”,让经过专业人士进行加工整理并和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堂而皇之地进入到课堂还美名曰“原生态”。我们还要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假活动,有的人把民间口头故事的简洁和单纯美,误认为是单调枯燥,随意地添加情节或内容,人为地把故事拉长,使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面目全非,搞得真伪难辨,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得不到保护和传承。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样去保护它,而是主观地对其进行随意地加工。这才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有选择性地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适合校园传承,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一些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流传,必然与一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着,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当它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间以后,就会发生衰退,比如盘县“大筒箫”,其音域窄、音调低,只有在乡村绝对安静环境下才能展示和欣赏其独特魅力,较适合小范围传承,而不适合大批量培养传承人,如果硬要让其进入一个喧嚣的环境中进行传承,那只会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摒弃。因此,有选择地引进那种适合的项目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而像水城县“苗族芦笙舞”在六盘水市民族中学的成功推广,不但使芦笙舞解决了传承人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学校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现在学校的招生过程中就发现,报考该校的学生都会问是否开有芦笙舞专业的课程。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并不是被摒弃,有时也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场所进行传承。

(结语)

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的命脉。在如今西方的强势文化大举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止是一种口号,而且是一种行动,这体现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向往,向往未来的生活不被单一的文化所吞噬,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此,我们当付出巨大的努力,保护好中华文化之源。

[参考文献]

1、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2、“文化例外”概念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马平

篇10

【关键词】音乐非遗 传承探讨 实践

福建漳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根植于深厚肥沃土壤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锦歌”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然而,由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人们审美的转变,漳州锦歌没有得到青年观众的喜欢,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命运一样正面临危机,甚至濒临失传。虽然社会各界一直对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进行着广泛的探讨和实践,政府对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着积极的、新的有益尝试,文化馆、中小学、民间艺人等都在进行研究与普及,但真正坚持并研究得深入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特别是高校传承与发展要有切实行动。为此,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2007年以来,从教育保护、音乐创新和学术研究方面,对高校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

一、教育保护

1.高校音乐专业传承环节的设置

(1)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音乐专业的课程建设里,纳入教育环节中,成为专业的必修课授课环节。学生通过选修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乐器,在乐器的学习实践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音乐形式。其实,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除了人声就是乐器,在必修课里开设漳州锦歌的特色乐器有月琴、洞箫、南琶,还有打击乐四宝、拍板,特别是用喝功夫茶的小茶杯叠在一起,运用特殊的奏法产生奇特的音效,这些传统的奏法及丰富的弹唱技巧,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带来无限乐趣,从而使其了解到本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多彩多姿,体会到本土音乐的韵味、节奏变化、旋律的丰富及即兴表演的高质量,这是传承的突破口之一。

(2)后续课程的设置。传统乐器学习之后的后续课程设置上应多样安排,如,闽台闽南语民歌、闽南歌曲创作、地方戏曲音乐、闽台少数民族音乐、民间音乐采风,特别是学生的论文写作课,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田野考察、录像、录音、摄影、笔录等方式采集本土原汁原味音乐的第一手资料,感受本土音乐风格,发现和搜集闽南民间音乐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在学生论文选题上大力提倡研究地方本土音乐和音乐教育活动,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经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采风整理,逐步完成对音乐遗产的存储和整理。学生在“非遗”传统音乐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环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在6届的276篇毕业论文中,选择对本土音乐研究的共有56篇,占毕业论文总篇数的 20.2%,并逐年增多。

2.音乐类“非遗”引入高校公共选修课

培养观众、普及推广是极为重要的,每个地区都有独具地方色彩的音乐品种。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在全校公共选修课《音乐鉴赏》中,不仅讲授音乐知识、音乐欣赏,还专题介绍本土音乐“漳州锦歌”的来历、形成、兴盛、传承及音乐特色,学说闽南方言,观看由方言演唱的锦歌和学生对本土音乐采风拍的DV。当看到年轻人上课时双眼发光,感到他们的享受、喜悦和感动,特别是看到自己学校学生演出的场景更觉亲切。因此,通过这一形式让在校学生在欣赏课上认识乡土音乐“锦歌”,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集聚人气,培养观众,扩大影响,也培养了直接和间接的爱好者和追随者,这是活态形式传承之一,也是把锦歌引进高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坚持传统,不是固守老法,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从音乐上创新、改进演唱形式、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1.音乐上的创新

(1)自觉地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可以说,离开本剧种的音乐母汁,任何音乐形式都将失去其灵魂和价值。在创作时努力将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融合,尽量发扬锦歌的特点与优势,同时将现代音乐创作技巧,如主题音调贯穿发展、复调、和声、对比、模仿等技法加以综合运用等,只要是有利于锦歌音乐继承和创新的因素,都兼收并蓄,巧妙用之。

(2)传统的创新,创新的传统。许多在锦歌的曲牌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唱腔,保留住了浓郁的“传统风味”,使唱腔有“传统风味”,但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曲牌,就是在创作中将传统音乐思维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融合,赋予其新的活力,保证创新不失法度,促使锦歌在“创新求变”中获得迅速发展。

(3)创作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多样化。用新的形式演绎漳州锦歌,西洋音乐讲究乐器之间的和谐,也讲究音乐个性的张扬,尝试西为中用,将西方的东西用到锦歌音乐中,重视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养分,运用乐器表现性能、音域、音区特色及演奏技巧,将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在乐器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创作及编排的作品锦歌弹唱《寻租》获福建省2009年艺术院校文艺调演二等奖,2010年“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鄞州赛区比赛”节目入围奖。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传统音乐资源,以其主题发展改编,将传统音乐韵律与时代音乐语言相结合,在原有的基调上进行新的音乐设计,创作出具有地方色彩的、广大师生喜爱的新锦歌作品,体现了既继承又创造性地发扬锦歌音乐的优良传统,也顺应了音乐创作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趋势。

2.演唱形式的改进

传统的锦歌演唱形式包括:(1)走唱,是锦歌的最原始形式,演唱者手持月琴,自弹自唱,也可双人齐唱;(2)坐唱,坐唱或对唱,加有伴奏乐器;(3)歌仔阵,边走边唱,除演唱者还外加有锣鼓和笛管,演唱者身挎乐器吊,随队行走,这样的形式为“出阵”;(4)表演唱,是坐唱发展而来,把说唱内容戏剧化处理,由演员上台表演,乐队伴奏。在这些传统演唱形式的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运用坐、走、出阵等形式的基础上,还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演员形体动作的过程中构成艺术语汇,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通过形式的创新使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有更好的体现。

3.唯美的演出服装设计

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时尚是当代大学生新的审美追求,追新求异是大学生的天性,为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要求,对服装设计应要求唯美、亮丽,既时尚又有浓郁的传统风格,能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和利于表演、符合演出风格。因此,服装设计是需要用心的,演员一出场就应让人眼前一亮,获得美感,舞台上的美感动了观众,自然也能让观众有想要进一步了解设计服装的意念,这就是教学想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三、学术研究的无悔坚持

学术研究是重要的,与教育保护、创新构成一个整体工程。高校教师必须是身体力行,在学术研究上做到无怨无悔地坚持。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全体教师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用很大力度打造艺术系的亮点工程,2007年以来,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B类社科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共9项,还有出版专著一部,专著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漳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品获省百花文艺二等奖,获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论文奖。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职责。近年来,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一要做好高校传承;二是坚持传统与创新;三是坚持学术上的研究。继承与创新应是高师音乐教育任重道远的任务,大学人才集中、学科齐全,思想活跃且具有雄厚的理论储备,在传统音乐的更新和创造上有巨大优势,应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总之,作为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共同努力做好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让青年人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发展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使其更好地保存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