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范文

时间:2023-03-30 09: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教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教材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材 思想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1-02

当前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不仅仅是需要教学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是对人格的塑造以及以后人生之中思维方式的创新。对于物理教学来说痛也是这样,需要培养学生的对于问题的研究以及解决能力,从抽象的角度来讲则是对物理思想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之中,不能死教书,需要注重多种综合方法的应用,不断培养起学生的物理思想。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将事实作为其基础,促使学生可以从具体的情景之中对物理知识有所体会,逐渐搭建起学生的物理结构之时,并且将物理思渗透到其中,笔者结合近些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物理教材之中的集中常用物理思想。

一、物理模型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之中,注重将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化,将次要的因素舍弃,主要可以应用主要因素,将一些比较具体问题进行理想化的处理,同时构建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物理思想,比如说,均速直线运动,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其在生活之中很难找到的比较严格的匀速直线的运动。同时诸多的运动情况,同匀速直线运动之间的情况比较接近,则就可以一种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进行处理,则就可以有效降低其难度,并且得到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精度,并且在误差范围之内同具体情况相适应。同时,杠杆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型,其在具体的应用之中,因为受力的影响, 其会出现一定的变化,通常此种变化比较微弱,对于结果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在杠杆教学之中,就认为是一种理想化,默认其无变化。

二、学科之间的彼此交叉

在知识类教学之中,要求对知识进行深化以及扩展,不断对其知识点进行探讨。比如说,学习绪论等等部分内容之时,则就可以提出相关的课题,在人力发展历史之中物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可以在提出“摩擦力在生活之中的应用”。

三、定量比较的思想

一些物理量是通过几个与之相关的物理量彼此综合进行确定,为了将同类的物理量的大小进行比较,则就可以促使在之中一些量相同,通常是选取的是单位量,进而比较相关量的大小,这样的话就可以获得结果,比如说:速度可以取单位时间之内的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而密度则可以取单位体积的质量进行比较,比如说功率、压强、比热容等等都可以使用定量比较的思想。

四、理论求新的思想

根据当前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作为其依据,并且通过一些较为科学的推导以及论证,进而获得一个全新的科学论断。比如说在人教版教材之中的第108面以及112面,在这之中对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以及每一个电阻的关系进行论证,同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同每一个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推导,都使用的是此思想和方法。

五、实验推理思想

在比如说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之中获得的,而是在客观实验的基础之上,在笛卡尔以及伽利略等科学家对其继续科学推理之中而得到的。并非建立在形而上的,可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使用实验推理的思想,对于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广泛性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浮力公式的推理实验,可以检测金属块的具体密度,并且杠杆的平衡实验之中都使用的是实验推理的思想。

六、虚拟假定的思想

在物理之中,为了可以将物理现象描述清晰,将物理情景及时阐明,进而有效解决物理问题,通常会人为引入一定的虚拟假设的内容,力求可以清晰、便捷、准确的将物理情景以及事实表述出来,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比如说磁感线以及光线等等,并非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出来,都是虚拟假定的,但是在教学之中可以清晰直观的将形象描述出来,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方便理解。比如说在人教版教材的第一册之中为了将连通器的原理标明,其通常会在U型管底部之中假想的液片,也是应用了虚拟假定的思想。

七、类比的思想

在物理之中一些概念往往是模糊,并非是直观,便于理解的,因此为了将此表述清晰,通常会使用一些比较具体以及有形,同人们生活之中较为常见的事物来将类比说明一些比较陌生、无形以及抽象的事物,并且在类比之下,人们也会对其要揭示的事物具有具体、形象以及直接的认识,在量的积累之下,慢慢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之上。

八、图示的思想

物理教学之中有诸多抽象的概念,需要在实际之中使用一些比较物理图形,将其具体化以及形象化我。促使学生对其物理意义可以最大程度接受,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在教材之中较多的使用图示,比如说电路图、杠杆结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教材之中图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九、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学生的接触的时间较短,不可避免会出现学习吃力的情况,因此在基础物理教育阶段,要注重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科学的在教材之中渗透物理思想,为学生日后物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颖.中英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王赛兰.初中物理前沿知识的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特征;使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适合本地区教学发展的物理教材,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当前对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为了更好的使用初中物理教材,本文对当期物理教材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高效的使用初中物理教材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教材的特征分析

要想使用好教材,首先要对当前初中物理教材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要全面把握了教材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涵,才能遂心应手,充分的利用好教材,下面就对当前初中物理教材所体现出的一些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

(1) 在知识结构方面

在知识结构布局方面,体现在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和使用性。以前的教材中首先学习的是在物理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能问题,如测量的方法。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进行内容的讲解学习;在知识的布局方面也是非常严格的按条条框框进行安排章节。然而在当前的教材中,则是直接进入对主体内容的学习,可能遇到的技能问题,也是在真正遇到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前提下进行探索解决;在知识体系的布局上则是以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流畅自然、水到渠成,不仅掌握了具体的知识,更是在学习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在实验探究方面

在实验探究方面,当前教材则是完全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完全抛弃了过去教材上的验证试验,更加的强调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当然包括已有的认知和对知识的实践。而且这种思想几乎占据了整个初中物理的学习阶段,从章节的引入,到学习的过程,直至学习结束的总结,几乎都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的。书上也不在有任何的所谓的“完整的概念”,都是一些探究的过程,对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结论则是以完成表格的形式出现。

(3) 在知识归纳方面

在知识的归纳方面,摒弃了过去黑体字表述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学生在对新的知识学习完、探究完、讨论完以后,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归纳,老师则应及时对学生所归纳的结论给予指导、纠正。初中物理教材的这种安排,完全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同归学生的亲身探究、体验、总结,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在每一章的后面都会给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以箭头的形式表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复习、整体把握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在课后习题方面

在课后习题方面,当前的教材也做了极大的改变,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加的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新问题的分析能力。论述题明显增多,实验分析题明显增多,而且其题面大多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思考问题,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如何有效的使用初中物理教材

通过前面对初中物理教材的分析,不难看出教材的编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物理素养。为此,本人对如何有效利用初中物理教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要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通过一些有趣的现象或实验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最佳状态之中;

(2)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进行体验、感受和总结

(3)作为老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反观当前的初中教材,里面的许多阅读资料都是一些非常新的技术或发现,如果老师不能很好进行掌握则很难让学生学的很好;

(4)注重对学生全局上的引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要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物理素养;

(5)物理课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实践、探究性的学科,既如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正确答案,只要是合理就是正确的。

比如在学习凸透镜一节时,学生在小学《自然》中已经简单的学习过凸透镜,对其中的一些现象还记的,但对其原理却不知道,老师可以旧事重提,就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望远镜、人的眼睛等来开始课程的学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然后再相互对照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继而探究不同的原因,养成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在总结上,也是学生先总结,老师进行必要要补充。

在面对一本教材时,我们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好好的研究教材,进行全面的把握,客观的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才可能真正发挥出教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靳莹. 科学教育中学科结构的依据及其意义[J]. 教育科学研究,2006,6

篇3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和分享的智能”。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示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这与以往的教材在侧重点是有较大的区别。现行教材更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现在许多教师上课不使用教材这一局面。一期下来,学生的物理课本崭新如初,造成学生在考试中基础性题目失分严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不会使用教材的原因:

1、现行教材在知识体系的编排上有别于老教材,按“声、热(物态变化)、电、力、热(内能)”的结构体系编排,使许多习惯于老教材的老师感觉不适应而弃之不用;

2、现行教材注重探究活动,内容多以设问、实验探究、相关物理现象插图等形式出现,对物理概念的陈述和讲解上不如老教材,不利于学生的复习;

3、应试教育的结果。现行教材课后习题是以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物理技能为前提的,题目简单易做,不能满足考试的要求,且习题中有许多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性探究问题,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学生不会完成,以致认为教材没用。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新课草草了事,有时一节课上两节教材的内容,以便迅速进入题海战术,书自然就是多余的了;

4、教辅资料的滥用。教辅资料一般具有知识结构清晰,紧扣中考常见题型为主要特点,使师生过分依赖于教辅资料的使用,而完全忽视教材的作用;

5、现今流行的部分“学案”教学法也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学案一般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重难点一一列出,再配以相应的习题发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忘记了教材的存在,使课堂成了题海的课堂。

二、初中物理教材给学生的启迪

1.初中物理虽与数学有很大的关联,但其与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而学生往往忽视这一过程,他们要么死记硬背物理概念、规律,把物理当成文科来学习,导致只会背物理概念、规律而不会用来解题的结果;要么只注重物理计算的重复训练,把物理当成是数学的分支,导致基础题、选择题失分严重。而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认真阅读教材,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是教材中的某个字、词的含义。例如,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相对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相对”和“位置改变”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其中包含了“标准的选择——参照物”的概念和是否则发生机械运动的判断,“相对”一词学生即可产生相对什么物体,改变又是怎样的改变,从而顺利地把参照物的概念理解了。又如“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在”会让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状况,从而完善学生心目中浸在的两种情况:部分浸入和浸没。读规律时还可突出“浮力等于重力”这一重要数量关系,对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奠定基础,为浮力计算铺平道路。

2,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由于课时安排等原因,使得实验教学多停留在验证性实验上,并不能启到激发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的目的。而此时,教材中的实验插图正好弥补了这一过程的不足,使学生通过看书回想起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中所涉及的原理和结论,重现实验的结果就是知识的升华。还以浮力一节为例,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实验,书中以三幅插图简洁明了地展现出了探究过程,也形象地得出了定量的关系,在教学中对第二幅图再加以受力分析,列出平衡方程F浮+F拉=G,对学生把握解决浮力问题的方法有重大的作用。恰当运用实验,能较易的得出结论,找到规律,突破重点。二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中》,重点是做功改变内能的两个层面。通过压缩空气使棉花燃烧这一现象进行指导分析;从燃烧到温度升高再到内能增加,像剥蒜一样分析,层层上升为理性认识。巧妙的运用实验,可以使抽象变得直观。可使难以理解的变得易于接受。例:一册《蒸发》一节,让每个学生用手指蘸点酒精体会感觉;取两支温度计置于空中,一支用浸过酒精的棉花包住,观察现象。从“凉的感觉”,“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更低”得出蒸发要吸热,这样通过直观感觉较易理解和把握蒸发吸热这一难点。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4

一、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就是把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反过来,若要研究的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只让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都相同。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涉及这种方法的内容较多。例如,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实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在教材中还有:(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4)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5)研究电流做功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转换法

从效果相当的角度,借助于力、热、光、电、机械等方法之间的转换,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便于研究的现象或问题,实现可观察、易观察或观察效果明显的目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例如,微小压强计是把压强的变化转换为连通器中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以及盒式气压计等,都是把电学量、力学量转换为指针的偏转来进行观察的。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条件或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效果、结论不变。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用一个化繁为简的替代思路,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得到解决。例如,曹冲称象的方法,把不可分割的大象,用可以加减变化的石块来替代,大象重就等于等效时(同船同水印)船中石块总重;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大气压强等于它支持的水银柱的压强,计算出水银柱的压强就知道了当时的大气压强。用等效替代法使托里拆利成为最早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这种方法在教材中还有一些:(1)平面镜成像实验。(2)引入“合力”概念的实验。(3)“捞铁牛”的故事中,铁牛替代船中扔出的部分沙子。(4)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5)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四、类比法

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理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建立概念时常用这种方法。例如,用水流类比电流、水压类比电压。这种方法教材中还有:(1)以运动快慢(速度)类比做功快慢(功率)。(2)用水波类比电磁波。(3)液体压强类比大气压强。(4)用水流做功类比电流做功。

五、理想模型法

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研究方法。把研究对象具有的特征理想化,突出研究对象主要特征或某些方面特征,忽略其他方面特征或次要特征。目的在于集中研究对象某些方面本质特征或运动规律。例如,光线、力的图示、电路图、手摇发电机、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条件等。

六、比较法

通过对实验条件、过程、现象、结论等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初中物理的常用方法,凡是观察或实验,都要用比较法。例如,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用重力相同的铅盒与铅团作比较;研究物体吸热本领时,用形状相同的黑白物体作比较。

篇5

本文将结合教学的实际应用,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和创新。

1.焦耳定律应用实验的改进

改进的核心:将镍铬合金丝当做锯条使用。

为了加深对焦耳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现创设一个实验目的:将泡沫塑料切成整齐精致的小方桌。可以先让学生探索方法,学生肯定会用小刀,锯条切割,虽然也切割了,但是表面凹凸不平,有效的方法是用焦耳定律的实验本文由收集整理原理进行切割,电路如(图1)连接,a,b接线口处连接合金丝(合金丝要拉紧拉直)。将镍铬合金丝固定在木质的支架上(注意合金丝太烫手,镍铬合金丝当锯条使用),手握支架用合金丝切割泡沫塑料,当电流太小时,切不开,当电流增大时,合金丝很快将泡沫塑料切割成一个精美的小方桌。改进后的优点: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感受与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切身感受到: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越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2.对课本中焦耳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

改进的核心:(1)将液体换成气体,(2)玻璃管换成u型的弯管,(3)观察的温度计换成一段液注。

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宋考量的。课本实验中的液体是煤油。弊端是加热时间长,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小,在教室里观赏效果差。

改进后的优点:实验现象稳定明显且有动感,能满足较长时间观赏的需要。加热时间短,产生热量的多少用液柱的移动来显示,温度变化小但移动的距离增大,为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增强了说服力。改进的核心部分如(图2),有机玻璃容器e密封,内封空气。a,b是接线柱,可连接不同阻值的电阻丝。c是软木塞;d是u型玻璃管。

3.影响直流电动机转速的因素实验的改进

改进的核心:通过让永磁体相向或相反向运动来改变磁场强弱。在“直流电动机”一节中,总结影响直流电动机转速的因素时,有(1)电源电压的大小,(2)磁场的强弱。其中,电源电压的大小容易改变,要改变磁场的强弱比较困难。尝试改变磁场强弱的具体做法是,将两块大的方块形的永磁体n、s极相对放置,并且分别固定在两个小车内,小车能在光滑的长木板上相向或反向运动。(用窗帘上使用的固定在两端的定滑轮来解决小车的相向或反向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

改进后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让两个小车反向匀速直线运动,即:磁场远离固定在中心的线圈时(磁场减弱),线圈转速明显逐渐减慢。

4.摩擦力方向实验的创新(用刷子雨毛发侧倒的方向模拟摩擦力的方向)

(1)使刷子在桌面上运动,让刷子的毛发朝下,刷子毛发侧倒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一致,摩擦力的方向一目了然。

(2)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的模拟,让刷子的毛发相对放置,并让它们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很直观的看到了。(下面放置的刷子固定在桌面上)如(图3)创新后的优点:用毛发侧倒的方向形象的模拟摩擦力的方向,轻易的化解了判断摩擦力方向的难点,变抽象思维为直观感受,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了教学效果。

5.大气压实验的创新

(1)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在里面装少量水,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然后用面团迅速堵住它的开口,易拉罐会变瘪。

(2)连通器中灌满水,然后用手指封堵管口a,b再将连通器倒置发现水并未从c管中流出,待封堵b管口的手指稍微松动进入少许空气后,水才能从c管中流出。如(图4)。

(3)大的可乐瓶内灌满水(一定要满),盖子拧紧,用锥子分别在瓶子的底部,侧壁钻几个小孔,水不会流出来。瓶盖稍微松动进入少许空气后,水才能从小孔一点点流出来。

(4)取直径相近长度相差较大的两个试管(试管也可以用两个10ml,5ml针筒的外管替代,用棉花塞住针筒口),小试管套装在大试管内,将水装入两管的缝隙中,倒置后看见小试管往上移动。如(图5)

篇6

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信息库知识板块;教学策略

一、“信息库”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

信息库是指在正文后添加的拓展性知识,它具有补充和延伸的特点.信息的知识板块是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而设定的,不是每章的内容都有,它也不是针对于普遍的学生,它是针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定的,让学习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经过更深一步探索,获得更高层次的系统知识,形成创新的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学科的知识.

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

发挥其教育教学最大的功效,推广和试用以后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教育者的认可和支持,让物理的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初中物理教材中“信息库”知识板块的教学策略

1.研究物理的发展史,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探索的认识史.在物理的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更多的发展史,在物理学家的身上受到更多的启发和寻找学科的创造灵感,深入探讨学科的奥秘,形成创新的思维.

物理教材的第七章中的“信息库“主要是介绍了显微镜的发展史,而且最早还是由一个眼镜店的老板研究出来的;教材的第九章的“信息库”中介绍了牛顿在物理学科方面的杰出贡献,他结合了前人的物理研究成果,发明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教材第

十一章的“信息库”中讲解了著名的物理学家伽伐尼和伏打是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方式对电流进行研究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为了研究电流的大小,竟然用自己宝贵的身体进行电流的实验.通过研究物理的发展史,以及名人的科学研究的杰出成果,在科学家对真理的探索坚持不懈精神的鞭策下,利于学生培养永不言败的探索精神,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达到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真理的学术境界.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教学的内容以及展示课件.经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对学生视觉上的大力冲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获取全面的知识.

2.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材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所谓温故而知新,学生形成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的好习惯,有利于他们掌握学科的系统知识,加强物理学科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物理教材第九章中的“信息库”:介绍了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间的联系和产生要素.学生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摩擦力知识,回顾和复习摩擦力的要点,在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学习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把物理的课堂转移到自然知识科目的教育中,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制作一些小发明,进行物理实验的研究.或者在课余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现象,然后总结出相关的规律.

3.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科目的联系,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物理教材的第一章:介绍了“多普勒效应”;教材第十三章:主要介绍光现象的形成以及臭氧层与紫外线的关系;在第十四章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第十五章介绍了计算机中CPU的上的散热器.所以在物理的教学中,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方法的改善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课程的教育.让学生结合互联网上或者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前沿科技知识.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厂观摩各种各样的产品,了解它们是应用什么物理知识进行生产的,或者带领学生乘坐重力电梯,结合“信息库”知识板块的介绍,我们就会明白电梯就是滑轮的使用.

4.开展制作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材信息库的模版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要求师生们坚持与时俱进的研究理念,加强物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成果.

在初三教材第十三章“信息库”中主要是介绍了物理学家对杠杆的研究,我们可以进行设计杠杆的比赛;第八章“信息库”介绍了弹性形变,让学生设计弹簧测力计和简易计时器等.在摩擦力的研究中,让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物理研究模具.同时还可以通过物理理论知识的竞赛,使学生形成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经过理论和操作上的各种比赛,学生交上来的作品以及在比赛中的优秀表现都让我们大为赞赏.

总之,

通过对“信息库”知识板块的研究,扩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使物理教学的实践更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中,树立崇尚科学的信念.“信息库”知识板块与现代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多样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探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提高获取新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友兰.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

[2] 王绍符.从知识的整合看基础教育物理教材的改革[J].物理通报,2011(7).

篇7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075-01

1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灵活多变、适当调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上课唯一依据是教材,因此许多人认为课程改革主要是教材的改变,但我们现行的纸质教材进行改革以后,它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的缺点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灵活多变,及时补充新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充实又富有新意。

由于教材中很难体现地区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适时引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电热的危害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已经很熟悉了),提出计算机的主机里为何要装风扇,如果风扇坏了会导致什么现象,大多数学生都很想知道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用实物当场演示,学生会受到很好的启发,同时学会了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那些整天爱玩电脑游戏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同学,从中会感悟到枯燥的课本中也有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可能会让他们从此走出“迷途”,发奋学习理论知识来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就实现了物理课程的价值,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 教师应自主开发教辅材料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做好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教具、课件等的开发市场单一,研发的成本高,且多数研制者不是教学上的一线教师,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有些教具质量不好、可见度差、价格昂贵等,直接影响物理的教学。

当前教材在不断更新,教具、课件等的更新跟不上教育的发展。教师应该自主开发教具,这样既可缓解教具的紧缺又能满足教育创新的需要。教师在自主开发教具时应尽量从生活中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至是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比如一个普通的注射器,我们就可以完成以下几个演示实验:大气压的存在,物体的浮沉条件,抽水机的原理,气体的液化办法,气压和沸点的关系等。还有像塑料瓶、气球等也可以用来完成许多的实验,有效地实现教学需求。有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从制作的过程中知道仪器来之不易,对仪器的使用会更加珍惜,并体会到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要掌握好物理知识就必须注意观察周围事物,让他们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课件和教学的辅助材料的开发是教师实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它们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的特点,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难点。当然靠每一位教师单独来完成这样的开发过程有较大的难度,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库,以学校或教研片区为单位,发扬集体智慧,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制作出在教学中能起到辅助作用的适合本校的特色资源课程。不要单纯追求快捷的文本显示和花哨的界面,避免把过去教师的“满堂灌”的弊端变为现代化的“电灌”。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让学生逐步地客观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3 教师应注重学科渗透整合

传统的教材在素材或内容上看,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忽略各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管各科怎样分门别类的教育,知识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都要发生整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科间包括物理与语文、数学、经济、化学、美术、音乐等的渗透,来完善教材的结构。

有的教师担心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会受到干扰和削弱,实际上如果应用得当应该会起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比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学习时,学生认识到所有的金属中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他们会疑惑:生活中为何很少用它来做导线?大多数的解释是因为银价格比较高。这样的答案应该说是没有彻底解答,光纤更昂贵,我们不是普遍使用吗?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利用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分析,把经济学知识渗透于物理的教学,使学生知道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冲突时如何解决。让学生既了解了经济学的规律,又牢固地掌握了物理学的知识,同时能培养他们经济意识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4 教师应创设个性化的课堂模式

开设个性化课堂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协作完成,实现师生互动并共同发展完善。现在物理的个性化课堂较少,主要有:探究实验课;物理科技实践课;物理小创作、小发明活动课;校园网上分层次单元测试等。各地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有特色的课堂,使课堂形式实现多样性。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情境;信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15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初中物理的学习,而且影响学生高中阶段文理的分流。为了使学生自然平稳地踏上物理学习之途,笔者认为,起始阶段的物理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消除畏惧的心理。

一、发挥新教材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课改新教材强调以科学探究为基本特征,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这使教材处理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如新教材将声、光、热、电等知识前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便于教师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在引言起始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烧瓶基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水中游来游去;水在纸制的“锅”里可以被烧开;怎样用力也吹不开用细线吊着的、间隔5-6厘米的两个兵乓球,且越吹反而靠得越紧;天女散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通电导体在磁场的受力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如:一杯热水能冒“白气”,冰棍也能冒“白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为什么却看不到;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为什么却能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做一些有趣味的实验,这样的起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影响学生物理学习的负面效应,从而为物理教学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分散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中经常会有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力求讲得简洁、浅显、易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虽然现在八年级的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畏难之处。如在第一章第一节中,讲到音调、响度决定的因素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振幅相同时不同物体的振动情况,振动频率相同时不同物体的振动情况。学生观察后会发现物体振动不仅有快慢问题,还有幅度不同的问题,这样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频率决定着音调高低,振幅决定着响度大小的知识,学生也很容易地将音调和响度区分开。例如:牛的叫声与老鼠的叫声相比较,谁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大?学生踊跃发言,“老鼠的叫声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已经降低难度的新教材显得更加浅显易懂,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轻松自如。

教师的演示实验不仅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在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中或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效果,笔者特意请教化学教师,利用蚊香制造烟雾,收集在烧杯内,用化学药品配制出的乳浊液进行实验。学生看到这一现象时都兴奋地说:“我看到了,我清楚地看到在空气中和在水中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这充分突出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的实验中观察体验,能获得最直接的、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为物理学习打好基础。

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可以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那种迫切想要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回答他们的疑问,充分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对学好物理充满信心。

魏书生先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在刚开学几周的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中,学生往往因语文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欠缺,对说理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语言逻辑性错误甚多。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作出示范性的答案。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勤于动脑的品质。例如,一位学生在回答第三章第二节“想想议议”中“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的问题时,这位学生说:“把教室里的空气抽了,噪声就没有了。”还有一位学生说:“我搬家远离这里”。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回答和问话,在表扬他们思维活跃的同时也应给予他们纠正和解释。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认识的提高、困难的克服,以及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初中学生情绪不稳定,甚至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在考试时,教师尽量不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当面肯定其成绩并指出问题,使他们不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是学生学习最强有力的动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教学收获丰厚。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教材特点;教材编排

苏科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在编排的体系上有着比较严密的逻辑和层次。教师要对教材非常熟悉,掌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把课上得更好。这本教材的体系及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在教材的 一、整体编排和构建方面

1.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探究的过程与知识梳理相辅相成,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技能的认识。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如在学习《力 弹力》这一课时,可以根据内容来组织学生实验理解什么是力、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适当地点拨方法,就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让学生们了解到知道什么是力;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2.反映了物理科学的基本思想

课本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始,在宏观上展示的是能源与社会,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又包括各种形式的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物体的运动;能量的另一方面又是机械能、电磁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物理探究的是物质以及物质的性质与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最终达到生活、物理、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统一。因此,物理科学的本质决定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

3.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刚刚发展起来,对抽象的事物的理解还不是很好。因此,在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上,书本都突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规律,不再拘泥于每个单元之间知识点的逻辑线索,在认识上也遵从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对于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八年级上册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肯定是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然后才慢慢过渡到力学,机械能,电能等更抽象的物理科学。

二、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情景

像物理这种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适用一些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很多经验可以从生活中来,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探究。教材的编排在这方面也体现出注重探究的思想,并且比较注重探究方式的引导。

比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们探究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们可以通过几个实验进行探究。如: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3.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在课中,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情景来增加学生们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教材在探究方式上也没有做统一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探究活动和现实的器材设备等方面的因素来采取一些更灵活多样的探究方式。

三、注重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与渗透

物理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一门学科。身边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理现象。课本也特别注重物理与社会及人文的联系。例如,教材选用了“生物电”的探究故事,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介绍了科学家从偶然发现到找出本质联系艰辛探究的历程,在教学的同时也不忘弘扬科学精神,体现了物理学的发展对技术和相关学科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也突出了物理中所含有的人文精神。还介绍了曾侯乙编钟、夏商周断代工程、纵目青铜面具、竞速项目中的中国奥运健儿、中国的载人航天以及一些著名的中外物理学家、发明家等。用这些充满人文情怀的小故事来激励每一个初中生。同时还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例如,介绍了激光测距仪、哈勃望远镜、同步卫星、光纤通信、磁悬浮列车、纳米技术等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拓展视野,对物理学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把物理和社会、人文相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三者之间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四、教材版式新颖活泼,图文并茂

丰富的插图是本书的又一大特征,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挖掘插图中所表示的意义,充分使用插图的功能。插图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提升内容的趣味性,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比如书本上设计了两个学生和一个学者形象的卡通画人物,这幅图不但可以运用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借画中人物之口表达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疑惑,并且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每一章的首页设计的图案也是非常讲究的,既有导学的作用,又可以概括本章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还能体现出这一章的内容与生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学会看书上的图,最大化地读取出图中所含的信息。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握住了教材的特点,就可以更好地使用教材,更好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尽量把教材中的新特点,新优势运用到教学中去,用更适合教材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栖位.关于对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改革的解读,教育导刊,2012.12.

[2]韦竹.对新课程的反思,考试周刊,2012.46.

篇10

关键词:物理新教材;科学道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32-01

人教顺九年义务教育被中物理教材在我省试教后正式全面使用已二年多了,初中第一轮教学的实践,使这套教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体现了改革精神,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适。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经验失灵。内容简单没讲头。甚至我省1996年初中毕业(开学)会考命题时,物理学科反映试题难命,按传统方式,拟题不是太容易就是超纳这说明现行教材的确不合应试教育的口味。因此,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累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要真正用好现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出路为教法改革。

一、转变教育思想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设人才奠定基矗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于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厂对多数学生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喜众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转变观念,是用好现行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现行教时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包括在高级学校深造的人才)。

二、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现行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人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现行教材一般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前有问题,节前带问号,节后设“想想忆忆”,章后。总结“学到了什么”。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现行教材的编排是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从“致同学们”“引言”,到各章中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想想忆忆”和“学到了什么”等内容,教材总是企图更换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保持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

4、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现行教材对有些知识的处埋,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啬加了声现象和原子能知识,使教材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整。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却有所拓宽。

5、加强了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 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幢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和实验性习题明显增多,感性认识的积累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动手和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