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句话道出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新形势下,发展高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求,同时更是促进学生自身完善自我、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彻底摒弃以往“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落后教学模式,而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数学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充分体验到数学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之后,着重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对于这一点,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这部分知识时,我没有上来就将等差数列的相关数学概念及定义一一告知学生,而是在黑板上为他们列举了以下几组数列:1+2+3+…+1001,3,5,7,971,51,31,11,x并要求他们认真分析和研究这几组数列中的特点与规律。这几组数比较简单,探究其中的规律对高中生来说,易如反掌。趁势,我想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将这一规律以严谨而周密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分析、自主探索、自主总结的讨论活动之中。这样一来,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又没有将其思路过早地固定在教材所罗列的专业术语之中,而这就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切实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高中数学内容,大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指主体依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及形式对某一现象进行综合分析、高度概括,并能进行推理论证的水平及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高中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核心体现,更是保障学生自身日后能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而数学是一门以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主的科学,它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严密性特征,这就使得它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高科学推理能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资源优势。如,高中数学教材中的诸多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都只是单纯的罗列,根本就没有将其推导过程详细而完整地阐述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那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改为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在克服以往被动思维学习方式的同时,大力发展自身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这样做,一来学生既能通过自身的创造体验切实加深对于相关抽象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的深刻认识;二来又着实促进了自身数学思维推理能力的升华与发展,真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通过高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篇2
【关键字】高中数学;教育;探索性;教学研究
一、引言
新时期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革新精神的人才成为当代教育者必须肩负的责任。基础教育中创新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方面能力依然不足,这些问题造成我国在高等教育中无法培养出拔尖人才,无法满足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显得势在必行。当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数学教育,推进当下中国数学教育,笔者将会就这些问题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时期的中学数学教育中,新课程在逐步推进,新课程所注重的素质教育也逐步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新课改过程中,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诸多进步,以前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高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高中数学教育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一切以高考为中心。高考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为保证公平公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一考订终身,只注重成绩。但是学校和教师在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是必须首先要做的工作。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将一切教育资源调来为高考服务,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老师难以正常开展教学的后果,最终影响高中教学的教育质量,严重违背了教育精神。
其次,课堂形式单一,师生缺乏互动。很多学校在处理师生课堂关系时都无法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依然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依然不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变,一些学校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高中数学内容相较以前内容有所增加,一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反复不停的讲授书本上的内容,完全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表面上便于老师更快的传授知识,但是实际上,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学生也很难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很多学生因此丧失自我思考的机会,也就丧失了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最后,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不因材施教,过分注重成绩与名次,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全面构成。对于书本知识,如果只是进行机械的复习训练,那也只能够让学生在被动重复的去学习,不会主动的去发现,去思考和解决自己所面对问题。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将会影响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高中数学探索性学习
面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这些问题,许多教学研究者提出了探索性学习这一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法。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探索性教学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所谓探索性教学就是指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从学习和现实生活提出和确定与我们所学内容相关的研究专题,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研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交流讨论中也促进自我的进步。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围绕学生的观点进行积极的启发。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为重点,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且积极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探索性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需要对现实社会进行发掘,主动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的内容,为学生创造实际情景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好奇心在合理的情景下得以激发出来,从而产生对原有知识结构的新的认识,并且在原有相关经验中去索引学习到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的结合,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其次,探索性教学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怀疑,将以前机械学习的模式转化为现在自我主动接受的模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到对知识的思考中,大多是被动接受,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因为没有自己的思考而不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碰到类似的问题,可能只要换一个形式,一些同学可能就无法处理所面对的问题了。因此,在探索性学习当中,我们积极倡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进行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学生是教学的主题,老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所服务的,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积极的倡导学生提出疑问,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所用。发现问题并且大胆的提出问题,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一项重要能力。探索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在教育领域,对于数学教育的目的,普遍存在认识误区:数学教育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而没有涉及数学教育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数学教育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教育,它不仅仅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灌输与数学技能的培养,还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虽然在现实的数学教育领域,这一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德育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功能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数学教育中,只有找到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才能将这一教育理念变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实践。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学科教学,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与其他高中数学教师商榷。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具体的表现。同样,数学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是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在当今时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密切联系的。爱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一个虚幻的梦想,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爱国主义的最佳体现。在数学教育中,常常涉及一些数据统计,这些数据统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最基本的数量的概念,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通过数据统计与计算,对当前我国的各种社会问题有更加清晰与深刻的认知,从根本上树立起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现实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为实践爱国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比如,在对我国各种资源数量以及人均消耗量的统计中,可以让学生在明确具体的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最基本的数据计算之外,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从而意识到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严峻挑战,要战胜这些困难,需要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努力。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完全浸润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中,让数学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饱满。
二、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数学从来都是与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是以数学这一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的,同时,又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从数学的来源上来说,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为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数学在其不断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证明了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例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数学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而哲学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由此可见,在数学中,时刻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育。比如,通过计算,学生可以对时间以及在这一时间段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认识,而在这一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去完成很多的事情,就需要去选择。而对多种事情先后顺序的选择过程,实际上也就价值选择的问题。显然,对自己更有意义的,是需要首先去完成的事情。而当这件事情对自己与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发生冲突与矛盾的时候,就必然会面临一个人生选择的问题,正确衡量自己所面临问题的价值。当然,这一教育效果的实现,需要教师灵活引导,而不是单纯地将教育局限于数学题目的本义上。因此,数学教师的个体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德育渗透的实现程度。
三、将美育融入数学教育
美感体验,可以让学生获得愉悦感,并在这种愉悦感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数学中,美感体验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将数学教育生活化,将生活体验融入数学学习,从中获取更多的美感体验,是数学教育的另外一个德育教育功能的体现。从表面上看,数学研究的对象仅仅是空间形式与各种数量关系,这种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是对事物具体性质的概括与总结,具有抽象性与系统性等多个特点。而美感体验也是具有抽象性与模糊性的。一种美,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美感体验本身却是与人的情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数学教育天生就是与美育相依相伴,无法分离的。
篇4
【关键词】科学教育;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要求教师更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在高中数学这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中实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的严谨性,还影响着学生接受的知识的正确性.高中数学应提倡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但如何做到科学教学,仍有待解决.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在科学教育理念下,进行科学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名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以往一味照本宣科、学生麻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更新科学的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交流合作、阅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排列组合”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探究性较强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答案的问题:彩票中,双色球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有几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讨论和探索,比赛看哪个小组可以又快又准确的探索出答案.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自主探索,可以自主探索出答案,加深对“排列组合”这一内容的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开创思维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演绎证明、抽象概括、运算求解、空间想象、数据处理、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在教“空间几何体”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多少种形状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有什么几何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回想所见过的建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几何体的特征,并请学生举例回答.通过讨论后学生均会对几何体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展示出台、锥、柱、球等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并顺势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建筑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成的,那么谁能通过观察这些空间物体而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的?学生通过将所见过的建筑物和教师展示的空间物体进行对比思考后,会对其中的规律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可顺势导入“空间几何体”这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引导对几何体联想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时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因而使得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学习时难以掌握和理解,致使其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各种抽象的立体图形、无线循环的数字、复杂的公式等均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和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教“不等式运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一些五颜六色的礼物盒子照片,然后提出一个富有趣味的问题:去过礼品店的同学肯定知道,礼品店内的礼品都是用五颜六色、精美的包装纸包装的,现在店长遇到一个问题,她要包装一个特别的礼物,但是她只有一张长40cm、宽30cm的彩纸,她要用这张纸包装礼物,那么她可以做多大的礼物盒子呢?学生们联想到精美、漂亮的礼物盒子,而引起探究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未果时教师可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教会学生使用不等式对问题进行运算,很快学生便能解答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答案.通过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让学生深刻领会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
四、科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在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中,若教师不仅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有趣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还可以使用通俗、诙谐的语言和方式讲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人文趣事或奇异新闻,使学生们不再觉得数学枯燥和乏味,还会认为学习数学便可以像数学老师一样学富五车、通晓古今,甚至还会愿意和教师进行数学探讨,不再是敬而远之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微积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笛卡尔、莱布尼茨等数学家,并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们有趣的事迹,如可介绍著名数学家笛卡尔的事迹,他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公众称为“几何之父”,他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学说引起广泛关注,对欧洲人影响至深,被黑格尔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等.通过讲述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引起学生对数学伟人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并学习数学伟人们质疑、探究、开拓的学习精神.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贯彻落实科学的教育理念,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则必须不断改变和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还应结合现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符合科学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如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科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等,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燕.高中生数学应用与建模、探究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10).
篇5
【关键词】科学教育;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要求教师更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在高中数学这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中实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的严谨性,还影响着学生接受的知识的正确性.高中数学应提倡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但如何做到科学教学,仍有待解决.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在科学教育理念下,进行科学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名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以往一味照本宣科、学生麻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更新科学的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交流合作、阅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排列组合”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探究性较强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答案的问题:彩票中,双色球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有几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讨论和探索,比赛看哪个小组可以又快又准确的探索出答案.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自主探索,可以自主探索出答案,加深对“排列组合”这一内容的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开创思维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演绎证明、抽象概括、运算求解、空间想象、数据处理、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在教“空间几何体”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多少种形状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有什么几何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回想所见过的建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几何体的特征,并请学生举例回答.通过讨论后学生均会对几何体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展示出台、锥、柱、球等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并顺势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建筑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成的,那么谁能通过观察这些空间物体而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的?学生通过将所见过的建筑物和教师展示的空间物体进行对比思考后,会对其中的规律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可顺势导入“空间几何体”这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引导对几何体联想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时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因而使得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学习时难以掌握和理解,致使其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各种抽象的立体图形、无线循环的数字、复杂的公式等均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和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教“不等式运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一些五颜六色的礼物盒子照片,然后提出一个富有趣味的问题:去过礼品店的同学肯定知道,礼品店内的礼品都是用五颜六色、精美的包装纸包装的,现在店长遇到一个问题,她要包装一个特别的礼物,但是她只有一张长40cm、宽30cm的彩纸,她要用这张纸包装礼物,那么她可以做多大的礼物盒子呢?学生们联想到精美、漂亮的礼物盒子,而引起探究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未果时教师可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教会学生使用不等式对问题进行运算,很快学生便能解答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答案.通过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让学生深刻领会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
四、科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之前,先要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是一个在经济、科技与人才各方面竞争激烈的世纪,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从目前我国乡镇高中生的情况来看,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行为十分常见,这些现象说明强化学校德育建设已经非常迫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承担其这份责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修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乡镇高中教育任务日趋的紧迫,进行德育教育是奠定我国国民基本素养的战略对策.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要从数学课程文化的角度对新课程进行研究,有效促进其与德育教育的整合,而在实现两者整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有机整合原则.数学学科的根本任务应该与德育大纲相结合,使德育的内容能够完全融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知识作为教学主线,教师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找到其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合理选择材料,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更好的促进高中德育的实施.德育与数学学科的结合,要合理、自然,要充分体现我国德育教育的要求.2.方向原则.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作为依据,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道德品质,使学生向着更加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1].3.循序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特点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进行“统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总结生活中吸烟者与肺癌者的统计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情感原则.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饱含真情,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史、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等的产生和发展等,这些往往可使学生思维兴奋,兴趣倍增.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和桥梁,教师有情感的投入,讲述娓娓动听,就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情洋溢,产生共鸣、认同,以至内化.
二、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有效对策
1.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在无形之中受到了高考的影响,“重知识、轻教育”的现象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虽然专业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但教师在强调数学专业知识时,也要将德育活动良好的融入其中,发挥出德育的良好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拥有优秀的品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真诚的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正的情感.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使得数学课变得更加枯燥.教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就要开感教育,将德育恰到好处的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数学知识中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所包含的情感力量能够有助于数学教学.经过实践得知,学生对于此种类型的数学课甚是喜欢,并且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加愿意接受,在这种情形下,师生的感情容易建立起来,进而有利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2].(1)于无声处———激励的艺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是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围绕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当中的某个环节创设一些独具内涵、十分新颖的教学情景,不但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挥其自身学习能动性,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此外,数学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师需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例如,在某节数学课上,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教师从眼神当中明显就能看出他不在状态,于是教师叫他回答一道刚讲过的数学问题,可他却没有回答上来,此时教师要调整情绪,慢慢引导该学生的解题思路,将该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另外,教师可对其微笑着说“即使是骏马,也会有偶失前蹄的时候,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这样的说教方式不仅对该学生的实力做出了肯定,还提醒了该学生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学习,这也在无形之中教育了整个班级的学生.(2)学会合作———交流的艺术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数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确保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问题探究任务,使学生的个人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是个人经验总结以及知识交流的过程,能够有效的查缺补漏,并弥补原有知识点的不足.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已经学过的知识总结方法,自主完成等差数列知识的探究任务.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虽然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与标准答案不符,但是这个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懂得如何找寻知识点,让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能力,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发挥个人智慧,让学生利用交流的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以上也是提高学生德育效果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传授无需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只需要在教学的同时慢慢渗透,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敏锐性,教师需要不断精炼语言,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融入德育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2.高中数学教师的爱心.数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并能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思考.由于不是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扎实,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能力,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个人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师应鼓励学生完成难度较高的探究任务,并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在每次考试以后,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及时做好总结,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假如某些学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一对一的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考试的方式,不断测试学生的个人能力,假如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也不应大发脾气,应鼓励学生完成错误的纠正任务.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而不是批评.为进一步体现教师的宽容处理态度,在关爱学生的同时,不偏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才是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才能让教育事业变得更有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给予学生更多关爱和鼓励的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改正的机会,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表现[5].以上几点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在数学教育阶段,需要不断提高个人情感教育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不断落实正确的情感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教师正确的教学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充满兴趣.一位素质较高、品行兼优、道德标准严谨的教师将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3.巧设情境,先行组织,寓教于乐.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马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一个富有趣味而结尾,也会收到不同寻常的结果.在学习立体几何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积极性与兴趣,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①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什么?②你认为下图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①在平面上是圆;②是平面图形,但像走廊,像电视机的背面,像装粮食的斗……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只研究平面几何行不行?学生:不行!教师:对!我们必须走进空间,迎接挑战.同学们,有信心吗?学生:有!这样的情境,在讲课之前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使气氛变得非常活跃,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如果在教学中设计既有前呼,又由后应的例子,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本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原则进行了分析;第二方面对乡镇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德育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作者:陈秋梅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
参考文献:
[1]徐涛涛.谈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9).
[2]高翔.用好微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7(11).
[3]石军霞.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学周刊,2017(09).
篇7
【关键词】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 预习 讨论 习题
高效课堂在新课改过程中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它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来说的。这种在常态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一定时间高效高质完成教学目的的教学课堂,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减轻课后学业负担,同时也使得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学习思维的培养,在减少了课堂时间消耗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技巧和能力。那么高效课堂的实施该注意什么呢?
一、课前:有“备”无患
胸有成竹才能挥墨如雨,教学过程也一样。就老师而言,先学后讲是教学顺序的总要求,只有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储备,才能在学生提出疑问需要解答时直击重点、口若悬河。
同时只有教师提前对课程进行备案,才能选好课堂主题,合理安排课堂结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甚至在问题预设和思维引导方面进行相关安排。这样才能使得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使得学生得以循序渐进学习的同时,不至于课堂出现无课可讲和无理可寻的状况。所以说,教师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障。例如当需要进行二面角知识的教授,当学生对二面角与平面角的知识有所困惑而提出疑惑时,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就会出现无法解答或解答不清的情况,从而使得课堂效率无法提高。
与此同时,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解,同时对模棱两可的概念及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记录。在自行思考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这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得学习变得更有乐趣。高中生处于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极其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事物有比孩童着更高的认知基础,比大多年长者有更强的求知欲。所以让他们自行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习兴趣的一大手段。
二、课中:观“棋”少语
“观棋少语”指的是新课改高效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观棋少语,却运筹千里之外,这大概是高效课堂里教师所追求的吧。如果我们希望课堂更加高效,那么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学习的付出,更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总以至高无上的姿态“灌输”所谓的真理。
而新课标下这样的情况得以改观。在高效课堂,教师的角色由原先的主导者转化为参与者、指导者。教师作为思维的引导者,而非一味地进行知识传输。同时,观棋不语的高手不是语塞,而是对棋局有一定掌控能力,并且对下棋者的思路进行细致分析。例如在高中数学中进行椭圆相关知识的教授时,传统的教授方式便是教师板书知识,而后学生重复死记硬背,将知识印在记忆里。
在高效课堂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椭圆、双曲线、圆等几个平面图形进行类比推理分析。这时老师只需要控制学生的思维方向,例如,提出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渐近线之前的异同,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解释的问题。当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时,不仅可以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同时可以使得学生对预习时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在探讨其渐近线问题时,学生除了解到椭圆和双曲线有无渐近线外,还掌握了其中没有渐近线的原因,也就是基础的渐近线的概念,可谓是一举多得。
课中“观棋少语”指的是身份的转变,然而教师还是有教的职责。在高效的预习和课等讨论中,学生会对知识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同时会产生相应的思维体系,然而也难免留下一些疑虑。这就需要教师答疑解惑,同时加强课堂重点讲述,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记忆,理清学生理解难点知识的思路。这一步可以说是高效课堂的重点,它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质量。以椭圆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在预习和讨论时,可以对其标准方程、渐近线及其他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而对其定义或许存在理解方面的问题。这时,文字性的描述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椭圆指的是平面上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值的点的轨迹,在解释时就可以通过使用固定长度的棉线,以类似定圆心半径画圆的方式,进行作图分析。这样新颖的方式无论是在记忆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会使得学生有所收获。
三、课后:趁“火”打劫
温故知新,是学习教育一直以来的重点。在有效的预习和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后,最需要的便是实践,趁着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度和熟悉度还未消失殆尽,及时进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对相关习题进行挑选,找出不同层次的适合学生所学阶段的题目进行练习。同时需要摒弃题海战术的思想,所选习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能力性、代表性、探索性和针对性。题海战术的科学性有待考证,然而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我们应该追求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非不假思索的解题的熟悉度。就椭圆而言,学生可以直接掌握基础知识,在实际的应用只有通过做题这个实践环节才能巩固。
四、结束语
学习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为主,在高效课堂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讨论提问,课后习题巩固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它的实施可谓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效课堂将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得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新芳. 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1) .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前 言
探究式教学与授受式教学相对,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主要指学生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从而获得知识.数学探究式教学即以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具体指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针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进行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数学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与结论产生的过程,带给学生尝试数学研究的体验.
二、实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数学被称为“思维体操”,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传统数学教学往往遵循“讲解例题——练习——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接受“是什么”的知识,而“为什么”与“怎么办”的知识即便教师在课堂上有所讲解,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自身的参与,知识依然没有被理解,更遑论运用.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数学探究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此外,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表明了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可能性,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扩大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空间.首先,数学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从平常生活、工作到生产劳动,甚至是科学研究,只要是与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方面有关的问题都必须运用到数学.所以不能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与书本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培养其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课堂中的数学”为“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数学中量与形的阐述使得其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正是这种抽象性,一方面增加了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这恰好成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另外,数学包含了大量辩证法的思想.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大大扩展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探究式学习讲求实践性,因而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体会“怎么做”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基本而实用的认知工具,能在学生对问题的假设与求证中辅以帮助.
三、实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因而数学探究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情境引入是我们常提到的引入新课讲解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的最常用的形式.创设情境的基本要求是尽量真实,只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才能引起其兴趣.而且这有助于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提高其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发现那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问题,通过适宜的情境来激发、引导学生.说到情境的具体类型又可分为质疑情境、想象情境、纠错情境、实验情境等.不同的情境其训练重点和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质疑情境与纠错情境着重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想象情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考,而实验情境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2.提出问题,自主解答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环节,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训练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发现问题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也是发挥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一步.当问题被提出后,解决问题的主体依然是学生.所以应当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师可教给学生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等方法,使其有章可循地探索问题.在自主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相信自己同时养成积极自信的心理,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知识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教师在引导中应区别对待.面对在自主探索中“迷路”的学生,教师不要急着否定,也不要急着给出答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大家多方面分析,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使他们最终收获成功的体验.
3.合作学习,民主讨论
探究式课堂不仅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也追求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一般可采取几人成立一个讨论小组的方式,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和思维优势,通过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加强学生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的各个侧面得以了解,从而深化其对问题的理解.此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合作的队伍.尤其需要教师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由、积极地参与合作.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64-02
一、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不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依据,而应该以学生是否在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是否都获得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赶进度、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例如:选修4-2矩阵与变换,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要注重概念生成的背景及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探究能力,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本书只用了3-4节课就教完,主要是让学生记住些公式,通过练习记住解题套式。若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来衡量,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课堂”,甚至是无意义的课堂教学。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堂上习惯于听教师讲,缺乏问题意识。有的存在厌学情绪,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对数学思想深层次的理解。
三、对高效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1、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讲的都听得懂,课后练习却做不来,这就是没有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原因。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复习、预习,先巩固好有关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改变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体验性外,更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独特性、问题性。
(1)独特性: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如果一节课都是教师讲,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例:已知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 ,求 的值。这道题有三种解法;第一种解法:利用基本量 和 ,第二种解法:利用推广的通项公式 ,第三种解法:利用等比数列性质 则 和推广的通项公式。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展示不同解法,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动”起来。让每个学生在数学知识得到收获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得到发展。
(2)问题性: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参与到高效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例:构造法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先给出第一个问题: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an+1,(n∈N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分析讨论知可用定义法求,接着引导学生给出第二个问题:若右边加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而是一个含 的一次代数式,有了问题学生就开始思考讨论,然后请学生自己出题。(学生可以例举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题目)如数列{an}中a1=2,an+1=an+n+1,则通项an=?
让学生尝试解题,然后教师总结这种解法称累加法。接着鼓励学生进一步提出含 的其它代数式又如何求?如已知数列 满足 , ,则 =?
最后教师总结:已知an+1=an+f(n)时,可通过累加的方法求通项。
这时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①右边的 系数不是1,②右边是an・f(n)等。从而有了下面的各种解法;
待定系数法:已知an+1=pan+q(p≠1,q≠0)时,可通过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
如已知数列 满足 , 求 的表达式;
累乘法:已知an+1=an・f(n)时,可利用累乘法求通项。
如已知数列 满足 ,n ,则通项an=_____。
取倒数法:递推公式中含有分母的或相乘的。
如已知数列 中,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
整节课学生都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产生问题,学生所提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是能解决的。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从中能找准方向,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意义的、高效的课堂。
3、数学思想方法、情感体验应得到充分的提升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所以高效的课堂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情感体验应得到充分的提升。例如:函数零点的教学,主要知识点:函数的零点、方程的解、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课堂对函数零点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在不断渗透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要对数学的思想、方法、情感体验进行提升。
可设计如下过程:
(1)函数 的零点转化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若函数 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 在 上有一个零点.则 的零点个数为?(3)函数f(x)=lnx-x+2的零点个数为?
高中阶段无法直接对方程lnx-x+2=0进行求解,得到零点的个数,低层次的转化思想、情感体验受阻,此时就要对数学的思想、方法、情感体验进行提升,通过移项变为lnx=x-2,从而转化为求两个函数f(x)=lnx 和f(x) =x-2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有了这种提升,学生就能真正掌握函数零点本质内涵,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渠道”,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总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要以生为本,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语言 提高 改进
在高中数学课堂环境中,教学语言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环境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实际上,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首先应该是教师教学语言的提高与改进。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是有感情的,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提升与改进思路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举出一些实际例子论述课堂教学语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一、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主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是符合语言约定习俗,并且是文明规范的,包含语句符合现代汉语标准要求规范以及数学语言的句法要求。就口头语言方面来说,发音一定要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发音一定要准确、清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数学表达式,书面表达形式一定要符合数学学科的规范要求。
2.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说的是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思想内容应该能够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与科学原理相关的。首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所列举的时间一定要真实可靠符合客观实际要求。例如,教师不能够为了方便讲课就说:“因为要使方程式x2=2有解,就产生了无理数。”这样的表述方式违背了数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3.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并且能够有效体现数学自身存在的内在联系,数学知识概念与逻辑推挤都应该遵循应有的规律,数学科学体系的构造应该适应一般的或者是特定的逻辑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讲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使用较为明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4.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也应该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交流。真挚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与审美情趣,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心智活动都不能够直接分割为理智生活与情感生活两个方面,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一定是“情”与“理”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
二、提高与改进高中数学教学语言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语言要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数学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说的就是语言一定要生动活泼、有趣逼真,能够马上被学生接受的。想要使教学语言能够生动形象,就一定要有效使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设函数f(x)= ,[x]表示的是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求函数f(x)的值域。教师在解释[x]意义的时候,[x]表示下取整函数,就像是平时我们去水果摊买水的时候,水果的价格是21.1元,这时候,就会对老板说给21元算了,当价格是21.2元的时候,也是还21元,事实上就是省略小数点之后的数字。还有一点知识要补充的,还有一种函数说的是上取整函数,这种函数的意义就是[x]表示的是不低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平时大家在打电话的时候,通话时长一分钟,是按一分钟时间收费,但通话时长55秒也是按一分钟收费。另外,有一点要理解的是,不管是上取整函数还是下取整函数他们都与之前的四舍五入计算方式完全不一样。
(二)教学语言要严谨准确,不能误导学生
数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习,并且思维结构都较为严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正确清晰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严格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的数学语言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语言中不能缺少相应的形态语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使用微笑表情以及恰当的手势衍射等向学生传递一些信息,使其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经常走下讲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给予一些恰当警告,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够与教学效果紧密结合在一起,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相应素质教育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有效的教学语言,促使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非遗在当代该如何传承
- 下一篇:量子力学研究