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意识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创新意识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创新意识培养

篇1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南京师大吴康宁教授说过: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创新之天性,欣赏他们的自主创新之天能,保护他们的自主创新之天权。幼儿是很有思想,很有想法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目的过于明确,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思想和想法。因此学生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力的开发已成为创新教育的瓶颈。为此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不断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空间,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创造条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实践。

一、创新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内涵

什么是创新?美国学者认为创新是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日本学者认为创新是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的的问题。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活动,其实质是问题解决。而在教学中学生能创造他自身从未见过的方法或结论也就是创新。而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

二、教学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构建与实践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提出人天生具有积极探索周围环境的需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创新是所有个体天生即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更加充分、全面的发挥,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探索为手段、实践操作为载体、发展为目的宗旨,建构并实践了三大教学策略:

(一)多渠道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再创造”活动的氛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与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亲密伙伴,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树立“学生思维无”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时的心理自由,充满信心地参与新知的学习。通过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开放时空,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唤醒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氛围。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开放教学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开放教学思路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大胆地创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与发展。开放教学思路还包括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时必须为每个学生考虑,使学习内容具有层次性,学习材料具有生活性,学习问题具有变化性,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符合他们独特的个性。

案例:《相似三形的复习课》

一开始上课我就不声不响地拉开一听可乐狠狠地喝了几口,便问学生大约还剩几分之几?有个学生上来看了看,猜了一个大致的结果,我便问,你肯定吗?他摇摇头笑笑。接着又一个学生拿了支笔走上来毫不犹豫的直去,再拿出来用尺子测量一下,得出了较准确的结果。于是我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实际操作时可能插不直或是插不到底的边上,有的口还不是在盖的边上,也可以测算出来吗?

创新结论:一个装有一定量液体的不透明容器不论是何形状,如果一根直棒能插到底,那么容器内液面的高度与容器的高度比就是直棒浸湿长度与插入容器长度的比。

2、开放教学时空

开放教学时空就是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时还可以将学习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不同难度或类别的问题,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解答,或把空间延伸到课外,进行某些社会实践。课本中很多问题(出租车的付费、银行利息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峰谷电费用、商品让利促销、物体高低远近测算等等)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常识往往只能强记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社会调查、实地测量等。

案例:在一次实践活动课中我安排学生测量校园内一棵大树的高度。要求他们自已设计测量方法,工具不限,并画出示意图,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学生的方法就远远超出我的预设,他们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很多人的首选方法是不用相似的。最后一种方法是由一个练习题想到的。

3、开放作业设计

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有赖于开放式的问题设计,让叙述方式多样化,问题情境生活化、解决策略灵活化。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上课不同学生的不同反馈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更有效

地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让基础一般的同学学习更有兴趣与信心,也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解决一些有挑战性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拓广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能力。

案例:浙教版八年级上《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三线合一”作业设计:

(1)如右图,ABC中,D为BC边上一点,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写出你能得到的结论:

①如果AB=AC,∠1=∠2,那么 ;

②如果AB=AC,ADBC,那么 ;

③如果AB=AC,BD=CD,那么 。

(2)如(1)中图,①∠1=∠2、②ADBC、③BD=CD,从中选择两个作为条件能得到AB=AC吗?

(3)如(1)中图,当AB≠AC时,三条线段长度有何关系?

对于(3)我原来只是希望学生明白对一般的三角形“三线合一”并不成立,并能通过画图探索三者之间的长度关系。没想到有学生真的创造了新的结论:

三角形某边上的高h和中线m及对角的平分线t满足h≤t≤m(当且仅当三线合一时取等号)。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三线满足:2mh2=mt2+ht2 。

(二)激励学生人人求新、求异、求变,重视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创新思维就是对常规思路的扬弃,对某一事物的独特见解,即在考虑问题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各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而且善于随时应变、灵活变通,使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一方面鼓励学生去质疑,一方面重视变式教学及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的、尽可能新的、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使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敏捷性得到训练与提高。

1、尊重学生想法,创建畅所欲言的氛围

一个人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可以造就创新型人才。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才敢于去想,敢于去说,敢于去练。老师还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任何奇思妙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是有价值的,否则学生只会照着课本或老师的方法与思维去学习,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学生只有在身心放松、畅所欲言的氛围中才能把心理强调到最佳状态,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发出无穷的灵感与创新。

案例: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中例3:

标志性建筑的底面呈正方形,在其四周铺上花岗石,形成一个边宽为3米的正方形框(图中阴影部分)。已知铺好这个框恰好用了192块边长为0.75米的正方形花岗石(接缝忽略不计),问标志性建筑底面的边长是多少米?

结果学生想到很多的方法,而且令人惊奇的是课本中的方法完全不是学生的首选,其本上排在倒数第二三位。

2、训练发散思维,减少思维定势的束缚

发散思维能力指学生从已知信息中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前提,数学上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发散

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把条件颠倒、把过程颠倒、把位置颠倒、把观点颠倒,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通过直觉思维、类比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去探究问题、减少思维定势的束缚,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案例:已知:AB∥CD,E是两直线间的一点。

证明:∠AEC=∠BAE+∠DCE。

结果学生的方法真是“精彩纷呈”。如图仅列举学生添加一条辅助线的方法。

3、培养创新精神,开发敢于创新的潜能

创新精神指人们对创新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态度的精神状态,也即乐于创造、勇于创造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创新精神决定创新的成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包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一种对新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刻苦钻研的意志,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勇往直前,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三)倡导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注重“做数学”与“论数学”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话充分阐明了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把操作和思维相结合,在边动手边思索的过程中学生才会发现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在动手操作中还要组织学生对操作的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分析、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交互作用的过程,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

1、操作与思维相结合,在操作中感悟

思维始于动作,动手和思维是联系的,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运用内部语言进行数学思维,根据自身的认识能力,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在操作中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链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使操作更加合理,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操作与思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案例:杭州建兰中学一位老师观摩课的再现

现有各种形状的公园若干个(如右图),正多边形公园的各个顶点处均设置有各具特色的亭子,现要在公园内设计道路,使从每一个亭子出来可以走到任意另一个亭子(不经过其它亭子),并且道路要尽可能短,哪家公司设计出的道路最短,哪家公司就中标。现在你们就是设计人员,可以自由组合成设计公司,比一比谁的公司会中标。

在本案例中,学生没有现成的题目可以模仿,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利用。因此可以吸引人人参与,只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去设计,都有自己的方案。如图,在众多的设计中只有少数是中标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主地去比较,去发现,去感悟其实垂直不一定是最短的,对角线也不是最短的,最终通过实验、探究、对比、才能归纳出解决的策略。

2、操作与交流相结合、在操作中表达

动手操作需要把思维活动过程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在动手操作中组织学生对操作的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分析、交流,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过程,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操作后,在小组内或全班中,鼓励学生根据操作顺序说出思考过程;根据操作的结果,说出结论。因此只有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三者的共同提高。

案例:浙教版八年级上《 6.4 梯形(2) 》一节课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拼图操作来说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让学生交流他们各自的思路与方法,结果他们的方法大大出乎的我预料。在展示成果时学生总结性地发言:

A:既然等腰三角形可以剪成等腰梯形,那么等腰梯形是否也可以剪成特殊的图形呢?我试了试,发现可以拼成前面刚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矩形,于是就可以证明了。

B:除了剪开,还可以剪了后进行拼接,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

C:除了剪与拼外,以前还学过“扩张”的方法,把等腰梯形补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还可以补成大的三角形,只是很难证出来。

D:既然可以把一个梯形进行剪拼补,那么把两个拼起来也是可以的。

通过我们的的教学研究,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思考、讨论和交流,从中激发了创新的意识与兴趣。实践证明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同时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逐渐地变得很有想法,他们已善于观察与联想,习惯采用类比思想与发散思维,敢于猜想,经常把一个问题进行变化,引伸,推广,提高了思维的多向性和敏捷性,开发了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操作中,在思索中,在交流与争论中经常触发灵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达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孙晓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2

【关键词】兴趣;好奇;质疑;求异;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现就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略述几点肤浅的尝试。

1. 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创新心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这种兴趣的培养,产生于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鲜明性、艺术性、惊奇性的感觉之中。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成绩会迅速提高。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的前提。

导入新课要以用途、悬念、情感等激趣。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先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答例题,然后提出:“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解法,这种解法比刚才同学们所用的解法还简单,能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并且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对学习新的解法产生了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了。又如,在教学带分数乘法简算时,先出了这样一道题:115×2,很多学生很快说出了结果,而且能说出自己的算法。随后又出了几道题:61453×5,82781×6,1131527×2老师问:“你还能马上口算出来吗?”这就把学生难住了,有的学生忙着动笔算,有的紧皱眉头苦思冥想,还有的表示无能为力……这时老师告诉学生:“我猜分别等于305453,4812781,2261527,”于是学生对这一问、一激、一猜产生了极大兴趣,纷纷询问:“老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流露在每个学生脸上,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的知识。

2. 培养好奇心,萌发创新理念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比如,在课堂引入方面,一节课的开始,要善于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就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点燃学生思想火花,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的开始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很快判断出这数能否被2、5整除。这种人为设置的神秘色彩能使学生好奇、惊叹。此时,教师不急于把结论抛给学生,而是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分组讨论,归纳出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女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提问学生:“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产生好奇而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用性质。

3. 鼓励提问质疑,打开创新钥匙 提问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是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能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可以从审题中质疑,从理解掌握概念中质疑,从探索多种解法中质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三年级班有男生30人,女生是男生的13”然后说:“你们可以改变其中的条件联想到哪些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多种问题,并进行了解答。这样,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发散质疑,大胆提出许多问题,开启了创新之门,打开了创新钥匙。

4. 发展求异思维,拓开创新灵魂 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教学在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寻找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有“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有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6小时,甲、乙两地公路长多少千米?”看到此题学生很快用归一法解答。这时,教师因势利导的提出:“谁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稍加思考就提出了用倍比方法解答。至此,学生已列出了两种算式,就在他们异常兴奋,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时,老师又突然“发难”,问:“看谁还能想出别的解法?”学生重新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不一会提出了还可以用比例方法解答。这样,在教师巧妙引导、点拨下,同学们共例出了三种算式。此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民挥,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兴趣更浓,热情更高。

篇3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

创新,作为一种主体能动精神的体现和最可贵的心理品质,有很多种理解和说法,但最普遍地认为,创新应该是从学生个人的活动来考察,是指学生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只要对学生个人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独特、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造性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个人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及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创造性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学生在学校里要培养创造性,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创造性。

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此,培养未来公民形成鲜明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成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未来社会要求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单纯为学生步入社会实践做准备,还要为社会改造做准备,这就必然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主体精神,为实现创新国家目标打下基础教育的坚实基础。

课堂教学是启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植于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若每一节课或多或少都能够较充分地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并注重相应的训练,培养出的学生必定在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方式,能力训练和个性发展方面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因而有可能尽快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

首先,进行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更新现有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主要途径。为此,教学方法应该是以构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教学宗旨,突出学生参与、突出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启发思维、突出教会怎样学习、突出师生情感交流等。在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应该把构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取向,自觉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较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动学习的组织形式。

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达到相互沟通、深化知识、灵活和变通地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钻研、探索精神,找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简捷思路和最佳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意识。通过不同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题目,由于思维角度不同,解决方法各不相同,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进行比较、筛选、得出最简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种好的创新环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不可能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潜在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延伸到课外,通过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给予补偿,从而使学生在其本身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范围内充分发展。我在实际教学中,认真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使各班在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以激发数学兴趣为基础,自主为目标,拓展基础和开阔眼界,活动中让他们各抒己见,尊重和认可他们的各种学习劳动成果,有意识地启迪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和设想,使他们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延伸了他们的特长,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

另外,数学专题(课题)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数学专题(课题)学习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引导学生确立专题学习方案,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明确实施过程中的步骤和阶段成果目标;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实在在的去进行专题(课题)学习的调查、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将专题(课题)学习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写出专题学习报告。重点对专题学习中对学生创新成果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后,在原有基础上的自我发展成果进行评价。促使学生有新的发现,拿出创新的成果,提高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激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同时,专题(课题)学习过程中,学生更需要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向别人发问,向别人阐述自己的看法,增加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相互间接受不同的观点的同时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的实际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学习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双翼腾飞,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

篇4

一、 在关注中培养探究欲望

科技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在学习水循环与水资源时,我让学生先做了这样一件事:调查自己居住区水污染现象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办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入手,再扩展到更广的范围,结合阅读教科书、上网搜索等手段,并把学生交上来的材料分类和归纳,反馈给他们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了我国水资源的紧缺,认识到了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不断污染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我做起,节约用水。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去走访、调查就有了基础,也很感兴趣,很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独立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凡教材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看书,讨论解决,演示实验,凡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凡能通过阅读教材解决的,就引导他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解决。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课时间相对少了,但学生阅读、讨论、动手的时间却增加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教师讲课,把主要的知识掌握好。

二、在体验中领悟科学方法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科学是一种探究精神,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占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的知识可能被修正甚至被淘汰,但是,伴随着这种知识而产生的探究精神,却可以让学生受用终身,这就表现出了非常可贵的人文价值。所以,在物理科学探究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和时间,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在“真枪实弹”式的探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例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教学中,第一步,我提供给学生的器材,有小铁片、小玻璃瓶、小木块、水、烧杯、盐、弹簧测力计、线;学生自带塑料尺和橡皮。我先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物体浮在液面上?看谁的方法最多。一时间,学生劲头十足,实验室成了“战场”:讨论、争论、表演……学生心灵深处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最后,学生得到的方法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有道理。第二步,我要求学生寻找物体浮沉的条件。这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这样,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亲身体验,集思广益,得到了许多方法,有些甚至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这是学生获得的可贵的探究成果。

三、在关爱中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自生活、自然,其中有许多和动植物、人的生命现象相关的内容。“生命是宝贵的”,但在物理教学中,“人文关怀”流失的现象却依然存在。例如,在“物体的导热性”实验中,有许多教师常做这样一个“生动”的实验――煮小鱼:把小鱼放入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底部,小鱼在游动,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过一段时间,上部的水已沸腾了,而下部的小鱼还在游动,以此来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实验是“抓眼球”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能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但从人文的层面看,从那些善良、可爱的学生吃惊、迷惑的目光里,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这样的实验会不会浇灭学生单纯而天真的火花,从而开动脑筋,设计出既能呈现物体导热性的科学事实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趣味性实验。

四、发掘有趣的探究素材

在物理教科书中,每一章的开始,既有韵味十足的科学精华短语,又有诗情画意的科学小诗;既有动漫式的插图,又有经典式的照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更要激活学生内心的“趣”,让学生想学、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渗透,让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同学都能获得求知的快乐感。例如,在“神奇的升力”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折纸飞机,让纸飞机飞起来,看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再让相应的学生谈谈这样做的原因等,引出升力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实验:“倔强的纸片”、“不听话的乒乓球”“做个简易喷雾器”……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动手兴趣高涨。

五、科学评价促进探究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在实验教学中,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检查,实验没有认真观察,没有认真完成,就可能把其他同学的实验成果“照搬”过来。这时,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其结果是最糟糕的。但如果从他做这件事的起因与他敞开心扉交流,指出其值得表扬之处(如不管怎样,能“完成”实验让老师检查,就表明他们还是想学的),就会让他从内心感到惭愧,并有信心认真学习……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所以,宽容学生,给他一个表白的机会,其实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纠错的台阶。这样,受挫折的学生可重拾可贵的信心,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及科学探究中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以致受益终生。

篇5

1.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

“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一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

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深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

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十分注意学生“学”的设计;

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

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3.在教学练习中,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

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

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

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篇6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66-01

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面对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强弱,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发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一、课堂民主,师生和谐

在重视创新意识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在明确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性质的特点,放弃权威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使课堂变成师生的互联互动阵地。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深沉而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更要以宽厚与亲切相待,而不是讽刺、挖苦,不耐烦。

二、面向全体,主动创新

作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心理上解放他们,从方法上引导他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创新性品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都获得成功,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创新的主动性,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

三、创设情境,激发创新

例如教学“图形与位置”一课时,出示几个动物赛跑的情景,让学生对照图例说说谁在最前(后)面,谁在谁的前面或后面,让学生明白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前后具有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想象:如果赛跑继续进行下去,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的思想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小兔可能跑在最前面,有的说,小松鼠可能跑在最前面。紧接着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通过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体验位置关系。既加强了空间观察,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合理性,同时激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乐趣。

四、鼓励质疑,赞赏求异

篇7

一、“有疑”是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搭建支架,给学生机会、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逐步形成善于发现、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创新素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不少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强,不能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来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按照教师的预设思路进行,少留或者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对于符合预设思路的问题大加赞赏,对于“节外生枝”的带有学生自主发现痕迹、意向的问题,缺乏敏锐的意识,要么不予理睬,要么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针对此顽疾,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开展培养问题意识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要重视敢于提问的意识培养,对于学生的提问要不断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问题“直觉”;中年级要重视善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要通过适度有选择的指导与评价,帮助学生学会从现有信息中如何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问题“嗅觉”;高年级要重视学生问题的质量意识培养,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慢慢懂得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深度不同,问题的研究价值会有很大区别,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勇于提问的良好品质。比如,同样的四个数:1、3、5、7,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他们都是什么数?用这四个数你能写出几个等式?对中年级学生提问,就应该更深入一个层次:接在7后面的一个或几个数是什么?它们能组成几个分数或者一位小数?对高年级学生,应该有更深的问题:1与其他数有什么不同……只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素养就能不断提高。

二、“善思”是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指出,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这个指导性建议指出了小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核心是“思考”。“独立思考”的要求直接指向“山寨”泛滥成灾的现实,希望从儿童抓起,使其学会自主创造,突破成风的陋习;“学会思考”的要求则标明方法:创新能力的养成需要学习,需要指导,需要实践。

反观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反创新”的伪科学要求层出不穷。问题被一两个反应快的学生思考过回答过了,就等于全体学生思考过回答过了,这种以个别学生独立思考代替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的现象非常普遍,危害很大。一是经常以个别代替全体,久而久之会让很多学生不愿去思考,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被慢慢蚕食;二是率先发言学生的意见,许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而是家长或家教老师提前渗透的结果,此种情况下,独立思考的结果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从“中国创造”的未来着眼,在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小学生在数学问题上有机会独立思考,才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比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找规律时,让学生完成1、3、5、7、( )、( )的填空,学生会很快发现所需答案,但是,教师换个题目:5、7、9、( )、( ),看似几乎完全一样,不少学生就不会解答了,再加大难度变为2、5、8、( )、( ),傻眼的学生则更多。其实,学生完成1、3、5、7、( )、( )时,应该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会告诉你他的思考方法“我是从1开始跳着数的”, “我发现都是单数”……这是大多数学生的思考方法,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是对的。但是,这些方法对于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并不都适用。对于第二个问题5、7、9、( )、( ),“从1开始跳着数”的方法不对了,对于第三个问题,两个方法都不对了。其实,教师一开始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3、5、7、( )、( )这一列数字,发现其从前往后逐渐变大的趋势,再引导学生发现要使数变大,应该用加法,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在这一列数中,每次都是前面的数增加2得到后面的数,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共同方法。

三、“验证”是途径

篇8

【关键词】创新意 能力培养 物理教学

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创新的灵感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中学生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故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矛盾,促使形成问题意识。

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我们设计了六个实验步骤的分组实验:① 用导线将电流表与一节干电池连接,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② 将锌片、铜片依次分别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金属片上产生气泡的情况。③ 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金属片上产生气泡的情况。④ 用导线将锌片、铜片连接起来,观察金属片上产生气泡的情况。(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铜片上会产生大量的气泡?⑤ 再在导线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电流表的指针为何会偏转呢?电流是如何产生的?电子如何流动?相同的两块金属片作电极能否形成原电池?)⑥ 两组同学互相交换锌片或铜片,即其中一组用两块锌片作电极,另一组用两块铜片作电极,再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结果指针无偏转)

通过巧设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较好地培养了问题意识。也可通过趣味性实验,使学生由感到惊奇进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促进其产生问题意识。

二、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地追问。

同时,我也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已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比较中提出问题;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由已知化学事实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化学、社会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科技与化学等方面去思考一些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要善于逼着学生提出问题

课前设疑引问题。以疑引疑,是一种重要方法。即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时,给出预习提纲:① 反应的原理是什么?②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应选择哪一类发生装置?③ 如何干燥、收集和验满?……通过预习和思考后,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何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氨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故为了达到逼学生提出问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⑵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⑶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篇9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

21世纪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的新世纪,也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 要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孩子们不仅要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更要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 21世纪呼唤高素质的创造人才,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仅仅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知道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同时具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和应用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结合现实情景编拟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利达经销店为一工厂代销一种建筑材料,当每吨售价为260元时,月销售量为45吨. 该经销店为了提高经营利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每吨售价下降10元时,月销售量就会增加7.5吨.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售出一吨建筑材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他费用100元.

设每吨材料售价为x元,该经销店的月利润为y元.

(1)当每吨售价为240元时,计算此时的月销售量.

(2)求出y与x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3)该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售价应定为每吨多少元?

(4)小静说:“当月利润最大时,月销售额也最大. ”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题目既不超越数学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新颖数学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善于安排一些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都能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还可以设置一些错解错题,以帮助学生克服对教师和教材思想方法的依赖性,也可设置构建一些开放题,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要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勇于创造和创新. 数学开放问题的显著特点在于一些要素的不确定性,它的条件、解题、策略、结论常常要求同学们在问题情景中设定和寻找,因此需要同学们自主探索、讨论,创造性地将一些不确定的问题转化为多个确定性问题,并在其中体现个性色彩. 数学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那么在教材还没有提供足够的开放题之前,好的开放题从哪里来?我认为最现实的方法是让“封闭”题“开放”.

二、渗透各种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同一法、倒推法以及方程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均可以适当的渗透,这对活跃学生思维、开拓智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有益的.

如选择题,题目提供了备选答案,又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从而解答的思路就多种多样,往往会用到排除法,排除干扰项,这样就可以正确快速地选出正确的选项,因此,对于一道题目,深入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新性.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有句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一个好的例子,一个好的实验,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或者是一句恰当的鼓励的话,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教应始终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活动作为不懈追求的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新颖生动、有一定深度、足以引起学生联想的问题和实例,从而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如讲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涉及这样的问题:要在三个村庄处建一个供水站,使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供水站应建在什么位置?这样,学生感到很新颖,很感兴趣.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依据大纲去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例题、习题、作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断提高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年龄和相应的心理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营造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想法的自信心和勇气,同时设置一些多解题、开放题,培养学生多问多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进而产生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

五、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篇10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新的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在讲解初一第四课《感悟青春》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景的:通过四个环节,(1)成长的烦恼。播放音乐《小小少年》让同学们思考:“随着年龄由小变大,小小少年有哪些烦恼呢?”收集之后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2)“有志不在年高”展示杰出人士的少年生活,使他们自觉树立起远大志向。(3)“成长的喜悦——感悟青春”,体验青春的美好及意义。(4)“精彩大放送”,让同学畅想青春,写出自己的青春格言,互相展示,互相勉励,共同提高。 

    二、因势利导,实施教育 

    “机遇常给有准备的人”,要做好契机教育,就要做教育的有心人,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教育感知能力。只有细心观察,敏锐捕捉,才能在各种现象和信息中提炼真正的教育契机。 

    在初一第一课讲解《做学习的管理者》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初中学习中怎样做学习的主人?”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班里的一名同学却在趴着桌子想其它的事情。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走到他跟前,和颜悦色的问道:“冀孟杰,你打算怎么做?”他站起来,漫不经心的说:“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嘿,冀孟杰你真棒。说出了中学生做学习主人应该做到的三个最重要的环节。”我先给予他肯定和赞扬,让大家给予他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发现他脸红了,我又不失时机的说:“中学时代是黄金时期,你有这样好的愿望和认识,可上课坐姿不正,不注意听讲,能取得好成绩吗?”听了这几句话,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又鼓励他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学习的主人。管好自己的学习,以实际行动证明给大家看,可以吗?”他认真的点了点头,从此以后,他一改上课趴桌子、搞小动作的坏习惯,认真听讲,虚心学习,转变成了一名优等生。 

    三、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