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着的生态价值。
转贴于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篇2
关键词环境核算经济价值量核算方法
1引言
环境经济核算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将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测算出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称为国内生态产出或绿色产出(英文简称EDP),以弥补传统GDP指标的不足。
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发展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已经出现了各种严重的生态问题,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森林消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等等,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又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适应,环境保护是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经济过程和环境系统是完全分离的,因此,它不能反映环境对经济过程的贡献,从而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为了适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统计核算的新要求,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在其联合发表的题为《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未能包括环境资源因素的重大缺陷,并从1987年起联合开展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研究》。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体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会员国的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挪威和芬兰是欧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同领域中处于领先行列。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还开始利用实际的统计资料开展实证分析。本文拟对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子系统———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进行研究。
2国外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基本思路
联合国统计局向世界各国公布的《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曾对环境经济核算的范围作了推荐性界定:凡是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地貌、土壤、动植物、矿物等都是环境经济核算的范围。按照其要求,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这三者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是环境经济核算的主体。
2.1地理条件核算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条件,主要指某一地域内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物质要素。在统计核算中具体指与社会人口生活息息相关的地貌、气温和干湿度。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人类的活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从一侧面反映某个行政区域或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环境。从这三个方面设计指标构造核算表进行地理条件的核算。
2.2自然资源核算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它包括土地资源、地下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自然资源用以下指标核算:自然资源储量变化串、自然资源结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及消费量、矿产资源回采串、自然资源破坏成退化程度、资源进出口量。
2.3环境资源、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核算
环境资源可分为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其中,生态环境包括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等。环境污染,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排放的废弃物质超过环境的容量和自净能力,致使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失调的一种活动。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治理污染、改造生存环境、维持环境自净能力的活动。
环境指标核算包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变化量,人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故总量及变化串,废气处理串、工业污水排故量及变化串、森林覆盖串、人均森林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及变化串,沙漠化土地面积及变化串、草原退化面积及变化串、自然保护区面积、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及变化率、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森林覆盖率增长率、格林综合污染指数、“三废”综合利用量、城市噪音水平、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抗灾串、人均资源数员以及支撑的潜力、环境承载能力。
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环境经济的实物量核算。虽然实物量核算是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但仅仅依靠实物量核算提供的数据,还不能全面地描述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因为,不同的计量单位使各种实物数据无法综合,而且也缺乏可比性。要想得出综合并具备可比性的核算结果,必须同时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进行价值量核算。
由于环境资源的使用大多属于非货币交易,在难以通过市场行为确定其价格的情况下,对资源增减、环境变化的估价只能采用虚拟方法。现从理论上提出了三种虚拟估价方法:
(1)市场价格法。它以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量和相应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环境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从理论上讲,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核算最适合国民经济核算,但现实中的环境资源利用远未市场化,这就为市场价格法的运用带来了因难。一般认为,市场价格法比较适合于环境货物(如开采的地下资源)数量利用的情况。
(2)住户意愿法。它就是以人们为了自己将来的健康和福利,利用和改善资源环境而愿意承担的费用作为环境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损失价值。由于该方法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在目前的环境经济核算中,一般和市场价格法合起来应用。
(3)维护成本法。环境经济成本概念的提出,其理论基础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因为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得以实现的基础,离开这一资源基础,人类将不复存在。
(4)按照资源环境恢复到耗减和降级前的水平所需的费用来计算其价值。与市场价格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体现持续发展的思想,因为维持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不变,也就是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用公式表示为:
EC=(D-S)×I,
其中:EC为环境成本,D为环境资源需求量,S为环境资源供应量,I为环境成本系数。
环境成本表现为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质量和受纳体的不利影响所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对活动地造成的损失和对活动地以外的其他区域造成的损失。从量的角度看,环境成本应等于受纳体损失的总和。因此,国际上一些专家比较看重维护成本法。
总之,国外价值量核算方法注重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的计算,主要考虑耗减问题。同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区户相比,现在,价值量核算方法增加了对“外部”环境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它在以下两方面扩展并完善了SNA体系:产品生产和最终需求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由于污染等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对我国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的思考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实行环境核算,以此强化人们的环境与资源意识。但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不完善,环境统计资料也残缺不全,要建立我国的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结合对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现状的分析,目前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应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才会更为科学可行:
(1)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并重。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基于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在核算内容上会产生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计算增加值时,将考虑生产经营过程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等因素,并把它们视同中间投入予以剔除;二是在认同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考量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这就需要在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时要将经济信息与环境信息并重来考虑。
(2)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相协调。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的视野不能仅局限于单个企业,也不能单单从社会经济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在企业环境核算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宏观思维,以保障企业间环境核算信息的统一性、可比性和系统性,同时要根据单个企业的特质区分对待,这样就会使得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考虑的层次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朱启贵.环境核算研究[J].生态经济,1996(2)
2薛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J].统计研究,1996(6)
3高敏雪.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综合环境[J].生态经济,1997(1)
4高敏雪,谷泓.对环境经济核算的总体认识[J].统计研究,1998(3)
5林娜.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高敏雪,王彦.环境经济核算再认识[J].统计研究,2000(4)
7刘红艳.环境经济核算初探[J].江苏统计,2000(8)
8陈杏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J].山东经济,2001(5)
9常宁.对微观环境经济核算的思考[J].中国统计,*(4)
篇3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07-03
关于生态经济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间的关系。很多西方哲学家认为人类群体的增加被视作环境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思想家Aldo Leopold(1949)和Rachel Carson (1962)认为自然世界不是无限的,人类群体可能诱导不可逆转的改变,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对于整个自然系统的健康,Lovelock(1979)的Gaia 概念强调了所有自然系统和人类责任(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的互联性。同时,引出了技术乐观(technological optimism),认为技术能使能源和资源有限增长,而相反的思想技术悲观(technological pessimism)认为,技术带来的能源限制将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的概念[1]。因此,经常在实际操作中,生态经济学让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联合解决此问题。生态经济学中最关键的是研究其价值问题。
1.生态价值的概念、特性、实现、分类和意义。生态价值的概念。生态价值是指以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或人类生存系统的价值或称生存价值,它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 。它可以理解为“ 生态的价值(value of ecology)”和“ 生态性价值(value foe ecology)”,前者指生态所具有的价值,后者指具有生态属性的价值或“对于生态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单向关系的价值观认为,它是生命现象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它是指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大自然系统(生物圈)内在的生态平衡价值,没有合适的调控机制的情感不可能有很高的智商,而情感的调节和控制恰恰是意志的主要功能。同时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的产物,随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的变化,其内涵和处延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资源中的价值都和环境决策问题密不可分,其中一个是立足于社会哲学方面,而另一个则是基于环境和自然的经济资源。但是,价值对于生态而言,生态价值则被布朗(1993年)定义为:一个人或社会团体的道德标准,是在生活中重要的有价值的通常被接受或个人坚持的判断标准。公众评论的价值比较倾向于人们认为重要的事情的范围。一些生态特征对于当地社会可能没有价值,但是对广大的生态循环以及人类生存却贡献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都对生态价值进行了界定,但无论何种方式的界定,都表现了生态价值是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自然既为人类提供了生态价值也为人类获取生态价值做了限定,过度开发和利用生态价值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生态价值的内容。从人和其他生物与环境的要素来看,生态价值包括的内容为:一是生态价值具体表现为自然环境及其要素的自在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二是人和其他生命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即生命体的生态价值。从生态系统整体与要素的关系来看,生态价值也包括:生态系统要素对系统整体的生态价值,简称生态要素的生态价值;生态系统整体对系统要素的生态价值,简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的特性。主要为主体整体性、全球连锁性、矛盾复杂性、时间持续性、客观存在性、战略紧迫性、二元性。其二元性表现在价值中包括土地资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土地资本价值和由土地物质供求决定的土地物质的虚假社会价值。尤其是市场供需状况对生态价值存在明显的影响。由于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使资源的稀缺性表现更加突出,当一种物品处于短缺状况,并具有使用价值,才有市场价值。
生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生态价值也可以有以下主要表现形式:可直接用货币度量的一般等价物,即价格;以及简洁形式表现的差级收入方式。同时,生态价值具有资源价值、环境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生命维持价值和社会政治价值等主要形态。其中,生态的经济价值是目前人类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重点考虑的内容。生态价值的经济性体现在它与人类之间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首先,生态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其次,生态的破坏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再次,是消除污染恢复生态能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后劲 ;第四,生态的经济价值显效的周期较长,因而常为急功近利、狭隘自私者所不顾;第五,人类对生态的开发利用程度和生态对人类经济的利用程度的把握具有很大的难度 。
生态价值的实现。生态价值真正得以实现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矛盾的解决。只有真正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中的关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生态价值。它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是使生态价值所拥有的诸种价值形态,真正于人有益,对人发挥作用,满足人的价值需求;另一方面是满足生态客体由于人的生态利益而提出的客观价值要求,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同时,社会的生态化(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设计社会生产、生活 结构,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及社会中各种关系)也是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
生态价值的分类。在传统的价值分类中,生态价值时常归隐于“物质价值”、“自然价值”、“经济价值”、“生理需要”价值、“ 综合价值”等等之中,但这些分类都无法刻画出生态价值的独有特性和存在形态。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生态价值可具体分为环境的生态价值、生命体的生态价值、生态要素的生态价值、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四类。
生态价值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它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们原有的理论; 丰富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克服经济发展目标的片面性,对若干经济学概念和经济指标赋予新的内容。在实践中,一方面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到对生态经济系统投入的劳动既可以使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改善,也可以因人类利用不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使生态价值下降甚至丧失。自然资源是劳动借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财富,所以,正确估计和评价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 有利于制订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资源利用政策,防止生态遭受破坏。
生态价值论为合理制定自然资源的价格,建立合理的比价体系,实现自然资源商品化和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供了客观依据。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进行既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 生态价值论的建立应该是实现人类的整个文明的契机和环节。
2.生态经济价值。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多重的利益,因此我们将其看作是一种自然资源,人们利用的是生物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利用价值[9]。以森林为例,其直接利用价值包括果实、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所提供的价值,间接利用价值主要是它所提供生态服务的价值[9]。生态系统同时可以调节河流量,这是其效益的异地实现,即以河流为通道,在空间上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可利用价值。
3.生态资本价值:生态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固然是具有价值的,但其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以及作用途径的复杂性,使其价值必然具有特殊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加之研究者认识视角的不同,关于生态资本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层次就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格局 。Krutilla早在1967年就定义了自然环境价值并首次将“存在价值”引入主流经济学,认为生态资本的存在价值是独立于人们对它进行使用的价值,提出要考虑生态资本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价值分配,为定量评估生态资本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1999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表了《投资科学:认识和利用美国自然资本》的长篇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自然环境的现状和质量、自然财富的存量和流量、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及由此引起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美国自然资本的价值概括为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物种多样性的价值、遗传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
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
一直以来,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有包括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 瑞典、挪威、 法国、德国等超过45个国家在内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或研究机构,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理论和方法及实施方案的研究和探索。中国部分学者也对资源的核算理论、核算方法、 核算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Costanza(1997)等人发表《世界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价值》,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17种进行赋值计算,这一研究是首次对全球生态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确认和评估,虽然计算结果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它让人们认识到了生态资本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Westman(1997)提出了“自然的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概念及其价值评估问题(Westman,1997);Daily 主编的《自然的服务——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的出版都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iam.R 最早提出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并在1996年被Wackenagel 完善成为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1.生态系统服务类型。Constanza 等学者(1997)将全球生物圈分为远洋、海湾、海草/海藻、珊瑚礁、大陆架、热带森林、温带/北方森林、草原/牧场、潮汐带/红树林、沼泽/洪泛平原、湖泊/河流、沙漠、苔原、冰川/岩石、农田、城市等16 个生态系统类型,并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个类型,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对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研究结果。最近的一些研究均以此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案开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生态系统服务(特别是其生态效益)具有无偿性和外部性,使全人类受益,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提供多项服务,而且是最有效、最廉价、最持久的生态服务的提供系统,其生态服务并不能由技术轻易地取代。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构成的分析和科学分类是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本等同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自1989年来,Peace、Mcneely和 Turner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类,该研究构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研究的基础。首先,Peace提出了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包括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包括个人将来的利用价值、其他人将来的利用价值和子孙后代将来的利用价值)。其次,McNeely 等将生物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又分为消耗性利用价值、生产性利用价值;间接价值又分为非消耗性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再次,Turner在论述湿地的效益及其管理时,将湿地效益的总经济价值分为利用价值(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第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划分、Barbier的环境经济价值分类、Serageldin 等(1994)的环境的经济价值分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环境资产的经济价值分类、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类,都以上述分类为基础且基本相同。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总经济价值(TEV)包括利用价值(UV)和非利用价值(NUV)两部分,利用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DUV,直接实物价值和直接服务价值)、间接利用价值(IUV,即生态功能价值)和选择价值(OV,即潜在利用价值),非利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BV)和存在价值(EV)。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生态价值是指生态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以及其作为生命维持系统和人类生存系统所具有的价值。生态价值是价值体系中的最高价值,是人类全部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其价值量是难以估量的。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过程:生态系统服务于自然资本的价值评估是生态环境分析中的难点,相比对其进行的定性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研究显得更为活跃,尽管现有的各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但仍然有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相继推出,如直接假设法、间接假设法、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等。
因此,国内外的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计量生态价值的方法,根据文献,有关生态价值计量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种:(1)价值计量法。以资源的多种效益所承担的社会价值量,或以它所造成的土地级差收益、社会必要劳动的减少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达。可归为此类的有:相关替代法、估计法、加权推比法、再生产费用法、效益价值分解法、消耗法、补偿法和级差地租计算法等。(2)效益计量法。不考虑资源生产中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而是以资源各种效能所形成的社会劳动的减少,作为效益计量值,并换算为货币当量。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采用的较为普遍。即首先计算出各种效益的等效物及等效调整系数,然后计算随时间变化的各种效益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作用效果,再根据不同的效益,在各年度的作用空间和作用强度,借助于等效物和调整系数,计算出各年度的资源价值的货币当量。(3)效能计量法。以人为手段所得到的相应自然资源效能的结果来作为该资源计量的依据。具体计量内容可分为实物量和货币当量。对其有形产品由它所分担的价值确定,无形产品用可比价格计量。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的意义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确估计和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利于制订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资源利用政策,防止生态遭受破坏。
参考文献:
[1] ROBERT COSTANZA(1998),“WHAT IS ECOLOGICAL ECONOMICS?”Coastal and Encironmental Pohy Program,Center forEnvironmental and Estuarine Studies.University o/ MaTland,Solomons.MD 20688-0035 (0:S.A.)
[2] Robert Costanza,Ralph d’ Arge,Rudolf de Groot alt,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Vol.387(1987),253-260.
[3] Pearce,D.W.1995.Blueprint 4:Captur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Value.London:Earth scan.
[4] Turner,R.K.,C.J.M.Jeroen,B.van den,T.Soderqvist,et al.2000.Ecological-economic analysis ofwetlands:scientific integration formanagement and policy.Ecological Economics,35 (1):7-23.
[5] Barbier,E.B.1994.Valuing environmental functions:tropical wetlands.Land Economics,70:155-173.
[6] Kondratyev,K.Y.1998.Multidimensional Global Change.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Ltd,Loomis,J.) P.Kent,L.Strange,et al.2000.Measuring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restor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an impaired river basin:results from a contingentvaluation survey.Ecological Economics,33(1):103-117.
[7] 赵海月.论生态价值的特性、形态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社科报,1999,(3).
[8] 金卓,王晶,孔卫英.生态价值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11,(9).
[9] 王伟,陆健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简直评估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11).
[10] 孙能利,巩钱文,张俊飚.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测算及其贡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
[11] 严立冬,陈光炬,刘加林,邓远建.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5).
篇4
关键词:国体资源;资产化;产权;国情
国土资源的资产化,就是将国土资源作为资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核算、规划、补偿和监督制度,达到国土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就是遵循资源的自然规律,按照资源生产的实际,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人产出管理。国土资源是国家领土范围内自然赋存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海洋等。它不仅是任何社会生产都离不开的基础和原料,国家的生存之本,即本身就是财富,属社会财产范畴,而且是财富积累的源泉。
一、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然性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其实质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市场经济中,任何生产要素均属于商品,任何物品都有物权(产权)。作为经济生产社会发展必须的要素,国土资源也必然成为资产,须实行资产化管理。
1.当前产权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资源的产权制度是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它不仅决定了资源的使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及其收益制度,而且还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效益及其社会管理制度。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强化企业的资产经营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明晰的产权制度,不但可以保障国有资源(资产)的增值和有效利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源产业的积累和良性发展;而且还可以有效保护其他债权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土资源的权益不清,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只是以市场交易量为增长测度,资产负债不计算资源和环境成本和代价,资源无偿使用、政出多门使得国土资源的动态变化和破坏被忽略,难以根治,尤其是矿产、森林等资源,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为争得局部近期利益,不惜牺牲国家或全局和长远利益,争相开发国家探明的高品位资源,不仅造成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低效益,资源废弃浪费,而且造成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资源的配置方式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现代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只有建立客观明确的生产要素权益分配和管理监督制度,即科学理性的管理体制,才能在生产要素开发利用、进入生产或市场过程中,充分体现自然资源所有者的地位,反映资源作为生产物资要素的自身价值(资产价值),保障资源由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的转换中所有者的经营者在收益分配的合法权益。
二、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特征
资源资产化的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与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国有资产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即与市场经济其他生产要素管理、流转机制接轨,与商品经济的运作机制方式配套协调,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优化配置,充分体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资产化管理要确保所有者权益,并具有自我积累增值性与产权的可流转性。
1.确保所有者权益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而且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手段侵占这种所有权。所有权有两种意义,一是经济意义,一是法律意义,两者互为条件,不可忽缺。即作为经济资源,所有者拥有所有权的意义,就是由这种经济资源的利用中取得合法的经济利益,否则,这种所有权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中国宪法规定国有资源属国家所有,其目的就不只是强调国家对这些资源名义上的所有权,而是强调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经济利益的国家所有性,目前在中国国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所产生的“谁发现、谁开发、谁所有、谁受益”现象,就是忽视和无视国家所有权经济性要求的结果。要确保国有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经济权益,在管理上就必须做到,首先维护国有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是确保国有资源国家所有权经济利益的前提;其次,明确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收益的国家所有性。当然,这里的国家所有性指的是这些应归国家收益的部分,不论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哪一种经济主体手中,以及会以什么形式投人在生产及其再生收益,其最终所有权都必须归国家所有;另外,目前由各主管部门以国家所有权取得的国有资源的收益,应集中一部分作为国有资源再开发、利用和耗竭补偿的基金,而不能搞部门所有、地方所有、集体所有,甚至个人所有。
2.自我积累增值性
将国有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就不可避免地要强调国有资源在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的自我增值和积累。国有资源与一般性国有资产在自然特征构成上虽然有差异,但它作为社会的生产资料,作为经济资源的构成要素,同样具有参与商品生产和流转的特性。这样,国有资源在社会再生产,特别是商品再生产中就会自我增值和积累。这种积累在自然形态上具有特殊性,如矿产品开采,它的补偿和积累不是将开采完的矿产品再生产出来,而是指将一个矿产品开采中的收益用来再投资,进行新的同类或不同类矿产品的开采。如果前一个时期积累的资金能够开发与前一矿井同样生产能力的新矿井,对国家而言,就是求得了资源再生产的完全补偿。如果生产能力更大一些,就有了积累,形成了扩大再生产。所以,国有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自我补偿、增值、积累,主要指的是价值运动。当然,这就要求对各类国有资源,无论是附加了人类劳动的,还是未附加人类劳动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确认它的经济价值,从而为从价值方面对国有资源加强管理提供前提条件。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是不能回避的任务。中国目前大部分矿产品开采的自我补偿、更新、积累能力差,导致原材料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从表面上看是原材料价格偏低,从更深的层次上看,是不承认稀缺的自然资源具有特别的经济价值,以及对这种经济价值估价不合理所致。
3.产权的可流转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国有资源的所有和占用中,应保证战略性的、重要的、大部分的稀缺自然资源归国家拥有,而一些普通的、能够在流转中不损失其自然性质、其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或严重危害的资源,应允许其他经济主体拥有。这是形成国有资源的产权流转性的基础。市场经济实践证明,生产要素没有流动性(即要素产权没有流动性),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就极难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十分困难,资源也很难充分合理利用。因此,对国有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使资源具有产权流动性,使资源产权可参与到商品交换过程中去。当然,资源产权流转性有自己的特殊性。这要求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或法规来规范资源产权的流转,管理资源产权市场。
三、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原则
对国有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是资源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办法、新体制的形成,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新体制的确立有赖于经济体制从宏观到微观的改革,有赖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以及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种高效、科学的资源运作与配置体制一一现代自然资源经营制度和自然资源产权市场,使得被消耗的自然资源得以再生和重建,存量的资源得以最有效配置,并最大限度调动起各方面对其投入,使得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在高水平、高起点上得到和谐统一和相互促进,建立起持续、高产、高效、稳定发展的自然资源产业经营的运作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市场管理,关键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补偿与价值实现。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确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原则。
1.可持续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把环境和发展上升到统一的高度,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开始。早在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就向世界发出了“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呼吁。此后,国际社会把可持续发展视为新的发展模式,但是,要使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变为全人类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真正的实际行动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它的必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也同样如此,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由于土地是世代相传的人类所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她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今天的土地利用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明天。因此,可持续土地利用问题便成为当前围绕自然环境的“持续能力”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接受性这五个目标构成了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而且必须以这五点来检验和监督土地利用。可持续土地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世界各国政府都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人们一方面追求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实现”,另一方面人们又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可持续土地利用。全世界正是在追求逼近“可持续土地利用目标”的动态过程中,去衡量和调控可持续土地利用的能力。因此,各国只能根据国情,制定一个土地利用目标,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得以持续。
2.市场化原则
资源性资产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就是以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改革的基本取向,而不再走过去条块分割的老路,要有显著的行业特点。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是在自然资源无价、无偿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的非资产化管理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这一套管理体制与中国现阶段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是难以适应的,表现在:①单纯的行政性管理削弱或忽视了所有权管理。②只有实物性、技术性管理,忽视了经济管理。③自然资源的产权不能流转。而国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保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进一步保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得经济效益归属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必须将国有自然资源作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做到技术管理和所有权管理并重,所有权管理适当集中,培育和完善国家调控下的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国情原则
首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的国情、自然资源情况不同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其他一些国家。实行资产化管理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性资产化管理的道路。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现阶段自然资源消耗又处于增长期,这就决定了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必须以提高自然资源效益,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为中心,二是中国的国有自然资源属国家所有的单一所有制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政府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因此,一方面要实行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的适当分离、理清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实行所有权管理和行政权管理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既要改革现行的行政化分割所有权的状况,又要加强行政管理,把行政权管理和所有权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内部把两权分离,形成一个新的自然资源和资源性资产管理体系。
其次,开发利用权的出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性资产不同于其他资产,这一类资产的取得不是通过国家投资形成的,而是经由国家权利的转移取得的。而且,通过人类的活动可以多次利用或被耗竭,或被污染不能利用。自然资源的存在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财富,而且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人们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再造,要想做到永续利用,必须有投人,用经济手段来管理自然资源,这就要求国家在不直接行使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扩大资源性资产产权的流转范围,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开发利用权的出让形式。
另外,发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调动各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由于自然资源和资源性资产的管理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资源性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具备进行技术性管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能力。因此,当前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时,应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各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昌明,成金华,邵赤平.资源环境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26-27.
[2]张小蒂.论市场化与环境保护的兼容性[J].管理世界,2003.(2):34-35.
篇5
一、循环经济
(一)内涵。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量的废弃物,从而在经济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可以看出,较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而言,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般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个指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循环经济能够把经济、环境、社会三者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证经济发展,减少环境质量的下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其中,废弃物资源化就是其中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就能够实现三种效益的统一。
(二)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循环经济有三个重要的行为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简称3R原则)。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但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原则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量的废弃物。正是在三个重要原则下,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从企业层次污染排放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有很好的成功实例。
二、自然资源与资源化
资源,即资财的来源,具有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可以是来自天然的,也有来自人为的。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是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资源;二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社会资源。在此讨论资源主要针对具有自然性的资源而言。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的自然要素,包括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光、热,等等。自然界中任何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看作为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进步,自然资源包括的种类将不断扩大。通常情况下,自然资源一般只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为人类所能开发利用的物质与能量。自然资源在数量、可更新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可分为恒定的自然资源与有限的自然资源。有限的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将在一定时期内消耗殆尽。然而,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以资源大量开发利用为基础的经济系统。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人类从事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还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消费而生产的成果――生活资料,两者都是来源于自然资源。
根据物质与能量守恒定律,资源的消耗只是物质和能量的状态发生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这表明资源化的物理前提是有保障的。(如图1所示)自然资源在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中流动与转化,自然资源的不断输入。如果一种自然资源由自然系统进入经济系统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又从经济系统输出能量与废物等,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都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输入过程是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化过程,是自然资源进入经济系统并实现其经济价值。根据前述分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可以保证经济系统输出的能量、废物重新进入经济系统,即资源化过程。这个资源化过程只对已经成为废弃物的各种物质采取回收、加工等措施,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或能源再利用的过程。
三、废弃物资源化
(一)前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物品的经济价值决定其能否在市场流通。废弃物资源化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并直接体现于资源的经济价值。废弃物一般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放弃利用的物质。废弃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过程与生活过程中的一些环节,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废弃物若处理不当,能通过不同途径危害人体健康。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如: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等。从资源经济学角度来看,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只有在一定前提下才能够得以体现。这个前提是:首先安全性保障,然后才是市场价值保障。前者是物理角度而言,而后者则是经济角度而言。市场价值的保障基于产品的高价格,这种价格的市场认可可以由自由市场决定,也可以由政府行政手段干预获得。在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下,废弃物的市场价值往往是没有保障的,因为此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基于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产品的低质量、低价格来获得经济的快速膨胀。而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则是基于自然资源低消耗、产品的高质量、高价格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行为原则,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供了重要准则。
(二)途径与过程。资源利用无非是物质与能量的利用,两者互相转化过程。从资源利用角度,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包括:直接回收后重复使用、转换为新的产品、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不同的废弃物要求采取不同技术、工艺手段来实现资源化。任何一种废弃物的资源回收利用过程都需要经过一系列重要环节,一般包括废弃物收集、废弃物运输、资源化处理,以及废弃物处置等过程。剩下的最终不能利用的废物再进行合理的处置。
(三)废弃物资源化限制因素。从废弃物的特性及资源化过程就可以看出,废弃物这种潜在的资源变为现实的资源有很多因素约束限制。一是废弃物本身,二是与废弃物有关的经济条件。主要是:可利用废弃物的质量。废弃物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质,其质量体现在成分复杂程度,可利用成分含量等,这是限制其能否进行资源化的关键因素;可利用废弃物的数量。只有当某种废弃物的可利用成分达到一定数量,或者便于集中收集,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资源化技术水平。废弃物资源化可行性与资源化技术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物理技术处理的简便,将是资源化过程经济可行性提高;市场需求与经济效益。如果资源化产品没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就难以有经济效益产出,资源化的经济可行性将得不到保障。
篇6
内容摘要:本文从环境资源的价值构成、外部影响理论及环境资源的性质等方面对环境成本进行了概念界定,并进而引入阈值并对其估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成本 资源耗减
围绕着环境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其具体估价方法,国内学者存在许多分歧。笔者将从环境资源的价值构成、外部影响理论两方面对其重新界定。
环境成本概念
从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来看,现存的GDP不包含资源的耗减。现存的GDP核算中,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与一般商品生产过程是割裂的,其价值没有通过一般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得到足量的实现,这就使得经济活动的微观成本低于宏观成本。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将GDP和“外部性”环境结合考虑即核算绿色GDP成为必然。
根据外部影响理论,绿色GDP可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有GDP基础之上考虑了资源环境因素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中,自然资源的耗减作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福利,应计为外部经济因素;环境成本包含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环境数量的减少和质量退化,作为环境付出的代价,应计入外部不经济因素。于是,环境成本的概念及EDP估算模式为:
EDP=NDP+环境耗减价值的调整-环境成本=NDP+环境耗减价值的调整-环境耗减价值-环境退化价值。
环境成本估价方法
根据环境自身的复杂性,有必要将环境成本进一步细分。从功能看,环境可分为自然资源、狭义的人类居住环境及生态系统;从特征看,有些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另外一些具有多次消耗性。
一次消耗性资源的耗减估算
一次消耗资源作为“中间消耗”,在资源有偿定价时,EDP核算中可不予考虑。由于短期内不可能将自然资源按价值构成有偿定价,可按国际统一价格对其补充和调整,其公式为:
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自然资源开采量(或消耗量)×单位自然资源净价(或称租金)
其中,自然资源净价是按净价法即自然资源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减去全部成本(勘探、开采成本等)和正常投资回报推算的。
多次消耗性资源的耗减估算
多次消耗性资源具有可循环或可再生的性质,只要资源利用的速率小于资源的更新或再生的速率,就不会引起环境状态的异化,即不发生环境成本;而一旦过度利用超过了它们本身的承受水平,不仅会出现量的减少,还会引起质的退化,笔者把环境状态发生异化的极限值称为阈值,超过阈值环境资源量的减少、质的降低都归属为环境成本。按照环境成本随资源利用率变化的轨迹,以利用率为横轴、环境成本为纵轴,可以拟合一条从阈值出发的二阶导数大于零递增的曲线,实际中为了便于操作,可把它改造成阶跃函数。于是,就可直接根据阶跃函数得出环境资源的耗减;也可将其作为调整系数和市场价格结合得出环境成本,其公式为:
多次消耗性资源超过阈值时的耗减价值=(资源利用价值-阈值前资源利用价值)×调整系数
环境退化的估价分析
环境退化理论是指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系统的负面作用,使环境质量出现降级或恶化的一种现象。为了将其量化,可理解为环境质量恢复成本。环境退化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仅对环境污染进行估价分析。
目前,普遍采用的环境污染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从维护成本的角度出发,计算维护环境不发生污染需要花费的治理成本;从污染损失出发,计量污染后所引起损失的经济价值。其中,第一种方法运用排放数据与单位治理成本,其乘积为治理所有要排放的污染物应该花费的成本。采用这种方法,暗含治理污染的成本与污染排放造成的危害相等;它仅指防止环境功能退化所需的治理成本,是污染物排放可能造成的最低环境退化虚拟成本,并不是实际造成的环境退化成本。第二种方法需要进行专门的污染损失调查,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确定污染排放对当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货币价值,最终确定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退化成本。但其中涉及到经济、精神、社会、物质等各个方面,核算的主观性很大,技术性很强,且对GDP的调整仅限于总量层次,要分解到产生污染排放的各个部门有一定的困难。
和多次消耗性资源类似,环境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降解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经济、社会、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等对污染有一定的“免疫”和承受能力,所以,可构造类似前面的阶跃函数。其纵轴为单位环境质量恢复成本,横轴为污染物浓度,污染浓度小于阈值时的单位环境质量恢复成本为零。可根据公式计算环境污染成本:
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污染物超标总量×单位污染物预计治理成本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无论从总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一直以来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人们开始不断反思现存的生产方式,以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这种不计资源耗竭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更无法真正的反映全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此背景之下,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重要领域。
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通过开采利用森林资源,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过渡使用导致了资源的耗竭,并附带着产生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
黑龙江省伊春是一座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林区城市。小兴安岭纵贯全境,行政区划面积 3.3 万平方公里。因其丰富的森林资源而闻名遐迩,素有“红松故乡”的称号。
伊春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森林资源最为突出。伊春市 2007 至 2011 年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表明,截止 2011 年底,伊春市森林资源总面积 3920620.8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84.2%,活立木总蓄积量 2.7 亿立方米。伊春市境内的红松原始林,其面积和保存完整性均为亚洲第一。森林类型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同时,其境内还拥有兴安落叶松、水曲柳等各种珍稀名贵的针阔叶树种达 110 余种。
伊春市作因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众多问题。不得已实行封山育林政策,但是森林资源对于伊春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森林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正确的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及时调整发展重点,依靠木材深加工业、森林生态旅游,积极探索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局面,对于伊春市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1.1.1 传统 GDP 的弊端
随着资源、环境、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显现,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传统的GDP 核算体系是以耗竭有限资源的方式来加快经济的增长,传统 GDP 的核算体系单一的以通过市场交易和价格衡量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为依据。因此,传统 GDP 核算体系忽视了维持经济的持续生产能力,最终而将导致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在传统 GDP 核算体系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因素均被排除在外,不予核算。与客观规律更加违背之处即为:在该核算体系中,因经济发展而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的成本、费用。这部分不仅仅不会减少传统 GDP的总量,反而凭借其实际发生的经济效益而被加入 GDP 总量之中,不减反增,与实际、客观规律严重不符。
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林业生产总值统计仅仅统计采伐森林和营林等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收益,基本忽略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的森林资源自身价值、森林资源浪费的成本、森林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损失。
通过上述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反映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与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规律不相符的缺点和不足。如果继续沿用,不仅会造成经济指标的混乱,甚至会造成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今时代,传统 GDP 核算体系不能全面、科学的反映经济发展指标,应该得到创新和改进。
1.2 绿色 GDP 森林资源核算研究的文献综述
结合传统 GDP 核算的缺陷和开展森林资源绿色 GDP 的必要性两方面内容,联合国、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挪威、日本、墨西哥等在内的众多国家,已开展了以资源核算理论、方法、模式的创新研究。
1.2.1 绿色 GDP 森林资源核算国外研究状况
根据 1992 年颁布的《21 世纪议程》:“提倡研究将森林所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各种方法,建议创新、采用和加强核算森林经济和非经济价值的具体方案。”在接下来的时期内,众多国家和国际机构针对森林资源的绿色 GDP 核算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在理论结合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第2章 森林资源核算相关理论研究
2.1 资源核算理论基础
2.1.1 资源价值-价格理论
资源的价值-价格关系问题的本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如何从资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另一个是从生产价格如何推导到市场的实际价格问题。
面对资源价值-价格这一系列理论,应该以亚当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为开端,经过大卫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论,直至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源价值-价格理论体系才日渐完善。而其中以马克思所创造的价值价格理论最为着名。
在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中,生产的价值和价格理论在数量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统一性。即: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相等;剩余价值总额、利润总额以及平均利润总额三者之间同样具有恒等的关系。
“商品价格本质上就是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的价值货币形式表现”。通过分别对“商品生产价值”和“商品产品价格”概念的界定完成,这样就可以将前后两个因素紧密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某种理论意义上可以认为,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中,前者是基础和前提,而后者则为延伸和扩展。
2.2 资源核算基本方法
2.2.1 传统 GDP 核算基本方法
从价值形态看,GDP 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从收入形态看,GDP 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所有常驻单位创造并分配给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GDP 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GDP 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式,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 GDP 及其构成。
(1)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成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第 3 章 借鉴国外先进核算经验及
启示..................19 3.1 国外主要国家实践成果对比分析......................... 19
3.2 对伊春市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启示.................... .... 20
3.2.1 分阶段、分区域地进行绿色核算试点............................ 20
3.2.2 应该构建伊春市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20
3.2.3 将伊春市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1
第 4 章 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设计.................23
4.1 基本思路.................... 23
4.2 模式设计依据及可行性分析..................... 24
4.2.1 设计依据........................... 24
4.2.2 模式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4
4.2.3 可行性分析.............................. 25
4.3 森林资源核算数据来源、处理和转化..................... 28
第 5 章 伊春市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研究............37
5.1 伊春市森林资源概况....................... 37
5.1.1 伊春市基本情况........................ 37
5.1.2 伊春市森林资源情况................................ 38
5.2 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核算........................ 38
5.2.1 伊春市森林资源实物量统计........................... 38
5.2.2 伊春市林木价格的确定........................... 39
5.2.3 伊春市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 41
5.3 伊春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核算............... 43
5.3.1 伊春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 43
5.3.2 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核算................ 50
5.4 伊春市绿色 GDP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 51
5.4.1 伊春市绿色 GDP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 51
5.4.2 伊春市绿色 GDP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52
第 5 章 伊春市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研究
前四章对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核算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研究,进而本章将对黑龙江省伊春市 2007-2011 年森林资源核算做实例研究
5.1 伊春市森林资源概况
5.1.1 伊春市基本情况
伊春市境内为低山丘陵区,小兴安岭主脉由此向东南延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 630 毫米,年均气温 1.0℃。1948 年开发建设,1958 年建市,现为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辖伊春、南岔、翠峦、友好、新青、西林、美溪、金山屯、五营、汤旺河、乌伊岭、红星、乌马河、上甘岭、带岭 15 个市辖区、嘉荫县及 16 个林业局,代管县级铁力市。是中国重点林区之一,有祖国林都和红松故乡之称。如图 5-1 所示。
5.1.2 伊春市森林资源情况
伊春市 2007 至 2011 年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11 年底,(1)森林资源面积总面积 3920620.8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 3299831.7 公顷,占总面积的 84.16%,无立木林地面积为 76249.6 公顷,占 1.94%,其它面积为 544539.5公顷,占 13.89%。(2)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275532946(立方米),在活立木总蓄积量中,活立木为 242349369(立方米),成熟林、过熟林、人工林分别为 13287853(立方米)、1299296(立方米)和 33183577(立方米)。而因林业经营活动所减少的活立木蓄积量为 973025(立方米)。(3)实现木材产量358983(立方米),在木材产量中原木产量 343036(立方米),薪材产量 15947(立方米)。在原木产量中,直接用原木产量 164373(立方米),其他原木 178663(立方米),分占 47.91%和 52.09%。(4)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 1751683 万元,其中营林生产 38171 万元,木材采运 36805 万元,林产工业 289703 万元,多种经营 899207 万元,旅游业 154173 万元,其他产业 333624 万元。
5.2 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核算
5.2.1 伊春市森林资源实物量统计
伊春市 2007-2011 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伊春市森林资源的实物统计量如表5-1 和表 5-2 所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针对资源价值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因此,对于伊春市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研究是具有十分巨大的研究意义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完成了对伊春市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初步探讨,针对森林资源核算问题,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工作:
(1)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研究方面。针对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问题,离不开对于森林资源价值理论的界定和完善,论文指出,在森林资源的价值理论方面,伊春市森林资源经济价值核算部分,应遵循的价值理论应该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以及效用价值理论进行;而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部分,应该遵循消费价值论作为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而通过将森林资源自身的价值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损失值调整,以完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最终目标。
(2)资源价值核算方面。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自身较为宽泛,因此对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困难。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重点资源种类,分区域、分重点的完成某一地区的重点资源价值核算,进而在核算的基础上,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得出当地的绿色 GDP 数据。
(3)核算实例方面。通过本文的研究,完成了对伊春市森林资源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核算,并纳入了伊春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之中。但是在核算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森林资源市场价格确定方面,数据较少,同时对于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支撑数据略单薄。因此,在未来也是研究的重点突破点。论文的最后对伊春市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进行了研究,经过调整,发现伊春市的传统 GDP 核算方式确实没能全面、真实的反映伊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结合伊春市绿色 GDP 的数据,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6.2 研究展望
篇8
关键词:农用地;影子价格;机会成本;总经济价值
一、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农用地相对短缺,人均可耕地更少。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另外,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的现状更为严峻。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的安全要求,18亿亩的耕地面积不能突破是一种刚性的约束。因此,提高农用地的利用效率势在必行。而在项目评价中正确地计算农用地的影子价格,正是农用地得到最优利用的前提和保证。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用地影子价格计算方法一方面与市场化地价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没有全面考虑农用地的特性,从而难以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依据。因此,本文在研究了目前农用地影子价格计算的应用现状后,根据农用地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和耗竭性,提出了不同于现有方法的农用地总经济价值机会成本确定法。
二、我国农用地影子价格计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农用地的影子价格是指全面合理地反映农用地资源得到最优利用的价格,它反映了建设项目使用农用地资源而使社会付出的代价。我国农用地影子价格的计算主要依据的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书中规定:项目征用农村用地,应按土地征用费调整计算其影子价格。其中耕地补偿费及青苗补偿费视为土地机会成本,地上建筑物补偿费及安置补偿费视为新增资源消耗。这些费用如果与农民进行了充分协商并获得认可,可直接按财务成本计算其影子价格;若存在征地优惠,或在征地中没有进行充分协商,导致补偿和安置补助费低于市场定价,应按当地正地补偿标准调整计算土地影子价格,在征地过程中收取的征地管理费、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费、土地开发费等各种税费,应视为转移支付,不列入土地经济费用的计算。
上述关于农用地影子价格确定的原则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征地补偿标准与市场化地价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我国旧的土地征用标准主要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根据耕地年产值的一定倍数来征收各种补偿费,并设置了各种补偿费的最高限值。而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则是依据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来确定各种补偿费的征收额,并且取消了征地补偿30倍的最高限制。它相比旧的土地征用标准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其仍然保留了按原用途补偿的指导思想,不符合地价形成规律,且征地片区综合价仍然属于政府人为制定价格而非市场形成价格,因此,它距市场化地价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很难真实地反映农用地的经济价值。
(二)没有全面考虑农用地的特点
农用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尤其是林地,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表明:林地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7倍以上。但是,现有方法仅根据农业产出来确定其机会成本,其实是只考虑了农用地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另外,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后往往不可再生,因此可以说农用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计算其影子价格时,应考虑资源的折耗或补偿。
三、基于TEV的农用地影子价格测算
通过上述分析,农用地影子价格的测算依然采用机会成本加新增资源消耗原则,但是考虑到农用地的资源属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机会成本的计算不应再依据《方法与参数》,而应从资源价值论角度衡量。
从资源价值论角度,农用地的机会成本可以按照其总经济价值来核算。总经济价值(Total Economic Value,TEV)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提出来的,其构成如图1所示。
根据总经济价值的构成推算农用地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农用地机会成本=边际产出+边际外部效益+边际社会效益+期权价值+资源折耗价值
(一)边际产出
边际产出价值反映了农用地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是对农用地资源的部分或全部直接消费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如农地附着物粮食、水果等的经济价值等。边际产出价值可按照收益现值法加以估算,即用最佳用途年净收益的现值总额来表示。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技术、政策、习惯等条件,选择项目所在地区可行用途中年净收益最大的用途。设R为最佳土地用途的年净收益,n为项目生命期,t为项目生命期内的第t年(t≤n),g为年净收益的增长率,i为贴现率,则农用地边际产出折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PV为农地边际产出的净现值,R和g可以通过预测计算而得。上述农地边际产出折现值的计算公式是基于不同用途年净收益增长率g是相同的假设,实际上不同用途年净收益增长率g是不同的。若g是不同的,则需根据不同年净收益增长率分别计算出各可行替代用途年净收益的现值,选择净现值最大者作为农用地的边际产出价值。
(二)外部净效益
外部净效益反映了农用地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农用地资源具有的生态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和娱乐休闲效益,如林地、草地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外部效益值的评估因为缺乏直接的市场交易而无法从市场上直接获得价格,只能采用与此有因果关系的替代市场的方法来衡量。如林地水土保持功能的价值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后的各项损失及其防治成本来衡量。
(三)期权价值
期权价值是对选择价值的反映。农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后,从经济有效性方面而言很难再有效地转化为农用土地,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在这一意义上,期权价值类似于为保证一种资源和服务的可持续供应所支付的保险金,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环境的供给。该种价值一般只能通过条件价值法(CVM)来评估。
(四)边际社会效益
边际社会效益是对土地资源存在价值的反映。也就是农用地资源对农民所具有的就业、生存保障价值和对社会提供粮食安全作用而产生的社会稳定功能所具有的价值。农用地的存在对农民具有社会保障作用,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社会保障作用价值量的大小与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的生产力水平有直接关系。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单位面积的耕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越小,其社会保障价值量也越小。在人均耕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下,耕地的生产力水平越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越高,单位面积耕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越大。可根据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以估算。
(五)资源折耗价值
资源折耗价值是对遗赠价值的反映。土地资源被征用开发利用后,同样可以遗赠后代人,但是开发利用后的土地在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方面就明显小于未开发利用的农用土地资源,实际上,作为礼物送给后人的价值就减少了。该种价值可按开发新的土地资源的成本来计算。对于耕地而言,如果征收的耕地开垦费能够补偿新开垦耕地的费用,则资源折耗价值就等于耕地开垦费。
上述各种价值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某一类价值可能覆盖了另一类价值的一些功能。此外,某些类型的农业用地不一定同时具备以上所有功能价值。一般而言,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投资的增多,土地利用强度的加大,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比重上升,而其他价值则逐步衰减。被征用后开发为城市建成区的土地除了直接的使用价值外,几乎没有其他价值。因此,对于接近于自然状态的土地的开发要谨慎,除边际机会产出价值外,要充分考虑为后人遗留的、可持续发展的其他价值。综上所述,农用地影子价格的具体构成以及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六)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1、如果项目建设方支付给政府的耕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没有全部覆盖政府实际支付的补偿费用,政府另外以货币或非货币形式对农民进行补偿,则相应的土地经济价值应根据政府的额外补偿进行调整。
2、项目所支付的征地费中,耕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的确定如与农民进行了充分的协商,能够充分保证农民的应得利益,则土地经济价值的计算中可不做调整。如果没有与农民进行充分的协商,不能充分保证农民的利益,按收益现值法、市场比较法等调整计算,如上述计算结果低于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或同区块的征地案例地价,则按照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或征地案例地价计算。
3、在土地市场活跃的地区,如果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土地经济价值低于城市基准地价中末级土地价格,则按城市末级土地价格来确定被征用农业用地的影子价格。
四、结论
本文从资源价值论的角度,提出了农用地机会成本测算的新方法――总经济价值法,这种方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考虑了农用地的特点,比现在使用的方法更为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左静.我国现行征地补偿与市场地价的差距[J].农业经济,2007(9).
3、单胜道.农地资源价格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4).
4、David Pearce,Giles Atkinson,Susana Mourato.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Environment:RECENT DEVELOPMENTS[M].OECD,2006.
5、诸培新,曲福田.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考察土地征用补偿价格构成[J].中国土地科学,2003(3).
篇9
关键词:西部;生态补偿;必要性;完善
一、西部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1.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自然界与人类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构成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而其自身的调节作用和调节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调节就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环境法中,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自然资源给予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口、经济、科技、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各要素间的和谐发展。经济发达地区通过维持或增加其高额资源和环境消耗而抵消由此产生的环境成本,却要求欠发达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牺牲自己的发展权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公平分担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补偿费用,并由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贫困地区予以支助,协调区域间的生态补偿能力。
(二)现实依据
1.西部是我国江河源头,是维护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的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举国关注的生态环境大事件,如1997年黄河断流100天、1998年长江水灾、2000年北京地区沙尘暴等都表明,西部的生态危机正威胁着全国的生态安全,有了西部可持续发展,才有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2.西部为东部和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廉价的原材料资源如煤、木材、矿产等源源不断流向东部、流向全国。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开发的是西部资源,影响的是西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受益目标则是东部和全国。这些项目的实施为东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理当对西部的环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补偿。
3.西部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功能比较脆弱,加上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如今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森林和草地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开发不当导致土地风蚀沙化。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加剧贫困程度,更加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二、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生态补偿制度。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对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忽视,而偏重于污染防治。基于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应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作必要的修改,增设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并建立生态补偿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西部生态功能区价值评估,是进行生态补偿的前提条件。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充足和使用得当,是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要给以明确的规定并加强监督。
1.建立西部生态服务功能区价值评估
确定我国森林、草地、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可以为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区域生态恢复与建设、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的支持,生态补偿就会成为无米之炊。
(2)完善现有的生态补偿收费。生态补偿主要是以收费的形式来体现。征收对象是那些在开发、利用资源以及生产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本项资金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可具体用于四个方面:生态环境的维持、恢复费用;对重大生态破坏进行调查的科研费用;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费用;生态环境区建立的费用。
(3)设立开放式的公众基金,授受社会捐赠和国际援助生态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3.加强资金管理,明确责任
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数额巨大,政策性强,审计部门要加强基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
三、生态补偿与西部扶贫相结合
有关研究表明,在西部地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县中贫困县占70%。这种贫困的广泛存在正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恶化趋势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要针对西部地区的这一特殊情况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要与扶贫帮助相结合。具体办法: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者向那些为保护这些生态功能而牺牲了局部利益的人民提供补偿,减缓贫困、生态脆弱区中因生存压力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
另外,在对西部进行开发和补偿过程中,应借鉴别的国家(如美国在其西部开发中)的成功经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参考文献:
[1]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学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吕忠梅.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陈英旭.环境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 灵璧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灵璧县地处泗水之滨,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灵璧县以“三元文化”而被人们熟知,而其中最为人们所赞誉的当之无愧应属奇石文化――灵璧石文化,石因县得名,县因石闻名。灵璧石自古至今就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竞相追逐的对象,今天,昔日的“常置帝王案,秘藏将相家”的灵璧奇石也已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提高人们文化道德修养,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收藏品,艺术品,灵璧石文化继续服务于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群众的文化思想水平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灵璧石产业仍然停留在初始发展阶段,还只是简单的采掘和销售。如何科学地发展灵璧石产业,把灵璧石产业转化为灵璧石文化产业,使之科学、可持续发展,让灵璧石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重大作用,这些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灵璧石的历史文化内涵
灵璧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首,自古就受到文人雅士追捧,对人们的文化品位,道德修养有着深深的熏陶。对灵璧石的文化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推断,当时最重要乐器之一,磬,即为灵璧石所造,《尚书・禹贡》即有记载:“泗滨浮磬”,这可以说是对磬石产地的最早记录,据考证,即为今天灵璧的磬石山。直至隋唐乃至五代,灵璧石仍然以磬石为人们熟知和记忆。寓居宿州22年之久的白居易就曾经写过一首《华原磬》:“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讽刺当时的乐工用陕西耀县的华原磬代替古人所用的“泗滨石”来充当磬石材料,使天子听伪音,乱心智。在这一时期,灵璧石仍然主要是作为磬的主要制作材料而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但几乎同时,灵璧石由于其形、色俱佳,作为观赏把玩之物,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最为著名的当属南唐后主李煜,据说,在他亡国之际,仍念念不忘摆在其案头的一块“灵璧研山”,其对灵璧石的痴迷可见一斑。直至到了宋元时期,中国的观赏石文化进入了黄金时代,灵璧石也随之成为赏石文化元素中的重要角色。宋徽宗修筑寿山艮岳,灵璧石就是其搜罗的重要目标之一。据说在今天的宿州还有发现当时遗漏的灵璧石遗材。灵璧石同时也得到了当时一批文人墨客的追捧与推崇。宋杜绾的《云林石谱》(也是我国的第一部石谱)就对灵璧石大加赞赏,并被列为116种观赏石之首。大文豪坡也对灵璧石钟爱有加,多次来过灵璧,并留下诗文数篇,更以其所作“丑石风竹”换一灵璧石而留下一段佳话。明清之时,赏石文化进入中国古代奇石文化的鼎盛期,赏石的主体人群逐步扩大,由以前的帝王将相,文人大夫延展至农工商贾各个阶层。赏石的理论著作也层出不穷,灵璧石在这一时期同样风采无限,备受推崇,“石之堪作玩者,灵璧石称最”。甚至民间有传说,清乾隆皇帝数次下江南,其中有三次都因为喜爱灵璧石而改道于灵璧,并留下亲笔御封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其时赏石之风盛行由此可见。
二、灵璧石经济价值体现与灵璧石产业发展
应该说自从灵璧石从单纯的自然资源被赋予无差别的社会劳动后,其本身就已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因为社会制度等原因,无法以经济价值的形式体现,直到宋明之际,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社会经济的繁荣,灵璧石的经济价值逐步开始体现。早在宋叶梦得的《平泉草木记跋》和李弥逊的《五石・序》中就记载了以金易石的故事。茶肆酒坊之间已有商贩专门从事灵璧石的叫卖。民间也传说有米芾以石易房的故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灵璧石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但大多只是以物易物,真正的市场交易和流通还未开始,仅仅是爱石人玩石人之间的互相交流而已。但到了明代,由于赏玩灵璧石的人群逐步扩大,需求增加,不仅出现了专门的灵璧石市场交易行为,围绕着灵璧石交易甚至开始出现了行业内分工。有专门从事灵璧石采掘的,有专门贩运的,有专门销售的,在明王守谦的《灵璧石考》中就记载有“掘石者日益伙……。走南中贩石者,踵相接”。可以说灵璧石交易作为一个产业的雏形已初步出现。而灵璧石产业的蓬勃发展,当然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后,由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灵璧石的需求和收藏迅速发展,灵璧石的诸多价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石农,石贩,石商,石馆直至灵璧石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从事与灵璧石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多达数万名,交易额数亿元。一条围绕灵璧石形成的开采、运输、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很多人以石为生,因石而富。灵璧石产业已成为灵璧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就业,提高群众收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赋予灵璧石产业更多文化内涵,促使灵璧石产业转化为灵璧石文化产业
灵璧石有着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灵璧石产业在当下蓬勃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灵璧石产业就是文化产业。按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也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分类,把文化产业分为九大类,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服务以及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服务等等,如果严格的对照比较,灵璧石产业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只能勉强列入标准里面的园林制作一栏。但因为灵璧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不可以按照工业标准制作和复制。所以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分类来说,灵璧石产业并不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按照现有的发展态势,其本质更多的是资源产业,物质产业。但是又由于灵璧石的历史文化属性,它又存在着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因子。我们也应看到的是灵璧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的天然属性。我们更要考虑到灵璧石产业的长远发展。不可竭泽而渔。让子孙后代只闻灵璧县,不知灵璧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挖掘、延展灵璧石文化,提高灵璧石的文化内涵,发展灵璧石产业为灵璧石文化产业至关重要。
1、通过文化附加值的提高,深挖灵璧石本身的经济价值
由于灵璧石作为赏石的一种,本身就与文化密不可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灵璧石的天然包装。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采掘、销售。而是应加大对灵璧石影响力和美誉度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其文化附加值在销售初期就得以提高。提升其本身的文化价值进而提升其市场经济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宣传包装。可以使灵璧石的附加值增加,使有限的灵璧石资源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收益。另外通过对灵璧石本身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如对于一些品相不佳的灵璧石可以用来开发加工相关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用于园林建筑等等。总之,应该把灵璧石的文化价值更好的发掘,使其本身变成文化产品,提高其附加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2、开发相关的灵璧石文化产品
灵璧石产业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但通过结合当下文化产业中的其他元素,如影视、传媒、网络等,以灵璧石,灵璧石故事,灵璧石传说以及与灵璧石相关的典故,历史人物等为主题、原形,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具备较强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化艺术影视作品。如相关的灵璧石的书画创作,文学作品、影视创作,动漫创作等。使其文化载体和传播途径得以改变,这样本身既宣传了灵璧石,提高了它的文化附加值,同时,由于这种产业可以工业化复制,符合文化产业的定义,可以持续、绿色发展,这就把灵璧石产业变成了灵璧石文化产业,实现了由资源产业、物质产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变。
3、结合相关旅游等文化产业和现有的灵璧石文化资源,开展旅游
如灵璧县奇石文化园景区、灵璧石宋代石刻,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开展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会展等,进行灵璧石文化的经济发掘。“文化+旅游”是当下最典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业是当下产业链较长的新兴业态之一,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灵璧石赏析旅游,灵璧石开采参观旅游,赏石休闲,灵璧石会展多种旅游形态发展灵璧石文化旅游业。以此延长灵璧石产业链,延展奇石经济的外在文化范畴。拉动与灵璧石相关的吃、住、行、消费等其他经济活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4、以灵璧石文化为龙头,发展中华奇石文化
以爱石,赏石、玩石为主题,结合其他类型的奇石文化,如太湖石等,打造中部地区的综合类奇石市场。灵璧石作为中国四大奇石之首,本身就具备龙头效应,可以以此为契机,引进资本,打造综合的奇石市场和赏石文化市场。如我们所熟知的河南南阳,它本身只产南阳玉,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打造,已发展为国内著名的玉石交易市场,品种包含国内外多种玉石产品,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把单纯的灵璧石文化发展为以灵璧石为依托的综合性赏石文化,扩大文化产业的主题效应,这样,灵璧石的文化产业范围将进一步增大,所容纳和包含的文化范畴将更大、更广,灵璧石文化产业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在目前情况下,把灵璧石产业转化为灵璧石文化产业,还存在着种种障碍,比如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平台问题等等,但这一步势在必行,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眼光,单纯向地球要资源,这样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总之,在今天中央提倡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政策环境下,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的大前提下,单纯的走资源经济的发展模式,必将走入死胡同。只有通过以灵璧石资源为立足点,以灵璧石文化为依托,发展灵璧石文化产业,提高灵璧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灵璧石产业真正做成灵璧石文化产业,最终才能使得灵璧石经济健康发展,灵璧石文化得到推广发扬,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水平的提高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证。
-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
- 下一篇: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