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设计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设计的核心

篇1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绿色建筑;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最近几年,维护生态,创建绿色的思想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此类建筑的可持续探索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绿色和生态建筑的定义开始被人们接受,而且,也确确实实的发展到科技的最高端。此类现象切实的反映出人们理智和思想的进步。其规定当前的人们要和自然有效的接触。要和生态有机的联系到一起。设置一个人和生态有机融汇的绿色体系。因此,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季景兰庭项目也尤为注重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及建筑环保节能的必要性

1、项目概况

季景兰庭项目位于中新生态城起步区05-06-03地块,中生大道与中天大道交汇处,总用地约1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以多层,小高层住宅以及配套建筑为主。选址按照生态城管委会确定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不占耕地、节地节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选址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地盐渍、植被稀少、环境退化、生态脆弱且水质型缺水的地区。同时,选址考虑有大城市依托,基础设施配套投入较少,交通便利,有利于生态恢复性开发。

2、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就现状来看,建筑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用来居住,还是用来办公,都是人们离不开的处所。建筑的耗能占人们生活资料的很大一部分,建筑物要用到很多材料,不仅要用到沙子、石灰、钢筋,还用到木材,钢管,陶瓷等。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排名是比较靠后的,那么人类药箱长期发展,就要节省这些生活资料的消耗。作为建筑,更应该注重这一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提倡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节省能耗的办法就是环保节能设计,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建筑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天然的对人体没有危害的材料,天然的环保材料不仅对人们身体没有伤害,还能节省建筑的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危害。采用环保节能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生存质量,降低成本,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所以整个中新天津生态城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二、绿色建筑环保节能设计

1、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需达到相关的能耗控制要求

绿色建筑是一种低耗能建筑。因此项目在进行节能设计时,使建筑的节能率达到70%,总体建筑耗热量指标达到12.3W/m2。并且使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护结构热工性能、外窗综合遮阳系数等都控制在规范所规定的范围 ,达到节能的效果。

2、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1)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另外,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开始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本项目墙体材料未使用粘土砖,包括掺加其它原材料,但粘土用量超过20%的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等;建筑的外墙、内墙以钢筋混凝土墙为主,内隔墙以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

(2)注重对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不但要达到保温效果还要达到防火等级要求, 本项目采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为酚醛保温板,厚度80mm,防火等级A1级,通过计算后传热系数k值达到K=0.44W/m2 .K。外门窗材料选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玻璃为Low-E+15A+6mm浮法玻璃,间隔层厚度15mm,传热系数≤2.1W/m .K;另外在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方面也达到及优于相关规定的要求。

3、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设计

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设计好区别于普通建筑。普通建筑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自然因素,人们居住的需求都是通过消耗能量来获得,例如采光、取暖都是通过消耗电能或者煤炭资源。而绿色建筑在整体设计上更多考虑环保方面,房间的采光、通风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尽量让房间的结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采光依然自然光,房间的空气流通,夏季凉爽,冬季保暖,不仅降低了对自然能源的消耗,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自然的采光和自然的生存温度才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

(1)光污染控制措施;本项目不采用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或反射式玻璃幕墙,减少了光对自身及周环境的影响。建筑夜景灯光设计,不采用大功率投射灯光,而是合理利用建筑内部透射光和局部装点的氛围灯光照明来完成。

(2)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加大沿街建筑的后退距离, 沿各条城市道路分别后退17m和21m;加强墙体和外门窗的隔声性能,外墙的保温层适当加厚,除了可以满足高标准的保温隔热性能外,对外界噪声也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对住宅外门窗的隔声性能要求达到隔声≥35db;通过以上措施来有效控制噪声影响。

(3)室内采光通风控制;本项目通过严格控制外墙窗墙比及开窗面积的方式,既能满足室内采光通风要求,又能控制能耗浪费。

4、建筑物的外部环境控制

建筑物南北向日照间距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影响建筑室内空间的通风效果。如若建筑物的间距过小,前排建筑遮挡后排建筑,则风压小,通风效果差;反之,建筑物日照间距较大时,后排建筑的风压较强,通风效果较好。所以在住宅组团设计中,加大部分住宅楼的间距,形成组团绿地,对改善绿地下风侧住宅的自然通风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1)本项目严格控制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既能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又能满足大寒日满窗2小时的日照间距要求。

(2) 场地规划布局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特征和常年主导风向对居住区内部微环境的影响,利用建筑的布局对自然风在冬季加以阻挡,在夏季加以引导,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风同时使室外风环境满足标准要求。

5、可再生能源及新技术的利用

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居民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1)本项目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热水。

(2)本项目设中水系统,主要用于室外浇洒和绿化灌溉。

(3)雨水收集系统;室外园林设计充分考虑植物对雨水的保留作用,同时采用渗水材料铺装地面。屋面雨水引至绿地进行回渗,涵养地下水源;路面雨水经渗水材料充分下渗后,剩余的雨水排入室外雨水管网,最大限度减少径流,降低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

(4)本项目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由开发商统一采购、安装到位的高性能节水器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节水器具的质量及节水效果。

6、综述

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所以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上体现尤为重要,因此尽量采用合理的保温节能材料,尽量的提升自然采光的指数,设置优秀的采光体系。其次,设置优秀的通风对流体系,设置循环模式。再次,设置水循环体系。最后,设置全方位的绿化体系,改善小区域的气候。最后,创造敞开的空间氛围。确保使用人能够和生态更加的靠近。

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一种全新的产物,其对于环保的规定很是严苛,要积极的探索,其道路非常久远而且困难不断。由于工业时代不断的朝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开始朝着绿色的时代进步,此时可持续的思想成为社会的关键思想、此类建筑思想的存在会使得建筑领域的发展更为协调,它会以自身特殊的韵味,形式不一的样式和生态有机融汇。而节能环保又是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随着技术及工艺的成熟,二者会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陈春波,甘红光绿色建筑中环保节能设计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7期.

[2]刘红晔浅谈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5期.

[3]王志杰绿色建筑中环保节能设计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8期.

篇2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用

所谓“绿色设计理念”,主要是指结合低碳、环保特征的设计理念,通过设计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结合绿色设计理念的室内设计作品往往专注于可持续发展、整体环境的思想观,以及要求设计师树立起生态意识,重视现场调查和分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赋予室内空间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并建立综合的设计方案。

一、绿色设计理念与室内设计的关联性探析

研究资料表明,从大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骤然觉醒,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的环境设计概念开始诞生,尽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脚步愈来愈快,但住在城市的人们却热衷于向往自然,他们不断提倡食用绿色食品,饮用天然饮料,并采用自然材料来构建自己的居室,来表达他们渴望住在大自然绿色环境中的心情,而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趋势,逐渐引发了广大室内设计从事者和爱好者关于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嵌入“绿色理念”的热烈讨论。

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人口成为当今我国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有研究指出,人的一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而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因此,追求健康、绿色、舒适的家居住宅,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愿望。而室内设计的核心就是给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是绿色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室内设计的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绿色设计理念与室内设计的关联性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室内设计的核心功能,把健康及绿色通过室内装饰添加到人的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自然以及健康的追求。

总体而言,绿色室内设计,本质上是想要做到居住者与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处,因此在进行设计是需要做到整体设计回归自然,对室内环境中的各个因素进行统筹规划,通过科学的分析,将是室内的空间与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隔离,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室内物理生态环境,达到自然与室内环境的共生。例如采用大的落地窗,增加室内的自然光采光度,还有利用藤、麻类的植物装饰材料,提升整体室内与自然地结合程度。这样不仅达到了室内美观的需求,也使室内与自然环境更接近,达到“绿色”设计的效果。

二、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的表现方面

随着绿色设计理论的日益完善,目前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空间设计中的绿色体验、以及用材选择的考究和资源节约的探索。

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对绿色生活的个性化需求。对人们而言,室内环境是影响自身身心健康、生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人们可以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主动改造,换言之,绿色室内环境设计的最根本诉求点就在于室内环境的使用者,要想要有一个“回归自然”的室内环境。对于设计师而言,要想实现这些要求,首先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不动摇,然后研究人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对于绿色室内环境的具体看法和体验,从而进行室内空间的家具布置,同时也是作为室内用材选取时的参考依据。

空间设计中的绿色体验是目前绿色室内设计师发挥自身专业性最广泛的出发点。由于每一个室内空间都具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室内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进行绿色用材的选择,合理的将室内空间进行配置,是室内设计的美观度和资源利用度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创建出一个自然、清新的室内环境。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整个空间的特点,以及设计将带给空间的改变,合理的利用光、风等自然条件,创造出一个自然与室内空间相结合的环境。另外,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还需要注意功能性的需求。例如门洞高度需要按照男性的身高进行设计,楼梯台阶的每层高度需要根据女性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对于每个空间的不同用途也需要作出区别,像是客厅、厨房、洗手间等,都需要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点进行设计,在保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达到人们对室内功能性的要求。

最后,用料选择的考究和对资源节约的探索表现在设计师的实质行动上。作为绿色室内设计的最终实现方式,绿色用材的选择对整个绿色室内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材料是指对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使用性能高的材料。使用这类型的材料不仅有利于使用后的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回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进行绿色室内设计时,绿色用材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绿色用材的选择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挑选一些具有高科技元素的材料,比如能够采光和保温的调光玻璃、保温墙体、吸热玻璃等,还可以使用一些节约型材料。像是节能灯的使用,节水阀的使用等,通过使用这些绿色环保材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对环境污染做出改善。尽量的减少木质材料的铺装,如过一定要用到木质材料,那么在进行木料的涂漆工作时,可尽量选择污染低,有害物质少的水性涂料,以这样的方式来降低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其他材料而言,这种方式也同样的适用,即尽量适用可循花再生能源,如必须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使,尽量选择污染下、消耗低的材料。

三、结语

目前而言,尽管绿色室内设计领域已经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但不容否认的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和节能环保的时代呼声越来越大,绿色室内设计仍有非常大的需求市场,也具备宏远的发展前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门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白娇娇. 基于环保理念的室内绿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2]古银河. 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3]赵卫峰. 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篇3

关键词:节能降耗;绿色通道;核心网络

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球移动用户数增长了25.9%,2008年由于UMTS3G网络的开通,用户数增长了14%,2009年3G网络的开通,用户将向WiMAX网络和4G网络转移。总之,全球移动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通信产业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也是一个高耗能行业,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张,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动力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机房、基站等成倍增加,能耗巨大,目前我国的通信网络有上万台的核心交换设备,有几十万的基站,大量的设备不仅需要人员的支撑,而且不间断的网络环境也更需要能源来保障。据有关部门估计,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预计为300亿—500亿千瓦时。这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2006年为492.50亿千瓦时)。这些林林总总的IT产品,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但是这些IT产品功耗大而且数量众多,累积起来所消耗的电能可以说是触目惊心。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使得全球能源供给日趋紧张,2009年能源紧张的格局将会更加严峻,因此节能降耗的绿色通道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IT设备需要成年累月不间断地运行,除了IT设备自身耗电量巨大外,为满足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机房内要独立设置空调调节系统,加上用于机房环境条件技术保障的其他设备,这些最终导致机房成为电力消耗的“大户”。从机房用电分配上来看,其中IT设备占电能总能耗的44%,制冷系统占38%,电源系统占到15%,照明系统占3%。在机房的IT设备中,网络设备大概占30%,即大约占机房总能耗的13%。同时,如果网络设备的功耗降低,相应的空调等外围设备的消耗也会相应降低,因此目前网络中心耗能最大的是服务器,其次是一些主干网采用的大型网络设备,当然其他低端网络设备因为数量众多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设备是指服务器、BTS(基站收发台),其功耗由接入设备的数量和网络的负荷决定;配套设备主要指空调,基站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有一定要求,以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空调占了总功耗的绝大部分,平均下来约为总功耗的50%,以中国电信为例,2007年全年消耗电能超过200亿度,各种能耗费用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它功耗成分来自配电系统等。

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就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工作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能源的消耗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1千瓦时约等于0.658kg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主设备外其他设备的能源消耗也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假设一个正常基站可使用10年,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22吨。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主设备占了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9%。根据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析,通信产业节能降耗的绿色通道可以从以下5方面展开:1、打造绿色基站,采用新型的功放芯片和高效功放技术,提高设备的能效;2、应用绿色基站软件有效降低静态功耗,大幅降低业务量少时的能耗。3、绿色高效的冷却方案,即减少冷却能耗和提高电信设备耐热能力,这样设备可工作在室温或更大湿度环境中。4、使用高集成度或分布式方案来减少基站占用空间,即采用多密度载波和射频宽带技术实现单模块支持4到6个载波,同等容量下基站体积更小,重量更轻,UPS等配套要求更低。5、绿色能源的使用,即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

一、建立绿色核心网络

从这么多年从事通信网络设计工作的经验中,笔者了解到传统的核心网络架构是相当复杂的,不仅一二级核心网络层次多,而且大量的网元导致网络复杂,整网能耗偏高。以笔者设计的机房为例:机房空间有限,服务器的能耗非常高,导致散热程度差,而且需要加装空调,再加上每年扩容的需要,交换机走线和设备布局的不合理,使机房无法实施更进一步的节能降耗措施。因此建立绿色核心网络势在必行。建立绿色核心网络首先应该优化核心网络架构,实行网络的扁平化管理,减少核心网中网元的数量,使核心设备上移,逐步使用集成度高,电信级别的平台代替传统的服务器,同时建立专业的机房散热管理方案,如采用自下而上的回风流方式提高冷风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北方城市,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机房空调的使用。

笔者还要强调一下,在工程前期调研及初设阶段首先考虑选择拥有绿色基站技术的供应商和运营商,例如华为和Vodafone。他们拥有IP组网、分布式基站、先进功放、智能电源管理、多载频技术、统一架构等关键绿色技术。这样设计的基站稳定性、可靠性高,功耗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更有利于网络的平稳升级。

二、充分利用软件技术降低能耗

除提高设计水平和利用硬件升级等手段降低能耗以外,充分利用软件技术实现节能降耗也越来越重要。随着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网络转型,小到CPU超频。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通信网络转型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单位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如果频繁地对网络转型,将造成大量在线设备的退网淘汰以及更多的资源消耗,那么利用软件技术提高现有网络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能耗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上网用户在线时间的统计分析,全网在忙时和闲时网络负荷变换最大,那么就可以通过软件调整核心网络设备的主频,让它随网络负荷变化,在闲时自动将设备处理能力降低,减少电能的消耗。

三、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设备冗余度

随着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入网用户日益增多,基站和设备间能够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设备密度也越来越大,电力消耗明显提高,因此采用高集成度或分布式设计方案来减少基站和设备间的空间占用,使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支持端口更多的设备来有效降低设备冗余度,对于降低能耗也是重要的绿色手段。对于高端网络设备来讲,性能和功能无疑是最重要的,功耗降低会以性能的降低为代价。一般的情况下,为保证功能、性能、业务卡的数量和运行可靠,设备的功耗也会较大。这类设备数量较少,放置位置的环境情况也比较好。因此,在选择高端设备方面我们只是把功耗指标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指标。

对于低端的网络产品,如数量巨大的接入层交换机,虽然他们的功能都很强大,但是我们实际应用时只会用到它的部分功能,完全可以通过牺牲一些我们不需要的性能来换取设备的功耗降低。现在有一些接入层交换机因为自身功耗小,已经实现了设备内部无风扇,这类产品就能很好地降低设备的功耗。对于低端网络设备来说,采购过程中会把功耗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来考虑

篇4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它以横向的视角,通过供应链链与链间的协作来进一步解决供应链外部绿色化问题;在供应链纵向内部绿色化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之间的废弃物再利用来达到减少或避免废弃物向自然界排放的目的,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进一步实现供应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一)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双重绩效的情况下,供应链核心生产企业之间具有废弃物(除主产品以外的产出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共生品以及残余物)再利用关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供应链组成的网络,见图1。

如图1所示,在供应链1中,核心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甲的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可以作为原材料或燃料等被供应链2再利用,围绕这样的供应关系的供应链1和供应链2就组成了横向绿色供应链。其本质在于通过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再利用,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双赢。

例如,燃煤火电厂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过程产生的巨量工业废渣粉煤灰,如果将其收集,作简单的工艺处理可用作生产水泥、空心砖的混合材料,也可应用于混凝土,获得良好的环保、经济绩效。又如,以芦苇为原料的造纸厂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主要在于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浓度高、毒性强的废水(黑液占90%,中段水、白水占10%),处理困难,难以达标排放。其实造纸仅取用芦苇40%的纤维素,而其它约占25%的木质素与约占28%的半纤维素以及木糖、钾、氮、磷等物,则随黑液废弃;如果通过对黑液做一定处理,其所含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以及木糖、钾、氮、磷等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是有很高利用价值的,其他废水可用作水泥厂的生产用水。这样既为中小造纸企业节约污水治理费和运行费用,又可大量节约水资源。

(二)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综合优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和企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在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横向绿色供应链强调的是链之间的横向合作,通过组建供应链联盟,化废物为资源,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系统性。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现的是链与链之间的互惠互利、协调优化。在图1中,供应链1涉及到废弃物的环保处理问题,而供应链2则面临原材料或燃料的采购,在横向绿色供应链内部解决了这一矛盾,体现了系统观的思想。

集成性。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供应链、横向绿色供应链三个层次的多协作问题,体现的不仅是本企业、本供应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考虑到了整个系统的环境效益,是信息、过程和效益的集成化。

复杂性。横向绿色供应链体系比单个供应链复杂,优化以及协调的难度增加。

企业实施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障碍分析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大多涉及的是环境问题严重的生产能源或生产资料企业,如燃煤火电厂、水泥厂、冶金厂、造纸厂等。成功实施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能使企业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但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三个层次的问题:企业层、供应链层、横向绿色供应链层,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存在一些问题。

(一)横向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及脆弱性

横向绿色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最终的目标是改善环境绩效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要考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核心生产企业的协作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供应链内部的协调问题,因而,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在横向绿色供应链中,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生关系,因而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而且,在横向绿色供应链中核心生产企业之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应商与生产商的关系。因此,如何平衡横向绿色供应链中各生产企业的收益与损失,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激励与协调机制,是实施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信息的获取与共享问题

由于多协作的复杂性,横向绿色供应链内部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信息的获取是横向绿色供应链获得良好绩效的关键。所以,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设计以及如何构建一个集成的信息平台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是横向绿色供应链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区域性和时间性问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残余物、副产品以及共生品往往不易于储存和运输,具有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因而决定了横向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求横向绿色供应链中核心生产企业在地域上尽量靠近,在生产上必须趋于同步进行。例如蒸汽和余热、余气的再利用便要求在地域上邻近。

(四)废弃物输送问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残余物、副产品以及共生品往往不易于储存和运输,例如蒸汽和余热。而且废弃物如粉煤灰在输送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会引起二次污染,增加环境副效应。因而实施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必须协调好输送方式、输送成本、废弃物价值以及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供应链核心生产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资源递享关系,因而可以建立横向绿色供应链。通过优化横向绿色供应链系统,可以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绩效。

(一)重视废弃物在横向绿色供应链中的作用

废弃物既作为上游供应链的环境负荷物存在,又作为下游供应链中的资源存在,因而上下游供应链之间协作具有特殊性。且横向绿色供应链体系比传统供应链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利益主体,因而需要具体分析各个成员的利益要求,设计激励机制,实现合作总收益的分配和行动激励,使得供应链核心企业成员密切合作,保证废弃物的充分供给和再利用。

(二)加强核心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发

要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就要求有经济可行的分离再生技术。而开发新技术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投资大,技术储备要求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凭借横向绿色供应链核心生产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分担开发成本和风险,通过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来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利用以及降低废弃物再利用成本。目前,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减少,废弃物越来越受到全球企业的关注,我国企业如何提高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抢占市场先机,关系到我国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废弃物输送过程中的特殊性,应该采取一定的输送策略,选择恰当的输送方式,在提高废弃物输送技术,完善输送体系的同时协调好输送成本、废弃物价值以及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在集团公司内部构建横向关系

对于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环境问题突出,而某一子公司废弃物可为另一子公司循环利用的集团公司,可以考虑构建具有横向关系的企业集团。所谓企业集团,是指以居于控制地位的法人企业为核心,通过一定的联结纽带把众多的企业联结在一起的多层次的法人联合体。所有产生或者利用废弃物的企业都属于同一个集团公司,有利于信息的获取和协作,降低信息和通讯的交易成本,并且容易平衡各个公司的收益与损失。

例如,广西贵糖集团已形成了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制糖滤泥-制水泥,造纸中段废水-锅炉除尘、脱硫、冲灰,酒精发酝产生的一氧化碳-制轻质碳酸钙等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使废弃物消除在工艺过程中,不但有效治理了工业污染,而且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四)建设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是指在园区内,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原理,使企业之间形成代谢与共生关系,形成一条产业的生态网络链条,不仅能够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而且能够产生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工业生态园中,企业内清洁生产与企业间废物交换相结合,从整体上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物质循环,使园区向外界排放的废弃物趋于零,实现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

火电厂是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厂际多级利用,及通过市政当局为居民提供供暖服务,为制药厂、炼油厂提供所需工艺蒸汽,发电部分冷却水供给养鱼场养适合在温度较高的水中生长的鲑鱼;发电厂的脱硫装置每年产生20万吨石膏,卖给园内的石膏材料厂。

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发电厂输送,作为发电机组的冷却水,炼油厂多余的可燃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发电厂、石膏板厂生产使用。用土豆皮、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制药厂发酵生产所产生的废渣、废水,经杀菌消毒后被农场用作肥料。整个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已经得到公认,尤其是在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废料的再利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结论

面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已不再局限于由原料加工成产品,并送达客户的纵向过程。论文提出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旨在通过供应链与供应链的协作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从而减小环境副效应,获取经济效益。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供应链、关联供应链三个层次的多协作关系,体现的不仅是本企业、本供应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考虑到了整个系统的环境效益。因而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采用重视废弃物、加强合作研究开发、在集团公司构建横向关系、建设生态工业园等多方面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巨钦.现代企业组织设计[M].上海三联书店,2006

2.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邓南圣,吴峰.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

篇5

生态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或无烟产业,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相比传统模式的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更加环保,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往的旅游业发展依靠的是对资源的无限制开发和掠夺式的开采利用,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近年来,环境污染也因此愈加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环境的保护和旅游业的生态成长,为此必须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本文所研究的绿色营销策略是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环境保护为最终目标,从绿色消费出发,建立以绿色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为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绿色营销策略的特点在于兼顾营销与自然环境保护两者的发展。从我国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策略已开始慢慢被接受采纳,有了较好的开始。但是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有待进步。我国大部分旅游企业尚不具备绿色营销策略的战略思想,在绿色发展旅游业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业现有问题,不仅有助于企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既是旅游活动,也是一种旅游形式,是现代经济产物下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是大家追求的先进旅游发展模式。从旅游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旅游消费对象从完全生态区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区,旅游地环境从原生态发展到人工创造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部分是为了领略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了解异域历史文化和风俗,也有专门进行自然遗迹的考查和欣赏,部分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社会文化见闻和生态知识,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到处走走,提高身体素质。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的保护和自然和谐。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各有己见,本文在综合大部分定义后,得出以下几点关键点:

(一)是从旅游需求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项专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亲近大自然,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者不能破坏旅游地环境。

(二)是从旅游开发营销者以及旅游地居民的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现新加入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

(三)从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两者角度来看

生态旅游是一种先进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其立足点在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同时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是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和资源开发模式。综上所述,不管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还是一种强化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教育活动,或者是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方式,其核心在于旅游对象不能遭到破坏,重视生态教育,从而实现当地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进行生态旅游的前提是保护生态平衡,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证后,合理取得经济收益,而且要保障旅游地居民在旅游业中分享经济效益。

二、绿色营销的定义与特点

(一)绿色营销的定义

绿色营销又被称为生态营销或者环保营销,绿色营销与生态旅游一样都是为了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问题,工业化的加快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在追求环保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企业在技术上经营上都尽可能满足人们环保的需求。此外,国际上也在推行绿色贸易,内因和外因一起使得企业改变了其传统的营销方式。而且,近年来国家要求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和营销观念已不再适用,所以绿色营销就应运而生。

(二)绿色营销的特点

绿色营销具有营销目标得到充分发展、营销服务对象有所扩大、“顾客”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和“需要”的含义得到发展等特点。在传统的营销理念指导下,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并刺激其消费而展开的,但是,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因此他们在消费时也实行的是可持续消费。绿色营销理念要求在尽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并适当地减少其消费数量,这是出于降低资源消耗的考虑。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费的物质占有量,营销的目标也从传统的最大限度刺激消费转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理念指导下的营销服务对象也得到了扩大,“社会责任”观念被引入了绿色营销,而且这个“社会”的概念也较以前有所扩大。在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中,其“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人文社会环境,但是在绿色营销的概念中,“社会”更加强调的是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将其作为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绿色营销理念的要求下,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必须符合环保的相应要求。特别是在当消费者需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矛盾时,企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合理需求。由此可见,绿色营销中“社会”这一概念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将人仅仅视为消费者,所以他们的营销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绿色营销理念中,顾客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一个有着多种多样需求的“人”,绿色营销不仅仅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还要更多地满足其精神上的需求。最后,在绿色营销中,“需要”的概念也有所变化,它不再是传统营销所满足顾客的物质上的需求,但是绿色营销所要满足的是顾客的一系列需求,这些需求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就需要企业在绿色营销理念的指导下权衡并优化处理。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需求不足,绿色概念泛化

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消费市场的规模往往是不够大的,而旅游产品的生产又是一旅游市场为导向的,要促进我国的旅游企业生产绿色化,就必须要使消费者有足够的绿色需求。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其购买力还是偏低的,而且其环保意识也还不够强烈,再加之大部分的旅游消费者对于绿色营销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目前我国的旅游消费者中,接受和消费绿色产品都十分有限。由于我国的旅游市场中的绿色营销需求不足,所以绿色消费的市场规模也就相应的很小,没有需求和市场,旅游企业也就缺乏实施绿色营销的积极性。而且另一方面,许多旅游企业仅仅是从经济利益和企业销售目标来进行考虑,为了卖产品而营销,由此许多旅游产品都被挂上了“生态”“绿色”和“环保”等帽子,这就使得许多旅游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旅游产品时,往往挑的眼花缭乱,甚至被一些并非绿色产品的商品所迷惑而上当受骗,最终失去对绿色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比如他们发现其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并非真正绿色时,就会有心理落差,甚至对旅游企业产生不满,这就使得绿色营销无法很好的开展。

(二)旅游产品和市场不细致

在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划分往往就成了企业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细分后的结构也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一个基础。每一个企业对于其最具吸引力的目标市场都应该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只有了解了其目标市场,才能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旅游行业也不例外,生态旅游作为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概念,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旅游行为。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旅游企业往往对于绿色需求市场的划分不够细致,所以其旅游产品往往就缺乏针对性和个性,没有鲜明的特征。同时,我国旅游业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许多旅游企业的承担能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对于绿色意识的缺乏,就使得大部分旅游企业并不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来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单调降低了对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绿色营销素质缺乏

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针对旅游者而言,不仅仅要求其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感,而且对于旅游的规划者、经营者和开发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相应的旅游工作者也应是懂得环保懂得旅游的人。所以在绿色旅游、绿色营销中,相应的工作者更应该有较高的素质。但在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中,许多工作人员往往都是缺乏环保意识的,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和特性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国的生态旅游绿色营销往往定位都是不准确的,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四、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

要研究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必须首先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构成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只有把握住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才能对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绿色营销。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时构成旅游产品的三个层次,任何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单独地用于满足某一种需求,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对于生态旅游绿色营销产品的这三个层次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突出绿色形象

在生态旅游中,核心产品层次是产品概念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所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基本直接使用价值,因此这个产品层次集中体现了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旅游的需求,而生态旅游产品除满足旅游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生态旅游产品,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还要增加其绿色的形象,通过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向人们传达环保的理念及其重要性。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应该注重绿色形象的设计。因为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中,为了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望,往往是言过其实的,而且其形象也往往是具有煽动性的。但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即是具有理性和主动性,旅游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于消费者自身,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形象和形式时,也应当从旅游者的真实需求出发,结合绿色旅游的宗旨和理念,创新产品的形象设计,为旅游者提供新颖的创新性旅游产品,带给旅游者全新的体验。同时,在对生态旅游绿色形象进行定位和设计时,还应当结合旅游产品未来的市场目标,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轨迹等,只有这样,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形象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进而唤起游客们对于绿色旅游和旅游消费理念的感知,从而激发其购买欲望。此外,旅游形象包括的范围很广,囊括的内容也很多,比如说旅游景区地名、广告标识语、景区交通工具乃至于垃圾箱的外观,都是旅游形象设计的内容。除了旅游形象设计应以绿色为核心理念之外,其视觉设计也应该以绿色环保为核心,使得生态旅游形象在理念设计和视觉设计上相统一。因此在对生态旅游形象的视觉设计上,可充分利用旅游地的环境特点,再结合旅游地名称、旅游标志、宣传标志等具体的生态旅游形象内容,充分地向人们展示旅游地景观并对其进行绿色的引导和教育。除了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这些静态的内容,绿色营销还应包括动态的识别形式,即行为识别系统,所谓行为识别系统,指的是对于旅游地居民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当地的居民为旅游企业进行绿色宣传,对前来游玩的游客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于旅游工作者的教育,更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在推广生态旅游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绿色设计和研发

生态旅游产品既有形式产品又有理念产品,形式产品主要包括品质、形态、商标等内容,是旅游产品的实物或者劳务的外观。在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生态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并且对向游客传达绿色的理念。因此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该遵从绿色的设计理念。旅游企业应当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研究力度,以设计为源头,从头贯彻和落实绿色设计。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的意识还不够,而生态旅游产品就要改变人们传统的理念,引导人们对环保的重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就应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在这些生态旅游产品进入市场以后,仍然应该发挥其作用,即向人们传达绿色的理念,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观。绿色旅游产品的设计是要以满足不同的游客的需求为原则,所以,在绿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加以权衡,既要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又不能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又要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既要物尽其用,又要避免浪费。

(三)重视绿色延伸服务

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不仅仅在于将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卖出,而在于游客购买后的体验还有售后的相关延伸服务。一方面,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往往较高,所以对于其对应服务加以提高可以使消费者更乐于接受,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旅游企业只有不断地向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产品,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应该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前服务是指旅游企业在游客购买生态旅游产品之前,对其目标生态旅游产品加以详尽的介绍,这些介绍不仅是以售出该产品为目的的,而更应该注重产品内涵的传达,使得游客正确理解这些生态旅游产品。售中服务则是要在游客购买时充分尊重游客的意愿,并热情地为游客服务。售后服务则是在售出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之 后,旅游企业还应当在游客对这些生态旅游产品使用时加以引导,对于游客有疑问的地方,要热情地加以解释。此外,还应该对游客进行跟踪调查,充分了解其使用感受,以便于旅游企业对其产品加以改进,以使得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完善,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五、结语

篇6

论文摘要: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得到各国上层的高度重视,通信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在节能降耗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

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球移动用户数增长了25.9%,2008年由于UMTS3G网络的开通,用户数增长了14%,2009年3G网络的开通,用户将向WiMAX网络和4G网络转移。总之,全球移动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期。通信产业是一个高科技行业,也是一个高耗能行业,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张,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动力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机房、基站等成倍增加,能耗巨大,目前我国的通信网络有上万台的核心交换设备,有几十万的基站,大量的设备不仅需要人员的支撑,而且不间断的网络环境也更需要能源来保障。据有关部门估计,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预计为300亿—500亿千瓦时。这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2006年为492.50亿千瓦时)。这些林林总总的IT产品,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但是这些IT产品功耗大而且数量众多,累积起来所消耗的电能可以说是触目惊心。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使得全球能源供给日趋紧张,2009年能源紧张的格局将会更加严峻,因此节能降耗的绿色通道对于通信行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IT设备需要成年累月不间断地运行,除了IT设备自身耗电量巨大外,为满足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机房内要独立设置空调调节系统,加上用于机房环境条件技术保障的其他设备,这些最终导致机房成为电力消耗的“大户”。从机房用电分配上来看,其中IT设备占电能总能耗的44%,制冷系统占38%,电源系统占到15%,照明系统占3%。在机房的IT设备中,网络设备大概占30%,即大约占机房总能耗的13%。同时,如果网络设备的功耗降低,相应的空调等外围设备的消耗也会相应降低,因此目前网络中心耗能最大的是服务器,其次是一些主干网采用的大型网络设备,当然其他低端网络设备因为数量众多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设备是指服务器、BTS(基站收发台),其功耗由接入设备的数量和网络的负荷决定;配套设备主要指空调,基站设备对环境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有一定要求,以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空调占了总功耗的绝大部分,平均下来约为总功耗的50%,以中国电信为例,2007年全年消耗电能超过200亿度,各种能耗费用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它功耗成分来自配电系统等。

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就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工作指标: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能源的消耗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1千瓦时约等于0.658kg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主设备外其他设备的能源消耗也可以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假设一个正常基站可使用10年,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22吨。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主设备占了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9%。根据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析,通信产业节能降耗的绿色通道可以从以下5方面展开:1、打造绿色基站,采用新型的功放芯片和高效功放技术,提高设备的能效;2、应用绿色基站软件有效降低静态功耗,大幅降低业务量少时的能耗。3、绿色高效的冷却方案,即减少冷却能耗和提高电信设备耐热能力,这样设备可工作在室温或更大湿度环境中。4、使用高集成度或分布式方案来减少基站占用空间,即采用多密度载波和射频宽带技术实现单模块支持4到6个载波,同等容量下基站体积更小,重量更轻,UPS等配套要求更低。5、绿色能源的使用,即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

一、建立绿色核心网络

从这么多年从事通信网络设计工作的经验中,笔者了解到传统的核心网络架构是相当复杂的,不仅一二级核心网络层次多,而且大量的网元导致网络复杂,整网能耗偏高。以笔者设计的机房为例:机房空间有限,服务器的能耗非常高,导致散热程度差,而且需要加装空调,再加上每年扩容的需要,交换机走线和设备布局的不合理,使机房无法实施更进一步的节能降耗措施。因此建立绿色核心网络势在必行。建立绿色核心网络首先应该优化核心网络架构,实行网络的扁平化管理,减少核心网中网元的数量,使核心设备上移,逐步使用集成度高,电信级别的平台代替传统的服务器,同时建立专业的机房散热管理方案,如采用自下而上的回风流方式提高冷风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北方城市,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机房空调的使用。

笔者还要强调一下,在工程前期调研及初设阶段首先考虑选择拥有绿色基站技术的供应商和运营商,例如华为和Vodafone。他们拥有IP组网、分布式基站、先进功放、智能电源管理、多载频技术、统一架构等关键绿色技术。这样设计的基站稳定性、可靠性高,功耗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更有利于网络的平稳升级。

二、充分利用软件技术降低能耗

除提高设计水平和利用硬件升级等手段降低能耗以外,充分利用软件技术实现节能降耗也越来越重要。随着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网络转型,小到CPU超频。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通信网络转型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单位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如果频繁地对网络转型,将造成大量在线设备的退网淘汰以及更多的资源消耗,那么利用软件技术提高现有网络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能耗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对上网用户在线时间的统计分析,全网在忙时和闲时网络负荷变换最大,那么就可以通过软件调整核心网络设备的主频,让它随网络负荷变化,在闲时自动将设备处理能力降低,减少电能的消耗。

三、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设备冗余度

随着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入网用户日益增多,基站和设备间能够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设备密度也越来越大,电力消耗明显提高,因此采用高集成度或分布式设计方案来减少基站和设备间的空间占用,使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支持端口更多的设备来有效降低设备冗余度,对于降低能耗也是重要的绿色手段。对于高端网络设备来讲,性能和功能无疑是最重要的,功耗降低会以性能的降低为代价。一般的情况下,为保证功能、性能、业务卡的数量和运行可靠,设备的功耗也会较大。这类设备数量较少,放置位置的环境情况也比较好。因此,在选择高端设备方面我们只是把功耗指标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指标。

对于低端的网络产品,如数量巨大的接入层交换机,虽然他们的功能都很强大,但是我们实际应用时只会用到它的部分功能,完全可以通过牺牲一些我们不需要的性能来换取设备的功耗降低。现在有一些接入层交换机因为自身功耗小,已经实现了设备内部无风扇,这类产品就能很好地降低设备的功耗。对于低端网络设备来说,采购过程中会把功耗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来考虑

四、推崇绿色环保能源的使用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混合能源,可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在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作为辅助能源,降低电能消耗,分解能源问题。在北方城市,利用季节明显,冬季日夜温差较大的特点,优化基站、核心机房、设备间的通风设计方案和温度控制方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温度实现温控的目的,减少冷却系统和大功率空调的使用,降低能耗,建立更多能源使用的绿色通道,使能源利用率更高。

为了使通信产业向着更加绿色的方向发展,节能降耗势在必行,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的绿色通道,从技术上提高设备、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推动通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以专业融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探索

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的门类之一,建筑行业的发展依赖于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各专业的分工协作。由于所涉及到的知识十分庞杂,为了便于学习、掌握并提高工作效率,必需进行细化的专业分工,将原本完整、连贯的建筑设计活动肢解成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环境控制设计、施工建设等先后不同的几个工种。各工种又从有利于自己操作的专业角度出发,利己主义走强,导致专业间条块分割、难以融合统一,建筑整体性能难以实现。如今,我们知道这种简单的专业分工方式,虽然有利于单项技术进步和知识的传播,但却不利于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与整合,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建筑被简化成了若干单项“建筑科技”或“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配合不佳,设计与施工分离,设计与使用脱节等。目前,在我国土建高等教育领域,绿色建筑主题涉及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大致6个一级学科和其下包含十几个二级学科,共同完成培养建筑工业所需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客观地说,上述学科都分别在领域内对如何提升建筑的绿色性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关注,但却没有一个学科以全面解决绿色建筑设计质量为核心去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就绿色建筑的实现途径而言,建筑学学科应该肩负起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职责。绿色建筑给传统建筑学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更综合的理论体系、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更高的技术要求,也需要掌握更先进的理论前沿、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具备更理性的技术思维逻辑、熟练运用多样化的分析工具等。需要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和建立具有整合思想的绿色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它具有相关各学科乘积的效应,整合各专业最先进的元素,以培养能够胜任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人才为目标,以同步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和建筑与环境的友好关系为社会责任。这就需要重新思考、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绿色建筑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近期可以在已有的分工基础上考虑学科融合,建立健全建筑设计学科对环境控制设备、结构设计、计算机模拟分析、数理分析等必要知识体系的整合,加强建筑设计人员对相关绿色建筑研究进展和技术的理解,以便能够真正起到整合、组织设计工作的责任。针对相关方向研究生教学,加强包括建筑技术、结构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相关领域通课程的学习,以便掌握健全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最新科技进展。

2教学实践

2.1学科融合探索始于1990年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整了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框架(图1),就此,式,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国家级课题负责人为主体组成的绿色建筑研究团队,建设了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成为绿色建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还打破了专业与职业隔阂,拓展绿色建筑通识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内各专业负责教师频繁交流,形成了和谐结合专业发展的众多思考,围绕建筑学基本能力训练,展开了系列探索,形成了相对开放的教学体系,重点探索了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与研究人才,科学研究成果密切结合行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套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创新模的科研关系,相互支持业务工作;注重打破研究生的专业界限,无论具体专业都强调需要掌握完备的建筑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经常开展跨学科的学习、研究、讨论。课题组内涉及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共同学习绿色建筑通识课程,提高综合理解与设计能力。教学与科研相协调,明确了培养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目标,强化了建筑设计专业在学科群中的核心作用,其余门类均围绕此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多专业协同,促进学科间相互学习和知识体系的健全完善。瞄准绿色建筑行业前沿问题,将研究生论文研究与国家级课题相结合,采用先进的、可重复的研究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10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绿色建筑方向博士50余名,硕士100余名。在西部地区,系统地开展了多种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的绿色建筑的环境测试、建筑模式研究、方案创作、示范建筑实施等系列科学研究工作。

2.2教学模式探索探索改变单纯的“线性”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并行式”设计方法,提高建筑整体品质。在承认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文化传承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逐渐摸索形成了并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创作方法。与常规先功能、再形式、后绿色技术设计的“线性”流程不同,将绿色建筑关键的环境与能源指标量化模拟分析前置在建筑方案之前进行。在利用计算机分析工具对环境与能源指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实现绿色性能的角度提出若干种可能建筑形态,再进一步落实功能和组织交通流线等设计工作,还需对上述环节进行若干轮次必要的调试和优化工作,形成满足多目标需求的绿色建筑方案。“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示意见图2。依照此方法,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多专业共同指导,探索了多重约束条件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能途径,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3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2014年,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组进行了“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检验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将17周课时分为设计准备(理论学习与调研)、总体概念、方案设计、成果表达等4个阶段,在重要环节增设了专题辅导(表1)。毕业课题的选址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苏州市,是一家建筑科技企业的研发总部,占地1.7hm2。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北侧隔路与自然山体相望,东侧隔路与城市绿地公园相邻。由科研办公、对外技术展示、各类实验室、培训教育中心、学术会议厅等功能组成,要求符合绿色三星标识(图3)。本次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的关键内容:1)从自然气候条件出发,形成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当地气象数据参数,利用Revit、Doe、Ecotect等绿色建筑分析软件,进行了生物气候、风环境、日照分析,探讨了包括风、日照、降水、温湿度在内的自然气候要素对建筑的影响,并从建筑节能潜力、主被动节能措施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和可能性开展了探索,让学生掌握借助计算机分析工具理性地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能力。2)复杂的功能组织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目标相结合。设计对象功能构成复杂,涉及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出入口确定、大小空间的协调、交通流线组织等一系列问题,单项技术难度不大;在此之上,又需要运用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环境和能耗模拟等手法,审视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相应的修改完善。经过反复的调整,让学生掌握了“并行式”设计流程,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物理环境品质、控制建筑能耗水平,也能提前对建筑的关键环境性能参数做出定量预判,提高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效率。3)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围护结构设计手法。在建筑技术专业参与下,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尝试建筑立面设计的新方法。以降低建筑能耗为目标,主要采用自然通风降温、夏季遮阳防热、争取冬季日照、围护结构隔热保温等被动节能措施,在建筑表皮做出了积极反应,形成了差异化的建筑立面设计(四个立面的形态、开窗与遮阳、墙体构造等均不相同),体现了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4)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等级划分和指标构成,组织设计文件。该体系由“四节、环保、运营”等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又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构成复杂,难以应用。通过学习、难点讲解、重点辅导等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现行标准从事绿色建筑设计的技能,并将相关内容表达在设计成果图纸中,进行了一次完成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教学实践。

3结语

篇8

[关键词]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物联网;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18-02

1过程工业对绿色供应链的需求

1.1过程工业生产特点

过程工业(process industry)是进行物资转化的所有工业过程的总称,包含大部分重工业,如化学、能源、冶金、建材、石油炼制、核能、生物技术以及医药等工业,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防力量起着关键作用。与离散生产制造过程相比,过程工业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大批量连续性生产。这是过程工业的主要特点。即物料流和工作流连续稳定,生产装置内各工序间衔接紧凑、严密,工艺流程相对稳定不变,也没有缓冲单元。相应地,新开工成本高、时间长,一般不允许轻易停工。第二,优化目标较多。离散生产制造企业以缩短供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主要优化目标。而过程工业企业优化目标则较多,通常以安全、稳定、均衡、长周期、高负荷、高质量、高收率、低物耗能耗和小污染为目标,寻求多目标的平衡和优化。第三,自动化水平高。过程工业对自动化的依赖性比较强,计算机控制的应用较早,基础自动化水平比离散制造业高。但是,过程工业管理中“自动化孤岛”现象严重,下层的自控系统和上层的管理决策信息系统严重脱节。第四,新产品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过程工业往往需要经过试验研究,由研究院和设计院提品工艺、流程,同时经常需要新建生产线,投资大,周期长。第五,环保问题严重。过程工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一般都有废弃物生成和排放,且许多生产过程和物料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剧毒等特点,因此安全保障问题和故障诊断在过程工业中显得相当重要。第六,生产高能耗。过程工业生产过程能耗较高,我国许多化工、冶金等产品的平均单位能耗比国外高出一半到一倍多。同时,高能耗本身带来高污染并和低效益紧密联系。

1.2过程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如上节所述,过程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首先,过程工业污染比较严重。据估计,在美国约75 %的固体废物来自过程工业。其次,部分过程工业资源利用率低,综合利用差,废弃物潜在的资源利用价值常常高于目标产品。如我国特有的矿产资源钒钛磁铁矿的铁利用率仅为4.9 %,而化工行业生产1吨铬盐会产生近3吨毒性废渣。然后,过程工业能耗高,中国某些过程工业的能耗是美国、日本的2~4倍,煤的开采和燃烧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更是量大面广,不仅流失大量可用资源,也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环境等。[1-2]

2绿色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绿色供应链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强调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运作和管理,涉及供应商、制造厂、销售商和用户等多个环节,同时在追求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负作用)最小的同时追求降低供应链成本,因此绿色供应链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Beamon,B.M.(1999)指出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在于: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系统不仅包含传统供应链的内容,另外增加了从最终顾客逆向的产品和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流程,以及从顾客、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到供应商的逆向再循环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3]

在国内,但斌(2000)较早研究绿色供应链,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4]杨浩军(2012)探讨了鲜活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运行目标、运作模式与运作机制等内容[5]。这些研究成果为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模型的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体系如下图所示。包括技术支持层、传统供应链层和绿色供应链层等三个层次。供应链的核心为重化工和精细化工类企业,其上游是为其提供原辅料和各种动力供应的供应商,其下游是分销、零售以及最终消费者环节。因此,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信息感知和传递的方式,对上述相互合作的相关企业进行资源集成和业务集成,实现高效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从而达到供应链全过程绿色、环境友好的目标。

以下详细介绍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3.1技术支持层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基本特征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物联网体系结构自下向上分为:感知、接入、互联、服务管理和应用等。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无缝整合,状态即时沟通,动作即时协作,从而构建统一的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上提供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服务模式。因此,以物品状态信息作为流动主体的物联网技术,正是构建面向过程工业的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关键所在。

面向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系统的物联网技术由物联网感知技术、互联网接入技术以及专业管理和服务系统所组成。首先,将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GPS等感知、捕获、测量设备部署在过程工业供应链全过程中原辅料供应、生产流程、污染处理、再制造、分销配送、终端客户等各个环节,实时对物体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态/ 动态的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其次,通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如GSM网、TD-SCDMA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Fi)、卫星网等基础设施的接入,将来自感知层的信息资源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供应链管理和大规模应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可信的基础设施平台。然后,通过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中心计算机群,对网络内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使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够对采购业务流程、生产业务流程、仓储业务流程、运输业务流程、回收业务流程、再利用业务流程以及污染处理业务流程等供应链全程进行实时的追踪和监控,即时掌握物流活动状态,并对状态进行实时响应,智能应对,辅助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2核心业务层

在核心业务层中,过程工业核心企业(重化工和精细化工类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无缝连接,实现快速、高效的向终端客户提供恰当的产品,并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信息,从而达到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在传统过程工业供应链管理中,通常以正向物流方向为主,即重点关注从供应商到制造企业,分销商,直至将最终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通常认为将最终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一活动是供应链管理过程的终结,而较少考虑回收和再利用这一逆向过程。

3.3绿色运作层

该层是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的核心内容,也是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比传统过程工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和突破。与传统供应链管理不同,在绿色供应链中,强调污染物的有害处理、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再制造等内容,以其达到绿色、环境优化的目的。在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过程中,计划环节、制造环节、再利用环节是其重点。过程工业要实现绿色供应链的运作,首先要在整个供应链中采取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将其作为一个整体,面向闭环供应链运作模式,设计新程序,从而杜绝任何形式的污染和浪费。其次绿色供应链的制造是一个包括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加工、物流设计、包装设计以及产品拆卸等过程的大制造概念。最后,在绿色供应链的再利用环节包括回收物流和再利用两部分。通过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回路,从而实现供应链全程的环境友好。

4结论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过程工业企业提升其竞争力和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过程工业企业可以降低环境风险,节约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环境绩效。本文将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之中,构建了完整的过程工业绿色供应链框架体系,并对其实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绿色供应链的实现和实施更为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李萍,周章玉,华贲.过程工业供应链流结构及其管理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4,21(1):88-92.

[2]钟玉泽,张旭,欧钦英.过程工业与清洁生产的实施[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6):55-56.

[3]B.M.Beamon.Designing the green supply chain[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9,12(4):332-342.

[4]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1):1232-1234.

[5]杨浩军.鲜活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行模式与机制构建[J].物流科技,2012(11):27-31.

篇9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 包装设计 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材料

引言

汽车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它促进了多行业的飞速发展,从而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发动机属于汽车行业中的核心技术,对汽车的性能等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能源消耗和产出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汽车发动机的包装设计则成为资源消耗的重要部分之一[1]。近年来,绿色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绿色设计理念在汽车发动机包装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使用。本文以绿色设计理念为起点,分析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中包含的原则,重点设计环节以及绿色材料的选择。现综述如下。

1 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理念在使用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保证绿色设计理念在运用时更加和谐。(1)绿色设计理念在使用时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无污染,从而保证整个包装设计形成一种环境友好型包装设计链;(2)包装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节约能源消耗,尽可能的节省材料,并且使用可再生资源;(3)包装产品在使用时必须轻量化,选择能够重复使用的、可循环再生的材料,从而能够获得新的利用价值;(4)包装的产品应该尽可能符合国际潮流,让人们感受到物美价廉,从而能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适应环保大潮流[2]。

2 绿色设计理念下汽车发动机包装重点设计环节

2.1 包装样式设计

汽车发动机无论从功能还是外观均有其特殊的样式,绿色设计理念下进行汽车发动机包装时应该尽可能采用多方案进行比较,采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最终绘画出立体透视图和彩色效果图。

并且根据一定的比例结构绘制相应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并根据设计时的步骤、设计时的注意事项等编制相应的说明书,必要时可以制作成样品或电脑仿真模型等。

2.2 技术要求设计

汽车发动机在包装时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如:防水、防潮、防锈等,包装流通性特征等,如:发动机的使用环境,周转的次数、周转的周期以及后期的维护方法,包装的有效期、包装回收次数等。包装设计时应该根据发动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保证包装设计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

2.3 包装造型设计及回收

汽车发动机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必须首先确定容器的类型、产品的类别,容器的主要用途、容器的材料等基本情况,根据发动机的具体性能、材料等进行造型设计。造型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绿色设计理念有关原则进行。同时,绿色设计理念下还应该考虑到汽车发动机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理设计等问题,保证汽车发动机的包装更加环保。

3 汽车发动机包装材料的选择

包装材料在汽车发动机包装设计中比较重要,包装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包装过程中所使用的废弃物等均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在包装设计时应该根据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生产方式等选择相应的包装材料。选择材料时应该尽可能符合绿色包装材料要求,选择一些可再生材料、对环境无污染材料或者能够直接降解的材料。

3.1 选择绿色材料

为了更加有利于包装材料的回收以及重复使用,在包装材料选择时应该尽可能选择绿色材料,采取具体的措施,利用新的绿色包装进一步提升企业以及产品的形象,从而能够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促进产品的销售。

3.2 选择再生材料

包装材料在选择时可以选择再生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包装设计的成本,大大地减少资源和能耗的浪费,从而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3 选择无毒性材料

汽车发动机在包装设计时应该选择一些无毒的包装材料。根据相关国家规定:汽车发动机在包装设计时可以选择一些无毒性材料。对于有毒材料,如: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材料均有明确的限制,部分国家甚至限制了对聚氯乙烯材料的使用,其目的均是为了减少包装设计时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4]。

4 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汽车发动机中的推行措施

(1)汽车发动机包装设计时要求相对较高,从体制、机制上来说应该加强包装管理,并且设计时应该参照保护第一、尽量节约的原则,科学地界定过度包装的统一标准,必须抵制欺骗性包装。

(2)汽车发动机包装时必须以市场为引导,动态地进行调整。包装作为企业的一种市场,如果采用命令方式对于加以限制并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采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反而会更加灵活、实用,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3)善于从技术上解决包装回收利用等问题。一方面从包装设计源头开始抓起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可回收的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另一方面,在选择绿色材料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并对产品结构进行改进,减少汽车发动机的重量,从而降低包装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汽车发动机是我国汽车产业中比较重要的核心部件,其包装对于产品的销售等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绿色设计理念已经得到进一步推广,它在包装设计中已经成为主流方向。但是,当前对于绿色设计理念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技术层面。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投资,明确绿色设计理念存在的意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学会在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绿色包装设计,才能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包装产品,并且降低汽车发动机包装设计中的成本,更好地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汽车发动机的包装和环境相适应,促进汽车发动机包装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Mestres C,Dorthe S,Akisso é N,et al.Prediction of sensorial properties (color and taste)of amala,a paste from yam chips flour of west Africa,through flour biochemical properties[J]. Plant Foods for Hu man Nutrition,2014,59(7):93-99.

[2]王润球,刘善球,李自如.实现我国从包装大国到包装强国跨越之我见[J].包装工程,2004,25(1):139-140.

篇10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

随着电子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商务运作方式――电子商务。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家们也逐渐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毫无疑问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彻底地改变了供应链上原有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互方式和实现手段,充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但是,伴随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各国的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各国的绿色壁垒不断加强,企业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环保压力。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突出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关注,是供应链管理新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简述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

电子商务所强调的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而是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在Internet中结合起来的应用。具有全球化、高效化、低成本、快捷化、选择性强等优点。

电子商务范围广阔,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货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即时制造和交货的理想模式,大大提高交易速度。简而言之,电子商务系统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们。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简述

首次系统地提出绿色供应链概念的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该协会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

1.绿色采购。绿色采购就是指尽量采购对环境和生态无危害或危害小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对其源头控制,在采购时就考虑材料是否为环境友好型材料(一般包括材料能否再循环、再利用,以及通过粉碎、无害焚烧和降解等措施清除废物等)。绿色采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优秀供应商的选择。

2.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在构思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Reuse,Recycling)原则引入到产品研发阶段,论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使得产品对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

3.绿色生产。绿色生产又称清洁生产,它要求企业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基础,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改进工艺,替代有毒材料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削减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4.绿色营销。它是指供应链各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论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绿色营销是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方式,是传统营销的延伸,更加重视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

5.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友好型的物流系统,通过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物料和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废气的产生,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物料和产品的泄露,这些都会影响环境。

6.绿色回收。绿色回收是物流活动从用户返回到制造商或者供应商的过程。它是指产品报废后,对产品和零部件进行回收处理,使产品或零部件得到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绿色回收,能够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自然规律的污染。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中所有的节点企业都要相互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电子商务的应用消除了各个节点企业之间联系的障碍,有效连接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用户之间在绿色供应链中的关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数据共享完成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以及废物的回收等过程。

基于电子商务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采购管理。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企业可以从全局范围了解业务运作情况、供应商和客户信息,并通过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来调整设计自己的供应链。对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供应商有关信息、商品报价、商品目录,形成稳定、高效的绿色采购供应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网上绿色采购招标等手段,集成绿色采购招标和互联网的优势,扩大采购资源的选择目标,使绿色采购工作低成本、高效率运行。

2.订单处理。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订单设定和订单状况管理。借助电子商务进行订单处理,当收到客户订单时,制造商可以及时分析所需产品的性能要求,判断能否达到订单中的技术要求,尤其是绿色度要求,进一步分析绿色的实现成本和利润,最终做出签单的决策。这样可以缩短订单的循环周期、减少订单的绿色度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

3.生产组织。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改善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通讯,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绿色度成本控制的难度。核心企业可以用电子商务系统协调与供应商的准时供应程序,与多个供应商之间协调制定绿色生产计划。

4.配送与运输管理。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对配送中心的发货进行监视,对货物运至仓库进行跟踪,加强配货、补货、拣货和流通加工的加工作业管理,提高产品的绿色度,不断降低环境影响。此外,对运输资源、运输方式、运输线路的优化和管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客户服务。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核心企业的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非常方便地联络生产商了解有关服务问题,而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客户方便快捷地了解企业产品的绿色度信息,接受顾客对产品的投诉,充分了解客户地需求,改善产品的绿色度以赢得源源不断的客户,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

四、小结

在环境问题、绿色壁垒为全球所关注的今天,企业如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应对绿色壁垒的严峻挑战,成了供应链管理的重点问题。企业生产上的“末端处理”方式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造成严重污染,损坏了企业形象。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环境管理是一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人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正是这样一种可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管理模式,它是企业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是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可以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进一步改善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快速市场反应、减少经营的时滞、提高顾客服务和寻求扩大新的市场机遇,并最终获得最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基于绿色制造的供应链设计,制造业自动化,2001;(4)

[2]V Daniel R Guide Jr, Luk N Van Wassenhove.The Reverse Supply Chai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80(2)

[3]蒋洪伟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10(4)

[4]James B Rice, Richard M Hoppe. Supply Chain Versus Supply Chain: TheHype & The Reality.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1;79(9)

[5]陈梅梅许为民:电子商务实务.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