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的共同性

篇1

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要求兵团更好地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工作,成为新疆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引领者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先行者。

一、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包括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在长期的民族交往和融合中,中华民族文化深入人心。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理念、价值规范、审美追求等深刻地融入到了各民族的血液中,并形成了能体现各民族文化气质、为各民族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追求与信仰,是中华民族整体意志、整体思想和整体精神的高度整合。弘扬中华文化、培植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各民族群众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兵团在文化宣传中要更多地强调中华文化认同,更多地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要和兵团教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整体规划,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宣传。要和各族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增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亲和力,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兵团弘扬中华文化、培植中华民族精神要采取多种渠道,探索有效方式和方法。第一,利用传统教育手段,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中国历史》、《新疆地方史》、《宗教文化史》等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对中华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中文增强中华文化的普及,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第二,采取综合信息传播体系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媒体,采取专题、专栏、评论、访谈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文化。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宣传,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传播中华文化的强大合力。第四,保护、发掘兵团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遗存,通过建设中华文化遗址公园、开展中华文化展和专题展览等形式弘扬中华文化。第五,通过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如集市和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等。第六,充分利用兵团屯垦文化、军旅文化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在历史教育中、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中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二、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文化的“共同性”,建设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文化,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途径。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要求兵团必须加强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共有精神家园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是各民族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形成共有的价值信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是形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途径。

解决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共同的文化,在发展兵团文化进程中需要更多地培养共同性,要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要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培育共同理想信念,最终建立起一个能充分体现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华文化。

首先,坚定树立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文化的思想认识,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要克服保守的民族文化观念,科学对待民族文化。其次,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元素。再次,在现实工作中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文化宣传等过程中促进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鼓励各族群众的交流,加强兵团和地方经济、文化、人员等方面的融合。

篇2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

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使各种思想文化主张和多种研究成果得以充分地展示和交流,从而形成新的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研究。但是,一些思潮的兴起,又给民族精神研究带来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对其中蕴含的深层理论问题加以廓清,而这离不开对当代诸多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反思。就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辨析,可以明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约8000字

论“民族精神”概念内涵的规定性

李煌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对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学界争议颇多。但是通过仔细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只是表面的,它们之间不仅不冲突,而且正好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在内涵上的七个规定性,即历史性、核心性、时代性、开放性、特质性、共同性和广泛性。这七个规定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约4500字

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深层解析

孙文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往往通过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表现出来。但理解民族精神,不能仅从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层面分析,还要把握影响其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的深层原因。概括来说,民族精神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把握:民族世界观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情感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民族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理论探索》2009年 第3期,约4000字

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篇3

1 体育与人类学

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带来的是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人类体质的弱化。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突变,直接导致人类的体力不再是唯一的生产力衍生因素,这必将引发体育方式的彻底变革。体育人类学正是要将体质和文化结合,探讨人类学社会的异化导致的体育需求,揭示体育与人类其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确立体育在未来社会的行进方向。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追寻健康的积极方式,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体育人类学,为实施基本关怀提供理论依据。

2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中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2.1文化整体观

时至今日当代社会人类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仍然不断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做为一个动态与变化的整体,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宏观角度来双重观察,做人类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对比分析,从而循序渐进的认识田野工作中较小的区域范围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整体观论是一个辩证的理论,即整体是必不可缺的,同时又与文化是相对的。人类学的哲学理念与各种研究理论方法,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下,对特定的人群得出的认识;为了深入探索理解特殊现象,还要基于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才可实施。

由此可见,体育科学者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者也需要具备文化的整体观理论。

2.2文化适应观

通俗讲适应是指在地球上的生物种群在通过自身变化的同时与周围环境所达成协调,并且繁衍下去的发展过程。人类适应的原则既包括生物性适应还包括文化性适应。人类自身的生物性适应是指人体同周围环境相和谐并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自身体质协调。人类的文化适应能力是通过改变本质生活方式的策略所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和谐。

在人类的文化性适应能力中较为侧重群体层面,并通过参与群体活动来获得社会文化的力量。再以教育教学、创新思维、科技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得社会能够走可持续发展得路线,从而改变环境状态。

不同文化要素之间可以进行跨越式的交流、吸引、融合,旧有的秩序和规则被不断的打破,再重组后吸收了新的文化要素。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在不断地重新定位,以获得在新形式下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存空间,重新构造自身。

2.3文化普同观

所谓普通性或普同论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各个省际区域的人民,无论肤色与民族是否相同,大家都归属于同一物种的后代,因而每个人都是平等相同的。进一步去说,人类在心理的与生物的、社会的与文化的之间共同性特征就是我们民族,我们人类学要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定义。

人类学的普同性从认识论原则上看,人类学一直在强调社会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在考察全人类所共同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行为特征和一些普遍意义的生活方式。从人类学的一种理论想法出发,可以发现文化是被认为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由于人类的需求很多是相似的,所以从另外一种人类学理论角度研究,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有很多人类共同相似性。

2.4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是人类研究文化的一种态度,一切民族文化研究的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不能用高与低之间的等级来划分。衡量文化的方法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每一种文化的存在有具有珍贵的意义和价值。

平时人们经常习惯于把自己所属的群体文化价值和传统观念来对比、衡量、判断并且解释其他社会文化行为的存在,这正是所谓的“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极端表现的状态是“文化沙文主义”,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信仰和习俗永远高于别人的信仰和习俗,并以自己为中心的文化氛围来规范他人的民族文化行为。

民族中心主义的利端有助于强化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弊端在于不可过分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这样不仅容易引起对他民族的否定和排斥情绪,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极端的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无法作价值的评判,但是历史轨迹在前行,社会环境在发展,科技创新在变革,民族文化在延续,我们都应对所有文化都抱有宽容的态度。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该理论所支持的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批评而去赞同或接受某一个人群的所思所为,我们可以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环境、历史和社会中来加以评估和对待。

3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中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

3.1访谈法

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或提问的方式来获取相关学科的研究资料。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武术派系有其辉煌的历史和贡献价值,但因为年代或历史原因没有专业的人员来记录相关武术使志,从而导致其武术技术失传,或成为没有文字记录的空壳武术。

3.2文物搜集法

历史文物的展现让我们一起重温历史,遐想与回顾的瞬间历史状态由心而生。对研究中国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历史,特别是对远古时期体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作用最为显著。

3.3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俗称田野工作,是指在接受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走访进入某一社区或地域,通过参与观察、居住体验在当地居民家等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调查工作。此法可以运用到针对某个省际地域的武术发展变革研究中,走访调查,深入到这个地区的习武者中,跟踪记录当地习武状态。

3.4谱系调查法

谱系法就是收集相关家谱编辑成系谱表,从而确定亲属形式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方法。谱系分析法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搜集全面的整个世系群,业是田野工作中可以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关键出发点。此法对于研究某一武术门派的历史传承和具有代表成员的发展经历研究有很大帮助。

3.5自传调查法

也称为个人生活史或生命史访谈法,是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探访交谈,将研究的对象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经历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如对某一武术派系关键人物的自传调查研究,可以得知此流派某段时间内的大致发展情况。

3.6定点跟踪调查法

针对某一研究地点在时间上进行纵向跟踪调查研究,一次来了解某一地区各方面的发展与变迁。运用此法尤其是用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变迁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 结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革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在发生质的转变,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甚至走向消亡。以人类学的视角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研究影响民族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挖掘民族体育发展的历程,深描民族体育文化的色彩,实现民族体育文化发掘,复原或阐释民族体育文化本质,这正是从人类学视角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潜在价值与优势所在。无论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还是现代社会的民族体育,都是社会历史变革不断发展的产物。

篇4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作为历史文化底蕴基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仅表现在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其中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本身具有明显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使我国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篇5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思考

在经济、信息、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种文化价值观念逐渐集中在一起,使得我国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国家。我国的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当地的高等教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区多元文化的发展给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下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1多元文化概述

多元文化的涵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不同的种族、语言、信仰、行为等组成的文化,其关系是平等存在,并且互相支持。在这个地区中各个民族共同享有文化认同权、经济发展权和社会公平权。多元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是多元文化的一个关键特点,其包括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多元化的行为方式;其二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各个文化均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方式,各个文化之间没有贵贱之分,都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其三是多种文化的交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加,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这也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四是多种文化的共同性,为了多种文化的共同发展,需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价值,在多元文化中,不能将各民族文化同质化发展,而是尊重其政治信仰和文化特点,达到多种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

2多元文化的背景特点

2.1多民族聚居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经历过多民族的融合,早在公元前高原上的藏族就与中原的汉族有着密切联系,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草原上各个分散的民族逐渐统一成藏族。根据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藏族在发展中融入的民族主要有汉族、纳西族、蒙古族、满族和羌族等,并且也有少部分的藏族人民加入到其他民族中。在拉萨的寺庙中,有藏传的佛教文化、汉地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地区的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各个民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因此地区的高校学生也呈现出多民族性,即地区高校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多样性的。

2.2多民族文化互相融合

在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均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人民具有淳朴、勇敢、勤劳的性格,用自己的劳动开发出举世闻名的藏族文化。拉萨是的省会,存在着藏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推进了地区的文化发展,拉萨成为了多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发展的中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有吸取来自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结合本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在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多元文化使得地区的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并且对于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也有机会吸收多种文化。

3多元文化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地区的高校中,生源来自多个民族,并且大部分学生属于少数民族,所以在高校的教育对象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等互相交流融合,对地区高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生在面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教育时会感到新奇,在传统思想和个性文化的发展中,学生会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迷茫状态,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判断各个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其次是不同文化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信息来源增多,学生在不同民族文化教育和道德评价中会感到迷茫,这时就需要学校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养成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地区的高校道德教育,要营造出一个民主、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自由讨论,理性思考,。

4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4.1多种道德教育方法相结合

随着网络化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区的高校学生除了学习教材上的道德教育内容,还有多种途径接受道德教育,并且受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理解从不同途径获取的信息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原则。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从而让多元文化更好地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首先是正确认知多元文化,地区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通过多途径开展道德教育,比如校风校纪、班级活动等。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和民族文化,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的背景特点,让各个民族文化的特点都得到尊重和欣赏,加强各个民族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班级的团结,让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形成积极的民族态度,从而让高校的道德教育呈现和谐的景象。其次是澄清多元文化的价值,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多民族文化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发展的趋向中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加强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用客观的态度去分析民族的价值,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学校要避免各个民族文化的冲突,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让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其三是加强多元文化的实践体验,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重多民族文化的体验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体验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师生之间、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互动,创建民族文化的教学氛围,自由讨论,互相理解和尊重。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各个民族的特点来创建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对民族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要强调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欣赏能力。比如高校可以举办一些民族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创办民族社团,加强实践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4.2遵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地区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环境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构建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特点的高校道德教育体系。虽然多元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核心的价值观是统一的,那就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这种核心思想被普遍地认同和传承,是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价值观念主要有勤劳、正直、勇敢、尊重、公平等,这些价值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也要确定这些价值观念的主体地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观念包含了不同民族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在各个文化的差异中形成互相尊重的和谐发展体系,因此要让学生以社会价值观念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强化学生的信念教育,从而让道德教育得以更好的开展。

4.3正确对待民族道德的多样性

学校在强调了主导价值观念的地位后,还要向学生介绍其他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将各个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呈现出来,让学生正确对待。教师要鼓励学生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并且让学生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比如多参加多民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展现自己民族的特色。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互相交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各民族学生之间更加团结。

5结语

地区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结合多元文化的发展形式来开展教育活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加强民族团结,让学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文化、道德观的价值,从而使多元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学校要加强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校中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从而让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得以更好的开展。

作者:强巴央珍 单位: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侯银亮.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之思考[J].文教资料,2013(21).

[2]全春花.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3.

[3]万晖.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和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

[4]成亚伟,张杰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措施[J].河北省石家庄学院文学教育,2014(11).

篇6

然而,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往往以突出表现差异和颂扬优越感的方式来强调民族特性”,在赞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不自觉地贬低其他文化。曾见到幼儿园进行“筷子”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把外国人不会用筷子说成没有中国人聪明。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同样,在介绍其他文化时,也常常与自己文化进行优劣比较,其结果使我们的孩子不是自卑就是自傲。21世纪世界将形成巨大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以致不同文化将面临共同的问题,于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决各自文化中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国际视野,相互借鉴经验。为此我们不得不面向世界,随时了解国际学前教育的动态,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有些世界性的教育动向正是我们教育的趋势。

“文化和我们的关系就像是水和鱼。水中之鱼不知道水的存在,只有跳离了水才发现水的重要。而教育是为了传递文化。经过文化熏陶和专门训练使孩子拥有文化的习性,使之社会化。多元文化教育也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非常热门的话题。许多人无法认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我们必须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看看现在的国际局势,国家和国家间的接触愈来愈频繁,彼此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人民出国旅游的机会愈来愈多,计算机网络的发达更是达到「天涯若比邻的境界,若我们能认识、了解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将促进良性的交流。

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自然也成为早期教育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文化的多元共存意味着文化即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生态平衡,避免过分偏离或过分融入。

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文化自尊”的教育,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丰富性,培植民族文化尊严。例如,幼儿园开展的“国庆”主题活动;“中秋节”制作月饼,与家长共同品尝,体验劳动成果与亲情;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尊敬、爱戴老人,母亲节为妈妈献上最深情的拥抱,等等,这样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使幼儿对我民族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尊重”的教育,则是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殊不知,不同文化的认知特征很不相同,因此对不同文化进行价值观和风俗的优劣比较是不合理的。为避免上述误区,我园在多元文化教育上致力于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内涵,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文化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

在贯彻上述理念的基础上,我园的多元文化教育目标是通过各国各民族文化习俗、艺术、节日等教育内容让幼儿感知和体验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东西文化的差异性。即在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包括双语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为此,我园在强调“双语教育日常化、生活化”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活动。活动注意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从活动中体验过节的快乐,同时还特别注意采取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进而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兴奋,积极查找与这些节日和国家相关的资料,并发动爸爸妈妈们一起参与;师幼一起分享节日文化、体验节日的快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体验节日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了有关外民族文化特点及习俗的知识,真是双丰收啊!

除了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体现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我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已经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不只是教育中加入一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而是要以“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来进行教育,其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观察和了解文化背景导致的个体差异,进而研究相应的对策。因为同样的发展问题,如果是文化因素不同,方法就不同;再次,具备文化的敏感性和响应性,学会与不同文化的幼儿和他们的家长相处;最后,关注处于“文化适应”中的幼儿,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此外,还要善于利用文化差异根源,对本土文化和来自异域文化的孩子都要进行根基教育,对处于劣势文化的孩子给予与处于优势文化中的孩子同样的尊重,并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健全个性的合格的国际化小公民。

对于对蒙特梭利 教育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会更加赞同这一说法。蒙特梭利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有文化内涵、有文化素养的新人。这个“新人”,因为吸收了当地文化的养分,而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从事蒙特梭利教育者的工作,就是——用文化熏陶幼儿,让幼儿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帮助幼儿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将所部分中西方节日纳入到了日常教学安排中。其中既有形式多样的庆典活动,又有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节目,让孩子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较为真实地体验节日所承载的多元文化。

在中秋节、重阳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国庆的重大节日到来之际。借此机会,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渗透多元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梳理了多元文化与五大领域的关系。通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的有机整合最终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多元地发展,“中秋节”孩子们结合故事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又结合奥尔夫音乐活动将经典传统的《八月十五月儿圆》这首儿歌进行了改编。在改编活动中,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之后我们又结合家政活动,全园小朋友一起动手制作了月饼。晚上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们在走廊处安排了猜谜活动,并请孩子们把亲手制作的月饼和家长一起分享。在“重阳节”活动中,我们也制作了精美的食品给前来参加运动会的老人们品尝。到了“万圣节”,一系列的活动更使得孩子们流连忘返、兴奋不已。从早上到6个家庭的“讨糖游戏”开始到傍晚的万圣节游戏,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西方过万圣节的气氛与文化。之后到来的“感恩节”,孩子们制作了印第安人的小帽子,用表演的形式向家长们再现了感恩节的由来,伴随着感恩的歌曲,孩子们向家长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篇7

一、浓郁的民族文化之美

我国的民族舞蹈服装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性,它表现在宗教、社会与民俗等方面。民族舞蹈服装在很大程度上都保持着该民族原始崇拜的意义,如苗家服装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其中著名的是“好五色衣裳”,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诗句。它是苗族人民的服饰符号和象征,也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红河南岸的彝家姑娘头上都戴有银光闪闪的“鸡冠帽”,脚上还穿着精巧别致、形似鸡爪的勾尖绣花鞋,这表示着雄鸡将永远伴着姑娘,深信厄运不会近身。纳西族妇女常披七星羊皮披肩,这种披肩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任劳任怨、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这些都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风尚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崇拜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设计师不容忽视的民族舞蹈服装的特色。

服饰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是精神信仰的承载物之一。我国民族舞蹈服装也是民族重要祭仪活动的道具,是强化神性的物质实体。如在汉族麒麟舞的道具中,麒麟被的五色彰显五方的阴阳观念,精致的五色披被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这些表演服饰虽然朴素,但透露着中华阴阳观的传统文化。据传苗族是古代神话中蚩尤的后代,因他敬牛,所以苗族服饰保持着牛头装饰。在祭仪仪式中,头饰中高高扬起的两弯水牛角,是苗族美丽至尊的象征,具有明显的图腾崇拜的色彩。

二、实现历史性跨越之美

我国民族舞蹈服装是民族文化形象的“活化石”。在设计时,设计师应跨越历史,分析各民族服饰文化形象,从外在表现延伸展示其鲜活的个性,深入地挖掘该民族的精神面貌。如服饰上有明显暗示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的景颇族人,通过包头、筒裙上的图案纹路来表示该民族从北方南迁的轨迹,同时还表达出对祖先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的追念与继承。此外,我国民族舞蹈服装设计还注意突显服饰上象征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的象征性。我国民族服装有些反映阶级社会的等级差别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差别逐渐消除,而在服装上的象征意义依然显著。如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彩色的“苏乎拉木”意为绣花靴子,系王公、头人、佛爷专用的靴子,一般平民不能穿,这是蒙古族草原服饰风格之一。青藏高原藏民服装色彩特别鲜艳,大襟藏袍比身长,其充满高原风采的服饰显示出藏民雄健豪放的性格特征。藏族受游牧生活的限制,把所积蓄的珠宝首饰满身披挂,它显示的不仅是美,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苗族姑娘全身的银饰常达二三十斤,全身闪亮的银饰一方面使姑娘美丽出众,另一方面则显示出家里的富裕。

(二)突显地域性的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构成特殊的服装文化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地域性特征。鄂伦春族用狍皮制作的毛皮服装,既御寒防雨又耐磨,非常适合狩猎时穿用。其完整的狍子头皮缝制的狍头帽的顶部有双角和双耳,在狍子的眼眶处还嵌有用黑色皮革绣制的眼睛,形态非常逼真,在狩猎时可以达到迷惑猎物的目的。横断山区京族居民的服饰以衣裤型短装为主,既简洁、美观,又适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生活。藏族生活在地势高、气候寒冷的地区,藏民穿的袖长腰肥的大襟长袍是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生活,厚重保暖,胸前的地方可以放日常所用的物品,方便实用;天热或劳作时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子卷藏在腰间,夜晚睡觉解开腰带可铺盖。因此,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民服装风格。有些蒙古族服装既吸收了藏服的特点,又保留了蒙古族服装风格。如蒙古族男袍和藏式男袍仅在穿法上略有不同,蒙古袍的下摆要比藏袍提得略高。藏族女袍是长圆领,蒙古族女袍衣领为较短的长方形。男女均系色彩鲜艳的丝绸腰带,脚穿牛皮或绒布制作的靴子。这些具有地域特点的民族服饰,是设计师创作的依据和源泉。

三、集大成美的统一体

我国民族舞蹈服饰既要彰显华夏民族共同性的集大成美感,又具鲜活的民族个性。它把形式美、装饰美和实用性这些丰富多彩的“附加物”有机地组成一体。这要求舞蹈服装设计师应从更深的文化层次考察民族服装,剖析民族、历史和民俗等问题。

(一)我国民族舞蹈服饰与饰品相依相存,是完整的形式美。民族舞蹈服饰的造型一般大而突出,不妨碍肢体语言的发挥,色彩在整体搭配中常起到强调与对比的作用。如黑彝男子的基本服装色彩以黑为主色,即黑衣黑裤、黑披肩(察尔瓦),头顶黑布英雄髻,衬托得彝家汉子格外英武。结合色差对视觉的冲击力,根据他们的生活风俗,黑彝男子左耳戴缀有红丝线蜜蜡玉大珠,手腕戴银龙大镯。倒向右侧的英雄结与左耳的大型耳饰形成不对称却均衡的关系,红黄色的耳饰还起到点缀与强调的作用。

(二)我国民族舞蹈服装与装饰形成的视觉美感。舞蹈本体语言审美需求是民族服饰设计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蒙古族的头饰、藏族披挂于全身的装饰、滇南彝族腊鲁姑娘鲜艳的银袍围腰,这些饰品带来视觉效果的冲击,其银光闪烁,耀眼夺目,使舞蹈别有一番风情。这都要求舞蹈服装设计师深入调研,进一步挖掘设计灵感,在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创造符合潮流的穿着风格和搭配形式,将我国民族服装的风格发扬光大。

(三)我国民族舞蹈服装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紧密相关。 各民族服装的产生常常与其劳动生活密切相关,如披肩、背垫等与身相随的生活物品已成为民族服装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实用又满足审美需求。如独龙麻毯是独龙族的一个特殊标志,五色麻布制成的独龙毯自肩斜披至膝,显出粗犷豪放的风格与古朴原始的风貌。纳西族的羊皮披肩、彝族的“察尔瓦”等都为该民族服饰增辉添彩,装饰搭配得完美协调,使舞蹈本体与民族符号浑然一体。

篇8

关键词;音乐创作生产;捷克;音乐;社会

任何形式的音乐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绝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广义上的社会音乐生产不仅仅包含音乐作品的创作、音乐作品的表演,而且也包括音乐理论的探索、音乐思想和音乐评论的生产,它们都被划归于社会音乐生产的范畴之中,换言之,社会音乐的生产是“多项精神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体”。处于社会之中的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追求、能力、喜好等方面来确定自己所从事的生产的类型。捷克的社会音乐生产由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因而凸显出与一般的音乐生产所不同的独特性。

音乐的创作生产是社会音乐生产中“带主导性、核心性的生产活动”。音乐的创作活动是音乐表演、音乐评论等其他音乐生产活动的产生源泉,也是音乐理论的实践探索。音乐的创作生产不仅仅受到音乐家个人的影响,和社会历史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19-20世纪中叶的捷克音乐创作是丰富多彩的。在19世纪,以“捷克三杰”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和亚纳切克为代表的捷克民族乐派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捷克音乐和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热忱的爱国情怀在音乐作品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也得到了音乐听众的热烈回应,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进入到20世纪,捷克涌现了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博湖斯拉夫・马蒂奴、维杰斯拉夫・诺瓦克、约瑟夫・苏克、阿洛伊斯・哈巴等人便是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采用了现代的作曲技法,同时又拥有浓郁的捷克民族特色,民族和时代二者的结合深深地感染者音乐听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音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音乐内容中沉淀着历史。阿多诺认为,“音乐越好,它越能深刻表现社会环境的严酷现实,通过受难编码的语言来为彻底变革而呐喊”。阿多诺认为,对音乐的分析就是对社会的解码,在他的观点中,音乐“好”与“不好”的划分标准不再是旋律的优美、和声的独特、曲式的新颖与否,而是音乐所具有的反映社会内容的成分的多少。阿多诺的观点固然有些偏激,但是,我们从其中却不难发现,音乐作为社会的产品,必然反映着社会,具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19-20世纪中叶的捷克社会音乐创作生产,对于捷克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捷克社会音乐创作生产的社会功能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增强了捷克民族的凝聚力。音乐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它比其他的社会文明力量(如文学作品)更直接迅速地克服传播的障碍直接渗入社会成员的精神。美国学者H・F・艾伯里斯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音乐有利于形成一个凝聚力强的社会。“民族的血泪、民族的振奋、民族的团结、民族的解放,是调动社会群体高度觉醒和凝聚的有力杠杆”,而音乐正是调节这个杠杆的最佳工具。在19世纪-20世纪中叶的捷克,社会的形势决定了音乐的生产首先应以满足人们的民族独立的精神需求为第一要务,因此,无论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亚纳切克还是20世纪的捷克音乐家,在创作器乐作品、歌剧和宗教音乐作品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风格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起点。斯美塔那的歌剧处女作《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在1866年的捷克临时剧院首演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无疑是因为它的民族主义的题材。歌剧描写了布拉格市长的三个女儿被一个在布拉格的德国人所拐骗,并最终逃离魔掌寻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整部歌剧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最后的圆满结局也表达了作曲家盼望捷克早日从被压迫的泥沼中走出来的愿望。作品中充满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听我说,我们不能再容忍外国军队盘踞在这里了”“波希米亚的雄狮,起来复仇吧”“祖国的捍卫者们万岁”,这些有力的话语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捷克人,鼓励着他们团结起来为民族的独立事业而奋斗。第二,促进了国际交流,传播了捷克的民族文化,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音乐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语言,是没有国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找到彼此的契合点,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捷克音乐家们的音乐创作展示了捷克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国际上更多地了解了这个地区和民族,成为了捷克人民的民族骄傲。1940年马蒂奴的《二重协奏曲》在二战中立国瑞士首演时,正值他的祖国被法西斯德国进行殖民统治的黑暗时期,“他铿锵有力的、充满信心的音乐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使他们自发对捷克斯洛伐克悲惨的命运表示同情”。

捷克音乐的创作生产活动是在社会当中进行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社会特征。第一,音乐创作的自发性。音乐的创作,是音乐家情感的最真挚、最原本的体现,“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观、社会意识或精神流最作曲家的吸引和激励,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发掘人的存在、人的生活意义以及这些事物的价值和美,并产生以音乐这种特殊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造的冲动”。这段话鲜明地揭示了音乐创作的自发性。音乐家们在社会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事件都可能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出于作为一个社会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捷克的音乐家们运用他们的音乐知识和能力,自发地进行着各种体裁和内容的音乐创作。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时,年轻的斯美塔那在民主主义爱国者的影响下创作了一系列的音乐作品,以此来表达对革命运动的支持;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之后,捷克的音乐家们通过音乐来表达着自己的欢欣喜悦之情,马蒂奴的《捷克・狂想曲》、亚纳切克的《小交响曲》都表达了对民族和国家的赞美。第二,个体性和共同性的统一。“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生产方式始终是一种个体性的生产方式”。音乐的创作,并不需要社会化的大分工,整个的生产环节都由作曲家一个人来担当。由于作曲家的观念意识、所处的社会背景、音乐知识的不尽相同,其所生产的音乐作品也会呈现出较强的个体性。就捷克音乐家来说,每个作曲家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同为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斯美塔那的音乐作品民间特征更加明显,而德沃夏克和亚纳切克受到“泛斯拉夫主义”的影响,吸取了更多斯拉夫音乐文化的精华,德沃夏克的音乐还广泛采用了北美音乐的因素;到了20世纪,马蒂奴、诺瓦克、苏克等作曲家更是将20世纪的作曲技法注入无调性、高叠和弦等引入到作品当中,以体现自身的个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捷克的音乐创作没有共同性。捷克的社会状况决定了捷克音乐家们的创作以民族性为共同点。无论是宗教音乐还是交响乐、管弦乐、钢琴作品,我们总能在他们的作品中找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子。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广泛采用了捷克的民歌旋律和体裁;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集中反映了斯拉夫各国个各民族的生活与性格”;亚纳切克的歌剧《耶奴法》的脚本取自于捷克作家的戏剧,他是“第一个将剧词用散文代替了韵文的作曲家”;约瑟夫・苏克的交响诗

《布拉格》当中应用了胡斯教派的圣咏合唱《你们,上帝的士兵》……这些音乐家的作品无一不鲜明地体现着民族性的特征。可以说,19世纪-20世纪中叶的捷克音乐创作生产的个体性是建立在共同的民族性基础上的。

注释:

1.增遂夸《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162页.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163页.

3.维杰斯拉夫・诺瓦克(Vitezslav Novak,1874-1949),20世纪捷克民族音乐家的杰出代表.

4.约瑟夫・苏克(Josef Suk,1874-1935).捷克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

5.阿洛伊斯・哈巴(Alois Haba,1893-1973)捷克作曲家。研究东方音乐与摩拉维亚民间音乐,微程音乐的主要提倡者,1923-1951年担任布拉格音乐学院微青班教授.

6.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mo 1903-196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为音乐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7.这是阿多诺1932年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的《论社会的音乐情境》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8.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150页.

9.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164页.

10.是指发生在1848-1849年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发生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内容以反对君主封建专制为主,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体制.

11.曾连令《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165页.

1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309页.

1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365页.

参考文献;

[1]《音乐社会学》,曾遂今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2]《捷克音乐》,对外文化联络局1955年2月编印.

[3]《音乐价值的社会学审视》,郭声健,《文史博览》2005年第14期.

[4]《莱奥斯・亚纳切克――20世纪捷克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肖安平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5]《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德]霍尔特・霍诺尔卡著,关惠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篇9

关键词:俄语;词汇搭配;民族文化

俄罗斯语言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也是俄罗斯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政治生活经验的概括。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而词汇不仅表示一种含义,更反映一种文化。在俄罗斯的文化历史中,不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这些词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本民族丰富的感彩,了解俄语词汇的不同寓意,能进一步了解俄语语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特点。本文试图从俄语词汇搭配的民族文化性角度进行分析。

1 词汇搭配民族文化性形成的原因

俄语中的词汇搭配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宏观和微观的各个方面。众多搭配的产生无疑都是受民族文化制约的结果,不过,把形成全部特有搭配的原因简单地说成是“受特定的文化制约而形成”[1]虽然正确但却过于笼统。分析表明,俄语中众多词汇搭配受到民族文化制约主要是受三种不用类型的限制而产生的。

1.1 语义原因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词的搭配能力和使用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一个词有几个意义,就要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线性联想关系。 而词总是以某一意义进入搭配的,当这个意义属于民族文化语义时,该词的搭配往往成为该语言中所特有的。

1.2 社会历史原因

如果说语言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在词汇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的话,那么语言中的词汇搭配也并不逊色。这是因为,一方面,有许多新事物并不都是用新词来表示,而是使用这种语言中原有的词加以组配起来表示,比如俄罗斯出现的所谓的新贵,俄语中对这一新事物的表示使用的都是俄语中原有的词:новый ру

сский, новый богатый, новый бу

ржуа(三个词都是指“俄罗斯新富翁”)。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不仅指新事物新现象的产生,还表现为已有的事物和生活内容在细节上发生变化。比如,пакет молока(纸包装的牛奶)和бутылка мол

ока(瓶装的牛奶)代替了четверть моло

ка(一俄石牛奶),这说明人民的日常生活在发生变化。又如,смотрины本是男方家到女方家看家产的相亲仪式,随着这一习俗的淡化与消逝,смотрины获得了新的意义,表示“比赛,展出,检查”等意义,于是词的搭配也随之扩大。这样的搭配从横向看有民族性,它们表示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特有事物和现象,从纵向来看,这样的搭配又有时代特征,它们是俄罗斯生活变化和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

1.3 价值取向原因

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行为、事物、观念上的取向存在着广泛而重要的差异。这是各个民族思维方法差异的反映。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颜色取向的差异。比如,表示“红茶”这一事物,俄语所使用的词并不是(红),而是(黑),原因在于俄罗斯人偏重的是茶叶叶子的颜色,而汉族人则是取其茶水的颜色而称其实“红茶”。

二是喻体取向的差异。比如,形容因受冷或受到惊吓等而在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时,汉语用“鸡皮疙瘩”来表示,而俄语则说гуснная кожа(字面义为“鹅皮”)。这一例子说明,语言中对同一现象的比喻在用词上有时会有差异。而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各个民族因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和体会。

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说明,尽管人类的思维有共同性,但在具体的思维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差异。思维方面的差异表现在颜色,喻体取向等方面,从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形成了许多有民族特点的搭配,使不同的民族语言彼此相互区别。

2 词汇搭配民族文化性的体现

由于不同民族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心理状态等存在差异,使得每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及概括的方法不尽相同,从而也决定了词汇意义的民族性要素。在同一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固定看法和思维方式,必然会在语言中尤其是在词汇中得以反映出来,形成所谓的“语言的世界图景”(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2]

因此,词汇搭配民族文化性的体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词汇搭配反映民族的历史,如:俄国旧长度单位погонная сажень(长度俄丈)。

第二,词汇搭配反映国家的政治制度,如:боярск

ая дума(古罗斯时的大贵族杜马)。

第三,词汇搭配反映民族习俗,如:остаться с носом(落空,碰一鼻子灰,受愚弄),俄国古时候把贿赂称为принос。

第四,词汇搭配反映民族的生活方式,如:третий семестр(第三学期),指大学生暑假从事建筑或农业劳动。

第五,词汇搭配反映民族的宗教及信仰。如:Встат

ь с левой ноги(情绪不佳,心情不快);чёр

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发生争吵,有了隔阂);чёртова дюжина(13),迷信的人认为这是个不吉利的数目);эемля и небо(天壤之别,相距十万八千里)。

第六,词汇搭配反映民族的语用心理,如:ребот

ать как вол(不辞劳苦地工作,辛勤工作)。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词语文化世界,并折射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价值。

3 民族文化性对俄语词汇搭配的影响

3.1 民族语言文化对俄语词汇搭配的影响

如果说词的语义搭配关系的中心问题是词的组合必须符合语义一致律的话,那么词的搭配关系的中心问题则是词的搭配必须符合语言习惯。不同的语言所服务的文化对象各有特色,这就使得某种语言中符合语义一致律的词汇搭配在操其他语言的人看来可能是违反搭配规范的。

例如,соль(盐)一词有这样的搭配:соль рассказа(字面意义为“故事中的盐”),соль анекдота(字面意义为“笑话中的盐”)。在这两个搭配中实现的并不是соль这个词的概念意义,而是民族语言文化语义,即“实质,精华”。这样的搭配在汉语中找不到,因此可以说,这样的搭配是俄语中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搭配。名词голова(头,头脑)在与形容词ёловый(云杉的)、деревянный(木头的)、дубовый(橡树的)、мякинный(谷壳的)相搭配,使这几个修饰语的文化伴随意义(都表示“蠢笨的”)得到了实现。以上这些都是有民族语言文化特色的词汇搭配。

3.2 民族历史文化对俄语词汇搭配的影响

体现民族文化语义的词汇搭配在俄语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但是俄语中还有另外一类特有的搭配,它们的特点是:在搭配中并不体现某个词的特殊意义,换句话说,在搭配中词所使用的只是它们的概念意义,但是组合的结果即完整的搭配却是俄语所独有的,反映的是俄罗斯文化历史有的情节和事物。

例如,берёзовый новый год(白桦新年,旧俄时期用白桦树作为装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那时,新年从四月份开始),банный веник(洗澡时用来抽打身体的白桦帚),студенческий капусн

ик(大学生的白菜会,指大学生自编自演滑稽节目的娱乐晚会,来自收白菜时举行的娱乐晚会的旧风俗),пар

тийная неделя(征收党员周)等等。这些搭配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各个侧面的反映,是俄罗斯特殊文化的切实体现。这样的搭配可以作为“语言活化石”,通过它,我们就能发掘出俄罗斯民族文化历史的事实追溯到遥远的过去。

3.3 民族心理对俄语词汇搭配的影响

文化学家认为,全部文化学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理学的问题。民族心理素质是区别不同文化类型的内在依据。俄罗斯民族心理特点在词的搭配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尤其是俄罗斯人的喜怒哀乐、褒贬爱憎,对生活中各事物的独特的观察,往往在词的搭配中表现得更加具体和形象。

上述分析表明,俄罗斯民族心理(尤其是微观方面)的许多特点对俄语词的搭配产生很大的影响。

3.4 当代生活与社会发展对词汇搭配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表明,一种语言中没有或是很少的词汇就是这个社会生活中没有或少见的现象。若是该语言中某些方面的词汇多,这就说明操这种语言的社会集团在这个方面已经在发展了;反之即得到相反的结论。

比如说,俄语中相关航天和开发宇宙方面的词汇搭配很多,如космическая командировка(太空出差,去太空执行任务)。这显然说明了俄罗斯在宇宙开发领域有骄人的领先成就,并且仍在迅速发展。

上述表明,俄罗斯当今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都影响了俄语中形形的词汇搭配。

4 结语

词汇的搭配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民族文化制约着词的搭配,使一种语言的词汇体系有别于其他语言,而特殊的词汇搭配则正是民族文化内容的反映。

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它的大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有队文化的反映,而词的搭配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词汇搭配的民族文化性体现在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历史、心理等各个方面,可谓是当代俄罗斯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代言物,是民族心理的传声筒,是研究俄罗斯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 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2] 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一、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1.观念层面:回汉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误区

为了了解宁夏师生对回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就最能体现回族文化特色的回族节日、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师生明确表示喜欢回族各类文化的比例大都在70%以上,只有6%左右的人表示不喜欢回族文化。可见,宁夏地区的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而且,师生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意愿程度也较高,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和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教师、学生多达78.1%、83.1%、尤其对回族历史、礼仪风俗、民间工艺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75%以上的师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与回族文化相关的课程。那么,从宁夏现行的教育来看,师生对回族文化本身的了解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回族师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区文化的影响,70%左右的人对本族文化了解或非常了解,而超过70%的汉族师生对回族文化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一方面是师生对回族文化比较认同,另一方面却是对回族文化疏于了解。这种矛盾状况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单一的课程文化,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的课程模式,仅体现社会主流文化,而忽视其他民族、地域、群体等非主流文化的传承,这不仅导致课程在民族地区缺乏适切性,也使回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被淡忘甚至消失的命运。比较可喜的是接受访谈的很多校长、教师都认为宁夏是回族地区,学校有传承回族文化的责任,尤其是以回族中小学冠名的学校,大部分都已经进行着回族文化的教育实践探索。

但目前有一个事实令人忧虑,尽管宁夏2001年就开始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但不少教师依然对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教师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专家的事情,与己无关;有教师认为回族文化回族自己了解就可以,学校没有传承的责任;有教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就是编写教材,给学生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还有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是为升学和考试服务的,各级各类考试都未把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纳入考试范围,因而没有必要开发利用等等。这些教育观念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致使不少教师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二是中学教师数量不足,工作量大,时间精力有限以及培训进修机会相对较少,还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未能建构起来,知识结构的更新也比较困难。而要开发回族文化资源,首先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回族文化的内容,并正确认识回族文化的价值,这也正是61.31%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三是中学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培训指导,因而也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能力,这是59.85%的教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最主要的困难。

2.政策层面:宁夏尚缺少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政策,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文件为学校层面的回族非遗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宁夏一直存在一个不和谐音符,就是直至目前,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未出台有关宁夏地方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宁夏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有效的规范。而各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认为教育厅没有文件,工作就很难展开。但宁夏灵武市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认为肩负着地方课程开发实验的重任,于是在课改之初摸索着开发出了一本有关地方课程的教材。其中在7——9年级《可爱的宁夏》中设置了“多彩的回族文化”课程内容,包括回族的渊源和信仰,回族的清真寺和“五大功课”,回族的习俗、服饰和音乐,回族的礼仪和节日。[1]但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与地方课程开发、实施遭受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似乎搞得更有生气一些。一些地区、学校出台了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比如,灵武市教育局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其中在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涉及回族文化资源的内容有两大项:其一是勤劳的回汉人民,其二是宁夏的清真食品[2]。银川市回民一小制订了艺术课程的三——五年发展规划,这不仅为《绽放的花儿》校本教材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也规范着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回族剪纸、口弦、泥哇呜的综合实践活动。

政策对实践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以此意见为指导,宁夏近年来相继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各类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问题;并且命名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基地。正是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回族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校园。

3.实践层面:不少学校对回族文化的传承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浅层面,学校教育尚未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宁夏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回族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源泉。而目前在学校领域开发利用的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体育三大板块。音乐类的主要有花儿、口弦、泥哇呜、穆林扇,美术类的主要是回族剪纸,体育以回族踏脚、杨家拳、查拳为主。回族历史、文学、民俗等也会在学科教学或活动课中点滴渗透。回族文化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程形态实施。也有学校注重校园的回族建筑风格、校园装饰的回族特色,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回族图书专柜,在校园网里增加民族教育专栏等等。总体来说,在宁夏地区,部分回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已由家庭、社区向学校延伸,这不仅使校园生活逐步由书本化向生活化和情境化过渡,也部分改善了学校文化疏离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但在学校有益的探索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浅层面。目前不少中学开发利用回族文化课程资源,主要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渗透或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音乐、体育课引入回族歌舞、回族体育项目。语文课上向学生推荐回族作家作品;引导学生搜集回族民间故事、歌谣;参观回族风情园、清真寺,写出介绍性的文字。班主任利用回族节日开展有关回族节日及其习俗的主题班会。在学校的大型活动(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中鼓励增加与回族文化相关的内容。每周一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增加回族音乐、器乐、舞蹈、剪纸、体育等兴趣班。虽然一些学校在做着有益的探索,但依照多元文化教育者所提出的教材与课程设计的变革途径来看,目前宁夏开发利用回族文化资源主要采用的是最低层次的贡献途径,这种途径的前提是不根本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的架构,只在原有教材和课程框架中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

其次,回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仅仅是教师的一种自发、零星的探索行为,学校层面有意识的整体开发还很少。根据笔者对宁夏地区师生获取回族文化的途径的调查发现,回族学生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活动、与其他回族交往,所占比例分别为57.17%、32.9%、31.55%;汉族学生主要通过与回族交往、传媒传播、自己阅读书刊,所占比例分别为31.17%、18.16%、14.55%,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则很少,50%以上的师生认为自己学校没有开展与回族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也没有全面形成从管理到实施的有效机制,不少学校的民族文化课程形同虚设。要么是课表上有这类课程的安排却并未实施,要么是培养骨干参加展演、比赛和应付上级检查。究其原因,其一,仍然与当今课程文化单一性有关。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单一文化的同化教育,会使民族学生疏远本族文化,迷失自我;也会对主流族群的学生产生负效应,使他们错误地形成了自身的优越感。这是教育的不平等,有悖于我国教育宗旨。[3]其二,与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关。我国目前的教学评价基本上窄化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一切的教学活动围绕中考、高考进行。回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会占用教师的大量时间,而且也不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工作业绩的衡量影响不大,所以难以吸引教师。其三,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本身的工作十分繁忙,而且长期以来安于当一个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而不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再加上有些教师固有能力的“瓶颈”,又缺少必要的培训,因而抱有观望态度。

4.支持系统: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管理,各个部门、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合作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的管理与规范。宁夏民教处、文化馆以及民族宗教委员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合力,也没有建立起与民族文化资源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造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低效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学校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基地,但不少学校与地方、社区、课程专家的联系较少,基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大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间也未能建立起问题共同探讨、经验一起分享的校际合作关系,闭门造车式的实践难以形成信息共享平台。教师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样很少,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

课程开发当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需要各种图书、音像资料以及人力的支持,而这些都成为教师开发回族文化资源的障碍。可以说,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未能得到有力的支持,而在这一方面,教师提出的建议也是最多的,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要增强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行政管理和政策上给予重视,并提供经费支持”,“与校外专家联系,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聘请回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要有可供交流并收集相关信息的组织”、“要成立由学校教师、地方、社区、课程专家、家长等组成的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小组”,“要有时间、精力、经济条件的保障”等等,这些建议和想法表明了教师对“支持层面”的期待。

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民族地区的教育一方面必须加强与全国范围的整体协调,缩小区域和民族间的差距,保持“一体性”;另一方面必须致力于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大力开发并合理利用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提升课程的适切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因而,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实现从单一课程文化向多元课程文化转变,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而在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不能将之仅仅当作供人们“欣赏”、传承的对象,而应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到它对于人的发展功能。通过多元文化教育,首先在培育学生对主流文化理解与接受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养成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本土意识。其次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理念,消除歧视与偏见,尊重多样文化。三是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

师资力量是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识别、加工、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实需要,培训可多渠道展开。岗前培训是培养准教师的重要途径。高校要承担起培训的重任,在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大对多元文化教育与课程相关理论及教学基本策略和技巧的学习,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根据需要运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开发相关的民族文化课程。在职培训应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鉴于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教育理论培训中应增加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聘请或鼓励相关教育科研人员直接介入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活动现场,给予定期及不定期的培训和指导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利用技能的最好方式。同时,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当然,在当前师资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术人才资源,把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培养民族文化教师。

3.建设课程资源库——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目前,随着对民族文化教育价值的普遍认可,各个民族地区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活动中。但由于缺少统筹规划,学校、教师个体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共享与交流的平台,资源开发简单重复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能够高效规范的开展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就必须构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

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上可采取自治区统一规划管理,市、县、校、教师上下联动,共同创建的做法。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板块: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民族文化的文献资料,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教学实践的相关资料——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音频视频素材、教学论文、观摩课等。管理部门必须对课程资源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督导,根据实践需要,随时对民族文化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更新,并注意及时总结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尤其要对有关案例进行搜集和整理,为教师提供可参照对象,尽快提高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

4.建构多样的课程形态——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渠道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的地方课程应把民族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统筹规划,监督评价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校本课程,因与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发展密切相联,理应成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可通过两种途径:其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尽量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编写校本教材。其二,在各学科教学中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学校也可以重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民族社区实践、兴趣特长培养、主题班团队活动、传承人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等,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学校不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常规活动,应贯穿民族文化的内容,如在学校运动会上增加民族体育或民间游戏项目,学校艺术节或晚会鼓励学生表演民族歌舞或器乐,还可以编排民族特色的健身操作为课间操等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各类民俗活动,参与当地大型文化体育活动,观摩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民族民俗风情园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除了显性课程的开发外,学校还应注意营造颇具民族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比如,设置民族文化展示室、民族文化图书专柜、民族知识宣传栏,并借助广播、校刊、校园网等媒介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完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

(1)加强管理规范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规范,协调配合。一是国家要制定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课程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其强制性的特点保证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二是形成配套的地方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尤其要在学制系统上建立起科学的联结框架,并对其实施进行有效的统筹和安排,避免低层次重复的现象。而且要制定相关的检查、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评估或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动,保证民族文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常态化。三是进行学校层面的规划。学校应制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专题规划,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时间、人员、资金、教学方式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2)改善评价体制

教育评价体制对学校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也决定着学校的主要努力方向。但目前民族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应试教育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学校教育并未真正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评价缺失。所以,要切实重视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在教育评价机制上寻求突破。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中考、高考除了考主干课程外,可以加试民族文化的内容,并以此作为加分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激励,以促成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总之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丰富化,以切实改变民族文化被冷落的命运。

(3)注重合作交流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种协同性的实践活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合作与交流。第一,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应协调配合,统一安排部署,共同推进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第二,加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优势互补的合作交流。第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策略不单具有地区性、独特性,也具有共同性,因此,也需要加大与其他民族地区的交流及合作。第四,应加强校际同行、本校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取长补短,促进资源共享。第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孟凡丽、姜玉琴.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现实扫描———走进国家课改实验区宁夏灵武地方课程开发现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