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安全技术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DCS;FCS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6-0050-0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也逐渐深入。在这种背景下,加之电网商业化运营、竞价上网的需要,以及火电机组要适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要求,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技术改造已成为必然。
1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概念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主要概念是以火力发电过程中数据的测量、信息的处理、设备的自动控制、报警和自动保护为基础,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来达到无人操作的过程。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发电设备的安全有所保障,需要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一定的人力资源。一般的火电自动化系统都分为四个子系统,其中以自检系统、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保护系统为主。
2我国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火力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核心技术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更是被我国发电企业所应用。现将我国当前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分述如下:
2.1电气控制纳入DCS之中
分散控制系统DCS在被火电厂采用后,大大提高了汽轮机和锅炉的控制水平,然而仍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对单元机组进行控制,将大量的模拟仪表光字牌和开关按钮装设在控制盘台上,这就使得控制室内与汽轮机和锅炉的DCS控制显得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火电厂自动化的发展。在电气控制中将DCS纳入范围,其主要用于发电机系统和主厂房内的厂用电系统,它主要由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低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低压厂用备用变压器及低压厂用工用变压器等的控制和信号测量所组成。将DCS不断纳入保安电源系统、支流系统和不停电电源系统来进行监视。尤其在发电机励磁系统、自动准同期和厂用电快速切换等方面更要重点考虑DCS的纳入。国际上已开始广泛将DCS纳入电气控制,并得到了好评。在国内,对于电气控制DCS的纳入也有成功的经验。
2.2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得以广泛应用
某个局部的故障由于DCS的纳入而使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较小,再加上不断成熟的各种软硬件技术,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因此,自动控制系统逐渐以DCS为主流。但是,DCS也有不足之处,DCS不能实现上位机系统对现场仪表的信息要求,使得控制过程视野受到限制,上位机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到制约,因此,要求在上位机与现场仪表进行数字通信,随之就出现了FCS。
2.3智能控制应用呈现增多趋势
火电厂热工控制理论经历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现在的智能控制理论,历时约50年。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变革了控制技术的工具,从而确保了智能控制顺利实现。智能控制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它基本解决了非线性、大时滞、变结构和无精确数学模型对象的控制问题。
3加强自动化技术改造与安全系统的有效措施
DCS安全技术包括2个方面:①提高DCS可靠性,从源头上减小DCS故障发生率,如提高DCS电磁兼容性、开发安全控制器等。为此,《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安全技术指南》已进一步提出一系列要求。②合理配置DCS及其后备监控设备,减小DCS故障的影响程度。对于自动化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首先,设备质量是自动化改造工作成败的关键,在选择和购买设备或配件时,应以质量、可靠为前提,采用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招标方式选取供货商。招标前要提出要求合理的技术规范书,制定合理的标底,防止招标中的不轨行为。招标前对供货商的资格审查很重要,选择的供货商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合法资格证明;有成套设计供货能力和业绩;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有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和售后服务力量。若电厂对DCS或其他控制设备的生产厂商和产品质量不清楚时,可向咨询机构咨询,再通过有目的的调查研究,选择几家厂商作为招标对象。积极支持民族工业发展,优先选用符合性能要求的国产化产品或在国内有合作单位的产品,不仅可降低造价,而且有利于备品的供应和厂家的售后服务。
其次,老机组自动化改造的目的是提高机组整体运行水平。通过改造要做到降低煤耗、提高可用率、减少运行人员,并能实现AGC和适应调频调峰要求。因此,老机组自动化改造工作不能独立进行,必须与主机、辅机的技术更新工作配合进行。完善的自动化只能建立在可控性好的机组和可靠性高的自动化装置基础上,任何脱离主辅机改造的自动化改造都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再次,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测量元件、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应首先改造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测量元件和执行机构,选用性能好、质量高的传感器、变送器、开关仪表及执行器。这里还应特别注意与执行机构相连的阀门,它直接影响自动系统的改造效果。
此外,对老机组自动化改造必须进行长远考虑,不能忽视设计的重要性,否则难以避免反复改造。老机组的主机经改造后延长了继续服役的年限,因此改造方案应考虑机组继续服役过程中不会再出现无法适应新的运行方式。无论在装置选型和功能实现上都应进行全面、长远的考虑,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目前因技术问题或资金限制暂时不能实现的功能,可留待以后分阶段实行,但在选择DCS配置时应留有可扩展的余地,并考虑DCS的开放性,以便与其他厂家设备如PLC相连接,实现分步改造的方式,逐步扩展完成整个机组的自动化改造。
4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火力发电厂的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火力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技术,其控制系统DCS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从控制范围、控制结构、总线技术、管理系统、监控系统都为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动。相信将来的火电厂自动化技术将日臻完善,为电力的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阳春、夏静波.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展望[J].电站系统工程,2003(6)
2 孙长生、冯国锋.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自动化博览,2008(4)
3 于金芳、刘涛.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8)
On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Automation and Security System Transformation
Yuan Beishi
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
1电气接地的作用
1.1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这种能够保证建筑电气系统争创云状的接地操作又被称为工作接地,是将变电站的中性点的电力传输装置与地面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没有对电阻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变电站需要有自己獨立的连接体系,这样就可以在电阻较小的睛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力的正常传输。
1.2避免电击
建筑物遭受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都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现如今建筑建设种类繁多,高层建筑的建设密度大,高度也在不断增高,受到雷击的可能|生更大。人本身是优良导体,在雨天中受到潮气的影响,使得导电量更大,也有以遭受电击。将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可有效的防IE建筑电气设备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遭受雷击,也可保证建筑中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气设备的接地操作,可将建筑吸引的电流通过电路传递到地表,形成一个回路体系,可避免雷击造成的伤害。
2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系统保护技术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为后续接地系统的处理工作提供保障。传统的处理机制中,有两种方式应用的较为广泛,但是都存在自身的劣势。一方面,土壤中添加无机盐,尽管这种方式的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盐体并不稳定,若是下雨,土壤会恢复到无机盐状态,对于接地系统的作用就会消失。另一方面,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集中管控,但是,大面积洒水的方法会造成耗时耗力的弊端。基于此,要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处理,主要是向土壤中添加接地增效剂,整体性能较为稳定且安全,并不需要非常严格的维护机制,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接地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接地增效剂包括膨润土、导电水泥以及碳粉,其导电性能较好,而导电水泥最为理想,既能在湿润的土壤环境中发挥作用,在干燥土壤中也能优化土壤接地性能。
2.1合理化降低电阻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效果,确保接地处理符合标准,要对接地电阻数值进行集中控制。第一,要利用外引接地的方式对整个系统进行处理,主接地网区域要将主变系统和电阻率低的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减少接地电阻阻值的同时,优化接地效果,这种处理机制的限制条件较多,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第二,有效扩大接地网面积,在条件允许下,要保证有效增加接地网面积,降低电阻值。第三,提高接地网的埋深。
2.2合理化整合接地系统
在接地系统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系统运行结构和控制体系予以全面重视,尤其要整合三大接地系统。其中,IT系统和TN系统不能同时安装。TN系统运行过程存在三种基础性方式,且相关适用范围并不一致,要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中处理。第一,TN-C-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对于这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要确保安全性能稳定,才能适用该系统,从而有效发挥接地系统的实际价值。第二,TN-C系统,在实际线路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系统对于线路没有较为繁琐的要求,能简化线路并且提高安全性,爆炸問题非常少,因此,在工作环境较为简单的区域应用该系统较为常见。
2.3合理化控制电涌防护器
在实际设备处理和管控过程中,要对电涌防护器进行整合,将接地线长度布置设置为最短最直,延长接地线长度,就能有效增大阻抗数值。确保高频瞬时电压和谐振总阻抗能形成有效的开路结构,保证设备和运行系统的整体效果。另外,在电涌防护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借助屏蔽防护装置对电缆进行综合性隔离,确保处理效果符合预期。除此之外,技术热源要对接地线质量展开深度处理,利用双股绞线,设计过程和设计要求都要符合材料的基本标准,并且有效避免使用单股铜线,提高质量的同时,完善设计效果和应用水平,促进整个接地系统的优化运行。
3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应用措施
3.1加强验收环节
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首次安装,应仔细检查继电保护的技术设施。充分重视验收环节,只有在所有的标准符合要求后,才能运行。其次,对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故障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有效地解决实际运行中的故障。在设备验收过程中,要对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进行检测。应注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并进行若干试验。此外,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需要根据周围环境和周围的供电电压制定更高的标准。
3.2完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相关制度
在分析讨论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时,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及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及时更新继电保护设备,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论。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认真控制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使继电保护安全运行。
3.3加强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对操作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强其熟练掌握设备运行的能力。在系统运行之前,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检查员应有多种操作方式和变电站接线方式。对这些技术检查员要有严格的选拔,只有通过选拔才能上岗。
3.4提高设备调试安装质量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继电保护的功能越来越高,继电保护的设备组成和运行环节也越来越多,如仪表表、后台监控、远动、五防等。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发挥其功能,必须注意和完善设备元器件的调试和安装,明确划分继电保护的管理分区和责任等,实现各方面的有效合作。此外,还必须注意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基础数据的输入,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对于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进行系统验证。针对计算机设备的高湿阻、安全系数和工作可靠性的问题,以及对环境和条件的高要求应在两端采用屏蔽层接地的相关抗干扰措施。在电网和两回路和直流电源中科学合理地避雷。将该位置添加到稳定的滤波设备中,再将交流电源的位置引入到避雷器等。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的综合运输,提高光缆和网络线路的抗外力和抗破坏能力,从而保证该设备的坚固性和可靠性。
篇3
关键词:化工安全教育;创新;方法
安全,是企业员工对工作生活的最基本要求,是各行各业的基础保障,更是化工厂生产永恒而重要的议题。从个人、企业到政策法规,安全第一毋庸置疑,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全国各地化工企业一次又一次的“爆炸泄漏事故”,例如天津港事件,江西电厂坍塌事件。爆炸后的伤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事故中离开了亲人好友,逝者的离去带给我们无尽的悲伤,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生命对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对个人和家庭都是一场无法弥补的灾难。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为安全工作提供思想、智力和能力保证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蝴蝶在南美扇动翅膀,几个月后在北美可能刮起一场飓风。同样道理,企业能否做到长效安全,是会受到少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不足的员工所左右的。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有助于化工厂稳定生产,有助于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减少事故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现代化管理,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掌握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原因甚多,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生产工艺资料滞后和生产设备设施陈旧等。由此可见好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要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这是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也是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总结,对于化工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正如好的教育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和谐,社会发展稳定,好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化工生产事故。
1目前化工安全教育中存在问题
1.1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意识的障碍
应试教育下,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安全知识,许多安全问题由于并为亲身经历,不能产生共鸣,而安全考试的分数也不能如实反映员工对于安全的理解。
1.2安全思想不能完全深入人心
员工是安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的本质认识最能深层次的影响教育行为。员工作为独立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思想,有着主动发展的积极本质,他们需要启发性的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
1.3安全教育纸上谈兵员工缺乏应急能力
有些安全教育只让员工拥有了理论能力,却在实际生产与事故中缺乏应急能力,事故具有突发性,会让员工精神紧张从而忘记接受过的安全教育,应让教育进入实践中去,让安全深入人们的精神。
2安全教育深度
这里所说的安全教育深度不是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是对安全知识的讲解深度。化工专业岗位安全知识的深度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的影响。以氮气窒息的原理为例,很多员工不理解氮气窒息的严重性,这里有认识的误区。首先,氮气无毒、无害,空气中含量79%,有些员工经常使用氮气,无任何影响。甚至有人认为正常人憋气3~4分钟是很正常的事情,氮气窒息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所以对氮气放松了警惕,影响氮气使用的安全意识,即便进行安全教育也达不到效果。这就属于对安全知识学习深度不够,自我经验意识先入为主。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大约250ml/min,我国成年人男子肺活量大约2300ml,成年女子肺活量大约1800ml。空气氧含量20.9%,人体呼气平均氧含量16%,肺中中平均氧浓度在19.5%左右。所以氧浓度低于这个值,开始进入窒息缺氧,就已经相当于开始憋气了。但此时呼吸是正常的,很难意识到自己已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是吸入高浓度氮气,肺中氧浓度可能瞬间降到10%以下,血液中氧分压高于肺部氧分压,血液无法从肺部获得氧气,甚至出现反向扩散,吸入者瞬间昏迷。所以,安全知识的学习深度很重要。一旦发现安全要求与生产、生活经验不协调时,要加深安全知识的培训,从理论上、专业上让员工的认同危害的存在。
3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以避免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消除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加强安全教育。首先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人的教育和管理;其次是改变教育形式,补充完善技术资料,健全安全教育体系,做到安全在心中。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落实责任、各司其职,互相监督,才能确保化工行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4化工创新性安全教育
什么叫创新?创新应该是指冲破陈规旧律的羁绊,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产品等新的事物。安全教育的创新就是要让安全更加深入人心。在新世纪里,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让化工行业更加安全,就必须“安全”二字进入员工的内心中。安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为此,在大力推进安全教育中,采用一定方法使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也是化工行业的需要。要创新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安全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化工厂,是员工工作并接受教育的场所。因此就应该转变传统的安全教育观念。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知识达到爆炸性的发展,一两次的安全学习获得的知识很有限,很难有效地运用于整个生产。化工厂要做到终身教育,深入教育,点滴教育,并让员工形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安全教育做到人人受教,互相监督,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因材施教,针对本单位的生产与建设,可以采用针对性教育使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充分深入人心,提升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其次提供自我约束,互相约束的安全教育制度。摆脱“传授———接受”这一传统的模式,人人受教,互相监督能更好的做到化工生产安全,采用这种教育制度环境,能更好的相互约束,洪洞营造安全氛围。要有效地推进创新安全教育,就必须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创新,这点可以向发达国家看齐,加强化工厂内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安全负责制。化工厂要开设各种类型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员工在实践中受教。总之,要落实和扩大安全教育内容,深化化工厂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自我约束,互相约束。让员工以扎实的安全知识积累作基础,参与各种安全活动,相互形成监督体制,做到“我安全,我们安全”。然后安全教育者应是创新安全教育的主导者与实践者。教育者的水平决定了员工对安全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化工安全的程度。能否拥有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安全教育队伍是化工厂能否安全走下去的关键所在。如何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安全教育管理团队呢?应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应使团队处在一种终身学习的状态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化工厂发展极快,教育这本身也要跟随潮流,对于新科技,新技术,有充分的理解。应不断的参加学习与进修,必须使他们处在一种永不休止的学习状态中。在不断的提高自身层次的同时还要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吸收最新的科学成果及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安全教育中。第二,安全教育者应运用新方法及技术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采用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纪录片教学等等,有效加强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安全教育者应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安全知识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员工。第三,安全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要坚定并与时代同步。只有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用最坚定的教育,管理方法在化工生产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电子技术和国际互连网络的迅速发展,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样也给安全教育带来了影响,为化工厂的安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更为广阔的平台。①计算机的使用使我们可以足不出户接受到安全教育,也能更直观的了解到各种事故的危害性。②高级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模拟事故的同时,让员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应对突发事件也可以得心应手。③国际互联网络的开通为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我们可以更直接、及时的追踪国内外化工技术发展以及化工安全管理技术,不断更新自己对安全的理解、扩展自己的安全意识。
5结论
安全教育要结合所处行业的具体情况与时俱进,通过创新,知识拓展与深化讲解,重视员工安全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廷竹,吴春江.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应做好四个“把关”[J].浙江化工,2006,37(8):21~22.
[2]陈伶浪.当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2(19):30~31.
[3]李艳敏,郑昌元.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浅谈[J].科技资讯,2009,117(28):144~145.
[4]王兵.加强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4(21):121~122.
[5]魏振枢.化工安全技术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
[6]高有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46(18):59~60.
篇4
[关键词]油田企业;安全培训;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46-02
由于石油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生产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安全工作是石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实践证明,在石油企业无论何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翻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都与安全教育培训有关;不是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就是安全培训不到位、未持证上岗,或者是虽然也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但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有的在做表面文章,有的在搞突击性的培训以应付检查。古人云:“凡为治之大本,莫善于抑末而务本。”安全生产管理的治本之举在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做到了“抑末务本”,紧紧抓住安全教育培训这个重要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队伍的新老交替、安全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根本。
1 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在石油企业,常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首先,领导重视带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企业领导安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企业主要靠各级领导进行管理,党的各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的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的认识和对安全的重视与否。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的前提。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再次,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最后,加强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重点工作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安全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并监管督导基层人员履行职责,真正保证管理到位、制度和措施执行到位、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到位。
2 新形势下,油田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扩展
在安全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视野必须更加宽阔,教育培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也将更加新颖。除一般的安全概论和安全技术内容外,当前,以下内容应当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1 安全法制
包括《安全生产法》和煤炭、建筑、交通、消防、水利、化工、烟花爆竹等行业安全法规,以及刑法、民法中的有关内容。企业管理者必须依法生产经营;劳动者必须依法作业,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利益;公众要依法监督政府和企业,并履行社会义务。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多层次、多种形式地开展全民安全法制教育培训。
22 安全文化
对于石油企业,应当开展安全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安全文化工作者。在企业的车间班组持久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文化要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职工喜闻乐见。安全文化涉及文化学、传播学等知识和方法,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应当成为管理者和安全工作者培训的重要内容。
23 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管理思想和生存策略,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企业或组织一个小小的意外或者事故就会被扩大到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产生迅雷不及掩耳的恶化后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政府危机处理机制正在日渐法制化。实践中的主要步骤为:危机的确认、危机的衡量、危机的决策、危机处理的实施、处理结果的考核。因此企业或组织更应该建立起完备的危机紧急处理系统,并懂得如何运用新的技术全方位地有效传播和控制信息,使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有关危机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应当列入安全培训计划。
24 心理干预
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危机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如果能及时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促进灾害事件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现代意义的心理社会危机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心理干预一定要专业,目前,我国还缺乏大批从事心理干预的专业工作者。安全培训教育既包括心理干预的专业培训,也包括对安全灾难幸存者和亲属的心理干预。
3 油田企业安全培训方法创新
从实际出发,培训方法应更加灵活,脱产与不脱产结合,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结合,系统培训与继续教育结合,增加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比重。考核方法应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
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各类安全教育教师(生产现场和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也要有一定的任职资格并具备胜任安全教育工作的条件:懂生产、懂教育;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安全工程学、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等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安全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和现场生产安全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绘画、摄影等技能。安全教育教师还应了解本企业重点要害生产部位、掌握相应装置的工艺流程,使所授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另外,随着生产过程中新设施、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培训教师应率先了解和掌握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成为新工艺、新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安全教育要求。
其次是教材内容要创新。教材是安全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国家人社部对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登高架设工、企内机动车驾驶员等)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材,但还有很多工种特别是石油生产、加工方面的大批工种尚无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安全教育工作者在掌握和了解安全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自行编制培训讲义并通过整理和审定使其成为适应石化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最后是在教学教法上的创新。一是要搞好调研工作。调研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通过调研可了解与培训有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法规、标准、规程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也可了解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及其对本工种的安全法规、标准、规程等的掌握情况。二是要紧密联系实际。课程设计是根据调研的情况确定培训的教学内容。培训内容一定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根据培训对象、岗位、工种、工作环境、可能发生的问题、造成的危害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三是要加强培训教学管理。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格的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抓好教学质量、学纪学风、考纪考风三个方面的工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应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座谈(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相结合等;在生产现场也可将培训的形式演变为安全知识问答(或竞赛)、事故预想、危险预知演讲会;仿真(应急)反事故演习;事故现场参观调查分析会;安全生产情况和趋势分析会;当年事故今日反思讨论会;请历险、睹险职工现身说法等。另外在培训的同时进行生产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查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提防范措施等工作都将更好地增强培训效果,同时为企业增加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培养模式改革;水产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70-02
一、引言
自2002年教育部批准率先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以来,至今全国已有160多所大学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散于理、工、农、医等不同院校。不同高校由于各自办学特色和学科背景不同,对新时期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差异很大[2]。大连海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经过十年招生办学的经验凝练,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充分体现出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特色,着力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我国目前十分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1]。
二、培养方案的修订
1.修订的总体思路。(1)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专业特色:①水产特色:立足于我校的发展特点,将本专业建成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特点的专业。一方面,通过课程设置体现水产特色,如水产品追溯体系、水产经济动植物学、冷冻冷藏工程等;另一方面,在课程大纲中充分体现水产特色,如“食品工艺学导论”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四分之三的内容为水产品加工相关工艺。②预防医学特色: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食品的营养、品质控制及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内容,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必然要加强相关预防医学的课程,如生理学、免疫学基础、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使学生建立“保护食品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并最终使食品制造者获得利益的关键”的观念。(2)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课内实验课外开放性实验创新学分实践科研项目训练创新设计大赛”多层次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本次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而且对实验教学内容大胆改革,最大限度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并鼓励本专业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承担实践教学。(3)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本次培养方案把培养目标设定为着力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了大量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控制的课程,如分析化学B、仪器分析B、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感官与物性学等分析检验类课程,以及食品安全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技术及检测、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概论等食品安全控制的专业课程。其次,要对食品进行质量安全控制,必须熟悉食品的加工过程,因此,专业设置了食品工艺学导论、现代食品工厂设计、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高新技术概论等课程,来加强学生食品工艺方面的知识。再次,为了培养宽口径人才,使毕业生除了能从事食品质检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胜任管理和商贸方面的工作,我们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食品标准法规与审核认证、食品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食品物流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
2.培养方案的特色。(1)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特色与预防医学特色有效结合。立足于我校的发展特点,将本专业建成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特点的专业。一方面,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体现水产特色;另一方面,加强预防医学的课程,使学生明确水产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掌握水产品营养的保障和安全卫生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2)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宽口径的人才,使毕业生除了能从事食品质检方面的工作以外,还可以胜任管理和商贸方面的工作,在培养方案中一方面加强分析检验与质量安全控制的课程,同时加入管理和物流课程,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面;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环节。这样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和水产行业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群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三大类。专业注重专业课的课程群建设。现已形成6个课程群,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群、预防医学课程群、食品工艺工程课程群、食品微生物课程群、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群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法律法规课程群。
2.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关系。(1)化学和预防医学类的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2)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与食品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条件密切相关。食品工艺工程课程群,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工艺,特别是水产品的加工工艺,为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打好基础。(3)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是食品检测与监控内容,因此,食品微生物课程群、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群、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课程,从三方面使学生掌握食品化学毒素和微生物检验的有关技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及检验技术;及时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趋势。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多来源于外界的污染,极少数来自食物本身。其污染既有人为故意所为,也有管理不当造成。因此,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还要有食品生产管理和相关法制法规的内容。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食品生产、流通和贮藏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熟悉国内外食品加工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
四、培养方案修订的经验总结
1.引入资深专家和企业家,加强专业建设指导。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国内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企业家组成,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将继续引入行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针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讨,结合当前的食品安全发展方向和就业形势,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2.科研促进教学,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近五年来,团队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公益计划、农业部标准计划、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大连市等科研项目,引入科研经费约800万元,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和专业现有科研平台,构建了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将专业领域前沿的发展状况与动向,融入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结合实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科研平台促进了实验室开放、加强了实验室建设与资金投入,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升。
3.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一些稳定的、优秀的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是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3]。实习教学内容要体现技术实用性、先进性,以弥补有些知识更新慢、实验方法陈旧、动手机会不足等薄弱环节。学生到实践基地实习,不但实现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还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
五、结论
大连海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特点的专业,肩负着为东北地区培养水产质量安全控制方面专业人才的重任,通过培养方案的修订,可以提升毕业生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水产质量与安全控制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广河,陈振林,伍淑婕,谢冬娣.地方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310(3):86-88.
[2]刘胜斌,王春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4,(2):83-85,88.
[3]李伟,金桥,佟长青,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38(4):217.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 the Specialty of Aquatic Products
LI Zhi-bo,ZHAO Qian-cheng,QI Yan-xia,WU L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Dalian,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篇6
Abstract: Providing the young talent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about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maintain the network stability is the main aim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ipline. To help all the studen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ology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the way of informationization, quality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university.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increased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ipline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his major. This paper proposes to remain little time in class for students to present the latest cas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each other.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ubject, it combines the experiments with appraisal system and onlines examination, increase summer class practice to enhance bo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关键词:信息安全;普及;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popularize;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innovative consciousness;practic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21-0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信网络广泛覆盖,网络化的消费生活和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主旋律。随之而来的不仅有生活的丰富和工作的便捷,还有更为高水平的网络攻击和信息诈骗,对人民的工作造成了重大影响,生活产生了巨大威胁。
另外,2013年6月斯诺登事件和“棱镜”计划的曝出,也让我们更深刻的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在国家层面的影响。由此看出,网络安全面临威胁日益严重和风险逐步扩大;强度高,规模大,组织严密的国家级网络威胁已经逐渐明显。信息安全学科的设立,不仅在于维护广大公民的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也与保卫国家安全息息相关。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已经作为国家安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2月27日的主持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中,深刻阐述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使国家网络空间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培养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网络安全人才是实现网络强国的基础。因此,在信息安全学科教育过程当中采取理论实践与素质培养并行方法,使学生兼备高水平的网安全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信息安全素养,至关重要。
1 学科特点
信息安全学科作为一门涵盖网络,通信,电子商务,法律等的交叉学科,涉及行业及领域较为广泛,综合性强,具有以下特点:①课程涵盖丰富冗杂,涉及高等数学,代数与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等,除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外,信息安全学科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法律底线和是非观念。②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时间短。课本上的原理和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细节,但当前面临的问题及需求的技术和相关原理短时间难以呈现在课堂上。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仅仅通过试卷上面的分数来现。
针对以上特点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课程改革。(图1)
2 学科教学改革
2.1 信息安全素质教育的普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开篇之语就点名了创办大学,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发展科技,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培养能够为能够肩负社会责任德才兼备的青年力量。信息安全学科旨在培养兼备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和维护网络稳定安全责任感的人才,因此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并加深其对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普及信息安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作为一个拥有6.88亿网民的网络大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网上购物、订票、学习,求职、同城交易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而网络安全问题素质教育却存在严重缺失: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通常靠自觉,而信息诈骗靠标语提示还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具有威胁的链接常常因好奇被点开等,各种人们面临的各种信息安全威胁基本靠个人的安全意识,很难识别,一旦爆发,即使利用相关计算机技术进行溯源或防御,损失只能降低不能完全消除。在本科教学中普及信息安全常识,把信息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进行推广,全面提高国民的信息安全意识是防范各种网络威胁最基本的措施。
2.1.1 在高校普及信息安全素质教育
对于全体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普及应从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开始。网络安全是动态的,开放的,相互之间关联性强;在信息飞速流通,通信网络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小小的事件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将信息安全素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普及和推广,不仅要让全体学生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更要教会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分辨各种信息,使“徐玉玉”等大学生被骗身亡的悲剧不再重演;从而使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安全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对网络技术从“会用”变为“用好”。
2.1.2 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增加相关法律和心理学教育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在应对安全挑战时需要与不法分子斗志斗勇。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入一些心理学和法律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而对于安全意识的培养要不断强化,不能一蹴而就,要将它渗透到每节课中。对每一个相关知识点有实例引入,并进行相关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延伸,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个问题,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
2.2 课堂留余,给学生展示交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思考是真正学习开始,只有学生开始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听众,被动的复制和记忆,缺乏思考。教学中,在课堂留出十分钟时间,布置相关课题,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展示交流,促进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针对信息安全学科的特点,展示和报告的课题可有以下选择:①对于目前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做出总结和分析;②以小组模式进行选择实际网络威胁案列进行介绍;③分两个大的组“攻击方”和“防御方”,进行攻防模拟。
这种课堂互动性较好,能够使学生独立思考,并对相关知识做出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体会,使学生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2.3 设置有自动评价机制的实验模拟系统
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实验课支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学生众多,机房空间较大,不易管理。学生有问题时老师分身乏术,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而学生遇到的问题大多相似,但由于座位分散,很难统一进行讲解。
为了使学生最大范围的得到解答,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参考一些大型考试,如“信息安全大赛”设置带有自动评价机制的实验模拟系统,对个别难点进行讲解,在同学多次错误,无法进行的时自动提示。②可简单在线统计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在得到老师准许的情况下,让率先正确完成同学辅导有困难的同学。
这种实验课方式能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解答,同时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4 无纸化考试
线上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可方便快速获取所需专业技能和所学知识,且上机练习及考试能够自动记录学习中的错误,辅助学生不断提高。
就信息安全学科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来说,学生的专业水平,需要用上机实践检验所应用理论正确,算法精准,程序无误才算真正到位。在平时练习和期末考试采取无纸化的形式考核,可以同时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5 增加寒暑假实践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虽然有实验课辅助,但像毕业设计一样综合性强,能够系统深入体现专业技能的设计较少,不能真正锻炼学生实际处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业精于勤荒于嬉,寒暑假漫长的假期,如果疏于练习,很可能将之前的知识遗忘,新学期在学习上衔接困难。增加寒暑期实践课题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状态,结合理论,提高实践能力。
寒暑假实践课题可以有以下选择:①对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进行总结分析并整理成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前景和当前前沿热点。②选择历年毕业设计进行学习和分析,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③结合兴趣点和信息安全学科特点做出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创新点。
3 结束语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毕业生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把素质培养和传授知识同时进行,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同时具有良好信息安全素养的专业人才。在优化信息安全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上原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积极探索,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为我们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过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网站,2015-12.
[2]朱薇.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
[3]黄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体会与案例[D].中国传媒大学.
[4]李丹.“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5(34):208-209.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协同发展 建设 管理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面临的最新以及最重要的课题就是通过理解电子政务的经济内涵以推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实现有机接轨,最终实现电子政务的经济延伸职能。
要把电子商务推进到更高的水平,不仅依赖于市场,而且依靠政府的促进,而促进的重要举措就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1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以为公众服务为核心,改革政府的结构和运行,加强政府与外界的联系,通过给公众提供更方便的信息来源渠道来增加和维护其权利,并实现更有效的政府管理的过程。电子政务就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机关或有关机构以电子的方式处理政府事务和进行公共管理。主要包括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于企业的电子政务以及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三大部门。
企业在进行商务活动时采用电子方式或以电子手段进行经济的活动就是电子商务。它是企业用于交易的一种新颖的方式。企业利用这种电子方式可以提高流通效率,加强自身与消费者、供应商、合作企业以及政府的联系和交流,更方便快捷地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电子商务主要包括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2 我国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协同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
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仍显滞后;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虚拟市场监管不力;电子商务税收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法;物流配套体系仍需完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存在体制。很多电子政务方面的体制不够完善,如建设、管理、预算以及运行等体制,由于不能够有效的落实组织机构,造成了职能配置以及运行方式不明确。
第二,没有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整个系统的垂直性连接较好,但是横线性的联系相对较差,出现了纵强横弱的特点,甚至很多有信息资源的部门不愿意跟其他部门分享信息,在这种体制下,就造成了各自为政的现象,背离了协同要求的系统性以及开放性。
第三,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应用系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效率低,由于没有统筹规划,目标不明确,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了政府网站设置不规范,域名的关联度低,互联性差,内容上单调重复,给公众的查询和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第四,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将认证认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结合起来,实现机构的电子作业,我们在未来会遇到以下几方面无法回避的问题:
第一,已经形成的用户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由传统的机构认证认可业务转向网上作业,申请人一开始会排斥后者,还是习惯性地通过咨询机构联系相关认证机构,向有关机构递交申请、材料等等。网上作业的实现需要时间和技术的双向支持。
其次,网上业务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的保密性。互联网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我们的很多信息随时都可能被黑客盗取。针对这一点,认证机构需要投入开发相关的安全防护程序。并且,机构必须保证网上完成的认证的法律效力。这就对资料审查以及产品审核这一点做出了极高的要求,机构必须为其发放的认证资格负责。以上这几点,是我们在发展道路上直面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在认证认可电子政务开展的同时,使得认证机构信息变得更为公开、透明,认证结果也可以实现查询。
3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3.1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不同、目的不同、核心不同和表现不同。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电子商务的主体是企业;通过电子的方式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效率以及社会效益是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而通过电子方式提高交易实务的效率以及交易主体的经济效益是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服务,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贸易;电子政务表现为统一性,电子商务表现为多样性。
3.2 政府电子政务的示范作用,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较容易实现,企业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中的重中之重,应优先发展,其中还有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是大宗的,通过引入电子商务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B2B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虽然企业网上采购有很多优势,比如:降低采购成本、获得采购主动权、提高采购效率、优化存货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但是这种需求虽然大,却因为网上的商业信誉问题,不能快速发展起来。政府网上采购可为企业网上采购作出榜样,带动企业网上采购。政府的信誉度高,对买卖双方不存在不讲信誉的问题,加之政府采购多为财政性资金,资金上有保障,政府网上采购能为解决网络交易信誉问题带一个好头,以此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3 政府关系管理(GRM)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为了在市场销售中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不断升级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就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与企业的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行维护、管理和更新,这就是客户关系管理;虽然政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也要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这就是政府关系管理。
3.4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在技术和建构设计流程上,可以互相促进借鉴。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很多技术资源都是相通的,可以共用的。比如:CA认证应用技术、跨平台的信息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协同工作技术、传统OA与网上办公集成技术、标准化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为了有利于其快速发展,在构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对方资源以及相互借鉴来实现。
3.5 政府建立网上专业交易市场,可带动电子商务为经济建设和市场建设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方面。政府建立网上专业市场不仅具有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双重性质,而且能为指导和管理电子商务积累经验。中小型企业、个体企业的资金与信息技术有限,需要政府为其建立起面向供需双方的专业化网上市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对于繁荣市场,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重要。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的网上专业交易市场,既具有权威性,又可避免重复建设,还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前来参与,迅速形成规模和气候,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都在互联网环境下快速成长,也逐渐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市场成熟,电子商务市场的成熟也使电子政务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子商务没有电子政务的监管辅佐,就失去了它该有的安全可靠性;电子政务没有电子商务的促进,它也更难让社会大部分人群接受并推广使用。所以说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相互离不开。
参考文献:
[1]杨路明等著.电子政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李琪主编,彭丽芳,魏修建副主编.电子商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李义著.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M].武汉大学出版社.
[4]郝卫东著.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
[5]张海潘.软件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明日科技.ASP开发经验技巧宝典.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7]韩国锋.ASP第一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 上一篇:非遗传承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下一篇:电工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