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对GIS技术的需求,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市政工程、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动态监测等城市建设方面都广泛地应用了GIS技术,效果显著,GIS在城市建设中为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规划和决策工具。主要以面向建设行业和城镇化建设为鲜明特色的城建类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对学生要求实践能力强,实践是衡量是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城建类院校的当务之急。天津城建大学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服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天津城建大学从2008年开始招收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每年招收两个班,到2013年7月,已培养了两届毕业生,共108名,其中有18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目前天津城建大学已经初步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深层次的改革与完善,另外还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目前,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过于庞杂,主次关系不明确,难以使学生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远远滞后,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往往跟不上理论教学,造成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同时专业实验课程内容简单孤立、系统性差、连贯性缺乏,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培养。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适应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人才新的需求。根据天津城建大学性质和专业特点,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获得对事物及现象的正确认识。目前,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已有了研究成果,课题组检索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合理利用已有的著作、论文,通过对资料的系统分析、梳理和归纳,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
2)调查研究法:对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到相关院校实地走访,结合他人的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调研,收集有关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现状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处理,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
三、城建类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1确定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方向与要求
通过到其它高校和就业单位调研,全面了解目前社会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同时全面掌握全国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方向及研究成果。制定出天津城建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测图、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本领能够在城建、地理国情监测、测绘、资源环境、交通、土地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GPS定位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的基本能力;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GPS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等相关问题;④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⑤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能力。
3.2专业培养方式
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GIS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优化教学内容,增大课堂知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2)课内实验教学:通过课内GIS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天津城建大学四门课开设了课内实验,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实验、GIS软件应用实验。任课教师确定实验内容,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教学:目的是巩固学生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工程的设计、建立与应用工作。适应经济建设人才要求,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既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应用主要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同时又培养利用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通过上机实验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的目的。遥感实习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的一般流程;熟悉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进行遥感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了解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增强处理和计算机分类。熟悉遥感影像获取原理,理解从遥感影像中获取各种信息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并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应用软件。GIS程序设计主要包括GIS软件设计和空间数据库设计两部分的内容,分为需求分析、项目管理方案设计、系统总体设计以及系统详细设计、系统部署、运行和维护等阶段。空间数据库系统是GIS软件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进行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以及数据结构,并提出空间数据库相关功能的实现方案。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的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体系进行编码实现,并将采集的空间数据入库,建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4)毕业实习: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综合性实习,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初步的综合考核。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较为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把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做好技术、知识、资料的准备工作。5)其他方式:通过天津城建大学学生科技活动资助项目和天津城建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种GIS竞赛活动,如MapGIS二次开发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等,通过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3理论课程体系研究
1)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为提高人才基本素质需要而设置的专业通修课平台,为培养学生的二次开发能力做好铺垫。
2)学科基础课包括工程图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C#程序设计等。主要为学生奠定好专业基础,
3)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地图学与地图设计。这些课程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
4)专业课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开发、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软件应用和空间数据库等。这些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开设了城市GIS技术与方法、数字城市、城市遥感、城市规划原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遥感和GIS技术在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管理、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城市管理功能、土地利用/覆盖、城市环境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专业选修课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展专业素质、了解专业前沿和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而选择修读课程,该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3.4实践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12]。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偏重于技术与实践的学科,应在注重学生理论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实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GIS基础与开发方面、遥感方面和测量方面。实践开设形式包括课内实验教学、实习两个模块。对于课内实验,目前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GIS设计与开发实验、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实验、GIS软件应用实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对于实习,目前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遥感实习、GIS程序设计实习、数字地形图测绘实习、卫星定位原理与应用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加强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从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到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再到系统开发的动手能力,熟练操作常用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并面向工程应用前沿与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拓宽应用领域。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立项,参加GIS大赛,并积极参与老师所研究的项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设计与开发 地方院校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42-0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融合了地理学、测绘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展现了超凡的学科融合能力,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迅速提升。到目前为止,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应用在国土、测绘、气象、地震、林业、军事、水利、环境、交通、环保等领域,全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1]据统计,全国共有350多所高等学校近800个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2]矢量化与建库、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GIS软件开发与系统管理分别是GIS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三个层次技能。GIS软件开发是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占GIS从业人员的32.01%。[3]各高校GIS专业越来越重视学生GIS开发能力培养。[4]地方院校GIS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GIS设计与开发以行业结合应用型为主。故地方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GIS应用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地方院校受生源、基础设施以及师资条件等影响,GIS设计与应用教学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GIS设计与开发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设计与开发经验,同时需要丰富多彩的实例演示,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GIS设计与开发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功底。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类院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女性比例较高,其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功底相对薄弱。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GIS设计与开发教学内容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GIS设计与开发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目前以组件式开发为主流。[5]通过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开发组件,可以快速便捷地搭建自己的GIS应用程序,嵌入常见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为进一步与应用行业融合提供接口。目前,各高校GIS设计与开发大都采用组件开发,且一般选用ArcGis,SuperMap,Mapgis,Mapinfo的二次开发平台。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实践性强。GIS设计与开发以应用开发为主,需要依靠大量项目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学科交叉性强。本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学科和具体应用行业学科知识,学科交叉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融入行业应用当中。3.教学方式灵活。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GIS设计与开发常采用项目教学法[6]、分组教学法等,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趣味性、能动性。因此,GIS设计与开发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知识,而在于实践教学。[7]以实践操作深化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不断掌握软件开发技能的同时,完成理论知识的顿悟。
二、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优化模式探讨
(一)强化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设计
GIS设计与开发是GIS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需要配套一系列课程构建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来辅助教学。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2.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3.坚持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原则[8];4.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5.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课程可调整性原则。
基于当前对GIS设计与开发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院校课程设计情况,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应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GIS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模式、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软件开发、WebGis开发等课程,囊括了GIS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大部分知识,全面反映了“概念―原理―方法―操作―应用”五位一体的特征。
(二)多模式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大部分GIS课程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且实验教学过程多采用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即由教师进行程序演示与操作,再由学生进行模仿或根据实验指导书编程重现。在此模仿过程中,学生往往更多的关注了代码的书写,而未能主动思考,不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程序运行成果所获得实践成功的成就感。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
图1 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架构示意图
项目示范型。以教师科研成果作为典型案例,从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编码、测试进行分析、讲解、示范以及实践,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和具体工程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现“读、想、练、用”的教学要素。
团队协作型。GIS设计与开发设计项目过程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达到最大工作效率。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教学知识点假设项目背景拟定题目,教师担任指导,由学生分组自学、协作完成教学工作。小组中一人负责问题分析,担任项目甲方,负责提出需求;一人负责与甲方沟通,建立规范化需求清单;两人负责系统设计与系统原型快速构建;一人负责项目测试;建立系统设计之后,全组分工协作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开发竞赛型。GIS开发大赛注重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选题、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最后的测试,周期长、任务多样、难点多,能锻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并磨炼学生意志,非常接近工作状态,能使学生尽早接受社会竞争。目前,除ESRI和SuperMap每年均会举办一次全国性GIS大赛外,很多高校会举办一些校内竞赛,其中GIS设计与开发均是其重要的竞赛项目,这为GIS设计与开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校企合作型。通过与相关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和接触实际项目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辅助完成项目的同时,熟悉项目流程、认清重点和难点、提升开发技能等。同时加强校企技术交流,邀请企业技术总监、项目经理举办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项目阅读能力。
软件测试型。通过对GIS系统进行黑白盒测试,发现GIS设计与开发中的关键点、难点以及常见Bug分布情况,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并提升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避免自己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就业引导型。按照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意向进行应用行业分组,与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就业指导中心建立联系,举办企业专题、行业发展前沿、就业指导等讲座以及到企业中参观学习业务流程、观摩企业成果,扩展学生学术视野与知识面,了解业界动态,建立行业发展与GIS应用交集,缩短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距离。
(三)围绕课程群打造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是学科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GIS设计与应用课程群学科交叉广泛,知识增长点众多,发展迅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扩展学科领域和提升知识结构,以优化与提升整个教学团队。地方院校多数将学校定位为“教学为主型”,教研仅限同门或相似课程教师间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团队建设。[9]众多实践表明,科学研究是团队建设的核心与抓手。科学研究可以以项目为纽带团结各层次、各学科人才,凸显学科带头人与技术骨干的作用,能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建立以点带面形成合力的局面。在项目资助与带动下,才能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构更新、人才交流,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教学与研究,形成良性的“引进、培养、锻炼”长效发展机制。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凝练研究方向,覆盖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在科学研究中建立教学团队。
三、结语
GIS设计与开发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GIS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GIS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GIS设计与开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性、系统性、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从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设计以及围绕课程群打造教学团队、多模式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可丰富GIS设计与开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转变,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GIS设计与开发教学质量优化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与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质量稳固提升。
[ 注 释 ]
[1] 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问题、创新与发展[J].地理信息世界,2007(2).
[2] 董隽.高等综合院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问题探讨[J].林区教学,2009(1).
[3] 赵银军.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4] 蔡菲,孙英君,单宝艳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GIS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J].测绘通报,2008(6).
[5] 钟广锐.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实验设计[J].地理空间信息,2007(2).
[6] 黄猛,李攀.项目教学法在地里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2(5).
[7] 赵冠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4).
篇3
依托区位优势,整合优势资源
江城学院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市,这里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江城学院自2004年办学以来,一直着力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努力为广大学子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江城学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决定着江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江城学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
2020年)》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总目标,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引进和培养为重点,积极实施“江城学者”计划、“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职工“安心工程”,广纳贤才,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日趋合理。同时,江城学院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心理指导,从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聘任了近70名企业董事长或者高管担任学生“创业就业导师”,成为了江城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城学院积极整合资源,加强和推进与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交流工作。先后与深圳嘉华婚爱珠宝公司、北京千叶珠宝公司、烽火科技、中铁集团、修正药业集团、宁夏伊斯兰地质工程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结成人才培养合作伙伴,超过5000多名学生在这些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与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和湖北省四川商会密切合作,并成为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和湖北省四川商会副会长单位。
2009年,江夏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在江城学院挂牌;2010年,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在江城学院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13年,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江城学院成为武汉市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和技能培训机构。
2013年初,江城学院在原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楚商学院,5月25日,江城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楚商校园论坛和校企联盟启动仪式,邀请了众多政府部门、合作单位及兄弟院校参与,积极搭建与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合作平台,共同探讨和交流校企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实习实训、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依托母体优势,凝练办学特色
江城学院的专业特色,以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根本目的,将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与北方投资公司的“激情、创新、速度;忠诚、敬业、责任”企业文化与理念紧密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基础厚实、本领过硬、特点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江城学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优势学科,建设具有鲜明行业优势的专业,其中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土木工程(地下建筑方向)、土木工程(岩土方向)、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宝石材料及工艺学专业是湖北省独立学院中唯一设置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地质学、资源勘查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珠宝等专业是江城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测绘工程和艺术设计2个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首批重点培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于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被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评为“十二五”省属高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地质学、资源勘查技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供不应求,供需比多年保持在1:10以上,就业前景广阔。
江城学院致力于为行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基础厚实、本领过硬、特点鲜明”,服务基层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30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79人次。
江城学院还积极探索职业和创业教育、加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院经湖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审批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且是武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审批认定的定点培训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培训场所,共开设了普通话培训、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建筑五大员等三十种培训项目,已为近2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的各类培训服务。江城学院50%以上的学生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江城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为此联合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成立楚商学院,实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计划以及创业导师计划,建设学生创业基地、就业实习基地。江城学院还提供资金和场所供学生在校内进行校内创业尝试,并给创业的项目配备相应的创业导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2009年与中国移动湖北分公司成立的全国首家校园10086呼叫中心,运转近五年来,累计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勤工助学岗位近2000人次,累计发放学生勤工助学经费
260万元;2011年江城学院师生共同出资30万元成立武汉地大江城经艺商贸有限公司,共有超过200名学生在公司接受创业实践;2012年江城学院资助学生成立快递超市,有80多名学生参与了快递超市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2013年江城学院专门设立校园大学生创业街,遴选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实践;正在改造的大学生创业园面积达2000平米,将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和指导。
依托政策优势,创新内部管理
独立学院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优、独、民”三大特点,在遵循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江城学院充分运用新机制新模式的特点,不断探索独立学院的内在规律,完善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积极创新内部管理。
为加强对新生的生活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引导,江城学院于2006年4月设立了“学长制”,按1:90的比例为大一新生配备学长。七年来,学长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形成了“学用结合、完善自我、内外兼修、奉献卓越”的工作理念和“导学、导管、导助”的工作定位,学长制的管理模式已成为江城学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七年来,江城学院共选拔了320余名优秀学长,近22600名新生受益于学长制的推行。学长协助新生辅导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594起,疏导心理障碍4870人次,谈心次数更是不计其数,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延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江城学院还多年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感恩诚信教育以及责任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江城学院2007级珠宝专业学生范婷婷,她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将自己参加全国曲美之星比赛所获得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汶川灾区,受到媒体、社会的广泛赞誉并获得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谈及捐款目的时,她动情地说:“灾区所发生的一幕幕彻底震撼了我,十万元钱对于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但钱没了可以再赚,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点钱相对于那些遭受灾害的同胞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在她的感召之下,江城学院师生纷纷行动起来,短短几天内,师生捐出善款144042元。
篇4
关键词:专业规范;高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才培养模式几无变化。但目前面临新形势,其一,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师标准,赋予教师及教育新的内涵;其二,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几经讨论已形成共识并试行,对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设置、专业素质、特色办学进行了规范;其三,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1,2]。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和基础教育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地方高师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剖析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办学等问题。
一、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与专业素能培养协调问题
通识教育是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在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教育思维中,忽视通识教育倾向明显。实际上,在信息爆炸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授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原理、概念和应用知识点固然重要,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和学校教学环境下,不可能完备地将所有地理教学与科研及管理可能用到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专业培养更应该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能培养,这正是通识教育致力达到的目标。因此,从培养方案制定出发,对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进行改革研究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
2.地理科学类专业平台课程优化问题
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地理学类专业标准,许多学校设置了学科类平台课程,我校现有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也初步建立起共同的平台基础课程,并作了教学内容规范。但按照新的专业规范,地理科学类四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有变化,而且该规范明确提出各类学校可以适当考虑特色而设置特色课程,同时我校原有平台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不足,平台课程比较少,而且课程名称、内容要求等差异大,因此,新的培养方案在平台课程、学分、学时及课程体系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范。
3.课程体系及内容与专业规范要求的知识体系的契合问题
在已调研的国内高师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组织仍然存在随意和混乱现象[3-5],而且存在课程及课程内容相近、重叠明显,课程标准不明确、差异大或甚至没有,导致不同的教师对同课程的要求大相径庭。为了契合新颁布专业规范以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为单元构建知识体系的要求,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就不能仅停留于按课程名称或传统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而应兼顾知识领域的配置与知识点的布局,从总体上协调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规范的知识体系,同时需要确立各课程的课程标准。
4.实践教学如何适应专业规范与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实现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6]。新的专业规范确定综合实践类课程为必修环节,包括课堂实验、课程实习、野外综合实习、科研和论文训练等,合计不少于20学分,其中毕业论文不少于12周,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技术与技能、科学研究能力、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能力,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还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环节。这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实践技能训练明显不足,培养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也不强,因此,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是当务之急。
二、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关键能力
1.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面对专业规范、中学教师规范的新要求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西南地区的地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单一化,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现代公民素养和健全身心素质,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既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实践技能,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与技巧,并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从事地理与资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和国土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因此,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四年学习,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英语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信息技术;具备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地理科学专业职业关键能力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工作,部分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学科应用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应具备的职业关键能力有四方面:其一,地理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野外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学的实践应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现,地理学的独特的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方法是其他学科远不能及的,在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综合性难题时地理学独领;其二,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自学习惯及能力、交流表达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方法掌握和习惯养成至关重要;第三,教师职业胜任能力,学生有较强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这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中学教师规范的要求,未来教师应该是教育家;第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包括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实验与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是着力点。
三、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
以地理科学专业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等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素质、实践创新能力、职业胜任力等“三素能”提升为重点,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独立实践环节+教师教育课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着力于增强人才社会适应性、培养要求多元化、分流培养突出特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专业导师和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改革,共设置165学分,必选修比例为74%、26%,理论与实践比例为72%、实践28%。
通识教育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知识体系,包括必修38.5学分、选修7学分。学科平台基础课程设置考虑地理科学专业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构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学基础、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必修16.5学分、选修6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与植物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必修学分28.5,学科平台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本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体系、知识领域符合教育部新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要求,课程名称进一步规范。
专业方向实行分流培养,分别设置系列课程。分两个方向:一是学科应用方向,强调专业拓展、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二是学科教学方向,强调与基础教育结合、重教学教研能力培养。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优势,突出特色,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中学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实践创新和职业能力,两方向各设置30学分,学生选修22学分,为学生个性化与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跟踪学科与专业发展前沿,增设自然地理进展、人文地理进展、地理信息科学进展、文献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名师讲座、地理研究性学习专题等学科发展前沿讲座或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前沿讲座,实践环节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方案重要的改革创新,详见下文,设置必修23.5学分、选修创新学分至少2学分,以前创新学分为任意选修,本方案要求选修2-5学分,创新学分获得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评定。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学科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礼仪与沟通、书写技术、微格教学等,必修15.5学分、选修4.5学分,同时增加实践课时,进一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
四、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施
1.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类即课程实践(少于一周的课程实习、实验)、独立实践环节(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第二课堂(系列课外活动)与第三课堂(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等)实践,三层次即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相关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全程式推进实践教学。第一学年以专业体验、认同与兴趣培养为主,包括第一学期专业基础实验实习,专业认同体验,第二学期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教育教学见习及训练并行;第二学年以专业学习深化及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第三、四学期加强专业实习、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科研实践训练;第三学年以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第五、六学期强化专业实习、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与检测、教育实习、科研创新实践;第四学年以创新创业实践与就业考研引导为主,第七、八学期专业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技能拓展训练、科研创新实践,见表1。
3.实践教学实施保障
为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采取了系列改革举措。第一,实行“5+1”和“16+2”排课制保障实践教学时间。“5+1”中的“1”即周六安排通识课程及相关实践教学,“16+2”即每个学期只安排16周课堂教学,余下2周用于安排部分专业实践环节;第二,充分发挥学生和专业导师“双主体”作用,特别是强化专业导师制,保障实践教学实施主体责任制,有效推进实践教学;第三,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特别是教育见习、研习、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创新实践等环节与基础教育单位、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深化合作,形成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力机制;第四,依托学校学院省级教学科研平台、科普基地、学生社团协会、国际地理节日(世界气象日、水日、地球日、人口日、减灾日、粮食日、环境日等)、实践实习基地等,深化第二、三课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和职业胜任力;第五,推行课程组和课程负责人制度,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均由3位以上教师组成课程组,设课程组长,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包括编制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实践基地建设等,保障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牡丹,肖自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J].改革与战略,2007,(2):139-141.
[2] 李俊峰,刘学梅.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中国地质教育,2008,(2):102-105.
[3]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23-124.
[4] 管华.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5):420-424.
篇5
关键词:GIS;就业;信息管理网站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0-6717-02
近年来,面对院校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日益突出等问题,高校的就业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手工处理明显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就业信息标准化、科学化、自动化管理,计划、管理和决策分析业务己成大势所趋。各高校在就业工作模式、所处地域、就业经费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和发展步伐并不一致。
现行教育部和省毕业办两套系统数据结构存在不一致,无法进行相互转换,各高校业务部门存在重复录入数据的情况,人力物力存在浪费,数据无法达到一致性。而单机版、单用户的操作方式也制约了通过增加工作人员并发输入数据从而提高信息采集速度的可能。
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适应新时期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开发一套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新系统将融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科学的组织管理技术和规范,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项先进技术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管理,通过统计已有的资源从而建立正确的数据库,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处理、编制后及时地提供给相关管理人员,建立起以毕业生就业网为中心、以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将信息化和传统业务相结合,正规化、效率化,改善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以便能提供决策依据,能够平滑的适应未来就业工作内容的变化和新的功能扩展的需求。
1 GIS系统简介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输入、存储、查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表达的内容是和时空相关的地理知识。GIS离不开数据库,广泛使用的核心技术即为数据库中的基本技术如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检索等,但一般MIS侧重于非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的优化存储和查询,是以文件的形式对图形进行存储,无法查询、检索、分析空间数据,没有拓扑关系,只具备很有限的图形显示功能。
GIS 具有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所缺乏的优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GIS既可以管理属性数据,还能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各种地理空间信息,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集成,直观、易读,两者能实现互相查询,共同参与空间分析与决策。
2)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结合,以及地理空间模型方法的应用,使GIS 具备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动态预测的能力,利用这些分析工具能解决以前传统手法很难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工作层次的提高。
3)GIS软件能对多种数据格式进行识别,从而增加了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渠道,同时对信息处理具备实时性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日益发展与相互渗透,GIS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现代化和现实化的需求也推动了数据库的高端化发展,从旧有的专门技术领域向与实际相结合的多技术领域迈进。将强调空间性的GIS技术运用到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中,既符合人类的认知、思维习惯,更能依据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重组、管理、分析,加深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对数据中隐藏的规律进行挖掘,更好地服务于就业。
2 系统架构分析
系统采用组件式二次开发,采用编程语言和北京超图公司的COMGIS软件SuperMap Object 5.0为主要开发工具,采集、处理和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空间、属性信息,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统一存储。系统架构方式为B/S和C/S结合,客户端(浏览器)通过网络提交数据、请求,服务器侦听、响应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数据访问层依靠空间数据库引擎和提供的核心组件,从而实现用户访问服务器中的空间、属性数据。
3 网站功能设计
基于GIS的就业信息管理网站设有“企业招聘”和“个人求职”等栏目。对于企业用户,通过“企业招聘”栏目来招聘职位供他人浏览;对于个人用户,通过“个人求职”栏目来个人求职信息,通过这种灵活的交互,达到双赢的目的。“就业政策指导管理”栏目提供了丰富的职场信息,“招聘信息管理”栏目提供了全国各地即将召开的招聘会详细信息,“兼职天地”栏目各种最新的兼职信息。此外,还配备了必要的后台管理模块。作为一个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就业信息平台,既为毕业生用户提供信息方便、快捷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为网站管理员提供最便捷的管理手段。下面对该网站的具体功能进行叙述:
3.1 企业招聘模块
企业首先需要进行用户注册后进行登录,进行职位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及更新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信息,以供毕业生查询和选择。对于系统中的人才信息,单位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检索,对符合条件的求职简历加入“人才收藏夹”中备用。对发出的招聘意向和收到的求职意向进行管理。
3.2 个人求职模块
求职用户首先需要“注册求职简历”,以用户名登录后,对基本信息、简历信息等进行录入,利用“适合我的职位”功能,筛选出自己满意的职位进行电子简历的投递;可以设置相应的条件,利用“招聘职位查询”功能查找;对于尚未能确定是否投简历的单位,可以先加入“职位收藏夹”中;可以通过“发出的应聘意向”和“收到的应聘意向”功能查看应聘单位有否回复以及是否有单位向自己了招聘信息。此外,个人会员还可以维护自己的基本信息,更新自己的求职简历等。
3.3 就业政策指导管理模块
此模块主要最新的就业政策、法规、指南等信息,为求职者和招聘者提供指导方向,增加职场经验。
3.4 招聘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为添加和维护各地的招聘信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求职机会。
3.5 兼职天地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为各种兼职信息的。
3.6 后台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系统管理员对注册的单位、个人资料进行管理,如果不符合本系统的规定,管理员可以删除该用户,具有系统的最高使用权限。管理员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就业政策信息、招聘信息和兼职信息等。网站管理员还可以管理自己的账号,对日志信息进行查询、删除、下载等。
4 结束语
GIS在就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因为其独特的技术特性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GIS的就业信息管理网站为院校、企业、个人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功能完善,设计合理,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更为科学地为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法力,乔丙武.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信息系统[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4) :30-31.
篇6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发展迅速,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如资源调查、国土管理、灾害预测、环境评估、城市管理和建设、邮电通讯、智能交通运输、军事、公安、公共设施管理、农业、森林、统计、商业、金融等。但是,我国的GIS产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标准规范不齐全,GIS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数据标准化工作有待完善,导致数据不能很好地共享,数据更新慢;GIS应用的服务性企事业缺少,有效的GIS产业社会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软件品牌较少,国际竞争力不足,GIS行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薄弱等。其中,对GIS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GIS企业对GIS毕业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数GIS企业缺少高水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人才,导致GIS项目不能成功实施。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环节较少或内容设置不当,实践能力普遍有待提高,很多毕业生编程能力较差,不能够规范使用对编程语言,工作初期独立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有难度,公司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进行培训。第三,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按照给定的任务一步步完成计划书的内容,无法自己去独立思考完成任务。另外,我国高校培养的GlS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将GIS企业做大做强的创新能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形势对我国GIS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GIS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和简单的GIS应用,而要为我国GIS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才。
二、GIS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GIS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查可以看出我国GIS专业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并没有实现很好的接轨,由此反映出我国高校的GIS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GIS人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国内GIS专业设置一般较为单一,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不同的工作目标和社会需求,如GIS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的GIS桌面平台应用、GIS制图、数据处理等,尤其缺乏既具有工程实践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二,扩大GIS专业招生规模,注重GIS人才的总量,但GIS人才的质量和人才结构往往被忽略。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GIS专科、本科或研究生专业,但是不同院校的GIS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和培养目标差别很大,很多院校培养的GIS人才能力欠缺。第三,对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时长相比理论课程较少,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企业和市场上的需求有一定差距。第四,本科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够。在我国各高校的GIS教育的培养方案中,通常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规定。
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对GIS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点。深化GIS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案中的实验、实习或课程设计环节、专业竞赛和各年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高校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剖析GIS专业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的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对GIS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就可以变为有目的的探索式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接触专业最前沿的内容,同时又能了解一个GlS项目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的全过程,特别是在设计和研发时不仅仅单纯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考虑项目成本、软件销售、售后服务等多种因素,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第四,GIS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四、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
篇7
【关键词】测绘工程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发展、提高的核心问题,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测绘工程专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落实以
教学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立校办学思想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办学规模、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办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一、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测绘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测绘作为信息采集、量测、分析、处理、解译、描述、传递、利用、管理、储存、显示的重要产业部门和经济实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起着并将继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今测绘行业,“数字地球”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数字地球”的建立,要求信息快速更新。为适应信息时代对测绘技术提出的高要求,目前,国内外测绘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其发展的特点为:测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方法正在逐渐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测绘数据管理方法正在逐渐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当坚持走教育观念新颖、教学内容科学、课程体系合理、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改革道路。
2.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以全民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品德、能力、知识、技能、心理和身体等内在品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它需要以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载体,离开了具体的课程教学,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专业课教学必须打破常规,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更新,把教学目标从重知识传授转移到重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
3.提高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根本保障
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是教育的使命。发展人的创造性是21世纪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必须以创新为核心目标进行整体、系统和综合的改革,其中既包含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习惯,也涉及教育的一系列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我们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二、测绘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
1.实验教学为主导
测绘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们在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想提高专业技术技能,那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得,仅仅通过学校课堂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大量实践环节的训练。因此,满足专业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专业实验项目的教学要求,是设置专业实验室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实践教学功能是专业实验室建立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同时也是科研功能和生产经营功能的专业导向。
2.改革现行的教学课程设置
现代社会对测绘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要求,已经从掌握传统的测量技能转变为既要有坚实的现代测量理论基础,又要具有多学科广泛知识、管理能力、商业头脑和法律意识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测绘教学的改革应将教学目标与测绘科技的进步结合起来,以现代的内容对传统内容进行深化拓宽及调整删减,以新内容为主,将新技术、新知识与传统内容有机结合。
(1)加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教学
测量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现代测量不仅仅需要高等数学知识及计算技能,更需要空间信息综合处理的数学基础。在基础课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增加线性数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和图论学等内容,以适应空间信息和计算机图形信息处理的要求。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应以使学生了解测量数据处理、仪器设计方法和技术为出发点,侧重加强电子技术理论、微电子技术和空间通讯技术的内容。
(2)增加计算机信息科学内容的学习
对于测绘专业的毕业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不仅是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处理测量计算问题,而应当具备在基础操作系统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的技能。因此,在设置计算机课程内容上,应当形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计算机语言设计、软件工程、系统工程、数字图像处理等系列教学内容。
(3)增设相关学科的课程教学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加,测绘仪器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的应用以测绘专业为主,现在已广泛服务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行业;大比例尺工程数字地图与CAD、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一体化系统是工程测绘的发展方向;全站仪数字测图系统、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和已有地形图数字化系统,其成果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相结合,可进行交通,水坝、桥梁等工程设计、工程土方量计算、水库淹没区域计算、三维可视化规划设计等。因此,应根据测绘应用领域的扩大增设相关课程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三、结束语
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表现为,正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参考文献:
[1]姜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6).
[2]花向红.测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对策[J].测绘工程,2001,(2).
篇8
关键词: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总体构想
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其实质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应用,它是一个历史的和动态的概念。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石油农业或机械化农业)后,农业正在进入以知识高度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兴起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新型的农业模式――“数字农业”应运而生。
一、数字农业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人类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概念,“数字地球”很快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是“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的子系统。依据“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含义,“数字农业”是指在数字地球的框架下,以有关标准和规范为指导,以“3S”技术(即,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RS技术,遥感技术)为支撑,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使数据获取自动化,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分析问题,实现农业数据的网络化,农业预测决策的智能化,最终实现农业的信息化。数字农业同时也叫信息农业、智能农业、精细农业和虚拟空间农业。海湾战争后,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民用化,促使它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推动了“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1993年,美国开始试行数字农业模式。1993-1994年,数字农业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结果用GPS技术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的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数字农业的试验成功,使得其技术思想得到了广泛发展。目前,美国20%的耕地、80%的大农场都已实行这种模式,数字农业必将得到普及和发展。1996年,北美约19%的300公顷以上的规模化农场已经利用GPS技术,目前北美已有2000台谷物康拜因安装有产量传感器。近些年来,欧美等若干国家已开始对玉米、甜菜、土豆、甘蔗、棉花等联合收割机进行产量计量传感的研究,以处方图读入装置的可自动选择种子类型、按处方调节播量的小麦精密播种机、自动施肥施药机、可控喷水量的喷灌机等,均有商品化生产。与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套的GPS定位系统,可用于农田土壤、苗情、病虫、草害的信息采集和操作,通过电子传感器和GPS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仪器,在整个收获季节,可以不断地记录下几乎每平方米面积的产量及其它信息。GIS用于数据存贮、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主要作用于土地管理、土壤成份、土层厚度、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肥含量、当地历年来的气温、降雨、雷灾及大风风速等,以及作物苗情、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各种处理,为建立作物栽培管理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投入产出分析模拟模型和智能化专家系统,作出诊断,提出科学处方,指导科学调控制作。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真正使农业产业产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是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少,科技含量低,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偏低。据统计,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量的提高,83.3%依靠科技投入,只有16.7%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张。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新型的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已成必然之势。我国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尚处于启蒙阶段,但政府对此已予以高度重视。1998年6月1日,主席在接见出席中科院第九次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时,提出了发展“数字中国”的战略。1999年12月,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我国召开,作为数字地球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的数字农业,成为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我国也已经在新疆和北京分别建立了用GPS技术和遥感技术控制农业机械操作的试验地。尽管在实现数字农业模式方面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需要大量投入,但进入实质性阶段,应该为时不远。数字农业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它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的崭新模式。
二、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县级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可以使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的、环境的、经济的)基本实现数字化;各种农业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在农业的各个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基本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黑龙江省庆安县是全国绿色食品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现以庆安县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为例,来说明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是必需的和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县级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对全省乃至全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引导和推进作用。
(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需要
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对落后,农业品种繁杂,优良品种普及率不高,农业生产技术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型阶段,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不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实现数字农业,可以使各种农业科学技术与专家经验通过网络系统,直接传播到农民的千家万户,各种现代化的种植、自动化的灌溉、科学化的施肥、智能化的温室以及现代化的养殖、现代化的育林系统,将在县级逐步普及,从而加快提高县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二)加快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的需要
农业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中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重要手段,而县级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还十分有限,以农业生物技术促农业发展和加速发展的潜力还非常巨大。只有实现数字农业,才能把农业生物技术信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而加大县级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
(三)增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县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普遍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现数字农业,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农民将终身地接受最先进地科学文化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必将加快提高县级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促进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的需要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县级各种农产品虽然单产不低,但农产品的品质普遍不高,直接影响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农民的收益。实现数字农业,可以使农民通过先进的信息手段,运用先进生产模式,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
(五)加大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步伐的需要
农业与工业不同,它既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又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属于弱质产业。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小、风险大、效益差,很难形成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很难形成区域优势。只有走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服务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才是农业走出弱质产业的根本途径。实现数字农业,各种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都将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武装,提高自动化的程度;电子商务的应用,必将扩大县级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广大农民将直接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了解国内外的市场动向,以便对农业的生产与销售做出相应的决策。
(六)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县级生态环境还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实现数字农业,依靠宏观农业模型与宏观决策系统的支持,使县级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环境资源治理协调统一;农业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农业模型的结合,将使县级对农业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更为完善;依托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及时正确地掌握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及时地制定和调整政策与对策,使县级农业沿着最合理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七)加速县级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的需要
入世以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受世界农业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农业,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应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竞争力,使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和价格与世界接轨。
总之,建立数字农业系统,实现数字农业,必将使县级农业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农业会从一种低水平的依靠经验为主的产业,转变为一种高水平的依靠高新技术的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总体构想
数字农业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大趋势,是一个挑战性的国家目标,是一项巨大的不间断的系统工程。抓好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将对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数字农业起到示范、引导和推进作用。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技术创新点,在于技术应用上的创新,在于系统管理上的创新,在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
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着眼点应该是农业因素和过程的基本数字化,农业运行机制的基本数字化,农业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普及化。
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立足点应该是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基本框架。重点是搞好五大系统建设,即农业数据库系统建设、农业控制系统建设、农业监测预测系统建设、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一)构建农业数据库系统
农业数据库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即农业生物数据库、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库和农业经济数据库。农业数据库的建立,是数字农业的最基础工作。在建设过程中,遵循项目设计的规范化,坚持完备性、扩充性和实用性原则,充分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在农业生物数据库方面,对各种农作物、畜禽水产生物、食用菌藻生物建立其品种、品系和近缘生物的数据库;各种农业病菌、农业昆虫、农业微生物建立其分类体系,特性特征、生态类型、生理小种的数据库。在农业环境资源数据库方面,建立尽可能完备的气候气象数据库、详尽的土壤资源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和农业环境数据库。在农业经济数据库方面,建立比较完备的人口、土地、耕地,各种作物面积和产量,各种畜禽生物的数量,农民收入、农民消费、农民就业和乡镇财政等数据库。
(二)构建农业控制系统
农业控制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即农业自动化和精确农业。农业自动化是将环境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传送与环境控制的软件和设施相结合的整套系统。精确农业由于播种、施肥、灌溉、用药等操作在用量上更为精确,因此,可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并且将对环境污染减轻到最低的程度。在农业自动化方面,对粮食、蔬菜、畜禽产品的保鲜、储藏实施自动化技术;对温室大棚进行自动化控制。并且,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农业菌藻生物的培育和农产品加工。在精确农业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进行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用药和精确收获。
(三)构建农业监测预测系统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对农业环境资源进行监测和预测。地理信息系统是将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模型,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图像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是将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结合应用,将使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与预测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农业监测预测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五个方面
(1)农业土地、耕地、土壤、森林、草原、水面等各种农业资源的探测、评价与动态监测。
(2)各种农业灾害(洪涝、干旱、风暴、病虫害等)的实时监测与预测。
(3)各种农业作物面积与产量的监测与预测。
(4)农业环境(大气、土壤等)污染的监测与预测。
(5)各种农业作物、畜禽、水产,经济林木的地区适应性分布的研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完成以上任务,需要与各种相应的农业模型相结合。
(四)构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是应用各种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帮助对农业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决策。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1)农业规划系统(PS)∶应用运筹学中的各种数学规划方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决策论等),对农业问题进行决策。
(2)农业专家系统(ES)∶应用专家经验的计算机软件,解决一些主要依靠专家经验进行决策的农业问题。
(3)农业模拟决策系统(SDS)∶将农业模拟与决策相联系,主要采用二种方法:其一,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性试验;其二,将模拟与专家系统相结合,这种方法与单纯的专家系统相比,其机理性较强,但在决策中还是要受到专家经验的局限。
(4)农业模拟优化决策系统(SODS)∶将农业过程的模拟与农业的优化原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农业决策的完整软件系统。SODS在农业生产指导上,既有很强的应用性,又有很强的通用性。同时,它还有预测的功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预见性。
(五)构建农业网络信息咨询系统
农业网络信息与咨询系统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窗口,包括部分业务数据、图形图像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等。农业网络信息与咨询系统建设,主要侧重于硬、软件两个方面建设。就硬件建设而言,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各种信息都需要计算机网络荷载,这就需要建设好中心交互平台。就软件建设而言,数字农业系统建设需要搞好各类信息的处理,建设各种数据库,以满足各有关部门及用户的需要,这就需要建设好数字处理中心。搞好中心交互平台建设,中心交互平台是“数字农业”心脏,纵向上与国家、省、市 “数字农业”平台链接,下与各乡镇(林场)平台链接,通过乡镇(林场)平台与村及农户(包括林业生产点、养殖场)联网;横向与农、林、水、畜、机、气象等涉农部门局域网平台链接。搞好数字处理中心建设,数字处理中心是“数字农业”的“数字原料”集散地或贮存库,它把农业的各种原始数据,通过数字处理中心收集、整理、加工后,根据需要,分门别类的贮存于各种数据仓库。同时,它又把接收国家、省、市的需要再加工的各种信息,也贮存于数据仓库,供领导决策和涉农部门提取和使用。各有关系统加工后的“数字产品”和决策系统的信息,通过数字处理中心及时给用户,并在各种数据仓库中历史留存。
以上数字农业的五大系统建设,构成县级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在其系统建设中,以数据库系统建设为基础,以控制系统建设为手段,以监测预测系统建设为工具,以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为窗口,重点突出中心互动平台建设。要在有代表性的重点乡镇,实行数字农业系统建设的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1]彭鹏,谢炳庚,侯伊林. 湖南师范大学.关于“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4
篇9
关键词:智慧旅游;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26-02
我国正在开展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试点工作,钦州学院作为国家首批转型试点高校,承担着转型示范的重大任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钦州学院的特色学科专业,每年向国内输送的毕业生人数众多,毕业生就业涉及各个行业。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智慧旅游的不断成熟,为把钦州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钦州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智慧旅游的长足发展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对于新一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如何更好地认识智慧旅游,将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课程。
一、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也称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也有专家认为,智慧旅游又称为智能旅游,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以依靠智慧城市已有的成果来实现。
智慧旅游中的“智慧”并非对高科技和数字化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对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为推进旅游业向新高度的发展提供最佳契机。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其贯穿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是对六大要素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概括。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很有必要认识智慧旅游,在对智慧旅游的概念把握上,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丰富自身智慧旅游理论知识和加深对智慧旅游的理解。
二、钦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智慧旅游的认识
在项目调研中,项目组在钦州学院开展了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智慧旅游意识培养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9份,回收率达99%,其中92份为有效问卷,7份无效问卷,回收问卷有效率达92.9%,团队以钦州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在调查结果中,项目组发现,很多学生除了对智慧旅游概念、特性、基本特点、特征等理论知识不够了解之外,对智慧旅游在实践中的应用也知之甚少,问题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学生对智慧旅游的概念不熟悉,理论素质不高。很多同学把智慧旅游当成了简单智能旅游,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同学普遍以消费者的身份分享自己对智慧旅游的看法,其大多数认为智慧旅游能够给旅游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然而针对这一现象,很多人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充分认识智慧旅游,深入了解智慧旅游。
2.对智慧旅游要求的专业技能十分缺乏。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智慧旅游也将成为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这一领域,如何使用智慧旅游去实现行业的管理,在被调查的学生脑子里还是空白。智慧旅游改变了传统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融合,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等方面带来深刻变革,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当代大学生缺乏这样的专业技能,导致了行业职业要求与学生专业素质不对称的局面。
3.参与性不强,智慧旅游意识淡薄。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该如何对待自身的未来发展,很多同学表示,智慧旅游时代的潮流还发展的不全面,影响不大,随即产生的忽视心理,导致很多同学对待智慧旅游的发展上,没有积极融入社会。在调查学生对智慧旅游了解情况的回答中,绝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只了解一些,有19.2%的人觉得,自己并不了解智慧旅游。因此,学生针对智慧旅游的兴起还不够关注,意识淡薄。在针对专业学生是否关注智慧旅游发展的调查中,问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偶尔关注,占到了受调查人数的69.7%,然而仅有7.1%的人实时关注智慧旅游的发展动态,却有16.2%的人没有关注智慧旅游的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该校在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智慧旅游关注意识不强,他们的关注还是偶尔性的。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智慧旅游意识,要努力让学生关注智慧旅游。
4.学生对旅游电子商务等与智慧旅游相关的领域认知不够。在项目后期,在钦州学院全校范围内开展关于大学生对旅游电子商务认知情况及消费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同学对旅游电子商务并不了解,对与旅游电子商务相关的专有名词更是知之甚少。详见表1。
总之,钦州学院学生对智慧旅游认知还不够,关注意识还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智慧旅游意识。
三、智慧旅游意识培养对策
智慧旅游是旅游行业的新兴旅游产业,智慧旅游、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从业人员有了新的要求。对于钦州学院,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才刚刚起步,甚至有些院校还没有意识到智慧旅游将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影响。未来智慧旅游将从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方面给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智慧旅游像是一个自助导游员,甚至有比导游员更多的信息来源,如图片、文字、视频和3D虚拟现实,带上耳机就能让手机、平板电脑替代导游的讲解。因此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将迎来巨大的挑战。
1.转变授课方式。钦州学院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是一种专才式的教育,它注重旅游管理人才技能的专才化培养,注重对旅游行业概念、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等内容的讲解,针对智慧旅游发展趋势的分析还不足。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应该有所改变,采用案例教学、主题授课等方式。把相关智慧旅游发展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对智慧旅游有所重视;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展开专题授课,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智慧旅游。
2.开展智慧旅游专题讲座。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智慧旅游意识,学校可以聘请智慧旅游行业专家,开展全校性的智慧旅游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行业发展观,从而达到增强对智慧旅游关注意识的作用。
3.转变专业见习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见习周活动中,应该倾向于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国家智慧旅游中心等地,学生可以前往国内智慧旅游发展取得突出成果的区域去开展见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让学生充分了解智慧旅游的运营模式,从而加深对智慧旅游的了解。
4.实习方向向“智慧型”单位转移。在与学院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中,酒店占据大多数。学校应该拓宽实习方向的同时,把实习重心转向“智慧型”单位。比如与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景区、智慧酒店等合作,同企事业一起,共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智慧旅游意识。
参考文献:
[1]黄思思.国内智慧旅游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02:97-101.
[2]王赛兰.何谓“智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4-03-24006.
Wisdom Tourism Awareness Train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i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aking Qi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Zong-hang1,2,WANG Dao-bo1*,PAN Liu-rong2,ZHANG Guang-ping1
(Qinzhou University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Colleg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Qinzhou,Guangxi 535099,China)
篇10
关键词:城市旅游;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收稿日期: 2009-08-25; 修订日期: 2009-10-14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中国城镇密集地区新区域主义的形成与发展》(CXNIGLAS2008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区域管治的尺度重塑及其空间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40601031)
作者简介: 郑焕友(1983-),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生。苏勤(1964-),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博导。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旅游规划与区域经济。钱树伟(1982-),男,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生。
一、 引言
自1984年第一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以来,我国各地的开发区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大量城市综合要素和产业经济活动在开发区内并存聚集,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开发区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科、工、贸、商、住、行、娱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在此过程中,第三产业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其中包含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业以其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优势将在开发区的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相关文献,关于城市旅游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其中研究视角涉及城市旅游品牌形象[1-5]、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6-9]和城市旅游规划[10-12]等方面的文献相当丰富。而有关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过程中旅游发展的研究却略显薄弱,有待于展开。
因此,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园区享受与国家级开发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因此可以视为开发区的一种类型),通过探讨园区管委会在促进旅游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园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其它开发区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 研究区域背景与研究方法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于1994年,地处苏州城市东部,占地288平方公里 。经过近15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正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旅游业由于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拉动效应,已经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新方向。从城市功能的变化来看,随着园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和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园区内城市户籍人口不断增多(从2001年开始年均增长约2万人,2008年底已达31.5万人(注:相关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统计部门,如无特别说明,下同。))。工业园区已经从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城市新区转变。
本研究通过访谈(包括非结构访谈(unstructured interview)、半结构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和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等方法,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制定发展政策的背景和缘由以及各个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在园区转型与旅游发展中的不同立场。访谈对象包括从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到镇的各级地方官员、企业家、当地居民、村干部、城市规划师和专家学者等。通过参与苏州工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调研、座谈和评审,作者对苏州工业园区内各个主要景区(点)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收集到许多第一手资料。此外政府文件和官方统计数据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因此,作者对园区旅游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有了一定认识。
三、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
1.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旅游的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旅游影响较广、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园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完善苏州的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现阶段苏州旅游产品仍然是以“三古一湖”(古典园林、千年古城、江南古镇和太湖风光)传统观光游览为主。根据有关调查,游客认为苏州旅游最具独特优势的是“古典园林著名”(32.22%)、“自然风景优美”(14.85%)、“地方文化深厚”(13.78%)和“名胜古迹丰富”(13.70%)[13]。由此可见,古典园林、自然风景、地方文化和名胜古迹给苏州旅游形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相关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之大。而工业园区可以凭借其现代服务设施健全、商务会议频繁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现代旅游产品而与“三古一湖”的苏州传统旅游产品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苏州的旅游产品体系。第二,园区旅游的发展可以扩展苏州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多,工业园区正转型成为苏州的新城区。“苏州中心城区发展的首要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14],“苏州东部新城区实现成为高新基地、宜居城市”[15],“落实苏州总规,实现模式转型和产业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新城”[16],便是相关规划中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做出的明确定位。这意味着苏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将从“单中心”(古城)变成“双中心”(古城与新城),也将为苏州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2.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概况
按照苏州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东方水城”的目标,苏州工业园区正凭借其辖区内独特的水资源――金鸡湖、阳澄湖和独墅湖(三湖),积极发展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业。为了促进园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园区管委会相继编制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规划》(2003年)、《阳澄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和《苏州工业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年)等诸多旅游规划,提出打造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三湖”旅游板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园区管委会更是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旅游业腾飞计划》,以图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园区管委会还出台了促进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的相关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园区管委会实施了20余项重大工程,以推动园区旅游业的发展(见表1)。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园区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75.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72亿元。2008年园区游客总数达到492.46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8.75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6266.11万美元,在苏州的所有区县中分别列于第一和第二位。工业园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园区的产业调整和功能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亦不可忽视。
四、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1. 旅游品牌形象的市场认知度低
2000年以来,苏州提出在“天堂苏州”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东方水城”的旅游新形象。然而,工业园区的“东方水城”旅游品牌形象短期内较难树立,市场认知度低。苏州工业园区以其辖区内优越的水体旅游资源(三湖)和日益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发展成为苏州新城区)成为苏州建设“东方水城”的重点地区之一,但笔者通过对园区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工业园区的“东方水城”旅游新形象在短期内较难确立,主要是游客对工业园旅游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比如在“最能代表苏州旅游形象的景区”的调查项目中,名列前10位的依次是拙政园、虎丘、寒山寺、周庄古镇、苏州乐园、太湖、金鸡湖商业广场、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同里古镇和苏州国际会展中心[13],苏州工业园内景区排名靠后。由此可见,因为苏州古城旅游(园林和古迹)的市场认知度太高,出现“旅游形象屏蔽”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旅游的推广。根据对有关旅行社的调查,虽然从长远来看工业园区旅游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园区“东方水城”的旅游品牌形象仍未确立,现阶段很难开展苏州工业园区的旅游业务和设立专门的旅游线路。
2. 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
园区旅游服务倾向高端消费群体,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众型消费。这与苏州工业园区是在制造业园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密不可分。根据工业园管委会的统计,园区内企业大多为外商投资企业,仅世界500强企业就有77家。此外,园区集聚了30多家中外著名金融机构、100多家专业商务机构。因此,到工业园区的访客主要以商务谈判和会议展览等商务活动为目的。这些商务人士的到访极大地拉动了高端餐饮、休闲和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以星级酒店为例,园区集中了大量的四、五星级高档酒店,而鲜有中低档酒店。2008年,园区17家旅游酒店中,四星级及以上酒店达15家,而三星级和经济型酒店仅2家。从饭店房价来看,2008年园区平均房价为621.77元/天•间,苏州古城区则平均为391.47元/天•间,园区高出古城区近60%,且大大高于358.17元/天•间的苏州市饭店房价的平均水平。在旅游项目上,园区也倾向于服务高端消费人群,为此兴建有高尔夫球场以及大量的高档休闲会所,以满足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而适合中低端消费群体的项目较少。刚刚建成的李公堤、水巷邻里等特色街区亦主要针对商务人士和高消费群体。
3. 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
地方政府为促进园区旅游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投资收益并不理想。园区管委会仅2007年就投资19.37亿元,修建了重元寺、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和时代广场等9大与旅游相关的项目(见表2)。除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收益较好外,其它项目目前经营困难,很难收回投资。例如,投入1.9亿元建设的重元寺,除免费入寺的前3个月游客众多外,其它时间门可罗雀;而由国有企业开发的现代休闲广场,自2006年开业以来,一直鲜有游客,致使经营户频繁转手,空置率很高。
因此政府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应当审慎选择,并作好市场调查和投资回报分析,使有限的投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同时,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旅游项目选择与建设。
4. 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一般来说,工业园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大量的工业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前景广阔,但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却缺乏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虽然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探索发展工业旅游,设立了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但该项目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从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月平均付费游客接待量和旅游门票收入仅为1415人和4.25万元。因此,该项目更多地是一个“示范”项目,而非旅游项目。
笔者还从调研中了解到,园区企业对参与工业旅游项目态度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只专注于产品生产,缺乏寻求将产品与工业旅游项目结合的积极性;二是企业出于投入与效能的考虑,一般对兴建旅游配套设施存有较大顾虑,担心工业旅游不能转化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平台;三是电子和机械等企业的操作工艺可能会涉及产品机密,企业无法对外开放。这些都增加了开展园区工业旅游的难度。
五、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城市经营力度,积极推广园区旅游新形象
首先,园区管委会应当继续坚持以“东方水城”为园区的旅游形象定位,积极开发建设园区内“三湖”旅游板块,通过策划一系列相应的旅游活动来突出其旅游形象。一般来说,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能够产生较大的轰动效应,引起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因此,苏州工业园区应该加大相关投入力度,力争承办或举办一些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比如,可以邀请中国电影“金鸡奖”主办方将颁奖仪式设在园区的金鸡湖旁,在阳澄湖边举办“养生”(与“阳澄”发音相近)休闲美食节,在独墅湖旁举行“读书”(与独墅谐音)文化节等等,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扩大客源市场。同时,还可以邀请国内外著名明星、学者等人士参与,进一步提高品位,产生轰动效应。
其次,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加大促销力度,顺势引出旅游新形象。通过组合使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对园区的主体形象进行宣传推广。借助园区本身在经济发展上已经拥有的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的注意,使之对工业园区旅游产生好奇心。同时,要让游客知道苏州工业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开发区”,也是一个新城区,更是一个苏州城市旅游的新景区。
2. 在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环境营造上,关注中低端消费人群
园区现有的旅游产品和环境营造过多地关注高端消费者,从而抬高了中低端消费群体的进入门槛。高端群体的旅游消费固然可以给园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中低端群体却可以带来更多的人气。因此,园区管委会应尽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需求。以餐饮住宿为例,管委会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经济型酒店的投资建设;同时控制高星级酒店规模和数量,最大程度上降低高星级酒店客房空置率,避免恶性竞争。
3. 使企业成为园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积极参与园区旅游开发
苏州工业园的旅游发展在园区管委会的长期主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直缺少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园区管委会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来促进园区旅游企业的发展。第一,由于园区的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旅游景区知名度较低,所以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旅游的业务和设立专门的旅游线路对旅行社而言经济风险较大。管委会可以通过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给予资金补贴,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对于园区内生产企业而言,其主要顾虑在于开发旅游项目占用企业资源较多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较低。所以,管委会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于一定时期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照顾,以提高他们发展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评选、奖励十佳工业旅游企业、加大对优秀工业旅游企业的宣传等手段吸引园区内更多企业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
致谢:感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罗小龙副研究员和梁双波博士在本文的调研和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小波,于希贤.昆明世博园规划的主题升华与城市旅游形象[J].旅游学刊,2001(6):61-63.
[2] 孟凡荣,刘继生.CI战略与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塑造[J].人文地理,2003(2):60-64.
[3]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等.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3):93-96.
[4] 李东和,张捷,卢松,等.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81-85.
[5] 乌铁红,张捷,杨效忠,等.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差异――以安徽天堂寨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5):1078-1086.
[6] 陶伟,戴光全,吴霞.“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2(4):487-491.4-16.
[7] 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8] 杨国良,黄鹭红,刘波,等.城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规划师,2008(2):58-62.
[9] 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21-26.
[10] 范业正.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J].规划师,2000(6):95-97.
[11] 周尚意,李淑方,张江雪.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以苏州一日游线路设计为例.旅游学刊,2002(5):66-70.
[12] 崔凤军.关于城市旅游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4(11):9-11.
[1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Z].2008.
[1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Z].2004.
[1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Z].2007.
[1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东部新城)分区规划(2008-2020)[Z].2008.
[17] 苏州旅游局.2008苏州旅游业年度报告[Z].http:∥/ 1236571939.swf,2009,2.
[18] 苏州旅游局.2008苏州旅游年度数据汇总[Z].http:∥/1234328802.swf,2009,2.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Zones: A Case Study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HENG Huanyou, SU Qin, QIAN Shuwei
(College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