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承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蓝印 非遗 进校园 探索 理论 实践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遗有了新的价值观,渐渐地有更多人自觉关注、宣传、保护非遗。从校内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遗文化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了非遗研究中心、推荐非遗传承人等;校内举办非遗文艺演出、非遗宣传日活动、非遗讲座、非遗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非遗文化逐渐凸显了它的地位。蓝印花布是非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项由刻版―上浆―印染―刮浆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手工技艺,蓝印花布的教学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直接经验的探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学习才能掌握技术;此外它也是一种精神内涵,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人格,宣扬名族文化,进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外活动方式
为了宣传蓝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晓峰蓝印工作室,将传统蓝印花布的技术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览室,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这门技术的操作流程;且曹晓峰老师作为蓝印传承人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传统艺人的生活,体验蓝印制作的不朽和蓝印成品的魅力,切身体会蓝印文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才能永保物质生命力,才能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学校蓝印社团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蓝印文化的认知。为了扩大蓝印的影响力,我校将蓝印元素渗透于各个社团和各个活动中,如演讲社团和音乐社团都有代表性的蓝印服饰,美术社团有统一蓝印画本……在艺术节、元旦等节日,举办一些以蓝印为主题的成品展示:如时装T台秀、变脸谱……除了本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外,上级领导也关注我校并在我校开展相关艺术教育活动,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关领导在我校组织开展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互动学习传承发扬蓝印文化,将蓝印文化的传播深入到我们教师群体,切实体现由上至下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视。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堂渗透方式
如果说课外侧重于宣传和展示,那么课内更多是实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逐步探索落入课堂实施,反复实践,传承创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主要以蓝印社团课为主,从部分学生调动整体学生,课程安排较简单轻松,内容形式以扎染和针染为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作品成果效果显著。作品展示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且弥足珍贵的事,我将开始的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东门展示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上制作过程或有何创新之处,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凭此可一进步与以上同学交流学习;定期安排以上学生在学校活动课或课余时间在此做大家的咨询小专家,也可现场提供材料学生做简单教授,由于时间有限设置了限报名和名单登记预约政策……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体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我便适时将蓝印课程穿插引入课堂,学生自愿学习蓝印技术,配合程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有活力。初二学段蓝印教学进入课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蓝印印染制作的全过程,主动探索蓝印制作的各个阶段的盲点和创新点,记录总结应用于备案。如在蓝印刻版阶段,播放一组蓝印连续纹样和剪纸连续纹样,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异同,最后发现要想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物体间有连接点,那是否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原理呢?于是我将事先画好刻好的两组纹样(一组蓝印纹样,一组剪纸纹样)做了刮浆演示,学生发现剪纸纹样因为物体间的连接点少,所以在刮浆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浆和版纸翘边的情况,整个过程结束学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从而避免在接下来设计环节学生会忽略一些盲区。此外,我们还对蓝印制作的每个阶段的材料做了尝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衷体会艺术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萌生对艺术的崇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和意义
蓝印文化的宣传和蓝印教学的探索验证了非遗进校园有其存在的价值。
第一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教学。在反复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的创意灵感在课堂讨论、手稿修改过程中不断碰撞激发,从而达到技术与技艺的统一。
第三校园蓝印作品的展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物质的宣扬,更是一种精神的弘P。通过物质载体,让青少年学会欣赏它、尊敬它,进而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其精神内涵,磨炼学生的意志,影响学生的人格,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仕平. 浅谈非遗进课堂的“三性”[J]. 群文天地,2011(2):87-88.
[2] 沙志辉、陈潘. 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J]. 黑龙江史志,2013(17):303-304.
篇2
关键词:春江非遗文化;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4-05
六年的学校生活,可以给儿童怎样的影响?应该给儿童怎样的滋养?这是我们教书育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也许,家乡的一草一木、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儿童成长最鲜活的因子。从2010年开始,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就利用建在校园里的“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一独特的资源,开发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2014年12月,课程基地在常州市课程基地评选中被评为第一名。2015年5月,“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被评定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缘由
地处长江之滨的春江镇,潮平岸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如何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的三个“如何”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缘由,也是我们推进本课程实施的三个导向。
1.学校培育目标如何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学校从2009年8月建校初就确立了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这一育人目标,课程是实现学校培育目标的主要载体。现有学校课程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这些传统文化始终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难以对学生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再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适切的内容与方式有一定困难。如何让课程“好吃又有营养”?我们认为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资源,开发“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让一届届的春江学子怀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应该是可行的。
2.具有多样成长背景的学生如何形成一种新的归属感?
我校的学生有三大来源:第一是原百丈地区的居民子女,他们受着农耕文化的影响;第二是原江心洲拆迁安置居民子女,他们受着渔猎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成长背景更加多元。三类学生方言不通、习俗不同,在六年的小学学校生活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让这些春江新居民从小了解春江,吸收春江人民“勤劳、善良、智慧”的品质,从知春江到爱春江,从小培养他们建设春江的情感。若干年后这些新一代春江人必然会在一种新文化力量的凝聚下开创春江美好的明天。
3.丰富独特的课程资源如何放大自身的育人价值?
学校有一座全省唯一建在校园里的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提供了较为丰富独特的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果开发一种综合性校本课程,将极大提升场馆的育人价值。春江镇本是一个由原来五乡镇合并而成的新镇,镇政府在2009就提升出“文化兴镇”的建镇策略。在“文化兴镇”过程中,学校应该有所作为,以一种新文化实现学校培育目标,助推春江镇的文化发展。学校骨干教师都是原春江五乡镇居民,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深刻,为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目标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虽然只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但我们在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时却对它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从本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期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做得实一些。具体的课程目标为:
一是形成课程实施机制。形成较为规范、成熟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机制。
二是打造课程实践基地。打造一个全镇学生学习、传承春江非遗文化的体验实践基地群。
三是彰显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彰显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
四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实现学生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由知春江到爱春江的情感升华,从而形成建设春江的内驱力。
五是促进教师团队发展。成就一支具有“春江非遗文化”传承能力和创生智慧,同时又具有较强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团队。
三、“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由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再到一种特色,这是我们两年课程建设的历程,也是对课程建设缘由中三个“如何”的回应。
1.由一个场馆的展示到一门课程的建设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有根”就是指具有民族情怀和家乡情结,让每一个春江学子将来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何处入手?刚开始,我们从常州的历史文化入手,从中优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作为学校“植根”课程的内容,与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和学生德育活动结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物化资源的支撑,教师说教太多,学生体验太少,实施效果不理想。2010年初,春江地区进行大规模拆迁安置,我们联合镇文化中心把拆迁安置过程中遗弃的体现春江地区特有的农耕、渔猎文化的典型物件收集起来,按照“人文春江”、“儿时玩趣”、“春江人家”、“人生礼俗”、“民间艺术”、“春江农耕”、“长江风情”、“春江故事”八个主题建成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从常州历史文化聚焦于春江非遗文化,重点打造了小讲解员社团、舞龙社团、打连响社团、方言社团、唱春社团……。2016年暑期,学校又耗资50多万,进行了非遗馆的升级改造,使之由展示馆变为体验馆,同时新建了与非遗课程教学匹配的“开心农场”和“快乐厨房”,创设了非遗体验长廊、非遗运动区域……,实现了非遗课程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2.由社团活动的组织到课程整体育人的实现
“春江非遗文化”实现由场馆展示、社团活动上升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并与其他课程共同来推动“有根新人”的培育,这是我们推进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目标。2014年初,学校承担了区课程顶层设计的实验项目,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学校整体架构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五大课程群。但如何在课程顶层设计中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彭钢、董洪亮、郝京华、骆冬青、高峰等一批教育专家和高校教授,与全体教师一起进行专题研讨,确定开发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随后,专家又围绕“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与学校整个如春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核心素养、性质、内容体系、实施方式、课时、评价等进行了具体指导。学校以课程纲要的撰写为抓手,对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进行整体性架构,为一线老师具体实施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3.由活动的开展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研讨
一门课程的教育影响最终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辐射到学生身上,这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性所决定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如何突显它的教学特性?无论是一开始点状的活动讨论还是后来每月一次的全校性系统教学研讨,每次活动都提前确定好主题,邀请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等单位的课程专家与学校24位非遗课程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每次至少由一位教师进行非遗课程教学,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围绕非遗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各类课型的教学结构、如何备课、如何开展课堂交往、如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课程的育人实效发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由一门课程的创生到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只有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融合才能实现它应有的育人功能。我们除了每周利用地方课程中的一课时进行专门的非遗课程教学外,还向所有学科课程渗透:春江童玩课程向体育课渗透,春江故事向品德与生活课渗透,春江人文地域向综合实践课渗透,春江农耕副业向科学课渗透,春江民风美食向德育活动渗透……。同时,我们还努力用春江非遗元素提升改造整个校园环境,学校“春曦园”地面有显示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图,墙上有体现春江过去与未来的青铜浮雕“长江之春”,“春晖园”和“春华园”景观中点缀着本地特有的渔船、渔网、石磨、凉亭……这些既是校园非遗景观,也是儿童们课间休闲玩乐的场所。这样,“春江非遗文化”就不只是一门校本课程,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特色、一种文化。
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成果
从2010年10月开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已经实施了6个年头,从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到一种特色再到一种文化,本课程的实施已经渗透到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整合实施、课程评价、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春江非遗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
1.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在推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优化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今学校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构建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世界与未来”六大课程群。其中“世界与未来”课程群包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和梦想课程,共同指向“有根新人”培育目标的达成。学校课程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初步形成了“润泽和融”的课程文化。
2.明晰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为了让“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路径更加清晰,我们边实践边思考,在相关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本课程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课程实施具体建议。为课程的规范实施、科学评价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践路径。
3.架构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们把“春江非遗文化”化为一个个故事、一次次亲历,每一节课按照“读―说―试―问―评”的结构进行设计与呈现。还把教材分为长课时教材(40分钟)和短课时教材(20分钟)两类,形成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序列。我们还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各类学生活动相整合,形成了全学年共九次的春江非遗文化学生活动序列。
4.积累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系列教学研讨,逐步生成了非遗课程课堂教学模型――“诵、学、议、唱”,初步提炼出了认知互学课型、游学感悟课型、品赏体验课型、技能展演课型、视频赏析课型六大课型,同时在非遗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已经成功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渗透;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别上选修课,学生按年段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去自由体验;彩陶、方言、春江美食、传统游戏、唱春……,这些课程都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校内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义工施教,既保证了非遗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社区、家长、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合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丰富了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设计是决定一门课程能走多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程的实施评价:(1)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从学生喜爱程度、课程实施规范性、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进行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并给予相应奖励。(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每学期评出若干“非遗种子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对学生发展的评价。通过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非遗金牌解说员”、“非遗小能手”、“非遗小达人”、“非遗故事王”等评选促进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我们也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的展示性评价平台:第一是每周五的“如春舞台”,学生自我申报、自主展示;第二类是与社区和媒体共建的舞台,挑选精品项目定期展示,旨在弘扬“春江非遗文化”;第三类是每学年一次的“春江非遗文化节”,与六一儿童节整合,全面展示一学年来的课程实施成果。通过三类活动平台的创设,有力推进了本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儿童们也在知非遗学非遗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6.提升了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促进了课程整合实施的深度推进,而且也彻底颠覆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理念,学校硬件建设不再随意、不再被动。目前利用非遗元素建设整个校园,让景观含情、让墙壁说话、让场馆育人,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大的春江非遗文化体验中心的理念正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课程资源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育人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场馆育人。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地球村,这是一个集科技体验、特色社团活动、标本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与“非遗馆”相呼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把校门口陈旧的橱窗改换成了具有春江民居风格的文化展示墙,以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三个板块的内容展示如春教育的自信与自豪。
二是墙壁说话。把原来的陈旧的电子显示屏改换成为“长江之春”大型青铜浮雕,展示了春江的过去与未来,既体现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多元开放,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呼应。把原来的鹅卵石路面改换成刻有“二十四节气图”的时光大道,展示春江地区“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每个节气图都刻有图案与谚语,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朗诵,体现了与学生对话的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意识。
三是景观含情。在校园绿化带中刻着“仁、诚、勤、孝、善、礼”经典故事沙雕――季札挂剑、程门立雪、卧冰求鲤、凿壁借光、张良搭鞋,生动演绎着学校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把正对校门的花坛改建成黑色大理石浮雕,一群具有“爱心、善心、慧心”的教师引领着“向阳、向善、向上”的如春学子在长江之水的滋润下共同成长,隐含了学校师生发展目标。
五、“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困惑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如何取舍?
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泰勒早就提出要区别“适合教育满足的需要”和“适合其他社会机构满足的需要”。如“唱春”不仅是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有一定难度,传承一定要在学校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吗?传承一定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课程实施的育人目标?还有其他如春江曲艺的学习、春江方言的学习等,从课程建设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放弃什么?突出什么?……学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怎么学更重要,对于课程育人目标的舍取需要一线教师的智慧判断。
2.如何包容?
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如何兼顾占学校二分之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弟的“乡愁”?在分享一个个春江故事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家乡的趣事?在学习春江方言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老家的“土话”?在体验春江美食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带点老家的“味道”?……面对多元文化,如何做才不是“侵略”而是“包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篇3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校;创新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G7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45-01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要求大力改革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在教育部召开的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座谈会上,江苏省教育厅长沈健说:“促进美育,一是打开校园,吸引和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进校园,二是打通课程,打通区域,打通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让学校美育渠道更加畅通。三是打动情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认同世界经典文化,培养‘中国人’,培育‘中国心’,培植‘中国情’。”这与学校的非遗文化引进初衷不谋而合。
一、引进非遗文化――剪纸艺术
早在几年前,学校就根据学生学业特点,结合地方文化,因势利导,引进了非遗文化――剪纸艺术。为什么选择剪纸?就因为取材方便,用料简单,只要剪刀、刻刀和纸张;地方特色,底蕴丰厚,有利于师资培训;魅力无穷,千变万化,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来自民俗,容易接受,这个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剪裁,都比较大众化,其间渗透的美育为大多数人接受。这样,剪纸活动走进职校,成为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之一。
二、引进之初遭遇的尴尬
就像大多新生事物一样,刚播下种子,等待艰难的发芽。一是条件艰苦。没有空调,冬冷夏热,冬天的手几乎到了僵硬的地步,再也做不出精细的动作。家徒四壁,没有剪纸艺术的氛围;教室局促,作品没有地方张贴展示,只好灰头土脸地叠放在储藏间里。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剪纸教师,暂时由有点文艺气质的教师临时代课,赶鸭子上架,边摸索边教学,就是这样的教师,也少得可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走得艰辛。三是学生不适应,学校主要是机械机电类的工科生,可以说头脑都是方的,要让开机器、烧电炉的手拿起小剪刀做些精细的活,他们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加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中学,有的美育底子薄,缺乏艺术气质。一开始,拿到剪刀什么都剪,剪指甲、剪塑料,手中能拿到什么就剪什么,甚至像飞镖一样直接扎在课桌上。剪纸用的是专用剪刀,灵魂之处就在于刀尖,又尖,又锋利,又脆弱,一阵子下来,剪刀报废了好几把。
三、非遗文化传承策略
经过几年的摸索,课题组看到,要想剪纸社团乃至其他非遗文化在职校校园内具有生命力,不至于昙花一现,需要在多方面考虑。
(1)社团招生方式的改革。整班式向个性式转变,变原来的整班式,即整个班级一个社团,没有个体的选择,为现在的打破班级限制,在全校一盘棋的大招生市场上自由投递志愿,虽然管理上有些难度,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觉得不理想,还可以二次调整。经过半年的磨合,社员会基本稳定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力量是无穷的。他们齐心协力,出谋划策,社团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教育的公平不只意味着平等,还意味着差异受到尊重,此举相当于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选班走读。依托这种招生方式,我们剪纸社团选到了优秀的社员。
(2)师资培训与教学方法的摸索。再完美的课程也需要精良的教师队伍去落实,作为学生的先行者,教师无疑是将课程坚定继续下去的支柱。几年的学习培训、拜师学艺、脱产研修,已经有一批教师成长起来,不仅能胜任地方文化项目的辅导和培训,有的还成为该项目的带头人。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开始采用临摹教学法,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剪纸知识,包括基本符号、纹样的认识、装饰网的认识及剪纸基本特征的掌握,如锯齿纹、月牙条、柳叶纹,知道常用的几种装饰网,如棱形网、麦穗网、龟裂网等。临摹的多了,剪纸的镂空和连接这个原理就渐渐浮现出来。镂空与连接是剪纸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两者互为因果,蕴含着道学的审美,掌握了这个特征,为设计创作奠定了基础。另外,聘请地方剪纸名师培训教师并定期到校与学生见面,现场指导。聘请校外名师不仅是为了指导技术,他们专注坚守、精益求精、敬畏入魂的精神品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们。
(3)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与社会的高度融合,如今的职校生可不能小看,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新潮,个性鲜明,善于接受新事物,剪纸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于坐在炕头上的花鸟虫鱼。课业相对宽松,正好可以在业余爱好上大显身手。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利用在计算机课上学到的信息技术,为剪纸的设计服务。如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一些图片,或者学习些专业的软件,如P2A视软人像设计软件等,或设计自己的形象,或改造亲友的图片。这样饶有趣味,二者互相促进,一举两得。
(4)开阔视野,以交流促发展。在校内举办小型活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文稿征集、手工文稿征集、剪纸创作现场会等,启迪创作灵感;让剪纸艺术平台成为学校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主题展览促进创作,寓教于乐;走出校园,多参加社会性比赛,近年学校参加全国法治主题传统艺术大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比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比赛开阔视野,以比赛刺激创作,是我们一贯的宗旨。市教育系统内普职沟通活动,就是一个促进交流学习的好平台,在这里,向专业的美术老师学到了不少技巧。美的作品是让人欣赏的,不能窝在手里自己存着,走出去,任人评说,展现的不仅是作品,更是那份从容和自信。
(5)重视美育的软实力。剪纸活动通过欣赏、临摹、观察、对比、创作、设计等,学会学习欣赏和评述,提高审美能力,创作美术作品,多角度欣赏作品。高中年龄段的学生,随着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积累,思考越来越深入,部分人已经初步在欣赏中批判,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成长,美的享受贯穿于整个过程。从教材和理论的角度学习美育,是枯燥无味的,但把美学的一些理论融入到具体的作品中去,就显得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人的性情的陶冶和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春风化雨般地逐渐沁入人心,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美,是在体验、浸润、熏染中才获得意义的更新,“文艺范儿”的气质将受益无穷,伴随终生。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发展,剪纸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教育品牌,剪纸社团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精品社团和精品校本课程。学校投资建设的剪纸体验馆,四季如春,环境古韵优雅,学生优秀作品装饰,入内心静气宁,神思悠远。学生在设计、技法、装裱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虽然设计里仍显稚嫩,手法上确有粗糙,装裱中尚不细致,但耐心细致的作风进步是明显的,更可贵的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一脸投入的表情骗不了人。日积月累,跬步小流,作品质量在提高,回过头来看看刚开始的作品,已经觉得“惨不忍睹”。而且高质量的作品数量在快速增多,件件都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多年后,他们或许仍然能享受到“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美育的文化,放慢脚步,耐心品味,别让这青春好年华辜负了中国传统美文化。
参考文献:
[1]杨荣,冯长宏.非遗文化怎样融入课程[J].人民教育,2015(24).
[2]任国平.在“知识传授系统”之外,学校还可以做什么?[J].人民教育,2015(24).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我国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一国的高等人才,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该在保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及保护原则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要做到正确认识并科学保护非遗,前提是必须了解其特征,一般认为有下述五大特征。
2.1.1无形性。
非遗是依赖于人的思维的存在,是无形的、抽象的文化思维,并会随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如风俗、仪式、表演技艺等,所以究其本质,它是无形的。因此,一方面它无形可感,而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是有形可感的物质,另一方面它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具有稳定性。可见,非遗在传承上的特点必然是通过人的活动进行,而不能是通过物。
2.1.2多元性。
《公约》里关于非遗概念的界定和其所包含的五方面内容等,都表明非遗具有多元性,形式丰富灵活,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乃至在不同的传承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形态都是各不相同的,这是非遗的魅力所在。
2.1.3活态性。
非遗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们的文化内涵不是通过物,而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并传达给受众。这种“活态”充分表现在非遗的口头传说和表述中,也体现在风俗礼仪、表演艺术和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
2.1.4传承性。
非遗具有被人类群体或个体一代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它的传承也是无形的、抽象的,是一种人类对精神文化的传承,传承的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来传承,如观念传递、口述、身体示范等形式。非遗是活态的人类文明遗产,是人类不断创新和叠加的历史文化记忆。所以,对这类遗产就不能只用博物馆法静态记录和保存,而应该用切合遗产发展和更新规律的动态方法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展。
2.1.5社会性。
非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是人类的认知力、创造力和群体认同力的集中体现。非遗产生和传承直接表现在人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具有过程性特点,是人类实践过程的展现。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原则
非遗是人类的特殊遗产,其保护要根据对其特征的认知,遵循一定的原则。
2.2.1原真性原则。
我们要保护的是原生的、真实的、本来的历史风貌,不能扭曲或遗漏,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外力造成的损毁或缺乏科学的保护技术,而是人们思想的偏差,如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者政绩而使用一些错误的做法,导致造假或过度开发,就像现下泛滥的“伪民俗”等。坚持本真性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对非遗价值的正确认识,继而有效地防止“伪民俗”、“伪遗产”等占用宝贵的保护资源。
2.2.2活态保护原则。
不能把非遗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单独分离出来保护,比如改变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或是使传承人离开他所处的原生环境,我们要让其在原生环境下继续生存发展,要为非遗特别是传承人营造一个更宽松也更适合其成长的生态环境。
2.2.3以人为本原则。
非遗因其“无形”,所以对它的保护,首先是对其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离不开创造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它的保护。《公约》明确指出,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这种保护是全社会的、经常性的,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认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加强科研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完善相关理论,提高保护技能。
3.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3.1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局限
高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高校本应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头羊的作用,研究非遗文化,提高保护技能,培养从事非遗保护的人才。但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尚未认识到这个责任的重大意义,因此未对大学生的非遗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高校专业设置来看,与非遗保护相关的专业没有纳入现行的本专科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很少开设非遗教育类课程,即使少数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一般也是作为选修课,由于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从师资队伍来看,由于非遗保护没有作为一个学科固定下来,高校没有相关专业开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因此专业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师资严重不足;即使有教师愿意研究,也因它是属于冷门、偏门,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故而对引起并提高教师的研究积极性是极为不利的。从课堂外教育来看,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和课程教育,那么利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并了解非遗及其保护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渠道,但事实上很少有高校组织与非遗保护有关的学生活动,就算有此类活动,也缺乏一个长效机制把活动固定下来,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意义
3.2.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文化自觉。
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群体,其别不能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非遗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非遗内涵丰富,包含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包含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我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等,对于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形成、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化品位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增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2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应充分利用非遗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鼓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3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非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非遗文化本身也体现着一种创造力。学习非遗知识能帮助大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从而做到厚积薄发。创新源于知识的继承和积累,故而非遗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3.3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方法
3.3.1组建相关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目前情况下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重要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应积极创办相关社团,并给予其师资、财力等方面的支持,组织培养大批学生参与到保护非遗的大军中。这样既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又能带给学生高质量的课余生活。比如常州某学院成立忆江南文化社,其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研究常州非遗的保护和发展,社团组织学生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接触,亲身到现场体验非遗的魅力,并在大学生中进行非遗知识宣传。
3.3.2在校园内进行宣传。
高校校园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在校园内加强宣传,让更多大学生了解非遗知识,更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成为保护非遗的生力军。校园宣传的常规方式是使用海报、校园网、校报校刊等,还可以邀请专家举办相关讲座,或者举办专题展览,展览时甚至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进行现场展示,还有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可以到高校开课进行技艺传授。比如常州某职业技术学院就举办过此类展览,展示非遗的相关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调研成果,图文并茂,在现场还准备了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的体验,宣传效果显著。学院还举办了常州非遗保护的专题讲座,邀请了虎头鞋传承人来校传授学生传统的虎头鞋制作技艺,宣传效果显著。
同一地区的高校之间也可以加强校际交流,成立校际的非遗保护工作的专门组织,比如学生非遗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学生定期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举办沙龙、辩论会或比赛,在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对非遗的认识。比如常州市的非遗博物馆设立在常州大学图书馆内,供市民免费参观,常州各大高校相关社团就可以此为活动基地,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也可以联合各校的力量,在常州市高校内举办非遗知识巡展,或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3.3.3面向社会进行宣传。
大学生要尽己所能,走出校园,面向全社会大力宣传非遗知识,可以依靠自身的科技文化优势,用现代的方式保护和发展。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把非遗保护和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比如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建设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经济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某些非遗项目开发成商品进行市场化推广,利用市场的力量让非遗项目发扬光大;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非遗项目摄制记录下来,也可以举办相关的微电影比赛等,帮助非遗资料的发掘和保存;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帮助某些非遗传统技艺类产品进行改进和推广;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撰写相关文学作品,等等。
3.3.4与学生实践相联系。
高校可以建议学生选择非遗保护类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或由学校出面牵头组织一批学生进行这个项目的实践。学生可以对学校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当地文化。也可以回自己家乡进行实践,了解家乡的非遗项目及保护现状,深入发掘各地区尚未被发现的非遗资源,最后撰写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等。一旦形成长效机制,大学生的参与就可以成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非遗普查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减轻政府负担,更好地普及非遗知识。
高校还可以把非遗知识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传统文化等现有课程,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非遗。
综上所述,在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基础上,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最适当的传承,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刘魁立,张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篇5
(一)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和无奈目前,各地都基本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心,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这些非遗保护和发展中心恰恰缺失了教育部门的责任,或者说他们的工作主方向里缺失了教育功能。从申遗开始再到建立保护和发展中心,教育部门一直是旁落在外。其实,教育部门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和责任体。申遗由地方政府负责,保护和发展也由政府负责,其主要目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根本没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讨及利用阶段,从而导致非遗保护和发展成了这些中心的事,但没有纳入美术基础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有效进入教育设计和教育改革,更谈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受教育主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基础教育规划和改革的落后当下的美术基础教育一直还沿用着多年以前的规范。多年来国家对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利用一直在向前发展,非遗项目和非遗成果越来越多,但教育部门并没有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其教育规划和改革严重滞后。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进展缓慢,非遗教育的教师培养基本处于“谁有兴趣谁自行研究”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更没有纳入教育内容和规划。没有对人的教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非遗文化的美术基础教育,根本夯实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从长远的角度也起不到核心的保护作用,更谈不上将来的发展和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基础教育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传统。这些遗产记载着一个民族智慧的过去,同时也对我们的未来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冲击,甚至有被淹没的可能。现在国家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保护,比如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编撰造册、历史记忆、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政府立法保护等,但绝不能忽略教育传承的极大作用。与美术这个类别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能缺失美术基础教育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作用。
(二)美术基础教育在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美术基础教育是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最好的方式。通过美术基础教育,把中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与学的实践,不仅能让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以延续。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意味着一种责任、继承和发展。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的美术基础教育,将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成了保护和发展的阵地,教师担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责任,那么非遗保护和发展将有专业科学的创新方式,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有持续稳定的科学规划,非遗保护和发展就有了根基。
三、如何让美术基础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
(一)革新美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内涵首先,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应组织人力及时梳理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美术)通过梳理,以不同的美术创作形式(如泥塑、面塑)探寻美术基础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契合点。其次,开发和形成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专业教材并加以推广。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的美术教育内容走入课堂,逐步形成中小学、幼教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再次,创新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遵循以认识、了解、研究、实践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要以欣赏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人课堂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传承人进学校和学生访问培训相结合。
(二)加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和非遗教学基地建设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民间以技艺传授,基本上没有形成具有教学功能的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多是以个人或小家作坊的形式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化时代显得极其脆弱。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把非遗人才保护和大众教育培养相结合,把非遗封闭保护和非遗新基地建设相结合。应该建立起传承人授艺,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承接、规范、指导培养,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普及拓展的一体化系统。大学应该成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的主阵地,首先应该在大学设置相应的非遗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和引导,逐步培养非遗师资力量。充实到中小学作为非遗传承和教育的火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划拨专门经费在校园建设非遗展示和教育基地,由学校申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相应的人力资源、课程设计、配套政策等。引导教育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进行承接和创新。
四、后续及结论
篇6
江苏金坛刻纸素有“江南一枝花”之称。刻纸作为剪纸的一大艺术派系,在金坛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金坛刻纸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先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展览,并选送挪威、芬兰、日本和美国展出。2001年义在荷兰鹿特丹市举办金坛刻纸展览,获得赞誉。1993年我国文化部命名金坛为“中国民间艺术(刻纸)之乡”;1995年朱晓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骰卓宁、孙荣才也紧随其后;杨兆群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9月,第五届(巾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在金坛华罗庚纪念馆广场隆重开幕,海内外三百多名剪刻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与会交流,汇集了海内外一千八百多幅精品。金坛刻纸不仅成了独具特包的乡土奇葩和民间瑰宝,也成了异域游客了解中国、亲近江南的艺术媒介物。
金坛虽然贵为“刻纸艺术之乡”,名人荟萃,能人倍出,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刻纸艺术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从年纪结构上看,人才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从知识结构上看,年轻会员大都是被动所学,无论是创作热情,还是技艺程度都因种种原因而尢法精进;从创作动机上看,会员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鉴于种种现象的存在金坛刻纸只有另辟蹊径,选择一条不寻常的路,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就在许多人追求物质生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付诸脑后的时候,金坛市白塔小学的孩子们却成为这一传统文化的传人,历数年如一日,努力践行对刻纸艺术的传承、发掘和推广。
二、刻纸教育孕育学校品牌
早在1996年,学校刻纸教学第一人梁国严老师开始摸索着从事刻纸艺术教学,在其带领下,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2001年,学校明确提出了“创建刻纸教育特包”的办学目标,成立了校级刻纸兴趣小组,2004年,学校义把刻纸融人到美术教学内容之中,每周安排课时,由专职刻纸老师执教。2006年白塔小学刻纸教育得到了市刻纸研究所副所长、“民间艺术家”孙荣才先生的大力支持,把刻纸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孙荣才先生不仅为学校培训刻纸教师,传授刻纸技艺,还指导学校爱好刻纸的青年教师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同年底,在孙先生全力支持下学校还编写了刻纸校本教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特色教育。
历年来,金坛市白塔小学刻纸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师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6年,刘品同学作品《猫戏水中蝶》和王希同学的作品《年年如意》获第八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成果展金星奖;2007年刘珊同学的作品《蝶恋花》、缪甜甜同学的作品《窗外》获金坛市第十届“六一杯”少儿书丽赛一等奖;2010年赵佳忆同学的作品《孔雀》获第十七“精彩省运”――龙城义化遗产寻访展示活动一等奖;藤宏露同学的作品《童趣》、史欣同学的作品《书香四溢》、龚一凡同学的作品《美丽的梦想》获“上书房杯”常州市学生书丽、作文、剪纸大赛一等奖等。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学校有26位学生的剪刻纸作品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作为学校刻纸教育的领衔人,曹钰皎老师于2006年和孙荣才先生结为青蓝,并被评为“常州市十大名师徒”,她的作品多次在市、省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本人在金坛市乃至常州市都颇有知名度。2010年曹老师和孙荣才先生合作的刻纸作品《牧歌》在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进行了展出,作品《农忙季节》被江苏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白塔小学还成立了“曹钰皎老师刻纸工作室”,带出了毛迎春、张琴蛾、周媛、梅芳、汤卫华、曹慧娟等一批热心刻纸的青年教师,学校有计划地请专家来校讲座和辅导,使这些青年教师具备了刻纸教育的专业技术。
如今,只要走进金坛市白塔小学的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浓郁的传统文化剪刻纸的气息。学校起草了《推进刻纸课程建没,打造特包教育品牌》实施方案,在2011年3月学校举行了“金坛市剪刻纸教育培训基地”的挂牌仪式,金坛市电视台全程进行跟踪报道,刻纸这一地方民间艺术成为白塔小学的特包品牌。
三、在反思与创新中前行
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白塔小学刻纸教育取得的成绩凝聚着一代义一代师生的心血和汁水,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刻纸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虽然学校在课程设置,背景知识及文化,刀法与技巧,表现形式和装帧,刻纸的分类……方面的研究取得诸多成绩,但学校刻纸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学校确立多刻纸教育近期行动的方向。
(一)注重科研,培养师资。高质量的教育科研、高素质的师资是刻纸教育开展和校本教材开发的有力保障。为此,学校正不断挖掘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积极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刻纸师资队伍,使其成为教育的中坚力量。
(二)建构系统的刻纸育人功能。学校部分教师认为,把刻纸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刻纸技能的培训,让更多的学生作品在竞赛中获奖。这样理解固然不错,但不免有些功利、狭隘。学校把剪刻纸作为课程建设,应站在更高的层次,放大其育人的功能,也只有这样,刻纸教育才更有意义,更有生存开发的价值。为此,我们正准备在实践巾建构一套健仝的刻纸育人功能体系。
(三)走综合性研究之路。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悟出了刻纸教育不能单刻纸而刻纸,而应该走一条综合性研究之路,在今后的刻纸教育开发中,我们准备将“刻纸与文化”“刻纸与社会”“刻纸与自然”“刻纸与经济”等进行整合,用刻纸打造团队精神,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学校建成全体教师和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让刻纸这项校本课程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过程。
(四)利用学校品牌,放大辐射功能。“金坛市剪刻纸教育培训基地”的挂牌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转变思维模式,由内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放大我校刻纸品牌的辐射效应,就成了白小教师的当务之急,本年度我们正积极筹划以刻纸教育为核心,创建“常州市艺术特包学校”。
四、走价值回归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要使我校的刻纸教育能可持续地发展,除了培养师资、更新理念等渚多的内因外,关键还要解决好必需的资金这一客观要素。虽然,在资金的筹措中,我们已有一些成功经验,但对可持续发展而言仍然不够。如何以“特包”养“特包”,即用特包教育的成果来换取特色教育的资金,走一条价值回归之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让校园艺术走产业化道路义何尝不可呢?在这方面学校准备在不逾规的前提下,继续开展有益的探索。
篇7
关键词 区域文化;文化基因;大学生;综合素养;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47-05
高校是培养人的综合素养的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经典正在被遗忘,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海丝文化重新提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今天,闽南文化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笔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和闽南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以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主线,探析现阶段闽南文化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寻找其发挥作用的路径与方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中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与大学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是相辅相承的,但又有其特殊性。就业创业素养不仅代表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而且包含了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水平,是素质教育的整体表现。随着95后、00后大学生不断进入大学校园,原有的素质养成教育慢慢变得不适应,并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一)视野狭窄且单一,价值观混乱
得益于高校教育软硬件的提升,以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大学生的学术及技能素质得到较快提升。但是,过分专业化的教育趋向和经济化的职业导向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实用和单一,造成了知识视野的狭窄。狭窄的视野“专注”于时髦的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风口创业等,使自己成为孤独的“类精英”,进而又带来了人际交互缺乏、生涯规划缺失、思维模式呆板等问题。
从整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的,但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设定上,表现出自我化、短视化、功利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精神、理想抱负缺失等。这些表征的出现,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在多元混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以金钱为唯一的目标,以庸俗的标准来衡量自我,从而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二)文化归属淡,人文底蕴薄
传统人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区域文化传承的没落与失声,传统阅读、汉语写作能力的整体下降,西方节庆文化和日韩娱乐文化的渗透,不断割裂大学生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联。这些现象深度影响了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上的成长,具体表现为文化归属淡,人文底蕴薄。一部分大学生对人生中的真善美缺乏鉴赏,没有基本的人生修养和高雅的文化情趣,将对个体的这种影响放到高校中来看,就出现了“宅”亚文化的兴起、沉迷游戏群体的扩大、素质养成类社团的降温等现象,同时又表现出对高校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了解不足,认同度不高。
(三)就业创业心态的茫然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由此,影响到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态,一部分学生趋于安逸、守成,一部分学生则略显过激。两极化的心态互相影响,在大学生圈内进行反复交锋与传播,使大学生群体中多数缺乏立场的人很茫然。这种普遍化的茫然心态,导致了学习目的性的缺失、工作中的随性、未来规划的无序等。
当然,上述在价值观念、知识视野、文化归属、文化底蕴、心态意识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深刻影响到了高校人才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高校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招收学生、培养人才,但是现实中却是人才大量外流,未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反而加剧了人才需求的扩张。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改变,要将区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对其就业创业工作进行熏陶和引导。而在此之前,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剖析,进一步去探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区域文化弱化带来的文化根基缺失
中国大陆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优质土壤正在消失。这种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传递载体或素材遗失,原本出现在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经典、出现在区域生活中的文化遗产等在慢慢消失,而新文化未及时承继传统文化造成的空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优良品质,正在被现实的功利化、短视化等局限思维“驱逐”,西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并行输入冲击了日益薄弱的传统文化阵地,原有文化载体被弱化并开始消亡。三是快速发展的时代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阵地,而文化类、素养类的学习阵地显得相对单调,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无法有效地驱动大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其中。
(二)机制保护失效带来的高校文化缺失
学校作为相对于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活动空间,其内是学术、知识,其外是经济、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的兴盛,加上校企合作、厂校融合等多元教育模式的参与,高校对大学生的保护层正在不断地消失。“保护失效”的过程中,高校面对着校园内经济意识的突显、政治意识的淡泊、学术氛围变淡的现状,未进行有效的氛围营造,大学生直接暴露在社会的宏观氛围中,导致了校园氛围变得急躁、不安、功利。高校文化缺失影响到了校风与学风,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养成。
(三)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带来文化传承路径的混乱
W络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各种文化、各种社会意识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智成长和素质养成。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无数的信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所占比重不断变小,有效无效的信息混淆在一起。快节奏、娱乐化的方式挤占了原有的传承路径与培养阵地,知识更迭、文化变迁对高校教师的冲击,以及信息在大学生之间快速传递、互动频繁,造成了文化传承路径与阵地建设的混乱。
如何有效地应对上述变化,笔者认为,挖掘区域文化中有益的文化基因,并将之导入具体培养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以闽南地区的漳州文化为例,可以看到区域文化基因具有其明显的特征,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具有极大的养成作用。
三、闽南文化基因及其对区域大学生就创业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文化基因的概念界定与特性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这种片段具有可传承性,并且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全方位表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基因内涵丰富,“凡是直接接受文化因子影响的基因,如语言基因、笑的基因、饮食基因和的基因等,都属于文化基因的范畴,或都可谓之‘文化基因’。”[1]文化基因根植于同个区域、同个民族的文化血液里,影响到了区域内人群的价值取向、思考方式、生存方法、生活内容等。
文化基因藏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建筑、景观等硬件;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这些文化遗产通常由师徒之间,采用口传心授的的方式进行,从而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是“活”的文化。”[2]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是由区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而来,并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基因就藏于其中,而闽南文化亦是如此。
(二)闽南文化基因的特性及表现
1. 闽南文化基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从此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经汉晋、晋唐、宋元,越来越多的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并扎根其上,使闽南文化日渐成型,并得以发展。“闽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越文化、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生成的。”[3]从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根植于本土的生产实践之中,并吸收了多元的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如农耕文化的内敛、海洋文化的外放、山丘文化的淡泊、平原文化的朴素,等等,闽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历史与经济的变迁之中,文化基因日渐形成,形成了山海兼济、农商并重、冒险开拓、团结拼搏、重教崇文、兼收并蓄,并深化成为务实、开放、平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格。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闽南物质文化正在日益消失,过去时代中藏着的文化基因也正在日益消散。相比较而言,文化基因在非物质文化中保存得更好――得益于心口相传,文化基因在依托技能、作品等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加入了传承者的再创作,从而在传承中得到更大的活力。以漳州为例,截至2016年,漳州市人民政府已公布了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到129项,大致可分为十大类,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体育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在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出来,被纳入保护,并得到相应传承和推广。其中传播的不仅是文化的表征,更是藏在其中的文化基因。
(三)闽南文化基因具有的“五力模型”
对闽南文化基因进行梳理,可以看到闽南文化形成五种对就创业素质具有推动作用的能力,并彼此作用。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道德力。所谓的道德力并非专指道德而言,而是包括了各种优良的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近大海的地理区域、出海捕捞的生产方式等造就了闽南强烈的宗族观念和庙堂文化,也造就了世代传承的朴实、厚道、义气、豪爽、团结、敢拼与奋进等优良的品格。这些优良品格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与闽南文化基因的交融,成为教化历代闽南人的道德之力。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技能力。闽南文化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生产的技能等结合在一起,成就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如闽南石雕、木雕、建筑艺术、服饰文化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就包括了相应的技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包括体现于其中的文化基因,以及人际交互、语言沟通等生存技能,这些技能是生存的需求,也是职场发展、创业成功的基石。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学习力。中华传统文化与闽南区域中的海洋文化、吴越文化的融合过程,使闽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更具独特性;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自身生活体验的再创作;这一过程也不是功利的,而是从整体精神上传递的非功利。这种变化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思考能力,能够从文化表面入手去把握内在基因,从一时一地的文化入手去把握区域整体精神,从物质文化中挖掘出精神文化的卓越。这样的思考过程,能够推动学习力的提升,使身处闽南的人,更全面、更具体、更科学地把握其中的文化基因。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协作力。文化基因能够培养人的合作能力,建构在同一文化背景环境下的一群人,会具有更多的沟通可能与协作可能。“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是人类通过文化基因的复制进化出‘合作模块’的结果。这种‘合作模块’常被生物学家称为‘互惠的利他主义’。”[4]在闽南先民的生产中,无论是农忙收割,还是海渔,都需要多人合作;而这种品质也是大学生需要被强调、被加强的素养。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创造力。文化的沉淀过程记录了先民对于自然的发现与思考。发展至今,闽南文化要与时代的传播载体、教育机制等相适应,这就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思维层次。“思维层次是文化基因中‘创造力’密码的关键信息,理解层次越高,其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水平就越高,获得的文化营养就越丰富。”敢拼会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等精神的存在,成就了闽南文化本身的创造力,表现在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对不同时代变迁的及时转化性,也表现在创新、实干、诚信的行为准则以及人格修养。
上述五个培养角度,推动着文化基因不断影响着被教育者的素养,并使之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共融共荣的心理特质、行为基准等。这些基因彼此作用,有效地拓展个人的视野,推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并形成吸收各种文化的优良因素而融入自身所属文化的优势,使自身的就创业素质得到不断优化。
四、以闽南文化基因推动大学生就创业素质提升的“五力模型”建设路径
(一)“五力模型”中内在驱动机制的建立
闽南文化基因中包含的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区域高校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体现我国传统的平和、中正、崇文等理念的同时,继承了闽南文化中的开放、拼搏、务实的个性;既有对区域文化的挖掘、精神内核的传承,又有对时代观念的重视、民族责任的承担;要把这些闽南文化的优点融入到高校文化之中,并形成内在驱动机制。内在驱动机制要把理念构建、榜样驱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闽南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内在动力。
所谓的理念构建,就是要通过“闽南文化”或者“漳州文化”、“泉州文化”等具体内涵的强化,为大学生植入闽南文化的观念,树立起区域文化的精神理念――爱拼敢赢、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等,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大学生道德约束的标尺,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石。所谓的榜样驱动,就是要通过对区域文化中的先进人物与事迹的研究与呈现,如陈元光、黄道周、蔡新、郑成功、陈嘉庚、李叔同、林巧稚等,挖掘出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正向榜样和内在力量,从而成为大学生就创业过程中的指导。
(二)“五力模型”中行为规范机制的建立
信息社会的快节奏,让大学生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对古老文化的看法也在潮流的冲击下转变了,地方礼俗、传统习俗也被一切从简的形式取代,而西方节日、日韩文化的侵入之势日趋变强。一些传统被遗忘,一些传统被取代,一些传统则正在慢慢消失,随着这些包含着闽南文化基因的文化行为、文化载体的变迁,造成了文化行为上的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区域内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还需要从行为规范上入手,通过文化传承,将闽南文化基因转化为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并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推崇的生活、学习、工作方法,从而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进行有效的塑造。具体可以包括行为约束、行为感染和行为协同三个方面:所谓的行为约束,就是将传统文化中一些需要被遵守准则性的内容,包括那些不能做的事情,通过悬挂上墙、张贴宣传等,入心入脑,从而推动大学生的遵守与执行。所谓的行为感染,则是以“润物细o声”的方式,在校园建设中以环境的布置、氛围的营造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如以历史文化名人来命名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内历史文化名人的名言,设计、放置名人雕像等。所谓的行为协同,就是要将区域文化基因注入大学生的班团建设、社团建设之中,注入到师生的成长之中,进而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健康“基因”。
(三)“五力模型”中体验培养基地的建立
高校要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创建体验及培养基地。这一基地具备了呈现文化、体验文化、接受文化的功能。其具有三种形式。一是具体的场地建设。如非遗文化展馆、区域书画名家展览、校内外文化角等,是开展五力体验与培养的具体场所。在创建基地之后,要发挥基地在闽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引导推动师生到基地开展各类活动。二是培养实际五力的具体协会或机构的建立,如提升道德力与学习力的文化研究会、提升技能力的剪纸艺术协会、提升协作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保护志愿组织等。三是开展闽南文化培育工作的闽南文化教学等。在实际教学中,把闽南文化的内容渗透到文学研究、艺术鉴赏、技能创新等课程中。如公共必修课“艺术鉴赏”中加入具有区域特色的戏曲欣赏和书画欣赏等,或开展“闽南文化”、“闽南名人”等相关讲座,以闽南文化的生动性、现实性在充实课程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体验文化、提升素养。基地的活动应达成三个要求:一是针对性,即要有针对性五力的体验与培养;二是趣味性,即要能够有吸引当代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三是驱动性,不只让大学生知道闽南文化的表现及内涵,还要有驱动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动力。
(四)“五力模型”中传输分享平台的建立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类的信息与资料。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分享,也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平台,包括媒体平台、分享平台、竞赛平台。
一是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根据“五力”的培养要求,挖掘闽南文化,形成有益的五力内容,结合不同时间节点――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活动时间等,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当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广播、宣传栏、校报、海报等媒介进行推广;还可以创办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刊物,将线上线下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传播平台。
二是分享平台。主要集中在校内外互动的活动上,如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的闽南文化周,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民间的闽南文化采风活动等。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推动大学生与民间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沟通交流,走访艺术家工作室、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结合口述与采访、资料整理与搜集等工作,努力把民间文化记载下来、传承下来。通过活动的执行,大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闽南文化,使之进入自己的脑海与行为,并外化成分享,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分享平台的策划、执行及持续都是闽南文化基因的传播与再造,都是让大学生吸收五力提升就业创业素质的过程。
三是竞赛平台。95后、00后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独立的个性,以及对个体成才的需求,追求快速、新鲜的事物。因此要让他们接受闽南文化中的有益内容,就要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主动参与五力的训练和学习之中,这就需要采用竞赛机制。可以设定与学生相关的综合类赛项,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通过赛前赛中赛后的多元训练及总结,导入讲座、互动式培训等方式――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专业讲座等,帮助大学生全面学习五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闽南文化基因能够适应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发展,其表现为道德力、技能力、学习力、协作力、创新力五个方面,通过构建出“五力模型”的内在驱动、行为规约、体验培养、传输分享的不同模块平台,能够使闽南文化基因通过精神、物质、行为上的多种渠道,作用于大学生“三观”的塑造、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其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具体的问题仍然需要一项一项完成,并结合区域内不同文化的表现,形成具体的工作推进方案,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参 考 文 献
[1]孔宪铎,王登峰.基因与文化[J].东岳论丛,2010(2):5-11.
[2]潘勤.“非遗”:渗透血脉的文化基因[J].江淮法治,2014(18):6-7.
篇8
区未成年人工作指挥部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9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强力攻坚之年,也是全面达标,提升创建水平的冲锋之年。为高效实现这一目标,未成年人指挥部根据《崇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工作规划(2018—2020)》(崇委发〔2017〕31号)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未成年人工作指挥部三年规划(2018—2020)》中的目标任务,依照年初制订的2019年工作计划,在区创城办的正确领导下,上半年我们扎实推进、如期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深刻总结反思,分析失分原因,研究对策措施。
3月21日,中国文明网同步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度测评结果以及2018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测评结果。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总分为91.58,在24个直辖市提名城区中排名第9(上海参评区排名第3)。面对这样的成绩,指挥部从领导到工作人员,深感焦虑与不安。于是,我们第一时间认认真真围坐一起,逐项看失分指标,失分多少,分析可能的失分原因。4月11日,在区创城办的安排之下,未成年人指挥部分管领导以及工作人员一起参与了2018年度测评工作总结分析会议。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些疑惑与不解,也抛出了一些我们的想法与意见,得到了专家与领导的指点与认同。之后,未成年人指挥部分别于4月3日和4月24日,组织、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牵头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相关条线工作人员会议。会上,分管领导陆琴副局长对2019年度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副指挥长姚李超局长对2018年度崇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成绩作了通报,对每一项失分多少、失分的可能原因作了详细的剖析和说明,同时对与会人员如何精准对标、精益求精做好2019年度未思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寄于了极大的希望。
二、加强沟通联络,搜集资料信息,凝聚创建合力。
未成年人工作面广量大,牵涉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中所列的指标内容,指挥部将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民政局、区文旅局、区政法委、区妇联、区文化执法大队等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而责任部门更是不计其数。指挥部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做好牵头联络、协调沟通、指导服务工作。为此,2019年年初,我们在2018年人员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一一确认各乡镇、各委办局、各中小幼以及直属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基本信息。对于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在2018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温馨提示。同时,对于2019年度重点工作,作了明确要求与布置。对于各单位、各部门的来电来访,咨询提问,指挥部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尽其所能作出解答、提供服务,为各单位、各乡镇、各学校对标创建、优质创建,从头跃上创建轨道,缩短创建进程提供了有益帮助。
三、围绕指标体系,组织多彩活动,厚实人生根基。
1.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上半年,联合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团委、妇联、关工等部门,从未成年人年龄实际、身心特点出发,分学段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4月2日,“缅怀革命先烈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019年崇明区中小学“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在东门小学隆重举行,自此,拉开了全区未成年人线上线下“我们的节日”——清明祭英烈活动序幕。4月26日,“垃圾分类新时尚 生态文明我践行——2019年崇明区中小学生主题升旗仪式”在明珠小学举行。为迎接建国70周年,5月5日、6日,在区教育学院分别举行了中小学“我为祖国点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另外还有学农、学军活动、纪念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活动、龙腾端午等主题活动……2019年度崇明区“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命名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所有活动的开展,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
2.多措并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厚植“三观”根基。
指挥部办公室联合教育学院教研室、德研室,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功能,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上半年组织了“六育人”案例征集评比活动,目前正在遴选一批优秀案例报送参加市级评比,并正在打造一批“三进”品牌项目,加以推广传学。年初开始,组建专家团队,将中小学区本教材《向着阳光奔跑——崇明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进行修改完善,目前已进入交付印刷阶段。各中小学也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引导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24字入脑入心入行为。
3.创新载体,持续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携手宣传、教育、体育、文旅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做大做强“区域整体推进‘走近中华经典’”市级项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校一品”建设。5月28日,“激扬少年情 放飞强国梦”——崇明区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龙腾端午”传统节日主题教育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全区各中小学依托社区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传承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将非遗文化在校园内演绎。
4.温暖陪伴、呵护心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崇明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唯一点位,为使中心在检查测评中少失分,指挥部办公室加强与中心日常联系,经常去中心巡查,察看内外环境,检查宣传氛围,提出细节问题,帮助修整完善。为促使中心最大程度服务于家乡未成年人,2019年年初 ,中心又招募了4名心理咨询师,扩充志愿者队伍。4月20日下午,中心组织了“放飞心灵,快乐迎考”考前公益咨询活动,15名心理咨询师、6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本次活动,接待家长、学生80多人次,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月24日,“我的国 我的家 我的心‘晴’故事——2019崇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展示研讨活动在西门小学举行。此次活动为全区中小学开展心育活动提供了示范与借鉴,对于各中小学进一步组织好心育活动,呵护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引进资源、送教村居、服务学校,提升本区家长家教技能与水平。
为不断提升本区家长的家教技能与水平,2019年年初,由教育局出资,购买苏州智慧科技教育有限公司开发的家长慕课平台资源,在29所市、区家庭教育示范校中首先推行,让每个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慕课平台,观看视屏,学习先进的教子理念,掌握易学易操作的教子技能。3月起,指挥部又与区妇联、教育局联手启动家庭教育社区行、校园行项目,我们精选讲师、优化课程,为全区所有乡镇共配送75场专题讲座,为中小幼共配送108场专题讲座,形成“全区联动、上下互动、每月一动、每周一送”的家庭教育工作态势。
四、严格督查标准,加强服务指导,限期整改落实。
4月中下旬,指挥部办公室联合教育局创城办,制定督查方案,组织督查人员,下发督查标准,决定对全区中小幼、直属单位2019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我们分8个督查组,每个组从带队领导到项目督查人员共8人。4月30日上午,我们借助教育学院,召开全体督查人员会议,对于督查的意义、本次督查的任务、要求,督查人员的职责、需要反馈的材料等都作了详细而明确的布置。会上,对于督查的内容指标,也再一次作了解读培训。5月6日——10日,分8个组赴全区中小幼、直属单位,精准对标,进行了地毯式督查,并听取了学校领导的汇报。对于查出的问题,当场进行了沟通反馈,开出了问题清单,要求限期整改,上交整改照片和报告。目前正着手暑期乡镇督查前期准备工作。
以上是指挥部上半年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一点成效。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主动与牵头单位、乡镇委办局包括教育系统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联系还不够。在指导能力、指导水平、沟通服务等方面,与优质高效还存在一定差距。
2、工作的主动性、周密性有待提高。如召开一个会议、组织一项活动、安排一次督查,从方案到具体细节,要思虑周全、反复斟酌推敲,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活动结束,应及早向区创城办呈报简讯、推送微信,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3、调查研究、分析对比、跟踪落实等工作还需抓紧抓实。要对2018、2019两年的督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去年、今年两年督查均存在一定问题的单位和部门,要进行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根源,要定期不定期地回头看、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对于变化大、进步快的单位和部门,也要加以分析,给予表彰,达到鞭策落后,表扬先进的目的。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指标体系,组建专家团队,做好乡镇督查。
指挥部将依托文明办,携手宣传部、教育局、文旅局、民政局、文化执法大队等牵头单位,制定督查方案、完善督查指标、组建督查队伍、培训督查人员,力争在八月底之前,对全区所有乡镇进行全面督查,弘扬亮点突出、品牌鲜明、工作扎实、成绩优异乡镇的先进经验,鞭策得过且过、问题不断、措施不力、敷衍失责的乡镇。
二、调动多方力量,精心设计谋划,做好暑期工作。
1、精心编制学生暑期活动指导手册,制定学生暑期工作计划。
2、多层面召开学生暑期工作会议,布置落实暑期工作。
3、携手团区委做好学生“爱心暑托班”相关工作。
4、联合崇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做好学生假期工作指导、督查、评优表彰等工作。
5、指导区域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站、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等部门,做好暑期学生活动接待、指导、评价工作。
三、严格评选程序,搭建展示平台,选树优秀典型。
2019年4月初,区文明办、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关工委五部门联合发文,启动2019年度崇明区“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日前,各单位正在乡镇评选、学校评选的基础上,将符合标准的优秀少年推荐到区级层面参加评选。下半年,我们将组建专家团队,对全区报送的几百名学生的书面纸质材料进行分类评选,评出“十佳百优”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公示,对于最终进入“十佳”候选人的二十多名优秀少年,将进行现场才艺展示、专家面试提问,最终评选出“十佳”新时代好少年。9月底,将隆重表彰区级“十佳百优”新时代好少年,并将他们的优秀事迹制作成宣传海报和宣传小册子,下发各乡镇和中小学,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四、联合相关部门,摸清人员底数,做好帮扶工作。
下半年,将依托未保中心数据库殊学生相关信息,携手民政局、区妇联、青保中心、小英工作站等单位,建立针对困难家庭未成年人的救护保障机制,确保困难家庭、随迁子女能够正常生活、就学。要依托市级、区级结对助学活动做好特困儿童、重点帮教对象的帮扶工作,确保区域范围内无因生活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同时,借助区未保中心、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的力量,全方位做好特殊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对特殊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困境学生、孤残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关心关爱,尤其要对困难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帮扶,力争形成区域层面工作特色亮点。
五、加强网吧管理,优化周边环境,净化学生成长空间。
未成年人指挥部将携手区文化执法大队,进一步建立对网吧、电子游戏场所的长效管理和专项整治制度。充分利用网吧管理志愿者队伍,突出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区域范围内无黑网吧存在,无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场所等现象发生。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充分发挥三级联动,加强市场检查和监管,以此不断规范有证网吧的经营行为。同时将进一步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教育局安全中心的职能与作用,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综合管理治理力度,对学校周边环境开展经常性的全覆盖排查,对存在的问题,会同综治、城管等有关部门开展监管执法、集中专项整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及时掌握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动态情况。督促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实行每月零报告制度;三是敦促乡镇派出所制订的“一校一方案”必须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无违法违规经营的各类场所、无“黑校车”、“黑出租”揽客营运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交通标志、标识及有关设施,切实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文明。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传承非遗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